管理会计大纲人大版

2024-04-24

管理会计大纲人大版(共7篇)

篇1:管理会计大纲人大版

管理学基础 Management 课程编号:

学 时 数:总学时32(理论28实验0习题0讲座0讨论4实习0)

学 分 数:2 课程类别:必修

开课学期:3、4、5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管理学基础》是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必修课。

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组织”、“决策”、“计划”、“领导”、“激励”、“控制”、“沟通”、“协调”等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熟悉管理过程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在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建立管理学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工具和方法,分析具体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案例讨论、课外作业、课外资料阅读等。通过本课程各个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讲授采用启发示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培养其学习能力。通过课外作业和实验,巩固课内讲授的基本理论和网络营销实务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课下多阅读、多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适当插播实验教学录像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具体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要求如下:

(一)总论(讲课:6学时)1章 管理者与管理(讲课:2学时)

教学内容:管理的定义,管理的职能,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具备的技能,学习管的意义。

教学重点:管理者的内涵,管理的内涵,管理的职能,管理学的特性。教学要求:掌握谁是管理者,什么是管理,管理者做什么,为什么要学习管理。2章 管理的演进(讲课:2学时)

教学内容:管理与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中外早期管理思想,管理活动、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管理理论的演变史,当前的趋势和问题。

教学重点:泰勒的科学管理,甘特图,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梅奥人群关系理论,哈罗德·孔茨的管理过程理论,系统论、权变论,经验主义。

教学要求:了解管理与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掌握管理理论的各学派主要观点。3章 制定决策:管理者工作的本质(讲课:2学时)教学内容:考虑到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预测与决策课程,本部分教学仅仅是介绍相关的内容,如决策制定过程,决策的普遍性,作为决策者的管理者,群体决策。

教学重点:决策过程,决策类型,群体决策。

教学要求:了解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掌握决策制订过程及群体决策。

(二)计划(讲课:4学时)4章 计划的基础(讲课:2学时)

教学内容:计划的定义,计划的目的,计划和绩效,计划的类型,计划的权变因素、战略管理

教学重点:计划内涵及目的,计划类型,战略管理内涵。教学要求:掌握管理者如何制定计划,了解战略管理的过程 5章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讲课:2学时)

教学内容:评估环境的技术,分配资源的技术,现代计划技术,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教学重点:目标管理内涵及实施要素。

教学要求:了解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掌握目标管理过程,掌握个人时间管理。

(三)组织(讲课:4学时)6章 组织的基础(讲课:2学时)

教学内容:组织结构与组织设计的定义、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教学重点:组织内涵,组织设计过程

教学要求:了解组织设计内涵,了解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区别,掌握组织设计过程。7章 组织类型(讲课:2学时)

教学内容:直线职能制、事业部、矩阵式、委员会等,工作团队。

教学重点:直线职能制、事业部、矩阵式、组织设计原则、管理跨度、层级。教学要求:掌握不同组织类型优缺点,层级和幅度的关系,团队的要素。

(四)控制(讲课:4学时)8章 控制基础(讲课:2学时)

教学内容:控制内涵、重要性,控制过程,控制的类型,有效控制系统的特性。教学重点:控制内涵,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教学要求:了解控制的必要性,掌握控制基本过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的基本特点。

9章 控制方法(讲课:2学时)

教学内容:预算的编制和种类,审计,量化控制,质量控制,几种重要的比率。教学重点:预算,量化控制,控制与组织绩效。

教学要求:了解预算在控制中的重要性,掌握量化控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五)领导(讲课:10学时)10章 激励(讲课:4学时)

教学内容:行为的基础,激励的内涵,动机,几种典型的激励理论。

教学重点:动机,马斯洛层次需要论、X理论、Y理论、双因素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

教学要求:了解激励的原理,激励对行为的作用,激励产生的原因,需要与激励的关系,激励理论类型及激励的基本形式和实务。掌握激励在管理的领导职能中的地位,需要层次论的提出者、基本观点和意义;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研究对象和一般结论;公平理论的基本要素、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公式描述;期望理论的基本思想与启示;正强化和负强化的一般形式。能够对一般情况设计激励措施。

11章 领导(讲课:4学时)

教学内容:管理者与领导者,权力,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领导理论,授权。教学重点:管理者与领导者,权力类型,管理方格图,领导行为四分图,授权内涵。教学要求:掌握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权力的类型,了解各领导理论的基本思想,尤其是方格图理论及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掌握授权的基本过程及方法。

12章 沟通技能(讲课:2学时)

教学内容:沟通内涵、过程与类别,有效沟通,冲突管理,人际交往技能。教学重点:有效沟通要素,冲突管理,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教学要求:了解沟通在领导职能中的作用,掌握沟通过程的基本环节,沟通方式的优劣,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区别,有效沟通的一般准则,冲突管理的实施。

(六)讨论(4学时)

讨论内容:根据教师教学需要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不同,讨论内容由任课教师老师自行安排。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是非经管专业的基础课,要求学生在掌握本课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具体应用相关管理工具和方法处理具体事务。

四、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终为开卷考试。学生最终成绩评定影响因素为:平时(30—40%)、考试成绩(约70—60%)等。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张玉利,《管理学(第3版)》,南开出版社

2. 宋维明,《管理学原理》,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年10月 3. 徐国华、张德、赵平,《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4.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9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篇2:管理会计大纲人大版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开课学期:6 学时/学分:36/2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开课专业:会计学本科 选用教材:《管理信息系统》,滕佳东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执笔人 :宋晓明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信息类各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它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水平反映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程度。本课程从管理科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运筹学等技术辅助管理决策,使学生了解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性,熟悉其相关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分析、设计、实施实际应用系统的方法;培养学生将计算机技术用于处理管理信息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日后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基础。本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与其它学科关联度高的应用性学科,因此,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任务及基本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课要求学生了解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的条件、系统成功与失败的教训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况及发展前景,以及系统的开发过程,为学生参与系统开发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讲清楚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特别重视案例教学、教师应具有较丰富的开发实际MIS的经验,从中总结出各种有益的案例。教学手段应多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生实际操作带来加强MIS的整体认识。

四、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本课程计划学时数是36课时,按章节分配如下: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够正确把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所涉及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类型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二、教学时数:6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

第二节 系统的概念和系统思想

第三节 信息系统

第四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第五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综合结构、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区别与联系、事物处理系统的概念。

难点: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类型、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五、思考题

1.信息和数据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简述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3.决策支持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第二章 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的相关内容、企业流程再造。

二、教学时数: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系统与管理

第二节 信息系统与决策

第三节 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

第四节 战略信息系统的成功要素和风险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企业信息化的相关内容、企业流程再造。

难点:企业流程再造、企业信息化。

五、思考题

1.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有哪些?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握数据库系统所涉及的技术,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熟练掌握范式理论的应用,领会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重要作用;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应用及其Internet的应用。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计算机系统

第二节 数据管理技术

第三节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第四节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难点: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应用。

五、思考题

1.内部网和互联网有什么区别?企业外部网和内部网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第四章 企业资源计划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发展过程与作用,掌握MRP与MRPII的基本原理,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思想、与企业的关系、应用成功的标志;理解MRP、MRPII、ERP的思想,在企业中的应用;了解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发展过程和作用。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MRP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MRPII系统

第四节 制造资源计划(MRPII)

第五节 企业资源计划(ERP)

四、重点与难点

MRP与MRPII的基本原理,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思想。

五、思考题

1.ERP系统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五章 跨组织的信息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客户关系管理(CRM)和供应链管理(SCM)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客户关系管理(CRM)和供应链管理(SCM)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客户关系管理(CRM)和供应链管理(SCM)的运行机制和组织模式。

二、教学时数: 2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客户关系管理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跨组织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难点: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

五、思考题

1.在网络上搜索CRM的知名厂商,并简述他们的产品功能和应用案例。

第六章 电子商务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特点及电子商务系统的概念,了解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和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关系;掌握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系统的构成和支付的方法。

二、教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子商务概述

第二节 电子商务安全

第三节 网上支付与网络银行

第四节 电子商务与物流

第五节 移动电子商务及应用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子商务安全、网上支付系统、电子商务与物流、移动电子商务

难点:电子商务安全、网上支付系统

五、思考题

1.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技术有哪些?物流模式有哪些?

第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和原则,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步骤;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二、教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概述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方法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步骤、可行性研究

难点: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五、思考题

1.制定MIS总体规划时使用BSP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第八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系统分析目标、主要内容和工具,通过对现行系统详细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设计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方法;掌握分析和研究的方法,编写系统分析报告;了解系统设计目标、主要内容和工具,掌握如何根据系统逻辑模型所提出的要求进行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文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系统流程设计,掌握设计的方法、遵循的原则、工具

等;掌握系统实施的步骤、系统实施的基本条件,掌握如何选择转换方式、正确维护系统、了解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学会编写系统设计报告。

二、教学时数: 8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第三节 信息系统分析

第四节 信息系统设计 第五节 信息系统实施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系统分析目标、方法及主要内容、用户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和过程、新系统逻辑方案,系统详细调查的内容;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文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系统流程设计。

难点:系统分析目标、方法;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文件)设计

五、思考题

1.思考结构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2.思考根据银行活期存款、取款业务流程,描绘出数据流程图,并编制数据字典。

第九章 信息系统的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息系统信息管理机构的优缺点,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内容,信息系统文档管理的类型与主要工作,信息系统的监理和审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策略与措施。掌握各个组织结构的特点、安全管理等重要性,了解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内容;文档管理的内容;信息系统的监理与审计。

二、教学时数: 4学时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机构

第二节 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第三节 信息系统文档管理

第四节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第五节 信息系统外包管理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管理机构的优缺点,项目管理的内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策略与措施,信息系统文档管理的主要工作。

难点:信息系统的监理与审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与措施。

五、思考题

篇3:管理会计大纲人大版

一、试卷结构及意义

高考全国语文卷 (大纲版) 的试卷结构是渐趋稳定的。至2007年,便已固定为两卷七大题21小题,大致包括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模块。

在全国各地经济发展不一,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师资力量和学生水平都有明显差距的情况下,全国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考的公平与公正, 促进了教学的发展,尤其是三大模块的设计,让各个层次的教师和学生都有了用武之地,使其在高考中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受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高考全国语文卷 (大纲版) 在制定和发展中也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区分度不大。努力追求检测内容和形式的全面本无可厚非,甚至是一个优势,但面面俱到的结果是降低了自己的特色。 一份高考试卷和一份中考试卷,甚至一份小升初的试卷,很难讲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当然,这中间的另一个问题是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学目标不清,因此, 各个学段都努力追求小而全或大而全的教学目标,所以考试 (最终通过试卷) 表现出来的便是这种面面俱到, 从而降低了区分度。这里有必要先谈谈语文教学的层次性问题。

语文教学的性质、目的,一直都在争论不休,这个根本的问题尚且如此,语文教学的阶段性或层次性问题便无人顾及,或许,这个问题很容易牵扯出等级之类敏感话题,有悖于这个倡导公平、民主的时代吧。但避讳的结果便是十二年的语文学习时间, 我们便消耗在几个大循环或小循环中, 各自为政,自以为是,自成体系,不管别人做什么,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要把事情做圆满,做完整,做好。究其根本原因,或许都与中国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有些关系。只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做了那么多的工作,但永远在低水平上徘徊,这也许就是学生语文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学初中的小循环且不说。高中阶段,高考是压倒一切的头等任务, 而高考又是一个全面检测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的教师也便全面抓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于是,字音、字形、词语辨析、病句修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等原本应当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应当掌握的、应当过关的基础知识,仍需老师不厌其烦,学生不胜其烦地去教授,去学习。而中学阶段应当具备的阅读能力 (包括理解、分析能力) 则被视为难点,要么照本宣科,人云亦云,要么弃之不顾,听天由命。而高中阶段应当重点掌握的逻辑判断、思维方式等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知识,或由于基础薄弱、积累不够而无从下手,或由于事急从权而束之高阁。这样的结果, 便是我们花费了十二年时间学习语文,而十二年都在低水平上徘徊。表现在考卷中便是面面俱到,哪一部分也无法舍弃,各个学段的内容没有阶段性,更没有层次性。表现在考试结果上,便是区分度不高,优劣难辨, 表现在社会效果上便是重理轻文,忽视语文学科的学习。

三、应对措施

语文学习的层次性或阶段性问题不能靠一个教师或一个学校去解决, 甚至不能靠一个地方政府去解决,这是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全盘考虑通力协作的大问题。

首先,须打破这种极力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的教学格局,明确各个学段的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比如,小学阶段以识字积累为主,利用学习初始阶段的孩子记忆力强的特点,最大限度的为以后的学习进行知识储备, 忽略理解表达方面的要求,或仅仅进行基本的词法、句法的训练即可。初中阶段以语法学习为主,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同时进一步进行知识积累、阅读积累 (例如名著阅读),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高中阶段则以理解分析能力的提高为主,同时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其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和深刻性。

这样循序渐进的目的,是形成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的渐进过程,让各个学段的师生各司其职,清楚明确的完成自己应当完成的教学任务。这样,语文学科的知识层次才能建立, 语文学科的进步和语文水平的提高才能有章可循。

而这个目的的语文达到,需要从考试形式特别是试卷形式的改革做起。由考试特别是试卷形式的改革进而推进教材的改革 (甚至打破从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这种文选式教材的模式),进而推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水平。

篇4:“人大版”

自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首次发布中国大学50强榜单排名以来,已连续发布过5次排行榜。人大版排行榜是以高校招生为导向,为广大高考考生理性看待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高校进而填报高考志愿提供参考和帮助。

从这5次排名来看,人大版排行榜结果稳定性强,而且还体现出了较强的地域性特征,高等教育资源集中于东部的特征极为明显。

在其他排行榜里,高考分数是作为生源质量的一个指标,所占比例并不高。但是,人大版排行榜的高考分数指标在总分中占到了30%。之所以这样做,该中心认为,高考招生实际上是考生用脚对大学进行投票。高考是我国规模最大、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高等教育招生选拔考试,高考招生能够有效体现以考生及家长为代表的社会各界对大学的评价。而高考分数是公开可查询的,也是对比较“虚”的社会影响概念中最客观公正的衡量指标。此外,通过对大学及校长网络知名度的统计,可以从一个方面了解大学及校长被大众、媒体关注的程度及其影响力。网络知名度指标选取学校知名度及校长知名度两个二级指标,学校知名度体现社会对学校的关注度,校长知名度则体现社会对该校校长的关注度。

核心竞争力指标包括学科建设和科研论文两个一级指标:学科建设选取了国家重点学科及教育部全国学科排名两个二级指标;科研论文选取了各自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SCI收录论文、SSCI收录论文和CSSCI收录论文三个二级指标。社会影响力指标包括:高考招生、网络知名度、国际性三个一级指标:高考招生选取各高校录取考生的平均分为二级指标;网络知名度选取学校知名度及校长知名度两个二级指标;国际性选取留学生指标作为二级指标。

缤纷看点

今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发布了2012年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其排名的总体定位是“以服务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为目标,以体现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为要旨,通过建立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体系,考察中国高水平大学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及结构效益,为我国高水平大学科学发展提供依据,为大众理性看待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高校提供参考,为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提供帮助。”

人大版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由核心竞争力指标和社会影响力指标组成。核心竞争力指标考察高校学科建设及科研能力,体现高校综合实力及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指标考察社会大众对高校的评价,体现高校社会声誉及影响力。两类指标相结合,组成对高校的综合评价。

篇5:吴克祥版餐饮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餐饮管理 英文名称:Food & Beverage Management 课程代码:021675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选修

学分学时数:2学分,36学时(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教学0学时)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修(制)订人:吴晓山 修(制)订日期:

审 核 人:梁勇 审 核 日 期:2007年3月16日 审 订 人:周长山 审 订 日 期:2007年3月20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

《餐饮管理》是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方向的重要基础课,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餐饮管理的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熟悉餐饮管理的全过程,把握餐饮经营中零点餐厅服务与管理、宴会服务与管理、饭店酒吧服务与管理的要领与特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突出专业的实践性特点,突出案例分析式教学;采取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充分酒店实验室进行教学,将理论知识直观化,将实践内容现实化,让学生参与餐饮实务,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餐饮经营概述(理论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1学时)学习目的:从整体上掌握现代餐饮企业的经营理念,了解餐饮产品、餐饮市场及其经营的特征和目标,并掌握餐饮经营管理的内容及其发展趋势,了解餐饮部门的组织机构,了解中国餐饮业的现状,以及WTO背景下中国餐饮业的应该走怎样的道路,学会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中餐饮经营管理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主要内容:

1、餐饮市场的特征(餐饮产品的特征 餐饮消费的特征 餐饮企业经营特征),2、餐饮经营管理的目标(制定餐饮经营目标 餐饮经营质量效益目标 餐饮经营品牌目标),3、餐饮经营管理的内容(实现餐饮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 加强经营中的风险管理 餐饮经营手段现代化的管理),4、餐饮经营管理趋势(餐饮管理的趋势 餐饮经营的趋势),5、中国餐饮业(中国餐饮业的现状 中国快餐业的成长 中国餐饮业的发展道路)。

重点难点掌握:

1、各个基本概念的掌握,2、餐饮业的发展新趋势,3、餐饮与餐厅的区别,4、餐饮部门的组织机构。

第二章 餐饮经营策划(理论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1学时)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餐饮经营策划的内容和步骤,包括餐饮目标客源的确定,餐饮经营范围的选择,餐饮企业的科学选址、名称设计以及餐饮经营计划的制订。

主要内容:

1、确定餐饮目标市场(餐饮市场的分类 选择餐饮目标市场的依据 市场调查方法 餐饮市场调查分析 目标客源的确定),2、餐饮经营范围(经营范围的确定 实施方案的构造),3、餐饮企业的选址(营业区域的确定 经营场所的选择原则),4、餐饮企业的名称和标志(企业名称的设计 企业标牌设计),5、餐饮经营计划(经营计划的内容 经营计划的编制)。

重点难点掌握:

1、市场调查的基本常识,2、目标市场的确定,3、企业的选址,4、计划的编制。

第三章 餐饮经营类型((理论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1学时)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餐饮经营类型,包括传统餐饮经营类型的具体分类,自助式餐饮经营的几种形式,餐饮创新经营的主要形式,以及不同类型与餐饮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关系。

主要内容:

1、传统餐饮经营类型(餐桌服务型餐馆 高级豪华餐馆 主题餐馆 风味餐馆 酒吧),2、自助餐饮经营类型(自助餐馆 快餐店 点菜式自助餐馆 火锅式自助餐 超市餐饮),3、餐饮创新经营类型(外买餐饮经营形式 无店铺擦您经营形式 休闲餐饮经营类型 餐吧),4、餐饮类型和组织结构(餐饮类型决定组织结构 餐饮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餐饮组织机构的一般模式)。

重点难点掌握:

1、餐饮创新的来源是市场,2、餐饮的组织结构和餐饮工作流程的相互关系,3、组织结构与岗位的关系。

第四章 餐厅设计与厨房规划(理论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1学时)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从整体上认识餐饮企业各个功能区域的作用、特点以及布局,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管理理论进行有效的设计和规划。主要内容:

1、餐饮企业的空间划分(餐饮企业的的功能区域 厨房与餐厅的空间确定),2、餐厅的设计与布局(餐厅的设计与布局 餐厅气氛是设计 多功能餐厅 雅座 KTV包间的设计),3、厨房规划布局(厨房设计 厨房作业区规划 厨房基础设施布局)。

重点难点掌握:

1、餐厅与厨房两者区域划分的界限,2、理解餐厅气氛的内涵,3、新形式下的KTV发展趋势。第五章 菜单的设计(理论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1学时)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在掌握菜单的种类、菜品选择、菜单内容安排以及菜品定价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根据具体环境来设计各类菜单。主要内容:

1、菜单的作用和种类(菜单的产生和原始意图 菜单的定义 菜单的作用 菜单的种类),2、菜单的内容与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对设计者的要求 菜品选择 菜单内容 菜单内容的安排 菜单的制作),3、菜单的定价(菜单定价的基础 菜单成本定价 菜单定价和市场的变化)。

重点难点掌握:

1、影响菜单内容、形式的因素,2、菜单制作的程序,3、菜单是适合市场变化的产物。

第六章 食品原料的采购与保管(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1学时)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食品原料的采购、验收、储藏、发放以及盘存各个环节的基本知识和管理要点,并具备根据餐饮企业的具体条件制定相应采购保管规章制度的能力。

主要内容:

1、食品原料的采购管理(食品原料采购概述 采购人员的配备与选择 供货单位的选择 采购的程序与方式 采购数量管理 采购质量管理),2、食品原料的验收管理(验收的作用 验收工作人员的要求 验收程序控制 验收工作中的表格),3、食品原料的储藏分类和管理(食品原料的储藏分类 食品原料的储藏管理 储藏仓库的安全管理),4、食品原料的发放管理(直接进料的发放管理 仓库原料的发放管理 内部原料的调拨管理),5、食品的盘存(期末库存原料的计价 仓库库存短缺率的控制 库外存货盘存 库存周转率)

重点难点掌握:

1、采购、验收、储存、发放等四大环节的关系以及这四者与餐饮成本控制的关系,2、食品安全管理应该考虑的因素,3、这四大环节中的监督制度,4、这四大环节中表格的作用,5、库存量控制的标准,6库存周转率的计算。

第七章 厨房生产管理(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1学时)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厨房生产管理的主要环节和具体内容,学会如何控制厨房生产过程中食品的质量以及如何提高厨房生产效率。主要内容:

1、厨房的行政管理(厨房和厨房管理的概念 厨房的主要岗位的分工和职责 厨房文件资料管理 厨房管理制度 厨房与其他部门的关系),2、厨房生产的标准化控制(标准化量器 标准才谱 标量菜单 常见的英制重量和容量单位),3、厨房生产的质量控制(厨房生产质量的内涵 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质量控制的难度所在),4、厨房生产折损控制(一料一用原料加工切配折损 一料多用加工切配折损 烹调折损 成本系数 饮料的成本控制),5、厨房生产的效率管理(厨房生产效率 影响厨房生产效率的因素 提高厨房生产效率的方法)

重点难点掌握:

1、厨房岗位设置的原则,2、标准菜谱的内容、制作、作用、消极影响以及一般菜谱的区别,3、折损的内涵,4、厨房生产质量与餐饮产品质量的区别,5、厨房生产的基本要素。

第八章 宴会的组织与管理(讲授2学时,案例分析1学时)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宴会在这里的实质含义,掌握宴会的销售、接待、服务等技巧以及对宴会活动的控制与管理。

主要内容:

1、宴会及宴会预订(宴会的实质 宴会的特点与种类 宴会预订种类及各自程序),2、宴会菜单设计(宴会菜单设计 宴会酒水设计 常见酒水简介),3、宴会台面设计(宴会台面的种类 宴会台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宴会台形设计及种类),4、宴会管理(宴会前组织和协调工作 宴会中的服务管理 宴会客史档案的管理)。

重点难点掌握:

1、理解宴会是商品,2、宴会菜单与一般菜单的区别,3、宴会预订程序,4、宴会酒水的适时使用。

第九章 餐饮服务管理(讲授3学时,案例分析1学时)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餐饮服务的基本内容,理解服务与效果、效益、质量之间的关系,顾客满意与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如何进行餐饮服务质量管理。

主要内容:

1、餐饮服务的内容(餐饮服务的核心 餐饮服务的内容 餐饮服务的工作范围 餐饮服务程序),2、餐饮质量控制与管理(餐饮服务质量与企业效益 餐饮服务质量的三要素 餐饮服务质量管理的途径 餐饮服务质量的控制 餐饮服务过程管理)。

重点难点掌握:

1、理解餐饮服务的核心“顾客就是上帝”,2、了解服务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处理,3、金钥匙组织,4、明白餐饮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第十章 餐饮成本控制(讲授3学时,案例分析1学时)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餐饮成本的概念、成本结构特征以及对餐饮原料、营业费用、人工费用等方面进行有效成本控制。

主要内容:

1、餐饮成本概念(成本概念 餐饮成本和费用结构 餐饮成本和费用结构的特点),2、餐饮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食品成品日报表 月食品成本的核算及成本月报表 饮料的成本核算 餐饮成本分析与控制),3、饮料成本控制(消耗量控制 营业收入差异控制 标准成本控制法),4、人工成本控制(建立高效的人工成本控制系统 提高工作效率 控制非薪金形式的人工成本支出)。

重点难点掌握:

1、区别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2、了解报表的作用,3、人性管理与非薪金支出,4、成本控制系统。

第十一章 餐饮促销(讲授3学时,案例分析1学时)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餐饮促销的特征、方法及策略。尤其要掌握价格优惠促销的方法、产品促销的途径及人员促销和公关技巧。

主要内容:

1、餐饮促销的特征(餐饮市场营销组合 餐饮促销目标 餐饮促销策略),2、餐饮价格优惠促销(餐饮优惠促销的策划 清淡上的价格折扣决策 价格优惠政策 亏损先导推销决策 赠品推销 其他优惠促销方式),3、餐饮产品促销(展示厨房 展示推销 美食节促销),4、餐饮人员促销(全员推销 人员推销的条件 餐饮服务中的推销技巧),5、餐饮经营公关活动(公关对象 公关作用 餐饮公关活动方案)。

重点难点掌握:

1、理解餐饮4P组合,2、促销策划与实际促销,3、正确理解公共关系学,4、传播学与销售的关系。

(一)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及案例分析法,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酒店餐饮管理与服务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原理的阐述和典型案例的分析中,密切联系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引导学生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并采用模拟法进行教学实践。

(二)实验教学 1.实验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调查报告。熟悉餐饮管理的全过程,把握餐饮经营中零点餐厅服务与管理、宴会服务与管理、饭店酒吧服务与管理的要领与特色。将理论知识直观化,将实践内容现实化,让学生参与餐饮实务,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实验内容:

实验1:实验室餐饮服务实际操作教学; 实验2:餐饮管理及服务观摩; 实验3:参观各类型酒店餐饮实况。

(三)作业、答疑和质疑

1.课外作业:除教材中的习题外,适当补充课外习题,如撰写合理的个性服务设计书。

2.答疑和质疑: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建议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管理学原理、酒店管理。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

主讲教材为吴克祥编著的《餐饮经营管理》,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二)教学参考书

1.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餐饮服务与管理.(修订版).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2.施涵蕴.餐饮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篇6:管理会计大纲人大版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

第一章 资产

基本要求

一、掌握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现金核算、现金清查

二、掌握银行结算制度的主要内容、银行存款核算与核对

三、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四、掌握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五、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六、掌握存货成本的确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清查

七、掌握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的核算

八、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九、掌握固定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

十、掌握无形资产的核算

十一、熟悉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

十二、熟悉无形资产的内容

十三、熟悉其他资产的核算

十四、了解应收款项、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无形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第二章 负债

一、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核算

二、掌握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及其核算

三、掌握应交增值税、应交消费税、应交营业税、应交所得税的核算

四、熟悉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和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五、熟悉应交税费的内容、其他应交税费的核算

六、熟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第三章 所有者权益

一、掌握实收资本的核算

二、掌握资本公积的来源及核算

三、掌握留存收益的核算

四、熟悉利润分配的内容

五、熟悉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概念及内容

第四章 收入

一、掌握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的确定

二、掌握销售商品收入的账务处理

三、掌握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四、掌握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账务处理

五、掌握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

六、熟悉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

七、熟悉劳务开始并完成于同一会计期间、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会计期间等情况下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原则

八、熟悉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九、熟悉政府补助的特征和主要形式

第五章 费用

一、掌握营业成本的组成内容和核算

二、掌握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内容及核算

三、掌握期间费用的内容及核算

第六章 利润

一、掌握利润的构成及其主要内容

二、掌握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的核算内容及账务处理

三、掌握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及账务处理

四、掌握本年利润的结转方法及账务处理

第七章 财务报告

一、掌握财务报告、财务报表的组成二、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内容、结构及其编制

三、掌握利润表的格式、内容及其编制

四、掌握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内容及其编制

五、掌握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和内容

六、掌握主要财务指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七、熟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八、熟悉附注的概念及其主要披露项目

九、了解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报表的分类

十、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作用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一、掌握成本核算的程序

二、掌握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成本项目的设置

三、掌握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四、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五、熟悉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六、熟悉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七、熟悉成本核算的要求及账户设置

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一、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应用

二、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应用

三、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应用

四、掌握产品成本分析的对比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和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的应用及反映情况

五、熟悉生产特点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六、熟悉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

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一、掌握事业单位资产和负债的核算

二、掌握事业单位净资产的内容

三、掌握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的构成四、熟悉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五、了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

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基础

一、掌握财务管理的目标

二、掌握财务管理的内容

三、了解(注意是了解)财务管理的环境

四、掌握复利现值和终值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五、掌握年金现值、年金终值的含义与计算方法

六、掌握利率的计算,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

七、掌握资产的风险与收益的含义

八、熟悉资产风险的衡量方法

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论

一、掌握法和法律、法的本质与特征

二、掌握法律关系的要素

三、掌握仲裁与民事诉讼

四、掌握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五、熟悉法律事实、法律责任

六、了解法的形式与分类、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七、了解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第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一、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

二、掌握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三、掌握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时的经济补偿

四、熟悉劳动合同的内容

五、熟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六、熟悉劳动争议的解决

七、了解劳动合同的特征和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八、了解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 营业税法律制度

一、掌握营业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二、掌握营业税征税范围、税目、税率、计税依据

三、掌握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四、熟悉营业税的起征点与税收减免

五、熟悉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纳税期限

六、熟悉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内容

七、了解营业税的特点

八、了解教育费附加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一、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二、掌握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税目和计税依据

三、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四、熟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五、熟悉个人所得税税收减免

六、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七、了解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期限与纳税地点

第五章 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

一、掌握房产税、契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的纳

税人和征税范围

二、掌握房产税、契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的计

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熟悉房产税、契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的税

率和税收减免

四、熟悉资源税的税目和课税数量

五、了解房产税、契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资源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

间、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

六、了解土地增值税的纳税申报程序、纳税清算和纳税地点

第六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一、掌握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纳税申报

二、掌握税款征收措施

三、熟悉税务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四、熟悉违反税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五、了解税收法律关系及我国税收征收管理体制

六、了解税款征收方式、税务检查

第七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一、掌握银行卡账户和交易、银行卡计息和收费

二、掌握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结算方式

三、掌握票据权利与责任、票据行为

四、掌握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五、熟悉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

六、熟悉银行卡的分类和票据追索

七、熟悉结算纪律与法律责任

八、了解办理支付结算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篇7:管理会计大纲人大版

(1)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相比利润最大化目标具有三方面的优点:考虑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克服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股东财富反映了资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2)通过企业投资工具模型分析,可以看出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是判断企业财务决策是否正确的标准;(3)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以保证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

2,金融市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1)为企业筹资和投资提供场所;(2)企业可通过金融市场实现长短期资金的互相转化;(3)金融市场为企业的理财提供相关信息。

3,利率有哪些因素构成?(1)利率由三部分构成: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风险收益;(2)纯利率是指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均衡点利率,通常以无通货膨胀情况下的无风险证券利率来代表纯利率;(3)通货膨胀情况下,资金的供应者必然要求提高利率水平来补偿购买力的损失,所以短期无风险证券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4)风险报酬要考虑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期限风险,他们都会导致利率的增加。

第二章

2,风险和收益的关系?(1)对投资活动而言,风险是与投资收益的可能性相联系的,因此对风险的衡量,就要从投资收益的可能性入手。(2)风险与收益成反向变动关系,风险大,预期收益就高;反之,风险小,预期收益少。

4,证劵组合的作用?(1)同时投资于多种证券的方式,称为证券的投资组合,简称证券组合或投资组合。由多种证券构成的投资组合,会减少风险,收益率高的证券会抵消收益率低的证券带来的负面影响。(2)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是指组合中单项证券预期收益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整个组合中投入各项证券的资金占总投资额的比重

1.如何认识企业财务战略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

答:企业财务战略是主要涉及财务性质的战略,因此它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主要考虑财务领域全局性、长期性和导向性的重大谋划的问题,并以此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相区别。企业财务战略通过通盘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对企业财务资源进行长期的优化配置安排,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把握全局、谋划一个长期的方向,来促进整个企业战略的实现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试分析说明企业财务战略的特征和类型。

答:财务战略具有战略的共性和财务特性,其特征有:(1)财务战略属于全局性、长期性和导向性的重大谋划;(2)财务战略涉及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环境(3)财务战略是对企业财务资源的长期优化配置安排; 4)财务战略与企业拥有的财务资源及其配置能力相关;(5)财务战略受到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影响。

按财务管理的职能领域分类,财务战略可以分为投资战略、筹资战略、分配战略。

(1)投资战略。投资战略是涉及企业长期、重大投资方向的战略性筹划。企业重大的投资行业、投资企业、投资项目等筹划,属于投资战略问题。

(2)筹资战略。筹资战略是涉及企业重大筹资方向的战略性筹划。企业重大的首次发行股票、增资发行股票、发行大笔债券、与银行建立长期性合作关系等战略性筹划,属于筹资战略问题。

(3)营运战略。营运战略是涉及企业营业资本的战略性筹划。企业重大的营运资本策略、与重要供应厂商和客户建立长期商业信用关系等战略性筹划,属于营运战略问题。

(4)股利战略。股利战略是涉及企业长期、重大分配方向的战略性筹划。企业重大的留存收益方案、股利政策的长期安排等战略性筹划,属于股利战略的问题。

3,财务预测的目的与意义?基本步骤是很么?

目的与意义:(1)融资计划的前提(2)有助于改善投资(3)有助于应变。基本步骤:销售预测,估计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估计各项费用,估计所需融资。

4.如何根据宏观经济周期阶段选择企业的财务战略。

答:从企业财务的角度看,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求企业顺应经济周期的过程和阶段,通过制定和选择富有弹性的财务战略,来抵御大起大落的经济震荡,以减低对财务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减少经济周期中上升和下降对财务活动的负效应。财务战略的选择和实施要与经济运行周期相配合。1)在经济复苏阶段适于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主要举措是:增加厂房设备、采用融资租赁、建立存货、开发新产品、增加劳动力等。2)在经济繁荣阶段适于采取先扩张型财务战略,再转为稳健型财务战略结合。繁荣初期继续扩充厂房设备,采用融资租赁,继续建立存货,提高产品价格,开展营销筹划,增加劳动力。3)在经济衰退阶段应采取防御型财务战略。停止扩张,出售多余的厂房设备,停产不利于产品,停止长期采购,削减存货,减少雇员。

4)在经济萧条阶段,特别在经济处于低谷时期,应采取防御型和收缩型财务战略。建立投资标准,保持市场份额,压缩管理费用,放弃次要的财务利益,削减存货,减少临时性雇员。

5.如何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安排财务战略。

答:每个企业的发展都要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最典型的企业一般要经过初创期、扩张期、稳定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财务战略与之相适应。企业应当分析所处的发展阶段,采取相应的财务战略。

(1)在初创期,现金需求量大,需要大规模举债经营,因而存在着很大的财务风险,股利政策一般采用非现金股利政策。

(2)在扩张期,虽然现金需求量也大,但它是以较低幅度增长的,有规则的风险仍然很高,股利政策可以考虑适当的现金股利政策。因此在初创期和扩张期企业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

(3)在稳定期,现金需求量有所减少,一些企业可能有现金结余,有规则的财务风险降低,股利政策一般是现金股利政策。一般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

(4)在衰退期,现金需求量持续减少,最后经受亏损,有规则的风险降低,股利政策一般采用高现金股利政策,在衰退期企业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第五章

3.试分析股票上市对公司的利弊。

答案: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强本公司股票的吸引力,形成稳定的资本来源,能在更大范围内筹措大量资本。股票上市对上市公司而言,主要有如下意义:(1)提高公司所发行股票的流动性和变现性,便于投资者认购、交易;(2)促进公司股权的社会化,避免股权过于集中;(3)提高公司的知名度;(4)有助于确定公司增发新股的发行价格;(5)便于确定公司的价值,以利于促进公司实现财富最大化目标。因此,不少公司积极创造条件,争以其股票上市。但是,也有人认为,股票上市对公司不利,主要是:各种“信息公开”的要求可能会暴露公司的商业秘密;股市的波动可能歪曲公司的实际情况,损害公司的声誉;可能分散公司的控制权。因此,有些公司即使已符合上市条件,也宁愿放弃上市机会。

4.试说明发行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答案:股份有限公司运用普通股筹集股权资本,与优先股、公司债券、长期借款等筹资方式相比,有其优点和缺点(1)普通股筹资的优点。普通股筹资有下列优点:1)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公司有盈利,并认为适于分配股利,可以分给股东;公司盈利较少,或虽有盈利但资本短缺或有更有利的投资机会,也可以少支付或者不支付股利。而债券或借款的利息无论企业是否盈利及盈利多少,都必须予以支付。2)普通股股本没有规定的到期日,无需偿还,它是公司的“永久性资本”,除非公司清算时才予以清偿。这对于保证公司对资本的最低需要,促进公司长期持续稳定经营具有重要3)利用普通股筹资的风险小。由于普通股股本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一般也不用支付固定的股利,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风险。4)发行普通股筹集股权资本能增强公司的信誉。普通股股本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本公积金和盈余公积金等,是公司筹措债务资本的基础。有了较多的股权资本,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信用价值,同时也为利用更多的债债筹资提供强有力支持。(2)普通股筹资的缺点。1)资本成本较高。一般而言,普通股筹资的成本要高于债务资本。这主要是由于投资于普通股风险较高,相应要求较高的报酬,并且股利应从所得税后利润中支付,而债务筹资其债权人风险较低,支付利息允许在税前扣除。此外,普通股发行成本也较高,一般来说发行证券费用最高的是普通股,其次是优先股,再次是公司债券,最后是长期借款。

2)利用普通股筹资,出售新股票,增加新股东,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另一方面,新股东对公司已积累的盈余具有分享权,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收益,从而可能引起普通股市价的下跌。

3)如果以后增发普通股,可能引起股票价格的波动。

6.试说明发行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1)债券筹资的优点。债券筹资的优点主要有:

1)债券筹资成本较低。与股票的股利相比较而言,债券的利息允许在所得税前支付,发行公司可享受税上利益,故公司实际负担的债券成本一般低于股票成本。

2)债券筹资能够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无论发行公司的盈利多少,债券持有人一般只收取固定的利息,而更多的收益可用于分配给股东或留用公司经营,从而增加股东和公司的财富。

3)债券筹资能够保障股东的控制权。债券持有人无权参与发行公司的管理决策,因此,公司发行债券不会像增发新股那样可能会分散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4)债券筹资便于调整公司资本结构。在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以及可提前赎回债券的情况下,则便于公司主动地合理调整资本结构。

(2)债券筹资的缺点。利用债券筹集长期资本,虽有前述优点,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主要有:

1)债券筹资的财务风险较高。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并需定期支付利息,发行公司必须承担按期付息偿本的义务。在公司经营不景气时,亦需向债券持有人付息偿本,这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财务困难,有时甚至导致破产。

2)债券筹资的限制条件较多。发行债券的限制条件一般要比长期借款、租赁筹资的限制条件都要多且严格,从而限制了公司对债券筹资方式的使用,甚至会影响公司以后筹资能力。

3)债券筹资的数量有限。公司利用债券筹资一般受一定额度的限制。多数国家对此都有限定。我国《公司法》规定,发行公司流通在外的债券累计总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

11.试说明优先股筹资的优缺点。

(1)优先股筹资的优点。优先股筹资的优点主要有:

1)优先股一般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用偿付本金。发行优先股筹集资本,实际上近乎于得到一笔无限期的长期贷款,公司不承担还本义务,也无需再做筹资计划。对可赎回优先股,公司可在需要时按一定价格收回,这就使得利用这部分资本更有弹性。当财务状况较弱时发行优先股,而财务状况转强时收回,这有利于结合资本需求加以调剂,同时也便于掌握公司的资本结构。2)优先股的股利既有固定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一般而言,优先股都采用固定股利,但对固定股利的支付并不构成公司的法定义务。如果公司财务状况不佳,可以暂时不支付主优先股股利,即使如此,优先股持有者也不能像公司债权人那样迫使公司破产。3)保持普通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当公司既想向社会增加筹集股权资本,又想保持原有普通股股东的控制权时,利用优先股筹资尤为恰当。4)从法律上讲,优先股股本属于股权资本,发行优先股筹资能够增强公司的股权资本基础,提高公司的借款举债能力。

(2)优先股筹资的缺点主要有:1)优先股的资本成本虽低于普通股,但一般高于债券。2)优先股筹资的制约因素较多。例如,为了保证优先股的固定股利,当企业盈利不多时,普通股就可能分不到股利。3)可能形成较重的财务负担。优先股要求支付固定股利,但不能在税前扣除,当盈利下降时,优先股的股利可能会成为公司一项较重的财务负担,有时不得不延期支付,由此会影响公司的形象。

第六章

8、试对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

(1)企业财务目标的影响分析

企业组织类型的不同,其财务目标也有所不同。对企业财务目标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企业财务目标对资本结构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①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影响分析。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中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作为总目标。②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影响分析。股东财富最大化具体表现为股票价值最大化。股票价值最大化目标是指公司在财务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股票的市场价值作为总目标。③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影响分析。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是指公司在财务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总价值作为总目标。(2)企业发展阶段的影响分析,在一定时期,企业处于一定的阶段,表现相应的资本结构状况。一般而言,企业的发展往往经过不同阶段,譬如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3)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包含负债状况、资产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等,对其资本结构的决策都有一定的影响。企业需要分析现有财务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能力,合理安排资本结构。(4)投资者动机的影响分析广义而言,一个企业的投资者包括股权投资者和债权投资者,两者对企业投资的动机各有不同。债权投资者对企业投资的动机主要是在按期收回投资本金的条件下获取一定的利息收益。股权投资者的基本动机是在保证投资本金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股利收益并使投资价值不断增值。(5)债权人态度的影响分析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决定资本结构并付诸实施之前,都要向贷款银行和评信机构咨询,并对他们提出的意见予以充分的重视。(6)经营者行为的影响分析,如果企业的经营者不愿让企业的控制权旁落他人,则可能尽量采用债务融资的方式来增加资本,而宁可不发行新股增资。与此相反,如果经营者不愿承担财务风险,就可能较少地利用财务杠杆,尽量减低债务资本的比例。(7)税收政策的影响分析(8)行业差别分析

第七章

2,投资决策指标的比较。比较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之家的关系?

(1),指标有折现指标1)折现现金流量指标主要有:净现值、内含报酬率、获利指数、贴现的投资回收期等。(2),非折现指标:投资回收期,平均报酬率,动态投资回收期。关系:1,动态,性能更加优良,考虑到货币的流动的时间价值。

3.折现现金流的主要指标有那几个?运用指标时的规则是?这种方法的有缺点是?

(1)折现现金流量指标主要有:净现值、内含报酬率、获利指数、贴现的投资回收期等。

(2)决策规则,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时,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项目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采用内含报酬率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如果计算出的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公司的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就采纳;反之,则拒绝。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选用内含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或必要报酬率最多的投资项目。

(3)优缺点,净现值法的优点是:此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净现值法的缺点是:净现值法并不能揭示各个投资方案本身可能达到的实际报酬率是多少,而内含报酬率则弥补了这一缺陷。

内含报酬率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率,概念也易于理解。但这种方法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特别是对于每年NCF不相等的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多次测算才能算出。获利指数可以看成是1元的原始投资渴望获得的现值净收益。获利指数法的优点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由于获利指数是用相对数来表示,所以,有利于在初始投资额不同的投资方案之间进行对比。获利指数法的缺点是:获利指数只代表获得收益的能力而不代表实际可能获得的财富,它忽略了互斥项目之间投资规模上的差异,所以在多个互斥项目的选择中,可能会得到错误的答案。

1,在进行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需要企业多个部门的参与。例

如需要市场部门负责预测市场需求量以及售价;需要研发部门估计投资的研发成本、设备购置、厂房建筑等;需要生产部门负责估计工艺设计、生产成本等;需要财务人员协调各参与部门的人员,为销售和生产等部门建立共同的基本假设条件,估计资金成本以及可供资源的限制条件等。(1)区分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有关的、在分析评价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成本。与此相反,与特定决策无关的、在分析评价时不必加以考虑的成本是非相关成本,例如沉没成本等。

(2)机会成本,在投资决策中,我们不能忽视机会成本。在计算营业现金流量的时候,需要将其视作现金流出。因此机会成本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支出,而是一种潜在的收益。机会成本总是针对具体方案的,离开被放弃的方案就无从计量。

(3)部门间的影响,当我们选择一个新的投资项目后,该项目可能会对公司的其他部门造成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决策者在进行投资分析时仍需将其考虑在内。

第九章

1,什么是营运资金?与现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营运资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营运资本是指总营运资本,简单来说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短期资产;狭义的营运资本则是指净营运资本,是短期资产减去短期负债的差额。通常所说的营运资本多指后者。营运资本项目在不断的变现和再投入,而各项目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现金周转,同时,恰恰是由于现金的周转才使得营运资本不断循环运转,使公司成为一个活跃的经济实体,两者相辅相成。2,企业为什么持有现金?

(1)交易动机。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为了正常的生产销售周转必须保持一定的现金余额。销售产品得到的收入往往不能马上收到现金,而采购原材料、支付工资等则需要现金支持,为了进一步的生产交易需要一定的现金余额。所以,基于这种企业购、产、销行为需要的现金,就是交易动机要求的现金持有。

(2)补偿动机。银行为企业提供服务时,往往需要企业在银行中保留存款余额来补偿服务费用。同时,银行贷给企业款项也需要企业在银行中有存款以保证银行的资金安全。这种出于银行要求而保留在企业银行账户中的存款就是补偿动机要求的现金持有。

(3)谨慎动机。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经常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经营条件的好坏。为了应付一些突发事件和偶然情况,企业必须持有一定现金余额来保证生产经营的安全顺利进行,这就是谨慎动机要求的现金持有量。

(4)投资动机。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基础上,还希望有一些回报率较高的投资机会,此时也需要企业持有现金,这就是投资动机对现金的需求。

第十章

1,短期筹资政策的主要类型包括?

1,配合型筹资政策是指公司的负债结构与公司资产的寿命周期相对应,其特点是:临时性短期资产所需资金用临时性短期负债筹集,永久性短期资产和固定资产所需资金用自发性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权益资本筹集。2,激进型筹资政策的特点是:临时性短期负债不但要满足临时性短期资产的需要,还要满足一部分永久性短期资产的需要,有时甚至全部短期资产都要由临时性短期负债支持。3,稳健型筹资政策的特点是:临时性短期负债只满足部分临时性短期资产的需要,其他短期资产和长期资产,用自发性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筹集满足。2,短期筹资政策与短期资产管理政策之间的配合关系:

(1)公司采用宽松的短期资产持有政策时,采用风险大、收益高的激进型筹资政策,用大量短期负债筹资,可以一定程度上平衡公司持有过多短期资产带来的低风险、低收益,使公司总体的收益和风险基本均衡。(2)公司采用适中的短期资产持有政策时,采用风险和收益居中的配合型政策,则与适中的持有政策匹配会使公司总体的风险和收益处于一个平均水平;采用激进型的筹资政策,则增加了公司的风险水平和收益能力;采用稳健型的筹资政策,则降低了公

司的风险水平和收益能力。(3)公司采用紧缩的短期资产持有政策时,与风险小、收益低的稳健型筹资政策配合,可以对紧缩的持有政策产生平衡效应。

3,,商业信用融资和应付费用是考虑的那些因素?

商业信用融资时,如果销货方不提供现金折扣或者在现金折扣期内付款,则资金成本为零;如果超过折扣期限,则存在丧失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

应付费用的资金使用成本通常为零,但与此同时,这种特殊的筹资方式也并不能为企业自由利用,企业如果无限期的拖欠应付费用,则极有可能产生较高的显性或隐性成本。

3,银行短期借款的种类?

银行短期借款包括信用借款、担保借款和票据贴现三类。

信用借款又称无担保借款,是指不用保证人担保或没有财产作抵押,仅凭借款人的信用而取得的借款。信用借款又分为信用额度借款和循环协议借款。

担保借款是指有一定的保证人担保或利用一定的财产作抵押或质押而取得的借款。担保借款又分为保证借款、抵押借款和质押借款。

票据贴现是商业票据的持有人把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贴付一定利息以取得银行资金的一种借贷行为。

上一篇:文盲?道德盲!-小学六年级漫画作文下一篇:洱海保护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