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内心的喜欢心情随笔

2024-04-08

发自内心的喜欢心情随笔(共16篇)

篇1:发自内心的喜欢心情随笔

发自内心的喜欢心情随笔

可能是触摸了我心底的思念,把你的爱到我的身边。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无法解开心结,拿不起,放不下。

总以为你会懂,原来太固执,太执迷不悟,

到头来才成了埋怨。不想把悲伤继续蔓延,只想如此就好。

安静的夜晚,格外的静悄悄。没有很想你,只是偶尔会想起你,

这样就好。不再写那么多伤感的文字,是怕自己会更难过。

终于不再奢望那么多,不再抱怨什么。

只是想暂时什么都不想,只是这样安静的做着或者是躺在床上傻傻的发呆。

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就这样走进了我的心里,

尽管一直都很想否认。对不起,还是给你造成了困扰,尽管不是我愿意的。

我一直都很倔强,无论什么事情。我流过最多泪的,

保持沉默最久的却是为你。尽管不想是这个样子,可我还是在这安静的夜晚无法摆脱。

对你很迷恋,不知到底喜欢你什么,

只是默默的淡淡的发自内心的喜欢。

这份感情想过很多,也挣扎了很久,而心中始终都没有答案。

篇2:发自内心的喜欢心情随笔

青春是一条奔腾的小溪,左岸是五彩斑斓的回忆,右岸是无比璀璨的未来,而中间生生不息的汩汩长河是对过去的感动,对未来的憧憬,而这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青春值得我们奋勇拼搏!

这一天,这一刻,我怦然心动。片片落叶留下的是缕缕清香和丝丝凝想。残阳洒了一地,地上的影子拉得斜长,像木匣里的大提琴般那么沉重,我坐在操场的草坪地上,缓缓地舒了一口气,望着被霞光染红的天,莫名地一股紧张才下眉梢,却上心头,一会儿就要长跑了……

杂乱无章的序号,把我和姝无情地分割在了两组,内心有些惆怅,没了她,第二圈时谁来做我的目标?哎!我还是想和你一起跑!这时姝逆光而来。步履轻轻,神色无奈道:罢了,第一组的速度我来带,姝,第二组就你带吧!加油!纵使万般无奈,也敌不过现实骨感。

“纭狈⒘钋瓜斓哪且豢蹋我以秒速一米直冲第一道,运起全身的肌肉,涌上前去,第一圈倒是顺顺利利地,可刚跑第二圈时,体力有些不支,头脑有些昏沉,速度渐渐缓慢,步子有些迈不开,哎,如果姝在就好了!

“丁悦琪,加油,加油!”

“丁悦琪,坚持啊,坚持!”

“脚步迈大点,后面有人追上来了!”

这熟悉的声音,是谁,抬头,眯眼,远望,围墙外边。半身竖在那边的不正是我的妈妈?母亲的声音大得令我有些尴尬,往日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有时候,真会觉得我像一块橡皮擦淡了妈妈二十几岁时如黛的眉峰,也擦淡了她当年的红唇;有时候我像一支残酷的画笔,描白了她的乌发,{灰了她的肤色,在她的眼角额间画出了褶纹。你打了一个喷嚏,她会忧郁;你明朗一笑,她的心里亮闪了繁星,你以几万倍的杀伤力伤害她一次,尽管如此,她依然会原谅你。她很温柔,却可以为了你和全世界打架;她很平凡,却可以为了你站在宇宙的对面。

篇3:发自内心深处的交响

3月9日晚金湘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不仅聚集了首都的音乐行家和交响乐爱好者,也迎来了不少专从外地赶来的音乐同行和作曲家的乡亲。我和金湘不仅是前国立音乐院幼年班的同学,又是同龄人,他的新作品音乐会,我一定不能错过。

国家交响乐团在邵恩的率领下,一口气演了金湘的四部交响乐作品,其中三部是世界首演,演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边听音乐,边思索,不由得联想和体验金湘以及我们这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和遭遇,思绪万千。过去坎坷的经历虽然是悲剧,但是如今确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金湘的音乐创作早已成熟,对于写作中的各种关系: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与创新,共性与个性,内容与形式,理智与情感,民乐与西乐,声乐与器乐,诗歌与音乐,歌剧与交响乐,交响乐与室内乐,理论与创作……,他都处理得相当平衡,没有偏废。他是一位“全面性”的多产作曲家,他的创作体裁形式多样,几乎涉及所有的音乐领域,这在中国作曲家队伍中是非常突出的。当然他的创作也有重点,那就是歌剧和交响乐。

此次音乐会的四部交响乐作品,题材内容不同,体裁样式有别,各有各的特色。交响组曲《原野》是取材于同名歌剧的改编曲,全曲有五段,此次仅演奏了其中的前三段:《序》《恋》《叛》。该剧是金湘的成名作,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已为人们所熟悉。而这首纯器乐的改编曲与歌剧原作相比,我觉得,效果不但不弱,甚至在某钟程度上更令人回味无穷,原因是不受具体歌词束缚的纯交响乐语言,为思绪和想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从而更加深和丰富了原作。不过,遗憾的是,此次演出少了《情》和《别》最后两段,使人无法获得对全曲的印象,寄希望于不久的将来能欣赏到全曲。

琵琶与交响乐队《琴瑟破》也是一首改编曲,来源于作曲家自己1994年为琵琶与民族交响乐队写的《瑟》。除琵琶独奏外,中国民族乐队换为西方交响乐队,原曲在音色、音量、独奏与协奏的搭配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给人的印象是乐曲显得更为充实和饱满,乐思更加开阔奔放,引出的遐想和情感也更加多样。作曲家在此把“琴”与“瑟”抽象为“一种特有的音乐表象形态和音乐思维逻辑——中华音乐传统中特有的元素,作为全曲之‘魂’,对之加以发挥与延伸”,把“破”解释为“中国传统乐曲中乐曲发展手法之一;亦是乐曲构成部分之一”。按作曲家的构思,全曲分两大段:前段“着力于力量的冲击与动势……织体浓密、力度强烈、调性游移”;后段“更偏重于情感的升华与超脱……织体清淡、力度平稳、调性单纯”(引号内文字均为金湘语,以下同)。作曲家对自己的乐曲所写的说明,给听众提供了乐曲最具体、最权威的解释,剩下的就是听众对音乐的直接体验和感受了。我的一次性的听觉印象虽然还不能完全领会作者的意图,但是对乐曲总体的感受确实相当丰富。一种难于名状的民族精神和韵味萦绕在心中和耳边,久久挥之不去。琵琶独奏家杨靖的演奏技巧相当纯熟,感情十分投入,与乐队既融为一体,又特色突出,为乐曲内涵的揭示起了很好的作用。

弦乐队与竖琴《湘湖情》是献给作曲家深爱的父亲金海观先生的“一首心灵深处的歌”。音乐的纯净,旋律的动听,感情的真挚,弦乐与竖琴纯洁无暇的音色,在描绘湖光山色的美景中,将人们对前辈师长的无限崇敬的心情作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交响三部曲之一《天》是本场音乐会的重头戏,乐曲写作“前后经历了十几年”,“集中体现了作曲家的哲学思想、美学理念、技术功底以及技法构成”。全曲由《问天》《祭天》《巡天》三個乐章组成。第一次听这部宏篇巨作,我无法细致区分各乐章的具体内涵和特点,然而对全曲的总体确实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我觉得这是一部有广度和深度的作品,从静静的独自沉思到天翻地覆、山河倾倒之势,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心灵的巨大震撼。这里有向苍天发出的呐喊、质问和愤怒!好像在说:老天爷啊!世间的苦难何其多,何其深重!公理何在?!……彪悍的男声和哀鸣的女声的加入,与庞大的交响乐队的融合,构成了奇特的音响;最后铜管齐鸣的辉煌,给人以光芒四射、浩浩荡荡、所向无敌的气势。从苦难,经过思索,奔向光明,这就是我听这部作品得到的感受。

篇4:发自内心的感谢[定稿]

杏林小学五(4)班 孟皓宇 指导老师:管厚凤 敬爱的校长和老师们:

您们好!春天来了,一切都生机勃勃,我们的学校杏林小学也是活力勃发天天进步。同学们每天都欢欢喜喜地来上学,也快快乐乐地放学回家。我们真正感到学校就是我们的家,一个美丽的快乐的家。

我们学校在前几年新建了一座教学楼,橘黄色的,高高的。里面添了一个更大的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因为学校里大型的比赛、活动、节目都在这里举行。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还让我们更好的学习知识。新建的教学楼干净整洁,有老师们的宿舍。这座教学楼真好,不仅让我们这些学生受益,也让辛苦的老师们有了个休息的地方。

校园的操场上,有高大的篮球架。田径赛道上重新装饰了一下,亮红的跑道就像一条红地毯,放在校园里又引人注目,又漂亮。

我最喜欢大队部办公室的门前的墙上还画了一大幅卡通画,这不禁让人眼前一亮。所有的一切都仿佛在鼓励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啊!

最感喜欢的就是这个学期里安装的实物投影仪了。老师把要讲的课程、作业、试卷放在一个“摄像头”下。白板马上就能投影出来。既清晰,又方便。不仅方便了老师,也让班里近视和坐在后排的同学能够清楚地看到要学习的东西了。

有一次,校长走进我们班,笑着问我们:“这个实物投影仪好不好?”我们都兴奋又高兴的齐声回答:“好!”这一声是发自内心的。真的,我们开学时对这个庞然大物好奇极了,老师一用,我们都知道了这个庞然大物的大用处。自然既兴奋又高兴。“真好!”老师们也这么说。

对于校长和老师们做的一切,我们都清楚的知道:老师们想让我们在越来越好的学习环境下,更加努力、快乐,积极地学习。

感谢老师们对我们这些学生做出的关怀。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克服学习上的重重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老师们的良苦用心!

此致 敬礼!

篇5:发自内心感谢的话

2、感谢有你,给了我时时牵挂的理由,让我今生今世再也无法将你忘怀。

3、学会感恩,谨存一份感恩的心,我们生命的每段历程才会充满温馨与感动。

4、感谢你的帮助,感谢你对我做的一切。任何时间,请接受我最真心的祝愿!

5、感谢你的帮助,感谢你对我做的一切,任何时间,请接受我最真心的祝愿。

6、常怀感恩之心,力行所能之事,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平安是福,感谢有你。

7、我也许不是您最出色的员工,而您却是我最崇敬的领导,感谢你对我的照顾。

8、既然你不愿再同路,那么就好好说再见,感谢这段时间你的陪伴,有缘再见。

9、心怀感恩让人少丝怨恨,心怀感恩让生活多些灿烂,心怀感恩让人生更添魅力。

10、从中学习成长,体验来访此生的好处,也从付出的过程中,学习自我进步和感恩。

11、尊敬的学长,感谢你们的引领。带我走出了初进大学时的迷茫,指明了一条方向。

12、早就想感谢你,但是一直不好意思说出口,给您发条短信,感谢你的帮助,爱护。

13、存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我们正在经历的生命身边的生命,悉心呵护,使其免遭创伤。

14、感谢您不断以来对我们的关怀!愿一切的幸福都跟随着您,祝你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15、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

16、感谢哥哥嫂子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老公和我更要加倍对他们好,才能报答这份情意。

17、有一个安稳的家就该心存感恩,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丈夫妻子感恩孩子!感恩身边的人!

18、无论将来如何,我都要感谢你,感谢你在我的生命中带来了美丽、快乐,感谢你给我永远珍视的记忆。

19、天空为感谢大地而湛蓝,花朵为感谢雨露而娇艳,赤子为感谢母爱而成长,世界因感恩而美丽。亲爱的.朋友,感恩节快乐。

20、把千言万语汇成一首歌,名字叫做感激,把千恩万谢编成一首诗,名字叫做祝福,感谢老朋友多年关怀,祝福你永远幸福。

21、生活无奈烦恼悲哀,无人喝彩心情不快,有你帮助把我关爱,让我明白人生精彩。感恩之日祝福送来。祝你生活欢乐开怀。

22、感谢你的关怀,感谢你的帮助,感谢你对我做的一切……在这个充满感恩之心的节日里,请接受我最真心的祝愿:一生平安。

23、我要感谢我的朋友们,谢谢你们在我忧伤时送来的关怀,在我寂寞时陪我一起聊天,在我快乐时与我一起分享,有你们真好。

24、亲爱的你,不论何时,我会一直在心底牵挂着我们这份爱情,感谢有你陪伴我这么久,答应我,多吃饭,照顾好自己,我爱你!

25、感恩节到了,想问候你一下,有太多的话语想要说,但是不知从何说起,还是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吧:朋友有你在身边真好。

26、打开心灵的窗户,让所有感激的语言飞翔在生命的蓝天,那是我对你最美丽的问候,在感恩节到来的日子里,希望你一切都好。

27、鸟儿遇到风雨,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上有风雨袭来时,总是躲在您的怀里我的师长,您是我遮雨的伞,挡风的墙,我怎能不感谢您!

28、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是如钻石半耀眼,而我最大的幸福是和你在一起。感谢上天,更感谢你!

29、我感谢很多人,因为他们不断的走进我的生活,也不断的离开我的生活。是他们让我明白了眼泪背后的幸福,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快乐。

30、真心感谢你,困难时陪我身旁,沮丧时给我希望,奋斗时添我力量,为我把风雨遮挡。亲爱的朋友,愿将我的快乐和幸福,同你分享。

31、驾一辆友谊之车,承载着最美丽的心愿向你驶来,造一艘感激之舟,乘风破浪向你驶来。无论你身在何方,请接受我发自内心的感谢!

篇6:发自内心的感恩的作文

关于发自内心的感恩的作文

天大地大,父母恩大;每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就让我想起了--母亲!回想一下,是谁将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是谁在我们出生后细心照顾我们?是谁在我们生病的时候,日日夜夜、精心守候着我们?是--母亲,是母亲任劳任怨的付出,却没有一句怨言,只为了让我们健康成长;记得有一次 ,我突然感到胃不舒服,很想吐,但又吐不出来,我的脸色十分苍白。当时,爸爸正好又不在家,这下可把妈妈吓得不知所措。我望着妈妈,有气无力的说:“让我躺着休息一会,睡一觉可能就好了。”之后,妈妈慢慢把我扶到床上,仿佛是在放一件稀世珍宝一样,稍微不小心就会碰碎一样;妈妈帮我盖好被子,我渐渐沉入睡梦中;不知过了多久,我睁看朦胧的双眼,我开始以为妈妈走了,可妈妈没有,一直坐在床边陪着我;妈妈看见我醒了就低头轻声问我:“好点了吗?”我缓缓点头,妈妈走出房间,端着一杯白开水让我喝下,便问我:“想吃些什么?”我没回答,妈妈又走了出去,不久,拿着一碗粥进来,我眼泪一下子涌出眼睛,顿时觉得心里暖烘烘的。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母亲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还有那么一次,我正在教室上课,忽然,外面下起倾盆大雨,因为是最后一节课,大家都心不在焉,想着,下课怎么回家?我在想:“下这么大的雨,干脆不回家了吧。”不一会,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出教室,只有我徘徊在教室里,我摸着咕咕叫的肚子,这次肯定要挨饿了,唉......突然,有个同学叫我名字,说我妈妈来了,我还不信,我抬头望向窗外,看见窗子外面有个模糊又熟悉的身影,我飞快跑出去,喊了声,妈妈,妈妈笑着看着我,说:“我怕你没吃饭,所以我给你拿钱来了。”我看着妈妈淋湿的衣服,心中有一股暖流一划而过。在家里母亲既是慈母也是严师,一到晚上,妈妈便督促我学习,一遍又一遍的检查,不厌其烦,只有没有达到母亲的要求,就不能睡觉。母亲为我做的太多太多......我知道妈妈是为了我好。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我理解妈妈做为一个母亲的心情。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回想起以前,我是多么不懂事,常常顶撞妈妈,但妈妈对我的爱却始终不变。当我犯错误时,妈妈总是苦口婆心的教导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呵护我,生怕我受到世俗的熏染。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妈妈,为了我,何止滴水之恩,应该是一片辽阔的海洋。纪伯伦曾经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嘴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母亲的爱就像是春天的雨露,悄无声息的洒落在我们的心田,滋润着我们成长的心灵。现在,我懂得了感恩,我要努力学习,回报母亲为我所做的一切,这是一个应该履行的承诺,更是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感恩回报我们的母亲吧!

篇7:他们的欢乐发自内心

要是没看过《走过田野》这本调查笔记,你很难相信今年50岁的曹志耘教授曾经走遍青藏、湘西、云贵等艰难险境。曹教授文质彬彬,标准的书生模样。但是,作为方言研究者,他却要深入田野,从北京跑到“穷山恶水”,到那由于封山一年只有几个月才能有缘进入的独龙山;坐上小面包在山间泥泞中蜗行5公里却要花费大半天时间,遇上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山路为塌方所阻时,只能望天兴叹。

由于要调查保存比较完好的语言文化,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的“小旅馆”是家常便饭。晚上,和老鼠共处一室,被饥饿的它们咬咬脚趾的事,对他来说,也并非传奇。不过,也就是这样的经历,使得曹志耘有机会“仰望”透亮的银河,看看没有污染的“星空”;也正是这样的研究“韧性”,使得他感受到了都市中少有的真诚。他们的快乐不需要巧克力、不用“欢乐谷”的惊险刺激,简单的歌唱、诵经行吟时的满足,即使身处绝壁、孤绝于湖心小岛也能体验得到。因为,这些发端于内心。

面向问题走进田野

学习博览:据我所知,目前您在从事“中国方言文化典藏”的工作。什么是方言文化?与传统的语言学、方言学研究有什么不同呢?

曹志耘:所谓的“方言文化”是指方言里面和文化密切相关的一些现象,比如词语、谚语、歇后语、歌谣、民间故事,从文化的角度说,也就是文化里面具有方言特性的那一部分。

我们经常说语言、方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就是指方言当中具有文化性的这一部分内容。比如,有一个方言词叫“马头墙”,除了读音外,其实它是含有地域文化性的。现在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变化,不仅方言在消失,地域文化在急剧消失,方言文化也在加速消失。我们就是想把这一部分弄出来,作为调查的对象。

学习博览:做这部“文化典藏”,您打算如何动手呢?

曹志耘:通过实地调查,利用多媒体手段,对方言文化的部分进行录音、摄像、拍照,把方言和文化这两方面的要素都客观、真实地记录下来。然后把它做成资料库,一方面是保存,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大家利用。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我们计划在全国铺开,不光只在汉语地区调查,也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地区。通过多年的田野调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统一的调查规范、调查条目、调查的技术要求。有了这些经验和技术支持,“方言文化典藏”的工作就有了框架。当然,我们一下子做不了很多。这次第一批工程,会选择十来个地点,以后陆续增加调查点。

学习博览:方言学的研究,很多情况下是以方言本身为研究对象的,调查的内容包括方言的发音、词汇。您怎么会想到要做文化方面的工作呢?

曹志耘:以往的方言调查、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学理的目的,研究方言的面貌、特点,它和古代语言的比较,研究它怎么从古代语言当中发展变化出来。方言文化的调查研究是要把即将消失的这部分方言文化现象,比较科学、真实地记录保存下来,从学科的角度来说,具有一种学科转型的性质。

现在方言文化方面的很多东西已经没有了,器具没了,相应的名称也没有了。如果没人从事研究和保存,过十年,情况大不一样。这种消亡是加速的,越来越快,到那时,没了的东西会更多。现在我们损失了20%,到十年以后也许损失50%,甚至更多。这是我们整个国家、社会在现代化进程当中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方言文化的保存是有时间性的,等以后有了钱、或是有了人再来做,那个时候就算你有了条件,但是却没东西可做了。

前几天《中国社会科学报》约我写文章,题目叫做《面向问题:汉语方言研究愿景》。我认为我们应该从学理研究转向问题研究,这不是个人的学术兴趣,而是中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是历史性的选择。

其实,上个世纪初胡适就提出,“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现在的社会状况可能跟当时不完全一样,但是现在问题确实很紧迫。所以我觉得必须得有人去研究问题。我希望能够倡导、实践这样一种方向、一种学术转型。这个课题就是一种实践,原来我们只是在嘴上说说,现在我们真正开展起来。

学习博览:您曾在文章中提到过,您小时候是在浙江金华汤溪的农村长大的,当年曾经砍过柴、务过农。现在,作为一名身处北京的学者,您没有埋头书斋,而是选择走进田野、做实地调查,到农村去、到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去,这是否和您的个人兴趣相关呢?

曹志耘:从个人角度出发,其实没有必要去做这个工作。我可以把调查的发音人请到北京来,记录下他们的发音,从案头到案头,也可以完成方言学的研究。这也是纯粹的语言学的研究方式。

不过,我觉得语言也好、方言也好,都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她是和人联系在一起的。把语言剥离出来,只研究语言本身,这种思路不是说不可以,但我觉得还不够,语言学的研究应该把语言作为一个切入点、一个了解文化的途径,而不是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

我做过很多的田野调查。出去调查、去搜集新资料很费劲。现在方言也好、民族语言也好,在交通便利、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这部分精神财富已经消失得很厉害了。保存比较好的还是那些偏僻、落后的地方,像独龙江。但是那里的交通、生活是城市里无法想象的,从县城去独龙江, 90公里的路要坐9个多小时的汽车,路况之差可想而知。只有这样的地方,语言文化才保存得相对较好。

从事田野调查,第一步就是要到老百姓当中去,必然要接触到当地的人、当地的文化、当地的生活。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容易产生一些新的认识、新的思考。老乡们的生活状况、他们面临的问题、他们的想法,对我是有影响的,在从事研究的过程中学术、思想会产生变化。比如去丹巴,当地没有宾馆,到了村里,你只能住老乡家,跟他们一起生活。一方面了解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思想和感情的沟通。这样你就会主动转换角色,会从他们的立场来看问题、思考问题。而不是作为一个研究者、外来的学者,高高在上,从上往下俯视他们。我们是虚心的学习者。

语言学者的文化担当

学习博览:现在也有很多人在从事保护传统、地域文化的工作,像作家冯骥才和一些民俗学学者等。作为一位语言学家,您的角度和他们有何区别?

曹志耘:保护地域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可以从自己的不同学科立场出发。作为语言学者,我们也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条件:从语言的角度把方言文化里面一些跟语言相关的文化现象提炼、整理出来。

就拿民间故事来说,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学者也做这方面工作。他们整理出来的民间故事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的做法是用普通话把故事的梗概记录下来,转述出来。故事的大意保留了下来,但是故事原来的形式却无缘得见。当地百姓怎么说的,他们的用词和句式有什么特点,包括声音有什么特点都完全被掩盖了。你看到的是一个转化过了的文本。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这些民间故事用当地语言讲出来,把词、音都记录下来,同时还有摄像,把讲故事的神态拍下来。通过语言学的方法记录方言,整理语音系统、方言用字,是更加原生态、真实、全面的材料。从事“中国方言文化典藏”的工作,我们最大的追求是保存一种“实态”的中国方言文化资料。

其他学科不具备语言学的这种专门技巧,可能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了。从这个角度来讲,语言学家从事这种工作也是一种责任,你不做就没有人做。这也是我在长期的田野调查过程中意识到的我们专业所必需承担的一种专业责任。

学习博览:通过之前的田野调查,您发现国内方言保存的现况如何?

曹志耘:这个问题就很复杂了。笼统地说,各地的方言以及方言文化正在消亡,发展变化速度非常快。特别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是在加速地变化。

1949年以前语言变化的速度,受到交通、教育、人口流动的限制,还是比较慢的。解放以后,50年代经历了文化教育普及,推广普通话运动。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交通条件改善,广播电视传媒普及,包括现在的城市化,对语言的影响非常大,而且更加直接。

汉语方言也好,少数民族语言也好,等于是在一种不可抗拒的情况下,不由自主、被动地加入到变化中来的,而且变化越来越快。现在,沿海地区、发达地区、大城市里面,语言的变化很大。但是一些偏僻、落后的地方,相对来说方言的保存还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中国的现代化的程度并不是很高的,历史有限。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也有很多方言。200多年来,日本经历的现代化强度要比中国大得多,现在可以说没有什么方言了,东京、大阪只是在腔调上有些许差别。

学习博览:所以,我们看到您在田野调查方言时总是找那些土生土长的本地老人。您在文章中提到,现在理想的“发音人”已经很难找到了。

曹志耘:我们要记录当地传统、纯粹的方言,需要一个当地土生土长的没有受外地语言、文化影响的人。这样理想的发音人的确是越来越少。比如说,90年代我在浙江金华做调查,编撰《金华方言词典》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问题了。金华不算小,当时也有几十万人口,但是找一个地地道道出生在金华、父母也是金华城里的人已经十分困难了。上海在做“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调查。寻找理想的发音人也是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找不到符合条件的发音人。为什么?很多都是从乡下来的,或者是父母双方有一方是外地的。

发展之殇,保护之痛

学习博览:去年广州亚运会前夕,广州市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但是,却遭到了市民的误解,甚至组织过“保存粤语”的活动。最后,当地官员不得不出面澄清,政府并无“推普废粤”之意。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又回过头来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方言、自己的传统文化。如今,像越剧、昆曲、黄梅戏等地方戏剧也已得到了复兴。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曹志耘:重拾对自己方言、文化的信心,可以用费孝通先生提出的 “文化自觉”来理解。“文化自觉”认识到自己文化的价值,认识到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的异同,对自己文化的持一种清醒、客观的认识,这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中国来说,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觉得国外的文化先进,所以当时有股崇洋媚外的“潮流”。那时候对自己的文化连想都不去想、看都不去看,就觉得她落后。什么时候会真正有“文化自觉”呢?当经济等各方面都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物质条件一旦具备,就会生发出一种文化自信,有了这种自信才会有自觉。文化自觉不是我们呼吁、宣传就能产生的,她需要有物质条件。

比如说江苏,“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首先在江苏开展起来。当地的领导、百姓都非常支持,很愿意做这件事情,出钱出力。他们觉得他们的方言、文化,应该保存。昆曲、苏州评弹,包括苏州话本身都是非常美的。苏州市的一位教育局副局长多次表示苏州话是全世界最美的语言,他们要去保存,要投入人力、财力来做这个事情。同样的事情,到贵州等偏远的地方去宣传和推动就很难,因为当地的官员和百姓没有心思与精力来考虑这样的问题。对于他们而言,第一位的仍是要发展,要脱贫致富。

这里面存在一个悖论,发展的过程当中,很多传统已经消亡。建筑、民俗还能够恢复,比如说地方戏,多少年不演,现在可以演起来,而方言文化却是不可再生的。

学习博览:就像您在湖南永州调查的“女书”。据说现在已经“濒危”了。

曹志耘:“女书”作为一种书写的符号,是可以学习的。千年以后,你也可以学甲骨文,因为她是有形的、有载体的。从这方面来说,是可以恢复的。但是在江永,“女书”是和土话相关联的,是土话的文字版,如果土话消失了,再回过头来说复原就“回天乏术”了。土话消失了以后,“女书”失去了书写的对象,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最后只能放在博物馆里面,变成一种文物。所以发展、保护两个方面,若是先发展后保护的话,那要看保护的时候还有没有可保护的东西。如果发展起来之后,连保护的对象都没有了,还保护什么呢?

在青海的乐都流行“花儿”——西北民歌,每年还会有盛大的“花儿会”。她是用地道的青海方言创作和演唱的。外地人就很难听懂了。现在,有人提出,要让花儿走向市场,就必须放弃青海方言改用普通话。这是地方性和普及性的矛盾。有人举例说,王洛宾以普通话改造西北民歌。但是,我想问的是,被王洛宾改成用普通话演唱的那些歌曲还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歌吗?

学习博览:挪威学者杰斯特龙提出了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概念,试图在保护和发展之间实现一个平衡。并且,在他的努力下,在中国贵州的梭戛建立了一个这样的博物馆。不过,您好像对梭戛的经验比较悲观?

曹志耘:生态博物馆强调保护和发展是一体的,所以保护的时候也是在发展,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是在保护。现在全世界有几百个“生态博物馆”,相当一部分是成功的。但是在中国,我认为它是失败的。

因为杰斯特龙选择了在贵州建博物馆。其实,现在,大家开始认识到,要想成功建设生态博物馆,反而应该在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些地方的百姓能够接受这种理念,而且能够自觉去践行。问题是,在发达地区做,又是先发展后保护,很多传统已经发生了变化。杰斯特龙选择去落后的地方去做,有他的目的,希望尽可能把它保存好,但是在一个没有保护意识、没有物质条件的地方推行,反而事与愿违,加速了它的消亡。因为,当地把这当成了旅游和产业,成了脱贫的途径。

所以,我在丹巴的调查中有这样一种想法:丹巴原有文化特质的变化和消失是绝对的,相对的只是变化的速度和程度罢了。对丹巴根本性的危害恰恰是我们这些喜爱它的游人自己,是游人们裹挟而来的商业意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其他所谓的现代文明。

田野寻踪

学习博览:您在新作《走过田野》的田野调查笔记中,记录了许多您在调查中与老乡们交往的片段。像巴松湖的卓玛、南宗寺的姊妹俩、可爱的降初一家、谷撒村民……,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淳朴鲜活的画面。

曹志耘:虽然田野调查比较艰苦,但是这方面的经历确实是你在城市里面体会不到的。比如我接触的发音人,他们的那种快乐、那种欢笑,是真正发自内心的。

为什么我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和调查有关系。我是从农村来的,在大学当老师、做研究,开始田野调查。看到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以后,我觉得我们应该思考,除了理论研究以外,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这是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想法,我现在就是在逐渐地、尽力地去实践这个想法。包括刚才说的“方言文化典藏”。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出成果,而是尽自己的能力把一些宝贵的语言文化保存下来。

就像梁思成,当年他为古迹建筑的保存各方奔走。据说,日本奈良古城就是在他的呼吁下保存下来的。我去过奈良,的确是很古色古香的。这样的工作,已经不再仅是学术工作,而是一种行动。

学习博览:我们发现,最近您好像比较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化,做了大量这方面的调查。

曹志耘:是。其实中国的学者如今面临的不是要“走出去”的问题。按照现在的学术实力,我们还走不出去。国内研究方言的学者,很少涉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学者也不问汉语方言研究,总的来说学术视野和格局比较狭窄。即使从学科发展来说,也应该打通关联,扩大研究领域。一开始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想接触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现在也有新的思考:不光是语言,少数民族的文化也很有价值。汉文化虽然各地不太一样,但是基本的格局、理念还是比较接近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有很大的独立性。

就像独龙族,他们生活在独龙江边的一个山谷里。因为路不通,有半年不能与外界往来。她的特性、保存下来的传统的东西就比其他民族多得多,是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样本,这种文化的多样性或者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是非常珍贵的。她的一些价值观能够给其他的民族带来启发和借鉴,这就是多样性的作用。一个互相作用、互相激励的整体,才是真正的多样性。

学习博览:到目前为止,您去过多少个方言调查点?

曹志耘:汉语方言点大概有100多个,少数民族语言有五、六个。

学习博览:那您现在比较感兴趣的调查点分布在哪块地区?

曹志耘:我现在很感兴趣的是藏东南那一带,就是西藏的东南部,察隅、墨脱。那里有西藏的少数民族,像门巴族、珞巴族等都生活在那里。那里的语言文化保存得非常好,但是没人研究。去年我去了一趟林芝,想去察隅,实在是没有办法去。在路上要走两天才能到,遇上有事故、塌方的话就更难说了,可能停那儿好几天。这些对于研究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地方,在今天还是很难进入。

【调查手记】

中午到侯廷建家吃饭。菜就是一大锅腊猪蹄,还有一盘“折耳根”(就是鱼腥草)。这两样我都没法吃,只好用菜汤浇饭,因此饭吃得挺多。吃饱了,刚把碗放下,没想到突然从身后伸过一只手来,“啪”一下把满满的一碗饭扣在了我的饭碗里。我回头一看,女主人正得意地笑着呢。主人说必须吃掉,这是苗族的规矩。我只好端起饭碗,硬着头皮把这碗白饭吃下。刚想放下碗筷,女主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啪”的一声又给我扣了一碗饭。这下我可傻了,怎么办?主人们显得很高兴:“吃了!吃了!不许剩下!”面对如此热情的主人,我也不好给他们难堪,只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往下咽。但这次我学乖了,就是始终剩一点饭在碗里,表示还没吃完。否则再被扣上一碗我真的就要撑死了……后来,听当地人说,因为苗族地区以前粮食紧张,吃不饱,所以来了客人就拼命地给客人扣饭,以表示客气。而这套又快又准的扣饭动作,也堪称苗族妇女一绝。

——2009年贵州谷撒调查

(在丹巴甲居的阿支拉家调查结束后)临行的前夜,阿支拉家举行了一个歌舞晚会,为我们送行。为了表示热情,阿支拉还邀请了他弟弟一家人来参加。开始时VCD机里播放着藏族歌舞,但一会儿没信号了。拥忠就跑出去叫她爸爸来修。我们以为这种故障无非就是在机器上敲打几下,没想到他进来后二话没说,抬起脚在机器前面的木地板上使劲地跺了几下,机器果然就恢复正常了。真不知道这叫什么门道。

晚会上,歌声笑语不断。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上阵表演。平时给人严肃印象的阿支拉,没想到这时也跟老伴一起载歌载舞。那天晚上最兴奋的肯定是拥忠,她特意换上了艳丽的民族服装,给大家表演了好几段歌舞。在大家的怂恿下,我也和降初的妈妈合唱了几句《古堡情歌》。不过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轻松和欢乐,是我们所无法拥有的。

离开甲居时,阿支拉全家把我们送到公路上。一路上岁美没说一句话,我感到有点奇怪,一看她却见在不停地抹眼泪。学生说岁美从昨天就开始哭了。我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

离开甲居以后,降初有时还会打电话来,我也寄些书籍、本子、挂历之类的东西给她,鼓励她好好学习。她现在在县城的城区小学上六年级……2006年底,她寄来一封信,里面还有一张她的画。不知道为什么要在一个小女孩的上面写上“曹叔叔真帅”,有点文不对题。

——2006年丹巴甲居调查

(《走过田野:一位方言学者的田野调查笔记》,

篇8:发自于内心的喜悦作文

我漫步在家后面的竹林,一缕温柔的阳光透过竹林照在我的身上,多么的温暖啊,我也回报给太阳一个甜甜的笑。

我漫步在河边,一个素不相识老奶奶出现在我的面前,看来她也很高兴,给了我一个慈祥的笑,我也回了一个属于我这个年纪的孩子般的甜美的笑。我走啊走,一路上感受着阳光的温暖、河风的温柔……

突然,眼尖的我发现了地上的一张百元大钞。起先,我还不敢相信:在这荒芜人烟的竹林里怎么会有人掉钱呢?我走近一看,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是真的一百块,

小学生作文大全

我拾了起来,心里想着掉钱的人肯定着急极了,惊慌失措的我拿着手里的一百元在原地徘徊,心里想着掉钱的人肯定快回来了。这时的我不再觉得阳光明媚,河风暖暖,更多的却是着急。我在原地徘徊了好久好久,仍然没见到掉钱的人回来找钱,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了,天越来越暗了,我慌了:怎么办,怎么掉钱的人还不回来找钱呢?我该家了呀,万一妈妈没见到我,着急的出来找我怎么办,但如果我走了,掉钱的人又回来了怎么办呢?万一他有急事又没见到我怎么办呢?心里越来越着急,最后我决定先回家,明天一早再来这里等掉钱的人。之后我就匆忙的回了家。

第二天一早,我吃完早饭就匆匆忙忙地来到河边,仍然在昨天捡钱的地方等着掉钱的人。一会儿后,昨天的那个老奶奶出现在我的面前,但是今天的她不再那么慈祥了,而是一脸的着急,弯着腰,手时不时的刨一下地上的花花草草,嘴里还一直不停的念:“我给孙子看病的钱在哪儿去了呢?哎,都怪我太粗心了……”我想,这钱肯定是老奶奶给他孙子看病的钱。于是我上前了一步,本想把钱还给她,

篇9:初一作文[记事]发自内心的喝彩

内心的喝彩

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的骊山脚下,一群考古学家和挖掘工人们正在仔细的探查和清理,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这项工作的完成意味着一个古老的地下“宝藏”将被打开,意味着它将从历史的沉淀中重见光明,向世人展现出2000年前的英武雄姿。这“宝藏”,叫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附近,这位生前享尽荣华富贵的始皇帝希望死后依然皇权在手,大权在握,遂造此兵马俑。

兵马俑共分四个坑道,都是非常完整的土木结构建筑,且面积庞大,相当于五个足球场。俑共7500多个,俑身高大,都配有实战兵器,每个俑都经过精雕细镂,形状非常逼真,且排列有序,气势威武、宏大。从职能上可分为将军俑、武官俑、骑兵俑、立身俑、和跪身俑,都全副武装,戒备森严。

我们不得不为这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而喝彩,兵马俑为中国人所造,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应更为这兵马俑而喝彩。他以恢宏的气势向人们展示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和第一帝国子民的勤劳智慧。它使我们感受到了我国古老的传统历史文化气息,在那奋蹄欲奔的铜马前,我们可感受“兵马动,咸阳道上烟尘滚滚;三军行,骊山脚下旌旗动天”的宏威气势。我们仿佛回到了那金戈铁马的时代里。面对这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股发自内心的喝彩迸发而出。

篇10:发自内心感人说说

1、岁月里,孩子在长大,父母在变老。我们真的有必要抽出时间抓紧对方的手,慢下来,一步一步。

2、只要牵着妈妈的手就不管去哪里,妈,爱你,你要一直好好的,我还要带你跟老爸出去走走,去很多地方,吃很多好吃的。

3、对爷爷的去世,我小时候总认为他是去街上溜达了,自己骗了自己,然后长大了知道那是自己在骗自己。

4、二十年之前的自己还是无忧无虑,今天的自己不似以前快乐,爸爸最近重病住院,妈妈想陪左右!希望一切安好!夜晚的自己孤寂感会慢慢倾袭左右!希望时光啊慢些吧!

5、对于亲人,明明知道不能陪自己一辈子,但还是会害怕,从来不敢想象如果离开那一天自己会怎样,该怎么面对,光想一下心就会疼,姥姥,姥爷,爸,妈你们一定要慢一点老……

6、感觉时光好快,离开爸妈才发现,爸妈老得好快,自己成长得好慢。领悟,这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共勉,这一份又一份不变的爱。

7、小时候的我每天都拉着妈妈的手去邻居家逛,到了那里在去另一家,妈妈讲的时候说我太淘气,现在马上就要毕业了,面临着选择,我要加油了。

8、永远不用到担心爸妈的`信息不会回,因为你知道他们爱你。他没回信息,你会着急,是因为你不知道他爱不爱你。

9、已没有大把可以挥霍的青春了,一个倔强的充满理想的年青人,在社会上跌跌撞撞的成长着,学会了世故和圆滑,但骨子里仍怀有理想,仍坚持着自我的价值线,生活让我学会坚强。

10、想起两年前我曾握紧妈妈的手抱头痛哭,原本以为越长大越不会感性,最后发现只是感性的频率低了,但对于回忆,每一次的感触却更深更远……

11、爸妈都年过半百,每次回家我都会悄悄仔细看他们脸上岁月的痕迹,不由得内心触动,欲哭有泪。只要过年过节我都会抛掉一些琐事回家,就为了陪陪他们,嘴上说回家太麻烦,其实心里可高兴,我也不怕麻烦。

12、有空多陪陪爸爸妈妈,不要和他们吵架,妈妈的唠叨也多听一听,爸爸的严肃可能有一天会老得都没有力气对你发脾气。

13、每次想到父母都会不舍,可是忘了什么时候不愿回家了,回家也和朋友去玩去聚,希望以后可以多陪陪他们。

14、父母为自己做了太多的事,我什么也都懂,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希望我能彻底改变自己,努力一年不留遗憾,不让他俩操心了。

15、十年前的的自己,总是有着属于那般年纪的笑容,脑海中的故事也不是那么的多,那年那事那笑容。

16、时光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以前总觉得这一生还长,没想到一晃,所珍惜的东西都消失许多。

17、二十多年感觉很不懂我的父亲,真的从来没有和他好好聊过天,说说话,有什么事都和妈妈说,但是我知道我的父亲是个巨人,这么多年遇到很多坎,他都挺过来了,我也知道他真的很累,虽然表面没什么,我知道他的心情是多么沉重。

18、从上学到毕业工作,自己都不是个经常主动打电话回家的人,但是在外面,我一直很想家里,很担心父母身体,更怕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

19、我爸爸是个倔脾气,偏偏遗传给了我,所以吵架都会天翻地覆,想着二十年前的我肯定还不会跟他吵架,二十年后的我也一定不会跟他吵架。

篇11:刘一含慈善是发自内心的

公益并不遥远,慈善就在你我的一念之间。当你递给焦渴的问路人一杯凉茶,慈善就在你殷殷的双手上;当你帮着残疾人推动轮椅艰难上坡,慈善就在你掌心微微沁出的汗水里;当你披着展会志愿者的挎带在炎炎烈日下执勤,公益就在你无私奉献的微笑中。你在敬老院里真诚地陪着孤寂的老人聊天解闷,公益就在你和善虔诚的亲情里;当你志愿成为一名无国界医生,到战乱和灾荒盛行的非洲去救死扶伤,你就是当代的公益天使;当你离开生活优裕的城市,只身到山寨小学支教,公益的丰碑就会刻上你平凡而不朽的名姓。公益慈善并不是别人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它就是很小,很平凡的生活在我们身边。

《时尚北京》:第一次听说“慈善”是在什么时候?

刘一含: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公益和慈善正是我们悠久历史的延伸。我们的长辈就影响着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要做善事,要帮助别人。

《时尚北京》:你觉得自己是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参与到慈善这项事业中的?

刘一含:谁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谁也难免有犯难的那一刻,伸出去的手,伸来的臂膀,会把整个人间搂得更紧,抵御风雪和严寒。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者是有福的,是欣慰的,时时谨存善念,我觉得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尽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时尚北京》:你认为慈善事业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刘一含:我会把它作为一生的事业去经营。

《时尚北京》:私下里,你会用什么形式来关注慈善?

刘一含:现在微信、微博网络上都有一些关于慈善的消息。

《时尚北京》:你都参与过哪些慈善活动?给你触动最大的是哪次呢?为什么?

刘一含:我自己喜欢私底下去关注需要帮助的人,捐一些钱和物,但都是匿名的。对我来说每次能够帮到别人尽自己微薄的力量我就很欣慰了。

《时尚北京》:你觉得身为明星来说,对慈善事业或者是慈善活动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刘一含: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公众人物,所以身体力行的去做一件事情就是一个宣传,可以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事业当中来。

《时尚北京》:对慈善事业,你有怎样的理解?

刘一含:慈善不是你一时的兴起去做的某一件事情,每一次付出都是一种愉悦的、美好的。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时尚北京》:你觉得做慈善事业是要高调还是低调呢?

刘一含:我觉得慈善这个事情无谓高调或低调,只是方法途径因人而异,其实都是好事。只要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生活中的刘一含有很多面,时而很静,时而很闹,有的时候大大咧咧很二,又有细心的一面。没有工作的时候会喜欢在家死宅,给家里人做饭。有压力的时候让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觉,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如果心情不好的时候会让自己出门走走。“世界那么大,我得去看看。”

《时尚北京》:最近在看的书是什么?

刘一含:最近在看《终结的感觉》讲的是人在

不同时期对事物的看法和偏见。

《时尚北京》:现在经常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刘一含:下一站去哪?

《时尚北京》:你是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吗?

刘一含:当然不是,表达自己是我的弱项。

《时尚北京》: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刘一含:平常心。

《时尚北京》:觉得自己是一个时尚达人吗?

刘一含:我只选择适合我的和我喜欢的,不会追赶潮流。

《时尚北京》:对时尚怎么理解。

刘一含:穿出自己的性格,符合场合就好。

《时尚北京》:有喜欢收集的时尚单品吗?

刘一含:我喜欢发卡,但一般都在家里戴。

《时尚北京》:最喜欢怎样的穿衣搭配方式?

刘一含:简单舒适。

篇12:发自内心的笑温暖心灵的酷寒

微笑,是温馨的集散器,它可以缓解心灵的酷寒

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微笑,是温馨的集散器,它可以缓解心灵的酷寒,使僵冻的心扉容易打开,让和煦的春风挤进去,使心灵的冻土化为一片滋养绿色的沃野。

微笑着的情感,总是温馨宜人的。它可以减免心灵发烧所引起的种种失智行为、情况思绪、些许的痛苦,在微笑里不断被消化了,不会积聚成灰色的、灭顶的灾害;偶遇的欢欣,在微笑里不断被表述了。微笑,使体温、思绪以及灵魂不致大升大落、骤冷骤热,因而情感能保持着温婉宜人的模样。在许多时候,这种微笑的伟大可以胜过千军万马,可以轻取心灵的重峦叠嶂,直达灵魂聚首的神池。

心理学家发现,人类有许多种笑,其中,只有自然的、发自内心的笑,是有益于健康的。其他,如奸笑、装笑、皮笑肉不笑等等只是一种做作的笑,是与健康无益的笑。现代医学证明,发自内心的、快乐的笑,能刺激内分泌腺体分泌激素,并可使血流加速,细胞吞噬功能增强,抗体和干扰素增加。此外,发自内心的笑与增强大脑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能使脑垂体释放一种欣快物质,以减轻压力,振奋精神,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阻断疾病的恶性循环。在发自内心快乐笑的过程中,人体各个器官犹如在做保健按摩体操,特别是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胸腹腔内脏以及隔肌会经受有益的锻炼,使其功能增强。笑还能促使面部血液循环加速而有美容美颜的作用,因而,快乐的人不显老。总之,内心快乐的人吃也香甜、睡也安然;发自内心的、快乐的笑对于祛病、抗衰老可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不可否认,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微笑对人际关系的调节作用,因而很多公司和部门都对自己的员工强调“微笑服务”的重要,甚至特别为此进行一些职业化的训练,于是,在我们每天笑脸迎人的同时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微笑是职业化的、僵硬的,甚至是毫无感情色彩的。

威廉·怀拉是美国推销寿险的顶尖高手,年收入高达百万美元。他的秘诀就在于拥有一张令顾客无法抗拒的笑脸。

威廉原本是全美家喻户晓的职业棒球明星球员,40岁退休后去应征保险公司推销员。他自以为以他的知名度理应被录取,没想到竟被拒绝,

《发自内心的笑温暖心灵的.酷寒》()。人事经理对他说:“保险推销员必须有一张迷人的笑脸,而你却没有。”

听了经理的话,威廉立志苦练笑脸,他每天在家里放声大笑百次,他还搜集了许多公众人物迷人的笑脸照片,贴满屋子,以便随时观摩。此外,他买了一面与身体同高的大镜子摆在屋子里,为了每天对着它大笑3次。最后,他终于悟出“发自内心如婴儿般天真无邪的笑容最迷人。”成为百万富翁的威廉经常说:“一个不会笑的人,永远无法体会人生的美妙。”

人生在世,谁都希望生活得快快乐乐,因为快乐的人生就像是一次成功的旅行,拥有快乐的心情才会感觉到活着是美好的,才会有来自内心的真诚的微笑。而快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一种清澈美妙的内心感受。真正的快乐是生命本性的自然流露,来源于自己心灵的内部,也就是一种积极心态的培养。

我们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摆脱忧愁,培养积极的心态:

1.心情要愉快:早晨起床后,就要决心过愉快的一天,下决心不要为琐事烦心。如果能够在愉快、积极的气氛中醒来,加上潜意识的作用,一天的心情都会感到舒畅。别忘了对着镜子笑一笑,自信地告诉自己:“我今天看起来真漂亮!今天一定是幸运的一天!”

2.心胸要宽敞:走路时不要两眼看着地面,应该抬头挺胸,昂首阔步。要去除孤立的心态,多和外界打成一片,这样就会看到充满幸福、亲切、爱情、希望的美好事物。这时你会发现,在污秽的街上居然长着一棵俊秀的大树,晨练的老人看起来红光满面、精神矍铄,即使老找你麻烦的上司也有他好的一面。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真的应该露出会心的微笑。

3.能够接受批评:假如无意中做下傻事,没有必要因此气馁,也不用找借口,因为这样并不能改变现实,而应力求下一次把事情做好。为此应该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评,把它看成是一种激励的力量。

4.不要随便责难别人:不要故意给人难堪,也不可对人吹毛求疵,而应处处与人为善,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友好地对伙伴露出微笑,他也会一样地对你。

5.感受大自然: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大自然充满了一种使人心平气和的美与力。他说:“生活在这广漠无垠的星空下,生活在这美妙绝伦的地面上,难道人的心里还感到局促吗?处在这迷人的大自然的怀抱里,难道人的心里还能容纳憎恨与复仇的感情或者毁灭同类的欲望吗?在跟大自然的接触中,在跟这美与善的最直接表现者的接触中,人心里的一切恶念也该消失净尽了吧!”

篇13:发自内心的喜欢心情随笔

要不要我谢,要谢你就说一声,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只有你要谢的时候我谢,你不要谢的时候我就不谢……

茫茫人海中,遇见你是我的幸运,爱上你是上天的安排,如果能娶你,陪你走完一生,将是我的幸福!

谢谢你!总是在我最失落的时候出现,有你这样的好朋友在我身边,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在以前的工作中,贵方给予我们以充分的理解和有力支持,对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让我们共创美好的明天!

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认识了你!

认识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事, 是你的出现带给了我无限的快乐,烦恼,伤心,但我从来都无怨无悔。愿你的每一天都开心,平安健康。

大恩不言谢,以后有什么用得上我的,尽管说!

我们非常感谢您能为我们提供服务机会。 能又一次接到你的祝福好高兴,也好意外。真的谢谢你能记得我!愿好运常伴你身边,天天好心情!

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我的心情,只能说一句:“谢谢!”(感恩节短信)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喜欢被你看着,感受你温柔,就算是短短一秒钟,也能够永久;喜欢被你抱着,像一种承诺,管世界如何,也不为所动。

但我还是要对你说谢谢,要不就要请你吃饭了。

欢乐总是太短,寂寞总是很长,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一年又一年,风风雨雨。您为了我们呕心沥血,请接受我们对您深深感谢和炙热的爱。

在我眼里你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你是一个比完人还能让我快乐的人,有了你我的生活变得有趣味,我衷心谢谢你,祝你永远青春美丽!(感恩节祝福语)

世上的事难预料,不管遇上什么事都想开点,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开心我们也不开心,很想为你分担,没法能力有限啊。

在您的身上,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看到了真正的生命之光!

篇14:发自内心的喜欢心情随笔

课堂上,张梅老师将学生分成十小组,每组分发几粒各种各样的米粒和相关的文字资料。要求学生可以从小米粒的模样、颜色、体积、长短等角度来观察小米粒,观看小米粒成长录像,并在小组内参与讨论。最后张梅老师要求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描写对小米粒的观察和感悟,如写观察日记,介绍小米粒成长史,写写米粒家族,用第一人称做自我介绍,也可以写想像作文,如小米粒历险记,未来的小米粒,还可以是童话故事,诗歌等等。

最后在研讨发言时,学校领导和老师纷纷从实际出发,客观的点评了这堂课的优缺点,肯定了张梅老师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写真情实感的作文主张。最后达成三点共识:

一、学生作文要源于实际生活,写真情实感;

二、要多阅读,阅读作品要重视三点(了解作者、阅读文章、联系自身);

篇15: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要“说”

新课程十分关注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最关键的要数“说”的能力培养。那么,怎样启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变老师要我说,为我自己发自内心的想要“说”呢?

1 听听说说

儿童在入学前,往往很爱说,很想说。但是,入学后,就容易变得怯生,爱说的也不敢说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创设情境让他们敢说,采取先听后说的方式让他们会说。如,我问:“小朋友,今天你是怎么来上学的?心里高兴吗?”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说:

“我吃过早饭,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高高兴兴地来上学。”

“我背着书包,走着唱着,不会儿就来到了学校。”

这样既达到了说话训练的目的,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

2 看看说说

形象直观的事物最容易使儿童接受,在说话教学中,我注意借助于实物进行说话教学。如:看文具盒练习说话。我首先出示文具盒,让学生观察文具盒的形状、颜色、图案是什么样的?想想它有什么作用?谁在什么时候给你买的?你喜欢吗?经过看、听、想,学生说起来就比较流畅了。如一个学生说:“我有一个长方形的文具盒,是我过六岁生日时,大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文具盒是绿色的,上面有很多小动物,好像是在森林里召开动物运动会。打开文具盒,里面放有铅笔、橡皮、卷笔刀,它们都是我学习的好帮手。我非常喜欢这个漂亮的文具盒。”短短一席话,很有条理地说出了文具盒的形状、颜色、作用。此外,我还让学生看书包、课桌、铅笔、玩具等练习说话,培养了他们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3 想想说说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每一堂课都可以为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用武之地。可以有效促进口语交际的常态化,提升口语交际的教学质量。比如教学《两只小狮子》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勤狮子是怎样刻苦训练的,我让学生想象,勤狮子在训练的时候会遇到哪些困难?有的说会蹭破皮,有的说会累得趴在地上起不来,有的说会扭伤脚,有的说夏天会热得要死,冬天会冷得要死等等。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说话、交流的欲望和兴趣,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4 演演说说

我常常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捕捉某个生活片段,让他们进入角色,当众表演一番,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由于材料来自学生生活,它们有亲切感,说话兴致自然就很浓了。

篇16:发自内心的喜欢心情随笔

爸爸是我的守护神。小时候,我睡觉时经常蹬被子。由于我的小床离爸爸妈妈很近,一有动静,爸爸就会下床观察我,看我是否盖好被子。这样,爸爸常常睡不好。这种习惯一直到我上小学才改变。

爸爸还是我的“超级粉丝”呢!每次我去少年宫唱歌时,他总在外面静静地听我歌唱。当老师让家长进来时,爸爸总是第一个冲进来,我边唱,他边摇头晃脑,仿佛被我的歌声陶醉了。

爸爸常说我是他的“贴心小棉袄”,这话一点也不假。记得我四岁时,有一天刚学完画画,爸爸接我回家,走在路上,突然下起了小雨。一阵寒风吹来,爸爸自言自语:“好冷啊!”我听见了,急忙把身上的小背心脱下来,一边说,“爸爸,你冷就把我的衣服披着吧!”一边想把背心披在爸爸身上。可背心太小了,只能挂在他的肩上。爸爸回头望着肩头那件不合身的小衣服,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上一篇:惊艳世界的女人杂文随笔下一篇:镇宁民族寄宿制中学国庆节国旗下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