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图形教案

2024-04-13

正负图形教案(精选9篇)

篇1:正负图形教案

《正负图形》教学设计

王丽黎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大师的作品,初步了解正负图形的概念,正形与负形之间的关系。

2、能设计出简单的正负图形。

3、感受正负图形的独特魅力,拓展创新思维。能将正负形的设计方法学以致用于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赏析正负图形及第一次作业,了解正负图形的概念及基本设计方法。

难点:学生通过赏析、分析案例及第二次作业,能够尝试运用正负形创意手法设计出有一定关联的图形。学生能将正负形的设计方法学以致用于生活。

三、教学准备

(学生)2张卡纸、黑色记号笔、铅笔等(教师)课件、卡纸、记号笔等

四、教学过程

1、了解正负形的概念(1)圣诞帽

圣诞帽的挂图,画出铃铛,引出正负图形的概念,(2)剪纸

教师剪出鲁宾杯。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分析,引出正形和负形,学生明白正负形的概念。

(3)揭示课题

正负图形。

(4)欣赏大师埃舍尔的作品

师简单介绍《骑士》和它的画家——埃舍尔。提问:它们之间有个共同的特征?让学生思考。正负图形如何共同存在于一副画中?他是怎么来表现的?(都有一条共同的轮廓线,来连接正形与负形。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初步了解埃舍尔,认识了正负图形带来的视觉变化。通过观察天与水,开始关注鱼和雁的共生问题。

2、关注正负形的共生问题(1)分析太极图

<课件演示图>教师提问:“太极的正负图形是如何共生的?”因为他们有一条共同的线,这条线即是正形的轮廓线,也是负形的轮廓线。有此得出结论:他们共用一条轮廓线。(2)学生感悟

学生来找共同轮廓线,上来演示画出鲁宾杯的共同轮廓线。(3)欣赏优秀作品

欣赏正负图形<图

9、图10>,寻找共同轮廓线,重点《百货公司海报》做简单介绍。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这张海报用那么多脚来表现吗?”

【设计意图】寻找共同轮廓线,使学生学会观察、理解正负图形的含义,重点介绍《百货公司海报》,为接下来正负图形之间的关系打下伏笔。

3、第一次作业

(1)作业1:

我们以“人脸”为负形,人脸线做共同轮廓线,以其他图形为正形,设计一个奇特的正负图形。参考图如下:

(图11)(图12)

(2)学生作业,教师指导(3)评价作业

【设计意图】初次设计正负图形,主要让学生运用正负形轮廓线,检验学生是否有设计的能力,为第二次作业做准备。

4、正负形的关系

正、负形像好朋友,那正形喜欢找什么样的负形做好朋友呢?

<出示图13>,师问鲨鱼有什么特征?(凶恶,吃人,牙齿很锋利等)师问:“我们给鲨鱼牙齿添加白色的负形,你们会选什么?” A:鱼骨

B:一条鱼

c:松树

学生研究,决定选择A。因为鱼骨的外形与鲨鱼牙齿形状接近,而且鲨鱼爱吃鱼,它们之间有关联。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正负形的关系:形相近,有关联。(2)欣赏评析

说说下面的正形选择哪些形相近,有关联的负形来设计的?为什么选择?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4:猫的脊梁骨用鱼骨来表现。(猫爱吃鱼)图15:苹果被虫子咬了一口。苹果烂了。(虫吃苹果)图16:苹果缺了一口,是张人脸。(乔布斯创造了苹果品牌)图17:苹果被拉链拉开了,设计成了苹果的包(苹果形状的包)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评析互动,让学生有意识的观察正负图形之间的关系,巩固了教学,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为接下来第二次作业打基础。

5、第二次作业

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利用以下图形之间的关系,设计一组奇特的正负图形。

<图18>,学生创作第二次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必要时提供帮助。

展评时,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正形是什么?负形是什么?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学生自主介绍,互相欣赏,感受自我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6、生活中的正负形

正负形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标志、海报等设计中。

(图19)(图20)(图21)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和正负形有关的事物。我们不仅要关注正形,也要学会关注负形,这是一种新的观察方法。它就像我们的第三双眼睛,如果我们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就会比别人发现的更多。

7、课后作业

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利用自己喜欢的图形,设计一组奇特的正负图形。

篇2:正负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正负图形,有效强化观察的整体性、选择性和多样性。

2、学生分析、体验大师的正负变异作品,初步了解大师设计正负图形在形的重复、多形组合、解构与重构、形的虚实表现以及图底反转等构成方式和形成风格上的区别。

3、学生能感受正负图形的特殊魅力,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了解正负图形独特的艺术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大师作品,学生感受“正负图形”的艺术价值。难点:学生对“正负变异”图式的创作尝试。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彩纸和剪刀等。学生:彩纸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错觉图式”的导入

(1)游戏激发兴趣

提问:是你的眼睛骗了你,还是精心设计的图形迷惑你了?它们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吗?引导学生找出共用的关键线形,同时课件显示“图”与“地”的区别。它们的创作分别有什么含义吗?

(2)广告引导探索

畅谈:直觉与联想,在正形与负形中完美体现,使招贴的主题淋漓尽致。那么要如何进行图形的表现,实现图形创意的视觉化呢?

一般来说有:形的重复表现、多形组合表现、解构与重构、同构异质表现、形的矛盾表现、形的虚实表现、形的谎诞表现等等。

二、体验“正负变异”的情感,设疑解惑

(1)课件播放埃舍尔的作品集《错乱空间》,让学生解析这些作品的神秘所在。

①形的重复表现。②多形组合表现。

③同构异质表现。④解构与重构。⑤形的虚实表现。

(2)课件播放福田繁雄的作品。(3)欣赏评析,引导创作

比较性的教学欣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作者及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通过反思欣赏内容,注重学生个体与群体间的交流,加强了学生对正负图形形成的理解,即让“元素”直接呈现,“自觉”组合的不同秩序和方式,使正负变异产生不同的情感分析,这一过程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在以上欣赏的过程中,图形各构成的概念无须多做任何讲解,体会其形式美才是关键,人们往往十分注重实空间的利用,实空间的外形,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对虚空间的利用和把握。正负形的训练目的正是强调虚实的同等重要性。引导学生要用三只眼去观察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元素。

三、实践“正负变异”的魅力,探索设计

(1)展示范作,为学生创作提供创意与造型灵感。

(2)学生为自己创设一种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的或对立或依存的关系,比如“大鱼吃小鱼”,“风车转”“蚕吃桑”等等。

(3)学生随堂剪纸作品尝试

篇3:正负图形教案

一、在概念建构过程前的“预设”思考:位似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位似形是特殊的相似形,因此,它的定义应该是在相似图形的基础上再加合适的条件,教材中对相似图形的定义仅从数量上予以定义,满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位似图形作为特殊的相似它的定义除了要满足上述数量关系,还必须增加它们的位置关系,加“每对对应点相交于一点”,还远不够反应它们的关系,下面的图1(1)和图1(2)中,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1B1C1D1是位似图形,ΔABC与ΔA1FC1是位似图形,但ΔABC与△A1B1C1不是位似图形,从这两个典型的位似形可以知道,图形位似概念需要加上它们的对应边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才更恰当.这一观点从苏科版教材的前后三次改编也能印证这点,苏科版2006年12月第一版时的概念是跟上面所说的最早定义概念一样.2007年12月第一版第三次印刷时添加了“对应边互相平行”.2007年12月第一版第五次印刷时又添加了“或在同一直线上”.前后三次的修改,使得位似概念得以完善.因此,位似的本质必须从数量(对应角相等和对应边成比例)和位置(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两个方面来作出完整的定义.

二、对概念建构过程的“生成”的思考:怎样引导学生完成概念的建构

片段1:让学生完成书P110页的实践的两个画图后(如图2)

师:图中ΔA1B1C1与△ABC、ΔA2B2C2与ΔABC有何关系?为什么?

生1:它们相似.由再加公共角∠AOB=∠A1OB1,可以证明ΔOAB~ΔOA1B1,从而得到,同理可证,所以ΔA1B1C1~ABC.同理可证ΔA2B2C2~ΔABC.

师:除了相似,它们还有其他的特性吗?

生2:它们对应顶点的连线交于一点.

师:它们除了这些共同的特性之外有没有其他的特性,这两对相似的三角形在位置上有无区别?

生3:我发现它们对应边平行,△A1B1C1与ΔABC在点O的同侧,ΔA2B2C2与△ABC在点O的异侧.

师:你的观察非常棒,我们把这样的两个三角形叫位似形,点O叫位似中心,说明位似形分两种类型,分两个图形在位似中心的同侧和两个图形在位似中心的异侧两种,我们以后利用位似性质画图或是应用时要注意考虑两种情况.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图形,看看哪些图与上面举例有共同特性,哪些图与上面举例有不同的特性?

生4:图3(1)、图3(2)、图3(3)与上面所举的位似形特性相符合,图3(4)与图3(5)稍有不同,它们有部分对应边不是平行,而是在同一条直线上.

师:上面所举的5个图形都是特殊的相似图形,我们称它们是位似形,说说你对位似形的认识?

生5:位似图形首先是相似形,其次它们的对应顶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对应边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

师:同学们观察、研究和总结问题的能力不错.位似概念应为:“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像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形,这个点叫位似中心”.你能判断下面图4(1)是否是位似形?(图4(2)不出示)

生6:是位似形.

师:你们都同意生6的结论吗?

生7:我不同意,连接AE、BC、DF、EG并延长,它们不相交于同一点.(出示图4(1))

师:通过上面的研究活动,你有什么想法?

生8:判断位似形时,直观观察不一定准确,要动手操作,只有同时满足位似的几个条件才能判断是位似形.

接下去探究位似图形的性质.

点评:数学概念的掌握不只是简单地记住文本定义,而是要形成与概念直接联系的“整体性”的认知结构,包括相应的心智图像、对概念性质的辨认、对直观操作过程的识记、相应的范例再现等.这些被称之为数学概念的心理表征.在“整体性”的认知结构形成的过程中能充分体现数学学习中教师指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

三、精彩“生成”之后的思考:针对本节课的重点,位似性质的应用该从哪些题型着手

片段2:在学生完成书P111页上的尝试把四边形AB-CD放大为原来的2倍和将五角星缩小为原来的后.

师:投影学生的画图(在下面巡视时挑了两本,一本是两个图形画在位似中心同侧的,一本是两个图形画在位似中心异测的),哪个同学画的正确?你是怎样画的?

生9:两个同学都只画了一种情况,把他们合起来就对了.例如,画两图在位似中心异测时,只要连接AO、BO、CO、DO并延长,使得,再顺次连接所得的四个顶点.

师:你们觉得在利用位似形的性质画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10:要看清题目要求我们画的是在位似中心同侧还是异测,还是两种情况都要画.

片段3:完成上述画图之后

师:请看下面的问题(评价手册P84 T5)

如图5,正方形ABCD的一边在X轴上,其中点A的坐标为(1,0),点B的坐标为(3,0).

(1)试以点O为位似中心,把正方形ABCD的各边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得正方形A'B'C'D'.

(2)试写出第(1)小题中所得的点B'和点C'的坐标.

师:请同学们把本题完成在评价手册P84页上(教师巡视).

点评:上面片段2和片段3的例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应用,所选片段3的例题比较有代表性,既涉及画图有又要确定位似中心.

课后反思:本节课经历操作、观察、概念建构、探究性质后所剩时间甚少,位似性质的应用除了画图几乎是一带而过.学生的解题训练时间甚少,这样的安排究竟合理与否?教学效果如何?从一节课的完整性和目标达成上来看,似乎不够完美的,短期效益不高.笔者认为,虽然探究学习在数学的学习中贯穿始终,但也不能步入事事探究的误区.哪些需要探究取决于教学的重难点.图形的位似是相似形的延伸和深化,位似形在实际生产和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于位似形概念的建构,花足够的时间在概念的建构上,既能让学生形成“整体性”认知结构,也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又为后面探究位似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一旦概念和性质理解掌握透彻,那在应用上也就不会出现偏差.这样的设计和安排的理念,相信从长远效益来看,必能让学生获得学习能力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速.小学数学学习心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79.

[2]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9,第2版.

篇4:《图形与变换》总复习教案

【关键词】数学;小学;图形;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让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并汇报所涉及的数学知识。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理解图形的变换现象。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分析、操作、展示等数学活动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讨、交流、反思的意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以及在方格纸上能根据要求规范的进行操作图形的对称、平移等。

教学难点:

能用简洁规范的语言叙述图形的变换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再现。

1.欣赏图案:同学们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2.讨论交流:你们能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一下,在这些漂亮的图案中,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

3.学生汇报

二、整理归纳,形成系统

(一)轴对称

1.讨论和交流,汇报对该知识的了解情况,教师通过整理让学生明白轴对称的相关知识。

2.观察,找出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条数和画对称轴时要注意的细节。

3根据对称性如何画出另一半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自己发现其特点然后动手完成相关练习,通过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对比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出现的问题。

(二)平移

1.思考: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对该知识了解情况,教师通过整理让学生明白平移的相关知识。

2.通过学生(或教师的补充)汇报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教师小结在图形平移中应注意的细节。

3.让学生根据图片的变换现象用自己简洁规范的语言汇报其平移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让学生根据题单上两种不同要求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展示让学生互相发现出现的问题,教师通过引导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分析能力。

(三)旋转

1.让学生通过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在做旋转运动从而理解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2.通过观察图片中风车的旋转让学生讨论旋转中应注意的细节。

3.让学生通过欣赏图形的旋转现象然后用规范的语言对旋转现象进行描述,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题单上完成旋转图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作品展示,找出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加以更正,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综合练习

1.生活中的现象各属于哪种图形变换?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更能明白生说中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从而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由图A-B-C-D的变换情况。然后用规范、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

(五)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由于该内容是前面刚刚学习,相信学生们已经学习非常好,现在不去特别的复习。现只进行一个练习复习该内容。

2.辨析:一个长方形面积是8平方厘米,按2:1扩大后面积是16平方厘米。对吗?为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三、全课总结:让学生汇报自己今天收获。

四、作业布置:完成题单上各种类型的练习。

参考文献

篇5: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

教学设计

(一)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本课时内容,让学生感知周围千姿百态的建筑物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各种水果丰富了我们的饮食,这其中蕴涵着许多图形的知识,明确本章我们将认识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通过图片直观感知自然界的规则物体,并能找到与它们相似的立体图形,即实物→立体图形,由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抽象和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比较柱体、锥体、圆柱、圆锥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练习、分组讨论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识别图形,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观察认识我们周围的规则物体,能找到与它们相似的立体图形;

正确识别柱体、锥体、球体、圆柱、圆锥……逐步体验数学概念的抽象和形成过程。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周围的图形,提高识图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对空间图形有好奇心,感受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柱体、锥体、球体、圆柱、圆锥……并能说出生活中与规则物体相似的基本图形。难点:立体图形的类似地方以及不同地方。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教师:圆柱、正方体、圆锥、球、四棱锥各一个模型(或课本上图4.1.1-4,1.5的立体图形的图片),棱锥、棱柱各若干模型,生活中规则形状的物体图形的图片(或实物)若干。

教学方法:引导式。

易错点:(1)识别几何体时没有抓住其特征;

(2)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时,易忽略了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生活在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各种各样的图形到处可见。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领略祖国的美景。(出示图片:奥运五环、风车、地球仪、魔方。)学生高兴的欣赏着,议论着。千姿百态的建筑物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展示了建筑师的聪明才智;各种水果满足了生活的需求,它们蕴涵着许多图形的知识。(让学生交流得到的立体图形。引出课题。)在这些实物中有没有大家熟悉的立体图形?

二、展开。

一、立体图形: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

1.今天上学时你见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教学楼)、球体(篮球)。(出示图片:长方体、球体、柱体)。

请学生找出这些物体中与所给的立体图形相似的物体,可以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柱体、锥体、球体,让学生用手比划,用数学语言描述。)2.圆柱、棱柱、圆锥、棱锥概念的形成。

让学生跟着老师看图,并轻声表达。(出示立体图形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三棱锥、四棱柱、五棱锥……等)让学生饶有兴趣地依次类推往下数,结合图形得到多面体的描述性定义。

找出立体图形4.1.1~4.1.5之间的类似与不同之处了

学生讨论得出:图4.1.

1、4.1.2中的图形虽然都是柱体,但前者上下两个都是圆,而后者上下两个都不是圆面;图4.1.

3、4.1.5中的图形虽然都是锥体,但前者的底面是圆,后者的底面不是圆。

二、平面图形:几何图形的各部分在同一平面内

1.今天你见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圆、三角形、五边形等(出示图片:长方形、圆、三角形、五边形等)。

4.请学生讲讲理解概念时的困难,可请学生做小老师相互帮助,相互提高,相互交流,排除困难。(图片展示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增加了荚感。由实物找相类似的立体图形,锻炼了学生的抽象能力,为形成概念埋下伏笔。,卜组交流能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及时发现尚存的不足。通过让学生比较图形,感知图形之间的差异,产生学习新知的愿望,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的概念便一呼而出。本堂课的概念都是描述性说法,因此只要求学生能识别图形,不要求掌握严格的概念,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兴趣。及时小结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排除学习障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

三、巩固练习:课本随堂练习第119页

四、课堂小结。

请大家谈谈这堂课的收获和困惑。

1.柱体、锥体、球体、圆柱、棱柱、圆锥、棱锥、四棱锥、四棱柱、多面体的概念。2.会在实物中找出相类似的立体图形,会写出简单立体图形的名称。

(由学生小结,既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知识条理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感和自信心。)

篇6:正负图形教案

认识物体和图形(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的内容,练习五的第2题。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1.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2.图形卡片。

3.计算机软件、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学生可能回答分成以下几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图,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像。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较隐固。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3.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的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完成。

五、全课小结(略)

六、游戏

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篇7: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教案1

活动目标:

1、巩固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主要特征,能排除大小、颜色的干扰进行图形的分类。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活动准备:

大的圆形、三角形、方形的胸饰各一个,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大型积木搭建的图形王国区域。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到图形王国,引出课题。

“图形王国里,有许多的图形宝宝在搞大联欢……这时,有三个图形妈妈来了,你们认识它们吗?(教师逐一带领幼儿复习巩固图形的主要特征)

2、送图形宝宝回家

分别让幼儿拿一种图形送给相应的“图形妈妈”,教幼儿说:“我把XX形宝宝,送给XX形妈妈。”

3、请幼儿到图形宝宝家做客

亲亲“圆形妈妈”的脸,拍拍“方形妈妈”的肩膀,给“三角形妈妈梳梳头,捶捶背,跳到圆形宝宝家,飞到方形宝宝家,游到三角形宝宝家等……

活动延伸:小朋友与各种图形妈妈分别做游戏(方形、圆形、三角形)

效果分析:

本节活动以来到“图形王国”的方法,直接给出幼儿一个“图形”的概念,分别利用认识三种“图形妈妈”的不同“长像”,巩固加深孩子们对其特征印象,使童趣十足,接下来,以“送图形宝宝回家”及“请小朋友到图形宝宝家做客”等故事游戏方法,自然地进行了图形的归类,自始至终使孩子们感受到是在“图形王国”中玩耍,提高了幼儿兴趣,又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初步归类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教案2

活动目的:

1、能按照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活动,巩固对形状的认识。

2、能说出自己的分类理由。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图形。

物质准备:每人一个分类盒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按图形的特征分类》《科学·图形组合》。

活动过程:

1、出示“奇妙的口袋、复习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师:这是一个漆面的口袋、里面藏着许多东西,请大家猜猜藏的是什么。教师一遍念”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边请个别幼儿分别摸出正方形、角形、圆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图形让大家辨认并说出名称。

2、引导幼儿操作,学习给图形分类。

师:请小朋友拿出分类盒,把一样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操作完毕后,请幼儿将所以图形按形状分别放在相应的篮子里,并互相检查分类是否错误。

3、完成操作材料

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图形组合》,看看上面的图案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数一数每种图形的数量有几,并分类作记录。

教学反思:

《按图形的特征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教案3

1.活动目标

(1)复习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的认识;

(2)能根据这些图形的形状、颜色两种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3)愿意并喜欢进行分类活动。

2.活动准备

(1)猫、兔、蝴蝶头饰各一个,篮子两个;

(2)每人一个分类板;

(4)不同颜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饼干图片及标记各若干。

3.活动过程

Ⅰ导入

(1)玩《饼干商店》的游戏,引出活动。

提问:”仓库里有些什么样子的饼干?“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仓库里的饼干,说出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的图形的饼干。

Ⅱ幼儿第一次操作

(2)游戏《送饼干》,学习给图形分类。

提问:”你会把什么样的饼干运到这个柜台?为什么?“

老师扮演经理,幼儿扮演营业员,经理引导营业员观察并说出其它柜台的标记是什么形状的,再把仓库里剩下的饼干按标记的.形状运往柜台,看谁运得又快又对。

重点指导幼儿给图形分类。

Ⅲ分享经验

(3)操作活动《分饼干》,说出分类的方法。

提问:①”为什么要把这些饼干放在同一个柜台?“②”它们除了形状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

重点引导幼儿说出按饼干的形状、颜色分类。

Ⅳ幼儿再次操作

(4)游戏《买饼干》,练习按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玩法:请几个幼儿分别戴上小猫、小兔、蝴蝶的头饰,扮顾客来买饼干。根据幼儿的个体发展水平,采用不同的方式安排三个水平层次的营业员帮顾客选购饼干。

重点指导幼儿按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4.延伸活动

在数学区投放不同颜色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继续让幼儿练习按图形、颜色进行分类。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物品按用途分类。

2.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3.仔活动中学习,能够有条理的对物品进行收拾和整理。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图片、幼儿之前要有按标记分类的知识积累、黑色水笔、白纸。

活动过程:

1.首先以圣诞节到了,帮助托板的小朋友整理收到的礼物为情景展开活动,出示图片,让幼儿知有 哪些礼物。

2.首先让幼儿自主分类(有的按形状、有的按颜色、有的按质量的软硬等等),并让幼儿说出为什么这样分。

3.以托班只有三个箱子为由,引导幼儿按物品的用途分三类,把那个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幼儿说出吃的、用的、玩的)

4.分好后,为了让托班的小朋友更容易的辨认箱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做标记,并在纸上画出来。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并没有用实物而是用的图片,因为出示得实物都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课程就不容易继续下去了。采用图片的形式既能提起幼儿的兴趣,又不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一节课的活动下来,总体上的还是不错的。老师的建议是:应该多加一些家具类的或者幼儿部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这样加大了难度,拓展了幼儿的认知面,如果仅限于幼儿常见的物品的话,拓展的部分就无法显现。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教案5

活动目标:能按照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活动,巩固对形状的认识。能说出自己的分类理由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已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图形。

物质准备:

每人一个分类盒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按图形的特征分类》《科学·图形组合》。

活动过程:出示奇妙的口袋、复习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师:这是一个漆面的口袋、里面藏着许多东西,请大家猜猜藏的是什么。教师一边念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边请个别幼儿分别摸出正方形、角形、圆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图形让大家辨认并说出名称。引导幼儿操作,学习给图形分类。

师:请小朋友拿出分类盒,把一样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操作完毕后,请幼儿将所以图形按形状分别放在相应的篮子里,并互相检查分类是否错误。完成操作材料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图形组合》,看看上面的图案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数一数每种图形的数量有几,并分类作记录。

教学反思:

《按图形的特征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教案6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巩固按形状标记进行归类。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仔细的观察画面。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几何图形片(红、黄、蓝、绿色大小各2个),饼干盒一个,托盘一个,里面放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饼干若干(数量超过班级幼儿人数)。

学具:圆饼干、方饼干、三角饼干磁贴各式各6块(浅色2块、深色4块),白板,《活动用书》第13、14页。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形状的饼干

教师出示一个饼干盒:“这是什么盒子?你吃过饼干吗?吃什么形状的饼干?”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生活经验。

教师出示一个托盘:“这里也有一些饼干,我们看看它们都是些什么形状?”逐一出示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饼干,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形状。教师:“你想品尝一块什么形状的饼干呢?”请幼儿先想想,后说一说,再取一块相同形状的饼干品尝,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吃的饼干的呼味道。

2、操作活动能力(《活动用书》第13页:夹心饼干)

教师:“饼干真好吃,didi鼠还想邀请好朋友一吃夹心饼干。可是这儿没有夹心饼干,他们的想自己来做!”请幼儿打开《活动用书》第13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间是做饼干的机器,它的左边是饼干和夹心,右边是变出的夹心饼干。”请幼儿说一说:“左边的饼干是什么形状?里面的夹心是什么形状?它们合在一块能变成什么时候形状的夹心饼干?”强调:“饼干和夹心要是一样的形状才能变出来!”

教师取出学具的盒:“谁会做夹心饼干了?”请个别幼儿示范用几何图形片做夹心饼干,提醒幼儿饼干和夹心的形状要一样(如两个橙色三角片夹一个米黄色三角片)。

教师:“我们都来做饼干。”请幼儿取出磁贴做夹心饼干,并把做好的夹心饼干放在《活动用书》相同形状的饼干后面。

3、操作活动(《活动用书》第14页:吃饼干)

教师:didi鼠们来吃饼干了,看看他们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请幼儿打开《活动用书》第14页。

教师:“猜猜看,红didi鼠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你是怎么猜到的?”引导幼儿发现didi鼠头上的形状标记,根据标记说说每个didi鼠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盘子里应该放什么形状的饼干。

请幼儿为didi鼠分饼干,引导幼儿取出磁贴饼干,送到didi鼠的小盘子里,边送边说:didi鼠,送给你圆圆的饼干……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教案7

【活动目标】

1、产生对图形的认识兴趣。

2、发展幼儿初步的分类、概括能力及观察能力。

3、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大小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操作纸,蛋糕盘。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按图形的两种特征来分类。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长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是什么样的?

小结:长方形有四条边,请小朋友伸出你的右手食指,我们来一起数一下,(1、2、3、4)长方形有四条边,它有四个角,(1、2、3、4)都是直角。

师:(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是什么样的?

小结:三角形有三条边,(1、2、3)有三个角(1、2、3)。

师:(出示正方形)正方形是什么样的?

小结: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角。

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形的异同并按照一种特征来分类

1、师:现在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黑板上的图形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形状、大小)

小结: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

2、师:黑板上有这么多的图形,是不是感觉很乱啊!我们用什么方法分分类呢?老师先来分一下,小朋友睁大眼睛看一看老师是按照什么特征分类的?(颜色)

小结:老师是按照颜色特征来分类,把所有的红色图形放在了一起,所有的黄色图形放在一起,所有的绿色图形放在一起。

3、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图形宝宝做游戏?(想)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发放材料)

师:我们除了按照颜色分类,我们再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类?那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分类吧!(大小和形状)

小结:有的小朋友把大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放在一起,把所有的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放在一起,这是按照大小特征分类;还有的小朋友把所有的长方形放在了一起,所有的三角形放在了一起,所有的正方形放在了一起,这是按照形状特征分类。

三、按图形两种特征分类

1、游戏“比比谁的速度快”。

师:你们真了不起!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听口令取图形,老师说出图形宝宝的特征,请小朋友快速找到它,并举起来。准备好了吗?如:红色三角形、绿色正方形、大长方形、小三角形、黄色长方形。

2、发操作纸,幼儿操作。

师:刚才小朋友们操作的非常好,我要给每一位小朋友一张操作纸。小朋友看看,这张纸上面都是有什么?操作纸的左侧代表的是什么?(大圆点、小圆点)左侧上面大的圆点这一行代表的是所摆放的图形都是大的,下面的小圆点这一行代表的是所摆放图形都是小的;长方形这一列摆放的图形都是长方形,三角形这一列摆放的图形都是三角形,正方形这一列摆放的图形都是正方形。

提问:第一行第一列应该放什么图形?现在请小朋友开始操作。

师:小朋友你们都操作完了,非常的棒,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图形贴在操作纸上,(想)今天下午放学,老师会把它发给小朋友,回家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一起完成。

【活动延伸】

篇8:正负对抗

一、游戏目的

1.引进对抗和比赛, 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2.熟悉比赛规则并参与, 享受快乐, 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场地布置与器材

1.在地上划一条长20米的纵轴线, 并沿纵轴线划定一定区域为投掷区。

2.长20米的卷尺一个, 有一锐角为20°的直角三角形一个, 实心球若干。

三、游戏做法

如上图所示, 将队伍分为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进行比赛时, 甲队第一名队员进入投掷区由原点开始向正方向投掷后, 乙队第一名队员由甲队第一名队员投球落点处 (即投掷前点, 相当于铅球的抵趾板) 向负方向投掷, 再由甲队第二名队员由乙队第一名队员的投球落点处向正方向投掷……以此类推至最后一名队员投球结束。每队派出3名裁判。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 可进行多次练习。

四、游戏规则

1.根据铅球的比赛规则, 每名队员投掷后, 应该立即丈量出投掷的距离, 并将其按实际距离对应在纵轴线上, 由裁判确定出投掷前点。

2.若落点偏出落地区 (纵轴两侧各20°) 和出手后身体任何部位超出前点均为犯规, 成绩无效, 罚退后0.5米, 再进行一次投掷。

3.确定好原点后, 确定甲乙队方向分别为正负方向。最后成绩显示为零时, 两队战平, 在正方向时为甲队获胜, 反之为乙队获胜。可实行三局两胜制。

4.所有队员均应沿纵轴线进行投掷。

五、游戏建议

篇9:《走进图形世界》的教案设计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脱离生活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苏科版第七册(上)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第一节,原课程中引用的是,体现了时代气息,却远离农村学生的现实生活。选择适合当地学生的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此教案中,本人借助《丰富的图形世界》的教学设计来阐述自己的几点见解:1.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动脑来制作模型;3.借助计算机制作动画图片,便于突破重难点;4.课堂上的巩固练习数量要少而精;5.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体现数学的实效性;6.借助课堂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柱体、锥体、球体)。

2.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并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制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提高兴趣,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生活实物抽象出常见的基本几何体,并能进行比较分类。

【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基本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制作具有圆柱、棱柱、棱锥、圆锥、球的几何体的实物

【教学方法】

1.情感体验:通过生活图片或实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不同的几何体。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通过合作讨论,使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学生群体内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情感和经验。

【教学过程】

一、选择身边的事物,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知

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里,各种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先让我们来共同欣赏我们美丽的家园。

(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

①吕梁风景区“凤冠山上的凤冠亭”图片;②吕梁风景区“吕梁湖上的风光亭”图片。

然后涉及到两个问题:

1.通过对这些图片的欣赏,你有什么感受?

2.在此图片中,你发现有哪些几何体?

备注:课本中的内容是几张陌生的建筑物的图片,比较适合城市学生,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似乎是“天外来客”,因此选择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家乡图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适时地进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二、应用实物模型辅助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立体感

让学生们出示课前搜集或自己制作的酒盒和建筑工人用的线坠、易拉罐、地球仪等实物。

1.学生在实物中能找到圆柱、棱柱、棱锥、圆锥、球体的实物,把实物与下列图形对应起来。

2.点、线、面得认识

(1)学生观察不同的几何体,他们分别由哪些面组成?

(2)由通过对易拉罐的触摸,感知平面与曲面,并能按含曲面和不含曲面的特点进行分类。

(3)通过触摸感知点、线、面并说出其特征(老师适时地用多媒体制作动态的画面作引导,得出面与面相交得到线,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4)知识升华: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一、棱柱与棱锥有什么区别于联系?二、棱柱与圆柱有什么区别于联系?思考后分组讨论并相互交流。

3.棱柱的认识:

4.棱锥的认识: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请你做一做

1..按组成面的平或曲划分,与圆柱为同一类的几何体是( )

A.圆锥 B.长方体

C.正方体 D.棱柱

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圆柱的侧面是长方形

B.棱锥的侧面是三角形

C.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

D.圆锥的底面是多边形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1)圆锥和圆柱的底面都是圆

(2)棱锥底面边数与侧棱数相等

(3)棱柱的上、下底面是形状、大小相同的多边形

(4)正方体是四棱柱, 四棱柱是正方体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四、拓展提高

1.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根据下图中该正方体三种状态所显的数字,可以推出“?”处的数字是______。

2.将一个立方体切去一个角,不同的切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几何体,他们各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

此题操作方案有两个步骤:

(1)每组准备几个立方体的萝卜或土豆,现场切去一个角,动手操作,观察各种不同情况。

(2)小组分析、交流讨论,要求学生们用实物与图形相互比较。

五、本课小结

鼓励学生自己完成,可以从三個方面总结,1.知识方面。2.方法方面。3.情感方面。

六、学生质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有哪些疑问?

七、情感升华

本课最后,制作一段吕梁风光的录像,展现了吕梁的山、水,学生们与之产生共鸣,兴奋地说出这些画面的具体方位,教师借此机会顺势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鼓励学生好好学习,长大后用所学知识设计家乡,美化家乡,发展家乡的旅游事业。

上一篇:还地球妈妈一片净土下一篇:摆样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