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管工作内容

2024-05-03

助管工作内容(通用9篇)

篇1:助管工作内容

助管工作总结

时间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溜走,自3月份参加助管工作以来,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很大。担任助管工作,自己付出了很多时间,学工办的老师也花费了大量精力,既然要干,我想自己就应该干好,以期收获最大,也为部门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顾这几个月来的工作有很多心得,现总结如下:

1.应学会学习,在工作中学习。研究生的学习与大学的学习有相同的地方,更有不同的地方,它不仅仅要求我们学会书上的东西,导师要求的东西,更需要的是学习课外的东西。接触任何一个新的领域,要把任何一件事做好,也都需要有学习精神,要不断积累、总结提高。

2.工作中还要注意提高工作效率。学工办面向的是管理学院所有的学生,每天都有很多“琐事“,每天办公室都会有很多同学进进出出,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中工作,在千头万绪中如何理清思路,抓住主次,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重要。有时需要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有时又需要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有的工作要先放一放,有的工作又要先行处理。如何在嘈杂中高效工作?如何在大量事物中理清头绪、抓住重点?这是需要自己以后努力思考、改进、提高的地方。

3.试一试,或许你有新发现。相信每个人在没有经验,没有把握时总不能放手做事,但经验的积累,工作能力的迅速提升是在不断的犯错和改正错误中完成的,是有赖于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的。所以,只有放开手脚,不怕犯错,在大胆做事中才能迅速提高业务能力,以后不再犯错。

4.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做好助管工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与精力,搞好学习也需要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有的时候两者在时间上有所冲突,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调节好时间分配,把握好平衡,让两者相互谐调、互相促进而不是相互抵触,互相影响,这是需要自己以后不断思考、努力改进的地方。总的来说,在这几个月中本人完成了助管工作中涉及到的各项工作任务,且结果能令老师较为满意,在工作中也收获不少。在此,要感谢研究生院给我这次助管的机会,使我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更要感谢的是学工办的老师几个月来的悉心指导和耐心关怀帮助,让我受益匪浅。工作的几个月中,从老师身上我也学到了把事情分轻重缓急,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按计划做事。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这几个月来的工作经验都将有重要作用,激励着自己不断进步。

篇2:助管工作内容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自9月份参加助管工作以来,很快过去了三个多月。这三个多月来,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很大。由于考FRM的原因,不能经常在办公室,这方面也得到了赵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再次向赵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但是如果在办公室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无限的热情做好自己的工作。

回顾这三个多月来的工作有很多心得,现总结如下:

1.应学会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不只是坐在教室里啃书本,接触任何一个新的领域都需要学习,要把任何一件事做好,也都需要有学习精神,要不断积累、总结提高。在我看来,助管工作是与专业知识学习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学习,也是自己欠缺的、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正如导师陈老师所说:要善于在工作中听、写、想、问、学,要认真负责,只有这样才能进步很快,才能迅速把工作做完、做好。

2.要注意提高工作效率。学院每天都有很多“琐事”,每天办公室都会有很多同学、老师进进出出,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中工作,在千头万绪中如何理清思路,抓住主次,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重要。有时需要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有时又需要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有的工作要先放一放,有的工作又要先行处理。如何在嘈杂中高效工作?如何在大量事物中理清头绪、抓住重点?这是需要自己以后努力思考、改进、提高的地方。

3.要提高“主动性”。要把助管工作做好,不能老师说一步就动一步,没说但该做的就不去做。何事该做,何事不该做?要善于在工作中思考,要用“主人翁”的责任感去思考: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得更好。

4.要不怕犯错,放手做事,大胆做事。人在没有经验,没有把握时总不能放手做事,但经验的积累,工作能力的迅速提升是在不断的犯错和改正错误中完成的,是有赖于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的。所以,只有放开手脚,不怕犯错,在大胆做事中才能迅速提高业务能力,以后不再犯错。

5.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做好助管工作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而搞好学习也需要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把握好平衡,让两者相互谐调、互相促进而不是相互抵触,互相影响,这是需要自己以后不断思考、努力改进的地方。

6.要处理好做人与做事的关系。会做事是一种能力,会做人也是一种能力。工作中除了要把事情做好外,我想自己也应该学会处理与同学、老师、领导的关系。要有团队精神,创造和谐关系。

篇3:高校应加强研究生“助管”工作

一、高校加强研究生“助管”工作的现实意义

1. 降低高校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

研究生扩招后, 高校现有的研究生管理人员精力严重分散, 工作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加上许多高校普遍存在多校区的现实情况, 这在客观上容易造成管理工作细致程度不够、管理成本加大、管理效率降低等问题。研究生思维活跃, 有创新意识, 如果把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以及新思想应用于高校的建设, 对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后, 学校管理人员的缺口较大。近几年, 研究生“助管”分担了大量日常事务, 并且能够提出有一定见解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使学生得到了锻炼, 同时, 也使管理人员从办公室日常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集中精力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2. 人性化管理, 提高研究生待遇

高校本科生在毕业时面临着事业、婚姻等一系列人生问题, 如果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 对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还有部分攻读研究生的在职人员已成家, 而且他们读书期间所在单位甚至还停发工资, 他们更无经济来源。研究生教育是非义务教育, 研究生个人要分担一定的教育成本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还需要有大量的投入。高校设置“助管”岗位, 可以多渠道联合提高研究生待遇, 减少研究生因学费负担过重而放弃继续攻读的风险。西安理工大学制定了相应的人性化政策, 提高了研究生的待遇, 改善了他们学习与生活的条件, 进一步优化了办学环境, 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3. 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素质, 适应社会的需求

研究生培养应该在提高学生业务素质的同时, 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具备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助管”工作, 研究生参与高校的管理, 可以在实践中促使他们把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融为一体, 从而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而且,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人数的增多, 就业形势变得严峻, 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生通过“助管”工作的实践, 在文化素养、人格健全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这对于他们提高社会竞争力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4. 在实践中相互交流, 加强研究生日常管理

在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中, 导师是实际意义上的第一责任人, 是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核心。除了导师, 甚至学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对研究生个体状态的了解都是欠缺的。学校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设置研究生“助管”, 增加一个了解研究生的渠道, 通过实践考察、相互交流、信息反馈, 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能力及工作态度, 从而加强研究生的日常培养以及管理工作。

5. 促进研究生个性发展, 培养研究生的责任感

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 他们的思想意识更趋于成熟。通过担任“助管”工作, 研究生的个性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虽然他们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 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成才意识更强烈, 也有能力去做好一些本科生所不能胜任的工作。设立研究生“助管”岗位恰好与研究生的个性发展要求以及他们所具备的能力相契合。研究生“助管”工作可以不断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使他们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

二、加强研究生“助管”的聘任、考核程序

1. 聘任程序

高校应立足学校的办学理念,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促使研究生“助管”工作健康快速发展。首先, 拟聘用部门申请设立“助管”岗位, 应填写“助管”岗位设置申请表, 要明确“助管”岗位的数量、工作内容、岗位报酬、应聘条件等信息, 便于研究生竞聘上岗。经审批后报有关部门审核, 便于学校进行宏观上的调控。其次, 研究生可根据拟聘用部门公布的“助管”岗位信息, 填写“助管”岗位申请表, 经导师同意和院系推荐, 到拟聘用部门应聘。拟聘用部门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注重能力, 工作第一, 整体权衡, 兼顾扶贫”, 对申请学生进行聘用考核。采取综合测试与面试结合的方式, 可以使竞聘者体会竞争的压力, 更可以使未被录用者从中找出自身差距。同时, 要重点关注研究生的人品。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提高, 但要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他的人品却很难, 因此, 在确定研究生“助管”人选时要格外留意这一点。最后, 经学校审批后, 研究生按照拟聘用部门的要求正式上岗。在聘用过程中, 聘用部门对表现不合格的研究生应及时提出解聘意见。

2. 考核体系

研究生“助管”聘任工作应遵循“择优录用、严格考核、按劳付酬”的原则, 制定合理的考核体系, 其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工作中要加强对研究生“助管”的管理和指导, 特别是专职的行政管理人员应当起到监督和督促作用。同时, 要给他们安排适度的工作量, 否则会加重研究生负担, 造成专职行政人员对“助管”人员产生依赖的负面影响。

工作考核结果可以作为研究生的一种实践依据, 既是对其担任“助管”工作的总结, 也有利于以后的就业推荐。聘任部门具体负责研究生“助管”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同时, 对履行岗位职责差、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解聘。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责任心、工作能力等;考核形式包括聘用部门填写工作鉴定表、师生反馈等。考核结果可以作为研究生毕业考核的内容, 也可与当年的评优、奖学金等挂钩。

三、规范“助管”岗位设置与工作内容

1. 合理设置“助管”岗位

高校对研究生“助管”工作应该有总体的安排和布局, 可以与当前高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设立研究生“助管”岗位的最大优点就是不因人设岗, 而因事设岗,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灵活性。这样既有利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节约人事费用的开支, 又缓解了研究生的经济压力。“助管”工作也应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 不能单纯地着眼于改善研究生生活待遇, 而要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因此, “助管”岗位并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要结合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要求, 有目的地设置岗位。同时, 要逐步完善和规范“助管”工作规章制度建设, 不断赋予“助管”工作新的内涵, 提升人才培养的理念, 突出“助管”的育人功能。

2. 合理制定“助管”工作内容

研究生担任“助管”工作的内容多种多样, 高校可以将部分实验室管理、图书馆管理、学生社团管理等工作交给他们去做。2008年, 西安理工大学有10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陕西省百名博士生服务基层活动”。选聘研究生到基层服务锻炼是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成长, 有利于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这种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助管”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研究生在校内的学习过程, 但在总体上却更有利于研究生对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获取, 使研究生“助管”工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摘要:研究生担任“助管”工作是培养研究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应该加强研究生“助管”的聘任、考核程序管理, 合理设置“助管”岗位, 科学制定“助管”工作内容。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助管”

参考文献

[1]施秀芬.试论研究生兼“助管”工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0, (1) .

篇4:高校应加强研究生“助管”工作

摘要:研究生担任“助管”工作是培养研究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应该加强研究生“助管”的聘任、考核程序管理,合理设置“助管”岗位,科学制定“助管”工作内容。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助管”

许多高校的实践证明,“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的设置是高校关心和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生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完成其学业的必修实践环节,因此,在许多高校,研究生承担“助教”和“助研”工作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制度,并与毕业论文答辩相关联。相比之下,研究生承担“助管”工作却不像承担“助教”和“助研”工作那样开展得有声有色,总体上还是处于较低水平。其实,“助管”工作的合理实施才能真正实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高校人事改革的体现之一。

一、高校加强研究生“助管”工作的现实意义

1,降低高校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研究生扩招后,高校现有的研究生管理人员精力严重分散,工作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加上许多高校普遍存在多校区的现实情况,这在客观上容易造成管理工作细致程度不够、管理成本加大、管理效率降低等问题。研究生思维活跃,有创新意识,如果把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以及新思想应用于高校的建设,对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后,学校管理人员的缺口较大。近几年,研究生“助管”分担了大量日常事务,并且能够提出有一定见解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使管理人员从办公室日常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2人性化管理,提高研究生待遇

高校本科生在毕业时面临着事业、婚姻等一系列人生问题,如果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对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还有部分攻读研究生的在职人员已成家,而且他们读书期间所在单位甚至还停发工资,他们更无经济来源。研究生教育是非义务教育,研究生个人要分担一定的教育成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还需要有大量的投入。高校设置“助管”岗位,可以多渠道联合提高研究生待遇,减少研究生因学费负担过重而放弃继续攻读的风险。西安理工大学制定了相应的人性化政策,提高了研究生的待遇,改善了他们学习与生活的条件,进一步优化了办学环境,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3,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素质、适应社会的需求

研究生培养应该在提高学生业务素质的同时,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备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助管”工作,研究生参与高校的管理,可以在实践中促使他们把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融为一体,从而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而且,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就业形势变得严峻,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生通过“助管”工作的实践,在文化素养、人格健全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对于他们提高社会竞争力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4,在实践中相互交流,加强研究生日常管理

在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中。导师是实际意义上的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核心。除了导师,甚至学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对研究生个体状态的了解都是欠缺的。学校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设置研究生“助管”,增加一个了解研究生的渠道,通过实践考察、相互交流、信息反馈,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能力及工作态度,从而加强研究生的日常培养以及管理工作。

5,促进研究生个性发展,培养研究生的责任感

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他们的思想意识更趋于成熟。通过担任“助管”工作,研究生的个性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虽然他们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成才意识更强烈,也有能力去做好一些本科生所不能胜任的工作。设立研究生“助管”岗位恰好与研究生的个性发展要求以及他们所具备的能力相契合。研究生“助管”工作可以不断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他们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

二、加强研究生“助管”的聘任、考核程序

1聘任程序

高校应立足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促使研究生“助管”工作健康快速发展。首先,拟聘用部门申请设立“助管”岗位,应填写“助管”岗位设置申请表,要明确“助管”岗位的数量、工作内容、岗位报酬、应聘条件等信息,便于研究生竞聘上岗。经审批后报有关部门审核,便于学校进行宏观上的调控。其次,研究生可根据拟聘用部门公布的“助管”岗位信息,填写“助管”岗位申请表,经导师同意和院系推荐,到拟聘用部门应聘。拟聘用部门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注重能力,工作第一,整体权衡,兼顾扶贫”,对申请学生进行聘用考核。采取综合测试与面试结合的方式。可以使竞聘者体会竞争的压力,更可以使未被录用者从中找出自身差距。同时,要重点关注研究生的人品。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提高,但要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他的人品却很难,因此,在确定研究生“助管”人选时要格外留意这一点。最后,经学校审批后,研究生按照拟聘用部门的要求正式上岗。在聘用过程中,聘用部门对表现不合格的研究生应及时提出解聘意见。

2,考核体系

研究生“助管”聘任工作应遵循“择优录用、严格考核、按劳付酬”的原则,制定合理的考核体系,其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工作中要加强对研究生“助管”的管理和指导,特别是专职的行政管理人员应当起到监督和督促作用。同时,要给他们安排适度的工作量,否则会加重研究生负担,造成专职行政人员对“助管”人员产生依赖的负面影响。

工作考核结果可以作为研究生的一种实践依据,既是对其担任“助管”工作的总结,也有利于以后的就业推荐。聘任部门具体负责研究生“助管”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同时,对履行岗位职责差、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解聘。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责任心、工作能力等;考核形式包括聘用部门填写工作鉴定表、师生反馈等。考核结果可以作为研究生毕业考核的内容,也可与当年的评优、奖学金等挂钩。

三、规范“助管”岗位设置与工作内容

1,合理设置“助管”岗位

高校对研究生“助管,工作应该有总体的安排和布局,可以与当前高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设立研究生“助管”岗位的最大优点就是不因人设岗,而因事设岗,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灵活性。这样既有利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节约人事费用的开支,又缓解了研究生的经济压力。“助管”工作也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单纯地着眼于改善研究生生活待遇,而要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因此,“助管”岗位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结合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要求,有目的地设置岗位。同时,要逐步完善和规范“助管”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不断赋予“助管”工作新的内涵,提升人才培养的理念,突出“助管”的育人功能。

2合理制定“助管”工作内容

篇5:助管工作总结

弹指一挥间,研一一年的时间已过。对于我来说,除了在基础知识有了更多的积累和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工作经验上,也算是有了一个新的突破。在这学期开始申请了辅导员办公室助管工作,从开始的茫然到后来的熟练。在本科阶段,一方面是没有机会做这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不积极主动吧。所以十分感谢学校给予我这个难得得机会,使我在除学习以外的各个方面有了更多的锻炼和提高。我珍惜着每一个机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在这里,我要十分感谢学校给予我这个难得的机会,也非常感谢机械工程学院刘书记和辅导员魏老师,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思想上他们给予我的支持、帮助和鼓舞。

这学期,在魏老师的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是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人和事,虽然在班级也可以有很多的朋友,但又有着不同的性质。可以向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这包括交际上的、学术上的,还有为人处世方面的,这些都是我以前很难学到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魏老师严谨的工作作风,每一个小小的细节,她都很认真,无论是院里大的事情还是具体到每位研究生各人的事情。每次看到老师如此的工作,我都会感到自己还要努力。

如果说这学期的助管工作使我接触到不同优秀的人,不同的事,从而学到很多知识和他们的优点,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的话,这个工作给我的主要感受就是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尤其是魏老师休产假以后,没有老师在旁边指导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学着去处理,事情无论大小我都积极认真,学习了很多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得能力。

学习不只是坐在教室里啃书本,接触任何一个新的领域都需要学习,要把任何一件事做好,也都需要有学习精神,要不断积累、总结提高。助管工作是与专业知识学习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学习,也是自己欠缺的、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要注意提高工作效率。要提高“主动性”。要把助管工作做好,不能老师说一步就动一步,没说但该做的就不去做。何事该做,何事不该做?要善于在工作中思考,要用“主人翁”的责任感去思考:如何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得更好。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做人与做事的关系,会做事是一种能力,会做人也是一种能力。

篇6:助管工作总结

一、担任职务

宣传部部长办公室助理

二、聘用时间

2014年**月**日 ~ 2014年**月**日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协助开展相关资料搜集、整理与文字撰写工作;

2、其他即时性工作。

四、完成工作量

每周**小时,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认真工作,完成规定的工作量。

五、工作心得

转眼我在学校宣传部助管工作已经快一学期了。这段经历是我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一程,期间在领导的培养帮助关心支持下,我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思想觉悟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静心回顾这一段的工作生活,我感觉收获颇丰。在工作期间,我坚持服务理念,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工作技能,工作态度端正。现将我这一学期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1.端正工作态度

研究生“三助”不仅仅是一份补助的工作,更是一个教育与培养的环节,是助在校生走向“社会化”的过程。

宣传部部长办公室助理工作围绕相关资料搜集、整理与文字撰写为核心,需要耐心和细心,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好的文字功底。在蓝部长的悉心指导下,我在较短时间内明晰了岗位职责,明确了工作的程序和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本学期具体辅助蓝部长完成了关于“特色大学建设”、“文化大学建设”等资料搜集、整理和后期文章撰写工作。在完成工作过程中,我认为首先离不开一个端正的工作态度。在日常工作中,应学会由“学生”角色向“职工”角色转变,才能真正做好上级交给的任务。工作要认真,用心、细心、诚心去做好老师安排的工作,不马虎,不怠倦。遵守工作单位的规章制度,行为举止要礼貌,要站在“服务者”的角度,对工作负责,对部门负责,对老师负责,对自己负责。只要有这样一个端正的工作态度,即使是会议端茶倒水的服务工作,都会做得非 常出色。同时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责任感,即使熬夜也要完成好资料的整理工作。通过助管工作的锻炼,个人办事能力迅速提高。2.积极主动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宣传部部长办公室助理工作期间,从一点一滴中,积极主动学习将会获益匪浅。

首先,要学会谦虚向老师学习。尤其是在遇到困难时,要及时请教领导老师,帮助问题迎刃而解。比如我在撰写项目文章时,就会主动找老师探讨,明确写作方向和思路,写作效率得到迅速提升。其次,要向其他同学和其他文章学习。在工作中除了要扬长避短外,适当的取长补短,也是自我完善很重要的一点。主动向他人请教资料搜集渠道、文章撰写技巧等,主动学习好文章的精华,从请教学习他人中,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工作本领。通过在日常工作中的虚心请教、积极学习,本学期我在文字写作能力方面得到很多锻炼和提高。3.领悟工作艺术

研究生助管工作虽然较为琐碎,但正是通过日常中的不断积累,让我悟出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工作艺术。

首先,要站在岗位更高一层次对待和思考工作。不是为办事而办事,局限于工作本身,而是要从事情的目的出发,立足如何更高效达到结果,从上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在老师交代任务过程中,才会有完成思路,适时提出问题或建议。

其次,办事方式上要做到:学会倾听、明确任务,细心谨慎做事。需要认真倾听老师布置的工作,做到任务明确,双方信息保持一致。同时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如文字的排版、文章用词等都要以细致的工作态度,尽力做到位。

最后,要主动承担工作,有舍得精神。工作中,要有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多承担工作,为集体力争做更大贡献。比如在紧急任务需要临时找人工作时,主动报名,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等。

在宣传部部长办公室做助管的一学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个人的积极主动学习,自身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也获得诸多感悟。在此非常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个学习工作的机会,同时也非常感谢蓝部长对我的指导和关照。

签字:

篇7:助管工作内容

弹指一挥间,一年已过。除了在基础知识有了更多的积累和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工作经验上,算是有了一个新的突破,这至少对于我来说。本科阶段,一方面是没有机会做这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不积极主动吧。所以十分感谢学校给予我这么多难得得机会,包括学校使我们在各个方面有了更多的锻炼和提高。这也许就是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距所在吧。我珍惜着每一个机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在这里,我要十分感谢学校给予我这个难得的机会,也非常感谢×××老师和×××老师,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思想上他们给予我的支持、帮助和鼓舞。

上学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是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人和事,虽然在研会也可以有更多的朋友,但又有着不同的性质。可以向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这包括交际上的、学术上的,还能学习很多精密仪器的基本的操作和维护,这些都是我以前很难学到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莉老师严谨的工作作风,每一个小小的细节,她都很认真,尽力保护每一台仪器,使仪器有更久的使用寿命。因为都是精密仪器,实验室不能留有灰尘,尤其是仪器上,不能有一粒尘埃,实验台也是,而且每次都要拖地,当然,这些工作都是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我一个人独立完成的,陈莉老师对我的工作也持满意态度。每次完成任务,可以说都会有小小的成就感。

如果说上学期的主要工作使我接触到不同优秀的人,不同的事,从而学到很多知识和他们的优点,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的话,这学期给我的主要感受就是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尤其是跟×××老师在食品感官实验室进行食品感官评定选拔食品感官员的这一个阶段,从实验的最初计划和准备到实验的最终完成,我都积极认真,学习了很多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得能力。先是我们跟随刘老师,然后我们独立圆满完成刘老师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虽然其间的一段时间是很累的,也很枯燥,但我们都认真有条不紊地做着每一个细节工作。食品感官评定选拔,一是要细心,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这才能保证公平、公正。由于自己实验的原因,有些地方没做到位,甚至有时有迟到,但我们的工作没有什么耽搁和失误。

这个学期的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主要是上一个阶段的延续,但又富有新的内容,所以也不至使人对于一些繁杂的工作感到烦闷。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工作,我又学到了很多,随着工作经验积累,我们的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每次都认真圆满完成刘老师给的任务。尤其在两次食品排序工作中,我都积极配合老师。第一次是一次用于录像的实验,我们选用的材料为五个不同的厂家生产的五种不同品质的酸奶,先是×××老师给我们认真讲解,然后我们再进感官实验室进行感官排序实验。陈老师的严谨的工作态度,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参与录像的同学,每次试拍,哪怕是一丁点的失误,陈老师都会要求停下来,略作调整后,继续给我们讲课,五分钟的演讲,陈老师重复演讲了五、六次,直到自己感觉到满意为止。在此其间,同学们也都积极配合录像,没有人感觉到有厌倦,甚至有点兴奋。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这只是在拍录像,可想他上课时的教学态度了!第二次是一个大三同学食品感官员感官排序选拔的测试,在材料选用上,我们选择了五种不同品牌的葡萄干,我们都认真完成准备工作及监考工作。

在精密仪器实验室,工作都很琐碎,包括仪器的保护,实验室的卫生打扫,以及新到仪器的搬运工作。在一年来的工作期间,有时的确会很累,甚至使人感到枯燥和乏味,但是,我每次在老师的指导下都积极认真圆满完成任务,当然也得到很多老师的认可。

篇8:助管工作内容

研究生在读期间, 参与一定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 对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而言, 具有重要作用。在很多高校中, “助教” 和“助研”已经形成日常化工作, “助管”也逐渐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 研究生助管的产生与发展

20 世纪80 年代末, 为了加强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国家教委提出了研究生兼任助教工作的要求, 当时的助教主要包含3 个方面: (1) 科研助教, 指研究生从事本人学位论文要求以外的科研工作; (2) 教学助教, 指研究生在完成必要的教学实践任务后, 从事教学辅导答疑等工作; (3) 兼任本科生辅导员或其他行政工作。

20 世纪末, 我国开始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改革。一个新的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等教育体制已经初步形成, 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招生就业体制、 经费筹措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都进行了重大改革。研究生“三助”工作在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也日益受到重视。“助管”工作作为其中之一, 也从简单的勤工助学劳动岗位的设立, 明确转为招聘优秀的研究生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1]。

近年来, 为了加强研究生助管在管理工作中的融合度, 新型的助管模式也在各地高校中有所尝试。河海大学将助管选拔与研究生推免工作相结合, 推出了“助管计划”政策。

2 河海大学“助管计划”简介

2010 年, 河海大学推出了“助管计划”。“助管计划”用于遴选接收有从事辅导员等管理岗位助管工作意向, 并取得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旨在培养熟悉我校且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管理型人才, 加强学校管理工作, 提高办事效率。

对于申报助管计划的学生, 必修课学分绩点在3.5 以上, 曾经担任过班长、团支书及以上学生干部, 其他条件符合要求可予以推荐 (不参加专业年级排名) ;申请学生除参加相应的学科专业复试外, 还需要参加由学校人事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组织的考核, 考核通过后, 择优录取。

“助管计划”学生在读期间需要完成学校安排的助管工作, 并享受相应奖学金和岗位补贴, 录取在高等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和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专业在读年限为4 年, 录取其他专业在读年限为5 年。助管计划的学生毕业时双向选择就业, 学校优先录用考核合格的学生留校工作。

3 河海大学“助管计划”现状

自2010 年河海大学实行此项政策至今, 共招收助管计划学生4 批, 总计65 人 (见表1) 。

(1) 招收人数:招收“助管计划”的人数在2012 年达到最多, 2013 年略微减少 (见图1) 。

(2) 男女比例:招收“助管计划”学生的男女比例为1.4:1, 男生偏多, 2013 年首次出现女生多于男生的情况 (见图2) 。

(3) 学科分布:4 批“助管计划”学生的学科分布为文科31 人, 理科34 人, 文理比例为1:1.09 (见图3) 。

(4) 岗位分布:目前正在就读的“助管计划”学生分布在南京与常州校区, 工作岗位为管理岗及辅导员岗, 2 类岗位的比例均衡。4 批招收的“助管计划”学生中, 只有2010 年的3 名学生已经毕业, 其中1 人留校, 目前在校本部管理岗位工作 (见图4) 。

4 对“助管计划”的思考

由“助管计划”的现状看来, “助管计划”学生的数量近年略微减少, 男女比例均衡, 并且能保证每个学生有自己工作的助管岗位。

“助管计划”与普通助管最大的区别在于助管岗位的固定性。普通助管存在岗位与工作周期的临时性, 但是“助管计划” 学生至少在第1 年中是完全从事助管工作的。稳定的工作岗位及工作时间, 加深了用人单位对学生工作表现、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的了解, 也使人事处能在年末考评时对“助管计划”学生有更合理、客观的评价。

“助管计划”实施的这几年, 通过人事处每年年终的考评以及学生、用人单位及时的信息反馈, 我们也会客观地思考这项政策在实践中的情况。

4.1 “助管计划”的优势

4.1.1 利于学校管理人才的储备

“助管计划”的初衷就是培养熟悉我校且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管理型人才。对于校方来说, 本校学生对学校的各种政策规章、办事流程更为了解。在情感上, 由于学生在此生活学习的时间较长, 日后留校也更利于管理队伍的稳定。

4.1.2 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

“助管计划”学生半工半读, 并且在第1 年进校时是完全从事助管工作。在保证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可以尽可能多地协助各部门的管理工作, 提高管理部门的办公效率。

4.1.3 利于学生推免资格的获取

与河海大学其他研究生推免政策相比, “助管计划”的要求略低。对于学生来说, 这是获取研究生推免资格很好的途径。

4.2 “助管计划”的劣势

4.2.1 工作时间难以保证

“助管计划”学生入学第1 年, 全职从事助管工作, 不攻读硕士阶段相关课程;入学第2 年, 经河海大学人事处、研究生院、用人单位同意后可选择相关课程攻读, 并须分2 年完成。也就意味“助管计划”学生在入学第2 年和第3 年都无法全职从事助管工作。而往往经过1 年的工作后, 第2 年、第3 年正是对岗位工作最为熟悉的阶段。

4.2.2 岗位分配存在局限

(1) 无法涉密涉专。“助管计划”的学生不同于正式教职工, 所以无法安排“助管计划”的学生涉及保密性、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岗位。目前62 名“助管计划”学生, 大部分从事管理岗位和辅导员岗位工作。

(2) 管理人员接近饱和。目前在读的“助管计划”学生有62 人, 由于学校管理人员接近饱和, 今年的“助管计划”分配中, 出现了“助管计划”学生人数多, 但是需求岗位少的情况, 很多“助管计划”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无法合理地分配到位。

(3) 机动性不强。因为岗位的需求存在不定性, 教职工的借调、 辞职、病假、产假等情况会带来突发性的岗位空缺。这种情况无法预计, 无法将“助管计划”的学生安排到急需管理人员的岗位上。 并且“助管计划”的学生存在长期性, 临时性的岗位无法安排。

(4) 岗位契合度不明确。“助管计划”学生是否能够胜任管理岗及辅导员岗的工作, 各个单位反应不一。以目前“助管计划”学生岗位分配的情况来看, 已出现助管计划学生并不能胜任特定岗位的情况。比如某学院的辅导员助管岗位, 该“助管计划”学生的能力并不能承担此项工作。由于没有退出机制, 并且在“助管计划”协议书上没有明确此类情况的处理办法, 目前还无法将其调整至其他岗位。

4.2.3 用人成本略高

“助管计划”的支出费用分为2 种情况:一是管理岗助管, 包括每月助管津贴和助管计划年终津贴, 每人每年大概17500 元;二是辅导员助管, 包括每月助管津贴、“助管计划”年终津贴, 外加辅导员值班费及辅导员津贴, 每人每年大概22300 元。 这与学校的普通助管相比, 用人成本高出很多。

4.2.4 就业流向无法预知

在读的62 名“助管计划”学生, 最早的毕业时间为2015 年。由于就业协议上提出“助管计划”学生在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后, 经河海大学人事处、研究生院组织考核为优秀的, 才能录用为本校教职工, 所以这些学生在未来3~5 年的就业流向无法预知。所以等到毕业时, 大致会遇到2 种情况: 一是学校想留, 但是学生自主选择放弃留校;二是学生想留, 但是学校管理人员饱和, 无法留校。

4.3 留校后发展预测

若“助管计划”学生可以按期毕业并顺利留校工作, 他们与同届的应届毕业生相比, 在年龄上大1~2 岁, 在学校干部晋升文件没有变动的情况下, 会更早面临晋升年龄年限的压力。

5 关于“助管计划”的建议

目前“助管计划”在读人数已有62 人, 鉴于目前的管理岗位和辅导员岗位需求来看, 学校应尽可能控制“助管计划”的招收人数。而从质量上来看, 也不应仅仅依据学生的意愿及成绩作为“助管计划”的招收条件。

5.1 出台“助管计划”管理办法

应尽快与学生处、研究生院共同商议“助管计划”的管理办法, 明确规范, 严肃纪律, 加强管理。

5.2 修订“助管计划”协议书

在现有的“助管计划”协议书中并没有提及试用期, 这就会出现学生不适合某个岗位的情况。建议在“助管计划”协议书中明确试用期, 可以为1~3 个月, 在此期间助管津贴正常发放。试用期结束后, 若单位认可, 可签订长期协议;若单位不认可, 则考虑更换岗位。

5.3 改变“助管计划”聘用模式

增加退出机制。因学生个人原因造成无法继续从事助管工作, 可由用人单位或学生本人提出申请, 人事处、学生处、研究生院根据实际情况, 启动退出机制———即可以继续完成研究生学业, 但不再从事助管工作, 也不再享受助管津贴。

5.4 加强“助管计划”学生培训

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界提倡的培养模式, 如今, 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研究生教育, 其整体素质虽有提高,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增大了选拔研究生“三助”学生的难度, 也对研究生“三助”工作的开展产生了阻碍作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 低龄化, 心智还不成熟。 (2) 依赖性强, 没有自我约束意识。 (3) 缺少经验, 缺乏对“三助”工作的基本认识[2]。

“助管计划”学生同样存在此类问题, 所以加强他们进校后的业务及素质培训非常重要。有助于他们尽快转换本科生的角色进入新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有助于自身素养的全面发展, 也有利于用人单位开展日常工作。

国外大学的内部管理, 都会有学生参与其中。自20 世纪70 年代至今, 美国的高校更是在不断的创新与摸索中建立相关制度, 并在实践中寻求发展。目前, 美国学生参与学校事务性管理已成为常态, 这种管理体系已日渐成熟。

我国的研究生兼任“助管”工作, 一直在摸索中积累经验, 河海大学“助管计划”是对助管模式的一种创新。但是每种模式的出现与发展, 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及优缺点。研究生助管对于提高高校管理岗的办事效率、培养研究生综合素养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会在工作中继续完善制度, 努力探索, 积极思考, 努力做到优化人力资源, 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工作效率, 使研究生助管工作能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发挥更深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建美.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现状与展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9) :40-43.

篇9:助管工作内容

关键词: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教育;助管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99-01

一、研究生“助管”工作历史回顾

研究生“助管”是“三助”的一部分。研究生“三助”,是指研究生在校期间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受聘兼任学校协助教学、协助科研、协助管理等工作的简称。我国“三助”工作制度产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此后,教育部曾多次发文推广这项工作。1988和1989年《高等学校聘用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试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兼任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通知》先后发布,进一步深化了研究生“助管”工作制度。2014年底,教育部出台《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对研究生参加“三助一辅”各方面工作做出规定。应该讲研究生助管是在助教、助研基础上伴随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而发展起来的。

二、研究生“助管”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存在重“助研、助教”轻“助管”现象。

在研究生对“三助”岗位的选择中,对于助教岗位的偏好明显大于对“助管”岗位的热情。根据调查,研究生对助管、助教、助研岗位的偏好程度为:院系助教>院系助研>院系“助管”>机关“助管”。可见,与“助管”岗位相比,研究生更为青睐助研岗位,院系“助管”岗位吸引力也大于机关“助管”岗位。出现了助研岗位成为热门,而某些“助管”岗位却无人问津的冷热不均情况。研究生反应“助管”工作,特别是机关“助管”,从事的大多是具体、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和专业契合度不高。“助管”岗位更多是注重培养研究生为人处世的情商,而不是科研能力。因此,在研究生中就产生了重“助研、助教”轻“助管”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

(二)“助管”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虽然学校对“助管”有较为明确的岗位设置要求,但研工部在进行管理和考核时会遇到诸如“各岗位工作量难核定,工资分配不均”,“岗位分配难,要协调各方关系”等问题。“助管”岗位虽然规定了研究生每周三天的工作时间,但不同岗位之间的实际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不一定相同。作为管理部门很难一一监管到位,工作如何量化、岗位之间如何平衡,如何考核评估和有效激励,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据调查,研究生认为造成“助管”工作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有:“助管”实施细则造成不公占 15.41%;岗位之间差别造成不公平占 10.06%;认为津贴发放少、不及时占 21.07%。

(三)“助管”工作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一直制约研究生“助管”工作的开展。据了解,西部地方综合高校研究生“助管”工作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行政经费等。由于西部地方综合高校所在地经济相对落后,国家和地方对高校的经费投入相对东中部高校较少。重庆工商大学助管津贴为每月480元,这与研究生在校外实习的工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走访表明,研究生“助管”认为比较合理的津贴在 400 元至 600 元每月的占 62%,600 元以上每月的占 38%。

三、当前做好研究生“助管”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助管”工作机制。

培养机制改革下,“助管”工作成为了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必须在实际操作中建立健全“助管”工作制度,从政策上支持学校各部门、各单位聘任研究生做“助管”工作。在管理体制上,应设立专门的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机构,如成立研究生“三助”工作办公室,可以挂靠研究生院或学生处,也可以同研究生普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助学贷款以及勤工助学等学校工作机构合署办公,对全校研究生“三助”工作进行统筹管理。推进“助管”工作,需要建立校内研究生“助管”人才市场和研究生“助管”人才库,随时为校内用人单位提供服务。

(二)落实“助管”岗位成本多元分担理念。

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推进,在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下,公费、自费并轨,势必会促进研究生教育机制的变革和体制创新。现在助管经费来源于学校研究生处。应该由用人单位和学校划拨共同承担助管经费,促进用人单位加强对助管研究生的监督和指导。此外用人部门,也应该根据研究生“助管”的具体工作情况,按照“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对加班加点工作给予额外补助。

(三)建立健全“助管”的约束和奖励机制。

科学合理设置“助管”岗位,实现学校与学生的共赢。设置研究生“助管”工作的岗位,要求管理部门根据各用人部门需求,力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定期公示“助管”岗位及条件要求,并对照要求,根据“公开、自愿、竞争”的人员招聘原则对应聘研究生进行选拔。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估和激励机制,是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保障。首先应根据岗位特点确立评估指标。其次建立工作等级考核制度和等级奖励制度,对工作胜任、表现优异的“三助”研究生进行奖励,对不胜任工作或用人单位不满意的进行调换、淘汰。通过评估标准和内容的导向、问题的反馈和奖惩的实施等环节,逐步健全研究生“助管”工作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提高“助管”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彭文华、苗增良:地方性高校研究生“三助”工作现状与建议[J],文教资料,2010.39(14):191-193;

[2]王歧丰:高校学生党员超290万[N],北京晨报,2013-7-16(6);

[3]徐洁玮、穆睿:高校研究生“助管计划”模式的思考——以河海大学“助管计划”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4.(8):31-33;

[4]万军民: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支部设置模式探讨及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8(3);

上一篇:配电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广汉南兴镇未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