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南兴镇未来规划

2024-05-03

广汉南兴镇未来规划(共2篇)

篇1:广汉南兴镇未来规划

广汉市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根据《 广汉市人才暨知识份子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为加快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开辟人才工作新的发展领域,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区社工人才队伍,推动和谐社区建设进程。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广汉市社区社工人才2010—2020年工作建设规划。

一、基本态势

(一)现状分析

我市现有城市社区(居委会)17个,场镇社区居委会21个。从事社会(居委会)工作人员171名,社区工作主要由社区专职工作者和从事社区服务人员,包括主要以社区书记、主任和社区委员等专职人员,负责公益事业服务,再次是社区志愿者,从事社区小区、单元、楼层及社区服务者为社区服务。

(二)未来发展趋势

1、建立社区社会工作者职业培训机制。

2、提供社区社会服务职业岗位。

3、建立健全社区社会保障机制。

4、健全和完善对社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管理机构。

二、发展目标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与人才观,树立起“人人都能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方法,积极引领各类人才投身社会工作,激发广大社工人才服务社会的内动力,实现人才资源的社会化配置。

(二)总体目标

结合本市实际,力争到2020年,使我市的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一定规模,培养、教育、储备、使用规范,各项措施建立并完善,逐步建设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结构相对合理,有较高素质的社区社工人才队伍。以促进社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三)工作步骤

围绕“一个中心”即:以人为本、为民解困、助人自助为中心,抓住“两个结合”即: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群众性志愿服务相结合;将培养专业队伍和义工、社区志愿者相结合,突出“三个重点”即:以人为本、培养专业化人才;真情服务、聚集社会化人才;全民参与、共建和谐社区为重点。具体工作步骤为: 第一,2010年9月以前,在认真调查研究,摸清各类社工人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要先行在社区人才作好试点建设工作,探索社区社工人才建设的方式、方法和基本途径,逐步规范各项措施,力争将该社区建成我市第一个社区社工人才培养、教育、管理、使用示范基地。

第二,从2010年初到2015年底,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的所有社区认真开展社区社工人才建设工作,保证每个社区都建有自己的社区社工人才工作服务站,有一支稳定的社区干部队伍,每个社区常年应保持2—3支具有特色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使社区社工人才的培养、教育、储备逐步走向正轨,建立起相关的规章制度,进一步促进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第三,到2016年-2020年,力争把全市的所有社区全面建成社区社工人才标准化社区,使此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引进、培养、教育、储备、使用的长效机制和工作体系,确保我市社区社工人才工作健康发展。

三、工作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基础性支撑力量。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才工作发展的新突破。要通过电教、广播、会议、板报等多种形式做好社区工作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受助对象了解社会工作、理解社会工作和相信社会工作者,扩大社会对社会工作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的了解,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为开展社会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搞好调查研究。各乡(镇)要专门组织人员,对本乡(镇)社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结构和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详细了解本社区社工人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本乡(镇)的实际情况,制定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为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大好基础。

(三)完善社工人才培养体系。社工人才分布在社区各个领域,要进一步整合资源。通过文明市民学校等,与市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举办专业技术讲座、劳动技能培训与互助互学等加强对社区社工人才的能力培训,在提高其政策水平和社会工作理论素养、向他们传授社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培训专业技术知识、操作技能、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方法和技巧,并培养其从事社会活动、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强化助人自助、无私奉献的价值理念,努力实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建立多元化的社工人才引进机制。按照“社会责任社会负担”和“共建、共荣、共享”的原则,各社区要积极引导驻社区单位和各类人才服务社区、参与社会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吸纳人才从事专业的社会工作,推进社工人才职业化。与“万名干部下基层”相结合,引导吸收高校毕业生面向社区就业,充实社区社工人才队伍,改善社工人才结构。

(五)建立灵活的社工人才使用机制。各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要结合社区就业工作,带领社区社工、义工充分发挥才能,积极主动为居民们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通过社区创业、灵活就业等多种方式聚集社工人才。积极组建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社会工作志愿者队伍,以志愿服务的方式,聚集社会工作力量,形成共驻共建共享,互帮互助互爱的社会环境,加快和谐社区建设步伐。

四、组织保障

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社区社工人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社区成立的社工人才工作服务站,要落实专人负责,使我市的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形成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司法、劳动保障、团委、妇联、教育工会等部门综合协调,各社区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三日

篇2:广汉南兴镇未来规划

关键词:广汉市,桃,栽培模式,高优省

当前, 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 果树产业也正在由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向现代化、商业化大生产过渡。传统的栽培模式正面临一系列挑战:生产资料、劳动力价格逐年大幅攀升, 正在挤压桃产业的效益空间;化肥等化学投入品的过量、盲目使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 而且造成严重土壤和环境污染, 威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量与品质的矛盾突出;果园劳作环境差。

我市桃产区主要在松林镇, 松林镇位于我市最东部, 与金堂、中江和广汉的连山镇接壤, 是我市两丘区乡镇之一, 属龙泉山脉余脉派生的岭岗区, 具有100多年种植水果历史, 桃树大多栽植在丘区二、三台地以上, 面积达1500hm2。我市桃栽培模式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和市场变化, 及时变革和创新。未来桃栽培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高效、优质、省工省力。“高优省模式”就是以优质高效、简化省力为原则, 组装集成国内外桃栽培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被生产实践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单项技术, 如生草覆盖、管道灌溉、长梢修剪、简化高光效树形等而提出的栽培技术模式。这里的“高优省模式”, 既是一个概念, 也是桃栽培管理应把握的原则, 但应把握好以下技术关键。

1 大行距、小株距

变传统的正方形为长方形定植。大行距目的是方便后期管理、便于机械化耕作和行间生草;小株距是为了提高早期产量, 早投产、早见效。这种定植方式的优点是兼顾了早投产和后期管理方便, 光照好, 方便果园机械化作业, 也改善了果园劳作环境。株行距可选用1.5m×5m, 2m×5m, 1.5m×6m, 2m×6m等。

2 小角度、高冠整形

要改变传统的开张角度大、树冠很低的弊病, 就应减小开张角度, 使主枝开张角度 (与垂直方向夹角) 小于30°, 每棵树根据株距留2~4个主枝, 主枝上不再培养侧枝, 而是直接着生结果枝或小型结果枝组, 长梢修剪, 单枝更新。这种整形修剪方式的优点是:主枝小角度整形顺应了桃的生长结果习性, 减少了徒长枝和夏季修剪量;不培养多级侧枝, 简化了修剪技术, 防止了结果枝外移;高冠整形有效地扩大了树冠体积, 实现了立体化结果, 较好地协调了产量和品质的矛盾, 既高产又优质;宽行距、小角度整形, 使行间不易郁闭, 光照好, 极大地改善了果园劳作环境, 使果园管理胜似闲庭信步。

3 行间生草, 间作, 行内覆盖

传统上, 我市多数果园实施清耕, 清耕除草不仅耗费大量劳动力, 而且导致土壤有机质匮乏, 只有大量依赖化肥, 不仅降低了肥效, 增加了成本, 而且污染了环境。行间生草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培肥果园土壤, 减少化肥和有机肥施用量, 而且免除草, 大幅减少管理用工。除此之外, 果园生草还能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有利于天敌繁衍和病虫防控;减少果园微环境温度波动, 降低早春低温危害;改善果园劳作环境, 雨天无泥;改善果园冬季景观;覆盖有利于保墒, 能减少灌溉用水。

生草有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两种:自然生草要定期修剪, 将草的高度控制在20cm以下, 人工生草可选用冬性一年生的毛叶苕子、两年生紫云英。

行间也可间作药材如皇菊、芍药等, 既能产生经济效益, 又具有观赏价值。

4 管道灌溉

上一篇:助管工作内容下一篇:思明区教育局教师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