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主干知识归纳

2024-04-19

经济生活主干知识归纳(精选6篇)

篇1:经济生活主干知识归纳

《生活与哲学》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1、生活处处有哲学: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③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①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②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②联系: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2、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3、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4、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2、马克思主义哲学:①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

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馆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③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②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①规律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②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③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④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6、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的本质(什么是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为: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②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③方法论: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和有害的。(既要尊重规律,即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①区别: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什么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P51)?②联系: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③方法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5、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6、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挥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含义与特点:①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②特点: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①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②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②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5、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①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④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①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②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③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④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③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4、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问题的根本方法。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③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4、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①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失误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②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c.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d.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①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②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一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④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⑤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①原理内容: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②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①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②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2)方法论: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

①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①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

①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9、什么是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主要是:(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辨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1)什么是辨证的否定?①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③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它总是汲取、保留、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辨证的否定,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

(2)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②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密切相连的。

(1)要创新,就必须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2)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必然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即要求我们,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原因:①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原因: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原因: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使得人类的认识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 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发展。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④结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表现:(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及其要求: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群众,服务群众,对人民负责,向人民学习。

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的地位: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1、什么是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

(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1)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2)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3)在今天,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如下:(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4、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5、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关系?

(1)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要紧、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2)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3)利益没有冲突时,怎么办?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6、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主观条件: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求: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7、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原理:

(1)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个人离不开社会)(2)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社会离不开个人)(3)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4)、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8、崇高理想的作用: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即: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从而为自己的生命里程注入恒久的动力和无限的生机,最后实现人生的价值。

篇2:经济生活主干知识归纳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

(4)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6)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例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绿色产品: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的总称。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例如:助听器的发明。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3、技术的综合性

(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展,科学是回答“为什么”);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侧重改造和利用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气机、贝尔发明电话、莫尔斯发明电报。

4、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例如下列技术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医疗,但也会挑战人类伦理道德)、核技术(发电,但也会用于战争)

空间技术(科学实验,卫星通讯;产生太空垃圾)、转基因技术(可制造符合人类要求的动植物,但其负作用还未知)

5、技术的专利性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权是指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一项技术的创新需要设计,一个技术产品的更新需要设计,一项新工艺的改进也需要设计。如: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1)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案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2)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案例: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历程

2、技术的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1)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如:达?芬奇的研究和发明

(2)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设计的主题更加丰富,设计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设计的效率更高。同时,技术更新也为产品的更新换代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如:灯具的发展

(3)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思维,它促使人们不断考虑如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改进现有产品,如何有机地结合各种技术来开发新产品等问题。如:奥运场馆“鸟巢”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3、设计的丰富内涵

技术世界的设计,其核心是技术设计。

设计主要分为: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

技术设计侧重: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

艺术设计侧重:欣赏、审美、色彩、造型、听觉效果、情感。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1、什么是人机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中的机不仅是指计算机或机器,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1)高效

在设计中,应该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2)健康

人机关系所追求的健康,是指在长期操作或使用的情况下,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案例:高跟靴、烟。(3)舒适

人机关系中舒适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案例:培土小工具(4)安全

安全是指在人们的操作使用中,产品对人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产品与人接触的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上的边槽。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气囊等。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1)考虑到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现在大多数产品是为了普通人群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所以在设计时,还应充分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如: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2)考虑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的关系

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静态的尺寸,还要让人在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3)满足人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设计中注意满足人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得更好。(4)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人与产品宽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如:电话机的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通话。案例:汽车的颜色

三、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1、什么是技术试验

(1)定义:在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如:技术试验卫星。要注意技术试验与科学实验并不一样。

(2)作用: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通过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如:阿会塔比拉河桥的垮塌、青霉素皮试试验。

(3)分类:对技术实验,我们可以根据应用的范围不同进行分类,如农业试验、工业试验、国防试验、科学技术试验等;还可以根据目的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

2、技术试验方法

(1)优选试验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验所达到的最佳效果。如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

(2)模拟试验法:是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如汽车碰撞试验。还可以通过缩小(放大)比例来模拟所设计的现场效果。如:大坝水利试验等。

(3)虚拟试验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称为虚拟试验法。如:计算机虚拟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等。

(4)强化试验法:是在技术试验中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5)移植试验法:在相互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行试验的方法。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移植试验。如:小白鼠等。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

1、发现与明确问题

2、制定设计方案:

①收集信息 ②设计分析 ③方案构思 ④方案呈现 ⑤方案筛选

3、制作模型或原型:(一般分两阶段①绘制图样;②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

①测试目的: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 ②评估需要反复进行; ③在测试、评估等基础上进行优化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

原则之间有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关系。

1、创新原则:创新原则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己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的事物或形式。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2、实用原则:

实用原则是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

3、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

4、美观原则:

好的产品也能让人们从产品的外观和造成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5、道德原则:

产品设计必须考虑它与人、社会、环境的关系,必须遵循道德原则。还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的道德观念。

6、技术规范原则:

技术规范既有强制性的标准(质量和安全方面),也有推荐使用的技术规范。

7、可持续发展原则:

既要满足当代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人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三、设计的评价

1、设计评价从评价对象分有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和对设计成果的评价两类:从评价者来分有设计者自我评价(自评)和他人的评价(他评)两类。

2、评价要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客观、明确,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

3、对最终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二是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4、设计的交流贯穿于设计全过程,是设计评价的基础。

5、设计的交流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文本、口头语言、网页等。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一、问题的产生:

1、来源于生活

2、来源于需要:

3、来源于积极主动的思

二、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观察日常生活

2、收集和分析信息(主动出击寻找问题)

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三、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1、问题是否明确:

发现问题很多,有些模糊不清,需要加以明确目的。

2、问题的价值:

判断问题是否有价值的依据: 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基本的科学原理? ②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③在你调查的范围里,该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 ④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 ⑤现有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发展以后呢? ⑥解决该问题所需的投入是多少?

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

3、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

无论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还是一项设计的进行,它的限制主要有两方面决定:

①设计对象的特点和解决的标准 ②设计者的能力与条件

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一、设计分析

合理的设计分析是成功地进行技术设计的关键一步,分析得当可以指引以后的技术设计上可以少走或不走弯路。设计任何产品都应综合考虑物、人、环境三个方面。

二、方案的构思

方案的构思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调查研究和设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将客观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架构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抽象物,并采用图、模型、语言、文字等方式呈现的思维过程。

1、草图法:

草图不仅能将一些想法明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可以随意修改,可以捕捉灵感、自由发挥、有受约束。

2、模仿法:

模仿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事物进行方案的构思。如仿生技术

3、联想法:

利用联想法进行方案的构思,不一定能使技术设计一次性成功,但它有可能为构思找到一种方法或一条形成方案的路径。

4、奇特性构思法:

奇特性构思法所形成的方案一般具有原创性。这些构思在历史上很少发生,或从来没有发生过,甚至有些构思在当前的科学、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实现。

三、方案的比较和权衡

1、权衡时首先要考虑最关键因素(基本功能)

2、其次考虑稳定性和耐久性

3、还要考虑加工难易程度、成本、环保性等

4、最后还在考虑产品使用对象

方案的权衡(根据设计要求和设计原则)是一个综合考虑过程,它们相互关联、互相制约,要抓住设计的核心与关键。

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

一、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

1、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常见的有:图样、图表、模型、符号

2、分类:

按专业类型分:计算机程序语言、工程图学语言 按人的感觉分:视觉语言主、听觉语言、触觉语言 按人的视觉形式分:图形符号语言、文字符号语言

3、技术语言的特点:

①言简意赅(简明扼要)②通俗直观

二、草图的绘制

1、徒手绘图:握笔姿势等。

2、网格徒手图

要领:与地面垂直的线垂直画,与地面平行的线按网格的斜线画,同时以网格的小格来确定物体的比例。

3、基本图形的画法: 圆、圆柱体、立方体、锥体的画法。

4、草图的分类:

构思草图是以具体图形把想法表现出来

5、设计草图是经过整理、选择、修改和完善的草图。

6、草图绘制的步骤:

①选用合适的笔来画图(2H铅笔)

②在方格纸上按照构思好的设计方案,画出产品的外观比例关系。

③在准备好的透视网格纸上,画出产品的透视线,先画淡一些,等画完图形后,再描深轮廓。④画产品的中间调子,注意色彩过渡自然。⑤细致描画产品的亮部及高光部位。

⑥绘产品放置的阴影,突出形体的体积感和质量感。

三、透视效果图的识读

效果图能真实地表现产品的式样、材质和空间效果。从效果上注意把握产品的形态、功能和特征,了解产品的外观上的实际比例关系和色彩搭配及材质感。

四、正等轴测图

1、正等轴测图是一种可以表现物体三维结构特征的图形。

2、平面结构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① ② ③ ④ 根据形体特征,确定长(X)、宽(Y)、高(Z)等三轴在图纸上的位置平面结构形体 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沿着上述三轴分别量出物体的长、宽、高的尺寸画出左上角斜切面 据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的尺寸,画出左有方斜切面,完成全图。

五、正投影与三视图

1、投影:在光的照射下,形体在地面上产生的影子。

2、正投影法:投影光线与投影平面垂直时,在投影平面上得到物体视图的方法。

3、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物体的正面投影,即物体由前向后投影所得到的图形,通常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 俯视图:物体的水平投影,即物体由上向下投影所得到的图形 左视图:物体的侧面投影,即物体由左向右投影所得到的图形。

4、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俯视图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5、一定要注意投影方向,特别是正投影方向。

六、形体的尺寸标柱

1、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2、尺寸要素:

①尺寸界线: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

②尺寸线: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一般也不得与其它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③尺寸数字:图样上所注尺寸表示形体的真实大小与图样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3、尺寸标柱:直径、半径、形体尺寸标注方法。

七、机械加工图

1、定义:是以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机械加工方法的一种技术图样。

2、组成: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必要的其他视图;标题和文字说明

八、剖视图

1、定义:假想采用剖切平面的方法剖开物体,将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2、剖切面的特征:

①包含内部结构如孔、槽的轴线,或物体的对称面 ②平行于相应的投影面

九、线路图

电子线路图是指用图形符号和线段组成的电子工程用的略图。包括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逻辑图。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一、原型:

原型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功能的形体,它广泛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中,有时原型就是最终产品。

二、模型:

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三、模型在设计中必须具备的二个功能:

1、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2、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四、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1、草模: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

2、概念模型:

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人机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

3、结构模型:

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式并进行结构强度试验而制作的模型。

4、功能模型:

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同时也用作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组件尺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等。

5、展示模型:

作为产品的样品进行展示,以便提供实体形象。另外通过展示模型可以直接向设计委托方征求意见,为审核方案提供实物依据。

五、工艺:

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常见工艺: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加工工艺等。

六、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表面处理等工序。

1、划线:划出轮廓线或基准点和基准线

步骤:(1)基准

(2)划尺寸线

(3)划轮廓线

(4)冲眼

2、锯割:金属材料通常以锯割的方式进行割断,手锯是人工锯割常用的工具。

操作要领:

(1)站位和握锯姿势要正确(2)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力(3)锯程要长(4)推拉要有节奏

3、锉削

锉削操作要领: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在推挫削过程中,左手施力要由大到小,右手施力要由小到大,使锉刀平稳而不上下摆动。

4、钻孔: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打孔的方法。

步骤:(1)划线定位

(2)装夹工作

(3)装夹钻头

(4)钻孔

5、连接:

通过固定和半固定连接方法可以使金属件之间连接起来。

6、表面处理

目的:防止金属品表面生锈腐蚀,提高美观程度方法有:表面刷光、喷油漆、镀层

七、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

1、选择合适材料。

2、模型(样品)。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

3、按设计图样划线。

4、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

5、装配。

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7、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价;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

8、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

第八章

一、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

1、产品说明书:是一种指导用户消费的文书。

2、产品说明书的作用

帮助消费者正确了解产品特性以及正确、安全使用和保养产品。

3、说明书不准确或不详会怎样?

不会用、用不好、弄坏产品、发生意外等

4、产品说明书的一般结构:标题、正文、标记

5、产品说明书的形式:

条款直述式特点:条理清楚;醒目自问自答式特点:相关内容归纳成问题再逐一回答

6、产品说明书的不定期作要求:

①充分考虑用户的新闻记者需求 ②体现产品的设计特点 ③不必平均用力,而应有所侧重 ④语言准确、通俗、简洁,内容条理清楚

二、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1、技术产品的维护和保养是指维护产品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

2、怎样获取服务途径?

①查阅说明书获取厂家服务电话、服务网络点等信息 ②打电话咨询或上网查找,获取服务信息 ③靖教其他用户获取服务信息

第二册

第一章

结构与设计

一、常见结构的认识

1、结构的涵义(A级

了解

P2)

(1)涵义: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特定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2)本质(功能):承受力和抵抗变形。

2、实体结构(A级

了解

P8)

一般是实心的,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能够随比较大的力。

比如长城、三峡大坝、锤子、厨房中的菜板子等等。

3、框架结构(A级

了解

P9)

框架结构形态比较简单,主要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特点是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主要承受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力。比如窗户、自行车、艾菲尔铁塔、桌子、书橱等等。

4、壳体结构(A级

了解

P9)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能够巧妙地将外力分散到整个表面。

比如鸡蛋、核桃、瓜子、头盔、锅碗瓢盆都是壳体结构的。

二、稳固结构的探析

1、结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B级

理解

P12)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等。(B级

3、结构的强度指结构具有的的抵抗力被外力破坏的能力(B级

理解

P17)

4、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B级

理解

P17)

5、连接方式:绞连接(轮子、轴承、风扇、人体四肢与躯干等等)、刚连接(建筑物的各个部分之间等等)。(B级

理解

P19)

三、简单结构的设计

1、结构设计应以一种或几种功能的实现为基本目标,应满足设计规范,满足设计规范,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要。

2、学习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B级

理解

P24)

四、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A级

了解

P30)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A级

了解

P30)

第二章

流程与设计

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

一、流程的含义

1、环节(B级

理解

P40)

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2、时序(B级

理解

P39)

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

3、流程(A级

了解

P41)

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即若干环节随着时间的变化,依序完成的顺序,称为流程。

二、流程设计

1、流程设计的基本要求(A级

了解

P45)

设计一个技术活动的流程,最主要的要求是要根据该项活动的内部工作原理及变化规律,科学的安排活动的环节及时序,以达到预期目的。其具体要求:

(1)提高效率。

(2)提高质量。

(3)保证安全。

(4)节省资源。

(5)提高管理水平

(6)提高经济效益。

(7)其他,如注意环保等

2、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B级

理解

P50)

基本因素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等。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就是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

3、流程设计的步骤(B级

理解

P51)

第一步:首先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明确流程所应遵循的内在变化规律。

第二步:要分析现有材料、设备、资金、人员、工艺和环境等因素。

第三步: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项,并进行初步排列。

第四步:分析各事项(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时序和环节。

第五步:选择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画出流程图,对于有严格时间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注意:流程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环节和时序。

4、流程的表达(B级

理解

P42)

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

流程图中最常用的形式是框图,因为这种形式既简单又明确。

5、学画流程设计的框图(B级

理解

P42)

画流程设计框图的一般方法:

(1)根据对事物的内在属性和规律的分析,以及有关的考虑,将流程过程,按每个阶段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分解为若干过程——环节,并用方框表示环节。

(2)按照每个小时程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环节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

(3)对某环节,按需要可在方框中或方框外,作简单注释,也可不做注释。

三、流程的优化

1、流程的优化及目的(B级

理解

P54)

(1)流程的优化

在设计和实施流程的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这种对流程修改的过程,叫做流程的优化。(2)流程优化的目的

既然是优化,就是要做得更好,也就要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完全。

2、流程优化的内容(B级

理解

P54)

一般流程优化的主要内容有: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等。对一个流程的优化,可以是整体的全面优化,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指标进行优化。经常会有这机关报情况发生:某一个指标得到了优化,而使另外的指标下降了。比如,技术优化,可能使成本提高。成本优化了,也可能使质量下降。因此,在进行流程优化时,要综合平衡,以取得整体优化的成效。

3、流程优化的条件。(B级

理解

P57)

要进行流程的优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内部条件:对流程内机理的深入了解。比如对洗涤原理的了解,就会在流程中安排两次漂洗;

(2)外部条件:设备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或完善。比如,只有在具备锻压设备时,才可能将法兰盘的加工改为少量切削加工;

(3)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章

系统与设计

一、系统:

1、含义: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B级

理解

P64)实例:一支球队、自行车、手表、一片森林、手机

2、构成系统的三要素:(B级

理解

P65)

①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或部分)才能组成系统 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③这个整体所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的功能所没有的

3、子系统: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可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B级

理解

P66)

二、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B级

理解

P67)

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或部分在孤立的状态下所没有的。[实例]:十字锈:一堆五颜六色的线、一根针、一块布散放在一起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通过灵巧的手将其锈成各种图案就有了新的意义。

2、相关性(B级

理解

P69)

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或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关性强调的是部分对部分的功能和作用,而整体性更侧重于部分对整体的作用。

3、目的性(B级

理解

P71)

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

4、动态性(B级

理解

P72)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外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例如:机械转动系统的零件之间都会有磨损,需定期更换零件:生病、看病

5、环境适应性(B级

理解

P73)

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化,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变化,并引起系统功能和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变化系统只有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特性。例如:蝈蝈、北极的白熊、变色龙等保护色都是为了适应环境。

三、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为了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加以周祥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并在此基础上拟订一套有效的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有的系统提出改进方案的过程。(B级

理解

P76)

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明确问题设立目标、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分析计算评价比较、检验核实做出决策。系统分析的主原则:

1、整体性原则(B级

理解

P79)

要着眼于系统整体,要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看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过程,再看某一个阶段;、先看长远,再看当前。是针对系统的整体性特性的。

2、科学性原则(B级

理解

P79)

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说服力。南方种水稻,三三进九不如二五一十。

3、综合性原则(B级

理解

P80)

注重研究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既注重研究各部分间的横向联系,也注重研究各部分间的纵向关系。是针对系统的相关性特性来的。

四、系统的优化

系统的优化指在给定的条件下,根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的目标值达到最大化(或最小化)(B级

理解

P80)

如:在西瓜种植中,要使西瓜具有抗御低温、防止枯萎病的能力,一般采用嫁接技术,该技术是一项增产增收的栽培技术。

五、系统设计

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确定各子系统的目标、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对子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对系统进行总体技术设计和评价。(B级

理解

P87)

第四章

控制与设计

[知识梳理]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标发展。

控控的三要素:有目的、有对象、有手段

二、控制的分类

人工控制:人工纺纱、普通自来水龙头,旋转按钮打开电灯、驾驶汽车等;

自动控制:数控机床、饮料自动装罐生产线、花房恒温控制、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转换等,对于自动控制,按控制方式分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

1、开环控制——我行我素

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如:红绿灯、电风扇的速度控制

〔实例〕自动门的控制系统:人走近门时,门上方的红外装置检测到人体热辐射发出的红外信息,控制电路接收到该信号后,便会发出相应的指令,启动电机运转,从而带动门自动开启,当门开启后,控制电路将做出判断,如果没有人在门四周,就通知电机做反向运转,使门关闭。

〔分析〕输入(给定量):红外线装置是否检测到人体热辐射发出的信号:控制器:电路:执行器:电机:被控对象:自动门:输出量:门开启或关闭

2、闭环控制——随机应变、见风使舵

把系统的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科生影响。

实例:饮水机、简单的自动水位控制装置

三、干扰的概念

1、涵义:干扰就是对控制系统的行为造成影响的有害信号及扰动,即除给定量外,引起被控量值变化的各种因素。

要点:系统行为、被控量量值变化;引起变化的各种因素。

干扰因素:真正的控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还会存在很多的因素影响。在控制系统中,除输入量以外,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称为干扰因素。

例如:骑自行车的干扰因素:逆风、上坡路„„

四、反馈

篇3:经济生活主干知识归纳

一、教材简析

《空气》在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尽管编排在第二单元课题1(在其他版本教材中的编排位次与此类似,如沪教版在第2章第一节,科学、粤教版在第二章,鲁教版在第三单元第一节,湘教版在专题3单元1等),但实质上却是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物质知识的开篇。其课文主体包含三个部分:“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认识空气的成分及其中的氧气含量的实验测定;“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略识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重要特性及应用;“保护空气”———粗知防治空气污染的重大意义。根据《空气》教材的内容和地位,其教学既要指导学生学习空气的有关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化学物质知识的特点,并摸索其学习方法,为整个初中化学课程尤其是物质知识的学习引航。为此,教学重心须放在主干知识上,即以化学知识结构中那些承前启后、提纲挈领的交集点、那些化学新知识、新思想生长点的知识为主体。根据《空气》教材内容及其编辑意图,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提炼出学生学习的主干知识是实现教学优化的基础。尽管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对教材主干知识的确定会有些影响,但主干知识基本上还是相对稳定的,只是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与环境中,其表述形式及教学要求略有一些适应性的变化而已。以下将按化学知识、化学实验和化学(科学)观念三个方向分析《空气》的主干知识及其教学。

二、化学知识

化学知识本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可以包括化学科学领域里所有的认识与经验。但因初中化学教学处于化学启蒙教育阶段,故此“化学知识”只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理论)及化学用语。

1. 基础知识。

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课文,不难认定“空气的成分”是本课的主干知识。课文中说:“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2]这个表述貌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其教学应围绕这一事实性知识及对其表述的认知,选择、运用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与方式,进行如下视角的知识适度深化与拓展

(1)理解“按体积计算”的含义。

学生学习“按体积计算”应理解两个关键问题。其一,为什么要按“体积”计算,能不能按质量计算?主要原因是空气成分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气态物质,实验测定它们的体积要比测定它们的质量方便得多,因此,使用“按体积计算”能更直接地反映实验实际。当然,根据物质质量(m)与其密度(ρ)、体积(V)的关系,即m=ρV,也可用“按质量计算”来表述空气的成分,其数据分别为[3]:氮气75.47%、氧气23.19%、稀有气体1.29%、二氧化碳0.048%……。其二,“按体积计算”的确切含义是什么?数据所标明的是该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相对含量,例如,“氧气21%”的含义为:

这实质上是“体积分数”,但本课未涉及此概念,教学中不宜提及。

(2)了解空气成分及数据的来路。

课文在空气成分及其数据之前冠以“实验表明”,指明它们来自对空气成分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的实验结果。事实上,它们是从18世纪起的200多年间无数科学家经历难以计数的科学实验而揭示的自然事实。课文中在其前简介空气成分研究的历史,并以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作为示例,都是对“实验表明”的铺垫与阐释。此外,课文在空气的成分之前还有“大约是”的限定,意指这些实验数据已经简化,只粗略地表示空气的成分。因此,从不同资料上查到的空气成分数据往往略有出入,其差异就在数据精度上。

(3)知道“稀有气体”。

学生对于“稀有气体”这个名词术语是完全陌生的。本课第二部分课文中有这样的文字:“在空气的成分中,稀有气体(氦、氖、氩、氪和氙)……它们……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简洁地说明了稀有气体的组成及特性。对于空气里的稀有气体,教师还应了解两个相关的事实:一是稀有气体的各种成分在空气里的体积含量悬殊很大:氦气0.0005%、氖气0.0015%、氩气0.94%、氪气0.00011%、氙气0.000009%[3];二是“稀有气体”还应包括氡气(居室装修使用不合格石材、瓷砖等材料中含有放射性物质,会释放出有放射性的氡气而污染室内空气),但氡气在空气里的含量微乎其微,故不列为空气成分。

(4)了解“空气的成分”中不包含水蒸气。

这个问题最好是引导学生通过认真研读课文去发现,并揭示它与生活经验(即空气中或多或少都含有水蒸气)的矛盾,以引发认知冲突,产生新的学习动机。课文中是否将水蒸气归于空气成分中的“其他气体”?回答是否定的。其真实的原因是课文中“空气的成分”实际上是“干燥空气的成分”,是将水蒸气排除在外的空气成分。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因为,从不同地点、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空气里水蒸气的含量,结果往往有较大的差异,且其他成分含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无法得到相对稳定的空气成分数据,所以,排除水蒸气去讨论空气的成分可使问题简化。

(5)略知“空气”与“大气”的关系。

“大气”(atmosphere)及其所组成的词语,如“大气压”(物理学)、“大气层”(航天科学)、“大气环流”(气象科学)、“大气污染”(环境科学)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常用词语。“大气”与“空气”(air)的含义相同吗?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4],大气指“包围地球的气体,是干燥空气、水汽、微尘等的混合物”,而空气则指“构成地球周围大气的气体”。显然,大气的概念内涵更宽泛一些,其学术味更浓一些,故多在科学技术领域中使用;而空气则更通俗一些,其在初中化学和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更普遍一些,且习惯上与大气不作严格的区分,因此,对“空气中的水蒸气”等的说法不必苛求。

(6)略知“空气的成分”只是相对稳定的。

课文谈论的空气成分及其数据所反映的是空气组成的现状,是地球大气46亿年演化历史长河中的瞬间定格。空气的成分与其他事物一样,平衡、稳定是相对的、暂时的,发展、变化则是绝对的、永恒的。因此,可以肯定空气的成分仍然处在变化之中,只是变化的速度极为缓慢而已。有研究表明[5],2.8亿年前的地球大气与目前地球大气中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的含量就已非常接近。这主要归因于地球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且至今依然存在着的氮循环和氧循环。这意味着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有其强大的自然机制,短期内不太可能发生巨变。然而,那怕是空气中一些次要成分含量由于人类已知的或未知的、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而发生的微小变化,也可能导致地球环境局部性或全球性、暂时性或永久性的重大改变(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使地球气温升高,人工合成制冷剂氟利昂的释放导致大气臭氧层产生空洞等),从而干扰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目前,人类对于空气成分变化的原因、趋势、规律及影响等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因此,有关空气(大气)变化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的重大前沿课题。

2. 基本概念。

概念是人们对认识过程中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特点加以抽象、概括的思维形式,反映着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化学基本概念是构建化学科学的基石,是初中化学课程的主干知识,学习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刚刚起步,化学基本概念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重视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注意概念学习发展的阶段性,尊重学生学习知识循序渐进的规律。

(1)初识“混合物”和“纯净物”。

本课从空气及其成分的组成物质种类的角度,引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在物质组成上进行第一级分类。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分类呢?因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混合物往往没有固定的组成、性质,致使研究困难,而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性质,对其进行研究较为方便,而且,对纯净物的研究结果可成为对混合物研究的基础。故此,中学化学所研究的物质大多数是纯净物,这就是将物质划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原因。本课学习混合物和纯净物,只要求能根据概念识别某些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而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尚待学习物质微观构成时才能实现。

(2)知道“标准状况”含义。

“标准状况是指温度为0℃和压强为101k Pa时的情况”———这是人教版教材课文的小注。温度和压强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气态物质的状态、密度等性质,故此,谈论气体密度必须指明其温度和压强条件,否则是没有意义的。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的一些版本中刻意回避“标准状况”概念,而代之以“0°C、101kPa条件下”,其意可能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然而,能否如愿还有待教学实践的检验。此外,在以前的初中化学教材中曾有一个与“标准状况”相近的概念——“通常状况”[7]。严格地说,它并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概念,一般是指温度为室温(18°C~25°C)和压强大约为101kPa时的情况。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的各种版本中对它尚作注释者已是凤毛麟角[8]。然而,几乎所有版本教材的课文或习题中都在使用“通常状况”这个词语,实在有些怪异。其实,如能在教学中的适当时机简介“通常状况”,会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或问题的理解更为顺畅,表达更为简洁。

3. 化学用语。

以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为代表的化学用语,是学科特征最突出的化学思维形式,也是初中化学课程的主干知识。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从《绪言》开始就在课文中标注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如H2O、O2、CO2,本课又新增N2、P、P2O5,还出现化学方程式的雏形(即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这些涉及化学用语的内容如此编排,意在为学生分散记忆提供方便。在现阶段教学中,学生随意认知即可,不宜提出更多的学习要求。

三、化学实验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利器,也是化学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课“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比较完整地呈现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模式。虽然,该实验可供学习的内容很多,但学生学习的化学知识、接触的化学实验还非常有限,故对该实验的教学要求要适度,要抓住化学实验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以形成对化学实验、科学探究的初步认知。

1.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科学实验的灵魂、核心。化学实验必须确定明确的实验目的,才能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去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设计科学的实验装置,采取合理的操作步骤,以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结论。本课实验目的更确切的表述应为:测定空气里氧气体积的相对含量。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做实验必须先明确实验目的”的意识。

2.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主要包括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这些是化学实验学习的主体内容。实验原理都是围绕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达到实验的目的去选择的。本课实验是一个定量实验,尽管对其测量精度要求不高,但理解实验既涉及气体压强、大气压等物理知识,又涉及学生认知还很朦胧的化学反应、实验装置和操作等化学知识,对学生而言仍有相当的难度,故而教学实践中多是采用教师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议教师:实验前,指导学生复习理解实验所需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实验装置(示意图参见课本)讲清实验原理;实验时操作力求规范,步骤尽量清晰,并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后,启发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进行实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实验,教师应示范对该实验原理进行较为完整的综述:用酒精灯点燃烧匙里的红磷,将它尽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红磷燃烧,耗尽瓶内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体积可忽略不计的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然后,打开导管上的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沿导管流入气体压强较低的瓶内,直至瓶内外的气压相等;根据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约为瓶内原空间的1/5,可推断空气里氧气体积的相对含量约为1/5。

3. 实验操作。

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验操作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如学生没有亲历本课实验操作,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将实验装置图与实验仪器进行对照,使学生既认识实验仪器,又读懂实验装置图;教师操作要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规范操作的示范;还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并留下形象鲜明、过程有序的初步印象。

4. 实验反思。

化学实验是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共同提高的优质教学载体,是学生化学学习中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它拥有思维驰骋的广阔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验总结与反思是化学实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化学实验教学效能最大化的必由之路。实验反思的对象可以涵盖实验的方方面面,如实验反应原理的新探,实验装置设计的创新,实验操作得失的评估,实验现象分析的新意等,还可以是学生围绕实验的兴趣或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问题探讨。对于本课实验的反思尤其要解决以下问题:

(1)进行本实验能否以碳(木炭)代替红磷,为什么?

(2)红磷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应该如何描述?

(3)点燃的红磷为什么要尽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

(4)如果实验结果是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小于瓶内原空间的1/5,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四、化学(科学)观念

初中化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自然,逐步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观点、观念去分析、认识甚至解决一些贴近生活、生产实际、贴近时代的有关问题,发展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形成符合现代社会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然而,观念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培养、积累。在本课教学中,化学(科学)观念的培养主要有三个方向:

(1)通过学习空气成分的研究简史,树立科学探究是科学发展最基本、最主要途径的观念;

(2)通过学习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重要应用,认识空气对于人类生命、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价值,树立空气是一种宝贵自然资源的观念;

(3)通过了解空气在现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所面临的被污染危险,树立保护空气清洁就是保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的环保观念。

结语

化学课程主干知识是学生学习与运用化学的重点、形成化学(科学)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基础,理应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重心、实现诸多课程目标的载体。从具体教材中提炼出主干知识并将它们落实到教学中,既是对教师化学专业素养的检验,更是对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考验。主干知识的准确提炼和有效教学,需要持续深入地领悟《化学课程标准》及其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需要悉心地了解、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习状态;需要潜心地研讨教材的知识体系、编排特点和课文内容及其呈现方式;需要积极地探索、创新教育功能最大化的主干知识教学设计与实践;还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反思,增长教学智能。总之,要使主干知识的准确提炼和有效教学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成为化学教学优化的给力抓手,以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化学课程主干知识是学生学习与运用化学知识的重点、形成化学 (科学) 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基础。提炼主干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实现教学优化的给力抓手。通过《空气》示例其主干知识提炼及其教学的基本思路, 即在《化学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指引下, 深入分析、筛选教材中对学生化学 (科学) 素养提升具有较大影响的重要知识, 并结合学生实际落实于教学, 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程,《空气》主干知识,学习能力,科学素养,教学优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6]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上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27、2.

[3]戴安邦, 等.无机化学教程 (上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 90.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54、779.

[5]刘建波, 宋心琦.大气的秘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8.

[7]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初级中学课本.化学 (全一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 12.

篇4:《政治生活》主干知识精准复习法

一、“两制度”可以按照主体法复习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要求用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题目很常见。对于此类题目,我们首先要把握行为的主体,分清主体是党、是国家还是公民:如果主体是党,要分清是中国共产党还是民主党派;如果主体是国家,要分清是哪个国家机关,即是人大、是政府还是法院、检察院。行为主體不同,解答问题需要运用的知识就不同。

二、“三政策”可以按“3W”(即“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后者又包括作用与意义)法来掌握

三、用关系法突出教材重点

《政治生活》中概念间的关系一般有两种,即“决定作用与反作用”、“对立统一关系”。

1属于“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知识点:

①由国家性质决定的,如国体决定政体、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国家性质决定政党制度的性质、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的性质。②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如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的变化、决定外交政策。③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如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④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⑤此外还有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等。⑥属于反映、反作用的,如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对国体有反作用等。

2属于“对立统一关系”的知识点:

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民主的类型与民主的发展程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执政与参政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等。

四、用专题法查漏补缺

1人民民主专政:

①是什么: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②为什么:它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③怎么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有了新的要求;加强国家的政权建设,加强国防建设。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①为什么: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②怎么样:其任务和要求(略);关键是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从国情出发,借鉴别国的优秀成果,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是什么: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②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原因(两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三点)。③怎么样: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措施(略)。

4西方的多党制不适合于我国:

①是什么:西方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政治工具。②为什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国家性质决定了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主张在我国实行多党制的实质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5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

①是什么:正常的宗教活动、一般的迷信思想、封建迷信活动和邪教的含义(略)。②为什么:封建迷信活动妖言惑众、妨碍生产、扰乱治安、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等,没有任何的积极作用;邪教的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③怎么样:我们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对于违法犯罪的封建迷信活动必须坚决取缔、严厉制裁。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必须反对邪教,坚决打击邪教组织。

6联合国:

①是什么:联合国及其主要机构的性质、地位、宗旨、原则。②为什么:为什么台湾不能加入联合国。③怎么样: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是怎样的。

7当今世界的主题:

①是什么: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含义;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含义。②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③怎么样: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我国主张的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安全上、环保上等的具体主张。

8当代的国际竞争:

①是什么:当代国际竞争的内容和实质(略)。②为什么:世界在向多极化发展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③怎么样:世界各国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9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是什么:中国的发展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②为什么: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③怎么样: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0“一国两制”:

①是什么:“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但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②为什么: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③怎么样(解决台湾问题):“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篇5:高中经济常识知识点归纳

高中经济常识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产生要具备两个条件:①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②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是没有人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3)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任何商品都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是不同商品相互比较、相互交换的基础,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价值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4)商品的交换价值。

任何商品都有价值,但商品的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量的比例就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5)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总之,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1)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2)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短,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最初的商品交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物物交换不断扩大。交换越是经常,越是扩大,物物交换的缺点就越突出。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了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 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一般等价物能够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最后,一般等价物集中由贵金属金、银来充当,这就是货币。

(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5、货币的职能:(1)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它们是在商品交换发展的不同阶段上逐步具备的。货币从产生的时候起,便具有两种基本职能。(2)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叫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观念的货币就可以了。②流通手段。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商品流通。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的货币。

6、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2)货币流通规律。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必须遵循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为。

7、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从趋势上,商品交换必然要趋向于等价交换。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并不总与价值相一致,甚至可以说,经常是不一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

7、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它通过市场价格的调节,能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可以大体上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某个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交换中就获利较多,反之,则获利较少甚至亏本。(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的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就会不断地因优取胜,反之,则会在竞争中遭到失败,以至被淘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①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它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我国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在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②集体经济:亦称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它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村的集体经济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属于公有制经济。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都可以利用。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①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所有制经济。

②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

③外资经济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吸引外资建立起来的所有制形式。它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继续鼓励和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是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也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我国一切经济潜力的一种政策。此外,随着产权流动和重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会越来越多,在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我国,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放弃和动摇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作法,都会脱离社会主义方向。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之外,还应积极发展各种股份制经济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等。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落后,发展又不平衡,具有多层次性。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能建立整齐划一的公有制,必然要求多种所有制形式与之相适应。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践证明,这项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 ①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②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第三,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分配等。①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是同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凭借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③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也属于非按劳分配。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

首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其次,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最后,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生产要素是指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拥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应该取得相应的收入。允许属于个人的资金或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承认其合法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分配方式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市场和市场经济

①市场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即有形市场。广义的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所谓无形市场,是没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市场,买卖双方靠广告、中间商等交易形式,寻找货源或买主,实现交换。因此,广义的市场就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②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①平等性:是指在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②竞争性:是指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③法制性:是指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④开放性:是指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市场联在一起。

5、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2)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由于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所以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一方面市场经济要高效地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要健康、有序地发展也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把“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结合起来。(3)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标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①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②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③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首先,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次,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第三单元

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2.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公司是依法成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法人。我国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购买股票是一种投资行为。

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3.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的前途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4.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综合指标。

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企业必须采用先进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在市场上依法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在竞争中,出现企业的兼并,联合和破产是必然的。

5.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它的法定代表人是厂长或者经理。我国的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厂长(经理)负责制指的是在国有企业中,建立以厂长(经理)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厂长(经理)是企业的法定的代表人,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统一指挥、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负全面责任。厂长(经理)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决策权和生产指挥权。企业的副厂长(副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和法律顾问,在厂长(经理)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并对厂长(经理)负责。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厂长(经理)负责制最明显的特征,是明确了厂长(经理)作为企业法人代表行使职权的地位和应负的责任,突出厂长(经理)在行政指挥中的作用。但是,厂长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和指挥作用,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6.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在国有企业中,厂长(经理)作为经营者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 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要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企业经营者既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又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任何企业经营者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经营者应当开展正当竞争,反对和抵制不正当竞争,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四单元 产业和劳动者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农产品的不断增加,是社会其他一切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而改变。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和要求的。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首先是要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它适应了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的状况,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走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贯彻落实“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在大力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大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能源和原材料,为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工业是国家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条件。

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之外,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提高,是国民经济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是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缓解经济生活中的多种深层次矛盾,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

4、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基本义务构成,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体现出来的。劳动者的权利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劳动者的义务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提高职业技能、遵守职业道德等是劳动者应履行的义务。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签订劳动合同,必须遵守平等自愿的原则、协商一致的原则和不得违反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的选择。首先,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第三,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维护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内容。我国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可靠保证。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要遵循既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要体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第五单元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

社会总产品,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货币所表示的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国民收入的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国民收入分配的状况,还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状况。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提示:(1)社会总产品与社会总产值两者价值量相等,但表示方法不同。前者以实物形式,后者以贷币形式来表示。(2)国民收入要进行分配,生产社会总产品时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是不能参加分配的,所以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值,称作国民收入。(3)比较三个概念: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4)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2、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的含义。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收支平稳和财政赤字。财政的作用。

提示: ① 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② 区分预算和决算,搞清预算的功能、预算的内容、预算的特点。③ 明确财政收入的形式,财政支出的作用和种类。④ 对收支平稳,要做如下理解:A、如果财政收大于支,节余过多,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国家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B、略有节余也未必是财政运行的最佳状态,如果连年节余,累计起来就会形成大量节余,对国民经济发展同样不利。我国财政收支平衡的要求之所以定位于“略有节余”,它是从一个较长期限来考虑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还客观存在着财政赤字的实际情况。可见,财政运行的最佳状态,应该是在一个较长期限内追求收支相抵这个最理想的结果。C、如果财政支大于收,即财政赤字,就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部分依靠借债来维持。当然,略有赤字也应视为财政收支大体平衡。D、如果赤字较高或过高,产生的结果,也要 做具体的分析。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所采取的特定政策。首先,我国是通过发行国债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的;其次,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是“商品过剩”不会出现抢购现象;再次,我国的财政赤字均低于国际警戒线。所以我国目前出现的财政赤字,不会导致通货膨胀。⑤ 熟记财政的作用,正确理解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明辨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

3、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我国现阶段的几种主要税种。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在我国,税收作为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国家实现对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我国,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是主要税种。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我国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纳税人”的意识。提示:(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不是凭经济条件取得收入;税收是合法取得的收入,并不是随心所欲、没有标准;税收是无偿取得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基本形式;税收是为国家实现其职能服务的。(2)强制性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前提,也是国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保证;税收不具有偿还性、返还性;税收的固定性既是对国家的约束,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税收的三个特征集中体现了税收的权威性。(3)纳税人与征税对象的区别。纳税人是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即纳税对象,是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征税的客体。不同的税种,主要就是征税对象的不同。(4)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关系(税收的本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共同点。而税收在社会制度和不同的国家中,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属性,即税收的性质不同。(5)熟记并理解税收的作用。(6)每个公民应该具有“纳税人”,这种意识既然包括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同时也要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第六单元 银行和储蓄者

1、银行的产生、分类及其职能

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它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三类。(1)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对此应注意把握三点:银行是金融机构,但不能把银行与金融机构等同起来;银行经营信贷业务,起的是信用中介的作用;银行是依照法律规定建立的金融机构。

(2)要弄清不同类型银行之间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的区别与联系。

2、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是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支票、汇票、信用卡是转帐结算中的主要信用工具。

银行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巨大的作用:银行通过吸收存款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银行能够掌握反映社会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的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 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1)要掌握转帐支票、汇票和信用卡的优点和缺点

(2)要正确理解银行的三个作用:银行作为全国的信贷、结算和现金出纳,外汇管理中心、集中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大部分货币收付,通过办理信贷和结算业务,银行就象一条纽带,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联系起来,把工业、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联系起来。银行成了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和社会经济信息的总汇,并且越来越灵敏;银行通过第二个作用,对国民经济部门和企业起监督和管理作用,另外,银行可以通过多种经济杠杆,实现国家调控目标

3、储蓄的类型极其作用 广义的储蓄和狭义的储蓄

我国储蓄机构的基本业务是办理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和定活两便储蓄。

我国对公民的存款储蓄采取鼓励和保护的政策,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公民的个人存款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正确理解公民存款储蓄的作用: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调节市场货币流通;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债券与商业保险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证据,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债券与股票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债券种类比较多,可以根据发行者的不用,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

我国商业保险一般可以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我国商业保险的职能和主要职务。债券与股票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1)相同点:两者都是有价证券;都是国家和企业集资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2)不同点:A、性质不同。债券是债务凭证,应限期偿还;股票是入股凭证,是股东投入公司的资金的所有权证书;B、收益权不同。债券是定期收取利息,不承担经营风险;股票可以获得股息和红利,企业经营的好坏决定着股票的效益。C、偿还方式不同。债券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必须偿还本金;股票的股金不能退出,只能出卖股票。

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的比较(1)相同点:都属于债券的一种

(2)不同点:A、发行单位不同。政府债券由国家发行;金融债券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公司债券由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B、特点不同。政府债券信用度高、流通性强;金融债券安全系数比政府债券低,但比公司债券高,利率一般高于政府债券,可以进入一定市场流通转让,流通性较强;公司债券期限长,可转让,风险大,收益率最高。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比较

区别:A、内涵不同,社会保险是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工薪劳动者在养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它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商业保险是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之上,把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起来,用以补偿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损失的一种措施。,它主要包括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B筹资方式不同。社会保险资金大多是 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商业保险完全由个人负担。C、保险的性质和作用不同。社会保险是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最迫切的保险项目;商业保险项目广泛,是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D、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只保基本生活水平;而商业保险着眼于一次性经济补偿,给付标准高。

联系:它们都是一种投资行为,都是为了减少危险,防范后患、保障生活、安定社会。

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特点比较

A、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是目前我国居民的主要投资方式。

B、活期储蓄灵活方便,定期储蓄存期长,比较固定、积累性强,但收益率比股票低,与商业保险比较,存款储蓄对意外事故等风险不具有赔偿责任。

C、债券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与储蓄相比,政府债券由国家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风险小,安全性好可以转让、抵押,利率也比储蓄要高;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比储蓄收益高,但有一定风险;与股票相比,受益权、偿还方法各不相同,风险也没有股票大;与购买保险比,债务方对债权方不具有意外事故赔偿义务。

(4)购买商业保险与其他投资方式相比,在风险发生时可以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5)购买股票风险最大,但收益也往往最高。

第七单元 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 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及特点(1)商品服务市场的含义及内容 商品服务市场是商品、服务交易的场所。经营商品和服务的行业统称商业和服务业。

商品服务市场是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构成的。(2)消费品市场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消费品市场是为个人提供最后的、直接的消费品的市场。

特点:第一,购买者人数众多,这就使得消费品市场广阔,设施分散,布局广泛;第二,商品品种繁多,花色多样,规格齐全,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第三,商品交易次数频繁,除批发业务外,一般每次交易的数量和金额较少;第四,供求关系复杂多变,购买力流动性大;第五,购买者容易受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的影响。

(3)生产资料市场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生产资料市场是生产资料流通的场所,是提供生产资料以满足生产需要的市场。

特点: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商品交易数量大、金额多,属大宗购买和固定购买,因而购买的次数少,使用周期较长;商品的专用性强,技术服务要求高。(4)服务市场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服务市场是指买卖“服务”这种无形商品的场所。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性劳动的国民经济部门。

特点:市场上交易的是无形的服务性活动;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地点上,通常是一致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服务门类繁多,功能多样,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密不可分。(5)商品服务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商品服务市场是基础市场,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商品服务市场是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载体。

2、市场交易的原则

(1)什么是市场交易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服务市场上的一切交易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遵守一定的秩序。这种规则和秩序的根据,就是市场交易原则。(2)市场交易原则的作用

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市场交易原则对于规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 ①自愿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强迫做不成买卖,自愿才能达成交易。强买强卖,就会破坏正常的市场交易规则,损害对方的利益,造成买卖双方之间的矛盾,使交易不能实现。

②平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原则。在商品服务市场上,尽管交易双方是以购买者和销售者的不同身份出现,但都是地位平等、机会均等的市场主体。销售者与销售者之间、销售者与购买者之间、购买者与购买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竞争、平等交换的关系。

③公平是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内容。所谓公平,就是公平交易,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作为市场灵魂的公平原则,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是否规范的试金石

④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诚实信用可以提高销售者的信誉为销售者带来效益。相反,如果缺乏诚实信用,市场交易秩序就得不到维护,正常的交易活动就无法进行。

(4)坚持市场交易原则的意义

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3、家庭消费的内容(1)、家庭消费的含义

家庭消费又称居民消费或生活消费,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对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消费。(2)、家庭消费的分类

①按照消费的内容可区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②按照消费的目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3)、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家庭消费从根本上说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此外还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①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多少。②物价水平。一般来说,物价与家庭消费水平成反比。③人口数量。在收入总量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消费水平与供养人口成反比。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①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是使生产过程最终实现的条件,消费能带动新 的产业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①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重要性

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成长,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创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

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的要求

首先,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其次,物质消费要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第三,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3)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5、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在商品服务市场上,消费者占据着主导地位。消费者的权利行使得越充分,生产经营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就越能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商品服务市场的运行就越规范,越有秩序,从而达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2)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依法享有的权利

①安全权(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消费者最主要的权利;②知情权;③自主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⑤求偿权;⑥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受尊重权。(3)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和组织机构

立法机构——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政机构——各级政府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司法机构——法院、检察院;社会团体——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舆论监督工具——大众传播媒介。

(4)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寻求解决的途径(略)

第八单元 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也叫国际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世界市场可分为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服务市场等类型。世界市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了统治地位后形成的。(2)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

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2.经济全球化

表现在生产的国际化、市场的国际化、资金的国际化、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国际化、信息传播国际化。

3.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

①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995年1月1日成立。这是一个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 系的国际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各成员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交换,促进各成员的经济发展。②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它较大幅度地降低了世界各地进口关税的水平,有力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它规定的国际贸易的各项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有秩序进行;它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使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③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未继续保留缔约国地位,随着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中国为恢复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缔约国地位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该组织的第143个成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World bank)都是二战后建立的全球性的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它们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指导成员国摆脱国际收支困境。第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创始国之一。

4.世界市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2)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开放性和竞争性的要求)(3)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4)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5.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1)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了世界贸易。在当代,一国对外贸易包括对外商品贸易、对外劳务贸易和对外技术贸易。(2)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

①对外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构成。从国外购买一些技术设备和国内需要的商品,叫进口;将国内生产的商品销售给其他国家或地区叫出口。②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又叫出超;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称为逆差,又叫入超。如果进出口相等,称为贸易平衡。③发展对外贸易,首先要努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只有使出口贸易较快增长,才能增加外汇收入,也才能保证多进口。④进口是对外贸易中另一个重要方面。在扩大出口贸易的同时,要适当增加进口,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和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进口往往还能带动出口。(3)海关征收关税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关税是指由国家海关当局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征收关税是一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措施,同时还起着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6.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1)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

①对等贸易是指卖方承担向买方购买同等价值商品或劳务的贸易方式。它是目前国际普遍流行的一种贸易方式。②展卖是指在本国举办和参加国外举办的各种国际性博览会或集市,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进出口交易的贸易方式。③加工贸易通常 称为“三来贸易”它包括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这种贸易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④补偿贸易,既是一种贸易的形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我方先以赊购的形式,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和技术等,待投产后,用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2)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

①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③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④接受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可以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7.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①独立自主,是指自己拥有处理本国事务的权利,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自力更生,是指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这就是说,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来发展自己。②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自主地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独立,进而保障政治独立;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方面,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2)平等互利的原则

①平等互利,就是国家不分大小,不分贫富与强弱,无论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有何差异,都应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意愿,使双方都能获得各自的利益。由于对外经济贸易关系是主权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所以,这种交流必须是平等的、互利的。

②平等互利要体现贸易双方的地位平等和权利相同。不论国家强弱、大小、,在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时,双方都具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因此,在贸易协定中不能有损害一方主权的要求。

③贸易协定和合同要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来签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符合对等原则,交易的商品价格也应在国际市场价格水平的基础上由双方协商确定,不允许不等价交换的发生。

(3)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

发展对外贸易与保护民族工业相辅相成,不能分割,更不应对立。贸易自由并不意味着进口失控,特别是一些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时,更要对进口严格控制,以保护国内工业的正常发展。

篇6: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关于公民

1.关于公民的政治参与的原因、依据和意义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我国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④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⑤调动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调动积极性,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⑥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⑦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都是基层群众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又深刻的实践; 2.公民应如何参与某项政治活动? ①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具体途径);

②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依法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政治性义务;③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④不断提高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二、有关“政府”的题型

1.政府做某事的原因或依据(为什么)

①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人民的政府;是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的要求;

③是政府的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④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⑤是政府依法行政、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需要; ⑥政府自觉接受监督、实行政务公开的要求; ⑦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利于促进廉政建设,树立政府的威信;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政府做某事的要求(怎么做)

①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②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理顺政企关系,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③坚持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做到依法行政,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⑤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⑥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保障人民享有充分的监督权和知情权

⑦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新行政管理方式,重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运用专家咨询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广泛收集民意,汇聚民智。⑧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宏观层面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发挥民主和法制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用;完善行政监督体系(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微观层面做到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政治参与应坚持的原则,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等。

三、有关“人大和政协”的题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是什么)

①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人民通过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关于人大做某事的原因、依据或者意义(为什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拥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③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过程,体现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④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⑤ 人大开展专题询问,行使监督权,是因为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人大应该如何做?

①通过行使立法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②通过行使监督权,监督其它国家机关的工作,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③通过行使决定权和任免权,决定重大事务。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4.人大代表为什么要积极履职?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国家机关;

②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③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④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应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有利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5.关于人大代表的做法

①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②履行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的义务;

③人大代表在自己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④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 6.关于民主党派和政协的内容

①性质和地位: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 2

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我国的参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③各民主党派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

④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政协。政协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⑤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四、有关“中国共产党”的题型

1.中国共产党做某事的原因或理由(为什么)

①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阶级基础),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群众基础),有利于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②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有利于发挥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③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需要; ④是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⑤是由党的作用决定的,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主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⑥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政治领导)⑧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需要,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中国共产党做某事的措施和做法(怎么做)

①党要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党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③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规律,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⑤完善民主集中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⑥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完善领导方式(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政治领导)

五、有关“国际社会”的题型

1.在对外关系中为什么做某事(为什么)

①主权国家拥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有不侵犯他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

②作为联合国的成员国,应该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于维护我国包括主权、安全和发展在内的国家利益。

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⑤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⑥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⑦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有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⑧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2.在对外关系中应该如何做某事(怎么做)

①主权国家在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的同时,要履行不侵犯他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

②作为联合国的成员国,应该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寻求共同利益的交汇点。

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友好合作,要坚定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⑤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上一篇:中语文组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下一篇:二年级学生学期结束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