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语文组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

2024-04-19

中语文组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共10篇)

篇1:中语文组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

20xx年开始晋江一中语文组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逐步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全面启动课程改革。三年多来,我们本着“积极、稳妥、有序”的策略原则,结合我校语文教学实际,围绕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教育水平这一目标,积极进行有效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审慎有序的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探索对策,在反思中寻求发展。在这次高中新课改实验中,我们着重在语文新课标培训、课堂教学研究、课题引领校本教研、课改经验交流等方面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学习,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体会到: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旧的教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改革教学方式势在必行;认识到必须要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并把课改精神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

2、学习交流课改经验:利用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教研组活动的时间,探讨交流《晋江一中课堂教学法100条》《课堂教学工作方法与常见教学法》的实施办法和心得体会。

3、外出学习开阔课改视野:组织语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高三全体语文老师到高

一、高二的语文老师也分别到季元中学、养正中学、泉州城东中学观摩听课。高三语文老师和高

一、高二的语文备课组长多次参加了课程改革培训会,高考信息会,聆听专家教导。这些外出听课学习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每次学习观摩都有新收获,都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加强了教师的课改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水平。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质效。

语文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我们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十分重视用课改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用课改理念完善备课组活动:每周开展一次备课组会议,做到“四定一交流”,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交流探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以达到“资源共享,同伴互助;探究问题,沟通交流;目标方法,操作共识”的目的。真正使备课组活动成为新课改理念的试验田,成为“新教师经验积累、老教师知识更新”的个人专业化成长的渠道。

2、用课改理念开展师徒结对工作:为打造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群体,我组每位教师在注重自我提高的同时,中、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了多个教学对子,老教师能无私地给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并与年轻教师教学相长探讨课改经验教训。在拜师结对活动中,新教师虚心好学,积极主动,主动请教,主动听课,进步快,工作投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帮、带、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中,李嘉惠、庄红红等几位年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迅速成长,他们不仅上课、备课认真,还非常注重用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自学、自悟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3、用课改理念开展“四课”活动:即骨干教师示范课、新教师亮相课、汇报课、备课组实验课。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以新课程理念指导集体备课,以新课程理念组织听课,评课、总结。尤其加强同年级、同备课组听课、评课活动。在2009年春的新课程调研听课活动及教学公开活动中孙碧瑜、黄莉、庄红红等老师积极主动,认真对待,努力贯彻课改新理念,得到专家好评。王宽购老师举行的晋江市校际公开课受到专家和外校老师的好评。王宽购、钟祥彬、石陵华老师积极开展“同题异构”课改活动,课改教研蔚然成风。

4、用课改理念指导听课评课活动:我组教师认真切磋,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友善帮助,友情提醒,课后评课大家都能认真及时,取得很好的教研效果。本学期,我们还在中心听课组进行校本研究的基础上,以听促教,促进教师自觉贯彻课改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生态课堂”的生成。这样全组范围的相互听课,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阶梯。

篇2:中语文组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

教改之春风吹绿了万州大地,我校初中一年级认真贯彻落实了《新课程标准》,通过对课改内涵的把握,转变了教书育人的观念,树立了《新课程标准》理念,确立了“人文教育”目标。每位教师对课程计划、课堂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由过去单一的“立言”教学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立人”教学。

在半年多的课改实验中,以新理念、新思维、新结构、新方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注重他们的人格培养。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期末考试,及格率达95%以上,优生率达70%以上。现具体谈谈教学情况:

一、教师的教书育人观念开始转变

我们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以及具体教学实践,逐步改变了传统的陈腐的教学模式,克服“满堂灌”、“填鸭式”的高耗低效教学现象,改变了原来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甚少,课堂缺乏情感交流,课程设计与教法“三中心”的被动局面。大家一致认为,教育是以“立人”为本,语言不单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语文教学是“人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听、读、说、写能力进行综合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个性全面发展。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取,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本学期,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正是注重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收效甚大。比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把安徒生这篇具有强烈讽刺效果的童话,自己改编成课本剧,学生分为两大组,由这两大组学生推选人员,给出一定时间,让他们自编自演。灵活生动的形式,幽默滑稽的动作、讽刺性强的语言,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封建主义官僚爱慕虚荣的丑陋的灵魂,赞扬了诚实的伟大。

学生们栩栩如生的表演妙趣横生,让人捧腹大笑,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在欢笑声中,既感悟了其中道理,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自己的合作、探究、思考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还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事隔几周了,学生们还念念不忘这节生动而特殊的语文课。

在教学《羚羊木雕》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我”把极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母亲”盛气凌人地盘查,并强迫“我”去万芳家要回了羚羊木雕。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对其中争议的问题:如“送”与“不该送”、“应讨回”与“不应讨回”等问题,让学生展开大辨论,一时,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昂,正方与反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并且各抒己见,阐明观点,很有创见。

这样,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虽然最后没有留下共识,然而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教师先把课文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然后展示教学。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时,播放了陈红深情的《常回家看看》,让学生边欣赏,边跟着唱,这样,非常好地突出了亲情教育,有的学生当场热泪盈眶,悄然泪下,以达到人文教学的目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彻底改变了课堂死板、陈旧、沉默的教学,建立了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认识“自我”。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体合作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三、让学生走出课堂,培养他们收集、整理信息能力

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验活动中,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这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完善与补充,是全面发展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拓展知识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校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与促进。

正确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扩大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而且丰富了学生课余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发展了他们兴趣与爱好,培养出他们科学精神,求实精神,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

实行教改以来,教师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但充分利用了学校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而且还重视和加强了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最终引导学生创造出更有价值的科学成果。

1、别开生面的多媒体语文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激情。

为了给学生上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春》这篇情文并茂的散文,让学生体会春的美景,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对明媚春天的热爱及奋发向上的.热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上了一堂“欣赏、感知”课,一堂“自主、合作、探究”课。

当美丽迷人的春色奇景伴随着悦耳动人的音乐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已情不自禁地进入了春光明媚、万木争荣、百花争妍、充满活力的春天之中,他们时而点头、时而微笑、时而高昂,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在感知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特别是第二堂自主探究课,学生发言异常积极,一双双手争先恐后、情绪高昂,在激烈争论中产生共识,既开发了学生智力,又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积极性。

2、别开生面而富于乐趣的大作业,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生命的意义”这个主题给我们以启发,让学生在课外运用电脑技术,自己动脑、动手,设计制作语文第一次大作业——《金色的童年》,学生回家在一个月内完成,先收集整理从幼儿园到少年时期童年时照片,择其所需进行电子扫描处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制成小册子,每幅照片配以小作者自己的回忆录、儿歌、诗歌、小故事,真实而生动有趣地再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及自由幸福生活,天真、浪漫的童趣,表现了对未来向往、人生追求这个主题,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尝到了甜头,学生兴更趣浓了,积极性更高了。

第四单元学了《月亮上的足迹》之后,为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增强他们对宇宙秘密的探求的兴趣,掌握有关月球的知识,我们组织学生完成第二次大作业——《月亮文化》,要求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艺术性有较大的提高,其中有名人题词、对联、诗词、神话传说、科学小品、图画等。

看了学生们的作品,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浏览,而且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寒假期间,我们还布置了第三次大作业《我爱我的家》,学生完成得更好了。这些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大作业,反映了实行《新课程标准》以来教改实验中的累累硕果,艺术精品,知识结晶,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审美意识,增长了知识能力,陶冶了情操,也是最有实效的“人文”教育的成果。

3、开展语文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

本期,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在作文征文比赛中,李然、阎杰等多名学生的作文分别获学校一、二、三等奖,其中李然的《延迟的死刑》、幸尧的《我的忧虑》更是富有创新,独具匠心,赢得了广大师生好评。利用课余时间,教师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演讲比赛、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元旦汇演。我们年级精彩的文艺表演不同层次地获得学校奖励,其中初一·一班全班68名学生上台表演的大型歌舞还获得初中部一等奖。

四、扩大阅读场所,任凭自由阅读

新《课标》创造了一个适合学生成长的学习环境,鼓励个性的多样化,自主性和首创精神,而课外阅读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阅读应是个性化的行为,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必须按《课标》要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珍惜学生独特感悟。同时,在这课外阅读中,要指导学生识字积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期经教师与学校协商,敞开图书室、阅览室,学生每周可抽2—3节课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大语文阅读导读课”,在“法定”时间内,放开心情,享用“个人文化”。学生利用节、假日,现已基本上读完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高尔基三部曲、《上下五千年》等十多部作品,提高了对语文学习兴趣和爱好,也提高了他们文学素质。

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改实验中,也存在不少主观和客观上的问题,有不少困难和疑惑。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学段(七年级、第四学段)的起点不能适应现阶段七年级新生水平

《新课程标准》是将小学、初中的语文教学连为一体,教材的编写也是同步进行,但现阶段的入学新生并未完成课标中规定的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以识字量为例,绝大多数初一新生并没有达到2500个汉字的认、读、写程度,一般只有1500个字左右。面对如此情况,初一语文教师花大量精力投入到字、词教学当中,不然,就难达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7—9年级学段3500个汉字左右的识字量;学生中基础差与不差,一起学习新内容,势必造成学生学习困难越来越大,大打折扣。

二、综合性活动安排较多

现教材每一单元都有一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有的与本单元内容没多大联系,特别是大型综合性活动,准备资料,查找、收集信息,最后定稿得花很长时间。6个综合性活动要完成有很大困难,同时,活动的具体操作同样让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师耗费大量精力。

三、现有的对学生成绩评定和考试制度与《新课程标准》差距甚远。

从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来看,虽然有它的全新之处,但大部分仍是传统的考试要点及做法。例如第一大题选择题,其中一小题字的音、形、义,二小题文学常识两部分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而学生的期末成绩就是试卷上的点点儿分“一锤定音”,我们认为初一·一班的语文教师通知家长的语文成绩的方法可以借鉴,他把学生平时作业、作文、默写、听写、课外大作业、背诵等综合成绩折50%,把考试成绩折50%,二者之和为学生语文素质分。当然,这也是一个探索阶段。我们认为,贯彻《新课程标准》必须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

四、教学改革中,由于很多原因的限制,始终放不开手脚。

当然,除了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思想观念应再解放一点之外,客观因素也受一定限制。例如硬、软件配置,教学资源进一步开发,资金尚缺;语文课外集体活动要受学校政教处、教务处限制。多数是关门教书,无法学习外地的好经验等。

五、对教师教学成绩评定不能单独以一次考试而论

篇3:中语文组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

一、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催生了《修订稿》出台

《修订稿》的出台,有它的历史条件。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改革下达了一系列的指示,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修订稿》的出台,是建立在10年检验的基础之上的。2001年《实验稿》颁布后,引起了语文界乃至学术界的热烈反响。《实验稿》给广大语文教师带来了新鲜与兴奋,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思考与困惑。由于《实验稿》本身的不完善,人们对它的质疑乃至批评频频见于报刊,有专家坦言:“新课程追求新理念、新概念有余,但由于缺乏辩证和互补的观点,往往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显示出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的弊端,包容性明显不足。”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需要在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的同时,更加关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实验稿》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势在必行。

二、《修订稿》:高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坚守生命课堂的主流价值,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修订稿》一大亮点。《修订稿》在“前言”、“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观念”、“总目标”中几次提及“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当下,在课程教学实践的层面上,人们比较多地关注课堂上出新的理念、出众的教师才艺,却漠视了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语文教学异化和边缘现象较严重,教学形式新潮别致,教学手段时尚花哨,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观正在遭遇挑战。《修订稿》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对我们如何走出课程改革的“深水区”具有引领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再现语文的本色,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转型,即将教学行为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学”的关注,从对“学”的关注进一步转向对“人”的关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仍保留原有的表述

语文课程如何定性,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问题。2001年《实验稿》给语文课程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这一表述,有人认为这是对语文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较为科学的判定,是对语文教学实践成果的总结。有人却提出各种质疑,认为这一定义仍然未脱窠臼,未跳出一两个词+性”的刻板定式,仍然叫人疑虑。

时隔10年,《修订稿》问世后,语文界特别关注对语文课程性质是否有新的定义。对比《修订稿》和《实验稿》“课程性质与地位”部分,发现《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仍保留原有的表述,一字未改。有人认为,《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只是“守正”,并未出新。有人却提出:“语文课程不管怎么改,有些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是不能改的,改了就会引起混乱,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修订稿》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只是让大家有一个“临时共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问题,还有待随不同时代发展而不断认识。现在的问题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将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

四、《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修订稿》在前言中将“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修改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一改动意味着对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语文是中华民族的,中国语文课程也应该是中华民族的。中华文明之根在语文,中华民族应在多元文明急剧碰撞的浪潮中占一席之地。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新异思想席卷而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面临被颠覆的危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缝日益加宽加深。在这一背景下,语文教学必须责无旁贷地立足于民族精神,培植青少年的精神根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语文课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作为语文课程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五、《修订稿》:直面实施新课程中的偏差,对某些表述作了积极的、必要的修正

由于《实验稿》本身的不完善,或是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缺乏辩证思维,致使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其表现为:

过分强调“合作探究”,忽视教学效果,课堂上一窝蜂追捧讨论、合作学习,学生没有接触文本就进入合作讨论,一度陷入“伪讨论”的泥潭。

过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无目的的“自主探究”取代教师必要的讲解。

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教学中几乎一边倒不重视语文知识教学。

《修订稿》直面实施新课程中的偏差,十分重视防止这些偏差再次出现,对某些表述作出积极的、必要的修正。

1.《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

从这一提法当中至少获得这样的信息:一是肯定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体性是诱发学生主体性的主体性,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主体性;二是强调了接受性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相辅相成,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今天,我们需要摒弃的不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而是要注意把各种学习方式融会贯通。

2. 重视语文知识教学,同样是《修订稿》的追求。

《修订稿》虽然基于“认知与情意全面发展”、“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仍然坚持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是并非“弱化语文知识”,而是从广义的角度来重视语文知识教学。《修订稿》中呈现的主要是最基础的语文本体知识,这在课程目标和阶段目标依次列出。《修订稿》给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语文知识不存在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存在要教什么样的知识和怎样教学这些知识的问题。

六、《修订稿》:强调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

《修订稿》在第三部分提出“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语文教育效果的最优化,这是构建“和谐语文”的重要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新课程语文教育应处理好语文课程内部若干对辩证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自主与引导的关系、学科本位与学科特点的关系、超越与守正的关系、认知与情意的关系、目标与策略的关系、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过程与实效的关系、质疑问难与感悟积累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上若干对关系都包含着两个方面,对于双方都必须以全面的、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辩证观点来对待,才不失片面和偏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可以避免重复历史错误,只有协调好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关系,才能使语文课程的改革发展更加健康、顺畅。

七、《修订稿》:凸现了几个重要的课程评价思想

评价是课程实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修订稿》对“评价建议”的内容重新作了调整,并增添了四个标题,条例更清晰,体系更完善。

在“评价目的”上,体现了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评价手段”上,“加强形成性评价”和“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被置于非常重要突出的地位。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还要让学生家长、社区机构等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中最为敏感,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如何在评价中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及当前评价改革的新要求,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

篇4:中语文组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

教育是极其重要的社会事业,它使社会的发展后继有人。各级各类学校组成的人才培养链,塑造着未来一代人的灵魂和知识能力。从社会的角度看,要求学校培养品学兼优、身心健康、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从学校角度看,怎样才能达到社会的需求呢?这就必须要求学校要了解社会;不仅要了解社会的今天,还要了解、预测社会发展:在可见的未来,社会向何方向发展,行业的重组和走向,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于社会的深度和广度;还要根据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心理、思想素质的要求,也必须作可预测的了解。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学校,它是人才培养链中的一个“环节”,学生在校学习是整个培养过程的一个“学段”。学校把社会的发展需求还要按“学段”的特点“分解”、“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之中。

有同志可能认为,以上这些应该是教研机构所做的事,而不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学校、老师只要遵照上级指示“办”就行了。我认为,执行者(即教育者)必须理解为什么做,在做的时候才能更深层次体会做好的目的和意义,并按实际情况以充满智慧的原则,灵活机动操作而达到培养目标。

学校的教研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

对于人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但最重要的学习区间仍是从小学到大学这十六年,年龄段约是6到22周岁之间。这是小孩刚知事到准成熟阶段。人生的这个阶段是身体发育、成长最快的阶段,生理变化很大,同时心理变化也很大。求知欲由无意求知向有意求知阶段变化,认知规律由感性存在性认知向理性分析性认知阶段变化,认知方向是由被动灌输式逐步发展为逻辑推理辩证式。

中学阶段年龄约在12—18周岁。这个阶段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最快阶段,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主要的学习阶段,其性格、心理素质具有鲜明的个性。教师应该按照其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避其不利的一面,发扬其积极的一面,在极其重要的这一“学段”,将其人生观、世界观引向积极方向,并形成良好习惯,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又有克服各种困难的韧性。所有这一切,应看成是“系统工程”,得从一砖一瓦做起,得从各条脉络做起,形成网络式模块。这样,在学生的身上,才能体现出教育的成果,而之中的做法(或称操作)怎样进行?诸如素材选择,教法选择,运用器材、载体,都是教学研究中值得认真推敲、做好文章的大事。

认真理解新课程实验基本思路,以新课程实验为教学研究的指导方向

教育和教学,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经过很多次发展变化,总是两种基本观念的互相依存和制约,即人的“社会性”和人的“自然性”,在社会发展某一特定阶段强调有倾向性的“社会性”一面,而在另一阶段又出现一种回归人的“自然性”的一面。

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教育思路是:教育教学中使两者和谐统一,“主观”和“客观”相互协调一致,“科学”和“人文”相互依存和发展。“灌输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共进,使从小出生的“自然人”在学习中成长,成为融入社会,掌握和运用“自然”和“社会”和谐性知识的“社会人”,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人才”。

所有以上这一切,有一个中心原则,即必须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要对其前途負责。教师不能只顾一时的方便;要思索教学的形式。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丰富地占有资料,教学步骤和教学过程要有很强的正确导向性,不能因教育、教学失误而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的教研工作,对受教育者的一生负责,是人民教师的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文鼎中学)

篇5:语文组新教材学研总结

2016年我校已开始使用人教版部编本语文教材,如今已经使用两年了。从一开始,我校语文组就对新教材的使用非常重视。对教材内容的变化、编排的意图、融入的理念和对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等方面,都是一边教学一边研讨。

今年暑假,我校又派两名青年教师(王媛、明霞)到随州市组织的新教材培训班学习。回来后,在组内把学习的内容在全组通报,并讲了汇报课。结合新教材的特点、理念,组织全体语文老师学习研讨。

通过学习研讨,我们对新教材有以下理解:

一、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我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立德树人;守正创新;语文素 养。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语文学科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有明确要求。我们的部编新教材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最后市教研室王主任做了感人肺腑的精彩总结。

2、遵循课标要求,坚持课改方向,守正创新。守正则要尊重语文教育基本规律,遵循课程标准要求,合理有序地安排学习内容,方法和习惯、积累和感悟,注重学生基本能力培养。创新则要做到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多思考,勤练笔。文章是写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所以经常练笔是很有必要的。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化阅读,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多层次构建自主学习的助学体系,便于学生使用,重视学生的单元主题教学。以学生为本,突出语文素养。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1、双线组织单元,创建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新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 素两条线索组织单元,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人文主题,即课文选择大致按照内容类型进行组合,如“挚爱亲情”“科学探索”“人生之舟”等,力求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线索。语文素养,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要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分解成若干知识点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预习、阅读提示或习题设计之中。)

2、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细化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单元,努力做到“一课一得”,建构适合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系。

3、“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强调向课外阅读的延伸。力求实现课标倡导的:独立阅读,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三、如何使用新教材?

1、首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承认孩子们之间的差距,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好语文的潜力。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2、教师要对自己定好位。

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究竟起什么作用?应该是引领、点拨、提升。(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头脑,让学生能想;解放眼睛,让学生能看;解放双手,让学生能干;解放嘴,让学生能谈;解放空间,让学生能接触自然;解放时间,让学生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3、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和科学的教学设计。

正确处理五大关系:整体感知与理清文章思路的关系;文章内容与文章写法的关系;指导朗读与品味语言的关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注重材料与拓展提升的关系。

4、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各单元的人文主题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板块。所选主题均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可以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味,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能力培养包含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方面,力求从两个层次培养学生一般的阅读能力。阅读方法,七年级上册是朗读和默读,七年级下册是精读、略读和浏览。阅读策略则着眼于一般阅读能力的养成,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文体,如整体感知、品味语句、概括中心、理清思路等。编排遵循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学习语言,学习文章的写作,并注意与阅读方法的配合,在读写结合中潜移默化的提高能力。

5、强化六个意识。

即整体意识,把握两条线索,落实整体目标;单元意识,抓住三位一体,做到有机结合;文本意识,扣住语言文字,回归文本阅读;学生意识,提供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课型意识,强化课型意识,分清教读、自读;整合意识,学以致用,内化为语文素养,外化为文明行为。四、七年级教材的编写,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贯彻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精神,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给地方、学校和师生留有广阔的活动空间。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必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洛阳中心学校语文组

篇6:中语文组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

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全程中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方案验证,而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实践过程。实验阶段的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推广乃至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

6、教师的语文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技术,除此而外,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现在比较重视教师的说话、写字等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这很重要,但教师的学养也很重要,课堂上有许多问题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而造成的语文课程必须秉承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依据本学科的特点,重视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重视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和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必须坚持采用适合于语文学科特点的方式方法,注重读书,注重语文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注重品味、感悟和体验,注意加强实践和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相关提法和表述,从调研情况来看,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虽然有的教师还没有能很好地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方面的关系,但是在纠正偏差之后,语文课程一定可以更加健康地发展。所以这个方向应该坚持。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掌握有难度、有偏差;老师、学生、教材、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对话吃不透;教师究竟有什么高招让学生多阅读、自觉阅读、愉快阅读?教师的素质都能这么过硬,达到处理这些问题的水平吗?

篇7:中语文组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

一、自主课程实验中校本课程建设的主要价值取向

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校本课程有其自身的基本的价值和目的考量,如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预期是:“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1]现在看来,该目的和价值已成为学校每一项课程建设的追求, 因为学校课程从来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忠实”取向,具有校本化特征;加上课程价值历史性和校本课程校本性的特点,其价值取向必然出现变化和分化。目前北京市自主课程实验中校本课程的主要取向集中在课程整体育人功能的凸显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上,我们开展了以下相关实践。

1.穿越边界,整体育人

经过两轮实验探索,自主课程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建设已从三级课程开齐开足发展到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和整体构建学校课程,即从学校办学定位、育人目标出发,打通三级课程的边界,整体构建具有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效果。北京小学“四季课程”,就是从学校培养目标出发,以提升学生生命成长质量为目的,借助北京鲜明的四季变化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设计而构建的学校课程体系。“四季课程”既是对学校整个课程体系的概括,也是学校创新性综合实践课程——— “四季综合实践课程”的简称(春夏秋冬四季各安排一次“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周”,分别是“科技创意周” “传统文化周”“律动健身周”和“读书实践周”)。“四季课程”不但涉及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认识与实施、学期学习的认识与改造、课堂文化的认识与创建等内容,也体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的联系,并具有地域性和学校的特殊性。在穿越边界的学校课程体系中,校本课程和其他课程不再是行政管理意义上的“三级”之一和条分缕析的分头实施,而是从“立德树人”的角度,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兼顾学生能力素质结构、课程领域与学科分布、学校传统与资源、课程实施与变革,形成高度结构化、开放多元、体现学校特色并与时俱进的体系。校本课程已从单一的课程门类发展到支撑学校育人目标和特色发展的课程群,或以校本化作为整个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和实施的取向。

2.丰富生态,活力育人

学校课程是学习者与各种课程资源相互作用的独特场域,是一个涉及时空要素和教育价值的生态系统。校本课程灵活、开放、综合等特点决定其是学校课程生态中最亮丽的风景线,在给学生创造开放灵动、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学习生态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实验学校校本课程分层分类设计,向上统一到学校育人目标和办学价值追求,向下挖掘各类课程的整体育人价值,既考虑自身的规范科学也兼顾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成为学生个性发展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支撑。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围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芳草学子”的育人目标,特色校本课程群“地球主题探索课程”参考PYP课程(IB国际课程小学项目)设计思路,设计“我爱芳草地”“美丽的中国”“可爱的故乡”“我想去哪里”“多彩的世界”“唯一的地球”六个主题,从教育追求、课程生态到学习单元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举,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与研究课程并行,并与学生、家长、教育专家等协商具体课程内容。同时,六大主题还渗透在学校“芳草课程”的道德、语言、 科技、数学、艺术、健康各大领域中,形成丰富、融合、开放的教育生态,直接指向学习者生命自觉的本真状态,促进学生整体人格的形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生机与活力的课程生态系统让每个学生在其中都能找到自己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个性学习,高效育人

课程在本质上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学生能否个性化学习是课程决策核心的判断标准,校本课程尤应如此。校本课程的基本属性规定其必须探索综合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应用性学习等领域,以弥补学术性课程在学习方式上等方面的局限。根据戴尔“学习金字塔”原理,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多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北京市亦庄实验小学以全人培养为目标,小学低年级课程突出生活性和游戏性,以跨学科整合为基本策略,以项目学习为抓手,把单一枯燥的学科学习转化为丰富多彩、充满智力挑战的学校生活,其别具一格的“开学课程” “海洋课程”等不仅体现学校的教育价值追求和独特育人理念,更彰显出校本化的课程对学生学习特点、 学习方式和真实学习状态的关照。高中自主课程实验中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在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学习方面的特点更为突出,学校均设计了分层分类的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特别是大量量身定制的研究型课程和个性化课程,采用书院制、导师制、工作室等方式灵活实施,完全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高层次学习需求,体现了校本课程在优化学习方式、高效育人上的优势。

4.整合资源,特色育人

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校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基础,整合学校和区域资源,进而凸现学校及地域特色。实验学校在梳理校内外丰富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和条件的基础上,重视发掘资源所蕴含的特色与学校教育价值和育人目标的关联性,以及对育人目标和学校课程特色的支撑作用。北京市大峪中学依托学校地处京西山谷特有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以“山谷相生、自然天成”的理念挖掘科研院所、实践基地和师生合作的课程价值,精心设计山谷志趣课程群。其中“绿野芩踪”校本课程,师生合作去基地采集黄芩,联系中医药院所化验成分,进而研究黄芩茶、黄芩食品等,不但实现了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还推进了地方科研成果的产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科学的情感。在挖掘地域及学校资源的同时,实验学校还进一步依托信息技术,加大资源的整合和共建共享,扩展优质资源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北京四中发挥导师团优势,利用网校资源平台,探索网络实验班“目标引领下”的云课堂教学操作模式;同时集中力量研究开发适合各学段学生的学科学习方法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课程资源,通过“慕课”等方式服务师生,校本课程效益进一步彰显。

5.动态生成,创意育人

校本课程丰富的课程样态决定生成性课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生成性课程相对于预设性课程,其内容是在教师、学生、文本和情境等多种因素互动中建构生成的,是一种非完全预期但蕴含丰富教育价值的经验体系。生成性课程强调在不断超越自我中重塑理想、在创造精神的导引下丰富人生旅程、在主体性力量的根基上建构个性化经验、在和谐关系中多元共生、在过程中体验生命的意义[2],已成为实验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新的增长点。北京市京源学校将针对重大事件的教育活动进行课程化处理,不定期地生成“现状进行时”课程,已成为备受学生欢迎的特色课程。并提出“第三学期”课程,即在两个自然学期之外、通过活动或创意生成介于课程与游戏、生活之间的,完全由学生选择、参与和生成的课程,如游学课程、科考课程、创意论坛等,让学生在行走中了解社会,在交流中认识世界,在实践中增长本领,在体验中丰富阅历。生成性课程突破了预设课程的形态限制和课程资源的制约,更加凸显课程主体的无限创意和过程体验,涵盖了学生的整个学习和生活。生成性课程不仅有知识、经验和资源,更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通过主体的不断发掘和赋值,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和生命旅程中获得更有意义的体验。

二、校本课程建设价值取向的主要特点

1.体现校本课程核心价值的回归: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根本追求

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成长和发展,人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起点和终点,以人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校本课程的根本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改革初期针对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强调分权和赋权,以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确保学校课程开发的自主权,校本课程成为学校拥有课程自主权、凸显课程意识和加强课程领导的主要标志,其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核心价值更多地让位于外在价值。新课程改革深化阶段,学校在全面审视和建设精品、特色校本课程的同时,必须追问: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是好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应该具有什么价值、校本课程代表谁的价值、校本课程的价值应该怎样实现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促进所有学生选择发展方向、发展深度和发展广度成为学校首要的衡量指标。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课程本身也因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而存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在于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自由空间,从而获得最大的学习收益,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和社会化。根据学生能力、性向、经验及现实生活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成为当前校本课程建设的根本追求。

2.体现现代课程观的丰富内涵:实践中多种课程观对话、调适与共生

课程的内涵和形态有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相应地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具有历史性的特点。 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或实践推进的理论指导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校本课程在实践中呈现出多种价值取向,也反观出多种课程观的对话、调试与共生。首先,体现整体主义课程观。它致力于消解各种形式的二元对立,寻求复兴课程领域的意义和活力,实现培育“整体的人”的终极理想,[3]课程整合和整体建设就是具体体现。其次,体现生态课程观。它强调学生学科知识和生活世界的统一,注重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倡导课程回归生活世界,提升生命体的生存能力;加强课程统整,建构横向知能生态链;建立交互主体关系,构建“学习生态共同体”;创设“最适度”的教学环境,发挥要素的协同功效,[4]在课程领域发挥着日益明显的影响。第三,体现生成性课程观。它没有预设的开始,开始只在于存在的瞬间,而且在公众帮助下把经验注入特定情境之中,生成一种关联性模体,使儿童与课程、学习者与教师、自我与文本、个人与文化都舞动在一起。[5]第四,体现资源课程观。资源就是课程,人类精神文化(知识)、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等,都可以经赋值后成为课程发挥育人价值,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资源即课程的理念将更多地拓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更好地为主体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实践中校本课程建设吸纳多种课程观,不断磨合人与知识、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最终向完整的人及其完整的生活转向,进而促进学生生命状态的丰满。

3.体现多元课程价值的整合:课程建设是多种价值博弈和选择的过程

因课程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主体课程价值取向的差异,实践中校本课程建设也呈现出多种样态。在“全人教育”课程目标下,学校不可能按照某一种课程取向设计或实施课程,课程本身兼具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追求课程的内在价值并不一定排斥其外在价值,课程的个人功用价值、社会功用价值和内在价值本身是高度统一的。学校课程建设的参与者主要有六种课程价值取向,即学术理性取向、认知过程取向、社会重建取向、人文主义取向、科技发展取向和生态整合取向,并普遍存在“课程后设取向”,即虽然高度认同生态整合取向,但对其他五种取向也并不排斥。[6]“课程后设取向”特点表明中小学教师课程取向多元化与综合化的特点。校本课程开发包括目标确立、框架设计、内容选择、组织实施和评价管理等诸多环节,涉及多种群体利益和矛盾冲突的处理,需要站在多元整合的视角,吸收多种先进理念为我所用。不同课程取向之间并非截然对立,不同取向之间的协调更有助于设计出平衡的课程。 在课程价值取向上,多元与整合已经成为现代课程价值取向演变的趋势,其根本依据是社会的整体性和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

4.体现社会转型期的文化自觉:校本课程由自在向自觉的理性发展

课程改革实质是文化的变革,也是一个逐步实现文化自觉与建立文化自信的过程,课改深化阶段的课程建设应有自己的文化立场及其核心价值体系。从新世纪课程改革呈现的状态和效益,我们初步看到体现国家课程设计理念、地域文化特点、学校传统及优势、学生发展诉求的校本课程走上理性发展之路,反映了课程实践中课程专家、实践者和社会需求的理性思考和文化自觉。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全面转型进入“新常态”时期,各领域深层次问题的解决急需理性的、有明确价值指引的综合改革。课程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载体,更需要内在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面对和处理社会转型期的多重价值冲突和矛盾。校本课程由自在向自觉的理性发展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中对其价值意义、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和发展方向的深刻把握,表现为在多重理论与价值冲突及选择后的相互调适、对话与和谐共生。当前课程建设的文化自觉还需进一步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借鉴与批判的关系,以更好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三、校本课程主导价值实现的路径思考

1.转变课程观念和意识,回归校本课程的内在价值

新课程改革深化阶段校际之间课程建设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北京市自主课程实验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发展方向上的启示。当前部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过分注重外延发展忽视内涵发展、重视工具价值忽视内在价值,需进一步转变课程观念,增强课程意识,理性把握校本课程的核心价值和发展路径,在不断创生新的形态和实施方式中体现其内在价值,真正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持。 实践中需要深层次地分析校本课程的发展方向和各类具体课程所蕴含的价值,校本课程的价值不在于量化目标,而在于其中人的发展。针对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和日益更新的课程知识,应以其内在价值为主导衡量各种比较价值,以理性、开放、前瞻的视野协调发展中各种价值的冲突与矛盾,凸显核心价值。 同时广泛借鉴国际课程建设理念和多种课程思想,优势互补,为我所用,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学校发展阶段和教育价值追求、资源实际等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2.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凸显校本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赋予学校课程自主权并确立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新课程改革深化阶段学校课程建设已从着力校本课程的“锦上添花”发展到学校课程的整体变革,相对于国家课程的系统化和专业性以及地方课程的地域性,校本课程的独特性体现在它是一种实践性、专题性、综合性和群众性的课程,突出在尊重学校差异、组织学校经验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方向的引领下实现个性化发展。校本课程价值的实现必须将其置于学校整个课程生态中,协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学校课程”视域下,校本课程的“校本性”才能体现得更为充分。学校课程整体建设就是基于学校办学定位和育人目标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打破各部分课程边界,协同多种课程及其资源,从根本上解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评价等问题,使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课程相结合,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进而实现课程结构的变革和品质的卓越。

3.拓展校本课程资源,优化和创新课程开发模式

课程资源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校本课程建设需要不断丰富课程资源观的内涵和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就校本课程而言,其资源范畴除学校育人相关的条件性资源和素材性资源外,更包括时间性—空间性—生成性三维视域中的各种资源,前提是需要学校进行校本化的课程价值赋予。新课程改革深化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拓展了校本课程的资源视域,伴随课程资源发展性、多样性等特点的凸显,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也更加丰富多样,校内课程创新成为各校实现校本课程价值的主要开发方式。不仅如此,校本课程在校际之间、区域之间也出现新的开发方式,如江苏省2011年启动的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作为区域推进课程校本化的一种探索,正走向学校学习场域建构,生成一种新型校本课程开发模型。[7]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模式的创新,是其价值彰显的主要载体和途径。

4.完善校本课程评价,促进校本课程特色化、精品化发展

相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活跃态势,其评价却明显滞后。课程评价具有诊断课程、比较课程、修订课程、确认课程目标达成和预测教育需要等功能,是课程价值显现和调适的重要依据。当前校本课程评价存在评价工具和方式单一,较多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过分重视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评价等问题,课改深化阶段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校本课程评价与国家课程评价在评价目标、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上有较大差异,要使校本课程体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价值,其评价也应坚持独立的价值取向。校本课程评价需要讨论价值取向和学术取向[8],价值取向侧重从价值观层面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的共同发展和课程及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术取向则以课程学术发展基本走向为主, 即评价课程开发的技术、方法和途径等,回答评价什么、基于什么评价和怎么评价等问题。就评价方式而言,强调学生参与式评价,突出“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宗旨。[9]校本课程的特色化、精品化发展, 科学规范的评价是基本保障。

5.加强课程创新研究和实践,实现“学校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改革深化阶段,北京市自主课程实验学校基本实现了以课程为核心的整体变革,即以课程改革带动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机构设置、教师发展、文化生态等的全面变化。为更好地研究和推进学校课程整体建设和创新发展,实验学校都设立了课程中心,专门负责学校课程的研发和评价。不仅如此,进行课程创新和研究是每位课程参与者的应有职责,只有全体师生都进行自觉的思考、研究、修正和实践, 在实践经验中不断总结和创新探索,对理论进行反思性实践,才能确保学校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创新研究和实践,需要加强对课程转型、取舍、选择和改造的研究和自主实践,以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同时要在课程实践中不断唤醒师生的生命自觉,在学校生活中加强对自己生命价值的深刻认知与科学求证,从而彰显学校课程的整体价值,凸显学校课程文化。

摘要:目前北京市自主课程实验中校本课程建设的主要取向集中在课程整体育人功能的凸显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上。该校本课程建设体现了校本课程核心价值的回归和现代课程观的丰富内涵,促使多种课程观对话、调适与共生,进一步实现了校本课程由自在向自觉的理性发展。为推进北京市自主课程实验中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应转变观念和意识,回归校本课程的内在价值;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凸显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拓展校本课程资源优化和创新课程开发模式;完善校本课程评价,促进校本课程特色化、精品化发展;加强课程创新研究和实践,实现“学校课程”的持续发展。

篇8: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教学实验研究

关键词:高职语文 课程改革 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3

一、教学方式的创新

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学应用能力,但是单纯的使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是不行的,学生不感兴趣,且与专业脱节,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语文教师在运用传统教学法时,应注意推陈出新,根据教学内容以及专业需要,综合的运用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表演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专业能力的提升。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较多的运用案例教学法;表演专业的学生可以较多的运用情境教学法以及表演教学法。教学课堂可以在教室、在企业、在实习基地、在旅游景点,只要能进行教学的地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地方都可以进行教学。比如: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景点进行教学,可以把学校作为一个景点,要求学生作为导游,进行介绍。师生关系也要灵活多变,有时可能是师徒关系,有时可能是业主与雇工的关系,有时是领导与秘书的关系,有时又是游客与导游的关系。如表演,旅游、文秘类学生,可采用戏剧表演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扮演剧中角色,再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对于舞蹈类专业以及歌唱专业,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诗词等编写舞蹈和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理解能力。对于美术、装饰类学生,则可采用平面展示法,让学生根据剧本,绘制舞台背景、制作人物道具、设计该剧广告宣传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为了服务于各个不同的专业,还可以引进多媒体教学和其他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通过对课件的制作、视听媒体资料的运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拓展有限的教学容量和空间,打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将学生的社会实践、课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进行教学。如,充分利用自己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在校内外广泛组织公关礼仪队,并在学校内为各种会议、活动、庆典提供服务,进而再把它推向社会,积极参加协助并为各企事业单位的大型会议、庆典会展活动、颁奖仪式等提供优质服务等。学生在真实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体验公关服务,感受职业环境,培养职业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

二、开展长文短教语文教学方式

语文教材选取了很多优秀篇章来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而所选教材中长篇课文所占比例较大,如果采用面面俱到的传统教法,往往会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很难在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是增加45分钟语文课的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长文短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题目入手。教学时,教师板书好课题后先让学生审一下题,思考文章的选材(内容)。审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做到以审代讲。当学生跃跃欲试想了解课文内容之际,再让学生打开课文寻找答案,分析课文。例如,在介绍苏轼的作品时,教师现为各位学生讲述一下苏轼的人生经历,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审视将要讲的苏轼的作品,让学生在苏轼的作品中探索答案,了解苏轼为何写作这一诗词。之后再让他们打开课文对照。这样既避免了烦琐的分析,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們有意注意和审题的能力。

从思路入手。在学习林觉民《与妻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电影版本的《与妻书》,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再了解整篇文章,让学生感受作者在狱中咬破手指用鲜血给妻子写下绝笔信的情景,了解当时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通过了解这些文章的这些细微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经历,了解文章思想。

三、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推动学生通过高职语文课程快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驱动力。目前,有很多教学方法都值得教师尝试,任务驱动教学、多媒体教学、开放性教学等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专业知识与职业需要,将未来职业中可以通过高职语文教学提高的知识与技能变为实际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讨和研究的过程中,运用学习资源,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生动的图像使文学作品对学生形成较强的感官刺激,再融入文学作品的知识性和人文性,这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多样化的开放性教学活动。例如安排学生做社会调查、找到人群消费的热点、撰写调查报告,教师还可以在节日组织学生售卖节日礼品,让学生自己提出创意、策划活动、编写宣传海报,鼓励学生活学活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融入社会,找到自己的差距,提高组织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的竞争力全面提升。

四、进行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教育使语文教学真正融入职教工作,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在教学中,结合语文教材,设置恰当的教学任务,形成相互协作的品质,正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现代高职理论认为:语文学科是最适合培养学生合作素质和应用能力的课程。教师应结合优秀篇章,引导学生体会协作意识和包容精神的重要性。比如《史记》当中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呈现出我国传统文中的优良人文情怀,教师要善于利用这样的教学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教师、院系也可积极组织开展团队活动,比如辩论会、演讲赛等,在体验活动中让学生提高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篇9:中语文组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

1.《病理实验技术》课程的开展

病理学属于形态学学科, 病理医生的任务是阅片观察病变, 切片制作主要由病理技术人员完成。近年来, 随着医学生越来越多加入科研队伍, 基本的病理切片制作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成为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开展《病理实验技术》课程,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切片制作过程中培养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初步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具体实施如下。

1.1 教师队伍配备。

《病理实验技术》课程和病理学实验教学一样, 首先由教师讲授基本知识, 然后分小组完成操作部分。教师均为有多年丰富制片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 完全胜任实验的教学任务。

1.2 课程设置安排。

《病理实验技术》课程隶属于《病理学实验》课程的一部分, 共20学时, 包括常规HE切片的制作;特殊染色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三部分。学生分小班上课, 每次2学时, 前1学时由讲师课堂教学讲授, 后1学时动手操作。操作过程分小组进行, 保证人人有机会动手, 人人必须动手。除三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实验技术人员带教以外, 本室的硕士研究生也一起参与教学。因此, 不仅训练了本科生的技术操作, 而且巩固了研究生的操作水平, 培养了研究生的教学能力。

1.3 课程考核。

《病理实验技术》课程不单设考试。学生上课严格考勤, 每个学生经过20学时的学习和操作, 需至少独立完成一张常规组织学HE切片;三张特殊染色切片和一张免疫组化切片。五张切片作为作业上交, 亦作为本课程的评定标准。教师只给予“合格”与“不合格”两种评估, 不给具体分数。不合格的学生需利用课外时间自行来实验室完成切片制作直至“合格”。

2.《病理实验技术》教学中的体会

近年来, 随着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变化, 医学本科生毕业后加入研究生行列的人数日益增多, 医学生本科毕业后进行硕士阶段的科学研究已成大势所趋。我室在本科生病理学实验教学阶段开设了《病理实验技术》课程, 让本科生进入实验室接触科研阶段的实验技术, 为日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2.1 实验室环境保证实验进行。

作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我室的设备仪器完全满足了课程需求。我室已开展了多年的临床工作, 硬件上的条件完全胜任教学。软件上, 带教老师均有多年临床制片经验, 技术扎实。硕士研究生也都有1年以上科研经历。我们采取老师带教为主, 硕士生监督为辅的方式, 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按照教学计划的内容完成学习任务, 制作高质量的切片。

2.2 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病理学实验的阅片属于被动型学习。相比被动型学习, 《病理实验技术》课程中学生自己动手的过程,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阅片与制片相结合的教学, 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均表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不仅提高了对《病理学》的学习热情, 对科研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以往的“盲目考研”转向为有目的、有兴趣的考研。

参考文献

篇10:中语文组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

纵观整个高中阶段的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在人教版“必修本”中,“阅读鉴赏”栏目下分文体组合选文单元,五册“必修本”中共精选范文91篇,除此之外,编者在每篇课文后面精心设计了若干阅读鉴赏思考题或训练题;在每个单元的前面设计了“单元提示”,以说明单元的文体特点、学习内容、要求、方法、重难点,提示单元学习的终极目标。“表达交流”栏目编者按照“听说读写”系统地编写了25篇知识短文,并在每个知识短文后精心设计若干个训练题。“梳理探究”,依次系统地编写了若干篇“语言基础知识”短文,并在每篇知识短文后设计了若干个与知识点相应的探究训练题;在此栏目中,编者还煞费苦心地撰写了与语文学习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华文化知识短文,“名著导读”栏目里,五册课本里精心选择古今中外10部名著作简要介绍。

本册课本与全套课本一样,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指导,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读写能力和相应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建构体系,确立纲目,敷设篇章。但不同之处在于,本册课本是针对高中必修课起始阶段使用的,它必须考虑到学生“初始”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所以课文的精挑细选,单元导语的订正,“研讨与练习”题目的精心研究,“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的教学内容安排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容易接受和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下面笔者就从不同文体的“阅读鉴赏”单元对“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究。

第一单元: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在开篇的单元提示中,编者明确介绍了新诗,这种介绍比较简单易懂,适宜初学者的认知能力。接着编者介绍了学习本单元的目的:“读诗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学习用精炼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来表达情意。”初学者会对“意象”产生一些疑问,这些提示也就向教师提出了隐性教学的要求:在本单元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炼”、意象为何物,选文中意象新颖在哪里,意象如何才属于“新颖”等等问题。第三,编者介绍了学习诗歌的方法:“反复朗诵”、“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其中“反复朗诵”和“发挥想象”是学习诗歌的基本训练和要求,对于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来说也是很容易做到的。另外本册课本的“表达交流”中的“朗诵”一节,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朗诵的相关知识、方法、技巧等,可以较为全面地指导学生朗诵。所以说“表达交流”的“朗诵”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参考和辅助作用。教师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可以让学生在了解了“朗诵”以后预习本单元的选文。

“分析意象”、“感受真情”是单元教学重点,分析意象又是教学难点,学生可能不懂什么是意象,不会分析意象,应该教给一些关于意象的知识,明确了概念有利于顺利地把握和分析诗中意象。

最后编者在单元提示中又点明诗歌与青年人的联系,鼓励学生学习写新诗,这些话语对初学者有一定的帮助和激励,从学生自身出发,能够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选文分精读课文和选读课文,这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来分的,这首先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一单元中精读课文是《沁园春·长沙》和《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中国古典诗歌和新诗的比较学习,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更能够了解和领会到中国古诗和新诗的各自特点和区别。选读课文是《大堰河——我的保姆》和《中外短诗五首》是长篇诗歌和短篇诗歌的比较,外国诗歌和中国诗歌的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在比较中学习这些经典的情感丰富的古今中外诗歌。

诗歌单元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诵课文,通过揣摩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境,探索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思想和艺术美。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初学者,教师首先要把单元提示的学习作为一个重点,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以及怎样去合理利用教材资源:比如本单元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学习诗歌的方法是“反复朗诵”,在本册课本的“表达交流”中我们就能够发现有关朗诵的相关知识。从单元提示中我们就可以明晓“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阅读鉴赏”的学习中更好地学习表达交流,而“表达交流”又为前提(方法)和平台(实践)。

第二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单元提示中,编者向我们介绍了山水游记的一般内容和写法,这就把山水游记的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了起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有“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 接着编者针对阅读本单元的方法作了提示:反复阅读文章,联系作者和时代,品味作者情感和文章旨趣,体会文章的节奏、语气和韵味,培养文言语感和审美能力。这一系列的提示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过对于教师也提出了隐性要求,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类文章,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课文选了古代经典山水游记类散文:《兰亭集序》、《赤壁赋》、《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游褒禅山记》四篇,这类散文的学习要求学生首先要扫清语言文字障碍,在此基础上再把握文章主题或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登堂入室,顾及其他目标。因为这些是文言文学习的规律和要求,作为教师应该在学习主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础上进行教学,不能忽略基本训练而一味地进行玄妙的“探究”。

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单元的学习和“表达交流”中的“朗诵”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朗诵”的学习,我们在第一单元已经学过,也可以向学生进行提示,由于是刚学过的内容,不可进行过多的重复。笔者又发现“表达交流”中的“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与本单元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说本单元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但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完本单元后学习“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学生在这种比较中学习和实践,更能体验到散文写作的方法,体悟到今古名文的迷妙之处,进而爱上文言或现代散文也未可知。

第三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

本单元的文体也是散文,不同的是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事,单元提示已经告诉我们了。编者告诉学习者作者如何写作这类文章,从这些文章可以学到什么,如何学习这些文章。编者还明确提出一个学习方法:对于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对于进入高中后的学生学语文第一次尝试圈点批注,老师们可以提示方法,关注学生圈点批注的过程和结果。

课文所选的都是名家的名文:《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金岳霖先生》四篇,这些文章中作者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行为事迹的描述,进而所作的评价,以及所表现出的情感,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增进学生的社会阅历,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的意义。

本单元的学习和“表达交流”中的“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交相回应。在学习本单元之后学习“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和“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可以说是学习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学生在学习大家们的写人记事文章后,自己学习写作这类文章可以说轻车熟路,不过仍然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

编者在单元提示中,明确地点明新闻与我们今天生活的密切关联,以激起学生的兴趣。编者接着介绍了新闻和报告文学的特点,最后介绍了学习这类文章的方法和目的。

选文紧密地结合了时代时事,选取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代表作品:《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包身工》、《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飞向太空的航程》。这些课文似在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之间:学习新闻作品,与其他单元相比,更多一些专业性要求;学习报告文学,与学习新闻作品相比,更多一些语文学习的一般要求。“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的教学要求把学生目光和思维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学习和了解社会生活的“阅读鉴赏”文章与“表达交流”中的“‘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相互照应。可以说本册课本的“阅读鉴赏” 与“表达交流”是紧密结合的,也可以说是听说读写的严格结合。

“阅读鉴赏”单元都是由“单元提示”、“课文”、“研讨与练习”3个板块组成。“研讨与练习”:精读课文一般3~4道题,略读课文2~3道题,部分题型和内容设计是开放的,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拓展的空间。如第一单元中的几篇选文的“研讨与练习”中出现了“用自己的话描述”“你有什么看法?”“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有人说《断章》……你说呢?”“你认为诗中的‘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怎样理解”等等都是一些主观性比较强的题目。

在“研讨与练习”中还出现了很多与选文相关的延伸性知识,如《沁园春·长沙》的“研讨与练习”〈三〉中安排了毛泽东不同时期的代表性诗词。这些知识有利于学生文学视野的拓宽,有利于文学素养的提高,这些知识也是高中教学与将来的学习内容——大学教育相衔接,并为大学教育奠定基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研讨与练习”的学习,合理地利用延伸性知识。

本册课文除了新闻报告文学,都是诗歌散文,属于纯文学作品,其实报告文学也可以归到文学作品的范畴,可以说本册课本的文学色彩较强,意在着重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有助于初学者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树立。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就要从实际出发,增加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本册中教师应首先考虑到初学者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注重情感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教学。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其自学能力,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内容。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本册的教材安排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提高学生初学高中语文兴趣不可多得的教科书。

上一篇:江豚,我们的宝贝作文800字下一篇:经济生活主干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