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门的世界影评

2024-04-12

楚门的世界影评(精选8篇)

篇1:楚门的世界影评

《楚门的世界》影评

电影《楚门的世界》讲述的是奥姆尼康电视制作公司为了获得巨大成功以赚取巨额利益,经过千挑万选收养了一个婴儿楚门并把他培养成为纪实性肥皂剧《楚门的世界》中的主人公,然而这一切的一切楚门却浑然不知。

近三十多年里楚门一直生活在一座叫桃源岛的小城(实际上是一座巨大的摄影棚),他是这座小城里的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纪人,楚门看上去似乎过着与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但他却不知道生活中的每一秒钟都有上千部摄像机在对着他,每时每刻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他,更不知道身边包括妻子和朋友在内的所有人都是演员。虽然感觉到每个人似乎都很注他,但这些都没有他太过于在意。由于节目组的疏忽,一次偶然楚门看到了自己已故的“父亲”,他开始怀疑周围的一切,虽然最终节目组为他安排了“父子相见”的美好结局,但这一直困惑着他。他又想起了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想念且默默寻找的女孩施维亚的相遇,还有她给自己的暗示以及被强行带离片场的结果。

渐渐地他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他楚门发现他工作的公司每一个人都在他出现后才开始真正的工作,无论他认不认识的人都认识他,他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和车在反复来往,更让他不敢相信的是,自称是医生并每天都去医院工作的妻子竟不是医生。楚门开始怀疑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包括他妻子、朋友、父亲等所有的人都在骗他,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油然而生。终于他决定克服自己的恐惧逃离这个地方去寻找自属于自己真正的生活和真正爱他的人。然而,楚门却低估了集这个肥皂剧的制作人、导演和监制大权于一身的克里斯托弗的力量。他将一切都设计得近乎完美,近三十年里牢牢地把楚门控制在海景的超现实世界之中。终于经过了重重阻碍,眼看着就可以越过海洋到达彼岸的时候,他却绝望地发现他面前的大海和天空竟然也是这个巨大摄影棚的一部分,这时克里斯托弗在天上巨大的控制室里向楚门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告诉楚门他如今已经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明星,他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如果他愿留在海景就可继续明星生活,楚门不为所动,毅然走向远方的自由之路。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场现场直播,没有彩排,没有剪辑,没有NG后重来。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舞台的主角,我们带着戏子的面具在台上演绎着悲欢离合。或许是这个大时代的物欲横流,我们不得不带着或真或假的面具去演绎自己或别人的人生。所以我们常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虚假与真实,美好与残酷,刺激与平淡,荒诞与惊奇无不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就像这部电影,其实有时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楚门呢。

假如所有的真实都是虚假,你身边所有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谎言,你身边所有的温暖都只不过是剧本的演练,当你发觉了真相颠覆了你的所有,你该何去何从。是选择继续沉沦,在这永不止境的陷阱中陷落,还是选择奋力一搏去拥抱未知?小的时候我常在想人死后会是怎样的存在,是继续的生活在天堂还是就此消失,直到现在我想所有的我们对着一问题也未可知。楚门选择的走向自由就仿佛是一种重生,他做了近三十年的梦,如今梦醒了面对未知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他一样会有足够的勇气。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老布在监狱里待了五十年后被刑满释放,然而他却不愿去面对“未知的世界”,他害怕所有的改变,终于他出狱一周后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义无反顾,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面对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后还能够坚定不移的不改初心。

这部电影前半部分很令我困惑,不知所云。影片开始的一段我以为楚门是一个演员,他是一个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的疯子,到了后面才明白,其实他只不过是一个被人摆布却

浑然不知的木偶。我想我们从未想过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这一定不会发生在我的身边。然而正是由于这部电影的荒诞滑稽才是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我们常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那么我们是真实还是虚假,是舞台上的小丑还是幕后的操纵者?

这部电影仿佛是一个时代的隐喻,我们都是“楚门”。它以真实人物的视角展现给观众的,而这更容易使我们产生共鸣,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组织社会问题,当你所处的世界背叛你时,当你拥有一个选择的机会的时候,你是否会勇敢的踏出出口呢? 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组织中,我们有时候也会发现自己被欺骗,被操纵,被利用,被愚弄。你身旁的友情,爱情,甚至亲情都是虚假的。此时的我们是向现实妥协,继续沉浸于谎言之中,把自己玩弄于鼓掌之间,甚至自娱自乐,在狂欢的瞬间,出卖我们的隐私,尊严甚至生命。还是,我们能勇敢一些,撕开这个虚伪的世界,用真实的自己创造一个真实的世界。

在我看来一切都是可变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人,就像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或者说是模式化的事物。我们不能被教条束缚,不能被假象迷惑,不能被诱惑套住。所以,如果你怀疑,那就去证实,拿出勇气坚定不移,想楚门那样奔向自由之门。

电影中导演为了给观众们更强烈的视觉感受,让工作人员不停的切换镜头,或放大或远视,或照耀明月使观众们更加的感同身受。然而这些画面确实采用无以计数的摄像机的角度来拍摄,它们全部充斥着楚门生活的各个角落,观众们自由的观看电视节目当做消遣的同时楚门却一只被束缚在笼中的鸟儿任何宰割,毫无隐私可言,这种鲜明的对比无疑是一种讽刺,也为影片增添了压抑氛围。

导演把楚门生活的小岛命名为桃源岛顾名思义是想构建一个虚拟的世外桃源,然而可悲的是它并不是想陶潜所想象的和谐安乐,天下大同。它是一个用谎言堆砌的“幻境”,一旦谎言戳穿一切便将不复存在。其实,在社会学的研究中,社会学家们也会人为的创造出某些情境。在这些可以控制的环境中,通过设定一定的变量和定量,来研究某些变量间的关系,或是了解这些设定的情景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楚门就像是一个试验品,为了验证电视剧的收视率及大众评价。然而,这终究是用来娱乐消遣的,当电影结局楚门终于走出了“幻境”后,人们除了为楚门的胜利而欢呼外并没有很在意,而是商量着找更好看的节目。楚门成为了一个大众牺牲品,但值得欣慰的是他终于走出了虚幻,奔向自由之路,回到了本应属于他的真实世界。楚门的完全不知情,从一开始就确定克里斯托的桃源世界,是一个地位完全不相等,结构完全不平衡,这都为一切终将会回归到原点以及组织的最后消亡埋下了伏笔。

《楚门的世界》作为一部经典影片,让我们学习也反思了很多。

“我们厌倦了演员造作的表演和虚假的感情。我们厌倦了放焰火和花哨特技。尽管他居住的世界在某些方面是假的,但楚门本人却千真万确„„这不是莎士比亚的杰作,但,这是真实,这是生活的本身。”

篇2:楚门的世界影评

广播电视编导14-1 141512018

存在 自由 梦想

---------浅析《楚门的世界》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视听语言(画面 声音 镜头等)通过分析这些手法去领会导演在影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并就影片的内容以及其所要表达的思想讲述自己在这部影片中对生命存在的意义,自由的概念以及梦想追逐的看法。

关键词:画面 声音 镜头 存在 自由 梦想

总述:30年前奥姆尼康电视制作曲公司收养了一名婴儿,他们刻意培养他使其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纪实性肥皂剧『楚门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公司为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这一切却只有一人全然不知,他就是该剧的唯一主角——楚门。楚门对此完全不知,以为自己快乐正常的在一个宁静和谐的小岛上生活。他与周围的人相处的十分融洽,娶了一位美丽的妻子,有一个知心的朋友,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那么美好。然而,他没有想到,这一切竟然都是电视台的安排。他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电影棚,他的朋友,邻居,甚至妻子和父母都只不过是演员而已。周围的一切也都只不过是制造出来的。从他呱呱坠地开始的30年来,他的生命的一举一动全都暴露在隐藏的摄影镜头面前。并成为一部受到全球上亿观众喜爱的肥皂剧《楚门秀》。为了创造一部史无前例的真人秀,为了保持极高的收视率,电视台的幕后操纵者千方百计的隐瞒一切,但是伪装还是伪装,虽然这个谎言持续了30年,最终真相还是暴露出来。楚门厌倦了这种被人摆布被人观赏的生活,毅然踏上了逃亡之路,开始了对新生活的追求。

(一)存在

在画面方面影片中的色彩给人很阳光的感觉,暖色调让观众的眼睛在观感上很舒适,既没有冷色调的突兀,也没有强烈色彩对比的刺激。影片中的构图也是一个亮点,例如将人物作为画面中的一点,背景无限的大,来传达主人公得知真相的恐慌,无助。在画面中,人物要么很小要么是一个很大的特写,给观众最佳的真实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本片中的光线效果也很到位,多采用了正面光,并且画面的光线很明亮,表现着温暖平和,没有尖锐矛盾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楚门生活的安逸与平静,渲染了欢快的气氛。但这就是生活的存在吗?即便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是合理,但存在只是合理吗?存在的意义到底在哪儿?

楚门的一生都是平凡的,并且快乐而顺利,和世界上大部分人一样,从小到大的经历也都是自己真实感受到的。你能想象这一切竟然会是假的。你能想象居然会有这样一个天大的局,从每一个细节都设计了自己的人生么。俗话说“眼见为实”,可是这整整一个世界的虚幻,从一开始就剥夺了个体对真实意义的理解。

楚门是存在的吗?通过观察楚门的人生,我们也会不由得反思自己的存在的正确性,我们自身是存在的么?影片主人公的名字“楚门”在英语里就是“true(真实的)”和“man(人)”的变化。楚门追求的是真实,应正真正存在的意义。而之前生活在虚假里的“真实之人”,显然是对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大讽刺。

(二)自由

影片中声音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感,它没有很优美的背景音乐,其中仅有的也只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声音,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现了楚门生活的真实性,让我们能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除了背景音乐的运用之外,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广播台播音出现时播放的很突兀的曲子,不和谐的声音背后是操控人员的手忙脚乱。正是这种对声音的操控,让“楚门的世界”里,阳光灿烂,人们和平开朗,处处都是真善美,一如真实世界里父母教育孩子或者新闻里播放的那样,可笑的就在于这样一个理想化的被称为“真实”的世界其实只出现在虚假里,是人造的。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存在,本身也是一件困惑人的事情。

为了阻挠楚门发现真相,导演从肉体的折磨到精神的说服手法都用上了。“自由”话题里,最后要说的就是个体的隐私权——个体自由的最基本保证。楚门当然是没有隐私权的,从出生开始,他一切的秘密就被剥夺了,全面不同角度覆盖的摄像机,将其一生清晰准确的记录下来,呈现在了世人面前,也正是这种对隐私的侵犯,这个节目达到了任何艺术创作都无法达到的真实,因此吸引了诸多观众,经久不衰。甚至在收视率开始出现下滑后,导演毅然决定在之后就要开始播出楚门的性生活,而作为一个无知的个体,楚门并未发现自己处境的可怜可悲。民主一直捍卫的就是个体的权利,为何楚门就这样被无缘无故的剥夺了一切呢。因为大众喜欢,人民喜欢。所以这个节目居然变成了合法存在的。这涉及到的便是公众如何真正捍卫个体权利的话题了,如何防止民主变成践踏民主的有效合法工具,本身便是这种民主制度自身最需要防范的问题。

(三)梦想

楚门被设定,我们是能看到的。安排的剧情和演员;为了控制他,尽力去影响他的思维,想法以及习惯(从小到教育,父亲溺死的桥段,报纸对桃源居住环境的渲染,海报对空难的宣传等等)。这所有的设定都让楚门感到,他在桃源30年的生活是那么的自然而惬意,整个世界本应如此。

梦想是一切改变的源。

楚门对他的梦想从没有放弃过,或许在平时没有太多的行动,甚至说对他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影响,照样工作结婚。但是这个梦想却在他心里慢慢发芽。

然而,当你决心要走出日常的生活,去追寻梦想时,身边本来自然和谐的一切竟忽然变成了压力。

楚门想去斐济时,所感到的是来自工作,母亲,妻子,朋友以及从小就被强加的思想(水的恐惧,飞机的不安全),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压力。于是,他想追寻梦想的念头一次次被扼杀。

我们被设定,多数人根本不自知,回想我们走过的这么多年,不都是按照我们的父母,按照这个社会所预定的路线走的吗?不断的读书,接着就是找一份好的工作,然后,再就没有了然后,一辈子就这么安逸的过来了。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楚门那样的勇气去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现状,所以我们身边的这一切看起来是理所当然。

篇3:影片《楚门的世界》之人生启示

《楚门的世界》是美国好莱坞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部构思奇特、寓意深刻的黑色喜剧影片。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完全剥夺了自由和隐私, 沦为大众娱乐产业的牺牲品, 最后终于觉醒, 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楚门出生时就被奥姆尼康电视制作公司收养, 成为该公司真人秀的主人公。三十年来, 他一直住在一座叫桃源岛的小城, 过着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他有慈爱的母亲、漂亮的妻子、知心的朋友、友好的邻居、稳定的工作。一切都似乎很完美。他完全没有意识到桃源岛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 生活中的每一秒钟都有上千部摄像机在对着他, 每时每刻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他。楚门身边的所有人, 包括父母、妻子、朋友在内都是这场“真人秀”的演员。直到有一天, 他在街上看到“过世已久的父亲”, 他才开始怀疑周围的世界。他感觉到自己被监视、被欺骗。于是他想起自己的初恋情人丝薇雅曾经对他说过, 他生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里。当他试着离开桃源岛, 去寻找丝薇雅时, 他身边的人对他百般阻挠。为了把楚门留在岛上, 导演克里斯托弗甚至安排了他的父亲和他相遇, 演出了一幕催人泪下的父子相遇。可是识破这个虚拟世界的楚门没有放弃对命运的抗争、对理想的追求。他克服了对海水的恐惧, 乘上了象征奔向自由的“圣玛利亚号”。克里斯托弗为了继续控制楚门, 启动了暴风雨。然而楚门并没有放弃, 终于到达了世界的尽头。在那里, 他找到了一扇写着“出口”的门, 勇敢地走进了漆黑的、未知的真实世界。

影片不仅对“利益至上, 媒体万能”的价值观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和批判, 也歌颂了主人公勇于追求理想、反抗命运的精神, 对我们有深刻的启示。

日渐普遍滥用的媒介权利

媒介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从生活购物到了解新闻信息, 媒介都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然而,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商业化的运作, 媒体从最初的信息传播工具逐渐变成一种无形的文化控制力量。随着介入生活的广度、深度和力度的不断加大, 媒体已经成为一种权利的本身。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在享受媒介所带来的舒适便利的同时, 人们也渐渐丧失了对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判断的敏感力, 受制于媒介所创造出的虚拟世界和虚拟规则。媒介成为一种新的权利象征。

媒介的强大控制力在《楚门的世界》中被放大到了极点。电影中, 克里斯托弗导演是媒介权利的代言人。他如同神一般制造了整个楚门的世界, 在庞大的摄影棚构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他不仅控制了打雷、下雨和日出, 还随心所欲地设置情节, 将楚门一次次虚伪地玩弄。他让众多的演员扮演楚门的同学、朋友、父母、邻居、同事, 甚至妻子。为了阻止楚门离开桃源岛, 他让楚门的“父亲”“淹死”, 让他产生负罪感, 一到海边就畏惧。当楚门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怀疑的时候, 又设计让他的“父亲”复活, 演出催人泪下的一幕。

影片最后克里斯托弗和楚门的一段对话更是发人深省。

楚门问道:“我是谁?”

克里斯托弗回答:“你是一个明星。”

楚门又问:“什么都是假的吗?”

克里斯托弗回答:“你是真的。所以 (节目) 才这么好看。听我说, 外面的世界比我为你创造的世界更加不真实。同样的谎言, 同样的欺骗。在我创造的世界里, 你不用害怕。”

在这信息泛滥的传媒时代, 我们和楚门一样成为媒介权利的囚徒。媒介权利的失控让我们一直生活在传媒创造的虚拟环境中, 精神世界早已被冗杂的社会信息所掏空。就像克里斯托弗所说的那样, 我们相信自己所见到的一切。这让我们失去怀疑的精神, 失去独自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媒体用其所创造出的意义符号塑造了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以及价值观。总有一天, 它可能在为我们打造一个全新世界的同时, 在幕后操纵我们的一切。

日益膨胀的窥视欲

英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 (Laura Mulvey, 1941年-) 认为, 有三种与电影有关的“观看”。首先, “是摄影机器的观看——当它记录为了电影而安排的事件”的时候;其次, “是观众的观看——当观众观看最终的电影产品时”;最后, “是屏幕上电影中人物彼此的观看”。《楚门的世界》中则存在两重被看的关系:第一层是楚门被影片中的观众看, 第二层是楚门和观众们同时被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观看。

电影中的观众作为一个窥视者观看楚门生活的时候, 实际上也在某种潜意识里面满足了对人性偷窥的欲望。媒体以其窥视技术, 把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 但是在想象中却存在的世界真实地展现出来, 从而出人意料地将可能世界嵌入了现实世界, 以满足现实世界中无聊、空虚、毫无信仰的大众对无辜的人的私生活的窥视心理, 以实现追逐商业利益的目的。

楚门自从出生就置于镜头之下, 成为一场真人秀的主角。他的日常生活透过岛上五千台摄像机传输到电视上, 全天候被全世界二百多个国家的观众收看。毫无疑问, 楚门是一个被媒介操纵、被观众窥视的无辜受害者。但是被操纵的还有那些窥视他们的观众。他们也迷失在导演克里斯托弗精心设计的“虚拟世界”中。他们整夜观看楚门的世界, 连喜怒哀乐也被节目的内容所影响。

在这样一个媒体发达并具有一定病态发展趋势的社会, 人的隐私似乎不再被人所尊重。对于他人秘密的窥探似乎渐渐成为人生活中的乐趣。于是乎, 狗仔队变得越来越神通广大, 各种“门”事件层出不穷, 甚至还有人为了名利, 出卖自己的隐私。如果任由这种窥私欲无限的膨胀, 我们不仅会毁掉别人的生活, 最终也会失去自己的世界。

永恒的命运抗争和诉求

影片中, 导演克里斯托弗是楚门世界的创造者, 也是楚门命运的掌控者。自出生起, 楚门所看到的一切——天空、太阳、月亮、大海、建筑、风雨雷电都是被精心设计出来的;他身边的所有人——父母、妻子、朋友、邻居、同事, 甚至狗都是导演安排好的演员;他所经历的一切——成长、丧父、初吻、婚姻都是人为操控的。

虽然如此, 楚门从未放弃对爱情的向往, 对自由的追求。当他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怀疑的时候, 他试着离开桃源岛, 去斐济寻找。他去买机票, 可是售票员告诉他没有去斐济的航班;去车站, 司机故意使汽车出现故障。觉醒后的楚门终于克服了对海水的恐惧, 扬帆远航。他的叛逃遭遇到克里斯托弗的强烈阻挠和疯狂报复。狂风、暴雨、闪电, 也没能够使他放弃对自由的憧憬, 对命运的抗争。“你必须杀死我才能阻止我”显示出他为了自由宁愿放弃生命的豪迈气概。当帆船撞到摄影棚的时候, 他终于到达了这个虚拟世界的尽头。那扇写着“出口”的门背后是一片漆黑的世界, 也是未知的、真实的世界。

结语

该影片虽然拍摄于十多年前, 但是, 我们今天依然可以感受到它强大的现实意义。影片的主角名字是“Truman”, 意思是真的人。在媒体日益渗透我们生活的今天,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楚门, 都像他一样被媒介和其他力量所操控而不自觉。我们习惯了媒体给我们创造的世界, 接受了被安排的一切, 以至于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而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而要获得真正的自由, 必须像楚门一样打破习惯的力量,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 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 不断地与自己的命运进行抗争, 直到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 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真的人。

摘要:《楚门的世界》是一部匠心独运、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黑色喜剧影片。文章拟从滥用的媒介权利、膨胀的窥视欲、命运的抗争三个方面对这部影片进行分析和解剖, 从而揭示该影片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哲理以及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深刻启示。

关键词:楚门的世界,媒介权利,窥视,命运

参考文献

[1]韩红梅.对《楚门的世界》的文化解读[J].电影评介, 2008.

[2]卜利丹, 常婧.从《楚门的世界》看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J/OL].新闻爱好者, 2012.

[3]邢润梅.电影《楚门的世界》与媒体权力的文学解读[J].山西师大学报, 2008.

[4]徐芳.真实与虚假—浅谈“楚门”人物形象的塑造[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

[5]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篇4:楚门的世界,我们的世界

他幽默风趣,又擅长走无厘头搞笑路线,因此被冠以“喜剧之星”这一头衔。然而,金·凯瑞努力不将自己限定在“笑星”这个身份中,他奋进、突破,于是有了之后许许多多深入人心的角色,“楚门”就是其中之一。

楚门生活在一个名为桃源岛的小地方,是一名保险业务员,平凡得如同你我。日子本该就这么过下去,直到有一天,楚门意外在街上遇到已辞世多年的父亲,这才令他对生活起了一丝疑心。通过细心观察,楚门竟然发现,街边走动的人永远都是同样几个,同事和妻子总像在监视他。楚门渐渐对自己身处的世界心生疑惑,恐惧万分。

原来,整个桃源岛是被搭建出来的巨大摄影棚,除了男主角楚门自己以外,其他人都是专业演员,他们出演的正是在全球放映的真人秀电影《楚门的世界》。

千思万虑后,楚门决定逃离这个虚幻的世界,寻找真实的人生。

楚门在海上扬帆寻找出口的情节令人揪心——海天茫茫,没有一处是楚门的藏身之处,陪伴他度过前半生的家人与朋友已不能再信任,那感受不是常人可以体会到的。

楚门的信念远比观众强大得多,他专心致志地划着小船,只为向那无边无际的远方奔去,那里有他所追求的自由。下一秒,小船搁浅了——原来,那一片蓝天,那一抹碧海,同样在巨大无边的摄影棚内!楚门以为自己逃脱了,事实却如此令人沮丧。

这时,导演的声音响起。他告诉楚门,只要在摄影棚中,楚门始终是那个炙手可热的大明星,他的表演让人落泪,惹人欢笑,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为了看他而彻夜不眠;然而,他一旦走出了这摄影棚,就什么都没有了……

回想自己过往几十年的人生,不过是电视机前观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一举一动在观众眼中不过是可笑的小把戏……楚门不再犹豫,打开摄影棚大门,缓缓走出去,留给观众一个坚毅的背影。

那一刻,我在心里欢呼不已,为了楚门的勇气与坚持,为了他追求自由与真我的执著。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值得人深思与讨论的电影。

“楚门”这个名字,在英语里和“真实的人”同音,因此,《楚门的世界》更名为《真人秀》也不为过。电影的名字如此别出心裁,其实是创作者希望借助这部电影,来表现真实世界中每一个平凡人的生活罢了。在这个世界里,几乎每个人都忙碌着,让自己变得优秀,让生活变得美好。会不会当我们回首过往时,发现自己已变得不像自己——肩负的压力如同厚重的壳,脸上的笑容犹如冰冷的面具,一切都让自己透不过气来。

也许,我们都是楚门,只不过我们发现了每个角落隐藏着的摄像头,并且愿意在它们面前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都说生活如戏。

或许有一天,当我们明白生活中什么对自己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时,才能体会到楚门那看似愚钝的智慧——他放手一搏,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篇5:影评《楚门的世界》

(非影评部分)

写在前面的话:我想我是有必要交代一下的。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我之所以没有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泰坦尼克号》,是因为我怕我最喜欢的电影经过自己的剖析后,不再是原有的那般至纯至美。就像交换礼物的时候收到圣诞礼物一样,我怕打开它的包装,因为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谢谢朋友的一些建议,最后我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选择电影《楚门的世界》作为评论对象。(非专业影评部分)

The Truman Show是一部1998上映的美国电影,中文名为《楚门的世界》、《真人show》亦或《真人电影》,片长103min,类型为剧情|喜剧|心理电影。导演:彼德·维尔。主演:金·凯瑞等。《楚门的世界》荣获1999年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剧情类)、金球奖最佳男配角、金球奖最佳原创配乐以及第七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原创编剧提名。

剧情简介:从小生活在小镇的楚门是一个十分平凡的人,除了一些稀奇的经历之外——初恋女友玛丽突然失踪、多年前溺水身亡的父亲突然出现在眼前,他和大多数美国30岁的男人没什么不同。直到有一天,他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阴谋”之中,无论走在哪里,干什么事情都有一种“被跟踪”的感觉。其实,楚门生活的小镇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他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曝露在大约五千部摄像机下,他身边所有的人,包括妻子、朋友甚至父母都是奥姆尼康电视制作公司的演员。原来,早在30年前,奥姆尼康电视制作公司收养了一名婴儿,他们刻意使其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纪实性肥皂剧《楚门的世界》的主人公,但这一切只有一个人蒙在鼓里,就是该剧唯一的主角楚门。然而,既是《楚门的世界》忠实观众又是该节目群众演员的年轻姑娘玛丽对楚门的遭遇深感同情,给予了楚门善意的暗示,在一连串怪诞的事情发生后,楚门开始怀疑自己所处的世界。最终,楚门凭借着对玛丽的爱以及对正真生活的追求,不惜一切代价走出了克里斯托弗(奥姆尼康制作公司兼任制作人、导演、监制)所设计的几乎完美、牢牢控制自己30年的超现实世界,回到了真实的世界。

电影《楚门的世界》之所以让人百看不厌,我认为在于电影思想的高度,即电影的idea。当我们在欣赏这部电影的过程中,主观上会不知不觉在剧情或是古典配乐的带动下,把自己当作楚门,反思:生活在这样一个虚假的世界里,自己能走出这虚假的世界吗?这就是电影《楚门的世界》不同于一般电影的娱乐化,它是有深度和力量的。

1981年,美国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在《哲学、真理与历史》中提出一个经典的哲学故事——缸中之脑,与电影《楚门的世界》在某种程度意义上可谓异曲同工。缸中之脑是一种设想。设想一个人被一位邪恶的科学家做了手术,把他的大脑从头颅中取出,放进一个营养缸里,以使之存活。大脑的神经末梢同一台超科学计算机相连,这台计算机使这个电脑的主人具有一切的幻觉。人群、物体、天空等,似乎都存在,但实际上,此人所经验到的一切都是从计算机传输到神经末梢的电子脉冲产生的结果。较电影《楚门的世界》,这个被做了手术的人就算得上是楚门了。楚门就是缸中之脑的主人,不同的是,构建虚拟的不再是一台与大脑相连的超科学计算机,而是楚门所处的那个小镇。小镇这台电脑的主机箱就是克尼斯托弗,他通过所有镇上的人——全部都是演员,给予楚门感觉与刺激,使其生活在一个虚拟的幻觉中。如上所述,楚门的世界与缸中之脑是如此的类似。其实,电影《楚门的世界》

正是将缸中之脑这样枯燥乏味、枯涩难懂的哲学思考,借用电影这门综合艺术,通过楚门这一典型人物的特殊经历进行诠释,但又不失缸中之脑这样哲学思考引人趋向怀疑论者的作用意义,这当然使人百看不厌。观众百看不厌的不是电影画面的美与真亦或其他具体表象,而是观众本身深深陷入通过观看电影《楚门的世界》而获得的哲学思考中,欲罢不能,从观众主体上看就表现为观众百看不厌了。(其实一个是主动一个是被动的区别罢了。)由此可见《楚门的世界》 这部电影的深度与力量。

写到这里,似乎电影《楚门的世界》的思想局限于真与假、实与虚。可当我再一次看《楚门的世界》发现自己找到了新的东西。初看《楚门的世界》,多数人都会被开头的莫名其妙弄得晕头转向,可是多看几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我发现了片头金·凯瑞的话可能是有深刻含义的。我之所以说是“金·凯瑞的话”而不是“楚门的话”,是因为我认为开头的话语是导演或者编剧借金·凯瑞所饰演的楚门一角色来表达给观众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引出影片中楚门这一角色。

开头的话语如下:

‘我不行了,你们先去吧。你不能放弃,就算跛着腿也要爬上高峰。„„答应我一件事,如果我不幸身亡,请把我当作食粮„„。’

这开头的话语在电影接下来的约100分钟里没有任何台词与之对应或者有明显的联系,我更坚定了这句话是导演或编剧借楚门之口想传达点什么,而不仅仅是楚门个性语言的体现。

那么,导演或者编剧想表达什么呢?答案在电影里。

每当电影中土耳其进行曲响起,楚门便在“摄影棚”(小镇)里“扮演”自己的角色。他拥有自己作为保险推销员的职业,有着爱他的父母、妻子、好友以及热情的邻居,哪怕是演的。如果不是电影本身随剧情的发展揭露了假的实质,谁又能分辨呢!所以,导演或编剧告诉我们,楚门这个角色具有个体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主角”的身份上,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具有与镇上普通人一样的普遍个性,这也是楚门被禁锢了30年的原因。试想,如果楚门并未被视作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对待,而是充分体现他的特性,他能被禁锢30年之久吗?换位思考,今天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与周遭也存有同与异,从一定程度上讲,同样也是楚门。不同的楚门,被锁在了各式各样不同的摄影棚里,面对着虚假的世界。而当我们某天像楚门一样,为了爱、真正的生活亦或其他追求而向禁锢我们的事物发起冲锋时,我们必定会像楚门一样受到莫大的阻碍,不同的是,楚门是孤身一人,而我们不是,我们每个人还有楚门。他将作为精神食粮给以我们慰藉,鼓舞我们继续前行。我想这大抵就是导演或编剧要传达的。

最后,我想以纽约著名影评人雷吉·史密斯对电影《楚门的世界》的评论结尾。从表象上看,影片似乎是一个荒诞无稽的人生寓言,然而深入其内部,你会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是深刻的,它会让你觉得不寒而栗,因为也许有一天,你会开始担心是否自己的周围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篇6:楚门的世界影评

第一次看到《楚门的世界》是在去年的报纸上,,《楚门的世界》其实是久闻大名的一部经典,一直没有看。因为我从来都不看欧美电影,可以说是对欧美电影有偏见。但看罢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热爱,为什么楚门又是经典,欧美电影有很多的经典,但这部是最震撼我的,回味良久。

第一次看楚门的世界,我是带着一种探究的心情去看的,说实话看到将近四分之一的时候我都没能懂这电影到底是想告诉我们什么,看的我很是迷糊,但我想既然是经典总会有其吸引的地方,于是我耐着性子看了下去,其实一开始我一直不懂为什么看着看着总会出现一些人在围着电视就像观众在看电视剧一样,然后到楚门父亲的死而复生,我在想到底是怎么回事?可当我发现基斯督是这个真人秀节目的总策划,再然后到基斯督的接受采访,我被惊吓到了。好久才能懂得他所表达的是什么,我无法想象一个人,也就是楚门,从一出生就被选定成为一部真人秀节目的主角,他身边的一切,他所有的生活,都被别人事先安排好,除了他自己不知道外,其他人都是参演人员,包括他的母亲,和一直认为是自己害死的父亲,甚至连从小到大的哥们,和自己的妻子,一切都是虚假的,他们只是演员,只是在配合演戏,而楚门是主角,可这一切他都不知道。只是大家都在瞒着他,让他感觉就像平常一样。而渐渐的楚门发现了不对劲,从死而复生的父亲开始,一切都变得可疑,可这个节目收视火爆,24小事直播,从楚门的出生一直到30岁都是这样。可观众们已经不习惯没了楚门的直播,当基斯督发现楚门在他的眼皮底下逃脱后他找遍了整个岛都找不到之后无奈之下只能停播,这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停播,而他带给观众也是非常震撼的,观众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当他发现不对劲之后他选择了抗争,无论外在干扰的力量多么强大,无论别人的说法多么的委婉,他都选择了新的人生。

篇7:楚门的世界影评

-----------组织社会学角度的剖析

作者: 郑亚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09级本科生

摘要

笔者在总结之后认为要从组织社会学角度来研究问题的话则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展开,分别是组织分工、科层制以及组织中的人文关怀三个角度入手。影片表现出来的事实上远远不止这三个方面,但是笔者认为这三个方面是最明显、最关键的。关键词

组织分工

科层制

人文关怀

一、引言

在欣赏楚门的世界之后笔者感触颇深,包括人性,情感,世界,等等,都受到触动,然而笔者尝试着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来对楚门的世界进行赏析。笔者在总结之后认为要从组织社会学角度来研究问题的话则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展开,分别是组织分工、科层制以及组织中的人文关怀三个角度入手。影片表现出来的事实上远远不止这三个方面,但是笔者认为这三个方面是最明显、最关键的。

二、组织分工中的发现

在做具体论述之前,笔者要给组织分工一个界定。组织分工顾名思义是一种发生在组织内部的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员进行专门化地、专业化地安排的生产制度。那么从该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组织分工与经济学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即与社会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组织分工源于工业革命后的世界经济体系,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诞生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同时生产流水线式的作业使劳动者专注于某一个单一的生产环节,即所谓的专业化生产的实现。之所以进行分工是因为分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当然也有其局限性,分工的高效率也不是一定的,也会出现意外事件。

我们结合影片,影片中的以大boss(导演)克里斯托弗为核心的摄制组,创造了“桃源岛”这样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围绕“桃源岛”形成的一个巨大的全球24小时不间断直播的肥皂剧摄制集团。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摄制集团里面,成员各司其职,导演,摄像,灯光,服饰,后勤,音效组等等,配合的相当融洽,整个摄制组的效率非常高,比如可通过无线电通讯进行现场演员、道具的调配。其次,专业化程度方面,我们知道要知道分工的有利于专业化程度的提升的则必须通过比较才能得出结果,这样我们假设一个场景,现在大导演克里斯托弗既担任导演又担任摄制,又担任灯光师,化妆师,不敢想大boss克里斯托弗有这么强的能力,一个人可以做这么多事?就算可以,他可以都做的非常好么?就算他每个方面都做的完美极致,但是让他同时做这么多的事情,他能忙得过来么?那么可以想象,“桃源岛”这个摄影棚要不掉多久就会崩溃,那我们的主人公楚门根本不需要三十年便能发现他生活在一个巨大的“骗局”之中,或许早就来到现实生活了。由此可见,分工的专业化至关重要,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我们的“桃源岛”摄制一直延续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至于分工中的缺陷也在影片中得到体现,比如说影片刚开始,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大灯”,并且差点砸到路人,后来楚门的车载“广播上”解释说是飞机失事导致飞机灯坠落。事实上,那不是什么飞机灯,而是“桃源岛”这个巨大摄影棚里掉下来的灯。再比如说一次楚门在听广播时突然广播转到“摄制组”对他行踪追踪的频道,并且引起楚门的怀疑,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失误。笔者在这里把这个失误看做是分工中出现的失误。

三、科层制视角下的问题分析

首先需要引入科层制的概念,科层制是一种理性官僚制,最早由马克斯·韦伯提出。科层制具有权责明确、职位分等、组员专业性、理性化非人格化。科层制的权责明确是指在科层制的组织中组织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划分明确,不存在模则是糊地带。职位分等则是指在科层制组织中组织成员存在等级差别,即有上下级关系。科层制的组员专业化是指成员是专门的人员而不是企业者,生产者,劳动者。理性化非人格化是指科层制内的成员之间是一种理性的,不涉及情感的的关系。

我们将焦点转向影片,首先我们同样以“桃源岛”为例,究竟影片中的摄制组属不属于科层制要求。我们来看第一个要求,权责明确,整个“the trueman show”中,摄制组的权责明确不言而喻,导演负责剧情导演,权利是要求其他各组给予配合,义务是将整场影片导演好。灯光师负责灯光的安排,整个灯光的使用他具有专业化的发言权化,义务是提供整场摄影的灯光支持。化妆师的权利是要求剧组提供相应的所需物品,义务是提供化妆支持。由此可见,摄制组里各有各的权利和义务,权责分明。至于职位分等,在《楚门的世界》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来,克里斯托弗摄制组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分层,大boss克里斯托弗是他的电影帝国的绝对核心领导人,也是精神领袖,其他人则处于他的领导之下,无论是摄像、服装、化妆,还是后勤都绝对听从克里斯托弗的领导,这个影片里呈现的是“导演(克里斯托弗)——其他所有成员”这样一个科层体系。接下来是理性非人格化,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克里斯托弗冷酷、无情的表现,尤其是对待楚门的冷酷,没有丝毫恻隐之心,将这种理性的非人格化的一面体现的非常明显。所有的要素我都做了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克里斯托弗摄影组符合科层制的所有要求,故而我们可以用科层制的理论来加以分析。

接下来,我们引用韦伯关于科层制的管理方式理论来分析楚门的世界中的克里斯托弗摄影组的管理方式。韦伯认为,通常组织的管理方式有三种:传统型管理方式、克里斯马型管理方式、法理型统治方式。我们比较这三种管理方式,发现克里斯托弗的管理方式是克里斯马型管理。影片中克里斯托弗依据个人魅力,对他的“the trueman show”帝国进行统治,在某种程度上,大boss克里斯托弗倒像是上帝,我们的主人公则在他的手中被操纵、被折磨着,就像是上帝的膜拜者普通的信众。

克里斯马型管理方式具有很大的有点,即具有很强的动员能力,这是其他管理方式所不能够企及的,但是它也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很容易导致个人崇拜,并且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克里斯托弗”的克里斯马型管理一方面源于他的个人魅力,同时也加强了他的个人魅力。每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直播的“the trueman show”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强烈关注与推崇,同时大boss克里斯托弗也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崇拜,个人魅力可谓登峰造极。谈及影片中的克里斯马型管理的优势,我们有很直观的感受,“克里斯托弗”请打动员能力使得他操纵了一个巨大的电影帝国,并且维持了三十多年之久,其能力不可想象,简直就是一个传奇、神话。缺陷方面,尤其是由于克里斯托弗个人的失误导致的决策失误本影片体现的不是很明显,笔者在这里不再详细论述。

四、总结

篇8:楚门的世界影评

这部电影的编剧安德鲁·尼科尔的作品很大程度上都围绕着对“我”的认同, 在真假虚实之中不断拷问着人们“我是谁”、“我属于谁”。在电影传达的所指和能指之间, 不应止步于媒体事业的是与非, 还必须看到这部电影基于现实的超前和夸张的想象。超前性在于对科技发展的展望与未来人类生活的衔接, 夸张性在于揭露冲突的直接和残酷, 楚门不仅身在谎言和摄像头之中, 连他从出生开始就赖以生存的世界都只是一个摄影棚而已, 楚门最终走出了影棚也只是因残酷现实产生的众望所归的心理需要。

这场真人秀的制作人克里斯托弗为楚门搭建了一个巨大的摄影棚, 这个被称作桃源岛的小城才是正常的世界, 而影棚以外的真实世界是一个病态的世界。楚门是克里斯托弗的公司收养的婴儿, 尽管桃源岛是虚拟的, 但对楚门而言, 他成长的环境就是这个摄影棚, 这就是真实的社会。

如果以楚门与小白鼠的对比, 真人秀就好比小白鼠试验, 楚门居住的社区就如同笼子, 对应着食物槽 (饭厅) 、水槽 (啤酒) 、排泄处理 (卫生间) , 还有木屑和滚筒 (保险工作) 、同伴与配偶 (好友马龙和妻子梅丽) 、注射和电击 (生活事件) , 以及实验员和观察员 (剧组和观众) 。从对照中可以看出, 克里斯托弗为楚门模拟了社会的基本元素, 使他在这个社会中成长, 在这些关系中认识自我、构建自我, 为他的社会认同提供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发生环境。

这个模拟的社会也是克里斯托弗所认同的理想社会。楚门每天听着“贴心”的广播驾车上班, 路上“巧遇”的陌生人已经变成热情的老熟人, 有一份时而可懈怠时而有压力的小职员工作, 有一个开朗活泼又“忠心耿耿”的妻子和一个总是“及时”出现听他倾述心事的朋友。在这个理想社会中所构建的生活模式, 正是一个平常人的典型生活, 这也正是尼科尔传达出的社会生活普遍基准。

而人需要通过探索外在世界而获得对自己和世界及其关系的认识。对于年近三十的楚门, 摄影棚难再满足他对外探索的需要。楚门对初恋情人的思念具体化他出走的强烈动机, 克里斯托弗为了留住楚门采取了很多手段控制和营造使楚门原地生活的社会环境。

其一, 让他人否定楚门探索的意义。首先是老师的否定, 小楚门说自己想成为像麦哲伦一样的探险家, 老师却说已经没什么可探险的了, 否定了他梦想的价值和意义。其次是妻子的否定, 当楚门提出世界环游一年的想法, 梅丽指责他不现实得像一个青少年, 否定了他探索世界的合理性和适宜性。他的好友马龙每当楚门有脱离桃源岛的想法时都不置可否, 让楚门出走的想法得不到朋友的支持和认同。

其二, 剥夺他探索的交通方式。克里斯托弗设计了楚门的父亲因他而溺亡的桥段, 让楚门恐惧水, 切断他出海离岛的途径。在工作中安排他坐渡轮, 强化这个恐惧。广播总是播放着行车走马三分险的讯息, 旅行社总是贴着空难海报, 电视适时播放在家千日好的节目, 向楚门暗示未知的不确定性和出行的危险。当他决定出走时, 在旅行社订不到机票, 坐长途汽车遇到故障, 自驾遭遇堵车、火灾、临检禁行等。

其三, 用情感向他施压。妻子梅丽给他灌输生育小孩的建议, 想以亲情的依恋关系拴住他。当饰演楚门父亲的演员意外出现, 母亲再次暗示父亲的死归咎于楚门。当希尔维亚被带走, 安排母亲大病和婚姻来留住他。当楚门计划出走时, 母亲拿出童年照片与他分享, 想让快乐的童年经历和生活的美好回忆使楚门留恋此地。当楚门已经怀疑自己生活的真实性时, 马龙再次出现, 以一段感人肺腑的友情宣言为筹码让楚门安心。

克里斯托弗想要创造的是一个接受现实并满足于现实的楚门, 让桃源岛供给他归属感和安全感, 让观众看到楚门安于桃源岛是他自己的选择。如卢梭曾说:“没有任何形式的服从能与保持自由外貌的服从堪比完美。”尽管无处不在的摄像头的监控保证着这些控制的有效性, 但正如楚门对克里斯托弗所言:“你不可能在我脑子里装摄像头。”

剧中的频繁失误如同社会的加剧变迁。随着电子媒体的出现, 多元文化的冲击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变化, 个体在当中无法锚定自我, 已有的社会认同备受挫折。这种挫折感是形成防御机制的根源, 防御的结果使个体接受现实而逃避自由, 这也是克里斯托弗想要的结果。

同时, 这种防御会让个体不断确认他的自我认同与社会期望是否出现断裂。一次广播频道的跳转让楚门感觉自己被监控,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以种种与常日不同的行为举动来试探。但他的初步判断没有得到亲友的响应, 自我与他者的之间出现难以协调的不一致性, 由此而来的信任便开始动摇。

信任的危机让楚门重新审视自我和他者存在性问题。他最先注意到的是他人的存在, 妻子取消誓约的手势, 街上的行人车辆都在围绕他转圈。在试探信任的过程中, 存在的有限性被一层层揭露, 最终使他确认自我认同与社会相断裂的事实。他开着车躁狂不安, 冲过火墙和断桥, 攻击临检警察, 甚至恐吓和威胁梅丽, 心理焦虑在认同危机下一触即发, 躁郁情绪在矛盾和冲突中一度失控。

这时, 自我认同的需要便开始膨胀, 以支撑个体存在的本质意义。同一性一旦混乱便让个体无法明确自己是怎样的人, 内在的死亡感和心理的空虚感随之而来。克里斯托弗一直试图重建楚门的信任感, 让马龙以兄弟情义打动他, 还让他与已逝的父亲重聚, 以打消他怀疑的念头。然而信任的萎缩已让楚门无法再满足于他者, 他必须亲自找出事实, 稳固已有的自我认同, 维持自我同一性。

当楚门抵达摄影棚的最边境, 真人秀的真相也彻底被揭露, 在绝望中, 楚门问了克里斯托弗三个问题:“你是谁”、“我是谁”、“一切都是假的吗”, 这些问题关系到他验证自我认同的有效性和重新维系社会认同的连续性。当得到的答案是只有他自身是真实的时, 被观众观看和喜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认同。真假的意义不再仅是信任与欺骗, 更是一并威胁到他的自我认同。

认同的焦虑使人产生羞耻感。“泽雉十步一啄, 百步一饮, 不蕲畜乎樊中。”同一性被质疑使先前得到的认同难再信任, 失信的负罪感转化为公共性的羞耻感, 自尊便岌岌可危。这也是楚门为何不顾汹涌风浪宁死也要航海出走的动因。

电影使我们潜在的焦虑对象化, 使社会认同的羞耻感具体化。然而现实生活中, 笼中笼外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楚门跨过了桃源岛的出口, 走入的是另一个混沌的现实, 迎接的是新一场信任与风险的较量。这也正是我们时代的心理焦虑。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电影情节与现实环境的同构性, 分析了克里斯托弗如何为楚门搭建理想社会并采用否定、剥夺和施压的手段留住楚门, 以及楚门怀疑并发现真相的心理动因和认同危机引发的心理焦虑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尼科尔,电影,社会认同

参考文献

[1]Christian Metz.C.Britton, A.Williams, B.Brewster and A.Guzzetti, Trans.Psychoanalysis and cinema:the imaginary signifier.London:Macmillan Press.1982.

上一篇:甘棠镇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自查报告下一篇:唐山茶博会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