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是什么读书感

2024-05-23

逻辑学是什么读书感(共12篇)

篇1:逻辑学是什么读书感

《逻辑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上个月在旧书店看到了《逻辑学是什么》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很不错,于是就做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逻辑启蒙书,沿着两条线索进行叙述:一条是历史的线索。作者在每一章的序言部分都向我们介绍一个哲人,让我们与那些伟大的逻辑学家们面对面的交谈,从而了解到他们的性格与贡献,同时也了解到逻辑学的来龙去脉与历史发展。我想,这种历史性地介绍是大有裨益的,它会让我们对逻辑学有更加系统的认识,而且这种历史的厚重感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条线索就是逻辑学的体系构架和基本内容,这也是全书的重点所在。作者用生动幽默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逻辑的起源、逻辑是什么、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批判性思维以及逻辑学的地位等内容。作者在第一章“逻辑起源于理智的自我反省”中向我们介绍了几个著名的悖论——说谎者悖论、芝诺悖论、半费之讼和麦加拉疑难。还介绍了公孙龙的论断和逻辑的基本规律,让我们对逻辑有了一种感性的认识。接着,作者在第二章则揭示出逻辑的本质,即“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通过读书,我了解到欧洲中世纪发生过关于信仰和理性关系问题的论战,一方是极端信仰主义,另一方是理性护教主义,他们用若干理性的论断来证明上帝的存在。我由此想到,像上帝存在这样的事情,也要通过推理、论证来支持和确立,那么还有什么东西不需要经过推理和论证呢?足见理性主义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多么根深蒂固,多么影响深远。而逻辑学正是从这种深厚的理性主义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它的精髓就在于教会人们进行正确的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

在第三、四、五、六章,作者分别详细地介绍了几种逻辑类型,即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和归纳逻辑。我从中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和理论,受益匪浅。第七章主要介绍如何让思维更严谨、更清晰的方法,以三大理论为支撑:定义理论、论证理论和谬误理论。最后,作者在第八章系统地阐释了逻辑学的地位及逻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基础学科中,逻辑学位列第二,同时它对哲学、语言、计算机、人工智能等学科有着特殊作用,是一门重要的工具性学科。

以上是这本书大致内容的概括,下面谈一谈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与感悟。首先是“白马非马”。我很早就对这个论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因在于“白马”按常理来讲就是“马”,而公孙龙却说“白马非马”,这其中又蕴藏着什么玄机呢?这个典故出自公孙龙的《白马论》。《白马论》里面说,有一次公孙龙骑马过关,守卫说:“马不准过。”公孙龙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这么一说关吏也被他弄糊涂了,于是连人带马一起放过关。对这个问题,公孙龙进行了自己的论证,概括起来有三点:

“ I.从概念的外延看,“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非马审矣。”“马者,无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惟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取非有去取也,故日:白马非马。”也就是说,“马”的外延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如何;“白马”的外延只包括白马,有相应的颜色要求。由于“马”和“白马”的外延不同,所以白马 非马。

2.从概念的内涵看,“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日:白马非马。”这就是说,“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内涵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

3.从共相的角度看,“马”这个共相与“白马”这个共相不同。马的共相,是一切马的本质属性,不包括颜色,仅是“马作为马”。而“白马”的共相包括颜色。于是,马作为马不同于白马作为自马,所以白马非马。”

从表面上看,公孙龙的论证似乎是正确而严谨的,但在我看来,他不过是运用了偷换概念的方法来以假乱真。偷换了什么概念呢?就是“非”字的含义。按以上公孙龙的论证来说,“非”可理解为“不等于”,“自马非马”是说“白马不等于马”。这种解释将属和种、类和子类区别开来,因此是一个正确而科学的命题,而“白马不属于马”是一个虚假、1错误的命题。公孙龙通过“白马不等于马”这一概念来偷换“白马不属于马”这一概念,从而达到混淆视听的效果。同样,偷换概念的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生活中,它可以在对话中化 1 选自《公孙龙》子今译 不利为有利,对一些刁钻的问题作出巧妙的回答。

我们回到“白马非马”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讲,“白马非马”是在进行诡辩,作者的表述是:“他是通过‘白马不等于马’来论证‘白马不属于马’,因而是在进行诡辩。”公孙龙有意识地运用谬误的推理、论证形式去证明“白马非马”,而这个观点本身是错误的,他的论证也似是而非。通过分析,我们便清楚了解了“白马非马”的来龙去脉及内在实质,同时对逻辑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

书中对于归纳逻辑合理性的探讨引起了我的兴趣。作者给出的标题是:“归纳方法是合理的吗?”我个人觉得:归纳方法是有其合理性的。尽管从逻辑上讲归纳是无解的——逻辑不能提供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答案,这也是休谟的困境所在。但归纳逻辑的合理性体现在:首先,人类在茫茫宇宙中生存,所能采取的认知策略就是归纳,这体现出一种必然性。人类通过大量的实践认识事物,但总有一些新生事物无法认知,于是归纳就为人类提供了捷径。其次,人类从积累的大量实践经验中发现某种确定性和规律性是非常合理的,归纳正是人类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探索和追寻。再次,人类有可能建立起合理的归纳逻辑和归纳方法,即归纳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留存下来为人类使用。总之,对于归纳逻辑合理性的探讨至今仍在继续,我们希望通过对归纳的研究使逻辑学的研究领域更加开阔、更加深远。

作者还在书的最后一章谈到逻辑对于哲学的重要性。由此我想到中国的哲学,心中不禁感慨,中国的哲学中实乃鲜见逻辑思维的影子。中国自古讲求“天人合一”,这种思维长于神秘的直觉、顿悟、感应以及笼统的综合和概括,却拙于精细的分析与严密的论证。如:道家的“道”,儒家的“天命”、“仁”,佛家的“禅”等,都是某种宏大、抽象、模糊的形而上学之物,不像西方的“理”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比较容易地领悟和掌握。从而导致中国的哲学十分神秘、虚无,难以相互学习、交流,难以评判,也就难以把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去抓住本质的规律。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西方逻辑早在明代就传人中国却发展得如此缓慢的原因。中国的理性觉醒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远远落后于西方,这也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进程。所以说,熟悉和运用现代逻辑,对于中国哲学界来说至关重要,是逻辑让哲学走向严格和精确。

以上是我对书中感受较深的几点内容的一些思考。我想,随着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我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应该会有新的飞跃。而这本书就像带领我进行了一次奇妙的逻辑之旅,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增长了知识、领略了逻辑学大师的风采,还让我对逻辑学的体系构架和基本内容有了更加清晰、深入的认识;而且作者的语言诙谐幽默、通俗易懂,讲述的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这使得阅读轻松而愉快。

篇2:逻辑学是什么读书感

逻辑的原意是言语、概念、思想、理等。作为哲学术语逻辑指世界的普遍规律,思维的规律、规则,思维的形式及规律;客观事物的规律及过程;指一个人做事严谨有章程,或生活中一些固定不变的习惯。逻辑起点是经过反复抽象出来的本学科源头的核心,是连接本学科系统内与系统外各概念和范畴的关键点。

综上所述;逻辑起点就是,某事物的源头、理论的基础和关键点,再结合逻辑学的原理加以连接和指导概况,所形成的系统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思维性表达。逻辑起点是最简单、最抽象的规定;揭示对象最本质的规定;

篇3:比读书更重要的是什么

思考和读书在精神上的作用, 可说是大异其趣。有的人喜爱读书, 有的人迷于沉思, 读书的时候, 精神的一切活动全为书本所支配, 随书本之喜而喜, 随书本之忧而忧, 正如把印章盖在封蜡上一样, 其喜怒哀乐的情绪, 不属于自己的精神所有。思考时则不然, 在思考的瞬间, 精神和外界完全隔绝, 随着自己的思考而活动, 它不像读书, 被别人特定的思想所控制, 而是按照当事者的禀性和当时的心情。所以, 一天到晚沉浸于书中的人, 他的精神弹力便要消失殆尽了, 这就和长时期被重物所压的弹簧一般, 它的弹力必定会消失的。你如果想做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动物, 去当个“蛀书虫”确是不二法门。大概说来, 一般“博闻多识”的人, 大半都无较佳的才慧, 他们的著作所以不能成功的道理, 正是因为一味死读的关系。

严格说来, 有他本身根本思想的人, 才有真理和生命,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只有对自己的根本思想才能真正彻底的理解, 从书中阅读别人的思想, 只是捡拾他人的牙慧或残渣而已。

经阅读后所了解的思想, 好像考古学家从化石来推断上古植物一样, 是各凭所据;从自己心中所涌出的思想, 则犹似面对着盛开的花朵来研究植物一般, 科学而客观。

读书不过是自己思考的代用物而已。我们只可以把书本当做“引绳”, 阅读时依赖他人把自己的思想导向某方面。但话说回来, 有很多书籍非但无益, 而且还会引导我们走向邪路, 如果轻易被它们诱惑的话, 我们势必陷入深渊歧途不可。所以, 我们心中要有个“守护神”, 靠他来指示迷津, 引向正道。这个守护神, 只有能够正确思考的人才有之。就是说, 唯有能自由而正当思索的人, 才可发现精神上的康庄大道。所以, 我们最好在思想的源泉停滞之时, 才去读书。

思考的人往往会发现一种现象:他搜索枯肠, 绞尽脑汁, 经长时间研究所获得的真理或见解, 闲来不经意地翻开书本来看, 原来这些论调, 别人早已发掘到了。泄气?失望?大可不必。这个真理或见解是经过你自己的思考而获得的, 其价值自非寻常可比。惟是如此, 才更能证明该种真理或见解的正确性, 它的理论才更能为大众所理解所接受, 如是, 你成了该真理的一员生力军, 这个真理也成了人类思想体系的一支。并且, 它不像一般读来的理论, 只是浮光掠影而已, 它在你的脑海中已根深蒂固, 永远不会消逝。

自己思索的人, 他的意见以后可能被举为权威的例证。这时候的“权威”和一般书籍哲学家所据以为“权威”的情形不同。前者的意见和他自身有着强而有力的连结; 后者不过是搜集整理归纳别人的意见。它就好像是用些不知名的材料所做成的自动木偶一样, 而前者与之相比, 则是个活脱脱的生人, 因为它是从外界在“思考之心”中植下胚胎, 经过受胎、妊娠、分娩等过程而产生出来的。

靠着学习得来的真理, 就好像义手、义脚、义齿或蜡制鼻子及利用皮肤移植术等, 附着在身体的器官一样也许还不如它们来得逼真。而自己思索所得来的真理, 则好像自然的身体四肢, 确确实实属于自己所有。哲学家和一般学者的最大分野在此。由是之故, 他们在精神上的收获也大异其趣。哲学家有如一个画师以正确的光影、适当的比例、调和的色彩, 画出一幅动人的杰作。而学者呢?他只是把各种色料加以系统的排列而已, 它酷似一个大的调色板, 既无变化也不调和, 更没有丝毫意味。

以读书终其一生的人, 他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汲取而得, 他们有如阅读了许多山水、游记之类的书籍, 对于某地或某国的有关知识虽可粗枝大叶地说出来, 但是甲地和乙地是如何地联络;人文、物产、习俗又是如何等等, 则说不上来。反之, 以思考终其一生的人, 就像土生土长的父老, 一打开话匣子便能把本地事事物物的来龙去脉, 以及各种事实或传说和事物的总体关系等, 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来。

篇4:什么是企业的经营逻辑?

但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经营逻辑,并且经营逻辑的不同,决定着企业从顶层治理,到战略,到组织体制,再到管理机制与队伍建设等各类管理活动的差异性。

所以,也有人将企业的经营逻辑,上升为企业生存之道来解读。在我们关于“事业、组织与人”的企业理论中,经营逻辑与使命宣言是“事业理论”的两大核心内涵。

抛开互联网型企业不说,传统企业的经营逻辑,通常意义上只有彼此难以兼容并蓄的两个类型:一是客户需求导向型;二是技术立企模式。至于当下尘嚣泛起的互联网企业的经营逻辑,无非是在此基础上的某个变种。

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逻辑

1.客户需求驱动的资源整合

直面客户需求的企业家,其经营逻辑往往源自两个基点,一是确定性的客户关系,譬如说就现实条件而言,只服务于某一类大客户,或某一群目标客户,那么围绕这个客户的一切相关需求,只要组织有能力去做,去满足的,都想尽办法使之成为企业的价值基点,即所谓的范围经济学。

二是从本源性的企业能力来说,至少在主观意义上,这一类企业都较为自信、认可且推崇资源整合。有的企业家,可能天生就是资源整合的高手,自然愿意将这种天赋发挥到极致;有的老板则客观上也无他长,为求生存和发展,只有基于客户关系,发展出尽可能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客户需求导向型企业的经营逻辑,概言之,就是但凡客户需要,什么都可以整合;整合能力越强,越能从既定客户那里收获价值。

在此之下,存在两个层次的经营着力点:第一,不断深化既有的客户关系,挖掘和延伸资源整合的价值;第二,不断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既能在老客户那里获得新的价值,也为拓展新的客户提供能力支撑。

2.技术立企型

技术立企型的企业不那么关注客户关系,甚至在战略层面上并不聚焦到现实的客户需求上;在内生能力方面,这类企业对资源整合也不那么看重,甚至打心眼里有一些不认同。

取而代之的是技术立企型企业关注的两个独特的经营基点,第一,时间上更具长远意义,空间上更具普适价值的市场需求。这种需求,在当下可能还不是社会组织或个人自觉的认知,而只是时不时感受到的痛点。

也有的企业家,愿意这么去理解这种需求:“它是人类生产、生活或社会治理中重大或至少不能忽视的挑战”。这种挑战,基于当前可用的资源、技术及人类智慧,很难在根本上予以克服,至多能“减轻一下痛苦,延缓一些痛感”而已。

譬如人们长久以来希望能够一夜之间从北京赶到深圳,或似鸟一般翱翔天际。在现代交通工具诞生之前,与其说此类普遍人欲是市场需求,倒不如说它们不过是人类的理想或幻想。但无论如何,技术立企型的企业确实是将实现某一种人类理想或幻想当作自己经营的目的。

技术立企型企业的第二个经营基点,往往是自身拥有且高度自信的某种专业技术能力。爱迪生如果不是爱钻研的电气科学家,盖茨如果不是痴迷于计算机技术,就不可能创造出通用电气和微软这样的企业来。

在这两个经营基点之上,技术立企型企业的经营逻辑,就是誓愿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去成就人类的某种理想,有一点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的英雄主义色彩。毕竟,这不是延续性创新,也不是集成式创新,而是原创型、颠覆式创新。

其价值创造是循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产品研发——实验(不断扩大的)——试范应用——市场推广与营销——销售与服务”的串行路径循序铺开的,必须要忍受长时间的商业寂寞,经历漫长的从不确定性逐步抬升为确定性而又充满挫败曲折的心理煎熬才行。

技术立企型企业经营逻辑首先关注技术与知识积累,要练就能揽瓷器活的金刚钻!因此聚焦于研发是它经营逻辑中第一顺位的东西。在“金刚钻”逐步成形的基础上和过程中,企业才会加大对商业化运营的关注。

对很多技术立企型企业来说,很多技术研发出来后并不一定能马上实现市场价值,但是不代表他们就不会去做。当越来越多的技术储备起来了,产品线自然而然就越来越丰富。

就像华为,厚积薄发了许多年,做智能化的移动信息终端就成为必然的事情,现在居然牛到可以向苹果收专利费,跟三星打知识产权官司。

经营逻辑分道扬镳的根本

经营逻辑是选择的产物。外部环境对任何企业都一样,然而不同企业为何会选择不同的经营逻辑?驱动因素不在环境,而在于企业。进一步说,在于决定企业方向的企业家,他的能力和精神特质。

企业家不同的能力和精神特质,决定他如何去认知经营的基点。第一,他看到的是现实的客户需求,还是当前根本没有现实需求而只属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痛点的远大梦想。第二,他经营企业的自信心,是来源于同人打交道,以资源整合为主;还是专注于做事,以研发积累知识和技术能力为主。

1.能力

这里能力特征主要包括由身体素质、家世熏陶、所接受的教育与训练,以及创业前的工作经历,创业过程中因为成功而被正向强化的行为模式等等因素综合起来而造成的模型化的做人做事能力。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譬如说,一个人是技术专家出身,那么他选择技术立企方向的可能性大一些;另一个教育与工作背景主要集中在营销与客户服务领域,则面向特定客户需求走资源整合的道路往往成为其优先的选择。

2.企业家精神追求

与企业家精神相比,能力因素在企业经营逻辑选择中的权重更小一些。企业家的精神特质,可能是经营逻辑分道扬镳的核心驱动因素。

企业家精神有共性的因素。不论遵循哪一种经营逻辑,创新精神都是企业家所共有的。但稍加细致分析,不同经营逻辑所蕴含的创新精神特质是有所差别的。

不同的经营逻辑各有短长

nlc202309081718

1.现金流,有人欢喜有人愁

客户需求驱动的经营逻辑,在创业阶段,往往发育出两种阶段性的核心能力:一是前端的客户关系经营能力,不论是既有客户的深化和维护,还是新客户的拓展,都是企业十分关注的。二是后端的资源整合能力,包括供应商管理、合作伙伴关系建设以及商业模式设计等等。有的企业前端强,有的企业后端棒。两端都不强,就是最早死的那一批。

这两种核心能力,都是直接瞄准客户价值创造的,或者说,价值创造的链条相对比较短,因而与技术立企型企业相比,客户需求驱动的企业更容易获得现金流,甚至能够很快建立起基于短期运营盈余的正循环,因而中基层的士气容易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而技术立企型企业因为价值创造链条比较长,稍有不慎就可能步入创新陷阱,或因长期投入不见成效而造成基层干部与员工的士气低靡,或现金断流而崩盘。这种经营逻辑下,技术立企型的企业家不仅自身要有很强的韧性,更需要面对内外部挑战,发育出一些必要的愿景激励能力,在某些批评家那里,也可能被定性为“忽悠”,以便获得融资以保障现金流和内部士气。

2.有的情商高,有的讲秩序

需求导向型企业的两种核心能力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人际能力是核心与关键,往往强于与事打交道的能力。所以不论外部运作还是内部管理,这类企业都会表现出很高的灵活性和弹性,发展出高水平的情商文化,但也稍显圆滑世故,重体验而不一定那么强调逻辑。由此,组织管理上,对领导艺术的要求较高,对标准、规范和理性秩序的要求相对较低。

长而久之,在文化上,需求驱动型组织可能会滋生出一些山头文化,有时甚至尾大不掉。这是需求驱动型企业在组织建设上从一开始就必须关注到的风险。

技术立企型组织则正相反,其核心能力是奠基在做事之上的,从老板到员工都聚焦于做事,重理性、讲逻辑,情商则较低。由此在组织上,对标准、规范和秩序的要求较高,而对领导的要求相对较低。

既要坚守理性严谨的做事方式,又要驱动基于信心的员工士气。前者重务实,后者求务虚。这两者之间多少有一些矛盾,创业中的技术立企型企业能不能处理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成功的可能性与成长的空间。

3.前端强的也要合理地布局中台,中台强的必须完善前端

在社会分工之下,需求驱动型的企业若欲求得持续的生存甚至谋求做大做强,必定要聚焦到某一个或某一类专业领域,逐步发育这个方面的“足够”专业的与事打交道的能力。这其中,有研发、生产、交付和售后维护服务等运营过程。所以,很多遵循客户需求驱动资源整合逻辑的企业,在外表上长得与技术立企型企业并无多大差异。

同样道理,技术立企型组织,基于技术积累和研发成果,必须要不断完善人们可以看得见的那一部分“树”,包括供应链体系,市场营销、推广与产业合作,发展销售渠道与服务网络等等。这个过程中,企业往往从上至下都不太善于授权,需要加大力度学习与各色人等交往的情商型能力,得在实践中变得更加尊重客户、尊重供应商、尊重市场合作伙伴等等。

4.中台战略:需求驱动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客户需求驱动的企业,在大的市场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或许比较容易获得并保有生存的能力,但它的梦魇般的难题是,如何求得更好更持续的活法!

仅靠直接强化“客户关系”和“资源整合”这两个能力显然不那么足够。换句话说,这两个能力已经转变为企业持续生存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只发挥保健作用;更关键、更核心的能力,一定是某种基于资源整合而能持续创造客户价值的做事能力。我们一般可以把它称为架构能力。

架构,概要地说,又可以分为两种大架构:(1)与直接创造客户价值,满足客户需求相关的是业务架构,也就是基于业务分析和标准化业务功能模块之上的系统设计方法;(2)与社会化整合资源对应的,是基于某种技术路线、技术专业化发展和插入式的技术中间件,构筑技术解决方案的系统设计模式。

企业必须基于过往经营客户、服务客户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积累,以及对目标客户及其需求发展趋势的深入理解,沉淀并不断提升业务架构能力,这是需求驱动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能力原点;同时,企业必须不断关注相关专业领域内可供整合利用的技术,强化技术应用研究和集成创新,不断积累在经济有效性基础上的,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的技术架构;进而,基于技术架构与业务架构能力,瞄准特定的客户需求,为期定制解决方案,从中收获市场价值。

立足客户关系经营和资源整合能力,围绕技术架构、业务架构以及面向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打造经营的前、中、后台;进而提升研产销过程的一体化衔接与协同水平,确保快速响应需求和经济有效的交付,大体是需求驱动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缘于面向客户需求快速、经济和有效地整合资源的需要,成功的需求驱动型企业一般很早就学会授权,并基于授权/分权,构建起责权利一体化的价值创造、评价与分配体制和机制。

但现在,在内部价值链上的那些决定公司是否有未来的关键环节(即重要业务与技术架构能力建设及其发挥)上,继续按授权/分权模式来组织,必定不能成功;而必须按相对更加集权的模式,构建起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一体化协同体制;同时,又要与灵活适应客户需求的前端组织无缝协同、有效衔接,才能解决问题。在组织理论上,企业需要有新的思维、学习新的能力、构建新的文化,设计更加复杂的体制机制,这个挑战是极其巨大的!

5.学会在授权中发挥前端组织的能量

技术立企型企业既有了相对领先的技术优势,又无现金流之虞,则组织便在战略意义上走出了生存危机状态,转而进入追求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企业一方面要在技术积累和研发上保持领先地位,造成难以动摇的差异化优势;另一方面,这些技术积累和研发成果能否找到有商业价值的应用方向,形成现实市场,并通过有效的商业模式设计与运作,实现技术优势的商业价值最大化。这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

nlc202309081718

如前所述,在生存问题没得到解决之前,技术立企型企业会在资源配置和运营重心上严重倾斜到技术研发与积累之上,对可以看到的“树”,组织只会从保障现金流的角度予以关注。

但转入追求持续发展阶段后,组织要对资源配置和运营重心做适当的调整。虽然技术研发与积累仍然是优先级第一的工作,但对可以看得到的“树”(比喻技术立企型企业)的投入与运营关注度必须显著抬升。

在有的公司,甚至可能提出“两手抓”的策略,一手抓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一手抓技术成果的市场转化。如果不做这样的调整,企业的发展便不能持续。

技术成果的市场价值转化,在组织上必然要求适度的授权和分权模式,否则前端组织很难高效率地灵活响应市场需求。这个时候,具有相当授权的市场经营组织、产品经营组织必须逐步完善起来,并与后端高度一体化运作的技术体系实现有效衔接。

成功的技术立企型组织在此之前一般都是按集权模式组织并运行的,上上下下都很习惯统一部署,各司其职,理性协同的工作方式。突然之间,前端组织转换成授权模式,内部协同立马会面临不适;并且老板自己也可能成为新体制的障碍——不舍得放权,事就干不成;分权过度,反过来又冲击了后端必须要保有的秩序。

那么这里可以介绍一下华为的经验,就是不断强化对前端的授权,按“少将排长”的导向建组织配能力,所谓的“让听的见炮声的人来呼唤并指挥炮火”,要求在“上甘岭上提拔干部”等等,同时保持必要的约束:“呼唤炮火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按MM&IPD模式来组织产品的市场管理和集成产品开发,基于技术积累,通过产品经营平台不断拓展市场绩效。无论如何,能否学会在看得见的“树”上有效地授权/分权,是技术立企奠定持续发展能力的试金石。

亚分类与企业经营逻辑的嬗变

构建起两大类经营逻辑的理论模型之后,返回到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类经营逻辑内部,又都可以进一步做细分的。

比如说,在需求驱动的经营逻辑里,有的企业会更加专注于客户经营的确定化,由此其整合资源的面会更加广阔,甚至演变为机会主义的生存策略;另一些企业,则可能强化资源整合能力,由此必然聚焦到越来越确定的某个具体专业领域里,成为这个专业领域里的需求响应“专家”;进而,它可以获得更多的客户。

技术立企型经营逻辑基于集成产品和技术演进的分野,也存在类似情况。特别关注技术演进的,会蜕变为某个非常专业的技术厂商,其产品与服务不大可能独立面向终端市场,而是成为众多应用市场中不同集成产品厂商的零部件供应商;特别关注产品创新的,则可能越来越关注缩短与市场和客户需求的距离,逐渐演变成面向某一类市场的集成产品供应商。

就单个企业而言,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经营逻辑可能会在大类内部适当演化,但除非驱动组织发展的企业家精神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否则企业很难直接从需求驱动型演变为技术立企型的经营逻辑,反之亦然。

就专注于单个业务的组织而言,经营逻辑的粗线条变化路径大体就是这样。但我们知道,很多组织并不只做一项业务。从单一业务到多项、多类、多条业务并行发展,从单业务组织转变为集团化经营的复杂业务体系,往往是企业不断生长的必然路径。

对集团型企业的经营逻辑分析,或许不能直接照套上述模型,需要管理者和咨询顾问增强系统分析与架构的能力,首先将集团化企业按业务进行分解,了解各个单一业务的经营逻辑;接下来再按集团化经营成功的可能选择或必由之路,将这些单一业务有机组合起来,确定业务与业务之间的分工与协同关系。这时,集团经营的内在逻辑,自然而然就浮显出来了。

篇5:逻辑学是什么初中生读后感

一直很敬重文学,数学,哲学这些基础学科,虽然相比一些应用学科这些可能不会在实际生活中有立竿见影的效用。整天琢磨这些的人可能还给人一种吃饱了没事找事的感觉。了解逻辑的一些基本规律之后,觉得所有复杂问题都可以简化为一串符号连接的公式,一目了然。万物都充满了最严格的规则和秩序,了解这些最基本的规则和秩序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和解决方法。我们有时候使用自以为正确的信息和方法进行推论,殊不知认识基础可能就有错,前提错误,推理再正确,也不会有正确的结论。

如罗素关于火鸡的故事:饲养场里一只爱作归纳的火鸡发现,第一天,主人一打铃就给它喂食。然而,作为一个卓越的归纳主义者,它并不马上做出结论,它继续收集事实并在多种情况下观察:雨天和晴天,热天和冷天,星期三和星期四......最后它的良心感到满意,得出结论“主人打铃后就会给我喂食”。可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在圣诞节前夕,主人打铃后它跑出来觅食,主人却把它一把抓住,宰杀烹调后送上了餐桌。“谎言重复千百遍就会被误认为是真理”,一个人长期处于各种错误信息的包围一种,处在不可靠的.数字,数据,报表的包围中,久而久之也会有意无意的把它们当作是真的东西加以接受,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书中举了很多命题和推理的例子,很有意思。据说苏格拉底曾劝男人们都去结婚,他的规劝是这样经行的:如果你娶到一个好老婆,你会获得人生的幸福;如果你娶到一个坏老婆,你会成为一个哲学家;你或者娶到好老婆,或者娶到坏老婆,所以,你或者获得人生的幸福,或者成为一位哲学家。(二难推理的复杂构成式)看来他对自己的职业还挺满意的。据说他老婆不好,经常河东狮吼。据说他长的很丑,又没钱,一天到晚就知道跟人辩论,以此来证明别人的无知,并证明他自己除了知道自己无知外其实一无所知。给这种人做老婆还真是需要经常发发火,要不然怎么继续人生道路啊。

篇6:触感装置・什么是扭矩

扭矩是指触感装置旋转时正常工作范围内可以承受的最小力矩,单位是牛顿×米。对触感装置来说,施加的.扭矩过小,尤其是接近临界值时,容易损坏设备,因此使用中应注意超过这个数值。扭矩可以用持续和瞬间两种方法表示,此外,只有带有旋转功能的触感装置才有此参数,只有平移工作空间的触感装置没有此参数。

相关参数

篇7:中国文化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田景彪

今天,本人瞬间看了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它让我想并思考很多问题,经过逻辑的推敲,我总结了一个核心问题,并回答了该问题,问题如下:

“中国文化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第一要了解中国文化,第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最后才是回答中国文化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通常会有两种逻辑方式,本人试举例说明;第一是A到B 到C到D,然

A、B、C、D之间属于物理级别上的逻辑。第二是A到B,B蕴含有A、B,B到C,C蕴含有A、B、C,C到D,D蕴含有A、B、C、D,这时你会发现,第二种逻辑方式中的A,不管在哪个阶段都会存在。而中国文化的核心逻辑就是属于第二种逻辑形式。(由于需要长篇论述,可见近期拙作,在此不作深入讨论)

不管世界上有多少国家,它的文化多么的辉煌灿烂,终究逃不过两个文化发展模式,第一是“日神型”文化模式,第二是“酒神型”文化模式。中国文化发展模式属于“非酒神型”的文化模式,是“由外向内”的发展,这一文化发展模式正属于以上第二种逻辑,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逻辑”。同时这种文化发展模式最终回答了冯友兰先生之“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一问。

篇8:《金融的逻辑》之读书评论

一、为什么中国的钱这么多?

首先, 作者批判了传统观念, 认为一个国家钱的多少取决于“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基础上货币供给占GDP比重”。他通俗明了的提出, “钱”主要是一个货币的概念, 流动性最好, 可直接用于交换, 并同时又是市场交换的结果, 是具有最普遍接收性的价值载体。钱既可以是纸币, 也可以为东西, 比如金银、丝绸, 只要大家都认就行。作者将钱、财富和资本进行了区分, 我认为这个区分是有必要而且是很有意义的, 尤其重要的是让我们很好地把握了钱和财富资本化的重要性。其中的一个例子, 未来收入资本化。我很赞同的。由于传统思维的限制, 绝大国人始终倾向于将大笔收入存入银行, 并就高储蓄率展现的富有骄傲不已。他们只懂得赚得少就消费少, 赚得越多再消费的生存之道, 这样的生活方式极大地减低了一个人一辈子的幸福感, 因为对一般人来说, 年轻时收入不高却拥有较高的消费率, 而当年老赚得盆满钵满时却没有那么高的消费意愿了, 而此时的消费效应也远远不及年轻时了,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幸福度跟钱的多少不一定成正比。因此, 为什么不可以将人一生的收入分摊到每个时间段而创新金融手段的出现, 正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为什么中国人钱多了反不安?

在这个问题上, 大家都把注意力和经济收入投放在家庭、家族和朋友网络上, 不记经济成本的互相帮助和相互援助, 是对自己未来经济安全的投资, 是在买人格化的保险, 或在放贷, 这些为个人提供安全感。当这些经济活动被逐步市场化、“钱化”之后, 人们在家族、朋友网内的这些投入会越来越少, 亲情和友情更多的会以感情交流为主, 而不是以经济利益交易为核心。那么, 在这种时候, 如果金融产品的丰富程度又有限, 钱多了以后的中国人就会难以安排好未来的各种经济需要, 反而会对未来深感不安。

这个观点我是属于基本赞成的, 而这是以作者提出

的隐形假设“一个的心安在建立在对未来的确定性”之上的。也就是说只有对未来的可能发生的意外已经做好准备。不可否认的, 由于中国国情, 我国的相应的福利制度并不完善, 绝大多数人依旧采取在年轻力壮时努力赚钱存钱来换取老年生活的保证, 但这种保证往往是没有终点的, 未来的不确定性可能被放的很大很大。另一方面, 一小部分人已经打破传统思维, 选择金融产品, 但由于中国相应金融机制不完善, 投资和理财的选择空间很小, 只有少数有限的投资渠道。这两类人群最终都并没有因为钱多而心安。

三、为什么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这个观点我认为是正确的, 但其中作者试图采用下面这个事实来证明这个观点我是不赞同的。“如果把公元1600年时的国家分成两组, 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 像明朝中国藏银1250万两、印度国库藏金6200万块、日本朝廷存金1030万块;另一组负债累累, 像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城邦。分析这个案例是, 作者竟然引导性的提出:几个世纪前的场景今天再次重现, 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数万亿美元, 而发达国家则负债累累。在当前金融危机之下, 国库富有的发展中国家当然兴高采烈, 可是, 这次的最终结局会如何?莫非未来还要重演过去数世纪的历史?为什么当年负债累累的国家后来良性发展, 根植出民主、自由与繁荣, 而政府富有的国家后来却停滞不前、甚至走向衰败?

作者在对这个问题分析时, 犯了严重的逻辑错误, 把特殊当成一般, 一般当成特殊。作者专门对若干国家进行了分析, 试图证明负债越多的国家越发达。而在谈到美国债务之时, 断言“而美国立国之初就负债累累, 之后不断利用债券市场透支未来, 而且还透支越来越多, 可是其国力却越来越强”。并直言向其学习!

而我认为每个国的发展史是不一样的,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做出的选择是不尽相同, 一些国家的经验我们是可以学习, 甚至可以借鉴, 但我们不可以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否定一些国家从而肯定一个国家。

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等同于民间富有是一种更好的制度选择。不说政府富有容易滋生腐败及财富可能运用的低效率。民间富有, 就是让人民拥有财富, 一方面可以让人民享受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 提高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让人民拥有一定的财富, 可以保持发展生产的活力, 才能够保证我们社会稳定持续发展下去。

四、为什么国有银行上市不能培植创新文化?

作者认为, 到目前中国股市还是一个基本为国有企业服务的市场, 这不仅迫使证券监管部门和司法、执法权力机构继续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违法行为睁只眼闭只眼, 使它们无法作为独立的裁判和执法者出现在证券市场上, 国家作为大股东有太多的相关利益;而且从根本上使中国股市无法在激励创新、鼓励创业方面起到实质性作用。只要股市还不对民营企业真正开放, 培植中国的创新文化要么是一句空话, 要么就只能继续依赖香港和美国的资本市场。

不仅是在股市, 在其他若干凡是与国企沾边的地方, 是否都与创新二字不搭边。不可否认, 这很大程度上是与我国大的宏观体制背景相关的。由于国企的特殊性, 使得其在制度、体制方面占尽优势, 从而使得其天生缺乏“创新”的动力。不然怎么会有句话这么说:“不竞争, 无创新”。

参考文献

篇9:清华教授“退休论”是什么怪逻辑

杨教授本人1953年出生,现在已经60岁了。到她主张的65岁领养老金还有5年时间,不妨先退了休,去养老院给老人洗衣服吧?这是一件“多好啊”的事情!

杨教授说,推迟领取养老金和推迟退休不是一回事。她的论证让人哭笑不得:男当园丁女洗衣服,这不是在继续工作吗?杨教授,你说好的50岁退休跑到哪里去了?绕了一大圈,杨教授还是告诉我们,50岁别退休了,换了工作继续劳动,一直干到65岁再拿退休费吧。推迟拿养老金和推迟退休的区别呢?区别就是没有区别,杨教授自己戳穿了自己最初的谎言。

杨教授其实完全可以套用这样的逻辑说,50岁退休的产业工人自己还有劳动能力,他们不想让国家养着,所以要男当园丁女洗衣自食其力。这样的逻辑如果也能成立,那么国家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所为何来?民众辛辛苦苦赚钱之后,还要拿出其中相当一部分去缴纳养老保险,目的不就是为了将来退休之后有个可靠的生活来源吗?

这平民百姓都能想明白的问题,不知道为何到了专家那里就活活给拧反了。这些年,专家的名声不好,不能排除个别时候是民众误会了专家,但是在大多数问题上,需要自省的是专家自己。

(湖南 周东飞)

篇10:什么是中式逻辑思维缺陷

我们常说的一些谚语,比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都是用的类比推理,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吗?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相关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即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因为相比较的两类事物本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人类通过思维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比如由狗的忠诚推出人也应该忠诚,人和狗是不同的动物,怎么能确定有一样的品质呢?

我们这里的类比仅指在议论中的类比推理,而不是指语法学上的修辞方法。很多人,包括很多学者,把类比当成中国人的一个思维特点,甚至认为是中国人的优势。类比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问题,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能将深奥的道理转变成简单的道理。中国人爱用类比,先秦诸子的议论文中,大量的使用类比推理的手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荀子《劝学》是连篇类比,庄子的文章多是寓言。后来的作家们继承了这个传统。类比的运用确实让中国古代的许多文章文采斐然,趣味横生,意境优美,给人以想像的空间,可读性极强。

类比是一种人类自然产生的推理方法,不需专门训练就能掌握,人人都会类比,它来自于人类大脑的联想活动,当人们看到一个事物有某个特点时,便会想到与它同类的事物也会有相同的特点。比如,毒死狗的食物也会毒死人,因为人和狗都是动物,而且是哺乳动物。

西方人也会用类比,我并不认为中国人在使用类比方面比西方人要高明。中国人之所以使用类比,是因为他们思辨能力差,不善于纯粹地说理,不善于运用其他的推理方法。西方人用得少,是因为西方的逻辑学产生的早,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类比推理结论的或然性(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在一些讨论中就会有意地去避免类比。而在和专业知识缺乏的人或者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谈话时,他们也不得不用类比,不然人家听不懂。

类比虽然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但其价值仍然不可忽视,在科学研究中,可以用类比方法推出一些假说,这些假说如果以后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即成为了科学结论。

在周星驰的电影《审死官》一开始,水师提督之子宾少爷的狗阿才咬了肉贩,肉贩将狗打跑,结果宾少爷要求肉贩赔偿他300两银子;而状师宋世杰则让自己的仆人咬了宾少爷,被宾少爷打跑,宋世杰按照宾少爷的逻辑类比推理,要求宾少爷赔自己1000两银子。后来,富商的儿子打死人,宋世杰也是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为富商之子辩护,这种诡辩方法歪曲了事实。他当堂踢打凶手,凶手没有死,如果几年后死了与此无关;而凶手也没有当场打死被害人,是第二天才死。宋世杰用这个类比说明被害者的死与凶手无关,毫无疑问,他的逻辑是荒.唐的。

值得中国人注意的是,中国人在生活中使用类比时,经常会忘记了类比推理的或然性,经常把类比的结论当成了必然。甚至生拉硬扯,乱比一气,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是不可能说服别人的,只能显示自己思辨力的低下。

比如谈到取消户口管制、自由迁徙问题,有人就说,那全世界为什么不能自由迁徙?美国应该打开国门,让外国人自由迁入。这种说法混淆了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的不同。

再比如,对于移民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中国人,或者经常批评中国现状的同胞,一些人常常用一句谚语来教育他们要爱国:“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这种思维是有问题的,这个推理是站不住脚的,孩子和狗是两回事情,国民和狗之间的差别则更大。狗不嫌家贫和母子关系、国家与人民的关系没有什么可比性,硬把他们归在一类,其实是生拉硬扯。再者,丑和贫都是没有道德内涵的词语,如果是一个虐待儿童的恶母呢,还能要求孩子爱她吗?如果养狗的是一个残忍无情的屠夫呢,狗难道不能嫌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流传久远的成语、谚语都是用类比的方式。如“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这些说法同样是有问题的,是不能把它们当成真理的。无风也会起浪,印度洋海啸的浪大吧,不是风引起的;苍蝇也会叮无缝的蛋,只需给蛋抹上狗屎就行了,许多人正是通过造谣生事来诋毁别人的。

《中国不高兴》一书中有言:“俄罗斯就是老黄瓜没刷绿漆,美国人是老黄瓜刷了绿漆,其实在本质上都是老黄瓜,半斤八两。”简单地以老黄瓜类比国家,不仅是不能证明任何问题,而且语意模糊。

篇11:触感装置・什么是角度解析度

角度解析度是指触感装置在旋转运动中的精度,单位是度(deg)。显然,只有带有旋转功能的触感装置才有此参数,只能平移的触感装置没有这个参数。这个数值越低,表示触感装置对旋转运动的记录、控制能力越强。

相关参数

篇12:四条逻辑规律定义什么是理性思维

我说逻辑学是对于理性精神的培养和训练,那什么叫理性精神?什么叫理性思维?这里有四条基本的逻辑规律,某种意义上就定义了什么叫理性思维。

1、同一律

必须满足这样一些规律要求,要遵守同一律,同一律就是你在思考论证过程中,你所使用的概念、命题、思想等等,都要与自身保持同一,事物要保持确定性。概念保持统一,一个概念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指称什么对象就是指称什么对象,不能混淆概念。

比如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所以张三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这不对,张三是由他妈生的,不是猿猴进化而来的,他只活几十年时间,他一个人不可能完成从猿猴到人的进化过程。那么这个结论不对了,就是前提有问题,什么前提?就是人,人是由猿猴进化过来的,完成这个过程的是人类,张三是人,张三是一个人,不是人类,所以我们日常语言里面,有一词多意,造成了好像推理有共同项。

从论辩的角度说,同一律还要求,在一个论辩过程中,讨论什么论题,就讨论什么论题,不能偏题、离题、跑题。我们偏题、离题、跑题是经常发生的,同一律还要求我们,在反驳和批评别人观点的时候,不能歪曲别人的观点,故意将其荒谬化,你批评别人的时候,要持科学的态度去批判。

2、矛盾律

另外是矛盾律,矛盾律就是思维不能自相矛盾,思维应该前后一致,不能自己跟自己打架,不能自我否定。矛盾有深浅之分,有些矛盾就是因为考虑不周,用词不当造成的。张三不小心谋杀了李四,这肯定有问题。谋杀就是蓄意的,不会不小心。

还有一种特殊的矛盾,叫悖论,悖论是什么?悖论就是这样的句子,如果你假定他是真的,你可以逻辑推出是假的,如果假定是假的,你可以逻辑推出他是真的。

一位老师在周末对学生说,下一周我将对你们做一次出其不意的考试,什么叫出其不意。就是在你们考试的前一天晚上,甚至考试当天早晨都不知道那天要考试,这样的考试叫出其不意。学生晚上回去了,躺在床上,说闲着也是闲着,我们开个会讨论讨论,老师说了下周要对我们考试,我们猜不到哪一天,那下周就五天上课,我们想一想,老师能把考试放在星期五吗?如果考试放在星期五的话,那就意味着前四天都没考试,到星期四晚上,学生就不干了,你说了这周要给我们考试,到现在都没考试,傻瓜都知道明天要考试了。而且你又说我们猜不到那天要考试,所以老师绝对不可能把考试放在星期五。学生又想,老师能把考试放在星期四吗?如果老师把考试放在星期四,那就意味着前三天没考试,到第三天晚上我们会想,只剩两天了,这两天肯定有一天考试,那是哪一天呢?不能放在星期五,放在星期五,我们星期四晚上就知道了,所以是放在星期四,放在星期四那星期三晚上我们就知道了,这不符合条件,所以也不能在星期四。于是按照这样去推,不能在星期三、不能在星期二,甚至不能在星期一。下周老师来了,学生对老师说,老师你说这一周要对我们做一次出其不意的考试,我们反复思考,左右推理,发现你这样考试根本无法进行,满足你所说条件的考试不存在。老师一听急了,什么满足我条件的考试不存在,那我宣布,现在考试,确实出其不意,满足老师所说的所有条件。

学生说今天不应该考啊,怎么就考了呢?这是意外考试推论,顺便说一下,我在北大出版社出了两本悖论的书,一本叫《悖论研究》,一本叫《思维魔方》,《思维魔方》就是从《悖论研究》里面把一些好懂的,浅的知识扒拉出来编成的,这是出版社编辑的主意,不是我的主意,是为了区分不同的读者群。

所以我说悖论是我们思维中深层次的矛盾,并且是难解的矛盾。

3、排中律

还有一个规律叫排中律,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当中不可能都是假的,必然有一是真的,这就是排中律。基于矛盾律、排中律,我们可以发展两种论证方法。一个叫归谬法,一个叫反证法。如果P则Q,如果P则非Q,从P生出来一个矛盾,逻辑规律矛盾,所以非P,这是归谬法。反证法,如果非P则Q,如果非P则非Q,非Q就是假证出发,催生一个矛盾,矛盾不成立。

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每人头上戴一顶白帽子或者黑帽子,每个人显然只能看见别人头上帽子的颜色,看不见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并且一个人戴的帽子当且仅当他说真话,戴黑帽子当且仅当他说假话。已知:甲说,我看见三顶白帽子一顶黑帽子,乙说,我看见四顶黑帽子,丙说,我看见一顶白帽子,三顶黑帽子,戊说我看见四顶白帽子。要你从这四个人所说的四句话推出谁说真话,谁说假话,这五个人各戴什么颜色帽子。

怎么推?信息都在这里,不要别的信息。假设甲说真话,他自己戴白帽子,他看见一顶黑帽子,这五个人里面那就是四顶黑帽子,一顶白帽子。乙说他看见四顶黑帽子,甲说真话的时候,不可能有四顶黑帽子,所以乙说假话,他戴黑帽子。丙说他看见三顶黑帽子,不可能有三顶黑帽子,丙说假话,他戴黑帽子。假如乙说真话,这里面应该有一顶黑帽子,现在逻辑推出,乙戴黑帽子,丙戴黑帽子,有两顶黑帽子,矛盾,所以甲不可能说真话,只可能说假话,他戴黑帽子。我们再来看,乙说了他看见四顶黑帽子,假设他说真话,那他自己戴白帽子,其他人都戴黑帽子,丙看部件他自己,还能看见乙和另外三个人,丙说看见一顶白的,三顶黑的,这是真的。丙就戴白帽子,如果丙戴白帽子,乙就看不见四顶黑帽子,所以乙不可能说真话,只能说假话。甲乙都戴黑帽子,戊说看见四顶黑帽子,所以一定是假的,所以戊也是戴黑帽子。丙说我看见一顶白帽子,三顶黑帽子,三顶黑帽子是真的。

那他说的一定真的吗?还有一个丁,如果丁戴白帽子,他说的就是真的,如果丁戴黑帽子,他说的就是假的。我们再来论证,丙不可能说假话,只能说真话,假如丙说假话,那就是因为三顶黑帽子都是假话,甲就是一顶白帽子,没有说话的丁戴黑帽子,他把他说成戴白帽子,于是他应该看见四顶黑帽子,自己说假话,他也戴黑帽子,因此五个人都戴黑帽子。如果五个人都戴黑帽子,乙说他看见四顶黑帽子,就是真的了。但是乙不可能说真话,所以丙不可能说假话,一定说是真的。因此,甲乙戊说假话,戴黑帽子,丙说真话,戴白帽子,没有说话的丁戴白帽子,这就是逻辑推理。

4、充足理由律

还有一个规律,充足理由律,我们要讲理,什么样的叫讲理呢?你对你所论证的观点要给出理由,并且给出的理由要真实,给出的理由必须推出所要论证的论点。

我有的时候把逻辑学这么说,逻辑学是要求人们讲道理,然后告诉人们怎么去讲道理,再告诉人们去识别有的时候人们甚至包括你自己是不讲道理,然后反驳这种道理。

比如公共说理是公共文明的成就,也是形成良好社会关系、民主政治秩序的根本条件,只有说理的社会才是正派宽容的社会,公共话语和逻辑不只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习惯和德性,而习惯和德性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很多利益肯定都有分歧,那我们怎么在这个社会相处?就是讲道理,通过讲道理,去说服对方,甚至有的时候说服自己。但是,道理有的时候不是那么容易说通的,说不通怎么办?宽容。在这个社会上,你有的时候不是几句道理,几句话就能把人说服的。我们只能讲道理,不然怎么办,不听我的,我就把他砍死,我就揍你,你这样对别人,别人也可以这样对你,社会不乱套了吗,社会没法运行下去。

有些道理讲不通怎么办?宽容,我们在这个社会,一个理性的社会里,我们要学会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利益主张的人,持有不同见解的人和平共处,共存于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人,我们都是中国国民。尽管我们有很多不同的,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相同的,我们还是要相处下去。所以两个要求,一个是说理,第二是宽容,这是一个健全的社会,民主的社会,理性的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我们要学会与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背景,不同利益诉求的人,和平共处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在这个意义上,回到我的主题,逻辑学有什么作用?逻辑学在整个科学体系里是基础学科,工具性学科,它的基础坍塌了,整个基础学科都会坍塌,它是非常关键的。

对个人而言,学习逻辑,能够帮助你清楚的,有条理的思考、说话、写作甚至办事,话与话之间有逻辑关系,事与事之间也有逻辑关系。

上一篇:手把手教学下一句下一篇:廉租住房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