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贵乡土人才材料

2024-04-28

刘永贵乡土人才材料(共2篇)

篇1:刘永贵乡土人才材料

乡镇乡土人才工作总结

—台江县施洞镇芳寨村银饰锻造大师 刘永贵

本人刘永贵,亦名刘金(苗名金岩),男,农历1942年7月14日出生,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芳寨村三组,苗族人。

由于受到家族传统的影响,我7岁便开始接触苗族银饰加工、制作,其间对我帮助最大的主要是自己的父亲刘昌德(苗名岩保)老人。在一帮族人的培养下,我对银饰锻造技术的掌握越来越精纯,并学会了传统花丝、锻造、铸刻、雕刻、镶嵌、簪花镂空等金银饰物生产、加工工艺。

通过十多年的刻苦学习和不懈努力,在十九岁时我开始出师,独立生产和加工银饰产品。因我刘氏一族生产、加工的银饰产品手艺精湛、极尽奢华,古时都只能在皇室和达官贵人那里才得一见,故而对产品的要求都比较高,且工序复杂、工期长,一般每人一年也就生产出几件高档作品。在当前“一切向钱看”的潮流下,我的很多同行在加工生产银饰时都纷纷转向一些简单、工艺少、赚钱快的产品,并不惜毁坏自己名誉,借用一些现代机器来对银饰品进行批量生产,虽然这样能赚钱快,但久而久之,我们苗族银饰全手工加工的工艺将会慢慢遗失。为了纠正同行们的这种短期做法,我一直坚持手工生产、加工银饰,并不断地钻研和想办法提高自己的银饰锻造技术。因为我不想让这条极具华夏皇室工艺血脉的锻造技术就此断承,我要为她的传承、延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自己几十年的锻造银饰生涯里,我一直坚持自己初学手艺时的想法,并且一直这样做。虽然我没有象其它同行们那样赚了很多钱,修起了高楼洋房,享受上了高档生活,但我却通过自己几十年的努力,不断地攀越技术高峰,让自己的银饰锻造手艺更上一层楼,文化素质修养也越来越深厚。

目前,我的很多精品都得到了国家和世界的认可,并被收录进《银装盛彩/中国少数民族服饰》(香港文化博物馆出版)、《银饰珍赏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博士生导师唐绪祥先生主编)等艺术著作中。几十年来,除了大量流传民间的作品外,我的部分作品也被贵州省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北京清华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和博物馆收藏。同时,自己的作品还获得了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6年被评为贵州省十大民间工艺大师;2007年被特邀参加了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工作; 2008年受邀参加了韩国国民大学民间工艺国际交流会;2010年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聘任为兼职教师。

为了更好地传承自己得来不易的银饰锻造技术和手艺,在最近十多年间,我也在本地、北京、山东等地收授了十多名徒弟,其中有农民、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等不同阶层的人,但不管是哪个徒弟,我都同等对待,并倾囊相授,很多徒弟现在都已经开始能自己设计、锻造一些银饰产品了,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态势。

人生几十年,转瞬即逝,如今我已步入古稀之年,回首之前所做、所为,虽仍清贫如旧,但面对自己在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所取得的些许成绩,也足以聊慰此生。

刘永贵 银饰锻造大师

篇2:刘永贵乡土人才材料

-----赴成都金苹果公学学习心得体会

罗平县振兴小学

刘永贵

“只有走出去,我们才能不断收获与成长。”2017年3月27日至2017年3月31日,在两校领导的沟通联系下,通过“中国好老师”这个平台,我们一行8人在李副校长的带领下成为赴成都金苹果公学交流学习的第二批教师。通过本次外出学习,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也真正体会到讲课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艺术。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审视我们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中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而学生却听得头昏脑胀,这样的教学,从表面上看,占满了课堂教学的有时间,教师也感到尽心尽力了,但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看,是一种低效教学。而有效教学则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呢?

一、简简单单教语文

语文教学追寻的简简单单,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返璞归真。这种“简单”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现在有不少语文老师为追求所谓的“时髦”,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得精彩──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有“多元解读”,如此等等。试图以“旁门左道”来掩饰自己的肤浅和浮躁,以花架子哗众取宠。殊不知,“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语言大家张志公语);殊不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崔峦语)。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不要硬给语文课加码,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要使教学方法花样翻新,更不要让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简单的语文教学是有底气的语文教学,绝不是看似什么都训练了而其实什么都没有落实的语文。当前,有些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这样的教学,知识怎能得到内化?技能怎能得到提高?

二、扎扎实实教语文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关于写字教学,我觉得我们可以这样来教学:

1、通过“读——写——展示——生评——再写”的方式进行,学生读和写的时间要充裕,而且通过“展示”和“生评”环节,学生也可以知道如何把字写好。在展示环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

2、注重习惯培养。在整个写字过程中,教师要时常提醒学生注意写字的姿势。

3、以课外阅读来带动学生识字。实践证明,课外阅读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对于学生的表达、作文和思维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要认真研究教学过程,这既是学生思维、想象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统一的过程。过程由各个环节组成,随着教学进程,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有错误要及时矫正,有遗漏要随时填补,发现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要随机应变,充分开掘利用。不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仍按“预设”,一成不变,这样的教法是不可取的。实,不是僵硬死板,应实中求活,活中求变,变中求新,使语文教师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三、轻轻松松教语文

就语文教学而言,要求太高,任务太多,挤得满满的,填得死死的,作业多多的,哪有多少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学师生都感到负担很重。就一堂课而言,不是铺天盖地,倾盆大雨,教师气喘吁吁地牵着学生走,学生匆匆忙

忙地跟着教师跑。我认为,为了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坚持和文本对话,善于从文本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中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未了之情,从作者写出来的文字中去发掘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并梳理学生解决疑难的思路,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完成从一种思路到另一种思路的转换;学生阅读文本,是重新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要鼓励探讨多元结论。轻轻松松学语文,并非降低要求,放松训练,而是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求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自己品尝到智力活动的快乐,体验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

通过此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要想把课上好,必须努力修炼自身,此外,还必须爱学生,并想办法让学生爱我们,正如胡新懿主任在“文翁大讲堂”讲座中提到的“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都不爱我们,又怎么能让他们喜欢我们的课堂呢?

上一篇:《智慧人生》短文下一篇:守则宣传周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