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物课堂高效教学方法的讨论

2024-05-03

关于高中生物课堂高效教学方法的讨论(精选8篇)

篇1:关于高中生物课堂高效教学方法的讨论

关于高中生物课堂高效教学方法的讨论

【摘 要】生物学科在理科综合中所占比例较少,但本人认为,想要提高理科综合的成绩,保证生物的得分率是十分重要的,而想要切实提高生物学习水平,学生的生物课堂学习效果是必须重视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生物课堂上积极的进行创新,以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提升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033

高中生物学习起来看似十分简单,很多学生对于生物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甚至忽略了生物学科的学习,上课不需要认真听讲,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生物学科的得分点很多,有很多知识不能只凭借死记硬背是不能够完全领会和运用,课堂的学习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如今很多学生的听课效率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多下工夫,创新教学方法,制定多种适合学生特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的生物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就高中生物课堂高效教学方法提出如下几点讨论。

一、在课前充分做好备课工作,对教学的要点与流程做到基本确定

身为教师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提前做好备课的内容。很多教师认为备课并不重要,只是走个形式。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备课不仅是形式的内容,而更应该确定课堂上需要讲授的基本内容与要点。教师只有对这些内容做到了然于心,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保证课堂教学的流畅性与高效性。

而备课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应该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将这些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以便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能够更加直接、全面的讲授给学生,使得课程进度能够迎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保证知识点讲解的全面性。

二、在讲授过程中多运用图画、多媒体等教学方法,使生物教学生动多样

生物的知识点比较琐碎,出题的范围又相对较广,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在题目中出现。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更应该注意不遗漏任何一个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但是,学生如果一味死记硬背,想要记住如此繁多的知识点是具有较大难度的,就算暂时记住了,时间长了也很容易遗忘。所以,身为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辅助,帮助学生更快、更牢固的记忆和掌握知识内容。

常用的方法就是作用图画、多媒体等方式进行生物教学,生物的内容多为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物,通过对这些生物的生命活动作出研究,了解大自然生物的奥秘。很多时候,如果学生只看课本上的语言描述,很难理解各种生物的生命过程。所以,本人提倡使用更为直观的方式来辅助学生,例如,DNA、RNA的复制、互补配对这部分内容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却往往很理解这部分的内容,通过教师的讲解也未必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播放对应的视频图解,让学生通过动画更为清晰、直观的观察这一过程的发生与进展,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领会,在解题过程中也能够灵活的运用。

三、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于生物课堂的新鲜感

许多教师在课堂始终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对生物课堂产生厌倦的心理。教师应该依照新课改的要求对生物课堂的模式做出适当的创新,构建趣味课堂,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才会更加主动的学习生物。我经常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程的讲授,因为不同部分的知识类型不同,只有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大程度的吸收教师所讲的知识要点,还能够使学生对于生物课堂时刻保持新鲜感。基本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式教学方法、竞赛式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式授课方法等等。

讨论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容易产生不同观点的课程,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表达出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从而能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得到最理想的答案,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于该课题的印象。

而比赛式教学方法就是将学生的日常表现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评比,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主观能动性。最后一种方法是让学生自己体验教师的角色,通过学生自主备课等课下准备工作,深化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让学生进行知识讲解,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和积极性,还大幅度的提升了生物课堂的趣味性。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并存的模式能够更好的将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吸收和理解。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况下学习生物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一个成功的生物课堂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生物课堂的氛围是沉闷、乏味的,学生很容易会对课堂内容产生抵触的心理,从而缺乏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尽力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再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通过在生物课堂上运用一些与所讲知识有联系的小笑话、小故事等方法适当的调节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同时,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少不了学生的参与,教师要做的不是一味讲授、束缚学生,而是应当把课堂主体的地位还给学生,让课堂不再是学生的牢笼,而是真正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乐园。

五、及时做出课堂评价,得到真实的课堂反馈,以便教师个人做出改进

课堂效果的评价除了教师个人的体会,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感受。教师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好的朋友,教师应该在课下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注重与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生物课堂模式的看法,获得学生对教师真正的评价。

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平日的授课过程中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多对他们的学习状况进行掌握,对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课堂过程中每个学生对于教师授课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到生物课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更好的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使得生物课堂更加符合学生的特性。只有教师与学生的目标达成一致,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篇2:关于高中生物课堂高效教学方法的讨论

晏涛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接受知识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双边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利用好课堂45分钟进行有效教学呢?本人结合一点教学体会,认为关键要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备课充分到位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对于已经经历了几轮教学的教师来说,要具备发展的观点,似乎教材是没变,可是学生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所以一定不能固步自封,备课始终要做好三方面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教师要想备好课必须具备相应的备课能力,主要包括:掌握和运用课程标准能力、加工处理教材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选择教法的能力、编写教案的能力。为了记住教案的全部内容,往往在教案条理性、逻辑上要花很多的时间作深入的分析。这样,既有助于教师记住理解、掌握教材内容。在讲授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教材内容,甚至当堂记住、理解、消化。如讲授细胞中的微量元素时,可以这样来记:新(锌)铁(铁)臂(硼)阿童(铜)木(钼),猛(锰)!

2、课堂导入精彩诱人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的导入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好的导语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导入艺术的方式层出不穷,这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学生的特点自由创新,灵活运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常用的几种导入的方法有:(1)、温故而知新导入(2)、情境导入(3)、趣味导入(4)、悬念导入(5)、生活常识导入(6)实验导入(7)直观法导入。课堂导入要简洁,要有趣味性、形象性、导向性。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去积极学习和运用知识。导入的恰当与否,于课堂效果的高低息息相关。巧妙的导入引人入胜,既可以促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新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3、课堂教学语言清晰流畅

“言传”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对教师来讲,教师语言的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生物教学效果。生物课堂教学教师语言应做到在科学、准确的基础上要生动形象,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带有幽默、诙谐感,使人感到有趣味;教学语言要有节奏感;教学语言要规范;此外,教师教学要善于运用势态语,其中包括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与姿态,来补足语言的不足,既形象又生动易懂。

4、教学过程组织恰当——有效教学的重点

《生物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便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这是课程改革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教师在教学中要启迪学生的思维,首先必须善于提出目标明确、新颖有趣、难易适度、发人深省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然后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并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灵活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板书设计简明合理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板书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好的板书条理清晰,思路明确,重难点突出,有助于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生物课上用的比较多的除了常规的提纲法就是图解法,高中生物比较抽象,几乎所有重点、难点都需配图解释,我们的学生们是美术特长生,利用这点,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画出一些简图边画边讲解,效果较好。如光合作用图解,可把整张图看成是一辆自行车,光反应是自行车的前半部分,暗反应是后半部分,再讲解具体的“车龙头”,“踏脚”、“车轮”等,形象生动又贴近生活,抽象、枯燥的知识一下就被学生掌握了。当然还有比较法、表格法、链接法、线图法等,为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必须配合讲授知识的同时,灵活选择、搭配使用,这也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关键。

6、课堂结尾完善精要

一堂好课就如同一场音乐会,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扣

人心弦的主旋律,还要有一个余音绕梁的“尾声”。在设计课堂结尾时, 内容要精练,总结要精彩;在时间安排上不能拖沓;在内容上要牢牢把握住本节课的重点,设法通过我们的设计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问题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课堂结尾的作用。

篇3:关于高中生物课堂高效教学方法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地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用最真挚的情感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并能够对一些问题和观点提出质疑, 直至找到最正确最适宜的答案。那么,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呢

一、为学生精心设计讨论的命题, 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

课堂讨论需要一个适当的命题, 学生只有围绕着固定的命题进行讨论, 教师才能够顺利地控制课堂秩序, 也能够限制学生探索知识的范围, 有利于学生的思考, 不至于使学生在知识的查找和运用中显得迷茫。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问题是最好的接生婆, 能够帮助新思维的诞生。”教师要为学生设定良好的命题, 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在命题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 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 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 用更加新颖和有趣的命题来激发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兴趣。当然, 无论怎么新颖和有趣都要限定在历史范围之内。教师的命题可以是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或是一些重要的历史现象, 运用这些热点的话题使学生展开自己的思维, 开展激烈的课堂讨论。为此, 我们在命题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命题要具有综合性。

看似简单的课堂讨论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在课下付出大量的心血去搜集资料, 如果讨论的命题十分简单, 收到的效果和师生的付出就会不成比例, 这样就会大大地打击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为此我们的讨论命题必须具有强大的综合性, 能够包含更多的历史知识, 将教材中的内容通过课堂讨论变得系统化和明朗化。例如, 我为了能够让学生打破教材章节的设置所带来的知识分割现象, 就根据《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的一些内容设置了这样的命题———就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所表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动性和革命性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把相关的知识归纳和总结在一起, 使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化和网络化。

2. 命题要紧密练习各学科知识。

任何学科的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历史更是如此, 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由当时的政治思想引起的, 最终也会改变政治思想。也就是说历史知识和政治知识拥有密切的联系, 同样, 历史和语文、地理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 在开展课堂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的命题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学科间的联系, 将命题的角度延伸到其他相关的学科和现实生活中, 促进学生迁移自己的思维, 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或是借鉴其他知识, 从而更好地理解及运用历史知识, 这样就会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推动学生思维的成熟和发展, 更加富有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

例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苏联的共产主义政策、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政策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这些历史经验中得到教训和启发, 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社会需要走的强国富民的道路是什么, 从而能够正确看待和理解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避免一些偏激心理和思想的出现。这样, 在帮助学生认识教材内容的同时又提升了教学内容的内涵。

3. 命题要能够引起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 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人物中, 学生不仅要从某一个角度去分析和理解, 还要学会利用一些联系性的知识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比较和理解, 善于在历史知识中寻找到规律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从而使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再死板和僵硬, 而是更加充满生命力。例如, 教师可以选择两个不同的历史事件, 让学生对其性质的不同做出自己的分析, 并对其事件带来的影响做出自己的假设和想象, 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点燃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二、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确保课堂讨论的顺利进行

想要进行好课堂讨论, 必须做好充分的“作战”准备。不仅教师要做好一切准备, 也要引导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要在进行课堂讨论之前的一段时间公布讨论的命题, 并对其讨论环节提出要求, 给予学生一些能够查阅和借鉴的书籍, 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思考。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做好讨论前的准备, 避免在讨论的过程中没有科学的依据和辩护的资料。在讨论时将学生分成小组, 针对命题进行钻研, 在写好发言提纲之后, 有规律地要求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地发言, 并且要做好其表述不离题、不超时, 以认真、端庄、大方的态度进行发言, 这样的环节能锻炼学生的胆量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三、坚持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增强课堂讨论的实效性

教师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组织, 使课堂更加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在课堂讨论中, 教师的启发和诱导要掌握好分寸。当谈论环节中出现冷场的现象时, 教师不能自己展开讨论和讲解过程, 要有效地选择其他话题, 打破学生的沉默状态, 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发言和讨论。当讨论达到顶峰时, 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观点出现分歧时, 教师要及时因势利导, 让学生紧紧扣住讨论的命题。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讨论之后的收获, 并及时正确对学生的讨论过程给予评价。教师要在课堂讨论中肯定学生的创造新思维, 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分析其原因, 走出误区, 争取在下一次的课堂讨论中能够产生质的飞跃。

篇4:关于高中生物课堂高效教学方法的讨论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新课程改革 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次新的尝试和探索,要求实现人才培养的广度同时实现人才培养的深度。课程改革主要是从高中一年级开始,通过引导其进入高中教学的同时,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高中阶段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预备期,不仅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进行全面掌握,也要求学生具备进入大学学习前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是以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为阐述对象,探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一、新课程改革中生物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

高中的生物教学在传统的教学进程中,从其课本编制、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课后习题的参考等已经形成体系化和制度化。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生物教学的结构和模式,是广大生物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但是就目前而言,生物教学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生物教材的编订使其与其他学科间呈现脱离态势

目前高中的生物课本主要包含一些基本的生物学知识以及关于这些基本知识的运用。但过于单一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使其与其他学科之间是独立的,毫不相关的,使学生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例如生物学课本中的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章节,主要讲述的是生物体中的蛋白质问题,但这已经不仅仅是生物问题,也涉及化学问题,可是关于这一类的化学问题已经是高二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这就造成学科知识脱节、阶段知识脱节。

(二)生物教学注重知识教学缺乏实践操作

生物教学其学科特性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应在每一章节后设置有实践环节和操作过程,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探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但是大部分学校由于资金的缺乏以及教师观念的陈旧,将这一环节直接省略或者是在课时安排上缩短。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生物教学,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三)初中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进程脱节

目前我国初中、高中的生物教学是处于脱节状态的,主要表现在时间进程上的脱节。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是初一、初二年级进行,高中阶段则是高二、高三年级进行。这种断裂式的教学进程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巩固,也会影响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學生对书本知识从熟悉到陌生,到高二阶段再重新学习,无一不是对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和学习兴趣的挫伤,忽视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育,主要是以思维教学、过程化教学以及自主教学为主,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探究的能力以及自我理解和接受知识的能力。而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则主要重视学生学习素养的提高以及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技能的提高。

(一)学生的生物学学习素养的提高

生物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而学生也不仅仅以对知识的接受为主要任务,而更重视对这些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在知识接受过程中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生物学知识。

(二)学生的生物学应用技能的提高

生物教学也需要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实践,生物学的概念范围是囊括整个社会的生物体,因此涉及较多的发展性问题,包括目前较为关注的环境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相联系,以提高其科学素养,关注生物多样性问题。

三、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教学方式转型

(一)生物教学的教师理念转型

关于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师应该在教学角色、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方式上都做出进一步改进。首先是要对生物教学本身的意义进一步肯定,生物教学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是应用知识;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更多的是育人。同时教学方式也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更多的是引导、帮助学生去自主学习。

(二)生物教学的教师技能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赋予更多的责任,要求教师能够对教学进程的全局进行把控,对教学氛围进行优化、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引导以及对整个课堂环境和进程作好掌控等。同时也包括在教案设计、作业批改以及课后辅导等多重环节上下功夫。如何将课堂转型为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双重性课堂,如何让课堂进一步吸引学生,这都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

(三)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生物是囊括社会和自然的大学科,不仅涉及人的各个方面,也涉及与人相关的环境等问题,教师应该通过对生物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能够在生活中对知识活学活用。

四、小结

新课程改革在生物教学课堂中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能力,并且将生物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参考文献】

[1]马兰.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导入的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4.

[2]韦玉红. 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行动研究探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篇5:关于高中生物课堂高效教学方法的讨论

申 文

(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

摘 要:高中教育是人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阶段,扎实的高中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在高中教育阶段,人们广泛注重“数语英”等主科,而忽略了生物等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尽力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

篇6:关于高中生物课堂高效教学方法的讨论

[摘要] 高中生物课程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教育界热的话题和焦点。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高效性

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很多学校都搞起了高效课堂,先是学校领导和老师到外校进行考察学习,回校后制定了一系列的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大张旗鼓的搞起了高效课堂:学校到处悬挂起标语,课桌摆成了“饭桌”,老师成了看客,因为学校规定课堂上老师的讲授不能超过多少分钟,以前的讲析灌输全都不见了,研究画面代替了研究语言,机灌代替了人灌,课件板书代替了黑板板书;有的一味地讲求自主学习,动不动围在一起合作,片面追求小组合作的形式,而对小组合作的问题、时机、分工过程没有认真设计,导致优秀生意见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意见,其余学生合作陪衬。把课堂装饰得热热闹闹、华丽动人,孰不知,“水过地皮湿”,拿老教法下的一套测试题一检测,发现“高效课堂”不但没有“高效”,反而比传统教学模式“低效”的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高效课堂的理念错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高效课堂的理念没有错,只是我们仅仅模仿了课改的“形”,并未真正领略到其“神”,课堂的效益不高。结合自己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谈谈中学生物高效课堂的探寻与思考。

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高效率的课堂是指课堂效益达到了最大化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进行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一、高效的课堂不一定要场面“热闹”,应该有“深度”

新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改的本质所在。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但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只追求热闹而忽视效益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合作学习中由于人员集中,七嘴八舌,甚至有辩论等,显得课堂很热闹,好像学生都动起来了。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学生动起来。但是,动只是手段,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进入研究——得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只有思维真正地动起来,才会带动口、眼、手动起来,课堂才会真正充满活力。

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以显示教学气氛的宽松、民主,任凭学生的自言自语或大喊大叫,甚至有的学生借机吵闹,教师却熟视无睹。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有必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合理配置,对独立思考和同桌合作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扩大到小组,防止假热闹与低效益问题出现。静悄悄的课堂并非一潭死水,那却是学生的思维在积极地进行。当思维一旦冲破了种种迷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课堂一定会因为学生迫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的想法儿又“热闹”起来。因此,我们切不可注重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该关注学生思维的进入状态。正如周玉仁教授所说: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以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点成功的体会。因此,有效的课堂不一定要“热闹”,但应该有思维的深度。

二、高效教学需要处理好全面发展学生素养与应试能力提高的关系

高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教学又是必须面对高考的,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因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也就成为一种现实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无可厚非,只要高考存在就回避不了应试。问题是当前的高中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单纯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了课堂教学的唯一或主要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下,灌输、机械重复与训练就成了课堂的主旋律。这种课堂教学把应试推到了发展学生素养的对立面,教学的价值就剩下了应试。

不可否认,发展学生的素养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两个价值取向虽然存在矛盾,但它们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高考考纲将命题的要求表述为: “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从命题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它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高考考纲界定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其实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以科学素养考查为主要目标的试题,诸如实验设计与分析,信息的获取、处理、转换与表达等类型的试题,已成为高考的主要题型。可以说,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些方面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素养提高为核心任务的教学,同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水平。

例如,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的教学,可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活动。围绕渗透作用的原理,可引导探究:(1)利用渗透作用的原理,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如质量分数为10%和30%的蔗糖溶液);(2)探究某种分子能否穿过半透膜(如淀粉分子与碘分子);(3)探讨半透膜的面积与渗透作用的关系。围绕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可探讨:(1)测定某植物组织细胞液的浓度(如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2)判断某盐碱地适合种植的植物类型。围绕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可探究:(1)植物运输水分的动力(如除了蒸腾作用是否还有别的因素);(2)证明植物通过气孔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水分的蒸腾;(3)探究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还是下表皮;(4)植物吸收的水分除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还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围绕以上问题的探讨(当然不一定需要对上述问题全部进行探讨),不仅是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需要。

因此,笔者以为,就现实的高中教学而言,抛开应试而谈学生发展是不现实的,以追求学生升学为唯一目标的教学是教学的悲哀,是对学生未来的不负责。我们不能期待两者的完全重合,但追求两者的最大交集则是每个教师应该做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应指向学生素养的提高,还应有助于有效提高学生应试的能力。

三、高效教学需要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有效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当教学的目标确定后,有效的教学方法便是能高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自学辅导法、探究法等百花齐放。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总结出来的,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探究性学习等的倡导,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合作讨论与参与的各种教学方法广泛出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对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每种教学方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但解决另一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会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些目的”(巴班斯基)。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引导发现法,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形成科学思想和方法等方面有优势,但难以保证学生在短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而且对于陈述性的知识,也没有探究的必要;讨论法具有多向信息交流、针对性强、便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特点,但往往使知识缺少系统性;自学辅导法,有利于学生独立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但只适合于较简单的学习内容;而讲解法虽然具有信息量大、系统、逻辑性强的优点(这些优点是其他方法所不及的,对于知识接受为主要目标的课型,讲解法也是高效的),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使得我们不可能找到适合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一种方法的优点,可能恰恰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

高效的教学方法还应有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该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种参与应以思维的参与为核心标准。课堂上看似热闹非凡,学生个个参与,而学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思维活动停留在浅层次上,这样的参与是低效或无效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也不会是有效的。反之,有些课堂学生看似没有太多形式上的参与,但却是积极地在进行深层的思考,有其思维的参与,这样的教学却是高效的。

篇7: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思考

——浅谈对334N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思考

所谓334N的生物教学模式是指“三主三步四环节N课型”的教学模式。三主是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检测为主线;三步是指课前导学、课中教学、课后练习;四环节是指问题引导、合作探究、展示质疑、随堂检测;N课型是指每节课都有明确的课型如探究课、实验课、检测课等特色鲜明、任务明确,是富有特色的一种课堂模式。

334N生物教学模式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应运而生的,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学,下面我想结合334N生物教学模式谈谈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以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几点建议。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各地课改如火如荼,课改活动亦如大浪淘沙,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典范,在查看许多先辈前贤们的经典范例后,结合334N生物教学模式我对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有如下认识: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帮助者,是主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可有些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谈讲色变,有的则一味追求学生感观上的刺激,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这样就是新理念的课堂吗?这样的课堂能高效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永远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两个方面同等重要,片面地追求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都是不科学的,都不可能高效。过去只强调教师的“教”而不管学生的“学’和现在有些老师片面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而忽视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样有违教学的科学性。

因此,高效课堂要求老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更强调生物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二、高效课堂的施实方案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的改革的目的之一,要做到课堂的高效性,必须摒弃落后的教学模式,而创立高效的新的教学模式,并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为灌输式,老师怎么讲,学生就被动的接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少感性认识的支撑,就像空中楼阁,难有发展.我想问题的关键就出在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太急功近利,片面的追求分数高低,而忽略认知的最关键过程——感性认知,没有足够的感性认知的支撑,就不会有发展和创新。

根据生物学科的具体情况,我确立如下的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实践指导”即每

一堂课先由探究性的实验或一些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引入,让学生们自主地讨论,得出结论,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归纳出该生物现象所揭示的生物学知识,最后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习题或是提出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这种模式强调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强调了学生感性认知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实现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升华。因此,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应是新课程理念中最为重要的变革。

(二)高效课堂对老师的具体要求

很多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果对某个学科很感兴趣,学起来自然事半功倍,相反,如果他没兴趣,就难以学好了,由此可见兴趣是否养成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这就是教学方法的问题,科学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我在观看前人经典的教学实录后,我觉得对于教师而言除了要大胆摒弃落后的教育理念,创建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要精心备课。

备课通常指备教材和备学生。备教材时,要认真研读教材、教参和相关资料。对一节课的知识自己要做到全面把握,融会贯通;备学生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对该内容敏感程度等。特别注重考虑课堂中的细节问题,尤其是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认知偏差的点要做好充分的预设。

2、课中要认真上课

2.1.引导学生走进角色

一个人只有参与某件事,经历其整个过程,才可能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才可能认真的投入。高效课堂的理念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因此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走进角色,做课堂的主人。

2.2.有效的提问

灌输式教学的提问往往很生硬,“跳跃性”很强,常常让学生们反应不过来,有的提问甚至纯粹是为了检查知识点的记忆情况,这种提问枯燥而乏味,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高效课堂采用的是“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实践指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探究课题,通过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最终回答提前预设的问题,之后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并作出小结。这样的问题提出方式及解决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2.3精彩的总结

在探究式教学的理念下,自主学习固然很重要,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们分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点评和总结,特别是有的同学在思考或实验时由于出现失误而得出错误结论时,老师的正确引导就尤为重要。另外,必要时老师还要进行讲授式的总结,这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呆板,要形象生动。总之,一

堂课中教师的总结犹如画龙后的点睛之笔,课堂高效与否,就在于点睛之笔是否精彩,精彩的总结可使画出之龙腾飞而去,因此要获得高效的课堂,教师一定要做好课堂小结。

3、课后不可忽略

课堂上大家的时间是相同的,课后可就因人而异了。会利用的能博览群书,不会利用的写作业都费劲。所以我教给学生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才能高效学习。在帮助学困生时大多也利用课后时间,有难题时老师讲一讲,平时好学生帮一帮,和同等水平的同学研一研。慢慢的就有提高了。同时也帮他们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有信心,有行动,不抛弃,不放弃,就一定会成功。不论我们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只要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是我们为师最大的快乐!

篇8:关于高中生物课堂高效教学方法的讨论

一、什么是教师心目中的“高效课堂”

课堂“高效”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深刻、广博、启发,又要教法独到,有自己的教学绝招。

1. 教学设计力求“条理、清晰、科学”。开展高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教学的目标必须明确、系统,教学内容要清楚明确。生物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清晰地认识和了解,才能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顺利传授高中生物教学知识,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解决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最重点最难点下手,才能高效地解决问题。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关键。

3. 要创新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做到教学方式的新颖、具有时代性,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来。高效课堂教学方式应该富于变化,比如: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运用动画、图片、阅读及巩固练习等。

4. 教学实践充分“联系生活”。这既是我们生物学科的特点,也是实现“学以致用”、体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的有效方法。高中生物教师要不断加强业务修养和理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关注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要善于通过互联网获取生物学的最新知识,并善于在教学中把这种知识传授给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利用生物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现高效课堂的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效教学也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里获得越来越高的教学质量。在中学生物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进行高效教学。

1. 合理“消化”课程,做好高效课堂出发前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课堂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我们应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堂课。而备好课又是以“消化”课为其基本条件的,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源泉。然而,教材并不是教条,不能完全死搬硬套,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在写教案前要仔细的阅读、理解,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并且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难点,做到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结合,以此为基础,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做到符合实际,深入浅出。总之,要想做到高效教学,生物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备课要充分,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的收放自如,有效高效。课要上得好,要求生物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广博的相关知识。只有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

2. 妙用“多媒体及展台”,给高效课堂插上翅膀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多媒体技术也逐渐走入高中生物教学。高中生物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运用声音、图像、影片等多种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知识,展示生物科学的奥秘。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生物学正从宏观领域向微观领域进军,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面对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时就显得十分的无能为力。课堂上如果我们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既能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在高中生物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计算机手段的合理应用,做到直观、形象,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趣。高中生物课件的使用,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而要讲求“精”和“恰到好处”,言不在多,贵在精当; 语不在长。总之,课件的使用要用的适时,不能过分依赖。

3. 重视高中生物实验,让学生在动手能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高中生物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生物知识,增强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信心,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做好高中生物实验,需要生物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标本和实验内容。无论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一定要尽量做实验并采集标本,因为实验与标本可以很轻松地解决我们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很多问题,并且问题的引出和解决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此外,也要有计划地做好观察和实验材料的采集、保存等工作,否则过了适宜的季节,也就错过了最佳的实验教学时机。

4. 真正“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有事可做

一堂设计很好的课如果缺少了落实,是很不完美的一节课。在初中的课堂,你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老师在课上讲的全情投入,而大多数学生在下面无动于衷,一点都没有参与进老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所以我在讲课的同时,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有事可做。我会特别注意三点: 一是我会及时提醒学生该掌握的内容一定要重点标记出来,该记笔记的也一定要记; 二是我一边上课,一边把本节课中重要的内容板书出来,要求每个学生都抄写下来,隔几分钟下去检查,让学生有紧迫感。每次,总会发现几个抄写也不愿意的。这时,我会软硬兼施,用方法使他们抄写。这样,避免了一节课下来,有些学生什么都没有学到的可能。三是尽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做一下相关习题,时间一般10分钟为宜,“当堂训练”有助于高中生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习进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合理的调整,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作业的质量,并且减少学生因为作业多而产生的对生物学科的厌烦。课堂练习这一环节处理得好,就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上一篇:《贾生》教学设计下一篇:镇廉政风险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