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两个问题设计的讨论

2024-05-12

关于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两个问题设计的讨论(通用7篇)

篇1:关于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两个问题设计的讨论

宁夏石嘴山市回民高级中学 周淑英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两个问题设计的讨论,探讨问题设计与培养阅读能力、训练语言综合能力及建立师生合作关系之间的联系,以期使这一环节真正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问题设计;阅读的意义;语言输出量;教师角色

Abstract: This discussion will be focused on two question designs for classroom instruction about a text in Book 1 for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hope of identifying the different effects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from different question designs and of seeking out how to make question designs efficient both to reading and to other aspects of English learning.

Key words: question design; the meaning of reading; language output;

Teacher’s role

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常常通过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然而,“导读” 并不是问题设计的唯一价值。问题设计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思考的空间是否充裕,语言的输出量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师生间的交互活动能否成功等。忽略了这些兼容价值,问题设计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以下实录的两个问题设计,均针对人教社出版的现行高中英语课本第一册第42课课文。使用这两个问题设计的两个班级学生水平相当,人数仅相差1人(A班52人,B班53人)。为了说明不同的问题设计所产生的不同的课堂效果,作者还将呈现学生在后继活动中的

表现。本文将对两个问题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探讨问题设计中应注意的因素,使其真正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

1.对比

1,1.问题设计

教师A:1.Is American country music popular during the 1990s?

2.Was it about city life?

3. Did people think money was important in the 1950s?

4. Were young students angry with the government in the 1960s?

5. How much money can country music bring in?

6. Are country music singers all from Tennessee? Where are they from?

7. Why did the first country singers like to sing to the guitar?

8. Does country music change a lot today? Why?

教师B:1.Did American country music first appear in the early 1990s? Is it still popular today?

2.Why has country music become a big business now?

3.What do the modern values of the USA mean?

4.Were American music in the 1950s and in the 1960s about the same subjects? What are the subjects of the American music in the 1960s? Why?

5.Do country music singers sing to the guitar? Are they all from Ten nessee?

1.2.问题类型及参与人数

问题类型(约占问题总数%) 提问人数(人) 群体参与率(约%)

直接获取信息型 A班 B 班 A 班 B 班 A 班 B 班

50% 3% 4 3 14% 40%

间接获取信息型 32% 44% 5 4 20% 94.3%

探究型 30% 33% 4 6 32% 98%

学生插问(质疑) 4% 26% 2 9 4% 28%

1.3.学生在后继活动中的表现(下表空白处表示该班没有此项活动)

参与人数(约占总人数%)

课堂活动 A 班 B 班

Note Taking

(阅读笔记) 全部照搬课文 35% 5%

部分照搬课文 45% 15%

参照课文简明扼要 15% 46%

基本上不再翻阅课文,简明扼要 5% 35%

Summarizing

The Text

(概述课文) 重点不突出,近似朗读课文

35% 8%

能说出主要内容,但基本上摘录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55% 25%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主要内容

10% 67%

Topic Discussion:

Music, People and society(讨论:音乐、人和社会)

不参与

0.01%

参与,但不太开口

12%

积极参与 78%

2.分析

两位教师的问题设计数量相差无几,但A班的问题缺少探究性,学生很容易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且在难度方面没有递进。从量化统计结果看,群体参与率不高,问答过程中几乎没有学生质疑。后继课堂活动中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课文概述抓不住重点,且不能用自己的话语陈述要表达的内容。

B班的问题设计具有很强的探究性,难度上层层推进,且没有按照课文的顺序提问,学生必须在对课文有完整透彻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回答这些问题。此外,由于问题本身具有一定深度,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所以提问人数虽然不多,但群体参与率较高,且因为学生的思维在这一环节中很活跃,所以也容易发出质疑。由于问题设计的导读作用很到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准确,所以在后继课堂活动中,学生表现积极,活动质量高于A班。

以上分析表明,不同的问题设计产生的课堂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我们从上面两组问题设计可以看出,两位教师对问题设计的预定目标各不相同。教师A的预定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从课文中获取一定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位教师潜意识里在追求一种非常形式化的“课堂效果”,那就降低问题的风险性,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高。这种做法显然是受“为教而设计教”的传统理念的影响所致。教师B的预定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处理信息,并通过分析、处理信息,探究课文的深层涵义,并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是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的。该教师并没有刻意追求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参与、思维以及学习方法的渗透等。

3.讨论

3.1.教师应准确领会阅读的真正意义

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搜寻信息,语言无论是以口语形式还是书面形式存在,其主要功能在于交际。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读者对文意的捕捉、剖析、感悟、发挥等。教师的提问,要促使学生尽可能好地完成这一过程,就要设法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以便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潜能,使他们对课文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教师还应注意问题的设计应在为被提问者提供阐述观点的机会的同时,能给未被提问者提供评价、指正别人的机会,这样,才能保证这项课堂活动的参与率。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搜寻信息,而没有促使其参与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提问就很容易变成“指定任务”,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答案在课文的哪个位置?”、“我是否找到了那个位置?”上。提问一旦变成任务,阅读就变成被动活动。我们知道“Reading is anything but passive…It involves processing ideas generated by others that are transmitted through language.”(D.Nunan,)。这种“指挥棒”式的问题,还有可能使未被提问的学生产生“这个问题与我无关”的想法,长期如此,思维的萌芽畏缩,参与意识渐弱,而学习一旦变成旁观活动,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3.2.不可忽视语言的输出量问题

语言学习需要输入和输出相结合(H.D.Brown,1987),否则就达不到学会运用之目的,而运用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因此,课文教学的任务就不仅仅是阅读课文,它还包含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而运用能力的训练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的输出量。那么,课文教学中问题设计就应考虑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语言输出量问题。以上列举的两个问题设计,学生在作答时的语言输出量显然是有差异的,也正是这个差异,导致学生在后继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大不相同。这也反映出教师对语言习得规律的认识存在着差异。

3.3.教师角色转换的形式化在问题设计中的反映

问题设计过程中出现提问过于简单的现象,不仅是因为教师对课文教学及阅读的实质或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不准,另一个原因是有些教师反感学生出错,反感学生“迟钝”,希望学生对提问快速作出反应,而且最好是正确的反应,以求体现“课堂气氛”或“课堂效果”。看上去教师在问答过程中引而不讲,让学生“自己去做”,但实际上学生做什么、怎么做,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这种追求表面效果的做法,反映出教师本身并没有真正进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师生之间实际上是这样一种关系:

Teacher:questioner, task assigner, inspector, controller

Student: information hunter, correct answer pursuer, careful error-protector

流于形式的教师角色转换对于构建师生间的合作关系,促进教学没有任何积极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

Teacher: facilitator with the tool of necessary questions, task presenter, organizer, participant and monitor

Student: question user, finder and active player, motivated risk taker

4.建议

4.1.问题设计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促使其在对文章进行感悟、释义、质疑、评价以及与同伴交流过程中达到与作者互动的目的。

4.2.问题设计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出机会,让他们通过表述对课文的理解、评判、感想等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4.3.问题设计应考虑到与后继课堂活动的整合,为学生参与后继活动作好语料准备。

4.4.问题设计不是指挥棒和检测仪,关注师生间的合作关系,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是问题设计的兼容价值之一。

参考文献:

1. H.D. Brown 1987,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entice-Hall, Inc.

2. D. Nunan 1999,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USA.

3. 郭书彩:“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与认知因素”,《外语教学》.2

4. 马冬梅:“英语教学中小组口语活动后的学生自我纠错”,《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

篇2:关于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两个问题设计的讨论

↓支持 ↓支持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支持 ↑支持

围观群众 围观群众

【教学后记】

篇3:关于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两个问题设计的讨论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本课选自人教版新编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三。

1.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 但对教师的依赖比较严重, 尚未养成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习惯。

2.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社会经济现象是由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这一内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

情景描述:

1.提出问题

师:板书问题:1.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为什么这样说?你认为该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2.洋务运动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失败了?失败原因是什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讨论, 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开始认真看书、归纳, 前面的问题基本能顺利解决, 但谈到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时, 有一位学生突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说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 就说明洋务运动发挥了作用, 为什么又说它失败了?”这个问题引起全班学生的争议, 在备课时我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但看到学生兴致勃勃的样子, 我临时做了调整,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我根据各组情况做适当的指导。

2.展开讨论

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很高, 讨论非常激烈, 有些学生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这在以往的课堂中是比较少见的。

3.展示结果

我让学生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发言, 阐述本组的观点, 学生展示的结果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他们不仅观点明确, 而且非常全面, 充分体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 而且下课后还有学生在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反思与研究:

这个小小的插曲勾起我对历史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讨论合作教学成为很受教师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 因为它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灵活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因为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形式, 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现象一:教师备课时对学生的情况准备不够充足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 很多教师在备课时, 注意更多的是考纲和教材的结合。然后想办法让学生读懂教材、掌握教材, 并且能举一反三, 根据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却忽视了课堂的主人——学生, 教师的先入为主, 造成对学生情况的掌握不足, 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讨论题目并不符合学生情况, 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所以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欠佳, 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现象二:不相信学生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十分周到地设计好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甚至包括过渡语, 但是却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另外进行小组讨论时, 教师很少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有的学生提出一些超过教学设计范围的问题, 就会被教师“下课再做讨论”等借口搪塞过去, 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不放心学生, 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

现象三:小组讨论流于形式

小组讨论相对来说是比较新的教学手段, 还处于探索阶段, 课堂中经常出现因为问题设计不当, 学生参与不积极等因素使讨论流于形式的情况。或者从表面现象来看, 讨论似乎非常“热烈”, 但却没有围绕核心问题展开, 学生们只是漫无边际地乱谈一通, 讨论并没有真正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 也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现象四:讨论中存在“看客”现象

在课堂讨论中有一部分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他们不愿意加入讨论行列, 只在旁边充当“看客”, 也有的学生已经总结出了自己意见和结论, 但并不积极发言, 而是“各自为政”。这热闹的课堂讨论的背后是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

提出建议:

基于以上现象, 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1.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在要仔细研究考纲, 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科学地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这样就能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事可干, 真正体现出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一节课结束时, 告诉学生下一节课的问题, 这样学生可以在预习时单独思考, 使他们在下节课的讨论内容更有针对性。

2.课堂上教师要及时引导,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首先, 教师要认真观察和倾听, 追踪学生讨论的进程, 因为学生在讨论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 出现某些史实上的错误, 这时教师要及时介入, 进行有效的引导, 帮助学生走出误区。其次,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 使各个小组的讨论始终紧扣主题。

3.教师要做好总结

课堂讨论结束后, 教师要对本节课的讨论情况及时总结, 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如对优等生要从严, 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 中肯地指明其不足的地方, 使优等生学习有方向;对于后进生要从宽, 及时地肯定他们的闪光点, 以便使后进生学习有信心, 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够有成就感和方向感, 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总之,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问题设计--独自探究—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的教学实践, 使问题探究和学生合作讨论有机结合,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问题设计和小组讨论相结合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 它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也可以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本文中将谈谈这种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篇4:对原子结构教学中两个问题的讨论

关键词:原子结构;问题;教学

化学上经常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新课改后,高中化学引入了部分大学内容并结合高中原有物质结构知识,组成《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课程。在该教材实施过程中,涉及原属于大学内容的原子结构部分,由于教材的语言不详、教辅的误导、忽视经验规律的适用条件等因素影响,长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给广大师生造成困扰。

一、3d一定比4s的轨道能量高吗

苏教版教材介绍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时,引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图”,但未作适用说明。从教材给出的信息及其他教辅习题的拓展,往往引导师生认为“3d轨道能量比4s高”的结论总是成立的。

虽然“顺序图”在指导书写电子排布式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遇到解释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失去电子等,却容易出现问题。为什么这些过渡金属不是先失去“能量较高的3d电子”,反而先失去“能量较低的4s电子”呢?化学上不是说“能量越低越稳定”吗?

通过对第四周期元素3d和4s轨道能量的计算,可以发现只有K、Ca在选择电子填充位置时,E(3d)>E(4s);而其他元素原子均呈现E(3d)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原子都有E(3s)

因此,片面地强调“3d轨道能量比4s高”和“轨道能量顺序图”等能级交错、能级分裂现象,不仅造成思维理解混乱,也不符合客观事实。

二、Cu+结构比Cu2+稳定,性质却不如Cu2+稳定

物质的稳定性决定因素有许多,原子(离子)结构只是其中之一。在研究Cu+、Cu2+结构稳定性时,需要忽略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即在高温气态时,Cu+比Cu2+稳定,与电子构型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关系,2Cu+(g)?葑Cu2+(g)+Cu(s) ΔrH=872.3kJ/mol。

在溶液中,Cu2+形成水合离子时,水合热ΔhH=-2121.3kJ/mol,而Cu+的水合热ΔhH=-581.6kJ/mol。可得,2Cu+(aq)?葑Cu2+(aq)+Cu(s)ΔrH=-85.8kJ/mol。形成结构更稳定的水合铜离子放出大量的热,不仅足以弥补第二电离能,还使总反应表现为放热,有利于朝歧化方向进行。

三、启示

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标准对其进行正确解读,不能想当然地拓展而失去科学性支持。在不能违背认知规律,提前学习大学化学知识的前提下,在原子结构的教学过程中不妨告诉学生一些真相:“轨道能量高低顺序图”是不完善的、原子结构并非决定物质性质的唯一因素等。这些真相点到即可,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消除误解,使学生认识到当前阶段所学化学知识的局限,增加学习兴趣,也给以后进一步学习化学留下探索空间。

参考文献:

王祖浩.物质结构与性质.2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陈丽华,女,1981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就职于福建省长乐市第一中学,研究课堂教学等。

摘 要:中学原子结构的课堂教学中,容易产生一些缺乏严谨性的情况。针对能级交错与分裂、洪特规则等内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例子进行探讨。

关键词:原子结构;问题;教学

化学上经常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新课改后,高中化学引入了部分大学内容并结合高中原有物质结构知识,组成《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课程。在该教材实施过程中,涉及原属于大学内容的原子结构部分,由于教材的语言不详、教辅的误导、忽视经验规律的适用条件等因素影响,长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给广大师生造成困扰。

一、3d一定比4s的轨道能量高吗

苏教版教材介绍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时,引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图”,但未作适用说明。从教材给出的信息及其他教辅习题的拓展,往往引导师生认为“3d轨道能量比4s高”的结论总是成立的。

虽然“顺序图”在指导书写电子排布式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遇到解释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失去电子等,却容易出现问题。为什么这些过渡金属不是先失去“能量较高的3d电子”,反而先失去“能量较低的4s电子”呢?化学上不是说“能量越低越稳定”吗?

通过对第四周期元素3d和4s轨道能量的计算,可以发现只有K、Ca在选择电子填充位置时,E(3d)>E(4s);而其他元素原子均呈现E(3d)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原子都有E(3s)

因此,片面地强调“3d轨道能量比4s高”和“轨道能量顺序图”等能级交错、能级分裂现象,不仅造成思维理解混乱,也不符合客观事实。

二、Cu+结构比Cu2+稳定,性质却不如Cu2+稳定

物质的稳定性决定因素有许多,原子(离子)结构只是其中之一。在研究Cu+、Cu2+结构稳定性时,需要忽略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即在高温气态时,Cu+比Cu2+稳定,与电子构型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关系,2Cu+(g)?葑Cu2+(g)+Cu(s) ΔrH=872.3kJ/mol。

在溶液中,Cu2+形成水合离子时,水合热ΔhH=-2121.3kJ/mol,而Cu+的水合热ΔhH=-581.6kJ/mol。可得,2Cu+(aq)?葑Cu2+(aq)+Cu(s)ΔrH=-85.8kJ/mol。形成结构更稳定的水合铜离子放出大量的热,不仅足以弥补第二电离能,还使总反应表现为放热,有利于朝歧化方向进行。

三、启示

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标准对其进行正确解读,不能想当然地拓展而失去科学性支持。在不能违背认知规律,提前学习大学化学知识的前提下,在原子结构的教学过程中不妨告诉学生一些真相:“轨道能量高低顺序图”是不完善的、原子结构并非决定物质性质的唯一因素等。这些真相点到即可,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消除误解,使学生认识到当前阶段所学化学知识的局限,增加学习兴趣,也给以后进一步学习化学留下探索空间。

参考文献:

王祖浩.物质结构与性质.2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陈丽华,女,1981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就职于福建省长乐市第一中学,研究课堂教学等。

摘 要:中学原子结构的课堂教学中,容易产生一些缺乏严谨性的情况。针对能级交错与分裂、洪特规则等内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例子进行探讨。

关键词:原子结构;问题;教学

化学上经常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新课改后,高中化学引入了部分大学内容并结合高中原有物质结构知识,组成《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课程。在该教材实施过程中,涉及原属于大学内容的原子结构部分,由于教材的语言不详、教辅的误导、忽视经验规律的适用条件等因素影响,长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给广大师生造成困扰。

一、3d一定比4s的轨道能量高吗

苏教版教材介绍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时,引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图”,但未作适用说明。从教材给出的信息及其他教辅习题的拓展,往往引导师生认为“3d轨道能量比4s高”的结论总是成立的。

虽然“顺序图”在指导书写电子排布式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遇到解释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失去电子等,却容易出现问题。为什么这些过渡金属不是先失去“能量较高的3d电子”,反而先失去“能量较低的4s电子”呢?化学上不是说“能量越低越稳定”吗?

通过对第四周期元素3d和4s轨道能量的计算,可以发现只有K、Ca在选择电子填充位置时,E(3d)>E(4s);而其他元素原子均呈现E(3d)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原子都有E(3s)

因此,片面地强调“3d轨道能量比4s高”和“轨道能量顺序图”等能级交错、能级分裂现象,不仅造成思维理解混乱,也不符合客观事实。

二、Cu+结构比Cu2+稳定,性质却不如Cu2+稳定

物质的稳定性决定因素有许多,原子(离子)结构只是其中之一。在研究Cu+、Cu2+结构稳定性时,需要忽略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即在高温气态时,Cu+比Cu2+稳定,与电子构型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关系,2Cu+(g)?葑Cu2+(g)+Cu(s) ΔrH=872.3kJ/mol。

在溶液中,Cu2+形成水合离子时,水合热ΔhH=-2121.3kJ/mol,而Cu+的水合热ΔhH=-581.6kJ/mol。可得,2Cu+(aq)?葑Cu2+(aq)+Cu(s)ΔrH=-85.8kJ/mol。形成结构更稳定的水合铜离子放出大量的热,不仅足以弥补第二电离能,还使总反应表现为放热,有利于朝歧化方向进行。

三、启示

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标准对其进行正确解读,不能想当然地拓展而失去科学性支持。在不能违背认知规律,提前学习大学化学知识的前提下,在原子结构的教学过程中不妨告诉学生一些真相:“轨道能量高低顺序图”是不完善的、原子结构并非决定物质性质的唯一因素等。这些真相点到即可,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消除误解,使学生认识到当前阶段所学化学知识的局限,增加学习兴趣,也给以后进一步学习化学留下探索空间。

参考文献:

王祖浩.物质结构与性质.2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陈丽华,女,1981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就职于福建省长乐市第一中学,研究课堂教学等。

篇5:关于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两个问题设计的讨论

《信条》这篇课文介绍了在美国幼儿园的一些园规条例, 例如:乐于分享, 自己收拾, 还有在工作学习和玩乐中寻求一种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揭示了如果成年人像孩童一样坚守这些规则, 那么世界将会更加美好。本文从翻译的三要素:忠实、科学与艺术角度探讨《信条》这篇课文内容翻译与原文意思有所出入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标题的翻译

首先, “信条”一词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信仰并遵守的准则。《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信守的准则。而信仰指的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原文中与“信条”相对应的单词只有“rule”和“item”。“rule”在牛津词典的解释是:“a statement of what may, must or must not be done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or when playing a game” (指在特定情况下或比赛的时候, 可以做, 必须做或者不能做的条例) 。“item”在牛津词典的解释是:“one thing on a list of things to buy, do, talk about, etc” (指在列出来的要买、要做或者要讨论的条目) 。可以说, 这些都谈不上信条。

其次, 从文章的整体大意来说, 《信条》选自富尔格姆的《我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All I Really Need To Know I Learned in Kindergarten) , 中文书名是经过简化的, 实际上直译过来是:“我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我在幼儿园就学过。”课文选自原文中的第一章, 并没有一个标题。那么, 单纯从孩童的角度来看, 幼儿园条例远远够不上是信仰的准则。并且, “幼儿守则”不仅是孩子们要知道的, 也是幼儿的父母和老师们应该知道的, 从这样的认知角度上看, “信条”一词偏向成年人而忽视幼儿的认知能力, 确实存在不够妥当之处。据此, 我们可以说“信条”这个题目翻译有欠佳的地方。

二关于信条的翻译

对于这些条例的理解, 要考虑孩童的视角, 符合幼儿园园规这一语境。最主要的是:充满童趣却暗含真理, 这才能最忠实地反映作者的创作本意, 缩减英中翻译后译文与原文的差异。

(1) 关于“Put things back where you found them.”的翻译。

课文中的翻译是“交还你捡到的东西”, 这与后面的“不要拿不属于你的东西”的在意义上重叠了。笔者认为更合理的翻译是:“拿的东西要归原位。”这也为后面的“整理自己的东西”起到了一个过渡, 不会太突兀。

(2) 关于“Clean up your own mess.”的翻译。

课文中的翻译是“收拾好你的一摊子”, “摊子”这词在《新华字典》的解释为:设在路旁、广场上无铺面的售货处、菜摊子, 或者是一个组织的结构。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 比喻难于整顿的局面。在汉语里, 我们习惯性的说法是:“旧货摊子”或者“烂摊子”等等。这样学生在理解“收拾好一摊子”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问题。“mess”作名词可以理解为“乱七八糟、脏乱的一堆东西等。”这里可以确定的是, 原文的意思是指:收拾一摊子乱七八糟的东西。那么放到幼儿园园规这个大环境下, 要求孩童收拾的肯定是自己弄乱的玩具或者饭后的垃圾等等。这里可以翻译为:“自己弄乱的要自己整理好。”

(3) 关于“Live a balanced life.”的翻译。

课文的翻译为“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balance”这个词从字面上来说, 是“平衡”的意思。可是当它用来修饰“life”的时候, 直译为“平衡的生活”未免不妥, 这里要结合当下的语境来理解。根据后面课文的意思, 这里的生活指的是学习、玩乐还有工作相结合的生活。笔者认为在这里可以译为:“劳逸结合的生活”, 更符合我们说话的习惯, 更贴合语境, 也便于中学学生理解。

三其他细节的翻译

关于“When you go out in the world, hold handand stick together.”前后意义延伸的翻译。文中前后两次出现这句话, 课文的翻译都为:“当你出门, 到世界上去走走, 要手拉手, 紧挨一起。”文中第一次出现这句话的时候, 这句话针对的对象是幼儿园里的孩童, 告诫孩子们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而第二次出现这句的时候, 前面多了一个限定:“这仍然是个忠告, 不论你们年纪多大。”显然, 这句话的定义在这里变成了一个值得终身遵守的人生信条, 针对的对象涵盖了孩童以及成年人。那么它的意义就不能是从简单字面理解, 而必须从延伸意义来理解。“hold hands and stick together”就不再仅仅是孩童时期的“手拉手, 紧挨在一起”, 而是象征着在社会上我们“团结一致, 互相扶持”, 这样翻译更符合作者的本意。

四总结

总的来说, 课文《信条》一文的翻译已经比较准确地忠实于作者的原意了, 但我们要精益求精。课文对于这些幼儿园园规的翻译虽然在意义的把握上无大的差错, 符合了翻译的首要要素———真实。可是在达到翻译的后两个要求———科学与艺术上, 还有待提高, 需要我们所有译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附录1:《信条》原文

附录2:《信条》笔者译文

附录1:

All I really need to know about how to live and what to do and how to be I learned in kindergarten.Wisdom was not at the top of the graduate school mountain, but there in the sand pile at school.

These are the things I learned:

Share everything.

Play fair.

Don't hit people.

Put things back where you found them.

Clean up your own mess.

Don't take things that aren't yours.

Say you're sorry when you hurt somebody.

Wash your hands before you eat.

Flush.

Warm cookies and cold milk are good for you.

Live a balanced life-learn some and think some and draw and paint and sing and dance and play and work every day some.

Take a nap every afternoon.

When you go out in the world, watch out for traffic, hold hands and stick together.

Be aware of wonder.Remember the little seed in the Styrofoam cup:the roots go down and the plant goes up and nobody really knows how or why, but we are all like that.

Goldfish and hamsters and white mice and even the little seed in the Styrofoam cup-they all die.So do we.

And then remember the Dick-and-Jane books and the first word you learned-the biggest word of allLOOK.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is in there somewhere The Golden Rule and love and basic sanitation.Ecology and politics and equality and sane living.

Take any one of those items and extrapolate it into sophisticated adult terms and apply it to your family life or your work or government or your world and it holds true and clear and firm.Think what a better world it would be if we all-the whole world-had cookies and milk at about 3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and then lay down with our blankies for a nap.Or if all governments had as a basicpolicy to always put things back where they found them and to clean up their own mess.

And it is still true, no matter how old you are, when you go out in the world, it is best to hold hands and stick together.

附录2:

关于怎样生活, 怎样为人处事, 所有这些我所需要知道的, 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智慧并不只是属于高高在上的高等学府, 而是根植于幼儿园孩子们玩耍的沙堆中。

这些就是我学到的东西:

有东西大家分享。

公平游戏。

不打人。

拿的东西要归原位。

自己弄乱的要自己整理好。

不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伤害了别人要道歉。

吃东西前要洗手。·

便后冲洗。

热甜饼和冷牛奶有益身体健康。

劳逸结合。每天不仅要学点东西, 思考一些东西, 还要画画儿, 唱唱歌儿, 跳跳舞, 玩玩游戏, 外加干点活。

每天睡午觉。

当你外出的时候, 要小心来往车辆, 手拉手, 紧挨在一起。

要相信奇迹。别忘了聚苯乙烯培养皿里的那粒小不点的种子:它的根往下生, 茎叶往上长, 没有人知道它是怎么生长的, 为什么生长, 而我们大家的成长也一样。

无论是金鱼, 仓鼠, 还是小白鼠, 甚至是培养皿里面的那颗小种子, 它们终将会死去。我们也一样, 生命总有终结之时。

别忘了迪克和简的识字课本, 和你在上面学到的第一个字———也是最大的一个字———“看”。

所有你所需要知道的东西都在上面, 金科玉律, 爱, 基本的卫生, 生态学, 政治学, 平等观念以及健康的生活。

拿上面的任何一条推行到老练的成年生活, 在你的家庭生活, 工作圈子, 社区或生活圈子实践它。它贴近真实, 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

想想如果每个人都像我们一样, 每天下午三点有甜饼和牛奶供应, 可以盖着我们的毯子睡个午觉, 或者所有的政府都把“拿的东西要归原位”和“自己弄乱的要自己整理好”作为基本政策推行, 那会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啊!

篇6:关于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两个问题设计的讨论

在物理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很多, 而物理模型教学法可以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史, 模型方法在物理学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物理学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个建立物理模型和用新的物理模型代替旧的物理模型的过程。物理学中的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几乎都是借助于物理模型进行抽象概括而来的。可以说, 不了解和不掌握物理模型的方法, 就学不好物理。

建立正确鲜明的物理模型本身就是重要的物理内容之一, 它与相应的物理概念、规律现象相依托, 它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有力的手段之一。同时了解物理模型的迁移和转化, 对于物理逻辑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 所以我们应充分重视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模型教学法的作用。

下面, 我们就针对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模型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利用物理模型强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有很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 我们如何区分这些知识对与我们理解和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就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里就针对力学的中的几种容易混淆的概念模型进行比较。

摇摇学生通过比较, 可以很清晰地区分这些相接近的概念间的差异, 在解决问题中有了明确的方向, 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利用典型物理模型促进物理知识的学习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 单摆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物理模型。学习、理解、运用单摆这一模型对于我们学习简谐振动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在, 我们就来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1. 典型物理模型的学习

在教学中设计对比实验, 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 逐步建立模型。

先让学生观察下列对比实验:

(1) 两个质量不同, 但摆长振幅相同的单摆振动。

(2) 两个摆长相同, 但振幅不同 (摆角都小于5度) 的单摆的振动。

(3) 两个摆长不同的单摆的振动。

通过这一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 形成对单摆这一理想模型的初步认识。进而展开对物理现象的分析:

(1) 实验器材:轻质绳 (不可伸长) 、小重球 (密度大) ;

(2) 实验的条件:小摆角 (小于5度) ;

(3) 实验的结论:等时性 (来回摆一次时间相等) 。

深入分析 (运用抽象、近似等方法) 可以得出单摆周期。经过分析使单摆模型的物理表面与本质特征统一起来。

2. 典型物理模型的迁移

在物理学习中, 不仅要学习一些典型的物理模型, 而且要巩固发展物理模型, 将其放在一个更复杂的新环境中去加以应用, 促进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举例说明:

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 a、b两小球分别置于轨道圆心O点和离轨道底A点很近的B点处, 如图1所示, 将它们同时由静止释放, 忽略空气阻力, 问谁先到达A点? (此题求解的关键是对两小球建立物理模型。)

分析如下:

首先, “小球”是一模糊语言, 但从题目分析来看, 可将球a、b大小忽略, 抽象为质点模型。

其次, 由“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A点很近的b点处”、“光滑轨道”等描述。可将a球运动转化为自由落体运动模型, 而b球的运动转化为单摆模型 (联想到光滑轨道对小球b支持力N相当于单摆运动过程中摆线对摆球的拉力) 如图2所示。

最后, 对两小球分别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和简谐运动规律进行求解。

对典型物理模型的学习和迁移可以使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迅速抓住问题的核心, 对于我们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帮助。

三、利用重要物理模型提高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力

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 有许多重要的物理模型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应及时总结并加以应用,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重要模型加以分析和归纳。

下面我们来讨论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解决问题有重要帮助作用的柱体微元模型。学生从单个质点牛顿力学的学习, 到连续介质 (流体、电荷等) 问题的求解过程中, 研究的对象从一个质点跃迁到无数质点组成的连续介质, 也要求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思维上升一个台阶, 通过运用微元柱体这一物理模型可以突破这类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

1. 质量柱体微元模型

对于速度为v定向流动的密度为ρ的连续流体, 可在v方向选取一横截面积为S的柱体微元, 则在Δt时间内通过S截面的流体质量即为以vΔt为高、以S为底的柱体微元的质量, 如图3所示。柱体微元质量表达式为:Δm=ρSvΔt。

举例说明:

人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8×10-3m3的血液, 正常人血压 (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 的平均值约为1.5×104Pa, 心跳约每分钟70次。据此估测心脏的平均功率约为多少瓦?

分析如下:

对该问题的解决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的情景上, 而应将问题转换成我们熟悉的问题来解决, 即通过认真读题后, 把实际问题加工改造成相关的物理模型来处理。如图3所示, 将心脏每跳动一次输送的那部分血液视为一长为L, 横截面积为S的液柱。血液柱受到心脏的推力为F, 每次心脏推动液柱前进的位移为L。由压强公式P=FS可知, 心脏每跳动一次, 推动血液做的功为:W=FL=PSL=PV其中V为心脏跳动一次输送血液的体积。因心脏每分钟跳动n=70次, 故心脏的平均功率应为:P=n W/t=70W/t=1.4W。

2. 电荷柱体微元模型

类似于质量柱体微元的建立, 对于速度v定向连续移动的电荷 (导体中传导电流或真空中电流) , 也可以在v方向选取一横截面积为S的柱体微元, 则Δt时间内通过S截面的电量即为以vΔt为高、S为底面积的柱体微元中的电荷的电量。柱体微元电荷表达式为:

ΔQ=NeSvΔt。其中N为单位体积中的自由电子数, e为电子电量。

举例说明:

设导线横截面积为S, 其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N。在电压作用下,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速度为v。试求导线中的电流强度。

分析如下:

在Δt时间内取一段长vΔt的导线为研究对象, 则在Δt时间内流过S截面的电为ΔQ=NeSvΔt由电流强度定义I=ΔQ/Δt及上式得:I=NeSv, 此式即为电流强度的微观表式。

对于重要的物理模型,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透彻, 同时逐渐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的本领, 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物理模型教学法, 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物理事实的抽象, 这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 物理概念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模型的形式出现 (概念模型) 。它们是物理现象和事实抽象出来的, 用来表征物质属性和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学生对物理模型这个科学方法的精髓是否领会, 直接影响他对有关概念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影响对物理知识整个大厦的构建, 因为概念是构建这个大厦的基石。

(2) 有利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物理规律是物理知识的骨架, 是物理学的核心的内容。物理学中所总结出的反映运动变化的规律实质上就是物理模型的运动变化规律, 从研究的主体对象到研究的过程无不体现模型观点和方法。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帮助学生学习物理模型, 运用物理模型, 有助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 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意义领会, 准确把握物理规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

(3) 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每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或过程都对应着一定的物理模型, 要解决问题必须要对对象进行抽象简化和近似处理, 以建立起一个合适的物理模型, 若模型建立起来了, 就等于已经揭开了掩盖着物理现象和过程本质的面纱, 必要时再用等效、类比等方法将问题进行异形处理 (异化构建模型) ,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篇7:关于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两个问题设计的讨论

1 通过创新实验设计的案例, 阐述其功能

1.1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通常用演示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物理现象的兴趣。

案例:在全国公开课“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 教师用“吹乒乓球的挑战”引入新课。采用娇小的女生与高大男生吹动乒乓球做对比, 结果确是高大的男生失败 (因为事先改造了乒乓球) 。这一出乎意外的实验现象, 恰好将学生的的注意力从无意转变为有意, 迅速地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以上案例突出了创新实验的特点, 不仅形象生动, 真实具体, 而且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当然, 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更高, 对待科学实事求是, 对待学生认真负责, 对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层次的提高, 由此一来, 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1.2 学习物理学科, 实验的实际操作是基础。

案例1:徒手做实验。用左手2个手指轻轻夹住2个同一材质的象棋子, 右手弹出其中1个棋子做平抛运动, 同时剩下的棋子作自由落体运动, 用这种简单方便的实验, 来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特征。

案例2:教师引导, 学生动手操作。由老师给出实验器材, 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比如, 有器材:2块橡皮 (高度差约0.4 cm) 、2根玻璃棒 (长约30 cm) 、1个玻璃球 (直径约2.2 cm) , 要求使玻璃球由静止沿玻璃棒从较低的橡皮向较高的橡皮运动。最终,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实践, 设计出各种实验方式, 从而达到让学生了玻璃球的重心运动问题。从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假设;到设计实验, 实际操作;最后得出结论并共同分析原因。

以此可见, 实践动手操作或者设计实验, 不仅可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更好的应用物理知识, 还可以开拓思维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对实验具有设计的趣味性和探究性, 体验到其中的喜悦, 领悟到一些科学思想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这也是学生进行科研教育的启蒙。

2 培养实验设计创新的策略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通常只是借助生活的实例, 结合学生的想象去讲课, 或者是按照惯例教授学生实验的步骤及过程, 这样导致了潜意识的局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知识丰富, 科学发达的社会, 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 尤其应该注重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创新。

2.1 教师引导, 学生思考设计

教师的引导是前提, 学生的独立思考是重点。在整个研究学习中, 应该由学生的主动性去贯穿, 只有当学生在其过程中感受越深刻, 学习的效果才越好。而正因为这种主动性, 才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 想象力更丰富, 从而达到创新的主观条件。然而, 教师作为牵引人, 在教学过程中, 给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 同时与学生密切合作。通过师生共同和多向的合作学习, 利用“差异资源”, 成为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师生合作则是导学的推动力。

2.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学生对实验的了解, 实验的作用, 以及实验操作中的乐趣, 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由此产生不断的创新。推而广之, 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实验, 而实验的关键是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得从观察实验的现象开始, 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敏锐能力。结合新型教学观念, 让学生进行实验的仪器、过程、现象、结果等的观察训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观察机会。

2.3 教师也需不断学习, 提高相关知识

作为综合型教师, 不仅对同学科的知识要不断跟进与交流, 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应有所了解, 培养教师的综合能了之后, 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发挥。在不断更新的课程中, 单一的学科知识是无法驾驭的, 因此教师应当从工作方式上打破常规, 不再是单兵作战的形式。通过教师的不断学习、提升、充实自己, 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然而, 创新不局限于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作为指引人的教师是最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方向, 也应当具备创新精神。为学生的课程开发和整合方面, 结合自身经验和能力, 利用周围的有利资源, 对其进行整改和完善, 这样才能做到对学生的负责, 才能降低教科书的依赖程度, 为学生找到真正适合的, 有远瞻性的课程。

2.4 将系统化物理知的形成作为培养创新的着眼点

在当今的教学阶段, 多媒体课件已经进入大部分学校的课堂, 这是课程整合的成效,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配合, 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也使教学成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运用这种技术让学生学习得更系统化, 让这网络化的模式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方便。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个模式更形象的学习物理知识, 使得学生学会积累和归纳总结, 还能利用这个模式回顾实验过程, 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中, 理清各种物理现象, 并从中找出内在联系, 同时由表及里的深刻认识的过程, 是学生认知的自我升华, 也因此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5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实验设计创新能力的宗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创新能力, 首先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息息相关的。以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宗旨,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实验的实际操作能力, 观察力是“思维”的前提, 是科学探究成果的重要条件。

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则是由观察和思索进一步产生的。由此可见, 观察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才发现了新的现象与问题, 要找出新现象的原因, 需要物理实验来证明,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才能创造新的发现。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今, 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科学来证明, 但也要培养学生善于设疑的思维, 要明白并不是所以的科学都毫无疑问, 要有正确的怀疑态度。因此, 需要新的物理实验来检测可疑的科学结论或现象, 由怀疑引申出新的问题, 进而推论出新的理论, 创造新的发明。正如爱因斯坦在实验中推敲出了光电效应方程, 从而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掌握了科学正确的设疑思维方法, 是激励创新的作用力。

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创新实验, 并将其用于辅助物理课堂教学, 同时丰富创新实验资源, 以激发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设计与实践创新实验时, 结合科学和艺术性的原则, 联系实际社会生活, 创造更好的物理环境。让物理实验的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

摘要:实验设计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主要部分, 本文结合当今教学中的创新实验设计的功能及其培养创新的策略, 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设计,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韦叶平.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J].物理实验, 2012, 32 (3) :16-18.

[2]郑维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析[J].新课程 (中学版) , 2011, (5) :263.

[3]王波.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及其策略[J].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0, (3) :261-262.

上一篇:焦作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下一篇:精密涂布机的特点及技术参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