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高效复习的有效措施

2022-09-11

复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巩固前面所学知识, 对课本内容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等解题能力的过程, 而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和死记硬背的过程。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 对于生物学科知识的复习, 常常出现知识间混淆和记忆的不协调, 如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笔者以为, 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生物高考考纲要求和命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原则, 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的重要性。我们更应清楚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 缺乏基础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基础知识掌握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复习的效率。生物复习过程中, 一方面教师的作用不能忽视,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合, 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 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主体作用更重要, 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学会主动对各章节内容或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类, 自觉发现其中有联系的部分, 再合理配以各章节练习和综合练习, 这样有助于将死知识学活, 将局部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 进而归纳出一条主线, 以利于系统地理解基础知识, 并形成联系的观点, 同时也能起到训练思维灵活性的作用。从生物复习总体要求看, 无论一轮复习还是二轮复习或三轮复习不断地“回归”教材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时, 在统握全局的层次上,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明白教材的主旨和篇章结构, 使学生建立教材的知识系统。

2 典型例题, 透彻讲解

上好例题分析课, 不仅是教师的事, 更应是学生自己的事。作为学生应该随着老师的引导和提供的信息, 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 学生对典型例题特别是图表分析题、实验设计题等应该是学会分析的方法和解题的步骤, 切不可心不在焉或不加思索地死记硬背答案。因为题目是可以变化的, 一个人记忆量是有限的。学生最好自己要能够发生联想, 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这样不仅能够起到巩固作用, 更能活跃自己的发散思维。

我们以2 0 0 5年全国理科综合试卷选择题的第4小题为例进行分析:该题很好体现了“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思想, 信息量较大, 以实验内容为主线, 生物与环境关系为情境, 贯穿、渗透着代谢的许多知识点, 试题结合巧妙行文流畅、图文相互补充, 是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道好题。

考生过后反映, 此题花了不少时间, 但最后发现解此题并不难, 这里的“并不难”就是找到了解题的破题点, 现将此题解题思路分析如下, 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阅读全题获取题干中各种有效信息并思考。 (1) 小麦种子在2 0℃、3 0℃培养箱中培养4天开始萌发, 有两种萌发的种子有什么不同?分别制成的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有何差别? (2) 题干告知分别向甲、乙、丙中加入等量淀粉液, 并依次向甲、乙、丙中加入提取液Ⅰ、Ⅱ和蒸馏水是什么目的? (3) 供选答案甲、乙、丙中出现的不同颜色反应试图说明什么?

通过对上述信息的分析, 我们可了解命题人的意图:即不同环境下培养的萌发小麦种子, 其代谢强度不同, 酶含量不同, 分解淀粉的能力有别。这就抓住了解题的破题点。

小麦在萌发过程中, 要把贮存的淀粉分解必然会产生分解淀粉的淀粉酶, 不同的温度条件会使小麦的萌发程度有强有弱, 显然3 0℃条件下, 小麦萌发的更好, 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更多些, 当这些不同萌发程度的小麦制成提取液加入不同的装淀粉的试管中, 分解淀粉的速率是不同的, 在30℃条件下培养的小麦种子提取液催化能力强。甲、乙试管中均有淀粉被分解, 只是分解程度不同, 丙试管中由于加的是蒸馏水, 故淀粉不分解。2 0℃条件下培养的小麦种子提取液催化淀粉能力弱。

分析至此, 此题就能很好确定答案了。淀粉酶可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成为还原糖, 斐林试剂可使还糖原变成砖红色沉淀。A B C答案均有误, 用排除法排除, 正确答案选d。

此题给我们的启示:在今后高考试题情境不断更新, 信息量不断加大, 综合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要善于从试题题干的内在关系上理清头绪, 注意寻找解题的破题点。

3 控制练习的数量, 腾出时间进行必要的反思

复习过程中, 进行适度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多年的实践证明, 高三选择并使用好一本生物复习用书、一份优秀生物复习辅导报纸如:考试报的高考生物版、中学生学习报的生物周刊高三版等 (内含章节、单元练习、专题复习练习及综合练习) 足以应对高考, 庞杂的资料也只不过是大同小异, 浪费时间而已。切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和扼杀学生复习积极性、兴趣。若使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和练习堆里, 会使学生感觉身心疲惫, 久而久之会失去复习的动力。因此, 控制练习的数量和选择有质量的练习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的实际问题, 因为这关系到“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的复习效率问题。有的练习必要时可以重复几次, 让学生找找“感觉”。而有的练习可以改头换面以新形式呈现出来, 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合理迁移。同时, 对于所做的练习, 学生应抽出一定量的时间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推敲, 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 以牢固和掌握前学知识, 获得新知识和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

4 积累错题, 举一反三

进入高三后, 学生所做的练习数量和次数肯定要比高二多, 学生除了利用课堂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外, 还应该自觉主动地将每份试卷上的典型错误摘录下来形成自己的错题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周积累三到五个题, 那么经过一月、一学期、一学年的积累, 再加上自己的经常反思和回顾, 在脑海里就会形成较大的积累量。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做有心人, 在高考中应该可以厚积薄发、充分发挥、得心应手, 取得高分。

5 加强实验指导, 提高实验能力

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特别是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 往往机械地“照方抓药”, 由于对现象的观察不详细, 对结果分析不透彻, 仍得不到满意的结果, 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对此, 教师应避虚就实, 依据实验特点和学生实际, 恰当地把实验进程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问题, 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知, 总结规律, 从而获得真知, 变“死学”为“活学”。

6 合理的时间利用量

高三各门高考科目, 或多或少都存在抢时间的现象, 学生可能疲于应付, 常常是自我支配时间的较少。如何解决生物学科应有的时间分配?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三生物教学对复习用时深有体会, 学生每天用于生物学科复习的时间不能少于1小时, 但1小时可以进行如下的分配:早晨2 0分钟早读、傍晚4 0分钟的暮读或翻阅或对复习的知识进行归纳、反思或做生物作业。因为生物知识的回顾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切不可考前“临时抱佛脚”式的复习来应付考试。

摘要:复习过程是一个巩固前面所学知识, 对课本内容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等解题能力的过程。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 本文从几个方面来提高复习高中生物的针对性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复习,措施

上一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下一篇:精细化管理视阈下高校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