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

2024-05-07

关于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精选9篇)

篇1:关于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

关于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

一、什么是高效教学?

个人理解:我心目中的“高效教学”就是要用尽可能小的教学消耗(如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来获取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于英语课堂而言,在同样40分钟的课堂时间里,学生如果爱学、乐学、学习效果好,这就是最理想的小学英语高效教学。简而言之八个字:学生喜欢,学生学会

二、当前小学英语课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英语课堂现状:教师累,学生乏,效果差。(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但学习效果却微乎其微)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无聊型课堂”——学生不爱学英语,觉得学英语课堂乏味。

第二:“操心型课堂”——以老师讲为主,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处于事不关己的状态。

第三,“吵闹型课堂”——课堂上教师管不住学生,学生自由散漫。

第四:…

三、回顾《小学英语高效教学》

《小学英语高效教学》这本书不是长篇大论有关教育理论的内容,而是以全面提升小学英语教学实效性为目标,面向我们小学一线英语教师,立足英语常态教学,从语音、语汇、语篇、语法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结合大量的教学实例来探讨小学英语高效教学实施策略。而每节又分为六个小栏目:

1、新课标精要解读。

2、常见问题梳理。

3、高效策略导引。

4、实用案例透析。

5、智慧经验链接。

6、反思讨论实践。正如书中谈到的,本书中提供的教学策略也非常实在,所选案例也是一线英语教师的成功教法的“优秀案例”。这本书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方法,通过细细研读,觉得对自身的教育教学确实是深有帮助,让我受益匪浅。

四、如何做到高效教学?

如何在40分钟内发挥最大的课堂效益,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是每个教师都在苦心探索研究的。所谓“高效”,应该是学生不仅学得多,而且要学得快、学得轻松!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着重从高效的课前准备、高效的课堂教学和高效的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通俗的讲就是指教师的备课:教具的准备,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任务的布置,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学生课前应做好的相应的准备工作。

(a)教师提前进课堂,做好课前准备。(卡片顺序,多媒体,小组评价图及录音机等)(b)明确对学生的要求:课前将书本和活动手册放在桌角。

(c)充分用好课前2分钟。(小班长带读、小组长带读)

(d)选好英语“班干部”辅助教师工作。(带读复习、多媒体、小组评价图,纪律班长)

2、高效的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高效教学仅靠课前准备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高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获取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效率。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有效地组织教学

理想中的课堂是:动静分明、活而不乱、张弛有度 组织教学既是上课的第一步,又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果教师具有高超的组织教学技能,那么他自始至终能维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该掌握一些组织教学的技巧,既能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又能做到收放适度,动之有序,活而不乱,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明确对学生要求:动静分明,不做跟课堂无关的事。值日班长(协助教师监控课堂)小组评价。(有效控制课堂纪律)适时表扬。2.有效地导入新课 3.有效地进行操练

任何一项语言技能都必须通过有效的操练才能获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地操练。常用的操练形式有机械性操练和意义性操练。在进行机械性操练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语言材料和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适当的操练方式,由易到难,先简后繁,先合后分,循序渐进地进行。意义性操练是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积累知识,丰富言语和培养交际能力的主要形式。通过有效操练,学生不仅能牢固掌握语言,而且能灵活运用语言。

4.有效地开展活动

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途径。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新的语言知识后,教师通过设计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要想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就必须遵循语言学习规律,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达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要尽量真实,要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发展。

3.高效的课后反思

我认为有效教学中的“效”字不仅体现在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中,也不仅局限在课堂活动,还应体现在课后的及时反思中及长期的关注中。

及时有效的课后反思能教师和学生发现教学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教师及时分析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恰当,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有效,从而为教学策略的调整、教学措施的改进提供客观依据。反思也能诊断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篇2:关于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

云南省富源县第二中学唐老五

摘要:本文是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英语高效课堂的一个体会,它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但由于自己还是处于初步实践阶段,所以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和思考,一定会成为真正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英语高效课堂;问题;不足;体会;

高效课堂教学是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师思想的一个巨大转变,它使学生从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变成现在的自主学习,它使教师从传统的说教和满堂灌变成今天的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教师培养出和发现优秀的学生。虽然我校也已经正式开展高效课堂,但目前在我的教学和实践中还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的思想观念要尽快转变。以前习惯了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或者是对高效课堂在思想上没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具体表现为不信任学生和不放心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自己总觉得有些东西必须要自己讲解,必须要自己讲到,但实际上这既是加重了自己的教学负担,又是对学生的能力的轻视。后来又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观摩后认为,部分学生的能力往往会出乎我们老师的意料,也就是说有的问题学生自己就能够讲清楚,能够讨论清楚。要改变以往的那种“一只粉笔一张嘴,老师从头讲到尾”的那种吃力不讨好的教学观念。所以我觉得要相信自己,相信学生,相信在自己的组织下学生能够把这些东西做好。以一种他们乐意的方式达成教师既定的教学目的。

二是把握好对课堂的驾驭和引导。比如有的学生起来展示讨论学习结果的时候把握不好时间,这样就会耽误其他组或者其他组员对时间和机会的有效利用,后来就在上课时就规定好适当的时间,以保障学习或讨论能够兼顾大多数同学,能够继续有效进行。另外就是当有同学在黑板上或者在原小组进行展示时,其他同学各行其是,根本不认真听或者是不进行思考,自己做其他事情。因此,当我一定要要求学生在有同学起来表达结果或者上台展示的时候,其他同学必须认真记录或者倾听,一边及时作出补充和必要的讨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知道自己每一刻都应该动起来,每一个人都是课堂的主体,每一分钟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三是对课堂的准备要充分。以前就是舍不得丢弃一些东西,目标模糊,内容繁琐。所有的知识点一股脑弄上去,主次不分,目标不明;还有就是导学案的设计编排不合理,比如英语学科,各种课型具有不同的模式和教学手段,也具有

不同的教学要求。比如语法课为例,在把理论的条条框框让学生知道后,还要辅以适当的例子和练习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以不科学的学案是即使学生照着做了,要么完不成任务,要么自己达不到教学目的。这样也会给教师的操作带来困难,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难做到对一节课的时间的合理安排利用和分配。所以我觉得最好是课前认真分析,充分准备,知识体系宜精不宜多,设计灵活并能兼顾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

四是做好讨论和展示的监督指导。讨论时,部分学生不是认真讨论,而是玩耍或者不加思考,态度不认真,装个样子给老师看看,敷衍了事。久而久之,不但会形成惰性思想,还会影响其他组员的讨论和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另外是讨论后学生展示的问题。当有同学在展示的时候,部分懒惰的同学也是最容易开小差干瞎事的时候,有的是当同学在展示或者陈述讨论结果时,要么大声喧哗,要么无所事事,要么各行其是,这些都是要引起老师注意的。所以后来在布置学生展示成果时,最好是让其他学生自习听取,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做记录,以便以补充和完善。另一种是不同性格学生的展示问题,有的学生性格外向,好展示,有的内向,不善于在众人面前表达问题和观点,后来我在平时的过程中多加引导和鼓励,并尽量避免用语言打击做的不好的学生;对学生的提问也要以自愿和点名相结合。

五是评价和总结要科学合理。一节好的高效课应该是完整的和有始有终的,既然有自学有讨论有展示,那就一定要有评价和总结。以前我会忽视了对学生展示后的评价,这样学生们都不知道他们的讨论的有效性到了什么程度。所以评价一般宜在学生的展示后立即进行,这样会比较具有针对性,这同时也是对学生无法想到的重要知识和思想进行补充和延伸的极好机会。但是评价内容要清楚明白,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忽视或者是遗漏的问题。另外是总结,总结是对一节课结束前对当堂课的目标内容的梳理及学生表现的一个肯定,同时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出和纠正的好时机。

六是认真做好课后反思。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总是认为很麻烦,于是就省去了这一环节。其实课后反思这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准备得再好再充分的课都有它的缺点和不足,还有并不是每一节课都有人给出意见和建议,所以这就要求自己课后还要花时间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这堂课好的地方,学生喜欢的地方,在以后的课中继续发扬;分析做得不好的地方并想出解决办法,在以后的课中就可以避免或者进行改进。最好的办法是有个固定的本子,上完课后养成反思并记录的习惯,这有助于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样教学经验就会不断得到总结,教学效率自然就很容易提高。同时还要不时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总之,高效课堂是一个积极有效课堂,同时也是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的课堂。它有一些共同的方法,但没有固定的模式。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并且已经有了一些比较好的办法和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但我相信只要不断思考,不断改进,高效课堂一定会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师轻松的课堂,做到实实在在的高效!

参考文献:

篇3:关于初中英语教学的若干思考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让学生有成就感, 并让学生和家长知道他们的学习成果, 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氛围里, 学习由个体行为变成集体行为, 学生在自己认可的集体里有了成就感, 积极进步, 主动学习,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一段时间, 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明显增强。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 又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 英语课堂教学只有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协调统一下, 通过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探究,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 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只有积极树立和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上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逐步从观念和教学上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使教师由单纯的“讲授者”和“灌输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地学习和发展, 才能使英语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求。

三、教师应该热爱学生

学习新的知识, 都会有出错的时候。教师应该明白怎样使学生改正错误, 并且增强继续学习新知识的信心。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遇到问题时, 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 让学生明白: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出错是正常的, 人们正是通过不断犯错, 不断改正进步发展的。我们不应该在遇到错误时放弃学习, 而是应该坚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当学生出错时, 教师应该关心和注意他们, 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四、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相辅相成, 教好不是课堂的终极目标, 学生学好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课堂语言教学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投入、学习、运用。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方法, 如游戏、音乐、讨论等引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兴趣, 促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就是通过课堂活动和练习, 使学生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运用是指通过练习和课堂活动, 使学生自由地、实际地运用语言, 如引导学生在典型的活动中扮演角色、适时开展讨论等。教育心理学提出, 只有感兴趣, 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 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获得最必要的知识, 这就是求知欲。学生初学英语时, 兴趣都很浓厚, 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 逐渐遇到一些困难, 如单词记不住, 语音、语调掌握不准等, 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 学习成绩随之下降。在这个关键时刻, 一方面, 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认知领域里学会动脑, 传授可供思考的知识, 避免死记硬背。此外, 还可以采用小组活动法, 比如课堂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小组活动不仅可以增加语言实践机会, 提高学生语言素质, 而且有助于认识建构, 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 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另一方面, 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材料, 明确学习目的, 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理性认识。同时, 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目标体系, 指导他们寻求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鼓励他们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克服困难, 磨炼意志。如此不断努力, 一个个目标实现了, 积小胜, 成大胜, 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更持久。

五、模拟生活情景, 让学生熟悉语言环境

新教材要求每节课都有学生发挥个人才华的时间, 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自己组织对话, 在讲台上表演。在组织对话的过程中, 教师成为指导者和错误改正者。情景教学是帮助学生学说话, 学交际, 但并不是要排除课本安排课堂教学, 其落足点还应在课本上。教师应给出对话的主要方向,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 使对话丰富和饱满。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又可以复习单词, 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自信心。即在说中学, 学中用,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环节的学习会使学生积极性提高, 思维敏捷, 掌握知识快。

六、以“学习者”为中心

布鲁纳等提出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 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努力创造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英语的具体应用。英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 即在自己的思维中建构知识, 把学习当做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应该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 主动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学习应该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任何人的学习活动总是从特定的背景中走出来进入学习状态的。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 创设语境, 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同时保证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昂扬、奋发、进取的心理状态。利用实际生活情景、表演情景、模拟交际情景、直观教具创设的情景等形式, 帮助学生听懂英语, 进而理解枯燥的单词、乏味的句型。扩展课堂时空, 为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充足空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学习空间封闭狭小, 眼界限于书本, 限于教室;学习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 课堂上几乎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应只是依教学进度而定, 而应按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而定。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学一点运用一点, 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篇4:关于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若干思考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神圣的。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一种主要教学手段,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于学习和互动的过程。所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效率关键就在于教师转变教学策略,从而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和态度,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还能把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高效课堂主要表现在课堂是否活跃,学生是否理解课文中的内容等。

一、完善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提高课堂教育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自己对课文都不理解又如何教书育人呢?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水准,定期学习专业知识以及新的教学方法。设立教师评价制度,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下听课最认真?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下最容易理解知识?对哪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最为认同?以找到最适合当代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方式。教师要在不断提高文化知识水平的同时,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1.找到一个关键的切入点进行提问

学习语文的重点就是在一篇文章中找到它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围绕这个中心思想进行提问,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样不断总结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就能找到整篇文章的中心点。找出文章中的重点词语,重点理解,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比如:教学《鲁滨逊漂流记》时,教师可以对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提问,因为这篇文章脉络清晰,只要学生总结出每个段落的意思,再进行总结,就会非常容易找到中心点,这样对于透彻理解文章有很大的作用。

2.把前后文联系起来提出问题

教学的方式一定要灵活,由单纯的语文知识讲解转变为理解阅读,使语文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更加直观,使学生在语言的魅力下感受语境,抓住中心思想,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联系前后文进行提问,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将课文用小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讲解出来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意义深刻的句子,这些对小学生来说很抽象,不能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思维方式,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讲解抽象的句子。比如有的学生不能理解“爱”,“爱”看不见、摸不着。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把这种抽象的“爱”转换成爱的表现方式,运用举例的方式展现生活中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长辈对小辈的爱,同学的友爱,使得他们更加容易理解。

2.使课文中讲述的道理贴近学生的生活

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会向学生讲述一个故事,并能给学生以启发,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这篇文章给予学生什么启发呢?也就是不管做什么事,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管过程多么艰苦、时间多长,只要坚持目标一定会成功。那么如何使学生能够拥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呢?这就要从实际出发,给学生讲解要在学习生活中取得好的成绩,就需要刻苦学习,不怕过程的艰苦。让学生把从语文课中学习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内容,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设定情节,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在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展语文比赛。针对学生的上课发言、课外作业进行比赛,表现好的给予一朵小红花,每月评出优秀标兵、进步标兵,并把这个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墙上写一些名人名言,书架上放一些中外名著、作文选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怀仓.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1):70-72.

[2]张霞.改变教学策略,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2(19):61-62.

[3]陈跃红.立足“三观”,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以教学《孔子游春》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4(23):52-54.

[4]相锋,赵军.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8):188-189.

篇5:关于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

开发区韩集联合校 李秀祥

小学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借助文本,理解和体验文本的内涵;借助文本,积累语言,丰富知识,训练语言的运用技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生本高效阅读教学,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使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本,让学生能收集、处理与文本相关的知识信息,并形成独特的感悟、体验和情感。下面就小学语文家常阅读课教学的策略谈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一、加强文本解读,注重预设生成

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在钻研和理解文本上多下功夫,要像名师所说的那样,“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从而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找出文本的知识训练点和生长点,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加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理解不到位,不了解编者的意图,不能把握好教学目标,不能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那就很难达到教学的简洁与高效。

为了更好地打造简洁高效的课堂教学,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到明确目标,深入研读教材,巧妙进行教学设计。

1、从题目开始,它是文章的眼睛。利用文章的题目设疑求答,能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和欲望。在钻研教材时,先和题目对话,从课题出发,扣住突出反映题眼的重点句段,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

2、抓住文本的空白,让学生去补充。文本的“空白”,在阅读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补充,从而充实内容,丰富内涵。文本中的“空白”,只有经过深入细致地阅读,方能发现。因此,要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章以及标点等去发现“空白”。有效地利用空白展开教学,是教师在阅读文本时的再创造,是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利用得当,能够培养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抓住文本空白处,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像,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例如我在执教《普罗米修斯盗火》时这样做的。在学生根据文本自学后,我就充分利用了文本的空白,让学生大胆想像:

a、看到人们没有火的痛苦,同学们很痛苦,说明你们很有同情心,同样,普罗米修斯看到人们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此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

b、从没有见过火的你,此时得到了火的用处,你最想干什么?看着人们艳如桃花的灿烂笑脸,看着人间富有生气的袅袅炊烟,你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点什么呢?

c、普罗米修斯被宙斯用铁链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他还会遭受什么痛苦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他坚持着不屈服。你想对他说什么?

教学中这几处句子的训练,犹如一根线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串联了起来。第一处,主要讲普罗米修斯对人类的同情,下决心要为人类盗取天火;第二处讲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为人类带来的福音,人类对普罗米修斯的感激之情;第三处讲面对普罗米修斯忍受折磨不屈服,表达对普罗米修斯的敬仰之情。学生通过这样说的训练,层层深入,步步含情,提升了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的感悟,落实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二、多层面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方式有多种多样,故讲事、听音乐等听觉情境,观看录像及图片等视觉情境,以及课本剧表演操作等情境,都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显示出形真、神似、情切、意远等特点,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催生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如教学《九寨沟》时,我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九寨沟的美景图,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秀丽的九寨沟之间,再配以一段轻松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尽情感受九寨沟的美,然后问:“九寨沟美吗?美在哪里?”再请学生读课文,寻找答案,学生兴趣盎然。通过这样情境的创设,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参与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文本都应该为学生服务,最大限度的去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教师要让自己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合理有效的控制课堂教学,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话题,平等发表自己的见解,恰当巧妙的把新旧知识、课内外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呈现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思考线索,并且对学生的思维成果及时反馈、点评,教师与学生通过这样的语文课堂真正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共同成长。

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的教学环节,更应体现一个“趣”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谓“趣”就是课堂要上得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教学中有许多时候可以让孩子通过运用表演加深对课文理解,比如: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我就让学生来进表演。使学生通过现场表演,来深入体验文本。在孩子感兴趣的表演中,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也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与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多向交流、深层交流。其不仅具有人与人的言语交际特征,更突出的是人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在读文章时的理解、体味、批判、反思、运用及两个或更多人在读文章时的言语交流与碰撞。

学生是对话的主体,对话的主要形式是读书。语文课有效性的外在表现是:听说读写的提高,内在表现是:丰富自己的情感。因此,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书训练为重点,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注重读书质量,扎扎实实地落实阅读教学的扎实性:

既要重视朗读,又要重视默读。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步步深入地读。通过读书,让学生在课文中“走个来回”,完成对文本语言的玩味、赏析和内化,方法的历练和提高,情感的体验和熏陶。

作为语言学习来说,阅读的基本功能就是吸收和储备。小学生正是记忆的最佳期。因此,积累语言应该是小学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要求之一。要通过阅读让学生积累精彩而又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背诵积累,我们倡导的是“活记乐背,主动积累”:一是熟读成诵,水到渠成。即“功在诵前”,认读和表情朗读要为背诵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训练,使学生对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以致学生背诵课文时水到渠成,轻松地完成任务。二是演诵结合,寓趣于诵。即根据文体的特点,可以通过讲故事、当导游、演课本剧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既使学生享受到背诵的乐趣,又使学生受到了情感的、文化的、审美的熏陶。

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集对语言的理解、吸收、内化和运用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叶老殷切地教导:“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文”其实涵盖了人们语言交际的听、说、读、写的运用行为和“语言运用”的结果。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在不断的“感知、领悟、积累、运用”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掌握技能,练就本领。《语文课程标准》在有关部分的表述中还是强调在阅读中“用得出”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落实这些练习,通过运用,及时地把学生储备的语言由消极的转化为积极的。语言的学习,要常“练”不懈,只有“练”,才能使学生的词汇由量到质地飞跃;只有“练”,才能使学生的运用由表及里地落实,只有“练”;才能使学生的能力由浅入深地提高。每一堂课的“练”,不要面面俱到,要根据单元主题及其教材特点,选择“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中某一侧重点来练,达到堆沙成塔之功效。

篇6:关于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

康乐县城东小学

曹志忠

摘要:小学生是我们共同关爱的花朵,是社会发展的新希望,也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小学生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安全教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从教材、教育形式与方法上面不断创新,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努力使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与时俱进。因此,我们应该从各方面着手,推动小学生安全教育科学发展。关键词:小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对策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变能力比较弱,经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只有积极教育和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才能使小学生尽可能地避免伤害。因此,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创设安全教育环境,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与家长密切联系,让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车辆和道路交通流量大幅度增长,人、车、路等矛盾日趋突出,涉及小学生的交通事故不断增多。一起起交通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给家庭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和不稳定因素,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学校而言,安全教育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安全工作,要求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教育,但在具体教学中,安全教育存在着很大缺陷。首先,教材资源不够充分。安全教学的资料不多,教师对资源的理解与运用不够。有的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就

是发资料,所发的资料又不便于学生理解。有的学校每年都用同样的资料对同一批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有的地区中学生与小学生、低年级与高年级使用的资料都是一样的。有些地区依靠个别教师编的资料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在对于教材不太理解的时候就开始教学,随拿随教,对学生不负责任。

其次,家庭与社会环境对于小学生安全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其因素有:

1、父母离异单亲生活或家人不和家庭争吵, 子女心理发育不良或子女缺少温暖与关爱。

2、父母有违法行为或不良嗜好,其不良行为常在子女面前暴露,家庭成为子女的黑色染缸。

3、暴富家庭或为仕不良的父母,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或言行在子女中耳染目濡,影响了子女世界观、人生观的健康成长。

4、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或望子成龙,要求子女过严过苛刻;或疼爱子女,娇溺过纵;或认识偏差,误导子女。

5、父母忙于经商务工,疏管或不教子女,子女过于自由放荡。因此,我们应该从各方面着手,推进小学生安全教育社会化科学化发展。

一、重视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到人

有些学校的重视是应付式的重视,上面一抓就重视,搞活动时重视,平时不重视;有些学校把安全教育当成应付检查的形式来抓,你检查什么我就做什么,而不是按照教育学的原理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安全教育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安全应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领导应分级包管,责任到人,管理到位。领导班子要深入班级活动,随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化解、处理,将可能出现的安全

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包级领导还应加强和班主任的联系,形成管理合力,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及时处理,避免事态扩大,为及时救护做准备。学校领导还要重视安全检查工作,每周、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要加大安全检查管理力度。安全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时起时落。

二、充分利用学校安全管理开展安全教育。

创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学校安全管理应该与其管理制度、生活方式、校园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要通过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的宣传教育,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安全教育的积极参与者与推行者。其一,学校要有一名领导负责本校安全管理工作,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其二,学校重视学生安全实践教育。学而时习之,重点在于实践。教师与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安全管理,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意识。这是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立脚点,它决定了学校安全教育的成败,同时也是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的标志。其三,学校重视提升管理者与教师的交通安全管理素质要与时俱进。校领导与教师在安全管理上面必须亲力亲为,这是因为安全管理的格局还没有健全、完善,学校与教师不能因为自己恐慌而在学生中传播恐慌心理。在当前的形势下学校与教师要通过提高自己的安全管理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与教学水平。

三、家校合力,为小学生撑起安全防护网

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监护人,必须树立为孩子负责的意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放学时接送孩子,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

篇7:关于教学预设精致化的若干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精致化的若干思考

黄赐义

内容提要:课堂教学包括教学预设和教学实施。教学精致化的基础是规范。教案的必备部分是否具备,教学程序设置是否符合要求是规范的基本评价标准。在规范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主题的提炼,以及教法筛选与设计等方面阐述精致教学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课堂教学

精致化

内容整合 教法选用

课堂教学包括教学预设(备课)和教学实施两项内容,而备课是教学实施的必要和重要前提。很多老教师关于“备好课才能上好课”的教诲,说的就是这一道理。学校提出精致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精致化程度的要求后,追求备课精致更是迫在眉睫的工作。因为备课的结果是教案,而教案却是实际教学的蓝图。倘若蓝图不精致,又如何去探求教学的精致。由此,研究课堂教学精致化,必须先研究备课的精致化。在规范的基础上,再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主题的提炼,以及教法筛选与设计等方面阐述精致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精致的基础是规范。

备课不但是上课的必要前提,而且也是教师最基础的基本功之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几乎从学校教育产生开始,备课就成为教师执教的重要环节。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备课如何有效进行已经形成一定的规范性要求,作为备课主要成果的教学设计(教案)也就有了一定的撰写规范。

一般说来,教学目标的设定;研究目标在教科书中的体现,分析学生的实际从而准确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在此基础上安排好开课时数和该采用的教法,所必须用到的教具和必须创设的情景;进而设计实际施教的程序,这就是教师备课的思维和操作过程。这样的过程反映在教案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设计(必要时包括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和作业布置”便成为教案的必备部分。这些必备部分是目前教案评比或技术职务评审时确定其等次的必要条件之一。此外,根据不同学校教学研究的实际,有些地区,学校还把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或反思也列入必备项目(评审教案时,一般不包括这些内容)。还有一些属于学科特性的内容,如物理、化学、生物科的实验仪器、药品、标本等的准备;体育课器材场地准备等是否列入必备项目,则由学科自定。

教案中的教学程序设计,反映教师施教的操作过程,是教案中体现操作性、实用性的核心部分。因此,教学程序的设计要求既能反映“教什么”,又能反映“怎么教”,即必须从教学程序中看得出教学的内容,尤其是体现教学重点的内容;又能看得出教师采用的教法是否与预设的教法相吻合,并符合该教法的操作规范。这也是教案规范性的评价条件之一。例如刘静老师《记承天寺夜游》中“读 1 / 5 懂”部分的教学设计:

1、2、师生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你的疑问(学生自学)。

师生互动,然后练习(投影): “欣然起行”等8词解释;

“念无以为乐者”5个句子翻译。

这样设计,既能反映“教什么”,又能反映“怎么教”,探究法的运用也是相对规范的。

二、在规范的基础上追求精致实用。

学校对提高常态课教学精致化程度,提出三方面的要求,即教学内容的整合精致合理,教学主题(即重难点)的提炼精炼深刻,教法设计精巧有效。但我们教师都明白,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主题的提炼与教法设计是相互联系着的,而且其处理依据都是教学目标,即所谓的“依标施教”。由此,必须从教学目标的确定说起,再从操作层面上逐一说明教学精致化的基本标准。

1、根据课标与学情整合教学目标

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之后,教育界不是没有争议。对“三维目标”的争议,较集中体现为两个方面,即“三维并列论”与“三维交叉融合论”。前者认为三项目标是并列的,因而要求备课时必须“三维”分项列出;后者认为三项目标是融合交叉的,必须将其整合起来,不必要也不可能分项预设目标,但教师备课时必须有“三维”意识。目前教育界比较倾向于“三维交叉融合”的观点。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所说,所以提出“三维”,是为了“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显然,《纲要》强调了三方面内容:一是“三维”并非并列关系;二是强调知识与技能是首位的,每节课必备的教学目标;三是从操作层面强调,在知识技能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去启发学生认识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健康情感,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备课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把“三维”整合起来表述,并力求简洁精致。

另一方面,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情,教师备课时必须从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对目标进行取舍。例如一些精短的文言文,像《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陋室铭》这样的文章,课标教材要求当堂成诵,这对基础好的学生可能没有问题,但对基础较弱的边远地区学校或某些班级,却可以舍去这一目标。由此,目标的设定可以而且应当大胆取舍、化繁为简,才能精致实用。像程松丽老师《生物入侵者》教案中所设置的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训练默读提取信息的能力。2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3正确认识生物入侵现象,提高自然保护意识。

上述目标1和2体现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两个维度的整合,目标3贯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三维目标不机械并列,整合起来才合理精致。有些老师以“教学设想”字样领头,把教案的各项必备内容整合在一起,再分课时设定教学目标,像李园花老师《老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 5 1本课预计分两课时进行,但教学内容不均匀分配,前重后轻。第一课时完成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三个重要内容的学习,即对本文的梳理和解读;第二课时完成作业、朗读检查等收尾工作。

2把朗读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3把语言品味鉴赏与思想内容的分析融合在一起。

这样做也是一种整合办法。不过李老师看来还没有用“设想”去整合目标、重难点、教法选用的强烈意识,“设想”中这几项内容并不明晰;另外,分课时设计教学目标的必要性、可行性还可以讨论。一句话,教学目标务必整合,才能精致实用。

2根据教学重点有效整合教学内容

学校关于常态课教学精致化的第一、二项要求体现教学内容与教学主题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只有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精致合理,才能在教学主题的提炼上体现精炼深刻。用较通俗的话讲,教学主题精炼深刻,就是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集中明确突出。而教学的重难点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中,文章中哪些段落、哪些内容是知识认知和技能训练的重点,难点是否体现在这些重点内容中,都是教师备课时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教案中的教学重点除了必须写明相应的目标外,还要明确写出课文那些段节是重点之所在;如果难点也体现在重点之中,则教学的重难点是重合的,不必分项列出,这样才精致合理。另外,既然重点是文中某些段节,这些段节的教学势必要多花精力、多花时间,而非重点段节的教学就必然要简要些、花时少些,这就要对教学内容作详略整合,使重点详、非重点略,从而达到重点突出的目的。如马一舜、刘静两位老师文言文“三读模式”试验课,根据文言文教学的知识技能目标,把重难点放在词语积累和翻译训练上是正确的,课堂上也在此花了大量时间。像上文提到的刘静老师在“读懂”环节,先让学生对照注释自学质疑,然后集中训练、讲析8个文言词,翻译5个重点句子,把知识认知和技能训练这一主题深刻化了。但因为在引入、作者猜想和“读顺”部分教学内容繁杂一些;即在非重点内容的整合上不甚合理,因而整堂课尚未完全达到精致有效的要求。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常常无法突破面面顾及的思维定势,重点和非重点平均使力,由此,根据教学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略整合,是精致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教学内容整合精致合理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有效分配落实教学目标。这其中又分两种情况,一是把多项目标整合在同一教学内容之中,二是将相同目标分散在不同教学内容之中。

先说第一种情形。我们不妨举例子。七年上册冰心散文诗《荷叶、母亲》有两项重要教学目标,一是体味简洁优美的描写;二是学习本诗以花喻人、托物寄情的写法。不少教者总是把两项目标分开来,先在读、讲中体味语言特点,最后才提出几个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掌握主旨。这样处理可以达标,但必然多花时,不够精致,必须把两项目标整合在体现本课主旨的重点段落中同时进行。例如: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动摇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集了些流转无力的小珠。(《荷叶、母亲》重点段节)

对这两段的教学,只要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出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经过点评,上述两项目标就同时达成了,省时高效。这两个问题是:①把首段中“连忙”、“忽然”、“慢慢”等词删去,表达上有何不同?②二段中“勇敢 3 / 5 慈怜”和“流转无力”除描写出荷叶、水珠的情态外,还有其他什么含义吗?请与文中破折号的作用联系起来想想。问题①让学生明白删去这些词语,描写就变成了叙述,动作的情态就无法形象表达出来,大大减少了读者的联想空间。如何描写呢?这里是有关动作的描写,方法就是要在动词前加上描摹动作情态的修饰语,这就把描写、叙述的区别及方法都说清楚了。问题②让学生加深对刚学知识的理解,且明确动作描写是那样,对事物的描写也用同样的方法。但侧重点却让学生思考描写揭示的深层含义——用“勇敢慈怜”描写荷叶,把荷叶人格化了,再联系上文破折号(母亲——大荷叶)的作用,本文以花喻人,托物寄情的写法特点就和盘托出。寄什么情呢?那些原本在雷声中繁密下落的雨点,碰到勇敢慈怜的荷叶,也只能化成流转无力的水珠,母爱的伟大不言而喻。这样,就把语言的品味鉴赏和作品主旨的探究融合在同一教学内容之中,省时高效、重点突出,这就叫精致。事实上,语言是思想、情感的载体,很多文学类作品的教学都可以而且应该把语言教学和主旨理解整合在同一教学内容中。

再说第二种情形,就是把相同的教学目标分散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比如语文的朗读指导,应当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逻辑停顿的处理,让学生读出句子结构和层次间的停顿,即大家常说的节奏;二是处理好声调的高低、强弱与缓急,读出文章的格调、韵味与情感,也即大家常说的读得有感情。如果把这些指导目标都集中在某一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中来进行,如希望在文言文教学“三读模式”的“读顺”环节全部完成朗读教学任务,这不但不合理,也不科学,无法达到精致。“读顺” 阶段只能完成句子节奏的指导,让学生通过句间停顿读出句子结构;而层次间的停顿应放在理清思路或段内层次时,即在“读悟”阶段进行;至于声调处理、读出情感,则一般在“读懂”或“读悟”环节进行。如马一舜老师《使至塞上》“古诗行吟式”试验课那样,把朗读的各种要求分解在初读、顺读、赏读、品读四环节中,分层次进行,才能达到精致目的。

3、掌握和有效筛选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很多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结晶。任何一种成型的教学方法,都有其明确的内涵、鲜明的特征和规范的操作程序。例如为大家所熟悉的讲练法,指的是教师讲授知识,并对知识运用作示范,然后组织学生定性训练。而讲读法,其基本特征则是师生共同讲讲读读,读与讲穿插,师生的活动穿插。朗读法则要以朗读为主线组织教学,在反复朗读中落实知识技能,体验在读中悟的过程。进入新课程以后,探究教学成为时髦的说法,而实际上,探究学习是把发现式教学引进教法研究之中,即在很多有使用价值的传统教法中引进、渗透发现式教学方式,把很多原本要由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知识结论化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定向自学、研讨,再经过师生对话完成教学任务,就像洋思中学的“自学指导”那样。由此,“探究”严格上讲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如果把探究引进讲读法中,就称之为讲读探究法。以此类推,就产生了讲练探究法、朗读探究法等。至于多媒体课件等,教育界明确将之定位为辅助教学手段,属于辅助性教学方法。

我们认为,在探讨教学方法的设计精巧有效之前,务必将上述涉及到的关于教法的含义、特征、改革概括等弄清楚,因为这是教法设计的依据。在此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原则,有意识地灵活筛选,力争体现教法设计的精巧有效。

教法筛选的一般原则:一是应与教法研究的现有成果相一致,即必须在上文提到的、已被教育界同仁认可的教法中选择使用。这样做不是抑制创新,而是一 4 / 5 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必须经历反复实验、论证的过程。教师完全有创新教法、创造教法的权利,但必须经过规范的科研程序进行实验论证,并为多数人所认同。

二是教法选择应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吻合。人的个性、情感、风格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个性风格的丰富性表现得更突出。有的教师教学风格生动活泼,有的则严肃严谨,只有选择合适自己风格的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另外,必须承认,教师的专业功底和教学技能有深浅高低之分,如有些语文老师朗读水平高,可以多选用朗读法,水平有限则可多用讲读法。

三是教法选择应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目前探究法的运用被广为提倡,但不同教师运用起来效果大不相同,关键在设计的探究性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规律。一般说来,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要从感性到理性,由简到繁,梯级合理;师生对话中教师的点评,教师对知识规律的揭示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课堂语言的设计中肯、简明、有感召力,才能精致有效。

四是教法选择应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很多学者提倡语文课要教出体裁特点,说的就是这一道理。一般说来,古诗文、散文多用朗读法,议论性文体少用朗读法,说明文极少或者不用朗读法。

五是教法选择必须多种穿插。一般来说,一节课不宜只选用一种教法,必须多种教法穿插进行。重点内容与非重点内容必须选用不同的教法;同一教学内容有几种可施教的方法,必须选用效率高的一种;等等。一节课采用多种教法,课堂运行才有节奏感、有序感,才能最大限度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精巧有效的目的。

相关说明:本文原为“语文阅读教学精致化研究”课题中理论研究成果的归纳。文中基本观点一般也可适合其他学科,是否能为其他学科提供借鉴,请研究。

篇8:关于高校英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 我国与外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加深, 当前社会, 学习好英语, 具备简单的英语日常交流已经成为各高校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高校培养学生学习好英语会话能力, 学生具备英语会话能力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在于外国交流是能够跟家畅通。因此, 高校英语教学主要是以会话能力教学为主。而我国对于具备高强英语会话能力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这对于各高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高校虽然都开设了英语教学这门课程, 但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 以及高校教学能力于教学目的的不同, 培养出来的学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因此, 笔者就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参考英语教学的目的, 将简单对于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提出几点参考意见于建议。

一、当前我国高校开设英语教学的目的以及重要性

英语作为世界上主要交流语言和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 在国际社会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国各高校开设英语教学, 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以及具有高强日常会话能力的人才是必要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 外企在我国投资建设越来越多, 在外企工作必然需要具备日常英语交流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有各高校来完成。而且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 使用时极其广泛的。因此, 我国高校开设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养高素质、高能力以及具有高强日常会话能力的人才。这种目的是当前为了适应国际化的发展, 为了紧跟世界的脚步,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所必须要的。

二、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开设英语教学由来已久, 而且我国从小学三年级就已经开设了英语教学, 因此, 基本上是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但由于我国应试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校培养高能力英语人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 只注重理论, 轻视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分离是各高校英语教学所普遍也是最主要存在的问题, 高校英语教学跟我国高校其他教学模式一样, 只注重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教育, 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实践我教育, 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以后, 走进社会, 进入企业工作是完全不能够完成工作的。

2. 英语教学教师资源不完善

高校英语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教, 其次是学生的刻苦努力, 一个具有高强英语能力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我国的教师是有只注重书本知识, 轻视实践这种模式教育出来的, 他们会把这中模式再传给下一代学生, 这样就造成学生还是只会理论, 不会实践。在英语教学中, 英语的停、说、读、写四中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由于教师的这四种能力不足, 就有可能造成学生的这四种能力学习不完善。

三、对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提出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1.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运用, 英语学习也是一样的, 因此, 在英语言学习中, 学生不能只死记硬背书本上的死知识, 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一起来。在平常的学习中, 要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 多余人用英语言交流,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会话能力。

2.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相结合

英语教学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用流利的英语与人交流, 因此听与说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英语言学习者要把听说读写能力很好的结合起来, 可以大声用英语朗读英文, 听英文歌曲或广播, 用英文书写文章, 在日常中不断把四种能力相互交替相互学习。这四种能力偏离任何一种都不足以流利使用英语交流。

3. 加强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学习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就要了解这种语言的产生文化背景, 都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因此学习英语也要了解英语这种文化, 只有了解了这个国家的文化背景, 才能更好的去运用这个国家的语言。

4. 不断提高教师的英语口语能力

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要能流利的使用英语交流, 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提高教师的英语口语能力, 标准的发音, 对于学生的英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要从各个角度去提高教师的英语能力, 教师的英语能力提高上去才能培养更高能力的英语人才。

结语

当前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不断加快, 世界村必将在不就得未来实现, 而英语作为全世界共同的一种语言, 培养具备高强英语能力的人才是各高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当前, 培养具有高水平能力的英语会话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而随着我国与外界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外企来中国国内投资越来越多, 英语人才成为稀缺资源。所以, 为了培养高水平能力的英语人才, 创新教育模式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学需要不断完善的。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 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不断加快, 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 世界各国来我国投资建厂也越来越多, 随着外企的不断加入, 英语作为世界第一交流语言, 在于外国交流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外语人才主要是又各高校培养出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高校的英语教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但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难免存在不同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问题,解决措施,口语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21世纪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06) :175-176.

[2]杨洁, 李言实.理工科大学英语专业复合人才培养探析[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03) :62-63.

[3]方红.浅析双语教师教学“双”能力的培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02) :120-124.

篇9:关于中学化学高效课堂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心理分析;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不少教师没能把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缺乏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容易在课堂教学时侧向于外在的讲解和训练,却忽视了对学生内在需求和精神体验的把握。功利化的教学自然使得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效率低下,同时大大抑制了学生成长性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打造高效课堂的时候,要尊重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高效化学课堂才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中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尽管中学生的自制能力逐步加强,但是他们的意志相对不那么强,很多时候难以持之以恒。有时候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后,常常是消极的态度应对着,情感极易出现消极、退缩等一边倒的局面。高中生处在成年的边缘,他们的成人意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強烈,初步具备个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初中生,个人意识急剧增强。稍不小心就会导致学生与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思想抵触,他们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平等地对待他们,并且接受认同他们的观点和思想。

同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他们对外围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兴趣广泛,但是爱好的方向变化也很大。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决定着这是最佳的黄金学习阶段,对未知领域知识的渴求,在高中生的心里占据着巨大的比重。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由于没有有效过滤,他们接收到的信息也是良莠不齐的,不少学生迷上电脑游戏,迷恋打篮球等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的爱好很容易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动,注意力容易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兴趣变动比较频繁。

二、以初中生心理为基础的课堂教学

从初中生的心理入手分析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也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有效贯彻。化学课堂理应将学生的实际状态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下面的一些方法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总结,在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着各自的效果。

(1)增加化学研究与教材内容的融合。学生可能会在电视报纸上看到与化学有关的新闻,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化学的前沿科学和最新动态加入到课堂中来,因为化学的教学不能脱离化学的实际发展。在课堂中可以例举新闻、杂志中涉及的化学应用,结合当前讲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一起讨论更广的交流应用与发展,形成开放性的课堂。比如最新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是因为什么研究成果获奖,以此导入化学课堂,完成知识衔接展开。这样一方面可以辅助学生加强课外化学知识的拓展,革除学生滞后的化学思维,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达到主动学习的目标。

(2)加强生活应用与课堂内容的联系。对于化学学科中抽象的概念、单调的化学式,很多学生一时半会难以理解,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所以我们的化学课可以将生活联系到课堂,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化学应用或者化学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逐步思考并理解接受化学概念。这样贴近生活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更能学生所接受,激发学习兴趣,反过来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3)提高课堂实验水平与课堂趣味性。单凭死记硬背出来的知识不可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充其量是记忆的工具。在动脑的同时如果能够动手,无疑将会增加学习的有效性。在实际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去增加课堂中的随堂实验部分,通过生动形象的实验现象来解释晦涩枯燥的化学概念,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化学知识。

(4)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让其主动学习。教师教得会,学生学得快。首先要打开学生的心结,不然老师在台上讲得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教学便毫无效果。教师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与之谈话沟通,帮助克服不良心理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化学现象与知识本质。满足学生平等对待的主导权,让他们重新获得课堂的主导权,是提高化学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爱勤.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J]. 化学教与学,2010,(07)

上一篇:专项维修基金的使用程序下一篇:公共卫生奖励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