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自考(院校选择)

2024-04-27

苏州自考(院校选择)(共8篇)

篇1:苏州自考(院校选择)

苏州自考,报考选择很重要!

下面我们主要针对报考所需的准备条件做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有些人可能觉得院校才是最重要的,其实不然,首先要选好专业,专业是你工作的基础。好的专业不是每个院校都有的,其次专业适合了,自己也要了解相关专业的一些课程。

第二:选择自己适合的学习方式。是自己看书还是参加培训还是网络课程学习,找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是自己能否有更多时间去应付考试的前提。前提是你要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认知,清楚明白自己到底有几分学习热度。

第三:找准自考机构,找好自考老师。学生学习离不开老师,一个好的老师能让你的学习效益事半功倍。所以建议要报培训班的学生们最好找些知名度相对比较高,师资力量相对比较强的机构。苏州这边个人推荐:新科教育、捷梯教育这些专业自考培训院校。

第四:没时间学习,不精力学历要下决心。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这里要提的下决心,并不是指让你下多大的决心学习,因为我们完全能理解你的状况。这里我所说的下决心,就是下决心找一些绿色通道帮助你完成学业。其实很多人觉得不靠谱,但是万物存在皆有定理。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人群的出现,也不会带来这些机构的出现。收钱办事自然不提,问题是要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

这里我建议大家在选择机构之前,不光要对机构做了解,最主要的是要对机构的自考院校项目做了解。其实说白了,这完全是取决于自考院校,而不是自考机构。所以有些人可能一直陷入了这个误区,等真正发觉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被骗进去了。

本人从事学历教育行业已有6年时间,对于自考项目有多有了解。基本之前一些热门的自考院校,现在的通过率都已经达不到广大考生的要求,所以这里我们要学会接受新鲜事物。新鲜事物的出现,说明了这个市场的需求。试点本科院校就是这样,国家批准自考项目,院校直接命题考试。更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更针对化的考试理念和模式,更加可怕的录取毕业通过率,使得广大自考考生们又有了新的生机。

关于这点,需要郑重说明:目前自试点本科唯一两所院校----江西科技学院和江西师范大学。目前江苏省唯一指定院校合作招生机构:苏州若水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报考也请认准,如其他机构有挂牌招生我校,也欢迎广大学子检举。

篇2:苏州自考(院校选择)

财务与会计 1.5年企业管理 1.5年机电 1.5年

采购与供应管理 2年人力资源管理 2年

本科段

人力资源管理 2年行政管理 2年

篇3:苏州自考(院校选择)

一、“三区三城”建设与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偶合关系

2009年9月, 苏州市委、市政府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 提出奋力开创苏州“三区三城”发展新局面。“三区三城”建设是指要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 成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

创新型经济是指以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背景, 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 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 具有发现市场、引导需求、资源集约、永续利用的特点。创新型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经济”, 其目标是“以人为本”。

“三区三城”是对苏州未来发展形态的一种概括性描述, 本质上是苏州全方位转型升级的战略定位, 即以科学发展为导向, 以开放创新为动力, 以城乡一体为落脚点;以建设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为核心, 以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为根本, 以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为特色, 加快提升综合竞争力, 努力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确保苏州继续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对照创新型经济的要求, “三区三城”建设的目标及实现路径与创新型经济的要求有内在一致性, 二者存在内在的高度偶合性, “三区三城”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创新型经济的发展, 而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实现“三区三城”建设目标。

智力经济时代并不否定自然资源的基础性, 但随着传统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 人们需要新的资源;而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则需要新的技术, 但新技术的发明创造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 对创新型人才总量、质量、结构等方面的考量, 摸清苏州创新型人才的现状, 有助于推进苏州创新型人才结构的优化, 进而推进“三区三城”建设。

二、苏州创新型人才现状

截至2009年年底, 苏州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92.5万人, 其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5.4万人, 高层次人才年增长率连续5年保持20%以上;共有19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86人入选江苏省“双创引进计划”, 连续三年保持江苏省第一。2010年年底, 苏州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4.9万人, 高层次人才6.2万人;共有3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居全国地级市首位;139人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可见, 苏州人才总量, 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总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入选国家和江苏省创新创业计划的人数也不断增长, 创新型人才总量不断提高。但是, 综观苏州产业转型升级和创建创新型城市的要求与现有人才实际状况, 苏州创新型人才还存在如下不足:

创新型人才总量有待提升。尽管近年来苏州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创新型人才总量取得了大幅提高, 但对照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而言, 未来十年, 是苏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 对人才, 尤其是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将大为增加, 但在一定时期内, 人才资源全球配置的根本趋势不会改变, 长三角城市群对人才资源的虹吸效应不会衰减, 苏州也将面临着与长三角区域其他城市更剧烈的人才竞争。

创新型人才结构有待优化。创新型人才在产业、行业、年龄、性别等的不同组合, 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 苏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水平“四个不高”现象突出, 表现在新兴产业比重不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高、产业附加值不高、产业科技含量不高;二是制造业的高能耗高污染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产业结构本身存在问题, 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在产业及行业中的分布必然不尽合理。

创新型人才效能有待加强。用好用活人才, 提高人才效能,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 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目前, 苏州人才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已初步形成了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格局。但是, 苏州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效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如人才投入与人才产出还不匹配, 人均经济产值、科技贡献率还不高等, 创新型人才未能充分发挥引领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创新型人才的效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创新型人才服务有待创新。人才服务不仅包括人才公寓建设、产业平台搭建等硬件条件的提供, 还包括子女入学、资金服务、跟踪服务等柔性服务的提供。从目前苏州提供的各类人才服务来看, 更多的服务还停留在产业平台建设、人才公寓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 对人才到苏创新创业子女入学及其他跟踪服务还不多, 如国际精英周等品牌人才工程在人才引进时非常注重为人才提供创业资金资助等短期服务, 待人才真正入驻苏州以后, 却缺乏长久性的跟踪服务。

创新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撑, 创新型人才效能的发挥离不开政府人才职能的优化。那么, 苏州走创新型发展之路, 其政府人才职能优化的路径有哪些呢?

三、“三区三城”建设中政府人才职能优化的路径选择

苏州要打造“三区三城”, 离不开走创新型经济发展之路;创新型经济的发展, 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撑。近年来苏州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因此, 优化和完善政府人才职能, 提高政府人才工作的有效性, 成为苏州创建“三区三城”的重要途径。

加大创新型人才引进力度。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靠短期的培训和教育不能满足苏州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需要, 因此, 引进还是当前苏州提升创新型人才总量的可行路径。从外部引进创新型人才, 也能为苏州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办法。近几年, 苏州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对高层次人才到苏创新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 为了推进苏州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和速度, 还需在现有创新型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基础上, 加强引进创新型人才政策措施的针对性, 加大对创新型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支持力度。

注重创新型人才引进质量。创新型人才具有区别于一般人才的独特性, 其分布结构关系着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乃至发展方向, 因此, 当前, 应加强对各产业创新型人才现状的了解, 在引进创新型人才时, 有重点、有针对、有倾斜地加大对紧缺行业创新型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 对创新型人才已饱和的产业, 适当缩减政策、资金等的投入力度, 从引进环节调节创新型人才在各行业和产业的分布结构。另外, 由于创新型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 在引进创新型人才时, 必须严格要求, 有针对性地选择苏州产业转型升级真正需要的产业人才。

加强创新型人才跟踪。创新型人才效能的发挥, 直接关系着引进创新型人才时的项目、课题等的落实和兑现, 为了促进创新型人才效能, 必须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跟踪, 其目的在于:一来通过跟踪, 及时发现并解决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和困境;二来通过跟踪, 可以及时发现某些效能不高或不符条件的项目和人才, 通过合理的退出机制使其退出, 以优化创新型人才队伍, 节约创新资源。因此, 探索建立一对一跟踪模式, 提高创新型人才服务的针对性, 促进创新型人才效能的发挥。

优化创新型人才服务。前期服务多、后期服务少, 资金技术服务多、指导跟踪服务少等创新型人才服务存在的问题, 影响和制约了创新型人才效能的有效发挥, 因此, 加强对创新型人才服务的优化也是优化苏州政府人才职能的重要课题。在加强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产业平台、资金技术支持、人才公寓等基础设施的同时, 也要探索建立创新型人才子女入学、创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柔性跟踪服务。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和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 为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

篇4:浅谈高职院校高自考学生的管理

关键词:自考生 学生管理 学籍管理 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180-01

1 高职自考生的特点

1.1 文化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

近10年来,随着全国高校招生计划的扩招,生源数量的萎缩,高职院校招生的形式越来越严峻,录取的生源质量逐年走低。有的省市、学校高考成绩100多分就能录取,再加上“3+2”、春季招生、自主招生等,使得学生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差,教师们普遍反映课越来越难讲,学生越来越难管。这些学生进校后纷纷热衷于入党、当学生干部、从事学生活动、谈恋爱。而对学习却提不起兴趣。

1.2 没有明确的目标,升本愿望不强烈

大多数学生升本科的愿望不是很强烈,他们往往是在家长的逼迫之下,报了专升本。所以绝大多数自考生的学习态度消极被动。在中学有老师、班主任、家长的监督。但是当他们走进了大学校门后,摆脱了父母的监督,变得自由自在,再加上对专业的不了解和不感兴趣,更加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如何学习。在这样的状态中,很多自考生不是整体沉迷于游戏,就是热衷于休闲娱乐等活动,生活非常颓废。一个班的大部分学生都是这种学习和生活的状态,严重影响了班集体班风和学风的建设。长此以往,弥漫在班级中的消极氛围,造成班风和学风建设成为了一句空话。

1.3 思维活跃,观察力强

现在的高校自考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方面,这些学生大多有较优越的经济物质条件,在家庭中享有绝对优势的爱,受教育条件好。能够享受早期教育和最佳期教育,故独生子女智力早熟、思维活跃,观察力强。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长大的一代,自我意识很强的,个人利益优先,忽视他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独立生活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社会适应能力差。

1.4 信息来源渠道多,大学生辨识能力差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等信息传媒越来越发达。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一方面,互联网以其快速便捷的信息提供方式,巨大的高信息容量,以及开放的信息环境,为学生开拓视野、自主学习、取得信息、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辨识能力差,使得网络信息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2 加强高职自考生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对高职自考生的教育,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高职学生参加自考,往往是在一年级开始。刚入校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朦朦胧胧,处于盲从阶段。一方面,他们刚参加完高考,刚从中考、高考那种紧张的状态下脱离出来,很多学生准备好好放松放松,先好好玩一玩的思想普遍存在,另一方面,由于考得不理想,和同学比,往往认为低人一等,不愿和同学交往、联系缺乏自信。刚迈进大学校园,对报考的专业知之甚少,了解不多,对所学专业要学哪些课程、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一无所知,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所以,班主任要深入班级,了解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帮助他们渡过适应期,帮助他们尽早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除了及时给予学生们正确的思想引导,消除他们的消极思想和自卑心理外,还要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专业教研室主任,尽快深入到班级,开展专业介绍工作,让学生们明确学习本专业的目的,了解课程设置及毕业后的就业岗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2 强化高职自考生的学籍管理,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要加强班级管理制度建设,尽快加强学籍管理的教育活动,建立健全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班级的各类组织,引导学生尽快投入到新的大学生活中来,促进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2.3 认真研究自学考试教育的特点,提高教师助学的针对性

要认真选聘高职自考专业的助学教师,定期组织他们开展教研活动,认真研究自学考试的教育教学和考试的特点、规律,要吃透教材,研究自学考试的特点,在助学辅导上,不是按部就班的授课,而是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差异性的助学。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2.4 研究高职自学考试改革,探讨适合高职生自学考试的方式

目前天津市的高职升本自学考试工作已经取得的了一定的成绩,他们针对在校高职生的特点,在高职升本自学考试中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适合高职学生升本的路子,本科教学计划和高职教学计划实行了对接,通过免考、互认、验收、过程性考核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高职升本自考生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压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高职升本自学考试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一是选用适合学生自学考试的教材,现在有的高自考教材还是沿用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教材,学习内容和课程体系变化不大,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虽然自考生的课程结构遵循了国家规定的自考科目,但是,一定要体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按照“理论够用、突出实践、培养能力”的原则,摆脱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教学。二是加强过程性考核的管理,针对自考学生的特点,逐渐减少统考课程和统考课程成绩比例,加大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所占比例,重点考核学生日常学习的能力。三是结合专业课程内容,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四是减少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内容和知识的考核,加大学生应用能力和知识发挥的考核内容。五是加强学生毕业实践训练。通过实践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与渗透。提倡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参考文献

[1]曾昭英,曹丽霞,魏淑惠.高校数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大学教育,2012(2).

篇5:苏州园区新科自考培训第一

一报名条件

凡具有初中学历均可免试入学自考大专

二报名时间及材料:

1、报名时间:随报随学(周六、周日不休息)

2、报名材料:二寸蓝底彩照,身份证原件

专业

专科:南京财经大学:财务与会计

南京农业大学:企业管理

江苏大学:机电

南京大学:销售管理

本科:南京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销售管理

南京财经大学:采购与供应管理,会计

学习期短:经过 1.5~2年的业余学习,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即可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大专/本科毕业证

篇6:苏州自考(院校选择)

(苏州班)

我们不布任发何假学历信息,也不参与任何涉及虚假学历的活动。请欲寻找各种虚假学历者不要与我们联系,妨碍我们的正常工作

学校:南京政治学院 西安通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性质:自考

南京政治学院

高起专:经济管理、行政管理

专升本:经济与行政管理

西安通信学院

专业:计算机通信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

特色与优势

1、超强师资力量,对报名的学员进行考前辅导,确保通过。

2、南京学习、当地考试,学生学习考试方便。

3、学习、考试时间集中,周期短。

4、考试合格可获自考毕业证书,符合条件者可以申请学士学位,教育部官方网站查询,国家承认,社会认可度高。

学习方式:免试入学,业余时间上课,每学期学习四至六门课程。

报考条件

1、专升本考生须具有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或高等教育自学机构颁发的高等专科毕业证书,年龄不限。

2、高中起点本、高中起点专科的考生须具有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相应的证书。

学制与收费标准

高起专:报名费+学费3900元/年;学制2.5年。

专升本:报名费+学费4400元/年;学制2.5年。

高起本:报名费+学费8800元/年;学制2.5年。

报名方法

要求学生报名时必须如实填写学生《报名登记表》,以及严格按照招生简章的要求提交真实有效的报名资料。为保证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的严肃性,报考单位需对报名学生的学历证明正本进行严格认真的初审,南京政治学院对学生学历证明有最后的审核权。

新生报名需准备:

(1)一寸蓝底照片6张(同版电子版也需)(2)身份证复印件2张(原件也需);

(3)最高学历复印件2张(原件也需);(4)报名费、学费(相对的第一年学费)

考试时间:每年的4月和10月

上课与考试地址:苏州

学历人证:

学历证书颁发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自考证书查询网址:

.cn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符合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其他事项

1、考生必须确保所提供毕业证书的真实性,如有不实后果自负。

2、入学时不转户口;毕业时不发派遣证、不包分配。

咨询地点:

苏州沧浪区十梓街577号

详细咨询可加qq 575508490蒋老师(备注:学历咨询)

篇7:选择自考的理由

人生有很多道选择题,就如高考,它已不是上大学的唯一出路了,没考上大学的同学,还可以选择通过自考、成考、远程教育来实现大学梦。选择自考的你,我相信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自考文凭国外认可

小谢2002年高考545分,比第二批分数线高20分,被省外一所高校录取。她的目标是出国留学。但经查询后,该高校学历国外不予承认,而自学考试文凭却在许多国家认可,所以就放弃高考成绩,选择了自考英语专业。现在专科课程全部通过,本科课程也考了多门,并通过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四级。她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基本自学方法,觉得考试压力并不大,因平时业余时间比较多,去年10月开始兼职当翻译,学费也能自理。

自考学制灵活

小李2004年高考上第5批分数线,由于志愿原因未被录取,现在在读物流自考。她说通过自考,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心理承受能力增加很多,首次考试报考4门,只合格两门,急得直流泪,觉得自考真难。【文章来源于广州自考网】

经过广州自考网的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摸索,发现只要听好每堂课,脚踏实地地全面复习,都能顺利通过,现在学习已觉得比较轻松,根本不需要熬夜。

自考学制灵活,只要努力,三年也可以拿到本科文凭,这样可以比普通高校学生早一年踏入工作岗位。参加自考后觉得很充实,课排得满满的,学到了很多东西。

自考文凭含金量高

篇8:苏州自考(院校选择)

一、苏州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特征

2012年发布的《江苏省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监测报告》, 苏州得分居13个省辖市首位。通过统计面板数据研究表明, 苏州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的第一次现代化, 正向农业的第二次现代化迈进。具体表现出以下八个方面的特征。

(一) 农业产值占比在经济飞速发展中趋于稳定

2012年苏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7.7亿元, 是1978年的17.8倍。其中2007年以来, 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的年增长幅度明显加快, 五年时间增长了1.86倍。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的原因, 主要得益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产品价格的显著提高。农业GDP占比由解放初期的45.9%下降到2012的1.6%。2007年以后苏州农业GDP占比在2%以下缓慢下降, 逐步趋于稳定。GDP占比的稳定表明农业总产值的增速在苏州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中与其他产业处于同步发展水平, 农业产业不仅没有弱化, 而且得到了加强。

(二) 农业结构在深刻调整中实现转型升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 农业结构发生深刻转变。种植业产值占比大幅下降, 从1978年的87%下降到2012年的40%。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比下降26个百分点, 调整至58%, 高效园艺作物面积显著提升, 达到36.5%。由于劳动力成本提高, 种植业结构逐步向高效、机械化替代调整。渔业占比由1978年的2.3%上升到2012年为31.6%。牧业由1985年的22.7%下降到2012年的11.9%。林业近年来占比成缓慢上升态势, 占7%。从结构调整中可以看出苏州农业产业结构总体框架基本形成, 农业的支柱产业以水稻和渔业为主, 充分体现了鱼米之乡的特色, 产业结构已经由传统的以种植业独大调整到农林牧渔服务业相对合理的产业结构, 实现了转型升级。

(三) 农业市场体系在自给压力下构建完善

苏州目前常住人口已经突破1 300万, 外来人口已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 农产品供给已经由粮食主产区转化为农产品的主销区, 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按户籍人口计, 人均年粮食自给量从486公斤, 下降至179公斤。地产猪肉、家禽、牛奶、水产品和水果年人均分别为13.4公斤、1.5只、14.4公斤、44.2公斤和16公斤。在庞大的消费基数压力下, 苏州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据2012年江苏省粮食流通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监测, 苏州粮食流通业基本现代化进程中处全省较快行列, 粮食储备规模达到31.5万吨, 可供全市常住人口66天的口粮。苏州南环桥农贸市场日蔬菜批发交易量2 300吨、水产500吨、鲜肉2 000头、家禽20 000羽, 分别约占城区市场消费的90%、80%、70%和60%。2012年实现综合交易量179.5万吨, 交易额186.4亿元。

(四) 农业经营在生产要素演变中实现规模化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导致人地关系出现新变化。1978—1990年、1990—2000年、2000—2011年三个阶段全市耕地面积年减速率分别为0.36%、1.62%、2.39%。耕地面积减少速率不断加快, 特别是刚进入21世纪的头6年 (2000—2006年) , 年减速率达到了3.44%。户籍人均耕地面积由解放初的0.122公顷, 减少到目前的0.034公顷, 下降3.59倍。另一方面, 农业劳动力大幅度转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苏州农业劳动力下降了7.2倍, 年下降速率22%。由1978年的187.7万人减少到目前的26万, 劳动力占比由62.3%下降到4.5%。由于劳动力转移速率远超耕地减少速率, 使得劳均耕地面积显著增长, 由1978年的0.2公顷扩大到目前的0.86公顷, 增长了了4.3倍, 使农业经营逐步走向规模化。

(五) 农业流动投入在科技进步中出现新趋向

化肥、农药等现代流动投入出现负增长。2001—2011年全市化肥、农药的投入年均下降5.08%和4.44%。每公顷耕地化肥和农药的投入2011年分别是2001年的65.9%和74.7%。化肥、农药的投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压力和效率的提升。2012年全市粮油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率达88%, 生物农药使用比例近45%。适用农业机械加速应用, 2012年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机动水稻插秧机、节水灌溉机械、渔业器械数量2011年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6.86倍、75.3倍和2.77倍。适用机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极大地推动了劳动力机械替代, 提高了苏州农业机械化水平。与此同时, 农业科技贡献率快速提高。2012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 高于江苏省的61.2%和全国的54.5%, 比2003年57.1%提高了7.9个百分点, 平均年增速1.3%。

(六) 农业增长方式在效率提升中逐渐转变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土地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 苏州的耕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分别增加了27.86倍和119.1倍。目前耕地产出率13.93万元/公顷, 是全国平均的2.09倍、江苏平均的1.27倍。劳动生产率11.91万元/人, 是全国平均的3.89倍、江苏平均的2.33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明显快于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受农作物高产潜力所致, 除非在品种上或其他重大生物技术突破, 否则单位面积产量难以大幅提高。苏州是全国高产地区, 但近年来农作物单产增长十分缓慢。2004年粮食单产7023公斤/公顷, 是1978年的174.6%, 年均增幅达2.87%。2011年粮食单产7 203公斤/公顷, 比2004年仅增长2.5%, 年均增幅0.36%, 夏粮、秋粮、棉花、油料单产持续徘徊在每公顷4 800公斤、8 800公斤、1 000公斤和2 300公斤水平。苏州农业的增长方式已经进入了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发展新阶段。

(七) 农业功能在产业链延伸中有效拓展

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 加快构建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 使苏州农业功能向注重生产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转变。2012年规模以上农业企业销售额1 050亿元, 农产品年出口量达到4.3亿美元。农业服务业蓬勃发展。2011年农业服务业产值达到31.88亿元, 是2003年的1.69倍。其中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农业服务业的最大亮点。休闲观光农业以农事活动为基础, 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 结合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 吸引城镇居民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目前苏州有各类观光休闲农业场所300多家,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或国家A级以上农业旅游区点总数居全省第一, 2012年接待游客超过2 000万人次, 农业旅游业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 实现旅游收入近30亿元。

(八) 农民收入在城乡差距缩小中快速增长

2012年苏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9 396元, 是1990年的11.7倍, 是全国平均7 917元的2.45倍, 全省平均12 202元的1.59倍。其中, 2007—2012年五年中,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幅达到17%。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的48.3%下降到33.9%, 农民用于食品的支出明显下降, 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1.93, 明显低于全国、全省的3.10和2.43。农民收入结构上, 工资性收入占据主导, 为64.8%, 这个比例自2005年始开始出现小幅回落。家庭经营性收入一直维持在21%左右, 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则逐年提高。从收入结构上可以看出, 苏州农民收入的渠道在拓宽,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提高, 表明政府支农的力度在逐步加大, 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措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二、苏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经验

回顾苏州实现农业一次现代化的过程, 主要是以城乡一体化改革高效配置农村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为基础, 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平台, 通过观念引领、政府推动和技术诱致多措并举, 出现了农业一次现代化特征。在实现农业一次现代化过程中, 苏州有五个方面的经验可以总结。

(一) 以生态为第一功能的农业发展观引领现代农业新发展

进入21世纪, 苏州农业GDP占比已降至5%, 从而引发了经济发达地区要不要农业的问题, 导致2002—2004年农业播种面积分别比2001年减少30.5%、44.9%和48.3%, 2002年和2003年粮食单产分别比2001年下降1.9%和4.7%。在“两个趋向”的论断指引下, 苏州提出了“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苏州现代化”的观点, 借鉴先进的发展理念, 确立了生态、生产、生活、生物“四生”发展定位, 把生态作为苏州农业发展的第一功能。2007年市委、市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中开宗明义指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农业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功能不断强化, 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功能不断彰显, 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更加重要, 农业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从而引领了苏州特色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 以“鱼米之乡”的传承责任构建现代农业新布局

苏州农耕历史远早于古城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唯亭草鞋山遗址中六千年前马家浜文化水稻田, 是中国发现最早有灌溉系统的古稻田。繁体的“蘇”字, 由鱼和秧苗组成。“鱼”和“米”苏州文化的起源, “鱼米之乡”是苏州代名词。然而2500年后的苏州已然是工业化的现代城市。传统的“鱼米”文化要不要传承, 面临历史性的抉择。2006年, 市委、市政府出台《“四个百万亩”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规划永久性保护百万亩优质水稻、百万亩高效园艺、百万亩特种水产、百万亩生态林地, 永久展现“鱼米之乡”风貌。2010年市政府又下发了《关于下达永久性保护100万亩水稻面积的通知》、《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 对水稻生产进行生态补偿, 并将水稻作为人工湿地列入《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的保护范围。党的十八大以后, 苏州市委将有效保护“四个百万亩”, 提升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并相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的实施意见》。到2012年底, “鱼米之乡”的布局基本得到保护。

(三) 以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开创现代农业新路径

通过“三集中”、“三置换”等城乡一体的农村土地高效配置方法, 使耕地向农业园区集中, 走农业园区化道路是苏州工业经济发展成功模式运用于农业而形成的发展新路径。2004年苏州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有效载体。2007年启动“百万亩规模化示范区”建设, 使得规模经营和园区建设同步推行。2011年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明确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2012年将“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拓展工程”列为苏州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十项重点工程之一, 使苏州农业园区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实践证明, 农业园区发展建设突出“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资源节约”的功能和作用, 大大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成果转化和人才、资金集聚, 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保证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截至2012年底, 苏州建成万亩现代农业园区26个、千亩园区80个, 总面积超过71万亩, 其中国家级农业园区5家、省级农业园区8家, 成为全省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 (示范) 园区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四) 以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促进现代农业新增长

通过转移农业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是苏州农业现代化的成功举措。2003年苏州改革户籍制度, 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从源头上“减少”农民。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就业、创业和定居, 完善农民非农就业免费登记制度、免费培训制度、奖励中介和鼓励企业用工制度, 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把农民从土地上“拉走”。积极发展劳务合作社, 通过政府购买就业, 努力拓展就业渠道。2003年起苏州先后出台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基本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到2012年底, 苏州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全面并轨, 使得农民离得开土地。深化完善“三大合作”改革, 做大做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012年底, 全市村均收入超580万元, “三大合作”经济组织3 928个, 持股农户比例超过96%, 农民收入中合作社分红等财产投资性收入占38.2%, 使得农民收入不再依靠土地。通过一系列改革, 到2012年底, 136万农民实现居住地转移和身份转变, 农业劳动力比例下降至4.5%。

(五) 以支持保护的机制创新增添现代农业新活力

苏州在完善支持保护体系上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一是率先出台农业生态补偿机制。2010年苏州在全省率先实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 明确对基本农田、水源地、重要湿地及生态公益林给予生态补偿。2012年, 苏州全市投入生态补偿资金15.6亿元。2013年又提高补偿标准, 完善补偿机制。二是大力实施金融保险支持。2006年苏州开始推进农业保险工作, 已形成中央、省、市、县四个层次15个险种, 保险范围由常规大田作物拓展到高效设施农业。2012年, 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36.4万户, 保障额达到30.2亿元, 各级财政补贴保费8 610万元, 占总保费的83.5%。2007年实施农业担保体系建设, 帮助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资金困难, 累计提供3 662笔融资担保, 担保金额达169亿元。三是不断健全财政支农增长机制。建立现代农业专项资金。明确“三个高于”的财政投入机制, 即当年各级财政支农资金预算安排增幅高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 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高于上年, 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高于上年。四是对水稻、小麦等大宗作物实施了价外加价的补贴政策, 稳定粮食生产。

三、苏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八大提出的要求。苏州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处全国领先地位, 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但也有新压力。苏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既有机遇和面临新的挑战。

(一) 后工业化时代与农业现代化发展

按照钱纳里发展阶段的人均GDP和三次产业占比划分标准, 已经进入了发达经济的初级阶段。苏州工业化已经具备了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技术、装备的可能, 为苏州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客观上讲苏州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工业装备基础依然较差, 农业支持保障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 在工业化快速推进过程中, 不仅与农争地, 也给农业现代化带来了许多有待消化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的高能耗和高碳排量加剧了全市的温室效应, 导致冬夏季节温度异常, 对农作物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产生严重的影响。二是工业“三废”排放量使受污染的农田和水体面积继续扩大, 水体中重金属及氦磷含量较高, 治理任务相当艰巨。三是土壤酸碱度总体呈酸化趋势, 理化性能下降, 整体肥力水平不高。土壤重金属总体污染等级上升, 汞和镍污染较为严重。农药残留污染虽减缓但仍然存在。

(二)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

2011年苏州城镇人口比重71.3%, 远高于全国51.3%水平。城镇化加速推进, 扩大了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市场需求, 为农产品价格的提升提供了空间, 也给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城镇化的加速推进, 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但是世界城镇化发展经验表明, 当城镇人口超过70%以后农业劳动力转移将趋缓, 因此苏州农业劳动力数量式减少将越来越困难。另外, 前期的农业劳动力大幅度转移, 使得现有农业劳动力的年龄、素质发生了深刻变化, 将来谁来种地问题越发凸显。据2008年农业普查公报, 全市农业从业人员为37.88万人, 97.18%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 40岁以下的劳动力只占12.07%。20年后 (2028年) 37.88万农业劳动者中的33.3万人年龄将超过60岁, 其中25.3万在70岁以上。而且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基本没有务农经历。农民进入世代交替时代。因此,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 培育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 可能比转移农民的任务更为迫切。

(三) 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 苏州信息产业已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为苏州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到2015年, “智慧苏州”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信息化将跻身亚太地区城市前列, 以物联网、云计算、3G/4G、下一代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明显提升, 这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设施基础。信息农业、智慧农业是信息产业和传统现代农业相融合的高端现代农业形态, 苏州在信息农业和智慧农业建设上有经济发达优势、信息产业优势和信息基础设施优势。苏州市新型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智慧农业的建设起步较早, 智能大棚已在苏州市高效园艺、种子种苗上有比较广泛应用, 精准农业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在苏州市已有试点, 农业信息化已经较广泛地渗入到农业的诸多环节。但总体而言, 苏州信息农业和智慧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没有很大突破和推广, 不仅成为苏州信息化建设的短腿, 更是苏州农业现代化的短腿。

(四) 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

目前苏州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系数为2.72, 较全国的4.76, 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城乡一体化发展, 逐步消除了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在城乡间、产业间互动的障碍, 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也应该看到, 农业的弱势地位没有改变, 农业产业体系依然薄弱, 现代生产要素流动主要格局依然没有改变。比如, 农业金融支撑依然是苏州农业现代化最薄弱的环节, 农业贷款难、贷款贵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高效农业保险覆盖率只有18%左右, 农业生产的风险没有有效降低。农业高风险和低效益, 造成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和社会资本投入不足。虽然苏州市为降低金融机构放贷风险, 提高放贷积极性, 对发展小额贷款担保业务作了一些有益探索, 但农业担保发展“两头热、中间冷”, 即政府和农民的积极性很高, 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不高, 使得农村金融资源供求的矛盾依然突出。

四、苏州农业现代化的政策选择

苏州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围绕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城乡互动, 继续加大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力度, 特别是要促进资本向农业产业流动。重点在农业职业体系、农业安全体系、组织管理创新和新兴形态发展上下功夫, 持续提升农业经营效益和生态效益, 加快实现“四化同步”。对未来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取向, 本研究从四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一) 农民维度:加快制定和实施现代农业准入制度

根据苏州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发展进程, 培育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飞跃的必然选择。一是建立农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农业准入制定, 有利于提高职业农民的地位, 有利于农业支持保护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政策和全市土地经营权流转率在90%以上的实际, 加快建立在土地流转基础上的农业准入制度, 并以地方法规形式明确。此项工作可以先在市级以上农业园区中实施试点。二是建立农业职业资格教育体系。将农业职业资格教育列入政府考核体系, 充分整合利用社会培训资源,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过程的职业农民免费教育培训体系。严格职业资格证书有效期制度, 建立继续教育和进修制度。三是建立健全职业农民政府支持政策。健全职业农民保障体系。加强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金融、保险和社会化服务支持。建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性补贴和收入补贴制度, 确保其收入高于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将职业农业资格纳入农业项目申报、获得农业各项补贴的管理范畴。四是完善提高转移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必须进一步完善转移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切实解决离地之忧;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力度、加大农民自主创业的引导、孵化、培育、支持和奖励和进一步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社分配制度, 使农民享受到农业准入的制度红利。

(二) 政府维度:加快完善和提升现代农业安全体系

苏州农业面临的安全问题包括耕地资源安全、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农产品保供安全、农业文化传承安全等六个方面。一是要以最严格的措施确保农业耕地安全。耕地安全包括面积安全和质量安全。切实完成农业“四个百万亩”落地上图工作, 强化督查制度。加大耕地复垦复耕力度。深入开展土壤质量普查工作, 恢复和改善耕地质量, 以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二是要以最完善的机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自动化、智能型设施农业, 减少因气候原因造成的减产、减收;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 严防重大病虫害、重大疫情、药害、机械化事故等发生;进一步促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 降低门槛、增加险种, 提供农业生产基本保障。三是要以最苛刻的要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的基础上, 做到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经营单位质量速测全覆盖、“三品”认证全覆盖、标准化生产全覆盖。建立地产农产品溯源系统, 针对重金属、农药残留和激素等化学添加剂进行监测和防控。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安全应急体系, 强化应急保障。四是要以最科学的手段确保农业生态安全。尽快出台《苏州市农业生态补偿条例》, 提高补偿标准。通过湿地、水面和农田连片规划布局, 保护生物多样性。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和高效施肥、施药技术, 进一步降低化学品使用, 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五是要以最高效的方法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保持稳定的地产农产品自给量, 减轻市场流通压力, 平抑市场物价。要继续强化粮食价外加价收购政策, 增加品种、提高价格。进一步加强储备粮制度和市外主要粮食基地建设, 避免粮食市场波动。加强农产品市场、物流园建设, 进一步提升农业市场化水平。六是要以最负责的态度确保农业文化传承安全。在维系鱼米之乡特色的基础上, 将农业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提上工作议程, 建议在草鞋山遗址等地建立农耕历史文化博览园 (馆) , 以教育下一代。借鉴发达国家农业保护经验, 大力实施社区支持农业项目。

(三) 市场维度:加快创新和优化农业组织经营模式

要继续深化改革, 建立家庭农场分散经营、农业专业合作社 (龙头企业) 统一面向市场、农业园区集中管理服务为结构, “分统管”相结合的农业经营模式, 使农户、合作社 (龙头企业) 、政府三者优势互补, 增强农业经营活力。一是大力坚持家庭经营不动摇。家庭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最普遍的农业经营形式。采用家庭农场经营是农业产业特性所决定的, 可以大大减少监督成本。要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 加快推行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二是加快打造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由于中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先发展、后规范的方针, 合作社的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并不同步, 并没有真正起到组织农民的作用。要通过政府扶持资金和项目引导, 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 使其真正发挥统一经营的功能和作用。三是积极做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做大龙头企业要在组织形式上进行创新, 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合组建农业龙头企业, 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利益联结机制和产业化经营模式。四是充分强化农业园区服务功能。要充分发挥农业园区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在人才、资金、项目的集聚上下功夫。特别是要通过园区管理, 采用政府购买农业服务的形式, 培育壮大一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提升农业专业化、标准化服务水平。

(四) 技术维度:加快推进和实现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高级形态, 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方向。苏州要利用信息产业优势和信息基础设施优势上, 加快实施智慧农业进程。一是加快制定和实施《苏州市智慧农业发展规划》。研究世界智慧农业发展趋势, 设定苏州智慧农业建设的总体目标, 全面规划和启动智慧农业建设, 争取用十年时间达到目前发达国家农业智能化水平。二是加快智慧农业基础研究。要加快国土、气象、农业、环保等部门的资源共享和整合研究, 在此基础上全面启动农业基础数据的调查和测定。要引导各研究机构、信息化装备生产企业开发符合苏州智慧农业需要的各类硬件和软件, 在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光、水、温、肥等条件的需求数据模型, 为计算机智能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用现代信息技术产品装备农业生产、经营者、管理者。三是实施智慧农业重大示范项目建设。实施农业全产业链的基础支撑项目, 大力发展精准农业、设施园艺、养殖业智能化管理等生产应用类信息化项目, 加强农业龙头企业信息化、批发市场信息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四是建立高效的智慧农业发展机制。政府做好顶层设计, 建立专项发展基金, 各部门根据专业特长密切配合。要加快集聚和培养信息化人才, 大力开展农业管理者、经营者、生产者信息技术培训。要制定并实施高效的补贴政策, 加强智慧农业发展的引导和推进工作。要激发金融机构、农业企业和社会资本对智慧农业投资开发的积极性, 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智慧农业发展的资金平衡。

摘要:党的十八大指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苏州是中国率先发展地区, 是国务院批准的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核心城市, 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剖析苏州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从苏州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出发, 总结实现农业一次现代化的路径和地区经验, 结合中央提出的“四化同步”要求, 进一步明晰苏州农业二次现代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提出苏州农业二次现代路径, 并从政府、市场、技术和农民四个维度对苏州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出相应对策。

上一篇:晨诵?童书?生活作文下一篇:博达医院新建病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