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思想讲座

2024-05-15

三个代表思想讲座(共8篇)

篇1:三个代表思想讲座

主持词是主持人上台讲话的稿子,一份优秀的主持词往往会对这场活动起到关键作用。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专家代表讲座主持词,希望对您有帮助。

专家代表讲座主持词

1开场:

亲爱的老师,同学,大家晚上好!

在不久前,一群充满激情的大学生,在参加完一项比赛后,这样写道:为数模奋斗日日夜夜里的一点一滴,正如一朵一朵姹紫嫣红的小花,开在每个人的心里。也许不是每朵花都美丽得惊天动地,不是每朵花都香艳得惊世骇俗,也并非每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但那些花儿的确真真实实地在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绽放过一回,也确确实实留下过一些花开的甜香。听到这里,想必大家一定想知道这个比赛,这个比赛就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协会。

欢迎大家参加数学建模协会举办的数模培训讲座。今天,我们有幸请到xx教授,为大家做题为“数学建模与应用”的讲座,相信很多同学对此一定会感兴趣的。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家对xx老师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是xx学院第一次参加,大家一定会有很多的疑惑,相信大家一定会在今天讲座中得到答案。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xx老师的精彩讲说。

终场:

让我们以掌声再次感谢xx老师精彩讲座!xx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数学建模,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的相关内容,以及数学建模的应用,相信xx老师的讲座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迪,对我们参加9月份的数模比赛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用掌声再次表达对xx老师的谢意!谢谢!

专家代表讲座主持词

2同志们:

为进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全县干部队

伍的综合素质,根据县委的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石林县2010年领导干部培训日专题讲座。参加今天讲座的有:县级领导,全县实质副科以上干部。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xxx,为我们作xxx专题讲座。

xxx老师是xxxxxx。xxx从事教师工作以来,主要教授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关课程。他长期从事政府理论、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等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家权威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xx篇,出版著作xxx部,编著教材xxx本,学术功底非常深厚,学术成果较为丰富。

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xxx为我们讲课!

……………

同志们,刚才,xxx为我们作了一个内涵深刻、内容丰富、非常专业的知识讲座,他从……..等方面作了精彩的阐述。方教授的讲座功底深厚、观点鲜明、视野开阔、主题明确,整个讲座非常生动和形象,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县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建设具有

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认真学习领会讲座精神,会后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一步突破思想障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建设,以开阔的视野和统揽全局的思路,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超额完成攻坚之年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实现x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xxx的精彩讲座!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散会。

篇2:三个代表思想讲座

沙湾县法院法制讲座走进人大代表

8月20日,沙湾县法院的法官为全县80余名人大代表上了一堂精彩的法制课。

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主体,人大代表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进一步增强沙湾县人大代表的法律素质,提高人大代表依法正确履行代表职务的能力,针对辖区内婚姻家庭、人身伤害、劳动争议等纠纷多发的现状,法官结合多年来的审判实践经验,就当前审判中经常涉及的婚姻家庭、人身伤害、劳动争议等几个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针对司法实践中常见案例,进行了法理分析和指导,深受人大代表的欢迎。

篇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过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重要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是把握与时俱进, 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它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第一个环节,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概念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其核心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邓小平理论集中回答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于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一重大任务历史性地留给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2000年, 江泽民同志执政八年了, 距离邓小平说抓党建也已经八年多了, 元旦前晚, 碾转反侧, 夜不能寐, 第二天召集中宣部部长说, 这是个世纪转折的时代, 今后应把着力点放在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来。1月14日, 江泽民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会上提出“四个始终”, 即:治国必先治党, 治党务必从严, 怎样从严治党呢, 就要从四个始终说起。要想坚持党的先进性, 就要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始终经得起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 始终坚强有力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2月19日, 全国正在进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动员。江泽民到广东省高州市进行“三讲”动员, 此后几天相继出席了三个座谈会, 分别是:基层党员代表座谈会、老党员老干部代表座谈会和高州市现任领导干部座谈会。2月25日, 在结束广东考察所作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党如何做到“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中, 首次提出“三个代表”的命题。他说:“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 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 这就是: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 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 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个环节, 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

2000年5月14日在分别考察了江苏、浙江、上海之后, 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发表讲话, 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第一次概括, 他说, 这是一个关于执政党的大问题, 贯彻三个代表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想, 贯彻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之后又做进一步解释说, “本”就是根本, 丢掉根本, 立场不稳。“基”就是基础,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源”就是源泉, 源泉堵塞, 丢掉本色。

第三个环节, 系统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2001年, 7月1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 江泽民的讲话通篇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可以用三句话六层意思来

第一,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是任何国家任何政党所做的, 也是所有国家的共产党所要做的, 区别就在于“发展要求”, 工人阶级是历史上最有活力、最进步的阶级, 是始终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第二,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有先进文化、中性文化和庸俗文化之分。先进的文化就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符合人民的意愿,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文化。先进的执政党就要代表先进的文化, 为了把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先进文化同西方国家执政党代表的先进文化区分开, 就要把先进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找出来, 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指导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普遍真理, 经过了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和验证。

第三,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 有着不同的内容。解放前, 人民只代表一部分人, 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范围越来越大, 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之所以不用“群众”这个词, 因为“群众”是在矛盾中存在的词, 有“干部”才有“群众”, 而人民既包括群众又包括干部。

第四个环节,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2002年11月8日,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将它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 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并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03年3月, 写入宪法, 成为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十六大报告中还指出,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关键在于与时俱进, 核心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于执政为民。坚持与时俱进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和必然要求。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体现,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也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总结全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其形成过程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结合国际环境和当代中国的实际,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进一步回答了邓小平同志的“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又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篇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金融监管

金融对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资金的需求,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这就要求中央银行的基层行,在日常工作中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金融监管,及时预测掌握商业银行业务运行状况,在实际工作中要帮助商业银行改进经营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完善业务经营计划,合理划分贷款、授信权限,总结、推广综合授信办法,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建立科学的信贷约束和激励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促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在货币政策决策方面,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应提高决策的独立性,在操作上完善规范化和增加透明度,从而提高货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促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同时,我国已加入WTO,金融业的发展面临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挑战,给金融监管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就我国当前金融领域的现实来说,最要紧的,就是强化金融监管,改变监管理念,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要强调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银行业强化管理、稳健运行,有利于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效。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

其次加强金融监管,健全银行组织体系,明确市场定位,形成业务特色,要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改变企业过分依赖银行间接融资的局面,支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多种形式的直接融资,有利于引导贷款投向,满足不同经济成分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努力提升金融市场化效应,支持企业上市,进入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要运用信贷政策引导和优化贷款投向,切实增加对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三农”的贷款支持,对“三农”的贷款支持应做为旗县行监管的重点;通过“债转股”,对技术改造贷款的贴息,发放扭亏贷款和封闭贷款等,支持国有企业扭亏脱困,改组改造,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业务,要使消费信贷占全部贷款的比重逐年有较大幅度提高,通过贷款投向的调整,促进结构调整,扩大需求,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以此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可见,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是促进经济和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金融监管,是建立良好的金融和社会信用秩序,建设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先进的行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加强金融监管是保证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金融活动的正常开展,需要以良好的社会信用为基础。诚实守信是银行的生命,是金融文化的核心。金融竞争,是文明的竞争,是有序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工作中要以先进文化为支撑,加大科技含量,鼓励金融创新,培养金融人才,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创造力。加入WTO后,金融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用政策留人,用事业留人,用环境留人,用感情留人;要健全择优汰劣的机制,积极引进高素质的金融人才,特别是从事金融产品研究与开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寿险精算、投资银行业务和金融监管方面的人才;要系统开展教育培训,在抓好监管人员适应性培训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做好监管人员的提高培训,并重点抓好高级监管人员和监管骨干的培训,全面提高监管队伍整体素质,用先进文化武装监管队伍。

讲信用、守秩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加强金融监管,有利于规范金融和社会信用秩序,树立良好的行风行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行业文化的建设。我们的金融文化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厚土壤,具有强劲的生命力。金融对外开放不仅是东西方两种金融体系、金融制度的并轨,也是东西方两种金融文化的交汇。同时,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海纳百川”的恢宏气度,努力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敢于“拿来”,勇于“扬弃”。在金融领域,凡是重视金融文化建设的金融企业,往往凝聚着一种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并拥有雄厚的技术、智力优势,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社会信誉。在建设金融文化过程中,我们要把培育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经营理念作为金融文化建设的重点。要用团队精神凝聚人心,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和行为准则。要用创新精神激励人,鼓舞人,要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重要论述武装人,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员工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恪尽职守、敢于负责的精神,树立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精神,树立按章办事、遵纪守法的精神。要通過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为金融改革开放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深入人心。

三、加强金融监管,是保持金融和社会稳定,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金融业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金融的安全稳健运行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与广大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中央银行通过不断加强金融监管,更新监管理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凝聚合力。

加强金融监管,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首先,有利于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例如,2002年5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就是为了强化对银行的市场约束,提高金融透明度的必然要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银行的投资人、存款人和相关利益人了解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风险状况、公司治理和重大事项等信息,分析判断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状况,维护广大投资人、存款人的权益;同时,实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是国际上银行监管的惯例,是我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条件,也是国际银行监管发展的趋势。信息披露有利于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是银行监管的有效补充,是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手段。

其次,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有利于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人民群众的金融意识日益增强,对金融企业的选择也日趋个性化和理性化。近几年来,通过中央银行监管制度的强化、监管理念的不断创新使商业银行的服务意识日益增强,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以防险为主线,以效益为目标的现代银行经营服务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从而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针,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为杠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以先进文化为支撑,鼓励金融创新,以强化金融监管为手段,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切实保障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

篇5:讲座思想汇报

本周五下午由xx学院主办,xx学院、xx学院、xx系、xx系、xx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xx教授的教育会议——中国中国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影响。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稳步上升,中国的飞速发展让世界各国都看到了雄起的中国,腾飞的中国。

xx教授的讲座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中国的和平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第二,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影响;第三,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对于各国间的反应,中国应该怎么做等三个方面做出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介绍,让大学生的我们更加懂得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

今年是建党90周年,沧海桑田,神州巨变,九十年征程岁月峥嵘,九十年征程金光灿烂。如今,南极上空早已飘扬着我们的五星红旗,太平洋上出现了我们强大的海军舰队,神州5号也带着刚强的气势冲向了太空;如今,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迅速崛起,一个个商厦、工厂、高科技企业正遍地生花……香港回来了,澳门回来了,那些曾经蔑视我们为东亚病夫的列强,一个个低下了自命高贵的头,就连大洋彼岸那个自恃天下第一的超级大国,也不得不一次次为他们的傲慢和无礼道歉。我们这个曾经饥寒交迫的民族,已经可以骄傲地告诉世界:一个伟大的党正带领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实现小康,走向富裕。请问,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政党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发展的战略政策,中国是维持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周边环境。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今后中国发达起来了,也永远不称霸。中国人民曾经长期遭受列强侵略、压迫和欺凌,永远不会把这种痛苦加之于人。

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作出了贡献。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了国家间的和平共处与平等相待。中国与主要大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对话、交流、合作不断加强。中国不断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既承担着广泛的国际义务,也发挥着负责任的建设性作用。

中国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2000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2004年,世界经济实现了近30年来最快的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为9.5%,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是第一个走出经济危机的国家,有种说法,中国救了世界经济,中国救了资本主义;迄今为止中国已经购买了8000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胡锦涛总书记于2003年12月28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中国提出“和平崛起”这一理念,有力地回答了“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就是说,要从对内和对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度,以中国在崛起进程中坚持和平来回答“中国威胁论”,又以中国在和平条件下定能崛起来回答“中国崩溃论”。

第一是超越旧式工业化道路,推进新型工业化。近代产业革命以来全世界用了250年时间,才使15亿人进入工业化,而我们要从新中国成立到本世纪中叶的100年间,使13—15亿人进入工业化。沿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老路是不可能的。所以,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关教授最后指出,实现和平发展要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才可以完成。这就是到2010年,使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再加一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再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达到这个目标,就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就实现了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也就实现了中国的和平发展。

篇6:思想政治讲座总结

文学院年

思想政治讲座总结

我院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认真按照《中国普通高等学院德育大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列入学院规划,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教代会工作报告中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准确定位 创新教育思想观念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近50年办学育人的历程中,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颁发以来,我院始终重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深刻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勤奋、自强、求是、创新”科院精神的合格人才,为纺织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院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逐步确立了“创优质、办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勤奋、自强、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树立以学科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纺织行业服务的办学观;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质量观;把培养符合自身目标定位,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重要的质量标准;确定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教育创新”的办学思想,指导办学实践。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入学习、研究,积极探索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了“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的科学发展思路。近三年,学院领导出版专著近十部;在《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重要期刊发表相关理论研究文章近二十篇。

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我院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协作、全校教师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创新机制,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院领导率先垂范,进行教育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实施全员育人;学院全方位开发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教育途径创新,实施全方位育人;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进行教育环节创新,实施全过程育人。形成了我院“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这一重要的办学育人特色。

我院注重以学生工作特色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特色品牌工程”,不断增强学生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鼓励二级学院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造学生工作特色活动品牌,形成了“院院有亮点、个个有特色”的学生工作格局。

近年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面、深入、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人生理想、道德水准与行为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学生工作部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适应新形势,努力对学生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模式、建设载体等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实施学生工作“十大工程”。

领导重视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篇7:思想道德教育讲座稿

加强青少年教育,家庭、学校、社会必须紧密结合,缺一不可。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和发表,是深得党心民心、顺应时代要求、令人振奋鼓舞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也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都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加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渠道的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大量从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突现表明,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已经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是第一道防线,学校是主阵地,社会是大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三者缺一不可。应当加强体系建设,把教育好下一代作为全社会义不容辞的义务。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作为长期从事青少年犯罪原因研究的专家,史明轩在研究中发现,凡是犯罪青少年都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家庭过度娇惯;二是单亲家庭居多;三是过分严格,经常打骂。现在由于社会生存和就业的压力造成激烈的升学竞争,带给孩子和家长的压力太大,我们不能责怪家长和孩子。但是,一定要看到,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重要的是转变就业观念,转变全社会的教育观念。

一、推进家庭教育为未成年人办实事

新华网北京6月17日电(记者李薇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推出一批家庭道德教育丛书、树立一批好家长典型。全国妇联副主席黄晴宜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妇联将切实承担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重任,多办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益的、影响长远的好事实事。

“我们建立了全国妇联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组织实施为家长和儿童办的< 18件实事,把中央文明委交给全国妇联的28项目标任务逐一细化分解,明确了各项任务的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

黄晴宜介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后,全国妇联高度重视,制订下发了专门的学习贯彻意见和通知,明确提出要把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作为妇联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黄晴宜表示,下一步,全国妇联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优势,重点抓好“五个落实”,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是在突出重点、帮助引导上抓落实。”黄晴宜指出,要把家庭道德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提高家长素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作为家庭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引导家长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子女传输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是在深入研究、加强指导上抓落实。”黄晴宜表示,要针对目前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发挥各级妇女研究机构、家庭教育学会(研究会)、家庭文化研究会的作用,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调研。“年内要建立一批全国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基地,适时召开全国妇联家庭教育工作会议和家庭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

三是在深化载体、用好阵地上抓落实。”黄晴宜介绍,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的“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外,还要把家庭教育的内容纳入“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女性素质工程”等妇联工作中,利用妇联在社区的家长学校、妇女之家、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及妇联所属托幼园所、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渠道,为家庭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我们还要积极筹建全国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中国家庭教育网校。”

四是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上抓落实。”黄晴宜指出,要推出一批家庭道德教育丛书,培训一批家庭教育工作骨干,组建一批家庭教育讲师团,树立一批好家长典型,表彰一批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创建一批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县,通过树立培养典型,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我们拟在全国评选出100名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好家庭,100名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好家长,100个“双合格”活动优秀组织奖、100名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

黄晴宜最后指出,还要在完善机制、形成合力上抓落实,进一步重视加强基础性、建设性的工作,探索建立组织协调、资源保障、督促检查、信息反馈和激励等各项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家庭教育社会化工作格局。

二、让孩子在家长“失范”中迷失方向。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子女教育,注重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传统。孟母择邻成就了孟子伟大的一生,孟母的良苦用心也成为育儿典范。时代发展到今天,给每一位家长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人父母应该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影响孩子,用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但很遗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看到了不少的相反例证。

案例:

马跃的家祖祖辈辈住在尧都区沟南村,因为家境贫困,马跃一直在妈妈“要多挣钱”的唠叨中生活。马跃上三年级的时候,一次作文课的题目是《我长大了干什么》。妈妈说:“当然是当大款呀!没有钱怎么上学?怎么娶媳妇?”马跃因此写下了作文题目:《我长大了要当大款》。

点评: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获得的信息绝大部分来自家长。未成年人求知旺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对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如果他们能吸纳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将会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反之,如果他们接受到的是急功近利、惟利是图的狭隘思想和观念,那么,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他们的人生道路将会越走越窄,而且险境丛生。

莹莹的路是父母给设计好的,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出国„„爸爸妈妈把莹莹的生活全部“包办”了。他们常说,同事谁家的孩子上重点大学了,你要加油啊!亲戚谁家的孩子出国了,你可不能给我们丢脸啊!家里的事不用你管,你好好学习就行了。从此,莹莹上课经常走神;回到家,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发呆: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慢慢地,也不愿意和父母、同学交流了,甚至常常精神恍惚。

点评:好孩子应该具备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优秀的品格和非凡的能力。前两者是显性的,也是当前的教育体制所注重的。后两者是隐性的,容易被忽略,但它是决定一个孩子是否成才的根本条件。一些家长只注重前者而忽视了后者,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实际是给孩子成长的道路放了块绊脚石。

案例:同学们眼里,上高三的亚红就是个“愤青”(愤世青年),这个看不惯,那个不顺眼,他告诉相处较好的同学,自己将来不结婚,不进机关上班。原来,亚红的父亲曾经在单位受到过不公正待遇,常常向亚红感慨人心险恶,谁都不可信。亚红冷眼旁观,也发现了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和事情,他也慢慢对这个社会有了看法。

点评:未成年人缺乏对社会的深入了解,可塑性大,容易受外界影响。一些父母把社会的阴暗面不负责任地夸大,毫无顾忌在未成年人面前讲述偏激的看法、不正确的人生目标,致使孩子们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发生偏差,看问题往往不够全面,难以把握事物的本质,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导致孩子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宏昌学校早教中心主任张燕身告诉记者,青少年的品德情操最初是从父母那里观察和学习来的。孩子是一张“白纸”,家长若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很容易把不良习气传给孩子,在“白纸”上留下污点。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人父母者必须谨言慎行,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子女做表率,当好孩子的老师。

三、身教胜于言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孩子幼小的心灵洁如白纸,染什么颜色就着什么颜色。因此,父母必须通过自身的良好道德情操、模范行为,来教育、引导、影响孩子正身做人。所谓正人先正己,这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有些家长吼着让孩子去学习、去做作业时,自己却在那儿通宵达旦地打麻将、玩扑克;当我们有些老师指手划脚让学生遵守纪律、讲究卫生时,自己却上班迟到早退、烟头随便乱扔。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孩子眼里,父母、老师是榜样、是楷模,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胜于言传”,做父母、老师的更应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让良好的、美好的东西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

家庭教育日益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热点,孩子从出生到完全独立进入社会,约有2/3的时间在家庭中度过。因此,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品德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篇8:三个代表思想讲座

关键词:韦拔群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联系

韦拔群是广西农民运动著名的领袖, 是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广西东兰县武篆区东里屯的一个壮族家庭, 是“壮族人民的好儿子”。他留给我们的革命精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其精神已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一部分, 也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吻合。

一、韦拔群精神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1.韦拔群精神的内涵

艰苦年代里, 韦拔群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和磨练, 逐步形成了其革命精神。韦拔群精神主要有:追求真理, 坚定信念;忧国忧民, 心系群众;革故鼎新, 敢为人先;艰苦奋斗, 百折不挠;顾全大局, 无私奉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追求真理, 坚定信念;忧国忧民, 心系群众;革故鼎新, 敢为人先”。

(1) 追求真理, 坚定信念。

少年时代的韦拔群, 耳闻目睹贫苦农民的悲惨生活, 养成了同情贫苦农民、好打抱不平、敢想敢干的品质和性格。韦拔群年少时就追求新的知识, 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和濡染。当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为代表的封建帝制, 韦拔群极为崇敬孙中山先生及其民主革命思想;为更好地学到新知识, 接受新思想, 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他说服家人、变卖耕田、筹集路费, 前往武汉、上海、广州等地游历、考察, 寻求革命真理。他曾寻访孙中山先生, 组织农民自卫军和“三打东兰”;曾参加中国共产党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 学习革命理论和外地农民运动经验。他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人生观发生根本变化, 逐步找到了救国救民真理。

(2) 忧国忧民, 心系群众。

当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复辟帝制时, 正在读书的韦拔群召集一百多名有志青年参加反袁斗争, 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韦拔群曾和“改造东兰同志会”的会员开展了反对右江军阀刘日福、邓祖贻强加给东兰人民的苛捐杂税的斗争, 迫使他们停止征收捐税;又清算了大土豪杜瑶甫, 勒令土豪陈继虞、黄若金交出枪支以及赶走伪县长蒙元良, 使东兰农民运动达到了第一次高潮, 体现了他心系群众的情怀。1962年邓小平为《回忆韦拔群》一书题词说:“他最善于联系群众, 关心群众的疾苦, 对人民解放事业具有无限忠心的崇高感情。”

(3) 革故鼎新, 敢为人先。

广西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韦拔群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 目的是在东兰和右江地区宣传革命理论, 推动农民运动的发展。韦拔群确定“改造东兰同志会”的宗旨是反对军阀, 反对贪官污吏, 反对土豪劣绅, 改造东兰的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 号召贫苦农民团结起来“救家乡, 救广西, 救中国”。这些都说明了韦拔群富有“革故鼎新, 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2.韦拔群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

(1) 童年韦拔群——从小厌恶战争, 反对剥削和压迫, 为韦拔群精神的产生奠定阶级感情基础。 韦拔群的童年, 正值爆发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而战败, 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岁月, 中国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深重的灾难由此降临到了中国人民头上。期间, 爆发了震撼中外的义和团起义以及多次反清起义, 都因历史条件的制约、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而失败。但是这些斗争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服于中外反动势力的战斗精神, 这些给童年的韦拔群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小看到地主怎样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 为韦拔群精神的产生奠定了阶级感情基础。

(2) 少年韦拔群——追求真理, 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为韦拔群精神的产生积累知识和历史经验。 少年的韦拔群为追求真理, 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14岁读小学, 接受文化教育; 17岁考进省立中学, 希望学到知识以造福社会;后到武汉、上海、广州等地寻求革命真理。他亲身体会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革命思想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潮流, 并接受了这种民主革命思想。

(3) 青年韦拔群——忧国忧民, 心系群众, 革故鼎新, 敢为人先, 走上救国救民之路, 产生了韦拔群精神。 青年的韦拔群, 在经历了少年的学习以及接受革命真理之后, 开始了革命实践生涯。最初是参加了讨袁护国运动, 后来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 并在东兰传播。他确定“改造东兰同志会”的宗旨是反对军阀, 反对贪官污吏, 反对土豪劣绅, 改造东兰的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 为的是“救家乡, 救广西, 救中国”, 救贫苦人民于水火之中。在第三次攻打东兰胜利的千人庆祝大会上, 他宣布取消苛捐杂税, 废除压迫农民的契约, 提倡民族平等、男女平等, 揭开了右江农民武装斗争的序幕。至此, 韦拔群“忧国忧民, 心系群众;革故鼎新, 敢为人先”的精神形成并产生。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 发展生产力, 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回答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问题, 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 始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和国际背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也是对当代国际局势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冷战结束后, 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时起时伏, 世界还很不安宁;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国际经济、政治关系, 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党不断与时俱进, 提高执政能力。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我们党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 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 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 排除各种干扰, 保证了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跃升,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社会主义中国充满活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是我们党在21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党和人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 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阶级基础在增强, 群众基础在扩大。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是我们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 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使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三、韦拔群精神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存在着内在联系

虽然韦拔群精神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背景不同, 但它们有着内在的关系。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评价的:韦拔群是个好同志, 我过去搞农运, 有些东西还是从韦拔群那里学来的。韦拔群精神是以韦拔群为代表的壮族人民在共同奋起反对封建主义及其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总结我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得出的科学理论。韦拔群精神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历史见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括、总结和发展了韦拔群精神, 开创了新的理论境界。任何科学理论的产生,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都既有对以前认识的继承, 又有对新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发展, 是认识的继承和创新的结合。

第一, “革故鼎新, 敢为人先”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吻合。 众所周知, 人们要生存, 就必须有维持生活的物质资料, 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而要取得这些, 就必须进行生产,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如果离开了发展生产力,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便失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只有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所以“三个代表”之首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这是在和平时代里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韦拔群所处的是战争年代, 那时的生产关系不仅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 而且还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只有起来革命, 推翻旧的统治, 建立新的制度, 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韦拔群精神的“革故鼎新, 敢为人先”正是代表着当时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二, “追求真理, 坚定信念”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脉相承。 大力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 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 是实现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和智力保证。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历史经验告诫我们:切不可忽视或者否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农民领袖”韦拔群在其成长和革命斗争中就是为了不断寻求革命真理、找出真正的革命道路。在当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首先是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处于领先地位, 韦拔群很快受到其启蒙和濡染;“五四”运动后, 马列主义进入了中国, 韦拔群不仅自己很快地接受, 还在东兰开始传播;后来他又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学习革命理论和外地农民运动经验, 人生观发生根本变化, 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真正找到了救国救民真理。所以韦拔群精神的“追求真理, 坚定信念”, 实际上就是代表当时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并用先进思想和文化引领着壮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取得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胜利。

第三, “忧国忧民, 心系群众”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一致。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一“代表”, 是实现前两个“代表”的出发点与归宿, 是检验党的宗旨实现的唯一客观标准。韦拔群之所以能够带领有志青年和贫苦农民起来革命, 而且这些青年和贫苦农民又愿意与之并肩战斗, 就是他具有忧国忧民的意识和救国救民的理想以及一心一意为劳苦人民着想的精神。他带领壮族人民起来革命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 就是要取消苛捐杂税, 反对压迫农民, 提倡民族平等、男女平等。所以说韦拔群精神的“忧国忧民, 心系群众” 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完全一致。

第四, 韦拔群精神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相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始终是最紧要的。全国各族人民是建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 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 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我们党八十多年的一切奋斗, 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 还是和平时期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年的韦拔群能够带领农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其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和实现贫苦人民的根本利益;他依靠的是农民的支持和积极地参加, 依靠的是农民的信任和拥护, 为了广大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洒热血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所以说, 韦拔群精神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相同的。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黄现璠, 甘文杰, 甘文豪.韦拔群评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黎国轴, 严永通.韦拔群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4]毛主席关怀我广西[N].广西日报, 1977-09-14.

上一篇:2017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公文通报写作下一篇:龙潭小学2013—2014学年学校烹调加工岗位卫生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