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学习心得

2024-05-02

教育信息化学习心得(通用14篇)

篇1:教育信息化学习心得

信州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心得体会

2018年9月21日,我有幸代表朝阳中心小学参加上饶市信州区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为期半日的培训。在江西省电教馆教育技术培训部曾尚峰主任的讲解下,让我对如今的教育信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上,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而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本次培训使我收获颇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体会一:教育管理干部应具备更新的理念

从走上教学岗位开始,就不断接受教育理念的学习,到今天成为电教中心的一名管理干部,我们接受了很多的教育理念,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的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而本次学习便是一次理念更新、提升的过程。“教育要强大,必须要有核心教育理念”。作为管理干部,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然后才能真正的高水平的指导学校,创造高质量的教育效果。

体会二:学校要长远发展,就需要长期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是管理未来,应对变化,为处境不利的学校设计的一种改进策略,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现代化的学校,一般都有发展规划,但是在实践中按照规划去落实的并不多,很多只是处于摆设。我们的规划有效性不足,不能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那如何制定更加有效的学校发展规划呢? 一是明确什么是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是在系统诊断学校后,确立办学方向和发展目标,分析学校优先发展的项目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促使学校挖掘潜在资源,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和教育质量的一整套策略。

二是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为全面根本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我校主要要从以下几方面去操作:

1、定时更新学校网站。学校网站是对外宣传学校办学情况,对内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网络平台,是学校信息发布的渠道和对外交流的窗口。网站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校园网“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作用,展示我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

2、充分利用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平台,做好教师网络资源备课,形成规范的教师电子教案。

3、加大校本研修力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合理性和科学性的能力。

4、建立教师信息化考核机制。

体会三:信息化助力教育均衡

“教育云平台能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并让学校实现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共享化、校方管理手段智能化、家长学校互动实时化。”在云平台系统中,学生、教师可以建立个人的网络空间,教师除了日常授课外,可以将教学课件、课后心得、班级管理等内容上传到空间,供学生下载学习、交流;这一系统是一个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体系,将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的社交平台,实现教育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利用云平台,各级各类学校可随时在课堂应用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在信息化环境中的“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网络协作教研”等教学活动将得到深入开展。

以上只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培训内容的一点粗浅认识,感谢信州区教育局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希望有机会参加更多的学习,获得更多的收获。漫漫学习路,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2:教育信息化学习心得

尊敬的领导:

本周是我正式入职的第一个周,在本周,我主要学习了关于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学习《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硬件整体升级方案》等具体方案,辅以《合肥新四中智能化建设工程要求》,《职业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等网络资料,对数字化校园有了大致的了解。我深知数字校园方面的知识汗牛充栋,我这几天所学仅仅九牛一毛,要想更深入的了解需要持续学习,需要向同事学习,需要向客户学习,需要向竞争对手学习。

今天,仅将本周所学的心得向领导作简单的汇报:

第一,通过本周的学习,我了解到数字化校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数字化校园建设复杂而庞大,包括很多子系统,而作为高校数字化校园的规划建设可以就其中一个或者其中几个亦或者全部整体一起建设,这就决定论作为业务人员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具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第二,通过本周的学习,我所理解的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数据中心系统,机房建设和网络安全建设等子系统,也包括相应的无线网络和网络管理平台等。以上统称校园网,校园网的构建是教学及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平安校园,智慧教室,数字化图书馆等校园信息化应用的基础;

其次是以校园网为基础的各种应用。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服务于学生,老师,服务于教学和教务管理,所以基础校园网的各种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信息化教室的建设,教室录播系统,校园一卡通,校园广播及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等,这些应用的广泛使用既方便了老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又提高了数学管理效率,同时大大方便了互联网资源的共享,解决了校园信息孤岛等问题;

最后是信息化平台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以校园网为基础,依托信息化平台建设,满足教学及管理需求,同事,教育教学所需的大量课程资源,各种名师课堂,名师空间建设,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部分,也是数字化校园的一部分。第三,通过本周的学习,了解到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国家政策,省级政策,市场形势和前景,我相信对今后的市场开拓大有裨益。第四,本周孟总还通过召开部门会议和面对面讲授的方式向我教授了国家和省级关于中高职校园建设的政策,市场形势等,也对我们进行了业务开展方式方法,信息搜索,客户拜访,项目沟通等环节注意事项的培训,同时以实例为基础进行了声情并茂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

最后,借此向领导汇报一下下一步工作学习计划,请领导批: 1,进一步学习,深入了解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知识; 2,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有关中高职实训室建设方面的政策和知识;

3,学习实训室建设案例,掌握编制案例技巧; 4,根据领导安排,搜索部分学校信息,做好信息记录; 总之,本周时间虽然有限,但是经过学习和培训,让我对这个 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但是学无止境,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学习,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了解更新的技术和政策,时刻关注市场动态,跟上公司发展步伐,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篇3:浅谈对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心得

关键词:浙教版,信息技术,学习心得

高中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一方面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是要把它熟练应用, 使我们具有一定的能力, 能够很快地适应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一下本人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感受:

一、知识方面

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在学习中, 我经常会接触到多媒体, 教师会用到多媒体给我们上课, 但是对其中的原理并不是很清楚, 通过对《多媒体信息的编码》的学习, 我更加清楚了多媒体, 包括图像、声音和视频的数字化原理, 以及存储空间的基本计算方法。通过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 我明显知道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丰富性, 并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掌握了信息的加工和管理。

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地球成为了一个地球村, 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但是众多的信息通过怎样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加工变成我们想要的信息, 并且对他们做好管理呢?我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加工和管理, 尤其是我们经常会使用到的文本、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 我通过系统的学习, 可以把它们熟练地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3、学会了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瞎子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感知可能会导致人们的不同表达, 为了使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人类对于信息技术的表达也要统一。就像是秦始皇统一文字一样, 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志。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表达和交流的学习, 我们在信息技术中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认识, 掌握信息表达的各种方式, 了解了常用的信息表达技术,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去表达和交流。

4、网页的设计与制作。

高中生们经常会上网, 我们对网页感到很好奇, 可是通过对网页的设计好制作的学习, 我们不再好奇, 反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知道了如何设置网页的整体页面属性, 了解Dreamweaver 8的参数设置方法等网页制作的相关知识, 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 也增加了自信心, 敢去尝试, 设计自己的网页, 彰显自己的风格和个性。

二、能力方面

1、锻炼了高中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最重要的就是让我们掌握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会使用, 并且能够灵活地应用。例如Word、Excel、Photoshop还有网页01.html.的页面属性, 高中生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够熟练地操作, 达到灵活地应用。如果不练习就不知道很多按钮的位置, 也不会知道会不会出现自己想要的效果, 所以我们的动手操作练习, 使我们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2、锻炼了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中有很多很抽象的知识,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 去想象, 去猜测, 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例如“字符的编码”, 这里主要讲了信息的编码中的英文字符的编码 (ASCII码) , 这种编码以前没有接触过, 本身就是很抽象的东西, 只能靠我们展开想象力, 进行发散思维, 更好地理解。

3、锻炼了高中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很多效果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仔细探究的, 因为我们在操作的过程中稍微有点不对就会导致出现不了想要的效果, 所以, 我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要仔细地思考, 自主地探究。例如学习《动画制作》时, 看到教师给我们展示学习内容时用到的文字是从小到大变化效果出来的, 我们就都非常感兴趣, 也很好奇, 教师是怎样做的呢?于是便开始了我们的探索之路, 认真思考, 分析效果, 找解决方法, 经过我们的思考, 大家对“帧”“关键帧”“图层”“补间动画”等概念有了了解, 接下来的学习也水到渠成了。

4、锻炼了高中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新课改倡导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使我们更好地学习了知识, 掌握了原理, 而且,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使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不再枯燥无味。

总之,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学习, 高中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必备知识, 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不断练习, 我们的能力不断提高, 使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学习“生本教育”心得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以这种理念为指导,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学。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以上是学术界对生本教育的阐述,我的理解是:生本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努力开发学生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提倡自主学习,培养自食其力的学习本领。

生本教育,这个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事物,首先要从理论上认识,初步感知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不是“师本教育”中国的教育似乎例来都遵循着一种模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换言之,就是所谓的“师本教育”,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一切以教师为主。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老师们似乎都有这样一种认识:现在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现在的孩子也是越来越难教。为什么?因为现在的孩子们见得多,想得多,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与思想,他们再也不像他们的父辈一样,老师传授什么就接受什么。现在的孩子,他们经常都会问“为什么”,会对老师的答案提出质疑。就是因为这样,老师的“师道尊严”就再也不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了。也就是因为这样,老师才从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做的,只是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

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

一、学生们得到了释放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以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们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干巴巴的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但也只是“蜻蜓点水”,几分钟而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并不是不讲,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我们班的同学变化就很明显,原来的时候他们在课堂上不主动积极回答问题,对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也不高,但自从我们开始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并走向讲台当小老师为大家讲题之后,同学们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积极性特别高,课下还动不动就问我问题,看到他们的变化,我特别高兴、特别激动,甚至都不敢相信。通过看同学们的变化使我更加坚信“生本教育”能拯救每个孩子解放每个老师。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像一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总是反反复复的讲个不停,不厌其烦的强调了一遍又一遍,我说的口干舌燥,孩子们听得昏昏欲睡。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三、生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通过听宣化新兴街小学老师的课,发现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现在我有时候体会到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憋着一股气,每次都在想:孩子们怎么这么不会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怎么这么欠缺?每次做总结时怎么总是说不在点子上,还那么啰嗦?实际上,他们的现状其实很正常,因为在前期,我们并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这些方面的好习惯,现在,我们刚刚开始接触生本教育,作为老师都是新手,很多地方做的都不够,又何况是孩子们呢?但是,通过看他们的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很强,慢慢的有了合作意识,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我深切的意识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还要看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篇5:教育信息化学习心得

2014年5月27、28日,我有幸能到本溪市参加《幼儿园信息化教育资源与利用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会。

按照会议日程安排,我先后聆听了课题项目介绍、课题开题报告、英国专家报告、台湾专家报告、英国专家信息化教育实践交流、本溪市实验幼儿园经验介绍。并于28日观摩了本溪市艺术实验幼儿园教师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并参观幼儿园的教育环境。

通过这次《幼儿园信息化教育资源研发与利用的有效性研究》学习,我深深感到现代化教学技术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中,教师能省时省力,学生能根据直观演示轻松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本人经学习有以下体会:

一、掌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教育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作为一名教师,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把握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需要

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教师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信息教育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教学中的不足,传统的教育手段费时费力,不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把握知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益。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用于教学中,才能提高教学效益。

三、积极应用信息化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教师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教育技能。

四、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就不能胜任教育工作,要认清形式,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实现自身教育水平得到持续发展,在不同阶段都能胜任教学工作。

刘宇

篇6:教育信息化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就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要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和开发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要适应工作需要首先应掌握现代媒体技术。如果只有现代教学媒体,教师不能很好的应用在教学中,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教师还应该具备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师掌握了现代技术,有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增强教师对工作的适应性。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具备在教学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算、推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应用教学媒体的能力,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应变机智,创造能力。

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我在原有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素质的要求。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当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网络资源的开发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和实验的模拟情景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有关学习资料。所以说,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智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与广大同行交流和共享。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

篇7:教育信息化学习心得

我有幸参加了2011年8月18日县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二级培训”。此次培训虽短,但给我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整整一天里,我认真聆听了史开来等领导人就中国法制社会、职务犯罪、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以及证据的基本理论等知识的讲解,增强了我的法律应用能力;及杏山中学胡建萍和丹寨康其丽等老师讲授的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均使我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法制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法定责任,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明确规定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这一要求,阐明了今后学校的法制教育实施方式和教学方法,对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性。

二、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方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的原则。渗透法制教育要创设适当的情景,要找准切入点,频率不要过高。从具体到一节课的时间占用来看,最简单的,只要求告知学生法律法规名称,最复杂的,占用时间也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其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确的要求,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作了相应设计。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不会伤害学科本身,达到双赢目的三、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今法制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式教学刻不容缓,让我更明白教师“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让我认识到学生不仅知识水平的高低跟我们教师有关,他们的自身素质、道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教师对他们教育了多少。所以,现代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他们文化知识,还要时时进行渗透法制教育,将教学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创建一个新型法制型社会,从学校开始。

篇8:教育信息化学习心得

教育信息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更好地分享教育信息, 可以说, 提供有效的信息交互平台或信息共享方式是教育信息化的突出贡献。我们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信息几乎不能够完全地被学生所接受, 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有缺失, 如何才能将教师的信息完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提供给学生与教师之间一个畅通的互动联通平台。来自全球领先的商用解决方案提供商, L G商用创新推出的LG慧联显示群组给出了答案。

对于百年树人的教育事业, L G商用始终关注教育行业用户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 并推出创新解决方案推动教育信息化。L G慧联显示群组是L G面向教育行业研发的革新性的多人共享计算机解决方案。它不仅节省了信息化设备购置的费用, 同时提供了非常简便的安装与操作程序, 不需复杂及频繁的维护即可保持稳定的运行系统。仅仅节省采购和维护成本这一个优势, 就使得L G慧联推动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提升教育信息化普及率有很大促进作用。可以肯定地说, 具有行业敏锐力和领先技术优势并敢于创新的L G商用在中国市场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也将更多地被教育行业用户所接受。

目前, L G慧联显示群组已经取得了众多教育机构用户的认可, 并已经顺利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为更多的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为一种多用户解决方案, 所有的慧联显示器都由一台主机掌控。安装由LG免费提供的Italc软件后, 教师就可以在主显示器中监控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 甚至可以简单控制学生的鼠标、键盘、画面等, 做到对学生正在访问的网站或学习状况进行实时确认。此外, 还可通过多媒体使用环境实现ICT实用教学, 并在教师机上设置相关程序, 对非法及与教育无关的有害信息阻止, 从而形成健全的教育网络文化。

L G慧联显示群组的另一个优势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保证了设备的利用效率。可切断学生电脑上的U S B或C D-R o m的使用, 完全控制外部病毒的侵入, 并且修复也较简单, 能够从根本上去除病毒或恶性代码入侵中央服务器的所有因素。通过对分散软件资源的实时现况掌握, 可以简便高效管理资产及费用, 并最终为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而对教师来说, 无需了解太多的技术也可实现对L G慧联显示群组的轻松掌控, 更好地实现对教学的管理。

篇9:教育信息化学习心得

“职教新干线”空间课程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场所,使学习资源由教材、教案扩展为丰富的网络资源。学生在空间课程的引导下,一步步学习、思考、内化,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获得自己的认知方式,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创造性思维,形成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空间课程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倡了一种交互式学习方式,更新了教学手段,促进了教学信息化。本人通过两年多的空间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对空间学习平台的建设有以下几点感悟:

空间学习平台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在没有空间课程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黑板加投影仪,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的授课内容不够广泛,讲解不是很深入,学生对新知识的思考、消化和吸收不够充分。空间课程建设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建立了教学资源库,开创了空间学习平台。空间学习平台的建设,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做充分的解析,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重构课程架构。比如,教师要先收集课程资料形成该课程的教案库、案例库、图片库、影像库、习题库、课件库等,然后将这些教学资源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的学习单元并上传空间,将这些学习单元按照学生学习习惯,由浅入深的重新排序,运用超链接技术做出电子导航。这样既方便教师的授课,又方便学生的课后学习。

空间课程充分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保障,空间学习平台的建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途径。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室的局限,使空间课程变成了“永不下课的课堂”。

空间学习平台的建立创新互动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的局限,“教”与“学”往往是脱节的,在“教”的过程中,“学”很难切入,在“学”的过程中,“教”又已经下课。“教”与“学”配合太少,教学效率不高。空间课程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搭建了学习平台,使“教”与“学”交替互动,灵活转换,为学生提供了更大、更自由的学习空间,相比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空间课程形成了“教”与“学” 互动式学习新模式。这种互动式学习新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互动式学习模式注重交互性

空间课程相对于传统课堂的优势在于交互性。空间课程资源丰富,但是如果没有交流沟通,再好的资源也会被束之高阁。因此,交互性是空间课程重要属性。空间课程的交互性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课前的预习开始,教师就会发帖,提出课前思考问题和要做的准备,在课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空间授课,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及时与学生互动,在课后学生可以进入作业提交区提交作业,教师点评,还可以进入讨论区交流学习心得。空间课程通过交流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通过交流平台与课堂教学的配合,能够实现课堂学习与课后复习相辅相成,通过平台将理论传授与实践练习联系起来,将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化为互动学习。

2.互动式学习模式符合学生的交流习惯

在网络世界里,社交软件很多,从最早的博客、论坛、QQ,到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等,相比这些人们熟悉的交流方式,空间课程的交流平台对大家还是个陌生的事物,但是空间课程的交流平台同样具备以上的交流功能。比如同QQ空间一样,教师和学生要先建立个人空间,教师的空间有完备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空间里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成果,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空间留言,使大家交流起来无障碍,借助空间交流平台形成的互动式学习模式符合学生的交流习惯,让学生使用起来能够得心应手。

3.互动式学习模式是一种“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的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导”,即指导、教导和引导。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绝对中心,而是教学的设计者,主要负责的是:开发空间课程资源,构建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成果的评估者。

空间学习平台建设仍待解决的问题

(1)空间学习平台的学习内容要精简适用。空间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在整合课程资源时求多、求全,往往课程内容设计繁杂冗长,使初学者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到利用空间进行互动的热情。

(2)空间学习平台的课程导航要设计简捷易懂。课程导航是学习的路径,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由浅入深的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不要将导航界面做的很花哨,分散学生注意力,不要求全责备,导航设计太复杂,在寻找路径时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3)交流互动要追求质量。在空间群体讨论过程中,虽然学生们都能够做到踊跃发言,但就大多数发言质量不高。在空间讨论区,教师要预先设计好讨论的命题,巧妙设计答题环节的次序,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空间课程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方法和模式,为传统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空间课程学习平台的建设开创了互动式学习新模式,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新浪潮。空间课程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空间学习平台的建设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只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空间课程的建设中去,才能使这个教育平台资源更丰富,内容更精彩,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课程,体验交流互动、自主学习的新乐趣。

篇10:教育信息化学习心得

近期,我认真学习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学习过程中本人作了深入的思考,现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谈一下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明确了课程的目标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体现在:具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并形成继续发展自己在信息技术某项特长的愿望;形成从生活或学习环境中有效捕捉信息的意识,并对信息的价值做出恰当的判断;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等信息活动过程,创新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了解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安全维护常识,能够主动防范或抵制不良信息行为,初步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及责任感。”在其目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突出了参与信息活动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反映了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发展水平、需要。立足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学生信息知识与能力的主动建构,强化学生信息态度与信息文化的有效内化。坚持作为学习对象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加强作为学习工具的信息技术的应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体现信息技术的时代特征。丰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丰富多样。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完善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外衔接机制。

二、明确了课程的地位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一方面它承担着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系统地提高与归纳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并上升到理性应用的程度,同时不断发展的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需要专门的信息技术课时学习;另一方面,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人力资源的流动性需求又非常大,不是所有学生都可能在学校外接触和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育的义务性要求我们必须在学校提供未来劳动者所必需的信息技术课程。而这些是不能由其他学科替代的。

三、教师自身的要求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掌握组织项目学习、主题活动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并学会如何着重引导、适度教导、针对性辅导,欣赏学生、鼓励学生等一系列非常实用的教学技术和艺术。

篇11:教育信息化学习心得

通过查找资料和自己的总结,我认为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校方面来说,信息技术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信息技术给学校带来了新的科技,给学校提供了方便和快捷;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推广是依赖于高科技产品和专业的人才。学校要推广信息技术,就必须拥有一系列的配套的产品,如电脑。然而这些产品的价格是传统的教育器材所无法比拟的,这就直接增加了学校的经费。同时,学校在拥有这些科技产品的同时,还需要一批专业的管理人才,而且,学校同时也要对教师的信息能力进行培训,这也是非常耗时耗费的项目。所以信息技术在给学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学校面临很大的压力。

2、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变革。首先,教学观念上的变革,信息技术运用其优势为学习者创造了多种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各学科紧密结合,学生能更自主的学习。传统的教学观念已不再适合信息时代。其次,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转变为“导”,要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教师从传统的主导者变成了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处在同一地位。同时由于各学科更加融合,这就需要各学科的教师密切交流。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补充新的知识,例如,教师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间、设计教学过程等等。第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学生在学习中兼具了主体与主导的双重身份。在学习场所上,学生不再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确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习;在学习内容上,信息技术在网上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也不再单纯的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各种形式的教学与学习指导都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得以展现,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第四,教学方法的改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为教学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有利条件,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第五,教学评价的改变。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教学评价不再是单一通过考试评价的模式,而是从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进行训练和评价。

篇12:信息化学习心得

参加了大田县公务员局组织的关于企业信息化的学习,是我对企业信息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下面是我的一点学习体会。市场经济是信息化发展的最好土壤。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是多元分散的,决策也是分散独立的,市场主体决策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状况,而信息化为此提供便利、有效的手段,所以市场化程度越高,就越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的成就,为经济决策服务。业务需求驱动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促进管理变革和业务能力的提升。矿业行业的信息化要获得成功,必须牢固树立信息化是固化基础管理、活化综合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强化战略管理的重要变革工具;是实现企业发展、控制运营成本、挖掘企业价值的有效手段的思想。要树立信息技术是管理变革的第一推力的观念,通过信息化来推动管理现代化,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企业现代化所引发的管理和组织变革同步考虑和改进。

信息化建设和企业转变管理是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明晰矿业行业的发展战略,认清矿业行业的管理特性,客观评价矿业行业的信息化现状,认真运用swot等现代管理工具进行深入分析,瞄准国内外先进标杆,实现管理变革和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在这“一把手工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一把手”在信息化工程中的组织者地

位,而是要把“一把手”对信息化在企业战略中的定位,“一把手”对信息化带动管理变革和创新作用的认识,“一把手”坚定不移地把信息化进行到底的决心,“一把手”将新技术、新理念运用到管理创新中的能力,影响并渗透到企业文化及员工思想行为中,从而使全体员工融人到“一把手工程”的企业氛围中,形成一种强大的企业文化,把信息化作为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和自我创新的自觉行动。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企业各业务领域,信息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建设的同时,构建强壮的i t运做管理体系不容忽视。如何将静态的被动式运做管理转变为动态的主动式运做管理,使信息技术运做的风险降到最低,是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要环节。

总之,信息化发展不能与企业的管理现状相背离。必须仔细审视自身现状,找到信息化的准确定位和恰当的切人点,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篇13:教育信息化学习心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学的扩招, 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高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 新的教学模式应以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 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尤其能够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育部2007) 。

教育信息化为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 为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插上一双翅膀, 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为师生提供双向交流的教学平台, 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因此, 教育信息化和英语教学的结合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教育信息化和自主学习的内涵

(一) 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 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黎家厚1998) 。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 (祝智庭1999) 。简单地说, 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内外学习效果,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促进教育发展的系统工程。

(二) 自主学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定义。

Holec (1981) 认为, 自主学习是能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 可以通过自然途径或正规、系统、有意识地学习而获得。

Little (1991) 认为,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过程、学习内容所产生的心理联系, 是一种独立的能力、评判反思的能力、决策的能力和独立采取行动的能力。

国内学者庞维国 (2003) 比较全面地总结了自主学习:即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 建立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 建立在掌握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 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陈冬纯 (2006) 认为,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依赖其个人独立的学习风格、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能力, 能够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设定学习目标, 通过个人活动和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实施、完成、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并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过程。

综上所述,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实现学习目标并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三、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于中专、职高和普通高中,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日常的教学和交流过程中, 发现一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 有厌学心理。英语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场噩梦, 有人就是因为英语成绩不好才上的专科学校。二是对英语认识不足, 认为学好专业课就行了, 英语学与不学无所谓, 反正以后工作也用不到。三是英语基础薄弱。高考英语听力不计入总分, 导致听不懂也说不出;词汇不足, 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四是缺乏相应的学习策略。学生平时只是机械的记忆单词, 大量做英语考试模拟题, 仅局限于课堂学习, 很少有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并课后自主学习。

四、教育信息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 它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以及学校与相关部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教师、学生和校园环境三个方面, 分析教育信息化与自主学习之间的联系。

(一) 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讲授书本上的内容, 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 学生被动接受, 缺乏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 长此以往导致学生“消化不良”, 并影响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转变了教师的角色。教师要把“教”变成“学”, 改变教学模式, 不干扰学生自主学习, 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 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 让学生在错中磋、误中悟, 教与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在学习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环节包括:课前教师上传课件—学生自主学习—课上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检测拓展—师生反馈。信息化教学模式促进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 使教与学达到最佳效果。

(二) 教育信息化可改变传统学习方式, 有利于带动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信息化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为自主学习者, 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甚至自主选择与课程相关的学习材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以及慕课、微课、公开课的出现, 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通过网络找到丰富的学习资源, 包括文本、教学录像、英文歌曲、美剧、微博等信息,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 以校园网为基础, 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测试。学生在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上用学习软件学习, 体验没有教师指导的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 可以在网上进行英语A级、4级、6级测试, 答完题后马上知道成绩,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 教育信息化能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环境

基于校园网建立实名制的信息化教学平台, 动态的反馈教学信息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需求, 同时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

首先, 教师可以把学科相关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教学资源放到平台上, 以便于同行交流和学生查阅。利用智能化的软件, 教师实名登录平台, 可以实时查看学生利用平台自主学习的信息。教师可以在线解答问题, 既可以辅导个别学生, 也可以面对全体学生, 照顾到学生的知识差异, 减少学生的学习焦虑,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 教学平台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良好途径, 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在校园内实名登录平台学习, 不仅可以在多媒体教室学习, 也可以待在宿舍用手机或电脑学习。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时间和感兴趣的内容。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完全隐秘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环境。

最后, 信息化教学平台不仅面向教师和学生, 也可以对家长开放, 成为家庭和学校沟通的桥梁。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 了解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同时可以让家长加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队伍, 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家庭环境, 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最大的合力。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和高职英语教学是完美的组合。教育信息化为高职人才培养带来了变化, 它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引导, 以互联网为平台, 跨学校、跨地区, 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教师、学生和学校环境的合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便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 最终实现终身学习。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章主要从教师、学生和校园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对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促进作用, 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职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陈冬纯.2006.英汉“自主学习”涵义与术语探析[J].社科纵横, (7) :166-168.

教育部高教司.2007.大学英语课程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黎家厚.1998.中国电化教育面临跨世纪的战略调整[J].中国电化教育, (10) :5-9.

庞维国.2003.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祝智庭.1999.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 :11-21.

Holec H.1981.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Strasburg:Council of Europe.

篇14:教育信息化学习心得

关键词:三通工程;教师专业化成长;城乡共同体;在线资源推送;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2-0071-03

近年来,临沭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战略,教育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资源建设和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为中心,以机制建设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保障,抓住了机遇,抓住了重点,抓好了落实,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县域教育健康、快速、均衡发展。

一、加强组织管理,有力保障县域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

临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通过算经济账、民生账、发展账“三笔账”,提升了对“三通工程”建设的再认识,由此确立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平台发展”的工作思路。为此,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实施。2012年底,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明确职责,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多层次召开会议学习研究,邀请有关领导专家作报告、开讲座;县领导多次召集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深入学校进行调研,并经常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本著先易后难的原则,按照国家及省市规划要求,制定了《临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暨“三通两平台”工作的通知》(沭政办发<2013>6号)、《临沭县2013年-2015年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规划方案》和建设标准。同时,要求各镇街、各学校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按照规划和标准要求,高质量、高标准进行建设。在财力上,县政府建立了教育费附加、彩票公益金、土地出让收益计提以及学校公用专项经费列支等教育经费项目逐步投入、梯次投入的教育信息化资金投资机制。同时,在教育系统内部,从教干到教师,认识上、行动上迅速行动,制定出台了空间建设评价、规范、评优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通过召开各层面的培训会,全面推进以“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推进“三通工程”建设进程,促进教育信息化驶入发展快车道

为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按时足额到位,临沭县采取多种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完善资金筹措体系,有效保障了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2008年至2011年投资2300多万元,实施了全县信息中心设备升级改造,完成了所有农村小学的教育城域网接入,使教育城域网延伸到全县每一所学校,同时也实现了县域内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自2012年以来,临沭县共投入资金5400多万元,以“四大工程”建设为契机,全面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一是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工程,采购电子白板1992套,实现所有班级都配有电子白板或触摸一体机,教学中,摆脱了传统黑板的限制,方便了信息化手段的教学。二是教师机、学生机建设工程,更新学生机4704台,教师用机2879台,全县包括农村小学在内,学生上课均人手一机,为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三是录播室和视频会议建设工程,建成智能录播教室33间,并依托录播室建立了能容纳500个点的教育视频会议系统,中心小学的优质课堂实录实时传送到农村学校,为提高农村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校园网更新工程,为全县各学校配备了110台三层交换机,300台可网管二层交换机,并提供了国标网线,为镇街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配备了服务器,保障了校园网的畅通。2013年完成了千兆光纤到镇街,百兆光纤到学校的传输网改造,目前,县教体局信息中心使用的中国联通网宽带出口已达2.5G。提前完成了国家提出的“宽带中国”进校园的战略部署,全县实现了“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实现了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高效推进。

三、实践探索同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取得初步成效

1.注重资源优化,加强教学精品资源建设

2013年3月28日,教育部科技司王延觉司长调研中指出,要在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大教师队伍培养力度,总结梳理资源建设经验,有目的有系统的建设一套精品课程资源,以达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一是突出加强教师空间资源建设。为促进教师资源建设,一方面县教体局规定教师以教学常规为突破口,按照教学进度上传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网络实践活动,对空间资源优化整理。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对上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做了统一要求,教师空间资源的质量得到提升,浏览学习更方便。二是突出加强教学精品资源建设。县教体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县中小学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录像活动的通知》,借此活动集中研发了一批学校精细化管理资源和优质教学资源。同时,组织近千名教师参加全县“云空间建设与教学应用”说课等信息化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目标、扎实落实集体备课成果,培养教师落实学科教学与信息化整合的能力,提高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推广平台应用,实现扁平化教育管理

临沭县充分发挥各级云平台的管理优势,与教育管理相结合,力求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性。让教育部门的管理职能延伸到基层的学校,偏远地区的师生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的教育信息。利用云平台安排部署工作,各学校可随时掌握上级部门工作动态,并按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各学校结合实际运用云平台,分别建立适合自己学校的电子政务、处室管理、课程管理、班级管理、档案管理、家长学校、校际交流等各种教育管理模块,实现了系统内部信息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同时,临沭县依托城乡共同体,充分应用空间平台,实现了城乡共同体进行联合教研。自活动开展以来,驻城学校和乡镇中小学依托云空间,联合开展的教研活动、观摩学习、平台构建、经验交流等活动就有了更便捷和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依托联动云平台、云空间开展的“空中课堂”、“空中教研”等活动,让处在偏远乡村的教师足不出户便可以与网上名师面对面。空间让教学的“主战场”内容更丰富、稀缺课程不再稀缺。

3.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促进县域教育提质增效

临沭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力求实现优质资源的实用性,促进县域教育提质增效。云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师生沟通、家校互动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公平化、均衡化发展。充分利用 “人人通工程”,积极开展 “网上作文”、“网上绘画”、“网上动画”、“电子报刊”、“网页制作”、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教学与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为每一位中小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活动的网上场所,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张扬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扎实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去年以来,临沭县教体局相继开展了全县中小学学校管理和“十百千”课堂教学录像活动;全县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利用“云空间建设与教学应用”说课、开展教育信息化课堂教學达标活动;利用网络空间深入开展寒假网络社会实践、云空间应用优秀班级评选、校长论坛、网上研修、空间作文、读书伴我成长和科研共同体等网络教育科研活动等。教师借助网络课程,开展空间作文评比、“网络绘画作品展”、“网络数理化擂台赛”等网络学习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利用空间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策划设计等多项综合实践能力活动的开展。2013年11月16-17日,山东省教育科研管理暨中小学作文教学现场研讨会在临沭县举办,该县教科研管理及作文教学改革成果在现场会上推广,得到与会领导、专家、教师的认可,有效促进了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通过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几年来全县各校在教育信息化应用上涌现出了许多特色和亮点,如:县第三初级中学的教学资源建设、网络联合教研,第一实验小学的学校扁平化教育管理,第四实验小学的微课程研究开发,青云镇的电子化教案、石门镇的学校空间智能化管理等。

临沭县以“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为推进重点,全面推进县域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省、市教育部门领导和专家的认可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12年至2014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科技司、中央电教馆等部门的领导先后四次到临沭县调研指导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临沭县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12年11月和2013年9月,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召开,临沭县分别在会上发言,均赢得了上级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2013年5月18日,第五届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颁奖大会上,临沭县上报完成的《国家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应用创新与示范》项目荣获本届华夏高科技产业最高奖项特别创新奖。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2104年全国教育厅局长信息化培训会议上的讲话,对我县“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年9月份,临沭县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县域综合试点单位”。

上一篇:寒假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享有股东权利不是认定股东资格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