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

2024-04-13

教育信息化(精选6篇)

篇1: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能力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 傅德荣

一、信息社会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

信息社会是一种以信息作为社会中一种基本要素,并且信息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有主体地位的社会。社会的信息化是指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广泛使用信息技术的活动总称。在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广泛展开,人们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许多认识、观念和方法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学生可以通过电视、光盘、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学习,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唯一途径。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可能获取的知识比教师获取的知识更为广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什么是教师、什么是教学、什么是学校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与新的理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不再是仅仅通过教材。教科书进行学习,还可通过CAI课件、通过各种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库进行学习。教材、教科书应是一种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基于媒体的.学习,在人们的学习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学习形式不再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接受学习,人们可基于一定的学习情境自主地实现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以及体验学习等。人们的人才观、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也产生了相应的变革。人们对人才的认识正从知识存储、检索式的人才观向着创新、实践型的人才观发生变化;人们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认识正从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向着继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终身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生变化。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了新的条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是实现这种变革的重要内容,是当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重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包含3方面的内容:(1)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环境的信息化;(2)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3)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过程的信息化。[1]

二、面向信息化的两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题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的深入展开,给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提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1.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对人们学习的支援,是为促进人们学习所创造的一系列学习状态。这一系列的学习状态是通过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媒体具体化的。这是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媒体的另一种诠释。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媒体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的载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新的媒体技术,这些新的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学信息的呈现、传递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手段,它是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应用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的应用不仅仅是用于完善信息的呈现、传递,它还为教学过程的分析、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教学过程的控制等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它使人们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形态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自由,它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效果的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在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

[1][2]

篇2: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 傅德荣

一、信息社会与教育、教育信息化

信息社会是一种以信息作为社会中一种基本要素,并且信息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有主体地位的社会。社会的信息化是指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广泛使用信息技术的活动总称。在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广泛展开,人们对教育的许多认识、观念和方法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学生可以通过电视、光盘、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学习,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唯一途径。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可能获取的知识比教师获取的知识更为广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什么是教师、什么是教学、什么是学校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与新的理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不再是仅仅通过教材。教科书进行学习,还可通过CAI课件、通过各种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库进行学习。教材、教科书应是一种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基于媒体的学习,在人们的学习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学习形式不再仅仅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接受学习,人们可基于一定的学习情境自主地实现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以及体验学习等。人们的人才观、教育观也产生了相应的变革。人们对人才的认识正从知识存储、检索式的人才观向着创新、实践型的人才观发生变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正从学校教育向着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发生变化。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了新的条件。教育信息化是实现这种变革的重要内容,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教育信息化包含3方面的内容:(1)教育环境的信息化;(2)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3)教育过程的信息化。[1]

二、面向信息化的两个教育课题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展开,给教育提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1.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

教育是对人们学习的支援,是为促进人们学习所创造的一系列学习状态。这一系列的学习状态是通过教育媒体具体化的。这是对教育媒体的另一种诠释。教育媒体是教育信息的载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新的媒体技术,这些新的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学信息的呈现、传递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手段,它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仅是用于完善信息的呈现、传递,它还为教学过程的分析、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教学过程的控制等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它使人们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形态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自由,它为教育效果的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在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是当前教育信息化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2.信息技术教育

在学校中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需要,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为了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理解信息技术与其他各学科教学的整合,需要教师。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具备一定的以信息技术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为此,如何培养教师、学生的这种能力,如何在学校中广泛地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不仅如此,生活在信息社会中的每一位信息人,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及其发展,为了在信息社会便好地生活、工作、学习,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一定的信息能力。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在学校中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为信息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在学校中广泛地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对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对提高国家在全球的竞争力、对实现国家信息化也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社会的信息化、国家的信息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基于信息社会的发展,基于教育信息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部于3月提出了“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是:

(1)加快以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机构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逐步构建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网络教育体系。

(2)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显著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3)积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管理体制和办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探索并初步构建信息环境下教师教育的有效模式。

“意见”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培训。要特别加强对骨干教师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培训”。“意见”还要求“5年内,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中青年教师,要接受不同程度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相关培训,学会利用教学软件和通过网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教育部的意见为学校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这两大课题的研究、解决以及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方法。我们应努力落实教育部“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在学校教师中广泛地开展信息技术和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教育信息能力,努力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与教师教育信息化。

三、教育信息能力

在学校中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培训,其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即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能力。所谓教育信息能力是指,对于指定的教育课题,能选择适合的信息手段,自主地收集、判断、呈现、处理、创造、传递相关的信息,实现教育课题有效解决的能力。

这里的教育课题是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所面临并且需要很好解决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认知策略和解题过程。教育课题具有较为广泛的范围。对一般的教师而言,如何进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如何展开教学等,都是经常面临的教育课题。以教学设计为例。假设给定的课题是对“牛顿第一定律”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那么设计者应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问题解决的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手段,收集相关的信息,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确定教学的内容、结构和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从收集信息到创造、产生新的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基础上,设计者应能进一步决定如何将这些内容和过程以何种形式传递、呈现给学生,从而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最终实现该教育课题的解决。又如教学软件的设计。首先应该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和设计的目标,即明确需要开发什么样的教学软件。在此基础上以一定的信息手段,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对之进行分析。处理,从而确定教学软件中的信息内容。信息的呈现方法和呈现过程。在进行信息呈现设计时,还应在充分考虑信息存储、信息传递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这样才能达到教学软件的系统设计。

在以信息技术解决教育课题时,首先应具有很强的信息意识。应认识到教育系统是一种信息系统,教育过程是一种信息过程,应能对教育系统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并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决定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教育是一种系统,在解决教育课题时,应努力应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对教育课题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设计、教学软件的开发都是以系统方法实现相关教学课题解决的具体实例。在以信息技术解决教育课题时,信息处理在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信息能力中,教育信息处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信息处理的思维过程包括3种不同的阶段。它们是:(1)对于给定的目的、课题,收集相关的原始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加工,以一种易于理解、便于把握的信息形式呈现,并说明这种信息形式的.意义。(2)将经过分析、加工的信息置入新的环境、平台中,产生新的设想、创造出新的信息。(3)对新的设想、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验证。教育信息处理对教育信息的分析、评价、创造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它对教育过程的控制、完善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以信息技术解决教育课题的过程中,应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处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四、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必将促使教师教学行为产生重大的变化。这种行为的变化是教育信息化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信息能力提高的结果。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决定教师教学行为的教学策略(含教师的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的变化、教学决策方式的变化以及对教师和教师工作的重新认识等方面。

1.教材观的变化

教师的教材观直接影响着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与解释,影响着教师对教材的结构化方法和教材的开发方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材不再只限于文字教材,教材应包括由多种媒体、资源所构成的立体化的形式。教材也不只是知识内容的集合,作为一种教材,更应包括基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基于对知识发现过程逻辑分析的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的设计。

2.学生观的变化

教师的学生观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特征的认识,对学生在教学中位置的认识和对教材的处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师讲授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式的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和体验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在教材的开发和处理上,应更多地注重学生学习特征的分析,将强调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转变为教材适用学生的学习特征。

3.教学观的变化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源泉,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注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不再只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注入,而是强调学生的主动获取;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源泉,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获取知识;教师的作用不只是传递知识,而重在帮助学生主动去建构知识;教学设计的重点不应只重视教学目标,而应从注重教学目标向注重学习过程变化。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师尽量少讲,学生尽量多学。学习应是学生自主地自我学习。以教学活动为主体的教学观向着以学习活动为主体的学习观转变是教学观的一种根本转变。

4.教学决策方式的变化

教学系统是一种定性系统。正是教学系统的这种特性,在诸如

[1][2]下一页

学生学习特征的分析、教材的处理。学习过程的控制等教师的教学决策上,教师的个人意志决定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基于信息技术的理论、方法,开发出了许多教育信息处理的方法,利用这些方法,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对教育中的诸如学生学习特征分析、教材的分析处理、学习过程的分析处理等问题实现科学的决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帮助我们在教学决策中,从个人的意志决定转变为科学的决策。

5.对教师和教师工作的重新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和教师的工作将产生深刻的变化,教师将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支援者和组织者,教师的工作将从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学习的研究者。基于这种认识,作为教师的工作,应注重:

(1)协调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

对于指定的学习课题,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多种学习途径以不同的学习形态进行学习,教师应对这些学习进行统一的指导。计划和协调。

(2)促使学习网络的形成

为了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统一指导、计划和协调,教师应广泛地收集用于学习课题的多种分布式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并在教师与学生间进行广泛交流,以此形成一种用于学习的分布式学习资源网络系统。随着因特网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断发展,专题式学习网站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努力形成这种学习资源网络系统,并通过这种专题式学习网站,形成相应的学习社群。专题式学习网站是教师在因特网的环境下用于支援、组织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它也是当前网络教育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可以相信,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信息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模式的不断变化,将改变现有教师“教书匠”的传统形象,重塑新世纪教师的新形象。

参考文献:

[1](日)《教师的作用》《教员养成研讨》 NO3专集

[2](日)《教育改革总论》《教员养成研讨》 NO9专集

[3](日)《面向新世纪教员养成的改革方策》(第一次答申)教育职员养成审议会7月

[4](日)《信息化社会的教育》《高校教育》19 5月特集

[5](日)《中小学的信息教育》《Bit》20NO3专集

[6](日)日比野省三《信息学的基本知识》福村出版 1984

[7](日)武村重和《教育工学》福村出版 1995

篇3:教育信息化

目前, 国内很少有专家学者认真探讨过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之间的关系, 对二者未能真正做到实质性的区分, 要么把二者等同混淆起来, 要么作为截然分离的两个过程与阶段。二者之间实质性关系究竟如何?这是信息化进程中所必需正视而不能回避的问题。笔者最近在《中国远程教育》上撰文《论教育信息系统演进》[1] (下称《演进》) 指出从“教育系统”向“教育信息系统”的演进过程中, 凸显出信息化、系统化、人本性与价值性和生态化等本质特征。而“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作为教育系统向教育信息系统转变过程中同时出现的两个名词, 不同角度地反映出教育系统的信息化过程的实质性内涵, 并且与教育信息系统有着本质的联系[2]。因此, 本文尝试从教育信息系统的角度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从教育信息系统审视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

(一) 教育信息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迄今为止尚无一个权威定义。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下了诸多定义, 我们可以抽取如下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 (要素) 、教育现代化、系统工程和教育系统等。其中, 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出现最为频繁, 而教育信息环境和信息政策、法规等基本上没有出现, 体现出了技术中心主义的倾向;系统工程和教育系统也有所出现, 并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提出来。从教育信息系统角度来看, 教育信息化就是要教育系统的信息化, 即把教育系统建设成为动态平衡的教育信息系统而形成的系统“结构”要素的“形成、排列与布局”问题。由此, 我们可以对“教育信息化”进行基本界定:

教育信息化是以系统科学为指导, 应用信息思维, 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 广泛地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 (信息化) , 并以人为中心, 优化配置教育信息系统结构 (优化) , 以促进信息化教育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1. 本质

教育信息化本质是一项“系统工程”。

2. 指导思想

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主要是以“系统科学 (包括系统工程学) ”为指导, 当然也包括教育科学。但“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是教育信息化指导的主要与直接理论, 因为, 先进教育理论是不能直接指导“系统工程”建设的。

3. 内容范畴

教育信息化建设从系统科学来看, 不是, 至少不仅是“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其主要内容是对教育信息系统结构进行构建, 力求达到经济性、教育性和适用性, 为信息化教育奠定基础。“结构是由系统元素间相对稳定的关联所形成的整体构架。”[3]因此, 教育信息化重点在于研究:一是教育信息系统结构要素的种类、数量及其地位与作用, 如核心要素、动力要素、基础要素, 另外, 还包括如边界要素、自复制要素、转换要素和传输要素等;二是教育信息系统结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性质、强度和相互作用机制。如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教育信息技术、资源、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与促进关系, 以及分别在什么状态下形成这种关系;三是教育信息系统结构要素之间的比例 (某些方面的比例可以通过资金的投入来换算) 与配置问题。

4. 基本任务

保证建设并使整个教育信息系统结构平衡是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任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信息化。就是要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 广泛地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不仅是物化设备设施的信息化, 还包括政策法规、伦理道德, 甚至是人的信息化, 将传统教学系统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全部信息化。二是优化。信息化不只是要素的信息化, 而且, 还要按比例和适当的进程来配置各要素, 在各个环节上要同时进行, 不能有所偏废。

信息化与优化都要应用信息系统思维, 高度重视对传统教育系统以信息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其目的与关键是以人为中心, 通过信息及信息技术的介入, 使原有教育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用途拓展、效率提高、时空组合方式发生变革, 从而能够在教育规模有限增加甚至不变的基础上, 结构重组优化, 极大提高教育产出数量与质量, 减少对物质、能量等资源环境的依赖。信息化与优化, 针对的对象都是教育信息系统结构。信息化涉及到的是要素的种类、数量等广度问题, 而优化则涉及到的是要素之间关系的深度问题。二者相互关联, 且优化是信息化的固有之意, 没有优化的信息化不但不能发挥系统正常作用, 而且还可能使得系统结构性失调、功能紊乱。这也是造成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尴尬局面之一:结构性失衡。

5. 直接目的

促进信息化教育和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而是通过构建完善的教育信息系统结构来促进信息化教育, 其目的与任务是统一的。教育信息化可以看作是信息化教育的基础与手段, 而“培养创新人才”则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如果我们把最终目的当成了直接目的, 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培养创新人才, 那么势必会造成实践的混乱。无视直接目的,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势必会手足无措, 也不知道如何下手。

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化”的过程, 与“教育信息系统建设”意义相同, 折射了教育信息系统结构的构建过程性与延展性。诚然, 由于结构的基础性, 决定了其在某段时间内是相对静止和稳定的, 但二者之间并不冲突。如果不把握教育信息化究竟该建设什么的问题, 就信息化建设过程而空谈教育信息化, 不能抓住实质问题之所在, 必将继续处于困境与挫折之中。

(二) 信息化教育

从教育信息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信息化教育, 也别有一番启发。我们可以把“信息化教育”界定为:

信息化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指导下, 以教育信息化为基础, 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 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 以人为本, 优化教育信息系统中教育主体、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等各要素的相互动态作用, 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环境下的创新人才, 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全新教学形式与教育形态。

信息化教育一词的核心落在“教育”上, 因“教育”有动词性和名词性两种理解, 因而, 信息化教育作为动词性理解, 强调其过程上的“动态”活动;而作为名词性理解, 强调结果上的“静态”形式。信息化教育作为信息化的教与学的过程与形式, 其实是在教育信息系统结构优化配置基础上, 展开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形式。通过将信息要素与传统教育系统中的各要素充分结合, 并借助于信息技术, 使得教与学的过程更加高效和优化。

1. 本质

信息化教育, 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或教育形态。笔者认为:传统教育、电化教育和信息化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教学形式或形态[4], 分别对应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的三种社会形态及其基础:农业社会的“物质”基础、工业社会的“能量”基础和信息社会的“信息”基础。在这些教学形式的背后, 其实隐藏和对应着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基础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所以被称为“形态”。信息化教育不仅在传统教育和电化教育的基础上引入了“信息”, 而且最关键的是引入了信息思维和方法, 使人们摆脱基于物质和能量为基础的认知世界的方法。同时, 也能借助于信息提高对教育效益增长的贡献, 彻底提升传统教学中的教学目的———创新教育。因此, 它是对前面两者的一个跨越式的演进。

2. 指导思想

信息化教育是一种教学形式或教育形态, 主要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为指导。

3. 内容范畴

信息化教育主要是探讨教育信息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过程, 是指系统状态的变化, 要素的动态展开形式。”[5]从教育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 教育信息化重点研究:教学信息活动在时间上的展开阶段, 即特定的要素、种类以及要素之间展开的目的、方向、形式、策略、方法、进程、阶段以及展开后的效果等。[6]例如:基于信息化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教育主体如何在教育政策法规的约束下, 借助于信息伦理道德调控自己利用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技术、资源等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 表现为教师的教和学习者的学。如果说教育信息化主要是将教育系统中的环境、物化设备、教学管理等人员的“信息化”的话, 那么, 信息化教育活动则着重关注的是“学习者”的“信息化”及其效率问题。

4. 基本任务

信息化教育基本任务也是两个:信息化和优化。信息化保证教育信息系统过程中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的作用;优化是在信息技术、方法和资源利用的基础上, 优化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习。

5. 直接目的

教育信息化, 作为一种信息化的教学形式或教育形态, 其直接目的和最终目标则是“培养创新人才”, 这也体现了教育信息系统的终极价值。如果我们把信息化教育的形式当成了目的, 则会舍本逐末, 这也就造成了当前信息化的实际困惑之二:技术中心主义。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

(一) 二者的区别

二者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从以上表述中可以简单归结 (如表1) 。

(二) 二者的联系

祝智庭教授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二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系统科学及复杂性思维方式提醒我们, 既要认识部分, 也要把握整体。要回答这个问题, 还必须上升到“系统”的层面, 在系统与部分之间寻找答案。

1. 二者要素与最终目的相同

2. 二者是教育信息系统的一体两面

时空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框架, 任何事物的运动都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的范畴。马克思的哲学时空观认为, 社会时空观可分为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两个部分。系统科学揭示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 要素在空间取向上形成结构, 在时间取向上形成过程, 空间结构和时间过程构成系统整体, 呈现:要素→结构与过程→系统[7]。在教育信息系统中,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是系统空间结构;而信息化教育重在构建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时间过程。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构成教育信息系统的一体两面, 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育“活动”则是同时进行的两个进程, 不可分割。

3. 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交织

教育信息系统结构和教育信息系统过程共同组成教育信息系统, 形成整体功能与目的。结构的地位是基础性的, 结构孕育着过程, 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或改变过程;过程包含和体现着结构。因此, 有良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空间结构) 才能有有序的信息化教育活动 (动态过程) , 从而形成整体优化的教育功能。结构通常与功能相对应, 而过程通常与目的相对应。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整个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础, 体现出工具性, 而信息化教育活动则是教学目的 (培养人) 的必要过程, 孕育着价值性, 教育的整体功能即是由一个个教育目的聚合而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功能能否实现, 依靠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结构的基础和信息化教育活动的动态展开, 二者是相互交织与促进的。而当前我国信息化具体实践中困惑之三:是将二者截然分开, 无视二者之间的必然关系。如何进一步挖掘二者之间的联系, 并将二者结合起来, 是今后我们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4. 二者是解决教育信息系统矛盾的必要手段和形式

在《演进》等文中笔者论述了教育信息系统通过两大基本要素———人与教育信息环境之间的矛盾来推动系统演化。系统既然在不断演进, 那么矛盾必然在不断解决。然而, 这个矛盾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的?显然, 教育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教育活动正是用来解决这对矛盾及其表现形式的基本手段, 从而推动系统动态演进:平衡———不平衡———平衡。因此, 教育信息系统的矛盾在实践上就“应该”表现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育过程的任务与要解决的问题, 对此的忽视乃是当前实践困惑之四。这里又引申出两个问题必须注意:一是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任务与所要解决问题的本源, 是由教育信息系统的主要矛盾所规定的。随着系统的演进及其矛盾的转化, 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所面临的任务与问题也是要随之而变迁。其解决的方法与手段与教育信息系统演进过程中矛盾的解决是完全一致的。二是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与挫折的根源, 是没有正确的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的任务与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认知的浅表化和理论研究上的空白, 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忽视了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背后隐藏的教育信息系统及其矛盾, 从而也就认识不到二者所面临的任务与问题及其本源所在:其一, 造成教育信息化建设至今不知道该建设什么, 信息化教育活动至今不知该如何下手, 浩大的实践领域长期找不到自己的任务与实践对象, 也找不到自己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往往就事论事、想当然, 在“黑暗”中摸索, 从而到处“碰壁”;其二, 造成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两者分别把自身的实践领域中的所谓的任务与问题看成是“本源的”、“第一性”的, 切断了二者在教育信息系统层面的整体联系, 忽视了协同研究与实践, 从而打不开局面, 造成实践领域的混沌与停滞。

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 都必须要上升到系统本质的“整体”高度来看。那么, 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解决人与教育信息环境之间的这个矛盾的本质机制是什么?答案是“生态互动”与“动态平衡”。这就必须要从生态学的角度, 在“整体”的高度和“要素”的深度上来加以分析, 以教育信息生态的视角来考察教育信息生态系统。

5. 二者都突出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

有一个问题我们在上面的讨论中一直没有涉及到, 那就是主体“人”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当前, 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技术中心主义盛行, 见物不见人的现象随处可见。究其原因, 除了上面提到的“没有从系统高度充分认识到教育信息系统, 以及人与教育信息环境的这对主要矛盾”外, 纵使有人认识到这些问题, 却没有把握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错误的认为推动系统发展的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育信息环境, 包括其中的教育信息技术与资源等, 而不是人。诚然, 国内也不乏专家学者注意到了人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 但却始终找不到恰当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使得人本主义的理念只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随着当代研究范式从“系统科学”向“生态学”方向的转变, 生态思想与方法在跨出了自然科学, 逐渐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渗透。作为一门研究生命体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从生态学视角透视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 必将能找回教育长久缺失的东西:关注人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朱永海, 张新明.论教育信息系统的演进——兼论教育信息生态的形成[J].中国远程教育, 2008, (7) :21-26.

[2]朱永海, 张新明.论教育信息生态学科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 2008, (7) :84-89.

[3]陈忠, 盛毅华.现代系统科学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60.

[4]朱永海.论素质教育内涵及其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J].皖西学院学报, 2008, (1) :154-156.

篇4:教育信息化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技术产品、网络技术产品、移动技术产品、数字技术产品等新型资源、工具以及服务等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来,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了相关流程优化与再造,变革了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和引领了教育创新发展。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成为了共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当然,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仅仅是教育的技术手段和装备的现代化,它实际上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

针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发展,刘延东副总理在2015年11月的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就是提升教育素质,推进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要取得重要进展,就必须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的作用,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的引擎,全面带动教育现代化。”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内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发展必将加大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和教师信息化培养,必将从以硬件建设为核心转变为以发展应用为核心;必将从注重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为注重信息化设施应用的效能;必将从注重信息技术的表面应用转变为注重各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必将从注重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变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规模应用,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革命性”的目的。

但是,从目前区域地区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发展受基础研究、人才编制、师资培训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制约。企业来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由于缺乏标准导致了信息系统之间不能兼容以及大量的同质化重复建设情况,在很多方面难以达成共识。为此,“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这家由国内教育信息化产业内具有一定代表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产学研单位组成的,具有国内社会团体法人资质的“教育信息化产业创新合作组织”和“教育信息化服务机构”的正式成立就成为了一种选择和必然。据了解,该联盟本着“服务教育信息化、服务教育信息化产业”的核心理念,坚持“融合、应用、创新”的方针,依据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组织会员单位共同编制了“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实施服务,为区域中小学用户提供更加数字化、系统化、智慧化的教育信息化优质资源和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联盟成立后的主要工作

1.标准研发

目前国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核心是在教学,教学的核心在于资源支撑。鉴于目前各区域使用教材的版本不同,造成了整体上的资源研究不够深入、资源体系性不强。另外资源的颗粒度及标引体系也需要标准,为未来的基于知识服务的知识体系建设及互相连接做积累。为此,联盟成立后的主要工作是:以编制“团体标准”方式,组织研究和制定学校的资源应用参考标准和各企业资源提供的参考标准,通过构建基础资源平台和资源架构,实现初步的资源可管理和资源可交换分享并能做到初步的资源深度应用。

2.标准化用户体系平台研究

目前由于教育信息化属于战线比较长的产业,不可能由一家企业来完成所有信息化的建设,所以各区域和学校需要多家企业的系统配合来完成教育信息系统的构建。为此,联盟将组织研发统一标准用户接口体系,争取第一步做到联盟内的企业产品之间能统一用户接口,从而为用户无障碍使用各家产品提供服务。

3.资源和课程体系研发

依据国家三级课程体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联盟将组织业内的产学研机构,根据用户的课程开设需求,研发素质提升类课程,通过为用户提供标准课程,降低课程开设对于教师的依赖,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联盟对区域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服务

1.提供教育信息化建设咨询服务

针对各区域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少从架构和应用层面进行开放性设计,导致了在区域范围内大而全,反而造成相对封闭的局面,联盟组织业内专家学者和产学研机构,提供开放性平台设计以及相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专业咨询服务,为后续的建设扫清障碍。

2.教师、教育管理者信息素养提升培训

联盟与区域教育研究部门合作,组织全国一线知名的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专家的专题讲座,为区域教育管理者和中小学教师提供从理论到观摩到实践的培训,帮助形成教育信息化新常态下的教育教学途径,使之乐于、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和管理等。

3.地方课程体系研发

联盟联合相关研究机构,为区域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提供咨询服务和开发服务。力争让每个地方课程能覆盖到每所学校,让每个学校任何教师都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完整授课,降低课程对于教师的依赖。

4.推动“区域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

“名师工作室建设”是区域开展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举措,借助联盟学术委员会的力量,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服务区域开发建立“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应用名师工作室”,开展课程研讨,课程听评课及备课服务,建设符合区域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优质数字资源,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针对各学科做针对性的专家咨询服务。

5.“区域中小学智慧校园学校”课题服务

联盟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相关课题研究,给予学校专家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学校建设数字校园数据中心,实现从环境(包括实验室、教室等)、资源(如公文、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智能化数据采集与统一管理。

6.基于出版资源的数字内容整合服务

依托国家的出版科研机构,联盟组织集合本联盟的出版企业会员,通过数字资源开发和标准统一,为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里面注入专业的出版资源,建设K12数字资源管理应用平台,包含“图书资源展示平台、学生个性化数字书房、学校数字图书馆以及教师书店”等四部分,以达到中小学用户学会通过各种客户端等方式,判别、获取、评价和选择所需求的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效果,实现资源精品化,并打通资源和应用之间的鸿沟,为老师快捷应用资源扫清障碍。

三、联盟服务单个中小学校用户

1.网校通项目

可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海量内容资源下载,解决学校在资源建设方面投入巨大、服务器维护不便、教学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目前拥有数百万套教育教学资源,每日可更新资料近数千套,可以帮助学校快速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竞争力。

2. e卷通项目

可为教师打造的智能在线组卷产品,智能组卷系统与数百万道题库资源的巧妙融合,帮助教师随时随地在线搜题、组卷、出卷,减轻日常教学负担,提升教学效率。

3.云服务项目

可为教育行业主管部门打造的一套云服务平台,这是一套完整的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和管理应用的服务体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平台级服务。

4.精品课项目

可为教师、学校提供精品视频课程的服务平台,由中高考研究专家团队参与制作,集合国内百强重点学校一线优秀教师,重磅推出的“微而高效”的精品课程,以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高授课技巧,让普通中学共享名校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5.酷口语项目

可为中小学生提供的移动端口语同步练习及语音评测APP,内置多版本中小学生英语教材内容及丰富的课外拓展内容,通过人机交互式跟读练习,进行发音准确度智能评分,成为中小学生贴身又贴心的口语私人教练。

6.直播课项目

可为教师提供在线的直播交流分享平台,并结合阶段教育热点,推出了高考改革名家讲坛,共同探讨高考改革方案、学校改革措施和预测高考命题方向。

7.智能硬件项目

可为学生定制开发的智能手表、手环,可以随时知道学生的具体位置、健康情况和学习情况等,佩戴时尚、传递关爱,学校省心,家长放心。

8.咨询服务项目

联盟随时接受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咨询,提供“一对一”式的定制服务。

面对“十三五”,面对“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秉承开放的姿态,通过“社会组织”的服务模式,整合专家研究,企业开发,资源服务的资源,为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运用、完善机制”建设目标做出贡献。

篇5:教育信息化

——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土坪镇中心小学

一、实施背景

土坪镇中心小学占地18211.25平方米,建筑面积8460余平方米。辖区学生相对集中,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08名,教职工59名。学校功能室齐全,内部配置按照省规范化学校的标准配备。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学校是比较好的,现有一间微机室,能够满足每生一机上信息课。全校18个教学班全部安装了班班通,平均每三位教师一台电脑供备课使用。教师平时上课使用班班通已经成为习惯,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效率。学校还建立了校园网、局域网,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学校建立了QQ群、微信群,实现了及时、快捷联络,有利工作;多数班级也建立了QQ群、微信群,教师及时把信息发布到平台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

早在2011年,土坪镇中心小学的师生就敏锐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独特魅力,经过多方筹资,学校购买了一部分台式电脑供部分懂技术的教师使用,学校就此起步,大胆地尝试着把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在2011—2016年的这几年中,土坪镇中心小学在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应用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 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

(一)政策推动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是政策上的推动。

(二)现实需要

土坪镇中心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办学踏上了更高的平台。学校要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

二、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三、预期成果

(一)资源网建设目标

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教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

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

3、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提高学生获取、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4、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不断充实学校资源库的内容,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全校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师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养目标

1、逐步实现教师自动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教研活动。

2、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基础。

3、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

4、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三)学生信息技术培养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具备收集、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等知识技能和能力,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工作过程

(一)条件保障

1、加强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第一责任人,教育信息化工作是每年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学校信息中心(电教处)具体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各项工作。

2、完善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学校利用原有《土坪镇中心小学管理方案》、《评优方案》、《信息技术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保证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并结合具 体情况出台能够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朝纵深发展的制度。学校建立激励和促进机制,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优”,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稳步发展。

(二)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1、稳步投入,努力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1)数字化校园硬件建设

在学校领导和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推广下,数字化校园已渗透在办公及学校管理、教学教研、家校互动等各个领域中。

目前,我校已经接通百兆级光纤网络和建有校园网,并建有局域网和校园资源共享网,网络信息点接入所有教室和办公室,每个办公室和教学场所均有网络终端模块,只要有教学需要,将计算机接入即可实现高速上网和资源共享。学校建设有单人单机的计算机网络教室1个,可以同时容纳66名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和网络浏览。多媒体2套,有投影机、音响等多媒体设备,用于学校交流、教研和师生集体观后影视时使用。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设备,满足教学的基本需求。平均每三位教师一台电脑,满足电子备课、课件制作、查找资料等日常工作需求。目前,学校已建有校园广播,以及班班通网络、电子白板,努力实现以校园网为背景的教和学一体的新型数字化校园。

(2)数字化校园网络资源建设

校园网是学校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土坪镇中心小学校园网隶属于正安县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整个网站版面美观大方,色彩鲜明,运行速度流畅。校园网从为“学校管理”服务,为“教师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角度设置了各种栏目,涵盖了学校站点、师生站点、资源站点和管理站点。各栏目内容丰富、真实、科学,与网站主题联系紧密,动态内容能实时更新。

2、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

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为此,学校坚持骨干培训、普遍提高相结合和学用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的教师队伍。

学校经常派教师外出培训,主要是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管理理念,培训结束回学校后组织教师参加进行信息技术普及性培训,如课件制作培训、班班通设备使用与维护等。通过整体规划、全员参与、分层递进的培训,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3、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强化软件应用。

现在,土坪镇中心小学教职工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校园网信息管理平台和打开土小教师QQ群,查看学校各类通知公告、工作安排等,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校园网建成以后,学校强力推进校园网数字化办公,学校所有的会议通知、工作安排等全部通过校园网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办公效率。

4、扬信息技术之帆,造就学校教育能手 教育信息化,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

辛勤的耕耘换来的是累累硕果。土坪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在上级教育部门举办的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奖。其中,我校的刘永强、吴政、朱德维、饶伟等多位教师在市、县级教育部门举办的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和课件制作评比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上晒课活动中,我校教师付义芳获得国家级优课。

五、体会与思考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土坪镇中心小学将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创建出更好的数字化网络环境,全方位、高水平实现数字化学习、教学和管理,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篇6:教育信息化

编者按: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重大部署,并指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从而促进教育公平。”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概括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因此,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革命性影响作用,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途径。智慧教育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智慧教育越来越成为各国教育竞争的重要领域,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手段,成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人物简介:周洪宇,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兼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发展战略学科组成员、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记者:尊敬的周洪宇教授,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首先请您论述一下信息技术是怎样与教育深度融合的。

周洪宇:教育是接触信息技术最早的重要领域之一,比如信息技术学科的出现、课程的设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个概念出现之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经过了漫长的探索,但是信息技术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显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对教育的正能量没有突显,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全新理念,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深刻思想内涵。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而且对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和动力,使整个教育体系如教育内容、方法和模式等发生深刻变革。这正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内涵所在。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模式,实现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根本任务。只有“深度融合”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目标。

《规划》指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首次提出了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观念,并认为这才是实现上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全面融合成为发展主题,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记者:在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面的意义在哪里?

周洪宇: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公平与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重点,也是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我国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上存在明显差距。如果按照常规途径解决,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教育信息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将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并依托互联网、卫星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便捷高效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扩散,较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信息化也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造了便利条件,广大教师通过网上培训、视频课堂、互动观摩,随时按需主动学习。尤其是边远地区教师能够零距离接触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我们必须推动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让更多人分享教育现代化的成果。

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将促进教育体系的深层变革。信息技术突破了学习围墙,扩展了学习的手段与范围,使师生拥有了获取信息的平等地位,将促进教育体系的深层变革。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带来了教育体系中教与学的“双重革命”,需要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在教学方式上,通过构建网络化的教学体系,使学习方式由被动式向主动式、互动式学习转变,泛在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逐渐成为现实。在教学资源上,通过构建智能化的平台,提升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更低成本、更广范围共享,大大提升了学习效果和教育投入效率。在教育管理上,通过构建教学、管理、科研等信息化系统,实现扁平化管理,使教育管理更加科学精准。

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是创造泛在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国际互联网掀起的“数字化生存”风暴风靡全球,信息技术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开放平台,在任何自我能支配的时间、任何能上网的地点,以任何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内容。尤其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平板电脑和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的创新和发展,大大增强了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对学习者的服务能力,并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移动设备的便携性及日益加快的网络速度和联网性能,真正可以实现内容革命和学习革命,新的“We all learn”学习时代到来。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是创造泛在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可以创造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使所有学习者都能随时、随地、随需开展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将学习主体由在校学生向全体国民扩展,学习阶段由在校期间向人的一生延伸,再辅以学分积累、转换和认证机制,就能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打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渠道,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构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您认为我国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现状如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周洪宇:“十二五”期间,我国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战略抓手,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但相对而言,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不够。一是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根据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报告显示,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还未产生实质影响。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没有根本性改变。大部分教师仍处于信息技术的浅层次应用阶段,部分教师仅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形式,缺乏对有效融合的教法、学法的深入钻研,导致信息技术应用收效还不明显。二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教育部规划的5大类20个子系统只是完成了学籍管理系统、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一期等少部分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其他诸多系统的建设仍然处在部署阶段,还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建设,更谈不上运用。三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已经基本跨过了起步阶段,迈入了应用整合的门槛,但是,我国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方面重硬件轻软件、重资源轻应用、重建设轻维护等问题仍然存在。

智慧教育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总书记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上明确提出,“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影响世界发展的前景。智慧教育越来越成为各国教育竞争的重要领域,成为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战略手段,成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记者:既然您提到了智慧教育,请您就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来谈谈您的想法。

周洪宇:首先,智慧教育成为各国教育竞争的重要领域。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智慧教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发达国家通过制定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规划,进一步巩固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领先地位。1996-2010年,美国颁布了《帮助美国学生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素养的挑战》、《变革美国教育:技术推动学习》等四个国家教育技术规划,实现教育技术的飞跃;2010年5月,欧盟正式发布了“数字化议程”五年计划,推动宽带网络全覆盖、教育培训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加快了智慧教育建设的步伐,印度出台《信息技术行动计划(1998-2008)》和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支持ICT开展;巴西制定《E―brazil发展战略》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其次,智慧教育成为各省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抓手。自2010年国家以来,全国多省(市)提出要建设“教育强省(市)”,智慧教育成为建设教育强省(市)的战略抓手。上海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度应用,为每一个受教育者营造“老师总在我身边”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江苏在加速实现“两个率先”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为率先建成教育强省服务;广东明确教育信息发展目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处在全国前列。湖北、安徽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省份,正大力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最后,智慧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推进智慧教育有利于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以信息化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因此,以智慧教育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实现《纲要》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助力我国基本实现教育化的重要引擎。

记者:既然智慧教育如此重要,那我们在实施智慧教育方面应该注意什么?

周洪宇:当前,智慧教育成为各国教育竞争的重要领域,成为各省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抓手,成为助力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建议进一步加强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智慧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应用能力、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进智慧教育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力推进在线教育。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编制“中小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标准”“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标准”。二是优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探索“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学校购买服务”的机制,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省级统筹、多方投入、分级推进”的原则,以服务换投入,广泛调动地方、企业、社会深度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探索建立基础设施社会化支撑服务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学校购买、公司运维”的思路,引入市场机制,探索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支撑服务的机制和模式。推进社会化服务改革试点,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电教人员开展跨校服务。制定运维经费标准,构建运维经费保障机制。

其次,要加强智慧教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创新公共教育平台建设模式,以县域以上为单位走集约化与集成化建设道路,停止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教育平台开发,学校只是作为县域信息技术服务的一个用户。一是建设基础教育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通过企业竞争提供的方式,采取购买教材同时购买配套资源,或购买教材并配套包年免费使用资源的办法,从政策安排上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基础公益性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问题。二是建设特色明显的职业教育资源库。探索“政府引导、校企合作、科研院所参与”的资源建设模式,分期分批建设视频与虚拟仿真实训软件同步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专业特色资源库,形成良性的生成性资源管理和共享机制。三是促进优质高教资源共建共享。支持本科高校组建“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与管理、师范生培养等方面,鼓励和支持师范院校开展基于网络的合作,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

再次,要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应用能力。一是切实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抓手,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汇聚、形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二是针对教师能力水平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设置分层级的立体式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重视学用结合,开展以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师培训。三是组织教科研队伍、专家、名师等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活动创新作为课改的重要内容,开展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鼓励具备信息化条件的地区和部分优质学校,大胆创新,形成可示范、可复制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最后,要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互联网+教育”战略,加快推进大规模在线教育。创新教育信息技术研发模式,培养一支教育专家、技术专家和教学专家组成的三结合信息技术研发队伍。一是建设一批国家认定的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具有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高校,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公共服务平台。

二是加强在线教育平台国际交流。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和境外平台积极对外推广我国优质课程。引进国外反映学科发展前沿且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等学科优质在线教育课程。三是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研究制订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办法和学生修读在线课程的学分认定办法,推动开展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习过程认定。

上一篇:小学生小队活动总结下一篇:「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