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怠

2024-04-22

倦怠(精选6篇)

篇1:倦怠

克服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庆阳一中骨干教师北京研修班培训体会

作者:邢明庆 来源:教研室 发表时间:2012/12/9 13:10:15 访问次数:5764

2012年8月7日,我校六十名教师,在窦校长的带领下,有幸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庆阳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这次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共安排了十四位专家的报告,专家从不同角度就当前教育教学中普遍关心的问题,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解,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赢得了教师的一致好评。近距离与专家接触,使我们每个教师都被他们的人格魅力所感动,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理念上的更新。学习归来感触颇多,结合自己的理解,回味各位专家的教育理念和治学精神,我个人很受启发。下面就几位专家谈到的克服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些感觉:工作热情丧失了,和学生距离疏远了,对待学生的态度冷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增多了,甚至有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对教育教学工作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培育。但是,人们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教师被称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师肩负着为每个家庭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在家庭中的地位极高的独生子女,一个家庭将自己全部希望寄托于子女身上,所以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有极高的要求,一旦老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社会、家长对于老师的批评也是十分严厉的。近年来,学校安全问题和学生心理问题的凸显,使得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的难度加大,个人心理压力增大,教师整天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工作,因而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教师行业与公务员等其他行业相比,其经济地位明显偏低,使越来越多的教师产生了心理的不平衡。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几乎无任何福利待遇、以至教师群体的自尊心受到影响,自信心降低,工作热情下降,已经直接体现在工作中。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体现和得到提升,不少教师产生了沮丧、焦虑的情绪。一部分索性离开教师岗位,还有一部分则陷入了观望和彷徨,不安与躁动笼罩着这部分教师,在这种情绪影响下必然会导致职业倦怠。

(三)教学工作压力。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分数看得很重,合格率、升学率、考入名校的人数等各学校都有指标。为了达到目标,教师不得不在课后花费大量时间备课、批改作业、辅导,丧失了个人的时间与空间,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是和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从早晨天刚亮一直忙到晚上才能够得到休息,节(假)日补课也是家常便饭,而且教师的教学任务也非常繁重,教师间的相互评比,人为加重教师间的竞争,迫使教师处于高负荷运转中。同时,教师工作又是一份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为了应对各类检查、听课评课等活动,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有时教师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往往花费很长时间,思前想后、精心设计、绞尽脑汁,生怕出现问题,这些无不需要巨大的体力和精神消耗。使得教师不堪重负,极易导致心理上的疲劳。

(四)教师的社交环境。教师所处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由于学校管理的要求和工作性质的关系,教师的工作环境除了教室就是办公室和家庭,由于时间关系,少有机会与同学、朋友、家人交流。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是单调的,除了备课、上课外,就是批改作业、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回家休息,这样使他们缺乏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而且,由于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评优选模上的激烈的竞争,使得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始终处于微妙的状态,教师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缓解。使得教师产生了工作没有意思、枯燥无味的感觉,极易导致倦怠的产生。

(五)、教师个人的因素。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使一些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远不能适应要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单调而重复的教学工作,使一些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渐渐失去兴趣。还有一些教师由于子女的教育、老人患病、房贷等家庭问题的原因引起的压力,也可能会导致职业倦怠。

二、消除职业倦怠,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引起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克服职业倦怠,必须从社会、学校、个人等多个环节入手,培养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增加教师的幸福感,这样才能有效消除职业倦怠。肖川老师告诉我们,衡量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指标是:身心愉悦的程度和精神充实的程度。如果一位教师总是精力充沛、信心十足、情绪饱满、激情四射,那他就会真切地感受到教书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会觉得教书这份职业所带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作为教师要克服职业倦怠,必须从自身做起,像丁榕老师说的那样“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克服职业倦怠,走向快乐幸福呢?通过培训学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树立远大目标。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振兴有机的结合起来,从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中找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将教师职业视为事业为之奋斗。当你将教师职业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将课堂教学“视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就能从心理上真正接受它,从而体验到幸福,职业本身就成为目的,而不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职业与生活融为一体,将教学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用心经营,用心体会,用自己的经验与才能见证一个个生命的成长与变化,体验职业幸福。

(二)在学生的成长中获得幸福。我觉得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来自学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崇拜的学生”。由此可见,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中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体会到的快乐与幸福。教师天天与成长中的学生进行富有教育价值的交往和对话,它影响着、推动着人的生命成长,是学生情感的培育师,精神的守护神,人格的构建者。所以,当教师看到学生身上展现出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怎么不会感到幸福呢?因此,学生不管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中,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成为教师提高幸福指数的砝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我们的生活是有些重复,但这重复之中也有着许多的变化,我们也应当让学生意识到,一起享用成果学会体验“过程”的快乐。正是这样,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每当看到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进步、竞赛中获奖、考入大学、甚至多年后在社会工作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时,我们所得到的体验和感受不正是愉悦和幸福的吗?

(三)加强学习,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新时代,我们必须不断努力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所以,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来不断充实自己,自觉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实现专业发展。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这种专业成长不仅意味着教育教学能力的增强,而且意味着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师会在这种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精神上的幸福之感。这种精神幸福所带来的满足感是物质幸福无法比拟的。因为同样的教学任务,如果你的专业素养比较高,你就能够感受到那种胜任的愉快,同时也能够和学生分享到教学过程所带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的专业素养比较高,你就能够更多的得到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

(四)正视心理倦怠,学会合理宣泄。职业倦怠是教师生涯中不可避免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教师对心理倦怠应有明确的认识,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各种压力下,做出的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注意提高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学会放松自己,善于调节生活,培养个人爱好,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如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利用闲暇时间到郊外旅游,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找家人、同学、朋友倾诉等。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但欲望过高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只有正视现实,建立现实的职业发展目标,才能使我们成为一名快乐幸福的教师。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从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教学工作中走出职业倦怠,走向快乐教学,就必须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的成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保持良好心态,做一名快乐幸福的教师。

如何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之我见

通讯员:王友明 来源:大冯小学 点击数:

5472 更新时间:2011-10-25 0:12:42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多年来,教师一直被尊为春蚕和红烛,然而这赞美的背后,掩盖的是对教师个人价值的漠视。人类跨入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不断攀高,由于单调的工作环境,过重的工作负担和无边的精神压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使教师的职业倦怠日益凸现出来。职业倦怠影响着教师个体的工作和生活,制约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阻碍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核心是人的管理。学校管理者就应当致力于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关爱、尊重教师,唤醒教师的自主意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肩负人类灵魂工程的神圣职责。教师工作压力过大,负担过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关爱,就要体现在如何减轻其负担上,其中包括教师的工作负担和精神负担,要解除教师的心理压力,安顿教师的心灵,尽可能从各方面减轻教师的精神负担和工作负担。关心教师还要自觉为教师服务,为教师排忧解难,当教师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碰到困难时,及时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让教师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去。同时一定要淡化人际关系,形成一种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和谐仁爱的氛围,使教师能安安心心地工作在一个温暖、祥和的大家庭当中。学校管理者要时时想着教师,心里装着教师,重视教师的呼声,了解管理中的“热点”问题,从多方面了解教师的需求,尽量满足教师的正当要求。理解、信任教师,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做教师的贴心人。学校领导一定要确立尊师意识,不要居高临下,要尊重教师的才识,委之以任,用人不疑,真正做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教师,相信教师能够获得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教师的理解支持,教师也才能以极大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使学校增添新的活力。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管理中的最高权力机构。学校每年要定期召开教代会,重大决策都要认真听取教师代表的意见,让他们广泛参与学校日常事务管理和学校大事的讨论和决策,保证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涉及到福利、评先进、评职称和学校发展等大事情,要集体决定,使教师感到管理者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感到自己的一定地位和作用。这样,使教师增强了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上下同心”的局面,形成民主治校的氛围。

二、引领、激励教师,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一般都采用引领、激励方法,尤其是精神方面的引领和激励,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的引领与激励可以使教师明确自己的责任,明确自己在实现学校总体目标的过程中的地位和工作目标,从而积极地履行职责。作为管理者应从以下几点进行:

1、开展热爱学校的教育,建立校荣我荣、校辱我辱的荣辱观念。通过教育使广大教师能充分认识到学校是大家的学校,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大家的学校要靠大家来办好,每个人都和学校荣辱与共。有了这样的激励,教师工作再累都不会叫苦,困难再多也不会埋怨,处处为学校着想,事事为学校分忧。

2、开展学习师德模范的活动,进行师德宣传,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管理者要十分重视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

3、开展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活动,加强对教师的情感投资,不要做伤害教师情感的事。学校领导者要树立从“管理”到 “服务”、从“控制”到“解放”、从“用人工作”到“用工作育人”的管理理念。把传统的监管、行政约束式的管理方式,变革为以情感激励为主要方式的人文化管理。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把教师当做朋友和亲人,放大他们的优点,容忍他们的不足,这样教师就会尽心竭力的努力工作。同时也应注意在美化校园环境、改善教师福利、关心群众生活、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等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尽量给教师一种愉快感、满足感、幸福感,从而唤起教师对进一步做好学校工作的责任感。

4、赏识教师的成绩、进步,让教师得到“赏识”,激发教师积极性。每一位教师哪怕取得一点进步,得到一点鼓励,就会给他带来一种成就感,只要多赏识他们的成绩,就会让他们得到更多的精神动力,相信自己还会做得更好。取得成绩需要赏识,在失败时同样需要赏识,特别是年轻教师,或许工作中遭遇挫折或失败,或许教学上出现难题,或许某个学生难以教育、或许班级管理出现困惑等等。关注他们的内心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宽容他们的失败,给教师一个宽松的环境和努力向上的机会,教师会加倍努力工作。

5、建立奖惩机制,利用奖励和惩罚的调控作用,矫正教师存在的问题,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要想真正达到强化管理、深化改革的目标,必须彻底改变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不正常现象,必须把报酬与贡献联系起来,使教师认识到工作的好坏、贡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从而把精力和时间全部用在工作上。通过奖励与惩罚,增强人们行为的内驱力,从而保持和提高行为的积极性。

三、完善、成就教师,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成长、发展是人的生命永恒的主题,每一个教师都有成功的愿望。我们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有成功的潜能,为了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每个教师都感到自己重要,每个教师都拥有成功的梦想,每个教师都享受教育成功的幸福。学校的领导者必须帮助教师进行自我完善,成就教师。校长的职责是让每位教师成功,让每位教师的价值得到提升,这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这就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要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提升教师品位。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说:“一个人因学习而拥有,因学习而丰富,因学习而发展。”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决不可忽视了自我充电、自我改造。不仅要广泛涉猎各种教育报刊,还要敢于走进古今中外的教育经典。学校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建好图书室,使教师不因为囊中羞涩而读不到好书,要为教师开好书单,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长期的读书活动,引导和督促教师读书,把读书与教改、科研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教师通过读书,多出成果。

2、要加强校本培训。将日常教学、教研和科研紧密结合,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使研究课题来自于教学实践又紧紧围绕教学实践服务,既在课堂中确定课题,又带着课题进入课堂。一方面大力开展新课程理论培训,落实学习和教研制度,促进教师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更新,推动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一方面大力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吸收先进的教学信息;一方面大力开展教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的培训,更新教育教学手段。

3、要进行专业引领。青年教师除了需要大量吸取专家论著中的精神营养外,更需要得到专家的耳提面命。专家引领是一线教师的成长进步的航标,因此,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去听课学习考察,让老师们能够面对面聆听专家的教诲,专家们的亲身示范和现身说法让教师获得强劲的成长动力,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步伐。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还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请专家们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零距离的直面课堂式的指导,为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把脉。同时还要注意发掘本校身边的宝贵的“校本资源”,启动了“青蓝工程”,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4、要让教师走出去进行交流,提供舞台,展示个人才华。借鉴一些学校在教师培养上的经验,我们发现,外出交流授课与校内的交流研讨相比,外出讲课对教师本人则有一种无形的压力,继而产生强劲的成长动力。也是为教师提供了展露才华机会、推销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压力中发掘潜能,在竞争中加快成长。把青年教师带出去与兄弟学校沟通交流,把教师带到异校上课,让教师们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基本功大赛和教学评比活动,利用这样锻炼队伍的方式可以让教师成长走上了快车道。

人生的最高追求是幸福,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每一个管理者的追求。只有通过实施管理的人性化,办公环境的温馨化,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让教师们充分享受工作的快乐,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教师才能以积极光明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最终实现学校教育提升与教师发展的双赢。

中小学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网友:我当老师快10年了,激情也燃烧得差不多了,一方面是教材都教了好一方面我们确实很累,后来听说我这种状态叫职业倦怠,我现在怎样才能克服这

专家: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主要表状。对教师而言,情绪衰竭是由于过度消耗情感资源,导致失去工作热情,产生中以一种负性和冷淡的态度有意疏远学生;成就感降低指教师个体的工作胜任感

心理学专家认为,工作的热情主要来自“能力、兴趣、人格特质以及价值观山,冰山上可以看到的是你的能力及兴趣,但人格特质与价值观却不易察觉。如您的工作热情会真正源源不绝。反过来说,如果你只具备能力与兴趣,但个性与点,就会出现职业倦怠感。一般而言,引起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是很多执行性的与教学无关的工作;抱有过高的职业或者价值预期而倍感力不从个人方面的重大事故等。

根据你的情况,主要还是专业发展高原期带来的持续焦虑和情绪衰竭。如果业倦怠,直至影响整个职业生涯。同时要认识到职业倦怠也是上天赐予你的一份需要设法提升专业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建议你:

第一,澄清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分析自己主要是为职业生存还是因职业使命原期后必定是持续徘徊直至职业倦怠。如果真正把教书育人当作职业使命,一定享受工作的境界。适当梳理与调整职业价值取向,关心工作本身比关注工作带来感。

第二,避免低水平重复教学,从“好奇”探究中体验愉快。如果你关注学生那么无论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和教学研究方面,都会发现有很多教育问题需要你就会被学生和社会强烈需要,成功的愉悦,使你的工作热情将会源源不断。

第三,发现自己的潜能,巧设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着力改善自己的知识与能教学水平,要朝着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风格高水

总之,10年教学经验的你,能轻松胜任教学工作,属于业务熟练型教师。根能达到业务熟练,但也开始产生高原期,这个阶段是经验型或熟练型教师迈向专将永远是个经验型教师,因此,要澄清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完善原有的知识和真正走向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在这个追求变革的过程中,你一定会倍感你无缘。

篇2:倦怠

近年来,有不少人因肠胃不适、心悸、头晕头痛的病人到医院就诊,最后却发现种种不适竟然源自职业倦怠,而相当多的抑郁症患者也与职业倦怠恶化有关。

心理医生指出,与人常打交道的行业如记者、教师、医生、管理者、社会工作者等

案列:

31岁的白城(化名)在广州一家私企公司工作。近半年来他因身体诸多不适到医院“报到”了六七次,所看病种包括颈椎病、肠胃病甚至是心脏病等。然而,每次都查不出问题,并严重影响了工作。不得已,他只好向公司辞职。

当他求助心理医生时,医生发现了他的发病规律。原来,他的工作压力很大,但所取得的成绩总是得不到上级主管的肯定,导致他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每当他违心接受任务时,身体就会产生种种不适,进而令他办事效率降低,更加不愿工作。随着业绩的不断下降,“疾病”的发作频率也越来越高,令他陷在恶性循环内无法自拔,连每天早上去上班,都变成了一种折磨。

心理科专家指出,职业倦怠常发生在熟手的劳动人口中,被称为导致劳动者提前“报废”的杀手。最常见的表现是:工作时常常感到精疲力竭,情绪波动、热情仿佛耗竭,经常妄自菲薄、工作不主动、“懒得做”“没意义”成为口头禅,工作效率低等。有些人因长期承受巨大压力导致的“能力恐慌”,在工作时反复产生不愉快情绪,而这种不愉快情绪引发身体症状。

解决之道重新定位“为何活着”

对于职业倦怠,解决办法既难又简单。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想清楚自己为何而活。

专家说,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为了父母、上司满意,永远做NO,

1,还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心态。如果把工作作为生命中天经地义的事情,像吃喝拉撒睡一样,接受工作的平庸不如意,在面对职场瓶颈、工作不如意之处时,就不易出问题。

其次,要为自己找到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不要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 职业规划 非常重要。“初入职场,择业首先考虑生存能力,这工作一个月收入多少,能否让自己在社会上立足。但到了工作三年左右,有一定经济能力应该为自己做一次职业评估。”专家说,要考虑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能否让自己活得有意义,是否符合自己的能力、兴趣。一些倦鸟就是在三年之期没有做出合适的选择,继续一份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导致积重难返。

再次,工作遇到瓶颈,不要盲目换工作,而是为这份工作找到新的价值、新的乐趣、新的视角。要及时进行情绪梳理,正视工作压力,建立正面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把工作难关当作挑战,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

多交朋友多倾诉有助化解职场压力

很多人将职业倦怠归咎为工作压力,但压力并非导致职业倦怠的最主要原因,只是导火索。专家指出,生活的常态就是“人人都有压力”。关键在于,有压力不要硬扛,要从积极角度着眼,找到化解之道。特别是要建立积极的人际网络,多交朋友,将不开心的事向朋友倾诉。

“不要担心有人会借机嘲笑自己,因为人际交往是双向的,当你敞开心门,别人也会向你倾吐苦水。”他说,从人的本性而言,听到别人的痛苦,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和别人相比,其实我的处境也没那么糟糕”,这相当于一种双向疗伤。有些人爱面子,不想向别人示弱,其实也失去了与他人互相安慰的机会。

篇3:倦怠

那么,教师怎样预防职业倦怠的发生呢?以下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一、可以预想明天,但不可以“自找麻烦”

据统计,一般人的忧虑有40%是属于过去,有50%是属于未来,只有10%是属于现在,而92%的忧虑是从未发生过的,剩下的8%则是你可以轻易应付的。有一个医疗研究表明:因为免疫力的提升,大多数病人的疾病都可以不治而愈。同样的,大多数的烦恼都会在第二天早晨好很多。克服烦恼的秘诀是——提升能力,聚焦到最关键的、最核心的8%的烦恼上来,把这8%的烦恼解决了,压力就没了。

从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教师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恼是自己找来的,这个就是所谓的“自找麻烦”。“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教师对明天的工作生活做些预知是应该和必要的,但不可以扩大它的忧虑面,乃至变成一种负担,如发现睡不好觉就怀疑得了抑郁症,发现胃疼就怀疑得了胃癌,发现校长批评教师的一种不当行为,就怀疑是批评自己等等。教师可以预想明天,但不可以“自找麻烦”

二、可以服从,但不可以盲从

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他总是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尽如人意,于是他便经常去“算命”。一天,他听说山上寺庙里有一位禅师很有道行,他就急忙去向禅师请教:“大师,请您告诉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命运之说吗?”“有的。”禅师轻声回答。“噢,那我是不是命中注定与幸福无缘呢?”禅师听罢此话,便示意这个年轻人伸出他的左手,大师的目光停留在年轻人的手掌之上,然后对他说:“请看,这条是爱情线,这条是事业线,另外一条就是生命线。”之后,禅师让年轻人把手紧紧握起来。继而问道:“年轻人,你说现在这几根线在哪里?”

年轻人迷惑地说:“当然是在我的手里啊!”

“那么你说幸福在哪里呢?”年轻人恍然大悟,原来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这个故事耐人寻味,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人的命运和幸福多数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诚然,教师每天的八小时工作是受受制于学校支配的,教师每天回到家里也要忙忙碌碌,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每个教师也是有一定的个人空间的,每天怎样去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自己还是有一定的自主权的,这也就意味着教师每天可以调整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三、可以努力追求,但不可强求

从预防教师职业倦怠发生的角度讲,教师还要处理好努力与强求的关系。因为你一方面事事努力追求,另一方面事事还要强求,那么一些麻烦和烦恼可能也会随之而来。所以作为教师努力追求,但不强求,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应该是一种智慧。努力,就是自强不息;努力,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不强求就是遇事顺其自然,学会放弃,心态平和。

有的教师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目标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一旦工作停滞不前或压力加大,就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和能力有限,不是人人都可以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这需要教师量力而行,对自己要求适度,不要求全责备,要适当评价自己的工作。顺境时,心态平和;逆境中,心态冷静。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对患有“职业倦怠”的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有时在工作生活中主动放弃一些东西反而是好事。你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不一定非要去当什么模范和名师,也不一定非去追求多么伟大和高尚。在有限的教师生涯中,曾经努力过、奋斗过、体验过,曾经展示过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曾经得到过学生的热爱和喜欢,其实就够了。

四、可以追求卓越,不可以追求完美

所谓完美,就是百分之百,金无足赤,其纯度小数点后面常见的是999,最多9999,永远达不到百分之百。世界上没有真正完美幸福的人生,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即使是所谓的圣人也总有缺陷,甚至圣人比老百姓毛病还多。人无完人,事有不足,才符合实际,也才真实可信。水满则溢,月圆则缺,人总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这个不完美,也许恰到好处。追求完美,不仅达不到,而且会被完美所累。事若求全何所乐?

教师可以追求卓越,但不可以追求完美。现实生活中遗憾的事情太多。比如,你希望能长成1米75的大个儿,可父母只给你1米60的小个儿;你希望能考上重点大学,但恰恰考上了一个很普通大学;你出门乘坐火车、飞机不希望晚点,但因某种原因却晚点了;你在家庭生活中不希望停水停电,但有时这样的事恰恰发生了……看来遗憾总是难免的,总要面对它。我们对人、对事、对自己常常过于苛求,而生活的目的在于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而不该盯着不完美、不理想的事物苦苦折磨自己。所以教师用这样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会减少很多困惑和烦恼。

五、可以以柔克刚,但不可固执己见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教师为了在工作生活中减少受到伤害,学会弯曲,以柔克刚也是一种智慧。有这样一个案例,加拿大有一对小夫妻老吵架,想离婚,但一想,我们这么深的感情还老吵架,要是离婚再找了别人还不更吵?于是,两人就出去旅游挽救婚姻。一次,两人来到魁北克的一条南北向的山谷,他们惊奇地发现山谷的东坡长满了松树、女贞、桦树,西坡只有雪松,为什么东、西坡差别这么大呢?他们发现雪松枝条柔软,积雪多了枝条就压弯了,雪掉下去后就又复原了。别的树硬挺,最后树枝被雪压断了,树死了。两人明白了,压力太大的时候要学会弯曲。丈夫赶快向妻子检讨:“都是我不好,我做得不对。”妻子一听丈夫检讨了,马上说:“我做得也不够。”双方什么事也没了,和好如初。

“以柔克刚”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说的意思是: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这对教师不无启发。

一组调查表明,一位小学教师在一天里与学生进行过1000多次人际交往。这里还仅仅是同学生接触,加上与同事、领导、家长,一个教师每天要和多少人交往和接触呢?有交往就难免有磕磕碰碰。在一些非重大和原则问题上,学会弯曲,善于运用“以柔克刚”,可能既会把事情办得更好,也会使自己减少一些烦恼和伤害。

六、可以一日不吃饭,但不可以一日不读书

书籍滋养心灵。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师,书是最好的心灵体操,书籍是帮助我们战胜“职业倦怠”的良师益友。读书是预防和战胜职业倦怠的又一个有效的方法。“生下来就挨饿,上了初中就停课,笔者是被“文革”中荒废了初、高中学业的一代人,从农村乡间小路走出来,来到县城当老师。我没有令人羡慕的高学历,也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是今天成长为辽宁省特级教师,本溪市科技拔尖人才,本溪市“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功勋教师,本溪市十大科技标兵,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兼职教授,至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教育专著30多部。多次获国家、省级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去讲学。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好读书》一文中也写道:“读书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面对如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贾先生这份达观淡定的境界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七、可以孤独,但不可以寂寞

依我们过去的观念,基本是把孤独列为贬义。其实,殊不知孤独蕴含着许多伟大积极因素。复旦大学陈果教授是这样定义孤独的: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孤独不求外物,反求诸己。

由此看来,孤独,是独立,有自己的思想世界;孤独是心灵的一份惬意的息居。真正做大事的人可能都是孤独的。

为什么?社会浮躁。现在教师也感到很累,除了教育教学工作,还要许多应酬。社交过于劳累,吃不完的饭局,说不完的假话,扯不完的皮,打不完的电话……很无奈。而当一个人孤独时心才能静下来。孤独时总让人思索,以真为美,能客观地反观自己,所以孤独者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思想教师。现在社会各种诱惑太多了太大了,有些诱惑表面看似好事,实际是陷阱。

篇4:妈妈也倦怠

有人把从职场撤退,回家过自由生活称做是一种“精神的回归”。可是生活状态骤然间的变化也很容易造成年轻妈妈的倦怠症。

心理学专家说,造成“妈妈倦怠症”的原因有很多:家居生活内容平淡,老公的忽略,经济原因,家居过日子能力的薄弱,不断遭受挫败感……外在的客观环境和主观心理因素都是影响妈妈情绪的重要因素。以下这些女性更容易产生妈妈倦怠症:

因职场不如意而逃避、隐退

谷意一直是个单纯爽快的女孩子,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儿童公司做编辑,可是上班没多久,因为过于口快心直,而且是新人,谷意被同事孤立了起来。半年后,谷意找到第二份工作,吸取从前的经验教训,这次谷意完全改变自己,寡言少语,处处小心。可是好景依然不长,部门主管认为谷意没有工作激情、缺乏创意,试用期没有满就辞退了谷意。

万分失落的谷意,正好遇上男朋友求婚,于是顺理成章结婚生子,成为了全职妈妈。但全职妈妈的生活未能抚慰谷意的失落,在日复一日的家务中,谷意的自信心落到了最低点,做妈妈的生活成了无奈又无聊的重复。

专家对你说

有些女性在工作方面遭遇了多次挫折之后,往往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选择后退、逃避,希望借助家庭和孩子来排遣工作的不如意,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把负面情绪带到了家庭,将家庭生活当作了情绪垃圾筒,在这种心态下,当然很容易对简单重复的家居生活产生厌倦。由于不是出于热爱的心态,对自己的新角色——妈妈也非常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

妈妈调整

工作上的不如意,尽量通过工作的途径解决,象谷意这样的情况,可以和朋友进行沟通,必要的话可以向同事解释,同时对自己的行为举止做适当的调整。心直口快本身并不是毛病,重要在于要分清场合。另外给自己设立专门的时间,以定期清除情绪垃圾。

工作第一,做妈妈是万不得已

在有些人的心中,事业要远比家庭更重要,比如王林。王林从小就是一个好孩子,从高考到找工作,所有的一切都像乘上了快艇,退职回家是无数次冲突之后的选择。王林的妈妈说,如果年过三十的王林再不生孩子,她就回老家自己过。王林一直都很孝顺,为了妈妈的心愿,万般无奈之下,她选择了做妈妈。这样的日子并不能满足王林,从孩子满月的那天开始,王林就无法控制自己,她想念工作,想念公司的环境。

专家对你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事业和家庭是一个人正常发展的两把桨,过于重视工作忽略家庭的人,她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会不完善,即使回到工作中,她也会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到工作倦怠。

妈妈调整

尽量享受家庭生活带来的乐趣,假如重新回到了工作中,在工作之余尽量和家人一起分享,给予家人更多的关心,也享受家人的支持。

生活没有目标,随遇而安

大学毕业的时候,小至在自己的毕业纪念册上写过这样一句话:我很平凡且安于平凡。安于平凡的小至,在她30岁的时候还只是一名普通的职员。小至信奉随遇而安,在她32岁的时候这个信念依然没有改变,惟一改变的是她当了妈妈。

同学十年聚会,班上那个最不起眼的女孩也已经是经理级了,回到家里,小至忽然发现自己的生活是这样暗淡无光,脸上的雀斑,发黄的长发……可是,现在上班,又能做什么呢?以她这样的年龄,再去应征普通职员已经很难,矛盾重重的小至,越来越没精神。

专家对你说

很多人在懵懵懂懂中踏上社会,在稀里糊涂中迈出第一步,第一步如此,第二步也一样……生活的延续是糊涂的重复,在受到外界的对比冲击之后,很多人就会象小至一样开始失落,对自己的状态产生不满,厌倦的情绪油然而生。

妈妈调整

为自己做生涯规划。这一生,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是什么样的人……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身的条件、价值观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对自己的将来做一个大方向的规划,清楚地知道未来的目标。这样,你选择的每一步都是你通往目标的必经之行,在面对考验、挫折、对比的时候,你的心态才会更加平和,心理承受能力也会更强。

否定自己,给自己双重打击

阿玲是个农村来的女孩,她是他们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阿玲记得很清楚,她上学的那天,全村人都敲锣打鼓,这样的场面很多次让阿玲掉泪,这是阿玲最骄傲的一刻。在以后的许多日子里,阿玲都再也没有这样感觉了,她普通的外表,不标准的普通话,不时尚的穿着,甚至有了孩子后,她发胖的体形,这一切都是她自卑的理由。

与邻里朋友之间发生口角,回到家里,阿玲总是反复检讨自己,把所有责任都归到自己身上。阿玲觉得自己的生活毫无乐趣,总是在深夜,她对自己说,我去上班算了,上班就会好点了。

专家对你说

遭遇负面情绪是一生中最普通的事情,受到讥讽的沮丧,被人误解的愤怒……无论哪种情绪,首先都要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说这非常正常!自己否定自己往往会让你遭受双重的挫败。这种情形下,很容易产生倦怠。

妈妈调整

接受自己。人类的任何一种情绪都是自然的反应,本身没有任何不好的含义,该愤怒的时候尽管愤怒,伤心就哭出来,让情绪有发泄的出口。

爱心提醒

对目前的状态产生倦怠心理,你或许可以这样做:

1.自我梳理。通常情绪和需求是息息相关的,当发现自己对目前状态不满,不妨拿出纸、笔,写出自己的需求、满足需求可以采取的方法,如果改变需要什么样的努力,目前状态中,哪些方面让我觉得满意。衡量以后,就可以根据你的评估采取下一步的行动。不过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跟你的LG进行沟通。

篇5:教师职业倦怠(论文)

青川县茅坝乡中心小学校 罗劲周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农村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建构人文理念,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学校要构建规范而有弹性的教师观,注重人文关怀;建立一重种民主、开放、和谐、进取的工作环境;加强教师专业化成长,使教师在较高的平台上实现阶段性发展,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农村教师 职业倦怠 分析成因 缓解策略 “教师”这一职业,看似表面光鲜,其实不然。其职业压力大,社会期盼值高,教师成就感低,心理健康被忽视,于此,越老越多的教师出现职业的倦怠。这不光严重的影响着学校的正常工作,同时也摧残着教师的健康,使教师在生理、心理上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如果不消除教师身上的倦怠感,教育将面临很大的威胁。

一、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一)高精力投入与低劳动报酬的反差。

农村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间远远长于其他一般职业,每天除正常的8小时上班外,都有2-3小时用于加班。因为农村地区,孩子父母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居多。学校大都实行寄宿制,致使学校功能日益复杂多样。教师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不仅仅是教员,还要是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学生的管理者、学生的评价者与激励者等等,再加上当今大众传媒的普及,拥有知识不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的专业性要求不断,教师也不得不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有人调侃道:农村教师乃全才,既可传道授业又解惑,还是全职保姆兼保镖。所有这些,使教师不堪重负,极易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极度疲劳。而谈到教师的待遇时,超过九成的教师对自己的待遇颇为不满。有资料记载:有人曾对教师进行问卷待查,在回答“你对目前工作最不满意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35-45岁年龄阶段的小学教师96%、中学教师84%选择了工资待遇。教师普遍反映:现今农村小学教师日平均工资甚至赶不上农村普通劳动力打工一天的收入。

(二)过高的社会期望与教师职业认同感偏低的矛盾。长期以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美誉,给教师带上了太多的光环,也赋予了太多的使命和责任。社会期望教师为各行各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家长则因为社会的竞争激烈而把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未来寄希望于教师。当教育质量不高、学生出现问题时,社会家长自然都把责任归罪于学校教师。全社会的期望都压在教师身上,教师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教师也越来越难当。于此,不少教师力不从心、疲惫不堪,久而久之导致职业倦怠。当问及“您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当教师吗?”这个问题时,有70%以上的的农村教师明确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当教师。

(三)学校管理改革新要求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滞后的矛盾。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特别是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偏向老龄化,师资结构严重不合理。为适应教育改革新要求,近十年来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不断提高,但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增长,教学业绩上不去。久而久之,多数农村教师得不到成就感,为此丧失了工作热情。

(四)养尊处优,目标缺失带来的倦怠。

前面谈到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偏向老龄化,一部分老教师通过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努力,学历已达标、中高级职称已评定、教学科研也出了不菲成绩、教学业绩上也大有作为、自身发展也到了一定的高度,没有新的更高目标,再加之教学工作的枯燥乏味,教育成果显现周期漫长,导致对教育事业的冲劲逐渐消失,从而出现工作上的消极懈怠,不思进取,疲于应付,对教师职业产生厌恶情绪,出现职业倦怠。

二、建构人文理念,缓解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一)学校构建规范而有弹性的教师观,注重人文关怀。

1、挖掘教师自身潜能,帮助教师树立积极健康的角色观,寻找成功感。教师劳动的收获,是精神产品上的收获,是个短期无法看见效益的收获,只有认识这个特点,方能细细体会自己的成功和欢乐。

2、实施人性化管理,尊重教师的权利。

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劳动。学校科学地安排教师工作,适当控制教师工作量,帮助教师解决好劳逸结合问题。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减少管理层次,不给大家增添额外的负担。

其二要创造机会,引导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健全民主管理机制。教师对校内事务及资源要有知情权,并有参与学校各项决策的权利等等。其三,帮助树立信心,增强斗志。当成绩平平的教师工作目标圆满完成,取得成绩时,应该按照奖励制度不打折扣地给予经济奖励,并且授予荣誉,肯定成绩,产生激励与示范作用。当教师工作、经济、家庭等方面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使教师无后顾之忧,能够安心工作。

其四,工会组织因地制宜的尽可能地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大家在高强度的工作之余,经常性地举行一些活动,如文体活动、参观研讨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加归属感,也使教师适当放松,紧张的生活得到调整。

(二)建立一重种民主、开放、和谐、进取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工作环境对于教师有不同的影响,民主、开放、和谐、进取的工作环境将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学校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如教学管理制度、经济效益制度等,使教师在竞争上岗、晋升职务、评审职称、进修深造、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能够获得公正的对待,大家一视同人,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积极探索,人人都有出彩机会。

(三)加强教师专业化成长。对于目标缺失的倦怠者,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确定更高的专业发展目标,激励这些教师继续前进,或通过教师激励机制使这批教师在较高的平台上实现阶段性发展,并利用好这批教师,在教师的培训培养,师徒结对,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引导更多的教师发展,使之成为学校的重要财富。

总之,职业倦怠在教师中普遍存在,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整个社会都应该给予深切的关注和积极的支持。为了广大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此类现象需引起足够重视,找出问题解决的策略,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先进的教育策略》

张先华著

2、《教师教育:实践与思考》

梅新林 杨天平著

3、《教育管理与领导》

篇6: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的“职业倦怠”,它的危害不仅在于其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更在于它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在我们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看到把工作不当回事的教师,她们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对工作渐渐失去了热情、新鲜感和好胜心,一切只是在惯性的轨道上滑行。责任感和工作的疲惫感把老师们搞得精疲力竭。有一位从事了多年的幼儿教师无限感慨地说:辛辛苦苦数十年,每天都是提着“心”过的,每日下班了,才算把“心”放在原来的位置,真累啊!因此,在人们比较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也更加应该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所以对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首先要从它产生的原因和现状去分析。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给予幼儿教师经济待遇偏低

尽管教师的待遇在近年来不断提高,但与其他职业相比仍然偏低;而教师们也普遍认为自己劳动所得的报酬与家长和社会赋予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不相称,这使教师感到非常不平衡,从而导致了教师的职业倦怠。随着社会的进步,幼儿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家长和社会都对幼儿教师寄予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幼儿教师每天都有很多工作要做,他们既要关注幼儿的吃喝拉撒与安全,又要负责对幼儿进行知识、技能、规范的教育与指导;既要考虑班级内部环境的创设,又要及时处理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既要熟悉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按照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准备教学工作计划。幼儿教师的付出与回报已不能对等,所以部分原因是从待遇角度上导致了教师职业倦怠。

(二)幼儿教师在社会中的声望、地位偏低

有些家长认为幼儿教师也就是“每天哄哄孩子,和孩子玩玩游戏,照顾好孩子的每一顿饭,帮助孩子穿好衣服,睡好觉就已经很好了”,在他们眼里,幼儿教师就是他们的保姆,他们稍不满意,就到领导哪里告你如何如何,甚至把没有的事,也添油加醋,把他说成真的一样。殊不知幼儿教师也同样要书写学期计划、月计划,要设计每一天的教育教学活动,还要有更多的时间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从孩子的兴趣点和需要出发,准备活动材料,生成活动内容,养成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等。说到“教案”,我也有一小点感想;课前“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写“教学反思”也必不可少。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当我们上完一节课之后,再对自己上课的得失,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孩子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她促进孩子的发展,有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再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不仅为以后更好的设计教学活动,为我们积累经验大有帮助。但写教案与反思的量不在于多,如数量很多的话,教师只为了应付,盲目的抄教案,没有时间去研读教案,这也达不到一定的效果,只是浪费时间罢了,我个人认为教案与反思有必要写,但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二、工作环境及工作制度的影响

(一)幼儿园工作内容偏多且重复性强,使得幼儿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1)工作名目繁多

幼儿教师每个学期的案头工作名目繁多,主要包括有教案、周计划、观察记录、教育随笔、会议记录、科研、工作总结、家园联系、各种教具等等。这些工作花费了她们许多精力,占据了她们许多思考,吸取新知识的时间和自由创作的空间。据了解有一半的幼儿教师经常在家做幼儿园的工作。(2)班级人数多

幼儿园里普遍存在严重的超额现象,班级幼儿人数过多,必然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且面对如此多的自控能力低的幼儿,教师组织一次活动是十分艰辛的,即便是平时活动,几小时处于吵闹的环境中也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何况还要提起十二分心来以防事故的发生。可见,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是十分大的。

(3)业务学习多

根据上级的规定,幼儿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一科继续教育学习,以获5个继续教育学分要获得着5个学分,幼儿教师必须挤出业余时间参加在电脑前不断更新时间,进行继续学习。

(二)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构成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

长期以来,教育评价左右着幼儿教育的方向以及广大幼教工作者的观念与行为。教师的工作若得到积极评价,便会以更为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工作;相反,则会产生心理负担,增加工作压力。而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评价体系是不完善的:一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二是评价方式简单划一。而结果基本上都体现在对幼儿教师的奖惩上,没有达到真正评价目的。

三、解决策略

所以要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从社会角度来看,首先要提高幼儿教师的地位与待遇,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幼儿园角度来说,给教师创设宽松、积极的工作环境,给予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教师在工作中所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工作的辛苦与压力,还有自己专业成长的幸福、工作的乐趣。从幼儿教师本身来说,就要精通自己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把幼教工作当作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来做,只有精通了自己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才能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胜任感、轻松感,才不会为工作所累;多和同事、领导沟通交流,多帮助别人,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多些宽容,多些接纳等等;学会心理调控缓解压力,放松情绪、调整观念。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倦怠】相关文章:

情绪倦怠05-08

工作倦怠期04-14

工作倦怠感05-12

职业倦怠期05-04

职业倦怠现象05-08

教师职业倦怠论文05-11

护士职业倦怠论文05-12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07-05

教师克服职业倦怠07-06

职业倦怠研究综述04-22

上一篇:凤岗县龙泉中学门卫工作职责及考核办法下一篇:Guitar pro 4.0 综合教程软件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