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心得

2024-04-10

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心得(精选11篇)

篇1: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心得

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心得

在社会工作实务的课程中,朱媛媛老师给我们上了有关于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通过让大家体验学习运用的方式让我对萨提亚治疗模式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萨提亚女士是全球知名的家庭治疗创始人,被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致力探索人与人之间及人类最深层、最本质的问题,特别是探索人在家庭中学习到的沟通模式是如何深远地影响他一生的命运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萨提亚女士相信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不断地在演变、成长,而且永远都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多朋友从中都寻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的平静、喜悦和力量,也同时为自己创造了更幸福的亲密关系。

经过八节课的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笔者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自己所学到的萨提亚疗法的内容:

一、萨提亚冥想法

一开始上课后,老师让大家闭上眼睛,然后播放一段很柔和的音乐,让大家进入安静的冥想状态,一段段温暖平和的冥想小语,如涓涓细流润泽你身体的每个角落。冥想的时候,就好像进入美丽的花园,欣赏到内心深处的美景,与自己内在的力量联结,从而获得一种安宁和平和,获得更多的力量。冥想也许不过是三十秒的时间,但要让它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意识到: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也使得自己的力量有可能发展和增强。当你让身体放松、由你掌控时,你的身体才会开放地迎接你毫不费力就能吸入的气息。吸气是一件不必费劲的事。允许你的身体放松并在体内营造出开放接纳的环境,才使呼吸有可能完成它的工作。让我们牢记这一点:我们的身体只有在放松的时候才运作得最好。这时,不仅是身体能最有效地发挥功能,我们也得以有力量。

或许我们能给自己允许,允许自己在一天当中更经常地想到要去和自己的身体连接,注意让它放松,并再次向自己重申:放松和呼吸能够加添你的力量。这样,当你真的想要从事某种极富挑战的活动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放松身体、与呼吸接触来做好准备。你的意志力在身体放松并与呼吸接触的状态下可能也会更有效。

二、冰山理论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认为在人的行为和应对方式的表象下面,依次有“感受”、“感受的感受(为什么有这种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己(我是谁)”的根源问题。这个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心理治疗师需要做的工作往往是透过来访者的表面行为,去探索来访者的内在冰山,从中寻找出解决之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认识到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会改变!萨提亚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他帮助人们不再纠缠于冰山上行为的是非对错,而是通过透视冰山下的不同层面,发现每个人行为背后的内心渴望与期待。毫不夸张地说,冰山是对人性本质最深层的认识和了解,任何做与人有关工作的人,无论是管理者或父母,都应该了解冰山。三、四种应对姿态

根据萨提亚的模式,人有四种沟通姿态: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讨好型的人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言语中经常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行为上则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和乞怜。指责型的人则常常忽略他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都是你的错”,“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究其内在经历,指责型的人通常孤单失败,但他们宁愿与别人隔绝保持权威。超理智型的人极端客观,只关心事情合不合规定,是否正确,总是逃避与个人或情绪相关的话题。他们告诫自己:“人一定要有理智”。打岔型的人他们表现出了幽默和创造力。他们也有孤单和焦虑在。这样的4种反应被称为”失功能“的反应模式,很多人因为无法面对内心的压力转而崩溃。为什么压力这么难以消除?如何才能让自己”恢复正常“,重新振作起来?在萨提亚看来,一切要从自己的内在开始。所有的沟通都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即自己,他人,情景:如果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是指责;如果只有他人,没有自己,是讨好;如果只有情境,没有自己也没有他人,是超理智;如果既忽略自己,他人,也无情境,是打岔。这并非说哪种方式更好或者更糟糕,而是认为,你的关注点应该保持自己的表里一致。

这样的学习之后我们有个发现,就是“他人的重要性”,我们都好渴望关注,好期待他人的接纳认可,好害怕孤独,害怕自己没有作为,我们都努力的想和他人维持平和、友好的联系,哪怕要自我牺牲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或者讲冗长的道理,或故作轻松的打岔。我们都希望别人能理解我们的感受,可表达时,又常常被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而掩盖掉。

虽然学习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课时不多,虽然只是学习了其中一小部分内容,但是还是让我们开始对这一经典的治疗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促进我们自己去深一步学习了解这些知识。它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以后的社工工作里面,还将会对以后自身的人际关系处理有着很大的影响。

篇2: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心得

——《萨提亚模式治疗课程》学习感想

十月十七日我有幸参加了家庭治疗大师,著名萨提亚治疗专家,来自买来西亚林文采博士为期五天的《萨提亚模式之转化式系统治疗课程》。从早到晚满满的课程,晚上疲劳地坐公交车回家,不过还是觉得很开心很幸运。这次的累,是充实的累和收获的累,因为在那里,我第一次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了大师的风采,使我感受到了智慧与人性的关怀!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好多名词,我很惊奇文采老师在咨询的时候能够如此一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很多时候,她知道一切,但是为了保护案主,她很小心地选择信息,同时洞悉自己、对方的感受以及环境的状况,是很难很难的,心理咨询真的是门高难度艺术,需要心态,需要左右脑并用,需要无暇的善良,需要很多很多。当然,文采老师提到的最触动我的一点是,对自己的一致,对身体的任何一种感受一致,尊重自己的身体,尊重自己的需要。

课后按照老师的推荐我又读了《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这本书,我认为,萨提亚治疗模式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由于萨提亚的治疗法有很多地方与传统治疗方式迥异,故被称为萨提亚治疗模式。坚持人人平等,人皆有价值的想法。“通常,黎明前会有一个非常黑暗的时刻。”“希望就存在于我们的选择之中。”“为什么金钱易得,而心灵深处的内在平静却难以触碰呢?原因在于,我们太习惯于向外索取,却少有内在的探索。”作者相信只要做出改变的选择,一切都将会使得曙光重现,这是多么乐观而又充满人性关怀的思想呀。回到现实,尽管我们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社会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这些人,但是我们也依然可以选择,选择人性的价值,选择希望,选择改变。对于未来,目睹了过多的社会阴暗也曾令我陷入过悲观,但是看过萨提亚使我再次找回了人性的光明,看到了正在不断出现的理智和人性的花蕾,而我们所要做的,便如萨提亚书中所说的“现在急迫的任务是我们要滋养和发展正在出现的理智和人性的花蕾。我们过去所苦苦追寻的是对技术发展以及智力能力的疯狂地了解,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发掘人类的价值——道德的、伦理的和人性的价值,这些可以有效地勇于人性自身的发展。当我们实现这一追求的时候,将能够欣赏这个最美好的星球,享受居住在这个星球之上的美好生活。”

作为一名初步接触萨提亚专业培训的我,一个超理智的我,最后融入到萨提亚治疗模式中并积极参与和体验,让我感受到无法抗拒的力量,感受到我是谁,我的心与我的身体融为一体。也获得了一些启发:

一是学习萨提亚治疗模式,要理解这个模式的信念,并会在实践中指导和运用;

二是在掌握原则的基础上,不能想当然,要打破以往所有治疗模式的框架,面对当下情况合理处理和运用;

三是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暂进,反复练习,体验生活或家庭问题处理中保持一致性的必要性和运用不一致性的可能性,探索冰山,追溯自我成长的本源,发现现实生活中一些困惑和问题,体验其中的感受,探索感受的感受,期待具体的变化,提出渴望达到的目标,用自我实现价值较高的方式寻找到一致性,改变自己去影响周围,有想法只是一个开始,有效的行动才是改变的真正进行状态,才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篇3:萨提亚模式:班主任工作的新视阈

关键词:萨提亚模式;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11-0024-03

萨提亚模式是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提出的一套以“家庭系统”为出发点,以自内向外的方式提高个体自我价值感、改善交流沟通模式、发挥个体最大潜能的心理成长模式。该模式以系统论为指导,通过调整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方式,启动家庭系统中积极的动力因素,从而更全面地处理个体的心理问题。萨提亚的哲学本质观是尊重人类个体内部与生俱来的生命力量,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提高个体自尊,最终目标是使其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本文试图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理念,在班级管理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内化萨提亚理论的精神内核,通过探析学生的内在需求,发展“种子”模型的管理模式,培养“表里一致”的师生沟通姿态,来提升学生个体潜能,意在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一、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冰山隐喻

冰山隐喻的理论溯源于弗洛伊德的意识和潜意识。意识层面是露出海平面的冰山一角,剩下的绝大部分在水平面以下,是人的潜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潜意识决定人的行为及表现。萨提亚把人的内心比作一座巨大的冰山,冰山一共有七层,人的行为方式在冰山的最上层,也就是水平线上人们可以观察到的部分(见右图)。[1]水平面下依次为:应对方式(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等);感受(喜悦、兴奋、恐惧、愤然等);观点(信念、假设、主观认知等);期待(个体对自己或对他人);渴望(被爱、被接纳、被认同等)和自我(个体的生命力、精神、灵性、本质等)。越往下面,越能反映个体内心最为核心的部分。例如,期待、渴望和自我认知是个体生命互为联结的部分,是人获得改变的动力和源泉。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学生,萨提亚的冰山隐喻能帮助班主任更好地发现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很多时候,班主任只是看到学生外在的行为,而忽视了行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有些学生故意制造一些事端,以上课迟到、不交作业、撒谎等来吸引同学和老师的注意。其实,这类学生内心最渴望的是被关注、被认同、被关爱。如果班主任能探究学生的内在需求,对症下药,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模式:“种子”模型

萨提亚模式把家庭系统分为“封闭”和“开放”两种。封闭系统中的关系建立在等级结构之上,有权之人通过奖励或惩罚的方式来对待个体行为。在开放系统中,系统能量是流通的,关系建立在“人人平等,人人皆有价值”的基础上。基于此,上述两种系统衍生出了两种应对模型——“威胁和奖赏”模型与“种子”模型。“威胁和奖赏”模型认为,每个人要想成为有用的人就需要控制与被控制,人与人之间存在等级关系,位高之人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帮助别人学习正确的处事方法,并严格规定他们所期望的角色和行为,并通过奖赏和赞扬的方式来表达对对方的爱。“种子”模型认为,每个人生来就具有独特的潜能,在适宜的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真正充满爱的,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2]

现实中,一些班主任不自觉地陷入“威胁和奖赏”的班级领导模式中。这些班主任认为,班级管理建立在以支配 / 服从力量为基石的体系上,带好班级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好学生。由于他们自认在学识和能力上优于学生,所以预先设定了自认正确的目标,同时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规范学生行为。

【案例】“官二代”小东,仗着父母是政府高官,家庭条件好,在班上目中无人,是个名符其实的“小霸王”。由于从小到大在校经常犯错,他已经习惯了老师的惩罚。既然“惩罚”对小东没用,为何不采用其他方式呢?B老师细心观察,发现了小东的闪光点——虽然表现霸道,但小东还是挺仗义的,同学们私底下还是很听从他的。B老师有意称赞小东有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并提名他担任 “劳动委员”。自那以后,小东对学习有了兴趣,且兴趣越来越浓厚。身为班干部的他为了给同学带个好头,开始学习自检自己的不良行为。在一次次自检中,小东取得了让所有人都很意外的进步……

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有智慧的班级领导者应该是那些持有“种子”模型信念的班主任,认为每个学生具有潜在的能力,这种潜能就像种子一样,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生根发芽。因此,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要创造条件与机会帮助学生挖掘其潜在的能力,一旦激活潜能,学生就可能实现自我突破的质变。

三、班主任与学生的互动模式:表里一致的师生沟通姿态

萨提亚认为,人类处在由自我、情境、他人三要素共同构成的互动模型中。她把人们应对压力的互动模型的方式称作生存姿态。当人体处于低自尊状态,缺少自我价值感时,要素中的一个或更多要素变得凸显,剩下的要素受到抑制。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使用不同的姿态应对,一般可以归为讨好型、责备型、超理智型以及打岔型。[3]处于讨好型生存姿态的人会尊重交往中的他人和情境,但容易漠视自我价值,以牺牲自我为代价;责备型的人只考虑自我和情境,忽视交往中的他人,表现为不断挑剔指责他人,把责任归咎于他人;超理智型的人仅仅考虑情境,忽视自我和他人,集中反映在个体对客观环境的关注上;打岔型的人忽视的不仅是自我,还有他人和情境,常常通过各种方式把别人的注意力从话题上岔开。与上述四种低自尊的应对方式的生存姿态比较,萨提亚提出了一种高自尊的应对方式,即表里一致的生存姿态。在这种状态下,自我、他人和情境的力量实现了平衡,三者呈现一致性,是一种完满的沟通方式。萨提亚提出了实现表里一致的沟通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关注、接纳、承认个体的感受;第二层是让个体的认知与期望一致;第三层是尊重个体的内部生命力。

nlc202309040339

但是,现实中班主任与学生的互动模式常常以责备型与超理智型为主。学生一旦犯错,老师就下意识地把责任归咎学生,没有考虑自身存在的问题;或者一味对学生讲道理,而忽略了个体及情境因素。如果班主任能够采用表里一致的师生沟通姿态,从自身、学生、情境入手去分析,而不是一味指责或说理,就能真正实现有效的师生沟通。下面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说明。

【案例】据数学老师反映,班里又有20多名学生未完成数学作业。按照往常,C老师会让那些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去操场上跑圈,作为对他们的惩罚。但是,这个方法已经用了三次,并不奏效,未完成作业的人数有增无减。这次,C老师采用了其他方式来处理。首先,找几位成绩较好的同学谈心,了解他们数学学习的情况。其次,与那几个屡次不交作业的同学单独谈话。后来,C老师了解到,不按时交作业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由于老师上课速度快,很多同学跟不上进度,作业根本完成不了。另外的原因是,由于校园主题活动实现轮班制,这个月正好轮到本班负责,不少同学因此耽误了学习。基于此,C老师准备了一堂班会课,与全班同学真诚互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结果,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找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

四、班主任工作的最终目标:提升学生个体潜能

萨提亚模式以人本主义理念为基础,核心要素为“人人平等,人人皆有价值”,相信每个人都拥有在身体、情感及心灵上的生命力量。而且,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持续发展,改变自我,增强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对于个体来说非常重要,是人类力量与灵性的外显。人的自我价值不是我们是否拥有它,而是我们如何去体现它。萨提亚模式关注的重心是个体自我成长和潜能开发。同时,萨提亚认为治疗师本人及所持有的理念比任何专业手段更为重要,是对治疗最为有力的工具。

现实中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是以工具主义为取向,他们认为班级管理的好坏在于学生是否听话,是否能达到老师所设定的目标,为学生制定整齐划一的条约和规章,压制学生个性的成长,活生生的学生个体沦为班主任管理的客体。下面的案例说明,教育不是教导与管制,而是一种心灵的浇灌与感应。

【案例】从农村转学来的小武学习成绩很差,第一次见面,他父亲告诉我,希望我好好管管他的小孩,甚至告诉我可以“动武”。我想,难道他的小孩如此顽劣,要用如此方式才能奏效?见到小武本人后,我发现他其实是个很自卑的孩子,成绩差并不是态度不认真,而是之前的基础没有打好,上课跟不上进度。如果我用严厉管制的方式,只会增强他的自卑感,对学习有害无益。于是,我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小武,邀请他一起吃午饭,建立信任关系;鼓励成绩好的同学和小武组建互助小组。没想到,小武的成绩突飞猛进……

萨提亚模式中的治愈关键并不在于治疗师本人,而是通过治疗师激发来访者自身的能量,从而达到来访者的自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对人的最根本作用是唤醒沉睡的意识或心灵”[4]。同样,班主任工作的关键不在班主任本人,而在于相信每个学生自身的力量,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为学生发展创设条件,唤醒或激发学生自身的能量。

参考文献

[1]梁慧勤.冰山理论在处理师生冲突中的应用[J].中小学德育,2013(4):58-60.

[2]杨明娟.萨提亚治疗模式简介[J].社会心理科学,2008,24(1):68-73.

[3][美]萨提亚.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聂晶,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21-60.

[4]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研究中的现场观察[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责任编辑 颜雪梅

篇4: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心得

敦化监狱:盛国东

1951年,萨提亚采用联合治疗,接待了她的第一个家庭。事情起源于她对于一个已经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青年女子的治疗。经过了大约六个月的治疗后,这位病人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在这之后,萨提亚却接到了来自病人母亲的一个电话,她的母亲声称自己将要控告萨提亚离间她们母女之间的感情。萨提亚并没有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这位母亲的话,而是听出了她的声音中隐含的请求。于是萨提亚邀请这位女士和她的女儿一起来参加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当治疗开始之后,女儿与萨提亚之间的关系顿时开始瓦解,这位年轻的女性似乎又回到了她治疗过程的起点。

而当萨提亚继续与她们两个治疗的时候,一种崭新的治疗关系渐渐在母亲、女儿及治疗师之间形成。由此,萨提亚想到邀请这个家庭中的父亲也加入进来。但是当他真的成为治疗过程中一部分的时候,刚刚建立起来的治疗关系再一次土崩瓦解。此时此刻,萨提亚意识到她开始接近事情的核心。

她询问在这个家庭中是否还有其他成员存在。余下的这个成员被家人描述为“黄金宝贝”,他是家庭中的儿子,同时也是女儿的兄弟,当他进入治疗室,并展现出他在家庭中的权力地位时,萨提亚更加清楚的看到了女儿所扮演的毫无地位可言的家庭角色,以及她为了在家庭系统当中生存下去而做出的种种痛苦的挣扎。

这些早期的经验以及接下来许多相似的案例让萨提亚意识到了在家庭体系中存在的动力和力量。治疗开始更明显地选择多个家庭成员的参与,而不仅仅被认定病人的个体进行工作。萨提亚不断的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以达到干预整个系统的目的。

每一个成员的不断成长和变化,既可能像一首生命和谐一致的交响乐一样美好,也可能成为一场令人绝望的斗争,在痛苦和自我挣扎中不断被塑造,并最终发展为一个功能不良的家庭系统。

大多数犯人之所以犯罪,从根上说都来源于功能不良的家庭。而对于每一个犯人而言,家庭又对他们的改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于一些心理问题严重的犯人。我曾经用一年的时间研究了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很受启发。做为监狱的心理咨询师,我也试着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我和我们的民警组成了一个家庭系列,尽量还原犯人的家庭原样。从而触动他的思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 “家庭重塑”的手法,用在场的其他人代替求助者的家庭成员,让求助者摆出自己的家庭结构,并将自己的不满、愤怒、失望、委屈这些压抑的情绪对着“替身”宣泄出来。

服刑人员佟某,因盗窃罪被判刑三年六个月,于2008年12月9日入我监狱服刑改造。2009年2月27日下午14点多,在劳动车间趁同犯都去放茅之机,用小剪刀将右手臂划伤。事后据了解,该犯在4岁时父母离异,母亲不知去向,由父亲抚养长大。在其上小学二年级放暑假时,跑到兵工厂附近玩耍,不小心被电网击伤,在医院住了四个月才出院。后来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在家。他的父亲没有正式工作,为了养家糊口,就得出去打零工,每天是早出晚归,根本就没有闲暇时间来照看他。一个人在家没意思,他就经常出去和一帮孩子玩,时间长了,就经常不回家,东家住西家住的,久了就开始学坏了,经常偷东西,被抓住了警察拿他也没办法,因年龄太小,负不了刑事责任,只能送他回家,父亲的管教根本就不起作用,只能是耳边风,他依然是我行我素。等他年满十六周岁时,再犯事时,警察可就没那么客气了,他就成了派出所和拘留所的长客了。在2005年的11月份,他因盗窃罪被劳动教养一年,2007年6月份又因盗窃罪被拘役六个月。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厌倦了在外漂泊的生活,非常渴望有个温暖的家,他就回到了家,可这时家里却发生了变化,他的父亲给他找了一个继母,刚开始两个人还能和平相处,时间长了就出现了矛盾,继母总说他是多余的,没有他她们夫妻俩会过的非常好,所以就对他非常不好,致使两人经常吵架,他最后一次离家出走就是与继母吵架才走的。这次划手臂是因为头一天家里邮来个邮包,邮寄人的名字是他的继母,他看到这个名字就非常的反感,想到她的诸多不好,就非常的闹心,由此也增加了他的顾虑,出监后还能不能回这个家,今后生活还有没有找落,因此他的情绪非常的焦虑烦躁。为了缓解这种焦虑的情绪,他就采取了划手臂这种方式进行宣泄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佟胜杰的经历就说明许多主要事情的根源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就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他的内在感受。

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我对他采用了雕塑技术。我在民警中选择了几个人分别代表他的家人。他的父亲和他的继母。(这也是受了海灵格的启发,并且受限于监狱这一特殊场合,家里人是没有办法在现场的。)我要求他和民警雕塑出一些姿势,通过身体语言来获得他们正在沟通的信息。这些身体姿势将那些通常超出来访者意识范围的隐蔽信息重新带入了他们的的意识觉察之中。在运用雕塑技术中,我发现他特别需要他自己的个人空间,不论这种空间是大还是小:他非常强烈的希望得到一些可以证明自己价值的东西。他的人生轨迹使他的自尊水平非常低,这样的低自尊使他不能很好的活下去,并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任何一个罪犯,他都是低自尊的。在关系中常常被描述为等级式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们常常处于屈从或低下的位置,往往表现的十分脆弱。而民警往往不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表现的优越和强大(大多是无意识的)。这时的犯人的主观感受大多是空虚、愤怒、恐惧和无助。与之的一体的身体语言则包括讨好、指责、超理智、以及打岔等姿态。这些姿态无疑是在昭示我们那些掩藏在表面之下的心理创伤。

在随后的咨询中,我逐步帮他找到他的价值感、希望、对自我的接纳,赋予自己的力量,以及担负责任的抉择的能力。我建议他每天早晨站在镜子前,并且对自己说三遍:这个世界因我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个艰难的过程,特别对一个罪犯来说。)我保持了和他短时间内多次接触。帮助他寻找他的资源,并培养在高自尊水平上做出选择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向他展示接纳和理解,而不是评判,我鼓励他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内心的每一个角落,告诉他即便那些令人厌恶的事件也具有特殊的价值:它们同样是我们内部资源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尊重自己所有的感受,才能够对如何处理它们做出由衷的感觉。并利用这些内在的部分来帮助自己成长,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

完整的自我总比人们所看到的自己更多。就像我们虽然看不到自身手指中的骨骼,但是当我们移动手指时,却同时有着对于这些骨骼的认识和知觉。

服刑人员朴某,1981年7月9日出生,1999年8月曾因盗窃罪被判刑4年,这次又因为盗窃被判刑3年。该犯入监后目光呆滞,经常低头想事,高度近视,表现忧郁,性格内向,好静,孤僻,缄默冷淡,落落寡和,不与他人沟通,经常暗自流泪。据了解,朴犯自幼被养父母抱养,至今也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虽然是被抱养的,但养父母对他很好,他的童年过的还是非常愉快的。但好景不长,在他上初中的时候,养父母的感情开始出现裂痕。在他初三快毕业的时候,养父母终因感情不和而离婚。学习成绩不错的他因为缺少了养父这个经济支柱,不得不放弃了考大学的梦想,只能上了一所职业中专,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音乐专业。在学校,仅靠养母打工挣钱已很难维持他的日常开销,看到别的同学穿漂亮衣服,上街购物下饭馆,他的心理开始不平横起来。他就开始偷别人的东西和钱物,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锒铛入狱。等他出狱后,养母已远嫁到韩国去了,不再管他。为了生存,他就到酒吧去给人弹钢琴,有时候也到教会去帮忙,看到教会的东西没人看管,他就又把手伸向了教会,最终再次入狱。入监后,看到别的同犯亲人来接见,回来后兴高采烈的神情,他就越发感到

自己孤独可怜,自卑心理也越来越严重,所以经常自己暗地里哭泣,甚至有时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接待朴某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建他的自尊。好的治疗必须检验这种代际传承下来的不良模式,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它们,并予以转化。因此,我将大部分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更新他的体验,并将他们从童年习得的、受限制的功能不良的应对模式当中解放出来。通过层层解析他的行为、感受、观点、内心的期待、真实的渴望,从而了解真正的自我,达到让他对自我的认同与接纳,提升自我的满足感。

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每个人每天大约会产生5万个想法。如果你拥有积极的态度,那么你就能乐观地、富有创造力地把这5万个想法转换成正面的能源和动力;如果你的态度是消极的,你就会显得悲观、软弱、缺乏安全感,同时也会把这5万个想法变成负面的障碍和阻力。

要想重建高自尊,必须让他经历整个改变和转化的过程。过程是唯一改变的道路。无论年龄和所处的环境如何,改变------特别是内部的改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可能发生的。对于那些陷入困境并感到自己毫无希望的人来说,这一理念格外重要。

我同样运用了雕塑技术,并成功的让他理解:他只能接受现实,接受父母给予他的不完整的爱。对于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的事情,他只能顺从。否则你只能一直背负着这个愤怒,让它继续耗费你的能量,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自己之所以对父母有着那么多的怨恨和失望,都是因为他对他们有太多的期待。但这种期待是你的,但当期待不可能实现的时候,你是否还要一直捧着它。并处理了他愤怒和受伤害的情绪,让他接受了自己此时的情绪,为自身和情绪负担起完全的责任。他渐渐的平静下来,接受了每天的生活,并逐渐走上了积极改造的道路,最后被依法减刑7个月提前释放。

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从根本上帮助犯人接触到他们隐藏在认知水平之下的深层渴望。知道认知层面上的改变还不足以转变他们更深层的应对模式。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我广泛地采纳了经验性的模式,实践证明,直接的体验远比某种技术更具有效力。

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其治疗目标是促进健康,而非是消除症状,是将犯人表现出来的病态能量转变为有利的用途。转变和萎缩原则是达到这些目标的基础。即如果导致症状发展的过程改变了,那么症状就会瓦解。这个过程是附加的,因此咨询师不必特意去消除任何事物。如同走进一个黑暗的房间,当打开电灯,黑暗就消失了。我们所做的只是增加了光亮,并没有消除任何东西。这同我们在教育情景中运用消退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关注于犯人出现的问题常常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应该将关注点放在鼓励犯人的值得肯定之处,相信犯人的自我成长能力,从而使犯人产生认同感,逐渐把能量转移到积极的地方,而问题自然会得到“萎缩”。

篇5: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心得

萨提亚模式下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初探 作者:蔡晨晨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年第03期

萨提亚模式是一种以成长作为取向的理论模式,原应用于心理学范畴,现已被各界所熟知。该模式下,提高德育有效性主要是提高德育对象自尊、强化人性关怀,以达到道德内化的过程。本文从增强德育民主、健全道德人格、加强道德反思教育三个方面阐述萨提亚模式体系下探究提高德育有效性的可行性。

萨提亚模式;德育民主;道德人格;道德反思

萨提亚模式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是由美国首期家庭治疗专家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Satir)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该模式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体现积极乐观的价值资源取向,最终目标是让个体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现在萨提亚模式不仅仅应用在心理学范畴,俨然已经越来越被各界所熟悉和利用,教育界也能充分发掘该模式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将其运用到教育实践当中。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有效性问题可以成为两者的结合点,进行深入探究。随着近年来学校道德教育偏重社会本位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而淡化个人价值和人文主义,致使德育有效性逐步降低。因此,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使儿童和青少年在校得到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政治觉悟的提高是学校德育工作者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增强德育民主,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学校德育的主导者是教师,即教育者们,德育过程是基于一定的德育目标,使用多种德育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与实践,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教育活动。作为德育的对象儿童以及青少年,则以主体性的视角接受教育者德育活动中所传达的含义,发挥主观能动,将其传递的德育内容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品质。然而,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水平较低的阶段,道德教育的重心仍然向主导者倾斜,德育民主丧失,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提升,德育有效性自然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

(一)“等级模式”向“成长模式”转变

萨提亚认为,“人们对于世界的感知方式不是归入等级模式就是归入成长模式。在„等级模式‟中,仅仅有一种关系存在:某些人处于优势,而有些人处于劣势,这是一种支配—服从式的安排,也被称为威胁—奖赏模型。”学校师生德育关系中教育者往往手握权威,具有奖惩权力,更是学生道德认同楷模,德育现象多呈现为单向性、说教式、强制性、刻板化。因而,处于屈从或是“低下”位置的学生在等级关系下表现得无助、恐惧和空虚。“成长模式”则认为人们是相互平等的价值个体,生来就具备精神基础,并拥有独特性和崇高性以及成长发展的无限空

间,有能力通过来自内部的力量和自我确定来定义自身价值。德育意味着教育者将道德发展程度较低的德育对象看作同自身个体相同的生命力量展示,尊重其人格,平等沟通,发掘他们的道德潜质。遵循“成长模式”就能够让“教”与“学”的天平保持平衡,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的服从位置。德育从“等级模式”到“成长模式”的转变不仅是德育模式和程序上的变化,也是德育工作者面对道德教育本身及受教者时应对态度上的转变,学生从传统“自上而下”的课堂道德教育中得到释放,德育民主得到提升。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唯有在开放民主的教育环境中,德育有效性才能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二)建立学生“高自尊”,促进其德育主体性意识发展

有别于美育和智育,德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人文性。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道德的实质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学校德育容易忽视后者,又将前者解读成照本宣科。教育者须结合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及生理发展的规律特征,及时给予他们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鼓励和关怀,尤其是帮助学生建立起“高自尊”,去逐步发展其主体性意识。萨提亚理论指出,拥有“高自尊”的学生能够调整自身的精神状态,并引导向积极的理想行为,从而不会成为环境、他人影响下的牺牲品。教育者帮助学生建立“高自尊”可以从锻炼“移情”开始,“移情”是种在对事物进行判断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心理反应,理解他人态度及情感的能力。教育者和受教者双方都需要练习“移情”,这样能够促进双向有效沟通,达到教师尊重学生,学生理解教师的平衡关系。如此,学生逐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发现,自己主体地位同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支配与服从。学生德育主体意识的发展,使得其习得道德的主观能动性加大,他们建立起信心,更加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更加信任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且更快融入到学校德育的氛围中去。

二、理性引导“善端”,健全学生道德人格

孟子曰,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四德的源头,称为“四善端”,且“四端”如同人的四肢一样是生来固有的。笔者认为“善端”是天性的恩赐,德育的源头。那么,“善端”引向何方呢?近年来学校德育“社会本位”化抬头,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一味地统一培养框架和德育模式,以便德育对象能够接受规范化的道德知识,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框架形成对接。然而,这样的做法不仅忽视了德育对象的个体差异需求,还易带动出功利情绪,学生只知晓必要的德育内容,不考虑是否适用于其自身。因此,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须从德育使其成为道德人格健全角度出发,尊重个性发展。

(一)“种子理论”与内部资源的整合萨提亚著名的“种子”理论强调人性本善,生命珍贵而美好,就如同一粒种子,它蕴含了全部成长的潜在资源,但是需要外界适当的条件帮助它才能茁壮成长。不同的“种子”加上不同的“条件”,造就了不同的个性。“种子理论”与孟子之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培育每颗“种子”中的道德萌芽,给予它需要的“养分”和适宜成长的环境,如积极进行鼓励和表扬,施行奖励机制,班集体尊重个性、包容兼顾的文化建设,从而使得“善端”能够“生

根发芽”。面对自己的自身价值和内在道德资源,大部分人却选择将自己的各个部分打上“好”或“坏”的道德标记,并努力呈现能够被他人和社会认可和接受的良好一面,掩藏起“不良”的部分。然而受到压抑的“坏”的部分仍然需求得到释放,人想要压制的负担就会阻碍成长的机会和可能性。“整合内部资源”必须要承认和接纳我们自身道德品质中的缺点,借助外界动力和自身的长处以协作的、培育性的方式去利用它们蕴含的创造性能量。例如,我们常常听到的教导是,“小恶不改以后终成大患”,这种警示性的德育方式将会引起德育对象的羞耻和恐惧,使其注意力加重在“小恶”的控制上。恰当的做法是,令德育对象明白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道德缺陷,它们与生活环境、家庭因素、社会风气等条件密切相关,而每个人同样拥有了他人所不具备的丰富资源,并且足以转化这些缺陷,从而达到内外和谐统一。

(二)培养道德习惯,发展个性化道德人格

当德育对象开始正视自己的这份宝贵的道德资源后,并整合到平衡状态后,接下来发掘和维系道德素质和道德情操的关键就在于德育对象道德习惯的培养。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但是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教育者可以从“言传”和“身教”两方面相结合来进行。学生求善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在于模仿,因此教育者在学校德育中的道德楷模作用可谓是意义深远。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为人师者的一言一行都将会影响学生的道德倾向。而教师施教过程中普遍存在“言传”过盛,“身教”不足,也是妨碍学生的正确道德习惯养成和德育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道德习惯的养成,加快了德育对象稳定道德人格的形成。所谓道德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道德素质和外在的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健全道德人格的过程,伴随着道德认知、道德判断、价值取向等各方面走向成熟,意味着个体逐渐能够独立地、负责任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道德现象并做出合理的选择。人格的个性化是人性的自然倾向,也是人格健全和完善的条件和标志。学校德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更加凸显了德育“因材施教”的必要,因而塑造差异性的道德人格成为德育目标之一,从而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三、强化道德行为的反思教育,促进学生道德内化

萨提亚模式的理想目标,包含了使个体成为较好的抉择者,并且更能为自己的内在和外在负责任。应用到德育中就是培养学生获得一种能为自身道德行为负责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强化道德行为的反思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它能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逐步所要面临的各种道德现象做出更好的判断和选择做好铺垫。如果说德育是培养学生求善习惯的养成,习惯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道德行为,道德反思就是基于特定的现象或是情境,对道德行为做出反省,从而深化德育的效果。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的确是通向完美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德育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道德反省,培养他们的道德自律能力,把品德学习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联系起来,与健全人格的塑造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仁爱、独立、接纳的个性。

(一)提高德育活动实效性,提倡反思与自省

现在,不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都大力提倡并积极开展德育活动,种类繁多:有典礼仪式、观看纪念性展览、公益活动等,多数时候活动内容繁琐,德育主题不能突出,因而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难免流于形式,实效性不高。开展德育活动前,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是令学生有所启发,从而提高道德水平,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活动过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增加活动过程趣味性、鼓励每位师生参与进来,才能达到“育人”的效果。笔者认为,创造一个良好的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及反思的情境或者环节十分重要。例如,开展由学生角色扮演的道德两难故事,亲身体验“道德选择悖论”。“道德悖论”活动可以说是一种对道德困境的探究,故事情境往往牵涉道德、伦理甚至法律的知识内容,活动促使学生寻找各种选择的可能性,并分析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以及做出理性的决策。最后,还要检验这些选择的推理过程,对其抉择进行反思。“道德选择悖论”意寓决策者们接受各种抉择是需要勇气,因为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德育并非一定要得出一致的结论,也不是强制某个班级或集体产生某种“对”的答案,只要引导学生符合自身情况做出最佳的选择即可。模拟活动的效果是“代入”,当学生处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也能考虑行为的后果而做出合理的选择,并为自身的道德行为负责。德育活动的实效性体现在受教者是否对活动的内涵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且整理成自己所需的有用品质。德育活动的开展遵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方式,能够发人深省而非千篇一律的形式化,德育有效性也就得到了提高。

(二)道德“冥想”——德育的升华

冥想技术可用来改变人的意识,通过深层次的宁静状态,从而增强身体和心灵的平衡。在萨提亚的观点中,利用冥想技术能够开发掌管直觉的大脑右半部,提高对事物的觉察、认知、思考水平。冥想模式分为接受型和积极型。道德“冥想”可运用积极型模式,即有意识地选择和创造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或想象的事物,也就是反思自身的道德行为缺陷,激发自身渴望成为一个社会法律和道德伦理范畴内的并且具有独立道德人格之人的潜能。通过施行“冥想”,德育能够让学生完全取得深度反思自身道德的自主权。道德“冥想”的流程有四个步骤:1.制定一个道德目标:希望自己的道德行为某些方面的规范化或是戒除不良道德习惯。2.构建一个清晰的想法或情境:构想一个生动的道德情景,包含人物和事件,并尽可能地将更多细节展现其中,细致体味身处情境中的感受。3.保持脑中的意象一段适当的时间:可以加深对情境和感受的印象,使道德意识不断强化,能够深入人心。4.摒弃杂念并积极肯定:构思出的情境必须反复进行自我肯定,不断地加入正面的能量,把不自信和疑虑放置一边,练习所想事物的可能和真实。道德“冥想”全程都是处于一种轻松、平静的状态中,是一种凭借自身意念和思维引导内心“向善”的过程。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冥想训练,可以提高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增强对道德行为的反思,催生对优秀道德品质的向往,令德育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美]维吉尼亚.萨提亚.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04-432.[3]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4-179.[4]杨明娟.萨提亚治疗模式简介[J].社会心理科学,2008,24(1):68-73.[5]张玉茹.主体性德育模式与德育有效性的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68-69.[6]赵飞.德育有效性弱化探因[J].当代教育科学,2006(16):12-13.[7]陈建新.提升学校德育有效性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1(8):121-122.[8]赵志毅.德育的“意向”转向——兼论走向“实践理性”的学校德育[J].教育研究,2012

篇6: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心得

在大连联合心理咨询学习,常常有很多收获。这个周末,王仁勇所长带领学习萨提亚冰山理论的运用。以下是实习心理咨询师的学习感悟:

“今天去大连联合心理咨询所学习,王仁勇所长带我和另外两位学员学习了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运用,在画并试图的时候,呈现出自己的真实内在中有很多期待,更清晰的了解了自己的现状,同时也看到另外两位学员在所长的一步一步的引导下,逐渐找到了原本困惑的答案,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从中也能够看到所长精湛的业务水平,十分感谢。

作者---杨梅 实习心理咨询师”

联合心理咨询会将很多技术理念系统的教授给实习心理咨询师或者学员,反复渗透演练,让大家受益匪浅。

篇7:评述萨提亚家庭治疗流派

关键词:萨提亚家庭治疗 自我 他人 情境

一、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核心观点

人本主义理论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认为,人人具有内在潜能实现自我。与人本主义的观点相似,维吉尼亚·萨提亚倡导这样一种关于人类的信念,相信他们可以从内在的力量、动机和真实感中发展出自我成长和管理的能力。[1]当这一理论应用到萨提亚家庭治疗时,发展为个体拥有内部资源和选择及改变的可能。若情境适当,任何人的潜能都能得到发挥,并拥有较高的自尊和完全的能力来解决周遭的事情。在家庭治疗中,问题的出现就不仅仅归结到出现问题的个人,而是归结到与个体有着关系的家庭这一情景以及由此带来的沟通模式。治疗的重点在于改变个体的成长模式及其家庭系统的互动模式,使个体的潜能得以有效发挥。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有:

1.沟通过程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中心概念是“沟通过程”。沟通过程是在家庭这一系统中,个体与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它隐含着很多家庭中的问题,例如权力、亲密、自主、信任等。治療师可以运用这些互动成分近距离审视我们的内部沟通过程。沟通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其客观的反映了家庭这一微观系统的互动形式,是我们找到家庭问题并进行治疗的关键所在。

2.自尊

自尊是种理念,是种态度,是种感觉,也是头脑中形成的概念,它是由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2]家庭中的基本三角关系:父亲、母亲和孩子的沟通过程决定了个体感知世界的方式。家庭作为社会化的初级场所,对个体自尊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自尊作为影响沟通的要素,对个体形成怎样的沟通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3.家庭沟通模式

家庭沟通模式也就是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在萨提亚那里,任何一种沟通都会受到自我、情境和他人三个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良好的沟通方式即表里一致的方式。“表里一致”的人不仅会考虑到自我、他人对某件事的各种情感,同样也能够正确的分辨出事情是否适合于这一情境。

与表里一致的沟通方式相对立的是表里不一的不良沟通。分别是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性型和打岔型。讨好型的人忽略自己的感受,以一种愉快的面目、姿态来换取他人的好感。指责型与讨好型完全相反。他们只顾自我感受,只认为自己做的对,常常对他人、对社会抱有一种挑剔苛责的态度。超理性的人则忽视自我和他人,只注重情境,凡事都要求理性,是一种非人性机器化的客观。打岔型的生存姿态则是超理性的对立面。自我、情境和他人都不具有任何价值。惯于逃避责任。这四种表里不一的沟通方式实质上是没有把自我、情境和他人统合考虑。

二、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观点评价

1.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优点

(1)最大限度的肯定人,相信人的潜能,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萨提亚始终坚信终生平等且个体需要具备高水平的自尊。她不把来访者看做病人,而是肯定他们、鼓励他们。该流派最基本的信念是坚信家庭是一个温馨的、和谐的系统。

(2)萨提亚家庭治疗特色是注重个人“从内而外”的改变。相信改变是“从内而外”的,个体心灵深处的潜在渴望被重新挖掘才能流露出外在改变。

2.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缺点

(1)治疗理念过于理想主义。在萨提亚治疗理论中,人本主义精神贯穿于始终。萨提亚相信个人都有改变的可能,可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不同的禀性、不同的潜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其治疗理论存在一定的理想色彩。

(2)知识体系过于琐碎,缺少完整性。围绕萨提亚治疗通篇的理念是人有潜能,并由此而发出一系列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技巧。不可否认这些理论对于个体自信心建立方面的作用,但也应看到她的治疗理论过于琐碎,没有特别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三、萨提亚家庭治疗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实在是少之又少,权威学术性的著作几乎没有。只有零星的几篇期刊写到了萨提亚家庭治疗。

相比于理论研究领域的空白,萨提亚家庭治疗实务在中国的开展可谓发展迅速。萨提亚家庭治疗首次引入国内是在2003年,由香港著名的萨提亚家庭治疗专家蔡敏莉女士在广州举办萨提亚家庭治疗工作坊,随后引入北京、上海等地。经过9年的发展,全国已有几十家萨提亚家庭治疗培训中心,2013年也将举行首届萨提亚高峰论坛。现在国内的师资力量由国外和国内本领域的最知名专家组成。迄今为止,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公众课程超过30000次,其中包括个人成长、企业应用、亲子关系等系列课程。

萨提亚家庭治疗强调个体的内外和谐、人际和睦、凡事和谐高效的运转,这与我国倡导的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调一致。我国讲究儒家的孝、仁文化,萨提亚家庭治疗可以帮助个体达致身心和谐和家庭和睦。将萨提亚家庭治疗本土化,使之更加适合我国文化观念和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高赞人性光辉的文化指引和治疗理念,帮助个体及家庭共同构建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会是其在中国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维吉尼亚·萨提亚,约翰·贝曼,简·伯格,玛利亚·葛莫莉.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第5页

篇8: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

言语——同意:“这都是我的错” ,“我想要让你高兴”

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 ,恳求的表情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求与乞怜,让步。

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 “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篇9:萨提亚五种沟通姿态

言语——尊重现实、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情绪——稳定、乐观、开朗、自信

行为——接纳压力和困难、应对投入、顾全大局、乐于助人。

内心感受——虽有时惶恐,但仍充满勇气和信心,有坚强的毅力,当时和事后心灵充满了坦然和安稳。

心理反应——合情合理、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篇10:对一个萨提亚咨询师的问答

问:萨提亚模式很关注家庭的作用,您认为,一个咨询师之所以成为咨询师,和家庭的影响有何关系?您可以举您身边的同行的例子以及您自己的例子来说明。

答:一个咨询师之所以成为咨询师,和他的家庭密不可分。实际上任何一个人及任何一个职业,都与他的家庭密不可分。因为人本身就是家庭塑造出来的。除了先天气质不可逆转外,人的很多行为表现、性格特点、敏感力等能力、看待世界的角度都是家庭潜移默化培养的。

这个家庭的影响,也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特健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心理师,一个是饱经苦难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咨询师。这两类家庭里出来的咨询师,都非常的棒,也各有优缺点。

我认识一个心理师,是个年轻的姑娘。如果单看她的深度和学识,你不会知道她有多年轻,所以当我第一次知道她的年纪的时候还是吓了我一跳,我惊讶于她是如何在小小年纪对人生有了如此体悟,并对心理学有了如此造诣。后来一起上工作坊的时候,她被做个案的时候慢慢揭开了这层面纱,那是多么悲苦的一个家庭。从小父母离异,父亲远走高飞,母亲没有能力抚养,她几经流转于不同的亲戚家,为了生存而讨好每个人,未成年的时候被表哥强暴而无法言苦,甚至依然要去讨好。巨大的心理创伤让她接触到了心理咨询,然后为之感动,痴迷。她的家庭给了她很多资源:讨好每个人带来了她对人的敏锐,感受到生命中不同的重要他人采用不同手段所带来的影响,她都有深刻的体验,对于那种无助、自卑的体验及应对,她都曾经尝试过无数。所以她是无数个“痛苦的来访者”的缩影,并且感动于人的改变,这样一个自我成长起来的人,必然是个好的治疗师。而我则与她相反,我出生在80年代,正值计划生育,于是成了独生子,典型的两代人三个家庭照顾一个孩子的背景,我爷爷过世早,我们家是5个人照顾我:爸爸,妈妈,奶奶,外公,外婆。我家在农村,虽然没有富裕,但是基本生活是没有问题的。爸爸妈妈闲暇时间都非常多,从来没有“加班”这回事,于是我就有了爸爸妈妈的全心陪伴,并有了3个老人的陪玩。这给了我极大的安全感,从来不会有担心妈妈不理我这回事,让我敢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不必害怕被骂,所以我在人生道路上包括选择心理学都是很自主的选择。从小足够的爱的满足和物质的满足,让我对物质也没有多少匮乏感,更喜欢精神层次的东西。

问:不少人认为咨询师就像老中医一样,从业时间越长经验越丰富,从经验中产生的直觉也就更准确,您是否认同这一点?如果认同,您认为多大的年龄(或者具备哪些人生经验)才足以产生这样的直觉,如果不认同,理由是什么? 答:直觉的产生依赖于经验,从经验中产生、经历的事件越多,经历的世界越宽泛,直觉会产生的越多越准确。科学家无数的发明都依赖于直觉,但是直觉也来自于他们平时无数次的实验与失败的积累。直觉的产生和年龄有联系,但是没有必然的联系,小孩子也会有直觉,只是他们的直觉更多的与他们的经验和日

常活动有关。具备不同的人生经验,就会在不同的领域里有更敏锐的直觉。这个没有明显的界限。

咨询师的工作对象是人心,因此来自于咨询师较高的心理能量,来自于他们自己心的宁静和敏锐。这取决于咨询师的修养。咨询师的经验就是自我成长的经验。对于咨询经验的获得,也是借助于经手的大量咨询,如果更能理解、接纳来访者,如何站到更敞开的地方去陪伴来访者。

因此人们常说,咨询师的高度能到多高,就能带他的来访者多高。咨询师的工作效果,不取决于他有多少经验,而是取决于他有多高的个人成长。

萨提亚的咨询具有很强的人本主义风,更强调陪伴,和来访者一起努力改变,而不是“指导”他改变。萨提亚的改变是从对于爱、认可、价值等渴望的满足及自我价值感的提升完成的,而这部分必然是通过体验来完成的。如果咨询师自己没有得到满足,他就无法带领来访者去体验。

问:不少治疗学派都认为,咨询师最好的工具就是自己。您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答:咨询是一个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而不是技术干预问题的过程。治疗师的最高境界,就是当来访者到来,治疗师不语,相互静坐一段时间后,来访者离开,道了一声:谢谢你。佛陀传法曾拈花一笑,法已传完,这就是最厉害的心理咨询师。那是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不是用任何语言、技术和行为能达到的。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十分美妙的境界。当然,我们都不是佛陀,都不能达到这种至高的境界,但一个好的治疗师,必然是用一生走往这个境界的。

就我目前而言,我会用自己的状态给来访者呈现:我是如何接纳自己,如何欣赏自己,如何满足自己的渴望,然后如何带着这份被满足的力量去生活。

问:在生活中,咨询师如何使用心理学,是和在咨询室里的一样吗?

答:好的治疗师不仅在咨询室中是好的治疗师,在生活中必然也是好的生活者。不然他就会把咨询室变成了一个实验室,只在那里才能有所不同。

一方面,我有时会通过走冰山来自我觉察,自我修通;另一方面,在我以及我的同仁身上,我们在生活中就彼此督导,当我们发现彼此身上的问题,或者感受到有不接纳或者有攻击的时候,就会相互提醒,然后相互探索,为什么会卡住,以及卡在哪来了,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去接纳。

我承认我身上依然有很多问题,这些也是我需要慢慢修通的地方,所以面对同样问题的来访者的时候我都会表明情况并介绍给我的同仁。但同样我不必对自己太苛刻,在每个方面都做到柔软有力,至少,在从事心理学的这些年,我看到了自己巨大的改变:心更宽了,看事物更深刻了。

问:日常生活中,处理人际上的问题时,咨询师和一般人有什么区别?答:一般人和咨询师的区别不大。因为,就算是咨询室这样专业的环境里,咨询师也不会给人一种特别专业的、高高在上的感觉,他们会放下自己是个咨询

师,放下一颗想要治疗别人的心,全身心去陪伴来访者,跟他一起成长,而不是“帮”他成长。到了生活中,咨询师更会卸下“分析”的面具,因为,去分析他人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会很累。更会因为自己的分析而拉大了与他人间的距离,让人际关系趋向于冷漠化。对于咨询师来说,职业界限很重要,不仅是保护他人,更是保护自己。当然,像是约定好的,同仁之间的互相督导则除外。

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人际上的问题时,其实每个人都有不错的直觉,因为我们产生直觉的方式,不是别的,正是通过爱。

篇11:萨提亚治疗模式的学习心得

关键词:家长学校;心理沙龙;萨提亚模式

笔者在担任学校心理辅导员期间,遇到一些特殊个案,这些个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痛苦,难以解脱。笔者探索个案背后的原因时发现,问题大多来自家庭方面,有的是家庭教育方式问题,有的是父母本身存在心理问题。

全国妇联、教育部和中央文明办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家庭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永远替代不了的。”家庭教育的施教者是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复杂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如果父母存在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那么这对孩子的成长将会造成巨大影响。

这样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错,要想帮助他们,就需要进行家庭辅导。但家庭辅导只能解决个别的问题,受众面较窄,并且这是一种事后的补救措施,只有问题出现了才能发现,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家长学校是指对孩子有教育、抚养的义务的监护人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教育的组织机构。国内开展家长学校工作主要有三种模式,学校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网上家长学校[1]。学校家长学校的形式基本上是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和全体班主任为组员,制定家长学校章程和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家长学校的办学行为,并将每个班级设为家长学校的自然班,这样,年龄相近、学习内容相同的同一班级就可以在一起展开家校联系工作,有利于家长掌握子女成长的普遍规律,便于开展家庭辅导,促进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及时解决年段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2]。但是家长学校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影响学校家长学校的开展,如:缺师资、缺教材、缺认识、缺监督、缺时

间等[3]。

开拓新型的家校对话模式,创建新式的家长教育平台,既有主观上的要求,也具备客观上的条件。随着时代进步,家长的素质越来越高,也逐渐接受终身学习的理念,开始愿意与孩子一同成长,一起学习。高中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其人格逐渐稳定,今后的人生轨迹也将在这一阶段大致定型。处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不仅有青春期疾风怒涛的内心冲突,而且外在的学习压力空前巨大,促使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在这样一个阶段需要获取知识、学习技能,来应对孩子身上的变化。

与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相比,体验互动式的学习效果更明显,这也是成人学习的特点。沙龙是指17~18世纪西欧上流社会文学、艺术、社会问题的讨论场所或者社交场所。现在,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聚在一起,即可开展沙龙活动。因为沙龙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多变、互动性强,将这种活动应用到家长学校,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在家长学校开展心理沙龙活动,尤其是将萨提亚模式进行运用实践,既可以使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可以让家长参与互动并体验感悟。

萨提亚模式,是一种体验式的家庭治疗方法,由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1988)女士逐渐发展起来,她认为健康家庭有四个特征:自我价值感高、一致性沟通、家庭规则富有弹性、开放的社会联系[4]。针对问题家庭,萨提亚女士也发展了一些工具与技术帮助人们,比如家庭雕塑、家庭压力舞蹈、模拟家庭及家庭重塑。

其中家庭重塑必须在团体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主角、辅角及观众都能够身临其境,感受一个家庭的生命历程与挣扎蜕变。在家庭重塑中,个体成为主角,重新建构自己过去生命中的疑惑,并寻找记忆中遗失的碎片,回到当时的情景,并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理解当时的情况,与过去错误的知觉和理解相区别。在此过程中认识父母的人格,探寻自己人格的形成过程,并学会用成人而不是儿童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转变自己的生活方式[5]。

这种家庭重塑的治疗方法常常会用到家谱图。家谱图是家族中祖孙三代组织结构的一种空间或图表显示[6]。来访者将家庭成员年龄、职业、沟通姿态等作报告,同时要求来访者回忆每个家庭成员的形象,用2~3个褒义词和贬义词来形容。然后,还需要来访者用不同的线条连结成员来表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如直线(—)代表亲近自然的关系,波浪线(

)代表矛盾纠结的关系。因此家谱图呈现了每个家庭成员的特点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除了家谱图,个人影响轮也会用到。来访者回忆在生活中对自己的成长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人物,在纸上围绕着自己的名字一一写下来。并用粗细不均的线将自己与不同人物连接起来,线条粗细代表主角对彼此双方关系重要性的评价。

下面以我在实际工作中开展的家长心理沙龙活动为例进行介绍:

开展这个活动要提前准备,活动前一个月我就开始寻找个案,要求这个个案的情况适合运用萨提亚模式的家庭重塑技术,并且案主愿意参加公开的家长活动。经过耐心等待,终于有一个女孩来到咨询室找我咨询。因为母亲不让她继续参加学校电视台活动,她最近一段时间总是在夜晚偷偷哭泣,莫名感伤。咨询过程中我还发现:因父亲挣钱少,母亲和父亲关系不和,现在基本不交流,作为女儿很痛苦。在家庭矛盾产生时,母亲总是更加强势,而女儿总是站在父亲这一边帮助父亲。但是她真正希望父亲和母亲能够和睦相处,家庭能够幸福。在初次会谈中我发现,女孩的家庭成员彼此相爱,但是由于存在的一些小矛盾,使得家庭成员表面上关系冷漠。当我询问是否愿意邀请母亲参加我们定期举办的家长沙龙活动后,女孩欣然答应了,但是需要回家问问母亲,然后给我答复。不久我便得到女孩的短信答复,母亲愿意前来参与活动。我也再次邀请,希望女孩的母亲能够在活动前与我进行一次面对面会谈,我据此收集基本资料,根据家庭具体情况进行方案设计。

女孩的母亲提前两周如约而至。在初次会谈中,我了解了母亲对于家庭状态改变的愿望,并告知活动进行的方式,需要母亲父亲及女儿三个人进行现场的心理访谈,并且现场将会利用角色扮演进行家庭重塑。母亲表示愿意尝试,但不能保证丈夫会来参加。作了基本介绍后,我便开始绘制家谱图以及个人影响轮,如图1~3所示。

与母亲和女儿的会谈收集了家庭的基本资料,最后,我让女儿在信纸上写下自己对家庭的期望,装在信封里。

为了使家长心理沙龙有更多的参与者,组建成一个互助团体,我也申请了微信公众平台,方便家长接收消息,获得活动信息。利用微信、家长活动QQ群、班级家长群将活动消息发布出去后,感兴趣的家长自愿报名参与活动。活动也邀请了3名心理咨询机构的老师前来协助支持工作。

活动现场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开展“生命冥想”互动体验,为现场心理咨询营造良好的信任氛围。萨提亚说过:人因相似而吸引,人因相异而成长。通过冥想,将现场的家长带入一个安全与信任的环境,彼此连接,感受彼此的相似与差异。俗话说: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短短的几分钟,家长们闭着眼,跟着引导语,利用心灵感应传递自己的爱的讯息,与周围的伙伴手拉手,当他们睁开眼睛时,教室里也充满爱的问候。

第二环节进行现场的心理访谈。通过现场心理访谈,让来访者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其他家长作为观众能够了解个案家庭的真实状态,同时为其他家长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去反思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利用鱼缸原理让其他家长置身其外,看到一个家庭的生命情感,并反思自身。50分钟的现场咨询,现场的家长都逐渐了解了这个家庭的家庭生态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环节由我针对心理访谈的个案家庭进行深度分析和家庭重塑(角色扮演)。我根据活动前与母女两人的分别会谈,将其家庭结构进行解读,让其他家长了解其家庭成员,方便接下来的角色扮演。家庭重塑过程中,我让女儿自由选角色,同时利用萨提亚家庭沟通姿态,将其核心家庭雕塑了出来。女儿与角色扮演的成员进行互动,表达自己的期望,同时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自己的家人。女儿的雕塑完成后,我邀请其母亲也雕塑出自己的原生家庭。当母亲看到当年的自己,发现自己曾经与现在的女儿一样,都有相同的渴望,希望家庭成员彼此面对,真诚沟通,和谐幸福。我邀请母亲和女儿进到圆圈里,所有角色扮演的成员将双手放在他们的双肩上,给予母女力量。我将女儿的信交给她,让她把自己的愿望读给她的母亲听。当母亲听到女儿对家庭的渴望时,与女儿深情相拥,所有角色扮演人员都围上去,紧紧抱住他们。在《亲爱的小孩》的背景音乐中,母女俩及角色扮演者足足哭了五分钟。

图5.女儿心中的核心家庭

图6.母亲的原生家庭

图7.母女紧紧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第三环节进行探讨分享,家长们绕圈进行发言,都表示非常感谢今天参与活动的母女,让他们认识自己,反思自己,理解了改变自己是改变家庭、影响孩子的关键。

图8.分享交流

将萨提亚模式与家长心理沙龙进行结合,不但能够对个案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帮助其他的家长反思自身。通过活动也可以促进家长们对自己家庭的理解,帮助大家共同迈向一致,走向和谐。

[1]崔海燕.家长学校体系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初探[J].科技向导,2013,6:58.

[2]王义座.办好农村小学家长学校实现家校共赢[J].现代阅读,2012,9:82.

[3]庄华涛.家长学校的迷思[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2, 5: 16-17.

[4](美)维吉尼亚·萨提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6.

[5]杨明娟.萨提亚治疗模式简介[J].社会心理科学, 2008, 23(1): 112-115.

[6](美)维吉尼亚·萨提亚.萨提亚治疗实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6.

上一篇:微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5则范文下一篇:区煤炭管理局2013年安全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