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作品艺术鉴赏

2024-05-06

盆景作品艺术鉴赏(精选6篇)

篇1:盆景作品艺术鉴赏

花木盆景艺术作品展开幕式优秀致辞

在党的十八大即将隆重召开的时刻,金桂飘香,惠风和畅,硕果累累。XX. 贵州.安顺花木盆景艺术作品展就展现在大家眼前。在这令人欢欣的.美好时刻,我们向举办这次盆景艺术作品展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亲切问候,向光临今天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中国花木盆景艺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黔中安顺,山奇水秀,民风淳朴,多姿多彩,盆景艺术资源丰富,气候环境皆宜,具有发展盆景艺术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特别是随着我市开展创建全国绿化园林城市工作的需要,我们要把绿化美好环境、发展花木盆景艺术和保护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绿化资源基地,让盆景艺术逐步走向产业化,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努力建设实力安顺、宜居安顺、开放安顺、平安安顺。

同志们,我们要把这次展览会办成宣传安顺崇尚高雅,文明和谐,展示安顺美丽多彩快乐的活动,共同为创建美好家园做出新的贡献。

预祝XX. 贵州.安顺花木盆景艺术作品展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篇2:盆景作品艺术鉴赏

这几周上了一节有关音乐艺术特征及作品鉴赏的通识课,在老师的穿针引线的指导下,学到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欣赏了很多好听的,耐人寻味的歌曲,知道了许多音乐方面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以及他们不为人知的艰难创作历程,同时学到了很多的有关音乐专业方面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真是获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这门课的一点心得体会。

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音乐,有它自己的所长,又有自己的局限。就是说,音乐与其他同类艺术相比,有许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所运用的声音,是从客观世界里的各种声音现象抽象、挑选出来的有组织的一群声音序列。这些声音又依它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性能构成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以及配器等音乐语言的要素,有时它还包括一些经过选择、加工的噪音。

二、音乐是属于听觉的艺术,要了解音乐的特性,必须了解声音、听觉感受和听觉表象的实质,也即从感性基础进入到音乐审美意识的全部过程。有时它还通过全身的感觉来感受音乐。比如,对于节拍、节奏和力度等,就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

三、音乐是一种表情的艺术,特别是在没有歌词语义结合的器乐曲中表现得更清楚。一首乐曲,可能是一种情感的起伏发展,以及几种情绪的对比和冲突。

四、音乐是一种表演的艺术。音乐通过演奏、演唱,才能为人们所感知而产生艺术审美效果。表演,应该说是音乐的二度创作。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许多有意义的内容,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们也欣赏到了许多著名的曲目,感觉真的很不一样。不像以前总是很盲目的去听歌,根本什么都不了解,一味地追求流行音乐,把很多经典的音乐遗忘了。在后来的课上,我们又听了许多的西洋交响乐。我觉得听这些交响乐又和传统的民族器乐不同,应该有文化的差异,而且交响乐是很多器乐一起演奏,表现出来给人复杂的情感和磅礴的气势。当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每一个作品后,我懂得了要了解了一首歌或者一首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了解当时作者的心理状态,自己融入到当中去,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的阐明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唯有与作者当时心灵和心理距离的缩短,才能真正品味作者的作品。

篇3:盆景与插花艺术课程改革探索

1 精练理论教学, 强化实践教学

盆景与插花艺术课程是一门涉及美术、音乐、绘画、诗歌和植物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直观性和操作性很强。是内蒙古大学园艺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 受课时和教学经费限制, 教学多限于理论教学, 实践课开设较少,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3∶1。为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或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2009年进行了教学改革, 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调整为1∶1, 在精炼理论教学的同时, 增加实验课内容, 以此强化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 不但费时费工, 而且学生不易理解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课堂上能通过投影来展现各类作品的特色及应用, 演示具体插制过程, 在感官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课外可以回顾所学内容, 巩固学习效果;教师避免了用艰涩的语言去描绘较为新鲜美丽的花卉, 使讲解的内容更形象、生动、易懂[3]。在分析整个课程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 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把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造型理论讲清楚, 将整个课程内容归纳成8个单元, 内容精练, 深入浅出, 并收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素材用来制作盆景与插花艺术多媒体教学课件。

2 改进教学方法

2.1 合理安排实验课的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 精炼理论教学, 合理恰当地安排实验课的教学内容, 突出地区特点和实用性, 通过16学时的实践教学 (见表1) , 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课堂上讲授的基本美学理论进行插花与盆景作品的制作, 以及运用美学理论进行盆景与插花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在此基础上, 掌握盆景与插花作品的基本养护管理措施,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为其将来从事花卉园艺工作奠定基础。

2.2 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制作盆景用的材料, 实验所需的鲜切花、花泥、彩带和包装纸等材料均是消耗品, 实验经费开支很大。由于教学经费有限, 在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情况下, 应尽量控制实验成本, 并不断推陈出新, 采取灵活措施以适应教学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践课时间集中安排, 尤其插花部分实践, 以此减少鲜花用量, 控制单个实验内容的成本。在实践过程中合理组织实验内容, 尽量重复使用鲜切花。如:首先练习插花花材的识别及整理造型;其次练习西方插花基本花型;最后练习现代花卉装饰类型, 造型顺序上, 先练习制作花束→扇型插花→三角型插花→T型插花→L型插花→椭圆型插花→半圆型插花→胸花→花环, 这样不仅节省了花材的用量, 而且也达到了教学目标;采用接枝法和金属丝缠绕法等, 延长花茎;花朵的切割、粘贴造型等方法应充分利用花材, 节省开支。实践课的安排尽量避开节假日, 到节假日时鲜切花供不应求, 各种鲜切花的价格都比平时贵, 因此, 尽量避开在节假日前后实习。

2.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盆景和插花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 在制作过程中, 学生常手忙脚乱, 不能将课堂上学的造型原则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另外, 一些学生不善于观察, 只专注插制, 制作成的作品常上重下轻, 没有厚度, 缺乏立体感, 在插制过程中一定要多观察、多总结, 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实训时最好2人一组, 这样旁观的同学, 可以及时提醒, 完善作品的不足。

3 改革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采取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方式, 为了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理论和实践考核的比例由原来的7∶3改为1∶1, 即理论考试占50%, 实践动手能力考核占50%, 理论考核期末考试占70%。考试题覆盖面广, 题量大, 以便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平时成绩占30%, 平时成绩内容包括考勤、课后作业、课堂小考、阅读报告和专题讨论等, 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4 注重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插花艺术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门技术和职业, 农业部职业技能工种里早已设有插花员这一工种, 插花员职业共设4个等级, 需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后, 方可以从事本职业工作。据农业部统计数据, 到2011年花卉业从业人员达4 676 991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5 180人, 花卉园艺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参加插花员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考试, 为学生就业准入创造条件。同时引导并推荐学生到花店实习, 通过实习, 学生提高了插花技能, 学习了花店的经营模式, 这些都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或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5 探索并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 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并且已经建成了各类的学习平台与模式, 运用这些平台已建成许多课程的网络教学体系[4]。网络教学是把课程简介、教学大纲、电子讲义、实验指导、辅导资料、学生作品、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等素材设计制作成网络课程,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 互动交流的平台。开展网络课程不但能够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并且有助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咨询指导, 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 开展网络辅助教学的条件已经成熟, 今后内蒙古大学盆景与插花艺术课程将建立互动教学网络, 开展网络教学, 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顺应时代的发展。

摘要:盆景与插花艺术是表现植物自然美的造型艺术, 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为提高盆景与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 提出了盆景与插花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即精练理论教学, 强化实践教学, 改进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注重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探索并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 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盆景与插花艺术,课程改革,探索

参考文献

[1]黎佩霞.插花艺术基础[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3:27, 77.

[2]何黎明.“插花艺术”教学实践现状和发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9) :186-187.

[3]盛爱武, 蓝秀云, 兰霞.现代插花艺术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7 (10) :47-50.

篇4:盆景作品艺术鉴赏

散文作品中的“形象”是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等。

“作品的内涵”是指作品所展现的特定社会生活场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因素反映出的意义和价值,即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作品的艺术魅力”主要指作品在塑造形象、运用语言、使用表达技巧等方面展现出来的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通过“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而获得的。

【知识汇总】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散文刻画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精当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精神情感。

散文的物象就是散文中所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它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我们往往又叫它意象。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

【考查方式】

对作品形象的理解赏析,可以有不同层次的考查。有概括形象的特点的最基本的考查,有理解形象的作用的考查等等。

主要题型有:

(1)分析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或物象。

(2)塑造这个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收到怎样的效果。

(3)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物象或形象,有什么深刻的意蕴或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例题讲解】(2012·湖南卷)

忆韦素园君

鲁迅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他为了日光浴,皮肤被晒得很黑了,精神却并不萎顿。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到他的爱人,已由他同意之后,和别人订了婚;忽而想到他竟连绍介外国文学给中国的一点志愿,也怕难于达到;忽而想到他在这里静卧着,不知道他自以为是在等候全愈,还是等候灭亡;忽而想到他为什么要寄给我一本精装的《外套》?……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一切希望,也同归于尽。我所抱憾的是因为避祸,烧去了他的信札,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纪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这也不能算是希罕的,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但对于我们,却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

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

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记念的时候,倘止于这一次,那么,素园,从此别了!

(选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

例1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综观全文,辨析、提取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形象特点,应该进入作者思想情感的层面,指出其普遍意义和典型性。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整体把握和信息整合能力。

答案①韦素园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进步文学青年;②他有一种踏实苦干的精神,虽然穷困但仍“钉住着文学”,支持、经营未名社;③他性格认真而激烈,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例2简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本题考查对段落的赏析,关涉内容与形式、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细致的赏析,凸显高考阅读考查的“文本意识”。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准确理解文本中的内涵,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造成随意发挥,结果失分严重。

答案①该段先写见到韦素园的高兴,后写高兴中的悲哀,由喜至悲,情感跌宕起伏;②运用排比句式,描写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对韦素园处境和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方法归纳】

一、对散文中物象的鉴赏方法

1. 明了形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等。

2. 把握形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和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3. 分析形象的表达技法,如:象征、联想和想象以及常用的修辞手法。

二、对散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1. 将人物置于文中的具体事件和特写中去把握,揭示其思想、精神特征。

2. 借助文章的关键句子以及“表达技巧”来解读人物语言及其行为,找出其“独特”性。

3. 联系时代背景,结合生活实际,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感悟,设身处地地站在文中主人公的角度品味和感受人物的心理和感情。

现场练兵

茶花

桑飞月

①茶花的出场是颇富戏剧性的,有些许幽默感。

②深秋,抑或说是初冬,反正天要冷了。草木们纷纷脱下红衫绿裙,摘下行头,拾掇拾掇准备关门闭窗泅渡寒冷的冬天。此时,天格外的灰,格外的暗,仿佛小剧场的话剧演完了,即将落幕。就在这时,“哗啦”一下,花枝招展的茶花们登台了。红艳艳,白灿灿的,像千万朵灯盏,意欲照亮即将暗下来的季节。想不惊艳都不行!

③我趴在窗台上,看楼下那丛茶花的秧歌舞,觉得别扭。在这样晦涩的季节里,兀现这么一片含苞欲蕾的生机,定然不是什么冷静的表现吧!于是笑它们:真晕,给点儿阳光就灿烂!也不看看时令,就这么傻头傻脑地开了。还开得那么浓艳,像大冬天着了件红裙子,卖俏!

④茶花们仰着一张张精致粉浓的脸,不说话。安静的表面下其实是颗狂热的心,有点儿诗人气质。

⑤冬月,在杭州,随处可见或红或白的茶花阵,气宇轩昂,让人有种兵临城下的感觉。那成片成阵的繁密花苞,涌动着无穷力量,恍若在酝酿着一场起义。大概,它们是想在冬天执政前颠覆其暴权,成全民意,让季节直接进入春天的吧!同时,又像是对“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菊花们的一种宣战。在这个季节里,的确常有一些英姿飒爽的菊花的——深秋里的花,开起来总有一种兵气。“吹牛吧,看谁能撑到最后!”茶花们说。

⑥不久,菊花们果真知趣地“抱香枝头老”了,不再言当年之勇。再看那些茶花们呢,仍是一副傻傻的,壮志未酬的模样。难免不让人为其捏把汗,大雪不日将至,不知那些如婴儿般尚在襁褓中的花蕾,将会是一个什么下场,剧情在此让人紧张。记得有一女友曾对我说过,春天尚早,茶花已经开了。她以为茶花是春天的花。不管怎样,这表明它是会越过冬天的。

⑦闲时,去一朋友的工作室,看到他为一女孩儿拍的写真。波浪长发,有大风吹过的痕迹。然而就在那个凌乱的边际,别了一朵艳艳的玫红色茶花。风尘之美!此时,仅用妩媚来形容是不够的了。突然明白,小仲马为什么将他笔下的玛丽·杜普莱西称为茶花女了。她和茶花有着相同的属性,是风尘味的,生活的风尘,爱情的风尘,理想的风尘……集了一身。但它又会引导着人,跌进美丽和妩媚的崖谷。

⑧茶花耐看,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唯一遗憾的是,它没有香气。仿佛山没有水,人没有灵魂和思想。但这也似乎没什么不好,没有谁的命运会是完美的,这并不妨碍有人将赋的文体赠与它。

⑨很久之前,我也曾惯性地认为,花开即意寓着温暖的到来。这也是我对冬日茶花之风尘感慨的原因。

⑩犹记得,那年春天,桃花的屋还黑灯瞎火,我从城市的一个角落启程,寻找一份新的开端。突然,我看见了红艳艳的茶花,只不过,已是一地凄红。是夜晚的春雨,摧灭了她春日的梦。心里格外的悲伤:它忍冷挨冻地越过冬天,到底,还是落红,在季节真正明亮之前。和玛丽·杜普莱西的命运还真有点像!

(选自《扬子晚报》201221)

1. 概括文中茶花的形象。

2.请探究作者笔下的“茶花”具有哪些深刻的意蕴。

3.分析第⑤段的表达特色。

答案见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98316424)

篇5:树木盆景鉴赏(学生案例)

肖晓阳

盆景是以树、石为主要材料,经过艺术加工,在盆中微缩地再现自然界美景的一种陈设品。这种“以小见大”的“盆中景”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它既体现作者的栽培制作技术,也体现作者的艺术修养。根据所表现的景观不同,可把盆景分为树木盆景(图1)、山水盆景(图2)、树石盆景(图3)三种。

图1直干式

图2山水盆景

图3 树石盆景

盆景是中国的国粹,但因其制作与鉴赏的专业性较强,所以这门技艺尚未普及。树木盆景是以“树”为“景”,摒去了其它参照景物,其“景”较为抽象,不如山水、树石盆景直观。而“树木”又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会欣赏树木盆景是提高盆景鉴赏力的关键,对盆景艺术的普及大有助益。

基本活动:阅读与探讨

一、认真阅读引言及以下有关树木盆景鉴赏的文字与图片资料。

1.盆树自然美的构成要素

盆树之美有一定的要素可循,其人工之美在于构图,自然之美则由根盘、隆基、干形、肌理、枝态及花、叶、果的特征共同体现。

好的根盘应当是:树头四周有较多粗细适当的根,紧伏地面呈辐射状延伸,先端分出小根。美好的根盘不但使树稳固,还能展现盆树的“力度”,对作品的欣赏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隆基是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即“树头”部),它应相对膨大,与根部相接 成喇叭状为好。自然界的树木以“老”、“大”为美,它们都具

图4 有美好的根头。盆树的理想干形应是:近根部粗壮,愈往树梢愈细(俗称“收尾”),由粗而细自然过渡的圆形树干,对于任何形式的盆树而言都是最佳干形。至于收尾的快与慢,干形的修长与矮壮,将形成不同的风格,并无优劣之别。根、头、干的状态如图4。

肌理指树干表皮的纹理,因树种不同而异。山松呈鳞甲状肌理、柏树呈丝状肌理、榆树呈石状肌理。这些肌理能增加树的苍老古朴美感。

枝态之美以岭南盆景的“脱衣换锦”法的展示最为突出,其法是将树叶全部摘除,以展示落叶后的“寒树”相,而后又能陆续观赏到新叶初萌的春树和枝繁叶茂的夏树。摘叶观赏必使枝的优缺点暴露无遗,所以必是形态优美之树才可行。好的枝态能提升树的形态美,它应当是粗细长短合适,生长情况正常,疏密得当。至于枝的造型则属人工美的范畴,“枝法”是盆景的高级技艺。

盆树之叶以小为好,叶子宜平展、有光泽。叶色鲜艳会使盆树更悦目,槭树就是以赏红叶为其特色。盆树之花以形简、型小、色鲜、气馨为好;果则以色艳、形美、型小为好。

2、树的基本形式

盆树的常见形式主要有:直干式(图1)、斜干式(图5)、曲干式(图4)、文人式、卧干式、临水式、悬崖式(图7)、双干式(图8)、丛林式(图10)、附石式等。

图5斜干式 图6悬崖式 图6双干式 图6丛林式

3、盆树的构图要领 枝的布局与形态

(1)树干上下枝在形态与布局上的差异:一般是下粗上细、下长上短、下垂上翘、下疏上密。(2)从正面投影上看,干上的枝自下而上大体呈一左一右交替布局的“互生”状态。枝的伸展方向除了向左右以外,还要有前、后、左前、右前、左后、右后的方向枝。但前后枝一般少用,用这两种枝时,一般都要向侧偏,(3)从侧视看,枝片上方大体呈馒头形,图9 从俯视看,枝片的外廓如同一片叶子,主脉(最大枝条)与次脉(主脉上的侧枝条)的延伸方向也与叶脉的伸长方向相似,见图9。

树冠的形态

一枝中的各枝条及叶子连缀成片,称为枝片。各枝片连缀成冠状,称为树冠。从正面看,树冠以斜三角形构图为宜,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以角度小的一端居下为妥(见图10)。从俯视看,树冠外廓约呈鸡蛋形,纵向窄、横向宽。树冠虽呈斜三角形,但其外廓线不可平直圆滑,而应有曲折变化。树冠的大小应与树干的粗细成正比。

树冠的虚实布局

树冠的布局讲究“虚实聚散”。密为“实”、疏为“虚”;有物为“实”、无物为“虚”;枝片间相连或相近为“聚”、相离为“散”。枝片有疏密聚散的变化才能富于韵律美感。树冠布局应避免两个极端,其一是将所有枝叶连成一片,不露空间,形如戴帽(日本盆景常如此),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其二是将树冠分解成若干个独立枝片,互不关联,形如云朵或云片,给人以做作、匠气之感,见图11。

图10 图11 图12 “空间”是“虚”的具体体现,应作为盆景构图的一大要素加以研究。树冠内的空间有三种:开放型空间(与树冠外空间相连)、封闭型空间(空间四周被枝叶包围)和散漫空间(稀疏枝叶间透出的支离散漫的空间),见图12。

要使盆树富有灵气,应使这三种空间在树冠中的运用善于变化。以开放型空间为例,不宜左右对称,否则将使树冠断层,极不自然(见图13);也不可数个开放型空间上下均匀排列,而显刻板。上述两例的空间位置如无法改变,那就应使空间在大小、形状或空间类型上作变化,见图14。

图13 图14

图15 枝片应有大小疏密的变化。对于大的枝片同样不能一片茂密,其外廓线也要有曲折变化。因此应在大枝片中的适当部位疏剪枝叶,产生散漫空间或封闭型空间。或者通过剪扎造型,在大枝片中分解出一个小枝片来,使“片中有片”,这样就可消除臃肿笨重感,并使外廓线曲折生动,见图15。

树冠布局应先从大处着眼,避免琐碎,关键是把握好“连断互用”,即既有独立枝片,又有合并 枝片。上下枝片间的“连”有三种:全连(连成一片)、半连(部分相连,留有空间)、散连(通过稀疏枝叶相连,似连似断)。通过这三种相连形式,使各枝片之间产生联系,形成有机整体。

一、分组探讨下列问题。

1、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各有何异同?

2、随便在盆中栽棵树或种些草能称盆景吗?为什么?

3、好的盆树,它的根、头、干应具备什么样的形态?

4、为了使盆景能“以小见大”,树种要求“叶小节密”(节 密是指枝条上侧枝的间距短)。那么,什么是“以小见大”? 它与“叶小节密”有何关系?

5、阐述图例所示的几种主要形式树木盆景的造型特征。

6、图

1、图

16、图17均为直干式盆树,请鉴别它们的优劣,并加以评析。

图17 图16 拓展活动:佳作收集大比拼。

一、分组查阅有关刊物或相关网站,看看盆树的形式都有哪些,并设法获取相应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在班上交流。

二、各组收集佳作的,从中筛选出最佳作品,并在班上展示、评析。

三、评出班级收集的最佳盆景图片若干,写出评析文章,以此材料办一个专刊。

创新活动:请你参与设计

一、树木盆景最好“按图制作”,对不良的作品也可“按图改造”。图19即是根据图18改造设计的。请你谈谈图18的优缺点?图19有何改善?

二、分组讨论图 20与图21作品的优缺点,尝试绘制这两件作品改造后的成型图。

图18 图19

篇6:盆景与插花艺术心得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外插花历史的追溯,对比不同的地域形态和文化背景对插花艺术的影响,并根据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进行了分类,细述中外插花艺术在表现手法、创作理念、技巧、花材选取等方面的异同,指出中国现代插花艺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中国现代插花艺术发展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插花历史;插花艺术;

世界插花艺术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和中国,插花艺术发展至今,已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趋势,特别是在国际上,东方插花的线条美为西方插花所崇尚,西方插花的技艺手法为东方花艺所采用,又受各种艺术思潮的相互影响,其发展相当迅速。

从事插花艺术不仅成为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一种感情寄托,也是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插花艺术并学习插花。

一、插花艺术的概念

插花艺术作为一门学科,体现了完整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它具有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巧和基本理论。它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插花的发展史、插花的基本原理及造型法则、插花的造型和基本插作技巧、插花的色彩配置、花材及花器的选择、花材的保鲜、插花作品的命名、插花作品的陈设、插花作品的品评与欣赏等内容。

二、插花艺术的分类

插花艺术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区民族习惯及历史背景的影响,自然使得东、西方的插花形式各具特色,形成世界上风格迥异的两大插花流派,即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

西方各国的插花起源于古埃及,古埃及人常将睡莲花插在瓶、碗里作装饰品、礼品或丧葬品;而东方插花则起源于中国,从古人折野花枝装饰发譬、装点居穴的原始插花意念,发展到佛前供养插花的佛教供花仪式,不断发展完善,并逐渐形成插花艺术。

2.1 东方式插花

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的传统插花为代表,其主要特点和风格与前者迥异:造型上以线条美为主,选材简洁,花枝数量不多,追求花枝的自然神韵美。色彩朴素大方,清新淡雅,表现花材组合的线条美和色彩美,强调插花作品的意境美和内在神韵美,达到虽由人做、宛若天成的意境。

2.2 西方式插花

西方式插花以欧美各国的传统插花为代表,其主要的特点是:造型上注重形式美和装饰美,以几何图案设计为主,花材运用数量较多,色彩比较丰富。西方式插花能强烈地营造出或欢快热烈,或庄严素雅的气氛,意在表现插花作品的人工美和图案美。

三、中西插花艺术的特点 插花艺术作为一门学科,体现了完整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它具有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巧和基本理论。它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插花的发展史、插花的基本原理及造型法则、插花的造型和基本插作技巧、插花的色彩配置、花材及花器的选择、花材的保鲜、插花作品的命名、插花作品的陈设、插花作品的品评与欣赏等内容。

3.1插花花材选用特点比较

中外插花艺术在选用花材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中国插花艺术选用花材以木本为主、草本为辅,花材数量较少,色彩以淡雅为主,注重花材寓意;西方插花艺术选用花材大都选用草本花卉,花材数量较中式更多,花色丰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注重花材的花型,一般不注重寓意。

3.2 插花技法比较

中外插花艺术的发展轨迹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所采用的技法也有所不同。中国插花艺术技法应用中,传统插花选用自然固定或花插,现代插花选用花泥或海绵,对于花材的处理,去除影响造型的枝叶花为主,选用植物的自然状态;西方插花艺术技法应用中,传统插花选用自然固定,现代插花选用花泥或用试管、铁丝等辅助材料,在花材处理上,用串、绕、编等技法选用植物的部分,例如花瓣、短枝、果粒等,进行造型处理。

四、中外插花艺术形成的原因

插花艺术作为一门学科,体现了完整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它具有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巧和基本理论。它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插花的发展史、插花的基本原理及造型法则、插花的造型和基本插作技巧、插花的色彩配置、花材及花器的选择、花材的保鲜、插花作品的命名、插花作品的陈设、插花作品的品评与欣赏等内容。

4.1 儒家文化圈下的东方式插花

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以“温、良、恭、俭、让”自然平和为美,喜好文雅的表现和含蓄的意境,讲究花的形、色、香、德,寓意人的品性,这种既重自然之美,又兼人文之善的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思想的基中外括花艺术对比研究础与精髓。用象征、寓意、谐音的技巧,营造一种含蓄和谐的氛围,以借花明志、对花舒怀,并给作品赋以某种命题,使作品展现特定的意境,这是中国传统插花特有的风格。

4.2古典浪漫主义下的西方式插花

古典主义在艺术形式上强调塑造性和完整性,严格按照古代艺术规范进行创作,重视理性而忽视感情,重视构图而忽视色彩;重视形式的统一与调和,表现明确,轮廓明晰,以理智、调和为理想;要求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风格,反对烦琐、枝蔓、含糊、晦涩;在技巧上追求宏大的构图和庄重的风格与气魄。

浪漫主义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注重个性表现和革新创造。运用想象和夸张手法,从构图灵活多变、色彩丰富、色调饱满等多方面着手,进行创作。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色彩强烈,富有运动感,常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五、参考文献

上一篇:依法维权下一篇:项目经理竞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