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优惠政策

2024-05-23

失地农民优惠政策(精选8篇)

篇1:失地农民优惠政策

失地农民优惠政策

就业创业

〃失地农民经本人申请,公安部门免费办理转为非农户籍。

〃劳动就业部门采取定向培训方式对失地农民进行免费培训,接受培训后可自主择业或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介绍其就业。

〃积极扶持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失地农民创办的企业可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

〃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可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贴息贷款。

基本养老保险

〃以领取《失地农民证》之日为基准日,凡年满16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均可列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

〃失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县财政按规定给予适当补助。

〃参加养老保险的失地农民达到法定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可按规定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

困难家庭基本生活保障

〃已经转为非农户籍满3年后的失地农民,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享受城市低保救助。

〃农业户籍的失地农民,凡符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可纳入农村低保救助范围,享受农村低保救助政策。

子女就学补助

〃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失地农民子女,凭学校正式票据按小学每人每学年100元、初中每人每学年2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家庭贫困的,还可优先享受国家资助贫困生的政策。

〃凡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失地农民子女,凭学校正式票据按每人每学年补助400元。未升入普通高中到定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接受1—3年的学历和技能教育的失地农民子女,按每人每学年5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家庭贫困的,还可优先享受国家资助贫困生的政策。

〃凡考取并进入二本(含二本)以上公办大学就读的失地农民子女,凭学校正式票据,每人一次性补助2000元。家庭贫困的,还可优先享受国家资助贫困生的政策。

篇2:失地农民优惠政策

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国家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以保障农民的权益。

政策解读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成为热点问题,对于各地出台的失地养老保险政策,许多农民存在疑问,以下是该政策的相关热点问题解读。

一、哪些失地人员不在失业保险参考范围内?

因非依法征地导致失去土地的人员不属于失地农民范围;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但所承包土地被其出租、转租者也不属于保障范围;失地农民被录用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军入伍后转为军官、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也不在保障范围。

二、以往的被征地农民如何参保?

2007年12月18日以前,征地时享有第二轮土地承包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本着自愿的原则,可参照本细则以村(居)为单位,经市农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定后,按参保时当地缴费标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享受相应待遇。

三、缴费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被征地农民月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标准以征地方案批准当日当地城镇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准。

四、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遵循什么原则?

遵循自愿参保,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个人、集体共同负担与政府扶助相结合的原则。

五、被征地养老保险金如何领取?

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参保人员在到达规定年龄的当月,本人持《被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手册》及公民身份证、银行存折(工行、农行、邮政)到社保处办理相关手续,新参保的村由社保处统一下村发放。

七、如何办理个人账户退还手续?

1、退休死亡,由办理人员携带办理人身份证原件、殡仪馆火化发票原件、所在村委会证明(需写明死亡时间和办理人姓名)。

2、在职死亡,由办理人员携带办理人身份证原件、殡仪馆火化发票原件、所在村委会证明、《被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手册》。

3、户籍迁出,由迁出者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被征地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手册》、迁出地村委会证明、迁入地派出所户籍证明或户口册。

篇3: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政策研究

目前我国失地农民人口已经超过四千万人, 且以年增三百多万人的速度增长, 容易成为新的贫困人口。12008年7月出席全国政协常委会的全国政协委员陆仁达指出, 在中国, 每征用一亩地, 将使1.4个农民失去土地。估计到2030年中国失地农民将达1.1亿人, 其中五千万人以上处于失地又失业的状态, 陷入种田无地, 就业无岗, 低保无份的困境, 这将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难题。2同时农村中老年人绝对数量多, 老龄化程度高。据预测, 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现象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由此可见, 农村的养老问题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而失地农民作为其中又一特殊群体, 其养老问题就面临着更多制度上和现实状况的制约。

二、“土地换保障”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地区对于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采用的都是一次性发放土地征用费、发放养老补助金等许多保障方式, 然而这些保障方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补偿标准较低, 缺乏规范性, 养老保障意识差等。因此许多地区推出了一种可以探寻的方式, 即“土地换保障”, 它是指从土地征用款中确定一定数额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这是实现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的重要机制。作为一种大胆的尝试, “土地换保障”的制度设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缓解矛盾和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困境的作用, 有力地缓解当地政府一次性支付安置费、土地补偿费的资金压力。同时将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但是无法否认的是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和政策, 它也确实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首先, 保障水平较低, 不能确保失地农民的权益。对于现在采取“土地换保障”做法的地区来说, 首先要确定好土地的置换标准, 即要达到一定的保障水平。而这种标准一般应有两个, 一是失地农民从社会保障中获取的收益应至少同农地的经济产出水平相当, 这是置换土地应当达到的最低标准。二是失地农民从社保中得到的收益高于农地的经济产出水平, 这是符合我国社会逐步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置换土地的标准往往被忽略, 失地农民权益不同程度地受到侵犯。根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 大部分实施了土地换保障的地区保障水平都较低。

其次, 政策衔接问题。政策衔接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养老保障制度本身的衔接问题。缺乏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 城乡之间, 以及不同人员之间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制度。二是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的衔接问题。从一开始的招工到定期定额的发放基本生活费, 再到一次性货币补偿, 直至考虑养老保险, 安置工作才算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招工的失地农民可以进入城镇, 转换身份。但是领取生活费的或者一次性补偿的失地农民就将面对严重的问题, 一旦无法寻找到适当的工作, 并且无法维持生活, 政府是否应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这将给安置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再次, 失地农民就业机制不成熟。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失地农民的就业措施, 包括技能培训、岗位安置等, 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失地农民年龄偏大, 缺乏就业经验, 与市场缺乏沟通与了解, 导致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最后, 补偿权益主体不清, 容易引起争论。在我国现有土地政策中, 土地一直是作为集体所有, 因此集体中的每个成员既是土地所有者又不是所有者, 这就存在了分配上的矛盾。当失地农民通过土地所有权获得养老保障和一定的货币补偿时, 对于失地农民来说自然是受益者, 那么作为集体或者是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必将受到利益上的损失。

三、“土地换保障”政策实施建议

这种已经在部分地区实施的政策, 已然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全面否认这种政策, 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完善, 同时要建立全面协调的综合系统, 补充“土地换保障”政策本身的不足。

(一) 政策的慎重推行

“土地换保障”政策应慎重推行, 不宜大范围推广。首先, 政府在回购农民自愿退出的土地时, 应该以平等市场主体的身份, 让农民可以自主发言, 同时充分考虑农民的自身利益。其次, 必须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土地换保障”政策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能够有充分的资金来保障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即政府有能力兑现对农民的补偿承诺和社会保障补贴, 有较高的资金风险承担能力。只有在这个基础上, “土地换保障”政策才有实践的意义。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 应理性对待“土地换保障”政策, 不宜盲目实行。

(二) 分享增值收益, 提高保障水平

分享增值收益, 确保失地农民的利益和保障水平。在现有的“土地换保障”政策下, 失地农民虽然能够按月领取养老金, 但养老金的标准一般低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标准, 退休后领取的养老保险金为100~400元/月。3要想使失地农民拥有较高的保障水平, 同时与其他人一样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就必须建立农民能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机制。例如在征地时, 给农村集体留下部分土地作为发展用地。农村集体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和环境状况选择一定形式的经济活动, 从而获得长久的发展和持久的收益, 为农民提供保障和带动农民的发展。

除了以上的几点外, 还要加强法制建设, 为制度实施确立法制保障。政府有责任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应尽力筹措可以惠及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基金。不仅仅是被征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 还应包括更多的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提成, 政府财政每年专项列支等, 以此促进制度的实施和发展。同时, 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方式在我国的保障体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是社会养老的有益补充。任何养老的方式都无法替代这种饱含浓浓亲情的保障方式, 尽管受到了人口老龄化, 家庭小型化的冲击, 但其影响力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当然, 即便需要不断的完善, “土地换保障”制度还是存在着一些无法掩盖的缺点。因此, 对于这种政策的研究将不断深化, 并期望这种研究能带来更多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董克用, 王燕.养老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05~208

[2]石秀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高勇.失去土地的农民如何生活[N].人民日报, 2004-2-2

[4]张寿正.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 2004 (2)

[5]刘书鹤.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J].人口研究, 2001 (5)

[6]张时飞, 唐钧.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生机的可持性[J].中国劳动保障, 2005 (8)

[7]张发恒.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养老问题探讨[J].安徽学农通报, 2007 (7)

[1]搜狐网网站:www.sohu.com

篇4:关于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

我国现行征地安置政策是国家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农民以直接的经济赔偿。这种经济补偿机制是必要的,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应坚持下去并逐步改进。但应看到,现行的经济补偿机制是低水平、不全面的,难以完成所有的工作。大量的实证调查显示,这种补偿在结果上无法恢复被安置者以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及时足额给付了经济补偿,失地农民在一段时间以后仍会处于贫困状态。

预防和缓解失地农民贫困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重新审视征地安置工作的政策目标和手段,且重点应放在检讨损失评估和补偿的思维方式上。进而言之,征地安置政策不应简单地被视为支付赔偿或置换原有资产,其思路应更为宽广:使失去土地的人重建生产力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即应把实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作为未来征地安置政策的基本目标。

所谓“可持续生计”,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的能力、资产和有收入的活动。在此框架内,资产的定义是广泛的,它不仅包括金融财产(如存款、土地经营权、生意或住房等),还包括个人的知识、技能、社交圈、社会关系和影响其生活相关的决策能力。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工作。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失地农民普遍实行的“招工安置”或“就业安置”政策,就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只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过去的招工安置和农转非等办法,在实践中已失去原有作用和意义,各种矛盾和问题才开始凸现。因此,重新理解和认识可持续生计政策,并以此作为征地安置工作的基本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和政策意义。

二、实现政策目标的四种手段

(一)设计合理的补偿机制

合理的补偿机制应以提高或恢复失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为目标。这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征地补偿费即便不能做到对失地损失的“全额赔偿”,至少应保证及时足额支付置换农民原有资产的费用。基于现行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费严重偏低的实际,未来的征地补偿标准应在现有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土地的潜在收益和利用价值、土地对农民所承担的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土地市场的供需状况。其次,置换资产最多只能使失地农户保持和以前一样的发展速度,而不能弥补由此损失的时间,以“迎头赶上”。要真正实现加速发展,还应向失地农民提供以发展为目的的投资。

(二)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户积累资产

事实表明,土地、房屋、集体经济等资产收益,在预防失地农民贫困和减少家庭不安全感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民积累资产,既是改善他们生计的一种速效、实惠、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也是帮助他们规避各种生活风险的重要安全网之一。因此,一是要抓好失地农民的住宅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部门与建设单位在设计建造失地农民的住宅时,既要考虑确保他们乐有所居,也要方便他们能从房屋资产中形成长效受益机制。二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于必须由国家征用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可以在规划区内征用土地中留出一定数量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经营;对于那些土地征用量大、土地征用补偿费较多的行政村,政府应积极倡导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改革,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三)促进失地农民生产性就业

为失地农民提供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是实现“可持续生计”目标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以下三个方面有助于促进失地农民稳定就业:一是提高其就业能力。失地农民的智力含量、技能水平均难以适应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变化,政府向他们提供就业服务、就业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二是广开就业渠道。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另外,政府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就业安置办法,即把就地安置、招工安置、投资入股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和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等安置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消除就业障碍。社会各界要像关心城镇下岗职工那样关心支持失地农民的就业与再就业,逐步清除各种不利于统筹城乡就业的制度和文化因素。应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四)建立普惠的社会保障机制

无论征地补偿机制多么完善,不可避免地会有部分失地农民或家庭陷于贫困境地。切实保护这些失地农民,既是社会公正的体现,也是政府职责所在。为此,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有必要为失地农民建立普惠的社会保障机制。普惠的社会保障机制要可持续,必须基于三个前提:一是将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二是为失地农民设立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宜直接与现行城镇的类似制度相衔接;三是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专项基金。其中,政府的必要投入至关重要。

三、落实政策手段的具体措施

(一)关于完善补偿机制

一是修改《土地管理法》中与市场经济要求和保障农民权益不适应的条款,切实改变现行征地制度对农民的补偿标准严重偏低、违反市场经济和城镇化基本规律的现状。二是建立和完善农用地分等定级和农地价格评估体系。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环境条件等,对农用地进行分等定级;结合农用地等级,制定农用地价格评估办法。以农用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地评估价格为基础,以经营性目的的农地转用市场价格为参照,确定土地财产补偿标准;参照资产评估办法,确定其他各类财产的补偿标准;参照城乡劳动力工资水平和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确定就业安置补偿标准。三是在单纯的征地补偿费用之外,再增加一定数量的投资资金,专门用于失地农民的创业和发展。

(二)关于资产建设

一是实行留地安置政策。国家征用土地时,应在规划区内留出一定数量土地返回给村集体,用于安置失地农民。留用地比例以征用地总面积的20%为宜,其中,10%专项用于村集体发展二、三产业,另外10%用于农民生活安置。二是搞好住宅小区规划。原则有三:第一,住宅最好规划在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地段,如沿街,靠近集市等。第二,住宅应实行小区化。居住小区化不仅能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居住区内商业用房也可作为村集体资产获取收益。第三,推行多层公寓住宅。多层公寓既可把节约下来的宝贵土地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形成一份产业,也便于失地农民在满足自住的基础上,有一定面积的房屋用于出租,获取租金收益。三是探索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机制。积极倡导社区股份制改革,把资产量化到个人,并明确权利与责任。

(三)关于就业促进

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可行的策略有五条:第一,在出让土地时,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征地单位签订提供一定数量或一定比例就业岗位的协议,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被征地单位的劳动力;第二,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把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同加强城市的绿化、环保、卫生、交通、便民服务等项事业结合起来,使之形成提供就业岗位与创造本地财富的良性循环;第三,将失地农民纳入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范围,提高他们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第四,实行公共就业工程计划,如实施建筑、道路、绿化、社会建设等劳动密集型工程,或结合当前城乡环境整治等工作,帮助大龄失地农民再就业;第五,就业资源枯竭地区,应组织开展劳务输出。二是重点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以市场的需求和农民的需求来确定培训项目(对失地农民实行“菜单式”和“计单式”培训),以竞争定培训机构(对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实行面向全社会的招标制),以补贴促参与(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失地农民,政府给与一定的财政支持)。三是用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降低劳动力成本。如对招用失地农民的企业,政府给予一定的收费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优惠政策;对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与下岗失业人员一样同等享受在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如免交相关税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

(四)关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篇5: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评估报告1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建设需要征用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为国有建设用地,大量农民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随着失地农民规模和区域的不断扩大,解决我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问题极为迫切。我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纳入统筹城乡发展来考虑,边实践边探索,2005年我县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此方案虽然结合了其它省、市的经验,借鉴了周边县区的方法,但因县域经济能力有限以及个人缴费过高等原因,致使方案操作性不强,失地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

今年以来,随着我省民生领域三个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结合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开展,给我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的制定创造了非常好的平台。由此,对我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近期工作进展和工作体会进行一次梳理。

一、我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工作进展

1、开展调研摸底。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县失地农民基本保障情况,自4月6日开始,县委、县政府组织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管理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先后4次到义宁镇、宁州镇进行调研,组织镇、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召

开座谈会,对被征地农民补偿金及社会保险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探讨,广泛听取镇村组及群众代表意见和建议。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胡荣军同志亲自参加调研。

2、制定实施方案。为切实抓好失地农民基本保障专项治理工作,我县制定了《修水县开展失地农民基本保障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对失地农民基本保障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同时在通过调研的基础上,我县出台了《修水县县城规划区内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

3、认真组织实施。《修水县县城规划区内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出台后,我县抓紧时间制定了《修水县县城规划区内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全面启动了城区规划区内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6月8日,召开了以义宁镇、宁州镇(规划区内)镇、村、组、土管、农保、民政、就业等部门为代表的修水县县城规划区内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实施动员大会,举办了培训班,在会上对工作步骤、工作时间做了明确的规定,并对实施细则、操作流程、宣传资料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解释。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胡荣军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目前参保工作进展顺利。6月12日至今,参保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社保局已成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股,办公设备已基本配臵到位,信息系统基本完善。据目前系统统计,两镇(规划区内)已办理参保登记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人

员为4557人,其中已满60周岁的达845人。据

村组干部反映,两镇失地农民参保积极性高,对此政策的贯彻实施的反响非常好,参保率达90%以上。

8月4日我县失地农民养老金首发仪式在县社保局会议室举行。经乡镇初审、社保局审核的首批372名已到达60岁的失地农民,领到了养老金存折。标志着我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已成功开展,广大失地农民养老权益将切实得到保障。

二、我县失地农民养老险的特点

通过今年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的启动和实施,对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政策制定的成功与否,参保率是关健。我们认为只有超过50%的失地农民参保,才算真正解决了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待遇低并不是失地农民不愿意参保的原因,缴费低失地农民更容易接受。另外,我县失地农民工作能顺利开展,得到失地农民广泛的支持,固然和我们前期的调研工作、充分听取失地农民的意见分不开,但通过总结经验,我们认为我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如下的特点:

1、方案通俗易懂,便于操作。

方案结合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些好的做法,其操作性也非常接近新农保,而前期乡镇、村工作人员在新农保的参保工作中积累了经验,操作失地农民

养老保险驾轻熟路。

2、老百姓负担轻,无风险。政府当期压力小。

方案中规定失地农民每年只要缴纳100元,缴满15年到达60岁就可以享受待遇。不管领取待遇与否,如失地农民发生意外情况,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或未领完部分全部退回。无养老保险费被侵占的担忧。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实实在在都是自己的钱。而政府只需投入已满60岁人员的支出。不需要做实每个失地农民远期负担,所以当期的支出并不大。

3、缴费人员缴费建立了激励机制,退休人员养老金也建立了增长机制。

为鼓励经济条件好的参保人员积极性,方案对超过100元缴费的失地农民建立了30%政府补贴制度。另外,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社平工资增长带来物价浮动,建立了养老金按自然年增长机制,不缴费人员每年增长5元,缴费人员每年增长8元,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会适时调整。

4、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村干部养老保险的衔接通道。

对已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失地农民和村干部,为了让他们同样享受失地农民的政策,我们在方案中明确规定了这两类人员的相应待遇,按政府给每个失地农民的平均补助按139个月分摊支付。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不同政策间的衔

接问题。

三、失地农民养老险实施的基本情况

篇6:失地农民办理整理

被征地农民参保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由各被征地村(社区)提供征地协议及土地补偿合同;

(二)被征地农民身份证及户口本等证明;

(三)填报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花名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申请表》及《被征地农民待遇审批表》;

(四)由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后的《征地情况及保障资金明细表》。

经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后,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手册》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证》。

(三)终止其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关系。

参保人员达到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年龄时,各被征地村(社区)携带参保人员身份证及《被征地农民待遇审批表》,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核定待遇。

为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机制,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暂行办法的通知》(政发号)有关规定,就《失地农民证明书》的发放,制定本办法。

一、《失地农民证明书》的发放对象

根据《县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失地农民证明书》的发放对象为:具有本县农业常住户口,在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因县城城区规划、工业园区和国家及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等需要,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家庭承包耕地全部由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统一征收使用,被征地时按政策规定拥有或可以分配责任田且征地时年满18周岁以上的农村在籍人口。

二、《失地农民证明书》的办理程序

(一)个人提出申请。符合失地农民认定条件的对象,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1、《县失地农民认定申请表》(一式四份,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乡镇国土资源所、县农业局各一份);

2、申请认定人员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3、申请认定人员家庭第二轮土地承包权证原件及复印件;

4、征用土地情况证明材料。

(二)村委会初审。村委会受理申请后,组织人员登记并核实申请人的家庭成员情况,并成立由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及其他人员参加的评议小组进行评议。对经评议认为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应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7天以上,广泛听取意见,提出初审见,上报乡镇国土资源所和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对经评议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应做好答复和解释工作。

(三)乡镇国土资源所审核。乡镇土管人员通过入户丈量、核查土地使用资料等方法,对申请人的家庭人口、耕地征用情况进行核实,签署审核意见。

(四)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受理申请后,应组织人员对申请人的的家庭人口、耕地征用情况进行核实,签署审核意见。经核实不符合条件的,退回村委会并做好答复和解释工作。

(五)县农业局审批发证。县农业局对乡镇上报的失地农民保障对象进行审核批准,发给《失地农民证明书》,实行一人一证。并将失地农民证明书核发名单抄送给相关部门。

三、《失地农民证明书》的管理

1、《失地农民证明书》由县农业局统一印制和发放,并统一编号。

2、对《失地农民证明书》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涂改、出借、出租和转让。

篇7:关注失地农民问题

方忠敬

●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总数已超过4000万人,而且每年还以200多万人的速度递增,多数面临着“种粮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等生计问题。

●产生问题的原因:征地制度不完善,补偿标准偏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和基本保障不落实;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备,失地农民就业难。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快发展经济;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

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用农村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和长远生计、基本保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一、目前失地农民的存在问题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对大多数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每征一亩地,将造成1.4个失地农民,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的总数已超过4000万人,而且每年还以200多万人的速度递增。这些失地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劳动技能较弱,多数面临着“种粮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等生计问题。一是就业难。失地农民就业问题非常突出,调查显示18—25岁的失地农民中,无业者或找到不太满意工作者占到近九成,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劳动技能的纯农户,更是弱势群体,基本生活难以保障。二是社保力度弱。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已经起步,但

总体滞后,力度脆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没有完全落实, 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不足三成,参保的门槛很高,而享受的标准又很低。参加者中不满意的达三分之一。三是生活水平下降。超过半数的失地农民与征地前比较生活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国家统计局对近3000家农户调查显示,耕地被征收前年人均纯收入平均为2765元,征收后下降了26元。而且土地征收后,大多数农民增加了三项生活支出。使不少被征地农民生活负担有所加重。一些失地农民已成为贫困人口。据调查,在东部某省历年累计200余万失地乡村人口中,有30万人左右是失地贫困人口。中西部地区问题更为突出,西南某省20%的失地农户仅靠土地征用补偿金生活,25.6%的失地农户最急需解决的是吃饭问题,24.8%的失地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四是群众情绪低落。土地可以说是农民的“生命线”。失去土地之后,许多农民的生计、生活成了大问题,形成了“生活难、就业难、入保难”。许多原本较为富裕的农民,特别是那些中老年的、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在失地、失房、失业后,情绪低落、怨声载道。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征地制度不完善,失地农民补偿标准偏低。按照现行的征地制度,农民的补偿原则是以“土地原用途”为依据,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主要的前两项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这一补偿办法忽视了两个问题:一是被征地多为城郊农村,而这些地区的农业多为包括生态农业、精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在内的现代都市农业,其土地的产出价值远高于普通的粮食、蔬菜价值。二是这一补偿办法忽视了土地的增值部分。我国大部分土地以拍卖的方式出让,拍卖价格基本都在百万元以上,而村集体拿到的补偿款一般为3万—5万元,农民拿到的,只一万元左右。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和基本保障不落实。土地不仅是农民的谋生之本,而且是其生存的基本保障。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制度性障碍,在我国农村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下,失去集就业、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功能为一体的土地,农民也就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一次性的低标准的土地补偿费根本无法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的生计问题,更无法解决他们的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障问题。一旦土地补偿费花完,他们将陷入窘迫境地。

(三)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备,失地农民就业难。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谋生技能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一下子离开了千百年来熟悉的土地,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他们变得无所适从。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使他们拥有一种谋生的手段,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近年来,政府在农民职业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农民自觉接受教育培训意识薄弱,居住分散无法就近获得培训,缺乏廉价甚至免费培训等原因,部分失地农民还是难以得到教育培训的机会,因而影响他们的就业。

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既要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又要从保障农民的生活需要出发。要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此,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失地农民社会安全网。在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民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被排斥在正规的社会保障之外。笔者认为,首先政府和用地单位要从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失地农民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要设身处地为失地农民多考虑,在执行征用地政策上,给农民的补偿标准能执行上限的决不要执行下限,能求高的不要求低。在此基础上,动员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大病

医疗保险等,将被征地农民安置补助费,按照统一进入社会保障的办法,划入劳动部门“社保”专户,统一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统筹和生活补助。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既要有别于城镇职工基本养劳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又要考虑与城镇职工基本养劳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相衔接。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关键要落实保障资金。本着“群众能接受,政府能承受”,则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予以筹集。要按照“政策引导、适当补贴、农民参加”的原则,宣传引导被征地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医疗问题,防止农村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第二,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目前,要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及资金支持,满足农民对培训的需求。同时,要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培训,在培训前,根据农民的需求设计符合实际需要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围绕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生产技术等开展培训,要坚持以“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拓展培训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提高农民的各项技能,特别是针对用工单位需求和农民的需要,进行“订单式”和“菜单式”培训,切实增强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素质。

第三,积极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要争取和落实失地农民优惠政策,构建符合城乡统筹就业要求的就业管理制度。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彻底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性政策,对吸收失地农民的企业,应享受安排城镇下岗人员的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失地农民创业发展。在失地农民群体中,有一部分人头脑灵活,具有经商致富的能力。为此,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给政策、给教育、给培训、给贷款,帮助这些失地农民创办个体私营企业。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农民参照下岗失业职工的办法,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享受与下岗失业职工同等的再就业优惠政策。同时,享受新办企业和小额贷款担保的优惠政策。第四,加快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发展是第一要务,就业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他们安居乐业。为此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实践证明:

二、三产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同时要大力发展外向型企业,强调这些企业要最大限度地优先安置失地农民。

第五,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确保失地农民长期受益。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市场价值为依据,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成本。按照一定要维护好群众的利益、一定要严格依法办事、一定要注意节约土地“三个一定要的原则”,严格土地征用,并且始终坚持“凡征必补、补必到位”,对土地补偿标准、补偿款的发放、兑付时限都做出具体要求。明确规定,凡是对农民土地补偿款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确保土地补偿金及时足额拨到农民手中。要防止补偿安置费用的截留、挪用和滥用。同时为避免有限的补偿金短期内被“吃光分光”。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探索经营土地补偿金的路子,把土地补偿金留在村集体作为开发建设资金,通过村民入股、合作开发等形式建设标准车间向外出租的方式,让“死”钱变“活”,“小”钱变“大”,实现了土地补偿金的多次增值,让失地农民获得了长期稳定的收益。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农民富才能全民富,农业兴才能百业兴,农村安才能天下安。三农问题说到底就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切

实做好三农服务工作、特别是做好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是推进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

篇8:失地农民优惠政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扩张, 农村被征用土地日渐增多, 由于征地不当而引起的社会矛盾已经屡见不鲜, 失地农民集体上访, 闹事的现象层出不穷, 这不仅对干群关系造成严重的影响, 还导致政府现象受损, 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失去了土地, 农民就失去了一切。失地农民失去土地, 其生计成为最大的问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基础, 然而, 当前对于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却存在着补偿标准过低、分配不尽合理等多种突出问题。又由于中国农民缺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失去土地后, 他们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十分有限。据统计, 在中国农民集体上访的案件中, 有70%以上是因征地引发的, 而且这种上访具有明显的组织性、群体性、对抗性和持久性。所以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深入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 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前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的缺陷

(一) 征地补偿标准过低

首先, 以产值作为征地补偿标准不尽合理。目前形成的土地征用价格, 难以全面反映耕地本身的价值, 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其次, 征地补偿标准未包含土地的增值部分。农地一经征用后, 其用途的改变通常会导致地价的飙升。但是, 地方政府在制定补偿标准的时候, 并没有考虑到增值因素。第三未能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地价的影响。从实际情况看, 现行征地补偿标准, 不管是低限还是高限, 都远远不足以使失地农民保持原有的收入水平, 不足以弥补农民因失去土地而带来的机会损失。

(二) 征地补偿的分配和使用不合理

在地方政府的实际工作中, 土地财产权和所有权归属的界定仍然难以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般都认为是所有权主体, 但是在实际中, 完全把经营、管理土地的义务交给了承包土地的农民。农民并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只有使用权, 享受土地所生产的出来的经济利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目标函数是复杂的, 其自身利益、政治原则的介入使得其可靠性并不确定。

从经济落后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农转非收益分配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到:土地农转非过程中政府获得绝大多数土地收益, 而农民群体仅获得一小部分。另外, 作为财政预算外收入, 土地出让金本应专项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 但由于其收入以及使用过程很不透明, 事实上难以监控, 往往出现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合谋牟利并寻租的情况。

(三) 土地的“低征高卖”对农民造成严重侵害

在征地补偿制度的设计实施过程中, 政府作为土地使用权和征地者的分配角色, 将会尽可能地将补偿标准降到最低, 以减少自己的征地损失, 再以过高的价格将土地出让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和财政收入。部分基层政府在土地出让过程中, 存在先征后返、空转的现象, 甚至还存在未批先供, 私吞土地出让金的现象。在很多地方, 地方政府将土地底价从农民手中征回, 再以高价卖给开放商, 农民的利益受到伤害。部分的地方政府企业化、经济化的现象十分严重, 政府征地有很多都并非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 而是用于自己投资, 部分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已经俨然成为了利益主体。

这种低价进、高价出的行为, 明显就是地方政府与农民在争夺权益。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所谓的“社会发展”等公共福利为幌子堂而皇之地大肆征地, 把土地视为“第二钱袋子”, 以地生财, 完全不顾农民的利益大有所在。一方面以尽可能低地补偿费用征收土地;另一方面以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出售土地的使用权, 从中牟利。某些地方政府确以经济人的身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 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取向

(一) 以安置失地农民的实际社会成本为依据制定补偿标准

因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 是彻底城市化了的农民, 其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必然会完成城市化过程。因此补偿安置标准就不能再按照其历史上的生产以及生活的标准来确定, 而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按照土地的成本来确定。为满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性生计需要, 征地补偿安置以及社会保障应该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就业和创业资本、生活费用、住房、社会保障、土地的增值利益等方面;一些地方在确定农民的征地补偿标准时, 开始考虑人均耕地、地类、土地区位、状况、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因子对于征地费用的确定具有启示意义。如征地的补偿安置费用不是按照土地原用途来测算, 也不是完全按照土地未来用途来测算, 而是按照失地的土地价格确定的。而土地价格则是按照失地农民的实际社会安置成本来确定。对非征地而言, 其价格则应该按照土地的产出率和承载能力来确定。现实中, 土地价格的确定应该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行为过程, 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的实践活动。

(二) 确立确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

就业是民生之本, 失地农民的生活安置、社会保障安置不应该仅仅寄期望于单纯的土地安置补偿, 从可持续性生计角度考虑, 还应该立足于农民的创业和就业, 变被动的补偿安置为积极的就业和创业, 但征地的补偿安置是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再就业、再创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为此, 不仅应把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与失地农民的就业以及创业成本加以联系, 而且要将失地农民的可持续性生计放在第一位, 以满足其可持续性生计的需要, 按照社会化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要求, 满足失地农民的生活以及生产需要。

(三) 重点突出社会保障安置

目前各地征地安置方式单一, 主要采用货币安置方式, 往往难以长期有效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创业问题, 更难一劳永逸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而社会保障安置则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从社会保障安置看, 用征用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购买养老保险, 逐步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有利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实践中, 社会保障安置是在征地补偿中, 不再向失地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支付土地补偿和安置费用, 而是核定农转非人员, 将费用列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设立的“安置费”专户, 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失地农民签订安置协议, 对符合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统筹费条件的失地农民, 为其设立社会保险个人账户, 达到退休年龄的, 按月发放养老金。在目前政策条件下, 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系统, 虽然会增加社会保障负担, 但从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需要出发, 对其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进行合理规划, 及时将其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应该是最佳的政策选择。

(四) 按市场经济要求完善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政府、用地单位和农民之间的“交换”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现行政策空间下, 政府、用地单位也越来越难以承担起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职责。其原因在于, 原来由国家包揽失地农民生活、就业和保障的征地行为, 现在已经开始市场化。市场规则开始支配征地行为的结果, 使原来有效的政策措施基本失效。要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完善现行征地制度。

摘要:当前失地农民逐渐增多, 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存在多种问题, 他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 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不稳定。社会保障是最有利于维护失地农民权益的安置方式。它有助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就业、创业等问题, 有利于维护失地农民权益。分析当前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政策的缺陷, 并就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就业

参考文献

[1]毕学进.望江县新农村建设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上半月刊) , 2011, (17) :16-32.

[2]林乐芬, 葛扬.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的失地农民补偿问题研究[J].经济学家, 2010, (1) :49-56.

[3]郭正涛, 刘涛, 付荣.博弈论视角下的耕地保护制度与失地农民补偿体系研究[J].税务与经济, 2010, (2) :57-62.

[4]钟玉.中国失地农民补偿机制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 2007.

上一篇:小学生歌颂祖国60年演讲稿下一篇:2022年工作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