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组织形式

2024-05-23

农业组织形式(精选8篇)

篇1:农业组织形式

,按市场需求对蔬菜的品种结构、种植结构和种植时令进行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冬今春菜季,全县10万亩冬早蔬菜实现了量价同增,产量达到14万吨,产值达到1.74亿元,平均销售价格每公斤达到1.32元,比上年菜季增长了46.7%,农民现金收入中仅出售蔬菜一项就达到602元。有14个菜果品种获得了无公害食品认证,无公害品牌初步得到了市场认可。全县种植业经国家农业部专家组验收,被授予了“全国无公害农作物种植示范基地县和先进县”。在取得无公害生产种植成效的基础上,我们以“协会、公司、经纪人”的农~营经济组织为依托,大力发展贸工农、种养加为主体的龙头公司,扶持发展集农产品精深加工、冷藏保鲜、包装储运为一体的龙头企业,瞄准国际国内大市场,实现农产品的国际出口,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我们积极鼓励支持协会以公司为参与市场竞争和融资的主体,代表协会开展对外经营与合作,引进私营业主,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加工园区。目前,元谋能禹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内已有14家企业入驻建设并相继投产。其中,龙川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能够带动县内外5万亩薯类生产种植的加工型龙头企业;3家小香葱加工企业已经完成了组建企业集团的任务,带动群众种植小香葱近3000亩,产品获得了出口贸易权,并销往韩国、日本和新加坡,开始直接出口创汇;元谋与北京汇源果汁集团合作的蔬菜精深加工项目已进入了实质性工作阶段,项目报批、土地征用、厂房建设规划、引种试验等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引进的上海恒通集团和昆明子元集团投资建设的印楝生产基地和印楝无公害农药加工厂,广东恩平汉忠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对虾、欧鲶鱼基地及饲料加工厂,海南椰林农业开发公司投资建设的精品香蕉出口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由于农民生产组织形式上的创新,带来了整个农村和农业经济的根本性变化。200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86元,比2001年净增了153元,增长8.8%。今年1至6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275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292元,增长达29.7%,是同期全省农民现金收入增长量6.7%的近5倍。在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增加的同时,全县社会治安综治工作也由全州倒数第二变成了正数第二,实现了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既定目标。各位领导,我们探索实践的“协会、公司、经纪人”的农~营经济组织模式才刚起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今后的工作更加艰巨。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团结全县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合力,大胆创新,不断排除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奋斗!

篇2:农业组织形式

元谋是典型的热区农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经营机制,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长期坚持党在农村的这一基本政策,是确保农村稳定、社会稳定的基础。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一户小生产的分散经营,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生产主体规模化、专业化的高效组织形式的需要,农产品卖难、农民增收难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日趋明显。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县委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后认为,农民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必须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专业化、规模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和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的现实问题。并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实践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以“协会、公司、经纪人”为组织模式,“好品种+订单”为经营模式的“农民联营经济组织机制”,以求有效地解决农民增收、财政增长难的突出问题。通过近三年的实践,认真抓好宣传引导和扶持措施的落实,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农民专业协会,是以农户自愿、平等、互利为原则,联合经营各自资源的自我服务中介组织。它以市场为导向,农户为主体,经济效益为中心,资本营运为纽带,适应农产品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的要求,依托自我教育、相互带动的组织优势,实施产销或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形成了新的组织模式和利益共同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和发展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的有效组织形式。协会充分发挥组织生产,提供服务的功能,将会员分散的资源统一规划利用,积极为会员提供专业高效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会员农户统一购买种子,确定农药和化肥,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生产,实现了根据市场、品种、播种时间统一种植标准和质量标准,既避免了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又使科技措施得到广泛的推广运用,产品生产的有效性、针对性和质量效益显著提高,为市场销售和增加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农民专业协会作为松散型的农民自我合作经济组织,还不能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因此,在进一步完善协会组织管理制度的情况下,我们采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方式,帮助协会依法组建相应的公司,以公司作为市场主体,代表协会开展对外经营与合作,解决了协会无法解决的法人地位、融资签约、产品质量申报认证等现实问题。协会通过公司,使农产品生产、流通与市场紧密衔接,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及土地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沟通融资渠道,理顺与其它企业或经济组织的经营合作关系,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地成为组织生产、服务农户、连接市场的龙头。在运作中,以协会为基础的龙头公司,深入进行市场调查,广泛收集市场供需信息,把握市场销售行情,千方百计开拓市场,建立产品流通窗口,构建安全稳定的营销网络。同时,竭力打造协会产品品牌,积极发展精、优、特和“人无我有”的专营产品,扩大生产经营品种,使协会及时组织会员农户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形成上接销售大市场,下连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经纪人是活动于协会与公司间最为活跃的因素,是连接公司与农户的纽带。在实践中,我们把农村懂科技、能致富、敢于闯市场的乡土能人列入重点扶持对象,形成了一批在产业建设和市场营销中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市场开拓经验,懂经营、善管理的经纪人,积极支持他们负责协会的组织领导和经营管理工作,担任公司的法人代表,以“好品种+订单”的方式,把公司开发引进的有市场需求,有比较优势,适合我县资源特点,能获取超额利润的优新“好品种”,按市场需求制定生产种植规划,以订单的形式落实到会员农户,会员农户按订单要求生产,公司按保护价确保收购,有效地化解市场风险,解除会员生产销售的后顾之忧。

在推行农民联营经济制的进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农民专业协会“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本着引导而不包办,扶持而不干预,积极为协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协会健康顺利地发展。一是强化服务。县委政府要求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职能部门,要深入各个协会,大力宣传县委政府的产业发展政策,及时帮助协会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猓胄男φ匚岬姆⒄固峁┝己玫姆瘛6嵌苑⒄菇虾茫┟裨鍪粘尚飨裕缁嵊跋炝υ蟮男幔笆弊芙峋椋髁⒌湫停俳⒄埂h乔惺底ズ弥傅肌r罂萍肌⑴┮怠⑺⑺5壬媾┎棵牛橹こ碳际跞嗽保镏嶂贫ㄍ晟乒嬲轮贫群徒ㄉ璺桨福怪馨凑障执笠抵贫裙娣对俗鳎η笞龅阶榻ㄒ桓觯晒σ桓觯б桓觥k氖鞘凳┱叻龀帧o匚贫ㄏ路⒘斯赜诩忧颗┟窳米橹ㄐ帷⒐尽⒕腿耍┙ㄉ璧木龆ǎ徊矫魅妨伺┟褡ㄒ敌嵩谛税旒际蹙梅袷堤搴兔裼笠担谧⒉岬羌恰⑿糯с帧⑺胺鸭趺獾确矫娓璧姆龀趾陀呕菡摺n迨遣扇∮谐シ龀趾湍扇肱┮怠⒖萍伎⑾钅孔ㄏ罘龀值确绞剑┟褡ㄒ敌嵘瓯ㄏ钅俊⒄∽式稹a枪睦с执笾凶ū弦瞪脚┟褡ㄒ敌峁ぷ鳎还睦с窒啬谛姓乱档ノ坏募际鹾凸芾砣瞬牛傻叫峁ぷ骰蚣嬷埃渥橹⒋觥⑷耸碌裙叵挡槐洹t谝陨洗胧┑姆龀窒拢嘏┟褡ㄒ敌岢氏殖隽私】涤行虻牧夹苑⒄故仆贰d壳埃匾殉闪⒏髦峙┟褡ㄒ敌?1个,会员达2720户。其中,经济实体型20个,服务型10个,普及型21个。

农民专业协会“引导农民看、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以“好品种+订单”的经营模式发展生产,带动了全县44026亩土地的生产和经营,有效提高了农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去年以来,我们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协会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借“天然温室”打“天然牌”,做大做强无公害反季蔬菜、热带林果绿色产业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元谋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的历史性机遇,以协会为龙头,大规模地在全县菜果生产中推行无公害生产种植,按市场需求对蔬菜的品种结构、种植结构和种植时令进行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冬今春菜季,全县10万亩冬早蔬菜实现了量价同增,产量达到14万吨,产值达到1.74亿元,平均销售价格每公斤达到1.32元,比上年菜季增长了46.7%,农民现金收入中仅出售蔬菜一项就达到602元。有14个菜果品种获得了无公害食品认证,无公害品牌初步得到了市场认可。全县种植业经国家农业部专家组验收,被授予了“全国无公害农作物种植示范基地县和先进县”。

在取得无公害生产种植成效的基础上,我们以“协会、公司、经纪人”的农民联营经济组织为依托,大力发展贸工农、种养加为主体的龙头公司,扶持发展集农产品精深加工、冷藏保鲜、包装储运为一体的龙头企业,瞄准国际国内大市场,实现农产品的国际出口,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我们积极鼓励支持协会以公司为参与市场竞争和融资的主体,代表协会开展对外经营与合作,引进私营业主,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加工园区。目前,元谋能禹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内已有14家企业入驻建设并相继投产。其中,龙川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能够带动县内外5万亩薯类生产种植的加工型龙头企业;3家小香葱加工企业已经完成了组建企业集团的任务,带动群众种植小香葱近3000亩,产品获得了出口贸易权,并销往韩国、日本和新加坡,开始直接出口创汇;元谋与北京汇源果汁集团合作的蔬菜精深加工项目已进入了实质性工作阶段,项目报批、土地征用、厂房建设规划、引种试验等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引进的上海恒通集团和昆明子元集团投资建设的印楝生产基地和印楝无公害农药加工厂,广东恩平汉忠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对虾、欧鲶鱼基地及饲料加工厂,海南椰林农业开发公司投资建设的精品香蕉出口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

由于农民生产组织形式上的创新,带来了整个农村和农业经济的根本性变化。200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86元,比2001年净增了153元,增长8.8%。今年1至6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275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292元,增长达29.7%,是同期全省农民现金收入增长量6.7%的近5倍。在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增加的同时,全县社会治安综治工作也由全州倒数第二变成了正数第二,实现了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既定目标。

篇3:企业市场——功能组织形式

1 传统的组织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组织是企业管理过程的组织, 它是企业生产力不断发展到某个特定阶段上的产物。我国工业企业管理组织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多, 总的来说与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要求相适应, 但导致企业管理水平长期低下, 其原因之一是组织结构, 许多国有企业一直未能摆脱传统的“社会分工理论”的影响, 使形成的组织结构大都具有多层次、宝塔形特征如图1所示。

这种结构是一种建立在泰勒的劳动分工原则上的组织结构, 各职能部门的大部分权力由职能部门负责人控制, 涉及到几个部门的活动由更高一级的负责人出面协调, 是一种纵向管理、逐级负责、集中控制的模式。如图1中:生产部的主要任务是具体的生产产品;采购部负责原材料物资供应;销售部进行产品销售工作……就其组织结构来说, 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为:根据成员在工作中所需要的主要技能把他们集合在同一个职能部门, 即按功能的组合。

现代组织理论认为, 实行专业分工有利于提高专业管理效率, 但是对于管理工作来说, 也采用专业分工的方式进行组合, 就会引起办事程序复杂化。如企业的决策层将生产新产品指令下达到中层管理部门, 这种按功能组合的组织将根据专业分工, 分别进行原材料采购、动力供应、生产及销售, 分解下达到执行系统, 而各职能部门之间很难沟通、协调。这样, 不仅对指令反应迟缓, 而且效率低下。许多国有大型企业, 大多存在机构臃肿、呆滞、缺乏柔性、灵活性, 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有许多企业为适应信息时代的竞争需要而使用了高新技术, 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范围变宽, 使得企业在控制幅度的能力需要加强。而管理思想、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大大滞后于技术的更新, 从根本上束缚了劳动生产率, 使高新技术效益大打折扣, 高新技术并未在企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按功能组合的模式适合于比较平稳的市场环境, 低素质的员工以及生产过程稳定的情况。随着市场的变化及科技的发展, 科层结构越来越难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由此看来, 专业分工不是越细越好, 而应有一定限度。怎样调整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才能提高其效率呢?笔者认为管理部门不应单纯按功能组合, 除考虑功能组织外, 还要考虑市场的作用, 即:市场组织方式, “市场—功能组合”问题。

2 职能管理部门的“市场—功能组织形式”

组织要素之间的另一种组合方式是按市场的组合。按市场的组合, 就是根据产品或市场的需要进行组合。如一个工厂的生产部门由若干个车间组合而成, 每个生产车间可以拥有生产所需的从金工、生产、维修到运输的所有要素, 生产车间就是把生产产品所需的所有要素都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这种组合方式, 就是按市场组合。

按市场的组合与按功能的组合相比, 其效果是不同的, 各有其优缺点, 企业在进行职能管理部门的组建时, 应充分利用二者的优点, 回避其缺点, 这是本文提出“市场——功能组织形式”的思想基础。按市场的组合, 单元功能齐全, 能独立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易于协调, 工作效果较易评价, 有利于不同专业人员的交往与交流, 但可能出现资源的闲置;按功能的组合, 有时不能独立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需要上一级部门加以协调, 工作效果较难评价, 专业化程度高, 有利于不同专业人员的交往与交流, 有利于资源共享, 资源利用率较高。一个组织取何种组合方式, 应着重考虑以下4项因素:

2.1 工作流程中各工种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

工作流程中各工种之间的联系可有3种方式: (1) 工作流程中各工种的工作相互交叉; (2) 工作流程中各工种的工作依次进行; (3) 工作流程中各项工作可以共享资源。在上述三种联系中, 各工种相互交叉情况下的相互依赖程度最大, 因而协调工作也特别重要。我们可将相互交叉的所有要素组合在一起, 成为最下层单元, 以便及时处理协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这种组合方式, 是按产品的工作流程所需的要素进行组合的, 这就是按市场的组合。当工作流程中各工种的工作是在依次进行的情况下, 各工种的相互依赖程度比相互交叉时小, 这时, 协调工作相对容易些, 因而不必在一个最下层的单元中包罗万象, 而可以将要素组合在不同的小单元内, 然后, 将这些小单元组合起来, 形成次下层的单元, 来协调小单元的行为。在工作流程中的各项工作可以资源共享 (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 的情况下, 为了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的目的, 可以将同一种功能的资源独立组成一个单元, 由上一层更大的单元统一调配, 进行协调。这种组合, 是按知识或技能进行的, 这就是按功能的组合。

如图1中, 分公司内部按功能组合, 形成生产部、采购部、营销部、动力部等。生产部门按功能组合, 有利于专业化生产;而采购部与营销部等管理部门之间联系较密切, 存在相互交叉, 如果也采用按功能组合, 势必造成互相扯皮、工作效率低下, 因此应按市场组合, 合并成一个部门。

2.2 工作流程中同一工种内的相互依赖程度

如果一个工作流程中某一工种内的人员在工作时, 常常需要相互讨论与交流, 他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较大, 这时可以将同一工种的人员组合在一起, 即按知识、技能组合起来, 以便他们进行交流与协调, 这就是按功能的组合。如生产部门内相互依赖的程度较大, 按功能组合较合适。

2.3 社会交往与心理因素

一个出色的组织, 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内的成员的积极性。组织中的成员不是工作机器, 而是有情感的人。当他们对与组织内的其他人员的关系感到满意时, 他们会工作得很愉快, 尽心尽力。因此, 在设计组织结构时, 应考虑其成员的心理因素和他们对于社会交往的需要以及对于群体的看法等。

2.4 规模经济问题

每个组织都存在着一个使得效率最高的最佳规模。例如在图2中组织内, 每个分公司生产一种产品, 而且每个分公司都需要采购、营销等工作, 此种组合方式是在每个单元都配备采购部、销售、动力等部门, 其结果是分公司内部的采购、营销、动力等工作很容易协调, 能独立地完成生产循环。但是, 若各分公司内的采购、营销、动力工作量并不大, 则将造成各分公司内管理效率低下;各个分公司之间也存在许多重复工作。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我们采用“市场—功能组合方式”, 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我们可缩小各分公司的规模, 将各分的公司采购、营销、动力、生产指挥部门按市场组合方式组成生产控制部, 再将其抽调出来, 由上一层总公司进行协调, 即在总公司内部按功能组合, 这样就形成了按“市场—功能组合”。同时, 原分公司内也组成生产控制部, 但其主要功能与总公司的生产控制部不同, 主要是原材料、动力等的内部控制。其结构如图2所示。

将一个生产企业的销售部门, 原材料供应部门, 动力部门和生产指挥部门合并为一个生产控制部门, 从而保证企业物流的统一管理, 即从订货合同, 调配原料, 安排生产计划, 协调动力供应, 作业调度控制, 直到成品入库, 组织发货, 都由生产控制部统一负责。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管理程序的设置与安排从业务流程出发, 充分考虑用户。这样就提高了管理过程的连续性, 简化了管理程序, 增强了有效管理幅度, 组织机构设置同业务流程相一致, 促使物流畅通, 加快半成品、物资、资金的周转速度。其结果将大大减少管理人员, 提高效率。

生产控制部的组建, 也避免了垂直管理方式下, 职工们被捆在僵化的等级链上, 缺少横向联系, 对外界的变化反应较慢的弊病。职能管理部门重建后, 减少了中间环节, 加强横向联系与协作, 使不同的人员可以在一起共同研究解决诸如销售、订货、质量、成本等问题, 加快了决策效率。企业实现了组织机构扁平化。

3 展望

企业组织结构的分析与重建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但设置企业组织结构必须与企业具体环境、具体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特点相适应, 只有适应了本企业特点的组织结构才可能是最有效的组织结构。“市场—功能组合”方式较适用于大型企业。随着21世纪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 必将导致企业组织结构的重大变革。我国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 调整和变革企业的组织结构, 才能以新的面貌在竞争环境中取胜。

摘要:合理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是企业高效运行的动力, 本文从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常用职能管理组织结构入手, 讨论了其内部存在的一些不合理性, 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职能管理部门的“市场——功能组织形式”新观点, 并对其组织方式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组织结构,企业重组,职能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凤彬.企业管理组织变革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9.

篇4:农业组织形式

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农业的组织形式,农业组织形式是一定时期生产关系的具体反映。本世纪中国的农业发展将进入以组织形式创新为主导的新阶段。适应新形势要求,从上海郊区实际出发,要以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为切入口,提高都市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发展都市农业,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上海现代农业发展。

一、改革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发展都市农业经济,应搞好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尊重农户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一)强化依法管理土地,严格土地审批的法定权限,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建立合理的有利于农地适度规模化的村域内农地流转制度。鼓励农地在村域内的使用权流转,以村民自愿为原则,将农田集中于村级组织,在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下,由村级组织通过公开招标,转包给村内种田能手。或通过股份制,由村级组织聘请懂技术、会经营的复合型人员进行企业化经营,村民则成为专职农业工人,从而为都市农业的新型组织发展奠定土地资源条件。

(二)健全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和裁决机制等。在征用土地时,要切实落实征地留用制,细化实施细则,让农民得到实惠。应将农村土地作为一种资本化的生产要素,以市场经济基本规律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合理流动。强化土地作为农民生活保障的责任意识,确保农民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此外,对远郊发展农业旅游应给予适当的土地利用指标,用于必须的农村旅馆和饭店建设,或在建设村级综合性文体服务设施时给予综合考虑。这样,能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为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立和完善都市农业科学技术体系

新型农业组织形式与传统农业组织形式的主要区别是,在新型农业组织形式中,更多的是通过资本和技术的投入来带动农业的发展,高投入、高科技成为新型农业组织形式的主要特点。技术含量是都市农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的最大区别。只有不断提升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都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才能得到较快提高,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都市农业的要求。

(一)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引进农业专门人才,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就业能力,深化农业内部就业,培养适应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专业农民和农民企业家。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的优势,与中心城市的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进行多种形式的人才、技术、信息交流,如聘请长期的专家、顾问,举办短期的农业技术、管理培训班;选派区内有关人员到科研院所、学校进修;高薪聘请、引进人才,提高都市农业新型组织的科技力量,使都市农业经济起步并保持强有力的后劲。

(二)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大力发展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加速转基因植物、生物肥料、动植物高效疫苗、生物农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抗逆性,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好设施农业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抵御或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并大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发展农作物化学控制栽培技术,即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控制施肥来调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艺与技术等,以此提高都市农业新型组织的科技含量,提升都市农业经济的层级。

三、改革和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

高度分散、超小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与都市农业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产业开发和经营运作存在显著的不适应性,必须调整都市郊区现有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根据都市郊区农村和农业生产的特点,进行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发展,以有效提高农业产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集中度。

(一)发展农业企业。加大对各种龙头型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和契约生产,通过规范的运作机制将更多的农户纳入农业企业的产业体系之中。

(二)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积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操作规范,合理分离农业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促进农业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鼓励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将农业土地经营权通过入股、租赁、契约等方式实行流转和集中经营,创建内生型农业企业,以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内生型农业企业的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业公司、专业合作社、社区农庄、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等。

(三)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经营的对外开放度。积极吸纳外来企业发展企业化农业生产经营;鼓励外导型企业以契约、参股、控股等方式与市郊内生型农业企业合作或联合经营,以增强内生型企业的经营和竞争能力,扩大经营规模;同时支持外来企业租赁农地独立经营,或公司加农户的产业经营等。

四、进行产业体系的战略性调整

都市农业的高效率和高效益,只有通过产业化和市场化才能实现。必须加快调整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种植业、养殖业与加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一)种植业:在农业用地总量逐年减少的条件下,有序大幅度削减传统的大宗农产品生产,重点扶持发展以都市区生态防护与景观、经济林果、花卉苗木为主体的生态与生产相结合的生态服务性农业;以时令蔬菜、特色瓜果、小品种特色经济作物为主体的,以优质、安全卫生食用农产品为主导的现代设施化园艺农业;立足自身技术经济优势、面向和服务全国的种子种苗业。

(二)养殖业:力求保持适度规模的水产养殖生产能力,重点提高特种水产养殖生产比重,优化品种结构,提升养殖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水平。在农田对禽畜粪尿的合理负载能力和控制污染的基础上,有序减少禽畜养殖总量规模,可适度调整养殖区内的禽畜养殖结构,提高特种禽畜养殖比重;积极鼓励发展种禽种苗业,拓展跨区域的异地规模化养殖基地,以保障对都市区的副食品稳定供给和对品种及质量的需求。

(三)服务业:积极扶持开发多样化的新兴服务农业,重点开发生态景观与休闲、示范与教育、参与体验与度假等农业旅游服务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市场开拓、品牌包装、物流配送为主导的产业化加工服务业;以农业高新技术和设施化农业为依托,以标准化生产技术、种子种苗和技术服务输出为主导的技术服务农业。

五、实施品牌化和标准化战略

品牌化和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化、现代化农业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在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的过程中,要强化品牌建设、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理,提升农业发展的层次水平,形成都市农业的特色和形象,从而提高市场开拓和综合竞争能力。第一,要根据都市农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依托,在各个主导产品生产上积极扶持,做强和做好若干个品牌。第二,以品牌产品为依托,适度集中都市相关的农业科技力量和借助外来科技支撑,建立相应的产品技术标准、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第三,以品牌、标准化生产技术、技术服务、质量管理和统一销售为主,积极推进都市郊区同类农产品生产的横向联合和合作,全面提升都市农业的整体素质与市场竞争能力。

此外,要加快建立和健全农业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对农产品生产实行全程质量监控,保障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推动优质、安全卫生的食用农产品生产的发展。

发展现代化都市农业,应以农业组织方式创新为切入点,以土地的流转和集中规模经营为前提,以农业的产业化、企业化和公司化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科技应用支撑、网络化市场经营和品牌为两翼,根据大都市的特点和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需求来拟定现代化都市农业的方向和内容,坚持跨越型的或新型的、综合的、生态友好的和可持续的现代化,既有时代特征,又具备城市个性特色。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现代化都市农业的发展,应实现“三个合拍”:即与城市整体发展需要合拍、与国际都市农业发展趋势合拍、与现代产业经营理念和有效模式合拍,真正将现代化都市农业有机地融入到大都市发展和产业体系创新之中。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党校,华东政法大学

篇5: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育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其中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个别教学制

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二)班级授课制

1.概念及其发展

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选择题】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C】年。

A.1856

B.1860

C.1862

D.1866

【选择题】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B】。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凯洛夫

2.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班、课、时。

3.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1)优越性

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三,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第四,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局限性

第一,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4.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

(1)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2)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而且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

【选择题】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有【A】。

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特朗普制

D.设计教学法

5.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选择题】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B】。

A.分组教学

B.复式教学

C.个别教学

D.特朗普制

【选择题】下列关于复式教学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

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解析】复式教学是两个以上年级内进行的,与学生多少无关,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多少,而且复式教学情景下,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只有C是正确的。

(三)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按学生能力或学生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组。

【辨析题】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因此它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答案】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分组教学比班级上课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便于学生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竞争与合作中,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但是,分组教学较难科学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要求相矛盾;分组后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使快班学生产生骄傲,慢班、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

(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创立的。

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的。

(五)特朗普制

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选择题】【D】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

A.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

篇6: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界定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表现为教学活动的组织结构,即完成待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织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它涉及叫徐活动应怎样组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怎样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它取决于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教学原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都要综合而具体地落实到一定的组织形式之中。教学组织形式运用得科学与否,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概要

教学组织形式是社会生产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在教育中的反映,每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不断发展和改进。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另外还有贝尔-兰喀斯制(导生制)、文纳特卡制、特朗普制、开放课堂等。总的来说,这八种教学组织形式可划分为个别化教学、集体教学和综合教学三类,其中,个别教学、道尔顿制、文纳卡特指、开放课堂基本可划分为个别化教学一类;班级授课、分组教学、导生制可划归为集体教学一类;特朗普制则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化教学虽然能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但也只能作为集体教学的补充;班级授课作为集体教学的代表,虽然是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必须随时代发展而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发展趋势是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今后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融合了个别教学及集体教学优点的综合性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多元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三、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亦即课堂教学或班级上课制,是指把学生按年龄、知识裁定人数的教学班,教师根据课程计划所确定的内容和课时,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分科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教师可以同时对几十个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其容量大、传授知识的密度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助于普及教育。

2、课堂教学按专业实行教学分工,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及其各自优势的发挥,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作为一种集体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不仅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培养其集体主义精神。

正是由于课堂教学具有这些优越性,世界各国目前仍把它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而广泛使用。课堂教学时我国中小学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学校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而它是学校运转机制的主轴。学校要做到以教学为主,就必须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原则,建立和健全正常的教学秩序。

班级授课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强调在封闭的课堂上传授系统的书本知识,容易产生理论和时间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2、强调标准的统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篇7:课堂组织形式

课堂组织形式有哪些? 比如有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

自学、分组探究、分组讨论、竞赛、辩论、知识问答„„ 观看电视教学篇, 个人展示, 模仿表演, 角色互换表演

科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1、讲授法(分讲述、讲解、讲演)

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要求:(1)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问答法,分引导性的谈话、传授新知识的谈话、复习巩固知识的谈话、总结性谈话)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要求:(1)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善于提问(3)善于启发诱导(4)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整节讨论、几分钟讨论、全班性讨论、小组讨论

要求:(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2)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3)做好讨论小结

4、读书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来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方法。主要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要求:(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3)加强辅导(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1、演示法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要求:(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2)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和过程(3)讲究演示的方法

2、参观法

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大自然和其他社会场所,通过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要求:(1)事先做好参观准备工作(2)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观察(3)做好参观总结工作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1、练习法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按练习的内容分: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文明行为练习要求:(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2)循序渐进,逐步提高(3)严格要求

2、实验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作用: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等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探索研究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求:(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做法,提高实验的自觉性(3)加强过程指导(4)做好小结。

3、实习作业法

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

课堂组织形式 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作用: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要求:(1)准备(2)动员(3)指导(4)总结

(四)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发现教学、探究教学、问题教学

优缺点:复杂作业,激发兴趣,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和进取精神。花费时间多,不经济,需要相当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发展水平,有逻辑严密的教材和素质较高的教师。步骤:

(1)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

(2)学生利用材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设或答案。(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如有不同观点,可以展开争辩(4)对结论作出补充,修改和总结 要求:

(1)正确选择探究课题: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实际,正确选择问题,问题应有一定的难度和研究价值,需要学生运用已学的多方面的知识,提出假设,并经过多次尝试才能解决。

(2)创设进行探究的良好情境:教师除了在活动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时间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外,还需要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创设一种互尊互爱,好学深思、奋发向上的环境和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展开深入的讨论,积极交流心得体会,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提高,教师不可越俎代疱,必要时才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4)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一般要从半独立探究逐步过渡到独立探究,从对单一问题的探究到复杂问题的探究,从参与局部的探究过渡到全过程的探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指导。

教师有了教学艺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愤生动活泼,教学活动丰富多彩,便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我国的教学艺术的故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举一隅”,要学生“以三隅反”。孔子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有“愤”、“悱”的情绪,产生学习的愿望,然后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反复思考,独立实践去获得一定的战士技能。至于怎么样使学生产生“愤”、“悱”的情绪,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艺术了。

当今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大体分解成以下几种:

一、活动式:整个课堂的教学形式,主要由活动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活动可以充分增加学生动脑思维的机会,发挥学生聪明才智,如再在课堂上对表现良好的学生适当加以表扬,则更能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全班活动: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活动形式。全班活动能使学生通过跟随全班活动增强自己学习的信心。

2、个人活动:个人活动很适合学生开展单独学习,如阅读、书面练习、涂颜色、画画、回答问题等,个人活动还有利于使课堂教学有动有静,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机会。

3、小组活动:小组活动中,学生根据课文中角色分成小组形式进行活动,或者自编节目进行活动,也可进行讨论、辩论、商量等活动,这种活动利用于发挥团队协作的作用。

二、游戏式:学生由于缺乏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经验等特点,往往感到学习困难,学习起来感到枯燥。因此,在课堂上适当开展一些仿真游戏活动,把所学的知识通过游戏组织形式,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全班游戏:把班级里每个学生安排一个角色,全班开展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同时,通过游戏活动可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两人游戏:在课堂上,通过由两个学生自由组合,并合作设计、完成游戏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小组游戏:通过小组游戏的活动形式,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同时,提高班级小组人员的凝聚力、合作协调。

三、对话式:通过师生之间相互对话,从而共同探讨知识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有利于在在对话中深入思考,同时,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开动脑子进行思维。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生生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相互提问题甚至开展相互辩论,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2、师生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相互提出问题,积极让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达到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课堂组织形式

四、情景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选择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形式的趣味性的生活情境,以情促知,以“情”动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觉地投入到本节的学习中去。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故事情景:教师用故事的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故事的内容,创设了情知互动的愉悦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小品情景:教师用小品的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小品的内容,创设了情知互动的愉悦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音乐情景:教师用音乐的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音乐的乐律,创设了情知互动的愉悦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演示情景:教师用演示的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演示的内容,创设了情知互动的愉悦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交流式: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相互进行合作交流、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交流,以获得学习的主动性。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全班交流:通过全班级的师生或生生交流活动,烘托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形成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2、小组交流:通过小组学生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其语言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师生交流:通过教师同学生之间的对话、提问大呢感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师生互动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六、问题式: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体现。促使学生提问,不是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办到的,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达到促进学生多思维的目的。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学生问题:学生向老师或学生向学生提出问题,使课堂充满着积极思维的氛围,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情趣。

2、教师问题: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开动脑筋,对问题的积极思考,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七、班际联合:将两个或三个小班联合放在一个大课堂上进行上课活动的一种新颖的课堂组织形式。其优点是:学生的荣誉感强了。在这样的新的学习群体中,学生个人的表现,除了个人才华的展示外,还承载着班级的荣誉,因而,当一位同学发言时,同一班级的其他同学都在为他发言的质量担心着,偶尔有遗漏或有差错便争着补充或扼腕叹息,同学们对发言的积极性以及对其他同学发言的关注程度使老师始料未及。

八、团队合作式:由于学习内容操作性很强,而学生个别化指导的需要又特别重要,此时,全靠一个老师的指导显然没法完成,因此,把学生组成若干个学习型团队,有助于他们相互指导与学习。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小组合作:各小组由小组长牵头自己小组成员,联合构成一个学习型合作团队,充分利用小组各学生的长处,发挥团队小组的拼搏精神,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个人合作:将学习水平相近的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型团队,这样营造竞争的氛围,鼓励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在这样的个人合作的团队学习中,学生之间相互研讨会更加平等,协调。

九、讨论式:对学生的问题或对教师的问题,课堂以全班或小组共同分析、讨论形式解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1、全班讨论:对学生的问题或对教师的问题,以全班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

2、小组讨论:对学生的问题或对教师的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

十、分层教学式:一个班有五十多名学生,学习中存在差异现象。为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学习困难比较大的几名学生编为一组,教师多加关心,及时予以辅导,使他们同样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习信心。

十一、实验式:实验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属于开放性,实验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同时,教师在实验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引导学生在记录实验数据时一定要真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下主动的获取知识。

十二、小组围坐式:课前将班级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课堂上各小组同学围坐在一起,对要探究的问题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之间产生的不同看法进行交流。

篇8:浅析农机服务组织形式

关键词:农机服务,组织,形式

前言:农机的合理和高效的使用,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这也是农机服务组织形式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机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一方面体现在农机的速度上, 但更重要的是将各种农机服务有组织的进行, 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农机服务的简介及其重要性

1.1 农机服务的简介

农机指的是农业生产中所使用到的各种机械设备, 大小型拖拉机、平整土地机械、耕地犁具、耕耘机、插秧机、播种机、脱粒机、抽水机、联合收割机、卷帘机、保温毡等设备。农机是在近几十年来所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机械设备, 现在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农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农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来讲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1.2 合理农机服务组织的重要性

我们在上文中已经简单的对我国农业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我国的农业生产在近些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国家也在各方面对农业进行鼓励, 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就显得不足。先进的国家对于农机的使用有着合理的规划和分配, 这也是发达国家在同样使用农机的同时却比我国有着优势的原因之一。合理的对农机服务进行组织可以使得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对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农机服务的组织形式

2.1 农机服务的合理分配

现在我国已经广泛的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各种农机设备, 但是在对于农机设备的合理分配上还存着着很多的不足。现在我国的的各种农机设备还不能达到合理的分配, 在一些粮食产量并不是很多的地方, 却投入了大量的农机设备, 然而在一些粮食产量巨大的地区, 却因为缺乏农机设备, 而不能完成各种粮食的及时收割, 导致粮食生产效率降低。另外, 农机在进行使用时所进行的分配也不够合理, 在农机使用时应该是有序进行, 然而在现实的农机使用中, 往往是所有种类的农机在在同一个地方一同投入使用, 而这种方法只能一户一户的进行粮食的收割等工作, 这样就会使得生产的效率变得很低。所以在农机投入到实际的生产时应该进行合理的分配, 将各种农机按顺序依次对各个农田进行收割。例如, 收割机按照顺序一户一户的进行收割的同时, 拖拉机对各户进行按顺序的粮食收集, 再按照粮食收集的顺序合理地进行一系列的后续工作, 这样有序的合理对农机的实用机型分配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机的工作效率。另外, 国家应该对农机的需求按照地区进行详细的统计, 然后做出对农机的合理分配, 这样农机合理的在各个地区进行分配, 就能使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高效的运行。只有合理的对农机进行分配, 才可以使得农机的作用最大化的发挥, 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

2.2 农机服务的合理组织形式

针对现在的状况来看, 我国的农机服务还是比较松散的, 还没有达到一个具有很强组计划的阶段。这就是说缺乏组织化的农机服务, 是无法良好满足农业生产真正需求的。要想使得农机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即必须以正确的组织形式来使农机服务具有组织性。就笔者个人意见及各项实际调查发现, 要想使农机服务具备组织化就要成立相应的体系来管理庞大的农机。就现在的状况而看, 农机服务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也正是因为农机服务缺乏相应的组织性而导致的。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国家成立相应的组织, 对于农机的拥有者进行登记然后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配, 这样有了严谨的组织就可以对农机进行合理的分配, 解决农机不能被合理的分配到需要的地区的现象。总而言之, 合理的农机服务的合理组织形式对于农机服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合理的农机服务组织形式的意义

合理的农机服务组织形式使得农机服务更加的人性化, 具有了更多的可变性和可操作性, 这样通过组织化的农机服务, 就可以使得农机更好地被分配到需要农机的地区, 也就是合理的农机服务组织形式可以保障农机以最快的速度被使用到需要的地方, 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的农机的工作效率和农业生产的效率, 这对于我国农业对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另外, 粮食产量的提高, 就能缓解我国粮食不足的现状, 这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也具有着不可忽视的深远意义。

总结: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 这也就意味着农业在我国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农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农业生产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就显得不足。农机的合理和高效的使用,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这也是农机服务组织形式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机的使用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以农机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机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一方面体现在农机的速度上, 但更重要的是将各种农机服务有组织的进行, 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佩军,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 农机化研究, 2007.

上一篇:回味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下一篇:议论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