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经营形式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组织经营形式范文

调查与决策——《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推进农业现代化》

调查与决策——《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推进农业现代化》总第317期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207期

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推进农业现代化

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也是整个社会工业化的组成部分。当前,我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迫切要求创新现代经营组织制度,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推进农业现代化必然要求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1.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历史性的概念,其衡量标准是在经济上、技术上赶上、接近或超过当时先进国家的水平。农业经营方式既包括农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包括农业要素的投入方式。确定农业经营方式主要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特点,经营管理水平并考虑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政策法规等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即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和劳动者智能化,决定了在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必须符合集约经营的要求,走专业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发展道路。

2.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顺应世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化趋势的必然选择。当前,随着农业国际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农业生产正向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和商品化转变,实行农业规模经营已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而我省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以及生产经营方式比较粗放的状况,恰恰是严重制约。因此,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同时,必须顺应世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化趋势,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3.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途径。农业现代化所要求的经营组织形式必须是: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有利于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和规模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的形成。这要求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必须突破血缘关系、自给性或小商品生产方式及经验式管理的束缚,建立契约性组织结构,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通过实行规模化经营,解决传统农业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的矛盾;另一方面,通过实行一体化运作,解决传统农业产业分割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成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多种组织模式,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发挥了核心作用。

二、当前我省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

1.农户家庭经营所占比重大,但生产社会化程度低,效益差。我省人均耕地0.67亩,只有全国水平的48%,且地块零星分散,缺乏大规模耕作条件,80%以上的农户采用的是单家独户的传统家庭经营方式,生产和再生产能力差,这是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难题。一是生产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目前仍以传统粗放经营方式为主,2006年全省耕种收机械化率19.4%,比全国水平低17.1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支撑乏力,基层农技服务站"网破、线断、人散",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8%。二是自我消费为主,商品化程度

低。"种粮不如打工,养猪不如卖肉"的农业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现实,极大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户生产大多以满足自我消费为主,商品化率只有50%。三是社会分工不细,专业化水平低。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总量近70%,家家种粮、户户养猪,专业化程度相当低,单个农户要承担购种、生产、技术、养护、收割、销售等环节的经营活动,效益低下。

2.专合组织数量不少,但真正具有合作功能的不多,凝聚能力较差。2007年底,全省各类农民专合组织15761个,成员298万户,带动农户898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7.2%。但不少专合组织服务农户、连接企业、联系市场的功能不强。一是自身实力不强。全省平均每个专合组织固定资产净值不到10万元,平均人数不到200人,已经执行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的不到一半,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不到5%,注册了商标的不到10%,市场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二是服务功能不完善。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条件的专合组织比重小,相当数量为松散型模式,人数不足10人,无资金、无场地、无设施,运作市场和产业化服务能力较差,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协调工作。三是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有的在对社员分红和返利时,成本核算不科学,分配对象、方式、标准、时间均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利益分配未制度化。有的自律能力差,农民与企业、专合组织互不信任。有的带有行政色彩,群众参与意愿不强,名不副实。四是内部运行机制滞后。许多专合组织存在着官办色彩浓、企业参与度较低、缺乏必要调控手段等问题,产权关系不明晰、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决策机制不合理。绝大部分专合组织尚未建立内部资金互助融通机制,难以开展对社员的内部融资服务,不利于合作社及社员闲置资金的保值、增值。

3.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较快,但自身实力不强,带动能力不足。我省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较快,但单个企业实力不强、成长缓慢。改革开放30年来本省鲜有希望集团一类超大型龙头企业,现有企业普遍市场拓展能力较差,在全国大宗农产品加工、销售上拥有话语权的不多,与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的龙头企业相比,带动农民闯市场的能力相形见绌。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我省龙头企业与山东、河南相比,数量和规模都存在不小差距。如山东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是我省的3倍多,年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是我们的4倍,外向型企业是我们的5倍多。二是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业大多属于初加工,加工率不到35%,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平均不到发达地区的1/3,同业低层次竞争激烈,隐藏较大市场风险。三是助农增收作用不明显。龙头企业大多与农民、专合组织、农产品基地利益联结关系松散,普遍缺乏二次分配。企业与农民互不信任,不少企业得到政策扶持后,并未把优惠分摊到农民头上,甚至与民争利。此外,一些农民即使与龙头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但只要有出更高价格的买主,也往往毁约,致使不少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名存实亡。四是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相当一些企业仍是家族式经营管理,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甚至是手工作坊式生产,环境卫生状况堪忧。生产不规范,组织、管理水平低,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农产品质量。相当部分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存在向农民转嫁风险的利益驱动。

4.发展环境不够宽松,政策支持落实难。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专合组织发展、推进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创新的政策,但往往不能落实到位。一是对专合组织多头管理弊端明显。工商、科协、民政等部门都有管理权力,处于都在管专合而又都不管的尴尬境地,缺少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二是金融支持落实困难。广大农民收入增量较小,融资机构对农民贷款的条件比较苛刻;多数合作组织法人地位不明确、没有抵押资产。农村土地不能抵押,许多龙头企业流动资金困难,转向房地产等其它行业筹集资金,尝到甜头后,

往往只保留部分农业项目以享受政策,部分甚至将主要精力财力用在非农项目上。三是财税支持严重缺位。一些地方缺乏纳入财政预算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金额、方式以及办法也有待加强和完善。一些地方担心影响地方收入,龙头企业减免税优惠落实难,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增值税高征低扣问题。四是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由于工农业比较效益差距悬殊,近10年来,农村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大多跳出"农门","389961"部队成为农业主力军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状况就是维持传统的精耕细作都困难,更不用说推广农业新技术。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专合组织骨干成员严重缺乏。现有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与农地不可以抵押、工农业"剪刀差"过大并列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三、因地制宜推动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完善创新

1.完善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在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创新实践中的核心作用。一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和"分类扶持"的原则,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选择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品牌响的龙头企业,鼓励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与联营,力争在我省有一定优势的大宗、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上尽快组成市场拓展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集团,增强带动力。二要不断提升专合组织的服务层次。要积极探索,着力于完善功能、增强实力,逐步引导规范。支持有条件的专合组织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延伸。因地制宜发展跨区域的专合组织,鼓励建立省级行业协会,增强凝聚力。三是完善多方合作模式。通过教育增强契约意识,加强法制维护信用秩序,提高"订单"、"合同"履约率。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采取建立风险基金、托管、寄养、二次返利等形式,提倡农民和专合组织采用土地经营权、资金入股产业化项目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专合组织+农户"、"专业批发市场+中间商+农户"等组织形式,密切各方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2.鼓励进行多种生产经营模式的探索,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增添路径。一要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入股组建合作社,合作社自主经营或流转给专业化生产企业、业主集中经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比如,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发展聚集度高的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等。政府应对此类集中的土地进行投入,主要用于田间道路、灌溉渠道等设施的建设,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值率。二要探索民营农场的经营制度。现阶段可采取股份制方式,鼓励城乡各类投资者出资整合农村土地,农民以资金、技术、机械、土地等入股,建立企业、专合、个体等多种形式且具有法人资格的农业经济实体。三要支持村自治组织发展。生产地点与生活社区高度重合是农村区别于城市的一大特点。当前,在将农民的生产组织与生活社区分离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村组织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提取集体土地所有权益、缴纳有关费用增强村自治组织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四要在养殖业中不断完善和推广"六方合作+保险"机制。积极探索创新信贷资金票据化、咨询交易电子化、合作经营一体化模式,力争以"三化"助推"六方合作+保险"机制提质扩面。五是积极推行种养互动新模式。推行"畜牧业建小区、种植业建园区"的做法,探索建立"内循环、零排放"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努力推进农业生态化。

3.强化科技推广,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提供科技支撑。一要积极构建农业标准化建设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速农业成果转化,实行农业产地环境优良化、投入品标准化、生产过程规范化、产品质量规格化和产品认证标识化的"五化"模式。二要加

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投入保障和人员编制,鼓励支持各类农业科技部门采取技术承包、防疫承包、小分队服务、派驻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推广和运用。三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发展适合不同类区耕作特点的农业机具,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引导农户使用农业机械。四要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构建涉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向农民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及时、准确、实用的各类信息。

4.着力培育涉农人才,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奠定人才基础。一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继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结合专合组织的多种业务培训,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专业合作组织骨干队伍,形成核心推动力量。二要加大基层干部的培养力度。完善培训机制,培养大批既懂市场经营管理,又愿意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复合型村社干部。积极探索城市各类人员参与农业现代化的政策,鼓励人才下乡。三要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培训基地农户,支持地方探索教育体制改革。允许在基础教育中相对强化学生的技能技术教育,为农村造就一批现代农业经营者,逐步达到把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的目的。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提供政策保障。参照国际经验,制定支持农民专合组织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调整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建议将现有农业补贴合并为基本性农村补贴和生产性农业补贴两个部分,按实际生产规模提供生产性农业补贴,补贴对象包括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业主。省上和有条件的市(州)县,要由财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发展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导向效应和放大效应,激励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探索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配套政策,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形式,明晰农村耕地、林地、宅基地、住房等资源的财产权利和贷款途径,化解农村因无资产抵押而造成的"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矛盾。积极推进资金互助组织的建设,探索建立合作社信贷互助金制度,成立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村镇银行,把农户闲散资金聚集起来,有偿调剂给需要的农户或业主发展农业生产,建立规模经营资金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助,加快农业保险的立法进程,尽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

负责人:萧少秋 任丁

成员:左志强 刘军

(提供单位:发布时间:2008-12-03录入用户:admin-swzys)

第二篇: 浅析发展林区多种经营的作用及形式

【摘要】:林区多种经营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并且创造经济价值的森林经营模式。本文简单介绍了发展林区多种经营的作用,发展形式及方法。结合实例,阐述了林区多种经营的价值。 【关键词】:林区,多种经营,资源,林业

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供应,形成了以木材经济为核心的直接经济效益,还由于森林环境的存在,为林下资源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营养空间。近年来,随着木材资源的枯萎,木材经济的萎缩以及全面停伐的实施,伴随着人们对于林副产品需求的增加,使得以森林坚果、森林浆果、山野菜采集以及菌类、北药、特种经济动物种养殖为核心的多种经营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林区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

所谓林业多种经营的生态模式,即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将人与自然 的对抗变为人与自然的协调,把林业多种经营建立在生物共生、物质循环的基础 上,寻求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逐步建立起一个生态结构良好健全、资源丰 富、效益宏大、环境优良,有利于林业长足发展的生态多种经营体系。

1 发展林区多种经营的重要性

1.1 发展林区多种经营是顺应改革的需要

目前, 森工林区进入了一个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全面推进跨跃式发展的阶段。 开展多种经营是顺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因此,振兴林区经济,最根本途径就是要自力更生,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经济,使国有林场由单一型转变为综合型,实现加工增值,提高林区经济效益。 如黑龙江伊春市五营林业局,通过发展林区多种经营,年特产资源经济效益达66467.63万元/a以上,其中浆果资源经济效益可达1500万元,坚果资源经济效益可达600万元,山野菜资源经济效益超过5亿元,食用菌资源总效益超过2000万元,北药资源经济效益接近6000万元。即使在这样不完全统计的情况下, 以森林浆果、 森林坚果、 山野菜、食用菌以及北药为代表的特产资源经济效益作为森林生态效益的间接体现,其巨大的效益值为林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1.2 发展林区多种经营有利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包括多种资源,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只单一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而是全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林木资源是为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林区多种经营资源也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林区多种经营不仅是采掘和利用多种森林资源,更重要的是保护、培植、繁殖、扩展多种森林资源,如建立林业多种经营种植、养殖基地,促进天然森林资源与人工培育资源的结合等就充分体现了林业可持续发展。 1.3 发展林区多种经营符合林区资源优势和资源特点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资源种类繁多 ,从动物到昆虫 ,从木本植物到草本植物,从菌类到微生物,无一不体现森林的价值,林木资源只是森林资源的一部分,过去人们对森林的利用仅仅局限在对木材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这是很

狭隘的。在林区工矿企业少,很少化肥污染 ,发展山野菜加工及种植等方面的绿色食品具有显著的优势。目前国有林区面临“两危”,正值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体制改革 ,有大量职工分流下岗 ,这也为发展林区多种经营提供了充足的劳动资源。

在林区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符合林区资源优势和资源特点, 能够充分利用林区多种森林资源。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在林区山地资源的利用上 ,既要注重生态的改善,又要满足林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对林业建设提出的特殊要求。发展林区多种经营,可以扬山富之长,避林贫之短,充分挖掘林区多种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在时空上利用林区丰富的资源。 1.4 发展多种经营,是改善林区群众生活的需要

林业多种经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产业种类多、分布广、生产周期短、潜力大、投资少,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等特点 ,发展林区多种经营,可以吸纳大量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使林区群众脱贫致富,促进林区社会稳定。多种经营搞得好也会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如吉林省临江林区对 26.7hm2山高坡陡、土壤贫瘠的次生林实行封山育林, 人工管护林下野生经济植物, 每亩年投入管护费用为100 元 , 管护区内林地野生经济植物年增产值200 万元,投入产出的比为 1∶50。 有效地利用了林地生态系统生产力, 使因林木资源枯竭而造成的经济危困得到有效的缓解。 2 发展林区多种经营原则 2.1 合理利用本地资源

立足于本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增值 ,夯实林业多种经营发展基础 应把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作为构建多种经营生态模式的主体。一要对本地区的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及土地 、 水草资源等进行一次全面普查 ,摸清楚各种资源的蕴藏量和分布区域 , 本着利用量和再生量保持平衡的原则, 确定开发利用种类 。 二要对再生量小于利用量的种类 ,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开发措施。特别对不能再生的种类和濒危种类 ,要制定保护方案 ,加以管护。三要在资源普查基础上, 按合理开发利用原则, 制定出开发利用规划 , 确定出可直接开发利用的种类和保护开发利用的种类 , 以及可进行人工引种驯化栽培的种类。四是要在充分利用林区的土地资源发展种植业的同时, 对林木资源要加强管护 ,严格禁止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 五要对水草等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 有计划地发展 以草食动物为主的畜牧业和养殖业 , 实现永续利用,夯实林业多种经营发展的基础 。

如黑龙江伊春市五营林业局,林区山野菜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风味各 异,有46科125种。进行市场开发和经济价值挖掘的山野菜种类主要有龙牙木、 蕨菜、薇菜、猴腿菜、黄瓜香、黄花萱草、橘梗、柳蒿芽,此外还有大叶芹、刺嫩芽、酸浆、蒲公英、苣荬菜、小根蒜等。 2.2 建立复合生态多种经营结构

建立农林牧渔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多种经营结构 。为了不使植物、动物、微生物的食物链发生缺环或断链, 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林业企业的种植业、养殖业 、采集业、加工业应协调发展 。在资源使用上, 应坚持宜林则林 , 宜农则农 , 宜渔则渔 , 宜采则采的原则,充分利用林区的各种资源 。 要形成山上有林保主业, 山下土地种菜粮 , 山岗草地放牛羊, 沟塘水面养鱼鸭 ,林副废料栽木耳 ,春季上山采野菜 , 秋季上山采药材的复合型产业结构。要坚持“大规模、 大群体和小规模 、 小群体”的两条腿走路, 使林区经济步入林多、粮

多、畜多 、肥多、 收入多的良性循环轨道。 2.3 加大科技含量,提高生产效率

要实现多种经营生产高产优质高效 , 必须坚持林业科教一体化 , 全面实施“科教兴林” 战略。在坚持技术培训 、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同时, 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如玉米大双覆、大豆垄三播种 、小麦标准化作业、水稻早育稀植 、 地栽食用菌和畜牧业的卵黄检测技术等。同时还要强化人工调控手段, 通过实施棚室育苗、 保护地栽培等新技术 ,创造适应作物群体生长的环境, 使一些生长期长 、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作物、蔬菜品种在本地区安家落户, 调节生物群体的时空结构, 充实生态位。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把作物调整到生态最佳适应区, 引进的新品种作物种类 ,要做到适地适种, 既要选择适应生态环境的作物种类, 又要充分利用资源特点趋利避害 , 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持续性和生物多样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

3 林区多种经营的主要形式 3.1 利用林区食用植物资源。

林区含有丰富的,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野菜,野果,食用真菌等林下产品。现在,国内外市场对野菜,野果和磨菇的需求量很大,过去对这些植物的采集,给该林区职工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今后应继续发展采集业,并使其与保鲜技术,深加工等结合起来。

3.2 大力发展种植业。

应跟据当地的特点积极发展立体林业,搞林粮间作,林药间作等。即结合当地气候资源条件,在疏林间种农作物、菜类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地利,经济植物得到疏林环境的有益庇护;另一方面,经济植物的覆盖,有利于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3.3 积极发展养植业。

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林下特色养殖,如野山鸡,野猪等,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林区人民的生活需要,而且也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力,另外,还可以在山间地底,草甸, 溪旁,林缘及丛内放牧牛,马,对于林地放牧,一定要控制放牧强度,因此,也会对林木产起到良好促进作用,如翻动林地土壤,增强土壤肥力,以及清理下层杂草等。

3.4 建设森林旅游业

因为近年来城市化快速加剧,林区成为城市居民假期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林区山青水秀,风景宜人,空气新鲜。开展森林旅游业有地域优势,可以在林区建立森林公园,并建设宾馆、餐厅和商店等配套设施,使这个地区成为疗养、休假、旅游胜地,可以给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4 构建林区多种生态模式需注意的问题

4.1 要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 深山区和浅山区的生态气候条件差异较大 , 因此选择种植品种和养殖品种时 , 一定要注意把生物品种调整到生态最佳适合区, 使之达到经济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 4.2 要考虑本地的资源状况 。

应对本地区的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土地资源、动物资源等进行综合调查 , 摸清资源的种类 、储量 ,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 确定开发项目, 确保经济效益和生

态效益同步增长。

4.3 要培养专业人才,引进技术,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开发那些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利用前景好, 资源储备足的产品,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确保多种经营结构合理化 ,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

林区多种经营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并且提高经济价值,创造就业机会的良好的森林经营模式。搞好多种经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方向,是振兴林区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宋学元,张子林. 吉林省国有林区多种经营生态模式的探讨[J].中国林业企业,2002(5):20-21.

[2] 孙海滨,蒙宽宏.公益林下多种经营效益评价[J].中国林副特产,2014(4):76-77. [3]赵志玉. 浅谈发展多种经营振兴森工林区经济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6):201. [4]倪同良, 李志勇.发展多种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J].林业科技, 2003(7): 51~ 52.

第三篇:教学组织形式

概念: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主要形式有:班级授课制(基本形式)、分组教学&现场教学(辅助形式)、个别教学&复式教学(特殊形式)。„„填空题

一、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一)概念:

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68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二)基本特点„„填空题

1. 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

2. 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3. 按时授课。把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此为“课时”。

★(三)优缺点„„简答题

1. 优点:

a.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b.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d.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

e.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 缺点

a.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

b.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法,都只能适应部分学生。

c.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

d.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志趣、特长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e.学生动手机会少,教学的实践性不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f.教学时间、内容和进程都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内容方法。

二、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

(一)个别教学: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他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

2. 意义:此法强调发现、珍惜、发掘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潜能和优势,弥补了班级授课制中平均、划一教学的不足,是满足特殊化教育的需要、实现个性发展的手段和途径。

3. 要求:a.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各自的优势,克服各自的缺点; b.既要针对个体,又要使个体不脱离于整体; c.要制定详细的个案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教育组织形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做好各项工作。 (二)现场教学(又称参观法)„„参观讲解结合

1. 概念:指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

2. 意义:

a.可以给学生提供直接经验,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

b.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c.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可以通过对祖国现代化建设 1

成就的参观等,使学生更加了解热爱自祖国。

3. 要求:目的明确;准备充分;现场指导;及时总结。

三、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分组教学与复式教学

(一)分组教学

1. 概念:指在按年龄编班和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2. 意义:利于缩小差距,便于用统一的进度和方法进行教学。

3. 要求:a.充分了解学生 ;

b.定制个体教学计划; c.保证教学井然有序;

d.深入钻研教材教法

(二)复式教学

1. 概念:把两个或者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2. 意义:保持了班级授课的一切本质特征,与之不同的是教师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巧妙的同时安排几个年级的活动。复式教学组织的好,学生的基本训练和自学能力往往更强。 3. 要求:a.合理安排,要根据学生的人数、教室大小、师资质量等情况全面考虑,灵活掌握; b.编制复试班课表;

c.培养小助手;

d.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

Ps:把大班教学和小班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特朗普制。

四、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1. 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小班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

2. 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3. 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4. 探索个别化教学。 德育教育的内容与过程

(中小学)德育内容„„简答题

分为三大类: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理想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自觉纪律教育

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

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马列主义教育

环境教育

德育过程

一、概念&构成要素

(一)含义: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对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二)构成要素„„填空题

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互相制约的因素构成。

二、基本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体现。„填空题

三、基本规律„„简答题

(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知、情、意、行的关系)。„„论述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知、情、意、行是构成学生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 2

这四个要素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得到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 具体来说:

a.知即品德认识,包括品德知识&品德评判两个方面。品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b.情即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实现执行转化的催化剂。

c.意即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d.行即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总之,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一般说来,德育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顺序形成和发展的。但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深入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或从训练行为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最终达到儿童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填空题

(二)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学模式

一、概念: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二、常见的教学模式

(一)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1. 探究式教学

此法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前认知&体验式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

基本程序: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操作策略:a.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创设一个宽容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b.教师要对那些打破常规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不要轻易的否定学生的答案;c.要以引导为主。不可轻易告知学生探究的结果。

优点: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

缺点:教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需要较好的教学支持系统。

2.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验式教学”或“情景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

基本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优点: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4. 范例教学模式

此法适合原理、规律性的知识,是德国教育心理学家 瓦.根舍因 提出来的。

(二)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1. 自学——指导式

(1)理论依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的心理发展观;“学会学习”的学习观。

(2)教学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独立地掌握系统的知识;让学生获得自学的方法、技巧,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3)操作程序:提出要求、开展自学、讨论启发、练习运用、及时评价、系统小结。

(4)操作策略:教师是学生自学的“指导者”。

2. 目标——导控式

3. 传递—接受式

基本程序: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4.问题——探究式教学„„论述题

(1)理论依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提高,所以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探索、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去研究、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a.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用创造性思维去获得亲身证实的知识;

b.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c.让学生养成探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逐步形成探究的技巧。

(3)操作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拟定计划、验证假说、句验证结果,交流提高。

(4)操作策略:教师是“引导者”和 “顾问”,一方面老师必须精通整个“问题”体系;另一方面,又要容忍学生出错,不过早判断学生的行为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教学评价

一、概念: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

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二、功能: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并最终到达该目标。具体:(简答题)

1. 诊断教学问题;2. 提供反馈信息3. 调控教学方向;4. 校验教学效果。

三、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 诊断性评价:

概念:是在学期开始或者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摸底考试)

功能:a.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 b.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

c.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2. 形成性评价:

概念: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填空题

功能:a.改进学生的学习;

b.为学生的学习定步;

c.强化学生的学习;

d.给教师提供反馈。

3. 总结性评价

概念:亦称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此方式注重考查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

功能:a.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b.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c.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d.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e.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二)针对评价采用的标准,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1. 相对性评价

概念: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他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 4

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此法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

2. 绝对性评价

概念: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此法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宜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三)按照评价的主体:内部评价&外部„„&个体差异性评价;

(四)按教学评价中使用测验的来源: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 德育原则

一、概念: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二、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论述题、简答题

(一)导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要求:a.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b.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代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c.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1.基本涵义: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此原则亦称循循善诱原则。

2.要求:

a.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c.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涵义: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要求:

a.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b.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c.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四)知行统一原则:

1.基本涵义: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2.要求:

a.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b.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c.对学生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d.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五)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要求:

a.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

b.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c.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的贯彻到底。

(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的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2.要求:

a.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b.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c.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发展。

(七)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1.基本涵义:

在德育过程中,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因势利导,化消极因为为积极因素。

2.要求

a.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激发其上进心。(正确了解和评价学生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

b.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c.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八)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要求:

a.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b.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活动;

c.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

(九)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1.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要求:

a.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事实、先进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法教育引导教育学生;

b.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c.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途径:最基本的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填空题

其他途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的活动;校会、班会、时事政策的学习;班主任工作。

Ps:德育活动的新形式包括:社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德育基地、创办业余党校。

二、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一)方法的概念: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包括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

★(二)常用方法„„简答题、填空题 1.说理教育法。此法为基本方法,分两类:

a.运用语言文字说服;b.运用事实进行说服。„„填空题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实际锻炼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6.品德评价法(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

7.心理咨询法

8.生活指导法

(三)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1.德育目标。

2.„„内容。德育内容规定着对德育方法的特定要求。

3.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三、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

(一)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

2.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

3.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

4.知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5.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改革的主要趋势

1.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

2.确立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

3.坚持贴近实际、生活、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

4.坚持知行统一,探索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道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5.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

6.因地制宜的开展德育活动。

四、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a.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b.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c.建立德育基地;

d.创办业余党校。 班级与班主任

一、班级

(一)概念: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名解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最先提出“班级”一词。

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在此书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详细论述,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填空

(二)功能:

1. 社会化功能:

班级组织能够按照一定的社会化的要求,在集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集体目标为导向,借助课程、文化规范等载体,对学生传授社会经验、指导社会生活目标、教导社会规范、 7

培养社会角色,使学生从一个自然有机体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成员。

2. 班级的个体化功能

(1)促进发展的功能。能为成员提供发展机会,包括认知、情感、兴趣态度和社会技能的发展。

(2)满足需求的功能。既能满足归属、亲和、依存等基本需求,又能创造满足自我实现等高级需求的途径。

(3)诊断功能。

(4)矫正功能。

二、班主任

(一)概念: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名词解释

(二)地位&作用

1. 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 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填空题

3. 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及方法„„简答题

1. 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填空题

2. 有效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填空题

3.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4. 建立学生档案

5. 评定操行;

6. 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

7. 个别教育工作;

8. 班会活动的组织。

Ps:班主任的基本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 班级管理

一、概念: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班级管理内容主要有:班级组织的建设、制度管理、教学管理和活动管理。

二、功能

1.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三、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简答题

(一)班级常规管理

1. 概念: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 内容:开展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3. 班级常规管理的作用

a.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b.利于建立一个健康、活泼、积极、有效的班集体

c.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班级平行管理

1. 内涵: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填空题

此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填空题

Ps:集体教育思想是马卡连柯的主要思想。

2. 要求:要实施对班集体与对个别学生双管齐下、互相渗透的管理,既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使其真正成为教育的力量,又要通过转化个别学生来促进班集体的管理与发展。

(三)班级民主管理

1. 内涵: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物。

2. 要求:

a.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全程管理,即在班级管理的计划、实行、检查、总结的各个阶段都让学生参与进来;

b.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如干部轮换制度、定期评议制度、值日生制度等。

(四)班级目标管理

1. 内涵: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此法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成出来的。„„填空题

2. 要求:要围绕全体成员共同确立的班级奋斗目标,将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班级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目标的引导下,实施学生的自我管理。

四、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论述题

(一)问题

1.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

2.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程度低。

(二)解决策略(怎样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制度)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人格和主体性,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强调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

1. 以满足学生发展为目的。

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最终归宿。

2. 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的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3. 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实行班级干部的轮流执政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机会,并学会与人合作,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论述题: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后进生的教育问题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一、后进生自身的原因

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对其自身的原因必须进行具体分析,既可能有心理障碍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有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原因。

具体来说:

(1)缺乏强烈的求知欲; (2)道德无知,是非观念模糊; (3)自尊心强而性格敏感容易流于自卑; (4)意志力薄弱,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做事情往往会半途而废; (5)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不适应 。

二、家庭因素

(1)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对子女带来不良影响。不仅影响学习,甚至影响子女正常心理品质和人格的形成。 (2)现在独生子女增多,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或期望值过高; (3)有的家庭自身文化水准低,或者家庭残缺,缺乏温暖和爱心; (4)有的家长由于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5)有的家长则在孩子的管理教育方式方法上太过简单粗暴,随意打骂。这些也会使他们转变为后进。

三、学校环境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也存在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并且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 9

任。

1.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不仅是教育领域的问题,而是社会的综合性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了一些地方、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重智育,轻德育,重视少数尖子生的培养,忽视广大学生的教育。

2.施教“求同”,忽视因材施教。大纲相同,教材相同,又在一个班级上课,往往忽视或难以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学生之间本来就有的差距,越拉越大。因材施教是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个学生尝到甜头,产生学习积极性,也才有可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3.教育方法失当。在我们的学校里,有些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教育方法失当,没有强有力的德育工作,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养,缺乏防止学生分化和减少后进生的有力措施。教师对后进生的偏见,把他们当成班级进步的包袱,这也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后进生转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对立情绪;

2. 保护学生自尊心,增强集体荣誉感;

3.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

4.通过各种方法锻炼学生的意志,巩固学生的新习惯;

5.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制。同时要注意“反复抓,抓反复”。

6“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与后进生多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适时进行思想教育。老师要与他们多谈心,多接触,关心其生活、学习,真诚相待,逐步缩短直至消除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建立沟通渠道,使师生间具有朋友般的情谊。这样老师就方便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用正确的观念对他们进行思想渗透。)

7.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挥特长,让后进生品尝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培养自信。

8.提供正确的范例,增强学生的是非观。

9.积极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协助,借助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帮助。 课外、校外教育

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意义

一、概念:是指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名解

二、意义„„简答题

1. 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利于学生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 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4. 是进行德育重要途径。

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形式

一、内容

1. 社会实践活动(参观、考察等走出校门,增长知识的活动);

2. 学科活动(以学习或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3. 科技活动;

4. 文学艺术活动;

5. 体育活动;

6. 社会公益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习惯,时期养成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爱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并掌握生产劳动的基本知识、技能,提高劳动技术素质);

7. 课外阅读活动。

Ps:分为三类:接受性活动、创造性„„;训练性„„。

二、组织形式„„填空题

1. 群众性活动;

2. 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3. 个别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要求

一、特点:1. 自愿性 2. 灵活性 3. 实践性„„填空题

二、要求„„简答题

学校教学工作是教育学生的基本途径,与此同时,课外、校外教育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二者缺一不可。

要有明确的目的;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一、家庭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特点„„填空题

1. 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2. 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二)基本要求

1. 和谐的家庭环境;

2. 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

3. 理解和尊重孩子;

4. 家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思想素养。

二、社会教育

主要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1. 社区对学生影响:

a.一方面鼓励他们走出去,和更多同龄人交往,参加群体活动,了解社会,克服自己的不良行为; b.另一方面,帮助他们选择交往伙伴。

2. 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在培养儿童和青少年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报刊、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在指导青少年儿童接受宣传教育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辨别能力和批判能力,自觉抵制不良影响。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学校教育占据主导地位;

(二)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三者协调一致有利于保证整个教育在方向上高度一致,实现各种教育间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效果。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家长会等途径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四)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的之间的相互联系。

1.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 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联系;

3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总之,在我国,家庭、学校&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为了使受教育者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学校应成为这三者相互联系、互相配合的最积极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而家庭和社会应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第四篇: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界定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表现为教学活动的组织结构,即完成待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织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它涉及叫徐活动应怎样组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怎样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它取决于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教学原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都要综合而具体地落实到一定的组织形式之中。教学组织形式运用得科学与否,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概要

教学组织形式是社会生产和科学发展的要求在教育中的反映,每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不断发展和改进。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另外还有贝尔-兰喀斯制(导生制)、文纳特卡制、特朗普制、开放课堂等。总的来说,这八种教学组织形式可划分为个别化教学、集体教学和综合教学三类,其中,个别教学、道尔顿制、文纳卡特指、开放课堂基本可划分为个别化教学一类;班级授课、分组教学、导生制可划归为集体教学一类;特朗普制则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化教学虽然能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但也只能作为集体教学的补充;班级授课作为集体教学的代表,虽然是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必须随时代发展而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发展趋势是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今后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融合了个别教学及集体教学优点的综合性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多元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三、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亦即课堂教学或班级上课制,是指把学生按年龄、知识裁定人数的教学班,教师根据课程计划所确定的内容和课时,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分科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教师可以同时对几十个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其容量大、传授知识的密度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助于普及教育。

2、课堂教学按专业实行教学分工,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及其各自优势的发挥,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作为一种集体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不仅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培养其集体主义精神。

正是由于课堂教学具有这些优越性,世界各国目前仍把它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而广泛使用。课堂教学时我国中小学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学校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而它是学校运转机制的主轴。学校要做到以教学为主,就必须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原则,建立和健全正常的教学秩序。

班级授课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强调在封闭的课堂上传授系统的书本知识,容易产生理论和时间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2、强调标准的统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为了克服课堂教学自身的缺陷,充分发挥其优势,世界各国都纷纷致力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同时,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之配合,如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封闭式的课堂与开放式课堂相结合,大班教学、小组教学与独立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相结合等。

第五篇:教学组织形式

一、识记:

个别教学:是指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传授与指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教学:也称为‚多级制‛或‚不分级制‛,它是一种将学生按智力水平或学习成绩分成不同的班和组,通过定期测验决定学生升级(组)或降级(组)的教学形式。

道尔顿制:是针对班级授课制的不足,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设计教学法:是指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有目的的活动,重视教学社会的和道德因素,主张取消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是一种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教学组织形式。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编在一个班级,教师在同一教室、同一课时内用不同的教材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的教学,它通常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

二、解释: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制度和程序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它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一定的变革,它是教学活动呈现的载体。

班级授课制:简称‚班级教学‛,它是指将按学生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人数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时间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使其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而确定,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为教育的普及作出了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不能完全满足人的整体与个性发展,各个国家正在试图尝试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分析判断:

1.今后的教学组织形式应是融合了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优点的综合性的教学组织形式。 此说法正确。随着当今世界的发展,各国之间呈现出交流与合作的趋势,关注教育的广泛性与个性化。教学组织作为教学活动的承载反映着社会的潮流,承担着对人的教育责任,这是国家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若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要求我们必须采用融合了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优点的综合性的教学组织形式。 2.由于班级授课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将来会被个别化教学所取代。

此说法错误。个别教学要求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对老师的专业化要求也相应的增加了,不利于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性,是学生难以适应多元的人际关系,所以我认为不是取代,而是融合了各自优点的教学组织形式。

四、简答

1.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类型?

从纵向来说:古代是个别教学制;近代是集体学习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近来教学组织形式又有多种形式,它们分别是:班级授课制,贝尔—兰卡斯特制。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出现了向个别教学回归的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它们是: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设计教学法,分组教学,特朗普制。综合看来,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将来的教学组织形式将会更适宜于人的发展,同时也承担着对社会的责任。 2.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哪些教学组织形式?各有何特点?

在古代主要为个别教学制,优点在于老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状况;缺点:效率低、规模小、速度慢,学生间难以相互观摩,共同成长。

近代史以集体学习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先后出现了: 班级授课制:优点在于高效、经济、规范,有利于学生在集体中相互切磋与启发;缺点在于统一的进度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活动多有教师做主,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着统一的规范,对学生的自尊心有所伤害。

贝尔—兰卡斯特制:优点在于可以极大的增加学生的数额,可以解决老师奇缺的问题;缺点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 而后出现了向个别教学回归的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它们分别是: 道尔顿制:优点在于对改变班级授课制整齐划一的缺陷,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对改变机械、被动的学和呆板、划一的教有积极作用;缺点是过于强调个别差异,对教师要求过高,在实施时容易导致放任自流,并且它要求有较好的教学设施和条件,这是一般学校难以具备的。 文纳特卡制:优点在于注重儿童的个性和自由,也强调儿童的团体意识和社会化过程;既改造传统班级教学的标准化而注重教学程式的个别化,又一定的建设性;缺点在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学能力差,缺少教师的直接讲授,影响了学生对学科的深入学习以及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的获得,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设计教学法:注重在教学环境中进行有目的的活动,重视教学活动社会和道德的因素;教学内容上主张放弃固定的课程体系,取消分科教学、教科书,把学生有目的活动作为所设计的学习单元;提出了明确的教学步骤。优点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加强内容与儿童生活的联系。缺点在打破了学科逻辑体系,忽视了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对知识概念缺少整体的认识与把握。 分组教学:满足了对社会服务的职能;缺点在于容易导致对学困生的歧视,又会助长成绩优异儿童的骄傲习气,被认为不民主。

特朗普制: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化一的上课时间。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独立研究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获得多种渠道的信息。缺点对老师的专业要求较高,学生的主体性有一定的局限性。

五、论述题

班级授课制下,怎么更好地照顾到个别差异? 首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包括他的个性气质,家庭背景以及生长的环境,同时要获悉他以往的学习经验,以及课堂表现;尊重每一个学生,还需了解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充分把握学生的共性与个体差异。

紧接着老师可以组织一定数量的测试,将学生按成绩分阶段,每阶段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在学习上相互照顾;老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挑选不同的书,同时拥有一本共有的较为基础的教材,这本教材老师统一讲,全班同学集合到一块。不懂得可以问基础好的学生,这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相互探讨,对于共同不懂的在想老师求助。申明一下这个分组不是固定的,老师的上课时间也较为灵活。 然后老师应充分掌握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对于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空间也应转换,对于动手能力较强且需要现场体验的,老师应积极创设某种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尝试着处理问题,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与说明。 最后,老师应注意活动的重要性,以及班级文化的建设。照顾每一个孩子,不仅是物质上的,还应包括感情上的。使学生喜欢学习尊重老师,懂得感恩,做一个完整的人。

六、案例分析

某法律教师组织学生去参观女子监狱。为便于管理,他将40学生分成8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在参观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各个小组活动的情况,并对某些学生进行随机指点或帮助。试分析此种活动运用了那些教学组织形式,并简要分析其做法的利弊。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此活动运用了设计教学法和分组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教学法是一种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有目的的活动,重视教学活动社会的和道德的因素。此种教学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和积极性,加强所交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能够拥有较为深刻的感受。但由于个性差异,指向的不同,有可能与目标相距较远。分组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管理与合作的能力,但之前分组的标准尚未说明。老师的教学应该是有指向性的,不能是盲目与随机的,应仔细观学生的表情,等待着学生的提问,从而给予适当的答案,同时也应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

如果是我,在去之前我会明确地告诉学生,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并告诉学生我们此次活动的预期。我会根据平时同学的表现与可测量的能力,进行分组。在过程中我会组织一些交流,使学生受到一些情感的启迪,产生共鸣。我会观察每一位学生,抓住教育的契机,使他们很好地成长。

教育原则

以下是苏格拉底与学生尤苏戴莫斯关于正义的一段对话。以这一段对话为基础,分析苏格拉底‚知识产婆术‛的主要体现了哪些教学原则。

所谓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通过阅读苏格拉底与学生尤苏戴莫斯关于正义的一段话,我觉得其主要体现了启发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和师生协同原则。启发性原则贯穿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无论是提问‚虚伪‛‚欺骗‛……还是‚儿子需吃药‛,都蕴含着着这个原则。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按着老师的预设进行,同时也有新的东西的生成。在这个过程中。苏格拉底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例如 ‚苏格拉底接下去又问道:‘如果一个将领看到他的军队士气消沉,就欺骗他们说,援军就要来了,因此,就制止了士气的消沉,我们应该把这种欺骗放在两边的哪一边呢?’。‛ 有序性原则是指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状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使受教育者能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如在谈论欺骗做坏事,奴役人等事上,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正义与不正义。揭示了我们认识问题的过程,并指导我们如何看清事物。

师生协同原则,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完全处于师生协同、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苏格拉底在运用产婆术时,循循善诱,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努力地营建,较为全面地告诉学生真理。适当地激励,问题地难度适中,调动学生探索的兴趣,使学生热爱老师,喜欢学习。

行为目标的叙写

通过朱自清《春》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借鉴作者写景的手法,尝试着写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

上一篇:专业实习周志范文下一篇:重要通信服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