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组织生活形式__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2024-05-07

创新组织生活形式__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精选9篇)

篇1:创新组织生活形式__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创新组织生活形式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创新党组织生活方式方法,就不能延续过去仅靠开开会、读读文件、听听报告、写写体会等等传统的方法,而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通过创新党组织生活的方式方法,使教育内容入心入脑,真正收到教育效果。针对创新组织生活形式,以提高组织生活质量问题,本人提出以下看法: 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发掘工作与生活的新亮点。一要利用新媒体。传统的党组织生活是读著作、念文件,新颖的组织生活要听歌曲、看电视、观演出、上网站。二要增强互动性。传统的党组织生活是“一人讲众人听”,新颖的组织生活要开讲坛,如举办“七一”演讲会、党旗歌友会、歌咏比赛、知识竞答等活动,增强活动的互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三要融入新社会。要走出去,组织党员现场参观外界的新项目新科技新亮点,接受新时代的洗礼,进一步开阔思路和视野,不做井底之蛙;要组织开展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的互帮互助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善于“请进来”:邀请专家、学者讲解新形势新趋势、传授新技术;邀请先进人物演讲感人事迹、传授成功经验,进一步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四要整合社会力量。要加强与共青团、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及行业协会、兴趣组织的联系和沟通,整合各种社会力量联合开展公

益活动,让本部门本单位的党员更多更好地投身到各项社会活动中去,为党员提供丰富的组织生活渠道和途径。

篇2:创新组织生活形式__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周玉萍②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社会组织的创办、发展、管理、服务与评估都与社会管理创新有着直接的关系。放宽进口,政府购买服务,简化管理程序,评估结果引导都成为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只有从这些环节着手,才能真正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管理;发展;服务;社会组织

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向“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转变,大量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将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由社会组织来承担。因此,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质量是完成政府改革的重要条件。观察当前中国的情况,在创办、管理、服务、评估社会组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此,要真正实现行政管理改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推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一、社会组织的创办与社会管理创新

据调研,现在在中国创办一个社会组织需要经过如下程序: 第一步,到当地政务大厅民政部门递交申请表,由民政部门审核。第二步,在准许开办的情况下,联系业务主管单位由业务主管单位出具同意为该组织业务主管单位的正式文件。比如教育方面的社会组织需要联系当地教育部门,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面的社会组织,需要联系环保部门。业务主管单位是在没有利益的情况下承担管理责任的,所以十分不情愿。这就成为登记中最难走的一步,不少社会组织就此沦为草根组织,不去办注册登记。

第三步,会计事务所验资,拿到验资报告。并且拿到办公地点的用房证明。第四步,填写相应表格。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申请表、民非业务主管单 ①② 本文为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1-2012重点课题结题成果。

周玉萍(1964——),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教授,.030024.位批文、民非法人章程、社会组织办公用房证明、办公用房勘察表、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名单,社会组织董事会监事会人员名单等。第五步,备齐所有手续,到民政部门办理登记。

手续繁琐,有些环节甚至需要有人帮忙。一些热心公益人士看到这种情况,就此打消念头。对比国外的社会组织成立过程,以美国为例,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向所在州递交成立申请。申请中应包括三个备用名称,有效的身份证明,董事会的组成(许多州要求至少要有三个董事,也有的州仅要求一个董事组织者);组织的章程(最好要有符合免税的条文)等。

第二步,缴纳年费,并成立公司。需要说明的是成立一个社会组织(国外称为非营利组织)和成立一个营利公司过程很相似,提交需要的材料后,只需要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可以取回相应的登记注册证明,不需要验资,也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

另外,美国有些州还有更加优惠的政策,比如特拉华州:第一,登记费用便宜,小规模的NGO注册费为89美元,年费75美元;第二,允许董事会成员只有1个人,可以注册个人NGO。因此许多社会组织都选择在特拉华州注册。两相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国外社会组织的创办不仅手续简单,费用低廉,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障碍:既不需要50个会员单位,也不需要一笔注册资金,更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任何人只要愿意从事社会福利事业,就可以办公司,一个人也可以。而在中国,不仅手续复杂,注册费用高,而且业务主管单位的规定“就像一堵“高墙”,导致“事实上已经成立的社会组织,要么到工商部门注册为经济组织,要么以‘黑组织’的状态勉强维持。”[1]。面对这个困难,2011年初,北京已经率先规定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和社会服务类四大类社会组织可向民政部门直接申请登记,广东省也明确规定,从2012年7月1日起,除特别规定、特殊领域外,将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无须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后再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这就闯开了一个突破口,意味着社会组织的成立相对比较容易了。但是多数地方在业务主管单位方面尚且没有放开,所以,政策方面的调整,包括会员单位的减少,注册费用的降低,就成为促进社会组织成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放开限制,简化登记手续。才能促使人们快速地成立社会组织,凝聚力量,为社会服务。

二、社会组织的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强调和重视,社会组织迅速发展。2009年末,社会组织的总数为431069个,其中社会团体238747,基金会1843,民办非企业190479。而2008年全国的总数是38,6916个。在数量上有所增加,活动上影响力在增大。比如,母亲水窖项目,关爱西部孩子爱心公益活动,雅诗兰黛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永业慈孝基金,美克美家“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影响都很大。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的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许多社会组织都有政府背景。比如,有一些社会组织的领导职务由政府部门的退休领导担任,例如,在我国行业协会较多的上海市,由政府任命的协会领导就占全市协会领导数的60%[2]。有一些社会组织,如各地的社工服务社,热线、志愿者协会等,看似学校或者个人兴办的,其实是有政府项目支持的。这些社会组织虽然没有实现完全独立自治,但他们活跃在各个领域,正在成为完全独立自治的社会组织。它们可以说是在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号召下,培育出来的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发展中也存在着必须克服的问题,首先,有一些社会组织是在民政系统内部诞生的,如救助站的社会工作室,福利院的社会工作室,某社区的社会工作室等,这些组织办公地点就在相应的单位内部,董事长也由内部职工出任,政府购买服务的钱打入这些社会组织账户内,实际上是打入了原有的民政部门下属单位内,只不过博取了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绩。这些组织尽管也是个人注册的非营利组织,但基本上是原有政府部门的下属,没有任何开展活动的动力。即使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也是重名声而轻实际。这类社会组织的存在实际上挤压了真正的社会组织的活动空间,占据了大量资源,效率又不高。应该严格禁止这类组织的诞生。其次,社会组织的发展中,我们发现面向社区进行服务的社会组织数量相对较少,说明社区的社会服务职能还不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重心还没有下移到社区。面对这种状况,政府需要出台相应政策,将社会服务的责任放在社区里面,同时,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由政府各部门提出购买服务的事项及要求,纳入部门预算,由同级财政支付。这样才可以使已经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成长壮大起来,将大量停留在企业、或者行政单位内部的社会服务职能从单位剥离出来,纳入社区。

社会组织的发展本身就需要政府社会管理思维的创新,怎样既扶持社会组织的 3 发展,既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责任,既要懂得扶持,又要懂得适时放手,这确实是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

三、社会组织的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组织成立后,由三个管理部门来管理,一个是当地民政部的社团管理局,负责社会组织的年检,信息汇总和检查;一个是税务局,负责社会组织的纳税;一个是业务主管单位,负责业务指导。三个部门各有各的事情。以某心理咨询室为例,既有社团管理局的登记任务,又有逐月缴纳的税费8-9项,还有业务主管单位派下来的公益活动,所有管理部门的重点都在“管”上,而不在服务上。从国外的管理来看,美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部门是财政部国税局(IRS)和联邦选举委员会。国税局的管理分两个方面,一个是负责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或免税。凡年收入超过25000美元的组织都要做税表,国税局会公开这些税表,一般人也可以在国税局网站上查到;年收入超过5000元而不足25000元的组织则需要提交免税申请,国税局印出免税机构名单,予以公示;年收入少于5000元以下的教会、寺庙和慈善组织不需要填写免税申请。一个是调查非营利组织高管的“过高薪酬”。调查过程中,会与其它类似组织领导者的薪水比较,排除有人利用NGO作弊或利用慈善机构的名义逃税。联邦选举委员会负责管理非营利组织的政治活动,如果慈善机构直接向恐怖组织提供资金帮助,则为非法。

由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可见是否符合免税资格是管理的重点,符合就需要纳税,不符合则给予免税待遇,促进其成长,同时严格控制利用非营利组织营利行为。如果一个非营利组织从事商业活动,而这个活动与其宗旨无直接联系,那么商业活动中的获利就要纳税。假如一个非营利组织获得超过25000元的营利收入,那么它就失去了免税资格。国外的社会组织在这种既严格又周到的管理之下,只有更好地吸纳捐款,以自己组织的宗旨为旗帜,开展慈善活动才能生存下去。

中国的社团管理机构很多,表面上看,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很严密,实际上存在着空挡。首先,管理者的高薪不在任何部门管理范围之内,这样就有一些社会组织打着非营利的旗号,做着营利的事情。“郭美美事件”中的“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就是这样一个机构,还有一些行业协会,以征收会费发财,社会组织乱象 4 迭出。其次,小微型社会组织没有免税的优惠,难以得到扶持而衰亡。第三,缺;乏服务性管理。管理部门仅仅在收费或者派活,很少给予帮助。这是十分不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学习国外管理经验,税务部门既管纳税也管免税;社团管理局能够配合税务部门工作,防止不良社会现象的出现;逐步取消业务主管单位的限制,这样才能够保障社会组织正常活动,并得到社会力量的扶持。

四、社会组织的服务与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组织竞买政府出资的社会服务项目,依靠优质的服务生存,本是主要的生存方式,但现在政府招标的社会服务项目不多,社会组织的服务仍旧是基于自身宗旨在各自服务领域开展的。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对失学儿童的救济;中华慈善总会开展对孤寡残疾等弱势群体的救助;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帮助等。所有这些项目均来自于募集的资金,而不是政府出资。政府出资购买服务项目始于2000年上海市卢湾区民政局率先向“金色港湾老年公寓”购买价值30万元的养老服务[3]。此后,各地市纷纷开始探索,出台了购买服务项目,比如北京的社区老人服务卡,深圳的NGO孵化等,目前购买的项目已经涉及慈善救助、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领域。

2010年,北京市财政拨款上亿元,购买扶贫救助、扶老助残、医疗卫生、促进就业等十大领域的300多个公益服务项目。2007年开始,上海每年从福彩公益金提取7000万元资助社会组织发展,仅浦东新区近三年来投入的扶持资金高达1.2亿元。深圳建立公益福彩金购买服务“种子基金”3500万元,目前已资助75个公益项目。深圳市2010年机构改革中从17个委办局削减出政府工作事项87项,其中69项委托转移给社会组织承接,并规定,今后凡是可由社会组织承接的社会服务项目,就不再设立事业单位。为扩大社会组织参与管理服务的渠道,深圳去年从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中新增党代表4位、人大代表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达221人,占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总数的24%。[4] 总的来说,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促进服务社会化这个问题已经形成了共识。2000年以来,政府在逐渐加大购买服务的力度。2012年3月9日,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即公布了《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方 5 案》,明确:拟资助150 个左右西部地区社会组织改善服务条件,拟资助50 个左右规模较大、职能重要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和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功能的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委托的社会服务;拟资助50 个左右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困难救助、心理辅导、综合性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社会服务,拟资助50 个左右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困难救助、心理辅导、综合性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社会服务,拟培训10000 名左右的社会组织负责人、业务工作人员。[5]可以说这是政府大规模的购买社会服务的一项尝试。伴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一批社会组织将成长起来,成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力量。

伴随政府购买服务的增加,我国的社会组织有了迅猛发展,活跃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影响和效益。但这些服务尚且处于试点的状态,只覆盖一些领域,面向社区的社会工作体系尚未建立,大量的社会问题处于无人管,无人问的状态。所以,建立长期连续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使已经成长起来的社会组织,能够发展起来,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五、社会组织评估与社会管理创新

对社会组织的评估可以促使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国际上很多国家建立了官方或民间的中介性或学术性评估机构,对社会组织进行评估,并形成了对社会组织公示的机制,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重要信息。

评估的组织者可以是被评估的社会组织自身或是相关社会组织联盟,也可以是政府管理部门,还可以是与被评估组织无关的独立的社会组织或者是营利的公司。评估的组织者不一定是评估的具体实施者,例如政府委托给第三方进行评估,社会组织自身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在评估实施过程中,一般都会组成评估小组,小组人员包括了社会组织管理者、政府官员、财务或法律专业人士等多方代表。评估程序一般包括社会组织材料申报和自我评估、评估小组现场评估、评估小组综合评估结果、反馈结果和讨论、对外公布结果等。评估内容根据评估目的不同,关注点会有所侧重,但通常会对财务信息比较关注。评估结果或者应用于政府购买服务时对社会组织的工作绩效的了解,或者应用于捐赠者选择社会组织时的信息参考。其结果是评估良好的组织能够得到奖励(物质上或精神上的),评估差的组织得到惩罚。通过评估引导社会组织发展,或者是给稍差一些 6 的社会组织提供学习的参考,从整体上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其目的。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出现了社会组织的自我评估,也就是社会组织的自我监督。例如,慈善导航员网(/mjj/201203/201203***.pdf

篇3:创新组织生活形式__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一、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现状。

1. 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趋于多样化。

组织生活内容分为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和自由动作三类。近年来, 随着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 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思想理念和政策方针, 这就要求深化党员先进性教育, 大力开展党员对科学发展观和“争先创优”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目前, 很多大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开展得有声有色, 内容丰富多彩, 加入了大量考察、主题实践和交流座谈等活动, 取得了较好效果。

2. 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与参与率逐渐提高。

据相关调查显示, 目前, 大学生在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活动的开展及学生党员的参与率不断提高。即使存在部分学生未能按时参加党支部组织活动, 但做到了提前请假, 履行了相关手续, 使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活动的有效开展得到了保证。

二、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面临的问题及提高质量的重要性。

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 我国高校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党支部组织活动的顺利开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主要有某些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枯燥, 形式单一, 吸引力不够;某些学生党员政治素养不高, 影响组织生活质量;党支部经费缺乏, 活动缺少有力保障;党支部制度不够完善等。

因此, 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系到如何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及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通过组织生活, 大学生党员可以将平时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想法、问题、困惑等反馈给党组织, 使党组织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 并给予教育和引导, 纠正错误, 改善不足并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有关学校创新发展的最新进展情况传递给学生。大学生党员通过参加组织生活, 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自我, 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做贡献。

三、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建议。

1. 结合学生实际, 创新形式内容, 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

内容是组织生活的核心部分, 没有内容, 组织生活就会失去灵魂。内容不新, 组织生活就会失去吸引力。因此必须对组织生活的内容有高度的认识, 创新党支部活动的方式和组织形式。通过参观访问、考察、讲座、报告、竞赛等形式, 走出去, 请进来, 扩大党组织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开展组织生活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从当代学生党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 探索出适合自己需要的形式, 在坚持党的组织生活的思想性、政治性、原则性的同时, 增强民主氛围, 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如对于文件解读和理论知识学习, 不要一味采用照本宣科的解读方式, 可以事先把材料发给学生党员学习, 在组织生活上采用比赛的方式, 把成员分组, 用抢答的方式进行。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表现较差的要表演节目, 如唱红歌、说快板、朗诵等;可以让学生党员轮流主持组织生活, 采取的方式与内容由主持的学生党员自己选择;可以开展各种各样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保证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要改变学习方式, 才能在思想上优于普通大学生, 可以建立校园党建网站, 创建网上学习园地, 主动占领高校党建的新阵地。学生党员的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读书看报开会这些传统的形式, 要与国家形势相结合, 与历史事件或纪念日相结合, 与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 与公寓管理相结合, 与社团活动兴趣组相结合。这样, 组织生活才能有效开展, 不仅可以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 吸引更多的党员和学生参加进来。另外, 建设网络支部, 交叉运用参观学习、专题考察等方式拓展组织生活的新空间。

2. 要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深化各党支部共建与合作。

高校的党的组织生活能否真正取得实效, 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制度, 没有完善的检查与考核制度, 党的组织生活的内容必然处于不确定性状态之中, 其质量与实效性将无从保证。制度建设一定要根据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特点, 围绕学生党支部工作的重心进行设计考量, 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高校党组织生活制度。目前比较好的范例有建立组织生活考核制度、组织生活检查制度、组织生活考勤制度、党课制度等, 为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的开展提供了保证。在此基础上, 还要根据发展的变化不断完善和创新, 使学生党建工作与时俱进, 不断取得进步。要强化管理, 积极探索和加强党支部之间的合作与共建, 通过各系、班级之间学生党支部的共建、学生党支部与总支部之间的共建及各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之间的共建, 使党员有事可做, 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支部结对共建有利于双方党支部发挥自身优势, 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是党支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益尝试, 可以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 提高学生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3. 精选党务干部, 加强教育培训,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和多向互动。

要选好学生党支部书记, 为其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升党建业务水平创造条件。定期组织针对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培训, 聘请党建工作的专业人士和党员干部进行座谈, 辅导员也需经常从指导思想上和业务能力上加强指导, 使学生党员干部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其次要加强党务干部之间的交流研讨。通过互相学习, 建立横向沟通的渠道, 拓宽工作思路, 激发创新意识, 促进各支部工作互助互长, 同步发展。另外, 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 促进各支部间的良性竞争关系可以提高党务干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成就感。要创新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方式, 改变以往的单向灌输和被动参与, 巩固对组织生活的正确认知, 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行动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要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主动性, 自觉参与组织生活的策划、实施与总结, 增强组织生活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4. 给予必要的支持, 做好组织生活的外部保障。

为保证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 校党组织有必要在经费、活动场地上提供适当的支持。一方面, 高校要拓宽组织生活经费来源的途径和形式。各级党组织可以通过将组织生活和学校、学院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的方式, 在完成组织生活的同时协助做好中心工作, 从而争取经费支持, 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当然, 在不影响组织生活政治性的条件下寻求社会资金赞助或是与单位党组织合作开展组织生活, 扩大参与面等都是不错的途径。另一方面, 重大的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事前应做好预算, 及时上报争取获得支持并合理使用有关费用, “小钱做大事”, 保证高校党组织生活的有序进行。

四、结论。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全体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影响着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必须高度重视组织生活的开展, 充分结合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实际及当前的社会形势, 不断丰富组织生活的形式与内容, 切实提高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与实效性, 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及生命力,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丁文娜, 刘长城.从管理学角度看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J].基层党建, 2010, (02) .

[2]李书娟.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研究[J].德育 (上旬刊) , 2010, (02) .

[3]羽文伟.本科院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23.

[4]王远发.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咨询 (决策管理) , 2009.5.

[5]方年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2) .

[6]李岱.当前高校学生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7.

篇4:创新组织生活形式__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自退休后,六十九岁的单文涛重拾年轻时捡石头的爱好。“中国除了西藏、东北、贵州其他地方差不多都去过了,出门旅游不光看风景还捡石头。”在朋友眼中,单文涛宁肯用几千元买块石头,也不舍得花钱给自己买件衣服。因为奇石,单文涛的晚年生活充满了乐趣……

题目:__________,生活因你更美好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思路导引】

写好此题目必须着重把握三点:

镶金嵌玉,寻找情感触发点。这是一道前补型的半命题作文,题的后半部分“生活因你更美好”有助于我们去找寻情感的触发点。让生活无限美好的可以是某人某物,如,同学、李白、行道树等,可以是抽象概念,如爱、微笑、感恩等。要尽力去捡拾那些能切中题旨又新鲜亮丽的词句,镶嵌在文题中,让文题不落俗套。

浪里淘沙,精心雕琢动情点。能体现使生活更美好的素材很多,要紧扣主题寻找典型素材,挖掘材料中那些动情的细节,状写幸福感受,尽可能凸现个性,写出波澜。写人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记事时,抓住最具有特征的环境来进行烘托。

独辟蹊径,演绎新奇精彩点。这道作文题没有限制文体,我们应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可以是记叙文,通过一件事、一个人,把带给自己的感悟叙写清楚;可以是议论文,根据补全的题目,选择合理的论据;也可以将写作的触角伸向童话、寓言、小说……用生动的故事来折射深刻的主题,以创新出奇来取胜,呈现给读者别样的精彩。

【佳作示例一】

张爷爷,生活因你更美好

聂荣耀

花园中的花真多啊!

一走进去,一股浓郁的花香便迎面扑来,满眼是五颜六色的鲜花,有月季、玫瑰、美人蕉,争奇斗艳,竞相开放。

“真美啊!”我不禁连声称赞,继而又想:“是谁把花照料得这么好看呢?”“是张大爷,他是自愿来为这个花园种花的,从退休后就来了,已经有十来年了。”我身旁的武警战士接过话茬,然后又用手指着花丛说,“你看,他就在那儿。”

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株月季花旁边,蹲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用颤抖的双手修剪花枝,精神是那么的专注。从那之后,我便经常对这位老大爷多瞧上几眼,似乎他是一幅富含哲理的画。

一天放了学,我又去花园中玩,正看见张爷爷给花剪枝,他身上套着一件带补丁的大褂子,脚上穿着一双沾满泥土的布鞋。他先把一株月季端详一阵,然后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把多余的花枝剪下,放到一边。可一不小心,一株花茎上的刺扎破了张爷爷的手。他用嘴吮了几下伤口,便接着剪枝,还乐滋滋地哼起了“江南小调”。原来他是把这些花当作孩子一样地侍弄着。

转眼间秋天到了,杨树的叶子落了,花儿谢了,落叶凋花到处都是,张爷爷依旧套着那件带补丁的大褂子,脚上仍然穿着沾满泥土的布鞋。

这天,我又像往常一样来看张爷爷收拾花园。只见他走到一片花前,捡起一片落叶,喃喃地自语道:“老啦!老啦!不行啦!”说完,拿起大扫帚,把落叶扫到一起,然后把它们埋在树根旁边,接着又自言自语道:“既然老了,就再多做点贡献,给花当肥料吧!”看着张爷爷那伤心的样子,我真有点不解。

冬天到了,天冷得刺骨,刮着凛冽的寒风,雪花随风飘下来。张爷爷两鬓又添了许多白发,他的脸色很不好,蜡黄蜡黄的,经常不住地咳嗽,有时咳得喘不过气来。然而,他还是不闲着,一铲一铲地把积雪铲到树坑里,为小树保暖,添水。

时间如流水,春姑娘微笑着到来了。张爷爷又来了精神,不顾自己体弱多病,又拿着小木棒、小铲子和小锄头去种花。他喘着粗气,吃力地弯下腰,播下又一批花的种子。

新的生命诞生了。种子发芽了,渐渐地钻出了地面,小苗随风摇摆着,享受着无限的春光。也就在这时,张爷爷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侍弄多年的花园,再也不回来了。望着这些小苗,我泪眼恍惚间,似乎看到花儿悄悄地开了,再抬眼望去,到处是一片春光……

【佳作示例二】

书法,生活因你更美好

吕博

手握毛笔,饱蘸浓墨,在洁净的宣纸上渲染,氤氲出一幅幅黑白交织的作品,就像是一次成长的蜕变,一次情感的宣泄,一次生命的狂欢……

第一次与你相见是在我六岁时,我惊讶于世界上竟然有这样一门艺术,线条借助于文字的体势自由地舞蹈,在简单的黑与白、曲与直中衍生出万千气象。稚嫩的我赶紧拿起毛笔兴奋地比划着,从此我步入了书法殿堂的大门。

不久,我便有些气馁了。刚入门学习“点”的写法,老师说 “千点入门,万点成家”。看着老师写出一个个圆润有力、生机勃勃的“小刺猬”,而我写出的“点”却是软塌无力、毫无生气的“大墨猪”,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失望、厌烦充斥心头,我不禁心生退意。老师好像和我心有灵犀,在课间休息时手把手地教我练习,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古代的大书法家有两类,一类是天资聪颖、善学能悟,在学书之路上往住能一触即通、举一反三;另一类虽无太大的天分,但能勤学苦练,抱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信念,焚膏继晷,终于笨鸟先飞。”

从此,顿悟的我只要一有时间,就练习“点”的写法,累得手腕疼,吃饭时手中筷子都夹不住食物,晚上睡觉时做梦都是在练字中度过的。那个假期里最惬意的就是在一天的练习后,坐在阳台上,任夕阳的余晖洒在我和宣纸上,将练字的劳累辛苦挥洒在那四合的暮色中。终于,我成为全班唯一入围济宁市书法决赛的选手。比赛那天,我紧张得微微发颤,手中的毛笔却一如既往地宁静,墨黑如深夜,纸白如皎月。我定下心神书写属于我的乐章,流畅而纯净。终于,我赢得了第一个奖杯。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参加了很多比赛。在这些历练中,书法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荣誉、喜悦,还有专注、欣赏,欣赏篆书的古朴厚重,隶书的雄健沉稳,楷书的端庄典雅,草书的超脱狂放,行书的圆通流动……在这片精神文化的净土中,我的心灵也得以净化,远离了现实烦躁,尽享一份安逸,收获了无尽的宝藏。

我的人生因书法而丰盈,我的生活因书法而美好。

篇5:创新组织生活形式__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周玉萍①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通过对公益组织的主要政策的研究发现,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情况依旧十分突出,一些地方登记政策的微调并并未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进一步的调整政策,达到放宽进口,政府购买服务,简化管理程序,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才能推动公益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管理;发展;服务;公益组织

在“政府—社会”这样的二元社会结构下,政府直接面对社会,遇到了许多社会问题,所以,政府倡导社会管理创新,尝试通过社会组织的发展,来形成“政府—社会组织—社会”这样的三元协调机制。在这个环节中,社会组织的大量存在成为非常关键的一环,而公益组织是社会组织的主要部分。许多地方公益组织登记管理政策已经启动调整,但是这些调整还远远达不到促进公益组织发展的程度。在国家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之下,只有加大对公益组织相关政策的调整,才能使大量的公益组织成立并发展起来,形成竞争的态势,为政府的转型创造条件。

一、公益组织政策调整状况

公益组织的主要政策有:(1)《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共分7章40条,1998年9月25日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通过,1998年10月25日朱镕基总理以第250号国务院令发布施行。(2)《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共分6章32条,1998年9月25日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通过,1998年10月25日朱镕基总理以251号国务院令发布施行。(3)《基金会管理条例》,共分7章48条,2004年2月11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4年3月8日温家宝总理以第400号国务院令发布施行。另外,还有2001年7月30日国务院发布《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① 周玉萍(1964——),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教授,.030024.检查办法》等。

这些条例法规构成了对公益组织管理的主要政策。现在在登记管理上,北京、深圳等地已经放开了业务主管单位的限制。2011年初,北京已经率先规定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和社会服务类四大类公益组织可向民政部门直接申请登记。广东省也明确规定,从2012年7月1日起,除特别规定、特殊领域外,将公益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无须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后再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这就闯开了一个突破口,意味着公益组织的成立相对比较容易了。但北京、深圳之外的多数地方业务主管单位的限制尚且没有放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益组织的开办。除此以外,公益组织的开办还需要很多门槛,比如会员数量的限制、资金的限制、登记注册方式繁杂的约束等。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公益组织的发展。已经到了政策不调整,公益组织无法发展的境地。

二、公益组织登记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

对比国外的公益组织成立过程,以美国为例,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向所在州递交成立申请。申请中应包括三个备用名称,有效的身份证明,董事会的组成(许多州要求至少要有三个董事,也有的州仅要求一个董事组织者);组织的章程(最好要有符合免税的条文)等。

第二步,缴纳年费,并成立公司。需要说明的是成立一个公益组织(国外称为非营利组织)和成立一个营利公司过程很相似,提交需要的材料后,只需要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可以取回相应的登记注册证明,不需要验资,也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

另外,美国有些州还有更加优惠的政策,比如特拉华州:第一,登记费用便宜,小规模的NGO注册费为89美元,年费75美元;第二,允许董事会成员只有1个人,可以注册个人NGO。因此许多公益组织都选择在特拉华州注册。两相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公益组织的创办不仅手续简单,费用低廉,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障碍:既不需要50个会员单位,也不需要一笔注册资金,更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批。任何人只要愿意从事社会福利事业,就可以办公司,一个人可以,多个人也可以。而在中国,不仅注册费用高,手续复杂,而且业务主管单位的规定“就像一堵“高墙”,导致“事实上已经成立的公益组织,要么到 2 工商部门注册为经济组织,要么以‘黑组织’的状态勉强维持。”[1]。所以,政策方面的调整已经成为促进公益组织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只有对公益组织的创立尽可能多地提供服务,包括放开限制,简化登记手续,才能促使人们快速地成立公益组织,凝聚力量,为社会服务。

参照国外登记注册方式,建议中国在公益组织登记注册时,进行政策调整: 第一,实行缴纳小额注册费用的方式,取消高额的注册资金限制,放宽进口,让致力于公益的人员能够顺利开办公司,凝聚人力。

第二,实行快捷通道的方法,一个工作日提交申请,三个工作日内通过审核,核准名称,公章,用房证明,董事会人员名单,提交备案表格,颁发准予证书。第三,实行低额年费制度,每年缴纳5、6百元的年费即可,不能比美国的年费还高。同时严卡违规者,注册登记后即由税务部门核准是否具有免税资格,如果收入超过一定的额度则必须纳税。公益组织的公益金收入可以提取10%的管理费,但公司高管的收入必须在当地平均工资的水平之内。

这样,放宽进口,扶持鼓励,同时严格控制免税资格的获得,才能促使公益组织健康发展。

三、公益组织服务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强调和重视,公益组织迅速发展。2009年末,公益组织的总数为431069个,其中社会团体238747,基金会1843,民办非企业190479。在数量上有所增加,活动上影响力在增大。比如,母亲水窖项目,关爱西部孩子爱心公益活动,雅诗兰黛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永业慈孝基金,美克美家“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影响都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的公益组织发展过程中,许多公益组织都有政府背景。比如,有一些公益组织的领导职务由政府部门的退休领导担任,例如,在我国行业协会较多的上海市,由政府任命的协会领导就占全市协会领导数的60%[2]。有一些公益组织,如各地的社工服务社,热线、志愿者协会等,看似学校或者个人兴办的,其实是有政府项目支持的。这些公益组织虽然没有实现完全独立自治,但他们活跃在各个领域,可以说是在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号召下,培育出来的公益组织。

政府进行管理创新培育社会组织是一种方式,但不是一种可持续的长期方式。3 以后对于公益组织的发展尚且需要公益服务资金的支持。而像上海那样政府出台购买服务政策,纳入政府预算之中,则是推动公益组织长期发展的最根本的政策支持。公益组织竞买政府出资的社会服务项目,依靠优质的服务生存,也是主要的生存方式,但现在政府招标的社会服务项目不多,公益组织的服务仍旧是基于自身宗旨在各自服务领域开展的。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对失学儿童的救济;中华慈善总会开展对孤寡残疾等弱势群体的救助;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帮助等。所有这些项目均来自于募集的资金,而不是政府出资。政府出资购买服务项目始于2000年上海市卢湾区民政局率先向“金色港湾老年公寓”购买价值30万元的养老服务[3]。此后,各地市纷纷开始探索,出台了购买服务项目,比如北京的社区老人服务卡,深圳的NGO孵化等,目前购买的项目已经涉及慈善救助、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领域。

2010年,北京市财政拨款上亿元,购买扶贫救助、扶老助残、医疗卫生、促进就业等十大领域的300多个公益服务项目。2007年开始,上海每年从福彩公益金提取7000万元资助公益组织发展,仅浦东新区近三年来投入的扶持资金高达1.2亿元。深圳建立公益福彩金购买服务“种子基金”3500万元,目前已资助75个公益项目。深圳市2010年机构改革中从17个委办局削减出政府工作事项87项,其中69项委托转移给公益组织承接,并规定,今后凡是可由公益组织承接的社会服务项目,就不再设立事业单位。为扩大公益组织参与管理服务的渠道,深圳去年从公益组织专职工作人员中新增党代表4位、人大代表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达221人,占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总数的24%。[4] 政府向公益组织购买服务,促进服务社会化可以说已经启动,但仅仅限于大城市,中小城市都没有发展。针对这个问题,2012年3月9日,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即公布了《中央财政支持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拟资助150 个左右西部地区公益组织改善服务条件,拟资助50 个左右规模较大、职能重要的全国性公益组织和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功能的公益组织承接政府委托的社会服务;拟资助50 个左右符合条件的公益组织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困难救助、心理辅导、综合性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社会服务,拟资助50 个左右符合条件的公益组织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困难救助、心理辅导、综合性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社会服务,拟培训10000 名左右的公益组织负责人、业务工作人员。[5]这样 4 可以以示范的作用把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推向全国各地。

建议各地市同样能够出台相应的购买服务政策,通过购买服务让公益组织发展,成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力量,尤其是面向社区的大量公益服务项目,建立长期连续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才能使已经成长起来的公益组织,能够发挥作用,进一步成长起来。

四、公益组织管理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

公益组织成立后,由三个管理部门来管理,一个是当地民政部的社团管理局,负责公益组织的年检,信息汇总和检查;一个是税务局,负责公益组织的纳税;一个是业务主管单位,负责业务指导。三个部门各有各的事情。以某心理咨询室为例,既有社团管理局的登记任务,又有逐月缴纳的税费8-9项,还有业务主管单位派下来的公益活动,所有管理部门的重点都在“管”上,而不在服务上。从国外的管理来看,美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部门是财政部国税局(IRS)和联邦选举委员会。国税局的管理分两个方面,一个是负责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或免税。凡年收入超过25000美元的组织都要做税表,国税局会公开这些税表,一般人也可以在国税局网站上查到;年收入超过5000元而不足25000元的组织则需要提交免税申请,国税局印出免税机构名单,予以公示;年收入少于5000元以下的教会、寺庙和慈善组织不需要填写免税申请。一个是调查非营利组织高管的“过高薪酬”。调查过程中,会与其它类似组织领导者的薪水比较,排除有人利用NGO作弊或利用慈善机构的名义逃税。联邦选举委员会负责管理非营利组织的政治活动,如果慈善机构直接向恐怖组织提供资金帮助,则为非法。

由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可见是否符合免税资格是管理的重点,符合就需要纳税,不符合则给予免税待遇,促进其成长,同时严格控制利用非营利组织营利行为。如果一个非营利组织从事商业活动,而这个活动与其宗旨无直接联系,那么商业活动中的获利就要纳税。假如一个非营利组织获得超过25000元的营利收入,那么它就失去了免税资格。国外的公益组织在这种既严格又周到的管理之下,只有更好地吸纳捐款,以自己组织的宗旨为旗帜,开展慈善活动才能生存下去。

中国的社团管理机构很多,表面上看,公益组织管理体制很严密,实际上存在着空挡。首先,管理者的高薪不在任何部门管理范围之内,这样就有一些公益 5 组织打着非营利的旗号,做着营利的事情。“郭美美事件”中的“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就是这样一个机构,还有一些行业协会,以征收会费发财,公益组织乱象迭出。其次,小微型公益组织没有免税的优惠,难以得到扶持而衰亡。第三,缺;乏服务性管理。管理部门仅仅在收费或者派活,很少给予帮助。这是十分不利于公益组织发展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学习国外管理经验,税务部门既管纳税也管免税;社团管理局能够配合税务部门工作,防止不良社会现象的出现;逐步取消业务主管单位的限制,这样才能够保障公益组织正常活动,并得到社会力量的扶持。

五、公益组织评估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

国际上很多国家建立了官方或民间的中介性或学术性评估机构,对公益组织进行评估,并形成了对公益组织公示的机制,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重要信息。评估的组织者可以是被评估的公益组织自身或是相关公益组织联盟,也可以是政府管理部门,还可以是与被评估组织无关的独立的公益组织或者是营利的公司。评估的组织者不一定是评估的具体实施者,例如政府委托给第三方进行评估,公益组织自身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在评估实施过程中,一般都会组成评估小组,小组人员包括了公益组织管理者、政府官员、财务或法律专业人士等多方代表。评估程序一般包括公益组织材料申报和自我评估、评估小组现场评估、评估小组综合评估结果、反馈结果和讨论、对外公布结果等。评估内容根据评估目的不同,关注点会有所侧重,但通常会对财务信息比较关注。评估结果或者应用于政府购买服务时对公益组织的工作绩效的了解,或者应用于捐赠者选择公益组织时的信息参考。其结果是评估良好的组织能够得到奖励(物质上或精神上的),评估差的组织得到惩罚。通过评估引导公益组织发展,或者是给稍差一些的公益组织提供学习的参考,从整体上促进公益组织的发展是其目的。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出现了公益组织的自我评估,也就是公益组织的自我监督。例如,慈善导航员网(/mjj/201203/201203***.pdf

篇6:创新组织生活形式__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掌握全镇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妇女维权工作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情况,总结经验,补充不足,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为领导决策和召开全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暨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提供参考依据特作本次调研工作。

现将本次调研工作作如下报告:

一、妇女维权站点规范化建设情况、维权工作在“妇女之家”开展情况介绍

我镇辖6个村1个居委会,每个村(居委会)皆备有一名专职妇女维权工作人员,由村(居委会)妇女主任担任,并备有一名专职的法律咨询顾问及与上级妇联单位联络的信息员,由村(居委会)大学生村官担任,保证妇女权益的合法维护及及时得到相关单位的帮助。目前我镇共建有“妇女之家” 7 个,而妇女维权工作在每个村(居委会)都有开展,为将妇女维权工作开展得更到位,我镇按照上级妇联工作的要求及本镇实际情况,建立妇女信访代访制度和协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妇女利益表达机制、矛盾化解机制、情绪疏导机制等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使妇女维权工作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我镇将妇女维权工作纳入综治考核目标中,妇女维权工作的开展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综治的测评,更加提高了村(居委会)两委成员对开展妇女维权工作的重视程度。另外,我镇为使妇女维权工作更加专业化、科

学化、扩大维权服务范围,特成立了一支以村官为主体,融合镇司法所、法庭、派出所、计生办、国土所、社会事业办、镇中学等部门专业工作人员的志愿者队伍,这支专业性强、政策水平高、综合素质硬的队伍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在村(居委会)妇女维权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重要性,认识到妇女维权,工作人员固然重要,但关键是如何让妇女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变被动维权为主动维权,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我镇妇联利用综合集贸市场等妇女人员聚集场所进行法律宣传,着力提高妇女的法律意识,进而提高妇女的维权意识。

二、全镇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情况

妇女在平安建设工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谐家庭、和谐邻里,都与妇女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我镇在加强从社会管理方面入手及权力维护妇女权益的同时,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平安意识,为构建平安家庭做出妇女应有的贡献。

上半年以来,我镇共举办开展平安家庭创建讲座6次,参加讲座人数达300余次,平安家庭达1008户,平安居委会1个,平安村6个,并在镇综治办的指导和帮助下,将平安家庭考核机制纳入到综治考核体系中;配有法律咨询队伍、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关爱儿童志愿者队伍、婚姻家庭咨询志愿者队伍,每支队伍平均有8人左右,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文化素质,在妇女维权、提高广大妇女法律意识、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妇女维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志愿者队伍缺乏,难以应对新时代妇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人们生活水平取得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城镇化进程中贫富差距的拉大,人们金钱观念的改变,征地拆迁中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时而引发的纠纷、问题等,比较棘手;另外由于我镇地处偏远,经济、社会尚不发达,缺乏留住专业人才的基本条件。目前我镇没有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志愿者队伍中法律专业的人员偏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急需提高。

(二)广大妇女尚未认识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妇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主动性不高。

妇女们在自身利益受到伤害时,不是忍气吞声就是采取一些比较激烈的对抗手段,利用正当手段进行维权的意识较低。另外,有些事情,如家庭暴力、离婚或邻里纠纷等,受中国传统思想即“家丑不可外扬”的影响,广大农村妇女“羞于”诉说家中丑事,志愿者队伍难以发挥作用。心理指导志愿者队伍一方面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难以发挥大的作为,同时也由于广大妇女同志们对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有些问题由小集大,最终难以化解。

四、妇女维权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

(一)着力提高志愿者服务队伍的综合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努力提高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的业务水平。

可采用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结合的方式进行,最终采取结业考试,旨在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村官选拔,可侧重于法律、心理专业方面的,已填补农村人才在这些方面的缺口。

(二)努力促进妇女综合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我镇农村女性在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整体上来看,农村女性的文化素质提高相对较慢,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还比较低。仍有一部分女性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因此,必须有效地提高农村女性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科技素质,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入手,把农村女性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使她们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篇7:创新组织生活形式__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5天后,鸡鸣之时,张良便急匆匆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已先到,并斥责他:“为什么迟到,5天后,早点来。”第二次,张良半夜就去桥上等候。他的真诚和隐忍博得了老人的赞赏,老人这才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再来见我,我是济北毂城山下的黄石公。”说罢扬长而去。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看书,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诵读,刻苦钻研兵法,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多星。

很多人都会碰到让自己不悦的事情。但不能逞匹夫之勇。退一步海阔天空。

篇8:创新组织生活形式__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一、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和效果的意义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 是党章规定的一项制度, 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组织措施。不断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开展党的组织生活会的特点和规律,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对于深化组织生活的内涵具有及其重要意义。

(一) 提高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 是贯彻执行党章的基本要求, 是加强党员党性修养的保证, 按照党章的要求, 通过组织生活加强每个党员党性锻炼,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修养, 逐渐从思想上真正人党[1], 是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主动性, 切实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通过参加组织生活会, 使自己每时每刻都接受党的教育, 能够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明确身上的历史使命, 增强责任感, 可以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三) 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 有利于扩大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学生党员通过自己的言行在学生中树立良好形象, 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从而可以增强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 广大学生党员通过参加组织生活, 可以积极参与到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中, 增强主人翁意识, 从而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

(四) 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 使学生党员与学校的要求保持一致, 是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 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本途径, 也是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二、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和效果的创新探索

深入推进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工作, 为加强学生党员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素质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平台, 就要不断拓宽党员教育思路, 增强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 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

(一) 严格组织生活制度, 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使学生党员与学校的步调和要求保持一致, 是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 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本途径, 也是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1.建立健全组织生活的工作规范。建立健全一整套便于操作、实用性强的党支部工作规范, 有效地促进学生党组织建设有序开展, 完善组织生活考勤制度、组织生活检查制度、组织生活考核评价制度、邀请党外群众参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课制度等, 确保日常组织生活的正常运行, 才能使得高校学生支部的制度变得更加规范, 真正将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促进学生党支部的健康发展。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 才能积极推进高校学生支部的制度规范化建设, 切实将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落到实处, 继而全面推动学生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 要科学设置党支部或党小组, 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 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 围绕中心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2.增强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的实效性。应当特别注意强化党组织生活的监督作用, 在严肃开展党内批评上下功夫, 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检验组织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衡量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还要看会后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 把民主生活会的成果、特别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通过适当的方式同普通同学“见面”, 自觉接受监督, 并坚持边整边改、边落实, 不断建立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长效机制, 最终达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 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和内容, 建立学习型党组织

学生党员应该树立抓紧学习、刻苦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组织生活的内容。应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2], 在传统组织生活的基础上, 充实富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 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 研究解决当前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党的组织生活中。

1.以“三会一课”为主阵地, 确保党组织生活的正常化。充分利用和发挥教学培训的载体作用, 注意理论学习, 不断提高党员的理论素质, 提高党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不断丰富组织生活的学习形式, 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专题辅导、座谈讨论、观看影片、组织党员外出参观等活动, 把党员思想汇报、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党课教育等作为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 对党员严格教育、要求和管理, 促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高校基层学习党支部的作用。

2.将组织生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确保组织生活的实践性。组织生活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在会议室中进行的情况, 根据党组织的实际情况, 开展更多符合学生特点的, 如课题研究、参观访问、报告会等形式的组织生活,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组织生活有效性的核心价值在于党员在自我认识基础上的实际变化, 表现在平时的言行, 体现在对学校、对社会的贡献上, 而社会实践就是一个体现的平台, 要结合专业服务社会, 延伸组织生活触角, 利用皇姑区社会福利院、松蒲博爱养护院、五一社会、晨报社区等实践基地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使大学生党员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 锻炼才干, 凸显高校的智力优势, 把组织生活延伸到社会。

3.推出党员“轮流主持”新机制。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组织生活会创新, 还要发挥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会上中的主体作用, 真正让生活会成为党员学习交流、参与讨论的重要载体。推出党员“轮流主持”新机制, 由一位党员或多位党员合作完成一期组织生活, 包括确定活动主题、明确活动方式, 从人员通知、活动流程确定到通讯报道等一系列的工作流程, 尝试开展学生党员德育答辩机制。

(三) 开展组织生活主题教育活动, 为组织生活的质量提供有效载体

广泛开展以参与、奉献和公益为价值导向的党员实践活动, 是培育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益精神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是丰富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方式[3], 开展组织生活主题教育活动, 适应新形势, 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以开放型党组织生活为创新着力点, 激发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扎实开展主题活动, 拓宽党组织生活方式, 发挥学生党员专业特长, 展示他们践行宗旨、真情服务、奉献社会的良好精神风貌, 可以丰富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内涵。

1.开展“党员教师进班级”活动。组织学院党员教师与在校班级结对子, 在日常学习、专业思想等方面对班级进行指导和帮助。

2.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在学生中弘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传递青春正能量为主线, 围绕读书沙龙、党史观影评析活动及党员风采大赛、五四青年座谈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支部教育活动等形式而展开。

3.开展“党旗领航, 实践筑梦”活动。把握学生党员的脉搏, 了解学生党员的愿望和诉求, 使教育活动深入学生党员的心灵, 学生党支部应该把关心同学、服务同学, 作为党的宗旨在实践中具体体现。开展学生党员“六个一工程”, 即签署一份承诺、树好一面旗帜、办好一件实事、奉献一片爱心、带好一帮人, 构建提高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会质量的长效机制。

总之, 提高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 增强学生党员教育实效性是一个系统和长期的工作, 需要高校结合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摘要: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党的政策方针和思想精神教育的重要渠道, 如何提高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 增强组织生活的活力, 提高组织生活的有效性, 提高广大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对于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是高校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娅玲, 张超, 吴瑞武.关于增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73.

[2]汪双喜.关于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初步思考[J].大学教育, 2013, 11:67.

篇9:创新组织生活形式__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不久,他顺利地被一家公司录取为程序输入员。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他,应付这项工作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可是,他仍然十分认真、一丝不苟地工作着。

一段时间后,老板发现他的水平要远远高于其他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因为他可以看出计算机程序上的错误。这时,他才拿出学士证书,老板见他如此谦虚,能力又强,就给他换了一个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他依然一丝不苟地工作着。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总是可以提出独到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比一般大学本科生聪明,这时他又拿出硕士证书给老板看。于是,老板又一次提升了他。

不久,老板感觉他比其他取得硕士学位的人能力还高一筹,就“质问”他到底能力有多强。这时,他才亮出自己博士的身份。这时,老板对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面的认识。

很多人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不能摆正心态,随着社会阅历的增长,那些外表、面子、金钱、地位的外衣,不知不觉地就会给他们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许多人认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不能进一流的热门企业,就是一件丢人的事。如果你经常被这种不良的心理影响着,就有可能钻进死胡同,甚至可能毁掉自己美好的前途。不妨将自己摆到一穷二白的位置上,这样更能激励你奋发向上。

上一篇:元旦节手抄报精美图片下一篇:网络的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