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讨论文

2024-05-06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讨论文(精选12篇)

篇1: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企业正处于一个较新的发展环境。对于任何企业而言,生存与发展是其根本。那么,新形势下企业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对经济管理进行积极创新,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自加入WTO十余年来,国内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经营环境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早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从理念、制度、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加以创新,以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

一、企业加强经济管理创新的意义

1.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现已进入平缓期阶段,国内企业经管水平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一是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关于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二是企业管理仍以粗放型管理为主,过度追求低成本、高效益,对资源利用率不高[1]。因此,实行经济管理创新,可持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这符合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要求。

2.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宽发展空间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企业经济异常激烈。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这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竞争压力迫使其对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而管理上的创新也会促使企业的竞争力的提升,确保企业发展壮大。

二、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管理念滞后

受长期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企业经济管理理念仍比较落后。这成为当前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也是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中的第一障碍。究其原因在于企业经营者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危机意识,对企业经济管理定位模糊。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完全不重视企业经管工作的创新。还有一些企业只是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

2.经管制度不健全

这是国内不少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极大制约了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突出问题是制度执行力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管,主要靠人来管,造成制度常常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出相应的效用,约束力不够。

3.人力资源管理不当

一是部分企业仍会任人唯亲,不能为企业选用合适的人才,因此,也无法发挥人才优势。二是不少企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造成同工不同酬的问题,让员工心生不满。三是缺乏健全的人才激励与晋升机制,极大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容易造成人才流失。四是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平等尊重意识淡薄,缺乏人性化的关怀。

三、我国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

1.以理念创新为切入点,加强制度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从思想上的转变,观念上的创新抓起。当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经济管理阻力仍主要源自管理理念的滞后。因此,企业高层必须更新理念,认识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重要性,树立创新管理观念,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理念来指导企业创新。同时,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制度方面的创面。制度创新可利用一些约束性条款,让企业成为一个高效运行的经济团体[2]。制度创新也可构建完善的内部激励机制,防止约束过度而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这也能避免企业过度开放而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2.重视战略层面的创新,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

基于企业经济管理层面所制定的企业战略首先要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并且还应着眼于全球化的竞争。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大部分企业都在大力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确保自身能够持续发展壮大,并达到经济管理方面所制定的目标。简单来讲,通过对企业前瞻性与全局性的战略创新,能让企业以更强势的姿态应对外部挑战,并从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通常可以从技术研发、市场营销与宣传、品牌价值培养等方面进行战略创新。

3.加强组织创新,提高企业各部门协作效率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国内企业传统的组织机构往往难以应付。要加强组织创新,可从三方面抓起。一是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摒弃原有的垂直多层的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使企业的智能机构得到压缩,从而形成一种扁平化、更紧凑的横向组织结构。这样能加快信息的传输速度,也能提高管理的执行力[3]。二是构建柔性化的组织结构,用于突破传统组织结构形式对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过多约束。比如,可成立一些临时性的组织机构,使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加多元、灵活,能更好地应对内外部环境。三是形成虚拟化的组织结构,借助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对组织结构进行完善与创新,并在组织中实时反馈人力资源、相关信息与知识等,从而形成一个无形的学习型组织。通过引导员工积极学习,提高专业能力,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4.加强人本创新,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已迫在眉睫。人本创新首先要建立柔性化的管理机制,传统的管理模式过于刚性,早已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而以人为本的柔性经济管理模式则是现代企业的理想选择。企业要提高薪资福利水平,并为员工营造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其次要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出台科学的奖惩机制与晋升机制,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最后要重视企业文化的构建,关心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篇2: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讨论文

引言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成本趋于上升。企业原有的体制己经或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安全管理工作同时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安全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1.1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现状我国物流市场规模

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现状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巨大,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传统的运输、仓储、联运、货代等企业也加快了业务重组和资源整合的步伐;新兴物流企业在努力扩大规模和提升水平;民营和外资物流企业纷纷兴起和加入,加速拓展物流市场。目前,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不同规模层次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从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看,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物流企业一部分是在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的基础上,通过物流服务的延伸和运作方式的变革转变为物流公司;还有一部分是为满足物流市场的需求,以物流事业为经营内容的新型物流企业,其中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以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物流企业等。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成本过高,社会物流整体效益差。由于管理体制改革的落后,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仍然处于“小、多、散、弱”的状态,普遍存在经营分散、功能单

一、自动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企业横向联合薄弱,物流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等问题,急需上规模,提素质,发展多元经营,加快信息化步伐,合理布局,增强整体服务意识,以满足现代物流的需要。

1.2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使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不利于社会化专业分工。这种分散的、低水平的管理活动也存在许多安全管理弊端,抑制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随着物流的不断发展,也暴露出了很多的安全隐患问题。企业的运营与发展必须建立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之上。要在物流管理中加强安全管理,就要与时俱进,创新安全管理策略,做到物流与安全两手同时抓,两手都要硬。确保生产安全进行。

二保证现代物流企业安全运营的创新管理策略

2.1实施领导干部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

企业安全工作落实与否,关键在于领导。真正做到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具体抓,负具体责任;其他工作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内的安全工作负责任,形成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局面。具体说:一是企业经理重视安全,言传身教带动各基层部门负责人都来重视安全工作。经理要亲自参加企业每个月的安全工作例会,听取部门安全工作汇报,掌握各种安全动态,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亲自过问上级布置的各项安全工作和专项治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亲自参加重大的或专项的安全检查,使职工感受到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分管领导真抓实干,做好细致的安排与责任落实工作;保证安全工作井然有序,稳步推进,使安全工作深入到每一名干部职工心中。三是其他领导在其分管工作中支持和服从安全工作的要求,避免产生矛盾和抵触,形成齐抓共管、确保安全的局面。

2.2树立安全经营观念

促使安全与经营的协调统一。安全和经营是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成本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人们的思想中,安全投入是一种不能直接获得收益的投入。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企业经营者在企业运作中,把利润和安全投入放在一起来衡量的时候,往往会把利润放在更为优先的位置来考虑。但是我们要从思想上明确,省去了安全投入,是否就是省了成本,增加了利润呢。当安全工作与经营有矛盾时,要通过我们的工作将其化解,达到安全与经营的统一。要避免把安全与经营割裂开的倾向,处理好“安全为了

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辩证关系。当生产与安全有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安全。这就给安全管理人员吃了定心丸,使他们消除了顾虑,挺起腰杆敢抓敢管。在措施上,以是否确保安全为其他工作取舍的前提,使安全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防范,有效地维护了安全监督的权威性。同时强调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不敢开拓经营。随着经营的搞活,必然产生许多新的安全问题,如公司把一部分仓库、店面租给客户自行保管,会出现一些客户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或因片面强调设施利用率忽视安全有关规定的现象。因此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适应发展需要,来有效的保证安全生产。

2.3建立合理规章制度,形成规范化的管理

企业的安全工作必须有据可依、依法管理,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国家《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规的出台,为企业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法管理的最有力的依据和保障。作为物流企业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整体架构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情况和服务方式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安全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完善,形成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随着现代物流企业多元化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跟上。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安全自查、责任自负、隐患自除、接受监督”的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各部门安全责任书等制度。每年初,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同时做出全年的《安全目标管理工作分解表》,与“管钱管物”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外租户等签订专项责任书,对灭火器材的保养、维修、换药和特殊储备保养,对特殊工种的培训等均做出时间安排,使各项安全目标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班组、岗位。这样,什么时间该干什么,由谁指定,一目了然,确保各项安全基础工作有序进行。

2.4加强监督,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安全工作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和规范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二是抓现场安全管理。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安全工作的重头戏,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脚踏实地,做好细致的工作,坚持不懈地巡回检查、再检查,整改、再整改来促进企业安全制度的落实。

2.5物流企业要落实检查制度

坚持每月一检查,库区每周一检查,仓库“一日二查”制度,采取二级查与专业查相结合;集中查和抽查相结合;领导查和夜查相结合;季节查和节日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多次大检查,借助于社会大气候,推动安全工作不断改进。要

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对许多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达到了超前预防,及时清理隐患的目的。认真做好各级安全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隐患,严格按照规定填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实行整改反馈,落实不安全因素的整改工作。随着企业情况的变化,安全工作往往会出现新的难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因此,在抓表面上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安排研究、探索和解决一些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力求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2.6坚持把自管库纳入企业安全管理范围

做到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标准。当然,严格对自管库的管理是一 个艰苦细致的工作过程,自管库往往为了省钱,或为了赶任务,或图一时方便,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在禁烟区内抽烟、明火作业、乱拉乱搭电线、使用高功率电器、堵塞消防通道等。有时今天检查发现的问题纠正了,明天类似的问题又会发生,因此生产现场管理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一丝不苟地抓落实;二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而对常遇到的自管库对安全检查不配合,隐患整改落实难的问题和甚至出现租赁双方关系紧张的现象,使我们意识到搞好自管库的安全工作离不开承租方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此,安全管理也要提供优质服务,工作方法切忌简单、生硬,要经常与租户交流、沟通,尽可能为租户提供方便,帮助他们解决经营、生活上的困难,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化解矛盾,以取得工作上的相互支持。

2.7建立合理的执行反馈体系

安全工作方针确定以后,首先要逐级落实下去,让相关的管理人员和职工有明确的安全目标,知道各自该做什么,怎样去执行。以配合把安全工作做好。同时还要建立一套 相应的执行反馈程序,来了解发现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以及在具体管理工作执行中有无问题,安全管理在广大职工中反映如何等。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好的、不好的、对的、不对的及时搜集整理,逐级上报相关安全管理部门,让安全管理者及时掌握本企业部门安全管理状况,以便合理的制定下一步的安全工作方针和部署,改进工作。从而实现上下信息通畅,安全有保障。

2.8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增强了,就会减少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一个企业经营者的安全素质提高了,安全意识能跟上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会现代生活的需要,自然会认为应该投入资金改善安全设施,他的行为就能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安全要求。一个职工的安全素质提高了,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就会自觉地用安全要求去面对工作和生活,这样就会将各类事故拒之门外,这是搞好安全工作的灵魂。很多事故的发生,往往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环节,哪个时刻出了某一个事故,而是缺乏安全意识所造成的后果。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教育,用钢性的力度来增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让我们的行为服从环境的需要,按照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同时要重点加强对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对保安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强化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向专业化法制化靠拢,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安全管理法规武装头脑,使他们能用法制法规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及日常工作,使安全保卫工作更加法制化,更好地为企业保驾护航。

结论

总之,进入21世纪,发展成为永恒的主题。物流产业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驱动下,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年代。变化的世界对供应链管理、对第三方物流和对运输、仓储、国际物流、商业物流、制造业物流都带来了挑战,企业物流管理必须自身发展,才能应对挑战。在现代物流企业的安全管理中,要坚持做到领导对安全的责任落实到位、规章制度规范到位、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到位,才能确保安全,促使物流企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3: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讨论文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这个发展并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将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如果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固步自封, 不思进取, 那么必将会被社会发展的洪流所淘汰。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根本无法满足我们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出现的新问题, 要解决这些难题需要的就是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

1.2 财务风险大、形式复杂

现在的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快速多变的环境, 任何资金的动用都有风险。在过去, 人们害怕风险, 但是现在, 只要知道如何利用风险就有可能变风险为利润, 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才能使企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财务管理创新的内容

(1) 财务管理观念的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首先需要树立风险价值观念。在这个残酷的市场经济面前, 只有建立起健全的财务预警机制, 才能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其次是树立知识管理观念。不管是企业的领导人还是基层的员工都是企业的一分子, 必须重视对知识和人力等无形资产的经营管理,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 只有最大限度的运用知识资本才能为企业提高竞争力, 才能吸收更具有创造力的新观点并适当的运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2) 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在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 物质资本的地位相对下降, 而知识资本的地位相对提高, 这一变化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已经不再仅仅归属于股东, 而应当归属于“利益相关主体”。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契约集合体, 企业要实现共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就理应维护契约的公平和有效性, 使各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因此,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必须由单一的面向股东转为面向多元利益主体, 由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转为满足多元主体利益的目标。

(3) 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络的普及, 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财务管理整在逐渐向网络信息财务管理转变。在网络财务管理中, 财务管理的能力可以延伸到管理的任何一点, 极大的拓展了财务管理的能力, 同时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3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策略

3.1 加强培训, 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1) 提高财务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包括知识资本在内的企业总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和超前性, 用管理有形资产的传统手段是难以适应的, 必须提高此物人员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进行评估和风险分析, 要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 根据国际金融的创新趋势和资本的形态特点, 运用金融工程开发融资工具和管理投资融资风险等。

(2) 落实人员职责。

随着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会计工作从单纯的报账型转变为经营管理型。作为会计人员要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 提高认识, 摆正位置, 充分落实会计职责, 转变工作职能, 参与企业决策, 努力提高整体素质, 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 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和全面完整。

3.2 加强资金管理, 转变理财观念

(1) 人本化理财观念。

在当今, 重视人的管理与发展观, 已成为现代财务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企业财务管理应当吧对人的激励与约束放在首位, 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 充分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 调动人的创造性、主体性和自觉性。

(2) 知识化的理财观念。

这里所指的知识, 除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外, 还包括科学、技术、能力、管理等。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最重要经济增长源泉, 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与此相适应, 未来的财务管理更将是一种知识化管理, 其知识含量, 将成为财务管理是否创新的关键因素。

3.3 实行科学管理, 适应市场需求

未来的企业竞争既是科技的竞争, 也是管理的竞争, 新产品、新技术不断的被企业开发利用, 管理也在不断创新。因此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要注重科学的管理方式, 适应新潮流, 创造出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1) 电子商务的迅速普及必然要推动网络财务的出现和发展。

可以说网络财务在电子商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业务处理的必要性。

如何将强企业整体的内部会计, 控制和实现有效管理, 这迫切需要能解决诸如合并报表、分析财务状况等这些问题的具有处理远程数据、分析数据功能的财务系统。网络技术引入财务系统, 实现了核算动态化、实时化, 极大程度的增强了财务处理活动的及时功能, 提高了会计的价值。

4结语

总之, 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众多市场的开放都讲改变着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内容、方式乃至整个财务管理机制。企业要生存并持续发展, 必须思考改革的未来与面临的挑战, 根据新的财务管理要求探索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发展与创新。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已经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中, 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面对变化的环境, 企业财务管理应该怎样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进行全方位的创新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市场经济,财务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增寿.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J].经济问题, 2003, (8) .

[2]樊伟军.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挑战[J].河北财会, 2004, (6) .

篇4: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现状与创新策略

【关键词】企业;薪酬管理;创新策略

企业薪酬管理的定义是企业决策者对职工报酬的支付标准、发放水平、结构要素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过程。同时,薪酬制度制定出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等因素不断的更新薪酬计划。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薪酬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企业是否能吸引人才息息相关,因此受到了企业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一、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现状分析

1.企业内部薪酬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

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经营者管理理念的体现,只有贯彻好经营理念,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目前,我国有很多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与企业的经营理念并未形成一致,甚至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进步,这应该引起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也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灵活调整。企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时,由于管理者忽略了薪酬管理制度的调整,由此造成了对企业发展的限制。

企业薪酬管理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企业在薪酬分配管理上存在着倾向平均化的现象。不同职能、不同贡献的员工应该享有灵活多变的薪酬管理,这样就会最大限度的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获得成就感,不会出现留不住人才和赶不走庸才的尴尬局面。

2.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与发展规划不适应

目前许多企业采用的激励员工的方式是短期刺激,体现在企业有了紧急的任务的情况下采取资金补贴的方式来强化员工做出贡献。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将短期收益作为关注点,忽视了长远的未来规划。在短期内,会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从长远来看,不适合那种周期比较长、收益见效慢的工作的开展。像开发新市场和开发新技术这种周期较长的工作,就很难用短期激励的方式实现,因此这种目光短浅的方法不值得提倡。

3.企业薪酬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性

不少企业管理者过于看重企业的成本控制,在薪酬管理上缺少创新手段,认为激励性的薪酬方式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减少了企业的利润。其实,企业的创收来源于企业职工的劳动和创造,不善于灵活利用激励性的薪酬制度,就很难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作,导致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满意度降低,阻碍了效益的产生。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从大局处罚,注重薪酬的激励作用。

4.企业薪酬管理中福利发放形式单一

五险一金是目前大部分企业采取的传统形式的福利形式,在目前大环境下,这已经成了员工福利的标配,对员工的激励效果有限,对企业的凝聚力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主要作用还是在招聘方面。这些福利项目没有使员工产生足够的归属感,不利于产生凝聚力。福利制度的形式单一,虽然增加了福利支出,但是产生的效果却不明显。

二、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创新策略

1.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薪酬管理体系

正如马斯洛提出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描述的那样,企业员工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更需要完整的薪酬结构为员工提供保障。这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应该将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激发员工的工作创造性。绩效工作的出现补充了薪酬的结构空白,丰富了薪酬管理的内容,为企业员工主动谋求更高的薪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企业不但应该注重个人绩效,还应该同员工所在团队的绩效相结合,使两者互相促进,从而激励员工和团队的共同进步。企业的健康发展是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的,这就需要更为先进的薪酬管理方法做保证。

2.企业薪酬管理要与发展规划相适应

薪酬管理体系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企业管理者给员工发工资,用货币的数量来衡量员工的贡献。企业的长久健康的发展需要企业管理者具有高瞻远瞩的视野,而不是只会用短期的激励,短期的激励和收益对于企业长久的发展来说作用很有限。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应该体现在薪酬制度上,注重长远的激励和归属感才能使企业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取之不竭的智慧来源。可以效仿华为的分红和股权激励制度,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高源源不断的动力。

3.增强企业薪酬管理对员工的激励性

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财富依靠人来创造,为了有效利用薪酬机制培养员工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理念,自觉的努力工作,就应该对薪酬管理实施公开化、透明化,对员工的付出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员工更加积极的工作。同时,对于即将实施的新的薪酬政策和制度,应当积极征求员工的意见,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积极推进薪酬改革制度的进行。在制定业绩指标时,要注重指标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对于脱离实际不可操作的考核指标,要及时进行调整,保证薪酬与考核的统一。

4.丰富薪酬管理中福利发放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员工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在升级转变,传统的过节发放礼品或购物卡的形式带来的归属感正在减弱。企业可以将过节礼品丰富一些,让员工可以自选,控制在一个价格范围内就可以,这样可以使员工各取所需,又不会出现拿到不喜欢的礼品造成浪费的现象。另外除了物质方面的礼品,可以注重精神层面的福利,例如书籍或电影票等,促使员工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企业通过丰富多样的福利项目,可以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融入感。

三、结束语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途径。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发展规划,构建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刘晓闪. 中小型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16(20) .

[2] 董佳. 浅析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J]. 全国商情. 2016(19) .

篇5: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讨论文

企业经济管理的理念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经济管理效果,二者密不可分。而个别的现代企业经常存在着管理观念落后、与时代脱节等问题,没有重视管理观念的重要性。而在当前的迅猛发展的经济条件下,如果依然守着陈旧的管理观念不放,不及时更新管理观念,就无法培养危机管理,领导者也就不存在战略管理意识,从而也就阻碍了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的管理制度决定着这个企业的成败,然而,目前在现代企业当中,仍存在着个别经济管理制度上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企业虽然设立了管理制度和执行者,但在具体执行制度时由于监管不到位使制度成了形式,真正按照制度要求自己的员工少之又少。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这种制度不适合本企业的发展,反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出现了企业管理制度落后于企业发展速度的现象。因此,当经济管理制度的进度落后于企业的发展速度时,制度的存在反击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另外有个别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虽然比较先进,但它的进度过于快,不符合企业发展实际,这种进度使企业某些资源闲置出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所以现代企业在制定经济管理制度时必须考虑企业的经济发展,制定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制度,从而促进本企业快速发展。

(三)信息化建设落后

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甚至取决于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如果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失去了有利的地位,势必会被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所淘汰。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中,由于思想观念滞后、政府的扶持不力、企业重视度不高、投资力度不大、人才供给不足等等问题导致占全国99%以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拥有台式电脑办公、打印机、投影仪等基础的IT终端与外设设备,但网络设备的拥有率普遍很低,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DLP(数据泄露防护)、SCM(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应用软件拥有率很低,绝大多数的公司电脑仍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基本信息与数据处理上,已拥有局域网或使用互联网的公司,公司间的业务联系仍然主要依靠传统的电话、传真和邮件,效率低且成本高。能利用供应链集成和网上支付的企业少之又少,企业使用电子商务的现状需要大大改进,有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投入只占企业总资产的0.21%(平均水平),是发达国家的1/50,我们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只占21.6%,从事网上采购的只占4.1%,网上销售的企业只占3.4%,订单、合同签订、支付等业务活动基本都没在网络上进行,而发达国家已基本进入全面的电子商务时代。

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

(一)理念创新,营造经济管理创新氛围

要使企业有经济管理方面的创新,首先就是要有创新的理念作保证。理念创新不只是企业个别领导创新自己的思想,而是领导通过市场机制激励员工的创新性,使整个企业从上到下,包括每个人都要开拓思维,摒弃自己原有的旧理念,为营造企业真正的价值而放弃原有落后的经营模式和思想,创造新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法,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面对当前电子信息极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企业都应该善于发现自己的弱点,并积极改进思维和观念,才能摆脱被淘汰的命运,从而才更有希望赶超同类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获得一席之位。

(二)体制创新,完善企业管理运行机制

制度创新是用一种更有效率的新制度代替原有的旧制度,但制度创新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当中较难突破的一项,因为要创新体制,需要做到政企分开,改革产权制度,而改革产权制度要改革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分配制度、人力资源开发制度等,同时制度创新主要从强化市场管理、提升品牌价值、提高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也就是说制度创新是现代企业掘起的根本。企业在创新制度时要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的竞争力入手,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同时使新的经济管理目标能够在企业中得以实现,这样的制度创新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一条成功之路。

(三)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

信息化在现代企业运营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通过信息的广泛应用和整合,提高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学习世界领先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学习先进企业的技术来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企业自动化管理,以此增加企业综合竞争力。所以信息化技术是现代企业获得先进经验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保证。在当前信息迅猛的时代,企业能否对信息产生快速反应,是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率的重要标志。同时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也为企业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打下基础,也是社会改革的需求。现代企业要想在未来激烈竞争的市场立足,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管理理念和方式,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

三、结语

新经济形势下随着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日新月异,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显现出多方面的不足,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信息化都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所以现代企业要想迅速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新企业的经济管理,当然,这不是盲目的创新,要立足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营造创新氛围,研究创新策略,相信这样能够让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篇6:现代园林管理创新策略论文

关键词:现代园林;管理;创新

1创新园林管理工作的现状

1.1园林绿化队伍良莠不齐

近几年,由于园林建设受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导致相关施工单位愈来愈多,不过这些单位缺少相应的高素质人才,部分公司虽然有一定的专业设计人员,但是了解栽培管理的园艺师较为缺乏,并且许多工作人员都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缺少工作经验,施工图纸大部分是按照国外园林,没有自己的特色。并且在建设园林时,施工方太过重视自身的利益,工作人员很多都临时聘请,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导致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1.2重平面图案而忽视立体效果

由于我国园林建设起步较晚,受到国外园林设计的影响,再加上建设方过于重视经济收益,导致我国大部分园林建设项目过于重视图案美,因此主要采用草坪植物和色彩鲜艳的地被植物,但乔灌木的种植较少。许多园林建设采用草坪上种植几颗大树,这种办法是由于草坪形成的景观有很大的观赏性,并且容易成活,经济收益也较大。但是园林树木成本高,栽培过程繁琐,很多树木也需要进行修剪,不能很快产生效果。由于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建设方注重经济收益,导致园林建设一般选取价格高并且容易成活的植物,甚至有的地方种植一些和地域气候不符的植物,也并未在周围种植灌木,因此就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绿色环境,不能起到良好的空气改善效果。

1.3园林绿化应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

篇7: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探讨论文

一、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发展现状

1、电力营销市场体系尚未完善。电力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说电力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尽管当前电力行业一向秉承安全原则,但是其服务体系和营销体系尚不能满足现阶段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不仅如此电力行业长期的传统发展中专门的营销团队和人员比较缺乏,体系的不完善加上人才储备的不足导致其市场体系还需要很大的制度、人力、宣传上的投入,现阶段服务的质量和形式也较为单一,无法适应高度信息化发展的社会趋势。

2、电价制定太过严格。尽管当前电力营销的市场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电力行业价格制定还缺乏一定的自主权,电力价格更多是来自于政府和国家的控制调节。当前政府还无法完全的放开,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电力企业也无法灵活的根据市场反应来调节电价。尽管当前政府也在有意的放宽相关的体制和政策,但是电价的制定与市场化还处在一个探索的初期,电力企业在营销中相对出与被动的地位,干扰市场调节的灵活性。

3、整体服务质量较差。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电网建设也越来越完善,但仍然有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问题。城市和农村智能电网建设的力度不够,电网建设的投入和发展逐渐和经济发展脱节了,导致现阶段电压质量较差,降低了电力服务的水平,严重影响了电力营销的进一步开展。

二、电力营销的创新探索

1、一对一营销服务创新培养大客户资源。当前面向大客户资源的电力营销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重点客户与一般客户享受到的待遇几乎是相同的。为此必须加强针对大客户的营销优化措施,这类客户一般有着一定的特点,那就是对电力服务要求很高,断电会极大的干扰其安全和经济性。为此电力公司内部要构建专门的团队,针对于大客户进行服务上的优化和改进,例如在电力服务方面可以针对性的优化,面对电力资源紧缺的情况可以给予个性化的错峰服务,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定期向大客户提供电力和电网建设的安排,协助其更好的开展业务。同时还应该扩充服务内容,例如可以建立绿色通道减少其排队时间,提前告知政策变动计划等等,培养稳定的大客户资源。

2、创新价格制定策略。当前电力营销中针对于大型的工厂和矿场均采用的是二部制电价机制,居民多为分时电价策略。为了优化电价制定体系,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例如可以在工况企业实行二部制电价的基础上对电度电价进行分时收费,这样做既保持了二部制电价的.激励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电力资源,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另外还可以选择更为灵活的价格策略,从而提高市场份额,对大工业客户实行丰水期季节折扣电价、超级出优惠电价等措施,保持工业用电市场稳定。同时适当的加大分时电价差,提高对居民用电的调节性,对不同用电性质的客户采取更为灵活的差别定价方法,例如节假日电价、可停电电价、负荷率电价等。

3、提高服务质量。电能是一件商品,因此在客户购电、用电的过程中就要保障商品的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商品在市场领域的正常流通。为此可以商品流通的整个周期内优化服务质量,首先是售前要加强电力知识的宣传,并加强电力需求管理,在售前掌握充分的市场资源和动态,提高对市场规律的把握。其次在售中改变营销方式,企业要从被动的状态转变为注重的发现市场资源,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从客户洽谈和安装等给予专门的服务,并建立专门的咨询、协商、联系的服务通道,提高服务的精细化。最后是售后方面,企业要加强电力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加强巡查的力度和质量,及时的发现设备和技术故障并给予处理,利用信息化软件的高效和准确,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为技术改进提供参考。对大型用户提供专门的定期检修和维护服务,保障电力设备的稳定安全。

三、结语

篇8:现代企业管理创新探讨

1. 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 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创新主体对成就的追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向往、对社会责任的道义渴望, 更强化了他们创新的冲动。

(2) 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管理要有一定的模式和方法, 但不论什么模式或什么方法, 根据形势的发展, 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即所谓“管理无定式”。

(3) 消费市场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利用新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快, 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加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消费结构变化不断加快, 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 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4) 市场竞争激烈日益激烈。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就要千方百计控制成本, 提高质量, 增加品种, 扩大销售, 这就要求企业创建新的组织结构, 运用新的服务和销售模式, 采取新的管理策略和程序, 使管理组织能够灵活应变。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

企业管理的创新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它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符合国际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符合管理本土化的要求, 符合“入世”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要求。

1. 当前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不足

(1) 管理相对太粗放, 当前很多企业的管理不够细化。

(2) 管理组织相对落后。

(3) 企业管理者素质亟待提高, 企业缺乏管理创新精神。

(4) 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主要是企业产品总体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装备水平低、超前意识差、科技开发投入少、企业发展无后劲, 导致企业无力进行管理创新。

(5) 企业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财务缺乏应有的监督审查管理机制。

(6) 激励约束机制不相配套以及企业文化建设不健全。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

1. 企业管理思维的创新

我国企业要实施管理创新, 首先, 必须要进行管理思维的变革, 要变纵向思维为横向思维;其次, 中国企业要坚持“人本管理”的管理观念, 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核心, 积极推动企业经营思路、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的创新, 改善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外部环境, 在企业中建立起浓厚的管理创新意识和氛围;再次, 树立新的市场竞争观念, 要追求管理思维的即时性和有效性, 注重信息的挖掘、整合运用以及风险管控

2. 企业管理体制和组织上的创新

由于工作数量的不断增加, 生产产品和服务过程变得更加复杂, 必须进行管理体制创新, 将企业原来相对独立的管理职能组织成为联系紧密、协调一致的生产经营统一体。

另外, 创新要获得成功, 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和富有经验的专业性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在管理创新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管理的重点要由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重视企业文化, 注意人际关系, 使管理进入人的内心世界, 相信人, 尊重人的价值和能力。

3. 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创新

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由于信息化、科学技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 要求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 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信息时代的营销管理将彻底改变企业对传统营销管理所持有的旧观念, 这样, 就可以做到产品上市快、成本低、质量好和服务好, 赢得各阶层的顾客, 使企业得到持续发展。

4. 市场理论和实践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 企业要想成功, 必须要靠市场创新。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创新, 市场需求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机会, 市场创新是对市场的挖掘和深化, 提高产品的市场渗透率, 或开拓新的市场, 扩大产品的销售量和产品对市场的占有率, 企业进行市场创新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以及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 另外要重视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这些方面下足功夫。

5. 技术创新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就是为了求得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要及时的进行技术研制与开发, 合理实施技术改造, 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 企业之间的分工将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 企业要加强新技术研发的成本投入, 同时要给与适当的优惠政策。

6. 管理组织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由于竞争环境千变万化, 管理组织为了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学习进行不断的创新。管理创新不能偏离“人本”管理的轨道, 管理无论如何创新, 都必须靠调动广大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才能顺利的开展, 离开了这一点, 一切创新都免谈, 同时要从传统的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 把绩效管理与公司战略联系起来。

7.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对中国许多企业来说仍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速度文化,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把创新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篇9: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

人才作为知识和科学技术双重要素的载体,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可以说任何一家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离不开人才。如何在芸芸众生中发现适合本企业发展又认同企业理念的人,或者将有这方面潜力的员工培养成符合企业人才发展需求都是当代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差异

企业人才并不仅限于为企业提供脑力劳动的人,在现代企业发展特别是工业型企业中付出体力劳动或提供技术支持的员工同样属于企业人才,如何均衡不同人才在企业中的分配成为现代企业和传统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不同的着力点。

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在人才发展策略上的差异。在我国传统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一定时期内任务的完成,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在我国还实行计划经济的时候,企业只要能完成定额的生产目标就能处于不败之地,这就导致传统型企业并不会很重视人才的培养,甚至紧以员工的工作年限作为衡量员工能力的唯一标准,这就导致员工丧失了工作原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长期如此,也必然导致企业循规蹈矩不能得到大的飞跃[1]。而现代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場经济下,谁能有创新性的改变谁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促使企业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应用尽可能的调动员工的一切力量,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拥有和应用远远超过了墨守成规的“混日子”。

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在人才管理制度上的差异。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对员工培养的“人性化”。根据人才的实际水平和为企业创造的实际价值采用同工不同薪的管理制度,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员工处理工作任务的积极性,又使员工不会在处理办法上一成不变,而创新性的办法的提出就是企业向前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且现在大部分企业也开始注重员工潜力的挖掘,头脑风暴、绩效工资、优秀员工鼓励等新型管理制度层出不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而我国传统的企业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并不会注重面对人才培养这些方面的管理改善,繁琐的程序甚至沉重的舆论压力都成为人才脱颖而出的巨大压力,仅有经验是衡量一位员工能力的唯一标准。

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在人才的用人办法上的差异。在我国传统企业中人才的划分标准完全取决于企业领导的工作经验,个人直觉往往重要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这就导致很多有着真正知识和技术的人才无法得到适时有效地利用,而员工的发展也不会以个人的实际贡献作为参考标准,这种硬性的员工选拔标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年轻员工的工作热情,而长期的基层学习也阻碍了员工能力的发挥,这种策略已经不能满足员工的自我价值理念,。而现代企业管理突破了原有的传统人才管理的标准,为每一个岗位都设定了一定的要求标准,这就使有能力的员工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找到符合自己的岗位,并根据自己一定时间的发展水平选择发展道路,现在大部分企业实行的“人才管理六大模块”就是以这一人才管理理念为基础提出的,人人是人才,人人可以成为人才是企业对员工的鼓励,同样为企业长期持久发展提供动力的员工也会给企业以巨大的回报[2]。

二、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

中国有句古话“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同样适用,如果可以让人才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能够长期共同发展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的成功处。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没有人才的支持任何企业都将在竞争中落寞甚至灭亡。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应更加人性化。当今社会大多数员工在选择企业的时候都不会把工资待遇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那么企业如何挽留住适合自己的人才呢?这就要求企业在面对人才的时候能够做到以人为本量体裁衣,找到员工的自我需求,“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例如建立不同的人才选拔机制、开通多条人才晋升渠道、提供多样化的员工奖励办法、丰富员工的文体活动等等都是挽留人才的有效方法,让员工在企业中敢想敢干又开心愉快是企业留住人才最基本的企业文化环境,如果企业无法满足那人才的流失将是一种必然的现象[3]。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我国传统企业在各部门的人资配备上是有很大弊端的,大部分的资金都流入直接生产部门,这就导致基层劳动力员工数量众多,固定的生产任务让超额的员工来完成这势必将导致人力、资金等等多方面的浪费,同时给管理层也带来巨大的负担。而现代企业如果想让企业正常发展必须摒弃这些管理弊端,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创新。

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必须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规划性和前瞻性,所以对于人才资源的储备必须足够的重视。不能把人才的储备仅限于新员工的注入,这样首先企业文化难以快速的接受和传承,而且新员工在很多方面都是需要时间和经历来磨练的。企业应该注重企业内部员工的晋升调动,让现有员工看到自己美好的未来发展,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会让整个企业拥有一种向上发展的上升态势,这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是当今企业不能失去的强大内动力。

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舒缓人力资源部门的压力。如果一个企业发展已经进入一定规模,那么所拥有的员工数量应该是比较庞大的,那么人才的流动也将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这就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任务量较重,招聘人才、薪酬核算、岗位培训等等事务性繁琐的工作累积必然导致人力资源部门的混乱,而这也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大缺陷。“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分工是否明确,管理型人员是否都具有相应的人才管理能力与知识,对于所有企业员工的绩效标准是否明确统一等等条件都限制着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日常发展,当然这也就决定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否足够完善[4]。

明确人才标准,完成企业人才储备目标,调动人才积极性,使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就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努力的方向。而这一切的实现都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所以一个企业要想拥有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那么企业文化也是起着至关作用的,单单凭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应该是一个整体。

现代企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人才的较量,谁能拥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因人而异、充分调动、摒弃创新,把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放在与企业发展同等重要地位。人才是推动一个企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一个企业最快脱颖而出的途径,如果把对于人才培养所利用的资金看做是企业的负担那企业的未来发展必然会面临更大的阻碍。

篇10:论现代企业管理创新

我国企业要实施管理创新,首先,必须要进行管理思维的变革,要变纵向思维为横向思维;其次,中国企业要坚持“人本管理”的管理观念,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核心,积极推动企业经营思路、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的创新,改善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在企业中建立起浓厚的管理创新意识和氛围;再次,树立新的市场竞争观念,要追求管理思维的即时性和有效性,注重信息的挖掘、整合运用以及风险管控。

3.2 企业管理体制和组织上的创新

由于工作数量的不断增加,生产产品和服务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必须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将企业原来相对独立的管理职能组织成为联系紧密、协调一致的生产经营统一体。

篇11: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

一、财务管理观念的更新

竞争与合作相统一的财务观念。当代市场经济竞争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这就是原来是竞争对手的企业之间纷纷掀起了合作的浪潮。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均越来越快,这就必然加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哪个企业在信息和知识共享上抢先一步,便会获得竞争的优势。而另一方面,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又必然要求各企业之间要相互沟通和协作。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决策和日常管理中,要不断增强善于抓住机遇,从容应付挑战的能力,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和协调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关系,使各方的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

风险理财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客观上存在着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与可能,即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将会更加增大,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性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信息理财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信息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媒介。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使交易、决策可在瞬间完成,经济活动空间变小,出现了所谓的“媒体空间”和“网上实体”。这就决定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的树立信息理财观念,从全面、准确、迅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入手,进行财务决策和资金运筹。

知识化理财观念。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与此相适应,未来的财务管理将更是一种知识化管理,其知识含量将成为决定财务管理是否创新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知识化理财观念。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重组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扩展了资本的范围,改变了资本结构。在新的资本结构中,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地位将发生重大变化,即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这一重大变化决定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不再是仅归属于其股东,而是归属其 “ 相关利益主体”,如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等。他们都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本,都对企业剩余做出了贡献,因而也都享有企业的剩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

下,新制度学派认为,企业的利益是所有参与签约的各方的共同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从美国《公司法》可以看出,要求公司的经营者不能只为公司股东服务,而必须为公司的相关利益主体服务。美国IBM公司把其目标提炼为“为员工利益、为顾客利益、为股东利益三原则”。可以说,这些变化都代表着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是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影响。

三、财务管理内容的调整与拓展

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会大大提高。据有关 资料,1995年美国许多企业无形资产 的比重已高达50%-60%.这表明,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它将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收益及市场价值的主要资产。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调整旧的投资决策指标,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投入状况及其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

风险管理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受下列等因素的影响,将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1)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的管理当局对来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不能及时而有效地加以选择和利用,均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2)知识积累、更新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篇12:转型期企业创新设计策略探讨论文

从做设计的角度谈谈对转型升级的思考。关于创新、双创,海归回到国内有很多困境、挑战和机遇,我们的体会挺深。本人之前在中科院工作,那里的海归数量很大,现在成为深圳引进海外人才的典范,每天生活在这些人周围,他们的彷徨都是切身体会的。如何感知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所有人的创业,不管是海归还是非海归,在市场和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时机中需要寻找自己的机遇。20世纪初,汽车刚刚出现,大家认为汽车是一个机遇。汽车最开始,卡尔发明汽车是为了给贵族马车发明替代品,这是给小众的贵族用的。20世纪中,人们觉得汽车是一个机遇,很多企业家选择不同的道路,都取得了成功。福特公司做贫民化汽车;GM(通用汽车)把人分成几大类,现在汽车的不同等级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分的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车。菲亚特,他认为军用市场是很大的市场,所以做军车。劳斯莱斯用复古的工艺手工打造汽车,司机如不被他培训,都不能开他的车。每一家都有不同的走向,都获得了成功。一百多年的验证,这些企业活得挺好。就像手机市场,我们看到有苹果、华为、小米、VIVO、OPPO,还有一些只在海外销售。市场很大,容得下千千万万,这是互联网时代人们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虑的地方,还是要寻找一些更加适合自己的机会。创新往往不意味着冒风险,企业家的创新往往是最好冒风险的,他从自己的优势出发思考新东西。有些人认为多元化有风险,对于有一些企业来说,他原有的资源和条件做多元化很正常。这是市场结构的变化,同样是汽车产业,介入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二战以后逐渐休养生息,开始做全球化。

二、在转型过程中拥抱变化

在精神需求上,很多人可以为自己付出,冲动消费也是存在的。我们做生意选择最大公约数,衣食住行的物质需求还是这样?都有机会,一定要结构化的思考,镜像行为一定会失败。新的技术、新的环境带来很多产业的重构,包括方式重构、渠道重构、思维结构重构。如果我们能够适应并且应对调整,一般可以找到很好的转型机会。我们发现大部分企业无法转型,这是很正常的。农民进城,怎么进城他都是农民,城市人到农村就是新农村。让学艺术的人学数学,几乎不可能,这是一个维度的问题。转型不成功是常态,一定要跨界,可能才有可能。我没有看过三体,我是搞数学的,喜欢把事定义一、二、三维,这时候我把很多产业也这么定义。我跟朋友讨论扫地机器人的问题,我跟他说扫地机器人是一个挺大的产业,为什么没有人做好,大家忘记扫地机器人得把地扫好,现在买不到一款让你觉得扫地满意的产品,再智能,它不扫地,它就是很难产生刚性需求。双创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能制造泡沫的政府是强有力的政府,制造不出泡沫的政府,生活固化在一个层次上,无法飞跃。如果我们努力当分子,当分子同时在分母里,没关系。这是拥抱变化,寻找机会,在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几率远远高于没有双创环境的机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时机有很多,这几年是发生变化最大的,错过这几年,可能要等新一波技术的来临,在我看来技术变化一共没经历几次。第一次是有了蒸汽机后,整个交通系统的网格化,它出现了把A处的原料运到B处炼钢,这不是守住资源禀赋生存;第二次是金融体系,它促进了全球化,它把钱能够从A到B的时候,可以相对公平的进行转化和兑换,甚至不用带钱,有承兑机制。第三次是信息,从最早的邮差通信到电话、电报、互联网、物联网,逐渐完成这个过程,也是一百多年。这时国家实现了信息对称化,也就是网格化。实现了对称化后,现在叫大数据,什么时候大数据完成知识化的时候,我们基本没什么需要再努力了,很多知识工作都会被替代。现在大数据还没有知识化,还有很多行业专家、领域专家有机会。我想十年后,机遇会非常少,这几年是很重要的产业时机。

三、创新一定跟设计有关

创新不一定跟技术有关,一定跟设计有关。大家很熟悉集装箱,中集是世界第一,集装箱的出现是收纳盒,原来码头运货时间太长,麦克莱恩考虑把货统一运上去。这是重新思考,他实现这个想法用了20年,他有想法时,人家却不用。当他自己拥有船队和远洋公司时,从美国到欧洲的时候将近两个礼拜,大家开始学,然后推出。一个好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被社会认可的。19世纪时美国人发明了收割机,那个年代农场主、农民用收割机很贵,那时候连汽车都没有,所以有人发明了分期付款。为了达到产业化的目的,他重新思考商业模式,分期付款在招商地产上用了很多。这是做装备的企业家发明的,很多好的商业设计、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都是他们发明的。创新不一定是从无到有,创新不一定是技术进步。这有一个例子,如果我们把动力源从马变成蒸汽机当作技术进步,大家都没有意见。把公共马车变成公共交通服务系统,这才是创新,否则都是创意。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下一篇:社区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