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创新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现代企业创新发展提出了更多挑战。转变发展理念和传统管理模式,尤其注重发挥工商管理在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探讨影响工商管理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工商管理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现代企业创新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企业创新研究论文 篇1:

现代物流企业创新机制研究

张秀娥 刘 洋 毛 佳

摘要:我国物流业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创新体制对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物流;创新体制;供应链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物流业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而构建创新体制对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物流企业如何从技术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得到长足发展。据统计。目前国内已有数万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但一些物流企业设备陈旧、货损率大、运输效率低、运输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物流业的发展。因此,把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等理念贯彻到经营中,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的存量资源整合与结构调整。

二、物流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

为使我国物流企业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针对目前企业中存在的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低、信息化程度低、效率不高等问题,应构建企业创新机制。

(一)物流企业的制度创新。学习现代物流制度、改革企业制度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物流企业要认识到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物流企业间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合作关系,物流企业应把战略联盟作为指导思想,形成虚拟企业,才能优势互补。而供应链制度就是这种虚拟企业的外在表现形式,这种制度要求建立在合作基础之上。当前,企业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基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物流企业必须和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帮助供应链上的各联盟企业优化组织结构,实现企业流程再造,迅速加入供应链系统。物流企业应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自身改造成为具有柔性的组织形式、先进的技术、完善管理职能的现代企业。而在这其中,制度创新是前提条件,制度创新在物流企业创新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物流企业必须形成以顾客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组织。要能跨越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或不同企业的既有边界来有效地组织物流活动。同时,压缩企业组织的管理层,缩短信息沟通渠道,消除机构臃肿、反应迟钝现象,实现物流组织由垂直化向扁平化的转变,从而实现在物流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方面的改善。建立健全新型物流管理体制,行使产前、产中、产后的物流管理职能,并实施具体的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

(二)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物流企业有巨大影响,不仅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更改变了物流企业的组织形式和区位布局,引导企业向智能运输方向发展,走智能化、网络化的道路是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网络和数据库是各种应用系统运行和连接的基础,所有的应用系统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网络与本系统或其他系统交换信息。近年来,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物流企业信息系统正向上游的客户、供应商和下游的顾客用户两端延伸,形成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软件系统架构。

运输时间的准时和运输成本的降低是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共享。电子商务是供应链集成的关键点,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将围绕核心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合作关系。如,将数字化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条码技术、射频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电子订货系统、数据仓库技术等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企业的技术改造,可以最短的运输路线、最准时的运输时间、最低的运输成本为企业提供物流增值服务。

通过技术创新可为客户提供新的服务,扩大市场份额。企业要依托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要加强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物流企业可创办并运营物流电子商务网站,通过网站发布各种信息,扩大企业声誉。

(三)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创新。针对客户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要不断创新组织结构,以适应市场的变化。目前,企业的组织结构多为直线职能式结构,对市场变化不能做出快速反应。可采取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新型组织结构,将传统组织结构进一步扁平化,使企业的所有环节都面向市场。为满足顾客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必须根据客户要求调整经营战略。为此,要求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以促进企业积累的知识不断更新。物流企业要通过构建知识管理平台,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员工应充分利用知识管理平台,交流、分享、利用和创新知识。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提高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技术含量。

(四)物流企业的营销创新。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要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抓好营销创新工作是关键。分析不同行业对物流需求的特征,积极拓展服务对象,同客户建立战略协作关系,提高管理效率,形成跨行业、跨区域的合作。

物流企业要使营销创新,首先是建立服务目标:迅速、有效的满足客户需求,促进产品附加价值的实现。其次,要根据物流市场需求和特点,在进行物流市场调查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运输市场空间。根据需求特点,发展高附加值、小批量、多品种配送的服务。物流企业还要转变服务方向和拓展经营范围,向多功能的现代物流服务方向迈进。要提供加工、运输、配送、仓储、信息服务等综合物流服务功能,满足物流市场需求。

(五)物流企业的文化创新。推进物流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现代物流企业处于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是以高新技术的应用为主要特征的,只有学习新的知识,完善自己,才能保障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为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企业要重视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组织员工通过不断学习,使员工变成“知识型”人力资源。员工要积极掌握新的技术知识、管理理论,引进新的经营思想,为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总之,物流企业要以市场为基础,动态地把握世界物流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用科学的模式管理企业,加快融入现代物流业的步伐。只有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才能使传统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秀娥 刘 洋等

现代企业创新研究论文 篇2:

浅析工商管理对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

摘 要: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现代企业创新发展提出了更多挑战。转变发展理念和传统管理模式,尤其注重发挥工商管理在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探讨影响工商管理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工商管理在企业创新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商管理 企业发展 作用

工商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计划、组织、实施、协调和控制的一个动态过程,主要是指通过新型管理方式来充分利用政策、市场、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确保企业市场活动与经济活动有序、良性发展。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持续深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技术、新的运营与管理方式不断呈现。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呈现新的变化,从简单的竞争日益走向竞合,创新、合作、协同、共享、共赢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取向。现代企业要适应新的变化与发展环境,必须重视工商管理在各个发展环节中的基础与指导方略。为推进现代企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基于现代治理和服务的工商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改进和规范企业创新发展的工商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创新高效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影响工商管理的主要因素

1.宏观政策环境。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是依托于一个大的政策环境体系,必然受到一个国家、地区的宏观政策与治理体系的制约,工商管理相关模式能否在企业创新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当其冲的是要适应政策环境与治理体系。

从法律上看,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法规政策,是企业工商管理开展的基本遵循。什么样的经济合同受到保护,什么样的用人制度不触犯法律底线,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工商管理。

从制度上看,国家制度是企业工商管理的指南,制度是企业在一个区域内开展一切经营活动的准绳,选择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不能违反制度的硬性规定。比如,我国当今企业的制定的财税管理制度必须按照新实施的税法进行修订完善,不然将受到惩罚。只有适应新的制度,才能确保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由此可见,工商管理虽然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创新推动作用,但依赖于国家相关的政策环境体系,受到现代治理体系的左右。

2.市场发展程度。市场经济是由市场作为企业资源主要配置和调节的一种模式,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状态直接影响工商管理的模式。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和工商管理模式都依据计划,处于封闭状态,资源的调节和应用与市场需求、合作处于脱节状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市场经济日益成熟,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然要求工商管理模式与开放、合作的市场相吻合。因此,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必然受到市场发展程度的制约。

3.企业战略定位与文化。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模式,比如,产业园区以产业服务与运营为主导,这就要求采取符合园区经济发展规律的工商管理模式;移动互联网企业,属于轻资产的公司,则必然注重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不然将是泡沫经济的代名词,这就要求新的工商管理模式。为此,一个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将受到企业的战略定位与经营业务主导制约。

同时,企业文化也将影响工商管理模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企业有其管理模式,如华为的狼性文化决定结果导向的工商管理模式;家族企业的价值导向更注重人脉关系管理,人在工商管理的色彩更为浓厚,其工商管理表现为宽松型。

总之,工商管理是企业发展不过回避的问题,也是企业创新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受到政策环境体系、市场发展程度、战略定位与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和制约。

二、工商管理对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

1.创新资源组织方式,提高资源效能。市场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生活的应用,新模式、新经济持续出现,促使现代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发生新的变革。转变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开放、协同、合作、共享成为新时期企业工商管理的新取向。适应新的形式变化,在国家政策法规体系下,转型、升级工商管理,有利于改变过去单一的企业資源组织模式,以更开放的形态,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技术、人力、资金、市场等资源与发展要素更好的整合起来,发挥各自的效应,形成聚集发展、合作共享的格局,从而规避资源空闲或废置,全面提高了企业发展资源的利用率和效能。

2.创新合作模式,提高发展竞争力。工商管理贯穿于企业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通过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与运作,促使企业有序发展,持续提高竞争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形式与内涵更为丰富多样。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动力源泉,在技术合作方面,适应新时期的技术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企业特别是现代科技创新型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与共享,以项目管理的方式,采取技术转让、合作开发、产权出售、多方攻关、无形资产挖掘等多种形式,实现协同推进、共生共赢,从而形成合谋发展、持续提升竞争力的态势。在运作模式方面,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持续发酵,新的工商管理模式将有利于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特别是互联网+模式盛行的情况下,促进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互补共舞,形成双驱动效应;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线上与线下同频共振,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共谋,构建发展生态,从而永葆发展活力。另外,新型开放的工商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人才的交流和合作共享,促使企业发展有智力保障。

3.创新形象塑造模式,打造发展品牌。百年老店是企业发展的追求,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新时期赋予现代企业工商管理新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特别是在品牌塑造与管理方面,给予新的动能与路径,更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并打造世界品牌,确保企业声誉发展指数持续上扬。

营销管理是工商管理的一种,也是品牌塑造的可靠策略,其主要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或组织目标,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的交换关系,而对设计项目的分析、规划、实施和控制。通常,在营销管理实践中,企业会预先设定一个预期的市场需求水平,进而制定不同的营销管理策略和方案,从而组织实施并适时调整完善。作为工商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对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和品牌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广药集团”为例,在药品的营销管理模式上采取了多样化策略,比如品牌模式,主要就是在医院中建立品牌,然后再由医生将其理念渗透给患者。与此同时,药品营销的品牌模式推广不仅应用于非处方药之中,而且还广泛的应用于新药之中。为此,“广药集团”充分借助专家的权威与影响力传递新药品牌价值,从而实现得到更多患者的认可的目的。

品牌塑造的重要路径是媒体管理与公共关系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自媒体的兴起,为企业工商管理中的品牌塑造管理开辟新的路径。人人都是媒体,以互联网的思维,建立品牌化管理新策略,通过平台化、网络化、泛在化的媒体制作与运营,在符合国家网络安全法的情况下,对企业宣传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圈子生态,快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并持续甚至超前满足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客户的价值诉求,从而形成认同感和认知习惯,起到形象塑造与品牌推广的作用。

三、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工商管理模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现代企业的重视。在变革成为重要命题的今天,遵循企业工商管理规律,适时转型升级模式,运用新的发展理念,以开放、协同、合作、共享的管理模式,将激发新的动能,从而提高资源组织效能、提升竞争力,打造企业发展品牌,实现创新、高效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光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M],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09.

[2]徐文凤.新时期管理会计应用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4.10.

[3]陈秋华.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方向选择[J],湘潮月刊 2015.06.

作者:李宝兰

现代企业创新研究论文 篇3:

企业成长理论重点文献回顾

【摘 要】企业成长是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本文纵观企业成长理论的发展历程,对企业成长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希望对企业成长研究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企业成长 文献回顾

企业成长理论是对企业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规律性的研究,是国内外经济和管理理论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成长是企业分工不断提高,技术上不断创新。企业成长也是循环积累的过程,是财富、技术、惯例与声誉累积的过程。

1 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古典经济学从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解释企业和企业成长问题。古典经济学企业成长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理论,亚当•斯密提到劳动生产力上的最大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都是分工的结果。因为分工,工人在企业里“集中地”进行分工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可以采用更加不可分的技术,这种技术使劳动分工进一步得到深化,引起规模报酬递增,最终实现企业成长。但是,分工并非无限的,“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因此,斯密的理论可以解释国民经济中企业数量增加和单个企业规模扩大这两个领域的企业成长问题,但不能够区分社会一般分工和企业特殊分工之间的关系,无法恰当的解释企业成长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科斯、威廉姆森和张五常等。新古典经济学企业成长理论就是企业规模调整理论,企业成长的动力和原因就在于对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追求,企业的成长就在于寻求最优规模。可以看出企业是彻底被动的,因为在完全理性的假定下,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则意味着企业的活动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企业成为一个纯粹的生产函数。企业自身的能力被忽视了。

2 内部资源理论的企业成长理论

彭罗斯是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的奠基人。她第一次将企业成长作为分析的对象,从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对企业成长进行了严密的、全面的系统分析,回答了是什么内在因素在促进企业的成长而又限制着企业的成长。她以单个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决定企业成长的因素和企业成长机制,她的企业成长理论是内部资源企业成长论,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由企业能力决定,特别是企业的管理能力。她对企业成长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构建了“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不过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忽视了外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彭罗斯认为决定企业能力的基础是企业拥有的资源。企业能力又可分为“企业家能力”和“管理能力”两部分。前者用来发现和利用生产机会,后者用来完善和实施扩张计划。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家能力影响企业成长的动机和方向,而企业家管理能力则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必要条件。企业内部物质资源所能提供的服务和质量,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知识拥有量,特别是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这些资源决定了企业的管理能力。管理能力的实践可以产生新的知识,而新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能力的增加,从而推动企业的成长。管理资源是管理团队的专业化经验和能力,管理活动就是试图最有效地利用企业拥有的资源,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所有其它资源所能提供的生产性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最终制约企业成长速度。企业能力特别是管理能力状况与企业多元化成长的能力成正相关。彭罗斯关于企业能力的论述使企业成长问题的论述进一步科学化。最重要的是,彭罗斯强调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她认为企业成长的重要一环是发现潜在的成长机会,产品创新和组创新均是企业成长的推动因素,二者均取决于创新能力。彭罗斯的企业创新理论为以后的企业成长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3 管理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3.1 管理者理论

管理者理论把追求企业持续成长作为企业的目标,在此前提下讨论了决定企业成长的因素以及实现稳定增长率的条件。威廉姆森构造了一个管理者效用函数模型,即管理者的效用水平取决于雇员数量、管理者的货币收入和可支配的投资这三个因素,这些因素并不与企业利润水平直接相关,而是在更大程度上与企业规模相关,因此,管理者也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成长。管理者理论在关于管理者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作用的研究使企业成长与公司治理结构联系起来,使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与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更加吻合。

3.2 成长战略理论

战略学家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研究企业战略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美国战略管理专家安索夫从企业战略的角度论述企业成长问题。他认为企业战略应包括对企业发展与成长方向的选择,即包括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和多元化经营。企业成长战略论的提出使企业成长与管理学的结合更紧密,促使人们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研究企业成长问题。

3.3 组织管理理论

一些学者把企业成长视为组织变革的过程。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规范分析法,侧重于企业组织结构复杂度、权力分配等方面的研究。强调企业成长各阶段既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结果又是下一阶段的起始,它们由前期演进和后期变革(危机)组成,这些变革(或危机)加速了企业向下一个阶段的跃进。每个演进阶段都有其主导的管理风格,又有其主要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在持续成长之前得以解决,而变革则由企业面临的居支配地位的管理问题决定。组织管理理论的提出使企业成长理论适用于所有行业,关于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也进一步行业化。

4 结语

国外企业成长理论分析的思路是从宏观层面分析深入到微观层面,从企业成长的外在性观点发展到企业成长的内源性观点,体现了研究的逐步深入。我国关于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代企业追求的目标不是最优规模,而是持续成长,成长理论是比规模理论更重要、更本质的企业理论。企业成长是所有企业追求的共同目标,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杜 企业成长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2] 邬爱其 贾生华 企业成长机制理论研究综述[J]2007(3)

[3] 朱开悉 关注成长陷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M] 现代企业 2001(6)

作者:霍东霞

上一篇:会计师独立性研究论文下一篇:道德经中廉政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