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国际象棋

2024-04-20

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国际象棋(通用10篇)

篇1: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国际象棋

“开局基本原则”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进入“战术”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的一个新挑战,是对学生全局观、判断力的一次考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完全掌握这一知识点,我反复强调并提问,然而还是有部分学生对新知识模糊不清,不会灵活运用。对于这种现象,我课后分析原因并在教学中多次尝试各种方法与手段并设计了有关的教案,经多次实践证明引导学生从事体验性学习,可以把新知识真正化为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

二、片段实录

教学内容:开局基本原则

教学目标:

1、理解开局基本原则,并在不同局面中灵活运用;

2、训练学生仔细观察、正确判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

教学重点:把自己的棋子走到最有利的位置,同时不让对方棋子抢占好位置。教学难点:每一着棋与开局基本原则的联系。大致教学实录:

1、创设情景,在情景中体验 组织学生游戏:抢占阵地(如图)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学生都会兴致勃勃地投入游戏中,我则及时提问:每小组都有许多小朋友,能不能共同讨论相出好办法,使自己小组尽快占领更多的阵地?)学生通过游戏总结经验:

小朋友之间要合作,跑的速度要快……

2、动手实践,在实践中体验

师:请小朋友当一会大将军,指挥你的士兵出战,看谁打败对方占领阵地,好吗? 生分组尝试。

师:谁想出好办法了?

学生边演示边讲解(如图1):

抢占中心,尽快出子,子力配合。(图1)

3、引导运用,在运用中体验

师:小朋友,你遇到过这些局面吗?你在下棋时是怎样走棋的? 例如(如图2):

1、e4 d5

2、ed 后xd5

3、马c3 e5+

4、象e2 马f6 5、f4 后 xf4 6、d4 后h4+

7、g3 黑方认输

(结合实际结合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问题

解决,加深对开局基本原则的理解与实战中的(图2)运用。)

三、小结和反思

知道梨子的滋味,你亲自得尝一尝;要学会游泳,你就得亲自下水搏一搏,学习知识也一样,不去探索、不去尝试怎能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呢?所以在国际象棋教学中我就尝试着指导和引导学生从事体验性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和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通过多次训练得出:课中运用体验性的教学,不仅深化提高已学的新知识,而且通过学生的积极动脑、动手,使他们兴趣盎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获得了不断成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事体验性学习的途径、方法和策略有很多。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巧设问题情境,让学习材料形象化、生活化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是学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也就是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望,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去探索思考,因此,自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教师巧妙的把国际象棋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去,提出问题引起矛盾突出,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开局基本原则”中,我并没有直接给出问题,而是组织学生游戏,:“抢占阵地,”学生在第一次游戏中提出疑问:我们小组为什么抢不到阵地,而其他小组抢到了呢?这时教师及时点拨:每小组有五六个学生,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呢?学生通过再次游戏得出结论:小朋友之间要配合,跑的速度要快。通过游戏潜移默化的使学生体验到“抢占中心、尽快出子、子力配合”的含义和目的,从而把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的动机,使学生体验到学我们现在学的开局基本原则并不难,只要我们去寻找,它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指导实践操作,使教学过程活动化、动态化

要引导学生体验,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机会,凡是学生能够操作的,都要让孩子们自己去做,并正确引导他们应用实践经验去解决问题。例如,在课中设计的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涨,经过两次游戏就发现要战胜对手不能单独行动,需要互相合作。于是,“抢占中心、尽快出子、子力配合”在学生的操作实践中已经唤之欲出了。借助游戏使学生正真了解了抽象的战术,这种指导实践操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使教学过程动态化、活动化,正是适应这样一个过程的教学策略。

(三)、组织合作交流,使研讨过程民主化、情感化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的目的,除了使学进一步将探究化条理化、知识化,还可以使大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寻找自我,体验成功。如学生在“尝试”中,有认同的地方,也有争执的地方:“我用象保护自己的小兵,”“不对,可以用马保护小兵,”我没有直接去确认或否定,而是通过研讨交流,抽学生进行演示,其他同学补充、修正、质疑,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合作,找出了较好的答案:保护中心兵有五种办法。在这种交流中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自己在同学中的力量,更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受挫折的感慨,以及相互竞争的力量,所以教师为学生们设一个轻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努力使这样的学生过程民主化、情感化是非常必要的。

(四)、引导实践应用,使解决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挑战性

利用新学的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实践问题,既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学生学习了“开局基本原则”后,可以联系实际,例举一些棋手走的局面,或学生实战中出现的局面,引导学生思考并实践:如果你与小朋友下棋,你会这么走呢?学生自然而然的把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大胆作出自己的判断,甚至想出意料之外的着法。像这样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感受国际象棋的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本案例是我在国际象棋教学中的一种尝试,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我想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其他同行的支持和帮助,国际象棋课将会更加完善。

篇2: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国际象棋

望江一小:徐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和音乐兴趣.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以合作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性学习是小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合作意识。例如在上《山谷静悄悄》力度记号的学习时,我让学生分组合作,第一组是P,第二组是MP,第三组是F,学生在演唱时不仅认真唱,而且学会了倾听,感受。学生在通过合作性学习之后,反应速度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一定要把握合作性学习的度,以不断提高合作性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小学音乐合作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合作性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组时应该注意对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保障每个人都在小组内扮演一定的角色,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对于一些需要学生自己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自由讨论,整合小组的意见,在班级中发言。第二,可以让每个小学生都有话可说,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加深他们对音乐知识的理解。第三,在采取合作教学时,老师应该注意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利用趣味性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情境,让学生们经过情境发生的过程,掌握必要的知识,丰富学生的阅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形成一种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教寓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设立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借助于图片、实物、模型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造趣味性的教学情景,比如我在课堂上讲授《游子吟》这首音乐时先用向学生播放有关于《游子吟》的各种视频动画,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在课堂上营造出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此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歌曲内容进行讨论,或者分角色表演,将抽象的音乐理论课讲授转变为形象生动的课堂,以更加形象地讲授帮助小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比如,在教授《小雨沙沙沙》这类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而又较为活泼的歌曲时,我让小学生自己设想自然环境,然后将自己比作歌曲中的任何一种景物形象,诸如小雨点、花、草、树等,在音乐的演奏中表达自己的感受,进而真切的体会歌曲中的各种形象。

三、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进行教学。记得在教授学习《妈妈格桑拉》时,在唱歌之前,我给学生么们讲了一段关于母爱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为了筹备子女上学的钱,多次卖血导致卧病不起的故事。孩子们被故事中感人的情节感动了。我以带唱的方式教学会了这首歌,虽然教学方式很简单,显得很枯燥,但达到“以情动声,以声带情”。孩子们课后都在讨论自己的妈妈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的,并且开始学会如何去理解别人,如何去关爱别人,我觉得我的这堂课非常成功。

篇3: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国际象棋

生本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 学生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应当首先从课堂教学开始。因此,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的首要任务。生本课堂就是一种以最少时间获得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生本常态化课堂”研究开展的指导思想是“两个减轻, 两个提高”, 其中“两个减轻”指的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两个提高”指的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益, 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其主要目标是最终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这句话说起来简单, 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轻松。可是学校推行生本常态化课堂, 其目的就是要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境界, 就是要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引领, 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动思维, 高效率、高质量地将教学任务完成, 进而促进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提高和进步。例如在认知上, 由不懂到懂, 由少知到多知, 由不会到会;在情感上, 由不喜欢到喜欢, 由不热爱到热爱, 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上, 学生思维表现活跃, 语言表达正确、流利、富有感情、充满激情, 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 我觉得生本常态课课堂具有以下特点:1) 课堂是自主但不是自由的。所谓自主是指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他们清楚了学习不是为了老师学而是为了自己学, 因而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都会明显提高, 而教师此时也不是无所事事的, 他们会比以往教学的满堂灌或满堂问更费力, 仅是讲解时间调控变得更加灵活。所谓自由是指那种散漫的, 想学什么, 就学什么、想学多少, 就学多少的低效、随意的课堂。2) 展示的课堂不是演戏的课堂。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自主学习, 也可以以课堂为舞台展示自己。一般好学生都是在不断地接受表扬、不断地“出人头地”以及不断地自我感觉良好中成长起来的。后进生可以通过课堂这个展示舞台暴露不足并加以弥补, 奋力追赶不断进步。通过展示, 学生才能获得成功感、优秀感、落后感, 通过展示, 才能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调动, 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3) 差异的课堂不是差生的课堂。以前在教语文时, 一直认为生本课堂只是好学生的舞台, 没有基础差的学生的表现空间, 因为他们基础差, 自学能力差, 自觉性差。其实不然, 通过这学期生本常态化课堂的实施, 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 在各个班级都看不到所谓的“差生”了。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时, 学生们个个都在学、都在参与研讨、都在进行展示, 只是存在难易、深浅、形式的不同罢了,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以及他们学习个性的特点。另外, 教师在进行指导、点拨以及叫学生展示时, 应当更多的关注“差生”。做到强的继续强, 弱的在变强, 共同进步, 缩小差距。常常是下课铃响了, 学生讨论的话题还没有完, 兴趣依然很浓。特别是上午第四节课下课后, 有的学生还追着你, 跟你交流他 (她) 课堂上没有机会展示的话题, 我也就装着认真倾听的样子, 耐心地听着。其实此时, 我已经饥肠辘辘, 有些精疲力竭了, 根本没有听清楚她们都在说些什么, 但孩子们兴致高涨, 我也就哼哈应付着。

总之, 要想上好生本常态课, 我认为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求:第一要做到明快。教师的情绪要平和, 既不能过分激昂也不能低落, 学生的心理要时刻保持在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 使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 形成互动, 同时课堂的节奏感和逻辑性与教学内容保持相适应。第二要做到融洽, 教师要创造出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 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中体现出。第三要做到投入少, 产出多。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 固定的。在这个时间内要研究如何提高效率, 不必自设框子, 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如果每节课都能做到这样, 那我们的学生就会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中了, 孩子们的学习也不再是那么地辛苦了。比如, 我在教《尊老敬老过重阳》这一课时, 在本课教学的细节上下功夫, 使教学环环相扣, 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学习重阳节的来历和相关习俗的知识, 同时学会孝敬老人, 懂得尊重老人, 对老人有礼貌。这节课是这样设计的:

上课一开始, 我用了《常回家看看》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导入, 并让学生在边听边唱的过程中体会到孝敬老人的重要性, 由此自然的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尊老敬老过重阳》, 并激起了学生学习本课的浓厚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 我应用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明白重阳节的时间、来历以及风俗习惯, 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轻松地掌握了这些知识。同时, 学生也明白、理解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让学生能够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为此, 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次课堂讨论活动, 让学生在小组里议一议:1) 重阳节时, 你的爷爷奶奶, 姥姥姥爷最需要什么?我们能为老人做些什么?2) 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照顾老人, 仅仅是重阳节这一天吗?平时我们可以怎样做呢?通过这次讨论汇报, 学生在潜意识里明白了什么是尊老敬老, 感受尊敬老人, 帮助老人的重要性, 懂得要将尊老敬老, 帮助老人的活动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 延伸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课堂效果非常好。

最后,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联系到了自己在生活中倍受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关爱和照顾, 以后也要为家中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表达对老人的尊敬。我趁机播放了《爱的奉献》这首歌, 使孩子们明白, 不管是自己的爷爷奶奶, 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老人, 我们一句甜甜的问候, 一次不经意的搀扶, 都包含着深深的爱心。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 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就这样在浓浓的爱意中, 圆满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再看孩子们的脸上, 也漾着轻松、愉快的笑容。

篇4: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兴趣;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27-0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新课改普遍深入和素质教育大力实施的今天,我们都追求快乐的课堂,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语文学习更应如此。我们不能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一种痛苦的煎熬,而应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激活语文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实际及需要出发,着眼于创设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望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成长,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与和谐的,平等交流,让学生敢于大胆提问和发言,兴趣会得到充分发展。久而久之,这种师生关系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在乐学的气氛中得到不断提高。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首先要从教学设计环节出发,以学生为本,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将歌谣朗诵、歌曲演唱、听听画画等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其次要善于合理表扬与批评学生。P.西德尼爵士说过:“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赞扬的效果更好了。”课堂上,表扬的力量往往强过批评。当学生因回答不出问题而紧张的时候,批评会使他们越发紧张,而鼓励能帮助他们放松神经,进行思考,最终获得成功。教师在这个时候的鼓励往往能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当学生开小差时,教师的批评能暂时“镇压”学生的思想,而表扬能让学生心虚,这样,在心理较量这个环节上,学生就输了。再次应保持热情向上的情绪。教师的情绪能够感染学生,教师上课的热情高涨,学生学习就异常兴奋;回答问题、思考问题都能够保持高昂的情绪。所以教师应努力保持热情的状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乐学

快乐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尽可能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问,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写安排进课堂。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上气氛活跃,在这样的和谐气氛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乐学语文。比如在教学《比尾巴》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教学情景:同学们,大家见过很多动物,但是谁能把你见过的动物的尾巴的样子告诉大家呢?我们要比一比,看谁讲得最好。问题一提出,大家立刻兴奋起来,把手举得高高的,争着回答问题。这一情景的创设,激起了学生想要表达的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讲完以后,教师再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使学生高高兴兴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三、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好奇,乐于追问为什么。因此,教师要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上尽可能少讲、精讲,让学生多体验,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之勤于思考、勤质。这样比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不停地记忆效果要好得多。比如在学完《惊弓之鸟》一文后,提出问题:“更赢为什么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下来了呢?”很多同学都认为是因为更赢善于观察、判断、分析事物,技术高超等等。而其中会有同学反问道:“老师,我觉得更赢的做法是很不对的,我们要保护动物,不应该伤害大雁。”尽管该学生的回答不是正确答案,但我们还是应及时表学生有环保意识,有独到之见。接着引导大家说:是啊,虽然我们要保护动物,但是更赢没有用箭射,而这只大雁却掉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谁又能告诉老师呢?这时,学生们纷纷展开讨论并得出:那是因为大雁一听到弦响就害怕了,以为又有箭射来,所以拼命逃脱,所以掉下来了。

四、优化教学手段,创设视听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丰富了教学活动,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优化多媒体与课堂的有机结合,无疑会给学生创造一堂视听的盛宴。尤其是小学生,采取多媒体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生动、活泼、充满情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作者是如何描写翠鸟行动敏捷的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把形、色、光、音融为一体,取得了独特的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通过亲眼所见,来体会翠鸟动作是多么的敏捷,再结合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进行感悟,既体会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练,又学会了描写动物的简单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

五、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巩固学习兴趣

课堂虽然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但是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教师如果能够多组织一些丰富的实践活动,对于巩固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有莫大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及需要,创造条件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记录等。课外活动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到来自老师的威严和压力,所以在活动中,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如果此时教师能够把教学内容融合在这些活动中,笔者相信教学的效果肯定会非常好。

参考文献:

[1] 代斌.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越学越有滋味[J].教师,2009(8).

篇5: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过程,经历学习体验。为了更好地凸显数学学习中“体验”的重要性,我与同组的几位数学教师经过讨论,决定选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来开展研讨课。我们围绕着为学生多创造有效体验活动的目的,进行了多次的研讨,最终,我们的课堂成果展示受到了全校教师的一致好评。下面,我就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的教学,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数学教学中体验活动的重要性。

关键词:体验

探究

操作

能力

一、让学生体验,有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一教学理念,在这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例如:在围绕着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这个环节,教师为学生共创设了五次体验活动。第一次是:课前导入部分,利用提供的学具,让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从而初步体验了转化思想。第二次是:当学生说到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立刻为学生提供利用数格子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体验报告,让学生经历了亲自数一数的体验活动。第三次是:当学生发现还用数格子的方法不能求出大大的鱼塘的面积时,教师又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当他们猜到是相邻两条边的乘积时,教师又及时让学生经历了“通过量一量相邻两条边的长度、算一算乘积,再与之前数出的那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比较”的体验过程,最终通过实践所得出的数据推翻了这一猜想。

第四次是:验证第二次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是底乘高时,教师让学生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来初步体验。此时学生有的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拼出了长方形或正方形,有的没有沿高剪,仍然拼出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图形。这时教师请学生汇报为什么拼成长方形,怎样拼成长方形的?重点让学生理解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是将我们不会计算面积的图形转化成我们会计算面积的图形。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为学生创设了第五次动手操作:让每位学生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拼,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有了这样切实的体验后再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将自己的发现填写在《体验报告

(二)》中:

至此,学生在独立探究之后,再与小组成员边演示边交流,最终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活动在足够的时间、空间下,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达;既有小组的合作操作交流,又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操作思考;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恰当、精准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仅“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利的保证。

二、让学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它是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得出新知识、新方法、新规律,就是创新的表现。这节课中,在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底乘高时,让学生通过两次剪、拼的体验活动,以及在第二次的剪、拼体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操作中的感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完成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体验报告二》。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都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前提下,再与小组成员边演示边交流,最终成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整个体验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再如,教师让学生大胆去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计算,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大胆去创新的体验机会。我们教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创新求异,对学生敢于提出的问题要及时鼓励,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设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要素。在这节课中,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是相邻两条边的乘积后,教师紧接着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对比等体验活动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想,这就是实践能力的体现。

三、让学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中,在对情感态度方面的阐述中提到了: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理念在这节课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教师的这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感染着学生学习数学不能有半点含糊,要有大胆质疑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当学生用自己的计算出来的实际的数据推翻了原来的猜想时,就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在严谨的求学态度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篇6: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一、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现在许多的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我们小学数学,很多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我们的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更具体、生动、直观,让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10的组成》后,我就设计了超市购物的情境。假如妈妈给你10元钱,让你买自己喜欢的物品,你应该付多少钱?营业员应该找回多少钱?然后出示超市商品的价格:

这样一来,小朋友兴趣很高,都积极地寻找自己喜欢的物品。说:我买1元的橡皮,找我9元;我买4元的自动铅笔,找我6元;我没有水彩笔了,要买8元的水彩笔,找我2元;还有小朋友说要买2元的小刀和8元的水彩笔,不找钱给我了;甚至有人说我要买2元的小刀、5元的圆规,找我3元;更有小朋友说要买1枝铅笔和1本笔记本,正好用完;„„这样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又调动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课本上的画面营造了一个个很好的生活场景,因此,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场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

二、在操作实践中体验,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新课程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地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哙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

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为了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我把10本作业本分给5个同学(先每人分一本,再分一本),让学生看清楚每人都分得2本,接着要求学生拿出8个小正方体,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摆一摆、分一分,由学生说出分法和每份几个。再引导学生看图,说出怎样把15个桔子平均放到5个盘里,每盘有几个,让学生拿小棒代替桔子动手分一分,说说自己的分法,最后我向学生明确像这样的分法就是“平均分”;引出“平均分”的概念。然后继续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5个桔子,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的意义。通过上面的演示、动手操作和实物图例,启发学生思索:像上面把10本作业本平均分给5个同学,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15个桔子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学生回答后我就指出这样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些东西按每份是几个,可以分成这样的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接着写出:10÷5=2,8÷4=2,15÷3=5。再向学生介绍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除号。这样运用教具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效果较好。

所以说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不断增长智慧的有效措施。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参与从事实践操作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这是每位数学教师应有的责任,只有成为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学习数学从动手操作开始的精心设训—者,我们数学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演绎生命的华丽乐章,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智慧。

三、在合作交流中体验,鼓励学生互相竞争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的操作活动中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儒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教学“年、月、日”时,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 1999年到2008年的年历,探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学生合作交流,很快就理清了年与月的关系:“每年都有12个月,即1年=12个月。”但是在寻找月与日的关系时,学生之间产生了严重分歧,各执一词,有的说:“2月是28天,因为从1999年到2007年的9年间,有6年的2月份是28天的,而2月是29天的只有三年,可能是印错了„„”有的说:“2月是29天,因为我弟弟就是2000年2月29日出生的„„”有的说:“不对,2月是28天,因为今年(2007年)2月就只有28天,你忘了?那天是星期三,我们班与三(2)班进行跳绳比赛,我们班赢了„„”通过交流合作,学生得到结论:2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思考、交流和讨论后,明确了“平年的2月是28天,闰年的2月是29天”和“是4的倍数的年份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的,必须是400的倍数的年份才是闰年”的结论。在这节课里,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和生活经历进行分析、讨论,在交流中反思,最后达成共识,从而体验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课堂中开展交流的目的,不在于学生解决多少问题,获得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我组织了学生分小组学习,让他用手中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去拼摆,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他们有的剪,有的拼,互相讨论,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小组的成果;交流时,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不时地争着补充,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体验了求得同一种结果,在交流中也看到自己的力量。在与别人协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成功与挫折的体验。

篇7:23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最后两种学习的效果相比,后者明显好于前者。原因是后者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增进了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与同情,达到教育目的。同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只重视书本内容的教学,不给学生进入到生活中感受数学存在的机会,不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时间久了,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趣味与意义,数学能力的提高就难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倡“体验性学习”,需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本领,达到学习的目的。

一、走近生活,在情境中感受“活”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领悟并且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原因是具体、生动、形象的生活更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应从生活中引入活水,引导学生将视野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中感受数学生命的灵光。

1、课前走进生活,体验有价值的数学。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丰富,学起一些数学知识来,常常找不到生活中与其相关的数学知识原型,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之前,组织学生走进生活,或参观,或动手,或收集,与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结成亲密的朋友。如教学“统计”时,就可结合学校的“六一”节活动向学生提出“学校要买水果、糖果、书籍,购买的教师不知同学们喜欢些什么,你们能作出调查吗?”这个问题与同学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在课前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调查中去。正式上课了,教师根据同学们收集来的数据,引导他们作出整理分析,绘制统计图,帮助购买教师作出合理的决策。原本像“统计的意义、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过程”这些很难传授的知识,学生在亲身经历之后,有了相应的生活经验,思路打开,上课热情很高,学习起来就很轻松。又如教学“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前,让学生在家与父母合作设计一个长方体;教学“面积测量与计算”前,让学生在家与爸爸一起量量自己房子、自己房间的长宽,算算它们的面积等。这些体验都将为学生课堂中的成功打下基础。

2、课中链接生活,开放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绝大部分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实际生活融入到学生学习中来,学生才会感到倍加亲近,才会感到数学其实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都有 1 数学。当数学学习与生活挂上了钩,数学知识就不再是抽象的,不再是个模型而已,而是活生生的有了生命了。学生学习兴趣浓了,探索欲望强了,这都来自对生活的体验。例如在一节计算教学课,教师让学生估计一下,下面哪个答案接近?为了猜测出这个问题准确或比较准确的答案,学生将会进行必要的计算,在这过程中,体会到计算的运用意义——学数学是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又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摸摸自己指头的面、桌子的面,测测、量量、算算黑板、教室的面积,来到操场上,走走、跑跑,来到野外看看、想想,用目测法估计操场与田野的面积大小。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说出生活中一些与数字相关的号码的作用,如你穿几号的鞋子?报警电话是多少?你今年几岁了?通过对这些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数据体验,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含义,学起来也就不难了。

二、自主探究,在课堂中经历“学”数学。

1、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引入探究中去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对学习数学过程的体验。学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规律的第二次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这种再创造活动中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与经验找出自己心中的定律。实践经验进一步说明,那种只注重新鲜知识传授的做法必定要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必定会影响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定是失败的。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从情境练习出发,先让学生计算校园里一块长方形面积的草地,在完成之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教学楼右边那块三角形草地的面积?”这个问题的价值体现在两处:一是有利于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二是这里面隐藏着一个数学思考方法,即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找到未学过的知识。有价值的问题常能将学生思维的焦点聚集在探究上,引导学生去体验知识获得过程。这一点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2、提供探究机会,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

留够动手的时间。“活动是认知的基础”,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能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与认识,在头脑中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觉表象,有助于揭示数学问题本质特征和本质联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担心学生没有自主探究能力,达不到预期目标,不敢让学生动手太久。其实许多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差,很大原因是教师的不放心造成的。教师在一些数学活动过程中,要相信学生,给足学生时间动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立方厘米与立方分米两个单位之间关系时,笔者让学生先猜1立方分米要多少个立方厘米?学生说100、500、1000„„,然后让小组几个学生合作用多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叠,学生动手实践了足足有5分钟,40分钟的课堂,5分钟是宝贵的,但也是值得的。不管是叠好了,还是没有叠好,凡叠过看过的同学,对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都会有一个具体表象,此时 2 引导他们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留够思考的空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数学也同样需要学与思相结合。当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当学生在学习后提出有争议价值的问题,教师也要抓住时机,给足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的时间。我曾在一本杂志上阅读过一堂“典范”的美国数学课例,当老师问:“我们在体育课上都有跑步的体验,为什么有人跑的快,有人跑的慢?”一学生思考后回答:“谁的个儿高,谁就跑的快,谁个儿矮谁就跑的慢。”在这个时候,老师默不作声,只是怪异的目光望着其他同学——等待。这一等待不要紧,等出了激励的争议,有的说:是这样的,班上A同学个高就跑得快;有的说:不是这样的,班上B同学个儿就没有A同学高,可跑得就比他快;有的说:这和个儿高矮没关系,和步子跨得快慢有关系„„就这样,学生在争议中辩清了知识。教师的等待在我们课堂上经常会使用到,这是一种策略,老师像法官一样给学生的回答下结论是没有必要的。

数学课上,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要舍得时间,还要提供探究的空间,笔者在教“行程应用题”时,就用了这样一道开放题:放学了,徐青和杨婧同学离开学校回家,徐青每分钟中走50米,杨婧每分钟走60米,15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许多同学一开始就列出式子(50+60)×15=1650(米),教师及时点拔,让学生从思维定势中回过神来,认识到自己原来只考虑到相背而行,实际上还可能是同向。之后还有学生提出“杨婧走了10分钟其实就到了家”等一些有趣而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况。学生对自己的发现既惊喜,又热情,课堂上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留够交流的时间。交流是数学课堂所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只有在比较交流、合作交流、争辩交流中,一些模糊的数学概念,一些模棱两可的方法才会更加清晰。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对话、争辩,教师只要在他们唇枪舌箭的关键处恰当点拨与引导。正如有位特级教师所说的:教学无需色彩斑斓,精雕细琢,学生无需精心打造,涂颜擦色。只需供给他们这样一份自由的学习气息,他们会像学者一样去研究,去发现,去争辩,去想像,真正体验到新的一切。

三、实践活动,在快乐中感悟 “玩”数学。

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把学生学习圈固在小范围的课堂中,动口不动手,缺少实践操作。现代教学论要求:学生不光是口、耳要进课堂,手、脑甚至于整个身子都要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即就是要学生参与数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中来,在活动中玩数学,在玩中感悟数学,在感悟中深化情感,深化表象,在感悟中形成自己的数学能力。

1、在“玩”中培养兴趣。

实践证明,凡是丧失了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生,一个“玩”字开始是很有效的方法。因 3 为玩中有真情,玩中有快乐,玩能带给学生清晰的表象,玩能酝酿学生探索的内驱力。在“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之后,我和同学们“玩”起了快乐了游戏:我让大家拿出铅画纸,引导他们画出能折成正方体的图案来,并在图案的各个小正方形上分别写上每个面的代码,不管用数字还是字母。在完成后,我让学生走出座位找自己要好的同伴,开展“你猜我验”的游戏活动,验证的同学可出:“‘A’对面是什么面?‘B’在前面时,它的左面是什么?右面是什么?”等问题。猜的学生不仅要说出猜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说出理由。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忘记了疲劳。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空间观念、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在“玩”中捕捉数学规律。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时,教师要努力把课本中的一些知识转化成实践活动内容,营造符合小学生心理规律的学习氛围,来满足儿童天性。在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我只是要求学生准备了供实践体验的学习材料: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硬纸板,一把剪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求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学生在剪、拼、凑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这种“玩”的过程,学生是终身难忘的。又如在引导学生认识“圆柱体表面积”时,就可以让学生摸摸圆柱体模型,分析各个面的组成规律,然后拿出长方形的纸,动手做做,在做的过程中分析圆柱体各个面与长方形各个面的关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圆柱体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加上上下两个圆的面积。在学生有丰富感性认识后,学生自己也能推出圆柱体面积计算公式。

四、回归生活,在现实中体验“用”数学。

篇8: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

一、学习材料的“生活化”是体验学习的前提

好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使数学贴近生活, 变得有趣、生动, 容易接受。

1. 提前学习比较抽象的学习材料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 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 组织学生学习参与一些实践活动, 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 为教学提供感性认识。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利息”一课之前, 要求学生到银行、邮政储蓄去了解有关存款方面的知识, 在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 孩子们获得了不少有关储蓄的知识, 如储蓄的种类、储蓄连续七次降息的原因, 以及从1999年11月开始征收20%的利息税等。学生有了这些亲身经验, 上课时思路打开了, 非常投入, 热情很高, 学习起来轻松多了。

2. 补充“生活化”的教学材料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的数学。例如:学习“圆的面积”时, 学生理解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想办法, 算一算校门旁的一棵雪松的横截面积是多少。孩子们踊跃发言, 一个说:“求圆的面积要知道半径, 要把树砍倒才能量出它的半径”, 有人反驳说:“那怎么行呢, 树怎么能砍下呢。”经过争论, 大家达成共识, 先量出树干的周长, 算出半径, 再用面积公式去算大树的横截面积。下课以后, 不少孩子都迫不及待地到校门旁去量, 去算, 他们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情景之中, 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亲身体验的境界。

二、“实践操作”是体验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生有爱实践活动的天性和成功的欲望, 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 使他们在“做中学、想中学”, 在各种探索活动中体验数学。

1. 开放情景, 引导体验

教师要以宽容、友爱、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 使他们身心舒展起来, 然后通过创设情境, 提供学习资料, 交给具体探索性的实践任务。如教学“小数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用米尺去量周围一些物体的长是多少米。有的量教室的长, 有的量教室的宽, 有的量黑板的长。当学生量黑板的长时, 发现黑板的长3米多。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来:“老师, 黑板的长是3米多, 我们怎么表示呢?”“小数”在学生的体验中已经呼之欲出了。要引导学生体验, 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参与机会, 凡是学生能操作的, 都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又可加深对操作对象的印象。例如在六年级“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课时,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 摸一摸, 发现圆柱和圆锥底面都是平平的, 而侧面都是弯弯的。有的学生还说:“我试了一下, 圆柱横放在桌上轻轻一推就能滚动, 而圆锥不像圆柱那样滚动”。这就是对具体事物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只有这样, 学生才真正成为了认识事物的主体。

2. 组织实施, 课后延伸

创造源于实践, 实践活动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是远远不够的。例如, 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后, 我布置了这样的实践作业:如果将10盒火柴包成一包, 你能设计出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通过实践活动, 学生认识到, 通常情况下表面积越小越好, 越省料。这样, 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同时也培养了实践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 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过程, 也是学生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身边问题的过程。六年级教材中有一道思考题:“拿一枚二分硬币, 投掷50次, 记录一下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次数, 占总投掷次数的几分之几?”我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结果显示, 出现正反两面的机率非常接近。在获得概率知识以后, 我又引导他们去分析、计算有关摸奖、买彩票的中奖率, 使他们体会到买几张彩票, 为社会献爱心做贡献是对的, 如果想靠它发财, 那概率实在是太小了。

三、“合作交流”是体验学习的有效途径

交流的目的, 不在于学生解决多少问题, 获得多少知识, 而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 学会思考。

1. 提供学生乐于交流的话题

课堂交流是一种开放的探索活动, 它比教师讲和个人自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兴趣。例如, 学习“分数应用题”后,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十分之三米, 第二根用去十分之三。哪根剩下的部分长一些?”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 个个不甘示弱,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说第一根剩的长些, 有的说第二根剩得长些, 还有的说两根剩下的同样长, 同学们还纷纷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绳子展示给大家看。这样的讨论, 对于养成学生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2. 提供学生交流的机会

例如, 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 我组织学生小组学习, 让他们用手中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去拼摆, 来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他们有的剪, 有的拼, 互相讨论, 几分钟后, 都拿出了自己小组的方法。交流时, 台上学生讲, 台下学生不停地争着补充、修正, 在交流中也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在与别人协作中, 不断体验了互助与竞争、成功与挫折。

篇9:让孩子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上课,匆匆走进教室,做出无奈的表情:“同学们猜猜,刚才在办公室,老师在感叹什么?”孩子们纷纷发表意见:“我们的作业做得不好!”“作业做得不整齐!”“有人没交!”“李拓做得特别好!”……我说:“不,你们的作业做得很好!老师是在感叹钱花得太快了!”我故意做出无奈状:“这月的工资已经用去1500元,占我本月工资的60%呀!”孩子们一听老师说自己的工资,一下子兴奋了起来,紧接着,就有人提起笔来开始算。我没有禁止,故意奇怪地问:“咦,有人开始写了,你们在写什么呀?我没问什么问题呀!”马上有人说:“老师,我想算算您一个月工资多少元。”孩子们立刻响应:“我也想算。”我笑了,“哦,原来你们想知道我一个月挣多少钱呀,那就算吧!谁想上来在黑板上算?”……就这样,孩子们算得兴致勃勃,有方程,有算术方法。他们不知道,这只是老师按例题类型稍做改动,用生活中的情境来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和欲望。这道题,他们理解得非常好,就连平时分不清单位“1”的孩子,今天都能做得准确而且能讲道理给大家听。之后,再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孩子们已经有了轻车熟路的感觉。本节课,课堂效果十分满意。

再比如,教学反比例时,我做了这样的引入:

一上课,我拿出一沓新的作业本,说:“这儿有24本新本子,老师准备奖给咱们班最近表现很好的6位同学,平均每人能分到几个本子?”孩子们都说:“每人4本!”我又说:“咱们班表现好的同学有很多,如果老师要奖给8位同学,平均每人几本?”同学们又很快地说了出来:“3本!”我又说:“奖给12位同学呢?”“奖给24位同学呢?”“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这样,由简简单单发奖品的事情轻而易举地引出了反比例的概念,并且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以上两例是体验教学中的情境体验,他和亲身实践体验虽形式不同、方法不同,但效果却很相似,而且情境体验实施简单、方便、信手拈来、覆盖面广,一个小小的故事可以使每一个孩子为之激动、兴奋,从而促进其思维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在这样的情境体验中探索出来的知识理解透彻、记忆力持久。

所以,我感觉,情境体验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教学的方法。可有效地将一些比较抽象的、无法变成现实的问题经过教师的行为动作或语言描述变得尽可能接近孩子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孩子在教师营造的环境和语言氛围中进行间接的体验,从而以主人翁的身份去解决问题。比如,据本班或本校学生情况汇编应用题等,都会取得比用课本上的现成题或用陌生的、遥远的故事情节编题有更好的效果。

篇10:让孩子在提问中学习语文

让孩子在提问中学习语文

湖北省竹山县实验小学 朱友金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注重师生双向互动,课堂提问成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能否运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提问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很重要。

【关键词】提问 把握时机 注重变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过程注重师生双向互动,课堂提问成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但从经常的公开课教学中,我们总会发现一些值得怀疑的课堂提问现象。例如很多课堂提问都是教师早已设计好的学生回答。虽然教师问得巧妙,学生答得满意,但从新课程理念来看,终究还是单向的教学活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无法体现。例如有的课堂教学中简单问题太多,课堂看似活跃,但学生答的浅显,学生的思维没有激活。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能否运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提问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很重要。笔者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把握时机,优化问点,注重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持久,思维活动保持活跃度也具有阶段性。所以只有把握合理时机提问,才能真正做到问点的优化,有效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体现所提问题的价值,让学生在一问一答中得到新的思维生成和发展。

1.把握学生的兴趣点精心设问。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设置问点,可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变教师课堂讲授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例如教学《跳水》,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可以不从文章开头依次讲解,而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设置问点:你认为课文中最危险的场面在哪里?这样危险的地方,孩子是怎样上去的呢?这最紧张的场面既是课文的重点,又是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问点。由此发问,学生就会思维活跃起来,在紧张而愉快的情绪下探究课文内容。

2.把握教学的高潮点精心设问。一首美妙的歌曲或一篇感人的文章都有一个高潮点,每一节课其实也有一个教学高潮,而这也同样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于高潮点精心设问,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深刻的理解,并引发学生感情的升华。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在幻想中得到了短暂的幸福和快乐。最后,她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在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小女孩死去了,嘴角还露出一丝微笑。小女孩的悲惨在此刻达到高潮。这里既是课文的重点处,也是教学的高潮点。小女孩被冻死了,怎么脸上还会出现笑容?她死了,为什么还说她“幸福”呢?看着死去的小女孩,此刻你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通过这些问题,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同情之心,理解小女孩的悲惨命运,进而让学生明白,穷苦人民在当时黑暗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遭遇。

二、注重变化,形式灵活,让学生喜闻乐答

提问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而教学艺术的活力在于创新。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我们提问的形式单一,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我们设计问题时要注重变化、富有情趣,让学生所喜闻乐答。

1.变直问为曲问。巧妙运用曲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开启学生心智。例如《月光曲》有句盲姑娘的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可以看出姑娘是怎样的人?这样的问题不仅太直白,而且无法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我们可以这样设问:盲姑娘刚才的话是“随便说说”的吗?既然盲姑娘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发自内在的,她为什么要说自己是“随便说说”的`?这样换个角度的疑问,就可以激发学生思索的兴趣,从而深入地理解这是一位酷爱音乐、善解人意、体谅他人的好姑娘。

2.变实问为虚问。虚,是教材非实有的内容,如课文的空白点,教材可能引发读者的联想点,以及虚拟的情景等。有时,我们可以不从实处直接设问,而是以虚探实,达到领悟实有内容、把握问题实质的目的。人教版三年级《太阳》,分析太阳第一个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提问:“如果地球和太阳之间有一条路,如果你一生下来就会行走,走完这条路需要多少年?如果你乘太空飞船,待飞到太阳那一天,你大概有多少岁?”这样的提问新奇有趣,不仅使学生通过计算,对“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探索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三、授人以渔,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根曾说:“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教师教给学生质疑问难,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解放,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

1.创设氛围,让学生有疑敢问。小学生年龄小,很容易被情绪左右。当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时,思维特别活跃,积极思考,愿意表达,主动参与。反之则处于被动地位,消极地坐听。这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提问的情绪,创设愉快学习的氛围。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要给予鼓励,则下次他们就会更积极地提问。当学生提问不正确时,得到纠正和指导,下次他们还会去试着提问题,积极思考。当学生有了问题后,不敢举手,脸上现出犹豫之情时,教师和颜悦色的鼓励,会促使学生迈开大胆发言的第一步。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我把学生分为几组,经常展开组与组之间的竞赛。问题提得好的就可以得到奖励,充分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为了能提出疑问,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学习充满了乐趣。

2.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会问。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当然要学生会提问,那不是你让他提问,给予和谐的氛围就能做到的,需要教给他们方法。如在文章题目以及文章整体结构上提出问题。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可以指导学生针对文章题目及整体结构设问。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读了文章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全文写谁(什么)干什么(怎么样)的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例如《母亲的账单》这一课。引导学生提出:这是什么内容的账单?文中有两张账单,为什么课文题目确定为母亲的账单,而不是儿子的账单或两张账单?文题确定为“账单”与“母亲的账单”哪个好?这些问题切中文章的中心,提得多么好。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自主提问的习惯和能力。

上一篇:那天我笑了小学作文450字下一篇:系马庄小学拔河比赛活动方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