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我论文

2022-05-12

小编精心整理了《让孩子爱上我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史密森尼学会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群落,下设19家博物馆和1个动物园,至今已有超过170年的历史,每年接待的观众数量超过3000万人次。在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展厅中央有一头巨大的大象标本,吸引着所有到访者——特别是孩子的目光,这种凝望传达了人们对博物馆的期盼:好奇心、求知欲和冒险精神。

第一篇:让孩子爱上我论文

汉娜·阿伦特:我真正爱上了这个世界

直面世界的勇气和热情

汉娜说:“要有爱这个世界的勇气和热情。”

在中国有一种古老的哲学,这种哲学讲求无为而治,从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主张人的归隐避世。这种哲学成为选择归隐的中国仕人自我心灵麻痹和遮蔽的良药。一个个清癯而又孤傲的形象出现在了中国古代的人物画廊中。可是问题是如果一个人,一个普通人,如你如我,在还没有真正揭开世界的面纱之前我们就已经被这种哲学思想蒙蔽,那么这具躯体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何在。最具讽刺的是,凡是提出过归隐避世思想的中国诗人、文人,都曾有过一番彻骨的与生命与世界搏斗的经历。

汉娜如果知道中国有一种哲学让人安于孤独,一定是非常义愤的。她认为孤独应该遭到禁忌。越来越多的人因 “孤独”而陷入一种深重和无力自拔的虚无感之中。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情绪都救赎不了,那么周围世界的鸟语花香、莺歌燕啼对于他而言也已是渺而远之了。汉娜极力反对当时社会上一种赞扬孤独的行为,尽管这种行为是个人的选择。她认为每一个人实际上是与其他的人共同分享这个世界的,只有在人和人“之间”,在人类共同生活的舞台上,个人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和具有存在的价值。她自己的一生也是从“退隐在个人的世界里”最终走向了公共舞台的灯光下,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开始真正爱上了这个世界”,由此也激励了同时代以及后来的年轻人去认识这个世界。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曾经发表过和汉娜类似的观点:一个孤独者,总是导致另一个孤独者,而且想要把所有人都变成烦恼的人。

汉娜不仅鼓励人们去关注自己存在的公共空间,而且她作为一个女人,其一生的生活态度,一生直面苦难的勇气和不断追求真理的热情,被众多女性主义者追捧。1958年,她写作最早的那本书《拉赫尔·瓦伦哈根:一个犹太妇女的生活》出版,女性主义者将其看做是一个女作家通过写作自觉地梳理自己,以祈求达到自我认识。但是作为汉娜·阿伦特自身并没有针对性别问题发表过任何言论。也许是因为她觉得一个女性一直不停地谈论性别问题反倒说明了这个女子自身在生活中处于弱势或者是遇到了不公平对待,更有可能是祈求获得优越于男性的对待。而汉娜,这个生命不屈服的强者在1953年获准以妇女第一人的身份进入高高在上的普林斯顿大学时,很反感于自己被外界评论为是妇女解放的先锋。她对采访自己的记者说道:“我早已习惯自己的女人身份了,身为女教授根本不使我感到困扰。”是的,汉娜就是这样,没给自己任何借口和理由来增强自身的荣誉。当然,汉娜也绝不承认因为她做了那些传统上应该由男人做的事情,她身上的女人气就少了,这从她一生的爱情遭遇,以及那么早地宣称自己只能生活在爱情之中就可以看出。也许,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既希求获得更高的学位,又担心成为“第三类人”的独立女性而言是很有意义的。

1975年汉娜·阿伦特离世,死于心肌梗死。她的朋友约纳斯在葬礼上说道:“失去了你,我们所有人都变得贫乏了,没有了你的热情这个世界也变得冰冷。”

爱情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在这样的爱情里,张爱玲只能低到尘埃里,因为完全是——等待。而汉娜·阿伦特又何尝不是呢?一个是十八岁懵懂地渴望爱情的女孩儿,一个是已经三十五岁的有着巫师一样魔力的哲学家。任何一个女孩子都会爱上这样的老师,可是如果这个老师也同样被丘比特之箭射中,会是这个女孩子的磨难还是幸福呢?

1924年,汉娜·阿伦特来到了马堡,与她爱了一生的男人海德格尔相遇。一开始小汉娜的内心只敢有崇拜仰慕,却没有想到自己在暗中窥视的翩翩王子也注意到了她。海德格尔邀请汉娜去他的办公室谈话,紧张的汉娜只能用“是”或者“不”来轻声回答海德格尔的问题。不久后,1925年2月10日,海德格尔给汉娜写了第一封信,开头称呼是“亲爱的阿伦特小姐”,时隔四天,海德格尔的下一封信中就使用了“亲爱的汉娜”。就这样,十八岁的汉娜·阿伦特深陷在了一场爱情里。

当时的海德格尔还没有写出那本给他带来世界性声誉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他仅仅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哲学教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妻子艾尔弗雷德善妒而又精明强干,海德格尔对她是十分依赖的。也因为此他不仅开始了和汉娜·阿伦特小姐之间的游戏,同时也制定了游戏规则。从一开始他就要汉娜明白他无论如何也绝不愿意危害到自己的婚姻和前途。可以想象,听海德格尔在讲述这些规则的时候,汉娜是如何心乱如麻。有什么办法,已经深陷爱情的汉娜要保住海德格尔就必须遵守游戏规则。于是,这个被挖空心思想出来的捉迷藏游戏就当着公众的面开始了。某些秘密的信号,诸如打开的窗户或者亮着的灯,事前便已经设定好了,为得是安排幽会。

汉娜对海德格尔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她默默无言地服从着他那些命令,正像她所说的那样,“我对你的爱不使你感到沉重,事情就应该这样。”在爱情上海德格尔依旧是老师,而汉娜是学生。可是这样的爱情消磨掉了汉娜的活力。她必须要瞒住所有的人,她身边所有的同学和朋友都远离她最真实的生活,甚至在平时遇到海德格尔她自己也会惶惑,这个男人是自己深爱着的那个人吗?汉娜不得不进行思考,她最后得出结论:“我始终知道,还是一个小孩子时就知道,我的确只能在爱情中生存。但是我恰恰又心怀恐惧,害怕有一天干脆会大失所望,并由此夺走了我的自主性。”

海德格尔和汉娜·阿伦特的幽会生活持续了四年,也正是在这个期间海德格尔完成了自己的《存在与时间》。后来,海德格尔承认这部哲学著作的完成也要感谢汉娜的鼓励。可是一直甘当隐形人的汉娜终于被爱情和自己本性勇敢热情之间的矛盾折磨得疲惫了。她决定给自己的人生一次机会。1925年汉娜离开了马堡,去了海德堡。海德堡风景如画,旖旎多情,是一个会让人沉醉的城市。当时的一首流行歌曲唱道:“我在海德堡丢失了我的心,那是一个温柔的夏夜,我陷入热恋之中,爱得昏天黑地,而当我们告别,在门前最后一吻时,我才明白了,我的心丢在了海德堡,我的心,就在卡内河畔跳动着。”当汉娜第一次听到这支歌的时候,她痛哭流涕,她的心死在了马堡。

二十五年后,汉娜·阿伦特对海德格尔承认,她是由于他的缘故才离开马堡。一场持续了一生的爱恋,她的心留在了马堡。

人世间的情缘往往倒错,汉娜在六十三岁时,第二任丈夫海因利希·布鲁歇尔离世,二十多年的相互陪伴终结。汉娜觉得自己忽然自由得像风中的树叶,随时可以飘落。她发现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陌生。就是在这个时候,英国诗人H·奥登向汉娜求婚,这个从来不认为一个男人需要两套衣服的执拗诗人在遭到汉娜的拒绝后懊丧离世。汉娜在震惊之余也明白了爱情的不可勉强。

汉娜死的时候,她的书桌上摆着的除了那本没有完成的《论精神生活》外,还有女友玛丽·麦卡锡送给她的硬陶土人像,第二任丈夫海因利希·布鲁歇尔的照片,以及那个她晚年多次想见,却被他的妻子拒绝的马丁·海德格尔的照片。

一生反对极权

作为一个积极参与公众生活的女人,她的生活很难与时代的政治相分离。而当她又是一个出生于1906年,卒于1975年,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进过集中营的犹太人时,她的一生就不能不说是一个传奇了。

童年的汉娜是幸运的,她的勇气和热情都被母亲小心鼓励和保存了下来,也成为她一生的财富。汉娜有很多贫穷的犹太人同学,他们从小就受到各种各样的歧视,有些遭遇简直是令人发指。她的男同学弗斯特在看到墙上的反犹标语“犹太人,没有包皮,嘴巴紧闭”时还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义,直到他看到了大卫·米开朗基罗的裸体画像,他才明白很多像他一样的犹太男孩儿都在很小的年纪就被行了割礼。汉娜的家族虽然因为富有,没有这种直接的生理上的伤害,可是也感受得到整个柯尼斯堡对犹太人的歧视。对于教师在课堂上发表的反犹言论,不管是针对谁,汉娜都会做出明确的反应:马上站起来,离开课堂回家。汉娜的母亲马尔塔·阿伦特并不是特别有种族意识的人,可是她爱自己的女儿。所以每一次这样的事情发生后,母亲都会给校方写信,指责他们的行为,然后给汉娜转学。汉娜一生都非常感激母亲对于自己行为的捍卫。这种捍卫留住了汉娜勇敢积极生活的火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年幼的汉娜影响很小,在母亲的保护下,她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于对知识的渴望。在这一时期汉娜阅读了几乎所有的文学著作和哲学著作,和所有德国人一样,一种天然地探寻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在小汉娜的头脑中也已经形成了。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意志帝国的总理。一场看不见的黑色风暴已经在酝酿了。2月27日希特勒宣布公民权利失效,随便捕人的事情时有发生,整个社会的反犹倾向已经十分明显。在这个时候,布鲁门费尔德成立了一个犹太人委员会,希望实现犹太人自身的反抗。他需要一个收集反犹言论的组员,汉娜积极承担了。布鲁门费尔德很快被捕,汉娜逃亡巴黎,随后在“犹太人以色列移民组织”任职。

很快,纳粹组织的目的昭然若揭,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39年9月1日爆发了,9月3日法国对德宣战。为躲避纳粹组织的抓捕,汉娜·阿伦特来到了法国,可是没有想到她们在法国处境依然尴尬。法国人将所有德国人称作“德国佬”,并且看着每一个德国人都像是希特勒的间谍。随着纳粹组织的日益疯狂,法国也开始将在法的所有德国人关入集中营内。1940年5月汉娜被关入居尔集中营,6月汉娜逃脱,就在汉娜逃脱几天后,居尔集中营开始整肃纪律,因为法国当局已经和德国合作,不久,在居尔集中营的人被转移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逃到美国的汉娜开始思考为什么纳粹组织会如此的疯狂,如此的嗜血。在极度艰难的生活条件和根本没有国籍的状态下,汉娜开始写作她那本著名的《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1949年该书出版。

在《极权主义的起源》里,汉娜拒绝将希特勒和成吉思汗或者历史上其他令人闻之色变的人物相比。她认为,侵略战争久已有之,种族灭绝在澳、美、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再残暴、可怖的恶行,人们却还是能够把握他们的动机,诸如纯粹的贪婪和强烈的权力欲。可是这种情况却完全不适合纳粹的杀人工厂 。健全的人类理性在此不得不面对“彻底的虚无”,也就是说,一个在集中营的人完全不必思考,因为无论你是一个真正的罪犯,还是一个品行端方的人都会被送进毒气室,在这个系统内一切是无所谓的。犯罪消失在了“清除”的流水线之后。

汉娜·阿伦特在这种死亡机器面前看到了一种疯狂的逻辑在上演。这种逻辑仅仅证实着有一种关于优秀人种即将统治世界的完全疯狂的观念有可能成为现实。在这种逻辑下,人只不过是材料,这种逻辑要求所有的执行者应该没有任何的怜悯心。身处这种灭绝计划之中的行为人通过这种使命感解脱自己的愧疚心。这种以历史使命来使人变得狂热,从而令滥杀无辜的行为变为合理简直是一种最为无知的恶,一种超越了一切可解释的极端的恶。

汉娜一生著书甚多,不管在多么艰难和流离的时刻,她始终没有放弃的就是思考和著作。她认为思考可以让一个人和自身交流,而著书就是在和他人交流,在交流中,每一个人都有了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版于1963年的《论革命》一书中,汉娜提到了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的不同。她认为法国革命偏离了它原来的方向,当罗伯斯庇尔叫道“共和国?君主制?我只知道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这场革命就已经被判定了失败。对不幸者和贫困者的同情彼时成了政治品德。汉娜认为同情是针对个人的,如果是针对大众,它就很容易变成抽象的、在政治上产生灾难性影响的东西。整个民族的苦难破坏了对于同情的克制能力,由此产生了一种以暴力手段铲除极端不幸的期望。也就是说,有人出于同情和对人类的爱而随时准备滥杀无辜。汉娜·阿伦特写道:“它再三成为他们情感的极致,那种对客观现实的异常冷漠,特别是对革命者随时准备为了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牺牲的人类的真实状况的异常冷漠的情感的极致。”每当实施狂热的行动时,每当其目的不是自由而是“纯粹的社会福利”时,这种充满感情的冷漠就产生了。美国革命不同的是,不需要考虑贫困和社会问题,这样他们所要争取的是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汉娜的这种理论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可以看得出汉娜对于“极权”以及可能产生“极权”的现象的忧虑和恐惧。

汉娜·阿伦特一生以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的身份做出自己的政治思考,因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见证了太多的战争,她的一生都在不停地思考可能引起战争的思想根源,并且以实际行动反对任何不正义的战争。20世纪60年代美国为维护自己国家形象,把40多万人投入到前线的越南战争,被汉娜称为是一场“疯狂、肮脏、牺牲无辜性命的战争”。

汉娜,这个“公共领域的冒险家”成为她的那个时代真理的捍卫者之一!

作者:许盼盼

第二篇:《让孩子爱上博物馆》:来自史密森尼学会的 博物馆儿童教育经验

史密森尼学会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群落,下设19家博物馆和1个动物园,至今已有超过170年的历史,每年接待的观众数量超过3 000万人次。在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展厅中央有一头巨大的大象标本,吸引着所有到访者——特别是孩子的目光,这种凝望传达了人们对博物馆的期盼:好奇心、求知欲和冒险精神。那么,作为博物馆,作为家长或教育人员,该如何回应这些热烈的目光呢?史密森尼早教中心创始人莎伦·E.谢弗在其代表作《让孩子爱上博物馆》中,给出了详尽而富于启发性的解答。

结合历史、理论与最新实践,本书为思考博物馆中的早期学习及其日后的可能性列出了框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纵观博物馆儿童观众的发展简史、策划吸引儿童进行深度学习的教育活动、展望博物馆儿童观众的未来。

在探讨博物馆起源时,很多人会从词源学的角度,追溯到与艺术、科学有关的缪斯神庙,象征着浪漫的文艺风情与冷静的思辨精神。19世纪末,现代教育学的蓬勃发展感染了博物馆界,不少欧美博物馆开始为儿童观众打造专属的展览空间。在史密森尼学会第三任秘书长塞缪尔·皮尔庞特·兰利的大力倡导下,史密森尼博物馆开辟了儿童展厅,举办妙趣横生的展览。在这里,有五颜六色的鸟类、昆虫、矿石标本,有精美绚丽的科学绘画。由专业人士主导展览空间的美学设计,展厅配色、装饰图案融合了色彩理论与儿童心理学。所有展柜都是特制的,高度适中便于儿童观察,文物标签说明简洁生动,去除了艰深的拉丁文标识,更贴近孩子的认知水平。此外,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底特律儿童博物馆以及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等,也是关注并践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先行者,为儿童在博物馆的探索学习和游乐体验创造了不同的经典案例。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知识源于好奇”,这也是诸多博物馆致力于儿童教育的第一步:认识、肯定并激发、引导儿童的好奇心,吸引他们走进博物馆。在孩子们走进博物馆后,如何由吸引到指引,让他们真正爱上博物馆,就是博物馆儿童教育的重要使命。究竟是在博物馆教育中创设儿童观众研究板块,还是在儿童早期教育领域引入博物馆的实践经验?对此,教育专家担心博物馆内部缺乏专业的早期教育人员(这些管文物的人真的懂孩子吗?),而博物馆工作人员则对主张将课堂搬进博物馆的教育专家疑虑重重(这些搞教育的人真的懂文物吗?)——事实上,在新博物馆学的发展进程中,这个问题已经被淡化了。纽约大学博物馆学教授芭芭拉·克申布拉特-金布莱特指出,在过去,博物馆由场馆与藏品的关系获得定义,而如今,博物馆则取决于其与参观者的关系。应用到博物馆儿童教育领域,就是必须将儿童观众作为独立的研究主体,重视家庭观众的需求与体验,承认他们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莎伦·E.谢弗女士作为在博物馆从事儿童早期教育逾30年的资深专家,无论对博物馆或是儿童教育,都有着扎实的理论研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个人感情,这一点在《让孩子爱上博物馆》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除了细致阐述儿童教育研究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发展历史,她还在书中翔实分析了儿童教育理论的发展历史,并引入前沿思想和经典案例。她介绍了诸多儿童教育学家及心理学家的观点——如约翰·杜威、玛丽亚·蒙台梭利、列夫·维果茨基、让·皮亚杰、杰罗姆·布鲁纳、霍华德·加德纳等,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教育理论模型及早期学习模型等做了扎实的文献梳理,探讨了项目制学习、探究性学习、情境式学习等的共性与差异,展现了蒙氏教育、瑞吉欧教育、高宽课程等成熟早教模式的特点,以及将其引入博物馆儿童教育领域的可行性和实践方法。

此外,《让孩子爱上博物馆》还涉及了如今博物馆教育领域的重点课题——“馆校合作”。在对儿童观众年龄段的界定上,目前已有许多博物馆积极推动将整个范围推广到涵盖学龄前至中学阶段,这就要求博物馆与幼儿园、中小学展开深入合作。书中引入新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打通了“学校—博物馆—家庭(孩子)”的联动学习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在附錄部分,作者特别设计了“课程模块卡”,由正文中的理论实践经验提炼而来,兼具科学性、实操性与趣味性。读者亦可不囿于本书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自由探索,不断拓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可能性。

作为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让孩子爱上博物馆》中文版由中国儿童博物馆研究中心和译林出版社共同引进,得到了业界的大力支持,黄琛、王芳、杨应时、宋娴、周婧景等专家学者撰写了推荐词,充分认可其对于在新时期提升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今天,博物馆里处处是孩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何让他们玩在博物馆、学在博物馆,依旧任重而道远。

书 名:《让孩子爱上博物馆》

作 者:(美)莎伦·E.谢弗

译 者:于 雯 刘 鑫

出 版 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6月

作者:陆晨希

第三篇:让学生爱上作文

对待作文,有不少学生有畏难情绪,作文功底差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他们不能从作文中产生满足感与成就感,常有失败体验,时间一长,就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丧失了信心。情绪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学习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是起动力作用,激发加强智力活动的进行;或是起阻碍作用,中断削弱智力活动的进行。

学生畏难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身知识的欠缺,语文基础不扎实,在课文中学到的作文技法不能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面对着作文低分和评价不高的评语,或是体验着失败的苦恼和挫折感,或是感受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淡,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畏难情绪加重。作文产生畏难情绪的外在因素是教师指导不到位,教师在作文指导中不能窥视学生的心理空间,不能梳理他们的情感,不能就作文题作出精当的指点。作文课上仅仅就作文题提出几点要求,或过高地讲一些作文技法,甚至于只把题目往黑板上一挂,说了声“写吧”,这些做法难以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另外,评估失当也使学生失去作文兴趣。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具有指瑜点瑕,纠正提高的功能和鲜明的导向性,教师在讲评中如果只对少数优秀作文作肯定,忽视中等水平的作文,长此以往,大多数学生则认为作文是几个人的事,就失去了作文的兴趣,从而畏难情绪也更加严重。

那么要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有效的方法是培养成功意识,要尽量挖掘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大到节、段、篇,小到字、词、句,并写出中肯、醒目、赏识性的评语。成功会给学生带来喜悦和满足,这种喜悦和满足反过来又成为作文的动机,增强他们的写作投入感,不断地自觉地愉快地去自我追求和实现这种成功。另外要改变对写作的评价,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爱上作文。

有些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往往持笔茫然无话可说,即使写出作文来,也是材料贫乏语言干瘪,甚至连字数都达不到,这与学生对生活材料的积累有直接关系。生活材料积累少,导致表象贫乏,作文也就写不出真实而丰富的内容。宋代朱熹曾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源头的水才可能清水长流,有了生活体验写作才会有话可说。新的课程标准也提倡: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去深入生活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学生作文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接踵而至的就是“怎样写”,这个过程是对现有材料经过思维加工,将思想转化为书面语言予以输出的过程。学生作文的通病是缺乏新意,平平淡淡。其表现在题材选择、内容安排、情节构思、表现手法上的雷同和陈旧,给人以千人一面,千人一腔之感。其实当今的学生置身于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时代,感受着强烈的现代生活气息。时代为她们开辟了自由驰骋的天地,他们本应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笔如流水,常写常新。可为什么学生作文却选材范围狭小,思维立意肤浅,构思落入俗套,内容缺乏深度,语言平淡无奇?重要的原因就是思维刻板,缺乏发散思维的训练,其次学生语言匮乏,往往词不达意。

畏难情绪、无话可说、缺乏新意等,已构成影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障碍,影响着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干扰着作文中的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妨碍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造成学生作文水平低下,进而形成厌倦、焦虑,甚至逆反心理。要消除这些障碍,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有针对性地加强观察及思维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有计划性地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也让学生爱上作文。

作者单位:东海县初级中学

作者:寇建秀

上一篇:校园环境建设论文下一篇:商业贿赂案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