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复习思路

2024-04-28

审计复习思路(共8篇)

篇1:审计复习思路

审计的总体思路

(一)审计的最终产品:审计报告(第19章)

事务所审计的最终目标是出具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报表是否公允,是否合法。是出具无保留的报告、还是保留、否定意见的报告。

出具报告要根据什么?当然是审计证据

(二)审计证据(第7章)

审计报告需要审计证据的支持,要出报告,必须得搜集证据。哪些证据是可靠的,哪些是不可靠的,必须加以区分。这是第7章的内容

接下来是如何搜集证据

(三)审计程序(8-11及13-17章)

搜集审计证据,必须实施审计程序,教材中列举了8大程序,包括检查文件和记录、检查有形资产等。这些内容包括在教材的13-17章的审计实务中。考试考的是如何运用。书上内容很多,其实考的是最核心的内容,包括:

1、每一章的内控

2、特色的审计程序:必须非常熟练,应该说得把这些程序如何操作得背下来,因为有可能会考简答题。

A、应收帐款的函证

B、存货监盘(尤其关注特殊存货如何盘点:教材中有一个表格,非常重要)

C、查找未入帐的应付帐款

D、分析性复核(尤其是收入的分析性程序)

E、现金监盘

F、银行存款的函证

实施审计程序的思路

第一步:先实行风险评估程序(9-11章的内容)

新准则强调风险导向的审计思路,这三章非常重要,08年考了二道综合题,占了40分的比重。要深刻理解教材中列出的28种存在风险的情况,每一种情况都可以改编成考题。建议把07、08年的风险评估的考题做上10遍,理解一下出题的思路和如何应答。只有把解题思路搞清了,这部分才算真正理解。漫无目的地背书是没多少意义的,背要背最精典的部分。现在考试考的是细节,大标题可能考不到的。

第二步:进行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考试考的是运用,也就是说如何操作。建议大家也是多研究历所内控的考题,另外研究书上13-17章列出的内部的表格,非常重要。第三步:实质性程序

也就是运用八大程序,查一下被审计单位的帐到底有没有问题,是不是符合准则的要求。这是第13-17章的内容。重点要关注的还是上面写的那几个特色程序

(四)审计基础知识及审计方法(3-8章)

知道了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出报告,要出报告必须搜集证据,要搜集证据必须要实施程序,接下来就是要了解审计的基知识。

教材的第一、二章大体了解即可,这里一般不考

第三章:审计的基本要素,重点是鉴证业务的要素等。这里刘圣妮讲得不错,很形象,很生动。

第四章:事务所的质量控制,重点理解三级复核制度

第五章:法律责任:掌握CPA在什么情况下要承担赔偿责任,重点是司法解释。08年考了一个简答

第六章:目标、程序、认定:很重要,但是很抽象。建议大家看一下每年的考题及答案,再来学这一章会好一点。每年一个简答,5分左右,必考的第八章:重要性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出报告时要根据重要性水平来判断出什么类型的报告。

第十二章:抽样听老范的课吧。抽样他讲得的最细的。每年考5分左右,必考的。

这几章是基础知识,不成系统,一点一点掌握吧。这几章是为后面的章节服务的

篇2:审计复习思路

一、围绕一个中心。即: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强化审计监督服务。作为县政府综合经济监督的审计机关,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研究审计环境,部署审计项目,确定审计重点,真正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二、抓住两个关键。审计质量和队伍建设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树立审计形象和权威的关键。审计工作要想得到社会认可,这两项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一是审计质量。一方面是审计项目业务质量。要以提高规范化水平为基础,以提高先进审计方法运用水平和审计成果利用水平为突破口,以促进审计宏观作用发挥为目标,严格落实审计署5、6号令,从规范审计作业行为入手,继续深入开展审计项目精品创建活动。此外,严格落实审计组主审负责制、审计质量一票否决制、审计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审计事实清楚、证据可靠充分、定性恰当合法、结果客观公正。另一方面是审计结果利用质量。对于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要高站位,从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宏观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增强服务的超前性和时效性。二是队伍建设。队伍建设的根本是人的素质的提升。首先,组织审计人员参加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增强大局意识,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其次,继续完善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使审计工作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都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廉政建设的好坏事关审计队伍形象,要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做到守土有责、为审清廉,力求把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树立好、维护好。

三、强化三项工作。一是以预算执行审计为基础,全面提高财政审计宏观效果。围绕推进财政部门依法理财,规范预算管理,提高预算透明度和约束力,以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以财政资金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为重点,切实加大预算执行审计力度。在审计过程中做到审点和审面相结合,既要审计财政、地税等财政收入组织部门和预算安排部门,又要延伸审计重点到财政支出比重大、预算外收入多、具有一定资金分配权的部门以及各类专项资金较多的部门。通过审计,实现全面掌握资金运行规律和资金管理松紧程度,促进增收节支,提高依法理财水平,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二是以重大建设项目审计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围绕全县重大基本建设项目,认真把好财政资金使用关,查纠各种违纪违规行为,维护建设市场秩序,提高项目投资效益。通过重大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严肃查处高估冒算等骗取财政资金行为以及建设单位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搞开工前预算审计、不进行规范性招投标而导致财政资金浪费问题,促进建设项目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推动我县固定资产投资领域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三是以专项资金审计为重点,全面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围绕全县经济发展规划及社会热点问题,将社会保障资金、农业、救济救灾等专项资金作为重点,从立项、拨付管理和使用等各环节进行检查,揭露严重损失浪费,查处弄虚作假、挤占挪用等行为,促进有关部门规范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通过审计,规范各类专项资金项目的立项、分配、管理和使用,全面提高专项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落实四项措施。一是完善流程,实行审计程序控制。以强化审计项目管理,科学调度工作计划为基础,规范审计作业程序。首先是审计项目通知制度。安排审计项目由局班子会讨论后,经局长签批,以《项目通知单》的形式指定某一审计组负责组织实施审计。其次是审前报告制度。审计组接到审计任务后,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将审前调查情况如实上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审计工作方案。再次是审结告知制度。审计组在结束现场审计工作时,由主审将审计查出的问题情况以《审结告知单》的形式逐级报告,以便领导综合掌握情况,纠正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防范审计风险。二是抓住关键,实行审计现场控制。全面推行主审负责制,强化对审计现场工作的控制。在审计作业现场,主审对审前调查环节、审计取证环节、审计定性环节、审计日记和审计底稿编写环节等关键点实行重点控制管理,要求审计人员严格落实各项审计作业程序,切实保证审计证据合法、审计日记全面、审计底稿合规。此外,分管副职不定期亲临审计现场,了解审计人员工作情况,以加强督导,防止关键环节出现关键性错误。三是严格复核,实行审计报告控制。现场审计结束后,主审认真进行审计报告的编写和复核工作。一方面审计组本着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原则,客观、真实的反映审计查出的问题,做到问题定性准确,处理依据正确,审计意见及建议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专兼职复核人员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重点复核审计事实是否清楚,审计证据是否确凿,违纪问题定性是否准确,处理处罚意见是否适当,运用法规是否正确等。在此基础上,实行集体审定,一般项目由分管领导召开小型会议审议;重要项目召开审计审理会审定。有效地避免了审计评价不当、定性处理意见不合法、不适当等严重问题的发生。四是加强督导,实行审计结果控制。依据审计报告下发审计决定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但审计工作还没有真正结束,还需要追踪审计决定落实整改情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审计决定落实率低的问题成为普遍性问题,影响问题的纠正与整改。基于此,我局将专门成立组织,实行交叉检查制度,督查审计决定落实情况。在法定期限内,由审计组之间相互检查各自出具的审计决定落实情况。如被审单位拒不执行决定,一律通报批评。实行这一办法,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审计与纠正相互脱节问题,以树立审计权威。

篇3:审计复习思路

一、前言

经济责任审计是受组织部门委托, 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事项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及政策执行效果的一次综合评价。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党委或政府部门的一把手, 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事实上是对领导班子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政策执行情况的一次综合测试。投资审计也就是通常说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主要是对政府投资的项目的建设管理、造价情况、基建程序进行审计。这两种类型的审计的对象、重点和内涵有所不同, 本属不同类型的审计, 但根据笔者这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来看, 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开展投资审计, 能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2010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第十五条中规定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审计的内容包括:“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要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 可见政府投资项目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二、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开展投资审计的必要性

首先, 基建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大, 需要投资审计。从政府财政的支出构成来看, 投资建设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高, 基本达30%以上, 有些甚至达到40%以上, 这么大笔的支出使用效果如何、是否真实合法、是否落到实处?往往是评价领导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内容。

其次, 基本建设与领导决策息息相关。有些领导打着“民生工程”的旗号, 干着“面子工程”的事情;喊着“过紧日子”的口号, 干着“损失浪费”的事情;基本建设因为投资规模大, 可以改变城市形象, 许多领导干部履新后, 有极大的兴趣去城市面貌的改变。审计就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详细的数据, 剖析领导干部是否从“为民谋福祉”的角度出发, 来布局基建投资, 如水利工程、廉租房工程、市政道路, 而不是把大量的钱花在建设楼堂馆所、装修办公室上。

些年媒体报导的贪官“反面教材”, 他们大部分都染指城市建设、基建投资、土地买卖等领域, 从中混水摸鱼, 获取利益。这些投资项目运作过程是否公开透明?领导干部是否涉足其中、为己谋利?这都要在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 将情况弄清楚, 反映投资项目的决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防范潜在的风险。所以说, 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 对基建项目进行审计, 是十分必要的。

三、如何融会贯通, 寓投资审计理念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

第一, 抓住“牛鼻子”, 从可行性研究的角度审查经济责任。政府投资项目上马的依据, 应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根据国家的规定, 可研的编制单位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证的有资质的咨询公司, 由专业的注册咨询工程师完成。但是现实生活中, 很多项目往往由党委政府部门的“一把手”拍脑袋决定上马的, 所谓的可研报告只不过事后的补充资料, 结果导致了烂尾楼和“半拉子”工程的出现, 对财政资金造成极大的浪费。这些项目的决策过程体现不了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个人决策代替了集体决策, 领导决策代替了专家决策。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主要体现在重大事项的决策责任上, 政府投资项目就是重大事项之一, 决策失误就是经济责任没有履行好, 应该作为重要的审计事项, 对发现的问题应该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批露。笔者在某经济责任项目的审计中, 发现有一条政府投资的市政公路项目新建还不到一年, 便被拆除, 重建一条走向不同、更高等级的市政公路, 理由是规划调整, 根本没有可研报告, 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这种重大事项一定是需要党委政府一把手过问的, 将它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畴, 是非常恰当的, 对其进行评价也显得十分必要。相反, 如果我们在经济责任项目中光看会计账, 就账查账, 是很难发现上述重大问题的。

第二, 审查建设项目的立项规模, 看领导干部在经济事项的执行力度。立项的依据是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概算的造价金额, 须发改部门批准。立项主要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在规模上求大。各部门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尽量在立项规模上贪大求全, 将规模作大了, 将标准提高了, 才能向财政部门申请较宽松的预算, 今后才可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混水摸鱼”。笔者在某项目中发现, 一项污水收集管网的预算3000万元, 实际做完以后结算才1500万元, 据对方解释, 主要是泵站等征地等原因未能落实, 导致未用够预算资金。虽然未造成财政资金的流失, 但是造成了大量资金的闲置, 三年来, 每年的财政预算都按立项安排了资金备用, 但实际上, 这笔资金都闲置在账上, 造成资金沉淀, 损失了机会成本。另一种倾向是做少预算, 搞“钓鱼工程”。待工程做到一半的时候停工待料, 再向政府追加预算, 给地方财政造成压力。上述两种情况都与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息息相关, 如果不是人为因素, 工程项目按市场价进行设计概算, 完全是可以按照正常的渠道运行, 就是因为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自身部门的利益, 人为操纵立项金额, 才造成上述情况的发生, 所以在审查经

关键词:公路经营企业;财务管理;资济责任时, 审查立项规模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 审查规划许可, 看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的规划意识。项目要上马, 规划须先行。规划许可, 具体来说就是取得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工程规划许可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一些单位领导为了政绩的需要, 才没有办妥上述“两证”的情况下, 先行建设, 美其名曰“超常规发展”, 实际上是“未婚先孕”, 这在基建程序上显然是颠倒的。我们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 一定要注意这种现象, 这往往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发源地”, 不是真正的民生工程。发现这种情况应该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批露。

第四, 审查招标投标环节, 看领导干部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是否“暗箱操作”。招标投标环节, 是建设单位确定承包商的法定程序。根据国家的政策, 政府投资项目在限额以上都必须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 具体的限额根据每个地方政府的规定而有所不同。在现实生活中, 各种

摘要:公路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 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快捷、安全、舒适的通行便利条件, 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服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公路经营企业往往只重视公路的建设和经营期的养护工作, 对公路的财务管理工作还不够重视。公路经营企业收费经营业务的快速发展, 给公路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目前这一形势的要求, 论述了公路经营企业的基本理论问题, 并对如何加强公路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各样的招投标违规情况还层出不穷, 如存在围标、串标、明招暗定等情况。对于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这是最直接、利益最相关的, 究竟招标过程是否透明、是否规范、是否公平, 需要审计人员炼就“火眼金星”, 发现其中的“猫腻”, 防范审计风险。如笔者在某项目的审计中, 发现建设单位在设置招标文件条款时, 对投标单位的要求过于细化, 要求在本地做何种类型的工程达到多少个, 对外地的符合资质的公司进行了排斥, 中途又将开标时间突然提前, 到最后真正入围的才四家。虽然我们没有充分证据说明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时是否在投资项目上“打招呼”, 但显然违反了招投标过程应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审计评价时应遵循“看到什么、评价什么”的原则, 如实反映事情的原貌。

第五, 审查验收环节, 看工程是否先使用才验收。有些领导干部, 对建设项目未经验收便投入使用的情况认识不够深刻, 甚至还冠冕堂皇地说是为了政治上的

金管理;成本管理

一、引言

公路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 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快捷、安全、舒适的通行便利条件, 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服务。随着国民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日益迅速发展, 公路建设必须以更快的步伐向前发展, 而要加快公路建设的步伐又需要充足的资金做保证, 将公路推向市场恰好能解决资金相对短缺的问题, 因此, 公路经营企业是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公路市场化的产物。

二、公路经营企业的基本理论

(一) 公路经营企业的含义

1.公路经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主需要。严重一点地说, 这些同志是法律意识淡薄, 《建筑法》第六十一条明确规定“建筑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 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 不得交付使用”。事实上, 未经验收的建设项目在质量上是没有经过政府质监部门认可的, 也就是说, 还不一定是合格的产品, 万一出了质量问题, 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当然, 有些领导为了赶在某日之前剪彩、开张, 给上级一个交待, 而将竣工验收环节后移, 这些行为都是错误的, 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没有把依法行政的观念置于心中。

总之, 投资审计应是贯穿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一条主线, 紧紧围绕领导干部的决策主线, 围绕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轨迹, 真实反映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过程, 揭露投资项目决策和管理过程中的漏洞, 这样, 我们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评价才更科学、表述才更全面、问题才更有针对性。

公路经营企业的公路属于经营性公路, 而经营性公路与收费公路概念不能等同。经营性公路自然是收费公路, 而收费公路或者是经营性收费公路, 或者是非经营性收费公路。公路经营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 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是经国家特许、以经营公路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制企业。根据以上讨论, 我们可将公路经营企业定义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经国家特许从事公路建设并实行收费经营的, 以获利为目的的股份制企业。”

(二) 公路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

论公路经营企业的财务管理

■杨超

摘要:在经济责任审计中, 财政投资项目投入资金大、与领导决策相关, 我们应结合投资审计的一些方法, 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做出客观评价。

篇4:审计复习思路

目前政策审计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认识模糊。个别基层审计机关认为基层人少事多,常规的审计业务工作已疲于应付,再搞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增加了工作负担。一些审计人员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普遍缺乏热情,不想承担任务,认为政策审计工作见不到实效;二是工作措施不够有力。个别基层审计机关科室逐月轮换搞政策跟踪审计,审计没有连续性、稳定性,存在应付差事的现象,审计内容不实、审计深度不够,审计效果大打折扣。特别是个别领导层认识不统一,不想担责;三是政策审计质量不高,停留在汇总数据阶段,审计取证要素不全、证据不足、工作记录不规范;四是政策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审计综合报告质量不高。由于审计不深入、揭示问题不深刻,一些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政策审计违背了国家的初衷。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观念转变是基础

领导重视程度是一项工作成败的关键,政策跟踪审计也如此,所以要提高领导层对政策审计的认识,转变审计人员的工作理念,推进政策跟踪审计向纵深发展。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政策跟踪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审计机关的严肃政治任务,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开展政策跟踪审计的重要意义。其次,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当前审计工作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新一届领导集体,加大反腐力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落实,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传统财务收支查错纠弊审计思路亟待更新,未来的审计工作就是要加强政策措施落实和国家宏观政策执行审计。所以,一定要解放思想,要有紧迫感、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以强烈的事业心,夯实工作责任,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搞好政策审计。其三,要转变审计人员思想观念。转变固有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克服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理念,牢固树立政策审计理念,努力适应工作新常态。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是根本

国家出台的宏观政策措施很多,因此政策审计必须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审计资源不足的现状,抓住重点,体现特色谋划政策跟踪审计工作。要把主要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牢牢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以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为抓手,抓出成效、抓出亮点。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年度计划,突出审计重点。抓住1至2个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和重点资金审深审透,及时揭示问题、提出审计意见与建议,凸显政策审计的效果;抓住财政资金的筹集使用,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优化政府性债务结构,引导政府合理举债、科学举债,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防范财政风险,维护财政安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关注绿色发展,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达到体质增效的目标;抓住审计成果的转化,对审计结果资料进行深“加工”,深入分析,及时披露政策审计中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当好政策措施落实的“督察员”,发挥政策审计助推改革发展的“催化剂”作用;抓住问题不松手,严查细查,善于发现案件线索,对问题查实查清,为反腐败斗争做出新贡献。一是重点关注行政审批、简政放权的下放和承接,检查是否存在一放了之、放手不管,或下放和承接事项没有具体的后续监管制度,行政审批、简政放权推行效果不佳;二是重点关注重大项目的落地生根、开工建设、资金到位情况,检查是否存在重大项目落地慢、工程进度慢、项目延迟开工和资金到位慢等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三是重点关注重要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发改、财政、商务、工信、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信贷政策、专项资金、引导资金、土地规划、产业政策等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审计;四是关注政策措施是否落到实处,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是否积极作为;五是重点关注重大民生工程资金的拨付使用,检查贯彻惠民政策措施的财政资金、信贷资金是否存在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检查是否存在资金滞留、沉淀问题等。

(三)严谨细致,提高审计质量是目标

可采取上级抽查、交叉检查、互相复核审查等方法,确保审计质量。同时,要严肃责任追究,对因领导不重视、工作措施不力或审计人员作风不实造成的失误严格依照责任追究制度严肃问责,确保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取得实效。

一是制定好审计实施方案。首先认真做好审前调研。审计方案制定前,必须要搞好审计调查,弄清这些政策涉及哪些部门,每个部门由哪些科室承办、哪些人经办,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制定出审计实施方案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共同研讨。审计实施方案初稿形成后,主要领导要积极组织中层及业务骨干研究讨论,形成共识,经过实践提炼形成符合地方特色的政策审计实施方案。

二是审计实施要细化。要从各项政策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问题的症结、改进的建议等几个方面取证,形成证据链。从项目立项、审批、实施、资金到位、资金拨付和项目进展情况及取得的实施效果等方面收集证据,形成既有文字说明,又有数据支撑的工作记录。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开展交叉复核,弥补证据缺失,保证审计取证要素齐全。特别在审计实施中,要严格遵循审计实施方案开展审计,不打折扣、不漏项。

三是认真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对发现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项目落地迟缓、简政放权力度不够或存在明放暗不放等问题的,一定要严肃查处,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人。给上级审计机关的报告应该详实,表文并茂。给本级政府的报告要提炼综合,反应大事要情,用简明的语言叙述。特别是审计建议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审计内容上要坚持“五个结合”:一是政策审计与投资审计相结合。着力检查重大项目落地、项目开工、工程进展、资金到位、资金拨付、资金使用效果,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二是政策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着力检查行政审批、简政放权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对重点部门进行延伸审计或审计调查,揭示少数单位以各种理由阻扰改革进程、明放暗不放等问题,推进行政审批、简政放权政策的有效执行;三是政策执行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关注重点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四是政策审计与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检查各项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着力纠正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现象,改变政治生态环境,促进干部作风的持续好转;五是政策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着力关注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党政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在审计取证上,既参照项目主管部门、政策执行部门的资料和数据,又关注项目实施单位的资料,深入现场了解、核对资料,及时掌握第一手证据,结合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的意见,综合研判、梳理、分析政策执行效果。

在审计方式上,采取“听、查、看、走、评”等方法。“听”就是听取政策执行部门、重点单位、重点乡镇的政策宣传落实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绩效情况及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落实情况;“查”就是查阅相关政策执行的资料和重点资金拨付使用的账薄及报表;“看”就是深入现场实地查看项目进展情况;“走”就是走访群众,了解群众对政策宣传落实情况的评价;“评”就是评议被审计单位在贯彻落实中、省、市部署的重大工作的成绩,增强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篇5:审计思路的简述

今天在公司里指导底稿复核时,就如何做审计与同事做了一个简短的归纳,实际上只是对审计准则的一个简单总结和讨论。个人感觉准则的贯彻还需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故再次陈述如下,与大家进行探讨。

审计的几个步骤:

首先对财务报表反映的数据和财务比例与公司本身状况和所处的行业情况做一个合理性分析,同时完成对企业进行总体风险评估程序。企业的财务管理报表分析,投行和基金的企业价值分析,民间财务质疑分析都是基于此,所以审计人员也应该这么做,虽然目的不同决定了思路和视角不同。

其次对财务报表最近几年科目深入到明细后做变动分析,这种分析往往可以发现简单低级的财务异常。由于审计师可以取得客户相对详细的资料进行分析,能详细明确变化幅度。这是审计时对企业财务数据真实认定的最主要手段。

第三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判断。对内控进行了解和测试,主要目的是判断企业的经济业务是否产生了一系列可供审计人员利用的证据。内控流程产生的证据,可分为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内部证据要求须与财务数据核对一致,相互支持;外部证据可直接证明业务的真实性,如合同、发票、供应商和客户确认的物流单、对账单、协议等。事实上,接下来的实质性测试中,就是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在对内控产生的证据进行的核对和检查。

第四步对财务报表进行实质性测试结果进行判断。实质性测试可以分为:纯粹外部取证的测试,如盘点、函证、检查;对内控流程保留的证据的进一步核实,如重新计算和抽查,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审计思路就是,如果财务数据总体是合理的,变动没有重大异常,内控完整有效且留下了关键证据,且经过实质性测试都支持财务报表数据,那么审计结果就是OK的。

而对上面任何一个步骤中,若结论是“否”,立即设计相应的对策予以求证;若结论是“是”或“不确定”,那就做接下来的一个步骤。如此前进,直到执行完实质性测试之止,方可得出最后结论。

当然,上面说的是项目的风险控制思路和检查思路,实际的具体工作可能并非按部就班的流水作业,也可以是齐头并进,但尽量不要先做后一阶段,再做前一阶段。

接下来要做的事:

审计思路清晰了,总体风险确定得到了控制后,就把底稿开的更漂亮,更清晰,更美观吧,因为实质和形式都很重要。

与同事们的讨论:

问:如果直接认为企业内控不存在,是否可不做内控测试,加大实质性测试工作量?答:我开始说了,内控了解和测试主要是确定关键内控证据点,并可在实质性测试时找到测试对象。如果认定内控无效,就只能实施纯粹的外部取证程序了,包括盘点、函证和计算等。

就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而言,财务报表是结果,内部控制是过程;就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而言,利润表时过程,资产负债表是结果。纯粹的外部取证更多的只能针对资产负债表科目的审计,而对于利润表科目来说,还是需要依赖内部控制产生的证据的钩稽和检查。这里还隐含了一个概念:结果是正确的,不一定过程就没有问题。所以说有些错报是仅靠实质性测试所不能进行认定的。

问:上述过程的分析,如何与风险导向进行结合呢?

答:两个方面,风险导向审计就是从分析错报可能性到确定错报是否存在的思路;风险导向的另一个意思是通过分析企业风险来判断审计风险的过程,整个审计流程第一步是分析企业行业和总体经营风险;第二步是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列报风险;第三步是分析企业的内部管理风险,第四步就是对上述风险最后的检查和落实。

问:何谓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与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有什么不同?

篇6:离任审计思路

经济责任审计,特别是政府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核实当地财政收支真实性是一项基础内容。一些地方领导为了出政绩,往往在财政收入、支出规模上作文章,因此,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虚收空转、虚增收入、虚减支出、虚假平衡预算的问题。

二是税收征管情况。

把税收征管情况作为重点,一方面是因为税收本身就是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部分,另一方面是因为税收征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较高,数据量很大,适合也只能用计算机审计开展工作。

三是涉及民生的重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及效益性。区别于针对某项专项资金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特别是对市县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部门、单位很多,资金量很大,给我们利用各方信息开展全方位计算机审计也提供了便利。在对某市市长经济责任审计中,我们尝试了对民政、劳动、教育、农业、扶贫、房管、公安、税务等多部门的业务数据进行横向比对分析,查出了大量由于部门信息不沟通造成骗取财政资金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分为五类:一是低保资金;二是住房保障资金;三是中职助学金;四是医保资金;五是失业保险金。

低保资金审计主要审查内容:重复领取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和不符合条件领取低保的问题。住房保障资金审计主要审查内容:不符合条件的对象享受住房保障的问题。

中职助学金审计主要审查内容:在教育、劳动部门注册双重学籍重复领取助学金,普通高中学生重复注册中职学生学籍套取助学金的问题。

医保资金审计主要审查内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种险种重复参保的问题。

失业保险资金审计主要审查内容:不符合条件人员享受失业保险的问题。

1.财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预算安排“其他支出”增长比例高于同期预算收入增长比例

(2)预算安排预留资金未细化到具体单位****万元(3)支出不均衡

(4)应缴未缴预算收入****万元(5)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专户和国库(6)预算资金缴入财政专户****万元(7)应征未征部分房地产企业税款***万元 2.土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操作不规范(2)未及时上缴省级财政收入***万元(3)少缴省级收入***万元(4)超范围列支国有土地收益基金****万元(5)坐支非税收入***万元

(6)未足额提取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万元 3.投融资平台管理存在的问题(1)政府部门违规担保*****万元(2)投融资公司改变贷款用途****万元(3)超过担保限额提供担保******万元(4)超范围贷款****万元(5)违规支付股息***万元 4.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1)经济适用房户型面积超标准(2)**人不符合经济适用房购买条件

(3)市本级和三个县**人不符合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发放条件

(4)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资金结余较多

5.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1)超范围使用再就业资金***万元(2)市本级和三县**人(户)多领社保资金(3)*****人重复参保造成财政多补助资金***万元(4)机关事业养老金未实现社会化发放(5)挪用、滞留卫生专项资金

(6)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存在滞留、结余量较大现象 6.重点建设项目方面存在的问题

(1)政府承诺的“双十五”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部分未按期完成

(2)施工单位少缴税费***万元(3)应缴未缴财政收入**万元 7.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损失**万元 8.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1)未全面开征垃圾处理费(2)欠缴污水处理费***万元(3)产业结构调整关闭企业继续生产 9.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未按省政府规定足额配套林业生态建设资金(2)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结余**万元

(3)良种补贴、测土配方及国家助学金等专项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某县两个乡**人虚报冒领,多领棉花、玉米良种补贴○*****元。其中:97名行政事业单位人员,170名享受城镇医保人员。

2B、C○两个县挤占挪用测土配方资金**万元用于弥补单位经费和发放个人补贴。

篇7:审计局工作思路

一、围绕中心,提升审计工作谋

划力

围绕上级审计机关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作重点,科学安排审计项目,在保质保量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努力选准做好“自选动作”,第一时间跟进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需求,为县委、县政府的重大经济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提供监督保障和决策参考。一是关注改革发展。紧紧围绕党委、政府改革发展部署,关注各项重大决策举措贯彻落实,促进政令畅通、职能转变、依法行政。注重审计发现普遍性、规律性、倾向性以及苗头性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提出审计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二是关注权力运行。加强国有资金、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的审计监督,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切实为党委、政府“管好权”、“管好钱”、“管好事”。加大对违法违规问题和重大案件的揭示力度,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三是关注资金流向。围绕促进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财政转移支付、财政专项资金、财政收入征管及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监督,密切关注资金流向和用途,严格财政预算执行,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和使用绩效。四是关注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关注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关注民生资金使用管理,确保专项资金安全运行、规范管理;关注民生项目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财政资金投入使用绩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依法履职,提升审计工作执行力

一是进一步深化财政审计。以促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以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为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认真组织实施2013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重点关注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和预算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以及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性、效益性,结合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扩大审计覆盖面,加大延伸力度,消除审计监督空白,全面落实“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目标要求。二是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断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从领导干部科学决策、依法行政、财务收支、行政效率、廉洁从政等方面,客观评价领导干部的履责情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加大违法违规问题和重大腐败案件掲露和查处力度,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任期职责,为县委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和使用提供重要依据。三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围绕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加大对工程立项、招投标、施工监理、设计变更、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力度,完善政府投资必审和备案制度,拓展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新机制,逐步从微观审计为主向宏观监督为主转变,进一步提升监督覆盖面和审计效率,最大限度防范审计风险。积极探索重大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重点揭露影响效益、造成损失浪费以及管理失职、渎职的行为,为政府科学决策、建设单位改善管理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性意见,从而促进项目的科学决策,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加强民生项目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审计力度,加强对涉农、教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改善民生的专项资金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揭示和反映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以及严重影响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确保党和政府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按照上级审计机关统一部署,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上级同步审计项目。

三、转型发展,提升审计工作创新力

篇8:云审计协同国家审计的新思路

1 国家审计和云审计的特征

1.1 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也称政府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其包括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务收支活动;金融保险机构、企事业组织,以及其他与国家财政有关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及其经济效益等所进行的审计,国家审计的主要特点:它是一种法定审计,对于审计机关做出的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必须执行。

1.2 云审计

云审计是利用互联网的云计算概念,通过数据的云存储,使得各种审计资源(参与审计的人员、程序和相关的硬件设备)通过云来协同,实现审计数据的云储存和审计资源的协同共享,从而为审计人员提供更富有效率,更科学的审计过程。因而,通过云审计,可以大大降低审计人员简单劳动的强度,降低审计软件的技术壁垒并实现在技术和硬件上具备同“四大”大致相同的水平。随着人们对云审计的不断深入认识,国家审计可能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先前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建立基于信息化社会基础上的全新的国家审计体系。

2 云审计协同国家审计的必要性分析

云审计为国家审计提供数据的同时,不断优化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云审计协同国家审计有着很大必要性。

2.1 被审计单位实现信息化,审计数据增长趋势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国很多被审计单位都开始信息化革命,各个单位的审计信息呈现大幅度增长,如果国家审计不能及时调整审计技术与方法,难以满足数据化的要求。因此,进行云审计可以有效安全地储存大量数据,对于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及时更新,能够根据国家审计的需要,提供审计服务大数据。

2.2 云审计自身的优势,能够提升国家审计的质量

国家审计传统数据存储比较分散,不利于审计数据的整合,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效率,而如今建设云审计,国家审计数据可以到云端,实现集中管理,优化数据,云审计的优势凸显,能够节约审计的时间,实现审计资源共享,审计信息能够实时交流,审计过程质量监督,提升审计质量。

2.3 云审计实现大批量数据业务处理,提升国家审计效率

通过审计云,国家审计人员可以开展大数据分析业务,能够有效地提升审计效率。通过审计云平台,将以往单据数据处理平台变成云计算下的海量数据平台,大大提升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国家审计人员尚不需懂得很深的计算机水平,只要深谙审计知识,就能通过云审计平台为审计工作提供各类审计数据模型和分析结果。

3 云审计协同国家审计的新思路

云审计协同国家审计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审计职能,以审计知识协同为核心,强化云计算与国家审计之间的协同,因此,云审计协同国家审计的结果就是形成协同云审计体系。

3.1 建立云计算平台,形成云审计数据库

国家审计涉及的区域、行业范围都比较广,通过建立云审计数据平台,高效运用审计数据完成国家审计的任务。国家审计工作人员可以运用云审计数据库随时检索、查询有关国家审计管理的历史资料、历年的国家审计报告以及国家审计工作底稿,国家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审计流程与规划,建立云审计数据库,大大提高国家审计效率。

3.2 运用云审计平台,进行网上实时报告审计

国家审计需要随时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实时连接,获取实时审计证据,需要随时更新对于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报告,因此运用云审计平台,实现网上实时报告审计,方面国家审计人员协调工作。通过云审计平台,国家审计工作人员可以网络审查远距离的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与会计信息,实时监控对于被审计单位,自动完成部分国家审计业务。

3.3 利用云审计信息系统,创新国家审计管理方式

国家审计管理模式创新是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必要。在互联网+时代下,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审计重点也会发生变化,大数据时代下的国家审计涉及的数据庞大,利用云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模型构建、应用等。运用云审计信息系统编制年度的国家审计计划,实时记录审计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安排国家审计的任务和进行各项资源的分配。

3.4 优化国家云审计业务流程,提高数据运用能力

国家云审计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国家审计工作人员根据业务需要,提出数据分析与处理申请,国家审计云平台根据相关目录指引国家审计云平台做出对应要求,云审计系统接受邀请后,进行数据工作,将数据云中已有的业务数据和基础系统分发到审计分析云的一体机中。国家审计云平台也要有层级管理思维,将各基层审计单位自有的多项审计数据统一交由省级云计算平台管理,并由省级云计算存储平台运营商负责管理,各省级云计算存储平台再统一将统计数据交由国家审计数据中心,集中数据,能够有效地运用相关数据。

总之,云审计协同国家审计能够降低审计成本,促进节约型中国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加大了国家审计力度,及时解决市场经济中的突出问题,大大提高国家审计的工作下来,有助于建立现代公共服务型有效政府。

摘要:国家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虽然国家审计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反腐倡廉的需要,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云审计引入国家审计中协同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国家审计和云审计的特征,阐述云审计协同国家审计的必要性,尝试提出云审计协同国家审计的新思路。

关键词:国家审计,云审计,协同发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丛秋实.协同国家审计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云审计[J].当代财经,2014(10).

[2]陈伟,Wally Smieliauskas.云计算环境下的联网审计实现方法探析[J].审计研究,2012(03).

[3]秦荣生.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审计的挑战[J].当代财经,2013(01).

上一篇:c基础总结下一篇:白河县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