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2024-04-28

1-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共11篇)

篇1:1-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探究式课堂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获得新知识。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和训练式教学相比,更具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将学生置身于动态、开放、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对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何使探究式学习较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一直是我们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笔者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探究

问题

对策

一、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及作用

探究教学的含义,现在已经被大家所熟知,简单说来,就是指主要运用探究的方法来进行的教学活动,是针对“填鸭式”“灌输式”等教学方式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所以说问题是知识积累、思想、方法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冲动性”,激发学生活跃的思想,更不可能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因为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没有问题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所以现代学习方法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便形成了学习的动力和起点,同时它也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末。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式学习注重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培养,以”问题---探究-----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的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为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注重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启发学生对新知识、新

方法的发现和探究,使学生亲身体验研究数学的过程和方法,从而有效地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素质,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客观与主观

一、客观上

1、学生方面

(1)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和对教师的依赖心理

很多学生对数学有恐惧感。听到数学就害怕,不想涉足一步。这类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着两种偏见,一种是对数学有偏见,认为数学太难、太枯燥、太抽象。一种是对自己有偏见,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数学。因而造成学习数学中的失败太多,受到教师、家长的批评太多,在数学学习中从未尝到过成功的喜悦。学生对老师普遍还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期望教师把数学问题进行归纳,并分门加别类的一一讲述,突出重点和难点,最好是教师点明哪些是易考题型;还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的模仿硬套。解题过程中常忽视严密的推理过程,导至一种题型要反复操练几次。此类现象明确体现在上课作练习时,学生一定要参照黑板上的例题才会解题,离开老师的辅导就茫然不知所措。

(2)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提起学生的语言训练,不少数学教师总认为是语文课的事,与数学课无关,课堂上不让学生充分地说,备课时更不考虑如何让学生说,即使安排学生说也是蜻蜓点水走过场。这将误导学生学习数学只做不说。

2、教材方面

在新课改下数学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高中第一学年度要完成四个模块的学习,占必修内容的80%。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一后,首先遇到的又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其中又有很多对实际情境不熟悉的实际问题,使一些同学感到不适应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解决方法:

首先,要营造自由、民主探究氛围,让学生要说、多说。对于有恐惧心理的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和蔼的表情,亲切的动作,温和的语调,使学 2

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师爱效应,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挚爱心理,达到爱屋及乌的心理。心理学实验证明:在宽松自由的时空内,一个人的思维最活跃,人的创新性思维活动也体现的更为突出。正如“颤抖的手写不出好字,恐惧的心理提不出好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高度民主、轻松活泼、互相理解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善于使用夸奖的言辞、友好的微笑、热情的鼓励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使学生感到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让思维驰骋,提出疑难假设,在讨论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资料表明:学生仅靠阅读来学习,只能记住10%;仅靠听老师讲,同学说来学习,只能记住26%;如果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想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90%能被记下来。因此,在观察、感知具体的客观事物时,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尝试说出具体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由已知的数量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结果会怎样,尤为重要。

其次,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有依赖心理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反映出依赖直观,困于习惯的思维模式,希望有现成的公式或解题模式,数学学习中缺乏热情和创造性。教学实践证明: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组织丰富而有趣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新异刺激,巧设悬念,能有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并能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想探究”、“想尝试”的过程中来。

二、主观上

主要是指探究式教学的设计该遵循怎样的规律,具体问题是:

教师抛出的问题,在学生中无法引起共鸣,呈现曲高和寡的现象;问题的给出学生很感兴趣,但在探究、讨论以及交流中,偏出课堂的主题,无法收回。

探究性学习是较费时的,我们经常一节课只研究一个问题(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有时到下课了还没研究结束。如果对于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都进行探究式教学,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显然完不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探究与“高效”的矛盾。《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数学内容的展开方式,希望学生能够自己吸收、发展数学知识,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而不是“单纯模仿、记忆题型”的活动。然而,学生的探究将有不可预测的事件出现,有可能导 3

致教学连续性的中断,这是许多教师不希望经历的。尤其是在公开课活动中,教师总想“成功地”“高效率地”完成教学计划。这和《新课程标准》理念相矛盾,《新课程标准》希望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探究知识的来源、背景,以及发现知识过程;可是,教师为了避免“意外”,提高“效率”,只好牺牲学生的探究,顺利完成教学。新课程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丧失,学生依然是被动接受,简单模仿。

我们需要解决的是:

(1)是不是什么类型的课都可以拿来探究(2)一节课当中什么问题可以拿来探究

(3)如何进行课堂设计?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对本节课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判断等

我们必须明确并不是所有的课或者知识点都可以拿来探究,为什么大力提倡探究式教学?是因为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但决不是要全盘否定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探究式教学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有力补充,教学中不能厚此薄彼,注重一种而全盘否定另一种,二者要相互穿插,互相支持,灵活运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解决方法:

在备课中挖掘教学素材,在教材中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又没有形成现成结论的素材。例如:教材中比较常见的语言“不难发现”“容易得出”“同理可证”“用类似的方法”等,这些“模糊语言”往往是数学研究性素材的栖息地

(1)问题应与学生的的实际水平相适应,自然,合乎情理。在教学中我们应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如俗语所讲“跳一跳摸得到”,所提问题可以有一定难度,但其对大多数同学是力所能及的,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思考合作能够解决的。设计问题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不能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避免提出一些“做作”的问题,让学生能更顺畅,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学习双曲线的渐近线时,应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学习双曲线的渐近线?(2)以前是否遇到过有渐近线的图形问题?(3)渐近线是怎 4

样产生的?(4)共轭渐近线的双曲线的方程形式有什么特点?

围绕以上几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如下的问题设计.问题1.根据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试着作出双曲线形.(从双曲线的作图开始,引入矛盾冲突)通过列表描点,能把双曲线的顶点及附近的点,比较精确地画出来,但双曲线向何处伸展就不很清楚.

问题2.我们能较为准确地画出曲线y1xx24y1的图

2,为什么?

因为当双曲线伸向远处时,它与x轴、y轴无限接近.此时,x轴、y轴叫做曲线y1x的渐近线.(从学生最熟悉的内容入手引入概念)问题3.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还有渐近线?

直线yk2(kZ)是正切函数

y=tanx 图像的渐近线;直线y=0是指数函数y2x的渐近线.问题4.双曲线 xa22yb221有没有渐近线?如果有,又该是怎样的直线呢?

让学生试着研究双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当x无限增大时,斜率的变化情况.由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解出

ax22yxba1ax22 yxbaba当x无限增大时,双曲线与直线yba就无限趋近于零,趋近于或,也就是说,这时

x无限接近.(引导学生分析、猜想)

bax这使我们有理由猜想直线y为双曲线的渐近线.

(通过问题4,使学生理解渐近线产生的合理性)

(2)问题的表述应表达准确,简洁、易懂,具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了解学生的最快的信息反馈手段,也是攻破难点、突破重点、体现观点、解决疑点、克服弱点的关键,提问的目的 5

是通过设疑、解疑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

提问要简明、扼要,恰如其分。所给的问题要具有思考的价值,语言要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义,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加深对概念、定理法则的理解与掌握。课前,教师要钻研教材,在弄清问题实质的前提下,围绕教学目标,针对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如在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这一课的教学中可安排这样几个问题:

(1)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2)立体几何中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3)两条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确定。

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问题(1)是温故,问题(2)是过度,问题(3)是目标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教师再通过教具演示和讲解,学生对异面直线所成角与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等概念就能有清晰的理解。

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规律。

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式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

数学教学语言必须严密,要反映思维的逻辑性。课本中的概念、定理、法则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教师在讲解这些概念、定理、法则时要忠于课本,切不可自行其事而随意发挥,以免发生逻辑性错误。如讲解异面直线的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时,切不可解释成“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或“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直线是异面直线”等。教师的语言要围绕“不同在”、“任何”等关键词语展开,并配合教具演示、作图示范等做法,使学生对异面直线有一个形象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苏洪雨.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双重矛盾.中学数学教与学。2008.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2:1-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孩子害怕写作文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缺乏写作文的兴趣或愿望;

二、写作文无话可说;

三、作文时有话可说但说不具体:

四、语言表达欠缺个性。这是当前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在当前学生的写作中,普遍存在缺乏写作兴趣,写作内容空乏,表达不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等多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入手,指导学生写作,从生活中获取源头活水,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写作,快乐地学习

怎样让小学生不害怕作文呢?下面谈谈几点肤浅的做法:

首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学生看来,写作课是一门极无聊又浪费时间的课程,而在作业的上交情况来看,学生作文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而这一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写作教学的正常运行。面对这种现象,不要硬性的要求学生一周写几篇文章,不再照搬课表写作要求严格的限制写作范围,而是将写作贯穿到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过一篇课文,学生都会有很多看法和见解,此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动笔大胆写出自己的想法。如在学习完《珍珠泉》之后,我让学生星期六星期天去观察家乡的龙潭,回来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并要求学生仿照《珍珠泉》的写作方法把自己所看所想写下来。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得到了激发,写作热情也高涨了。

然后,联系自身经历,丰富写作内容。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内容简短空乏,字数达不到要求等现象。针对此问题,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写自己的经历,说自己的故事。有一次我要求学生写一篇赞美母爱的文章。开始,写作成果不是很理想,抄袭现象严重。后来,我发现有个同学写的特别感人,文章整整写了几百字,传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我把它当作范文读给同学们听之后,学生们纷纷落泪。后来批阅着他们重写的作业,我心里倍感欣慰,学生们终于肯写自己的东西,表达自己的情感。

再次、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小学生作文,说的通俗些就是练笔,小学生练笔中总会有一些闪光之处,如题目起得好或某个词、某句话写得好等,教师要时时表扬学生这些闪光之处,让学生深深体味到了成功的乐趣,学生才会爱上作文,才会乐写作文。另外,改变评价方式,提高写作兴趣也很重要。用一种欣赏的口气和婉转的语句来评价他们的习作,也是提高小学生作文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如有位学生写了星期日和同学到野外郊游,他们一起跑呀、唱呀,玩得很开心。看到了茂密的森林;闻到了花草的芳香,也听到了各种鸟儿的鸣叫。那一天过得很有意义。我看完后,认真地写上了这样的评语:“看了你的作文,仿佛那种快乐的情景就在眼前。老师真想和你们一起快乐去呀!”这样的评语怎不让学生感到兴奋呢?评语的改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喜欢表达、喜欢写作。

课外阅读、扩充素材。课外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只有广泛阅读,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最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写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写作内容之所以

篇3:1-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在当今高中数学教学中, 很多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 过度重视考试的成绩, 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是当今高中数学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除此之外, 还存在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效率不高、教学目标模糊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因此, 应该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 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1.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

1.1 教学资源缺乏

在当今高中数学教学中, 大多数的教师都会以教学课本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 而仅将课本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势必会导致学生出现知识面狭窄的问题, 影响到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掌握, 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中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1.2 教学效率不高

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当今的数学教学中, 经常出现这些问题:教师教学的内容超出了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理解的范围, 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生自身学习进度的缓慢, 跟不上教师传授的速度, 也对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整体的低下产生不良影响[1]。

1.3 教学目标模糊

高中数学教学中, 都有着一定的教学目标, 而就当今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来分析, 缺乏明确性, 教学目标模糊, 未能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 很多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水平定格在考试的成绩上, 这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且, 高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 如果过度注重眼前的成绩, 不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2.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丰富教学资源

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 教师在高中的数学教学中, 对数学课本内容不能过度依赖, 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此, 教师可以将网络中与高中数学相关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中, 依靠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丰富性将教学知识全面的呈现于学生面前, 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2]。

例如, 在《概率》一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一些企业的概率运算, 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如何在实践中更好的应用, 还提高学生对概率知识的理解。在《抛物线》教学中, 教师可以应用高中学生现有的实际案例作为教学的教材, 如, 高中男同学都喜欢打篮球, 而篮球投篮路过的路线就是抛物线。通过实际案例的引用, 不仅能够丰富高中数学的教学资源, 同时让让学生认识到, 数学来自生活, 生活处处含有数学知识,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2 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非常重要, 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不好的教学方法, 可以导致教学质量效率的低下。因此, 教师应不断的完善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全面的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3]。此外, 教师还应不断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堂,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而且, 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稳步前行, 打好学生的学习基础, 为提高教学效率做好基础保障。

例如, 在《集合》的教学中, 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 教师给出一些动物、文具、植物等代号让学生选择, 然后再根据学生的代号对学生进行施教, 如教“交集、并集”的过程中, 可以将学生随机分成两组, 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归纳两组之间的交集以及总结两组之间的并集, 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游戏, 但是却能直接明了的表达出交集、并集的概念, 学生也从实际的游戏中会知道两组之间的交集就是两组内存在相同的元素, 而两组的所有元素组成就是他们的并集。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施教, 更有效的提高了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2.3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直接影响着整体的教学效率, 因此, 教师应在对学生施教前明确教学目标。注重素质教育, 不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 对学生的教学重视具体知识的学习、运用,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在布置学生学习作业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过分依赖课本, 要尽量引用生活化的题目, 将学习的知识与生活中具体的实例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中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 使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是为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一门学科, 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4]。

例如, 在角的教学之后, 教师可以对学生留取类似这样的任务:在城市中心商场的高楼外体有一个指针电子钟, 在电子钟的分钟刻度上都有一个小绿灯, 每个小时刻度上都有一个小红灯, 问, 当时间为13:36:18时, 电子钟的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内有几个小绿灯和几个小红灯。电子钟我们随处可见, 例如, 车站、商场、家里等, 而在平时学生可能并没有注意到电子钟的时针与分针是属于数学夹角, 通过教师的提示,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认识,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于单纯的数学夹角度数求解的问题要有趣的多, 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结

数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 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作者通过对实际高中数学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经验, 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解决,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 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白小军.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探讨[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10 (04) .

[2]马淑荣.浅析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 (02) .

[3]刘锡凤.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篇4:1-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创新,比起传统的教学理念,新的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变化,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运用也愈来愈广泛。探究式教学,主要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辅导、点拨学生开展某一课题知识点的探究学习,属于创造性与探究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是提升学生的实际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探究式数学教学模式在运用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就此展开分析、研究。

1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遇到的问题

1.1学生方面问题

1.1.1学生对于教师过分依赖

学生对老师普遍还存有依赖心理,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的模仿硬套。在上课作练习时,学生一定要参照黑板上的例题才会解题,离开老师的辅导就茫然不知所措。

1.1.2学生对数学过分恐惧

部分学生由于对数学有偏见,认为数学太难、太枯燥、太抽象;或者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数学。导致很多学生对数学有恐惧感,听到数学就害怕,不想涉足一步。

1.2教师方面问题

目前,探究式数学教学课堂中经常呈现出教师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提问,这是由于大部分教师虽然提出了合适的问题,但是对于课堂的教学进度及留给学生的课堂思考时间考虑并不充分,影响了学生思考的效果。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不深,加上思考的时间不足,一般都是教师自己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使得教师成为课堂问题的提问者与回答者,与学生的互动较少,难以真正实施探究式教学。

1.3数学教学效率方面问题

探究性学习是较费时的,经常一节课只研究一个问题,有时到下课了还没研究结束。如果对于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都进行探究式教学,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显然完不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探究与“高效”的矛盾。

2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对策

2.1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究式教学活动之中

2.1.1营造温和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提问

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营造和谐、自主的课堂气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引领学生共同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提问。教师可以通过给予提问的学生适当的评价及鼓励,支持学生多提问。另外,对于不善于提问的学生,当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当称赞、表扬其勇气,然后再让学生们共同探讨、分析问题,减轻学生的精神束缚感与心理负担,便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1.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通过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触发、培养其问题意识。因此,教师要通过创造相关模拟情境,用以激发、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与数学知识,选取有趣的探究问题,与问题背景联系,通过向学生展示明显、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创设出合理、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感知到大量数学现象,并进行思考。

一般来说,对于存在依赖心理的学生,其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习惯式思维模式,即习惯照搬照套现有公式来解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其渴望探究、想探究,从而真正参与到探究式课堂的学习之中。

例如,在讲授极限的第一节课时,可以试着提出:“记得我念高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计算器上随便按了一个正数,无论多大多小,然后连续开根号,最后结果始终是1。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过?”“对,对!”许多同学连连讲。有些同学拿出计算器在悄悄“试验”。這时教师可以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今天的知识就能解开这个谜了。这样,便大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紧随教师的步伐,并积极思考,展开自我分析、论证的探究过程。

2.2加强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应当起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该知识点。

其一,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的思维创新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某个数学现象,向学生提问,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多加观察生活中的周边事物。

其二,教师应当大胆放给学生去探究,完全解除教师的“指挥棒”,让学生在“探究式课题”的统领下,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认知规律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得出合理的数学结论。

2.3精选探究内容,提高探究式教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为了最大化提高探究式教学课程的实际效率,教师应当有选择的筛选探究内容,经过充分的课前备课,筛选一些典型例题,作为本节课的探究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在筛选探究内容时,教师应当侧重于既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且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并适当将题型进行引申、拓展,引导学生以最高效率、最高质量开展探究式学习。

例如,以“(1)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1p时间以速度m行走,另有1-1p时间以速度n行走;乙有1p路程以速度m行走,另有1-1p路程以速度n行走,如果m≠n,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p>1,p∈N)。(2)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把行走这段路程所需的总时间n等分,每一个等分时间里行走的速度分别是m1,m2,…,mn;乙把行走的路程S进行n等分,在每一个等分路程里行走的速度分别是m1,m2,…,mn.如果m1,m2,…,mn不全相等,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

此探究内容通过联系实际,并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可以精化探究式教学活动,提高其实际教学效率。

3小结

目前,我国的新课改主要以实施探究式教学为主,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探究能力与创新性,力求培养出个性化的新一代人才。而教师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起着主要引导作用,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通过合理的引导学生实施探究式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成为探究式数学课堂的主体参与者,真正实现高素质、高创新型教育。

参考文献

[1]周爱琴.创新理念,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成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0(09):112-113.

[2]叶锦霞.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3):34-35.

[3]徐章韬,汪晓勤,梅全雄.发生教学法:从历史到课堂[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01):188-189.

篇5:1-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在语文教学中,我觉得最有难度的一项就是作文教学。不光是老师觉得有难度,一些中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提起笔来也不知从何下手,往往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交差,写出来的文章也存在很多共性的问题。

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读起来有千篇一律的感觉,大都平淡无奇。有些是一味地模仿范文,比葫芦画瓢,没有自己的真实感情投入。在写人物时都是那几句话,抓不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叙述事情时,大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于生活发掘的太少。在语言上,不能用恰当的语句表达想要描述的事情,组织语言的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语言不足以打动读者,没有很好的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这些普遍性的问题不禁会让人疑问,孩子眼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对生活难道没有更多的感触吗,还是他们有感触但不能用语言很好的表达出来?这是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的问题,下面我想说说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从生活中找素材,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比如要写关于春天的文章,那么就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春天的怀抱,去看看春天的美,去听听鸟语,去闻闻花香,亲临其境地感受一下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体会一下大自然的美生命力的旺盛。这样学生在写的时候也有东西可写,不会眼瞅着题目却没话说。同时也会把他们对春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写出来,带着自己真实的感情写文章,也就是言为情所动,文为心所生。在有生活体验下写出来的文章会比现编现造出来的文章多一分真实多一分情感。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时时刻刻留意美好的生活,作文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真实情感也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二、勤于练笔,使学生养成经常写作的习惯。

鼓励学生有想要表达的东西时,立刻动手写出来。写作是一种技能,单单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不可能提高作文水平的,需要长期循序渐进的练习。只要是真实的学生动笔写出来的,我们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此激发他们地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在现代社会,网络也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同学们通过QQ空间、博客、论坛等一些平台发布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这样就扩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和写作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质量都会有相应的提高。

三、善于读书,积累丰富的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所谓开卷有益,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主要途径。虽说要大量阅读,但读的书是要有选择性的。要让读好书,读有益的书,并把好句好词摘抄下来,随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做到一读书就动笔墨。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写作就会左右逢源,妙笔生花。再融入自己的真实感情,整篇文章就会变得可圈可点。

四、培养学生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修辞手法的运用会让文章增色不少,甚至成为文章亮点。因此,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写好作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技能。在平时讲课时,就让学生注意课文中的修辞运用,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并应用各种不同的修辞手法造句。对平时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等,加强指导与训练。让学生领会到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重要性,并能运用自如。

篇6:1-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也是学生获取国际信息的主要途径。不过,英语阅读的教学情况却不乐观,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剖析了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英语阅读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问题 对策

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国际性语言,为了我国对外开放更好地进行,学好英语是必不可少的一面。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学水平并不乐观,尤其是英语阅读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英语阅读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没有体现主体性;英语教学中的生词和歧义词处理不恰当;英语阅读中比较注重阅读材料,忽视了阅读方法等等。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英语阅读中的一些弊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措施,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阅读方式比较单一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教师依赖课本的模式,大部分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来源于课本,忽视了英语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还有那些重要的英美背景文化,教师基本上没有介绍。这样,就使英语教学失去了弹性,随着消失的还有英语的其他功能以及时效性。这样,让学生觉得英语学习非常枯燥乏味,丧失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习英语的心境。

2.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没有体现主体性

以往的英语阅读课,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学生听取的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师生之间根本没有互动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怎么可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呢?无形中也影响了英语阅读的教学效率。因为,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和时间。

3.英语教学中的生词和歧义词处理的不恰当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生词和歧义词的处理,总会让很多教师感到困难。有些教师只是强调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却放弃了对其中单词的应用。只是简单的将单词的意思告诉学生,没有强调它在这篇文章中的特殊含义。一篇英文短文是由多个词组构成的,词组又会在特定的语境中生成特定的含义。所以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明词组的各种意思,否则学生在遇到新文章时,曾经讲过的单词仍然是一个新单词。

4.英语阅读中比较注重阅读材料,忽视了阅读方法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准确地理解阅读材料,还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技能。而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教师比较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择,对阅读方法的渗透、涉及的非常少。其实,学生只有掌握了熟练地方法和精湛的技巧,才能将英语阅读做得更好。

二、如何解决高中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探索有效的词汇记忆方法

在英语阅读中,词汇量的多少是阅读的关键。英语阅读好比一座高楼,而词汇就是高楼中的块块砖石,是高楼的基石。所以,想要搞好英语阅读,首先就要掌握单词。而记忆单词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决不能像以前一样让学生照着词汇手册背诵。

(1)利用联想记忆单词:每个单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它单词保持或多或少的关系,所以在英语单词的记忆中,学生要运用联想记忆,理清单词之间的关系,一定会事半功倍。

(2)在英语阅读中记忆单词。将单词放在一定的阅读情境中,根据文章的意思,学生可以很快掌握它的含义。

2.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很多时候,学生的阅读习惯很不好,总是先将英文翻译成汉语,然后再通过我们的汉语知识去理解文章意思。这种习惯影响了英文的思维模式,导致英语阅读效率很低。还有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反应很慢,会记住文章部分的内容,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材料。除此之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过于依赖词典,而不是逐句、整段、通篇的翻译,也会影响英语阅读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英语阅读训练中,只注重阅读材料是不行的,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几种阅读方法。

(1)略读,这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的方法,它的作用就是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学生可以有选择性的阅读。它的要求就是速度快,要求在短时间内的阅读量要大,但是理解的准确度不高。

(2)细读。细读就是在略读的基础上,进行细致分析的阅读方式。它的作用就是准确、详细的了解文章的意思,仔细揣摩,认真思考,力求最完美的翻译。

三、结语

教师一定要认清高中英语阅读的现状,清楚影响英语阅读的原因,同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样,高中英语教学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1-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及对策 ——以缺乏经验的新教师教学为例

广安市华蓥市华蓥一中 邓婷

【摘要】语文,博大精深!语文教学更是一门伟大的艺术!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不断改革,缺乏经验的新教师要想在这改革的浪潮中不断进步,就必须持有一颗谦卑的心、进取的心,取长补短,同时要善于反思与总结,方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教师 问题 对策

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语文是意境深远的图画,让人惊叹不已;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自从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开办新学堂以来,语文就一直作为学堂必授课程立于不败之地,足见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然而,教学历史悠久的语文,存在的问题也积重难返。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两年有余的年轻教师,我深刻体会过年轻教师因缺乏经验而面临的各种疑难杂症,也深刻体会过他们在现实教学中的焦虑和困惑,基于此,我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所犯的错误及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将平时教学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和感悟整理出来,以期和初出茅庐的语文教师能有所共鸣并产生帮助。

具体来讲,我认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我将从“教师”和“教学”两大方面来谈。

一、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存在的常见问题

1、新教师通常沿袭“教师中心论”,急功近利,杂而不精。

语文素来博大精深,教学空间广阔,因此给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大舞台。正是基于此,才导致许多年轻教师容易沿袭“教师中心论”,盲目扩大教师作为教授者的主导作用却还津津乐道。他们多数是初出茅庐的“智者”,他们对工作充满激情,但是他们缺乏经验,而要掩饰经验的缺乏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教师主宰每一节课。课前,他们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既要仔细研读教学参考书,又要翻阅各种辅导资料,甚至还要访问各大网站,广泛搜罗和本课相关的各类资料,幻想将所有能够收罗的资料一股脑地教给学生,导致备一堂课的时间往往要比有经验的老师超出两倍,这样纷繁复杂的一堂课教授下来,这类老师有考虑过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吗?有考虑过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吗?有考虑过学生的接受与掌握情况吗?所以,出现在新语文教师身上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容易急功近利,备课面面俱到,授课杂而不精。

2、新教师往往无原则,无韧性,也无神秘感。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班集体都需要有约束大家的规矩和大家乐意遵守的规定。新教师往往容易在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时缺乏“三性”,即:韧性、悟性和严格性。一名“十分”优秀的好老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学生对你三分爱,三分敬,三分畏,还保留一分神秘感。新教师一旦没能把握好这一条件,就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要么和学生过于随便,亲密无间,毫无保留,这样一来在今后的教学相处中很难树立威信,偶尔的发怒或许会带来一时的正面效应,正所谓“治标不治本”,很难另学生信服。要么和学生过于严肃,毫无表情,格格不入,这样一来学生容易和你生分,避而远之,何来交流与进步?

难以另学生信服的另一个易犯的错误就是“言必出而行未必果”。年轻老师由于自己教学管理机制的不成熟,很多想法都还需要实践来检验,所以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自己布置的任务并未按照规定来检测。或许是因为某些客观因素,觉得当初所设想的并不怎么完善;或许是因为学生没有按时按质完成任务是有正当理由;或许是因为教师自身原则问题,忘记了或者自己根本就没准备好检测。这是存在于还没有形成自己教学风格和模式的年轻教师中的一个普遍问题,一旦年轻教师经常犯这类错误,那么他想要让学生信服就更加艰难了。

3、新教师普遍缺乏管理经验,教学技能低下。

“理论源于实际”。新教师由于实际教学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足,虽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会时而有些教学上的感悟,会得出一些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是毕竟是如数家珍,因而很难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理论。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艺术,这艺术的伟大在于它可以培养人、塑造人。而如何与学生相处、沟通,如何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技巧很好地传达给学生,如何帮助每一个学生进步,这些都是困扰着人民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重要问题。

(二)、教学存在的常见问题

1、字词教学的常见问题

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了字词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字词教学的内涵与外延是很丰富的。它与文本的解读息息相关,足见其基础性与功能性。然而在如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多数年轻教师疏于字词的书写,导致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写字盲点,从负面影响到学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一份字词检测的试题对一个班级48名同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字词教学完成后不经学生复习马上进行检测,仅有30%的同学能取得优良成绩;经过教师强调,学生复习之后,增加至72%的同学能基本掌握老师基于教材要求而要求掌握的字词;而对于教材和课堂之外的字词,学生几乎是零掌握。这充分说明字词教学的基础性有待加强,字词教学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2、课文教学的常见问题(1)现代文教学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还是学生夺取语文考试胜利的一个关键。然而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个这样的现象:由于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高考阅读题青睐于课外阅读,导致某些年轻教师在精讲课文和课外阅读训练之间捉摸不定,从而出现某些极端个例:以应试为目的,精讲精读课文,对阅读课文一带而过甚至是完全交由学生自学。新教师由于对教材课文的不熟悉,往往很难把握重要课文的重要知识点,教学设计重难点不够突出,导致学生通过教材课文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很少,更别说提升语文素养了。

(2)文言文及诗词教学

文言文及诗词教学一直以来就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个难题。这些年来,文言文教学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依然不容乐观。咎其原因,除了学生方面的兴趣不够浓厚、意志不够坚定、方法不够独到之外,教师本身的因素也愈发明显:教学过程模式化、主导化、想象化„„

(3)作文教学

八十年代以来,中学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一样,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作了不少探索,但是始终都没有扭转效率低的被动局面。就写作而言,新老教师都存在着一种消极回避的心理。每周原则上都会安排一次写作课,并且在新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会有相应的作文训练,但是大部分老师都会另作它用,偶尔的几次写作,也是流于形式,并不会对学生进行多少有益的指导。作文批改则被美其名曰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学生互评”取代,评改后的评讲更是如流水,草草了事。

二、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高中语文教师尤其是缺乏经验的新教师存在的常见问题,我结合自身经验,从“教师”和“教学”两个方面出发,得出以下一些对策:

(一)、教师存在的常见问题的对策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备课亦是一项重大的工程。教师备课必须得具备几件法宝:教材、教学参考书、练习册,外加一本合适的参考书。备课备什么呢?如何备呢?我一贯的做法是先彻底熟悉课本,再通过教学参考书拓展与完善,找准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明确哪些知识需要学生掌握,掌握的程度如何。再结合适合自己的那本参考书,制定教学过程。如果课文是精读课文,还需结合更多的练习,比如练习册,深入挖掘考点,力求课堂呈现的知识恰到好处,不杂不乱。

2、如果要问我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什么最关键,我想应该是基础!注重基础,这就要求在平时教学中就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切忌杂乱无章地大讲特讲,古今中外、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最关键的还是学生究竟有没有把最该掌握的掌握住。所以,注重基础的同时,想办法促进学生合作,扎实掌握重点才是王道,而及时检测反馈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3、教师最忌讳出尔反尔,这样会有损威严。那些对于学习而言制定的各种政策必须从头至尾严格实行。谨记是“从头至尾”和“严格”执行,一旦教师出尔反尔,学生就会恣意放肆,最终只会追悔莫及。

(二)教学存在的常见问题的对策

1、字词教学

我向来主张将字词放到课文原句中去学习,这样不但能加深对字词的理解,还能学习借鉴字词的用法,更能增加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岂不是一举三得?同时,字词教学的根本就在于多读多写,对于当天所授字词,第二天课堂就随即随机抽同学检测;建议学生将字词中容易出错容易出题的那部分整理在摘抄本上,时不时的翻阅、巩固。

2、课文教学

文言文和古诗词是同学们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针对记忆,我觉得关键在于重复,重复是学生记忆的不二法门。每次教授需要学生背诵的课文时,我都会在背诵线索上狠下功夫。在背诵的过程中,我强调线索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杜绝死记硬背。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要求每周早自习分不同课文齐读或齐背记忆内容,建议学生每天晚上睡觉前在脑海里回想要求背诵的那些内容,反复重复,形成永久记忆。

3、作文教学

在自己实际教学过程中,曾就有爱好作文的学生提出过建议,他们希望老师能够给他们多展示一些优秀作文,尤其是高考满分作文,从中得到熏陶,提升与进步。为此,我会专门给学生整理历年考试作文精美素材,并要求他们利用早自习多读多记,为自己的写作增添光彩。作文的批改如果不采取恰当的方式则会事倍功半。高二年级以后,就可以尝试学生互评,互评有程序,不可流于形式。教师根据学生写作水平及组织能力合理安排小组,制定评价准则,加强过程指导,完善评比工作。尤其是最后阶段的评比工作不能忽视,学生通过评比接受表扬,方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结语:作为一名奋战在教学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我被这份充满激情与爱的伟大工作深深感动着,同时又不断出现新问题,面对新挑战。要想把这份伟大的工作做到至善至美,就必须持有一颗谦卑的心,用心感悟,用心进步。在自己工作的这两年多时间里,由最初的茫然不知所措变成了今日的持续侃侃而谈。回想起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仿佛那个每天工作内备课,工作外仍是备课的自己一点都不遥远。我想,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这样的教师也不止我一个,他们积极进取,他们要求进步;他们不断尝试,他们永不放弃。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或迷惘或顿悟的进步青年,以此共勉!

【参考文献】

篇8:1-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 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在实际教学中, 出现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握不够、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联系实际不紧密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实践证明, 只有有效地诱发学生主动进行探讨, 将学生放到主动学习的位置上, 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 总结、评估时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也就是说对于已经形成的方法和策略, 需要不断巩固和提高”。因为前阶段形成的知识和理论需要进一步发展, 才能得以正迁移, 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需要将老问题进行创新性改编, 改编成开放性的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发散性思维。在学生学习过程结束后,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估。对于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学生, 需要区别对待, 不能仅仅考虑“塔顶”的学生, 还需要考虑“学困生”。总结和评估不能就题论题, 仅仅在表面进行探究, 因为问题具有联系性和拓展性, 所以最优方法、最佳结论才是进行探讨的主要目的。

二、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对策

1. 激发兴趣, 探索规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 学生才可以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比如, 在对“椭圆”的学习中, 可以尝试让学生对于椭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椭圆的例子, 比如, 学生给出跑道是椭圆形的、妈妈的项链是椭圆形的、地理中学习的月球环绕轨道是椭圆形的等之后, 再出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椭圆的形成机制。探究主要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或以实物模拟来展现。即把一根细线固定在图板的两个端点, 在拉紧细线的情况下移动笔尖, 画出的轨迹就是椭圆。最后以几何画板的方式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 让学生在视觉上形成椭圆的基本认知。

2. 转换思维, 逆向反推。

对于数学问题的探究不能“一条道跑到黑”, 因为探索问题的角度不同, 要得到相同的结论, 所耗费的时间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说解题的效率是不同的。有时候, 正推出现困难时可以选择逆推, 可以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例如, 对于函数的反函数进行判断, 就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因为直接求出反函数, 在判断其奇偶性, 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麻烦。所以可以从另外的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因为原函数和反函数是具有相同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 所以可以先判定题目中给出的原函数为奇函数, 并且在 (0, +∞) 上单调递增, 故所求函数也是奇函数, 且在 (0, +∞) 上单调递增。

3. 总结评估, 在兴趣中提高。

篇9:1-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数学在整个高中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结构以及目标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然而由于我国新课程改革还不成熟,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这就导致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降低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阻碍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就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该如何制定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过于固定死板

虽然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与教学目标有了较大的改变,然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沿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材相较于旧教材增加了较多的新内容,尤其是引入了较多的探究性教学模块,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改变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新课程改革要求为标准.然而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新课改下许多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依旧采取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存在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固定过于死板,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等问题。

2.学生缺乏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新教材相较于旧教材虽然在知识点的数量上要少一些,然而在知识点的难度上则要高了许多.尤其是新教材中的一些例题,相较于旧教材明显偏难。高中数学新教材的这一特点势必提升了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难度,尤其是对于刚刚由初中步入高中的高一学生而言,高一教材的教学要求相对过高.再加上一直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差,缺乏一定的能动性,缺乏较好的学习习惯,这就使得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导致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大大降低,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初衷。

3.教材要求落实力度不够

高中数学新教材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探究性能力以及创新性能力的锻炼,在进行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难以达到新课改中所提出的要求,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要求的落实力度不够.许多教师在对一些创新问题的讲授时,常常都是以答案讲解为主,忽视了教学的过程,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忽视了对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要由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教学模式.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去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调动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情境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则可以设置情境问题“按复利计算利率的储蓄,银行整存一年,年息8%,零存每月利息2%,现把2万元存入银行3年半,求取出后本利的和.”让学生针对该问题以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通过情境问题的建立以及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2.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材相较于旧教材在难度方面有所提升,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引导,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而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多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学生多进行学法指导,在课前给学生预留相应的预习任务,给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一个缓冲环节,以提高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在《直线的斜率》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可以给学生预留相应的预习任务“什么叫做直线的斜率?什么叫做直线的倾斜角?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如何?当直线与x轴不垂直时,直线的斜率k与倾斜角α之间满足 ;当直线与x轴垂直时,直线的斜率k,但此时倾斜角α为.当倾斜角为锐角时,倾斜角越大,斜率,且均为正;当倾斜角为钝角时,倾斜角越大,斜率,且均为负。”

3.注重探究学习环节,落实新教材的教学要求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探究性能力以及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本来就是一门探究性较强,知识点较为灵活的,注重知识运用的学科.因此,新课改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注重探究学习环节,加強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多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学习,落实新教材的教学要求,真正实现学生综合性素质能力水平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材中《圆的方程》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探究性问题“问题1.在前面我们学习了直线的方程,只要给出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写出直线的方程.那么,一个圆能不能用方程表示出来呢?问题2.要求一个圆的方程需要哪些条件?如何求得呢?”,引导学生针对探究性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加强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篇10:1-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自主探究学习的涵义

一般地说, “探究学习”是指通过仔细的观察来了解某一事物.但是当前处于知识爆炸年代, 教师交给学生的知识只能应用一时, 学生生活所需的大量知识依靠自主学习获得.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体现知识的建构, 对于特定的数学内容, 需要采取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 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 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具体到学科领域, 数学自主探究学习, 就是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由教师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 不将知识直接告诉学生, 通过创设数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策略.

二、自主探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角色错位, 学生自主性缺失

自主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然而, 部分教师由于教育观念落后, 或者对于新课改精神领悟不到位, 无法摆正自己的角色, 致使在教学过程中放手程度不够, 常常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 当作被管理者, 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尊重,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 其结果是造成学生丧失了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教师组织实施不当、指导不到位

自主探究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主动学习, 其教学过程有一定的教学模式可循, 大致要经过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学习或合作解决问题、交流反馈评价、拓展提高等阶段.但是部分教师组织过程混乱, 或流于形式, 致使学生缺乏充足的时间自主探究;或环节缺乏, 无法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或越位缺位, 不是无法有效引导就是放任自流.原因在于教师对于自主探究学习精神实质没有真正领会, 致使实施不当.

3.自主探究的内容设计不当

不是所有的数学内容都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 只有数学教材中的一些定理、推论或者处于最近发展期的内容才可以采用这一学习方式.比如, 对于求根公式, 可以引导学生从一般式入手, 通过配方而得出.经历这一过程, 既体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过程与方法, 又很好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建构了知识.但是一些教师每堂课都设计自己探究这个环节, 不管什么内容都要求学生探究, 是将自主探究学习机械化了.

4.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不强

作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在探究过程中起着动力、定向作用.但是调查发现, 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显然不强.当教师布置了自主探究的任务后, 有些学生无所事事, 在座位消极等待, 并没有积极思考或动手实践.探究意识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 学生的这一现象可归结为小学阶段的习惯性、定型化的接受学习, 或者与初中阶段教师探究意识渗透不到位有关.

三、自主探究学习的实施建议

1.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教师只有树立的现代教育观念, 领会了新课改精神,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觉的按照教学观念去教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包含多方面的内容, 如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等.对于自主探究学习而言, 教师应领会自主探究学习的基本精神、意义, 以及探究的方法和指导要领.

2.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爱好.”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学习, 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究教学的基本流程是:设置问题情境、提出假设、获得结论、反思评价.因此, 在课堂里, 教师应该预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 这个问题应贴近学生生活, 靠近最近发展区, 这个问题还要具有多重答案.并且通过合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3.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当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以后, 为了解决问题, 学生还需要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假设、收集数据.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直接给出方法、程序或结果, 而仅仅通过个别指导或组织讨论来帮助他们抓住问题的实质, 通过引导来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如, 关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 当学生不知所措时, 可以提示学生拼一拼、折一折等;关于“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教学时,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化为三角形而加以解决.教师在学生探究结束时, 还应当启发学生拓展知识.

4.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篇11:1-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中数学 应用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29-01

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导学案教学”模式为高中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学习理念与教学活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整堂课“导”活,教师的角色由课堂主体转变为教学主导,实现了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的自主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充分提高了教学效果,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因此“导学案”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文就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相关讨论,希望能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1.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导学案的编写问题

高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形式单一,重点内容偏差等。导学案教学从开始实施以来,总结了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模板,但是固定的套用违背了导学案的编写原则。高中数学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导学案的编写,结合教学重难点进行概念引导,而不能单调的引用,这样很容易将教学模式化。很多教师直接用导学案进行套用,将教案的方法直接应用到新的案例中,并且在导学案的应用中,一些教师容易将教学内容习题化,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不能很好的起到课堂的导向作用。

1.2导学案的使用问题

如果教师没有完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会使导学案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失去意义和导学作用。导学案应该在教师的指引下实施,但有些教龄较高的教师对导学案教学不够熟悉,仍然按照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数学教学;而一些年轻教师往会对导学案产生依赖,甚至会忽略教材,不能很好地将课本重点贯穿在课前、课堂,在课后教学环节不能帮助学生及时消化导学案,使得导学案中的课后反馈功能失去真正的价值。

2.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的应用解决对策

2.1转变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高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主体是教师,教师应该重视导学案的引导,要转变观念与教学理念。教师应充分理解传统教学到导学案教学的主体变化,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与转化,结合数学案例特点,借助导学案的教学优势,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数学学习,养成在学习中不断探究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合理利用导学案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应提倡学生关注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性与参与性,教师可借助导学案向学生进行提问,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与积极性;另外,教师应明确导学案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在课前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与实践能力,为后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深入编写导学案,注重教学方法

导学案编写问题是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完全拒绝挪用教案的行为,结合教学的重难点进行导学案编写与课程设计,不能完全照搬现有的教案,去除冗余多余的部分,安排有趣的教学设计环节,重视对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引导。首先明确导学案中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大纲进行精确概括,课堂检测应当侧重基础题的学习,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独立编写后可通过集体讨论征询其他教师的意见再修改,最终进行学案定稿。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习利用分组方式进行学习,通常6人为宜,实行严格的小组管理,明确分工,利用合作学习的管理评价机进行教学评价去配合教学;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增强沟通能力,拓宽思维,学会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结束阶段,必须要进行导学案的课堂小结,设计适当的课堂检测与作业反馈,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进行答疑,课后练习应当注重综合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对课堂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三、总结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推动了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进程,但目前“导学案”教学方法仍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通过长期的研究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最大程度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深入编写导学案,合理使用导学案,结合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使发挥真正的导学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有效地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子书.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导学”的实施现状及改善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崔恒苗.高中数学导学案编制和使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徐静静.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途径分析[J].高考(综合版),2015,09:114.

上一篇:阶级社会消失了吗-马原读书笔记下一篇:一秘书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