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

2024-05-04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精选6篇)

篇1: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意识障碍

持续多功能心电监测,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呕吐抽搐及肢体运动情况,观察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绝对卧床,保持病室环境舒适、安静。2.脑灌注异常

持续氧气吸入2-4L/小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遵医嘱及时准确使用脱水利尿药物,及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病情稳定后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清理呼吸道无效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患者持续吸氧,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痰液黏稠者,可以遵医嘱予以雾化吸入,帮助稀释痰液,不能自行咳痰者,及时给予吸痰,保证有效通气,气道功能严重受损及短时间内不能清醒的患者,及时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遵医嘱保证病人充足的液体入量,以利痰液的稀释。

4.低效型呼吸形态

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节律、频率及血氧饱和度,遵医嘱正确使用呼吸机,使用呼吸机时,注意观察呼吸机的运作情况及呼吸机的参数,及时消除报警因素,管路连接紧密,防止漏气,观察患者对呼吸机的耐受情况,及时协助医生调节参数值,积液瓶及管路中的积水及时倾倒,每周更换管路两次,注意无菌操作,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密切观察水封瓶内水柱波动情况,有无气体及液体溢出,并作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5.体温异常

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高热时遵医嘱予以一般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以降温毯物理降温,或酒精擦拭。行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再测量体温一次并记录。体温不升时,注意保暖,禁用热水袋。遵医嘱及时准确使用抗菌药物,及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6.排便形态的改变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大小便的量、性质、颜色等并报告医生。必要时保留标本送常规检查或培养。轻度腹泻时应注意保护肛周皮肤,便后用软纸揩拭以减少机械刺激,用温水清洗,涂油膏于肛门周围,以保护局部皮肤。腹泻严重时,应暂禁食,给予止泻药;便秘时,嘱病人切忌用力排便,给予粗纤维、易消化饮食,必要时遵医嘱口服缓泻剂或使用开塞露通便。小便失禁,给予保留导尿,加强尿管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采用间断放尿,鼓励病人多饮水,定期更换尿管及尿袋。体温的异常 7.头痛

密切观察患者头痛的性质、程度及生命体征,定时准确使用脱水剂,持续氧气吸入,病情稳定后抬高床头15-30度,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如出现剧烈头痛及时通知医生,防止再出血的发生。限制患者家属探视时间,给患者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8.焦虑

工作人员表现出自信,镇静和善解人意。建立优良的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建立良好 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重视患者的主诉,鼓励其表达自身感受,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重视对患者精神情绪变化的监控,及时干预,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及掌握自我护理方法,增强自信,指导家属对患者的照顾,使患者感受到来至家庭的照顾和关心。

9.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协助病人翻身拍背,给予晨晚间护理,早期行语言及肢体功能锻炼。10.知识缺乏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疾病的病程及预后,评估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向家属讲解有关知识,如头部损伤类型,CT的结果和护理计划。向家属提供最新的病情变化,鼓励家属给病人沟通交流,多带些喜爱的音乐磁带,促使患者苏醒。

11.语言沟通障碍

根据不同的失语类型,分别采用语言交流、自制图片、提供手写板、自编手语暗号等方式与病人交流,在与病人交流时,护士应始终保持微笑,态度诚恳,理解病人,尊重病人。12.躯体移动障碍

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是保证肢体功能顺利康复的前提。仰卧或侧卧位时,头抬高15~30度。下肢膝关节略屈曲,足与小腿保持90度,脚尖向正上。上肢前臂呈半屈曲状态,手握一布卷或圆形物。功能锻炼每日3~4次,幅度次数逐渐增加。随着身体的康复,要鼓励病人自行功能锻炼并及时离床活动,应严防跌倒踩空。同时配合针灸、理疗、按摩加快康复。(1)上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手置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转运动;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运动。(2)下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膝关节略下方,使髋膝关节伸、屈、内外旋转、内收外展。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个趾的活动 13.潜在并发症:(1)营养失调

改善营养状况,维持机体需要量,禁食期间,向病人讲解禁食重要性,以取得病人配合。可以进食的病人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的少渣饮食。(2)电解质紊乱

监测皮肤的一般情况并记录。补足充足的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采集血标本,测定电解质,血气分析监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情况,及时纠正酸中毒,使酸碱保持平衡。如发现有异常,遵医嘱准确使用药物等。(3)皮肤黏膜完整性受损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好记录,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局部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局部长期受压。提供一些有效的减压装置,如气垫,防止皮肤受损。定时协助患者作被动性肢体运动,并保持功能位,鼓励病人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水分,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遵医嘱使用高渗溶液时,如甘露醇要注意观察尿量和颜色,同时要加强巡视,避免药物漏出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静脉泵入氯化钾时,应从中心静脉泵入,以防药物外渗造成皮肤组织坏死或溃烂。(4)感染

定时给病人翻身,拍背,及时吸痰,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气道湿化。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切口敷料,吸痰管每次更换,吸痰后听诊肺部。每日会阴护理两次,定时更换引流袋。监测体温的变化,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长期卧床病人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行口腔护理一日两次,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并发症,每日行晨晚间护理,会阴擦洗,留置尿管应定时夹闭尿管,定时放尿,以尽早拔管。妥善固定头部引流管,防止管道扭曲,折叠或滑脱,注意引流袋的高度,低位引流,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5)再出血

保持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限制陪伴探视,维持血压平稳。避免用力咳嗽、解便、喷嚏、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如病人在情绪稳定下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发作、昏迷甚至去皮质强直及脑膜刺激征明显增加,多为再出血。(6)下肢深静脉血栓

根据病情适度活动下肢,配合肢体气压治疗促进静脉回流。观察双下肢有无肿胀,定时测量腿围并记录,观察双下肢皮肤色泽及皮温,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患肢制动抬高,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7)上消化道出血

观察胃液及大便的颜色,如胃液呈咖啡色或红色,提示胃出血,给予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或遵医嘱药物止血。(8)体液不足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体重的变化,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9)受伤的危险 躁动不安的患者,给予约束带适当约束肢体及躯体的活动,避免发生意外拔管及抓伤、撞伤,同时给予床档保护,防止发生坠床,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镇静。患者下床锻炼时,注意做好保护措施,防止跌倒。常见护理诊断名称:

脑组织灌注异常、意识障碍、清理呼吸道无效、有窒息的个危险、低效型呼吸形态、体温异常(体温过高、体温过低)、排便形态的改变(便秘、腹泻)、疼痛、感知改变(视、听、运动、味、触、嗅觉)、定向力障碍、引流异常、有呼吸机依赖的可能、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睡眠障碍、舒适的改变、活动无耐力、生活自理能力缺陷、躯体移动障碍、有废用综合征的可能、肢体失用性萎缩/畸形、有植物生存的可能、沟通交流障碍、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

篇2: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

第一节 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

1、加强病情观察

(1)意识状态是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指征。

传统方法根据语言刺激、痛刺激、生理反应、大小便自理情况、配合检查情况可分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五项。

Glasgow昏迷评分法:评定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得分相加 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15分表示意识清醒,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分数最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2)瞳孔:瞳孔变化可因动眼神经、视神经一级脑干部位损伤引起,对估计患者的预后及定位有重要意义,应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的灵敏性等。

A 双侧瞳孔不等大,一侧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货消失,并伴有意识障碍,对侧肢体瘫痪,提示有脑受压及脑疝,一般受压部位多在瞳孔扩大侧。

B 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差,为脑损伤的特征,有无间接对光反射可鉴别视神经损伤与动眼神经损伤。

C 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对光反应消失,伴深昏迷,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危症象。

(3)生命体征:患者的T、P、R、BP等定时测量,危重者15--30分钟测量1次,如出现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慢而深,血压进行性升高,应警惕脑疝的发生体温降至正常或有增高,应考虑切口、颅内、肺部或泌尿感染。

(4)肢体: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

(5)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2.护理措施

(1)体温在38.5℃以上,按高热常规处理,首先考虑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等。

(2)烦躁不安是禁用迷醉药(冬眠疗法除外)必要时可给一般镇定剂,如安定、鲁米那等,应上栏床架,防止坠床。

(3)排尿困难者,定时按摩膀胱,伴有尿潴留时,留置导尿袋,尿失禁时男性可用阴茎套,前端开一小口套在阴茎上 并接引流袋及尿袋,女性可按时接尿,随时更换床单,保持会阴干燥。

(4)便秘3天以上这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通便,颅内压增高时禁用大量液体灌肠,如发生消化道出血,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或柏油样大便、血压下降等应按医嘱给予止血剂,输血补液等。

(5)保持呼吸道通畅,严重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早期需吸氧气。(6)患者康复时需加强营养,注意语言、肢体、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

二、神经外科术前护理

1、按外科疾病术前护理。

2、术前1天剃头,并将头部洗净(颅后窝手术备皮包括颈部及肩部)。

3、颅内压增高患者,术前按医嘱给予脱水剂,书中需用脱水剂时,术前应留置导尿管。

4、头部置脑室引流患者,送手术室前应夹住引流管,并用纱布引流管远端。

5、昏迷患者应彻底吸除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神经外科术后护理

1、按外科疾病术后护理。

2、患者全麻未清醒时,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切口受压,清醒后,血压正常者可抬高床头15--30°,以利头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昏迷患者侧俯卧位,并发休克者取休克卧位。一般大肿瘤切除后,为了防止脑干突然移位,24小时内手术切口部位保持在头部上方。

3、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以免误吸,及时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舌根后坠时可用舌钳将舌牵出后放置口咽通气管,定时翻身并扣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必要时早期行气管切开术。

4、术后24小时禁食,输液维持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术后早期应限制液体及钠盐纳入量,成忍忍每日输液量不超过1500--2000ml,以10%葡萄糖为主,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限于500ml以内,每分钟15--30滴,昏迷时间较长者可用鼻饲。

5、切口敷料湿透时应随时更换,如切口大量渗血,渗液或患者高热,诉切口疼痛,及时报告医师检查切口。

6、五官护理:A、眼睑不能闭合者,应涂眼膏保持角膜湿润,必要时眼睑缝合。B、有耳鼻脑脊液漏者应取半卧位,抬高床头15--30℃,禁止坐鼻腔、耳道冲洗、填塞,滴入药液及腰穿或从鼻腔抽吸分泌物,必要保持耳道鼻腔清洁。C、昏迷患者每天口腔护理1--2次,口唇干裂涂以润滑油。D、有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7、每日2--3小时翻身一次,并用50%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床铺整洁及皮肤干净,预防褥疮发生。

8、大小便护理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

9、术后早期(尤其是术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有无并发颅内血肿的征象,一旦出现及时抢救。

第二节

颅内压增高护理

颅内压持续高于200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三大病症时称颅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所共有的综合征。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变化,警惕颅高压征象的发生,必要时可做颅内压检测。

2、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持续或间断吸氧,改善脑缺氧。

3、控制液体摄入量,不能进食者,成人每日补液不超过2000ml,神志清醒者,可于普通饮食,但需适当限盐,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舌根后坠者放置口咽通气道,咳痰困难者,尽早行气管切开手术,定时翻身拍背,以防肺部并发症。

5、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及时治疗感冒、咳嗽,给缓泻剂或低压小剂量灌肠,禁忌高压灌肠。

6、避免情绪激动,及时控制癫痫发作。

7、脱水治疗期间,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脱水药物应按医嘱定时、反复使用,停药前逐渐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激素治疗有引起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增加感染机会等不良反应,应加强观察及护理。

8、高热患者及时给予有效降温措施,头痛适当应用止痛剂,禁用吗啡,杜冷丁,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9、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求,适当保护患者,避免外伤。

第三节

颅脑损伤护理

颅脑损伤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露骨及脑组织的损伤,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合并存在。颅脑损伤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与脑损伤,三者可单独发生或合并存在。急性颅脑损伤分为轻、中、重三型。临床表现:医师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及偏盲等。颅底骨折可出现脑脊液耳漏、鼻漏。严重脑外伤可发生脑疝危及生命。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根据病情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头偏西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2)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肢体活动情况,侧T、P、R、BP两小时一次,生命体征稳定或四小时一次。

(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雾化吸入,必要时配合医生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休克、脑疝。对已发生脑疝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滴注脱水药。开放性颅脑损伤引起失血性休克,应给予仰卧中凹位。遵医嘱补充血容量,注意保暖。

(5)积极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如备头皮、备血及抽血化验等。

(6)有脑脊液耳漏者,头偏向一侧,以便引流,有鼻漏者,避免挖鼻孔、打喷嚏和咳嗽,严禁填塞或用水冲洗耳、鼻,以免引起 逆行感染。

2、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T、P、R、BP两小时一次,生命体征稳定或四小时一次,并做好记录。

(2)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雾化吸入,必要时配合医师行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3)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4)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脱水治疗,确保暗示后、足量使用。(5)高热的护理:感染或颅脑损伤均可引起高热。对中枢性高热多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行冬眠低温疗法。

(6)躁动者适当加以保护,以防外伤及意外。

(7)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基础护理,口腔护理BId,定时翻身扣背,防止坠积性肺炎及压疮的发生,眼睑闭合不全者,给予眼药膏保护,保持肢体功能位,每日按摩或被动运动,防止肢体挛缩。

(8)饮食:清醒者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不能由口食者给予鼻饲。

第四节

颅内肿瘤护理

颅内肿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按其组织来源常见有:A、神经胶质瘤 B、脑膜瘤 C、垂体肿瘤 D、听神经瘤等。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颅内压增高及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两大部分。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感觉障碍、视力减退、精神症状和语言障碍等。以手术治疗为主,可辅助放疗、化疗等。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病情变化。测T、P、R、BP四小时一次,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缓脉、血压升高等症状时,提示有发生脑疝的可能,应立即告之医师出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3)颅内压增高的护理。(4)注意保护患者:对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加以保护,如运动障碍患者卧床休息,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放置床栏,督促癫痫患者按时服药,健忘患者防止走失等、(5)积极做好术前特殊检查机手术准备。(6)其他同神经外科手术前准备、2、术后护理

(1)同神经外科术后护理。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和肢体活动,测T、P、R、BT两小时一次,稳定后四小时一次。如意识障碍加重,病侧瞳孔扩大,提示颅内出血,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清醒后床头抬高15--30℃,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以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保持出入量平衡。静脉补液时,注意控制液体速度及入量,遵医嘱及时输入脱水剂。

(5)有脑室引流管者,按脑室引流护理。

(6)骨窗护理:去骨瓣的患者脑组织外只有头皮保护,易受伤,应加强保护。如骨瓣处张力较大或组织膨出,说明颅内压高,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

(7)功能锻炼:术后患者常用偏瘫或失语,应加强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必要时行高压氧、针灸理疗治疗。

第五节

椎管内肿瘤护理

椎管内肿瘤是指发生于脊髓本身及椎管内与脊髓临近的组织原发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的总称,又称脊髓肿瘤。包括髓内、髓外硬膜下及硬膜外肿瘤。主要表现为肿瘤进行性压迫损害脊髓和神经根,致受压部位一下肢体瘫痪和大小便失禁。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刺激期、脊髓部分受压期、脊髓瘫痪期。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教会患者自我放松和注意力转移来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2)、安全防护:嘱患者卧床休息,防止跌倒摔伤、烫伤。

(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翻身拍背两小时一次,防止压疮和坠积性肺炎。

2、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测T、P、R、BP两小时一次,平稳后没四小时一次,并做好记录。

(2)、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尤其是颈部及高位胸髓手术后,需注意病人呼吸及排痰情况,如呼吸困难应吸氧,痰鸣时应辅助排痰或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3)、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高颈段手术 患者因有寰椎减压应用马蹄枕或沙袋固定头部,2小时翻身一次,采取周线翻身,即头、颈、脊柱呈一条直线。

(4)、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量及性质并做好记录。

(5)、严密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38.5℃时,应给予无力降温或药物降温。

(6)、术后留置尿管,做好,泌尿系护理,一周后将尿管夹闭,4小时开放一次,以刺激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有排尿反射时可拔出尿管。若有便秘可给予缓泻剂,必要时行低压灌肠。

(7)、如有吞咽困难,可留置胃管鼻饲,腹胀者肛管排气或胃肠减压。

(8)、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9)、加强功能锻炼:按摩四肢,保持肢体功能位,温水擦浴Bid,防止极弱萎缩,促进早日康复。卧床2周后,根据患者病情可下床活动,要有专人保护,防止跌倒。

第六节

垂体瘤护理

垂体瘤是发生于腺垂体的良性肿瘤。发展甚慢,以嫌色细胞瘤最常见,嗜酸性次之。主要症状有内分泌功能障碍和视力减退,需综合治疗,手术治疗包括:经颅垂体瘤切除术和经口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前3日常规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滴鼻、漱口液漱口,每日3--4次,滴药时采取平卧仰头位,使药液充分进入鼻腔,预防术后伤口感染。

(2)、有明显垂体给你低下者,术前2--3天开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Dxm等。

(3)、皮肤准备:经蝶窦手术患者需剪鼻毛,观察有无口鼻疾患,如牙龈炎、鼻腔疖肿等。如有感染存在,则改期手术。另外还要行右股内侧备皮10--20cm。以备手术中取皮下脂肪填塞蝶鞍、(4)、其他同神经外科术前护理。

2、术后护理:

(1)、其他同神经外科术前护理。

(2)、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变化,麻醉清醒后应侧BP、P、T。2--4小时一次,观察瞳孔对光反射是都恢复,并记录。

(3)卧位:未清醒时取平卧位,清醒后拔出气管插管。有脑脊液鼻漏者应去枕平卧7--15天,物脑脊液鼻漏应抬高床头15--30°。

(4)、伤处理:若无脑脊液鼻漏者,术后3日左右拔除鼻腔引流条,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鼻,每日4次,每次2--3滴,防止感染,若有鼻漏者,术后5日左右拔除鼻腔引流条,拔除鼻腔引流条后用棉球或纱布填塞鼻腔。股内侧伤口隔日换药1次,10日后拆线。

(5)口腔护理:口腔内有伤口,应每日做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口腔干燥应用湿纱布盖于唇外,保持口腔湿润。

(6)、并发症护理:

A、颅内出血:常在术后24小时内发生,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B、尿崩症:注意烦渴、多饮、多尿等情况,监测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留尿检查尿比重及尿糖。

C、脑脊液鼻漏:常发生在手术后3--7日,拔除鼻腔填塞纱条后,观察患者鼻腔有无清亮液体流出,禁止经鼻吸痰,可教会患者将痰吸入口中吐出。

D、垂体功能低下:常发生于术后3--5日,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应坚持血钾浓度,与低血钾相鉴别,遵医嘱给肾上腺皮质激素。

(6)、注意视力变化。

第七节

颅内动脉瘤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动静脉异常改变产生的脑动静脉瘤样突起,好发于组成脑底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或分叉部。主要临床变现为:突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脑膜刺激征等。以手术治疗为主,常采用动脉瘤栓塞术,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及穿刺栓塞动脉瘤。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刺激,保持情绪稳定。(2)、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3)、合理膳食,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低压灌肠。(4)、尿失禁者留置尿管做好泌尿系护理。

(5)、若伴有癫痫者注意安全,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记录抽搐时间,遵医嘱给予抗癫痫及镇静药。

(6)其他同神经外科术前护理。

2.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测T、P、R、BP每两小时一次,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四小时一次。

(2)、保持低流量吸氧,观察肢体活动感觉情况。

(3)、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量了、色及性质变化,若有异常及时告诉医师处理。

(4)、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情绪激动剂剧烈活动,减少刺激,防止癫痫发作。床旁备好抢救用品,防止意外发生。

(5)、遵医嘱,及时给予20%甘露醇加Dxm8--10mg,减轻脑书肿或泵入尼莫地平针剂以减轻脑血管痉挛,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

(6)、做好心理护理。

(7)、其他同神经外科术前护理。

第八节

颅内动静脉畸形护理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一团先天性发育异常的脑血管,其体积可随人体发育而生长,动静脉畸形形成的继发性病变有出血、盗血。手术是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根本方法,包括血肿清除术,畸形血管切除术,供应动脉结扎术,介入放射治疗栓塞术。目的在于减少或消除颅内动静脉畸形再出血,减轻盗血现象。脑血管造影时诊断该疾病主要手段。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测T、P、R、BP每两小时一次,平稳后改为每四小时一次。

(2)、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防止畸形血管破裂或出血。

(3)、加强病人安全防护,避免癫痫发作时受伤。

(4)、做好健康宣教。如合理饮食,多食含纤维素食物,防止便秘,必要时可给予开塞露或缓泻剂。

(5)、危重病人应积极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如备皮、备血。颅内如有出血应立即急诊手术。

2、术后护理:

(1)、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测T、P、R、BP每两小时一次,平稳后改为每四小时一次,并做好记录。

(2)、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低流量吸氧。

(3)、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后应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4)、术后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量、色、性状。做好记录。如果短时间内引流大量血型液体,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5)、病人如有癫痫发作,口腔内应立即置口咽通气导管,遵医嘱给予镇定剂及抗癫痫药物,加用床档保护并约束四肢,防止坠床。

(6)、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食物,以增加组织的修复能力,保证机体营养供给。

(7)、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第九节

颈动脉狭窄剥脱术护理

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缺血性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颈动脉内剥脱术(CEA)已成为外科治疗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的一种主要方式。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保持血压平稳,患者情绪稳定。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意识变化,防止脑梗塞,观察肢体感觉情况并记录。持续心电监护,早期发现有无心肌缺血现象,保持血压稳定,防止血压过高引起颈部伤口出血,术后24小时限制颈部活动,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压迫气管现象。

(3)、严密观察颈部情况,早期发现颈部有无假性动脉瘤(常见症状是可触及一个搏动性肿块)。

(4)、拔管后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情况,了解无喉返神经损伤引起声嘶,患者进食后,观察呛水、逆咽情况,了解有无神经损伤。

(5)、术后遵医嘱按时使用抗拧药。

第十节

冬眠低温疗法护理

冬眠低温疗法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低患者提问,以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改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适用于原发性脑干损伤,广泛性脑挫裂伤,术后预防脑水肿的发展,接触中枢性高热,剧烈头痛、烦躁不安及顽固性呕吐等。护理措施

1、将患者安置于单人房间,由专人护理。室内光线宜暗、试问18--20℃。

2、根据医嘱给予足量冬眠药物。如氯丙嗪、异丙嗪等。

3、待自主神经被充分阻滞,患者御寒反应消失,进入昏睡状态后,方可加用物理降温措施,物理降温方法可采用头部戴冰帽,在颈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主干动脉表浅部位放置冰袋,减少被盖冰毯或冰水浴巾等方法。定时局部按摩,以防冻伤。

4、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1℃为宜,体温降至33℃,腋温31--33℃较为理想。体温过低易诱发心律紊乱。低血压、凝血障碍灯并发症,体温高于35℃,则疗效不佳。

5、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和神经系统病症,若脉搏超过100次/分,收缩低于100mmHg,呼吸次数减少或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师。

6、每日液体入量不超过1500ml,低温时患者肠蠕动弱,应观察有无胃潴留、腹胀、便秘、消化道出血等。

7、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翻身时,动作要缓慢、轻稳,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8、缓慢复温,冬眠低温治疗时间一般为3--5天。停用冬眠低温治疗时,应先停用物理降温,再逐步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相同剂量的药物维持时间直至停用,避免体温大起大落。

第十一节

脑血管造影护理

参见内科部分第五章第十一节“脑血管造影术护理”内容。

第十二节

脑室引流护理

脑室引流是通过颅骨钻孔或锥孔穿刺侧脑室,使脑脊液经过引流管流出脑室,以降低颅内压的有效治疗方法。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护理措施

1、引流管应妥善固定,翻身或搬动时应防止脱出,烦躁患者或儿童更应严防导管脱出。

2、更换敷料及引流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3、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折叠、阻塞引流管。如引流管不通,可轻轻向外挤压引流管,或用注射器轻轻抽吸。

4、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使脑脊液缓慢外流。术后早期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因此,术后早期应将引流袋适当挂高,减低流速。搬动患者时应暂时关闭引流管。

5、记录每日脑脊液引流量,观察其性状。颜色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颅内感染患者引流量可适当增加,发现脑脊液颜色呈鲜红色,患者有意识障碍应及时通知医师。

6、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更换引流袋。引流管放置时间一般3--5天,拔管前应加管观察数小时,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可拔管。

第十三节

中枢性高热护理

中枢性高热是视丘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累所致,多见于脑室周围肿瘤术后及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瞳孔缩小、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中枢性高热的特点是颜面部、颈部、上胸部皮肤发热、出汗,而躯干下部、四肢不出汗,甚至指端阙冷,这种高热的护理基本与其它原因的高热不同。但有相同的特点。护理措施

1、凡引起中枢性高热的手术或脑损伤术后,应1--2小时量体温一次,如体温逐渐升高,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2、预防手术后中枢性高热,可于手术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术后使用冬眠低温疗法。

篇3: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

1 意外拔管

神经外科患者监护的仪器多, 身上管道多, 再加上意识障碍的患者常有躁动, 在约束不当时, 常趁人不备自动拔管, 若拔除各种颅内引流管可能导致手术的失败, 拔除导尿管会损伤患者尿道黏膜。

2 坠床、跌倒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多, 大多存在意识障碍, 躁动不安, 癫痫发作, 肢体功能障碍, 视力、视野受损等情况, 如果病床设计不合理, 没有防护栏或床上、床边缺少辅助设施, 约束带使用不当, 均可导致患者坠床的危险。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家属陪伴少, 夜班护士相对少, 有些患者自尊心强不愿呼叫护士, 在没有人协助的情况下, 下床行走, 容易跌倒。

3 皮肤受损

神经外科患者大多长期卧床且存在感觉运动障碍, 感知异常加之营养低下致全身抵抗力低, 各种检查治疗搬动不当等均易发生皮肤受损, 患者大多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 对血管及皮肤刺激性强, 加之病员躁动致针头滑脱, 液体溢致皮下, 导致皮肤损伤、坏死[1]。

4 误吸

4.1 非空腹状态下急诊手术, 不能保证胃处于排空状态, 全麻状态下吞咽, 咳嗽反射消失, 颅内压增高引起喷射性呕吐, 胃内容物极易向气管反流, 而导致误吸发生[2]。

4.2 昏迷病人长期鼻饲, 鼻饲易引起误吸[3]。

4.3 颅内肿瘤压迫面神经或后组颅神经受到损伤, 患者出现面瘫和吞咽困难, 喂食不当可发生误吸。

4.4 伤人和自伤, 神经外科患者因外伤、肿瘤、手术及电解质紊乱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有时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 如躁狂、攻击行为等, 易发生自伤, 伤人事件[4]。

5 防范措施

5.1 加强护士安全意识教育

护士要具备高度的护理安全意识, 加强自身学习, 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掌握神经外科各种疾病的护理。

5.2 防止意外拔管

5.2.1 各种管道要留有足够长度, 并妥善固定, 尽快做好管道标识, 标识管道名称、日期、责任人, 以帮助观察管道有无不全滑脱或定期更换。

5.2.2 对意识清醒者要讲解留置管道的作用, 注意事项, 不适反应, 对意识障碍, 躁动患者要给予有效镇静和约束。

5.3 改变工作模式及排班方式, 强化基础护理, 避免患者坠床与跌倒

5.3.1 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小组包干与护士包干两种模式, 患者的每一项护理工作均具体地落实到当班临床护士。

5.3.2 患者入院时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导致坠床, 跌倒的内、外在因素, 对有跌倒或坠床风险的要加强巡视, 勤整理病房, 协助病人生活护理。

5.3.3 对有跌倒或坠床风险的患者, 入院时即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 健康宣教, 要求24h有一位家属陪而不护、对病情危重、昏迷或躁动病人, 一级护理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的患者, 护士不仅切实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还要重点定时进行观察。

5.3.4 昏迷或躁动病人必要时要用约速带, 并注意约速给病人带来的损伤, 固定好病床, 床档要随时开起, 将必需物品安置在病人的可及之处。

5.3.5 地面保持干燥无水, 房间内照明良好, 病房内物品摆放有序, 床旁无杂乱物品。

5.3.6 对易跌倒的患者活动时要有人陪伴, 保证病人鞋袜合适, 可提供防滑鞋。

5.3.7 对用镇静药的患者要观察病人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5.3.8 按病人需要提供辅助用具, 外出检查时应有专人陪护。

5.4 皮肤护理

5.4.1 加强营养,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钙、锌等的饮食, 必要时可以肠内途径与肠外途径相结合补充营养。

5.4.2 减轻局部压迫, 定时变换体位防止病人同一部位受到长时间的持续压力, 使用气垫床或翻身床等。

5.4.3 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

5.4.4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对擦伤的创面要换药处理。

5.4.5 热水袋必须在护士的指导下方能使用。

5.5 防止误吸

5.5.1 呕吐患者要及时吸尽口、鼻呕吐物、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5.5.2 对颅内肿瘤压迫或后组颅神经损伤引起的吞咽困难, 喂食时应缓慢, 少量多餐, 待口中食物全部吞咽下去后, 再喂第2口, 必要时给予鼻饲, 鼻饲时抬高床头15°~30°。

5.6 防止伤人和自伤

对于躁动有攻击行为的患者要戴上棉手套, 加强约束和镇静。

护理安全是医院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 基层医院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 危重患者多, 基础护理工作繁重, 而护士配置相对不足[6,7], 在这样三多一少的情况下, 如何保证护理质量, 给病人创造一个安全、优质的护理环境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神经外科,安全措施,护理

参考文献

[1]张燕红.神经外科躁动患者安全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 (7) :21-22.

[2]何秀珍, 邹依然.9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4, 20 (23) :257.

[3]程艳爽, 王建荣.鼻饲病人易误吸的原因及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8) :618-619.

[4]关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意外拔管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误诊误治, 2010, 23 (7) 683.

[5]王艳敏.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 2008, 3 (6) :121.

[6]王建英, 曹岳蓉.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9) :9.

篇4: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

关键词: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49-02

近年来,神经外科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的递增,且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严重退化,抗病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神经外科老年患者越来越成为神经外科疾病的主要人群。神经外科疾病常常伴随呼吸、消化、内分泌、循环等多个系统疾病,是一项临床护理工作重大的疾病,对常见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调查研究的患者有80例,其中男患者46例,女患者34例,平均年龄为68岁。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15例,颅内肿瘤患者8例,脑外伤患者1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5例,伴随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有11例,伴随糖尿病疾病的患者有9例,伴随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患者有4例,肺功能不全患者有2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有1例,患者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有9例,患有慢性肾炎的患者有4例。

1.2临床特点

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协调能力差,自主防御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低下,反应迟钝,对突发事件难以掌控,颅脑损伤具有叠加性,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高,且存在很高的死亡率,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活动比较特殊,难以掌握他们的临床心理状态。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萎缩的脑组织弹性较差,容易导致脑组织破裂出血、血管硬化,且难以控制出血量,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结果

护理方法

2.1环境护理

陌生的医院环境、地面过干或过潮、桌椅的摆放位置、床的摇动幅度等的不适都会导致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摔伤、伤及头部,引发病情的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护理工作人员要在患者住院前,强调并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及时的基于患者生活所需,避免患者的二次或多次伤害。

2.2疾病护理

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颅腔空间比较大,其脑皮层神经细胞可以直接较少20%-25%,肿瘤在增长扩大的过程中颅内高血压症状并不明显,会阻碍病情的准确诊断、及时治疗,不明显的临床表现症状大多体现为:患者产生定向力障碍、表情淡漠、记忆力下降。如果不加以重视,会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护理工作人员要加强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力度,细心观察记录,并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详细说明疾病发作的不可预知性,激发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重视程度,让患者及患者家属积极的参与到疾病护理工作中,对于陷入昏迷烦躁状态的患者要进行及时的疏导,并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护理救助措施。

2.3病情观察

护理工作人员主要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生命体征变化、头痛呕吐症状变化以及肌力变化。在观察病情发展状况的过程中,要实时的、连续性的判断患者意识障碍以及无意识障碍的发展程度、瞳孔大小以及对光反应程度的变化情况、肢体肌力的活动情况等,并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病情主诉,针对其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尽可能的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的稳定性,避免颅高压危象,避免脑疝的发生,将详细的患者病情主诉以及病情判断记录在案,在交接班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及时、全面、客观的承接,并与医生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预防病情的恶化。

2.4并发症监测

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常常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免疫系统疾病、慢性肾炎等多种并发症,且疾病具有叠加效应。并发症的发作常常掩盖神经外科疾病发作,严重阻碍着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加强并发症监测,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是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关键,护理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并发症监测工作,严格区分开神经外科疾病与并发症。

2.5并发症护理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护理,减少探视,做好患者的心理调适工作,预防血压的波动;对糖尿病患者做好饮食宣教,严格控制患者的摄糖量,血糖、血脂较为理想时,对其进行治疗;对肺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的患者,进行实时的翻身、拍背、雾化、清痰等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影响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6营养支持

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牙齿松动,进食量减少,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这些都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强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从而加重神经外科疾病程度。因此,要重视患者的营养补给,护理工作人员要针对性的提供营养进食的辅导,且要通过静脉补充血浆、白蛋白,全面改善患者体质,增强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耐受力。

2.7心理护理

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都具有恐惧感、缺乏安全感,护理工作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他们鼓励,多关心、陪伴、鼓励患者,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们,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是患者对其信任,感受到安全感,从而促进患者调整好心态,配合治疗。

3、讨论

做好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采用适当科学的护理方法,诸如:环境护理、疾病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监测、并发症护理、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严格把控好彼此之间的关系,真心实意的为患者提供专业的临床护理服务,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恶化,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是要特別注意细心观察、记录、事实上报,这样才能掌握好神经外科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最佳治疗时间,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总的来说,做好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以及身体健康的恢复,也可有效缓解护患矛盾,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巍,刘晶玉,牛运祺等.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9):247-248.

[2] 孟晓琳.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护理统筹规划[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3,16(4):237-237.

[3] 张婉.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23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29(4):395-397.

[4] 周丽萍,张隽.老年急诊患者疾病谱分析及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2013,(15):31-32.

篇5: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

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50-60岁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占脑血管意外病例的20-30%,男性多于女性,常因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而引发。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障碍、呼吸急促、脉搏缓慢、血压升高,继而出现偏瘫、大小便失禁,重症者出现昏迷、完全性偏瘫及去闹强直,有时可伴发消化道出血。心理护理

急性期病人生命垂危,家属易产生焦虑、急躁情绪,应主动关心,体贴病人,稳定家属情绪,恢复期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出现悲观、忧郁或急于求成的心理,应正确引导病人循环渐进、持之以恒锻炼和治疗。饮食指导

1、急性期病人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2、限制钠盐摄入,防止水钠潴留加重水肿;

3、昏迷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每日4-5次、每次200-300ml;

4、恢复期病人予以清淡、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富含粗纤维的食物;

5、体质肥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热量摄入,忌食甜食及高脂饮食。术前指导

1、全麻者术前禁食10-12小时、禁水6-8小时、局麻者禁食4小时;

2、择期手术者,术前应保证睡眠、必要时可遵守医嘱给予镇静剂;

3、卧床时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4、避免诱发颅内高压的因素,如缺氧、躁动不安等;

5、择期手术的病人训练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因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出现便秘、尿潴留;

6、做好皮肤准备 术后指导

1、麻醉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以防误吸呕吐物;

2、麻醉清醒后6小时,无吞咽障碍时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啄渐恢复正常饮食;

3、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者,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

4、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脱出。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

5、神志不清、躁动者加床档,并适当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6、术后病人瘫痪肢体取功能位,给予被动功能锻炼、按摩等,病情平稳后鼓励病人主动功能锻炼,循序渐进,逐渐恢复自理能力;

7、语言障碍者,应耐心地从每一个单字、词汇教起,有时可借助图画来表达意思,逐步进行训练,勿因急于求成而训斥病人或因病人语言表达错误而对其取笑,以免影响病人的自尊。用药指导

1、使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甘油果糖时,输液速度要快,以保证血浆呈高渗状态,达到利尿作用;输液时肢体制动,以免液体外渗,造成组织坏死;

2、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应用降压药,不可擅自停药,不宜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以免血压骤降或过低导致脑供血不足。出院指导

1、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

2、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及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血压较高时,应限制钠盐摄入;

3、生活要有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切忌用力屏气;

4、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劳逸结合;

5、康复期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6、定期测量血压,门诊随诊。效果评价

1、病人及家属掌握各项护理措施的目的和意义;

2、病人及家属了解饮食和锻炼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

3、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病人家属掌握出院后家庭护理方法。

颅脑损伤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

颅脑损伤是指头发、颅骨及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通常在暴力作用下颅骨变形,颅腔内容物扭曲、挤压、延伸乃至撕裂。心理指导

颅脑损伤多为意外发生,病情急、伤势严重、威胁生命,病人及家属易产生恐惧心理,以致影响抢救和治疗。因此,应向家属讲明稳定情绪、争取时间、配合治疗的必要性,以取得支持。病情稳定后,需长时间进行精心的护理和康复锻炼,此时病人及家属易发生焦虑、烦躁情绪,应指导家属务必让病人时刻感到被关怀、理解和支持,增强病人的自信心。术前指导

1、体位: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 30度,保持头部与躯干的中枢处于同一直线上,以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脑水肿;

2、饮食指导:伤后清醒无手术指征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有消化道出血者暂进食;全麻手术者,术前10~12小时禁食,6~8小时禁水,以防术中误吸;

3、防止坠床,加床档及留专人看护;

4、腰椎穿刺是确诊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必要方法,应取得家属的支持;

5、病情发生变化,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喷射状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时,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向家属解释;

6、出现脑脊液鼻、耳漏时,说明有颅底骨折,神志清醒者给予半卧位,昏迷者抬高床头15~30度,患侧卧位,以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硬脑膜裂缝处,有助于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

7、严禁作鼻、耳道冲洗、滴药和填塞,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感染,嘱病人勿挖耳、抠鼻,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以免鼻窦或乳突气房内的空气被压入或吸入颅内,导致气颅或感染;

8、向家属介绍大致手术过程及时间,取得家属配合。术后指导

1、体位: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全麻清醒、血压平稳后,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幕上开颅手术应卧向健侧,以免切口受压;幕下开颅手

术,需侧卧或侧俯卧位;吞咽功能障碍者应侧卧,以免口咽分泌物引起误吸,应使头部与脊柱的中枢在同一直线上,避免影响呼吸及颈静脉回流。

2、饮食:全麻清醒后6小时,无吞咽困难者可进少量流食,逐渐改为软食,术后48小时持续昏迷,吞咽功能障碍者给予鼻饲饮食,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时,避免摄入牛奶、糖类食物,以免引起肠胀气,有消化道出血者暂禁食,出血停止后方可试验饮食;

3、各种引流管护理方法:

(1)引流管的开口需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2)控制脑脊液引流量,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3)引流袋内口低于引流管出口位置,以免逆行感染;(4)防止引流管扭曲、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4、预防肺部并发症,鼓励咳嗽、咯痰,并及时吸出呼吸道痰液;严格无菌操作;

5、卧床时保持肢体功能位,术后早期进行肢体被动功能锻炼、按摩等,恢复期鼓励病人坐起主动锻炼,当病人能站起时,指导病人离床活动,并给予协助,逐渐恢复自理能力;

6、进行语言训练,从单字单词教起或借助图画训练,不可操之过急。出院指导

1、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2、有意识障碍及偏瘫者应注意安全,床上翻身活动、行走时需有人陪伴,防止发生意外;

3、向病人讲解语言及肢体功能锻炼时一个持续的过程,应持之以恒,通过再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

4、有继发癫痫者,需坚持服药;

5、随诊。效果评价

1、病人家属了解颅脑损伤后机体各种反应的发生原因;

2、病人及家属能配合各种护理计划的实施;

3、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癫痫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

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精神元异常放电所致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意识障碍、抽搐、大小便失禁、精神异常等。发作时原则上时预防外伤及并发症,在间歇期应定时服用抗癫痫药物。持续状态应从速制止发作,尽量减少发热、疲劳、饥饿、便秘、饮酒、惊吓、受凉、情感冲动等诱发因素。心理指导

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反复发作,病人心理负担较重,因有自卑感而孤独离群。要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讲解疾病知识,正确指导用药,防止诱发因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指导

1、进食要有规律,避免饥饿和暴食,忌烟、酒;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食物为主,减少钠盐摄入。

用药指导

1、治疗用药应从单一小剂量开始,不能控制时,可逐渐增加联合大剂量用药;

2、经药物治疗控制发作2~3年,脑电图随诊、癫痫发作消失者可开始停药,首先从复合治疗转为单一药物治疗以后逐渐减量;

3、间断不规则服药不利于控制疾病,且易发生癫痫持续状态。因此,不能突然停药或症状得到控制就自行停药;

4、苯妥英钠常有牙龈增厚,毛发增多、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眼震、小脑共济失调和失眠等副作用;

5、卡马西平有中性粒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嗜睡、眩晕、恶心、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宜饭后服用;

6、丙戊酸钠、苯巴比妥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如有乏力、嗜睡、恶心、上腹不适,及时通知医生。出院指导

1、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

2、减少诱发因素;

3、适当参加脑力和体力活动;

4、坚持服药不间断、不漏服或随意停药;

5、随身携带病历卡和急救盒,以便发作时抢救和治疗;

6、避免从事高空、水上、锅炉房、驾驶等危险性工作。效果评价

1、病人、家属掌握急性发作的处理方法;

2、能正确认识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3、能避免癫痫发作的诱因;

4、正确进食,戒烟、酒。

脑梗塞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

脑梗塞是指导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血管由于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坏死所致的脑软化。引起脑梗塞的根本原因是供应脑组织血液的颅外或颅内动脉发生闭塞性病变而未能获得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使局部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液供应之间发生超过一定限度地供不应求现象所致,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是由于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的病理改变,使血管腔变窄,最终完全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梗塞性坏死。脑栓塞是由于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供应脑部的动脉,造成血流阻塞而引起的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心理指导

因起病突然,同时出现瘫痪、失语,早期病人难以接受,往往表现为焦虑、易激惹,对以后的工作、生活丧失信心;后期出现抑郁、苦闷、悲观。因此,要与病人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讲解疾病的性质,治疗及愈后,稳定病人情绪,取得密切配合,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争取早日康复。饮食指导

1、饮食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血压者)、丰富维生素为原则,尽量避免进食动物脂肪和内脏、螃蟹等,多食瘦肉、蔬菜、水果;

2、控制总热量,少食多餐,切忌暴食;

3、戒烟、酒;

4、偏瘫病人进食时应从健侧喂入。

康复指导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头部不宜抬高,以保证脑部血液供应。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进行被动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长期卧床造成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期病人在他人保护下可进行床上、创下主动运动。老年人晨起时应安静10分钟后,再缓缓起床,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对于躁动不安者,应加床档,防止坠床或自伤。

言语训练首先从做吹起动作开始,利于这一动作转化发出“P”的语音,然后练习韵母发音,再读单词、句子,逐渐过渡到讲话。出院指导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酒,忌暴饮、暴食,进食清淡、富含维生素饮食;

2、坚持肢体功能锻炼;

3、保持情绪稳定,忌紧张、暴躁、兴奋过度;

4、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房颤等,如有肢体麻木、头晕等症状及时就诊;

5、坚持服药,定时复查血糖、血脂;

6、适当进行身体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效果评价

1、肢体功能锻炼达到预期效果;

2、病人出院后继续执行功能锻炼计划;

3、了解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遵医嘱合理用药;

4、皮肤完好无损。

腰穿的健康教育

腰穿 常用于检查脑脊液性质,对诊断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也可通过脑脊液动力学改变及常规生化检查,了解脊髓病变的性质,鉴别出血,肿瘤或炎症等疾病。检查指导

1、正常脑脊液平均为130ml,腰椎穿刺一般留取2~5ml不会影响健康;

2、穿刺时嘱病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板垂直,头部胸前前屈,双手抱双膝,紧贴腹部,使脊椎间隙增宽,便于进针;

3、嘱病人在穿刺过程中如有不适或预感咳嗽时,应立即通知医生,以便暂停操作,避免组织损伤;

4、穿刺后去枕平卧6小时,防止引起低颅压性头痛,若出现此症状,可嘱病人饮温盐水,头低位平卧休息24~48小时,出血或颅高压病人,穿刺后应取平卧位;

5、脑脊液压力增高,多见于颅内压增高性疾病,如脑肿瘤、颅内感染,脑组织挫伤并发脑水肿,癫痫持续状态等;

6、脑脊液压力降低见于严重脱水,慢性消耗性疾病,椎管部分或完全阻塞;

7、腰椎穿刺的并发症:

(1)虚性脑膜炎:腰穿后出现头痛及脑膜刺激症,此症1~2周后消失;

(2)脑疝;

(3)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硬膜下血肿;(4)腰、背痛;(5)感染。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㈠意识状态:反应病情的轻重,为护理的重点观察项目之一。除意识清醒外,一般将意识障碍分为嗜睡(唤醒后意识清晰)、朦胧(能喊叫,但意识不清)浅昏迷(意识不清但有疼痛反应)和昏迷(意识不清反应消失)四种不同程度,如发现病情恶化及时通知医师。

㈡瞳孔:也是重点观察项目之一,正常瞳孔直径2~3mm,对光反应灵敏。严重颅内压增高者可突然发生致命的小脑幕切迹疝(或沟回疝),表现为一侧瞳孔明显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同时也出现昏迷,应立即报告医师,协助抢救;当两侧瞳孔散大伴有病理呼吸或去脑强直时,表示脑疝晚期抢救药争分夺秒。

㈢生命体征:重危或手术后患者定期测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颅内压增高患者常出现“两慢一高”,即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此时要警惕脑疝的发生。当脉搏每分钟60次以下,呼吸每分钟14以下,收缩压在18.6kpa以上时,应立即通知医师,丘脑下部损伤,体温常明显升高,当超过38.5℃时应及时处理。

㈣头痛、呕吐和视力障碍,为颅内压增高常见的三个主要症状,应严密观察。躁动不安也长是颅内压增高、脑疝发生前的征象,应及时通知医师。

㈤肢体活动情况:如出现一侧肢体活动障碍加重,往往表示占位病变增大或为小脑幕切迹疝的一个症状,应及时报告医师。

脑内血肿护理原则

一、观察要点

1、随时观察意识的变化,如出现中间清醒期是典型的硬膜外血肿的表现。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肢体的变化,防止脑疝。

3、注意观察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4、如系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钻孔负压引流,应注意观察引流量,并保持通畅。

二、护理常规

1、同开颅术护理常规。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脑疝的前兆。

①意识:典型的硬膜外血肿意识变化昏迷→清醒→再昏迷,中间有清醒期。颞叶沟回疝形成后,中脑受压,上行网状结构传导中断,出现意识障碍。

②生命体征变化:血肿逐渐发展,脑组织受压发生移位,出现血压升高,呼吸很脉搏变慢。

③瞳孔:患侧瞳孔先缩小,后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

④锥体束证:病变对侧肢体出现中枢性瘫。

⑤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视乳头水肿。

颅脑外伤一般护理常规

1、按一般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床头抬高15度。

3、暂禁食。

4、观察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每半小时到一小时测一次,如有颅压增高、头痛剧烈、呕吐频繁、可考虑为脑疝先兆,应立即报告医师,同时做开颅手术准备。

5、昏迷病人遵医嘱记出入量。

6、剃去头发,有开放损伤者,注意伤口出血,保持敷料干洁,并观察有无其它部分的外伤或骨折的发生。

7、尿失禁、尿潴留者作持续导尿,安放留置导尿管时,注意无菌操作。

8、意识不清及躁动者应注意保护病人安全,但避免过分约束,不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避免深睡而影响观察意识变化。

9、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褥疮,保持室内安静。

颅骨骨折护理原则

一、观察要点

1、观察头部有无开放性伤口,伤口是否出血,量大小等。

2、观察脑脊液漏情况,如颅前窝骨折时,出现脑脊液鼻漏,以及特有的熊猫眼征,如合并嗅神经、视神经损伤,则引起嗅觉障碍,视力减退等;颅骨骨折时引起脑脊液耳漏,以及周围性面瘫,听力障碍、耳鸣等。

3、观察有无继发意识障碍,瞳孔改变及生命体征的异常,有无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等。

二、护理常规

1、对有耳、鼻出血或脑脊液鼻漏、耳漏、禁忌作冲洗、堵塞或滴入药物,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2、病人应采取卧位,床头抬高15~20º角,并要注意保持耳道、鼻腔清洁,尽量避免擤涕,打喷嚏和咳嗽。一般不作腰穿,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能量,丰富维生素的可口饮食。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等。

3、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脑脊液外漏情况,一般情况下,脑脊液漏一周内自愈,若脑脊液外漏加重或超过一个月仍未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4、注意观察伤后病情变化,有无意识障碍,生命体征有无改变,有无烦躁、恶心、呕吐及其它全身不适等,及时报告医师。

5、加强心理护理,开导病人,减轻负担,使病人心情愉快,促使早期痊愈。

头皮损伤护理原则

一、观察要点

1、观察伤口的部位、大小及出血量、深浅以及伤口内有无异物,伤口的边缘是否整齐、规则等。

2、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有无意识障碍,言语及肢体活动是否正常,有无恶心呕吐物的性状等。

3、观察生命体征有无异常,观察有无发热,呼吸困难,脉搏过缓或过快以及血压升高或降低等。

二、护理常规

1、头皮裂伤出血较多,且不易自行停止,须立即加压包扎止血,并尽早施行清创术,术前注意剃去伤口周围较大范围的头皮,冲洗伤口,清除异物,整修创缘,缝合伤口,并应用抗菌物和破伤风抗毒素等。

2、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伤后是否出现意识的改变,瞳孔是否正常,生命体征的改变以及肢体活动是否正常,有无头痛、呕吐等。

3、患者一般给予平卧或半卧位,给高蛋白、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可口饭菜,注意休息,勿参加重体力劳动等;勿使头部弄湿及着凉等。

4、注意心理护理,减轻心理负担,促使伤口愈合。

5、愈合期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等感染症状,及伤口愈合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治疗,按时拆线等。

颅脑损伤急救原则

一、颅脑损伤

因为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而引起,其发生与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即致伤因素和致伤方式而决定的。分为轻、中、重三型。

二、主要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

2、头痛呕吐

3、瞳孔改变

4、生命体征改变:早期因颅脑血肿或脑水肿引起。

5、神经系统症状:如运动障碍、失语、失明、视力障碍等。晚期合并颅内感染可出现明显脑膜刺激征。

6、头脑X线平片和CT扫描发现有骨折、颅内血肿、脑水肿等。

三、急救原则

1、维持有效呼吸

1.1、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

1.2、吸氧,进行有效心肺复苏。

1.3、呼吸有严重障碍时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1.4、呼吸功能不全时应给呼吸中枢兴奋剂。

2、加压包扎控制大出血,保护膨出的脑组织。

3、建立有效循环,纠正低血压。

4、休克患者先予抗休克治疗。

5、有颅内压高者快速静滴甘露醇,迅速降低颅内压。

6、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及坏死组织。

7、保证脑正常灌注压,改善脑循环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紊乱。

8、监护病情变化,防治并发症。

脑疝急救原则

一、脑疝

因脑部病变,脑水肿、血肿、脓肿等使脑部体积增大或受到挤压,使一部分脑组织由交通孔道移行,突出而形成。

二、临床表现

1、头痛剧烈,呕吐

2、意识障碍

3、瞳孔改变

4、生命体征改变:晚期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呼吸停止

5、神经系统症状

三、急救原则

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脱水。

2、吸氧。

3、呼吸骤停者,立即行人工呼吸。

4、手术治疗,清除原发病灶。

开颅术后护理

一、全麻术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误吸,清醒后床头抬高15 左右,以利头部静脉回流。

二、氧气吸入,及时改善脑缺氧。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未醒前,可保留气管插管,待病人有吞咽反射接近更醒时,吸净痰后拔管,如果呼吸不畅,舌后坠者可置入咽导管。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次,根据医嘱定时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并记录。术后24h内发现患者意识进行性障碍、瞳孔改变、脉搏慢、血压高,应考虑术后有并发颅内血肿和水肿的可能。要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五、饮食护理:根据病人状况、术毕24小时后酌情给予流食(清谈、易消化、高蛋白)。

六、预防脑水肿:术后24—72h为脑水肿反应高峰期,患者可表现为反应迟钝,眼睑水肿、头痛、呕吐、Bp偏高等颅高压症状。护理应注意:

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严重脑水肿反应或引起脑疝、危及生命。

② 按医嘱使用脱水剂、抬高床头30°。③控制氺钠摄入。

a 输液速度控制在30—40滴/分为宜

b 每日输液量不超过2000ml,生理盐水不超过500ml c 控制饮水量300~500ml/日

七、伤口闭式引流护理:伤口闭式引流是将到引流管放在瘤腔或硬膜下,直接将血性脑脊液式瘤腔残液引流至外接袋内。护理注意观察引流的量、色、速度,保持引流通畅,固定稳妥。

开颅手术前宣教

1、心理准备:向病人解释开颅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时无痛手术,要求病人不必紧张、恐惧,若术前睡眠不佳可口服镇静剂。

2、现身说教:待病人与已手术过的病人进行交流,使病人获得安全和信任感。

3、皮肤准备:术前14小时左右剃光头,对有毛囊炎、头癣、疖肿者治愈后再手术。

4、常规准备:配血,做普鲁卡因过敏试验,做抗生素过敏试验。

5、术前晚清洁灌肠,对有高颅压者应低压缓慢灌肠。

6、术前8小时禁食水。

7、卫生情洁准备:要求病人洗澡、更衣,剪指、趾甲。

8、术前晚与术前测体温,了解有无感染因素存在。体温37.5℃以上女病人月经期应停手术。

9、术前针注射以前要求病人洗漱完毕,排空小便,注射以后要求严格卧床休息,严禁下地,解释头晕、口干现象是正常反应,要求病人忍耐。

昏迷病人的护理

一、加强原发病的治疗。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如加强翻身,叩背、吸痰。

三、预防褥疮,定时更换体位,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无污。

四、口腔护理2~3次/日。

五、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六、饮食护理:鼻饲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全流食(匀浆液、混合奶、要素饮食)。

七、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尿潴留给予按摩挤压排尿,必要时留置尿管,并行膀胱冲洗2次/日。男性尿失禁患者,按小便接留器,每周更换1次。女性患者会阴冲洗2次/日。

八、保持大便通畅:3天无大便者,应给予通便灌肠或定时服用缓泻剂。

九、预防角膜溃疡:每日早晚用无菌盐水冲洗后涂眼药膏,并敷以凡士林油沙,用眼药水交替点眼1次/2h。

十、保持四肢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及肌肉萎缩,定时做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

十一、做好三短(头发、指、趾甲短),六洁(口腔、头发、手足、会阴、肛门、皮肤洁)。

十二、做好抢救器材准备。

病人气管切开后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的目的是保持呼吸通畅,切开气管后应注意。

1、观察气管切开伤口有无渗血,病人呼吸是否通畅。

2、病人有痰及时叫护士吸痰,防止痰液堵塞呼吸道,造成病人窒息,不允许用手拿着吸痰管为病人吸痰,吸痰管摔在地上、床上后一定要经过消毒处理方可再用。

3、气管切开上覆盖的纱布一定要保持潮湿,用盐水或开水浸湿,以防止病人气管内痰液粘稠干燥不易吸除,纱布被痰液浸湿脏掉在床上、地上用肥皂清洗,煮沸或消毒后可以再用。

4、气管切开护理每日2次,气管内滴药时不允许带针头滴药,防止针头掉入气管内。

5、吸痰时动作要轻,每次吸痰时间不易太长,以免病人剧烈呛咳造成缺氧,或损伤气管内粘膜。

脑脊液漏的护理

1、取头高位,床头抬高15~30cm,维持脑脊液漏停止后3~5天。其目的是借助重力使脑组织贴近颅底硬脑膜漏孔处,促使漏口粘连封闭。

2、及时清除鼻前庭或外耳道内血迹和污垢,防止液体引流受阻而逆流。

3、避免用棉球严堵深塞,避免耳鼻道冲洗滴药,严禁经鼻安插胃管或鼻导管。

4、避免大声咳嗽、打喷嚏,勿用力屏气排便,以免颅内压骤然升降引起外伤性气颅或感染。

鼻饲的护理

一、插入鼻饲管前,先查病员鼻孔有无阻塞。昏迷和有吞咽困难的病员应先取下义齿。

二、昏迷或已行气管切开的病员,可取仰卧位,清醒病员可取坐位,进行鼻饲插管有颅底骨折、鼻骨骨折和脑脊液鼻漏的病员,应禁止从鼻腔插入鼻饲管,而应改从口腔插入。昏迷病员尚须放置牙垫或开口器,以免鼻饲管被咬破或咬断而发生意外。

三、通过检查证实鼻饲管确在胃内并通畅后,方可用注射器缓缓注入食物,如呕吐反射十分亢进者,方将食物倒入静脉输液器吊筒或鼻饲保温瓶内进行滴注。

四、鼻饲物一般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宜,临床上以混合奶匀浆液位常用。但应先试用牛奶或米汤数日,待病员胃肠适应后方可改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腹胀和腹泻等。鼻饲食物的温度应适当(一般为40~50℃左右),切忌过低或过烫。

五、每次鼻饲前,都须检查胃管是否脱出,胃内有无残余食物,如胃内残余食物较多或腹胀较剧者,可酌情减少鼻饲量或适当延长下次鼻饲时间。

六、鼻饲用具,每次用后均应清洗干净,长期鼻饲病员的胃管应每1~2周更换一次。

七、对躁动不安和欠合作的病员,应给予适当的保护性约束。以防胃管被病员拔出。

八、加强口腔护理,以防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骨牵引的护理

牵引既有复位又有固定的作用,在骨科应用广泛,是一种简便有效地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不宜手术的病人,也可以通过牵引达到治疗目的。

牵引的目的和作用

牵引可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其主要作用如下:

1、使骨折复位,尤其是矫正骨折缩短移位。通过调整牵引角度,也可矫正成角和窟转移位。

2、稳定骨折断端,有止痛和便于骨折愈合的作用。

3、使脱位的关节复位,并可防止再脱位。

4、使轻、中度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减轻脊髓和神经压迫症状。

5、使患肢相对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

6、矫正和预防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7、肢体制动减少了局部刺激,减轻了局部炎症扩散。

8、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液回流,消除肢体肿胀。

9、使关节置于功能位,便于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10、便于患肢伤口的观察、冲洗和换药

11、便于病人的护理。

一、牵引治疗的适应症

1、骨折包括新鲜骨折和陈旧性畸形愈合的骨折。(1)新鲜骨折

轻、中移位可选用皮牵引或颌枕带牵引,移位明显时宜选用骨牵引。

(2)畸形愈合的骨折

手法折骨后可选用骨牵引。

2、关节脱位

主要用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新鲜关节脱位。(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若手力牵引复位失败,可持续牵引2~4周后,再行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见第三十九章运动系统畸形)。

(2)新鲜关节脱位

手法牵引复位后辅以皮肤牵引,防止关节再脱位。

3、关节及其周围的病变

包括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和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以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炎症,如髂窝脓肿、肢体蜂窝组织炎等,用皮肤牵引可预防和矫正关节屈曲痉挛畸形。

4、骨骼病变

包括骨肿瘤、瘤样病损、骨髓炎和骨结核等,用皮肤牵引骨折。

5、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可用兜带牵引以达到治疗目的。

二、牵引用具

(一)牵引床

(二)牵引架

(三)牵引29具 1.牵引绳 2.滑车

3.牵引重量 可选用0.5、1.0、2.0、5.0kg重的牵引锤或砂袋,根据病引重量的增减。牵引锤必须有重量标记,以利于计算牵引总重量。

4.牵引弓 5.牵引针 6.进针器具 7.牵引扩张板 8.靠背架

三、根据牵引时间可分为短时间的牵引和持续牵引。

(一)短时牵引 主要是手力牵引,通过短时间的牵引,使新鲜骨折和关节

(二)持续牵引:有皮肤牵引、兜带牵引、骨牵引三种 1.皮肤牵引 利用紧贴皮肤的胶布条或海绵带对肢体施加牵引力。牵引

2.兜带牵引

(1)颌枕带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s。常用于颈椎骨折、脱位和颈等。

(2)骨盆牵引,一侧牵引重量一般不应超过10㎏,以患者

感觉舒适为宜。

(3)骨盆兜悬吊牵引:(4)脊柱兜带悬吊牵引:

3、骨牵引:

(1)颅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2(2)尺骨鹰嘴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20(3)尺桡骨茎突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20(4)指骨牵引:牵引重量不超过1㎏

(5)股骨大粗隆牵引:牵引的重量为体重的1/12(6)股骨髁上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7)胫骨结节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8)踝上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2(9)跟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2(10)跖趾骨牵引:与掌骨骨牵引类同

四、牵引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1、皮肤水疱

多因胶布牵引时粘贴不均匀,不牢固,或粘贴面积小,牵引重量过重。也有部分病人是由于对胶布过敏所致。

2、血管和神经损伤

进针时定位不准及进针部位错误所致。有时需与骨折或脱位合并的血管、神经损伤相鉴别,因此牵引前应注意检查。

3、牵引针眼感染

针眼处有分泌物未清除,或牵引针松动,左右滑动 易导致感染。

4、牵引针滑脱

颅骨牵引钻孔太浅,或未将两弓尖靠拢压紧螺母拧紧。钻孔太深易将颅骨内板钻穿,形成颅内血肿。

5、坠积性肺炎

长期卧床不活动,加之头低脚高位,或因疼痛而尽量控制不咳嗽。尤其老年病人抵抗力差,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6、褥疮

长时间牵引活动不便,在骨突处易发生褥疮,最常见的部位是骶尾部、大粗隆、髂嵴、外踝、腓骨头和足后跟等。

7、关节僵硬

患肢长期固定不动,关节液及血液循环不畅,浆液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和软骨变性,引起关

节活动障碍,使关节僵硬。

8、足下垂

下肢水平牵引时,踝关节呈自然足下垂位。若不将踝关节置于功能位,加之关节不活动,会发生跟腱挛缩,产生足下垂畸形。此外胫骨结节牵引定位不准,也易损伤腓总神经,导致足下垂。

9、肌肉萎缩

肢体长期不活动,肌肉代谢活动减退,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

10、便秘

长期卧床使消化系统活动发生改变,肠蠕动减慢,易发生便秘。

五、牵引病人的护理

(一)病人问题

病人因躯干肢体牵引活动明显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长期卧床牵引除引起不舒适以外,单调吊板的生活、各种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等,易引起病人消极的情绪反应。长期卧床还会造成各种并发症,影响疾病的顺利愈合。

(二)护理目标

保证牵引效果,达到治疗目的。加强生活护理,解除生活不便的困难。安排使病人精神愉快纠正病态心理,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

(三)一般护理

1、对牵引牵引病人,应进行交接班,每班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于正常状态。病人活动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因此应主动帮助病人解决问题。如病情许可,可教病人在床上借助拉手,利用便盆大小便等。

2、冬季应注意肢体保暖,可用棉被覆盖或包裹,防止受凉。

3、定期为病人做清洁卫生护理,如洗头、擦浴等,使病人清洁、舒适。

篇6:脑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目 录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3)脑疝的护理........................................(4)癫痫的护理........................................(6)颅底骨折.........................................(8)脑干损伤的护理...................................(9)脑膜瘤的护理.....................................(11)脑血管畸形.......................................(12)外伤性颅内血肿...................................(14)颅内压增高.......................................(15)脑挫裂损伤.......................................(16)脑干损伤的护理...................................(17)垂体瘤围手术期护理常规...........................(18)颅内动脉瘤护理常规...............................(19)脊髓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常规.........................(20)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21)颅内伤口引流管的护理.............................(22)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一)术前准备

1、神志清醒做好心理护理,神志不清者人做好安全护理。

2、术前用药,择期手术病人,为使病人得到充分休息,遵医嘱可于手术前晚上服用镇静药物。需行抗生素治疗者,遵医嘱可在术前1~3天内投用抗生素。

3、急重症病人,严密观察病情,并认真做好记录。

4、术区皮肤准备

择期手术的头皮准备最好在术前3~4天进行,每日清洗一次,在手术前4小时备皮。

急症病人于术前30分钟剃发,清洗术区皮肤。

颅脑手术时,备皮范围是前部到眉毛,两侧至外耳孔前和乳突部后方达第7颈椎棘突平面。前额部手术应剃眉,后颅凹手术,备皮范围包括后部及肩部。

5、成人手术前6~8小时禁食水,小儿术前3~4小时禁食水。

6、术前留臵导尿。

7、昏迷病人去手术室前,应吸净呼吸道和口腔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8、按医嘱在术前30分钟予以麻醉前用药。

(二)迅速配合各种检查

(三)尽量减少搬运病人,加强监护

病人于手术前若出现脑疝症状者,遵医嘱静点高渗性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压,吸氧,迅速做手术准备。

二、术后护理

(一)病人回病房后,应立即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以后根据病情第30分钟或1~2小时记录一次。警惕再出血。

(二)体位

1、全麻未清醒的病人取仰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以便于呼吸道护理。清醒病人无休克症状为了降低颅压,可考虑采用头高的斜坡体位。

2、后颅凹手术病人清醒后最好 取侧体位元,需要时可取侧俯卧位,面部稍侧向下,有利于口腔分泌引流,防止误吸和窒息,部分病人翻身时防止头部扭曲,或翻身。

3、昏迷病人取半俯卧位或侧卧位。

4、休克病人取休克卧位。

5、一侧肿瘤切除后,残腔较大的病人术后24-48小时内要避免患侧卧位。

(三)术后2~3天内预防脑水肿,遵医嘱给以脱水药物。

(四)注意观察有无呕血,便血及血压的变化,如收缩压超过180或收缩压低于100毫米汞柱应及时通知医师。

(五)术后病人意识不清者按昏迷常规护理(包括

1、呼吸道护理:昏迷病人由于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等积聚而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清除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加强气管切开护理。

2、注意褥疮的护理

3、尿路感染的预防:留臵导尿的病人要经常膀胱冲洗,并每周更换尿管一次,以免引起上行感染。尿失禁病人要勤换尿垫,同时对局部进行擦洗。

4、消化道的护理:昏迷3天以上的患者均应下胃管进行鼻饲。每次进行应该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5、口腔及眼的护理:每日两次口腔护理,眼睑闭合不上者,按时应用生理盐水或0.25%氯霉素点眼,并可用盐水纱布覆盖或用胶布粘合上下眼睑使其闭合,预防角膜干燥而发生溃疡。

6、神经功能恢复的护理:昏迷病人病情稳定后,可唤病人姓名或给疼痛刺激以促意识恢复。当病人能认人时,应促其各种神经功能的恢复,如加强病人的肢体活动和智力训练等。)清醒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激动,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再出血。

(六)预防坠积性肺炎,如呼吸道分泌物多,呼吸困难时,宜及早施行气管切开。

(七)有高热时,用冰袋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有明显动脉硬化者,须慎用人式冬眠低温疗法。

(八)注意心,肝,肾各器官功能紊乱,应准确记录出入量。

(九)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及褥疮的发生。

(十)预防电解质紊乱,对不能进食者给鼻饲。

(十一)恢复期进行神经功能锻炼。

脑疝的护理

脑疝是严重的颅内压增高的结果.使一部分脑组织发生移位,并通过一些解剖上的裂隙,被挤到压力较低的部位,即为脑疝.一、脑疝类型

1、小脑幕切迹疝: 又称海马钩回疝.通常由小脑幕以上占位性病变所引起.当颅内压增高时颞叶钩回被挤入脚间池,称为钩回疝,又称颞叶前疝.海马回及部分舌回疝入环称为颡叶后疝.一侧同时出现前后疝称为全疝;两侧全疝合并存在称为环疝.2、枕大孔疝: 由于颅内压增高引起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压迫延髓,称枕大孔疝.多见于颅后窝点位性病变.3、小脑幕切迹上疝: 颅后窝的尤其是第四脑室或小脑的点位性病变时,小脑上部及脑干可经小脑幕切迹向上疝入,致中脑及导小管受压,大脑静脉回流受阻.4、大脑镰下疝: 又称扣带回疝,一侧幕上点位性病变或一侧大脑水肿,可压迫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扣带及胼胝体,使其经大脑镰下窘突向对侧.5、蝶骨嵴疝

二、疝的各种临床表现

1、小脑幕切迹疝:

①早期表现: 患者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躁动不安.②患者意识由清醒转入朦胧嗜睡,进而昏迷.③初期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④病变对侧肢体活动减少,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⑤中期意识障碍加重、昏迷加深、病变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⑥生命体征改变,呼吸深大而慢,血压升高,脉慢而有力,对侧中枢性偏瘫.⑦晚期: 中枢衰竭期,深昏迷,刺激无反应,双瞳散大,去大脑强直、呼吸、循环障碍至停止.2、枕大孔疝:出现突然昏迷,双侧瞳孔先是缩小后散大,出现呼吸机能衰竭,表现为呼吸缓慢,不规则或间停,口唇指甲绀,短时间内即可呼吸停止.3、小脑幕切迹上疝:是脑干受压综合征,即进行性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去大脑强直、呼吸抑制等.4、大脑镰下疝:主要是下肢轻瘫及锥体束征.三、脑疝的抢救护理工作

1、护士要掌握各种脑疝的先兆症状,严密六联观察,可早发现病情变化。

2、发现脑疝先兆后,急速静脉滴入20%甘露醇250ml脱水药。

3、氧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防止误吸。

4、发现病人痰多不易咳出或吸出时,应尽早施行气管切开。

5、病人发生良性脑疝,突然呼吸停止,应立即施行气管内插管,辅助呼吸,加压给氧。

6、迅速作好术前准备、备皮、采血。

7、配合医生做脑室穿刺,降低颅内压。

癫痫的护理

癫痫可由全身特别是颅脑的多种疾病所引起.一般常见的脑部病变有:出生时窒息和产伤在内的脑损伤,脑炎、脑瘤、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和脑变性疾病等.癫痫发生类型:⑴大发作;⑵局限性发作;⑶小发作型;⑷精神运动型。

一、临床表现

全身肌肉僵硬,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头颅后背或扭向一侧,呼吸肌呈强直收缩使呼吸暂停,面唇青紫咀嚼肌的收缩而咬伤唇舌或口腔粘膜.缺乏吞咽功能,故口吐白沫,膀胱肌收缩,可发生小便失禁.一般持续约数秒或数十秒钟后,全身肌肉由僵硬而转为有节奏的抽动,此时呼吸恢复,面唇青紫逐渐消失.抽动由大变小,由快变慢,1~2分钟而自行停止.醒后常感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和疲乏。

癫痫持续状态:在一次全身抽搐停止后,意识还未完全清醒又接连发生第二次抽搐或连续抽搐不停者,它可引起急性脑水肿,高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细胞的大量死亡。

二、癫痫发作时护理

1、将缠有纱布的开口器或压舌板臵于病员口腔内的一侧上下臼齿之间,以防止咬伤舌头和颊部,有假牙者乘机取出。

2、解开衣领、衣扣、裤带、以减少呼吸道的阻塞和改善缺氧状况。

3、在四肢大关节处稍加压力和保护,以防脱臼,骨折和坠床。

4、头向一侧,防止窒息。

三、癫痫发作后护理

1、让病员侧卧,以利口腔内分泌物的引流和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2、给氧气吸入,以缩短脑缺氧的时间(针对自动呼吸不能及时恢复者)。

3、病员未完全清醒前,应有专人陪伴或加床栏杆,防止意外,不要喂药及喂食。

4、遵医嘱给苯巴比妥钠、安定等镇痉药物。

5、少数病员在清醒过程中可先有短时间的兴奋躁动,应加强保护性措施,以免自伤、伤人或出走,以策安全。

6、由于抽搐时出汗较多,病员清醒后常感口渴难受,此时不宜一次大量给,以免导致脑内一时水分潴留过多和再次抽搐发作。

四、癫痫持续状态时的护理

1、为了能尽快地控制发作,须经静脉注入较大剂量的安定等药物.这类药物均有抑制呼吸,心跳功能的副作用,故在注射中严密观察病员的呼吸, 心搏情况,加强巡视。

2、枕头不宜过高,以免颈部过分前屈而易导致呼吸不畅和窒息。应取侧卧位.以利口腔中的分泌物引流,避免呕吐物被吸入气管而导致窒息或肺炎的发生。

3、必须严格地遵照医嘱准时地给药,每次给药后又须严密地观察病情,因为癫痫连续发作能否得到尽快的控制是与镇痉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血液中的浓度密切相关。

4、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及鼻饲,以免液体入量一时过多,导致脑水肿的加重或脑疝形成,如有下列征象说明脑水肿还在加重,护理中应倍加注意.a、意识障碍不断加深或抽搐暂停后意识障碍无好转.b、生命体征逐渐恶化.c、抽搐幅度变小变频,并逐渐变为去大脑强直发作者。

5、昏迷病员按昏迷常规护理。

五、癫痫发作间歇期的护理

1、嘱病员勿单独远离病房活动,必要时嘱病员卧床休息,并加床栏杆,以防坠床摔伤。

2、必须按医嘱定时服用抗癫痫药,切勿骤停,骤减或骤换它种药物.以防发作加重或导致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

3、禁烟、酒、辛辣食物和有关的神经兴奋药, 减免精神刺激,同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4、勿暴饮暴食,切忌一次饮水过多,以免诱发或加剧癫痫发作。

5、应避免过劳,饥饿和急跑等,以免导致发作。

6、出院时嘱病员勿登高、潜水、驾车及在有危险的机器旁工作,以免发生危险,注意随身带癫痫诊疗卡片,并注明单位,住址,万一癫痫发作,以便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由于额部、颞部及有时由于后头部受伤伴有出血、耳道流血时, 应考虑到颅底骨折.脑脊液漏不是马上伤后出现,而是在伤后过一段时间(多为48小时内)常出现,黑眼圈(熊猫眼)在伤后1~2天,乳突紫斑在3~5天后出现,平片或在CT上可发现所颅,骨折部位的确定诊断以冠扫CT和局部影像为最佳.主要包括:⑴颅前窝骨折:主要表现为眼镜征和脑脊液鼻漏.⑵颅中窝骨折:主要表现为耳出血和脑脊液耳漏,偶尔骨折线宽大,外耳道可见有液化脑组织溢出.⑶颅后窝骨折:主要表现为咽后壁粘膜下淤血,下咽困难,声音嘶哑或舌肌瘫痪.骨折累及枕大孔,可出现延髓损伤的症状,严重时伤后立即出现深昏迷,四肢弛缓,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护理

1、病人取头高位。2、鼻部出血或流脑脊液时,不应过紧填塞或冲洗,不可擤鼻。3、外耳道流出脑脊液时,用酒精棉球擦拭外耳道,覆盖无菌敷料,患侧卧位,以防逆行感染。

4、有脑脊液漏者,除非为了诊断及治疗,一般勿做腰椎穿刺。

5、遵医嘱用抗菌素。

6、脑脊液漏,绝大多数在一周内自然停止,超过一个月不治愈或反复发生脑膜炎者,应准备手术治疗。

7、昏迷病人加强呼吸道、泌尿系、消化道、皮肤等护理。

脑干损伤的护理

脑干损伤是指中脑、桥脑、延髓的损伤,根据发生原理分为两类:原发脑干损伤----是头部受暴力作用,脑干即刻发生的损伤.继发脑干损伤----由于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发生脑疝时,脑组织移位压迫脑干而致伤。

一、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 脑干损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多呈深昏迷,对外界刺激反应消失,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四肢腱反射消失,并有尿潴留.少数呈中度昏迷,对疼痛反应迟钝,角膜及吞咽反射尚存在,浅反射减弱。

2、呼吸功能紊乱: 脑干损伤后,立即或在很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功能紊乱.首先表现呼吸深快,中枢衰竭则呼吸浅慢,甚至有间歇或不规则,末期表现为陈氏呼吸,最后呼吸停止.呼吸功能紊乱期间,可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分泌物增多。

3、循环功能紊乱: 原发性脑干损伤时,主要由于延髓心血管运动中枢受损,引起脉弱,快或慢,血压低.继发性脑干受压时,往往出现脉洪大而慢,血压升高.衰竭期才出现脉速弱和血压下降。

4、去大脑强直: 是脑干损伤的重要体征之一.典型表现是四肢过度伸直,颈后仰呈角弓反张。

5、瞳孔变化与眼球活动:

①中脑损伤:病人可出现双瞳散大或大小不等或双瞳交替变化时大时小,对光反应(-),并可有眼球固定或眼球分离。

②桥脑损害:一侧或两侧瞳孔可极度缩小对光反应(-),并可有双眼同向凝视。

6、锥体束损害: 常见的是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多为双侧性.有时在初期查不出,病情稳定或稍好转后开始出现。

治疗:若无明显的脑干血肿,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主要是保护神经中枢,脱水,较重病人尽早气管切开, 治疗并发症并加强护理。

二、护理重点

1、亚低温、头部降温冬眠的护理:

早期行亚低温治疗,能降低脑耗氧量,减轻乳酸堆积,减轻颅脑损伤后早期高血压反应,减轻脑水肿.进行降温时须保持持续性,并且观察病员四肢末梢循环有无障碍,ECG监测有无心律失常,脉搏异常,观察有无冻伤,还需勤更换冰袋及部位,冰袋不能直接放于患者皮肤表面,要用衬布包裹,每半小时测一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及瞳孔,对光反射、四肢活动、皮肤色泽等,因脑干内植物神经中枢受损,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可在伤后短期内出现急剧上升的中枢性高热,采取及时有效的亚低温及颅脑降温治疗,能显著减轻缺血后的损害,促进心功能恢复。

2、呼吸功能紊乱、呼吸功能障碍的护理: 脑干损伤后常出现呼吸节律的改变呢呼吸功能障碍、呼吸道阻塞,致使颅内静脉压增高,颅内静脉回流受阻,加重脑水肿,脑缺氧,进一步加剧了呼吸功能紊乱、呼吸功能障碍导致肺换气不足,肺内静脉血充氧度减低,一氧化碳储量增高加重脑水肿,进一步引起脑组织代谢紊乱,引起颅内压增高,进而加剧呼吸功能压力、胸内压下降,而颅内压随之降低,减少呼吸道死腔,增加有效呼吸量,改善肺的换气功能,消除CO2对中枢的有害影响,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防止肺部感染。

3、循环紊乱的护理: 保持相对稳定的血压以维持满意的循环,保证回心血量及脑、肺、肾的血流量,维持各器官组中的微循环,保证这些重要器官组织的氧供,避免发生这些脏器的损害及衰竭。

4、意识的观察: 原发性脑干损伤后即陷入深度而持久的意识障碍中,很少出现中间清醒或中间好转期,如有应想到合并颅内血肿或其它原因导致的继发性脑干损伤,判断意识障碍程度,反应脑伤的情况,须进行定时的观察并记录,反复对比、认真分析、作出意识变化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

5、瞳孔的监测: 脑干损伤早期出现双侧瞳孔对称性散大或缩小,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形态不等圆,一侧或双侧瞳孔交替或相对性时大时小变化无常,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眼外肌运动障碍,眼球位臵异常等,了解瞳孔的变化给医生的诊断抢救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脑膜瘤的护理

脑膜瘤为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颅内占位病变的共同表现,为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等高颅压症状。

一、不同部位的表现

1、矢状窦帝脑膜瘤:有头痛,表情淡漠,视力减退,癫痫大发作,癫痫,偏肩。

2、位于左侧半球者:有失语,颅压高。

3、大脑镰帝脑膜瘤:两面三刀眼球突出。

二、术前护理

1、按脑瘤术前护理常见护理。

2、做好心理护理:告诉家属手术切除是脑膜瘤主要治疗方法。

3、了解全身重要脏器功能,血液疾病等。

4、部分病人需要做脑血管造影,了解肿瘤供血情况。

三、术后护理

1、脑膜瘤供血丰富,术后24—72小时内易发生颅内血肿,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出血先兆,及时报告医生。

2、动态观察引流的量及颜色,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保持引流的 通畅

3、矢状窦或大脑镰帝脑膜瘤,应注意肢体运动情况

4、去骨瓣减压术后,注意防止减压窗处勿受压。

5、控制癫痫,对术后即有发作者,应及时用花治闻,并防止意外 伤害。

6、加强肢体功能训练。

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是在性血管发育异常,病变为胚胎期脑血管胚芽异常发育而形成的畸形血管团。大多含动脉及静脉成分,即脑动静畸形。临床表现有出血.癫痫.头痛,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个别病例有关晕,耳鸣,也可有视力减退及复视,大的病变可有眼求突出,可在眼部听到颅内血管杂音。浅在的病变在邻近病变也可听到,压迫患侧颈头脑杂音可消失或减轻。

一、术前护理

1、加强病情监护,预防颅内出血和癫痫发作。

颅内出血(蛛肉膜下腔出血)和癫痫发作是威胁AVM病人生命安全的两大首发诱因,情绪激动,烦躁不安或突然用力劳动等为诱因,因此病人入院后应劝其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活动。烦躁不安,必要时给针静药,鼓励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预防感冒咳嗽,以消除出血诱因。如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无力等出血表现,应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2、避免精神刺激,做好心理护理

术前应充分向病人说明手术目的,方法,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术中,术后的不适以消除疑虑,配合栓塞治疗。

3、病人准备

(1)按医嘱做好术前检查,如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心.肺.肾.肝功能及头颅CT扫描等,行普鲁卡因.碘.表霉素过敏试验为医生提供手术的准备依据。

(2)空刺部位(腹股沟及会阴部)备皮,注意勿损伤,以免感染。(3)术前禁食6小时,以免术中呕吐。(4)术前肌注鲁米那,阿托品。

(5)按医嘱术前3天给尼莫地平,每次20—40mg,每日3次,以预防脑血管痉挛。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术后病人卧床休息1—2天,协助病人完成生活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工作,严密观察坐息体征,注意意识,瞳孔,语言,肢体活动情况。维持血压正常或比术前稍低水平,以减少再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勿缺氧,以防脑水肿,定时翻身,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

2、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脑血管痉挛为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原因可能与精神因素,造影剂的影响有关。因此术后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适当应用尼莫地平以预防痉挛,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如有短暂意识障碍,轻瘫等脑血管痉挛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按医嘱给予解痉,扩容,脱水治疗,口服尼莫地平,静点低分子右旋糖酐,甘露醇等。

(2)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脑ATM供血动脉具有高血流低阻力特点,使本应流经正常脑组织的血液通过短路流经畸形血管内,正常脑组织呈现持续性低度灌注区,当栓塞阻断供血动脉和短路区,正常组织过度灌注,导致水肿或出血,应密切观察病情。如有失语,瘫痪,癫痫发作,应及时按医嘱给予脱水剂,必要时给予控制性低度血压。常用硝普钠静脉滴注,应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药物副作用。

(3)局部血肿形成,因凝血机制不良,术中肝素化,术后病人躁动致下肢弯曲,血管硬化。故术后应嘱病人卧床8—10小时,压近穿刺6小时,若有血肿形成,可用止血药,加压包扎,必要时输血。

(4)血栓形成,护士应严密观察术侧足背动脉搏情况,局部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以便及早发现有无血栓形成。必要时给低度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点,增加血容量,减少血糖稠度以利血流通畅。避免血栓形成。

外伤性颅内血肿

外伤性颅内血肿在闭合性颅脑损伤中占10%左右,在重型颅脑损伤40。50%,当颅内血肿的体积不断增大,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若不及时清除,将由于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形成,面危及病人生命。

一、分类

1、按血肿症状出现的时间分类

(1)急性血肿:伤后3日出现症状者。

(2)亚急性血肿:伤后3日到3周出症状者。(3)慢性血肿: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者。

2、按血肿在颅腔内部位的不同分为

(1)硬膜外血肿:血肿位于颅骨内板和硬脑膜之间。

(2)硬膜下血肿:血肿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的硬脑膜下腔内。

(3)脑内血肿:血肿位于脑实质内。

(4)脑室内出血。(5)颅后窝血肿。(6)多发性血肿。

二、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症状:

(1)头痛,恶心,呕吐:急性或亚急性期,并发颅内血肿时,关痛加剧,恶心和呕吐频繁。慢性颅内血肿,虽有颅内压增高,但这些症状早期往往不显著。(2)生命体征变化:表现为血压升高,脉搏和呼吸减慢,即“两慢一高”的库兴氏综合征。(3)意识障碍。(4)躁动:为颅内压急剧增高,或脑疝发生前的临床表现。(5)视乳头水肿。

2、局灶症状: 一般为伤后逐渐出现,包括偏瘫失语和局灶性癫漏。顶叶血肿轻度偏侧感觉障碍,同向偏盲。颅后窝血肿,可出现眼还应震颤,共济失调,肌张力减低或强迫头位等。

三、术前护理

1、同开颅手术前护理。

2、绝对卧床休息。

3、术前已有脑疝症状时,应首先快速静点高渗性脱水药物,同时进行各项术前准备。

四、术后护理

1、同开颅术后常规护理

2、术后48小时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意大利识障碍逐渐回重,瞳孔不等大,血压升高等,可能有复发性血肿及多发性血肿。、术后昏迷者应加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及皮肤等的护理。

颅内压增高

脑脊液压力超过200毫米水柱以上者为颅内压增高.由此所引起的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者,称为高颅压综合症。

一、护理

1、首先要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卧床休息、保证病人充分的休息。

2、安慰病人,解除其思想顾虑,保持其情绪稳定。

3、密切观察意识和瞳孔.突然有意识障碍或昏迷加重的病员,双侧瞳孔不等大或同时散大,常提示有脑疝的形成或加重,报告医生。

4、了解掌握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认真记录,当颅内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和超出了脑组织的代偿功能时,出现血压下降,脉快而弱和潮式呼吸,极易发生自主呼吸骤停。

5、取头高位,床头抬高30°,以利于静脉回流。

6、保持呼吸道通畅,即时吸出呼吸道内泌物,防止呕吐物误吸,充分供给氧气,改善脑部缺氧现象,必要时气管插管或切开。

7、加强对头痛、呕吐和癫痫大发作预兆的观察.头痛剧烈和呕吐频繁,常为颅内压力不断增高的表现,应加强观察和护理,警惕脑疝。

8、控制液体的摄入量,每日液体总入量不可超过2000毫升,维持尿量每日不可小于600毫升,记24小时出入量.遵医嘱快速静点20%甘露醇250ml等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

9、保持大小便通畅,卧床病人常有大便干燥秘结,嘱病员多进粗纤维蔬菜、水果、平时大便时勿过分用力,以免造成颅内压力的突然增高或病情加重,病人3天未大便者应给予缓泻剂.有尿潴留者应给予留臵导尿管。

10、高热病人头部枕冰袋或全身行物理降温。

脑挫裂损伤

脑挫裂损伤是头部外伤造成脑组织发生器质性损伤.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脑挫裂伤病人一般意识障碍时间较长(可由几分钟至数目不等),如损伤过重甚至使病人于短时间内死亡.(2)生命体征变化;常较明显,体温多在38℃左右,脉搏和呼吸增快, 血压正常或偏高.(3)病人清醒后,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和定向力障碍,严重时智力迟钝.(4)神经系统体征及脑膜刺激症状。

一、护理

1、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并发颅内血肿。

2、躁动不安者,须加床栏,必要时用保护带以防坠床,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3、休克病人,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并配合医生检查胸腹腔有无脏器损伤和内出血。

4、有丘脑下部或脑干损伤出现中枢性高热者,宜早期采用人工冬眠低温疗法。

5、昏迷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者行气管插管,连接人工呼吸器进行辅助呼吸,对缺氧和二氧化氮蓄积病人进行过度换气和给氧。

6、估计病人昏迷时间较长或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影响气体交换,应早行气管切开术,并加强呼吸道护理,减少肺部并发症。

7、不能进食时进行鼻饲供给营养,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8、注意皮肤及泌尿系统护理。

9、有颅压高症状,并除外颅内血肿时遵医嘱静点高渗性脱水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脑干损伤的护理

一、亚低温,头部降温冬眠的护理:

早期行亚低温治疗,能降低脑耗氧量,减轻乳酸堆积,减轻颅脑损伤后早期高血压反应,减轻脑水肿。进行降温时须保持待续性,并且观察病员四肢末梢循环有无障碍,ECG监测有无心律失常,脉搏异常,观察有无冻伤,还需勤更换冰袋及部位,冰袋不能直接入于患者皮肤表面,要用衬布包裹,每半小时测一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及瞳孔,对光反射,四肢活动,皮肤色泽等,因脑干内植物神经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可在伤后短期内出现急剧上知的中枢性高热,采取及时有效的亚低温及颅温治疗,能显著减轻脑缺血后的损害,促进心功能恢复。

二、呼吸功能紊乱,呼吸功能障碍的护理:

脑干损伤后常出现呼吸节律的改变及呼吸功能障碍,呼吸道阻塞,致使颅内静脉压增高,颅内静脉回流受阻,加重脑水肿,进一步加剧了呼吸功能紊乱,呼吸功能障碍导致肺换气不足,肺静脉血充氧度组织代谢紊乱,引起颅内压增高,进而加剧呼吸功能压力,胸内压下降,而颅内压随之降低,减少呼吸道死腔,增加效呼吸量,改善肺的换气功能,消除CO2对中枢的有害影响,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防止肺部感染。

三、循环紊乱的护理:

保持相对稳定的血压以维持满意的循环,保证回心血量及脑,肺,肾的血流量,维持各器官组中的微循环,保证这些重要器官组织的氧供,避免发生这些脏器的损害及衰竭。

四、意识的观察:

原发性脑干损伤后立即陷入深度而持久的意识障碍中,很少出现中间清醒或中间好转期,如有应想到合并颅内血肿或其它原因或其它原因导致的继发性脑干损伤,判断意识障碍程度,反应脑伤的情况,须进行定时的观察并记录,反复对比、认真分析,作出意识变化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

五、瞳孔的监测: 脑干损伤早期出现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形态不等称性散大或缩小,双侧瞳孔不等或形态不等圆,一侧或双侧瞳孔交替或相对性时大时小变化无常,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眼肌运动障碍,眼球位臵异常等,了解瞳孔的变化给医生的诊断抢救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六、锥体束征的观察:

一侧脑干损伤,常出现交叉性瘫痪,因容易同时损伤锥体束及其邻近的脑神经及其运动核而出现对侧上、下肢瘫痪,及脑神经运动障碍。脑血肿多在血肿对侧肢体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瘫痪及锥体束征,对这方面的观察是给定位诊断手术方案设计和预后结果提供依据。

垂体瘤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一、分类及临床表现

1、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1)泌乳素腺瘤(2)生长激素腺瘤

(3)促肾上皮质激素腺瘤(4)甲状腺刺激素细胞腺瘤(5)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6)无分泌功能腺瘤

2、头痛

3、视力视野障碍

4、其他神经和脑损害

二、术前护理

1、按神经外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2、皮肤准备,不需剃头,剪清双侧鼻毛。必要时准备右大腿外侧皮肤。

3、垂体或鞍区病变者,需做垂体功能测定。

三、术后护理常规

1、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2、手术日禁食,记录24小时尿量1-3天。

3、注意双鼻孔内渗液情况。

4、术后24小时后可进流质饮食,并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每日4次。5、24小时后去除唇部压迫绷带,鼻腔内指套纱条48小时后拔除。

6、避免术后剧烈咳嗽和用力摒鼻涕,以防脑脊液鼻漏。

7、术后绝对卧床一周。

8、术后第10天复查垂体功能。

颅内动脉瘤护理常规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动脉瘤破裂出血常致病人残废或死亡。

一、临床表现

1、颅内出血:

轻者渗血,重者由于囊壁破裂造成大出血,并常伴有脑挫裂伤、水肿、血肿及脑疝。

2、局灶体征:

如病侧动眼神经麻痹、癫痫、精神症状及面瘫。

3、脑缺血及脑动脉痉挛:

动脉痉挛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发生脑缺血的重要原因。

二、术前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血压变化,1-2小时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了解和掌握病情。

2、防止颅内动脉瘤破裂:

注意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兴奋,尽量减少外界刺激,以免诱发脑出血。

3、心理护理与术前指导:

由于患者面对疾病的折磨和陌生的治疗环境,往往会产生各种心理活动和情绪表现。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不安的情绪,取得积极配合。

三、术后护理

1、正确体位与治疗

保持病室安静,患者术后回病房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分泌物,按医嘱给予抗生素、解痉、扩容等药物,保持输液管通畅无渗漏。

2、血压的观察

患者术中常有血压不稳定现象出现,为了预防脑血管意外发生,保持平稳的血压尤为重要。

3、呼吸道的护理

由于全麻气管插管后分泌物较多,患者长期卧床,术后发热,引起呼吸道黏膜干燥等不良反应,极易引起肺部感染和窒息。

(1)定时翻身拍背,对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每小时吸痰一次。(2)拔管后注意定期雾化吸入。

(3)对于昏迷,呼衰患者的患者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

4、观察神经系统症状

观察意识状态、视力、语言及肢体功能的变化,防止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5、术后出血的护理

术后常规应用止血剂,禁止搬动头部,减少出血机会,以免术后出血危机生命。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心率、呼吸变化。严密观察引流管是否超出正常范围,观察引流液颜色及性质变化。

脊髓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一、临床表现

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肿瘤部位。上颈椎和枕骨大孔肿瘤常位于腹侧,表现枕骨下疼痛及上肢远端肌力弱、肌萎缩及手指运动笨拙。终丝室管肿瘤最常表现为腰背疼痛,不同时段产生不对称的放射至双腿的疼痛,静卧时疼痛加剧。

二、术前准备

1、按神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2、皮肤准备范围以病变为中心上下五个椎体的皮肤。

3、手术前夜给开塞露通便。术前12小时禁食。

4、术前有保留导尿者,夜班护士应用乙醇棉球消毒导尿管。

三、术后护理

1、搬动患者时保持脊髓水平位,尤其是高颈位手术,更应注意不能过伸过屈,以免加重脊髓损伤。

2、卧位根据手术而定,高颈位手术取半卧位,脊髓手术取侧卧位,脊髓修补取俯卧位,术后2小时翻身一次。

3、麻醉清醒后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呕吐暂不进食。

4、每小时测量血压,连续三次。

5、截瘫患者按截瘫护理。

6、术后6-8小时不能排尿者给予导尿并保留。术后禁用热水袋。

昏迷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概述

昏迷是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映,各种反射呈不同程度的丧失。引起昏迷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大脑病变引起的昏迷,这包括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脑肿瘤等;另一个是由于全身疾患引起的昏迷,包括酒精中毒、糖尿病酸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患者一旦出现昏迷,病情往往危重,变化急骤,死亡率高,在做好一般护理的同时,应做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准备抢救器材和药品,积极组织抢救,预防并发症,做好特护记录,努力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二、护理常规

1、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2、瞳孔的观察。

3、神志的观察

(1)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

(2)意识内容障碍:包括意识模糊、瞻望、意识内容丧失。

4、防止坠床,躁动不安对病人应安臵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带。

5、预防结膜、角膜炎。

6、饮食护理:给予病人高热量、易消化流质饮食,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鼻饲食物可为牛奶、米汤、菜汤等,同时加强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

7、预防并发症

(1)预防吸入性肺炎

常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紫绀等,护理时应注意:

①昏迷病人有颅内压增高、呕吐者、头要偏向一侧,以便口腔分泌物顺口角向外引流。

②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干燥。

③病情稳定后,可下胃管鼻饲,即可提供充分营养,又可避免呛咳和吸入异物。

④已发生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⑤及时吸出口腔气管内分泌物,或呕吐内容物,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2)预防肺部感染和坠积性肺炎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②保持鼻腔清洁,及时清除分泌物。(3)预防压疮

患者意识丧失,处于被动体位,长期皮肤受压,循环欠佳,必须注意皮肤护理,勤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

(4)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①注意病人膀胱充盈度,尽早导尿,尿失禁者及时更换尿布,擦洗干净会阴。

②导尿和留臵导尿应严格无菌操作,定时膀胱冲洗。

③已发生感染者,加强冲洗,全身给予高效、足量的抗生素,补充水份,利于控制感染。

④加强膀胱肌功能锻炼,定时开放、夹闭尿管。

8、预防烫伤:冬季时家人给予热水袋等取暖时,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

9、防止便秘:每天可给予病人吃香蕉及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给病人按摩腹部。

颅内伤口引流管的护理常规

一、材料

1、引流装臵

2、负压引流盒

3、引流袋

4、封闭式引流瓶

5、水封式引流瓶

二、护理

(一)常规护理

手术完毕,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护士送患者回病房时,应向当班护士详细交班。除常规交班外,还明确颅内引流管的部位、引流量、引流物性状等。向护士交代引流管应注意的事项和生活护理等。

(二)引流装置的正确应用 针对不同手术和引流要求,选用相应的引流装臵。

(三)引流管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头部引流管一般放臵3-5天,拔管,最长者可达16天。引流管防止打结,扭转,拔脱,检查是否通畅,可一手固定引流管近端,另一手由内向外挤压引流管,可把凝固的小血块挤掉。注意每日引流量,颜色,做好记录,注意头部敷料是否干燥。

(四)计算引流量

准确计量应将引流物盛入有刻度的玻璃剂量瓶中,每24小时计量一次,并记录性状。

(五)防止颅内感染及穿刺点皮肤感染

每日更换引流管、引流袋一次。更换前后消毒,敷料每日更换,如有液体渗出应及时更换。保持引流通畅,正确拔管。

(六)引流系统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

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引流管阻塞、引流管移位或脱出。

(七)防止引流管意外脱出

上一篇:文科有哪些科目下一篇: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向群众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