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疾病护理常规

2022-08-25

第一篇:神经科疾病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大全)

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l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 2严密观察颅内压增高等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现象。

3观察有无褥疮及肺部并发症。

护理措施

1按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颅内压增高清醒及手术后清醒者取头高位(15~30度),昏迷者偏向一侧,休克者平卧位。

3有意识不清、走路不稳、视物不清、失明、定向障碍,精神症状、幻觉、复视及癫痫病史者,应用床栏、约束带固定,防止坠床。

4加强呼吸道管理,认真做好基础护理、预防褥疮及肺部并发症。

5颅内压增高者,输液速度宜慢.每分钟30—40滴,使用脱水剂时速度应快,每分钟60一80滴。

6开放性颅脑损伤,保持局部清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7严重颅脑损伤.有昏迷高热者,头部置冰袋或冰帽。

8脑部疾患不宜使用吗啡和杜冷丁。

健康教育

1病人应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养精蓄锐,避免过度的脑力活动。

2出院后一个月到医院进行复诊,以及时准确了解疾病的治愈和机体的恢复情况。

3准时、正确遵医嘱服药,以预防并发症,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4出院后一个月内保持头部伤口的清洁,避免碰撞、抓伤口及洗头。

5加强营养,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6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大便用力引起颅内压增高,发生意外,故多食蔬菜、水果、蜂蜜,必要时服用缓泻药物。

7有肢体活动障碍,要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并定时按摩、活动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的挛缩。

8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机体的康复并重返社会。

9如遇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第二篇: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高血压脑出血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

高血压脑出血多见于50-60岁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占脑血管意外病例的20-30%,男性多于女性,常因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而引发。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障碍、呼吸急促、脉搏缓慢、血压升高,继而出现偏瘫、大小便失禁,重症者出现昏迷、完全性偏瘫及去闹强直,有时可伴发消化道出血。 心理护理

急性期病人生命垂危,家属易产生焦虑、急躁情绪,应主动关心,体贴病人,稳定家属情绪,恢复期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出现悲观、忧郁或急于求成的心理,应正确引导病人循环渐进、持之以恒锻炼和治疗。 饮食指导

1、 急性期病人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2、 限制钠盐摄入,防止水钠潴留加重水肿;

3、 昏迷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每日4-5次、每次200-300ml;

4、 恢复期病人予以清淡、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富含粗纤维的食物;

5、 体质肥胖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热量摄入,忌食甜食及高脂饮食。 术前指导

1、 全麻者术前禁食10-12小时、禁水6-8小时、局麻者禁食4小时;

2、 择期手术者,术前应保证睡眠、必要时可遵守医嘱给予镇静剂;

3、 卧床时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4、 避免诱发颅内高压的因素,如缺氧、躁动不安等;

5、 择期手术的病人训练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因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出现便秘、尿潴留;

6、 做好皮肤准备 术后指导

1、 麻醉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以防误吸呕吐物;

2、 麻醉清醒后6小时,无吞咽障碍时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啄渐恢复正常饮食;

3、 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者,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

4、 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脱出。严密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

5、 神志不清、躁动者加床档,并适当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6、 术后病人瘫痪肢体取功能位,给予被动功能锻炼、按摩等,病情平稳后鼓励病人主动功能锻炼,循序渐进,逐渐恢复自理能力;

7、 语言障碍者,应耐心地从每一个单字、词汇教起,有时可借助图画来表达意思,逐步进行训练,勿因急于求成而训斥病人或因病人语言表达错误而对其取笑,以免影响病人的自尊。 用药指导

1、 使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甘油果糖时,输液速度要快,以保证血浆呈高渗状态,达到利尿作用;输液时肢体制动,以免液体外渗,造成组织坏死;

2、 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应用降压药,不可擅自停药,不宜同时服用多种降压药,以免血压骤降或过低导致脑供血不足。 出院指导

1、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

2、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及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血压较高时,应限制钠盐摄入;

3、生活要有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切忌用力屏气;

4、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劳逸结合;

5、康复期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6、定期测量血压,门诊随诊。 效果评价

1、病人及家属掌握各项护理措施的目的和意义;

2、病人及家属了解饮食和锻炼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

3、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病人家属掌握出院后家庭护理方法。

颅脑损伤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

颅脑损伤是指头发、颅骨及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通常在暴力作用下颅骨变形,颅腔内容物扭曲、挤压、延伸乃至撕裂。 心理指导

颅脑损伤多为意外发生,病情急、伤势严重、威胁生命,病人及家属易产生恐惧心理,以致影响抢救和治疗。因此,应向家属讲明稳定情绪、争取时间、配合治疗的必要性,以取得支持。病情稳定后,需长时间进行精心的护理和康复锻炼,此时病人及家属易发生焦虑、烦躁情绪,应指导家属务必让病人时刻感到被关怀、理解和支持,增强病人的自信心。 术前指导

1、 体位: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 30度,保持头部与躯干的中枢处于同一直线上,以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脑水肿;

2、 饮食指导:伤后清醒无手术指征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有消化道出血者暂进食;全麻手术者,术前10~12小时禁食,6~8小时禁水,以防术中误吸;

3、 防止坠床,加床档及留专人看护;

4、 腰椎穿刺是确诊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必要方法,应取得家属的支持;

5、 病情发生变化,出现意识障碍加重,喷射状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时,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向家属解释;

6、 出现脑脊液鼻、耳漏时,说明有颅底骨折,神志清醒者给予半卧位,昏迷者抬高床头15~30度,患侧卧位,以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硬脑膜裂缝处,有助于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

7、 严禁作鼻、耳道冲洗、滴药和填塞,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感染,嘱病人勿挖耳、抠鼻,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以免鼻窦或乳突气房内的空气被压入或吸入颅内,导致气颅或感染;

8、 向家属介绍大致手术过程及时间,取得家属配合。 术后指导

1、 体位: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全麻清醒、血压平稳后,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幕上开颅手术应卧向健侧,以免切口受压;幕下开颅手

术,需侧卧或侧俯卧位;吞咽功能障碍者应侧卧,以免口咽分泌物引起误吸,应使头部与脊柱的中枢在同一直线上,避免影响呼吸及颈静脉回流。

2、 饮食:全麻清醒后6小时,无吞咽困难者可进少量流食,逐渐改为软食,术后48小时持续昏迷,吞咽功能障碍者给予鼻饲饮食,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时,避免摄入牛奶、糖类食物,以免引起肠胀气,有消化道出血者暂禁食,出血停止后方可试验饮食;

3、 各种引流管护理方法:

(1) 引流管的开口需高出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2) 控制脑脊液引流量,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 (3) 引流袋内口低于引流管出口位置,以免逆行感染; (4) 防止引流管扭曲、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4、 预防肺部并发症,鼓励咳嗽、咯痰,并及时吸出呼吸道痰液;严格无菌操作;

5、 卧床时保持肢体功能位,术后早期进行肢体被动功能锻炼、按摩等,恢复期鼓励病人坐起主动锻炼,当病人能站起时,指导病人离床活动,并给予协助,逐渐恢复自理能力;

6、 进行语言训练,从单字单词教起或借助图画训练,不可操之过急。 出院指导

1、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2、 有意识障碍及偏瘫者应注意安全,床上翻身活动、行走时需有人陪伴,防止发生意外;

3、 向病人讲解语言及肢体功能锻炼时一个持续的过程,应持之以恒,通过再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

4、 有继发癫痫者,需坚持服药;

5、 随诊。 效果评价

1、 病人家属了解颅脑损伤后机体各种反应的发生原因;

2、 病人及家属能配合各种护理计划的实施;

3、 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癫痫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

癫痫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精神元异常放电所致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意识障碍、抽搐、大小便失禁、精神异常等。发作时原则上时预防外伤及并发症,在间歇期应定时服用抗癫痫药物。持续状态应从速制止发作,尽量减少发热、疲劳、饥饿、便秘、饮酒、惊吓、受凉、情感冲动等诱发因素。 心理指导

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反复发作,病人心理负担较重,因有自卑感而孤独离群。要做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讲解疾病知识,正确指导用药,防止诱发因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指导

1、进食要有规律,避免饥饿和暴食,忌烟、酒;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食物为主,减少钠盐摄入。

用药指导

1、 治疗用药应从单一小剂量开始,不能控制时,可逐渐增加联合大剂量用药;

2、 经药物治疗控制发作2~3年,脑电图随诊、癫痫发作消失者可开始停药,首先从复合治疗转为单一药物治疗以后逐渐减量;

3、 间断不规则服药不利于控制疾病,且易发生癫痫持续状态。因此,不能突然停药或症状得到控制就自行停药;

4、 苯妥英钠常有牙龈增厚,毛发增多、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眼震、小脑共济失调和失眠等副作用;

5、 卡马西平有中性粒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嗜睡、眩晕、恶心、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宜饭后服用;

6、 丙戊酸钠、苯巴比妥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如有乏力、嗜睡、恶心、上腹不适,及时通知医生。 出院指导

1、 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

2、 减少诱发因素;

3、 适当参加脑力和体力活动;

4、 坚持服药不间断、不漏服或随意停药;

5、 随身携带病历卡和急救盒,以便发作时抢救和治疗;

6、 避免从事高空、水上、锅炉房、驾驶等危险性工作。 效果评价

1、 病人、家属掌握急性发作的处理方法;

2、 能正确认识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3、 能避免癫痫发作的诱因;

4、 正确进食,戒烟、酒。

脑梗塞的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

脑梗塞是指导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血管由于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坏死所致的脑软化。引起脑梗塞的根本原因是供应脑组织血液的颅外或颅内动脉发生闭塞性病变而未能获得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使局部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可能得到的血液供应之间发生超过一定限度地供不应求现象所致,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是由于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的病理改变,使血管腔变窄,最终完全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梗塞性坏死。脑栓塞是由于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供应脑部的动脉,造成血流阻塞而引起的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 心理指导

因起病突然,同时出现瘫痪、失语,早期病人难以接受,往往表现为焦虑、易激惹,对以后的工作、生活丧失信心;后期出现抑郁、苦闷、悲观。因此,要与病人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讲解疾病的性质,治疗及愈后,稳定病人情绪,取得密切配合,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争取早日康复。 饮食指导

1、 饮食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血压者)、丰富维生素为原则,尽量避免进食动物脂肪和内脏、螃蟹等,多食瘦肉、蔬菜、水果;

2、 控制总热量,少食多餐,切忌暴食;

3、 戒烟、酒;

4、 偏瘫病人进食时应从健侧喂入。

康复指导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头部不宜抬高,以保证脑部血液供应。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进行被动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长期卧床造成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期病人在他人保护下可进行床上、创下主动运动。老年人晨起时应安静10分钟后,再缓缓起床,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对于躁动不安者,应加床档,防止坠床或自伤。

言语训练首先从做吹起动作开始,利于这一动作转化发出“P”的语音,然后练习韵母发音,再读单词、句子,逐渐过渡到讲话。 出院指导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酒,忌暴饮、暴食,进食清淡、富含维生素饮食;

2、 坚持肢体功能锻炼;

3、 保持情绪稳定,忌紧张、暴躁、兴奋过度;

4、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房颤等,如有肢体麻木、头晕等症状及时就诊;

5、 坚持服药,定时复查血糖、血脂;

6、 适当进行身体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 效果评价

1、 肢体功能锻炼达到预期效果;

2、 病人出院后继续执行功能锻炼计划;

3、 了解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遵医嘱合理用药;

4、 皮肤完好无损。

腰穿的健康教育

腰穿 常用于检查脑脊液性质,对诊断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也可通过脑脊液动力学改变及常规生化检查,了解脊髓病变的性质,鉴别出血,肿瘤或炎症等疾病。 检查指导

1、 正常脑脊液平均为130ml,腰椎穿刺一般留取2~5ml不会影响健康;

2、 穿刺时嘱病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板垂直,头部胸前前屈,双手抱双膝,紧贴腹部,使脊椎间隙增宽,便于进针;

3、 嘱病人在穿刺过程中如有不适或预感咳嗽时,应立即通知医生,以便暂停操作,避免组织损伤;

4、 穿刺后去枕平卧6小时,防止引起低颅压性头痛,若出现此症状,可嘱病人饮温盐水,头低位平卧休息24~48小时,出血或颅高压病人,穿刺后应取平卧位;

5、 脑脊液压力增高,多见于颅内压增高性疾病,如脑肿瘤、颅内感染,脑组织挫伤并发脑水肿,癫痫持续状态等;

6、 脑脊液压力降低见于严重脱水,慢性消耗性疾病,椎管部分或完全阻塞;

7、 腰椎穿刺的并发症:

(1) 虚性脑膜炎:腰穿后出现头痛及脑膜刺激症,此症1~2周后消失;

(2) 脑疝;

(3) 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硬膜下血肿; (4) 腰、背痛; (5) 感染。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㈠意识状态:反应病情的轻重,为护理的重点观察项目之一。除意识清醒外,一般将意识障碍分为嗜睡(唤醒后意识清晰)、朦胧(能喊叫,但意识不清)浅昏迷(意识不清但有疼痛反应)和昏迷(意识不清反应消失)四种不同程度,如发现病情恶化及时通知医师。

㈡瞳孔:也是重点观察项目之一,正常瞳孔直径2~3mm,对光反应灵敏。严重颅内压增高者可突然发生致命的小脑幕切迹疝(或沟回疝),表现为一侧瞳孔明显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同时也出现昏迷,应立即报告医师,协助抢救;当两侧瞳孔散大伴有病理呼吸或去脑强直时,表示脑疝晚期抢救药争分夺秒。

㈢生命体征:重危或手术后患者定期测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颅内压增高患者常出现“两慢一高”,即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此时要警惕脑疝的发生。当脉搏每分钟60次以下,呼吸每分钟14以下,收缩压在18.6kpa以上时,应立即通知医师,丘脑下部损伤,体温常明显升高,当超过38.5℃时应及时处理。

㈣头痛、呕吐和视力障碍,为颅内压增高常见的三个主要症状,应严密观察。躁动不安也长是颅内压增高、脑疝发生前的征象,应及时通知医师。

㈤肢体活动情况:如出现一侧肢体活动障碍加重,往往表示占位病变增大或为小脑幕切迹疝的一个症状,应及时报告医师。

脑内血肿护理原则

一、观察要点

1、随时观察意识的变化,如出现中间清醒期是典型的硬膜外血肿的表现。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肢体的变化,防止脑疝。

3、注意观察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4、如系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钻孔负压引流,应注意观察引流量,并保持通畅。

二、护理常规

1、同开颅术护理常规。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脑疝的前兆。

①意识:典型的硬膜外血肿意识变化昏迷→清醒→再昏迷,中间有清醒期。颞叶沟回疝形成后,中脑受压,上行网状结构传导中断,出现意识障碍。

②生命体征变化:血肿逐渐发展,脑组织受压发生移位,出现血压升高,呼吸很脉搏变慢。

③瞳孔:患侧瞳孔先缩小,后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

④锥体束证:病变对侧肢体出现中枢性瘫。

⑤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视乳头水肿。

颅脑外伤一般护理常规

1、按一般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床头抬高15度。

3、暂禁食。

4、观察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每半小时到一小时测一次,如有颅压增高、头痛剧烈、呕吐频繁、可考虑为脑疝先兆,应立即报告医师,同时做开颅手术准备。

5、昏迷病人遵医嘱记出入量。

6、剃去头发,有开放损伤者,注意伤口出血,保持敷料干洁,并观察有无其它部分的外伤或骨折的发生。

7、尿失禁 、尿潴留者作持续导尿,安放留置导尿管时,注意无菌操作。

8、意识不清及躁动者应注意保护病人安全,但避免过分约束,不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避免深睡而影响观察意识变化。

9、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褥疮,保持室内安静。

颅骨骨折护理原则

一、观察要点

1、观察头部有无开放性伤口,伤口是否出血,量大小等。

2、观察脑脊液漏情况,如颅前窝骨折时,出现脑脊液鼻漏,以及特有的熊猫眼征,如合并嗅神经、视神经损伤,则引起嗅觉障碍,视力减退等;颅骨骨折时引起脑脊液耳漏,以及周围性面瘫,听力障碍、耳鸣等。

3、观察有无继发意识障碍,瞳孔改变及生命体征的异常,有无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等。

二、护理常规

1、对有耳、鼻出血或脑脊液鼻漏、耳漏、禁忌作冲洗、堵塞或滴入药物,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2、病人应采取卧位,床头抬高15~20º角,并要注意保持耳道、鼻腔清洁,尽量避免擤涕,打喷嚏和咳嗽。一般不作腰穿,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能量,丰富维生素的可口饮食。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等。

3、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脑脊液外漏情况,一般情况下,脑脊液漏一周内自愈,若脑脊液外漏加重或超过一个月仍未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4、注意观察伤后病情变化,有无意识障碍,生命体征有无改变,有无烦躁、恶心、呕吐及其它全身不适等,及时报告医师。

5、加强心理护理,开导病人,减轻负担,使病人心情愉快,促使早期痊愈。

头皮损伤护理原则

一、观察要点

1、观察伤口的部位、大小及出血量、深浅以及伤口内有无异物,伤口的边缘是否整齐、规则等。

2、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有无意识障碍,言语及肢体活动是否正常,有无恶心呕吐物的性状等。

3、观察生命体征有无异常,观察有无发热,呼吸困难,脉搏过缓或过快以及血压升高或降低等。

二、护理常规

1、头皮裂伤出血较多,且不易自行停止,须立即加压包扎止血,并尽早施行清创术,术前注意剃去伤口周围较大范围的头皮,冲洗伤口,清除异物,整修创缘,缝合伤口,并应用抗菌物和破伤风抗毒素等。

2、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伤后是否出现意识的改变,瞳孔是否正常,生命体征的改变以及肢体活动是否正常,有无头痛、呕吐等。

3、患者一般给予平卧或半卧位,给高蛋白、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可口饭菜,注意休息,勿参加重体力劳动等;勿使头部弄湿及着凉等。

4、注意心理护理,减轻心理负担,促使伤口愈合。

5、愈合期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等感染症状,及伤口愈合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治疗,按时拆线等。

颅脑损伤急救原则

一、颅脑损伤

因为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而引起,其发生与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即致伤因素和致伤方式而决定的。分为轻、中、重三型。

二、主要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

2、头痛呕吐

3、瞳孔改变

4、生命体征改变:早期因颅脑血肿或脑水肿引起。

5、神经系统症状:如运动障碍、失语、失明、视力障碍等。晚期合并颅内感染可出现明显脑膜刺激征。

6、头脑X线平片和CT扫描发现有骨折、颅内血肿、脑水肿等。

三、急救原则

1、维持有效呼吸

1.1、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

1.2、吸氧,进行有效心肺复苏。

1.3、呼吸有严重障碍时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1.4、呼吸功能不全时应给呼吸中枢兴奋剂。

2、加压包扎控制大出血,保护膨出的脑组织。

3、建立有效循环,纠正低血压。

4、休克患者先予抗休克治疗。

5、有颅内压高者快速静滴甘露醇,迅速降低颅内压。

6、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及坏死组织。

7、保证脑正常灌注压,改善脑循环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紊乱。

8、监护病情变化,防治并发症。

脑疝急救原则

一、脑疝

因脑部病变,脑水肿、血肿、脓肿等使脑部体积增大或受到挤压,使一部分脑组织由交通孔道移行,突出而形成。

二、临床表现

1、头痛剧烈,呕吐

2、意识障碍

3、瞳孔改变

4、生命体征改变:晚期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呼吸停止

5、神经系统症状

三、急救原则

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脱水。

2、吸氧。

3、呼吸骤停者,立即行人工呼吸。

4、手术治疗,清除原发病灶。

开颅术后护理

一、全麻术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误吸,清醒后床头抬高15 左右,以利头部静脉回流。

二、氧气吸入,及时改善脑缺氧。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未醒前,可保留气管插管,待病人有吞咽反射接近更醒时,吸净痰后拔管,如果呼吸不畅,舌后坠者可置入咽导管。

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次,根据医嘱定时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并记录。术后24h内发现患者意识进行性障碍、瞳孔改变、脉搏慢、血压高,应考虑术后有并发颅内血肿和水肿的可能。要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五、饮食护理:根据病人状况、术毕24小时后酌情给予流食(清谈、易消化、高蛋白)。

六、预防脑水肿:术后24—72h为脑水肿反应高峰期,患者可表现为反应迟钝,眼睑水肿、头痛、呕吐、Bp偏高等颅高压症状。护理应注意:

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警惕严重脑水肿反应或引起脑疝、危及生命。

② 按医嘱使用脱水剂、抬高床头30°。 ③控制氺钠摄入。

a 输液速度控制在30—40滴/分为宜

b 每日输液量不超过2000ml,生理盐水不超过500ml c 控制饮水量300~500ml/日

七、伤口闭式引流护理:伤口闭式引流是将到引流管放在瘤腔或硬膜下,直接将血性脑脊液式瘤腔残液引流至外接袋内。护理注意观察引流的量、色、速度,保持引流通畅,固定稳妥。

开颅手术前宣教

1、心理准备:向病人解释开颅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时无痛手术,要求病人不必紧张、恐惧,若术前睡眠不佳可口服镇静剂。

2、现身说教:待病人与已手术过的病人进行交流,使病人获得安全和信任感。

3、皮肤准备:术前14小时左右剃光头,对有毛囊炎、头癣、疖肿者治愈后再手术。

4、常规准备:配血,做普鲁卡因过敏试验,做抗生素过敏试验。

5、术前晚清洁灌肠,对有高颅压者应低压缓慢灌肠。

6、术前8小时禁食水。

7、卫生情洁准备:要求病人洗澡、更衣,剪指、趾甲。

8、术前晚与术前测体温,了解有无感染因素存在。体温37.5℃以上女病人月经期应停手术。

9、术前针注射以前要求病人洗漱完毕,排空小便,注射以后要求严格卧床休息,严禁下地,解释头晕、口干现象是正常反应,要求病人忍耐。

昏迷病人的护理

一、加强原发病的治疗。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如加强翻身,叩背、吸痰。

三、预防褥疮,定时更换体位,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无污。

四、口腔护理2~3次/日。

五、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六、饮食护理:鼻饲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全流食(匀浆液、混合奶、要素饮食)。

七、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尿潴留给予按摩挤压排尿,必要时留置尿管,并行膀胱冲洗2次/日。男性尿失禁患者,按小便接留器,每周更换1次。女性患者会阴冲洗2次/日。

八、保持大便通畅:3天无大便者,应给予通便灌肠或定时服用缓泻剂。

九、预防角膜溃疡:每日早晚用无菌盐水冲洗后涂眼药膏,并敷以凡士林油沙,用眼药水交替点眼1次/2h。

十、保持四肢功能位置,防止足下垂及肌肉萎缩,定时做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

十一、做好三短(头发、指、趾甲短),六洁(口腔、头发、手足、会阴、肛门、皮肤洁)。

十二、做好抢救器材准备。

病人气管切开后注意事项

气管切开的目的是保持呼吸通畅,切开气管后应注意。

1、观察气管切开伤口有无渗血,病人呼吸是否通畅。

2、病人有痰及时叫护士吸痰,防止痰液堵塞呼吸道,造成病人窒息,不允许用手拿着吸痰管为病人吸痰,吸痰管摔在地上、床上后一定要经过消毒处理方可再用。

3、气管切开上覆盖的纱布一定要保持潮湿,用盐水或开水浸湿,以防止病人气管内痰液粘稠干燥不易吸除,纱布被痰液浸湿脏掉在床上、地上用肥皂清洗,煮沸或消毒后可以再用。

4、气管切开护理每日2次,气管内滴药时不允许带针头滴药,防止针头掉入气管内。

5、吸痰时动作要轻,每次吸痰时间不易太长,以免病人剧烈呛咳造成缺氧,或损伤气管内粘膜。

脑脊液漏的护理

1、取头高位,床头抬高15~30cm,维持脑脊液漏停止后3~5天。其目的是借助重力使脑组织贴近颅底硬脑膜漏孔处,促使漏口粘连封闭。

2、及时清除鼻前庭或外耳道内血迹和污垢,防止液体引流受阻而逆流。

3、避免用棉球严堵深塞,避免耳鼻道冲洗滴药,严禁经鼻安插胃管或鼻导管。

4、避免大声咳嗽、打喷嚏,勿用力屏气排便,以免颅内压骤然升降引起外伤性气颅或感染。

鼻饲的护理

一、插入鼻饲管前,先查病员鼻孔有无阻塞。昏迷和有吞咽困难的病员应先取下义齿。

二、昏迷或已行气管切开的病员,可取仰卧位,清醒病员可取坐位,进行鼻饲插管有颅底骨折、鼻骨骨折和脑脊液鼻漏的病员,应禁止从鼻腔插入鼻饲管,而应改从口腔插入。昏迷病员尚须放置牙垫或开口器,以免鼻饲管被咬破或咬断而发生意外。

三、通过检查证实鼻饲管确在胃内并通畅后,方可用注射器缓缓注入食物,如呕吐反射十分亢进者,方将食物倒入静脉输液器吊筒或鼻饲保温瓶内进行滴注。

四、鼻饲物一般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宜,临床上以混合奶匀浆液位常用。但应先试用牛奶或米汤数日,待病员胃肠适应后方可改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腹胀和腹泻等。鼻饲食物的温度应适当(一般为40~50℃左右),切忌过低或过烫。

五、每次鼻饲前,都须检查胃管是否脱出,胃内有无残余食物,如胃内残余食物较多或腹胀较剧者,可酌情减少鼻饲量或适当延长下次鼻饲时间。

六、鼻饲用具,每次用后均应清洗干净,长期鼻饲病员的胃管应每1~2周更换一次。

七、对躁动不安和欠合作的病员,应给予适当的保护性约束。以防胃管被病员拔出。

八、加强口腔护理,以防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骨牵引的护理

牵引既有复位又有固定的作用,在骨科应用广泛,是一种简便有效地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不宜手术的病人,也可以通过牵引达到治疗目的。

牵引的目的和作用

牵引可达到复位与固定的双重目的,其主要作用如下:

1、 使骨折复位,尤其是矫正骨折缩短移位。通过调整牵引角度,也可矫正成角和窟转移位。

2、 稳定骨折断端,有止痛和便于骨折愈合的作用。

3、 使脱位的关节复位,并可防止再脱位。

4、 使轻、中度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减轻脊髓和神经压迫症状。

5、 使患肢相对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

6、 矫正和预防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7、 肢体制动减少了局部刺激,减轻了局部炎症扩散。

8、 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血液回流,消除肢体肿胀。

9、 使关节置于功能位,便于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

10、便于患肢伤口的观察、冲洗和换药

11、便于病人的护理。

一、牵引治疗的适应症

1、 骨折包括新鲜骨折和陈旧性畸形愈合的骨折。 (1)新鲜骨折

轻、中移位可选用皮牵引或颌枕带牵引,移位明显时宜选用骨牵引。

(2)畸形愈合的骨折

手法折骨后可选用骨牵引。

2、关节脱位

主要用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新鲜关节脱位。 (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若手力牵引复位失败,可持续牵引2~4周后,再行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见第三十九章运动系统畸形)。

(2)新鲜关节脱位

手法牵引复位后辅以皮肤牵引,防止关节再脱位。

3、关节及其周围的病变

包括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和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以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炎症,如髂窝脓肿、肢体蜂窝组织炎等,用皮肤牵引可预防和矫正关节屈曲痉挛畸形。

4、骨骼病变

包括骨肿瘤、瘤样病损、骨髓炎和骨结核等,用皮肤牵引骨折。

5、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可用兜带牵引以达到治疗目的。

二、牵引用具

(一)牵引床

(二)牵引架

(三)牵引29具 1.牵引绳 2.滑车

3.牵引重量 可选用0.5、1.0、2.0、5.0kg重的牵引锤或砂袋,根据病引重量的增减。牵引锤必须有重量标记,以利于计算牵引总重量。

4.牵引弓 5.牵引针 6.进针器具 7.牵引扩张板 8.靠背架

三、根据牵引时间可分为短时间的牵引和持续牵引。

(一)短时牵引 主要是手力牵引,通过短时间的牵引,使新鲜骨折和关节

(二)持续牵引:有皮肤牵引、兜带牵引、骨牵引三种 1.皮肤牵引 利用紧贴皮肤的胶布条或海绵带对肢体施加牵引力。牵引

2.兜带牵引

(1)颌枕带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5ks。常用于颈椎骨折、脱位和颈等。

(2)骨盆牵引,一侧牵引重量一般不应超过10㎏,以患者

感觉舒适为宜。

(3)骨盆兜悬吊牵引: (4)脊柱兜带悬吊牵引:

3、骨牵引:

(1)颅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2 (2)尺骨鹰嘴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20 (3)尺桡骨茎突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20 (4) 指骨牵引:牵引重量不超过1㎏

(5)股骨大粗隆牵引:牵引的重量为体重的1/12 (6)股骨髁上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 (7)胫骨结节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 (8) 踝上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2 (9)跟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2 (10) 跖趾骨牵引:与掌骨骨牵引类同

四、牵引治疗的常见并发症

1、皮肤水疱

多因胶布牵引时粘贴不均匀,不牢固,或粘贴面积小,牵引重量过重。也有部分病人是由于对胶布过敏所致。

2、血管和神经损伤

进针时定位不准及进针部位错误所致。有时需与骨折或脱位合并的血管、神经损伤相鉴别,因此牵引前应注意检查。

3、牵引针眼感染

针眼处有分泌物未清除,或牵引针松动,左右滑动 易导致感染。

4、牵引针滑脱

颅骨牵引钻孔太浅,或未将两弓尖靠拢压紧螺母拧紧。钻孔太深易将颅骨内板钻穿,形成颅内血肿。

5、坠积性肺炎

长期卧床不活动,加之头低脚高位,或因疼痛而尽量控制不咳嗽。尤其老年病人抵抗力差,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6、褥疮

长时间牵引活动不便,在骨突处易发生褥疮,最常见的部位是骶尾部、大粗隆、髂嵴、外踝、腓骨头和足后跟等。

7、关节僵硬

患肢长期固定不动,关节液及血液循环不畅,浆液性渗出和纤维蛋白沉积,发生纤维粘连和软骨变性,引起关

节活动障碍,使关节僵硬。

8、足下垂

下肢水平牵引时,踝关节呈自然足下垂位。若不将踝关节置于功能位,加之关节不活动,会发生跟腱挛缩,产生足下垂畸形。此外胫骨结节牵引定位不准,也易损伤腓总神经,导致足下垂。

9、肌肉萎缩

肢体长期不活动,肌肉代谢活动减退,导致肌无力和肌萎缩。

10、便秘

长期卧床使消化系统活动发生改变,肠蠕动减慢,易发生便秘。

五、牵引病人的护理

(一)病人问题

病人因躯干肢体牵引活动明显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长期卧床牵引除引起不舒适以外,单调吊板的生活、各种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对疾病预后的担忧等,易引起病人消极的情绪反应。长期卧床还会造成各种并发症,影响疾病的顺利愈合。

(二)护理目标

保证牵引效果,达到治疗目的。加强生活护理,解除生活不便的困难。安排使病人精神愉快纠正病态心理,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

(三)一般护理

1、对牵引牵引病人,应进行交接班,每班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肢体活动于正常状态。病人活动不便,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因此应主动帮助病人解决问题。如病情许可,可教病人在床上借助拉手,利用便盆大小便等。

2、冬季应注意肢体保暖,可用棉被覆盖或包裹,防止受凉。

3、定期为病人做清洁卫生护理,如洗头、擦浴等,使病人清洁、舒适。

4、主动与病人谈心,掌握其思想变化,对不良的心态反应及时疏导和帮助,还可引导病人开展读书活动及欣赏音乐等,以丰富病人的文化生活。

第三篇: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一、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一般病人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昏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易咳出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2、给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保持排便通畅。轻度吞咽障碍者宜吃半流食,进食要慢以防呛咳。昏迷、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高热及泌尿系统感染者鼓励多饮水。

3、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变化,有无抽搐,如有变化随时通知医生。

4、昏迷、偏瘫、癫痫发作者,加床栏防止坠床。

5、注意加强口腔、皮肤、会阴部的清洁。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导尿,尿管护理一日两次。

6、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各个关节防止过伸及外展,可用夹板等扶托。定时进行按摩、被动运动,鼓励主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

7、病情危重者做好护理记录,必要时记出入液量。

8、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

9、备好有关的急救器械和药品,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

10、出院前做好卫生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如何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等注意事项。

质量标准

1、患者饮食符合要求。

2、皮肤清洁,无压疮。

3、适时完成生活护理与基础护理。

4、患者能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

二、脑梗死的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动态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肢体活动能力、语言能力。

2、早期康复活动:帮助病人早期进行活动,保持瘫痪肢体各关节的功能位置,并告知病人及家属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肢体的方法,以及翻身技巧,帮助病人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

3、饮食护理:鼓励病人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供给充足水分,对于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病人,可给予糊状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流食。

4、心理护理: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病人克服自卑和消极心理,鼓励其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洗脸、更衣等;对言语困难的病人可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

5、出院指导:进低盐低脂健康饮食、戒烟酒,坚持肢体功能锻炼,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有头晕,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及时来院就医。 质量标准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保持患者偏瘫肢体功能位,坚持功能锻炼。

3、保证营养摄入,必要时给予鼻饲。

4、保证二便通畅。

5、宣教及时,及时完成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

2、如患者出现腹泻、呕吐、大汗、高热等症状应遵医嘱及时治疗并适量补液,以防血压降低、血液浓缩而诱发脑血栓形成。

3、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生活要有规律、有节制,忌烟、酒及辛辣食物,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

4、发作期应避免患者单独活动,以免跌倒。

5、此病发作期大部分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应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而另一部分患者因反复发作未产生后遗症而不予重视,应向患者强调此病的危害性。

6、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有牙龈出血、身体有出血点及青紫斑或消化道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积极治疗。

7、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本病有可能发生脑梗塞、脑出血等,应遵医嘱,坚持治疗,不可随意停药或换药,定期复查。

质量标准

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及时完成基础护及生活护理。

3、宣教及时,病人了解病情及相关知识。

4、保持二便通畅。

四、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1、病情监测:动态观察、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情况、肌力、语言能力等并及时记录。

2、环境: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或减少各种刺激。头部抬高15-20度,以降低颅内压,尽量减少搬动。

3、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内分泌物误入气管,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清理无效时,向医生报告并建议行气管切开。

4、定时更换卧位,防止压疮发生,肢体置功能位,关节受压处垫以棉垫,以防压疮和肢体变形。

5、意识障碍或消化道出血者宜禁食24-48小时后放置胃管,再次鼻饲前回抽胃液,若病人出现呃逆、腹部饱胀、咖啡色胃内容物,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胃黏膜保护药、止血、抑酸药。

6、急性脑出血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应遵医嘱定时定量给予脱水剂、降压药,并记录出入液量,防止电解质失衡。

7、如病人的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提示脑疝发生的可能,应尽早抢救。

质量标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

3、保持呼吸道及二便通畅。

4、保持肢体功能位,按时更换卧位,防止压疮发生。

5、保证营养摄入,进易消化饮食,必要时鼻饲。

6、宣教及时,及时完成生活护理与基础护理。

五、癫痫病的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床单位应配置柔软的床垫、床旁护架、吸氧和吸痰装置,床旁桌备有若干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小布卷等;若出现发作先兆应立即卧床休息。

2、癫痫发作时的护理:

(1)病人抽搐发作时,需有专人守护、观察和记录全过程,注意意识状态和瞳孔的变化,以及抽搐的部位、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

(2)对强直一阵挛发作者要卧倒,防止跌伤或伤人。

(3)立即解开衣领、衣扣和腰带,迅速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小布卷置于一侧上下臼齿间,以防咬伤舌和面颊部。有义齿者必须取出。

(4)将病人的头部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并给予吸氧,以减少呼吸道阻塞和改善缺氧症状。

(5)少数病人在抽搐停止、意识恢复过程中有短时间的兴奋躁动,应防止自伤或伤人。

质量标准

1、密切观察病人,做好保护性措施,防止病人自伤或伤人。

2、保持病室安静,避免或减少各种刺激。

3、需用氧气时注意用氧安全。

4、宣教及时,病人及家属了解病情及相关知识。

六、重症肌无力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做好护理记录,呼吸发生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送监护病房。

2、此种病人易出现误吸和吞咽困难,故要根据病情选择饮食,必要时鼻饲,床头备好吸引器,必要时吸引。

3、病人有气体交换受损易继发呼吸衰竭,应吸氧,备好气管插管用物。

4、对于知识缺乏的患者,给予讲解相关知识。

5、对于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要给予适合的交流方式。

6、病人出现睑垂,斜视等视觉感知改变时,要保护病人,防止受伤。

7、病人出现运动障碍,自理能力缺陷时,要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 质量标准

1、密切观察病情,记录及时准确。

2、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

3、及时完成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4、保持病室清洁、肃静、病人安全舒适。

七、急性脊髓炎病人的护理常规

1、鼓励病人摄取足够的水分和均衡饮食,以促进有足够的尿量和正常的大便排泄。

2、高位脊髓炎吞咽困难患者应选择流食或半流食,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的食物,必要时应放置胃管。

3、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鼓励其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排尿障碍时应行无菌导尿,留置尿管,每4小时开放一次,以训练膀胱机能,并预防尿路感染。

5、勤翻身,拍背,改善肺泡通气量,防止坠积性肺炎。

6、在骶尾部,足跟及骨隆起处放置气圈,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防止感觉障碍的肢体受损。

7、瘫痪肢体及足应保持功能位,防止肢体痉挛及关节挛缩,在病人足底可以垫木板或穿硬底鞋,使足背屈90度。

8、经常按摩皮肤及活动瘫痪肢体,防止压疮的发生。

9、注意给病人肢体保暖,但慎用热水袋,如果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度,以防烫伤。

质量标准:

1、保持皮肤,粘膜完整无破损。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保持二便通畅。

4、保持肢体关节功能位。

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护理常规

1、严重时要卧床休息,限制活动,注意安全。

2、贫血伴心悸气促时遵医嘱给予吸氧。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如瘦肉、猪肝、豆类等。注意色、香、味的烹调,促进食欲。

4、观察贫血症状,如面色、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程度,注意有无头晕眼花、耳鸣、困倦等中枢缺氧症状,注意有无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贫血性心脏病的症状。

5、病人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故护士应深人病房,与病人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运用沟通的技巧,消除病人的恐惧、紧张情绪。

6、观察用药后的副作用,如出现痤疮、毛发增多,女性病人停经等症状。

7、必要时遵医嘱输血。 质量标准:

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

2、保持病人皮肤、粘膜完整无破损。

3、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九、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常规

1、贫血症状严重或有出血倾向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防止跌倒。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鼓励病人增加营养。

3、注意口腔卫生,重症者每日三次口腔护理,并用漱口液漱口,防止口腔溃疡及出血。

4、病人抵抗力低下,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定期消毒,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5、禁止应用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药物,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坚持用药的重要性,使病人认识到再障治疗的长期性和艰苦性。

6、血红蛋白低于60g/L可输血。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7、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认识不良心理状态对身体康复不利,多关心、鼓励病人,增加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质量标准

1、病室安静,患者卧床休息。

2、保证营养摄入。

3、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保证室内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

4、保证用药安全,严格遵医嘱用药。

5、宣教及时,及时完成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第四篇: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评估病人受伤时间、受伤部位、病人的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

2、饮食: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及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维生素和水果。

3、体位:根据病情正确安置患者体位,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保持身体关节功能位。

4、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出入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准确、及时做好记录。

5、预防并发症:活动受限,长期卧床者,注意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和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6、引流管的护理:各种引流管切勿扭曲,折叠,受压,保持引流通畅。

7、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

1、加强营养。

2、保持良好的心情。

3、预防再次脑损伤。

4、加强功能锻炼。

二、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概念】

指在安静状态下,侧卧位腰椎穿刺测得的脑脊液压力。成人>1.96kPa(200mmH2O);儿童>0.98kPa(100mmH2O)。 【护理评估】

1、病人头痛、呕吐的程度及休息状况。

2、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各种诱因是否及时解除。

3、病人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状态的改变。 【护理措施】

1、给与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心理。

2、预防各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诱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用力咳嗽;环境安静舒适,减少不良刺激。

3、抬高床头15-30°,利于脑部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

4、给与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脑部缺氧症状。

5、严密观察头痛、呕吐状况及生命体征、意识障碍的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

7、未明确诊断前禁用冬眠药物及吗啡类止痛药,以免影响病情观察。 【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多食水果、蔬菜,防止便秘;

2、减少对病人的探视,避免病人情绪过度激动;

3、告知病人颅内压增高各种诱因的预防措施。

三、颅底骨折护理常规

【概念】

是指颅骨受到暴力作用致颅骨结构的改变。 【护理评估】

1、有无颅内感染的迹象。

2、有无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颅内压低综合征。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病人取平卧位或半坐卧位,头偏向患侧。

3、保持局部清洁,每日两次清洁、消毒外耳道、鼻腔或口腔,消毒棉球不可过湿,以免液体逆流入颅。劝告病人勿挖鼻、抠耳。

4、预防颅内逆行感染:脑脊液漏者,禁忌堵塞、冲洗鼻腔、耳道和经鼻腔、耳道滴药,禁忌做腰椎穿刺。脑脊液漏严重者,严禁经鼻腔吸痰或放置鼻胃管。

5、注意有无颅内感染的迹象:如头痛、发热等。

6、避免颅内压骤升:嘱病人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涕、打喷嚏。

7、遵医嘱按时给予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 【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避免颅内压骤然上升的动作。

2、指导病人预防颅内感染的方法

四、颅内血肿护理常规 【概念】

是颅脑损伤中最多见、最严重、可逆性的继发性病变。由于血肿直接压迫脑组织,引起局部脑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高,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脑疝危及生命。 【护理评估】

1、病人意识状态。

2、病人有无颅内压增高、脑疝等并发症。

3、术后血肿复发的可能性。 【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情、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等变化,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的迹象。

2、颅内压增高者,积极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同时做好术前准备。

3、术后注意病情变化,判断颅内血肿清除效果并及时发现术后血肿复发迹象。

4、术后放置引流管应采取头低足高位。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5、术后不使用强力脱水剂,亦不严格限制水分摄入,以免颅内压过低。 【健康指导】

1、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饮食。

2、指导患者勿牵拉、扭曲、折叠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五、脑震荡护理常规

【概念】

指头部受到撞击后,立即发生一过性脑功能障碍,经过较短的时间可自行恢复。 【护理评估】

1、病人头痛的性质与程度。

2、病人有无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 【护理措施】

1、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缓解其紧张情绪,加强心理护理。

2、疼痛明显者遵医嘱给与镇静、镇痛药物。

3、少数可能合并颅内血肿的病人,密切观察其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

4、嘱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能锻炼。 【健康指导】

1、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使病人从思想上消除“后遗症”的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情愉快。

2、指导病人加强营养,多食健脑食品(如动物脑、栗子、核桃等)。

六、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

【概念】

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评估】

1、病人的意识状态。

2、病人头痛的程度。

3、病人対疾病的认识和心理反应。 【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4-6周,遵医嘱给予止痛镇静剂。

2、保持大便通畅。

3、观察生命体征及恶心呕吐等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4、如癫痫发作遵医嘱给予抗痉剂。

5、遵医嘱使用脱水药时注意观察水电解质平衡,急性期可使用大量止血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等。

6、做好出院指导,如不要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女病人1-2年不要分娩等。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进行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2、指导患者戒烟酒,加强功能锻炼。

七、脑出血术后护理常规

【概念】

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 【护理评估】

1、病人的意识状态。

2、病人脑出血的位置和量。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有血肿腔引流的患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引流袋每24小时更换一次。

3、观察肢体活动情况。

4、注意血压情况,遵医嘱给予准确及时的处理。

5、不能进食者术后3-5天开始鼻饲,注意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

6、保证各种药物按时输入。

7、做好基础护理。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的排便习惯,多吃富含纤维素的水果和蔬菜。

2、高血压患者,遵医嘱按时规律服药。

3、肢体偏瘫者,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八、脑挫裂伤护理常规

【概念】

是常见的原发性脑损伤,可发生于着力部位,也可在对冲部位。包括脑挫伤和脑裂伤,前者指脑组织遭受破坏较轻,软脑膜完整;后者指软脑膜、血管和脑组织同时有破裂,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两者常同时存在,合称脑挫裂伤。 【护理评估】

1、病人有无意识障碍,及其程度及持续时间。

2、病人生命体征、瞳孔及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有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症状。 【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瞳孔变化,必要时专人监护。

2、采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间断吸氧。

3、若病人呈昏迷状态且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宜早行气管切开,及时吸痰。

4、抬高床头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压。

5、瘫痪病人定时翻身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以改善血液循环。

6、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满足机体的营养需要。

7、注意观察病人有无癫痫的发生。

8、有失语的病人应与病人有效的沟通,及时满足病人的生活需要,并帮助病人语言功能锻炼。

9、视野缺损的病人加强生活护理,外出时应专人陪伴,防止摔伤。

10、注意观察病人的头痛性质及程度,如头痛一度好转后又复加重,提示颅内可能有血肿发生,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1、严重脑挫裂伤病人常因躁动、四肢强直、高热、抽搐而病情加重,应查明原因给予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

12、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复合伤的发生。

13、出现脑膜刺激征的病人,应将其安置在避光的病室,避免外界刺激,使病人情绪稳定。

14、严重脑挫裂伤者可采用冬眠疗法、亚低温治疗及巴比妥疗法。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至症状完全控制后1-2年,逐步减量后才能停药。

2、指导患者进行语言、运动等功能训练。

九、气管切开护理常规(详见第二十二章第十二节)

十、脑疝护理常规

【概念】

颅内占位病变导致颅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颅内各分腔之间的压力不平衡,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部分脑组织被挤入颅内生理孔隙中,导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护理评估】

1、密切观察脑疝的前驱症状,及早发现颅内压增高。

2、评估GLS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

3、观察瞳孔的变化。

4、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护理措施】

(一)急救护理

1、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快速静脉滴注脱水药,并配以激素应用。

2、协助做好手术准备:根据医嘱立即备皮、备血,行药物过敏试验,准备术前和术中用药等。

3、消除引起颅内压增高的附加因素。

(1)迅速清除呕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保证氧气供给,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3)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从而保证颅内血液的灌注。

(4)高体温、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因素均可进一步使颅内压升高,应予以重视。 (5)呼吸骤停者,在迅速降颅压的基础上按脑复苏技术进行抢救。 呼吸支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加压给氧,予呼吸气囊或呼吸机支持呼吸。 循环支持:如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心脏泵血功能。

药物支持:遵医嘱给予呼吸兴奋剂,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对症处理。 (6)严格记录出入液量,注意电解质平衡的情况。

(二)术后护理

1、与手术室护士进行认真交接,检查意识、瞳孔及生命体症的变化,查看皮肤情况,查看手术记录,了解手术经过。

2、体位:术后6h内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或半侧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每2h更换体位一次。

3、准确执行脱水治疗,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4、保持呼吸道通畅,拍背协助排痰,及时清除口、鼻腔及气道内分泌物;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免舌后坠及呕吐时误吸。

5、鼻饲者在注射前抬高床头15°以防食物返流入气管引起肺部感染。 【健康指导】

1、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病人及家属的紧张焦虑心理。

2、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的病人,调动他们的心理和躯体的潜在代偿能力,鼓励其积极参与功能训练。

第五篇: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一、意识状态:反映病情的轻重,重点护理观察项目之一。除意识清醒外,一般将意识障碍分为嗜睡(唤醒后意识清晰)、朦胧(能喊叫,但意识不清)、半昏迷(意识不清,但有疼痛反应)、昏迷(意识不清,反应消失)等几种情况。

二、瞳孔:正常瞳孔直径 2-5mm ,对光反应灵敏。严重颅内压增高出现脑疝,表现为一侧瞳孔明显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同时出现昏迷;当两侧瞳孔散大伴有病理呼吸和脑强直,表示为脑疝晚期。

三、生命体征:重危或手术后患者定时测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颅内压增高常出现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此时要警惕脑疝的发生。丘脑下部损伤,体温常明显升高。

四、头痛、呕吐和视力障碍:此为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要症状。躁动不安也常是颅内压增高、脑疝发生前的征象。

五、肢体活动情况:如出现一侧肢体活动障碍加重,往往表示占位病变在增大,或为小脑幕切迹疝的一个症状。

临床护理

一、卧位:颅内压增高和颅脑手术后清醒患者,取头高位 15-30 度,以利颅脑静脉回流;昏迷患者取半卧位(昏迷体位)或侧卧位,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以减少肺炎发生的

机会;休克或者取平卧位。

二、呼吸道护理: 1 、多采用半俯卧位或侧卧位。 2 、每 2 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叩背,预防坠积性肺炎。 3 、及时清除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 4 、舌后坠阻塞气道时,改半俯卧位或放置咽部通气管。

三、五官护理: 1 、口腔,昏迷患者用 3% 过氧化氢或 0.1% 呋喃西林清洗口腔每天 2 次,预防口腔炎或腮腺炎。 2 、脑脊液鼻漏或耳漏不宜用棉球或纱条紧塞,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外耳道用乙醇棉签清拭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及时更换。 3 、眼,昏迷和面神经损伤患者眼睑闭合困难,三叉神经损伤患者角膜感觉消失,均易发生角膜溃疡,可用眼罩、风镜或凡士林纱布护眼。每日定时以抗生素液点眼。必要时将眼睑暂时缝合。

四、泌尿系护理:昏迷或脊髓伤患者经常有尿潴留或尿失禁,安放留置导尿管时注意无菌操作,每日以 1 : 5000 呋喃西林溶液冲洗膀胱一次,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

五、便秘:应用缓泻剂,如白色合剂、液状石蜡,或用开塞露。必要时戴手套挖出干结大便。

六、防止坠床:意识朦胧和躁动不安患者应加置床挡,酌情应用镇静剂,必要时用保护带或束缚肢体。

七、精神护理: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有精神症状者,防止自伤或伤人。

八、高热、气管切开术、癫痫、褥疮等按照各自护理常规护理。

上一篇:首届学生会成立大会下一篇:深圳九龙生态农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