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古诗及翻译

2024-04-28

春天的古诗及翻译(精选9篇)

篇1:春天的古诗及翻译

关于春天的古诗及翻译

春天,又称春季,是一年中第一个季节,时间范围指立春至立夏期间,所包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季节。下面是关于春天古诗及翻译,请参考!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翻译

原野上长满茂盛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翻译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还是那绿杨掩映白沙堤。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翻译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思念之情。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叫声。

回想昨夜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春花。

《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翻译

浓妆艳抹打扮一新下红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

走到庭中查数新开花朵,蜻蜓有情飞到了玉簪上头。

篇2:春天的古诗及翻译

春天,又称春季,是一年中第一个季节,时间范围指立春至立夏期间,所包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季节。下面是关于春天古诗及翻译,请参考。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

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叫声。

回想昨夜阵阵风雨声,吹落多少芳香春花。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

高高柳树长满翠绿新叶,轻柔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绿色丝带。

这细细嫩叶是谁巧手裁剪出来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剪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翻译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春末。

《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翻译

莺歌燕语预报临近新年,马邑龙堆是几千里疆边。

家住京城比邻着汉室宫苑,心随明月飞到边陲胡天。

织锦回文诉说思念长恨,楼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独眠。

篇3:春天的古诗及翻译

众所周知中国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备受中西方汉学家, 学者以及翻译学家的高度重视。从19 世纪开始古诗英译在西方世界极为盛行, 从此许多中西方翻译学家都会热衷于中国古诗翻译, 阿瑟 · 韦利就是其中之一。韦利创造性地运用所谓“弹性节奏”直译的手法忠实的将中国古诗的艺术美感展现出来, 其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西方读者兴趣同时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原诗的意境。翻译目的论是20 世纪70 年在翻译领域内提出的一项新的翻译理论, 这项理论为古诗歌翻译带来了新的视角。

2、翻译目的论

弗米尔与他的导师赖斯在他们合作的《普通翻译理论基础》里有系统的解释目的论的主要思想。它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赖斯的研究是目的论形成的基础。弗米尔在他导师研究的基础上, 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创立了目的论。他认为所有翻译者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 就是说翻译行动是有目的决定。目的原则主要指译文应能在目标语文化和语境中, 按目标语接近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也就是说, 只要达到预期目的翻译不一定要“对等”于原文。另外两个法则是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前者是语内连贯原则, 后者指语际连贯原则。连贯原则就是说使译文最大限度的做到语义连贯, 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其义。忠实法则注重通过翻译转换, 预期在译文与原文之间建立起特定关系。在翻译目的论的忠实原则中, 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者怎么理解原文, 也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这是目的论发展的第二阶段, 也是最主要的阶段。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也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第三阶段的研究主要是贾斯塔. 赫兹. 曼塔利和诺德的研究。他们认为,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将扮演译文读者的角色, 为适应译文文本功能、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要求做出努力。目的论为译者顺利实施其翻译策略提供了可行性途径。

3、阿瑟·韦利与古诗翻译

作为20 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汉学大师, 阿瑟. 韦利对于翻译目的以及与之对应的翻译策略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不同性质的翻译拥有不同的目的, 对应的应该采用不同的策略, 如非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就完全不同:“不同类型的翻译为不同的目的服务。如翻译的是法律文书, 那只有转达文章意义的任务;如翻译的是文学作品, 那就不仅仅要传达字面意义, 还要把情感也达出来”, 文学翻译的译文不能够只是“单独罗列从字典上照搬的定义, 而应该再现原著的要旨、笔调及传神之处”韦利不但对所译作品有透彻的研究, 而且对原作语言也有相当精深的造诣, 译文忠于原至, 通顺流畅, 富音乐感, 能再现原著风貌。

韦利曾经对中国古诗和英语诗歌的音韵格律作过比较研究。他认为, 中国古诗每句都有一定的字数, 必须用韵, 很像英国传统诗, 而不像今天欧美的自由诗。但译诗不能用韵, 因为从长远来看英美读者更在意的是诗的内容。“而译诗若用韵, 则不可能不损意”跟音韵相比韦利更强调诗歌的“内在结构”, 他用五言汉诗中发展出“弹性节奏”, 即用英语译诗的一个重读音节来代表一个汉字, 使每行译诗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重读音节和不定数量的非重读音节, 他将此种格律比作英诗的无韵体。

针对汉诗英译, 韦利非常强调意象和诗味。他对中国古诗的意象与传统英诗的意象作比较, 他认为, 中国古诗意象大多具体而精炼, 意蕴深远, 而传统英诗则有许多抽象意义。汉诗英译中“注意意象,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应避免增加原诗中没有的意象, 或删除原文中已有的意象。”此外, 对于诗歌译者来讲, 准确理解中国古诗, 领会和抓住原诗中“诗味” (诗中最能感动读者, 并引起共鸣的成分) 之所在, 也很重要。

4、阿瑟·韦利译诗简析

看韦利对白居易《夜泊旅望》中颔联和颈联的翻译:

原诗:沙明连浦月, 帆白满船霜。近海江弥阔, 迎秋夜更长。

译诗:The sands are bright with moonlight that joins the shores;

The sail is white with dew that has covered the boat.

Nearing the sea, the river grows broader and broader:

Approaching autumn, the nights longer and longer.

白居易这首律诗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以颔联为例, 其结构为“名词+ 形容词+ 动词+ 名词+ 名词”, 并且对句中的词语语义相关, 这些意象通过对仗紧紧连接在一起, 营造了诗歌意境。韦利在译诗中颔联重音词汇的词性分别为名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 颈联重音词汇的词性分别为介词、名词、名词、形容词、形容词, 对句中重音位置基本相同, 重音词汇词性高度一致, 轻音词汇的词性也基本相同, 非常好地保留了原诗对仗句式对应位置的词语词性一致的特点。韦利通过合理的利用这种“弹跳节奏”达到了目的论当中的连贯法则同时也为最终的目的法则服务, 即韦利以当代的诗歌主导形式来翻译古诗使之符合20 世纪的英语读者的阅读和欣赏习惯。

同时韦利的译诗将原诗颔联的语言“拆散”后进行重新组合, 采用了“主系表结构+ 伴随状语 (介词+ 名词+ 定语从句) ”, “连浦月”、“满船霜”被“重组”为“浦连月”、“船满霜”;颈联采用了“伴随状语+ 主系表”的结构, 并通过比较级的叠加来表现原诗“弥阔”、“更长”之意, 是非常地道的英语句法。在意象及意境的传达上, 译诗忠实于原诗之意象, 保留了原诗意象相关的特点, 使这些意象之间相互生发, 营造出清冷哀愁的意境。尤其是颈联, 从视觉上看出现了两个“broader”和两个“longer”, 与原诗意义相结合, 使人感觉大江越来越宽阔, 秋夜越来越长;在听觉上词语尾音完全相同, 均为长元音, 并且多次出现, 给人直接的听觉感悟, 人的孤独和哀愁随着这一语音的重复出现也愈来愈浓郁。而这正是对翻译目的论中忠实法则的合理遵从。

5、结论

翻译目的论把翻译看作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而不仅仅只是一一对应的翻译, 这位古诗翻译家在翻译古诗时提供了新的视角。阿瑟. 韦利作为一代英国汉学大师, 在从事英文古诗词翻译时, 早已将翻译目的论运用于自己的翻译策略中, 并极大地发挥其功能, 这为中国古诗在西方流传起到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Arthur Waley.A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M].Chapman Billies, Sandwich, MA, 1997.

[2]Arthur Waley.Chinese poems[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 INC Mineola 2000.

[3]Cli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eation Press, 2001.

[4]卞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篇4:春天的古诗及翻译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古代诗词 断肠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2-02

1.概念整合理论

1985年,美国语言学Fauconnier提出了“心智空间”概念;20世纪90年代,在“心智空间”的理论基础上,Fauconnier进一步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如果两个客体存在某种联系,那么大脑必然会激活两个客体之间的语言及非语言的联系,从而整合形成某种新的概念。概念整合理论对于人类的创新思维,以及语言新概念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解释;也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途径。

概念整合网络是概念整合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心里空间网络是由说话者的背景知识构建的。根据Fauconnier和Turner的理论,概念整合网络有四个空间组成,分别是输入空间I,输入空间II,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

输入空间I和输入空间II的概念在表面上没有必然联系,但是说话者心智空间中的概念网络会对两个空间内的概念进行组合,找出其中的联系,进一步进行整合扩展,最终合成新的概念。这一理论能通过说话者的心智空间生成新的概念网络;反之,新的概念也能从这一理论中得到解释。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具体来讲,概念整合理论为中国古代诗词的分析也提供了一条新路。本文将运用这一理论对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断肠”一词进行分析。

2.“断肠”的概念整合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人词人的用词技巧,诗词的意境,诗词的修辞,以及诗词中语言的创新都是值得后人学习与欣赏。

古诗词种类繁多,在诸多诗歌中,表示生离死别,悲痛怨忿的词也不少,其中“肠断”或者“断肠”便在其中。而且包含“断肠”的词句比比皆是。如: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亡妻之作。上阕写夫妻二人一生一死,妻子的坟墓远在千里之外,更是无人能听自己倾诉衷肠;下阕写到梦中回到故乡,见到妻子,却相对无言,唯有泪成行;那明月照耀、长满松树的小坟山便是妻子坟墓所在,也是词人痛欲断肠的地方。词中有实有虚,平铺直叙,表达了对亡妻的无尽思念,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此外,“断肠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王昌龄《青楼怨》);“江花何处最断肠,半落江流半在空。”(元稹《江花落》);“断肠人去春将半。”(李宴《菩萨蛮》),等包含“断肠”的诗词不胜枚举。

提及“断肠”由来,可以追溯到东晋,有一个姓桓的大官,乘船来到三峡,手下人捕获一只小猿,母猿哀嚎数里未绝,后气绝而死,大官手下把母猿的腹部剖开,只见肠子已断裂成一寸一寸的。由于这一典故,所以后人就用“断肠”或“肝肠寸断”来形容极度悲痛。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肠子断裂”与“悲痛”是两个独立的概念,而且这两个独立概念有内在的联系;在提及“肠子断裂”一词时,势必会触发大脑中对于这一体验的认知反应——“痛”,所以鉴于这种由于“心智空间”而形成的联系,我们可以运用Fauconnier 的概念整合理论来分析“断肠”在中国古诗词中的应用。通过动态地分析这一词的产生过程,达到更好的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目的。

以下将以纳兰性德《山花子》为例,展示“断肠”一词的概念整合。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怀念亡妻之作。上阕,柳絮飘落,藕丝相连,离别赠花以示纪念;下阕,人若多情,情必不深,而今悔悟眼泪飘零。生离本是人生痛苦的事情,而死别又使痛苦增加到极点。按照传统的理解,“断肠”当然是痛苦万分;但是如果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来看,我们则能看出词人的心理变化,因而更能体会他失去妻子的悲恸。

正如1999年Lakoff和Johnson指出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肠子断裂必然会引起极大地痛苦,这是人类的体验;心情悲痛的时候也会引起人类的痛苦;所以在这一点上,肠子断裂与心情悲痛会产生相同的感受——痛苦。由此,基于人生体验的“断肠”一词便在合成空间得到生成。它不仅表现了人类的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人类心情的痛苦,所以这一词是人类大脑利用已有的知识框架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客体,最终在人类的心智空间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从认知角度“断肠”的形成进行分析,我们能更好的看出词人的心理变化;并且这种认知分析也能开辟一条研究传统诗词的新途径。

3. “断肠”的翻译策略

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在20世纪60年代末给翻译下了一个定义:“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翻译有两种基本的方法:直译和意译。直译时尽量保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要求语言流畅易懂。比如:This issue is very important.(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在词语、词序、句式等各方面均该相似。意译是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注意细节,译文自然流畅即可。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文化及表达习惯。比如: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大雨滂沱。)

王佐良说过,“因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的确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一种语言的理解最终要回归到对文化的理解,因为,每个文本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文化特性。产生不同译文的原因是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导致译者对原文理解的差异,造成理解上的不对等。因此,翻译要充分考虑原文的文化背景,提高译文的信度。

本文围绕文化在翻译中的作用,分析中国古代诗词中“断肠”一词的英译。对于“断肠”一词我们在翻译的时候也应该考虑文化因素,因为在西方文化中,我们找不到“断肠”的对应词。

以《天净沙 秋思》为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著名翻译家翁显良先生的译文是:Crows hovering over rugge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the day is about done. Younger is a tiny bridge over a sparkling stream, and on the fair bank, a pretty little village. But the traveler has to go on down this ancient road, 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 trudging towards the sinking sun, farther and farther away from home.

翁显良先生在翻译“断肠”一词时,并没有直接译出这一词的含义,也没有运用意译说明人的悲伤,反而是把人的感情转接到了西风和瘦马的身上,说“the west wind moaning, his bony horse groaning”,寓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人物内心的忧伤。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在中国古代诗词经常使用。

而许渊冲先生翻译为:Over old trees wreather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crows; Under a small beside a cot a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s declines the setting sun. Far,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许渊冲先生在翻译“断肠”一词的时候运用的heart-broken;heart-broken翻译成汉语是“心碎的”。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来讲,“心碎”和“断肠”都是来源于人类的体验,由于身体器官的破裂而产生了极大地痛苦,而这种体验与人类精神的痛苦体验有着相通之处,最终产生了“心碎”与“断肠”。虽然,两个词用的都是概念合成理论,但是就这首词的翻译来看,许先生依然用的是意译的方法。

“断肠”在英语里缺少对应的词汇。通过阅读以上几位翻译大家的译作,我们可以看出,在翻译时人们往往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或借用其他的景物等衬托这种“断肠”的心情,或用某个表示“悲伤”的形容词来形容。

4.结论

概念整合理论是20世纪末提出的一项新理论。它提出了“心智空间”理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己大脑中的认知框架把两个客体联系起来。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新概念的产生,以及对于新概念的创新理解都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本文运用这一理论对于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断肠”一词进行分析,颠覆了对于诗词的传统解释,使“断肠”一词有了动态的解释。我们不仅知道“断肠”的“悲痛”的含义,同时还了解到“断肠”的形成过程,因此使我们对于这一词的理解更具体、更生动。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篇5:春天的古诗及诗意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全文诗句如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野草的香味远远传来,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繁茂的草儿也充满着离别之情。

二、《白鹿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白贞。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三、《春望》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长安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四、《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多好的春雨啊,好像知道时节变化,到了春天,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野外的小路上空乌云一片漆黑,只有江面小船还亮着一盏孤灯。清晨观赏细雨湿润的处处春花,朵朵沉甸甸地开遍美丽的成都。

五、《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其全文诗句如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六、《清平调·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看到彩云想起她的衣裳,看到花儿想起她的面容,春风吹拂着栏杆露珠闪艳浓。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也会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七、《元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普照着,每年春节都取下了旧春联换上新春联。

八、《绝句》(其一)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九、《春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其全文诗句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十、《登科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郊。其全文诗句如下: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十一、《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全文诗句如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掩映于绿杨浓荫下的白沙堤。

十二、《忆江南》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全文诗句如下: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中的滚浪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十三、《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全文诗句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十四、《相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全文诗句如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到了它将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

十五、《惠崇春江晚景》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其全文诗句如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十六、《泊船瓜洲》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仅隔着一条长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十七、《游园不值》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叶绍翁。其全文诗句如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

诗人想去朋友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但是敲了半天门,也没有人来开。主人大概不在家。也许是担心游人踏坏了地面的青苔,故意不开门。但是一扇柴门,虽然关住了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只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十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诗句如下: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十九、《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作者为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其全文诗句如下: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翻译】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选取更多的人才。

二十、《游子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郊。其全文诗句如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二十一、《春晓》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二十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其全文诗句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一年一年的消磨时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以前的事还记得多少?关押我的小楼昨夜又刮来一阵东风,月亮挂在天上,使我想起在故国那不堪回首的日子。以往的雕梁画栋应该还在,只是宫女们都老了。问我能有多少哀愁,就好像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向东流走了。

二十三、《春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方平。其全文诗句如下: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译文】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二十四、《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作者为清代诗人、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全文诗句如下: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翻译】

秋风凉,落叶纷纷,对着窗子独自冷落。对着夕阳思念往事。喝酒睡懒觉,赌书泼茶,当时只是平常事。孤独寂寞之情如是,借怀念往事以排遣,但愈加孤独。平常事已变成求之不得的梦想。

二十五、《题都城南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崔护。其全文诗句如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的今天,就在这长安南庄的一户人家门口,我看见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是旧样,笑对着盛开在这和煦春风中。

二十六、《赤壁》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其全文诗句如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二十七、《绝句》(其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篇6:长歌行古诗的原文及翻译

长歌行

作者: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

百川:河流。

译文

早晨,园中有碧绿葵菜,晶莹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解题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行(xíng):古代歌曲一种体裁,歌行体简称,诗歌字数,和句子长度不受限制。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自由式歌行体。

衰:读“cuī”.古时候人们读没有“shuaī”这个音。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平调曲。《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汉代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歌词和文人创造《新乐府诗》(《新乐府诗集》其中包括《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早晨亭亭玉立,青青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少年。诗人由园中葵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东西──青春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无能为力,青春凋谢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更替联想到宇宙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

在这永恒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轨迹,用自己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过程;自然界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人生说教,使最后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心。句末中“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那段关于人生命应该如何度过名言。“人最宝贵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事业——为人类解放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

篇7:望天门山古诗的翻译及赏析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篇8:春天的古诗及翻译

诗歌是诗人的心境与外界事物融合而成的心灵的语言。中国的古诗词是中国悠久文化的精华, 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日趋密切,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想来了解中国的古诗词文化。而古诗词的翻译也是推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外译者对古诗翻译的探讨也就日渐深入。中国的古诗用字凝练, 言简意赅。几句简短的语言就能勾勒出一幅美妙的意境来, 体现了古诗的博大精深, 但就是这样的高度凝练的语句, 却给译者造成了莫大的困难。很多人说诗歌不可译, 如罗伯特·弗罗斯特就曾慨叹说“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 (在翻译者笔下, 诗歌都不成其为诗歌了) 。不过诗虽难译, 译诗还是可能的, 费道罗夫曾指出可译性是语言的本质。一直有人在译诗, 以后也会有人继续做下去。虽说关于诗歌的可译性问题, 历来中说纷纭, 然而各国的许多著名诗篇毕竟也已经被译成各种外语流传了出去。汪先生认为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译诗往往缺少了原诗的‘原汁原味’, 诗经, 乐府变成了民歌、小调, 甚至变成了流行歌曲或者分行的散文, 让人无法卒读。”[4]85因此, 提出就译诗而言, “要给人原诗的生动逼真的形象, 需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风貌, 也就是‘以诗译诗’。”[4]67经过大量的翻译实践, 汪先生不仅证明了诗歌是可译的, 而且用韵体译诗是可行的, 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即在保持原诗的形式方面, 原诗是五言古诗, 译诗用五音步抑扬格;原诗双押韵, 一韵到底, 译诗用两行一韵 (rhymed couplets) 。关于格律和押韵问题, 中文中的四言诗在英语中用四音步, 五言诗用五音步。韵体译诗的难曾被人比喻成“带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 并常被人攻击“因音损义”, 对此汪先生的态度是“译诗重要的是表达意境, 不是传达每一个细节, 逐字逐句的翻译绝对不会产生好的译本。[5]11”许渊冲也曾说过:“译诗如不传达原诗的音美, 就不能产生和原诗一样的效果, 恰恰相反, 用韵的音美有时反而有助于传达原诗的意美。这就是说用韵固然可能因音损义, 不用韵则一定因声损义, 用韵损义的程度反而比不用小。”[7]51汪先生在传达原作的音韵美方面堪称楷模, 在传达诗歌的神韵、节奏和意境上, 也很好的做到了音、形、意得别样美。

下面通过对汪榕培教授对《青青河畔草》的译本的分析, 试看译文如何原汁原味的传递出原诗的意蕴。

青青河畔草, 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 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 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 空床难独守。

(By Wang Rong-pei)

Green, green spreads the bank-side grass;

Lush, lush grow the garden willows.

Fine, fine stands upstairs the lass,

Fair, fair her shape behind the windows.

Bright, bright beams her rouged face;

Soft, soft are her slender hands.

Once a singing-girl with poise and grace;

Now she’s wife to one who roves the lands.

As he wanders in an unknown zone,

It’s hard for her to go to bed alone.

先看古诗的韵脚, 原诗的第一、二、三和五行尾严格押“ǒu”韵, 最大的特点是前六行首采用了六组迭字“青青”、“郁郁”、“盈盈”、“皎皎”、“娥娥”、“纤纤”, 既烘托出景色的美丽和人物的袅娜, 诵读起来又朗朗上口。汪老师的译文:在押韵方面, 他使用了ababcdcdee的韵脚, 最难能可贵的是, 原诗的精华“青青”、“郁郁”、“盈盈”、“皎皎”、“娥娥”、“纤纤”六对迭字分别以“green, green”“lush, lush”“fine, fine”“fair, fair”“bright, bright”“soft, soft”六组同样富有节奏的形容词迭字以几乎完全对等的形式表达出来, 非常传神的翻译出了古诗的韵味。

再来看古诗的用词, 原诗为十句五言诗, 分为五行, 用词简洁, 句式对仗, 意境优美。汪教授的翻译:同样十个诗行与原作十分对称, 而对应于原诗的精华“青青”、“郁郁”、“盈盈”、“皎皎”、“娥娥”、“纤纤”的“green, green”“lush, lush”“fine, fine”“fair, fair”“bright, bright”“soft, soft”六组既体现形式美、又搭配恰到好处的形容词译出, 并且能保持上下两句在句式上的对仗, 堪称古诗英译

最后再从古诗的意思的角度来看, 汪老师对本诗意义的处理方法极为贴切, 不仅景色美和人物美充分展示出来, 而且忠实地表现出诗中妇人的哀怨伤感之情, 更为可贵的是, 他还将原本在英文中意义空缺的“荡子”一词阐释为“one who roves the lands”, 翻译出了其“游子”的真正含义, 他的译法“As he wanders in an unknown zone, It's hard for her to go to bed alone” (不知他在何处飘泊, 留她一人独守空房) 完全表达出了原意, 不仅传递出了这首诗的韵味——传神;而且也原汁原味的表达出了此诗所想表达的内涵意义——达意。

汪先生三方面得把握恰到好处, 彻底的贯彻了他一向坚持的翻译宗旨——传神达意——传神地达意, 让中国古诗能够尽可能原汁原味的翻译出来, 让更多的外国人能体味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美。

参考文献

[1]汪榕培英译陶诗2000

[2]Basil Hatim;Ian Mason语篇与译者2001

[3]许渊冲;汪译《诗经》序1995 (01)

[4]汪榕培;李正拴典籍英译比较研究2002

[5]徐伟儒音形义在别样美[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08)

[6]霍跃红本色译者-汪榕培[期刊论文]-中国翻译2005 (05)

[7]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2000

篇9:探究古诗词翻译对意境的影响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古诗词翻译;意境

古诗词是我国古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也是语文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试卷中占有一定比例的分数。《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规定教师上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熟练地诵读课本中的古诗词,养成积累古诗词的良好习惯,学会在作文、谈话中运用这些古诗词,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由此可见,国家是非常重视传承古诗词这传统的文化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添加了翻译这一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将古人流传下的古诗词转变成现代人使用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虽然翻译就是将文言文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但是如今学生翻译的趋势已经将古诗词那种意境美丢失了,这就导致翻译出来的话太通俗、太无趣。笔者觉得古诗词的翻译还是应该要保持那种意境美,不然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都是“去其精华”的愚蠢行为。以下是笔者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的现状、古诗词翻译对意境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消除消极影响的讨论。

一、如今初中古诗词翻译教学的现状

初中时期是学生正是深入探究古诗词的时期,虽然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古诗词,但那时只是纯粹地听教师讲解古诗词的意思,并没有亲身去深入解析古诗词的意境。但是这六年的小学学习也为学生打下了一定的古诗词基础,到了初中时期,学生们的古诗词接触量已经达到了一个可观的的数目,虽然学生的古诗词储备量已经达到了鉴赏的要求,但是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揣摩、感悟这些古诗词,这也就导致学生在翻译这些古诗词的时候总是犯错。

笔者觉得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教学的范畴,虽然人们现在一直在开展新课程改革,但是这股改革之风似乎没有刮到古诗词翻译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翻译教学仍然是那种逐字逐句翻译的落后教学方式,虽然这样的古诗词翻译方式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这种直白的翻译却将古诗词蕴含的那种美感翻译没了。例如,翻译曹操的《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一句时,如果教师采用这种逐字逐句的翻译方式,那么这两句的翻译将会变成“我向东行走登上碣石山,来看一下大海,水面是那么宽阔,山和岛高高耸立着。”这种直白的翻译虽然可以让人觉得浅显易懂,但是却让人不想去看,因为这翻译一点情感都没有,就好像在读连在一起的单个的字一样。第二句虽然是水面、山岛等眼前景物组成,但我觉得这八个字却能表现出沧海那种壮阔的特征,反观这两句的直白翻译,笔者却没有同样的感悟。

逐字逐句的翻译方式逐渐成为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固定方式,教师在课堂上都是采取的读一句翻译一句,全部解读完毕再串连起来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古诗词的意境被一点一点的肢解,最后消失不见。这样的古诗词教学模式怎么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呢?

二、古诗词翻译对意境的影响

笔者认为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的这种逐句逐字的翻译方式反而忽略了古诗词翻译对古诗词意境的影响,他们觉得这种古诗的翻译方式不会影响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不会影响学生的审美观点,甚至不会影响学生的文学素质。但是,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意境的感悟,而古诗词翻译对意境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影响。以下就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的古诗词翻译对意境影响的几个方面。

1.影响了古诗词意境的诗意,学生很难体会作者的情绪。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能否进行有诗意的情景教学关系到学生能否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将古诗的意境直白的讲出来,这就破坏了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情境,学生也不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进行一场富有声情的教学导入,用富有情感的语言作为一堂课的开始,将课堂的文学气氛烘托出来,笔者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使学生上课更加的积极,内心的情感也能被激发出来,学生也能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意境。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的时候,笔者先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教学将古诗描绘的那种天涯游子骑瘦马的凄凉情景的画面展示给学生看,然后进行一段课堂导入,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古诗词学习。

2.破坏了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想象,难以体悟作者描绘的意境之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直白翻译方式让学生很难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学生所能感受到的只是教师对课文进行了翻译,但是却不能感受到这些翻译还具有感情,学生眼中只有写在黑板上的汉字,但这些文字却只是文字,不像原文中文字一样有着灵气,不能够将意境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翻译能力,能够让学生在翻译中体现出文章的意境,笔者觉得我们教师首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首先,我们应该在课堂上诱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的画面用文字表示出来。这种先感悟情感再翻译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直白翻译教学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得更高。

三、消除古诗词翻译教学消极影响的方式

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让笔者明白,如今初中语文翻译教学对意境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用了错误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现阶段学习的需要了,我们教师必须要对古诗词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实际的问题。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教师要竭尽所能将这一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从根源上解决古诗词翻译教学中存在问题,积极地建立古诗词教学的良好意境,有效地提高学生翻译古诗词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笔者希望通过这些个人见解能够给更多的教师带来古诗词教学的灵感,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汪光宏.知识分类学说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张琼.论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曹孟德诗集读后感下一篇:当盲人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