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2024-04-09

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通用6篇)

篇1: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关于印发《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的函

------------------

发表时间:2008-5-16 上午 09:21:33 点击: 次

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关于印发《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的函

卫监督稽便函﹝2008﹞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监督(法监)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监督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现将《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附件:

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2008年3月2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

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今天就要闭幕了。下面,按照会议日程进行会议的总

结。我讲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根据大家讨论意见对本次会议做总体评价;二是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做好卫生监督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对本次会议的总体评价

这次会议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07年卫生监督工作和部署2008年卫生监督工作重点,进一步统一思想,做好奥运卫生保障工作,推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人大、国务院有关部委、总后卫生部等相关部门的代表,以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长、卫生监督处处长、卫生监督所(局)负责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主任;15个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卫生局主管局长;省级职业病防治机构负责人;卫生部有关司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及新闻媒体记者,共230余人。部领导对卫生监督工作非常重视,卫生部部长陈竺同志和副部长马晓伟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

陈竺部长做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卫生监督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从正确认识卫生监督在卫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增强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的能力和信心三个方面,肯定卫生监督战线的同志们在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领域监管力度、完善卫生监督队伍规范化管理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陈竺部长在讲话中强调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进一步指明了新时期卫生改革发展的方向。从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马晓伟副部长做了题为“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报告。报告在全面系统地回顾2007年卫生监督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要求,全面部署2008年深化改革、加强体系建设,做好各项卫生监督工作的具体要求。马晓伟副部长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在工作中因公殉职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卫生监督所副所长李珺同志,赞扬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平凡卫生监督员的光荣和责任,并向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勇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广大卫生监督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昨天下午,与会代表围绕部领导的重要讲话进行了认真讨论,就做好2008年的卫生监督工作,推动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快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等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为了促进相互交流学习,这次会议,我们还提供了很多材料供大家学习研究,主要有:一是奥运卫生保障指南,指导各地奥运卫生保障工作的开展。二是18个省、市、县的卫生监督工作交流材料汇编。这些交流材料涉及监督体系建设、队伍管理、行政许可、医疗服务监督、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治、公共场所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等内容,有许多好的经验值得借鉴。三是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发展研究报告及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三年评估报告。这两个报告对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论证充分。各地在制订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相关配套政策文件时,可以充分利用研究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和信息。

总之,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认真贯彻落实部领导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卫生监督工作

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还远未完成,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按照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要求,我们要继续理顺卫生监督体制,明确卫生监管职责,更加富有成效地做好卫生监督工作。下面就大家讨论关心的问题和如何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谈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做好奥运卫生保障工作

今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奥运卫生保障列为2008年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奥运卫生保障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卫生部专门成立了奥运卫生保障工作组,陈竺部长亲自挂帅。部领导对食品、公共场所、饮用水奥运卫生保障非常重视,部领导有专门批示。今年的卫生监督工作重点就是要为奥运提供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食品、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保障,这也是卫生监督的职责。前不久,卫生部刚下发了《关于做好北京奥运会食品、饮用水和公共场所卫生保障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8﹞19号),各地要按照通知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卫生监督工作,坚持把奥运卫生保障工作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建立更加有效的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机制,为保障工作万无一失作出最大努力。我局还组织有关人员编制了一套奥运卫生保障指南,这次已发给大家,请各地认真学习。对奥运举办城市提出的奥运场馆卫生保障等一些具体问题,我们会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予以解决。各地也要继续做工作,该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向各地政府汇报,明确自己的职责,找准位置,使工作处于主动的地位。

(二)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履行卫生部门职责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在这种形势下,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如何既满足经济发展,又能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需要,确实面临着挑战。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非常关注职业病防治工作,指出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广大职工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加强执法力度,严格劳动保护措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积极防治职业病,《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中也明确要求,要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领导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也多次批示。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的任务很重,当前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社会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视不够,缺乏舆论氛围;二是生产企业用人单位缺乏对职工职业病防治的责任意识,职工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三是职业病防治队伍比较分散,监督和监测力量有待进一步整合加强;四是现有职业病防治的服务网络还不健全、虽然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些问题不能一下子解决,但是我们要擅于把握一些有利条件,结合当地实际,合理规划,注重提高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效力,把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扎扎实实地抓起来,力争早一点取得成效。今年,各地要把职业卫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工作要有所突破。在充分利用现有职业病防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结构、医疗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改善职业病防治工作条件,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和监管能力。要加强职业病危害和核辐射监测网络建设,建立职业病监测、预警机制,对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要加强职业卫生日常监督检查,对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大案要案要严肃查处并予以曝光。要继续普及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职业病防治知识,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要求,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新任务。现阶段,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核心工作就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努力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对卫生系统内在规律的认识,提高对卫生改革发展全局的驾驭能力,同步加强各个体系的建设,并强化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政府卫生监管职能,建立统一、高效的卫生监督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统筹考虑,积极稳妥推进。因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关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和实施,充分利用改革的有关政策,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包括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明确卫生监督的任务和职责、健全卫生监督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完善卫生监督工作的保障措施。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条件。卫生监督机构的房屋建设已经列入卫生“十一五”规划。各地要依靠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快卫生“十一五”规划的落实。

二是加强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强化属地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加强社区、乡镇卫生监督网络的建设,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落实农村卫生监督工作,弥补卫生监督编制的不足。同时,要研究建立和完善有关助理监督员的管理制度,真正适应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重心下移后基层的需要。

三是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严格准入、严格管理、强化培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综合素质。我们正在研究修订《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在改革中,卫生部和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争取政策,实行卫生监督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方向就是实行公务员管理。目前大家遇到的高职称人员参公管理后,工资待遇降低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实行阳光工资制度后就解决了。我们也准备开展卫生监督员等级管理的一些可行性调查研究工作,逐步加强和稳定队伍的建设发展。

四是规范卫生监督机构内部科室的设置。卫生部印发的《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卫生监督机构应根据综合管理、卫生许可、监督检查、执法稽查等四大职能设置内设机构,但对于科室设置的具体要求没有明确规定。我们在基层调查中发现,市和县两级监督机构内部科室的设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专业分科室,一种是以管辖区域分科室。有些同志反映,按照管辖区域分科室可能会对某些专业领域的执法有所弱化,按照专业分科室又面临如何体现辖区管理效率的问题。这两种分法各有侧重,各有利弊。大家希望在调研基础上,对市、区、县的卫生监督机构内部科室设置予以规范和指导。今年监督局会开展专题调研,希望大家对监督机构内部科室规范化设置多提建设性的意见。

(四)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结构是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服务的专业机构,在卫生

监督工作中,承担着公共卫生技术支撑工作的责任。部领导在检查卫生监督工作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结构的公共卫生技术力量要与卫生监督工作共享,监督机构要把疾病预防控制结构作为技术支撑。今年初,卫生部印发《关于加强为世界的技术支持能力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的卫生监督技术支持机构是卫生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健康危害因素风险评估、检验出证、技术仲裁、技术咨询和参与标准、法规制订等六大工作任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结构在做好疾病预防工作的同时,应当履行政府卫生监管职责所需的技术支持工作作为疾病预防控制结构的重要工作内容。如何贯彻落实好《意见》的有关要求,我提几点建议:

第一,卫生行政部门领导要把公共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的建设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内容加强发展,做好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的规划,明确需要投入的项目,编制相应的实施方案和经费预算,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疾病预防控制结构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与卫生监督相关的卫生评价、检验检测等技术支持能力建设。要尽快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平台,卫生部将通过挂牌的方式提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个公共卫生所的地位,强化它们在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风险评估方面的技术权威;对部分实力较强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侧重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领域作为国家中心的分中心,充分利用和调动地方疾病预防控制结构的作用和积极性。要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各领域的制度建设,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完善检验出证的程序、标准和要求,严格按照制度和程序办事。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要争取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方面的经费支持。

第三,今年我局将和地方一起,重点研究制订《意见》相关配套的政策、制度规范等文件,努力推动《意见》的全面落实,切实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

(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

加强学习是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的有力保证。面临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卫生监督工作如何适应卫生工作的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分管监督工作的领导和广大卫生监督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必须加强学习。要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内容的学习:一是要根据卫生监督工作的特点,认真学习行政法的基本知识和卫生专业法律知识。在工作中处理好行政法与卫生法律法规的衔接,提高依法行政意识。二是要注重学习卫生监督工作有关规范、程序和制度,确保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依法有序开展,逐步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三是要学习食品、环境、学校、职业、放射等公共卫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新编的卫生监督员培训系列教材知识新、内容实、实用性强。主要是帮助各级卫生监督人员,特别是基层卫生监督人员提高卫生监督理论和知识水平。卫生监督局主编的《卫生监督员手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法律规范赋予的卫生监督职责、程序和行为规范提出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是做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指南,希望各地卫生监督人员人手一册。

(六)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规范卫生监督执法活动

卫生监督执法直接面向社会和公众,监督执法水平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卫生行政部

门的形象。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规范和监督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活动的一项重要制度。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对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提出了明确要求。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就是要强化执法责任,明确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进一步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确保依法行政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这几年,各地在积极探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地方在推行执法责任制过程中要注意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努力达到执法目标具体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行为有序化。同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对卫生行政机关和接待人员是否正确行使监督执法职权进行检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要强化卫生监督员的责任意识,教育卫生监督员在监督政府中要履行好监督职责。对监督检查制发现的违法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难以处理的问题要向有关领导报告,记录好现场情况,及时跟进检查。在对监督人员追究行政执法责任时,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主动和当地的法院、检察院进行沟通,形成有利于推动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的良好环境。

请大家回去后,将这次会议精神及时向领导汇报,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今年的工作作出部署。希望同志们继续积极推进本地的卫生监督工作,使卫生监督事业不断发展。

最后,我代表卫生监督局向各位厅(局)长、处长、监督所长和疾控中心主任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谢谢大家!

篇2: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05-1910:59:47

------------------

卫监督综便函【2009】9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法监(监督)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现将赵同刚局长在2009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印发给你们。供参

考。

二〇〇九年四月九日

赵同刚局长在2009年

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2009年4月3日)

同志们:

2009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全国卫生监督系统学习贯彻《食

品安全法》,认真落实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要求,在新的起点上,面临新的形势,扎实

推进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的会议。卫生部部长陈竺同志,党组书记张茅同志、副部长陈啸宏同

志和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李熙同志在百忙之中出席了会议。

陈竺部长在讲话中要求我们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增强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的紧迫感,增强卫

生监督综合协调的能力,加大食品安全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力度,抓住改革契机加强卫生监督

体系建设,改革创新,提高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张茅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卫生

监督战线的同志们在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领域监管力度等方面

作了大量工作,并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推进卫生监督体系

建设、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工作必须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做了深刻的阐述,为我们今后的工作

指明了方向。陈啸宏副部长系统总结了2008年的卫生监督工作,全面部署了2009年的卫生

监督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昨天下午,与会代表围绕部领导的重要讲话进行了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部领导的讲话

情真意切,实事求是,既充分肯定了卫生监督工作成绩又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卫生监督工作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并提出了工作要求。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的认识。同时,代表们就做好今年的卫生监督工作,推动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快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等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会后,我们将尽快整理大家的意见,向部领导汇报。会议印发了部分地方的经验交流材料,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大家借鉴。关于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实施意见等四个讨论文件,回去后,大家可以提出书面修改意见。

四位部领导参加我们的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充分说明部领导十分重视卫生监督工作。期望全国卫生监督战线的同志们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应对挑战,切实做好2009年的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卫生监督事业改革与发展,做好卫生监督工作讲几点体会,供同志们参考。

一、汲取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教训,引以为戒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不仅暴露出我国食品生产经营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也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值得我们深思。这次事件的发生,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健康权益和乳品行业健康发展,还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根据监察部的调查结论,卫生部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的主要责任:一是对反映婴幼儿患肾结石病例增多问题处置不及时。2008年7月16日,甘肃省卫生厅报告发现16例婴幼儿患肾结石病例,卫生部没有及时派员赴甘肃指导流行病学调查。二是2007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向我国政府通报三聚氰胺可能污染人类食品后,重视不够,未将三聚氰胺列入2008年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检测工作计划。我作为卫生监督局局长负有领导责任。责任是个人的,但是教训是大家的。我们必须要通过这次事件认真总结教训,引以为戒,严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一)做好卫生监督工作,一定要增强政治敏锐性。

卫生监督工作的职能是通过履行法定的职责来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责任重如泰山。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但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管理能力和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各类公共卫生事件大量增加,食品安全、职业病危害、水污染、医疗血液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各项监管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们要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意识。我常说,卫生监督一手托的是百姓的健康安危,一手托的是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赋予的责任。要树立群众健康安全无小事的意识,一定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把涉及人民群众安危的事情真正放在心上,增强工作主动性,抓住危害苗头,从最坏的后果考虑,把工作做扎实、深入细致,防微杜渐。最近,我们在处理水污染、职业病危害和血液安全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一方面及时派员下去了解情况,指导帮助地方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化,另一方面及时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加强纵向和横向的信息沟通,及时得到领导的指示和支持,工作就不被动。有些事情开始时小,但如果麻痹大意,不尽早果断处理,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推进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职责。

卫生监督职能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公共卫生职能,包括五大卫生,这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另一重要职能就是推行依法行政,加强卫生行政执法的综合管理和卫生监督队伍的管理。强化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职责很重要。一要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按照三定方案划定的职责范围履行好监督职责。既不能越权执法,也不能互相推诿,在职能交叉的监督领域,要在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的基础上,一定要形成部门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及时通报监督信息,落实各自的监管责任。二要结合法律和职责的调整,及时修订和调整地方的相应法规和规定,及时转变职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当前,我们要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对现行的食品卫生规章、卫生标准和卫生行政许可进行清理。希望各地也要按照法律的要求对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进行清理,及时废止或修订与《食品安全法》不一致的内容。三要充分认识行政许可的作用和责任。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监督管理的一种手段,多年来在监督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了行政许可的范围、条件和责任。看起来行政许可是行政部门的权力,但更多是责任。我们不能从部门的利益来设置行政许可,而要从责任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要按照法律和推行依法行政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程序,明确审批与审批后的监管责任。要加强对卫生行政执法权力的约束,建立制约和监督机制。同时,通过推行执法责任制与考评制度正确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职权,做到权为民所用,使卫生监督工作最终赢得政府的认可,赢得群众的信任。

(三)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

卫生监督承担的食品、环境、职业、放射、学校卫生等五大公共卫生行政管理和监督的任务,离不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CDC)公共卫生技术能力的支持。我们把各级CDC作为卫生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各级CDC承担着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监督技术支撑两项工作任务,非常光荣,任务也非常艰巨。2008年初,卫生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能力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各级CDC作为卫生监督技术支持力量,《意见》明确了技术支持工作的内容,也提出了工作要求。希望各地在贯彻落实中,一是要加大CDC技术能力的投入,要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其次,要积极建立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网络体系,包括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城市饮用水水质及疾病、职业病监测网络等,要全面提升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能力,进一步扩大监测覆盖范围和领域。三是要加强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与卫生评价工作,通过科学、客观地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向政府提出风险评估的结论意见和控制干预措施,并积极向社会进行科学宣传。四是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和充实现场监督的技术能力,要对危害因素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早控制。五是要加强CDC与卫生监督机构的协调工作机制。遇到公共卫生事件能够及时反应,共同应对。六是要改革与完善疾病报告制度,充实食源性疾病、职业病(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介水疾病等疾病报告内容。及早把临床发现的问题,能够反馈到行政部门,有利于行政部门及时组织流调、有关机构和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控制事态的扩大,减轻危害程度。

二、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落实今年各项卫生监督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实施的一年,也是卫生监督职能面临重大调整的时期。各地要把思想统一到部党组和这次会议精神上来,切实做好今年的卫生监督工作。

(一)认真学习和贯彻部领导讲话精神,结合实际,做好地方监管职能调整工作。

会议结束后,希望各地将会议精神向厅党组汇报一次。今年是“大部门制”职能调整后地方改革的重要一年。在职能调整中,各地一定要贯彻卫生部党组的精神,稳定卫生监督机构与队伍。这次会上,三位部领导在讲话中都指出,按照推行依法行政的要求,卫生行政执法必须加强综合管理,保持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的稳定。要加强卫生监督队伍的建设,从政策上要加大对卫生监督工作的投入。十多年来,通过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监督体系的建设,我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10万人的卫生监督队伍,卫生综合执法体制已经形成,很不容易。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方向是符合依法行政、政事分开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各地在深入职能调整过程中,要加强卫生监督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做到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确保职能调整平稳过渡。此外,各地在进行监管职责调整时,要做好工作的交接和衔接,避免因职能交接而出现监管空白、职能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

(二)突出重点,加强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以及医疗卫生监督工作。

这些领域的监督任务都关系到民生问题,很容易引起社会稳定问题,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大家要及早转变观念、转变职能,适应新的挑战。

1.《食品安全法》6月1日就要实施了,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要成立各级政府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承担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同时还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大案要案的查处等工作。职能调整后,卫生部门承担的责任更大了,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食品安全不安全要由卫生部门通过风险评估来回答,这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风险评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建立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和风险评估平台,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此外,还要建立协调机制,调动各部门的力量,落实各自的职责。各地要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和部领导的讲话精神,积极履行卫生部门的职责,把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2.切实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今年要下达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地方的规划,使职业病防治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三定方案规定的卫生部门职责,加强职业病技术服务的网络建设,加强职业病专家队伍建设,规范和完善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检查等行为与建立相应制度,加强健康监护的执法活动。要组织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尤其是对典型的重大案件,处理要果断,要举一反三。今年放射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许可和防护的监督检查,抓好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今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主题是“保护农民工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部统一印制了宣传画,近日发给各省。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大宣传力度,对宣传工作进行部署。

3.医疗安全和血液安全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健康与安危,部领导非常重视。最近,贵州、北京、广西发生的一些个案,反映了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打而不绝,死灰复燃,我们千万不要麻痹大意。近期,我部与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工作中加强衔接配合的暂行规定》。我们要借助公安的力量,加大整治力度。血液安全工作既要打击地下的血头血霸,又要配合医政管理部门做好医疗、血液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有些案件潜伏期长,在监督工作中更要摸清情况,做好定性和查处追究工作。要保持高压态势,巩固前几年开展的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的成果。

(三)做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公共卫生保障工作。

今年是国庆60周年,各地都有可能搞庆祝活动。大型活动的公共卫生保障工作应早做部署和安排,可以参照北京奥运会公共卫生保障的指导手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方案,努力做到保障工作万无一失。各地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明确自己的职责,将公共卫生保障工作纳入政府整体保障工作规划中,使工作处于主动的地位。同时,各地要按照此次会议精神和今年卫生监督工作要点,结合当地实际,主动做好职业卫生、放射防护、公共场所和医疗服务、传染病防治等日常性监督工作,为国庆重大活动卫生保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抓住机遇,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今年3月17日,中央以中发6号文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把卫生监督工作列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求完善卫生监督服务网络。意见将职业病列为重大疾病控制项目。要求加强卫生监督服务,大力促进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以及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卫生工作。同时,还要求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城乡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大家要利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争取政府重视,争取投入,争取政策,来大力发展卫生监督事业,发展卫生监督队伍。今年,我们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的支持,改善卫生监督机构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关于人员力量不够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农村和社区两个基层卫生监督网络建设来予以补充。我想,通过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一方面可以大大增强我们工作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今后的工作奠定更好的基础。

三、几点希望

这次是我最后一次组织召开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了。回顾我在卫生监督领域十几年的工作经历,感慨万千。这些年来,与大家一起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在部党组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团结奋斗,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卫生监督体制在不断完善。这些年来,我与同志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此时此刻,作为一名老卫生监督工作者,提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这次会上,给大家发了卫生监督十年画册,对过去十年的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做了一个阶段性小结。我想,再过五年、十年,卫生监督事业会发展地更好,卫生监督队伍会更规范。希望大家一定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努力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要特别关注基层监督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辖后,他们的工作任务重,责任压力大,条件比较差,有时还面临着一些风险。今后,还要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基层的卫生监督工作条件。

二是希望卫生监督队伍永远保持优良作风。卫生监督队伍经过这些年的建设,队伍的形象和行为规范有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形成了公正、公开、严格执法的优良作风。体现了卫生监督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神圣职责,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各地在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中,要抓住准入、培训和管理三个环节,把这支队伍带好,把优良作风传下去。

三是希望大家要坚定信心,团结奋斗。这些年来,卫生监督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不是方向

性问题。我们要听取基层同志的意见,帮助他们从政策上解决问题,使他们排除干扰,努力工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卫生监督事业的发展。

篇3: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这次会议, 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组建后, 以部名义召开的第一次会议。既是年度工作例会, 也是动员部署会。开好这个会议, 对于深入贯彻落实部党组的决策部署, 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依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推动监管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意义十分重大。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收到很好的效果。大家一致认为, 这次会议时间虽短, 但效率高, 成效大, 主题突出, 内容丰富。通过这次会议, 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 与会代表普遍感到很受启发、很有收获。下面, 我对会议情况作个小结, 并就几个关注的问题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关于会议的基本情况

大家认为, 陈晓华副部长的讲话,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08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明确提出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思路和措施, 全面部署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讲话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集中体现了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 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充分地讨论, 沟通了情况, 交流了思想, 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有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认清了形势, 统一了思想。会议全面分析和准确判断了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 既看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效, 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隐患和制约因素;既看到了面临的严峻挑战, 也看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任务重、要求高、监管难度大的情况下, 大家一致表示, 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把思想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 把行动落实到各项工作的部署上来, 坚定信心, 迎难而上, 全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是理清了思路, 明确了任务。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大家一致认为, 要重点“把握1条主线、坚持2个原则、提升3种能力、推进7项工作”, 即在总体要求上,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主线, 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要求, 依法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工作布局上, 坚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原则, 一手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以开展专项整治为总的抓手, 坚决有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清除隐患;一手抓农业标准化实施, 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加强基础建设和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在工作目标上, 着力提升三个方面能力;一是提升防范能力,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强化全程监管,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少出问题、不出大的问题。二是提升监管能力, 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检验检测、质量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 夯实基础, 健全队伍, 强化手段, 全面提高监管能力。三是提升服务能力, 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 推进农业投入品安全合理使用, 提升农民科学种养技能, 提高农业标准化种养比重, 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工作措施上, 依法科学、有力有序推进执法监管、专项整治、检验检测、农业标准化、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制度机制建设等工作。

三是交流了经验, 增强了信心。北京、山东、河南、广东、湖南、浙江6个省 (市) 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和特点, 做了大会发言, 介绍了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体会,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各地在座谈讨论中, 也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成功做法和经验。这些经验和做法要认真总结提炼, 加以推广, 长期坚持, 并逐步形成制度层面的长效机制。大家认为, 随着各地工作的深入推进,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政策环境、发展基础、工作保障等各个方面看, 都为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大家表示, 有信心、有决心能够抓好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之, 这次会议开得很好, 很成功,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营造了氛围、奠定了基础。

二、几个关注的问题

㈠关于监管职能问题按照国务院分工和要求,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 各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认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对此, 农口的同志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从总体上看, 食品安全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体制, 是符合目前我国实际的。关键是要针对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 强化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在这种大的背景下, 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到底该如何界定, 我想结合实际, 谈一点认识。

第一, 要准确把握。根据国务院“三定”方案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授权, 在职能界定上, 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虽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第三十四条、三十九条等相关条款规定, 农业部门可以对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 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反弹琵琶, 是通过市场检测来发现问题,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生产和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食品安全法》也即将出台, 该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经做了充分衔接, 实行两法并行的模式;只是在具体的法律条款中, 对标准的修定、信息发布和风险评估等方面内容作出了规定, 在管理体制上没有大的变化。

去年9月, 农业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其职能归纳起来, 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策法规、风险评估、标准制定、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12个方面。在“三定”基础上,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明确部内职责分工, 形成统分结合、各有侧重、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因此, 从总体上看,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一个不断加强的态势, 对农业部门的主要职能定位也是清晰和明确的, 希望大家能够深入领会和全面把握。

第二, 要抓好衔接。实施分段管理的体制安排, 客观讲, 无论是在部内还是在部外, 都有一个如何按照各部门职能界定做好衔接配合的问题, 特别是在边缘地带和结合部容易出现监管的缺失和空白。因此, 做好工作衔接、加强工作协调与合作, 是十分必要的。要从实际出发,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职能分工, 强化与各部门在监督管理、监测抽查、执法检查等方面的工作衔接, 对于属于我们职责范围的, 要坚决管好;属于其他部门的, 要积极配合, 采取多种形式, 移交处置, 切实做到“到位而不越位, 到位而不缺位”。

第三, 要落实责任。要进一步健全“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 要进一步明确职责范围, 规范工作程序, 落实工作措施, 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特别规定的要求, 健全责任制度, 坚持和完善责任落实、督查督办、绩效考核等制度,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切实做到有部署、有督促、有检查, 切实履行好监管工作责任。

㈡关于专项整治问题用1年的时间集中实施专项整治是今年最为重要、紧迫的工作, 第一位的任务是防范和遏制重大事件的发生, 这也是我们工作的底线。总的考虑是以专项整治为总的抓手, 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从生产环节入手, 以风险高、隐患大的农产品和投入品为整治重点, 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通过专项整治, 推动制度建设, 促进综合执法, 逐步建立和完善监管的长效机制。对抓好整治活动, 我想再强调三点。

第一, 在工作摆布上。要把专项整治作为09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此为契机, 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围绕整治活动确定目标任务, 统筹兼顾, 整合资源, 有所侧重, 形成强势。风险评估、标准制订、检验检测、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都要以整治为中心展开, 要为整治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工作支撑。

第二, 在工作着力点上。要围绕专项整治方案确定的3个目标和7项任务, 突出工作重点, 特别是要针对非法使用禁限用农兽药和非法添加有害化学物质等突出问题, 重点查找本地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风险隐患, 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在此基础上整合力量, 着力开展集中整治, 有效遏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件的发生。整治工作要突出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监管与服务、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这三个环节, 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添加有害化学物质行为, 严厉查处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

第三, 在健全制度机制上。对已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要切实按照规定和要求, 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同时, 要重点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配套法规和规章,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机制。通过专项整治, 不断总结摸索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 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推进长效机制建设。

㈢关于体系建设问题健全监管体系和支撑体系, 是全面加强监管工作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 没有健全的体系和队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各项措施就难以落到实处。

第一, 要强化监管体系建设。从各地情况看, 有近10个左右的省份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处室, 一些省份已经开始延伸到县一级, 大部分省份也在酝酿之中。从现有条件看, 强化监管体系建设, 要从省级抓起, 通过加强省级监管机构建设, 带动和推进地、县监管体系的建设工作。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 强化沟通协调, 积极争取编制、财政等部门的支持, 力争年内有较大的突破。乡镇机构建设, 一定要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等现有的体系,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其中, 强化职能, 充实人员, 不断提高监管和服务能力;有条件的地方, 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建设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体系, 不断强化监管手段和职能。

第二, 要强化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这是重要的工作手段和技术支撑, 当前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抓紧落实好去年四季度5亿元资金项目的落实, 保证项目进度、保证项目质量、保证资金安全。同时我们将积极协调有关方面, 加快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 争取加大资金投入, 力争提前完成质检规划建设;并积极筹划争取二期项目规划, 在整体设计上, 突出两个重点:在能力和综合水平提升上要突出省级以上检测机构, 在布局安排上要突出地市、县级以及批发市场, 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这里, 我再强调一下强化检验检测工作问题。要适应形势变化, 调整工作思路, 明确工作定位, 提高检验检测工作针对性、实效性。要完善工作计划, 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规划和年度计划, 进一步加大普查、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力度。要加强结果研判, 充分利用监测数据、监测结果, 分析原因、查找问题, 准确把握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和范围。要强化结果利用, 完善内部通报制度, 坚持和完善抽检合格率排名制度;健全抽检与执法联动机制, 强化协调配合, 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指导科学生产。

第三, 要健全标准体系。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将风险评估与标准制定有机结合起来。部里正在编制《2009-2012年农业标准体系规划》, 加大投入力度, 强化技术研究, 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 建立健全以农药、兽药残留等质量安全标准为重点的标准体系。各地要从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出发, 化繁为简, 把复杂、抽象的标准转化为区域性生产操作规程。

第四, 要强化认证体系建设。总的要求是, 既要积极推进、又要加强监管, 既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更要规避行业性风险。在大力推进“三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 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的同时, 要强化品牌培育和证后管理, 切实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 加快市场准入和可追溯制度的建立。

㈣关于农业标准化问题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出路在于推进标准化生产, 在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这是治本之策, 是长远的方向。当前, 最突出的问题是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积极性不高。对此, 下一步要探索推进农业标准化的新路子, 重点是从最有条件的地方抓起, 核心是要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一是从基地入手, 以已有的和即将建设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 (场) 、示范基地为重点, 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 强化督促、验收和检查, 进一步提高标准化示范效果, 以此带动县域整建制的推进。二是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要实施载体, 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和利益联结机制, 切实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有效促进农业标准化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加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通过“三品”的品牌效益, 从而产生放大效应, 带动标准化发展。

充分利用绿箱政策, 加大农业标准化扶持力度。探索建立农业标准化补贴机制, 设立专项资金, 支持发展农业标准化, 提高农民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积极性。力争通过几年的时间, 不断巩固成果, 形成机制, 养成习惯, 走向规范。与此同时, 坚持政府扶持与市场推动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 真正形成优质优价和市场激励机制, 让实施农业标准化得到效益和实惠, 以此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标准化发展。在这方面, 我们还将做深入调研, 待研究成熟后积极推动。

三、贯彻会议的几点要求

一是及时汇报传达会议精神。会后,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农口厅局的同志, 尽快向本单位主要领导汇报会议精神, 认真组织好本系统本单位的学习传达和贯彻落实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尽快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 统一到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 统一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部署和要求上来, 形成共识, 凝聚力量。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会议部署。各级农业部门要尽快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 把此次会议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要结合本地实际, 深入分析当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进一步明确下步工作思路, 认真细致安排好各项工作措施。要加强基础建设, 健全体制机制, 提升监管能力, 深入推进执法监管和指导服务等工作,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是切实抓紧抓好当前工作。当前, 我国部分粮食主产区遭遇几十年不遇的旱灾, 春耕生产又即将全面展开, 各项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越是紧张的时候, 越不能丝毫放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抓紧制定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具体方案, 细化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进度安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具体方案要在月底前报农业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方案要求, 迅速行动, 抓好落实, 切实推动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坚决遏制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要全面强化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 积极会同工商、质检等部门, 大力开展农资市场整顿, 加强对种子、农药、化肥等重要农资的监管, 确保农资质量合格、供应充足, 为全年农业生产和灾后恢复生产提供有力保障。2月17日, 农业部将会同九部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 对农资打假进行统一部署。要扎实做好质检体系项目建设工作, 去年底中央为扩大内需, 新增5亿元用于质检项目建设, 各有关项目省和单位要严格落实中央要求, 确保在2月底完成建设任务。

同志们,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锐意进取, 扎实工作, 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篇4: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1月5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其题为《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全面落实医改和各项卫生工作任务》的工作报告中,对我国以往三年的医改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指明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需要进一步突破的八个关键问题。

三年医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陈竺部长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广大医药卫生人员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三年医改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人民群众通过医改得到更多实惠,农村和偏远地区医疗服务设施落后、服务能力薄弱的状况显著改变,城市大医院“三长一短”问题逐步缓解,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有了较大改善; 二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已达95%以上,基本药物制度取得阶段性进展,重新构建调整了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功能互补、上下联动,中西医机构并举并重,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合作并存、协调发展的服务格局,成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组成部分;三是卫生事业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发生较明显变化,重城市轻农村、重医疗轻预防、重高端轻基本、重西医轻中医的问题正在扭转,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数量、学历、知识结构也出现向好趋势;四是卫生总费用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说明我国卫生筹资结构趋向合理,居民负担相对减轻,公平性显著改善。

陈竺指出,三年改革实践和成效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所确定的我国医改的目标、方向和原则是正确的,政策和措施是可行的,符合卫生发展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这些重大变化,将极大振奋广大医改工作者的信心,把医改推向深入。

“十二五”医改需进一步突破八个关键问题

在本次会议上,陈竺部长指出,“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需要进一步突破的八个关键问题——

一是全面取消以药补医,理顺补偿机制。争取“十二五”期间在全系统稳妥有序地革除以药补医弊端。

二是全面推进支付制度改革。要充分发挥既管新农合又管服务提供的优势,率先推进新农合的支付制度改革。同时,要与医保、物价等其他相关部门协调,确保支付制度改革与取消以药补医同步推进。

三是强化新农合的风险保护机制,合理设置管理体制。2012年,新农合的补助将提高到240元,重特大疾病补偿水平达到90%左右。年底前全面实施儿童白血病等8个病种的大病保障。在三分之一左右的统筹地区,将肺癌等12种疾病纳入保障范围;同时通过实施规范化治疗,做好费用控制。要探索利用商业保险形成多重补充保险机制,分担重特大疾病高额医疗费用。

四是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要继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不断巩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继续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对乡村医生的各项政策,确保基层网底不破。

五是全面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医疗机构良性竞争。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医疗机构。

六是创新工作方式,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创新组织领导方式,要创新工作方式,要创新服务内容,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推广中医药预防适宜技术。要特别重视并优先解决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均等化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问题。要严格目标管理,强化绩效考核,把考核结果与经费投入和个人奖惩挂钩。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实现“健康中国2020”打下坚实基础。

七是全面推进药品集中采购。要统一药品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办法,实行质量优先、招采合一、量价挂钩。要逐步将耗材、设备采购纳入集中招标采购范围。对部分专利药、高值耗材、大型设备探索面向国内外生产厂家集中采购。对进口产品实行以国际采价为基础的集中采购。

篇5: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县卫生局副局长 文斌

同志们:

2012年2月10日

我县2011年妇幼卫生及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卫生项目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和《母婴保健法》,紧紧围绕全县卫生工作中心,优化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全县妇幼保健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从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和绩效考核结果来看,我县的妇幼卫生工作在各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妇幼卫生战线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可圈可点,成效明显,成绩显著。现将2012年妇幼卫生及项目工作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方向,进一步提高对妇幼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县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国家妇幼卫生重大公共项目全面完成,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剖宫产率得到初步控制;妇幼保健业务管理和绩效考核进一步规范,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均等化服务逐步得到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配合、信息共享机制逐渐形成等,都说明我县的妇幼卫生工作不断在进步、在提升,医务人员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得到了体现、回报。取得这些成绩是十分不容易的,在此,让我代表县卫生局向长年辛勤工作在妇幼卫生战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虽然我县妇幼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妇幼保健事业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先进地区相比也有不少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妇幼健康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在卫生部首次发布的《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中指出,2010年全国妇女常见病总患病率为28.8%,妇科肿瘤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000年至2010年,宫颈癌患病率由9.6/10万升至15.1/10万,乳腺癌患病率由7.9/10万升至10.1/10万,儿童肺炎、腹泻、贫血仍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儿童肥胖、意外伤害、心理行为等问题日渐突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急需予以特别关注。这些问题在我县同样存在,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儿童死亡率仍需我们作出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

二是医改的深入对妇幼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医改的推进,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对妇幼卫生工作增加了新的内容与要求。当前,有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项目,还有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妇女儿童的关心和爱护,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都是我们必须保质保量完成的任务。

三是基层妇幼卫生服务能力不足问题突出。妇幼卫生投入不足,尚未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和补偿机制。乡级妇幼人员队伍不够稳定,力量相对薄弱,素质有待提高,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社区责任医生和乡村医生、保健员如何整合、职能如何发挥、管理如何规范做得不够,村级妇幼保健力量有所削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的服务能力有所萎缩,大量病人流向县直医院,对前些年的功能调整值得重新审视和反思。

四是妇幼卫生工作中的一些难点尚未突破。如流动人口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追踪服务问题,剖宫产率居高不下问题,母乳喂养、儿童肥胖的干预问题,抗生素滥用、过度治疗问题,体检筛查的质量提高问题,绩效工资制度下妇幼卫生人员积极性调动问题等,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摸索,克难创新,逐步加以解决。

在去年11月27日召开的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要认真落实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认真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制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行为,要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逐步实现流动妇女儿童享受当地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妇幼卫生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工作水平,围绕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目标,针对当前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保证高效率、有质量、公平可及的妇幼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推动我县妇幼卫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在工作中,我认为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对妇幼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妇幼卫生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妇女和儿童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3,妇女是家庭的主心骨,妇女的身心健康对促进家庭的健康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是人口健康的起点,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妇幼卫生工作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未来,直接降低了社会成本,减少了补偿性生育,增加了人力资源的健康存量,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财务,我想怎么强调妇幼卫生工作都不过分。妇幼卫生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大家要切实增强妇幼保健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思想决定行动,只有大家在思想上重视了,才能在行动上体现出来。

二是以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妇幼保健工作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标,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这是国家确定的妇幼卫生发展方向,县妇幼保健院要按照临床与保健相结合的方针,着重做好“三个转变”,即以临床为中心向以临床和保健结合为中心转变,以自身发展为重点向指导基层并重转变,以服务病人为中心向服务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为中心转变,进一步加强县妇保院特色建设,突出妇幼保健机构的独特优势,突出保健特色,针对妇女儿童生命周期中不同生理阶段的健康问题,提供全面、系统、连续的保健服务。县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要以巩固完善两个“规范化”门诊建设为核心,提高产科质量、优化硬件设施,配足配强技术力量,妇幼保健人员不得随意调换。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统筹谋划村级妇幼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注重女乡村医生的配备,加强业务培训,履行工作职责,力争实现妇幼卫生服务村级全覆盖,确保各项妇幼卫生工作落实到基层。

三是以技术协作为支撑,进一步探索创新妇幼卫生工作机制。

妇幼保健既有公共卫生属性又有基本医疗属性,是保健与临床的有机结合。做好妇幼卫生工作,单靠卫生部门一家不行,单靠保健机构和保健人员也不行,必须注重部门之间和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要以《母婴保健法》的宣传为切入点,向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社会宣传妇幼卫生方针、政策、措施和成绩,反映问题、争取支持,要加强与当地政府、计生、公安、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形成工作合力,县直医院要加强与妇幼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协调合作,还要加强与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新农合、医保等部门的协作配合,以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为共同目标,履行自身职责,信息互通共享,特别是在危重孕产妇的抢救等方面市一院应发挥全市医疗技术的龙头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要认真吸取广东佛山某医院“活婴入厕”的教训,技术服务丝毫不能马虎,严把医疗质量关,确保母婴安全,树立妇幼卫生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二、群策群力,创新创先,认真做好2012年妇幼卫生及项目工作

2012年全县妇幼卫生重点目标是:本县户籍孕产妇死亡控制在30/10万;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3‰以下。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下列工作:

(一)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为载体,进一步提高项目工作质量。

通过2年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各个项目工作中的相关环节都得到了理顺,必须将其逐渐转入常规性的工作内容,要常抓不懈。注重项目工作质量,加强项目工作的宣传和随访工作,如叶酸服用人员的掌握,服用依从性的提高、住院分娩补助的当年结报率的提高和提高艾滋病、梅毒、乙肝阻断项目的孕早期检测率,加强艾滋病、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治疗、随访管理等。按照年初的上级的任务要求,2012年1月至12月我县的住院分娩补助任务5300人,叶酸增补任务数5900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咨询检测任务数9493,要充分利用妇幼卫生网络催促孕妇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领取叶酸、产妇家属及时领取补助款。各直属医疗单位也要加强各项目的宣传。

全县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切实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项目工作,规范服务流程,扎实开展工作,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二)以婚前医学检查和疾病筛查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出生缺陷的预防。

近年来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全国医院监测数据,出生缺陷发生率由1996年的87.7/万,上升到2010年的149.9/万,增长70.9%。2010年医院监测的前五位出生缺陷种类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和神经管缺陷,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一定要落实和强化出生缺陷和残疾的“三级预防”。

1、做好婚前保健。强化免费婚育健康咨询及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等工作,增强公民自我保健意识,婚前保健率达到50%。强化婚前保健的质量控制,改进服务模式,提高工作质量,使婚前保健工作取得新进展。切实做好检查结果的告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强化优生优育知识和行为。加强孕产期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导,逐步将孕产期营养纳入孕产期保健。

2、做好产前筛查。积极探索产前筛查工作的有效运转模式,强化产前筛查的技术服务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明确产前筛查机构和助产机构的职责及相互协作的工作关系。根据《产前筛查管理办法》,依法开展孕期18-三体、21-三体和神经管畸形的筛查,设妇产科门诊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履行产前筛查目的意义的告知义务。县直医疗单位积极争取开展产前筛查项目。逐步提高全县产前母血清筛查率,并对筛查对象进行追踪随访。

3、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进一步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切实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进一步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体系。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筛查率达到90%以上,血片合格率达l00%、可疑病人召回率达到100%,并对患儿进行追踪随访。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30%以上,并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做好转诊和随访工作。

(三)以高危孕产妇、流动孕产妇管理为突破口,进一步夯实妇幼保健工作基础。

1、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妇幼保健院必须充分发挥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作用,有效落实高危妊娠报告、转诊、会诊、随访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各乡镇要及时发现、上报、及时跟踪随访。直属医疗单位产科门诊也要全面落实高危妊娠报告、会诊和反馈工作。充分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组织,进行定期跟踪随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治疗,更好地了解辖区内的高危孕产妇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规范管理,确保户籍孕产零妇死亡。定期召开全县围产保健工作例会,组织产科、儿科等相关专业人员对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专题评审讨论,以提高产科、儿科人员的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

2、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2011年全县的孕产妇、儿童管理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还必须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摸底管理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工作的宣教和摸底工作,努力提高流动孕产妇保健率和流动儿童保健覆盖率。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围产保健居住地管理工作,探索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引导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率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力争流动人口孕产妇零死亡。继续实施《射洪县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工作实施方案》,强化相关控制措施的落实,确保2012年达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目标,将全县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

3、加强产科管理。进一步强化产科质量建设和规范管理,认真对照四川省产科质量评估标准加强产科质控,全面提高产科应急救治水平,以确保母婴生命安全。作为全县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的县人民医院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完善产科急救中心的标准设置,承担起危急重孕产妇的急救任务。全县定期组织产科质量检查,切实提高全县产科质量管理水平。要不断完善相关医疗制度,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加强自然分娩好处的宣传和引导,营造降低剖宫产率的良好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的孕产妇选择顺产,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4、加强妇女病普查普治。进一步落实妇女病普查工作任务,确定专人负责妇女病普查工作任务的落实,加强培训和指导,合理安排,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妇女病检查的工作质量。建立妇女病体检档案,针对不同疾病分析相关数据,提出干预措施,及时诊治和后续跟踪服务。目前各乡镇公共卫生任务重,且存在人力不足的情况,要巩固并提高妇女病普查率有一定难度,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完成上级的指标要求仍需采取突击检查与持续检查相结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妇女病普查的时间、人员应及早作出安排。同时必须对阳性病人建立追踪随访和报告制度。

5、加强爱婴医院管理促进母乳喂养。根据《爱婴医院监督管理指南》切实加强对爱婴医院的管理和监督。今年市卫生局将对各爱婴医院进行复评,相关单位要积极进行自评整改,以各种形式宣传母乳喂养,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认真落实《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

(四)以绩效考核和业务指导为手段,进一步推动妇幼卫生工作上新台阶。

1、强化妇幼卫生工作的督导与考核。妇幼卫生工作服务范围越来越宽,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服务人群越来越多。妇幼卫生在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分值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各单位要加强对妇幼卫生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和考核,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各项具体工作落实责任到人,分管院长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检查考核、质量控制、信息反馈等项职责,对分管的业务要熟悉,对布置的工作要跟踪落实,切不能一问三不知,在位不做事。妇幼保健院要加强对全县妇幼卫生工作任务的督导,合理制定考核标准,提高平时指导的有效性,抓好各乡镇及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直属单位的整改情况的复查。对整改工作不力的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及时报告卫生局,予以责任追究。

2、强化妇幼队伍的培训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必须保持妇幼保健人员的相对稳定,妇幼保健人员、儿保医生不得随意更换。要加强妇幼卫生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重视人文和职业素养培养,要提高妇幼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实际困难。积极开展妇、儿保的适宜技术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妇幼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根据不同季节疾病的流行特点或疾病谱的情况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年内举办妇、儿保医师培训班各4期,定期召开例会,布置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增加基层妇幼人员之间的交流。

3、强化妇幼保健的准入与监管。为了加强母婴保健服务的规范管理,2011年已经重新审核、认定、核发了全县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未经审批许可的医疗保健单位和个人不准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同时加大对非法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和非医学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如B超等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严肃查处违规者。进一步完善《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与管理,新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已出台,各单位要对出生证的签发、换发、补发按要求和规范严格审核把关。各单位必须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切实提高母婴保健证件的管理水平。各接产单位严把出生医学记录关,不得随意补发出生医学记录,更改出生日期,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4、强化妇幼信息报送与监测。妇幼卫生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直接反映出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程度,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必须做到数据的准确、及时、规范,各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妇幼卫生及项目信息上报,上报前要求分管领导要审核签字,并且在签字前先看一下各种报表的情况,了解一段工作时间内具体的工作成效,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上报的数据少犯或不犯一些低级错误,发现虚假苗头要及时制止。特别要注意的是,部门之间的配合是需要的,但要把握尺度,我们有我们的原则与规范,必须严格把握。希望各单位及时报送各类报表,包括直属医疗单位,各接产单位妇幼卫生监测责任人要切实承担起职责任务,尤其要做好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危重孕产妇及评审情况的报送工作。

同志们,新一年的任务已经明确,妇幼卫生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争当妇幼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排头兵,为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篇6:赵同刚局长在2008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努力开创“十二五”行业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张保振副局长在2011年全国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2月28日)张保振 同志们:

这次全国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会议,是在“十一五”计划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烟草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时期行业信息化工作,分析“十二五”时期行业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安排布置2011年工作任务。

国家局党组对这次会议很重视。会前,姜成康局长就行业信息化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并对此次会议做了重要批示,各单位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行业信息化工作的简要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烟草行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也是行业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的时期之一。全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顺利完成了《数字烟草发展纲要》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信息化与烟草产业相融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信息化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坚持战略主导、统一规划,信息化建设上水平。

“十一五”期间,伴随着行业的改革与发展,行业信息化建设始终坚持与行业/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要求、业务需求相一致,信息化已经成为实现“三个转变”建设现代化烟草的有力支撑,成为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中国烟草的有效手段,成为实现“卷烟上水平”的坚实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标志性成果:

一是以《数字烟草发展纲要》为指导,坚持规划引路。行业各单位高度重视,加强了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通过规划,明确了思路,确定了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保障了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二是商业企业卷烟营销网络建设的价值日益显现,信息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两年,信息化与“网上订货、网上配货、网上结算”和现代物流新业务模式创新相融合,为实现现代流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工厂、信息化企业”建设,信息化在支撑集团化管理、提高企业资源管控能力,提升卷烟厂订单响应、质量稳定、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卷烟厂的制造力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大部分工业企业信息化已达到国内大型企业的先进水平。

此外,企业信息化还形成了一些亮点,如湖南省局、山东中烟等单位共申请获得了信息化方面实用新型专利9项。

(二)坚持项目推进、集成整合,信息化应用上水平。

行业信息化应用走出一条以重点工程项目为突破口,以集成整合为着力点的应用推进道路。主要有五个方面标志性成果:

一是以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为标志,搭建起了行业卷烟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平台,实现了与专卖证件管理的集成,使卷烟计划管理和生产进度调控有了有效手段,促进了卷烟生产经营和专卖证件的规范管理,为全面推进卷烟物联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以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标志,搭建了行业公文远程传输和公文流转的基础平台,使得办文、办事的电子化、痕迹化以及信息公开有了支撑手段,提高了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了政务职能转变和政务公开,为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以行业统一会计核算软件为标志,搭建了行业财务核算管理的基础平台,用信息化固化了行业财务制度和基础标准规范,提高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可比性,为全面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以卷烟生产经营数据统计应用为标志,在数据利用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变传统的事后统计为实时统计,更加有效地服务于行业经济运行的分析决策,提升了行业管理水平,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挖掘也上了水平,为全面推进行业数据中心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是以烟站(单元)管理信息系统为标志,开展了149家基地单元的推广应用工作,搭建了行业烟叶生产、收购管理的工作平台,规范了业务、强化了管控、加强了监督,促进了烟叶基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坚持统一标准、夯实基础,信息化管理上水平。

行业统一领导、垂直管理的体制特点,为加强行业信息化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标志性成果: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工作得到广泛重视,标准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日益显现。“十一五”期间,共发布了包括信息化标准体系在内的行业标准29项,还有一批标准在编制中,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二是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安全和运维保障体系建设。安全认识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坚持技术与管理相结合,不断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建立了信息安全检查长效机制,提高了信息安全水平。运维管理工作得到重视,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目标,推动了可视、可管、可控的一体化安全运维平台建设工作,保障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三是进一步加强了考评体系建设。按照行业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的要求,2007年对行业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检查考核和表彰;2007年起将信息化纳入省级商业企业领导业绩考核;2010年开展了行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建设,正在形成以考核为中心,以专项检查为补充,以评价为支撑的信息化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工作将实现用数字说话。

回顾总结“十一五”行业信息化工作,我们坚持战略主导,将信息化融入到行业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统一规划,持续推进。我们坚持需求驱动,将信息化作为解决行业现实问题的重要支撑,重点突破,持续改进。我们坚持应用推进,将重点工程项目作为推进行业信息化工作的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具有行业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行业信息化迈上了新台阶。可以说,行业信息化已经步入了科学、持续、有序发展的“快车道”,为“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志们,“十一五”时期,行业信息化工作成效是显著的。这是国家局党组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行业各级领导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行业干部职工积极实践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国家局党组向为行业信息化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二五”时期行业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当今世界,信息化是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既定的国策,是全局性的战略举措。“两化”融合是工业化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结果,而深度融合既是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又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深度融合就是由过去“两化”的局部性、关键环节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到两化全过程覆盖、全流程集成、全方位协同、全过程控制的新阶段;发展到运用信息化推动管理创新,实现规范管理、精细管理、科学管理的新阶段;发展到运用信息技术引领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自主创新的新阶段。简单讲就是通过一系列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提升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发展方式创新和转变。

深度融合落实到烟草行业,就是推进信息化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与烟草产业相融合,使信息化成为支撑“卷烟上水平”战略任务和基本方针的内在动力;成为全面实现“

532、461”品牌发展目标、全面建设现代烟草、全面提高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行业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全面提升水平,建设上下贯通、左右协同、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数字烟草”,切实用信息化支撑“卷烟上水平”的新阶段。姜成康局长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生产过程智能化、物品流通数字化、经营管理网络化”,这三化是新阶段的新要求,是信息化与烟草产业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生产过程智能化就是生产过程由智能化系统来完成,增强生产过程管控一体化的能力;物品流通数字化就是按照全面感知、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全面提升的要求,努力打造统一完整、先进实用、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中国烟草物联网,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汇通”; 经营管理网络化就是要将信息化渗透到行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生产与供销、管理与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的互联互通、深度衔接、协同集成。

在新的发展阶段,按照新的发展要求,在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推进信息化工作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一是要更新发展观念。深度融合赋予信息化新的涵义,信息(IT)治理结构的引入也应运而生,为我们从机制上保障深度融合提供了先进的理念。从信息化管理到IT治理,其本质就是要在新形势下,正确定位信息化,使得信息化对发展战略的支持度更高,使得信息资源的利用更有效,使得信息化管理更有序,使得信息化风险更可控,真正体现信息化的价值,从体制机制上确保深度融合的落实、落地。

二是要破解发展难题。信息技术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丰富了行业加速破解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难题的可行性路径。泛在获取、海量存储、高速传输、无线技术、智能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不断取得进展,软件技术向网络化、平台化、服务化、智能化演进的趋势更为明显,其核心就是实现信息资源动态分配、按需服务。新技术发展为我们破解集成整合、协同共享的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技术手段上确保深度融合的落实、落地。

三是创新发展路径。国家加大了鼓励自主创新、提升对未来信息技术的主导性和可控性要求的力度,丰富了行业信息化建设路径。随着宽带的全面提速和普及,随着网络就是计算、网络就是存储的发展和实现,随着基于开源平台应用开发方式的多样化,信息技术产业将发生重大的变革,给行业提供了更多建设路径的选择,也对于我们的人才培养机制创造了新的条件,从建设方式上确保深度融合的落实、落地。

面对新形势,“十二五”时期,行业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度融合为主题,以支撑“卷烟上水平”为主要任务,以建设一体化“数字烟草”为目标,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全面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

可以说,“十二五”时期行业信息化大有可为。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准确把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抓住机遇,抢占制高点,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行业信息化“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的全面提升。

三、“十二五”时期行业信息化推动深度融合的新要求

国家局党组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春节前,姜成康局长到国家局信息中心视察,充分肯定了行业信息化工作的成效,提出行业信息化要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既要加强集中统一,又要调动基层企业的积极性;要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切实做好运维管理工作,推进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要加强集成、整合、共享,做好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会前,姜局长又专门对此次会议做出批示,姜局长重要批示和讲话对今后一个时期行业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会儿新华同志将就落实姜局长讲话精神做工作报告,详细阐述和具体部署今年的行业信息化工作,请大家贯彻落实好。根据姜局长的讲话精神,我讲三点要求。

(一)要更加注重统筹规划。

规划关键在于确定目标和任务,制定实施策略。一方面,规划要基于“十一五”奠定的基础,处理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要注重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查找问题和差距,强调前瞻性、保持延续性;规划要面向行业、企业两个层面,处理好行业与企业的关系,强调整体性、保障可行性。另一方面,要建立起与深度融合相配套的规划工作方法,建立起动态、多维度、立体的规划管理机制,把对信息化推进进程的优化和信息化推进效果的管控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制定并量化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工业和商业两类主体的深度融合阶段性目标,量化深度融合效果的达成度、对于业务的渗透度等关键指标。同时,由于规划是要通过具体项目来落地的,因此规划机制的建立要与项目管理机制、与考核评价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水平,保障深度融合目标的落实。

(二)要更加注重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关键在于用系统的观点,加快实现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切实统一网络、统一平台、统一数据。统一网络,就是要基于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拓宽行业网络信息通道,提高接入速度,扩大覆盖范围,提升安全可靠水平,构建与推进深度融合相适应的行业信息化“高速路”。统一平台,就是基于软件技术的演进,采用先进成熟的主流技术,打造虚拟化、透明化、弹性化、动态化、绿色节能的统一平台,强化服务。统一平台设计的构想要大,技术架构要科学合理,但推进的步子要稳,要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当前,还是要在门户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流程集成四个层面下功夫,重点在流程集成上求突破。按照流程化的设计思想,凡是跨业务、跨层级的业务应用,都要全过程梳理流程,整体设计,再确定集成整合的方案;凡是管控、监督类的应用,都要将流程、控制节点、指标、数据梳理出来,顶层设计,将相对稳定、带有共性的部分抽取出来形成系统或平台,易变的部分能够按需定制。统一数据,还是要把数字资源这个“库”建好、用好,真正做到“一数一源”、“数入一库”、“数出一门”,授权访问,各取所需。要切实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有效挖掘信息资源价值,实现资源共享的目标。

(三)更加注重整体推进。

整体推进,既是加快行业信息化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建设不统一等主要问题的有效途径,又是行业信息化充分发挥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手段。整体推进,要继续坚持行业自上而下与企业自下而上相协调的建设模式,着力处理好行业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既要加强行业集中统一,又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激发企业创新信息化发展的活力,发挥示范效应;既要坚持共性,又要尊重个性,实现行业信息化共同发展。整体推进,要着力协调好满足生产经营、管理决策需要与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两个目标的统一,既要满足业务需求,又要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实现整体推进,需要通过行业信息化重大工程切实突破,才能攻坚克难,突破制约瓶颈,加快推进步伐,凸显效果。行业要着力从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信息资源三个方面确定重大工程。

一是智能化基础设施工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基于宽带、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发展应用来部署;信息技术支撑环境建设要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智能处理、协同工作等方面进行完善提升;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要保持与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全面融入信息化建设,建立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形成与信息化建设相匹配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二是电子政务工程。要紧紧围绕电子政务对于规范行政管理、提升行政效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三个方面的作用力,深化办公自动化建设,实现网上审批、在线办理;加大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协同力度,实现办事公开、民主管理;拓展电子政务服务功能,实现信息公开、按需服务。

三是电子商务工程。要在行业现有的交易平台、工商协同、卷烟营销网络和物流配送等系统的基础上,打造新一代的电子商务平台工程,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汇通”,创新品牌培育、现代营销、工商联动、批零互动的发展方式和低碳、绿色的流通方式,支持烟草工业智能制造。这个工程的建设,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行业流通领域,提升营销的精准度、提高物流的效率和降低能耗,增加管理透明度和降低成本费用等。

四是物联网应用工程。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的成功推广,使得行业已经走在了国内物联网应用的前沿。要在现有基础上,积极推进物联网相关标准建设,推动建立现代烟草物流体系。要有计划地在烟叶生产、生产制造、物品流通、环境保护、安全应急处置和消费者利益保护等多个方面,开展物联网试点和应用示范项目,统筹部署网络设备、智能终端、传感器和核心应用系统,稳步推进中国烟草物联网建设。

五是下一代数据中心工程。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是衡量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行业“十一五”时期确定的数据中心建设方向是正确的,建设成果已经显现。下一步,关键是结合行业实际,在新技术应用上取得突破,加快推进集成整合、协同共享,建设绿色数据中心。

按照系统集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建设要求,采用统筹规划、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建设方法,建设一体化数字烟草,推进信息化与烟草产业深度融合,需要更加良好的信息化工作氛围。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深度融合要求,在更高水平上践行“一把手工程”、“班子工程”。深度融合目标的落实必须要由决策层面主导和驱动。要建立落实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明确决策层对流程梳理再造、管控体系建立承担的责任,统筹协调技术与业务、管理、决策的互动关系,以提高信息化决策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保障融合战略目标实施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领导班子、信息化分管领导、信息化工作部门、业务部门承担的责任,明确分工,协调配合。

二是要加强管理指导。要完善标准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抓住有利时机,加大标准制修订、贯标对标工作力度。要完善安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安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保障性作用,将网络与信息安全放在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管理、监督和考核。要完善运维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运维在信息化应用中的保障性作用,统筹行业运维资源,建立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流程规范、强化考核的运维管理体系。

三是要加强人才培养。要完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构建以培训为基础,学习与实践相互结合,技术与业务相互渗透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专业型人才的引进通道,建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道,拓宽技术型人才的成长通道,适应和满足新形势对信息化人才的新需求。要关注国资委在一些央企开展的首席信息官(CIO)建制的创新试点,在有条件的企业先行开展试点。

四是要加强合作交流。要完善信息化发展的合作渠道,逐步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产学研用良性互动机制。积极探索与电信运营商、信息技术提供商、信息化服务商以及科研院所等的全方位、多角度合作模式,努力营造互利双赢的生态环境。要积极参与国家核心基础软件重大项目等申报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专利权的申请工作。

上一篇:红手指读后感高中下一篇:与设计师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