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35年发展规划

2024-05-16

小学35年发展规划(精选6篇)

篇1:小学35年发展规划

国务院批转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

国发〔2006〕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劳动保障部、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二○○六年十月十三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

目录

序 言

一、“十五”时期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1.就业再就业取得明显成效

2.职业培训取得较大进展

3.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4.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初步形成 5.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基本经验

1.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是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指针

3.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坚持依法行政,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力保障

5.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必要条件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一)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

(三)劳动关系中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十一五”时期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

3.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机制

四、“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发展目标

1.就业持续增长

2.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3.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

4.劳动关系基本保持和谐稳定

5.劳动保障法制比较健全

(二)主要任务

1.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快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

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4.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5.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

五、“十一五”时期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二)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及制度改革

(三)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

(四)加强劳动保障科学技术研究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加强劳动保障事业宣传

(七)加强劳动保障系统能力建设

21世纪头20年,我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稳定就业形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稳步迈进的基本条件,也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任务。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将更加关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十一五”时期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节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等作出部署,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发挥劳动保障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进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国家“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纲要》规划期为2006年—2010年。

一、“十五”时期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劳动保障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1.就业再就业取得明显成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了政府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体系,确立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到“十五”期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7.6亿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2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00万人;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

2.职业培训取得较大进展。市场化、社会化的职业培训体系初步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扎实推进。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500万人次,在全国100个城市开展了创业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得到大力推行,初步实现技能人才评价与就业、使用、待遇的衔接,到“十五”期末,全国有6000多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3.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成果继续得到巩固,各项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基本完成,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十五”期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75亿人、1.38亿人、1.06亿人和8478万人、5408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5442万人。2005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6968亿元,支出5401亿元。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取得积极进展。企业年金制度开始实行。在东北三省开展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探索了有益的经验。

4.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初步形成。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顺利推进,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普遍建立了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劳动关系处理政策逐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得到加强,劳动争议结案率保持在90%以上。适应转轨时期特点的企业工资分配体制初步确立,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指导线制度普遍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建设稳步推进,职工工资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5.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将“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写入《宪法》,国务院修订公布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制定公布了《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部公布了《工伤认定办法》、《最低工资规定》、《集体合同规定》、《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等16个部门规章,各地出台110多部地方性劳动保障法规和规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开展了征缴社会保险费、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和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专项检查,查处大量违法案件,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基本经验。

“十五”时期劳动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十一五”时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1.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是推进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党中央、国务院把劳动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确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的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明确改革的思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保证了劳动保障工作顺利向前推进。

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指针。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按照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劳动保障工作放在党和政府工作的全局中去思考,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把握,从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上去部署,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和节奏,协调处理好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国企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把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劳动保障工作每一项法规的出台、每一项政策的制定、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能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充分考虑劳动者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因而得到了广大劳动者的拥护和支持,使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4.坚持依法行政,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力保障。一系列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先后出台,使劳动保障工作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增强,更加重视依靠法律手段管理、规范和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劳动争议处理力度不断加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基本保障。

5.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必要条件。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业务流程逐步健全、规范,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初步建立,“金保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劳动保障科研取得可喜成果。基础能力建设的加强,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将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劳动保障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在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深化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为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和坚实的经济基础,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经济形势、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增多并趋于复杂化、多样化,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将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反映在:

(一)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将存在。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从需求情况看,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1000万左右。体制转轨时期遗留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全部解决,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的任务繁重,部分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仍然存在。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和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凸显出来。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偏低,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完善。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基金承载着巨大支付压力。退休人员逐年递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没有做实。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水平形成差距,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部分城镇居民医疗保障缺乏制度安排。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对工伤保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镇个体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农村务农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不高,部分流动就业人员的保险关系难以转移。这些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劳动关系中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以及经济成分多元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将更趋复杂化,协调好利益关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历史遗留的劳动关系问题亟待解决。工资分配关系不合理、分配秩序不规范的矛盾日益尖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超时加班、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比较严重。劳动争议继续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工作仍将面临相当大的压力。

三、“十一五”时期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从维护劳动者切身利益入手,将劳动保障事业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轨道,逐步形成扩大就业与改善劳动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机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劳动保障工作新机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作出决策、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体的生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使广大劳动者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统筹考虑城乡各类劳动者需求,协调推进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调整等劳动保障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增加就业总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更加注重完善制度体系;在全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在推进各项制度改革的同时,更加注重法制、规划统计、信息网络、监督、管理和服务体系等基础建设,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机制。用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办法解决劳动保障工作中的深层次矛盾,消除影响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注重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起来,每项重要改革方案的制订和实施,都必须充分考虑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考虑国家财政、企业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以及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探索建立劳动保障工作的新机制,在工作目标的确定上,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现劳动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工作重心的把握上,要在解决当前突出矛盾的同时,更加注重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在工作方式的改进上,更加注重制度完善、机制创新和管理能力提升,坚持典型引路、区域协调、分类指导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四、“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健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就业比较充分,收入分配比较合理,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发展目标。

1.就业持续增长。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在重点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同时,努力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广开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加强失业调控,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实现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

2.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形成面向市场、运行有序、管理高效、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与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各类劳动者的培训力度,基本建立起规模宏大、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技能劳动者队伍。到“十一五”期末,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1亿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5%,高级工占20%。

3.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到“十一五”期末,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23亿人、3亿人、1.2亿人、1.4亿人和8000万人以上,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人数逐步增长。

4.劳动关系基本保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劳动合同制度普遍实行,集体合同制度继续推进,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逐步健全,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秩序比较规范,职工工资水平稳步增长。

5.劳动保障法制比较健全。加快建立健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依法行政的制度,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络;通过强化普法工作,使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维权意识和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二)主要任务。

1.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1)实施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并举的战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改善就业结构,扩大就业容量。加强地区间的协作,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搞好劳务输出工作,引导和组织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2)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妥善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重点做好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人员的再就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多种形式就业,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通过扶持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提高就业稳定性。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联动机制,促进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

(3)不断完善市场就业机制,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逐步消除就业歧视。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限制,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积极推进新成长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规范劳动者求职、用人单位招聘和职业中介行为。建立覆盖各类失业人员的失业登记制度,加强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服务和管理,完善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录用备案制度和就业登记制度。加强对各类职业中介行为的监管,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

(4)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县乡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实施公共就业服务统筹管理,完善服务手段,开发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功能,为城乡各类劳动者提供有效服务。完善对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支持并规范发展各类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派遣、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建立政府购买就业服务成果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类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

(5)加强失业调控。妥善安置关闭破产和重组改制国有企业的分流职工;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加强对正常生产经营企业裁员的指导;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制订预案和相应措施,对失业进行有效调控,减少长期失业人员数量,保持就业形势稳定。

(6)完善境外就业管理体制,健全外国人在我国就业管理制度。建立境外就业突发事件协调处理工作机制,保护境外就业人员合法权益。加强对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的监管,规范对境外就业人员的服务。加大开拓境外就业市场力度,扩大境外就业规模。加强对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的管理。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快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

(1)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劳动者。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和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重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一批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区域性公共实训基地,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推进现代职业培训制度模式的建立。加强实用技能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开展创业培训,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完善劳动预备制度,使90%以上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在就业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导、行业配合、学校参与、社会支持、个人努力的技能劳动者培养工作新格局。加强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能力建设,建立校企合作的技能劳动者培养制度。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技能劳动者队伍。

(2)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形成技能劳动者的评价、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劳动者评价、职业院校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技能考核的工作体系,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者就业和技能成才过程中的导向作用。鼓励行业、企业和全社会开展各种类型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引导企业建立技能劳动者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激励机制。

(3)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体系建设,建立新职业定期发布制度。加快国家题库建设和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广泛利用现代培训技术和远程培训手段,加快培训方法、培训模式和培训机构评价方式改革,加强职业培训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工作机制,建立技能人才、技能成果信息库。全国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50个面向社会提供实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公共培训鉴定服务网络。

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保障能力。

(1)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考虑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收入水平差异以及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实际承受能力,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探索并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养老保险。继续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推广东北三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经验,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将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缩小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水平的差距。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初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合理衔接。

医疗保险。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障政策和管理,建立健全运行保障机制,加快城镇医疗救助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补充医疗保险,构建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以保障大病风险为重点,兼顾多层次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范围。

失业保险。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金申领办法,结合失业人员求职和参加职业培训的情况完善申领条件,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积极推动东部地区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再就业功能。研究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问题,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工伤保险。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政策和标准体系,继续推进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组织实施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完善工伤认定制度和劳动能力鉴定制度,积极探索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工伤康复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建立起预防工伤事故的有效机制,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伤康复制度。

生育保险。进一步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医疗服务管理体系和费用结算办法。

农村社会保险。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适合不同群体特点和需求的方式,着力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工作,优先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抓紧研究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不断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基本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逐步推进失业保险市(地)级统筹;建立和完善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

(2)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险资金。规范征收流程,强化征收管理,实现各项社会保险费依法统一征收,建立征收激励机制,做到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制度,积极探索开辟新的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支出制度,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支付。妥善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费用来源问题,将困难企业职工、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城镇居民中的困难家庭纳入医疗保障体系。

(3)积极稳妥地探索社会保障基金运营和监督管理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制度和预警监测机制,逐步健全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内部控制相结合的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收支两条线办法,制定按基金性质进行分类投资的政策;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加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的监管,实现规范运作和基金的保值增值。规范社会保险待遇支付,严防基金流失,加大对骗领社会保险待遇欺诈行为的查处力度,堵塞基金支付漏洞。

(4)完善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的政策措施。研究解决城镇各类群体之间社会保险制度设计、政策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不同群体之间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的有效衔接,探索解决人员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问题的有效办法。

(5)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从制订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标准和规范服务设施建设入手,加强基础管理,整合服务资源,规范服务流程,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将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加快公共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兴建退休人员公寓,不断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

4.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1)加快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推动各类企业普遍与职工签订并严格履行劳动合同。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大力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三方机制的作用。继续规范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中的劳动关系。

(2)调节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规范工资分配秩序。继续推进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转变,着力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最低工资制度,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指导等宏观指导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加强对高收入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工资分配的调控。完善企业工资支付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3)推进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改革现行“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探索建立注重预防和调解、突出仲裁优势和作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全面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逐步在市(地)级以上城市以及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实体性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积极推进劳动争议仲裁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在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同时,积极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

5.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

(1)建立健全我国劳动保障法律体系。修改完善劳动法,制定劳动合同法、促进就业法、社会保险法和劳动争议处理法等法律。研究制定残疾人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劳动力市场、企业工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等行政法规;修改完善《失业保险条例》,加强对地方劳动保障立法工作的指导。

(2)加强劳动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完善特殊工时审批制度和职工休息休假制度,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研究完善艰苦岗位津贴制度,开展劳动定员定额国家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指导行业和企业集团开展劳动定员定额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

(3)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和体制建设。继续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设和工作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全面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进一步规范监察程序,完善监察工作制度,实现劳动保障监察职能、机构、标志和执法文书统一,充实劳动保障执法监察队伍。完善与有关部门共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综合治理机制。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

(4)建立较为完备的依法行政与执法监督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政务公开制度,依法推进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规范服务行为,依法处理劳动保障事务。规范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行为,建立对被许可人的监督检查制度。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建立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5)建立健全普法教育工作制度。积极探索有效的劳动保障普法新方式,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普法轮训制度,强化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普法教育,实施农民工务工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切实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推进劳动保障普法工作制度化。

五、“十一五”时期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培训、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监察执法等工作的投入,形成与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筹措资金的高技能人才投入机制;安排财政性资金和政策性贷款,扶持技工学校和公共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提供补贴或奖励。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社会保障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在大力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支出监督、全面落实企业和个人责任的基础上,明确各级财政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平衡的责任。“十一五”期间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同时在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实行财税、信贷等优惠政策。

(二)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及制度改革。有步骤地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和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劳动力市场与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搞好城乡统筹劳动保障示范区建设。实施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工程,加强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和工伤预防与职业康复示范建设,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实施劳动保障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能力建设,劳动争议处理能力建设,搞好“金保工程”二期建设和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工作。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促进劳动保障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按照“完整、正确、统一、及时、安全”的建设要求,大力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强化劳动保障信息化综合管理,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全面促进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劳动保障监察等各项劳动保障业务的信息化。进一步发挥全国信息网络的作用,实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办理,以及对跨地区业务协作的支持。应用信息技术深化劳动保障统计制度改革,建立就业监测和失业预警体系、薪酬调查系统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应用系统,形成包括规划预测、统计分析、监测预警等在内的多层次科学决策支持体系。

(四)加强劳动保障科学技术研究。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科技支撑。加快劳动保障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激励科研人员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多出成果;大力推广应用科研成果,促进决策、管理、服务科学化。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交流合作渠道,争取技术合作项目,为借鉴国际经验深化劳动保障领域改革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巩固和加强与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等国际劳工标准的制订,适时批准适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劳工公约,扩大在国际劳工领域的影响。

(六)加强劳动保障事业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加大劳动保障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动员全社会关心、理解和支持劳动保障事业,引导人民群众更新就业观念,强化参保意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我国劳动保障经验和成就的对外宣传,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强化宣传职能,加大宣传投入,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有利于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七)加强劳动保障系统能力建设。健全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经办、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处理等工作机构,加强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进一步调整和理顺劳动保障工作职能。推动劳动保障系统业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加大投入力度,大规模培训各级各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努力建设一支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劳动保障干部人才队伍,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篇2:小学35年发展规划

看完电影,我真的很佩服他们,他们虽然和我们年龄相同,却能做出这么惊人的壮举,能有为了革命而牺牲的精神!

在我眼里,西柏坡是一个可爱、可敬的地方,虽然它既偏僻又贫困,但是在这里,发生了许多不平凡的事。西柏坡在新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西柏坡这个家喻户晓的革命圣地,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但它却是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它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新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中国共产党曾在这里领导了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这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西柏坡除了伟大的历史还有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指两个敢于和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体现了革命精神,两个务必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应该把西柏坡精神发扬下去。我们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能吃苦耐劳。我们要学习西柏坡精神,坚韧不拔、坚强不息、奋发向上、百折不挠、谦虚敬慎。除了这些,我们也要用心去爱这个世界,用心去温暖这个世界,去温暖那些需要我们需要帮助的人。西柏坡精神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几十年来,西柏坡精神始终在中国革命事业和建设新中国的事业上有着巨大的作用。我们要学习不畏艰难、百折不挠、任劳任怨的坚强意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思想品格。要有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毅力。

西柏坡的景色也很美。走进西柏坡,你会看见一片晴朗的天空,会看见一片葱郁的松柏包围着一座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话时的石像,激昂的神态,扬起的手臂,使人想到了革命胜利的愉悦。

在参观景色的同时,还可以做一些运动。西柏坡的北边是青山,另外三面都有柏坡湖环绕,大家可以爬山、游泳、钓鱼、划船,痛痛快快玩个够。

除了运动,还有很多美食呢!西柏坡盛产柿子、黑枣、核桃、杏、花椒、豆类、花生、谷黍、高粱等,另外农家还养着鸡蛋,口感很好,深受游客的青睐。

西柏坡要说都说不尽了,总结起来,辉煌的历史、伟大的精神、美丽的风景、有趣的运动和美味的美食。呵呵!你下次也去参观参观吧!

篇3:小学35年发展规划

一、大中拖市场保持稳健发展趋势

2010年全国农机总动力预计达到9.2亿千瓦, 比2005年增长34%。高性能、大功率、复式作业的农机产品连续7年实现高速增长, 农机装备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84万台, 是2005年的2.75倍;大中拖在抢农时、防灾害、夺丰收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农机化对大中拖的依存度越来越高, 大中拖在农机化中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机化发展, 法律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 必将为农机化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中财政连年大幅度增加购机补贴资金, 从2004年的7000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175亿元, 8年翻了近9番, 能够覆盖所有农牧渔业生产急需的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十二五”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的五年, 必将是农业装备实现快速发展的五年。2011年市场表现整体将呈现出规律性的发展趋势。一是购机补贴推动市场发展。农机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三补贴”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 也是推进农机化快速健康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一项产业促进政策。2011年,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范围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 (场) , 并向粮食大县和农牧业大县倾斜。补贴机具种类达到12大类46个小类180个品目机具, 同时, 各地还可以在12大类内自行增加不超过30个品目的其他机具列入中央资金补贴范围, 这将为农机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证。我国主要农业大省河南、河北、黑龙江、新疆、山东、陕西等地在农机补贴推动下大中拖产品继续保持发展。二是结构调整引导市场。大中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动力和关键要素。特别是在国家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高效植保等耕作技术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力带动了先进农业技术的集成化应用、规模化推广, 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奠定市场。2010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5万余个, 作业服务总收入达到3700亿元。特别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 2010年超过2万个, 入社人数达到33万人, 有力带动了先进农业技术的集成化应用、规模化推广, 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这对未来在多种农作物跨区作业中促进东西合作、南北互动,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农村机械化水平奠定了基础。四是调整产业布局驱动市场。农机产品特别是拖拉机产品不断呈现出功率上升的趋势, 中国一拖的东方红380马力段拖拉机代表着拖拉机行业的最高水平。中国一拖、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等企业纷纷在黑龙江建立新的发展基地市场布局, 强抓新的发展机遇。大中拖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农机行业产业集聚、寡头垄断是一个不可逆转的铁律。因此, 对创新者和主动者, 市场总是存以青睐;对于保守者和被动者, 利好也避免不了失势。

二、市场主导下产业格局趋向集中

据统计, 2010年规模以上拖拉机企业共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726亿元, 同比增长14.8%;大中轮拖产值达到159亿元, 同比增加14.7%。大中拖自2004年以来, 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 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 产业集聚速度加快

2010年, 大中拖达到31.8万台新高, 主要经营指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中国一拖、雷沃重工、东风农机行业三甲占据总销售量的56%。2010年中国一拖大中拖实现销售6.83万台, 继续保持着龙头地位, 特别是130马力以上功率段的制造能力, 一直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福田雷沃重工大中拖实现销售超过6.81万台, 成为我国农机企业发展的新兴企业, 具有较强的后续发展实力。东风农机实现销量4.28万台, 是行业内唯一连续三年实现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的企业, 构筑了独具特色的成长模式。约翰迪尔实现销售4.08万台, 相比国内企业规模性或规模和效益并重性企业而言, 其品质取胜加上较高利润的稳步发展模式, 成为行业发展的标杆。

2. 市场竞争格局明晰

当前的市场竞争已经由传统的产品竞争发展为企业间体系和平台的为主导的价值链之间的综合竞争, 产业链高端的竞争更加激烈。一是拖拉机产品向大型高端产品发展趋势明显。2010年60~90马力段首次出现负增长;90马力以上产品实现销量7.06万台, 同比增长56%, 其中, 160马力以上实现销售960多台, 增幅接近95%。为抓住大轮拖发展机遇, 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中国一拖等企业在大拖重要目标市场黑龙江进行产业布局, 建立新的发展基地, 抢抓发展机遇, 国内大轮拖市场呈现出全球化竞争格局。二是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新的促销手段、运作方式、销售政策和新产品相继出现。农机公司、农机大市场、农机超市、连锁经营、农机专卖店将共同支撑起大中拖销售渠道。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合资公司、独资公司将有较好的市场表现。新疆、黑龙江等大轮拖主要市场新的营销大幕已经全面展开。下半年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等冬麦区重要市场随着销售旺季后移竞争将更趋激烈。三是产业整合具备条件。由于需求较大, 我国的一些大中拖企业积极借助国内外资源优势, 进行互补, 分食市场蛋糕。我国已经有50多家大中型拖拉机制造企业, 除近年进入大中拖领域的数十家企业外, 仍有多家小拖企业有进入大中拖市场的迹象。从制造能力看, 中国一拖、雷沃重工、山东五征等近十家企业已经具备160马力以上拖拉机的批量制造能力;部分企业弱而不强, 只能进行简单组装, 缺乏核心制造能力。行业逐步呈现出由规模化阶段快速进入到集聚阶段的征兆, 市场集中、产业整合已经具备雏形。

3. 产品综合优势作用越来越重要

目前行业整体状况处于强调市场能力的营销主导阶段, 核心能力、关键技术的竞争更加激烈。一是综合优势变主导。依靠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价值链综合优势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成功要素。“东方红”系列大轮拖由于具有品牌、质量、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继续引领着行业发展方向, 特别是其力大、质高、节能、环保型的柴油机发动机, 成为用户放心、首选的产品。2010年9月中国首台动力换挡重型拖拉机在隆重下线。该产品成功下线, 不但将一举打破国际农机巨头在动力换挡重型拖拉机领域的垄断局面, 也将带动我国整个农业机械装备的升级换代, 大大缩短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二是产品特色为方向。从市场可以看出一拖东方红、福田欧豹、东风农机等系列农机产品, 以其人性化设计的流线式造型、靓丽外形和可靠质量吸引住众多用户。三是热点转移成趋势。从产品分类上看, 大中拖两极分化, 节能型中拖以优越的性能和高回报率的特成为小拖升级中轮拖首选产品。东风农机年产5.6万台节能环保型中型拖拉机装配扩能项目已经开工。同时, 200马力以上动力换档拖拉机在十二五期间被广泛看好。当前, 国内大型拖拉机主要由中国一拖、雷沃重工、约翰迪尔所主导;中型拖拉机主要由东风农机、约翰迪尔、雷沃重工、中国一拖等共同成为我国中轮拖的主要竞争企业。

三、大中拖市场期待新的战略突破

从当前农机市场可以看出, 我国大中拖市场需求强劲, 十二五将是我国大中拖的发展机遇期, 预计市场需求将总量超过150万台。预计, 我国大中拖2011年有望冲击35万台新高, 农机企业应确立自身定位、抓住发展机遇、实施战略突破。

1. 用市场规律确立自身发展的定位

我国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 整体正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 农机企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大中拖企业须明确自身定位, 聚焦核心资源, 提升发展能力, 弥补自身短板, 从市场规律中寻找战略机遇。一是先进产品缺少。我国当前仅有30%左右的大中拖产品达到了国际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其余约70%左右的产品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 为企业实施自主创新, 开发先进实用产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是大型拖拉机较少。大拖作为绿色环保、深耕深松、复式作业等方面的动力装置, 在土地连片作业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180马力以上拖拉机市场将代替部分大中拖市场,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机总动力将不断增大, 大中型拖拉机市场在稳步增长中将出现阶段性调整。180马力需求量约多阶段性调整步伐越快。三是全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仍有较大空间。截至2010年底, 全国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52%。当前, 农民对农机的需求是刚性的、线性的, 农机化水平达不到70%以上, 就很难说达到小康,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对大中拖需求将越来越多。

2. 用战略意识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

一是国家重农惠农政策的机遇。我国农业机械化已经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2004年, 我国颁布实施了《农业机械促进法》, 2004-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要求和举措。购机补贴政策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工业拉动效应显著, 促进了我国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快速增长、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农机社会化服务深入发展, 真正使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政府得民心。预计“十二五”期间, 我国大中拖市场将保持10%左右的发展速度。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品之一。为此, 我国大中拖企业应承接国家政策, 将企业战略融入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以适用先进性的产品投放市场、满足用户需求。二是自主创新提升行业水平的机遇。自主创新能力是农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谋求快速发展的根基。我国农机企业多为同质化产品竞争为主导的规模导向, 利润整体偏低, 其本质原因就是缺乏差异化创新产品走利润型导向之路。上世纪七十年代, 西方国家就制造出500马力拖拉机, 我国农机企业还缺乏200马力以上拖拉机批量制造能力, 与发达国家农机制造技术不断加大。我国农机企业要弥补差距, 就要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 瞄准国际行业走向, 创新研发模式, 变以我为主为“为我利用”并重, 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国外技术, 招聘、吸收国外专家团队或领军人才, 构筑产学研用闭环研发体系, 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产品, 提高企业整体黑心竞争力。三是产业结构变化的机遇。由于农机补贴将随着农业机械化重点工作的推进程度而进行转移, 农机企业应坚持“市场优先、用户第一”的原则, 结合保护性耕地、深耕深松、复式作业、节水灌溉、旱作农业、降耗增效、生态农业等实际状况, 加快调整农机产品结构, 加强机械化技术的研究开发, 发展市场前景看好、用户需求较大的新型、大型农机产品。冬麦区市场将向节能型中拖和100马力以上两趋拖拉机发展, 黑龙江、新疆将成为我国180马力以上拖拉机主要目标市场, 大中拖企业应分析不同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做好市场细分, 选择好目标市场, 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 以产品结构推动市场结构的调整, 满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展趋势的新要求。

3. 用战略举措整合优势实现业务突破

篇4:展望中国农业未来35年

一、展望中国农业未来35年

从1978到2014年,改革开放经历了逾35年,而再过35年的2049年,恰好是建国100周年。在未来的35年里,我们将经历一些重大的转折点。

第一是人口的转折点。2014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已经开始下降,而据有关研究,我国总人口将在2025年至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到2049年左右,我国总人口将减少至12亿~13亿左右,这意味着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逐步稳定甚至可能下降。

第二是经济的转折点。据国内外有关机构研究预测,我国经济总量将在2020年至2030年左右超过美国位列全球第一,在2049年则很有可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方面的变化对农业产品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明显变化,主粮消费比例会下降,蛋白质、水果等消费比例会上升,而总的热量消费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意味着未来农业的发展将是产品结构的调整,不再是产量的增加。

第三是二元结构的转折点。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提速,农业人口比例将不断下降,农业的人均生产率将不断提升,农民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收入差距也将逐步缩小直至不再明显,二元结构得以化解,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四是农业科技的转折点。随着科技进步,农业对土地、化肥、农药以及水资源等方面的需求不断下降,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资源限制、污染问题和生态和谐将得到逐步解决,人类将进入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科技现代农业时代。

第五是农业市场模式的转折点。农业生产方式方面将实现规模集约化生产,人均产量、人均收入大幅提升,农业的流通方式也会因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等科技进步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流通渠道将大大缩短,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消费将通过电子超市直接相连,农业生产周期的缩短也将农业的需求和供给更好连接。由于直接准确及时地了解消费需求,供给将更有科学规划性,农业供给保障体系得以科学建立。农产品价格风险对冲体系也将直接使农民受益,农产品期货、保险、融资等资本金融体系在农业上将得到体系化的应用,现代农业金融体系将全面形成。

第六是土地改革的转折点。土地是农业的核心生产资料,土地制度的创新将像联产承包制一样进一步解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生产资料的约束,这是建立现代农业、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基础。

第七是国际合作的转折点。中国人口将在未来35年转而减少,而全球人口却可能进一步增加至超过90亿。一方面我国需要提升自身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更需要与其他国家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在土地与水资源的全球科学利用方面展开生产、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的合作,共同解决全球粮食与农业需求危机,发挥大国的作用。

二、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内涵

中国农业的未来就是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有四个方面。

一是人均生产率(即人均收入)的现代化。农民人均产出能力越高,收入也就越高。但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刚性特点,收入提高的另一前提就是同步降低农民在人口的比重。也就是说,在保持总产量与人口总量同步的前提下,减少农民人口就能同步提升农民收入。

二是资源的利用效率现代化。由于中国人均资源匮乏,尤其是人均耕地和人均水资源,都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何减少单位农产品产出消耗的水以及使用的土地,是我们面临的特殊挑战。

三是产品质量的现代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保证农产品的营养成分,去除污染、农药残留等不健康因素,就无法称之为农业的现代化。

四是环境和谐的现代化。发展农业,不能破坏生态环境,不能造成污染,不能让化肥和不科学的耕种导致土地肥力的丧失。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之路

为有效应对未来35年的挑战与发展,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这个几代人乃至几千年农业大国的农业梦,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土地制度方面。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农民创收的根本,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土地制度变革与变更的历史。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从农民的利益出发,不断随着农民人口的减少而实现土地规模化的有效配置。首先是土地股份制和租赁制的优先推行。相比土地转让,这两种措施的法律基础要求更容易实现,也更容易保护农民作为承包主体的自身利益;其次是土地的休耕与轮耕等养地制度,让土地有恢复自然肥力的时间,逐步减少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体系,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实现农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循环。

二是推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吸收更多的农民转变职业身份,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真正实现二元结构的融合。只有有效减少农民人口比重,才能建立农民收入增加的前提条件。

三是农业科技体系。建立国家与科研机构基础研究、企业应用研究、农民分享使用的多层次农业科技体系,着重降低单位产出的土地占用和水资源消耗,或提高单位土地和水资源消耗的产量,在土地上、无土生产甚至太空生产等方面进行探索应用;同时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并且研究如何有效缩短种植养殖等生产周期。应发挥市场资本和民间创新的力量,发挥国家的基础前瞻性力量,发挥政府在安全监管、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制度与法治作用,并建立国家基金,在资本、补贴等层面充分发挥对市场的杠杆与乘数效应,让市场规律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发挥引导作用。

四是探索建立针对中国国情的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如何以最少的人力利用最多的土地等资源,实现最大产出,实现专业化的流程分工,采用先进的设备、机器等生产工具,因地制宜地实现土地规模化,并根据土地适用性规划产品品种,是建立中国现代农业企业的有效途径。

五是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供求与流通贸易体系。农产品有其种植、养殖周期,往往难以迅速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情况。通过科技手段可以适当缩短种植养殖周期,通过互联网平台还可以有效对接生产者与消费者,建立专业化的农产品直供电子商务平台,将农民和消费者直接对接起来,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方便农民合理安排种植养殖计划,也可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可追溯的、更加便宜的农产品供应平台。同时,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需要配套的加工与物流体系,实现农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六是建立多层次的农业金融体系。现有的农业金融体系主要是面对生产的融资和保险,而农民应对价格波动的主要措施还是政府补贴,难以有效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也带来了庞大的财政负担。如果能将农产品期货对冲服务直接对接农民,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而目前的期货对冲主要应用在大型农产品收购与加工贸易企业,其实真正需要应对价格风险的是农民。因此建立农产品贸易针对农民的期货对冲服务,是稳定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七是全球布局的新农业产业体系。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与人均水资源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在美洲、澳洲、非洲等地区,资源利用率还比较低。如能在不影响当地生态体系的情况下进行全球资源开发利用,并建立全球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建立农业丝绸之路,就可有效应对全球人口危机,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实现世界经济与生活水平的协调发展。

结语

篇5:35年同学聚会感言

这一天,,我们北京育才中学,1975届高中二班将近30个同学,团聚在平谷的金海湖。

大部分的同学都已经是三十多年没有见面了,相见后的同学们都沉浸在过去那纯真的年代里,不单是喜悦,更多的是对往事美好的回忆。

35年对于人的一生,几乎是人生的一半时光。

从梦幻少年到沉稳中年,35年的时光,同学们之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在见面前,每位同学留给我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学生时期纯真少年的模样。

我们这届高中同学之所以感情如此之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我们上高中的这二年的时间里,我们参加了第三届全运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红旗颂》的表演。

高中二年的大好时光,我们几乎都是在严寒和烈日下度过的。

同学们每天都是,身穿一身白色的表演服手拿二面小红旗,不停的挥舞和奔跑。

正是每天这种枯燥单一的训练,让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还清楚的记得,我们在《红旗颂》的那首歌

一杆大旗舞东风

万里山河一片红

灿灿金光照大地

熊熊烈火映长空

这首歌留给我的记忆实在是太深刻了,以至于30多年都不会忘记,那震耳欲聋的音乐和歌声,那激动人心的场景,时常浮现在眼前,也会不由自主的把我带回到那个美好年代。

在组织这次聚会的时候,我也曾经犹豫过,同学们这么久没有见过面,彼此都已生疏,还愿意参加吗?

我也是怀揣着试一试的想法,给每一位同学打电话,让我感动的是,同学们对于这次聚会都非常感兴趣,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7月16日的下午3点,当同学在先农坛门口集合的时候,大家早已忘记了烈日和酷暑。

见到久违的同窗,激动同学们,脸上都挂满了幸福的微笑。

35年了,1975年的春天毕业后,同学们就各奔东西。

当兵的、留城的、插队的,每一个人都在社会上暂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从此天各一方。

由于那个贫瘠的年代,通讯不畅,再有城市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同学们大都失去了联系。

时光飞逝,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更是今非昔比。

只可惜,我们也都已步入了老年的行列。

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

一见面同学们都老了,白发早已悄悄的爬上了额头。

学生时代那朝气蓬勃、青春稚嫩的面孔,早已荡然无存,留在心目中只是那美好的记忆。

但是,这丝毫也挡不住同学们的热情。

每个人都是精神焕发。

神采奕奕。

同学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都深夜2点多钟了,还仨一群俩一伙儿的一起攀谈。

那个场面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可能感受的到。

体会得到。

傍晚6点,我们一行到达了金海湖的世纪金工度假村,安排好住宿,大家洗去一路的风尘。

开始了晚餐,举杯相互祝愿,那个场景着实让人感动、让人回味,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味道缠绵久远。

晚上爱唱歌的同学,在卡拉OK厅,一展歌喉,用歌声抒发自己的感情,有的同学嗓音还真是有些专业水平。

当兵的十几个人,在一起唱起了刘斌的“咱当兵的人”,激扬动情的歌声,赢得了同学们阵阵喝彩。

第二天的上午,我们安排了所有的同学一起,在户外活动,有的打羽毛球。

有的投篮、爱踢球的几个人在一起玩起了足球遛猴、射门等游戏。

偌大的一个院子,到处都是同学们的身影,就像是课间活动。

老师在一旁更是笑个不停,我想,她看到自己这些可爱的学生,在一起玩耍,比什么都开心。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天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篇6:35年同学聚会自我介绍

35年的道别,我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经历了丰富的人生、感悟了世间的哲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部品味人生的回忆录。如今的你、我、他已不再是记忆中的容颜,争强好胜的个性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弱,岁月带给我们的是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判断,增添的是坚强的意志和包容的心态。步入知天命的年龄,我们更加懂得珍惜,更加怀念那纯真的中学时代。那时,同学们的交往是直来直去,单纯的清澈透明;同学们的行为是敢作敢为不顾一切,勇敢得不知天高地厚。虽然,无情的岁月已改变我们许多,但惟独改变不了的是我们花儿与少年的心态和永远不能忘却的同学情。

今天,在花的指引下,同学们汇集中原大地,相聚古都洛阳,感受花的芬芳、感受同学情长,欢迎您亲爱的老师、欢迎您来至各地的同学们,35年的再相聚是我们沟通交流的聚会,是增进师生情意的聚会,相信洛阳之行带给大家的是更美好的记忆。

洛阳是一座拥有30历史的名城,曾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九个朝代七十位帝王的京都,故称九朝古都,和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开封同为我国六大古都。洛阳牡丹1982年被市政府命名为洛阳市花,牡丹花会从1983年举办至今25年。每年4月洛阳好似花的海洋,各地游客络绎不绝,正如诗人刘禹锡所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这赏花的时节,我们相约洛阳,可谓牡丹花虽香,同学情更浓。同学们让我们举杯畅饮、让我们激情回味,让我们今天无忧无虑。

上一篇:升降机安装施工方案下一篇:施工工程师的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