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2024-04-26

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精选10篇)

篇1: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摘要】通过对传统文化与古诗文教学关系的思考,指出古诗文教学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同时对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

古诗文教学

关系

策略

一传统文化与古诗文教学的关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般而言,它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睿智的哲学思想,完善的道德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构成的重要部分,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让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未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诗、词、文、赋、戏曲、小说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离骚》、《登高》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表现为积极处世的价值取向;《山居秋螟》、《归园田居》则蕴涵了宁静淡怕的隐士情怀,代表了旧时代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过秦论》体现了注重仁义、强调德化的古代政治文化;《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道德价值判断和对英雄的审美认识;《师说》阐释了尊师重道这一优良传统;《崤之战》涉及到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

古诗文中蕴含的大量传统文化现象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获得各种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各种文化现象背后所蕴藏的深层的文化、精神文化情感。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古诗文是中华几千年的文章中的精品,完美的形式中蕴含的是最优秀的民旌文化精神。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与民旌传统文化进行精神对话的过程,就是畅游在民旌文化宝库中接受传统文化洗礼的过程。我们对中华民旌以仁为本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矢志爱国的精神,敬老爱幼、诚心待人的美德,尊师重教的传统,注重慎独自爱的个人修养等文化传统的了解大都是从古诗文的阅读中开始的。

二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第一要善于挖掘。如前所述,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古诗文篇目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把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掘出来,并渗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不但能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培养起一种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了词人在如此江山、英雄淘尽背景下的个人境况。但对词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中的“多情”二字是否含有另外的深意,学生对此也莫衷一是。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运用评价要知人论世的原则,进行深一层次的探究,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多情”二字当然不只是单指男女情感,词人在词中更多的是抒发对自己大半生来一心忠君报国、大济苍生却又壮志未酬的感慨。而接下来的“人生如梦”所抒发的就更不只是词人的消极情绪,而是词人所体认到的那种人生尴尬。至于词的内涵所触及到的宇宙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命题,就更值得我们深入发掘,以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让他们在更深的层次上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二要注重熏陶。选入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古诗文,都是大师、巨匠们的心血之作,文中流淌着他们真实的感情,蕴涵着他们深层的思索。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就应该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而不能是灌注,或贴标签似生拉硬扯。我们要注重情感与心灵上的熏陶渐染,要善于引导学生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我们让学生走近屈原,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近陶渊明,理解什么是高洁;走近苏轼,理解什么是豁达······总之,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体悟,并在熏陶渐染中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接受精神的洗礼,实现文化的传递。例如,为了使学生能深刻领悟《项脊轩志》一文中所流露的那种深情,教师可以抓住文中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这棵枇杷树是我亲手种的还是妻子亲手种的?讨论的结果,虽然两种意见参半,但有一点却达成了共识:作者正是因为触景生情,才在文末写了这么一句。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再让学生反复诵读“今已亭亭如盖矣”这句,就更能使学生在熏陶渐染中,感受作者深沉的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所寄托与蕴含的精神生命和文化底蕴。

三结语

语文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形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人就是在语文文化中生存、生活与发展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本文通过对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探求,来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使古诗文教学的过程成为学习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使古诗文教学成为陶冶人性、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文化过程。总之,古诗文教学应固传统文化之“根”,求新文化之“源”,立足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当然,本文只是笔者对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的一点粗浅看法,论述中肯定还存在诸多不足,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及老师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4]杨邦俊《传统文化与语文的人文内涵》。教学月刊,2002(7)[5]储建明《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反思》。河南教育,2005(5)[6]杨生栋《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语文网 沈阳市苏家屯区葵松路18号青松中学 汪威 邮编110101

篇2: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我校自2003年以来开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尝试,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更加深刻认识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传统美德,深入了解传统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铺路石,她将引领学生找到民族智慧的宝藏,豁达心胸、开拓眼界、滋养性情,有利于成长为融汇东方智慧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数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我国丰富的民族数学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文化素养、数学学习心理品质素养、开发智能,同时产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找到民族文化与时代脉搏的契合点,促进其主动地传承、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为此我在课堂上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一、结合数学史料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数学史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以数学教材的体系为主线,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适时的介绍一些数学史知识,充分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数学史料并将这些内容与数学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不但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能引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达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时教师适时引出圆周率,然后向学生介绍,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到底是多少。然后向学生出示“你知道吗?”:约2000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里《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人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通过这段话的学习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时再向学生布置一项课外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圆周率的有关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圆周率的历史、古人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圆周率的计算历史、祖冲之的生平及故事等。下一节课我又组织了一节汇报课,学生们个个踊跃发言,积极汇报。同学们在交流与汇报中不仅了解了我国古代数学家计算圆周率的方法和圆周率的计算历史,更体会到了我们古代数学家的伟大和他们所创造的辉煌的历史成就。再比如学习《圆的认识》时,向学生介绍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对圆的精确记载,墨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一部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圆、一中同长也”,这个发现比西方整整早了1000多年。我国古代对于圆的记载还远不止这些。在《周髀算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圆出于方,方出于矩”。通过这样的介绍和研究,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达到了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从而让学生从小树立起为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而发奋读书、顽强拼搏、积极奉献的责任感。

二、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数学本身就是一本神秘而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经验,了解数学在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数学活动情感,才能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了解传统文化。比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轴对称图形,学生找到了枫叶、蝴蝶、衣服,特别是有的同学还找到了剪纸、脸谱、风筝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事物,这时我适时地对他们进行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技艺的教育。在这节课的后半部分,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剪一剪、画一画。然后展示他们的剪纸和脸谱作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数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再如还是《圆的认识》一课,课的最后,让学生通过一组图片认识生活中的圆,月饼、圆月出示后告诉学生圆不仅是一个几何形体,在传统文化中圆还含有团圆,美满的美好寓意。

三、通过数学习题使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伟大祖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为科学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数学领域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古代名著流传于世,如一千五百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漂洋过海传到日本等国,对中国古文明史的传播起很大的作用。” ……

“同学们,今天我们与古人一起经历了„鸡兔同笼‟问题。其实,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像„鸡兔同笼‟这样经典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同学们不妨上网或到阅览室查查资料,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古人一起遨游数学的海洋,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慧。”

这是我在教学思维训练“鸡兔同笼”时的导入语和结束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部分数学题目是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是流传于世的千古名题,如“鸡兔同笼”、“长绳测井”、“藏题诗”等。通过对此类有趣题目的解答,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在结束“鸡兔同笼”这一课时以后,我又找了几个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数学题目,再加上学生们查到的一些题目,上了一节拓展课,如“一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5尺;若将绳5折测之,绳少1尺.求绳长和井深!”这样的“长绳测井”的题目,如藏题诗“李白大街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花和店,喝完壶中酒。试问壶中酒,原有多少斗?”和“几个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每人一个多一个,每人两个少两梨,几个老头几个梨?”等,此类题目都是千古流传的古题、名题,集古文或诗歌与数学问题于一身,学生在题目的阅读理解和解题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的探索交流中兴趣盎然,也领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篇3: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发掘优秀传统文化

7耀9年级《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推荐背诵61篇优秀古诗文,按思想的侧重面将它们大致分类,得出如下表格:

除了这些课标推荐篇目,各版本教材还有自选篇目,合计起来初中生课内要学习古诗文百余篇。这百余篇文章就是一个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从中我们可以挖掘出如许思想。

1.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建设强大国家结合起来,是一种崇高的行为。国家有难,要有“西北望,射天狼”的志向;利益抉择时,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国之不存,家将焉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家国矛盾时,抛开自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甚至为了理想,可以牺牲生命。

2.关心社会,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匹夫之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要心系苍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能推己及人;了解“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痛楚;追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幸福。

3.完善自我,提高德行、修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决心;“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是视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自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境界。“鱼”与“熊掌”间学会选择,“忧患”“安乐”里懂吃苦,“陋室”不陋惟“德馨”,“爱莲”只缘爱君子……

4.美好的亲情、友情使人生不孤独。有牵挂,才“家书抵万金”;有思念,才“烟波江上使人愁”;有期盼,才“但愿人长久”。伯牙绝弦,因知音难觅;天涯比邻,因心灵超越空间。友爱让明月更澄澈,关怀让白雪也温暖。

5.爱恨愁怨、感时伤春,幽微的个人情绪可叹、可赞。“暂凭杯酒长精神”是落寞中的振奋,“青鸟殷勤为探看”是痛楚中的希望,“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伤感中的惊喜,“忽复乘舟梦日边”是失望中的期盼。人因多情而可爱,在别人细腻的诉说中,我们发现自己、丰富自己、舒展自己。

6.崇尚科学,尊重实践,是认识世界之道。不管是耳熟能详的“教学相长”,还是奇谈似的“河中石兽”,都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这一点亘古不变。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通过整理发现,教材中古诗文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纲要》规定的内容有极大的契合度。所以,利用古诗文教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既是精神传承也是当下教育,不容忽视。

二、开展无痕的思想教育

利用古诗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要注意方式。思想教育认可细腻、无痕,拒绝简单、粗暴。如果板起脸说“我要教育你了”,无一例外会受到排斥;如果将思想教育作为教学的“添头”,教育效果也会打折。

有教师教学《过零丁洋》,学完诗歌内容后,有这样的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假如你以后需要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你能像文天祥一样“威武不能屈”吗?

生(齐):能!

师:假如为了正义需要你献出生命,你能慷慨就义吗?

生(齐):能!

师:这才是男儿本色!让我们带着这种豪情,再齐读一遍诗歌。

这样的教育看似激动人心,其实粗糙、不“走心”。试想,这情境真实吗?恐怕师生都不会相信。况且教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发问,谁会说“不”呢?这样的“思想教育”只能沦为臆想的狂欢。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的核心,在古诗文教学中不能过分强调思想教育,否则就走到“人文教化”的老路上去;但只是强调“语用”,将“思想”置之不理,就会走上“唯工具性”的偏路。《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那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正路应该是:在学“语用”的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学生通过学习体验,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思想。

余映潮老师在教学《三峡》时,采用“趣味识字法”[3]———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带“山”旁的字并了解它们的意思,找出带“氵”旁的字并了解它们的意思。学生找到“峡、嶂、岩、巘、峻”和“沿、溯、湍、瀑、漱、涧、沾”。通过识字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些汉字的音形义、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三峡景物方面的魅力。这还用“告诉”学生,祖国文字多么奇妙、美好吗?这还用“讲给”学生,三峡景色多么奇特、美丽吗?学习之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就油然而生了。

三、创新学习的形式

围绕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这个点,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学习形式,以提高教育的效果。

1.多角度学习

有些诗文它的主题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如果在教学中全面关注,就能完善思想认识。比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教师往往强调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厌恶官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归隐田园。这样我们只看到陶渊明的排斥与隐逸,看到他生活中的“冷”。如果我们学习描写他悠然生活的诗句时———就以“采菊东篱下”为例吧———不仅仅只是翻译,而是抓住该句让学生想象:开满菊花的东篱是什么样子呢?作者采菊花干什么呢?描述一下那种生活场景。学生于是勾勒出:竹篱绕着小院,东篱旁散落着片片菊花,红的、黄的、紫的、白的,一丛丛、一簇簇,十分热烈。作者闲暇时就走到东篱下,赏花态,闻花香;可以摘一朵插在鬓边,无拘无束;可以采一束放到屋里,满室生香;可以泡一壶菊花茶,细啜慢饮;可以酿一坛菊花酒,一醉方休……这样就将作者的“悠然”具体化,让学生看到他生活中的“暖”,看到田园的温度与喜悦。学生对诗歌主题的认识就更全面,思想触动也更深刻。

2.对比学习和群文学习

诗言志,将两个或多个具有某些共同点的诗文放在一起赏析,就是“思想碰撞思想”,收到1+1>2的效果。

比如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对比学习,可以发现:陆词中梅花的品质是孤寂、排挤下展现出的高洁、坚贞,毛词中梅花的品质是凌寒的美丽、报春的奉献与谦逊,对比之下可见不同的心态、精神。

我们可以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对比,发现两者“思”之异同;可以将《观沧海》《望岳》《登飞来峰》放在一起阅读,评析“视野”与“胸怀”的关系;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过故人庄》等进行“群文阅读”,探究“友情”的内涵;将《月夜》《峨眉山月歌》《月下独酌》《望月有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系列诗词进行“专题学习”,研究“月亮与情感”……

古今文化一脉相承,利用古诗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让古人的智慧、情怀和谐今天的生活,善莫大焉。

摘要:各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都选入了百余篇古代诗词文章,这些古诗文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内容有极大的契合度。在教学中加以挖掘,并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开展“无痕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古诗文,传统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篇4: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12-0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下面浅谈四点: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

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毛泽东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

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善于挖掘

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古诗文篇目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把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掘出来,并渗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不但能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培养起一种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选入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古诗文,都是大师、巨匠们的心血之作,文中流淌着他们真实的感情,蕴涵着他们深层的思索。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就应该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而不能是灌注,或贴标签似生拉硬扯。我们要注重情感与心灵上的熏陶渐染,要善于引导学生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体悟,并在熏陶渐染中走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接受精神的洗礼,实现文化的传递。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梅花,其实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元代画家王冕在《墨梅》中也写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写出了墨梅的高雅气质,而且反映了他的人品和贞操。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篇5: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重拾中国传统节日内容,珍贵的民族文化,立足我们的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和熏陶,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曾这样分析节日的意义:“日常生活中,时间线性流逝,而节日就像这条直线上的刻度;有了度量,生活才有意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负载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最富有诗意的语文学科,不仅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培养学生理解文学进而理解人生、社会、生命和历史的一门基础学科,所以,更应该担任起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任。但长期以来,我们有些语文老师对这一传承的责任淡化了,甚至疏忽了。殊不知,语文教学传承着节日文化,而节日文化又促进了语文教学,既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拓展语文教学生活化,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逐渐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现在的很多学生对于一些传统节日活动,仪式、意义十分陌生,甚至一无所知。节日的概念对他们来说就是吃喝玩乐。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现代价值取向己经对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可以结合语文教材介绍相关的文化,让我们的学生更多地了解各种节日的来历,风俗以及相关的文化内涵。我们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我们在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时要突出春节辞旧迎新和祝福团圆平安的主题,营造家庭和睦、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引导学生了解“礼仪文化”的内涵,践行文明、谦让的礼仪规范。突出清明节“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的感恩思源,通过引导学生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突出端午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引导学生崇尚自然、强身健体;突出中秋节的团结、喜庆丰收的主题,了解“和”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健康人格;突出重阳节感恩父母、敬老孝亲的主题,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美德,营造和谐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1、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各种节日的来历,挖掘传统节日内涵

现有教材中尽管传统节日的题材数量不是很多,但仍然可加以发挥,抓住机会点燃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古典文学中常涉及节日,往往节日是诱发作者情思、体验的导火索,典型的即是春愁、秋思。节日是作品的背景,因此教学可通过体验节日,进而赏析节日与诗人情感的联系。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都是围绕着中秋节展开的。初中生对中秋节的吃月饼、团圆含义很熟悉。教学可首先通过师生互动谈中秋的方式“热身”,引出苏轼是在离开弟弟苏辙七年后的中秋之日写的,埋下伏笔,中秋节与哪种意象最为相关?词作中是否出现了该意象,又是如何描述该意象的?等问题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在赏析诗作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月亮”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物体,将月亮、月宫、中秋节的联系自然地引出,让学生了解中秋节中包含浓厚的团圆、事圆、人圆的意味,对照诗人现有的境遇,词作中才有诗人往返于人间与月宫的情绪。

语文教材中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采桑子 重阳》、《醉花荫》等诗词,都是关于重阳节的,而相对于端午、中秋、春节,学生对重阳节的认识就非常模糊,观念也相对淡薄,因为生活中,重阳节已经淡出全民节日活动的视线。那么这时,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利用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传统节日文化,从而加深学生乃至社会对这一传统节日的从新重视。再如,在讲授现代文《端午的咸鸭蛋》、《春酒》等文章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文章中讲述的各地节日特色,来丰富学生对节日传统和节日文化的认识。

在教学汪曾祺《端午的咸鸭蛋》,适逢端午,家家吃粽子。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导入,引出汪曾祺在文中谈到的江苏高邮地区的端午习俗。在体会了作者借端午习俗抒发浓浓思乡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端午习俗。由此引发学生探究各地端午习俗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端午节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2、将传统节日引入语文活动中

在传统节日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话题来启发学生,让节日文化走进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堂,走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常语文活动包括辩论会、演讲会、写作等。教师可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或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既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_能力,这也是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所注重的。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春节是亲情融融的日子,如果给远在外地没能回家的亲人打电话、发短信,你想怎么说?若是制作贺卡的话,你会写上怎样的贺词,用上怎样的诗句?再比如,举办清明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清明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清明风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同学、老师的提问。在真切的节日情境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还可以在每逢节日来临之际,结合经典诵读活动,开展节日诗词朗诵会,古诗情景剧表演。如清明节“清明雨祭先烈”;端午节“粽叶飘香,怀念屈原”;中秋节“与月相邀,喜迎中秋”……学生在朗朗诗声中品味经典,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3、广泛挖掘阅读与写作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

为了弥补教材中传统节日题材较少的缺陷,语文教师还应广泛挖掘阅读与写作教学资源,来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教师首先应广泛搜集一节日为题材的名篇佳作、优秀书籍,推荐给学生阅读。如丰子恺的《过年》、钱钟书的《辛巳除夕》等。其次,在课后阅读训练中增加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多设计与节日内涵有关的练习题。比如教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要求学生收集、诵读有关中秋赏月的诗文,在同步训练中选择《中秋咏月诗三首》作为拓展阅读的材料,设计与中秋节“月圆人园事圆”的精神内涵相适应的题目。

篇6: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分析

初中古诗文是初中的必修课程,由于古诗文和现代文的语言差异,因此初中学生很难理解古诗文所表达的意思,因此想要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进行深入探索。

1、传统文化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表现

在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教材占了一定的比重,但几百篇古诗文并不能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所涵盖。经过分析在我国初中古诗文教材中,其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爱国主义方面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歌颂爱国主义的诗人以及文人不计其数,因此创下了很多爱国佳作。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较多歌颂爱国主义的古诗文,其主要目的是让中学生继承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表达了自己愿为祖国而牺牲的壮志豪情;再比如诗人杜甫所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表现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再例如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也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该古文体现了作者为官清廉的高尚品德。在初中古诗文的选入中不难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古诗文都是对爱国主义的歌颂和赞美,其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2、人间真情方面

最基本的人间真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四个方面,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代表,人间真情在我国文学创作中可谓是不变的主题,在古诗文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歌颂人间真情的古诗文不计其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马致远的《秋思》,该古文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的.非常完美,不禁令读者潸然泪下,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能感受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真诚,体会到作者对亲人的祝愿。在初中古诗文教材中像此类呼唤人间真情的古诗文还有很多,在此类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了真善美的存在,并让学生更好的去发现真善美。

1.3、伟大理想抱负方面

古代君王社会难免会出现阶级社会不公的现象,因而涌出大量抱有远大理想的诗人,通过对社会以及人生的思考从而将自身的追求抱负寄托于诗文上,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社会的追求及安居乐业的憧憬,这是传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例如在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就明确写到社会的繁荣衰退,受苦的只是平民百姓,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的反思。

2、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对古诗文进行深入了解和感悟,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的渗透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进而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2.1、全文理解,找准渗透点

古诗文与现代白话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文语言有较大差别,初中生对古诗文接触的还不多,因此对古诗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想要更好的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疏通整篇古诗文的主旨思想以及大致意思,让学生理解全文,然后再根据该篇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找准传统文化的渗透点,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在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理解全文的意思,再找到传统文化的渗透点,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通过对这两句诗句的具体分析引出文天祥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而让学生联想历史上为国牺牲的英雄人物,以此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的重要性,从而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2、结合诗文,创设情境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靠单方面的说教便能完成,而是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诗人当时感情过后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整堂课教师一直在说,而学生完全不能理会当时的场景,教师应适当创设一些古诗文中的场景,将学生带入该氛围中,让学生亲自体会,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在进行李白《渡荆门送别》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帮助下理解全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李白仗剑出川时的场景,感受诗人为了实现抱负而远离家乡的不舍之情,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想象自己多年以后为了生活常年在外四处奔波的样子,进而对学生进行人间真情的教育,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3、利用活动进行教育

语文源自生活,古诗文也是一样,为了更好的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入手,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在班上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文化古迹,每个文化古迹都有相应的古诗文,教师在组织参观过程中引导学生背诵当地文化古迹的古诗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当代人们的生活,然后在此基础上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到我国的传统文化。

3、结束语

篇7: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语文作为文化载体,决定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物质工具的特殊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一、接近古诗文,体悟文化意蕴,增强民族精神积淀

1.诵读积累。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初中学生主要背诵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其中包括:《弟子规》《三字经》《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经典古文名句》《中国名言实录》等。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情境解读。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使有些诗词句的内涵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接受,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等,自主趣味解读《三字经》,利用自读课为学生讲解《笠翁对韵》中历史典故,趣闻故事,如“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金屋闲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他们听了故事,了解了历史,体味了诗词的蕴意,大大提高了诵读兴趣,增加了文化底蕴。

3.趣味训练。

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针对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寻找文字的起源,知道了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了解了汉字的发展过程,讲述了关于汉字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杨修巧解字》《欧阳修追字》《多写一撇打了败仗》《神奇的“打”字》《“马虎”的由来》等,同时透过汉字还可以看到祖先的生活,学生感觉汉字很神奇,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写字不再随随便便,而是用心写字,错字逐渐在减少。学生在活跃有趣的气氛中领略了中国文化,掌握了字词。为了提高

学生的表达能力,运用一些有趣味的训练内容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语言训练的趣味性以及诗与词之间的区别。如:读一读山海关外孟姜女庙的这副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些训练让学生明白汉字的一字多音,汉语的停顿以及语序等都能使我们的表达更丰富更灵活。

4.节日熏陶。

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是引导学生诵读程颢的《郊行即事》王禹俏的《清明》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都将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通过出板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传统文化素养,而且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一箭双雕。

二、亲近古诗文,营造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1)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2)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教学《伤仲永》时,用汉乐府《长歌行》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导入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方仲永因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而“泯然众人”的结局,自然地导入新课,使学生茅塞顿开。

(3)音乐情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语言有利于把汉语言文字之美烘托出来。如教杜甫的《石壕吏》可以配上古典乐曲《十面埋伏》文中的悲惨气氛显现而出,易于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2.挖掘古诗文教材文化内涵。

古诗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

(1)在古诗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点名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王昌龄的《出塞》等都抒写出了诗人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王维的《杂诗》等作者表现自己对家乡强烈的热爱和思恋之情。孟郊的《游子吟》,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亲人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高适的《别董大》、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2)在文言文教学中蕴涵并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学艺术。教师在讲授优秀文言文篇章过程中要着重它的艺术造诣的讲解,鼓励学生从古代文学和古代文人思想中吸取优秀的艺术创造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达到古为今用的艺术教育目标,真正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最直接的现实意义,使之大放异彩。比如:郦道元《三峡》描绘自然之美,范仲淹《岳阳楼记》抒写情怀之美,柳宗元《小石潭记》的意境美,《论语》论述哲理美等。此外,一篇好的古文,必须有上乘的思想内容,缺乏灵魂的文章不会成为优秀的篇章。因此,我们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还要注重文章思想内容的学习,看看作者的思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作者的思想内容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们写文章怎样才能塑造出如此之深的思想高度。如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教师可顺便将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过去学生的处境作比较,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使他们明白读书必须勤奋、吃苦,方能成才的道理。再者,我们还要注重从文章的写法、结构、修辞等等来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只有多方面的弘扬才能真正做到弘扬传统优秀文学艺术,否则的话,只能是触之皮毛。

第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道德传统,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在思想道德上的教育目标。比如: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论语>十则》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指导我们对朋友要以诚相待。教学中,可用先贤的言论来教育学生养成诚信的美德。在《陈太丘与友期》中,又从反面教育学生与人交往“应守信重礼”,否则将会被七岁顽童所不齿。像这些简短的故事,语言质朴,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教师不须一言说教,学生自然能感受到文学形象的人格魅力。在作品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中,学生能够自然感知着是非曲直,接受着诚信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走进古诗文,加强文化实践,弘扬民族文化精髓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寻根,探得宝藏。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

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在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付诸行动,实施了“孝”的活动,布臵了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了为父母“三送”(即送一句问候,送上一首儿歌,送上一杯热茶)“三做”(做一回家长,做一次家务,做一件好事)活动,从日记和家长的反馈中了解到他们的行动。“良言一句三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礼仪之邦——中国,我们有礼,更应该守礼。因此,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礼”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学做有礼貌的人。待人有礼,处事有礼,接物有礼。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

我们掬古典之泉,濯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语文让我们快乐,语文让我们聪明,语文让我们美丽,语文让我们高尚,语文让我们有了内涵,语文让我们体现出了人的意义、人的价值、人的尊严!

篇8: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的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环境教育

生物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生物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主要场所, 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阵地。初中生物教材选取了动植物类群及其主要特征的知识, 以使学生能认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生物种类, 了解生物界的概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 将环境教育寓于教学之中, 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 讲森林对保护、改善环境的作用时, 可给学生列举特大洪灾、北方沙漠化等活生生的例子, 我通过从上网下载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让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特大洪灾、近年来北方沙漠化等实情, 表面看来是“天灾”, 实际上是“人祸”, 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都是因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而导致的严重后果。通过活生生的例子, 培养学生保护森林的意识, 大大激发了学生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引导学生关注环境现状

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外, 第二课堂活动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场所。在利用好课堂进行环境教育渗透的同时, 应结合生物科的特点, 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 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 引导他们关注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 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 认识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 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思想和信心。如在讲述生物进化的内容时, 讲桦尺蠖由于环境变化而使体色随之变化时, 我将课堂搬到课外, 带领学生到沿江路附近调查和观察, 走访沿江路附近的居民, 调查沿江路旁河流的水质以前是怎样的, 有什么生物生活在河里, 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现在河流的水质、河流周边的环境。然后, 提出问题:为什么以前的河水是清澈的?河里的生物生活是那么快乐?而现在的河流为什么变成了一条臭水沟?到底谁是罪魁祸首?再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探寻原因, 探析解决方法,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落实环保教育。

三、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自已做起

生物教学进行环境教育, 要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 对自然界的生物要持爱护态度, 引导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为。如在讲述《鸟类的多样性》时, 结合“爱鸟周”活动, 我让学生到塔山公园进行实践活动, 观察公园里面的鸟儿, 边观察边想自己能为鸟儿做些什么。在此过程中, 发生了两件事情令我很感动。其一, 几个学生发现地上一只受伤的鸟儿, 他们马上为受伤鸟儿进行包扎、擦药, 使受伤鸟儿及时得到呵护。其二, 当时正有两位男子拿着汽枪在打鸟儿, 同学们看见了, 就马上去和这两位男子交流沟通, 给他们讲了鸟儿在实现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告诉他们不要再伤害鸟儿, 伤害鸟儿等于破坏生态环境、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 就等于我们毁了自己的家园。最终, 两位男子被同学们的真诚所感动, 表示要加入我们的行列, 保护鸟儿。

篇9: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 G62.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01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爱国主义从来都是一面鲜明的旗帜,贯穿于每一个时代的主题,对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而言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凝聚人心的向心力。当今我国迈入了一个国际化发展的历史新时期,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融入了国际化进程,今天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强烈地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鼓舞和引导。首先,爱国主义精神是提高中华民族团结的思想武器。其次,爱国主义精神是引导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三,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坚持改革和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利用语文学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课程既有突出的思想教育性质,又有典型的审美情操的功能,中学语文教材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它们在塑造中学生的人格、性格、思想、灵魂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效果,是一门使人终生受益的学科。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机械的操作与训练,而是要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其中所蕴涵的做人的道理点点滴滴地渗透到学生的心里。也就是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娶蓬勃向上的精神。《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

篇10: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二部分社会领域内容和要求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于是我遵循幼儿整体认知的特点,根据学习对象本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教育中有机地吸取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粹,有选择地借鉴运用到幼儿园教学中,并将各种教育因素有机整合,让中华传统文化厚实幼儿的素养。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教育资源,在幼儿创造性学习、主动研究、共同探索、充分体验中获得良好习惯和各种能力的协调发展,形成积极的情感意志和良好的个性,在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有机整合的完整性教育中形成完满人格。

一、在主题活动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专门性幼儿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是教师按计划专门组织的、集中的、全班或小组的各种类型的教育学习活动,它是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它的种类丰富,并且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对幼儿园教学来说,它的教育价值也是不同的。

在我园开展的整合课程之中,围绕幼儿熟悉且喜欢的中华传统文化作品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在大班上学期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中国娃》的主题活动,通过故事《娃娃游中国》、《聪明的阿凡提》,讲述《颁奖台》、《民族服饰》、《 有趣的汉字》、《兄弟姐妹是一家》,儿歌《孙悟空打妖怪》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通过音乐《中国功夫》、《大中国》、美术活动《京剧脸谱》,了解京剧是中国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增长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亲和力;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在其他领域教学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我们不但组织专门性的主题活动,在其他内容的主题教学中,我也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渗透其中,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营造活动氛围等来发挥中华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主题活动中,渗透经典童话故事《小红帽》、《拔萝卜》等,探究童话世界里各种好听好玩的事情。在《情满中秋》的主题活动中,渗透古诗《静夜思》,感受古代诗歌的美妙意境;渗透民间体育游戏《城门城门几丈高》,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总之,在不同的主题活动中,我们会选择合适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整合、渗透,使幼儿在不经意之中不断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受力。

三、在游戏活动之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游戏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之一,幼儿园的自主性游戏、语言游戏、体育游戏等各类游戏都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喜欢的各类游戏活动相结合,可以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经验,同时还能丰富各类游戏活动内涵,使各类游戏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如:在自主性游戏中,老师和小朋友共同制作玩具开展《舞龙舞狮》的游戏;表演游戏中,幼儿带上各种头饰表演《》;结构游戏中,运用大型积木和各种辅助材料搭建客家围屋等具有特色的建筑物;在体育游戏中开展《丢手绢》、《踩高跷》、《炒黄豆》等民间游戏;在语言游戏中,阅读、倾听和朗诵民间童谣、绕口令和古诗。在自主、愉快的游戏中,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美。

四、在一日生活之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园的各个生活环节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在每日的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触摸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教育更加生活化。如:晨间律动时加入传统游戏“扔沙包”、“踩高翘”等。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班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环境的创设,展示的墙饰从不同角度展现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不断发挥环境对幼儿情感和认知上的熏陶。如:将幼儿的手工作品——绘画《京剧脸谱》等展示在跟主题结合的墙饰上。让幼儿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五、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传统节日是我们的祖先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节日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传统节日中,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等,都蕴涵着我国人民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和善、爱国等优良品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每逢这些重大节日,幼儿园都组织综合性的庆祝活动,有年级组的庆祝活动、班级庆祝活动、亲子庆祝活动等,让幼儿在传统节日气氛的烘托中,亲身感受各类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美,体验参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乐趣。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中国人过节的习俗,感受过节的气氛并分享过节的快乐,体验与同伴一起过节的喜悦。

幼儿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把幼儿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精选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带有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精髓的传统文化内容,在教育的目的性与发展的可能性之间寻找平衡点,创设蕴含丰富审美刺激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幼儿能够主动地观察、探究、模仿和表达,选择适合他们发展的信息,帮助幼儿在与周围的交互作用中,不断丰富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认识,塑造健康活泼的个性,实现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上一篇:等级医院评审进度安排下一篇:江西召开民主生活会 省委书记:向我“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