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卡风险管理重点

2024-05-24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卡风险管理重点(精选9篇)

篇1: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卡风险管理重点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卡风险管理

信息不对称现象是指交易双方总有一方只能获取不完整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现象广泛存在于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了交易者信心,提高了交易成本,从而对整个市场产生次品驱逐优质品的破坏作用。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在银行借贷领域的诠释

银行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借款人对其自身的包括风险状况在内的有关信息的了解肯定比贷款人知道的多,因而影响贷款人做出准确决策。现代信息經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逆向选择是指在贷款发放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潜在的不良贷款的风险往往来自于那些积极寻找贷款的人。银行为了弥补贷款风险与损失,在贷款定价时,常常索取一定的“风险”利率。因此,在一个较高的利率水平下,使得高风险的借款人增加,而低风险的借款人减少,从而增加了总贷款资产的风险度。另外,由于逆向选择使得贷款成为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增大,即便市场上有风险较低的贷款机会,贷款人也可能不发放贷款。

道德风险是在贷款交易发生之后出现的。贷款人发放贷款后,将面对借款人从事那些从贷款人角度看并不期望进行的活动。例如,借款人趋向于将这笔贷款投向高风险、从而高违约率的项目,或者借款人明知财务状况正在恶化,今后没有能力偿还贷款,却依然使用尚未用完的贷款额度。

信息不对称导致借贷成本上升,银行的资产风险增加,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下降。信用卡贷款是一种典型的无担保的循环信用贷款,发卡银行与申请人(持卡人)之间、监管机构与经营机构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如何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关系着信用卡产业发展成败的大局。

二、我国信用卡业务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成因

我国信用卡业务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研究其表现及成因具有现实意义。

(一)信用卡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其对业务发展的制约、授信政策和定价策略不利于吸引高端客户。所谓的高端客户,通常是指那些收入水平高、消费能力强、信誉良好的客户群体。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高端客户的资信状况不能为银行所充分了解,在确定其授信额度时,倾向于授予低于其真实资信水平的信用额度。较低的信用额度不能满足高端客户的消费需求,不利于客户养成刷卡消费的习惯,不仅影响了银行的手续费、利息等收入,更为严重的是,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可能导致高端客户的大量流失。

远高于一般消费贷款的透支利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端客户使用循环贷款。收入水平高且稳定的高端客户有着更多的借贷渠道,通常情况下总是按期付清信用卡的全部欠款,不会支付透支利息。偶尔支付一次,可能是忘记了还款,而不是主观所为。而常常使用循环贷款的客户往往是那些消费欲望大大高于其消费能力,且收入不稳定的客户,勿庸置疑,如果这类客户成为使用信用卡贷款的主要客户,发卡机构承受高风险就理所当然了。、欺诈性申请阻碍着信用卡业务的快速、规模化发展。在银行不能全面掌控客户信息的情况下,难免造成发卡客户良莠不齐的状况。资信条件不足的客户可能虚增其收入水平、资产价值等指标,欺诈犯罪集团也会制作虚假申请,骗取贷款。银行不能凭借现有的条件准确识别欺诈性申请,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势必提高授信条件,要求申请人提供更多的资信证明材料,由此可能直接导致许多信用良好的客户的申请不能通过,或者一些潜在的好客户因申请手续的繁杂而放弃申请。因此,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在拒绝掉坏客户的同时,也会把一部分好客户拒之门外,直接影响了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作为零售业务的一个产品,信用卡业务只有在形成业务规模,具备规模经济的条件之后,才可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高额的呆帐损失增加了信用卡业务的经营成本。能否将呆帐损失率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是决定信用卡业务经营成败的关键。信用卡贷款是无指定用途的贷款,持卡人的还款能力的变化,银行更是难以知晓。有的客户“刷爆”后便没了踪影,有的客户利用多家银行的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有的客户故意赖帐不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持卡人所显露出来的道德风险最终表现为银行的呆帐损失。即使信用卡业务发展到成熟阶段,每00元的营业收入中,也要拿出5元,即收入的/4用来弥补呆帐及欺诈损失。

(二)信用卡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因、我国尚未建立一个统一的个人征信信息处理平台。我国个人征信数据分散,开放程度很低。在我国,大约50%至60%的个人征信数据掌握在公安、法院、工商、劳动保障、人事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保险等非政府机构,处于分散和相互屏蔽的状态,没有像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统一的个人征信数据查询平台。因此,发卡银行难以获得征信数据,即使获取一部分信息也是有限的、片面的,无法对个人的资信状况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估。、信用中介市场发育滞后,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目前,我国缺少培育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由于国内有实力、能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机构或企业相当有限,仅有的几家征信公司服务收费过高,无法满足个人金融产品低成本的发展要求。

3、个人征信活动没有立法和制度来保障。由于个人征信数据牵扯到许多个人隐私,个人征信数据开放的范围、开放的方式和保密的程度没有法律依据,信息提供者和个人信用评估公司都存在法律风险,限制了征信数据的开放和获得。因此,国内个人征信法律法规的缺失也制约着个人征信业的健康发展。

4、对失信行为惩罚不严,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道德风险。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失信的行为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比如,有的人欠贷款不还,银行没有办法处罚,司法介入的成本太高,最终不了了之。甚至,不良贷款人利用同样的手法,可以从多家银行骗取贷款,造成失信者有利可图,即失信成本低。这起了一种不良诱导的作用,相反的,对守信者来说就显得不公平。

除了以上分析的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用卡业务监管机构与经营机构也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在监管机构因不了解经营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发展状况,导致现行的监管政策偏离了“防范风险与促进业务发展并重”的监管目标,不仅成了阻碍业务发展的绊脚石,而且也不利于防范和化解风险。

三、解决信用卡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策略

信用卡业务的特性就是高风险、高收益。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信用卡业务经营的原则和理念。如何弱化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无疑是银行有效控制风险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至少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保证个人征信数据的开放和合法传播;二是建立一个富有活力、竞争有序的个人信用中介市场;三是制定个人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四是失信惩罚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应在借鉴各国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经验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通过制定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开放数据、组织建立统一的数据检索平台等措施积极推动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通过信用立法,对个人征信数据的采集、评估、披露和使用,个人隐私的保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确保征信机构能够得到全面、真实的征信数据,确保个人信用评估公司以合法的手段进行社会化服务,确保各经济主体和个人信用评估公司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

(二)通过第三方机构、计算机系统的逻辑性检查可以查询和验证客户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通过以下渠道获取的信息可以有助于减弱发卡行与申请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通过居民户籍信息查询系统可获取申请人的身份真实性信息,根据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基金系统中的月缴额度和缴费比例,可以测算出申请人的实际收入水平。通过房地产登记部门和机动车管理部门的记录可以核实申请人的房产及机动车等证明其经济实力的信息。

通过交叉检验等方式发现客户资料的不一致之处,起到预警作用。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申请人的手机号码区段和邮政编码、年龄和学历及工作年限等进行逻辑一致性检验,发现不匹配和可疑之处,从而作进一步的核实。

(三)通过对数据挖掘和分析,建立信用评分模型,利用技术手段甄别好坏客户。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只能弱化而不能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如何在信息模糊条件下,银行做出最优的决策,的确是很困难的。银行可以根据过去客户的风险与贡献的表现,制定信用评分模型,计算出处于不同分数段出现风险的概率和收益期望值。这种根据过去信用历史,通过计算机自动评估将来还款可能性和收益的方法,给银行贷款审查提供了一个客观和可靠的技术手段,成为包括信用卡在内的个人零售信贷的基本依据。

(四)通过交易监控和设置风险参数降低持卡人的道德风险。在业务实践中,预借现金额占信用额度的比例、每日最大透支消费限额及笔数、每日最大取现限额及笔数等指标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持卡人的道德风险。消费最低还款比例、最低还款额等方式可以用于验证持卡人的还款能力是否恶化,判断有无必要采取催收措施。

(五)加强信用卡业务监管机构与经营机构的信息沟通,制定促进业务发展的监管政策。

近几年,我国信用卡经营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目前发卡银行均采用国外先进的发卡系统,在这些系统中都有成熟的用于信用卡风险防范和催收的软件,有利于控制风险和对逾期欠款者进行催收;二是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个人征信系统,如上海、深圳、武汉等,全国性的个人征信系统正在开发和完善中;三是许多银行从境外聘请专家专职从事风险管理,把先进的管理经验传授给内地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因此,业务监管机构应该适时调整监管政策和相关的规章,以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作为监管的首要目标,在发展中解决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问题。监管机构应将信用卡的授信权还给发卡银行,让银行根据持卡人的资信情况授予不同的信用额度;银行应有信贷透支利率的浮动权,区分客户的风险状况确定不同的利率政策;为了促进信用卡产业的发展,国家相关部委应积极研究制定信用卡呆帐和欺诈损失的准备金计提、损失的税前列支政策,简化呆帐核销的程序,在政策标准上逐步与国际接轨。

篇2: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卡风险管理重点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诚信成本和价值选择

从微观结构上研究了诚信原则确立的假设和前提,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诚信的道德成本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中“诚信”原则与“效用最大化”原则的价值冲突,认为行为者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价值选择是对诚信及人的道德素质的考验.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诚信的道德成本和行为者价值选择的.规律,有利于重建诚信原则,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 者:胡晓萍 HU Xiao-ping  作者单位:四川教育学院,政教系,成都,610041 刊 名: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7 7(5) 分类号:B82-053 关键词:诚信   信息不对称   道德成本   价值选择   心理成本  

篇3: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卡风险管理重点

信息不对称现象是指交易双方总有一方只能获取不完整的信息。现代信息经济学认为,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信息不对称导致借贷成本上升, 银行资产风险增加, 金融市场运行效率下降。银行卡贷款是一种典型的无担保的循环信用贷款, 发卡银行与申请人 (持卡人) 之间、监管机构与经营机构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如何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关系着银行卡产业发展成败的大局。

2 我国银行卡业务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成因

2.1 银行卡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2.1.1 授信政策和定价策略不利于吸引高端客户。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高端客户的资信状况不能为银行所充分了解, 在确定授信额度时, 倾向于授予低于真实资信水平的信用额度。另外, 远高于一般消费贷款的透支利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端客户使用循环贷款。

2.1.2 欺诈申请阻碍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规模化发展。

在银行不能全面掌控客户信息的情况下, 难免造成发卡客户良莠不齐的状况。资信条件不足的客户可能虚增其收入水平和资产价值, 欺诈犯罪集团也会制作虚假申请, 骗取贷款。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在拒绝坏客户的同时, 会把一部分好客户拒之门外, 直接影响了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2.1.3 高额呆帐损失增加了银行卡业务的经营成本。

能否将呆帐损失率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是决定银行卡业务经营成败的关键。持卡人显露出来的诚信问题最终表现为银行呆帐损失。

2.2 银行卡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因

2.2.1 尚未建立一个统一的个人征信信息处理平台。

我国个人征信数据分散, 开放程度很低, 大约50%~60%的个人征信数据掌握在公安、法院、工商、劳动保障、人事等多个政府部门, 以及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保险等非政府机构, 处于分离和相互屏蔽的状态, 没有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建立统一的个人征信数据查询平台。因此, 发卡银行难以获得征信数据, 即使获取部分信息也是有限的、片面的, 无法对个人的资信状况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估。

2.2.2 信用中介市场发育滞后, 存在巨大供需矛盾。

目前, 我国缺少培育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 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很低。国内有实力、能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机构或企业相当有限, 仅有的几家征信公司也服务收费过高, 无法满足个人零售金融产品低成本的发展要求。

2.2.3 个人征信活动没有立法和制度保障。

个人征信数据牵扯许多个人隐私, 个人征信数据开放范围、开放方式和保密程度都没有法律依据, 信息提供者和个人信用评估公司都存在法律风险, 这就限制了征信数据的开放和获得。可以说, 国内个人征信法律法规的缺失制约着整个个人征信业的健康发展。

2.2.4 对失信行为惩罚不严, 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道德风险。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失信行为不能受到应有惩罚, 缺乏有效惩罚机制。比如, 有的人欠贷款不还, 银行没有办法处罚, 司法介入成本太高, 最终不了了之。甚至于, 不良贷款人利用同样手法, 从多家银行骗取贷款, 造成失信者有利可图, 同时违约成本却很低。这起了一种反向诱导的作用, 对守信者来说显得很不公平。

除了以上分析的银行与持卡人之间信息不对称, 银行卡业务监管机构与经营机构也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表现在监管机构不了解经营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发展状况, 导致现行监管政策偏离了“防范风险与促进业务发展并重”的监管目标, 不仅成了阻碍业务发展的绊脚石, 而且不利于防范和化解风险。

3 解决银行卡业务中信息不对称的策略

银行卡业务的特性是高风险、高收益, 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 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是银行卡业务经营的原则和理念。如何弱化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 无疑是银行有效控制风险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3.1 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个人信用体系

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至少具有以下四个功能:一是保证个人征信数据开放和合法传播;二是建立一个富有活力、竞争有序的个人信用中介市场;三是制定个人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四是失信惩罚机制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应在借鉴各国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经验基础上, 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作用。通过制定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开放数据、组织建立统一的数据检索平台等措施积极推动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通过信用立法, 对个人征信数据的采集、评估、披露和使用, 个人隐私的保密等做出明确规定, 确保征信机构能够得到全面真实的征信数据, 确保个人信用评估公司以合法手段进行社会化服务, 确保各个经济主体和个人信用评估公司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

3.2 通过第三方机构、计算机系统的逻辑性检查可以查询和验证客户提供信息的真实性

通过居民户籍信息查询系统可获取申请人的身份真实性信息。通过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基金系统中的月缴额度和缴费比例, 可以测算出申请人的实际收入水平。通过房地产登记部门和机动车管理部门记录可以核实申请人的房产及机动车等证明其经济实力的信息。通过交叉检验等方式发现客户资料的不同之处, 可以起到预警作用, 例如按照一定规则对申请人的手机号码区段和邮政编码、年龄学历和工作年限等进行逻辑一致性检验, 发现不匹配和可疑之处, 进而作下一步的核实。

3.3 建立信用评分模型, 利用技术手段甄别好坏客户

在信息模糊条件下, 银行做出最优决策, 最大限度地减弱信息不对称现象, 的确是很困难的。银行可以根据过去客户的风险与贡献表现历史,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 制定信用评分模型, 计算出处于不同分数段出现风险的概率和收益期望值, 以此评估将来还款的可能性。这就给银行贷款审查提供了一个客观可靠的技术手段, 可以作为包括银行卡在内的个人零售信贷的基本依据。

3.4 动态监控交易并设置风险参数, 降低持卡人的道德风险

在业务实践中, 设置预借现金占信用额度的比例、每日最大透支消费限额及笔数、每日最大取现限额及笔数等一系列指标, 可以及时约束持卡人的恶意透支, 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设置消费最低还款比例、最低还款额等指标, 可以用于验证持卡人的还款能力是否恶化, 借此判断有无必要采取催收措施。

3.5 加强银行卡业务监管机构与经营机构的信息沟通, 制定促进业务发展的监管政策

银行卡业务监管机构应该适时调整监管政策和相关规章, 以促进银行卡业务的健康发展为首要目标, 以增强经营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为工作重点, 在发展中解决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问题。监管机构应将银行卡授信权还给发卡银行, 让银行根据持卡人资信情况授予不同信用额度;银行应有信贷透支利率的浮动权, 区分客户的风险状况, 确定不同的利率政策;国家有关部委还要积极研究制定银行卡呆帐和欺诈损失的准备金计提、损失税前列支等政策, 简化呆帐核销程序, 在政策标准上逐步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程静.银行卡业务发展机制及启示[J].南方经济, 2002 (11) .[1]程静.银行卡业务发展机制及启示[J].南方经济, 2002 (11) .

[2]刘晓星.我国银行卡发展的对策研究[J].现代信息科学, 2003 (5) .[2]刘晓星.我国银行卡发展的对策研究[J].现代信息科学, 2003 (5) .

篇4: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卡风险管理重点

摘 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危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变成了一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本文从信息经济学视角入手,探讨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在阐述信息不对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表现的基础上,从政府、高校和企业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柠檬效应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精英教育已经有了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趋势,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逐渐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具体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的基数较大,劳动力供给长期处于绝对过剩的状态,这种情况决定了,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面临的供求关系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尤其是在在经济下行波动时,大学生就业压力将会更大。另一方面,在招聘大学生时,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责任意识、奉献精神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人格品质,其次才是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个人职业能力。然而,在校大学生则更重视专业基础知识、外语水平、领导能力等。他们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热衷于各种证书的考取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却没有认识到当代社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以及企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素质的员工。于是,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大学生显得束手无策,再加上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存在时效性不强等问题。最终使得应届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四处碰壁。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观点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例如,买者对所购商品的信息的了解总是不如卖商品的人,因此,卖方总是可以凭信息优势获得商品价值以外的报酬。交易关系因为信息不对称变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不具信息优势的一方是委托人,交易双方实际上是在进行无休止的信息博弈。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如果掌握信息比较充分,则那一方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有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欺骗的动机,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信息贫乏的一方,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他们只有被动接受现有信息,至于其真实性却无从考证。综上所述,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是由于高校、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三者直接缺少信息沟通所引起的,本文在具体分析三者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及建议。

三、信息不对称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表现?

由于就业信息不对称、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体系、专业的职业顾问缺乏等,大学生就业绝大多数属于初次就业,他们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并不十分了解;如果没有适当的职业服务体系来提供就业信息与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市场过程显然面临着市场效率的损失。同时,高校毕业生本身具备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他们对自身的缺陷和能力了如指掌,而用人单位却无法完全掌握毕业生的详细信息。由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双方在协议书签订前后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一)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一方面,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不能有效的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不注重与市场信息的及时对接。比如一些学校不做专业需求预测,而是按照招生当年的市场需要大规模的扩招某些专业的学生。然而四年以后,市场需求发生变动,原来的热门专业需求已经很少了。还有些学校有什么老师和资源就开什么专业,而不管市场需求与否,严重与社会需求脱节。另一方面,在当前就业压力下,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了。但是许多高校一直以来沿承下来的教育方式,知识结构体系,却没有完全做到与时俱进,大部分的学校还是以枯燥的理论教学为主,在一种完美的假设前提下,给学生描述一个完美环境下的精确结论。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社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而是一直沿用过去的思维模式,采用一成不变的教育理念。

(二)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信息不对称。企业人才需求过于功利化,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毕业生出于自己利益考虑,都希望能过通过“双向选择”来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采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很多数企业招聘时没有制定相关方案,基本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如果长期处于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而不进行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对企业来说是十分不利的。除此之外,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信息如岗位、人数等,由于公布渠道不同,毕业生未能及时获得信息。部分用人单位习惯于政府举办的供需见面会或人才市场的招聘会,对学生的分布情况和专业水平等没有较充分的认识,造成双方见面互不了解。在企业埋怨大学生缺乏技能的同时,又拒绝学生实习,认为大学生的实习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因此,常常把大学生的“实习”变成“参观”,大学生在企业员工带领下“浏览”一番工厂便敷衍了事,殊不知这种先期的信息沟通工作的缺失,最终导致了企业在今后人才需求时候的空白。

(三)高校与大学生之间信息不对称。高考结束后,学生在报考学校时,对所要选择的学校及其专业情况不是很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对所选择的专业并不感兴趣,使其个人在大学四年未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另外,高校在招生时,学校只能通过学生过去的个人档案和高考成绩来确定是否录取,对于学生其他素质、能力方面知之甚少。随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时的信息存在于各个相关部门,零散、不完整,到毕业时,在就业管理部门形成的学生信息也是不完整的。它的内容单一无个性化,未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能力与实力。

四、关于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应为企业与高校搭建信息沟通的平台。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要有战略眼光,要考虑长远利益,同时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更要发挥监控的职能,随时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建立市场与高校双方的反馈机制,随时调整政策的具体实施手段对不恰当的内容作修改。 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信息构建平台,是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最为迫切、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信息畅通,也就是人才的供需信息畅通,才能使人才的输送与接收顺利的进行。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它的资源优势和权威性,使这个信息平台达到预期效果。具体建议如下:(1)由政府和高校、企业合作,搜集全方位的人才供需信息渠道。(2)通过政府对高校和企业建立信用评级制度,保证双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来解决人才供需双方不信任的问题。这是政府信息平台区别于一般社会人才中介网站最重要的一点。(3)建立人才供需的信息数据库,把经过鉴定的双方信息输入数据库,同时建立信息匹配功能和查询功能。(4)为信息数据库与成员提供公义的数据库查询服务。

(二)高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高校要想使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真的成为人才,就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随时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结构和人才需求规划,把这些信息与自己的招生工作相结合;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需求水平,把这些信息与自己的教学工作相结合,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各课程知识内容和结构。?

同时,学校需要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现实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不只是针对毕业生的,现实的就业工作应该从现实入学就开始,在现实入学之初,学校就应该建立专门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聘请专门的职业规划化师负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为学生四年的学习指明方向;在大二、大三阶段,通过建立就业实习基地,使学生真正的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能力;在大四阶段,学习应该积极地搜集各种人才需求信息,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同时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比如,推出考研优惠政策、西部优惠政策、自主创业优惠政策等有力措施,推动学生的就业工作。

(三)企业转变用人观念,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培养模式。企业要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建立人才需求规划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建立人才储备制度。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是应聘者意识到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接受培训的机会,才不至于使广大的毕业生对企业没有信心,而只是把企业当作跳板,企业才能留住人才。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把自己的人才需求规划和人才培养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完善的合作机制,明确合作关系。

(四)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调整就业心态。大学生要走进就业市场。就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就业观,要改变陈旧思维习惯,在知识、能力、素质、观念等各方面努力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大学生自己在思想上要有这样的认知:首先要打破区域限制;其次要打破专业限制;最后还要打破计划体制观念,努力做到业务素质扎实,具有创新意识,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的人自主创业精神。摆正心态,消除盲目性,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将择业观与人生目标联系在一起。在提升自我能力方面,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树立就业危机意识,通过参加学生社团、比赛等多种途径锻炼自己,注重综合技能的培训。同时还需要及时关注社会新闻,了解最新就业信息,不断与时俱进。最后,在应聘时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相信自己大学四年的努力会有回报,理性面对职场中的成功与失败。

五、结束语

总之,就业难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多种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首先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就业扶持的投入,并且制定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其次,企业也要树立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不要轻易裁员。在招聘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经验,给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个机会;最后,学校要做好全方位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这也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陆乃麟.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2] 吴宏志.大学扩招与就业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05.

[3] 张婷.浅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难问[J].思想战线,2013.

[4] 田华伟.信息非对称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报,2007.

[5] 杨艳红.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篇5:论信息不对称与信用缺失问题

论信息不对称与信用缺失问题

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信用缺失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并针对产生信息不对称的社会、体制、制度和道德等方面的原因提出了标本兼治的对策措施.

作 者:李春洪 Li Chunhong 作者单位:汕头市委,广东,汕头,515000刊 名:南方经济 PKU英文刊名:SOUTH CHINA ECONOMY年,卷(期):“”(9)分类号:B82-053 F062.5关键词:信用缺失 信息不对称

篇6: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卡风险管理重点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完善,现已基本形成,但隐藏于市场背后的信息传播渠道是否畅通?是否存在信息获取的高成本壁垒?市场信息对于供需双方是否做到了应知尽知?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告诉我们:它暂时还不是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这一市场的有效性受到抑制和扭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内涵

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最早由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提出。该理论主要是指对同一事件,相关信息在市场交易双方之间的不对称分布,由此造成市场双方的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并非是在完全信息条件下,而是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进行的,最终会对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并有可能导致市场的无效率甚至崩溃。

信息不对称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三点,第一,交易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未获得理想交易所需的完全清楚的信息;第二,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存在信息优势方;第三,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都是清楚的。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常态,完全信息却是一种理想状态,从构成信息传递系统的信源、信道和信宿三方面分析,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原因如下:

1、由于信源形成信息不对称

由于近几年来的就业形势压力,致使高等教育的“出口”市场已变成了“买方”市场。同时,由于学历在区分人才综合能力方面的信号功能的弱化,学生不能被快速有效地分拣,造成了市场选择的困惑与茫然。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和混沌的就业市场,毕业生为了顺利跨过求职的第一道关口——争取到面试机会,往往在求职材料上大做文章,因而一些毕业生就通过制作“注水”简历、“虚假”证明等不诚信行为来抬高身价,以求谋得理想的工作。用人单位尽管可以通过学工干部、专业老师甚至后勤物管人员等,了解除求职材料所反映的其他方面的信息,但由于受信息搜寻成本和高校教职员工反映信息的有效性的限制,这样的工作实际上是存在很大障碍的。由于毕业生提供了虚假或不完全信息,这是源头上造成信息不对称的一个方面。

2、由于信道产生信息不对称

一是由于信息披露的程序、信息传播的方式、技术手段等一系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总体上还存在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的问题,使已经公开的信息不能完全、及时地被双方接收。二是由于信息获取成本的存在,使得市场交易的任何一方想通过信息优势而获得交易主动,就必须投入一定的成本。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权衡信息获取成本和预期收益方面的差异,导致双方都无法掌握完全信息。

3、由于信宿产生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由于客观的社会分工的细化,使人们掌握的信息更多局限于与自身工作相关的范围内,个人能拥有的私人信息及资源是有限的,隔行如隔山的事实存在,使得任何一个个体对其它领域信息的了解往往只能停留在表象上。另一方面,由于个体之间在信息的获取、处理等方面的主观认识和判断差异,导致相同信息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实际利用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对于工作经历几乎为零的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专业知识水平、社会化状态各不相同,对于就业市场上的同一信息做出不同的判断乃至产生相反的利用结果就不足为奇了。同样,对于同一用人单位的不同部门代表,如技术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管,对同一应聘信息的判断和处理结果也是不同的。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对就业产生的影响

1、逆向选择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供给过剩

逆向选择,是指某一市场的劣质品在交易过程中排斥优质品的交易现象,其实质是一种市场失败或市场无效。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真实存在,用人单位也就无法准确及时地判断毕业生目前的综合素质,再加上学生今后的工作投入程度、潜力发挥程度等私人信息的不确定性,单位就会选择尽量压低工资标准以规避用人风险。面对不同单位提供的几乎同一水平的工资,保留工资(学生所愿意接受的最低工资)超出这一水平的高能力毕业生将退出市场,而低能力的毕业生由于单位提供的工资已高于其保留工资,这部分学生就更有可能达成就业协议。如果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再进一步降低,将会导致更多高能力的毕业生退出市场,如此往复的结果是整个毕业生市场的失灵,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就已经形成,低能力毕业生将高能力毕业生逐出市场,造成毕业生的供给过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易只能达到与帕累托最优相比的次优状态。

2、反逆向选择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不足

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用人单位认识到如果不提高工资水平,就很难找到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用人单位可以采用通过提高工资待遇等措施来反“逆向选择”,从平均状况来看,申请求职的毕业生能力总体上是上升了,但用人单位所支付的高于市场一般水平的工资待遇就成了它挑选高素质毕业生的额外成本,企业增加的边际成本能否取得预期的边际收益,还有待毕业生的贡献来证实。如果用人单位都采取这样的反逆向选择,就会造成整个社会工资水平的不断提升,其结果必然是囿于企业自身承受能力的限制而减少对毕业生的需求。同时,如果企业在采取了反“逆向选择”而未取得预期的边际收益后,企业的用人理念就会反映到就业市场上,“需要几年相关工作经验或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就成为用人单位的客观需求,招聘门槛的抬高和人才高消费的升级,也就意味着企业对毕业生需求的逐步减少。

3、败德行为造成诚信危机

败德行为,也可称为道德风险。毕业生与单位签约后,对于双方来说都有可能面临道德风险。签约后是否还在不停地寻找新的单位?毁约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能否从签约到正式工作的几个月时间内,按照单位的要求积极主动了解单位主营业务信息和发展情况、工作岗位的相关要求等?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能否发挥单位所期望的能力?毕业生签约后行动的不可预测性,导致了企业在录用毕业生以后道德风险的产生,使得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信任度进一步降低。同样,毕业生到单位工作以后,单位能否兑现签约前的承诺,企业发展前景和在行业中的地位等是否如招聘人员宣传时一致,是道德风险产生的另一方面,其结果是毕业生对招聘企业信任度的下降。信息不对称下,毕业生和企业双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都可能产生的败德行为,最终导致了整个就业市场的诚信危机。

四、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既然信息不对称是由于三方面原因造成:信源所发布、披露的信息不完全或不真实,通过信道传播信息的客观阻力,信宿对信息处理和利用的主观差异。相应地,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措施可从三方面着手。

1、从信源的角度,加强诚信教育和信用体系建设力度,切断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源头。

从单个企业和毕业生的角度来说,双方之间的交易往往只有一次,是一锤子买卖,但现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多个毕业生、多次与多个用人单位的重复博弈。重复博弈的结果告诉我们,任何一方隐瞒可能影响交易的私人信息的行为,最终都会使市场的失效。如果学生以虚假求职材料而与高于自身能力水平的单位“成功”签约,问题也会在雇佣以后的工作中暴露出来而导致解聘或降薪;同样,如果用人单位以不真实的招聘信息吸引到更加优秀的毕业生,消极怠工或是频繁跳槽带来的用人成本增加和单位声誉下降等问题也会在日后产生。因此,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措施首先要从源头上着手,加强诚信教育和信用体系的建设力度,在全社会积极倡导“诚信光荣,背信可耻”的诚信思想道德教育,形成“明礼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在制度上要确保诚信的预期收益大于先期成本以及不诚信的后期处罚成本高于先前收益;在操作上,个人和单位信用档案的形成、评定、管理和使用要有严格的规定,切断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源头,促使市场双方能够自觉、真实、全面地发布和披露可能影响签约的所有私人信息。

2、从信道的角度,搭建更加便捷、有效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沟通平台,完善信息传播渠道。

一方面,大学生主要是依靠人才市场这样的沟通渠道和交换平台来获得工作信息和机会。另一方面是,各种毕业生人才市场的举办效果还远没有达到交易双方的预期目标,双向选择和相互交流信息不够,信息不对称局面未能较好扭转。相对集中于每年11、12月和3、4月的招聘会的层次性、针对性、交叉性和互补性等不很明显,导致的结果是毕业生和企业只能疲于奔命地去赶“招聘会”、“面试”。可见,从信道的角度,搭建更加便捷、有效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沟通平台,完善信息传播渠道,对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实意义。首先要进一步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和学校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宏观调控和主观能动作用。无论是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之间的沟通,还是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贯穿,既要求政府以及主管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架起各市场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同样也要求高校能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作用,对市场双方的信息进行调研、反馈,并进行有效的监督、把关,减少投机行为。其次要进一步发挥网络优势和中介组织的力量,在给市场双方提供便利的同时,尽量要减少信息传播成本,提供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为丰富、成效更为明显的服务。

3、从信宿的角度,努力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能力。

篇7: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卡风险管理重点

为了分析的方便,以某国企业甲与另一国企业乙进行国际商务谈判为例,我们事先作出如下前提假设:

①企业甲与企业乙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甲的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都比企业乙多。

②企业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为获取信息需要时间成本与直接的货币成本。

③企业甲与企业乙双方谈判代表水平相同,获取信息的能力相同,都不轻易免费显示成本信息。

④根据交易费用学观点,企业甲与企业乙的行为都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二是人的行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在商务谈判中,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企业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有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包括提供不确定信息,利用对手的不利地位施加压力等行为。

⑤企业甲与企业乙合作是他们的最优选择。双方都有谈判的利益动机。如果他们选择合作,企业甲与企业乙将分别获得100个与80个单位货币,一旦谈判破裂,企业甲与企业乙将分别损失10个与5个单位货币,因为他们在获取信息中存在成本。并且机会主义行为一旦成功,能够获得额外利益。企业甲的机会主义行为一旦被企业乙接受,企业甲将获得120个单位货币,而企业乙将减少到60个单位货币。

⑥国际商务谈判需要成本。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人员的花费与时间成本,还有可能需要外语翻译成本。假设双方每一场谈判都需要花费1个单位货币。连锁反应

由于企业甲获取的信息比企业乙多,在私人信息上表现在企业甲对企业乙的情况比企业乙对企业甲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在公共信息上表现在企业甲对市场有更多的了解,例如谈判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需求弹性等。在开始的谈判过程中,企业甲处于谈判的有利地位,企业甲的机会主义倾向导致企业甲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利用企业乙的不利地位对其施压。同时,在商务谈判信息显示过程中,企业甲给企业乙提供不确定信息,进行信息欺诈,以误导企业乙,企图使企业乙获得虚假信息而处于更加不利的谈判地位。例如企业甲可能夸大国际市场价格来误导企业乙,使其让出更多的利益。企业乙谈判代表在谈判中不但要应付企业甲谈判代表,引出更多的信息,而且需要对企业甲的信息进行甄别,以获取更多的高质量信息使自己与企业甲谈判的地位平等。由于双方谈判代表水平相当,企业乙谈判代表的任务显然比企业甲谈判代表的任务重,因此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地位,企业甲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由于在前面的谈判中企业甲居于上风,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地位,企业甲会显得更加咄咄逼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更加强烈会导致企业甲的谈判目标的上浮,企业甲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对企业乙施压。企业甲谈判利益的一直上升,而企业乙的谈判利益一直下降,呈现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弱者更弱强者越强的连锁反应现象。企业乙的对策

企业甲依靠信息优势条件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引发的连锁反应使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的谈判地位。作为谈判水平与企业甲谈判代表相同的企业乙谈判代表,不会轻易屈服于企业甲的压力而减少自己获得的利益,他会采取一系列对策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1)拖延法。由于企业甲与企业乙谈判代表在谈判桌上获取信息能力相同,谈判水平相同,企业乙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会通过拖延合同签定时间或某种借口将议题搁置起来的方法给企业甲施压。对于企业甲来说,一方面,如果商务谈判走向破裂的话,从经济角度看,企业甲不但得不到任何利益,反而会损失10个单位货币。从心理角度看,他获取的利润比企业乙多,心理上会更注重谈判的成功。另一方面,每一场谈判都要花费一个单位的成本,对于理性经济人企业甲来说,他肯定不愿意把更多的利益花在谈判桌上。对于企业乙来说,他拖延合同签定时间或把议题搁置起来,一方面基于企业甲的顾虑给企业乙施加压力,让企业甲谈判代表在谈判桌上显示出正确的高质量信息。通过企业甲向企业乙的信息差别流动使双方信息趋于平衡,同时通过更长时间的谈判,企业乙谈判代表的经验积累使他们对企业甲代表发出的信息更容易甄别,筛选出有用信息。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发达,企业乙可以一边谈判,一边另外派人通过多渠道搜集更多的与谈判有关的信息。

(2)引入第三方参与法。企业乙在与企业甲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企业乙应努力引入第三方参与谈判。一方面第三方参与调节可以抑制企业甲的机会主义行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谈判,增强企业乙的谈判力与信心。另一方面第三方介入可能带来新的建设性方案,避免谈判陷入僵局。另外,在双方达成协议后,第三方还可以监督协议的执行。例如企业乙可以邀请行业协会来参与谈判,行业协会对行业的了解程度与行业影响力可以抑制企业甲的机会主义倾向与商务谈判的连锁反应,从而使谈判趋向公平。

(3)长期合作法。企业乙在谈判不利的条件下,应突出这次合同签定以后对企业甲的依赖程度。以长期合作、更大的利益为诱惑,使企业甲做出让步。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这种做法让企业甲对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有所顾虑,尤其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企业甲不会为了近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另一个国家发挥更大的企业影响力也许是企业甲的梦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甲会注重平等合作,为以后的利益打基础。双方最优选择:双赢理念

双赢理念是指谈判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寻求合作来达到双赢结果的一种思想,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利益的一致性与共同的胜利。要实现利益的一致性,企业甲与企业乙应努力挖掘各方利益相同部分,努力将利益的蛋糕做大,如此双方获得更多利益。一方面,企业甲与企业乙能实现资源共享,减少成本。以获取的公共信息资源为例,假设企业甲有A个单位公共信息,企业乙有B个单位公共信息,双方都有的共同信息为C个单位信息。如果企业甲与企业乙一开始就开诚布公,双方都能获得(A U B-C)个单位公共信息。因此,再适度进行信息成本分配,企业甲与企业乙都能以最小的公共信息成本获得最大的公共信息,双方都能获得更大利益。另一方面,降低谈判成本,提高企业双方福利。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企业的机会主义只会导致谈判成本的上升。关于企业甲谈判利益与谈判成本的关系,以理论假设为例,从谈判一开始,企业甲利益为100单位货币,由于信息优势下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甲利益从100个单位货币上升到了120个单位。但是由于企业乙的对策,企业甲的谈判利益又降到了开始谈判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甲与企业乙的谈判利益最终都没有变,而双方谈判成本一直在上升,导致企业甲与企业乙双方福利的减低。因此,在谈判中,双方减低谈判成本就是提高了企业双方的福利。要实现共同的胜利,企业甲应抛弃传统的谈判利益,倡导双赢理念。在谈判开始,企业甲对企业乙比较了解,应在取得自己角度的一些问题时,使企业乙利益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提出合作性的最佳方案。只有在双赢理念的指导下,企业甲与企业乙才能共同取得谈判的最佳利益。

篇8: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卡风险管理重点

传统的项目评价方法如DCF法和比率估价法等没有考虑管理柔性的价值问题[1],因此在分析具有投资灵活性的项目评价方面存在缺陷。而实物期权方法能够对项目投资过程中存在的相机选择权的潜在价值进行评价,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项目评价方法的缺陷。而风险投资家在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投资时,拥有对风险项目进行投资的权利,他可以决定何时对项目进行投资,因此可以将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权看成是一种以风险项目当前的价值为标的资产的看涨期权,可以运用实物期权理论来进行评价[2]。此外,风险投资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对风险项目进行评价时风险企业家拥有信息优势,风险投资家面临着逆向选择问题,因此分析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风险投资实物期权评价就成为本文的主题。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实物期权评价方面,Grenadier和Wang(2005)研究了包含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实物期权决策问题,将项目的总体期权价值分为委托人拥有的期权价值和代理人拥有的期权价值,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建立了最优化模型,并设计了一个固定工资补偿的合同形式来解决此类问题[3]。Takashi Shibata(2004)分析了存在逆向选择的公司估价问题,在合同形式的设计方面与Grenadier和Wang(2005)的分析类似[4]。由于在风险投资项目中,契约结构一般为股权形式,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线性合约补偿形式的风险项目的估价问题,以分析逆向选择对风险投资实物期权评价的影响。

2 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实物期权评价

2.1 前提和假设条件

假设风险投资家(VC)和风险企业家(VE)都是风险中性的。VE拥有一个项目,需要的投资额为I,由于自有资金的缺乏,这一部分的投资额需要VC提供。由于VE对项目更加了解,投资期权(options)执行的时机选择由VE决定。一旦投资实现后,项目将产生的利润流为xt-C,其中xt是两者都可观察到的,C是风险企业家的私人信息,代表项目的固定运营成本,同时假设xt服从标准布朗运动变化过程:

dxt=μxtdt+σxtdz(1)

式中,μσ均为常数,μ为漂移参数,σ为方差参数,dz为标准维纳过程的增量。r>0为无风险利率,考虑到模型的收敛,需假定r>μ.

假设CC1和C2两种可能值,其中C1<C2,记ΔC=C2-C1. 设C1代表好项目,在投资决策前VC认定项目为好的概率为p; C2代表差项目,概率为1-p.

在此,风险投资家面临的问题是设定一个合同,使风险企业家能正确反映出项目的实际类型,并根据类型选择期权执行的时机,同时使风险投资家的收益最大化。

2.2 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求解

在完全信息条件下, C能被双方同时观察到。 以F(xt;C)表示项目的期权价值, F(xt;C)满足下面的微分方程:

1/2σ2xt2F(xt)+μxtF(xt)-rF(xt)=0(2)

在完全信息条件下, C能被双方同时观察到,由Dixit和Pindyck(1994)的分析[5], F和期权的执行价格x*t(C)分别为:

F(xt,C)={(xtxt*(C))λ1(xt*(C)r-μ-Cr-Ι),xt<xt*(C)xtr-μ-Cr-Ι,xtxt*(C)(3)xt*(C)=(r-μ)λ1λ1-1(Ι+Cr)(4)

其中

λ1=1σ2[-(μ-σ22)+(μ-σ22)2+2rσ2]>1(5)

由Perraudin(1999)的分析[6],在式(3)中(xtxt*(C))λ1可理解为“贴现率”,即当xt达到x*t(C)项目开始运营时的价值在t时刻的“贴现率”。

x*1和x*2分别代表x*t(C1)和x*t(C2),则在期初项目的期望价值为:

π*(xt)=pF(xt;C1)+(1-p)F(xt;C2)

π*(xt)=p(xtx1*)λ1(x1*r-μ-C1r-Ι)+(1-p)(xtx2*)λ1(x2*r-μ-C2r-Ι)(6)

3 信息不对称下的实物期权评价

3.1 决策模型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风险投资家需要设计一个合同对风险企业家进行激励。以s1和s2分别表示C=C1,C2时风险企业家拥有的股权份额。此时项目价期可分为两个部分,风险投资家拥有的期权价值πVC(xt)和风险企业家拥有的期权价值πVE(xt):

πVC(xt)=(1-s1)p(xtx1)λ1(x1r-μ-C1r-Ι)+(1-s2)(1-p)(xtx2)λ1(x2r-μ-C2r-Ι)(7)πVE(xt)=s1p(xtx1)λ1(x1r-μ-C1r-Ι)+s2(1-p)(xtx2)λ1(x2r-μ-C2r-Ι)(8)

其中,x1和x2分别为C=C1,C2条件下期权的执行价格。

则风险投资家的最优化问题为:

maxs1,s2,x1,x2(1-s1)p(xtx1)λ1(x1r-μ-C1r-Ι)+(1-s2)(1-p)(xtx2)λ1(x2r-μ-C2r-Ι)(9)

s.t.s1(xtx1)λ1(x1r-μ-C1r-Ι)s2(xtx2)λ1(x2r-μ-C2r-Ι)+(xtx2)λ1ΔC(10)s1(xtx1)λ1(x1r-μ-C1r-Ι)-(xtx1)λ1ΔCs2(xtx2)λ1(x2r-μ+C2-Ι)(11)s1(xtx1)λ1(x1r-μ-C1r-Ι)0(12)s2(xtx2)λ1(x2r-μ-C2r-Ι)0(13)

式(10)和式(11)为激励相容约束,确保风险企业家透露自己的类型,使当C=C1,C2时分别在xt=x1,x2处执行投资期权,且(xtx2)λ1ΔC(xtx1)λ1ΔC可理解为风险投资家隐瞒类型的所得与付出的“贴现值”。式(12)和式(13)为个人理性约束,以确保风险企业家的参与。

最优化问题可简化为:

maxs1,x1,x2(1-s1)p(xtx1)λ1(x1r-μ-C1r-Ι)+(1-p)(xtx2)λ1(x2r-μ-C2r-Ι)(14)

s.t.

s1(xtx1)λ1(x1r-μ-C1r-Ι)(xtx2)λ1ΔC(15)

3.2 最优合约安排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最优合约安排(x1,x2,s1,s2)为:

x1=x1*=(r-μ)λ1λ1-1(Ι+C1r)x2=x3*=(r-μ)λ1λ1-1(Ι+C2r+p1-pΔC)s1=(x1x2)λ1ΔC(x1r-μ-C1r-Ι)-1s2=0

则在期初项目的期望价值为:

π**=p(xtx1*)λ1(x1*r-μ-C1r-Ι)+(1-p)(xtx3*)λ1(x3*r-μ-C2r-Ι)(16)

在上述的最优合约安排中,C1类型的风险企业家选择的投资决策时点为x*1,此时其股权比例为s1; 而C2类型的风险企业家选择的投资决策时点为x*3,其股权比例为0。此外,在合约安排中还隐含了对于C1类型的风险企业家,由于其拥有的“延迟期权”的价值较小,当xt达到触发时点x*1时会选择立即投资; 而C2类型的风险企业家选择在xt=x*2处将不会进行投资决策。

3.3 投资决策与项目价值

风险企业家对投资决策时机的选择将反应项目所属的类型,在xt还未达到x*1之前,风险项目的价值为π**,当xt达到阀值x*1时,风险企业家拥有对项目的私有信息将完全揭示,如果选择投资,则项目为好项目,此时风险项目的价值将上升为x1*r-μ-C1r-Ι; 如果没有选择投资,则项目为差项目,此时风险项目的价值降为π=F(xt;C2),其中F(xt;C2)由式(3)确定。图1可清楚地表示出投资决策对风险项目价值的影响。

3.4 委托代理成本

风险项目的总体期权价值可写为:

π=p(xtxt1)λ1(xt1r-μ-C1r-Ι)+(1-p)(xtxt2)λ1(xt2r-μ-C2r-Ι)(17)

其中,xt1和xt2分别代表期权的执行价格。令πxt2|xt=xt2=0,可得

xt2*=x2*=(r-μ)λ1λ1-1(Ι+C2r)(18)

2πxt22|xt=xt2=λ1(λ1-3)(r-μ)xt2-1xt22(Ι+Cr)<0,则当x*t2=x*2时π达到最大值。

由于x*3>x*2,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期权的执行价格将增大,即风险项目的投资决策时点将延后。同时,风险投资家将低估项目的价值,主要原因在于x*3提高了项目开始营运的价值在t时刻的“贴现率”,而相应增加的营运价值不足以弥补。这种低估的价值可理解为由于存在委托代理问题而产生的社会损失成本,其值为Δπ=π*(xt)-π**(xt)。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实物期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模型来分析不对称信息对风险投资期权评价的影响,对风险投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本文主要侧重于理论建模,同时为分析方便只考虑了风险投资中的延迟投资期权,下一步的工作是深化模型并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使之与风险投资的实践结合更紧密,从而更好地为风险投资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参考文献

[1]Trigeorgis L.Real options:managerial flexibility andstrategy in resource allocation[M].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9.

[2]刘萍萍.风险投资运作机理与投资决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3]Grenadier S R,Wang N.Investment timing,agencyand informa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75:493~533.

[4]Shibata T.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value underinformation asymmetry[J].The Kyoto EconomicReview,2004,73(2):87~107.

[5]Dixit A K,Pindyck R S.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篇9: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卡风险管理重点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图书出版;营销;研究

[作者简介]何迪,通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图书出版市场与一般市场不同,在图书出版市场中,读者掌握了很大的主动性,出版社只能按照读者的需求进行图书生产。需要注意的是,图书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出版社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矛盾,这对图书出版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导致出版业中的信息差别逐渐扩大。

一、信息不对称在出版业中的运用概述

信息不对称是现阶段使用比较多的一种理论,是20世纪美国科学家提出来的理论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信息不对称最初主要是应对供需双方在交易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供应商能够有效掌握各种市场信息,对市场发展趋势能够有效把握,在交易中具有很大的主动优势;而消费者受到各种限制,对市场中的各种信息难以有效了解,容易出现因信息掌握程度不够的交易损失。美国科学家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分析之后,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的概念:在市场主体当中,由于买卖双方在掌握的市场信息方面存在差距,通常是卖家手中掌握了大量真实的市场信息,相对而言,买者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够,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卖家会占有很大优势,导致交易双方利益的不均等。

在图书出版业中,读者一般处于信息的有利地位,读者在购买图书的过程中会选择一些知名度较大的作家作品,这种购买行为能够提高知名作家的知名度,提高相关作品的销量,为出版社树立良好的形象。这种购买行为很容易导致从众行为的出现。易中天的《品三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易中天凭借在百家讲坛中的地位,出版了《品三国》,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反响,图书销量迅猛增长。受他人购买行为的影响,很多对历史知识不了解的消费者加入到购买行列中,但这本书对这些读者没有多大作用。

二、图书出版与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图书出版的市场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真正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逐渐建立,各种现代化的市场制度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图书出版行业的竞争逐渐白热化,为了抢占市场,各出版集团将工作重点放在营销中。目前图书市场竞争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简单的扩大市场占有率,而是运用现代化营销方式在扩大市场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出版社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行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电力出版社是最早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出版社之一,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利用营销手段进行市场运作。针对市场的需求发行种类不同的图书,这种方式不仅为出版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创造了良好的品牌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图书在管理模式和组织方面与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存在差距等问题。

1. 信息不对称导致图书生产与市场的发展不相适应

我国图书出版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具有特殊性,出版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尤其是受到现代社会信息快速发展的影响,信息不对称在整个图书出版中十分突出,传统的出版与营销模式导致供需矛盾突出。在图书供应当中,受到资源的限制,信息交流和共享程度存在不及时等问题,导致我国大部分出版社对整个市场的需求状况不能进行有效了解,通常会出现供不应求或者供大于求的现象,出版社的正常发展受到影响。

2. 出版社对市场难以进行有效把握

任何商品在进入市场之前都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论证,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生产高质量产品的目的,提高市场占有率。我国大多数出版社在进行市场调查时,受到信息资源的制约,只能根据原有资源情况进行图书出版的选题。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图书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实际需求与市场供应相互脱节。此外,各种图书广告在宣传当中缺乏针对性,造成读者难以买到喜欢的书籍,出版社生产出来的书籍大量堆积。如读者对励志类图书比较感兴趣,但是在市场中这类图书比较缺乏,如《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出版量与市场需求量之间存在很大矛盾,大多出版社已经停止这本书的生产,投入到科幻小说当中,而现在的读者对科幻类图书已经没有多大兴趣。

3. 供求信息脱节严重

图书出版业正常运行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对其产生巨大影响。如每一本书都有相关书目,国家对书目有严格的规定,书目在图书从出版到进入市场都保持着一致性。信息不对称下的书籍管理很容易出现书目不唯一的情况,出版社在对图书进行统计分析时要进行重复工作,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图书的统计,影响了正常营销的开展。

4. 图书出版市场逐渐萧条

信息不对称下的图书出版市场逐渐萎缩,加之受到现代科技的影响,各种电子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众多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喜欢将更多时间用到电子书籍的阅读中。信息不对称对整个图书出版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制约了我国图书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图书出版与营销协调的对策

1. 出版前的市场调查

现阶段图书出版不景气的一大原因在于出版社在进行生产之前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生产出来的图书与市场衔接缺乏紧密性。因此,出版社要对市场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为营销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市场中读者的需求进行有效分析,选取有影响力的作家进行作品创作,通过现代媒体的宣传进行传播,制定吸引读者的策略。如曾经创造销量奇迹的《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作品问世之前已经有很多有关明朝历史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在市场中的反应比较平淡,没有太大的市场占有率。作者石悦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他针对现代读者喜欢幽默、喜欢较强故事情节的特点,写出了这部作品。《明朝那些事儿》一经问世就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迅速占据市场,在读者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2. 按照读者的需求进行营销

现代图书出版要将读者作为整个经营的中心,牢固树立“读者是上帝”的营销理念。把读者作为整个产品的营销中心,满足市场中读者的需求,这是现代图书出版社进行良性发展的一个正确选择。江西省有关旅游的系列文化丛书《江西风景独好》在营销中的策略就是满足现代游客的需要,这部丛书的主要读者是对江西旅游充满兴趣的旅游者,图书在满足旅游者对江西旅游资源了解的同时,促进了江西省旅游业的发展。

3. 现代网络技术在图书营销中的运用

信息不对称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出版社对读者的需求难以进行有效了解。我国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在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方便了各行业的交流和沟通,信息传递更加快速真实。出版社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在营销中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主流网络媒体或者热播影视节目中,设计出吸引读者的出版物,通常会取到良好的营销效果。

4. 对图书营销渠道进行优化处理

出版社要对现有的图书营销渠道进行适当改进,将原有管理方式进行改进,对每一种图书都要建立与之相应的营销方式。出版社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渠道信息进行合理掌握,为现代读者提供更具便利性的导向服务,实行多种渠道相结合的营销形式。图书在推广和销售过程中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提高图书销售的针对性,同时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出版社的竞争力。出版社要建立相关的读者数据资源,进行适当的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的营销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制约了我国出版社的正常发展。出版社受到原有管理和运行体制的影响,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满足市场读者的需要,同时读者在选择图书方面受到限制,造成图书出版市场的不景气。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影响,要对我国图书出版市场中信息不对称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图书出版和营销的协调性,促进我国图书出版社的长远发展,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优秀作品。

[1] 王伟超.简论新形势下的图书出版营销策略[J].今传媒,2009(12).

[2] 王欣然.微博营销:e时代图书出版营销的新路径[J].今传媒,2011(08).

[3] 王雅姝,陈卓威.用4Ps理论解读图书出版的营销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2(11).

上一篇:工程成本部年终总结下一篇:砖砌体施工技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