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困境

2024-04-27

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困境(精选6篇)

篇1: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困境

突破邯郸市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的建议

民盟峰峰支部

分析:在邯郸市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和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旺盛的背景下,邯郸市各地的乡村旅游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乡村旅游在有些地区成为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成为推动乡村城镇化的重要动力。但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产品供给日益丰富、服务设施不断改善、经济规模大幅增长、就业机会显著增多、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把握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特性 1.把握乡村旅游的时代性。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如何协调城市与乡村的发展,缓解城镇化过程中的困境,已经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课题。以旅游发展为驱动力的城镇化是缓解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发展可以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和破解“三农”问题等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城乡交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素质和创业能力,均衡社会财富。

2.重视乡村旅游的科技性。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实现城乡基础设施连通、公共服务共享,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协同发展,实现乡村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利用现代科技建设现代乡村、发展现代农业。建立乡村旅游发展信息平台,利用现代科技营销乡村旅游,推广普及农业科技,塑造乡村和农业的新形象。

3.保育乡村旅游的文化性。发展乡村旅游,保育乡村文化性是一个重要课题。不同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禀赋、文化禀赋。农业环境、农业景观及其文化内涵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乡土性是其本质特征。应建设体现邯郸特色的乡土文化多样性,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的特色乡村,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 式。邯郸乡村旅游发展不应弱化邯郸各地传统乡土文化,而应在发展中加以保护、利用和提升,使乡村成为乡土文化的载体。在旅游发展的驱动下,乡村地区,尤其是区位优越、自然和文化禀赋保护较好的城市近郊区,将逐渐成为兼具城市与乡村优点的新型城镇化区域,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是邯郸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4.突出乡村旅游的生态性。优良的生态环境是重要的乡村旅游资源。着力推进乡村地区的绿色旅游、低碳旅游来丰富生态旅游内容,拓展新的旅游空间和领域。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乡村生态内涵,提升乡村旅游的生态品位,营造独特的乡村生态、乡村文化意境,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目标。乡村旅游将会有效地实现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升级,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的共赢。

5.提升乡村旅游的参与性。“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社区是乡村旅游的主体和主要参与者,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主人翁意识,调动社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动性,加强社区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收入,使得乡村旅游成为实现乡村地区居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二、推动乡村生态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1.乡村生态建设之于乡村旅游发展是“筑巢引凤”,“引凤”发展乡村旅游,能否享受到生态建设“筑巢”的“红利”,取决于“巢”的“安全性、稳定性与景观性”。由于农药、化肥、农膜的大量使用以及随意处置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等,乡村的水体、土壤、大气等污染较严重,直接影响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缓解乃至根除当前邯郸乡村生态安全的威胁,不仅要“治标”,如农村的改水、改厕、垃圾集中处理、畜禽圈养等;更要“治本”,调整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服务经济,置换生态价值,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安全 建设体系。提高乡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加强城乡规划“三区四线”(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的管理,另一方面在乡村的山、水、林、田、路、居的生境优化过程中,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使其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乡村生态景观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吸引力之一,生态景观的旅游可 视化、情景化是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导向。

2.乡村旅游发展之于乡村生态建设是“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适合、适应、适度”发展乡村旅游是关键。邯郸各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应因地制宜,旅游业是可选但并非必选的发展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才是美丽乡村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义,基于不同发展导向的乡村生态建设的具体任务、重点领域、建设路径等必然存在差异。乡村旅游发展对生态的诉求应“适应”生态系统的属性要求,比如片面追求乡村生态景观的新奇、震撼、艺术感而大行其道的“大地景观”,而忽视物种的本土性、敏感性与适应性,会导致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风险。乡村旅游“适度”发展是理念也是要求,乡村旅游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应与乡村的生态、社会、文化、经济系统相匹配,加强生态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旅游生态补偿制度,协调不同利益主体诉求,建构消防、卫生部门联动机制等,争取实现乡村旅游的“适度”发展。

三、开发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1.明确什么是乡村旅游吸引物。辨别一种旅游产品是否属于乡村旅游的关键要素在于是否为游客提供了对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亲切接触,并使游客参与到乡村本土的各种活动、传统和生活方式中去。显然,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乡村性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文化基因,那么乡村性的内涵是什么?乡村性的自然和文化表征是什么?当前中国一些地区乡村旅游的技术化、人工化、城市化痕迹明显,从本质上破坏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其乡村旅游的生命周期难以长久。认真研究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外延、特征和类型,提炼出乡村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明确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历史悠久,城乡一体化基本形成,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甚至出现了城市空心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因此,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本质上属于“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绿色度假”。但邯郸市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仍属中下等水平,城乡差别大,现代邯郸市及各县户籍市民人口大部分都来自农村,邯郸地区甚至中国的都市人参加乡村旅游的需求动机复杂多样,不同细分群体的人们对乡村有着有完全不同的文化认同、情感依恋和现实需求。邯郸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实际上是应对大众化乡村旅游市场的产品泛滥。因此,要认真研究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和动机、兴趣和行为,基于生活方式的不同对乡村旅游市场进行深入细分研究,为针对性开发多元化、个性化、体验化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供市场导向,为营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提供决策指导。

3.认真研究乡村旅游的表现形式与内容。由于乡村分布分散化、自然生态季节化、农业生产节律化以及民俗文化时令化,除了一些资源特别突出的古村落和区位特别优越的乡村外,绝大多数乡村难以完全依赖旅游业生存与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是与乡村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融为一体。大力促进乡村旅游业与乡村经济、社会、文化 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保护乡村景观生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因此,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要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乡村社会及乡村文化融合的机理与途径,揭示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乡村社会文化融合发展的阶段和规律,提出适合不同地域类型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与乡村社会经济文化融合的模式。

篇2: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困境

如今都市里的人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希望从丰裕的物质生活中挣扎出来,在奔波忙碌的工作之余,走出繁华喧嚣的都市,寻找一片尉蓝的天空和幽静的绿荫,因此,近几年,温州的乡村旅游在旅游市场得到了快速地发展。

乡村旅游是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游、玩、购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依靠山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起来的。目前,温州市共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6处省级森林公园,还有7个国家级文保单位,44个省级文保单位,旅游景区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24.2%。根据《温州市旅游资源普查总报告》,温州市共有3279个旅游资源单体,单体的密度为0.28个/平方公里。

据我们调查分析,温州的乡村旅游分三大类型:

一是滨海乡村休憩风景游,随着高速公路和温州东海大道建设以及“半岛工程”的建成,依托壮观的岛桥工程和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以欣赏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当代渔村风貌为主题,沿温州东海岸从乐清至苍南滨海游憩风景,兴起了集滨海观光、休闲、度假与海鲜美食为一体的滨海游憩,如洞头、炎亭、灵昆、蒲歧、北麂岛、南麂岛等渔村风貌和海鲜美食吸引了都市人的一日至二日渔村游。

二是山水乡村户外游。近年来,温州都市人兴起了到户外运动热潮,利用节假日到山水乡村吃农家乐,享受自然风光,徒步户外运动,放松心情锻炼身体。如寨寮溪风景名胜区、文成飞云湖·百丈漈风景名胜区、仙岩泽雅风景区、大罗山风景区。

三是自然生态古村落自助游。依托雁荡山与楠溪江秀美的山水风光、古村落群等旅游资源和泰顺的廊桥、古道、古村落、氡温泉、自然生态等旅游资源,开展自驾车和背包游客的自助乡村旅游。

目前,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尚存三大不足。

一是缺乏品牌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温州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整合,基本上停留在低层次开发的水平。自然型旅游资源中的生物、气象气候、水域类资源开发程度不够,如乌岩岭、飞云湖等。陆上自然型旅游资源开发程度高于海岛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如洞头列岛、南麂列岛开发还起步不久或刚刚起步。许多人文类旅游资源开发还很不够,有些甚至还处于未开发状态,如泰顺廊桥、楠溪江古村落、蒲壮所城、刘基庙、永昌堡等,此外还有众多级别较低的旅游资源还处于自然未开发状态。同时,现有乡村旅游产品创新不足,对地方文化内涵挖掘有限,目前温州市郊乡村旅游主要还只是局限于自主发展的“农家乐”乡村旅游范筹,缺乏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的人文旅游。所以乡村旅游的开发还有很大的空间。

二是经营理念落后,基础设施不足。目前,我市乡村旅游还是以突出“农家乐” 为重点的“农家菜”上,只注重菜品质量、味道和价格,而不重视乡村的特色、环境、服务等。经营者乐意在主体建筑上花钱,而不愿在治理、美化环境方面下功夫;单兵独战的多,团结协作,致力于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不强。

温州的乡村旅游接待设施方面严重不足,如:旅游高峰期的交通状况、停车位、景点宾馆或休息点、洗手间及电话亭等景点小配套设施等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食宿设施、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条件较差,难以留住游客。以苍南海滨度假、南麂自然生态游为例,其住宿设施、交通条件、餐饮服务等都不尽如人意,不仅接待设施数量不足,而且接待档次也偏低。再如,泰顺廊桥在近年来的背包客市场中名气很大,但交通标识缺失、道路条件差、接待设施规模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客源市场的壮大。

三是管理体制不顺、资金投入不足。现有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在进行旅游宏观规划、开发、管理和规范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的管理办法在重要的营销和吸引投资方面也缺乏灵活性和行动力。旅游业是一项投资需求较大的产业。目前温州的旅游投资主体仍是政府,社会投资金额较少,使得一流旅游资源无法转化为一流的产品。例如,温州“十一五”期间主要建设项目清单中,单个景区项目的总投资额度超1亿元的项目只有8个(总数85个),其他项目的投资额度一般都在2000万元左右,仅有少数超5000万元的项目。与杭州市的旅游项目投资额度比(杭州某些区县市的投资额小于5000万元不审批),这种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极大地制约了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提升。从而更大地制约了依托旅游景区扩大经营的乡村旅游的发展

为了加快发展我市乡村旅游,我们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提升旅游品位。乡村旅游还是起步阶段,要科学和有序地发展,必须加强政府引导和投入。在温州市旅游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乡村旅游专项规划,合理布局,丰富乡村旅游内涵。

二、提高农民素质,确保服务质量。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大都是本地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提高服务水平的根本保证。首先,要组织乡村旅游工作的在岗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其次,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以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方法培养一批乡村旅游管理人才,为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第三,应注意从本地农民中培养一批导游人员,以密切旅游区和当地农民的相互关系。

三、挖掘旅游资源,增强乡村特色旅游。

一是以滨海风景休憩游为主题。以“半岛工程”为重点,开发以洞头、灵昆、北麂、南麂海洋生态旅游区。设计海洋休闲旅游产品和海岛渔家风情游,展示渔人文化、体验渔民生活。

二是以山水自然风光游为主题。以打造温州“都市绿心”为总的指导思想,整合三垟湿地、泽雅、仙岩、茶山以及温瑞塘河沿岸的旅游资源,重点开发湿地生态旅游、瓯越文化、休闲游憩、山水观光等产品,塑造推广“纸山古坊都市绿心”的旅游形象,高标准、协调地开发三洋湿地、大罗山、仙岩泽雅风景区,开发以自然旅游、生态休闲度假为主体的旅游产品体系,使其成为温州城郊生态休闲游憩地。建立大型湿地旅游服务中心,在建筑风格、交通组织、民俗风情等方面逐步恢复温州水乡生活的传统风貌,建设具有水乡风情的特色城镇。

依托现有的公路、登山道路、景区步道,加以整合,形成各种不同强度(轻、中、高)的自游步道系统,组建越野健行俱乐部,组织策划不同等级和规模的登山活动和节事整合大罗山十大景区,开发多条环山的登山步道,吸引游客和市民参与。以泽雅造纸古坊为核心,深入发掘纸山文化和瓯越文化,将其延伸至竹文化、印刷文化、山溪古村文化、民俗文化,并将文化产品化,形成系列文化产品,侧重于打造文化名山品牌。利用朱自清文章《绿》的影响力,主打“绿”品牌,通过设立名人山水美文碑林、举办梅雨诗会、圣寿寺托钵节、圣寿寺新年祈愿等活动等带动仙岩旅游的发展。以传统的二月初一大会市为启动点,恢复温州各类会市习俗,并将瞿溪古镇作为各会市的集中举办地之一,形成会市规模与品牌,打造“会市温州相聚瞿溪”品牌;恢复古镇格局,办成二月初一民间艺术大集。

三是以民俗文化和古村落为主题。开发楠溪江古村落和泰顺廊桥遗风,体验乡村民俗文化游整合楠溪江旅游资源,依托优美自然水景和山景、朴素静谧的古村落,开发建设系列休闲度假区,配合企业庄园(企业第二基地)、商务会议、户外运动、拓展训练、康体健身等产品和项目开发,将楠溪江打造成为以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为特色、深厚的瓯越文化为底蕴的“中国最美的乡村度假地”。

深入挖掘古村落文化,以芙蓉古村、丽水街、苍坡村等古村落为载体,开发古村落旅游产品,具体包括耕读文化产品、宗祖文化产品、宗族文化产品、风水文化产品、民俗文化产品等,通过产品策划和场景设计,把古村落文化活化和产品化,打造“最美的中华古村落”品牌。

建设泰顺廊桥自游风景道系统,设立野营地和游客接待中心,以自游风景道为骨干,串联周边的村镇、古村落、氡泉、九峰等景区景点,开发遗产旅游、徒步旅游、自然生态、温泉休闲度假、红色旅游等主打产品,通过与宁德、丽水等廊桥集中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级背包族旅游目的地。

篇3: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困境

1 产业具有弱质性, 需求季节性波动大

乡村旅游业的旅游资源以乡村农业景观为依托, 景观的空间聚集度低, 资源的综合效果不强,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致使旅游资源供给也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这大大加剧了乡村旅游的旅游需求与资源供给在时间上的不匹配、不协调。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往往导致旅游资源的季节性过剩与季节性短缺轮番出现, 大大稀释了乡村旅游产业的产业收益, 一方面, 旅游消费需求的急剧萎缩导致农村地区旅游资源利用率偏低,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闲置, 餐饮、住宿、购物、文化等关联性产业出现需求缺口;另一方面, 需求的集中释放又往往造成局部性交通拥堵、“人满为患”、旅游资源超负荷运营与乡村生活环境的严重破坏。

2 行业发展极不规范, 市场秩序混乱

在四川乡村旅游产业的自发发展过程中, 大量旅游资源处于“公共领域”, 资源产权不清晰, 利益主体关系不明确, 诱发了大量的“攫租行为”, 严重扰乱了乡村旅游业的市场秩序。作为娱乐休闲活动, 四川乡村旅游的重复可能性小, 造成旅游活动的“一锤子”买卖, 许多地区蒙客、宰客现象十分普遍。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与经营行为的短期化极大地恶化了当地公共环境与社会治安, 对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活动造成冲击, 也严重侵蚀了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 乡村旅游业的短期效益明显, 市场进入门槛低, 大量农户家庭竞相“跟风进入”, 开业停业的随意性较大。作为经营主体, 农户家庭主要集中从事餐饮、住宿等短线经营, 捕捉商机能力差, 包装策划不力, 提供的旅游产品仅限于吃农家饭、农园观光、赏花采果、棋牌麻将、钓鱼、卡拉OK等传统“农家乐”活动, 产品档次低, 服务功能单调, 特色不够明显, 没有形成相对完成的旅游供应链。部分地区农户家庭提供的餐饮、住宿甚至不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的基本要求。截止至2011年, 四川已建立的“农家乐”多达285家, 而相对高级的乡村旅游星级景区和休闲庄园却还未实现“0”的突破1。可见, 四川乡村旅游业陷入了“无序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恶性循环, 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3 基础设施落后,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 四川许多农村地区的交通、住宿、餐饮、通讯、卫生、停车、购物、医疗等基础设施不齐全、标准不规范, 食、住、行等方面的接待服务设施档次低, 食品卫生、公共卫生、村容村貌等方面的接待条件达不到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呈现出“小、散、乱、脏”格局。很多地区的城乡公路不畅通, 公路的硬化程度联网结网程度低,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是许多乡村景点的真实写照, 部分乡村旅游景点的可通达程度差, 车辆绕行现象普遍, 严重挫伤了城镇居民的出游热情。乡村旅游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综合性服务水平低, 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机构亟待建立, 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之间的衔接配套程度较低, 合理的要素定价机制尚未建立, 相对完整的旅游供应链远未形成, 游客旅游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的公益性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整个乡村旅游业的产业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导致乡村旅游业与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产业的耦合程度偏低, 产业基础弱化, 现有的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旅游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科技、信息、管理等先进的优质要素与资源、文化、历史等传统元素难以深度融合与高效配置。同时, 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组织协调程度差, 利益冲突十分明显, 市场定位与细分工作远远不到位, 散乱经营、重复建设、低水平的同质化恶性竞争严重, 旅游产品的开发、包装、策划、经营严重不力, 卖点比较单一, 难以形成合理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体系, 导致乡村旅游活动对农村区域经济的创收增收贡献度偏低, “旅游扶贫”效果不明显。

4 文化内涵不足, 忽视乡土性的根本属性

为了获取短期经济利益, 四川许多农村地区盲目引进都市化的旅游产品形式, 将一些特色民俗商业化、低俗化, 将基础设施过度硬化, 忽视了乡村旅游乡土性的本质性内涵属性, 外来植入文化与乡村文化内涵的不兼容大大削弱了乡村旅游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魅力。同时, 局部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矛盾日益凸显, 公共资源地掠夺性开发与超负荷运营严重损害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经营, 短期经济效益的获取往往以长期资源的破坏、社会生态效益的丧失为代价。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出与转移, 广大农村地区的经营人才严重短缺, 导致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难以有效挖掘和传承, 经营模式和服务水平难以改善与提高, 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也无法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作为综合性的无边界产业, 旅游业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于一体。然而, 乡土性和本真性的丧失却导致四川许多地区的乡村旅游要素呈分散化趋势, 难以形成要素合力。在“吃”方面, 大量的乡土特色饮食文化如特色小吃美食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轶事传说等严重失真或流失, 乡村餐饮文化的城市化、便捷化趋势明显, 饮食文化的文化属性和内涵遭到严重破坏;在“住”方面, 旅舍、酒店商业化的过程中丧失了其乡村性的根本属性;在“行”方面, 许多地区的通路、通电、通讯条件差, 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一些地区乡村公路的硬化和交通道路标识的现代化为乡村旅游业产业化提供条件的同时却又冲击了农村地区的乡村气象和乡土气息;在“游”方面, 部分乡村资源景区化的同时没有实现“乡村化”, 大多照搬了城市景区的经营模式, 缺乏地域特色,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短;在“购”方面, 许多地区仍停留在“杂货店、小卖铺”等零售店水平, 农村超市模式尚未大范围推广, 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也没有打开市场销路;在“娱”方面, 大部分地区照搬城市娱乐活动, “样板工程”、“达标工程”普遍, 农耕文化、农事活动和田园生活没有被有效地融入娱乐环节之中。事实上, 四川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业没有向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业双向延伸和转型, 仅仅具备单一的观光功能, 生态涵养和文化传承等新型产业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目前已有的休闲旅游项目多以传统农业作为基本依托, 现代田园观光、新鲜瓜果采摘、特色餐饮和农家旅馆等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尚未有效开发出来。

5 乡村旅游“飞地化”, 城乡统筹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近年来, 四川部分乡村地区通过独立承包、合作经营等方式引入外来资本, 拓宽社会参与支持的途径和渠道, 增强乡村地区对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吸引和吸纳能力,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乡村旅游资源由原来的粗放分散经营向集约高效经营转变, 强化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和开发强度。然而, 乡村旅游资源的景区化和产业化却也往往导致旅游资源的掠夺式、破坏性开发和旅游资源经营权的高度垄断, 引发乡村旅游的“飞地化”现象。乡村旅游的“飞地化”经营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农户经营模式而言, 具有更强的商机捕捉能力和商业运营能力, 在获取更多旅游收入的同时却降低了当地居民对乡村旅游活动的参与度, 大幅度压缩了旅游景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和农村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甚至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妨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关联度的降低和农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主体地位的丧失不利于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与共生, 也不利于城乡资源的深度整合与“以旅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摘要: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契合点, 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而四川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却在现实发展中面临需求季节性波动大, 行业发展极不规范, 市场秩序混乱, 基础设施落后,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文化内涵不足, 忽视乡土性的根本属性等等问题, 掌握了四川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不仅可以为乡村旅游业本身的发展指明方向, 也可以为四川省的城乡统筹工作提供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业

参考文献

[1]张国胜, 白四座, 县镇域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思考[N].中国旅游报, 2008-03-24.

[2]王兆峰, 旅游生态产业集群特征及发展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 2008, (7) :115-119.

[3]贺小荣, 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1) :90-93.

[4]成升魁, 徐增让, 李琛, 等, 休闲农业研究进展及其若干理论问题[J].旅游学刊, 2005, (5) :26-30.

[5]姚治国, 苏勤, 陆恒芹, 等,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透视[J].经济地理, 2007, (6) :1046-1050.

[6]蔡家成, 大视角下的中国乡村旅游与反贫困[N].2005-02-04

[7]阮娟, 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四川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研究.[D].四川:四川农业大学.2010.

[8]吴忠民, 公正视野中的中国农民[J].江苏社会科学, 2002, (6) .

[9]王宏星, 崔凤军, 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J].旅游管理, 2005, (6) :32-38.

篇4:山东省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乡村旅游;品牌化;旅游精品

中图分类号: F5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0-13-2

1 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大众化、常态化的消费需求。山东省发展乡村旅游具有资源覆盖面广、受益群体多、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特点。据统计,山东省省级规模化乡村旅游的村庄超过2500个,经营业户达到4.8万户,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9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2013年乡村旅游接待2.23亿人次,环比增长18%;乡村旅游实现收入1200亿元,环比增长30%,为促进山东省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全省17市已形成“景区、大企业、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各乡村根据不同季节和资源特色,推出了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精品线,乡村旅游景区和农家乐连接密切,打造了寿光高科技蔬菜示范园、中国烟台农业科技旅游博览园、南山集团公司农业旅游示范点等一批乡村游知名品牌,山东省拥有省级以上农业旅游示范点76个,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1个,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已位居全国前列。各乡村重点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及旅游小镇配套设施建设,兴办了各种乡村旅游开发性企业实体,推动了乡村旅游项目的共同发展。

2 山东省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优势条件分析

2.1 区位条件优越

山东半岛是中国最接近日、韩两国的地区,东部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遥相对,西部内陆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位于中国大陆东部的南北交通要道,海路空交通运输密度居全国之首,山东省的自然风光景色怡人,又是我国农业大省,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农业景观条件。

2.2 历史文化丰富

孔子、孟子、管子、孙子等影响中华文化杰出的思想家,为山东省提供了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山东省乡村旅游取自不竭的灵感源泉,鲁西地区的一山(泰山)一水(黄河及济南泉水)一圣人(曲阜三孔)、鲁中地区(潍坊及附近地区)的民俗等旅游资源,为构建乡村文化旅游品牌、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条件。

3 山东省发展乡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山东省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立足原生态山水资源,整合优化各种资源。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培育客源市场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3.1 资源利用不充分、乡村旅游运行水平低

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条件利用不充分,挖掘深度不够,未能充分整合优化各种资源,使得旅游特色不突出。有些地区把其他地方的各种旅游休闲元素简单叠加在一起,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设施配套性不强,使得乡村旅游项目所提供的游览、观光、采摘、垂钓、吃住农家等旅游产品仅局限于低层次,开发形式简单、经营粗放。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缺少系列性,未能将乡村旅游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延伸,没有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全面协调发展,造成山东省乡村旅游业的服务产品良性格局很难形成。使得山东省乡村旅游,只是去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的现有的低水平运行状态,远不能满足游客对高文化、多样式、深层次的乡村旅游需求。

3.2 产品缺少创意性整合、乡村旅游产品的雷同

目前,山东省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单一,仅仅停留在田园观光、吃农家饭的层次上,对产品进行自然与文化创意深层次的挖掘不够,各地的旅游区提供的旅游项目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民俗未能实现很好的创意性整合,缺少游客的参与性旅游项目,使得乡村旅游产品质量与效益不高,很少有精品,这也造成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性不强,很难让游客获得体验性的旅游收获,只能满足游客的视觉观光。

缺乏深入挖掘当地的民俗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各村镇没有结合当地特色设计规划满足游客度假、休闲、参与体验的当地特色旅游产品,村民参与的乡村旅游产品十分单一,造成了各地旅游产品的雷同化,导致了自我竞争的加剧,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不能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加之服务质量水平低,最终影响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3.3 以低价格作为营销手段、乡村旅游营销方式落后

由于山东省乡村旅游从业者多数是农民,文化素质不高,许多乡村旅游业从业主体在开展营销活动时仅仅以低价格作为营销手段,争夺客源,扩大市场。这种以价格为手段的竞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自己的产品特色和形象,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合理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缺乏品牌营销观念和品牌意识,营销方式落后,乡村游经营者只靠在景区市场上给游客散发传单资料,寄希望于游客给景点产品进行义务宣传,只是等着游客自己上门寻求服务。这样的营销方式效率低下,很难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

4 山东省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对策

各类乡村旅游项目都是利用自然与人文景观条件,利用旅游基础设施构成了乡村旅游产业,优化乡村旅游环境,打造乡村旅游特色精品,强化旅游资源优化组合,进一步打造乡村旅游特色精品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关键。

4.1 从大农业中挖掘旅游资源、强化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互动

加强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互动,是开展乡村旅游业的核心。山东省利用“从大农业中挖掘旅游资源”这一发展思路,组建了地域特色的寿光市农业生态园区,充分挖掘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养、加工、科研开发、观光旅游、餐饮服务为一体的集约经营模式,极力构造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逐渐将蔬菜与景观结合,将科技与旅游结合,形成了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一体化的经营新方式。

在创新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和经营过程中,一是要在现有的特色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结合各村镇风情、构造完善的乡村旅游项目配套产品。二是根据现有的旅游基础设施与农家乐条件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推进旅游整体发展。

4.2 立足原生态山水资源、进一步打造乡村旅游特色精品

山东省开发好乡村旅游产品,应立足原生态山水资源。围绕本省渔家风情、山林山岳、滨河生态、温泉养生、田园农耕、历史民俗等业态特色开发,策划推出不同特色的大众化、高品质乡村旅游产品是减少省内恶性竞争的长效机制。

着重发展林果采摘、山水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着力发展特色旅游小镇、特色村落、观光农牧林业、户外旅游、温泉养生、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精品。建设一批“穿城”、“环湖”、“绕山”绿道,科学布局旅游驿站,打造环城市游憩带精品示范工程。

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就必须以本地的特色条件策划设计乡村旅游业的主题。依据当地的特有文化,最大限度地追求与城市的差异性,要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满足游客的审美、休闲的要求;突出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满足游客的精神享受需求;实现游客“与乡民同乐”、“高度参与”,乡村品牌产品真正建立在自身旅游产品特色上。

4.3 实现旅游资源优化整合、强化乡村旅游品牌化经营

山东省乡村旅游业要利用好旅游合作社组织,通过各种形式整合资金、土地、房屋、劳动力等要素,在经营过程中统一接待、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经营、统一价格、统一营销、统一采购等,扩大乡村旅游规模,加强品牌营销管理,拓展乡旅市场,实现乡旅资源优化组合与集约化经营,提高乡村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整体实力,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使乡村旅游实现集聚型发展,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化进程。

山东省乡村旅游业利用特色旅游小镇、特色村落、观光农牧林业、户外旅游、温泉养生、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精品整合产品,延伸产业链,强化体验营销。积极培育采摘节、美食节等节庆活动。利用各类媒体强化营销,整合线路产品,尽快实现山东省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和产业化经营。

参考文献

[1] 张永芬.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学,2009,(04).

[2] 王文杰.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省农业旅游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06).

[3] 刘泓辰.宁莹.山东省观光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旅游管理研究,2012,(06).

[4] 姜永辉,姜若愚.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联动模式研究[J].绿色科技,2012,(02).

篇5: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我国休闲农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体上经历了萌芽起步、初步发展、较快发展和规范提高四个阶段。

这四个发展阶段看,休闲农业发展正在经历五个重大转变。一是在发展上,从农民自发发展,向各级政府规划引导转变;二是从休闲功能上看,从简单的“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向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等方向转变;三是从空间布局上看,从最初的景区周边和个别城市郊区,向更多的适宜发展区域转变;四是从经营规模上看,由一家一户一园的分散状态,向园区和集群发展转变;五是从经营主体上看,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

可以说,我国休闲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规范、提升的新阶段。休闲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尤其是中央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大量的财政资金伴随着各种优惠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加上休闲农业潜在的巨大市场前景,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具备了空前的优势条件。

1、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不少地方党委政府不仅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把它作为为城乡居民创造文明健康的休闲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成一项公共性、公益性的事业,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引导其快速发展。山东省东营市为不断拓宽休闲农业的路子,采用创新帮扶机制,仅区、镇已为南二路休闲村投入三网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00万,休闲观光项目扶持资金300多万元,促进了休闲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2、国家大规模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新增投资中,主要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发生根本改变,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山东省淄博市梦泉村地处淄川东南山区,位于淄博市最大的饮用水源地——太河水库上游。村内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昼夜温差大,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2006年被命名为淄博市环境教育基地,2007年被命名为“全国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全村87户,人口257人,总面积3000亩,其中种植谷子、绿豆等杂粮面积450亩,杏仁、柿子等林果面积1500亩,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2009年2月,被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4月被山东省农业厅命名为“省级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2009

年年底预计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农业生态旅游占全村收入的一半以上。基本实现了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富民目标。

3、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000美元后,居民的需求结构开始转变。我国2008年,人均GDP就已经突破30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发生重要改变,休闲消费无疑会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市场潜力巨大。近几年来,山东省邹城市按照“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面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加大资源开发力度,狠抓科技兴渔,强化各项管理和服务功能,采取科学实验与示范带动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引导渔(农)民开发资源、搞活经济,全市渔业在连续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增长势头仍旧强劲,并展现出两大亮点,即:北宿镇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程被国家国土资源部定为“全国样板工程”,治理后的成片高标准连片池塘已全部用于渔业生产,并稳步朝着无公害规模化养殖发展;城乡结合部休闲渔业悄然兴起并初具规模,实现了渔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8月该市已有初具规模的休闲渔业经营户60余家,年新增产值2000万元,成为整个渔业经济增长的又一亮点,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非常可观。“休闲渔业”集渔业、休闲、旅游为一体,既是渔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也是第一产业的延伸和发展。邹城市发展休闲渔业有很多有利条件。其一,该市具有发展休闲渔业的丰富资源:境内养殖水域6.35万亩,类型多种多样,山区有水库塘坝,平原有河道池塘,更有别具一格的采煤塌陷水面,城北有明荒山陵古墓地宫,城南有历史名山峄山风景区,城中有“三孟”名胜,此外千泉、北宿、太平、郭里等镇街有渔农数千人从事养殖、捕捞,技术熟练并拥有各种渔业设施;其二,辖区内有兖矿集团、邹县电厂、里能集团等多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职工、居民收入较高,逐步接近小康水平,“

五、一”“

十、一”长假和双休日,旅游休闲活动逐渐兴起,岚济公路、104国道、津沪铁路、京福高速贯穿全境,交通极为方便,今后渔区休假旅游将是节假日的一个重要去处;其三,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市把发展休闲渔业作为方向列入水产业“十五”发展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计划,让淡水养殖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并共同发展。

4、原有园区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需要,各地都建设了一批像城郊农业,科技示范园,后来的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园区,虽建设理念和重点内容不同,但都为建设休闲农业奠定了基础,发挥了休闲农业的特殊功能。如果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完善、科学规划,会大大

加快休闲农业建设的步伐。山东省济宁市规划建设包括兖州农技园、泗水圣源山庄在内的40个休闲观光示范点区,推出5条精品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可达1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可达2亿元。

5、休假增多也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目前,我国除“带薪休假”外,工薪阶层每年享有的法定假日114天,这为城乡居民增加休闲消费创造了重要条件。去年国庆、中秋“黄金周”期间,北京市乡村旅游人数达到275万人次,同比增长26%,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35%。

6、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在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实践证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而且可以促进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篇6: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机遇

一、乡村旅游发展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形式

中国农村整体发展正处于一个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的多业态并举的转型阶段。一方面大量农业人口迁移进入城市或城镇,另一方面耕地集中的乡村地区仍然承担着为全体国民提供粮食产品的生产功能,但乡村地区仅仅依靠粮食生产很难实现生活质量提升的目标。以粮为主、多业并举于是成为新时期的结构调整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地区,特别是距离城市比较近的乡村地区,乡村旅游(包括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度假)自然而然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形式和主要内容。

对于不断涌入规模不等的城镇的农民来讲,改革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合法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其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服务业业态的打造。很显然,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可以为创造就业机会、化解人口就业压力提供一条重要渠道。

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重构乡村产业形态的过程中,如何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和获得竞争优势,光靠传统的一家一户和小集体耕种业是难以实现的。如何在乡村地区“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号文件提出了“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包括“按照自愿原则开展家庭农场登记”等新形式的农业产业化促进政策。可以预见,在这一政策鼓励下,会有一批立志于开发乡村第三产业的开发者、投资者进入农业、进入乡村,与农民开展合作,在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乡村度假、古村落古镇旅游开发等领域图谋发展的“混合所有制”龙头企业将会应运而生。当然,什么叫“农业产业化企业”,学术界和中央文件并未明确界定,乡村旅游产业中哪一些可以被视为农业产业化企业,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逐步明确。但从一号文件明确的“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范围”这一原则性指导方针来看,既然是“全程社会化服务”,只要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服务”特征,就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其中也必然会包括农业与服务业结合的企业组织,进入乡村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度假业。旅游局作为政府的一类机构,当然也就可以购买为市民大众提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公益性服务”。

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就要“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政府鼓励农民将其手中的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进行流转,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上实现交易。工商企业流转农业用地,其中有一部分会属于旅游开发企业,这些受鼓励的企业进入农用地规模化经营,包括休闲农业的经营。

农业地区的商业流通服务在一号文件中也受到高度重视,在“制定全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规划”过程中,对“产品收集市场、集配中心”、“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示范区”建设予以关注,并且通过供销合作社系统来“加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这一系列规划政策,对城市自驾旅游者而言,以直销有机、绿色食品为特色的乡村购物中心,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电子商务服务的定点供应高星级酒店、餐馆和高端人群的后乡土有机农产品的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也会迎来快速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支持,但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却是金融资源的洼地。为了解决农村发展资金动力不足问题,一号文件提出了“优先保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倾斜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并且期望通过全国中小企股份转让系统,推出“新三板”上市募集资金的渠道,“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发适合„三农‟的个性化产品”。将来的乡村旅游开发资金,属于进入“三农”领域的社会资金,那么与直接投入于种植业、粮食加工业的涉农企业相比,农业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企业是否能够作为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一个补充而受到财政资金的认可和支持呢?

二、农村受污染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建设有利于提高乡村旅游吸引力

与十八届三中全会60条决定相呼应,此次一号文件同样十分强调乡村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使用”,为此应“抓紧编制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一号文件十分强调农村生态恢复、保护、建设的力度。广义的乡村地区,包括天然林保护地区、风沙源治理区、国有林区、矿迹恢复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区、草原自然保护区等广泛领域,一号文件要求这些地区都要“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了促进公益林、草原保护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和蓄滞洪区的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中央政府力推“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从乡村地区生态恢复与建设抓起,将会提高乡村地区对城市客源市场的吸引力,为乡村地区旅游产业的兴起和健康、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条件。乡村地区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森林旅游、草原旅游、生态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产业,将会迎来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地区,一号文件强调“提高扶贫精准度,抓紧落实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在多种扶贫开发模式中,旅游扶贫可以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三、农村集体土地权能逐步入市,吸引和激励对乡村旅游的中长期投入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及其改革涉及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城镇化事业健康发展和农村农业的稳定安全同样离不开农村集体土地的制度创新话题。一方面,为了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保障利益分配公平,必须“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对于后者,一号文件提出的解决方案基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经营权的资本化改革思路的落实。“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确权、确地、确股多确齐下,基本出发点是资本化的融通。一句话,土地资本化和土地入市是总的改革方向,但对于不同领域的土地(主要包括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国家征用集体土地等三种情况),一号文件分别采取不同的改革速度、采用不同深度的改革方式。

对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立即有条件入市,允许出让、租赁、入股,并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对于农民宅基地,则需“慎重稳妥”,通过试点逐步推进抵押、担保、转让,不可“抢跑越线”;对于国家征用集体土地,不仅需要一次性经济补偿,“还必须对农民的住房、社保、就业培训给予合理保障”,这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异曲同工,首先解决产业化,然后才可城镇化。

上述三类土地的资本化及逐步入市改革,将会促进乡村地区、特别是环城市地区多业态混合社区的形成。在农村建设用地实现市场化、资本化改革过程中和改革完成之后,农民直接参与多种股份合作制的机会就会明显增加,一号文件对此提出了“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号召,“赋予农民对落实到户的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农民的这些权能,可以拿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去交易,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这一模式将会促进外部资本及技术的进入,与资本化后的集体资本进行混合,构成共生的混合经济。作为外来投资者和管理者而言,由于产权结构清晰,合作模式政策风险降低,不再急于快速得到投资回报,中长期投资计划同样也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可能,艺术精品、未来遗产形式的旅游产品将会不断涌现。外部专业化旅游发展公司与农民联合形成混合所有制,可以弥补农民创建、管理乡村旅游经验和技能不足的问题。

除了资本化优势,一号文件还给涉农企业提供了某些土地利用指标的支持政策:“在国家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这就是说,今后国家建设用地计划中,将会列出专门指标,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设施。一旦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也被视为一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关企业就可以申请此类用地了。

四、新旧并举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系列产品

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在一号文件出台之后会有哪些变化?可以用一新一旧、新旧并举来表述。

一新就是在现代农业科技支持下,新型农业产品与农业景观带来的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形成。一号文件中提及的园艺作物标准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场等活动空间,以及这些空间呈现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等,都为新型观光农业的产品开发提供了广阔舞台。

上一篇:军事理论课程复习提纲下一篇:以方法为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