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会计诚信的方案

2024-05-11

重塑会计诚信的方案(共6篇)

篇1:重塑会计诚信的方案

考试诚信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2014—2015学年二学期

会计金融系

会计金融系考试诚信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考试诚信教育工作是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保证。期末考试将至,为加强我系学生的考试诚信教育工作,严格执行学校考试纪律,保证考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特制定该实施方案。

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次活动,一方面使同学们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使同学们更具备诚信这种品德。使同学们面对考试这一严肃的问题具有端正的态度,从而以自信的心态迎接期末考试,营造和谐良好的考试氛围,努力实现考风考纪的全面提高。

二、活动主题 端正学风,诚信考试

三、活动时间

2015年6月底至7月上旬

四、活动对象

活动负责部门:会计金融系教务科、学生科、学生会 活动参与人员:会计金融系全体学生

五、活动内容

1.端正态度,进一步强化对考试作弊危害性的认识。各班级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临沂职业学院学生手册》中有关考试的规定,做到知规章、守规矩,大力宣传学校考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宣传诚信考试光荣、违纪舞弊可耻。特别是要让学生明确《临沂职业学院学生手册》中的一些新的规定。比如作弊学生不准参加专升本考试,使学生充分了解作弊的严重后果,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从制度上有效地约束学生考试行为。

2.开好学生考前动员与考前教育主题班会。

根据以往经验,在考试前总有极少数同学存在侥幸心理和作弊动机,各班要组织好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通过展板、海报、横幅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入细致地考前动员和教育,帮助学生熟知学校有关政策和规定,及时了解学生考试准备情况,及时消除极少数同学的侥幸心理。

3.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及受表彰的同学要带头发挥模范作用。

要教育学生中的优秀群体敢于抵制、劝阻有作弊准备的行为,并带动全体同学遵守学校有关考试的各项规章制度,正确认识和对待考试目的以及考试结果,引导学生端正考试态度,诚信应试,不违反考纪、不作弊。

六、活动形式

各班级在教育活动中,可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以下活动。1.签署保证书。切实做好班级做好考风考纪教育工作,系领导与班主任签署期末考试保证书,责任到班。

2.签署承诺书。以签署承诺书的形式,让学生在考试之前承诺,自觉遵守考场规定,不在考试中作弊,以加强规范和约束。

3.案例教育。以座谈会、讨论会等方式,对曾经违反考纪,有过考试作弊、替人代考等行为的同学的违纪心态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加强典型案例的教育,使大家获得警示,引以为戒。

4.加强宣传。

通过宣传栏、网络等形式宣传有关考试纪律的规定。5.主题班会。

要求各班召开旨在加强诚信教育的主题班会,使诚信意识深入人心,每个班级可结合主题班会的开展情况写出总结。

七、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考试诚信教育工作的领导。

系成立诚信考试活动领导小组,切实重视并组织开展好教育活动。各职能科室要充分认识考试诚信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考试诚信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任务,责任到人,切实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避免社会不良风气侵入校园。

2.精心安排,扎实做好学生考试诚信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各班主任(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中间,组织本年级,严格按照系的教育内容和时间做好遵守考风考纪动员会,在此基础上针对个别班级、个别学生要组织召开专题教育会,可以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利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一方面,教育学生自觉遵守考场纪律,树立考试诚信意识,另一方面,用典型案

例讲清作弊的严重后果,强化自律意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全面提高道德素养。

3.强化落实,认真做好诚信教育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各班级应严格按照系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学生科、教务科将对各班级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并将检查结果和诚信教育的效果作为各班主任(辅导员)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4.各班级主题班会总结及各班级诚信承诺书上缴系教务科存档。

临沂职业学院会计金融系 二○一五年六月二十六日

附件1:临沂职业学院会计金融系考风考纪督导小组 附件2:致全体同学诚信考试的倡议书 附件3:班级诚信考试保证书

附件4:会计金融系学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附件1:

临沂职业学院会计金融系考风考纪督导小组

一、工作小组 组 长:张传亮 副组长:赵之佐

成 员:李清艳 李凯贤 贺可为 姚建鹏 张元水

刘玲玲 吴羽

二、工作职责 1.进行考前教育;

2.考试期间进行巡视,原则每场考试必须巡视1-2次。

三、工作分工

张传亮全面负责会计金融系考风考纪督察工作; 赵之佐 李清艳主要负责考试巡视、考试违纪处理; 李凯贤 姚建鹏主要负责考试诚信教育工作; 贺可为 刘玲玲侧重会计电算化专业考前教育; 张元水 吴羽侧重财务管

附件2:

会计金融系

致全体同学诚信考试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事最重要的品质,更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会计金融系敬告同学们期末考试中,诚信应考,慎独自律,严守考纪,抵制作弊,坚持公平竞争,维护优良学风。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刻认识诚信对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重大意义,让诚信成为自己做人做事的自觉准则。

二、端正学习态度,克服浮躁心态与功利思想的影响。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和作用,认真复习,积极备考,以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学习上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三、严守考试纪律,不投机取巧,不大意懈怠,不随波逐流,坚持公平竞争原则,坚定慎独自律操守,自信自觉地向考试作弊与违纪行为说不,维护严谨治学、勤奋求真的优良学风。

四、积极维护诚信考试环境,抵制不良风气。主动提示身边的同学阅读了解并遵守考试纪律,避免考试违纪酿苦果;勇于检举揭发考试作弊行为,弘扬校园正气树新风。

同学们,“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没有诚信的国家将不会稳定,没有诚信的校园将不可立足,没有诚信的人终将被社会所抛弃。让我们携起手来,以自信、诚信的态度走进考场,用勤奋与汗水完成一份出色的期末考卷,用诚信与坚守完成一份出色的人生答卷。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经贸系学生会

附件3:

会计金融系班级诚信考试保证书

尊敬的系领导:

为弘扬校风、端正学风、规范考风,践诚信诺言之标杆,值期末考试来临之际,为积极配合系做好考风考纪教育工作,我代表会计金融系 班级做出如下保证:

一、让学生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刻苦学习,认真做好考前复习,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和高效踏实的行动迎接考试。

二、严肃考纪,时刻以校风自勉,以校训自戒,以大学生的行为标准严格要求,争做文明高尚的新一代社会道德表率。

三、学生干部、团员、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以身作则,积极配合系工作,认真履行学院各项规定,做好考风考纪的宣传工作,切实起到带动作用。

四、让学生之间建立起互助互警机制,预防并制止一切形式的作弊行为,弘扬校园正气,端正学风。

五、考试期间严格遵守考试规则,遵守考场纪律,尊敬监考老师。诚实守信,杜绝弄虚作假,做到不剽窃,不抄袭,真实独立地完成答卷。

保证全体同学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中诚信考试,诚信立身、诚信立学、诚信立行,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班主任(辅导员)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4:

会计金融系学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在期末考试将至时,我已认真阅读了学院《学生考试管理规定》和《学生违纪处理管理规定》等制度,对其内容已经知晓、认可,并承诺在考试过程中自觉遵守,若有违反考试有关规定者,将接受学院相关规定的处理。

我郑重承诺:

一、履约践诺,知行统一,自尊自爱,自省自律。

二、自觉遵守考场规定,不出现以下违纪情况: 1.不服从监考教师管理; 2.不按指定座位就坐;

3.在考场内有起哄、喧哗和其它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 4.在考试过程中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交卷后在考场附近议论考题;

5.考试期间损毁试卷,不交试卷;

6.携带与考试有关的书籍、通讯工具进入考场且未上交者; 7.其它违反考场纪律的行为。

三、不出现以下考试作弊现象: 1.请人代考或代他人考试; 2.考试时使用通讯工具作弊;

3.考试时抄袭他人试卷或与考试内容有关的资料; 4.传、接与考试内容有关内容的纸条; 5.盗窃、买卖试卷;

6.考试时填写假姓名、伪造证件; 7.在考试中有其它舞弊行为。

五、本人已认真阅读上述考场规则,并保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自觉维护考试秩序,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大学生。如有违反,我愿接受学院、系的有关处理。

班级: 学号:

承诺人(签字):

****年**月**日

诚信教育活动总结

诚信教育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诚信教育,是为了培育诚信意识、诚信行为所采取的教育活动。在一些领域和地方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

一、欺骗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提出了三个“充分认识”的要求,即,充分认识诚信教育、建设诚信社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充分认识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

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的认识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学生成为追求高尚的公民。因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在于坚持讲“诚信”和“诚信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输送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读书做人,成就再大的事业也必须从学做人开始。对于学生来说,讲“诚信”,是一封无字的介绍信。讲“诚信”,一是要求诚实守信,有错就改,养成良好的处世立身品格;二是对待他人信守承诺,答应别人的事情之前一定要慎重,认真地想一想,自己能做到的才答应。跟

教师、家人、同学、朋友相处,时时处处离不开诚信,保持诚信的立场,老老实实学习,堂堂正正做人,做好自己该做

在诚信教育中,学校把诚信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同时,开展诚信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学校内,还通过办好家长学校,与家庭教育加强沟通和指导,积极融入社区并参与各种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等,争取学生家庭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使之形成教育的合力,扩大学校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力,提高诚信教育的整体效益。

会计金融系

篇2:重塑会计诚信的方案

诚信是立国之本、立业之本,一个健全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诚信。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誉,市无信不兴,企业无信不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诚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诚信是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的继承。诚信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形成比较稳定的社会结构、凝聚力强大的传统文化和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永留史册并体现在实际生活中。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一个不讲诚信和没有诚信传统的国度和民族,终究会消亡。在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汲取传统道德中诚信素养的精华,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重塑诚信,建立与当代经济社会相适应的诚信体系,努力建设诚信社会。

重塑诚信是践行“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不论发展先进生产力,还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根本利益,都要有诚信的保障。在市场经济体制规范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社会成员和经济主体的内心诉求和道德理念,突出诚信品质的道德自律,又要注重建设社会成员和经济主体对诚信的普遍崇尚和共同追求,突出诚信制度和规则体系对市场经济的法律约束,从而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道德与法制环境。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总是沿着诚信要素铺展的道路前进,漠视或者舍弃诚信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就会陷于混乱和停滞。诚信建设集中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攸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当成为制定政策与决策的第一信号。对此,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增强诚信建设的自觉性,用实际行动推进这一宏大系统工程建设。

重塑诚信是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诚信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无论发展到哪个程度,信用两个字不能丢。一个地区也好,一个企业也好,人才、资金、项目等可从外面引进,唯独信用不能引进,信用只能靠自己。一个地方、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凝聚力、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不仅仅取决于经济结构与产品质量的优化、地理气候交通环境的优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是否具备诚信环境,诚信品级是否在竞争圈内形成共誉。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必须要有一个好看诚信环境。好的发展环境是人创造的,人的诚信至关重要。诚信是市场发展的灵魂,市场诚信已经成了一个地方经济繁荣、腾飞的必由之路。以市场为基础对社会资源配置所形成的物质流、货币流、信息流都以信用的存在为前提,一个高效率的市场必定是一个信用良好的市场,一个信用缺失的市场肯定是一个效率低下的市场。信用低下是经济的大忌,也是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的重大隐患,信用缺失导致交易成本提高,严重时还会导致交易链的中断,必然波及到并导致经济的衰退和竞争力的衰弱。

重塑诚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重塑道德理念,关键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要让所有社会成员、经济主体认识到,只有讲求信誉,不损害他人利益,才能实现“共赢”,获取长远利益和持续发展,以此推动诚信道德建设,使人际关系和谐、诚实守信,整个社会风气良好,文明程度提高。

篇3:重塑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一、会计行业诚信现状

针对会计失真现象,有关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作过调查,一般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坚持准则、依法办事的只占11.57%,熟悉相关法规的有24.78%,敬岗爱业的51.74%,在调查过程中会计人员在整个计账过程中不遵守配比原则的占24.3%,不重视谨慎性原则的占14.9%,不坚持明细原则的占20.7%。对当前普遍发生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会计人员主动出谋划策的占11.2%,配合单位负责人作假的占26.8%,被迫操作的占44.7%,因业务水平低而出错的占17.3%。

在2005年9月26日公告的《16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质量检查结果》中批露的十个主要问题中,有七例属于其注册会计师未能查出的问题。如在《检查结果》中,湖南某上市公司为掩盖其利用募股资金和银行贷款1.94亿元,转移账外买卖股票的事实,与其当地的开户银行相互串通,通过伪造银行存款对账单方式,多计存款1.31亿元,少计贷款7100万元,造成资产、负债均不实,并且其注册会计师也未能查出这些问题。

可以看出,我国当前会计诚信正面临的“真空”困境,会计诚信建设的严重滞后是影响当前会计工作质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关键因素。

二、解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背景的影响

目前,诚信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姑且先不谈会计行业。小到个人拖欠债务,影响了信贷业务的发展;大到企业拖欠债务不还,造成金融系统的呆账。试想,会计行业如何能“出淤泥而不染”?在整个社会诚信缺失的今天,会计行业不可能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是很健全,市场透明度低,信息不对称,都在客观上诱发了会计行业的违法行为。

(二)企业内部控制不到位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的目标,但有些企业却不择手段,编制虚假会计报表。这么做主要是出于企业的非诚信收益高于成本,相对于收益,他们受法律惩罚、受舆论批评、受良心谴责的成本微不足道,很多企业都怀有这种“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心理。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往往被大家忽视,那就是企业负责人的影响。如国内知名的“银广厦”案,就是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财务人员造假的。据统计,在实际业务处理过程中,会计人员利用各种作家手段虚构会计报表的占57.53%。当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产生分歧时只有16.87%坚持原则,21.86%的人员是直接按照负责人的意思来办,还有61.27%作技术处理,按照负责人的意思办。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处罚力度不够

1、各项法规法律执行不到位,甚至于信用活动缺乏法律支持,也没有一个相应有效的实施机制来保障和落实会计职业道德,并对会计行为进行约束。

2、会计师事务所本是提供审计监督等职能的,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正处于买方市场,为了“讨好”企业,它们不得不出具虚假报告。

3、对于会计行业违法者往往是行政处分和缴纳少量的罚款,形成了一种“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的现象。

4、至于舆论谴责也大多针对整个行业,而非具体企业和个人,缺乏实用性。(四)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欠缺

我们知道会计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成的,但在专业教育中,基本上只开设专业知识课程,没有将职业道德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学习,学生只注重技术忽视了伦理道德的提高,今后走向社会很难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合格的会计人才。

三、如何提高会计的信息质量

(一)全社会应加强诚信教育

只有所有行业共同遵守诚信原则,提倡诚实守信,树立起诚信的价值观念,这样才能拥有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从而为会计行业的道德建设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新闻媒体和舆论要经常对不诚信的个人和单位进行曝光,通过宣传和教育净化从业环境。政府针对会计诚信要制定专门的法规,通过法律的权威性,显现出政府、立法、执法机构及社会公众对杜绝会计造假的坚定决心和信念。

(二)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行为和规范,能有效的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更好的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并能确定企业负责人与会计人员的制约关系。可适度推行会计委派制,委托人通过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以改变在原有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下企业经营者能轻易操纵会计账务的弊端,使委派的会计人员能站在委托人,以及社会公众的立场上公正、客观地处理会计事务。同时企业负责人也应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为职工树立一个诚实守信的榜样,做好企业的带头人。

(三)健全监督机制,加大惩罚力度

1、发展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监督为主要方式的社会审计监督职能,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监督体系,实行公司审计轮换制,以免因会计师与公司过于亲密而丧失独立性。

2、建立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考评奖惩机制,让造假者付出的代价大于它的收益,情节严重的还应承担刑事责任。

3、为会计人员建立从业人员信誉档案,详细记录其从业情况,并定期对会计人员的诚信进行评定,例如:分为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的信用等级,当然对于企业来说也可以评定不同的信用等级,建立企业的信息数据库,详细记录其各年业绩、商品交易及资金往来,一旦有不良记录,将在银行贷款等诸多方面加以限制。

4、随着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化趋同,还可以仿效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自己的金融会计监管组织,让更多的非会计专业人士加入到会计监管行列中来,提高业界的透明度。

5、逐步推行诚信保险制度,公司在保险公司投保诚信险,一旦公司出现诚信问题,保险公司应对该公司的投资者进行赔偿,这样保险公司就必然会对投保公司进行监督,来降低自己的赔付风险。

6、完善市场退出制,让那些造价的公司进行停业整顿,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予以取缔,其公司负责人、会计人员不得继续从事相关职业。

(四)加强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品质教育,遵守财经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学校应充分认识到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毕业时既成为一名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因此,我认为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也应从“娃娃”抓起,加强对在校生的教育:

1、加强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并同会计业务操作紧密结合,增设相关法律、法规学习课程,并作为专业必修课加以学习;

2、加强会计实习课程的学习,将会计实习课程同理论课程结合教学,在实践中体会到更多会计专业应具备的品质;

3、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开设会计诚信缺失案例课程,选择典型的会计诚信缺失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充分了解会计人员不讲诚信、提供虚假会计息的危害,提高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

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会计知识竞赛,或者组织会计伦理意识的辩论大赛,激发培养学生对会计伦理意识的兴趣。

结语:

会计行业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它主要提供会计信息和审计服务,其信息和服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各方的利益,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众所周知,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正确运用会计知识,用数字反映客观经济现象,充分正确发挥会计信息作用的前提,没有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信息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会计的职业道德与诚信守法才是最基本的会计学原理。

摘要:会计可以拥有最基本,最简单的技术,但不能丧失诚信,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甚至胜过会计职业技术本身。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会计这门“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正面临着严峻的“诚信”考验。2001年10月29日朱基总理提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作为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我们应认识到会计行业的不诚信不仅危害了国家和企业,更否定了会计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会计,道德,诚信,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乔军,浅议会计职业道德[EB/OL].2004年11月30日http://www.kjbl.com/doc/jingji/

[2]、唐荣林,许月红,试论构建科学的会计伦理教育体系[J]交通财会2007年第9期

篇4:基于会计伦理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会计伦理;会计诚信;对策

1.有利于会计从业人员发挥独立性的制度

在国内为了保障会计工作独立性,《会计法》、《公司法》和《劳动法》应对各自的相关内容作出明确规范,同时要相互配合。尤其是劳动法作为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基法应该发挥基础作用,《会计法》、《公司法》作为有针对性的法律规范应发挥具体的针对性作用:按照我国的《会计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实际上这就是“会计独立性原则”在我国法律上的表现。

在我国随着公司治理机构的要求日益完善和保障小股东利益制度的健全,为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真正发挥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在刚性法律制度中给予与会计人员独立性相对应的地位十分必要,而新《公司法》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其中增加的第一百七十条指出:公司聘用、解聘承办公司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定。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就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表决时,应当允许会计师事务所陈述意见。第一百七十一条指出:公司应当向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会计从业人员作为劳动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劳动力使用过程中需要得到的劳动保护与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保护内容存在一定差别。对会计人员来说,受到用人单位的主要侵害往往不在劳动基准内,而更可能是因受到单位负责人诸如强令、指示、暗示、胁迫实施违反《会计法》的行为而产生的精神上的痛苦和对未来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恐惧。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执法水平落后,造成了在现行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基准外,又出现了用人单位与会计人员间地位不平等而带来的权利义务失当。因此,在劳动法中应考虑针对劳动精神损害的条款。

2.加强会计伦理教育

所谓会计伦理教育,是针对会计人的道德教育,概而言之,是指一定社会的统治集团或统治阶层,为了培养和形成合乎自己需要的会计人才和会计伦理风尚,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和会计伦理规范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会计人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它是社会总体道德要求和具体会计伦理要求转化为会计从业人员道德品质和社会会计伦理风尚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是后天形成的,是在接受社会总体道德和具体会计伦理的教育过程中形成的。

重视会计伦理的基础教育。既然是教育,就要求有实现的途径。实现基础教育第一位的途径当然是以学校为主的教育机构。同时,传授会计知识和进行会计伦理教育的专门途径要求既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大纲和系统的教材,又要有经过专门训育的师资和一定的教育组织形式及严格的教育规章制度,以确保对会计人实施有质量的教育。加之学校道德教育是会计人群体和个别人群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相穿插的教育,如将德育寓于智育之中,将传授知识同道德教育、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既可通过党、团、学生会以及课外活动和社会实习活动展开多层次的思想道德的启发性教育,也可通过教师示范、个别典型、奖优罚劣及整个学校的环境氛围进行多形式的引导性的道德教育。故而学校道德讲台在培养会计人的道德品质尤其是会计职业道德方面起着主导和关键的作用。

重视会计伦理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它的实现方式可以是传统的学校课堂式教育,也可以是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及有关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的会计从业人员,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因而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作用。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比学校教育要自由,因此要着重加强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合作。

重视会计伦理教育的方法。具体而言,会计伦理教育的方法包括:首先提高会计伦理认识,就是通过会计总体道德和会计伦理的教育,使会计人员认知和理解一定的包括会计伦理在内的道德理论、原则、规范的内容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会计义务和会计职责,形成正确的善恶、是非、美丑、荣辱观念,并能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伦理知识和标准来提高选择行为和识别善恶是非的能力,从而增强履行会计伦理义务的自觉性。其次培育会计伦理情感,就是通过社会总体道德和会计伦理的教育,使会计从业人员心理上具备由会计伦理义务和会计伦理现象而引发的义务感、正义感、责任感、荣誉感、幸福感、羞耻感、病根感、鄙视感等爱憎好恶的情感。因为会计人员的会计伦理行为不仅受会计伦理认识的支配,更受会计伦理情感的驱使,只有当会计伦理认识转化为一定的会计伦理情感时,才能成为会计伦理行为的真正理性的机制。

3.加强对会计伦理理论的研究

要加强针对我国特点的会计伦理理论的研究,走出会计伦理理论研究的误区。虽然伦理以及会计伦理在改革开放以来为各路学者广泛提及,涉及到政治、管理、经济、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及分支学科,然而囿于一些错误思想的约束,会计伦理理论的研究存在一些误区。如一些研究重硬性制度约束,轻柔性伦理约束,最后构建出的制度或引进来的制度没有文化做支撑,不适合我国国情,最后不免流于形式。再如,在会计伦理的理论基础研究方面,重宽泛的人性论假设,似乎这样的假设放之四海皆准,完全适应各种情况,却忽视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下的会计从业人员独特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人格,同时也忽略了较为微观的会计从业人员的群体心理分析,使会计伦理理论的研究长期浮于表面,大大降低了其作用的发挥。

[1] 林 浩.会计学的伦理问题[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11.05

[2]王 敏.会计诚信缺失的会计伦理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篇5:浅议会计信息失真重塑行业诚信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会计信息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也知道,市场经济承认企业是一个利益主体,也鼓励企业以积极正常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获取合法真实的利润,完成企业的预期目标。但是,当前很多企业不是在生产经营管理上下功夫,向生产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而是向会计要效益。而会计的效益往往就出在财务上弄虚作假,掩盖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上,从而导致以财务报告为载体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社会公众对整个会计行业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出现了信任危机。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影响投资者的正确决策,而且会造成国家收入的流失和干扰国家的宏观管理,同时给腐败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因此,如何重塑会计行业的诚信是非常紧迫的问题。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重塑会计诚信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中明确规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其核心就是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唯有真实完整才有可能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决策有用,而决策的有用性也恰恰是会计生命所系。但会计现实却恰恰相反,会计信息失真令人触目惊心。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显示,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2001,国家审计署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质量抽查,在被抽查的32份审计报告中,有14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23份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涉及41名注册会计师,造假金额达70多亿元。因而,一个先后在国企、私企和股份公司工作过的资深会计,竟然找不到一家不做假账的企业,于是发出了“社会需要假账”的感慨。由此可见,企业假账黑幕惊心。

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主要是“人为操作”造成的,一些企业领导直接授意会计人员造假。造假的方法多种多样,表现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一)原始凭证失真。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

(二)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

(三)财务账目管理混乱,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之间、账账之间、账表之间、账实之间严重不符。

(四)会计报表虚假,具体表现在撇开账簿,人为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五)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的表现是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的表现是该进专项资金的直接进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表现为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需要说明的是,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不仅仅是一般企业,更包括一些上市公司,如琼民源、红光实业、大庆联谊、东方锅炉等;不仅仅是国内企业,更包括众多的国外公司,例如安然、宝丽莱、伯利恒钢铁等知名企业,其宣告破产均与会计严重造假有关。如此看来,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是个普遍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然会造成严重后果。

二、浅议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如会计法规不健全、会计人员职业技能低下、惩罚过轻、打击不力、客观环境所迫、控制不全、监督不力等。其主要原因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法制观念淡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的金钱观、物质观发生了极大变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不断蔓延,在职业道德教育基本没有的情况下,其心理防线极其脆弱,必然会导致高高挂起的熟视无睹、你情我愿的被动参与、利令智昏的积极谋划。其结果是丧失原则,丧失诚信,丧失了会计的立身之本。

(二)企业(或领导者)利益所致

1.借款动机。向银行贷款时,需要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考虑收益并确定贷款是否安全,而事实上,真正需要资金的恰恰是那些偿债能力弱、无还款保证的企业。因此,银行借款大多是锦上添花,而不愿雪中送炭,为了获得银行支持,有些企业不得不粉饰会计报告,表现虚假的繁荣。

2.纳税动机。所得税费用是以应税所得(会计利润 调整项目)为计税依据来计算的,为了减少所得税费用,众多企业采取了隐瞒收入、虚列费用、该调整的项目不调整等手段降低应税所得,从而达到少交所得税的目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3.责任动机。很多国有企业为了完成任务或体现业绩,在生产经营活动无法获利、无法实现目标的情况下,求助于会计。会计则以与关联方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方式虚构收入;或单向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不惜假收入、真纳税;或少转、不转有关的成本、费用,故意混淆不同成本项目、费用之间的分类等手段虚构利润,以完成或解除责任。除此之外,还有安全动机、确保职位动机、政治动机、股票发行和上市动机等。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严

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具体表现为:根本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或者有但只是摆设,从不执行;财务部门内部分工不清、权责不明;内部审计没有发挥作用、监督不力;无评价、无奖惩,不能激发积极性。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重塑会计行业诚信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如果一个市场充斥着虚假的会计信息,会使投资者无法辨出哪些企业是值得信赖的,投资者一旦对投资丧失信心,最终受损的还是企业。诚信是会计的立身之本,只有以诚信为本,不做假账,方能走出目前的困境,重获社会公众的信任。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惩处机制

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首先,受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制约。如果会计法规缺乏科学性,就会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带来困难,从而影响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给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留有余地。其次,受会计法规的可操作性制约。会计法规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判定方法和判定标准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便于执法部门对虚假会计信息认定和管理。如果会计法规模棱两可,操作性不强,其贯彻执行就会大打折扣,虚假会计信息就会乘虚而入。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法规建设:不断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减少规范性会计信息失真的空间;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大造假成本;补充惩处条款;实行市场退出机制。

(二)强化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内部会计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政府监督体系三个层次。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可直接使契约各方受到约束,有助于有序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防范不实会计信息的形成。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项:建立健全各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和控制制度,使其真正发挥基础作用;完善政府监督体系,加大对违法性失真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充分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使会计信息在质量上无技术性差错。在全社会范围内实施诚信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对全体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建立一套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系统,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实现监督评价作用。良好的会计环境应包括:健全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等,其中以企业会计制度最重要,明确会计人员只能做什么、怎样做,重在调整职业行为;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明确会计人员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更好、重在调整内心的思想;单位领导人不能利用其特殊地位干涉会计工作、施加影响使其背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应带头保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四)自律是根本

自律即是会计人员用自己的道德观念自我约束自己、自我控制自己的不良欲念,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财、权、色的诱惑下,坚持准则,对原则戒歪曲、对领导戒迁就、对亲朋戒徇私、对威胁戒怯懦、对私利戒谋求。会计信息失真归根到底是会计人员失职,重塑会计诚信归根到底是重塑会计人员诚信,因此,会计人员应洁身自律,增强法制观念,遵守职业道德,不做假账,诚实守信。

篇6:重塑会计诚信的方案

好人举手激浊扬清

以来,中国证监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基金监管的文件,内容涉及法人治理结构、基金公司交易行为规范以及基金公司的发起设立等。其中以“好人举手”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基金业准入制度改革成为基金业规范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好人举手”政策是指拟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金融机构和社会机构要用事实证明自身具备管理能力,要向社会公开承诺自己是行为规范理性的机构投资者。监管层已经建立了“好人”自愿登记备案制度。拟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好人”要规范自身的证券投资行为,向证券交易所提交自律承诺书,承诺严格规范自身的证券投资活动并自觉接受监管。

表面上看,监管部门扩大了申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的范围,放宽了基金管理公司的组织形式,所有符合《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证券经营机构及其他社会机构均可以成为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实际上,由于引入了市场监督评价机制,在短期内,却大大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证监会发布的《关于申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若干问题的通知》对各类证券机构投资者的规范化运作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如:提前一年向交易所提交自律承诺书,严格规范证券投资活动;若出现有违承诺的行为,其有关申请将不被受理。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尚不规范的背景下,大幅度提高规范化运作要求,有利于鼓励“好人举手”,鼓励一大批具备高信誉度、自愿规范自律的“绿色投资人”走上前台,激浊扬清,让市场规范的正气得到张扬。只有不断引入新鲜血液,不断引入新的机构投资者。在必要的时候打破垄断,放开基金管理费率标准,让市场自由竞争,从而大幅度提高国内机构规范化运作程度。

以我为主切忌“刻舟求剑”

中国基金业要大发展,应该“洋为中用”,虚心向国外基金业同行请教学习,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来加速发展基金业。但是,何谓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国内的基金业和整个证券市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由于中外证券市场在历史、结构、习惯、信息沟通上存在较大差异,对惯例与标准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甚至于翻译上不同解释与理解,对国际惯例或国际标准都有不同的解释或界定。

当前要注意选择性解释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的倾向,即为达到某种目的,或断章取义或生搬硬套或孤立、片面地选择所谓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而忽视了中国基金业乃至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最根本目的是为投资者,特别是中国本土的投资者服务。学习、引进国外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是发展基金业的手段,不能为引进而引进。国际惯例与国际标准仅仅是约定俗成的做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处于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中。一切国际惯例与国际标准均需约束在中国的法律框架内。如果实践证明国内某些法律条文和规则不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对外开放需要,我们可以依法提请立法与行政机关在遵照立法程序的前提下予以调整。但不能说国际惯例与国际标准高于国内法律。如果实践证明所谓的国际惯例或国际标准直接或间接损害了国内投资者利益,就应该对该种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进行坚决地调整。当前,国外证券市场关于基金的运作已经形成一套与其市场结构与特征相符合的惯例与标准。我们既要学习国外市场的成熟做法,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手段,同时也要切实理解并领会国际惯例的精髓,不能拘泥于国外基金业的具体做法。如新股发行或增发时向基金配售,在国外成熟市场上一、二级市场基本接轨,向基金配售是通行惯例。但不能简单地套用于国内的基金上。在中国一、二级市场存在巨大价差的情况下,大规模向基金配售,无异于“送钱”,极大地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为什么按国际惯例办事竟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弹声浪呢?症结在于国际惯例被曲解了。向基金配售新股的确是国际成熟证券市场的做法,但有基本前提,即最大限度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并且保证所有投资人机会均等。笔者认为“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才是最重要的国际惯例。

积极探索中国开放式基金发展之路

毋庸讳言,开放式基金是一种先进的基金组织形式,它赋予投资人自由申购与赎回的权力,尤其是自由赎回权力更是投资人制约基金管理人的最重要“武器”。但是目前开放式基金高昂的交易成本和不甚便捷的交易方式也引起高度关注。

开放式基金试点,没有必要唯国外马首是瞻,要充分认识到当代技术进步,尤其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开放式基金的销售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在国外成熟的市场上,国外同行也在不断探讨如何更有效降低开放式销售成本。从技术上讲,随着各证券交易所系统的升级,通过交易所交易系统销售开放式基金是可行的。国外开放式基金分散化的场外销售体系与其资本市场发展的传统息息相关。我国证券市场与国外至今仍相对分割的市场不同,一开始我们就建立了以上海、深圳交易所为核心的统一、高效的证券市场体系,并且这种交易系统的先进性名列世界前茅。与国外相比,我国在统一集中交易体系上有较大优势。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宽广、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大国,证券市场的交易(主要是股票与封闭式基金交易)实现了全国的集中统一,意义非常重大。它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迈入二十一世纪,当降低投资者成本成为全球证券市场的主流时,而中国的开放式基金却在重复国外开放式基金发展时的初级阶段。每一家基金管理公司自建高昂的`注册登记结算系统,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系统进行场外销售,由此付出的高昂成本转嫁到投资者身上。为什么我们不能旗帜鲜明地真正为中国投资者着想,深入基层,倾听中国投资者的呼声,把握开放式基金发展的趋势,实事求是,思考探索一条低成本的中国开放式基金发展之路呢!

开放式基金是未来中国基金业发展的主流,建议在登记结算和销售模式上有通盘考虑,而不是各家基金管理公司“各自为战”。必须建立低成本的开放式基金登记结算通用平台,以降低基金业的成本。最终的目标是建立专门独立的开放式基金中央登记结算系统。在销售模式上,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沪深交易所交易系统。

发展中国基金业若干政策建议

1、建立基金治理结构。我国基金试点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根源在于基金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基金三方当事人--持有人、管理人、托管人,称为“投资基金三角”,它们之间靠基金契约来调整各自的权利义务关系。持有人持有基金资产;管理人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托管人托管基金资产。它们背后各自体现了所有权、经营权和保管监督权。由于基金治理结构不完善,持有人对管理人的监督有限。基金托管人也未全面履行保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责任。建议在基金治理结构中引入“基金持有人代表”或“基金持有人委员会”,对基金的运作进行监督。

2、改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成员构成,增加非股东独立董事数量。独立董事要既“独”又“懂”,切实全面履行职责。独立董事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如会计师、律师和公正评价机构,做为履行职责的顾问和参谋。合理划分董事会与经营班子的权力与责任。经营班子依照公司章程负责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运作,董事会成员不能违背程序进行干预。

3、完善投资决策与风险控制制度。基金管理公司应以取信于市场、取信于社会投资公众为宗旨,按照诚实信用原则,更新投资理念,调整和规范投资决策制度,建立和健全风险管理与内控制度。在至关重要的基金资产投

资决策制度上,要以“制度管投资”思路取代“人管投资”的做法,明确投资决策的权力划分与责任归属。真正落实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强化内部监察。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内部监察机构应归属董事会。

4、完善基金契约。基金契约是调整、约束基金各方当事人的重要法律文件,也是持有人约束管理人与托管人的主要依据。对持有人而言,国内许多基金契约是不平等的格式合同。部分基金契约未明确规定基金的风格和收益风险对应关系。契约赋予基金管理人太大的操作空间。持有人对基金和管理人无法形成合理的判断与预期。例如,某指数基金在积极投资上损失较大。基金资产损失不可怕,可怕地是损失的不明不白。

5、打破特权。监管机构应督促基金管理公司及从业人员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认清自身的法律主体性质,基金公司与其他社会投资人履行相同的义务,基金不能也不应享有特权。长期以来基金管理公司及从业人员享有的“特权”,包括投资运作中的种种便利及某些不合理的政策性优惠要进行调整。在《证券法》面前,所有投资人“公开、公平、公正”,对基金过度的政策性支持,有害无益。

6、加强监管。监管机构负责基金合规性监管。证券交易所承担起日常交易监控,将一个基金视为单一的投资人,将一个基金管理公司视为持有不同账户的单一投资人,比照同一投资人进行监控。由于新兴市场不可避免地存在规则上的缺陷,很难要求监管部门事前制定完善的规则。而一旦出现规则缺陷或漏洞,监管层在广泛的公开政策辩论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应从善如流,及时堵住规则的漏洞。

7、完善基金信息披露。“阳光是最佳的防腐剂”。监管机构人力有限,监管难以面面俱到。公募型基金信息要向社会充分披露信息,依靠社会监督并由社会各方展开公开的评论,以此达到监督和约束基金的目的。透明化应该成为基金监管的方向。伴随着基金设立由审批制逐步过渡到注册制,管理层应改变基金监管思路,逐步淡化实质监管,强化信息披露工作,提高投资人的判断能力,由投资人自主地对基金的投资价值做出独立、全面的判断。

中国基金业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我们要对民族基金业的发展鼓与呼,找出基金业问题的症结所在,加强监管,完善规则。基金管理公司和从业人员应该认识到肩负着历史使命与责任。基金不是谋私利的工具,它更多地意味着信任与责任。基金管理人应以自身的诚信与智慧,努力实现对持有人的回报。面对加入WTO后外资进入的严峻形势,我们要振奋精神,共同努力,以我为主,与时俱进,旗帜鲜明地推进民族基金业的大发展。(胡立峰)

上一篇:大自然的语言复习下一篇:中学依法治校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