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复习

2024-05-11

大自然的语言复习(通用6篇)

篇1:大自然的语言复习

和平中学教案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知识复习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内容顺序与结构顺序各是怎样的? 答:本文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内容顺序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结构顺序是总——分——总。2. 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

答:大自然的语言指物候现象,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3. 本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1-3段的作用)

答:第1段:生动形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地说明了:物候学研究对象是物候现象。

1—3段:生动形象,激发读者兴趣地引出了本文说明对象——物候和物候学。4. 什么是物候现象?什么是物候学?

答:物候现象:同气候有紧密关系,可以帮助安排农事的自然现象。物候学: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的一门科学。5. 第4段,“活的仪器”指什么? 答: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6. 本文从哪些角度来说明物候和物候学的? 答:1—3:物候、物候学的定义 4—5: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意义 6—10:决定物候来临的重要因素 11—12:物候学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7. 第5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手法,具体、有说服力、准确客观、鲜明突出地说明了午后对农业的重要意义。

8.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排列的?这样排列有什么作用?

答:有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它们按照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排列。

9、第7段,为什么在华北常感到春季短促?

10.第8段,为什么要连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经度差异的影响?

因为近海地区气温,一般人简单认为比内地温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反而比内

和平中学教案

上课时间:

总第 课时

陆寒冷。这是读者较陌生的,举两个例子,读者就确信无疑了。点拨:举例的多少,需按要求来定。11.第9段,“这种现象”是指什么? 12.第11段,物候学的意义有哪些?

掌握动植物的生长、成长规律,促进动植物的保护。通过了解动植物的变化,掌握其生存环境变化情况。通过了解动植物生长变化,掌握与气候变化的关系。通过研究物候学,指导搞好农业、林业和生态建设。13.分析下列语句的作用:

(1)第7段,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2)说明方法

举例子。如“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列数字,如“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作比较,如“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4.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10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删掉文中”迟十天左右“的“左右”,表达效果会有何不同?)

“左右”表示不确定,估计.也许比十天少,也许比十天多.如果删除,则意思变为十分确定不多不少整整十天.而作者也不能确定精确的数字.说明文语言要科学严谨,不能在自己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使用确定的数字.15.请写出几则包含物候知识的农谚。

篇2:大自然的语言复习

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李栋辉审核: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1、识记重点字的字音和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先关信息,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学习重难点:

1、识记重点字的字音和重点词语的含意。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案自学】

1、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家。

2、将本文你认为重点的字和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整体感知】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的怎么会有语言? 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自主探究】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独特的“大自然语言”吗?为人类敲响了哪些警钟?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课堂检测】

一、必做题: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冰雪化孕育()然归来农谚()簌簌落下()连翘()声匿迹纬度()草连天风雪载途()草长飞

2、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的(体裁),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的重要性,接着谈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作者采用了(说明)顺序。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指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因素。

二、选作题:

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联系课文中的所学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篇3:大自然的语言复习

关键词:语文味,缺失,寻找

实习, 让我有机会亲自进行说明文教学。

第一次教《大自然的语言》

1. 课前准备

第一次教说明文, 我教《大自然的语言》, 面对的是初二的学生。在上课之前, 我仔细研读课文, 不仅深入文本, 还把它放在整体设计里面去思考。

《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版初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是中学阶段的第八篇课文。它说明的对象是物候学, 文题“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学的形象化说法。说明的内容是物候对动植物及农业生产的影响规律, 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材料, 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的语言准确而不失生动。

我又了解了一下学生的情况, 学生已经学过七篇说明文, 对于说明文基本常识有所认识, 但没有全面把握说明文, 有些概念容易混淆, 比如说说明方法中的下定义和作诠释, 总体来说, 学生学习说明文还处于初级阶段。

接着我借鉴已上过的课, 产生对这节课的初步设想。我上完这节课以后, 学生对物候学有所了解, 对身边的物候学有所体察, 对物候学、动植物及农业生产影响有所认识, 在他们头脑里留下物候学就在我们身边的印象, 并能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2. 上课过程

我是这样教说明文的:

一开始, 我用一分半的配乐视频导入。视频集中了大自然春夏秋冬的美景, 杨柳青青, 桃花艳艳, 荷花满满, 蝉声阵阵, 黄叶片片, 稻麦黄黄, 草木枯枯, 白雪皑皑。关上灯, 放这段视频, 学生沉浸在四季美景中, 进入了我创设的情境中。

放完视频, 趁着学生意犹未尽, 我引入大自然的语言:“我们人类有自己的语言进行沟通交流, 那大自然有没有进行沟通交流的语言?今天我们就来上《大自然的语言》。”

顺着《大自然的语言》课文, 顺势介绍本文作者竺可桢,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物候学家, 为我国气候学、物候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就是他的一篇科普文章。”

接着, 我让学生带着四个问题默读一遍课文。用PPT现出四个问题, 四个问题是课后练习一: (1)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边看边圈点, 一遍看完后, 他们对文章有了大体了解。这时我没有急着提问学生, 而是让某些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可以再熟悉熟悉课文, 我可以检查他们初读的效果。

我请了五个学生起来朗读, 除了个别字词错误之外, 他们读得还比较顺畅。读完后, 我重复一遍读前提出的四个问题。大部分学生做好了准备, 并踊跃发言, 积极回答四个问题。四个问题的答案都在书上, 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我补充。问到第三个问题“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我进行了重点, 从经纬度是什么开始, 解释到为什么纬度是影响的首要因素、经度其次、高下次之、古今又次之, 可谓详尽, 我扩充了很多例子说明课文的道理。

这一环节我讲授比较多。时间过了大半, 剩下的时间用来品味语言。学生挑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评析交流, 讨论热烈。然后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比如说第一段学生说描述景色美, 仿佛呈现一幅幅四季的图画, 还有学生说标题形象, 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

临近下课的时候, 我做了小结:竺可桢先生用优美的语言通俗易懂地介绍了物候学这门科学, 其实物候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只要仔细观察, 就会发现大自然很多很多的秘密, 可谓其乐无穷!

最后, 我布置了作业, 课后练习第三题的第二小题: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 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3.课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 我前思后想, 总结成与败。

最大的不足是: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知识课。在这节语文课中语文味缺失。学生回答四个问题, 是提取信息、筛选信息、组织语言的过程, 后来我补充说明影响因素, 甚至解释经度、纬度、影响大小的原因, 涉及的都是地理知识, 在语文课上教地理知识喧宾夺主, 在语文课上花不小精力教地理本末倒置。以至于学生在下课跟我交流时说:“老师, 我感觉这是一节地理课, 说的都是地理知识。”尴尬和懊悔之情难以言表。我多想说:“其实我也不想这样。”也许在我的课堂上, 学生获得了知识, 意识方面发生了变化, 但变化的是地理意识, 不是语文意识。深入思考, 我怎么就上成地理课了?仔细翻阅备课记录, 一看教学设想, 我傻眼了。从教学设想, 开始我就犯傻。教学设想是:学生对物候学有所了解, 对身边的物候学有所体察, 对物候学、动植物及农业生产影响有所认识, 在他们头脑里留下物候学就在我们身边的印象, 并能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教学设想实际上对学生上完课后的状态预想, 自然而然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如果仅仅让学生留下物候学的印象、留下热爱科学的火种, 地理课或科学课会圆满完成任务, 而语文课显然不适宜。“种了别人的地, 荒了自己的田。”丰收不成, 损失惨重。

另外一个缺陷是在品味语言环节上。品味语言, 随意性大, 点拨总结不多。学生圈点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赏析交流, 并没深入, 我没有及时点拨、总结, 以至于学生品味, 只当说一些优美的语句, 没有发现它真正的美———触动人心的美。唇齿留香不必谈, 记忆犹新岂敢想?

幸好这节课还有两个亮点。第一个亮点, 开始的导入。我用一分半的配乐视频导入, 视频汇聚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美景, 学生沉浸美景, 陶醉其中, 迅速进入我预设的情境中, 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效果良好。另外一个亮点, 出现在朗读环节上。学生先默读了一遍课文, 课文有所熟悉。紧接着, 我请几位同学朗读一遍, 趁热打铁, 再熟悉熟悉课文, 同时检查默读效果, 一举两得。朗读是培养语感很好的方法。无论记叙文、议论文, 还是说明文, 朗读都可以让作品内化、情感内化, 作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意识的一部分, 此外还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敏感度, 即夏丏尊先生命名的“语感”。朗读过程中, 学生比较好吸收优秀作品的精华。

总而言之, 成与败值得反思。尤其对于不足, 教训是惨痛的。面对教训, 站起来的是勇士, 跌倒了爬不起来的是懦夫, 勇士还是懦夫?阳光下成长的教师还是阴暗处苟生的学徒?我选择前者, 没有犹豫。驱散阴霾, 再次启程, 准备再一次讲课。于是, 我进行了第二次《大自然的语言》教学。

第二次教《大自然的语言》

第二次教《大自然的语言》, 对象是初二另一个班的学生。

1.课前准备

上课之前, 对文本进行更深一步研究, 特别对文本条理、语言深究, 为的是对教学内容了然于心, 教学的过程更加得心应手。

教学班级的学生比较活跃, 课堂氛围更加积极, 但在课堂上学生好走神。说明文常识方面积累不够, 说明方法容易混淆。

吸取上节课的经验, 教学设想做了调整。学生跟我一起学习这课以后, 掌握本文有条理地安排说明顺序, 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

2. 上课过程

一开始, 我还是用一分半的配乐视频导入。学生被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吸引, 很快进入了学习情境。

顺势, 我引出大自然的语言, “我们有篇课文叫《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和我们人类一样, 也有它们的语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物候学家, 为我国气候学、物候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就是他的一篇科普文章。”

接着, 我依然让学生带着四个问题默读。用PPT现出四个问题, 四个问题是课后练习一: (1)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圈圈点点, 我边看边指导。我还是让他们朗读一遍, 朗读的过程中继续思考问题。

六个学生起来朗读。他们朗读后, 我对他们读错的字词进行订正。订正完, 我重复刚才的提问, 然后请同学回答。回答的过程中, 我适时点拨。比如说, 第三个问题: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找出影响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及古今的差异。追问学生一句:“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他们定然找出书本中的语句。当涉及说明方法时, 我再问一句:“作者说明这个影响因素时,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深入挖掘文本, 语文味自然就出来了。

尔后我让学生说说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学生一时蒙住。我慢慢引导, 开始作者从大自然的语言着手, 展示物候现象, 后来分析现象后的规律, 再总结意义, 从现象到本质, 显然:逻辑顺序。学生豁然开朗。不仅全文按照逻辑顺序行文, 局部也按逻辑顺序安排材料。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排列有逻辑, 纬度因素影响最大, 经度其次, 高下再次, 古今最次, 影响由主到次, 而且前三个是空间, 最后古今是时间, 层次分明, 有条有理。

分析语言环节, 突出文本语言特点, 准确又优美。而品味语言扣住词语的选择和运用。先找准确表达的词语, 学生找出“迟十天左右”“迟五六天”“早开20天”“早10天”“在一定高度上”, 我把学生找出的词语概括为三类:确数、约数、限定词。再品味优美语句, 集中在一段, 学生找出动词“萌发”“孕育”, 拟声词“渐渐”“簌簌”, 成语“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正是动词的使用形成动态的画面, 拟声词描摹秋天来临落叶飘落的声音, 多个成语描绘一幅幅景色, 使这篇文章生动起来。

最后, 我布置了作业, 课后练习第三题的第二小题: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 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与诗人类似的观察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听。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3. 课后反思

较之前一次教《大自然的语言》, 这节课对不足之处有所改进。

这节课最大的改进是语文味更浓了, 不是地理知识的罗列, 而是语文意识的培养。语文课上的都是语文, 回归正道。学生收获的是对语言文字的体验, 朗读直接对话文本, 说明方法对话如何表达, 词语体悟对话语感。学生学完后, 有条有理不再是书本上的成语, 而是具体例子给出的鲜活印象;语言优美不再是概念化结论, 而是词语激发学生想象, 实实在在给予学生的感受。

改进缺点, 发挥优点。一分半配乐视频导入, 很快把学生带到学习的课堂上, 效果仍然不错。朗读, 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 并且培养说明文语感。朗读依然是说明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过, 教学常常没法避免遗憾。这节课一个课时比较紧, 教学内容比较多, 朗读不够, 学生可能无法全部吸收语言文字精华, 甚为遗憾。如果我下次再上这篇经典的说明文, 我可能会安排两个课时, 内容分散在两个课时;多点朗读, 培养学生的说明文语感。

我想, 经过一次次的反思及改进, 《大自然的语言》, 唇齿留香多多谈, 记忆犹新也敢想。

篇4:大自然的语言

一棵不知名的树木,树冠簇拥了一片鲜绿的新叶,点缀着雪白的花。几只灰色的小鸟,大概是柳莺,落在绿云似的树冠上,啼鸣着,时而探头探脑,时而穿梭飞翔,一点也不安分。它们的身影是那么俊俏敏捷,在嫩绿的枝叶上用尖细的喙轻轻地啄着。我距离那棵树木几米处观察着,有几只扑棱棱飞离了,不久又飞来了几只。我走近那棵树,那几只小鸟依然在树上穿梭飞翔。

一只黑色的鹊鸲,羽翅衬着一绺白色,尾下覆羽纯白,栖息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上,啼鸣着不时摇摆尾毛,似乎慌慌张张的样子。这种留鸟在秋天后很难听见它们动听婉转的歌声,不过到了春天它们栖息树上或是电线上,或是墙头,面朝着远方,优雅地啼叫,在清晨或是午后它们的歌声最为嘹亮。在我蜗居的县委大院里,没有什么鸟儿能唱出这样几种美妙动听的歌声。它们似乎是先天的歌唱家,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它们一旦见到人影,便会惊慌失措,很快落入树林里,隐匿起来。如果你立刻停住脚步,或是蹲下,屏声敛息静候着,不久鹊鸲又放心地开始啼叫。它的声音没有人能够用词语精准地描摹出来,即使你张开嘴巴想要模仿,可是在它面前显得是多么笨拙呢!

一次,在一棵紫薇树里,传来好几种美妙的歌声。我立刻驻足聆听,虽然是几种声音,但应该是同一只鸟儿发出的。不久,那只鹊鸲低低地飞入一棵雪松里,潜伏起来。它大概以为我离开了,不久便开始啼叫,不过还是有点胆怯的样子,继而几乎忘我歌唱了,啁啾、婉转、清脆,抑扬顿挫,令人不可思议!

麻雀喋喋不休地叫嚷着,春天温暖的阳光令它们精神抖擞,兴奋不已。它们在屋檐下开始筑巢,追逐嬉戏表达情爱。不过,它们不会唱歌,交流表达情感仅仅是互相追逐嚷嚷而已。麻雀把巢筑在屋檐下,或是电杆上,似乎不能离开闹市过着孤寂的生活。它们没有什么志向,一生都寄居在人类活动的地方。

然而,柳莺则不同,秋天离开这里,不知去了何处,春回大地,柳树泛青抽出点点嫩绿的时候,它们又栖息在了树梢上。

一种黑顶金翅的鸟儿,过着群居的生活,欢快地啼叫,栖息高大的松树上,即使有人从树下经过,它们有时也会啁啾着落到地上觅食。

乌鸫鸟偶尔也会落在院子里,它们像大多数的鸟儿一样,对周围的一切提防着,风吹草动便立刻惊飞了。

现在,几只柳莺在那棵鲜绿的叶子簇拥着树冠的树上栖息。它们的欢乐,仿佛让温暖的阳光也感受到了。

两只蝴蝶,在一棵光秃秃的紫薇树附近追逐嬉戏,它们舞姿翩跹轻盈,在天空划过美丽的曲线。它们凭着敏锐的嗅觉,轻易地找到绽开的花朵,是令人惊讶的!

蒲公英在早晨八九点钟,当它们还是细小的茎叶渐渐感受到温暖的阳光初吻的时候,便渐渐舒展金色的花瓣,直到正午阳光照耀的时候,它们像是听见了号角声,齐整整撑开了金色的小伞,又如同一枚枚金色的太阳。夕阳西下,蒲公英又渐渐收拢了花朵。

在金色的蒲公英花朵里,在鸟儿的欢唱里,在人们寂静地晒着阳光的时候,万物都感受到了祥和的春天!

清风吹拂脸上,仿佛是大自然轻吻了一下。它带着春天特有的气息,夹带了一点点草木芬芳气味。

从某栋楼房里传来了一只白腹锦鸡清脆嘹亮的叫声,它感受到了外面世界暖和的阳光和广阔的原野!它多想飞出铁丝围成的笼子,在高山森林里,在原野里自由生活。

春天,来到了闹市,来到了山冈森林。

山冈,草还是灰突突的样子,不过露出了一点点新芽。我来到山冈,鸟儿在灌丛林里啼叫着,我坐在一块黑石上聆听,灰色林莺、鹪鹩等鸟儿在啼叫,演奏各自的初春的乐曲。忽然,一只我从未听见的鸟儿在远处啼叫,它是从远方飞来的候鸟吗?

一朵朵娇艳的小叶杜鹃花,开在了灌木丛林里。它们从三月开始绽放粉红色的花朵,到了五六月还有花朵在开放,点缀着山冈树林。它们并不像山下的樱花、桃花、梨花等,花期那么短暂,它们不用结果,所以不用追赶着时间,慢慢地从容地绽放出最美的语言。

榛子树抽出了鳞芽,使人想到不久就要露出花柱了,它球形的坚果在五六月结成,让人多么惊喜。我是幸运的,去年我在这个地方,看见了榛子树的花,金色的几乎透明的,簇拥著,形成一个小小的花柱。

一条小溪潺潺流淌,在一个凹处里,泛出粼粼波纹。在不同地方聆听,小溪的声音叮咚、涓涓、淙淙、潺潺,发出了不同的声响。

忽然,两只乌鸫鸟从我前面飞来,啼叫着,一只飞入了对岸的山冈,然后沿着小溪一侧飞去消失了,另外一只落在了后面,始终没有飞出沟壑,也许它又逆流而飞了。它们什么时候又遇着呢?它们靠着彼此的声音,凭着彼此的气息,会找到对方的。

白顶溪鸲、红尾水鸲有时也沿着小溪停停飞飞。它们天生喜欢在山崖小溪里栖息歌唱,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有着自己不为其他鸟儿理解的山水情趣。

伯劳鸟,此时不知隐匿何处?据牧羊人说,它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鸟儿,能够模仿云雀、杜鹃、野鸡等声音,甚至有人说它还能模仿牧羊人放牧的声音。这种留鸟,春天它自由张扬着声音,仿佛其他的鸟儿都不存在似的。

黑色的“阿啦“鸟也隐匿起来,它们在山崖洞穴里筑巢。去年,我来到前方的一座沉积岩石上,两只“阿啦”鸟在山崖盘旋尖叫着,似乎是说对我的到来非常不满,甚至抗议!

我突然想到了七八月的黑卷尾,这种鸟儿通体黑色,栖息在核桃树上,或是田野稻丛上,它们天生不会唱歌,只是啁啾啼叫。然而,有些鸟儿,天生是歌唱家,它们歌唱的艺术基因是从远古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比如伯劳鸟、鹊鸲、朱雀等。

野鸡的啼叫就要开始了,再过几天,在交配来临的时候,它们的争斗更为凶狠。

风带来了湿润的气息,浸润着山冈,浸润着大地。

五月后,灌木杜鹃花怒放,远望去犹如一群群白羊散落在林间。

到了六七月,山冈森林里散发出草木浓郁的清香气息,令人心醉神迷!

入秋,鸟儿的声音渐渐沉寂起来。

草木的气息,鸟儿的啼叫,小溪的声音,风过往的声音,花开的美丽,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篇5:大自然的语言

知识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情态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是本文的学习重点。本文运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事物,其作用何在,以及所举事例能否用别的例子代替,这是学习的难点。说明文的教学要体现文体特点,在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通过学习,掌握说明文的特征,以便能学以致用。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是本文教学致的重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嫩嫩的,绿绿的”。从“嫩嫩的,绿绿的”我们就知道是春天到了;现在的小草呢?“枯死了。”从中我们知道这是冬天。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大家解释其中的道理。

二、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领导创建了我国第

一个气象研究所和首批气象台站,并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地学系,成为当时培养地学英才的摇篮。以求实精神领导浙江大学工作,培育了多方面的人才。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工作,积极倡导并组织和参加中国地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及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方面工作,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三、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1、本课的多音字。

连翘(qiáo)衰草连天(shuāi)观测(guān)风雪载(zài)途

翘起(qià)鬓毛衰(cuī)玄观(guàn)记载(zǎi)落叶(luò)丢三落四(là)落枕(lào)差异(chā)差遣(chāi)差错(chā)参差(cī)

2、重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

萌(méng)发:萌芽、发芽。农谚(Yàn)衰(shuān)草连天

次第:一个接一个。

翩(piān)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yùn)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销声匿(nì)迹:这里指各种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销:消失。匿:隐藏。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周:绕一次。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草木荣枯:指植物的茂盛、枯萎。

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语:鸣叫。风雪载(zài)途:风雪满路,风雪遍地。载:充满。

年年如是:年年像这样。是:代词。此,这样。文言文中“是”用法:一为代词,二为判断动词。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大声朗读课文,把握内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课题中所说的“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5、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二)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

1、“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具体指物候。

2、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3、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文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4、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5、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的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和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和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五,课堂练习:

1、找出并改正下列各组中的错别字。

A草木萌发 周而复始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B大地苏醒 天空晴朗 冰雪溶化 草长莺飞()C采积种子 花香鸟语 次第开放 物候观测()D不毛之地 衰草连天 草木荣枯 年年如是()

2、《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这种现象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六、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 文章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七,布置作业:

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分析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教学资源:

八年级语文《教师教学用书》 自我反思:

把本文的题目改成“物候学”好吗?为什么?

不好。文章运用拟有的手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新颖别致,引起读者的兴趣。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我们读了文章才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提问:《大自然的语言》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2、学生回答。

3、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该怎么划分?

4、全班交流明确:

第一部分(l—3),说明什么是物候、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研究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各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5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从课题我们就已初步感知了语言的生动形象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再细读品味本篇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语言特色。

二,细读赏析、品味语言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至3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列问题: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3)本段主要用到的说明方法有哪些?(4)、前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5)、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

2、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2)时间顺序,[春、夏、秋、冬,所以是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3)、摹状貌、举例子。(4)A(5)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其中,“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3小结:

文章第一段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

4、依此方法,小组合作自学第二、三自然段。教师相时指导。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4、5自然段):

默读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指名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

2、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3、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全班交流明确:

1、段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2、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避免损失。观测手段:“活的仪器”,即活生生的生物。

数据意义: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3、举例子。作用:第五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例子是:北京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三)、学习第三部分(6至10自然段)

朗读课文,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什么?这几个因素能否对换,为什么?

2、体会本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

1、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不能对换。这几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的。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

”、“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2、(1)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所以„„(第7段)

作用:举例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

(2)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旬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第8段)

作用:举两例说明经度的差异是怎样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

(3)山地秋冬两季,„„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第9段)作用:举例说明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4)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几天。(第10段)

作用:举例说明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三、课堂小结:

举例子是常用的说明方法,它往往能深入浅出,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通俗易懂,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解

说得很清楚。

四、课堂练习:

认真阅读第一部分,完成下列思考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_ _ _(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 __(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 _(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解释词语: 销声匿迹: 翩然:。

3.前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结构是:。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把“各种花次第开放”改为“各种花竞相开放”行不行?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讨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篇6: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重点

物候现象和物候学的说明;物候现象决定因素的说明。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解题。

本文介绍的是有关物候方面的知识,但文章标题却用“大自然的语言”,采用这种说法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首先,这种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了,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其次,切合读者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具有启发性。

3.教师范读课文。

4.引导学生理清本文的层次。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说明了什么?

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至3段,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两段,说明物候观察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至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第四部分,11、12两段,阐明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让学生把每一部分内的段落序号,依次填入课后练习一中四个问题后面的括号中。

5.引导学生逐次分析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第1段写出了什么?语言具有什么特点?这样写出这些起着什么作用? A.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文章并不提“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这一认识过程。同时,在写法上有如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幅四季风景图,将各个季节的物候现象描述得有声有色,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对物候现象产生了兴趣。

B.文章用“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表示时间的推移,灵活而不呆板。这一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

C.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用小黑板出示板书设计)

(2)第2段说明了什么?语言具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第2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

第二、三句列举了三个例子,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这里为什么用两句来说明,而不用三个分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呢?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此外,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同时,前后两句的句型也不同。由此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完全是为内容服务的。

(3)第3段和上文有什么关系?写出了什么内容?

第3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然后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介绍了“物候学”的形成及其功用。

这一部分介绍很引人入胜,文章不从概念出发,而先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

6.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二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其中第4段先指出活生生的生物是观测物候的“活的仪器”,它虽“复杂”,却“灵敏”;又指出观测的数据对农业的作用,“简便”而“易掌握”。第5段则用具体的植物名称、具体的数字,具体说明了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一段说明,一个实例,就有理有据地说明了事理。

7.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第三部分。

(1)第6段这个独句段,在行文上起着什么作用?

第6段是一个设问句,单独成段,领起下文四段;“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纲举目张,重点突出,眉目清晰。

(2)第7段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7段说明纬度对物候的影响。主要说明两层意思。第一层说“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这是读者很明白的自然现象,只一笔带过。第二层说“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读者不易明白,就举例详加说明。

(3)第8段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8段说明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先讲道理:这“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这一点可能会与人们所想的情况不同,因此接着连举两例来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4)第9段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9段说明影响物候的另一因素是“高下的差异”。先用一句话说明一般情况:“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然后,用“不过”二字转折过来,详细解说“逆温层”这一特殊情况。文章对逆温层出现的委节、时间、气候条件、高度、原理和现象等作了具体的解说,使读者一目了然。

(5)第10段说明了什么?在说明方法上具有什么特点?

第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古今差异。写得简略,只用资料来说明这种现象。

以上四个段落的起始句,写得灵活而有变化,读起来不枯燥、不呆板。分别写了四个影响物候现象的因素,按影响的大小依次排列,从主到次,条理清楚。(用小黑板,出示板书设计2)

8.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

这一部分说明了什么?是怎样结束全文的?

这一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以表达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争取农业更大丰收的愿望,结束全文。

第11段首先说明物候学的性质:接近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然后分别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用“首先”突出其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对于”、“确定”和两个“可以利用来”略说四点。最后再说对山区农业发展的意义。

第12段,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的希望。结尾又提“大自然的语言”,紧扣了本文的标题。

9.教师小结本文的逻辑脉络。

文章从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顺序说明了物候——物候学——物候学的作用——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又采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读者在兴趣盎然中懂得了科学道理。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七。并谈谈课文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说起,对介绍物候知识的作用。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试分析本文安排材料的条理性(包括部分间、段间、段内层次安排)。

4.举例说明本文语言的特点。

5.举例说明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1

板书设计2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说明顺序的条理性,语言的生动准确,说明方法的恰当。

教学过程

1.检查作业第1题。

复述可分为概要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本题要求详细复述。具体要求是:

①严格按照原文的内容和顺序,原原本本的述说。

②要用自己的话来说,不要背诵课文。

③题中十一个词语都要用到,语言应重新组织,可调整某些句式。

课文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说起,对介绍物候知识有以下作用:

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将物候这种科学知识说得通俗易懂。

②描写生动丰富的自然现象,有如展示一幅幅精彩动人的四季风景画,引起读者对物候知识的兴趣。

③以四季为序,显示了物候现象同气候的关系,从而使读者理解物候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

2.检查作业2。

本题共有三问。第一句按课文回答。

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排列是很有条理的。这四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程度是不同的。总的来说是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纬度、经度和高下的差异,都属空间因素,“古今”差异属时间因素。这四个因素,由空间到时间,从主要到次要,安排得很有条理。

3.结合检查作业3、4、5,进行新课。

(1)结合检查作业3,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安排材料的条理性。

说明文讲究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不论是全文的安排,还是段与段之间的结构,或是一个段内的层次,都要注意材料的条理性。

介绍物候学,首先必须弄清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因此本文开头第一部分就具体说明了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只有弄清楚这个对象,才能说明这门学科的作用。于是第二部分就说明它的作用。由于研究物候的作用主要在农业,所以重点说明它对农业的重要性,至于其他意义,则放到最后作补充。在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时,举例说明了物候现象的来临有早有迟,因此,第三部分就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概括了研究物候学对于农业的各种意义,结束全文。这样安排材料,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条理性很强,便于阅读和理解。

本文的段与段之间也很有条理性。如第一部分三个段落,先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接着说物候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然后引出物候学的概念,由现象到概念,从具体到抽象,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条理。又如第三部分说明决定物候现象的来临有四个因素。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

本文还十分注意段内层次的安排。有的以时间为序。如第1段按一年四季的时序说明;第3段说到物候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是从古代到今天说明。有的以空间为序,如第8段列举两例,一例是大连与北京相比,一例是烟台与济南相比,安排也很顺当。

又如第9段说明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第一句提出观点,统领全段。下面分两层说明。第一层(第2句)说明常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人都理解,只用一句带过;第二层(第3—8句)说明另一种特殊情况。第一层写得也极有条理。先用一句表示转折,领起下文。然后举例说明。举例时先解释,什么是逆温层,后说理,再说明具体情况,这种特殊情况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所以说明详尽。

(2)结合检查作业4,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特点。

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为了激发阅读兴趣,使人不觉枯燥,语言运用是十分生动的,尤其是开头两段,更具特色。第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描写得生动形象。“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一句,“沉睡”、“苏醒”以拟人的手法,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前两个分句组成对偶,再加一个稍长的散句,描绘出一幅具有代表性的春色图画,写得很有文采,“次第”一词用得典雅;写燕子,是“翩然”归来,似乎让人看到小燕凌空飞翔的轻快风姿;写叶子“簌簌”落下,则不仅能见其形,而且简直能闻其声了;再如“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等词语都很富于表现力。

第2段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得更有特色。全段扣紧“大自然的语言”来写。先用一组整句写植物:“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大自然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传语”和“暗示”把物候现象写得极有情趣。第3句写布谷鸟,句法不再因循上文而有了变化:“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句式与上文错落有致。尤其是“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既符合鸟鸣节奏,又切合农事实际。这一段用拟人化手法的描写,赋予了杏花、桃花、布谷鸟以人的思想感情,这种手法使语言十分生动形象。

需要说明的是,说明文的语言生动性与记叙文的不同。记叙文用描述的语言,突出事物的形象,是为了以情感人,使读者受到感染;而说明文只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加强形象化,用以更好地说明事物。

本文的语言在注意生动性时,更注意了准确性。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生命。可以说,本文语言的生动性是以准确性为前提的。上文列举的语言生动性的例子,它们所表现的物候现象都是真实的,所以也是准确的。在下文的说明中更注意到准确性。如“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复杂”、“灵敏”两个词语准确地表现了物候观测的特点。又如在说明“逆温层”情况时说:“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特别是”这个词语准确地强调了这种现象出现的时间;一个“反”字,点出了这种现象的特殊性。本文的语言准确性还体现在运用术语和数字上。适当的运用术语可以使说明文表述得更科学,如“物候”、“物候学”、“生态学”、“农业气象学”、“逆温层”、“经度”、“纬度”等;一些数字的运用可以使文字表述得更加周密和准确。如“拿1741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就是说,春天提前9天。”这些数字一目了然,不须再加说明就可以知道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古今是有差异的。

(3)结合检查作业5,引导学生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

举例子的方法运用最普遍。举出具体的例子来对比较抽象的道理做深入浅出的说明,便于读者理解。如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时,举出了1962年由于没有注意根据物候观测播种花生而受损害的实例。举例的多少要根据需要。一般只需举一例即可,也有举两例甚至更多的。如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地区暖和,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反比内陆地区寒冷,举一例读者可能会认为是偶然性,所以连举两例,足以使人信服了。

作比较也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如说到纬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时指出:“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时间只比北京早十天。”

本文还多处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打比方的目的是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和形象化。本文中往往把一些巧妙的比喻同拟人融为一体,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这两个分句,就很富表现力。

布置作业

上一篇:2016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说课稿下一篇:重塑会计诚信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