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考试复习资料

2024-05-05

个案工作考试复习资料(精选6篇)

篇1:个案工作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节、个案社会工作

一、何谓个案工作 有创造性的劳动来丰富自己的人生,趋向人性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状态包括成熟健康的人格和生命潜1定义: 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

二、个案工作应用领域 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

1、家庭个案工作

2、青少个案工作 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3.学校个案社会工作4.医院个案社会工作 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5.福利机构个案工作6.矫治个案社会工作 2特点:助人与服务的工作宗旨;个别化的工作特点

7、农村个案工作

8、企业个案工作 ——没有医治百病的处方;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9.社区个案社会工作10.监狱个案社会工作 值观;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职业职业技巧;善于调动和11.特殊群体个案工作12.其他个案社会工作 利用案主的内在与外在社会资源;能同时推动和促进第二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第一节、个案工作的价值观 3本质(性质):独特的工作关系;职业化的工作原则;

一、社会工作价值的概念

互动式的工作方法;助人自助与自我成长的工作宗旨 社会工作价值是一套有关人类福利、公平、公正、尊

五、个案工作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严等方面的理想信念。

1、与心理咨询的区别:个案带有主动性(对案主及

二、以往西方社会个案工作的价值体系 环境);个案更注重案主的社会成因;个案更强调社

(一)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

会资源性的作用;个案具有社会及道德责任倾向。

(二)比斯合克的社会工作基本价值

(三)泰彻社会个案工作价值

接案的方式不同——社工是主动,心理则被动 诊断的方式不同——有心理诊断,还有社会诊断 干预的手段不同——心理咨询只限于心理手段,进程与结案不同——注重社会成效 2、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个案工作更强调以人为本,更关注当事人个人权益;思政则更强调社会整体性。个案工作注重服务性;思政更强调教育性。个案工作更注重社会问题;而思政更注重政治问题。个案工作不强调与案主价值观的一致性;而思政则力主意识形态的一致性。3、联系:相互补充关系

第二节、个案工作目标与领域

一、个案工作的目标:目标,通常是指活动主体行动的方向或预期的结果。个案工作的目标就是以个别的方式帮助案主恢复、增强其社会功能。

二、个案工作目标的层次

五、我国社会工作者价值观

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世界各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文明成果,高举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旗帜,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为己任,提倡社会互助,调节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第二节、个案工作的伦理守则

一、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含义 专业伦理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一个专业有责任阐明其基本价值、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其目的是指导社会工作者的行为。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守则

1.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2.严守服务对象的秘密。对服务对象守则。3.公平服务大众。4.重视同事工作。5.共同执行守则。与同事关系守则6.恪守公私分明。7.信守机构政策。与机构关系守则。8.充 l.具体目标——解决具体困难,排除情绪困扰

在接案初期,前来求助的案主都会带来他们的具体困实社会工作能力。9.促进专业发展。对专业工作守难或困惑,个案工作者必须对案主的具体困难或问题则。10.约束不当行为。11.增进公众福利。与社会进行澄清,与案主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了解案主责任守。12.维护社会正义。的需要,帮助适当地解决问题。

美国社会工作协会伦理守则

2.中期(阶段性)恢复自助能力,选择适当生活 1.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道德责任2.社会工作者与个案工作中期目标,是要帮助案主驱除障碍,调整自同事之间的道德责任3.社会工作者与社工机构的道己,恢复并增强自助能力,帮助案主选择、发展适当德责任4.社会工作者自身专业化的道德责任5.社的生活方式。

会工作者对专业的道德责任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3.终极目标-挖掘生命潜能,趋向自我实现

个案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案主在不断地挖掘第三节、个案工作者的素质与要求

生命潜能和激发成就动机的循环努力中;通过自发和

一、对个案社工的专业结构

1、知识结构

2、能力与技巧

3、实务经验 二.社会工作者所应有的自身特质

1.是一个成长中的人2.有自我分析的能力3.有影响案主的能力4.有协助他人的意愿5.应有相当的敏感度

三、个案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原则

l.个别化原则2.接纳的原则3.信任的原则4.理解关怀的原则5.非评判的原则6.案主参与及自决

② 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如何产生?求助者期望

达到的目标? ③ 求助者曾经为此寻求过什么帮助,自己曾做

过什么努力? ④ 工作者是否有能力,机构是否有资源为求助

者提供必要的服务?

⑤ 机构对求助者的要求和求助者对机构和工作

者的期望是否可以协调?的原则7.高度客观和中立的态度 8.保密性原则

转介::是个案工作常用的方法,它针对一些本机构或第四节、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 者个人所能提供服务的个案,经过必要的程序而转送

一、个案中专业关系概述 到其他机构或个人,使求助者能够得到适当的服务。专业关系是为达成特定目标而结成的关系。特定目标

二、收集资料 是双方关系的基础,特定目标一旦达成,专业关系就

(一)收集资料的主要目标:详细了解与求助者问题告一段落。关系的单一性、功能性,正是专业关系的有关的资料;了解问题成因;确定问题的性质;发现特点。即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解决问题的入手点 关系,它通过双方内心感受与情绪的动态交互反应,(二)收集资料的内容:

从而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案主的个人能力。

个人和环境的情况:个人资料(基本资料、生理、心

二、个案工作中专业关系特点

理、价值观、能力)环境资料(家庭环境、朋辈环境、1.专业关系有明确的目的2.专业关系是一种职务关社区环境、工作环境等)

案主与周围人如何建立关系系.而非私人关系3.工作者与案主之间良好关系的形个人和环境的互动情况:成是手段,而非目的4.专业关系不允许工作者在个案的?有没有支持?

工作过程中获得个人的心理满足5.专业关系的存在(三)收集资料的要点

是有时间性的6.专业关系要求工作者提供专业性服

探究问题:围绕问题成因;探究问题的性质;发现

解决问题的入手点 务7.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主要职责在工作者

三、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性质 发现资源:案主自身(内在的资源);案主环境(外

;潜在的自身及环境的资源 1.关心他人2.承诺与责任3.接纳与期望4.同感在的资源)

(四)收集资料的技巧 5.真诚与一致性6.权威和权力7.目的

四、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意义 直接收集:通过案主直接诉说或工作者直接询问 旁敲侧击提出问题;收集案主非言语信息 1.建立良好专业关系是个案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间接收集:

第三节

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2、良好专业关系是个案深入的重要手段和中介

第三章 个案工作基本程序

(一)目标的类型

一、接案 直接目标(具体)针对案主提出的现实性问题进行探

1、接案的方式与途径:案主本人或家人主动求助;社讨,促进案主自我了解和自我知觉。

区、机构转介;社会工作者工作中发现;社会工作者中间目标(阶段)协助案主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欣工作任务需要;其他 赏自己,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和适当的生活方式等。

2、接案的要点:明确接案目标;与案主初步接触;终极目标(最终)自我实现。对案主问题进行初步评估;根据机构功能与案主商讨

(二)制定目标的原则 是否可以提供服务

对案主通俗易懂;目标与工作者和案主解决问题的能

制定的目标是3、接案(首次访谈)的主要工作内容:了解求助者力一致;目标与机构的功能保持一致;的求助意愿;促使求助者进入案主的角色;澄清求助案主和工作者共同协商的结果 者的期望;介绍机构的服务范围;问题解决需要双方

(三)制定目标的步骤 共同的努力 工作者在制定计划前重述案主问题,以便再次确认问题;协助案主列出相关问题,以便再次确定问题重点;

4、初步评估问题和需要

初步评估:是对案主的我进行简单评估,目的是决定协助案主确定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协助案主明确他机构是否需要对求助者提供服务。

① 求助者的意愿?主动被动?

想要的结果

(四)制定工作计划(计划书)1.案主基本情况 3.否认结束或拒绝接受结束的提议 2.简要描述并列出案主的主要问题和相关问题

(四)结案的技巧与方法 3.案主要达到的结果和工作者的工作目标 4.基本阶段和方法,每个阶段方法、资源 5.达到目标所用期限 6.联系方式

(五)签订工作协议

1.服务目标

2.服务内容以及采用的方法 3.双方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4.服务的时间、地点和次数 5.双方签字

第四节

服务计划的实施

工作者的角色:

(一)使能者

(二)联系人

(三)教育者

(四)倡导者

(五)治疗者

• • •

1.提前告知

2.稳定并进一步增强案主已经获得的成就 3.探讨影响案主问题解决的因素 4.处理案主与工作者分离的情绪 5.个案的转介

(五)转案

案主可能会有被抛弃、工作者不负责任、对自己缺乏关心的感觉

工作者也可能表现出内疚、对新的接替者不信任

新的接替者可能会对自己是否能够有效为案主提供帮助而表现出焦虑和担心 工作者需要介绍接替者和案主认识

工作者的工作内容:

(一)支持与鼓励

(二)情绪疏

(六)个案结束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导

(三)观念澄清

(四)行为改变

(五)环境改善

(六)1)注意案主的心理变化; 信息提供

(七)直接干预

2)注意案主的行为退行; 第五节

结案与评估 3)对结案后的跟踪和跟进工作; 任何助人的活动都有一个期限,结案与评估阶段就

二、总结评估

是社工结束与案主之间的工作关系,并对整个工作过

(一)总结评估的目的::了解服务效果 程进行一个回顾、总结和评估,其目的是巩固案主已对社工——了解自己工作成果、工作能力 有的成长与改变,增强案主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对案主——学习解决问题策略 案与评估是个案工作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机构——衡量工作者的工作效果,改进机构服务质结案与评估是一个过程,是将整个个案过程加以综量

合的过程,可以使案主将个案工作转化为正向的力

(二)总结评估的困难及策略 量;但如处理不当,也会出现整个个案的前功尽弃的• 困难:评估技术不足;案主不配合.后果。• 策略:制定详细的评估制度措施;工作者掌握

一、结案 一些评估方法.(一)结案的任务

(三)总结评估应注意的问题 工作者结束与案主之间的关系;对服务过程回顾、总1.注意让案主参与 结、评估;目的是巩固已有的改变,增强案主解决问2.坚持为案主保密 题的能力 3.工作者要透明、坦诚

(二)什么情况下应确定结案

(四)总结评估的内容 个案工作的结案标志着个案的结束,但是结案并不都1.实现目标的测量 是意味案主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进入结案 往往会2.对案主影响的测量 有不同的原因

后三种情况的结案,需要转介: 3.督导和同事对工作进展的评估

1.双方都觉得目标已达到

2.案主觉得自己可以有能力独立解决自己问题

3.双方感觉专业关系不是很好,希望结案;

(五)跟进计划

• •

结案并不意味着完全中止服务 与案主讨论结案后跟进事宜

• 是持续评估工作绩效的一部分 4.工作者感觉案主的问题需要转介

5.一些不可预测的原因,如社工要离开工作单第四章

位,或是案主要离开居住地 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一)——个案会谈概述

(三)结案中案主的心理

第一节、个案工作沟通 1.案主的矛盾心理 2.案主的行为退化

一、沟通的含义

双方当事人(一个或多个)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符号彼此相互交换观念、感受、态度、资料、情感等内容的二、个案访视类型 双向互动活动。

1、家庭访视

2、学校访视

3、单位访视

4、社区访视

二、沟通的特点

三、个案访视意义及目的

1、沟通是一种交叉式的信息交流,是反馈式的双向

1、了解案主适应情况

2、协助有关人员了解案主的互动; 困难

3、协助有关人员对案主适应产生积极支持

4、协助案主增进适应能力

2、沟通的内容是知识信息和价值信息的传递;

第五章

3、沟通的表现为符号互动和传播;

4、沟通过程中信息的损失与流失;

5、沟通是创造意义的过程;

6、沟通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或种类;

三、关于良好沟通

1、倾诉方正确清晰地表达;

2、倾听方正确的领会和理解;

3、接受了对方的表达,并对此产生回应;

4、产生愉悦的感受;

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二)——共情、倾听与回应

一、共情

1、共情也有被翻译成“神入”、“同感”、“同理心”、“通情”、“感情移入”等。

共情要求社工能够进入案主的精神境界,就如同那是自身的精神境界一样的一种能力.在个案工作中,同感是指个案工作者能够体会案主的感受,也能够敏锐地。正确地了解这些感受所代表的四、沟通的原则与技巧:

1、尊重

2、同感

3、沟通技意义,并且能够把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

巧 共情包括两个方面:

1、倾听与理解;

2、表达与回

第二节、个案会谈 应。

一、个案会谈界定: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共情反应的要领: 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二、个案会谈特点

1、目的的明确性——针对性

2、内容的选择性——围绕其目的

3、过程的计划性——日期、时间、地点、进度

4、角色的规定性——规范与专业化

5、关系的非互惠性——单向受益

6、非娱乐性——并不都是愉快的

三、会谈的过程

①社工从案主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地体验案主的内心世界;

②以言语准确地表达对案主内心体验的理解; ③引导案主对其感受作进一步的思考。

共情的要素

1、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去体验对方的情感思维。

2、了解导致此情形的因素。把握倾诉者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间的联系,以更好理解问题的实质。

将共情的体验传达给对方。影响对方并取得对方

1、开始阶段:①初次会谈——暖身、介绍、契约:②3、的反馈。再次会谈——问候、回顾、确定主题

2、发展阶段——深入问题

4、共情的重点在于感受案主的情绪感受,而不是案

3、结束阶段——处理情绪,会谈总结、布置作业,主的认识。

预约下次咨询时间等 同理心在个案会谈中的要点及技巧

四、个案会谈应注意的因素 谈各方的称谓

5、会谈中记录

五、个案会谈技巧

1、支持性技巧——表达专注、主动倾听、同理心

同理心在个案会谈中的三个层面要素:

2、语言表达能力——开放性的回应

3、及时传达能力——及时性、准确性

1、工作者的心态

2、会谈场所

3、工作者仪表

4、会

1、觉知的能力——敏感性和感受力

关于共情的不同层次:初层次的共情与高层次的共情。

2、引导性技巧——澄清、具体化、简洁

是对案主明显表达的感受、行为及困

3、影响性技巧——提供信息、现身说法、建议、忠

初层次共情。告、对质 惑予以共情、了解,而不深究其隐藏、暗示的部分。

第三节、个案访视 作为初层次的共情是针对案主明显表达的意思及感

一、个案访视含义 觉做一个基本的沟通。一般用于个案的初级或开始阶个案访视是指在个案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者为了了解段。案主的问题或促进案主的适应,到案主平时生活过的高层次共情。是将案主或当事人的真正问题或感受环境中拜访有关人员的一种专业性访问。从隐含或表象中揭示出来,更充分、更深入地探索,对其表述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甚至超过了案主本

1、回应:也称为反馈或回馈。指倾听者通过语言和人。作为高层次的共情则是对案主有一个深层次的了非语言,表达对对方诉说的反馈。即倾听者不仅要理解。

二、专注与倾听

1、专注 即积极关注于对方,是良好共情关系的首要条件。没有专注,真正的倾听就不可能。专注行为包括生理专注与心理专注。前者是指面向对方,眼神适当注视、身体、表情轻松自然、开放。而心理专注

解倾诉者的感受、信念、价值观等,而且要将自己对此所产生的感受反馈给对方。

第六章 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三)——尊重、真诚与积极关注

一、尊重

1、尊重:尊重来访者要求治疗者能接受对方,能容是透过积极的倾听,表达尊重、了解、并达到让对方忍甚至接受对方的不同观点、习惯等。

情绪宣泄的作用。

士高费特对当事人的接纳是辅导员的一种态度,相当复杂,包括了对当事人的尊重,尊重是他是一个个SOLER专注原则 :

S(squarely)以一种参与的态度面向当事人。相互体,尊重他的性格,他的潜质、温暖、仁爱。座位为90度

艾森伯格:我接纳你,是看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O(open)采取开放的体态姿势。(不要交叉双手、即使我不同意你所重视的意见,我却仍然尊重你。抱胸或远离等自我防卫)

二、真诚 L(lean)采取上身前倾的姿势。使当事人感受到你

1、真诚是指工作者在专业关系中能够以真正的自我的关注。出现,也容许自己的感受适当地在个案工作过程中表E(eye)维持良好的视线接触。(双眼最好不要来回现。漂移,而是直视对方)

一个真诚的个案工作者,不会将自己隐藏于专业R(relaxed)尽量保持放松的心态。

角色的后面,同时,更不会像一个技师一样完成例行

2、倾听—即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表达。倾听不仅听工作。相反地,工作者会很开放、很自由而又个人地取其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包括观察非语言的行为,如投入整个关系中。

动作、表情、声音语调(音量的大小、语音的高低、真诚包括两方面: 一是内容真实,能真实地反音速的快慢、是否口吃等)。不仅如此,还需要有适映客观现实,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应该是真实的,当的反应,表示听了并且听懂了。

通常是涉及对人(自己或他人)或与人有关的事物的倾听指工作者主动积极地运用视听觉器官去搜集案看法;二是态度认真而诚恳,能让人体会到你是真心主信息的活动。为别人好,让人能接受。二者缺一不可。

倾听包括三方面内容: 如何正确地表达真诚:表里如一;前后一致;实事

1、听案主话语信息—— 案主说了些什么

求是;坦诚接纳;不失原则

2、观察案主的身体语言信息—— 案主是如何反应的

三、积极关注

3、解读案主其人—— 你对案主的感觉

1、积极关注:又被称为“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一种倾听要点: 共情的态度,指治疗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

意强调他们的长处,即有选择地突出来访者言语及行经验部分——发生了什么。

为中的积极方面,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行为部分——做了或者没做什么。

情感部分——对上述的事件或是自己的行为所产生

2、如何做到: 的感受及情绪体验 • 首先最根本的是从积极的角度理解案主——信息的收集方面: 相信案主自身有能力发生改变与成长;

1、倾诉者说了些什么?—— 故事

2、倾诉者的表情、体态、行为?

3、倾诉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故事的背后 信息分析层面:

1、认知层面 —— 倾诉者在想什么

2、情绪层面 —— 倾诉着的心态和感受

3、躯体及行为层面 —— 倾诉者的身体感觉

4、综合分析 —— 你对倾诉者的感受

三、回

应(反馈

回馈)

• • • •

个案中始终有意发现案主的积极方面:优点、成绩、成功经验、价值、优势、资源… 能够及时准确地将案主积极方面向其表达 善于发现案主真实的积极方面,切忌抽象虚假地恭维、敷衍与许愿;

个案始终围绕积极、发展与成长的主题;

第七章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四)——具体化、简洁、对质

一、简洁、概括与摘要 所谓简洁,指咨询过程中,咨询员在表述自己的观点、建议或概括来访者的所表达的内容时,用字措辞不但要恰当、准确,而且要要求简单和清楚。

• • •

来访者的主诉:

来访者非语言信息:体态、着装、举止等 来访者人格特点:

情绪特征及躯体症状: 主要包括:

1、咨询员的表述要做到简洁和准确;

2、是引导来访者的表述要简洁。• 家庭背景与个人成长史:家谱图 简节与概括(摘要):

职业背景及个人价值观: 摘要——是指工作者把案主过长的谈话或不同部

三、对质 分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并作简要重

(一)对质:是指工作者发觉案主的行为、经验、情点的摘述。

如何做好摘要:

1、摘要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倾听基础上;

2、摘要是对表述的综合归纳;

3、摘要必须简洁;

感等有不一致的情况时直接发问或提出疑义的技术。

(二)对质的功能及作用

• • •

1、通过新的视角,促使来访者领悟

2、像一面镜子,反射出来访者的内心冲突

3、换位思考,摆脱自身的陷阱

4、工作者对案主的话回应摘要概括后,还应向案•

4、澄清问题,将咨询引向深入 主查证是否准确。

(三)对质的原则:

5、摘要与概括过程,最好引用案主原话;

(三)简洁的应用

1、澄清问题——在个案初期时,用简洁澄清此次会谈的主题;

2、打破僵局——当个案会谈中,案主因主题不明确而停顿时,可以用简洁概括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 •

对质是建立在真诚、尊重、共情和接纳的基

础上;

对质的运用应以在咨询员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相互信任关系为前提;

对质的运用应考虑到来访者对此的承受能力;

对质运用的同时还应有相应的后续咨询手段

3、问题切入——个案会谈中,用摘要和简洁突出案主叙述中的关键词,将个案引向深入;

(四)对质的三个基本步骤:

4、归纳总结——个案会谈结束时,使用简洁对个案•

1、从倾听中发现问题,并抓住问题的实质 会谈做概括和总结; •

2、有效地运用对质的方式和策略

二、具体化:在咨询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概•

3、对来访者在对质后反应的效果评估 括化的词语,尽量采用具体、清楚、准确和鲜明的字

二、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 词。

开放式问题:常常运用“什么” “怎么” “怎样”等词来咨询具体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发问 具体的时间:何时发生,何时结束;

具体的地点:发生在什么地点;

具体的情景:事件发生时的背景、人物;

具体的感受:当时的情绪及躯体感受;

具体的行为过程:发生的经过及后果;

具体的想法:对此的想法和解释。

三、澄清——是指工作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息。

澄清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多用开放式提问;

2、请案主举例说明;

3、对于感觉不清楚的信息应及时澄清;

4、案主对工作者表述不清也应及时澄清

5、澄清应贯穿于个案会谈始终 咨询初次访谈关注的要点:

运用开放式问题目的:让案主更多地讲出有关情况、想法、情绪、推理过程等

运用开放式问题的时机:

• • •

面谈开始时“你今天来想和我谈些什么” 帮助案主详细阐述一个观点时“能不能跟我说一下,什么事情让你觉得你总是不如别人”

帮助案主表达感受时“能告诉我,这事怎么使你感到那么生气?”

澄清也包括工作者解说自己所表达的不甚清楚的信使用开放式问题应注意

• • •

应用在治疗关系发展良好时

应注意语气、语调,慎用为什么来提问。

应该用共情式、疑问式、语气温和的发问方式

第八章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五)——信息建议与结案评估

个案中期或结束前的基本技巧:提供信息;建议;忠告;结案;结案评估 第一节、提供信息、建议与忠告 对案主提出了忠告,无论你是否愿意,你都必须要尽

一、提供信息是指社工基于专业特长和经验,向案主快回到课堂上去,不然可能真的要中断学业了。真到提供所需要的知识、观念、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应注意的问题:

• • • • 是案主不知晓的新信息和帮助案主改正已有的错误信息;

补充或弥补案主受自身局限性影响造成的信息缺陷;

了那时,即使你再悔悟,也是无回天之术了。如何运用忠告:

1、运用忠告尽量要在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基础上;

2、忠告一般是在个案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讨论的前提下提出(而不是在刚刚提出问题时);

3、忠告应建立在倾听和共情的基础上;

社工在提供信息时,首先要了解案主的知识

4、忠告不易频繁使用,一般是在关键点上提出,并背景,不可简单说教; 且点到为止; 提供信息过程中,应注意案主的反馈,根据

5、忠告要考虑到案主的可接受程度; 案主接纳 能力选择适当的信息内容和提供第二节、结案与个案评估 方式方式。

结案与评估阶段是个案工作中一个动态的重要过程,二、建议是指社工对案主的情况、问题有所了解和评是将整个助人过程加以综合的过程,处理适当会使案估后,提出客观、中肯、具有建设性和有助于解决问主将整个服务中的收获转化为正向的力量;但处理不题的意见。当也可能出现前功尽弃的局面,因此处理结案对社工建议应考虑其可行性、正确性、专业性与建设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1、可行性与正确性

第九章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六)——即时化、对焦与某家长来求助,说是自己不到9岁的女儿经常会偷窃自我暴露

家中的钱,家长为此焦虑万分,担心自己的孩子染上

一、即时化

是指“此时此地”,也有些教材中称为立恶习。即性。社工对此建议其父母从矫治孩子乱花钱入手,并给孩主要包括:

1、关注案主此时此刻的感受及反应; 子计划零用钱(每周给几元钱)。结果家长反馈,家长尽管这样做了,但孩子再次偷了家中的钱。

2、社工对案主此时此刻的表现和反应及时给予

反馈。

二、自我暴露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要分析孩子“拿”钱背后的原因,自我暴露——也称为自我卷入性陈述。是指双方之后再对症下药,提出必要的建议。如:让孩子不必或团体交流过程中,当事者将自己个人有关信息讲述非要“偷”才能得到钱;并把管理钱让孩子自己掌握出来,使了解的过程。在这里,是指社工把自己个人(如让孩子保管着自己的钱,但花要经过家长监督下的有关信息向案主讲述,使案主了解的过程 的计划使用);另外,当孩子再次出现拿钱行为后,也有人(伊根),将自我暴露作为即时化的一种表不要过于关注和敏感,防止二次获益性的出现。现,指咨询员在治疗过程中暴露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此来引导来访者深入地暴露和认识自我。

2、建议的专业性与建设性

建议的提出应尽量是从专业的角度,如以人为本,不自我暴露包括: 做道德、是非、好坏判断。尽量摆脱开世俗的说教。自己的真实观点:对此,我感到很高兴,我很喜欢建议应尽量是正向的、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我们之间的谈话。应注意的问题: 自己的真实身份:年龄、学历、联系电话、婚姻状况、1、以商议、征询的方式提出(如:可不可以……); 住址

自己的过去经验:现身说法

2、向案主说明该建议的原因或依据;

3、与案主探讨该建议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的方法; 自我暴露的重要性:

4、建议不可提出过早,尤其是案主带有情绪时;

1、如果咨询中缺乏必要的自我暴露,往往会使案主

与社工的关系难以深入(认为社工不识人间烟火);

5、要让案主自己选择是否采纳该建议;

6、最好能同时提出几种建议共案主思考和抉择。

2、适当的自我暴露,能增进个案中的相互信任感;

二、忠告 指社工向案主指出案主行为的错误性、危

3、恰当的自我暴露,是共情的具体体现; 害性或案主必须采取的行动。

4、即时的自我暴露,是即时化的具体体现;

例:一位大学生向社工讲述了自己因对学习无兴

5、生动的自我暴露,是最有效的示范指导; 趣,迷恋上了网吧,已经一个多月没去听课了。社工

6、坦诚的自我暴露,能将咨询引向深入;

三、对焦 者在治疗中的某些行为的表现。指将游离的话题、过大的讨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

指工作者对案主产生的一种非现实的感情、态度个话题收窄、找出中心,并顺其讨论。

与反映。这种感情往往是社工过去与他人感谢信的经对焦中包含的澄清和具体化过程。其实也与行为治疗验,如今把它转到案主身上。

中的靶目标有相似的地方,即在个案中首先要确定进

2、反移情的类型及不同形式 行的靶目标。1)正向反移情与负向反移情

正向反移情,即对案主的过分认同,使社工完全站到第十章工作基本技巧七——移情与反移情

一、移情 案主的立场上,与案主同乐同悲,只看到案主的长处,1、移情指来访者可能把他以前生活里与他人的关系而看不到其问题,造成无法帮助案主。中产生过的情感、态度等主观体验移植到了治疗者身2)广义的反移情与狭义的反移情,无论哪一种定义,上。

均对心理咨询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2、个案工作中,移情表现为案主把早年情感生活经广义的反移情,是指咨询员对来访者的无意识认验中对某特定人(尤其是父母)的特殊感受或反应透知、情感、意志的反应趋向。它在很大程度上由咨询射到社工身上,把其当作案主早年情感生活经验中的员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世界观决定; 某特定人看待。

狭义的反移情,指咨询员对来访者移情表现的反应。它源于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说,并十分强调精神分

3、精神分析对“移情”更广义的理解

人的心理是由个人的既往重要记忆所形成的。这些集析治疗者竭力克服反移情反应对患者移情表现的阻合在一起的记忆被称为“客体表现”。无论什么时候,抗。只要一个人初次遇见另一个人,就会开始形成一个新3)著名美国心理学家辛认为,反移情可有三种表现的客体表现。但是,一旦这个过程开始,作为主体就形式:

会在自己的记忆中扫视,将新认识的人与过去的客体

治疗者对患者的过分的热情和关切;治疗者对患者表现进行比较与评价。很快,新的和老的客体表现在的过分敌视和厌恶; 治疗者对患者一般的紧张情绪。心理上联系在一起。因而,对新认识的人的看法和感

在本质上,这些表现形式均表示了治疗者对患者的情,实际上就是对老朋友、亲属、所爱的人或者仇敌思想、行为的一定的自我防御。因此,反移情也可被的看法和感情。

5、移情的表现形式: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随着心理治疗的进展和医患关系4)一致的反移情与互补的反移情 的建立,不同的病人会有不同的的移情方式,每个患反移情反应有“一致的”和“互补的”两种形式。前者是者与治疗者之间都有其独特的移情关系。

指治疗者与的感情认同;后者是指治疗者与病人过去

当作治疗者不愿意深入了解自己,或不愿面对某种尚

未解决的心理冲突与痛苦的表现。

生活中的某一个人(通常是父母之一方)认同。1)正向移情与负向移情

贬低正向移情—— 表现为案主对个案工作者情绪的依恋(例如)治疗者被病人所激怒而产生伤害对方、和理想化,甚至把异性的社工当作恋人; 对方的态度,称为一致的反移情。也就是说,此时治

疗者与病人通常具有的情感态度产生共情。如果治疗2)阻抗背后的移情

也称为移情阻抗。阻抗,是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概念,者抵制住这种一致的认同,而是以自我防御的批评和指治疗过程中患者抵制或抗拒治疗进程的各种行为敌意进行反击,就是互补的反移情。

或意识。在个案社会工作中,阻抗也是会经常遇到的。5)病态反移情与非病态反移情 这背后往往也具有移情的因素。反移情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理解是弗洛伊德提出的,认为反移情是分析3)人格特征与移情

移情是反应于个案工作中案主与社工的一种互动关者对病人移情的无意识反应。并认为反移情对治疗有系,是案主将自己的某种关系带入个案中,或者从更不良影响。治疗者应努力克服它。这是对反移情的经深层次看,案主也会将自己的某种人际关系中的人格典理解。特点也带入了个案中。

里奇发挥了这一经典的理解,把反移情看作是治疗例如美国家庭心理治疗师萨提尔,将人格分为几种类者自己的移情向病人的反射;如同病人的移情一样,型:讨好型人;攻击型人;冷漠型人;混乱型人 治疗者的反移情也可以通过性或攻击的情感而表达。

二、反移情

三、如何面对个案中的移情与反移情

1、反移情指治疗者自己以不适当的行为来对待来访

1、移情与反移情在个案工作中是不可避免的。

2、个案工作中,移情与反移情既有促进个案工作的一面,也有其给个案工作造成干扰的一面。

3、正确地认识和驾驭移情与反移情,除了需要掌握该方面理论外,重要的是洞察力与自我的觉察能力。尤其是后者。

4、学习个案社会工作更需要自我成长;

5、自我体验是自我成长和自我觉察能力的必要途径;

6、个案工作接受督导的必要性;(包括导师督导与集体督导)

篇2:个案工作考试复习资料

单选

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社会工作其他方法的基础。()A.个案工作 2.在会谈中,关于自我暴露的技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个案工作者可以有选择性的暴露和案主相似的经历

3.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有很多差异,下列不属于其差异的是()。C.个案工作更注重案主个人问题的心理成因

4.在西方个案工作的历史发展中,下列人物属于综合时期的代表的是()。C.霍利斯 5.关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社会工作者可以给予案主适当的支持 6.关于“同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同感即指工作者必须站在案主的立场上,与案主达到一定程度的感情共鸣,并将之正确地传达给案主。7.关于“接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社会工作者除了对案主的接纳之外,还要对案主有所期待,才能使案主区别出社会工作者接纳的是其个人还是其行为

8.一个23岁的女孩,因为心理问题拨通了一个心理医生的电话,从此之后,他们开始了联系。心理医生对女孩帮助很大,女孩慢慢喜欢上了他,产生了强烈的依恋感。在此案例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D.这种感情出自案主对咨询者的有意识的爱慕之情 9.下列问题中,哪些属于封闭式提问。()D.你与爸爸关系好吗? 10.关于再构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意义再构的作用就是直接针对行为本身为案主提供新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行为。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工作者有义务为案主保密。12.关于个案工作者的权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个案工作者的权力在案主拒绝接受帮助时依然存在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接纳的要素?()B.保密

14.关于个案工作者的承诺与责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个案工作者不能对已经做出的承诺作任何变动。

15.下列情况下,不一定要转案的原因是()。B.案主不属于本区域服务范围。16.在关系建立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作者需要向案主介绍机构的服务范围。17.制定目标的原则中属于首要目标的是()。B.双方协商原则 18.在目标制定的步骤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在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时,间接法是指先解决主要问题,再解决次要问题。

19.在个案工作的程序中,最具体、最核心的一步是()。D.服务计划的实施

20.在结案时,个案工作者应当注意的事项包括下列哪一项?()B.如果是案主要求结案也需要留有充足的时间给双方表达彼此的感受。

1.下列理论模式属于个案工作最基本的理论分析模式的是()。A.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2.下列哪一项内容标志着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正式形成?()D.汉密尔顿出版《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

3.下列关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说法正确的是()。B.认为人不能被看作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而是同他所处的环境相联系。

4.下列关于非反映沟通动力技术,说法错误的是()。B.直接影响是指个案工作者只能通过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5.关于人在情景中反应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案主因知觉扭曲或缺乏知识而产生错误的观念,个案工作者可以直接用正确的知识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6.下列关于行为主义说法正确的是()。B.斯金纳在华生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7.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来源主要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它的其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A.卡尔·罗杰斯 8.()是罗杰斯人本治疗模式的一个核心概念,他认为人的行为、情绪与心理是由其决定的。C.自我概念

9.在人本治疗模式中,工作者对案主无条件的积极关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工作者需要赞同或接纳案主的外显行为及表现。

10.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出发点是()。C.思想

11.关于不良的家庭结构的表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纠缠与疏离是指各个次系统之间的边界模糊或者混淆。

12.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中,关于进入家庭这一个环节说法错误的是()。B.在个案工作者进入家庭之前可以对家庭纠纷做一个判断。

13.萨提亚模式与传统的家庭治疗方法相区别的地方在于()。C.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案主处理问题的能力。

14.下列关于萨提亚对于困难的看法正确的是()。B.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处理问题才是问题。15.女儿大学毕业后想去南方发展,父亲坚决要求女儿留在本市。在一轮冲突之后,父母态度转变,支持女儿去南方发展,女儿反而犹豫起来。这个事例所运用的技巧称之为()。D.似非而是 16.萨提亚认为影响家庭成员关系的第一个因素是()。A.家庭成员的自尊 17.在萨提亚所建立的治疗工具中最全面、最完整的一种介入手段是()。B.家庭重塑 18.在现实治疗法中,工作者要和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工作者要做到()。A.和案主建立一种个人化的关系。

19.在现实治疗法中,其核心是()。C.协助案主制定行动计划 20.下列关于现实治疗法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B.工作方式个人化 判断题

1.个案工作者作为支持和可依赖的人,首要的任务是帮助案主确立自救的信心,保持振奋的心理状态。A.错误

2.保密就是指在任何情况下社会工作者都不能透露案主的情况。A.错误

3.工作者的自我暴露越多,案主的相应行为必然也就越多,他也越愿意说他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A.错误

4.在服务计划的实施阶段,个案工作者必须以计划和工作协议为基础,不作任何调整。A.错误

5.个案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的沟通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的互动,因此个案工作者可以直接代替案主解决问题。A.错误

6.个案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的友好关系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标一旦达到,朋友关系即告结束。A.错误 7.正向移情可以加强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的专业关系。A.错误

8.个案工作者的真诚意味着在工作中不能把自己的负面感受向案主表白。A.错误 9.个案工作者做出的承诺和承担的责任同案主是相当的。A.错误 10.当机构不能为案主提供服务时,可以自行决定转案。A.错误

1.心理与社会研究从个案工作者与案主的第一次接触就开始了,它贯穿了整个诊断的过程。A.错误 2.个案工作者在诊断时需要联系案主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上的各种冲突。B.正确

3.直接影响的强度从弱到强的排列顺序为:提议、强调、忠告、驱策或坚持、实际干预。A.错误 4.班杜拉、华生与斯金纳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发现了认知的重要作用。B.正确

5.人本治疗模式认为,是自我概念而不是真实的经验性的自我决定人的行为。B.正确

6.理性情绪治疗法的最大特点是以思想、观念为突破口,通过改变人的非理性思想,达到改变不良情绪的目的,从而达到产生更积极的行为的目的。B.正确

7.结构家庭治疗模式将焦点放到个人问题上,致力于解决个人问题。A.错误 8.萨提亚认为,个案工作者要帮助案主解决面对的现实问题。A.错误

9.在现实治疗法中,工作者不介意案主对自己的价值观持不同意见。B.正确 10.现实治疗法重视探讨案主的个人历史。A.错误 多选题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实施程序包括下列哪些?()A.建立关系B.心理社会研究C.诊断

2.心理与社会研究的步骤包括下列哪些选项?()C.资料收集D.个案工作者协助案主发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差距。E.个案工作者协助案主认识自己的现实状况。3.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诊断的内容的是()。A.对案主目前呈现的问题及形成因素的分析。D.对案主的家庭环境与家庭因素的分析。E.对案主个人生活经验与行为特质的分析。

4.反映沟通动力技术的目的是发展案主的洞察力,主要包括下列哪些类型?()B.人在情景中反应讨论C.心理模式动力反映讨论D.人格发展讨论 5.行为主义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重要代表人物,他们是(BDE)。

B.班杜拉D.华生E.斯金纳

6.下列几种行为治疗技术,以抗条件作用作为理论基础的是()。

A.厌恶疗法B.系统脱敏法C.满灌疗法D.快速脱敏法

7.罗杰斯认为,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现实的经验,当现实经验发生时,自我概念和现实经验的对应关系有()。A.自我概念和现实经验的一致B.自我概念与现实经验的矛盾与冲突C.自我概念与现实经验的脱节D.自我概念偏低E.自我概念偏高

8.在人本治疗法中关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工作者的态度促进案主改变人格,而不是依靠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理论或者技术。B.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在于创造一种和谐的治疗气氛,以利于促进案主的自我成长。C.表现真诚和关怀的态度。D.工作者事先不应该对案主作任何价值判断E.工作者在和案主进行接触时,要完全抛开工作者角色对自身的限制,将自己本身视为促进案主改变的一种工具。

9.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理性信念的是()。

B.个体应该或至少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人。C.对于道德品质卑劣的人应该毫不留情的予以谴责和惩罚。E.对于危险和灾难性的事件应该给予不断的关注。

10.下列不属于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应用范围的是()。B.智障人士C.精神病人D.儿童E.老年人 11.结构家庭模式认为,家庭结构包括()。A.次系统B.边界C.身份D.责任分工E.权力架构 12.关于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中采用的技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演是指让家庭成员重演交往过程,工作者可以从旁指导。

B.在采用集中焦点技巧时,个案工作者要坚决阻止某些家庭成员打断别人的话题,以使其他成员能不受干地说出心里话。C.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案主,不宜采取似非而是的技巧

13.下列属于结构家庭治疗模式的特点的是()。

D.强调把改变家庭成员的交往方式作为重点E.注重此时此地的现实状况。

14.在结构家庭治疗模式中,关于工作者进入家庭的技巧可以采取以下哪些?()

A.首先跟随家庭规则和习惯,不易过早过急去打破原有的习惯。C.让家庭成员相互了解,根据新标准重新审视家庭。D.可以模仿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等和家庭成员沟通。

15.萨提亚认为,低自尊的形成条件包括()。A.低自尊的父母容易培养出低自尊的子女。B.父母能满足子女生理上的需要,但态度上是漫不经心的。C.父母漠不关心子女,推卸责任。D.父母操纵性方式导致子女不能自主和独立。E.父母对孩子的反应迟钝、混乱。

16.在萨提亚的家庭沟通模式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表里一致,主要是指哪些方面需要同时顾及。()

B.自我D.他人E.情境 17.萨提亚将表里不一致的沟通方式分为四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讨好型是指一种忽略自我、讨好别人的方式来换取别人的认同。C.超理智型是指忽略了自我和他人,通过防卫方式向外部表现自己的能力来掩饰内心的脆弱。E.打岔型实际上不但忽略了情境,也忽视了自我和他人。

18.关于联合家庭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结初期强调个案工作者应采用表里一致的沟通方式和家庭成员互动沟通。B.转变期的过程包括觉醒、接受和经验。

E.自我环是个案工作者利用喜剧形式帮助案主认识和整合自我的不同部分。19.关于现实治疗法对人性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人类应该以3R原则来安排自己的生活。C.采纳人本主义的观点

D.个人与他人的交往对自我认同的影响最大。E.个人应对其选择的行为及后果承担责任。

20.在现实治疗模式中,在协助案主重新制定计划时,两个重要原则是()。

C.不接受案主借口D.排除惩罚

1.社会工作者在运用赞赏的技术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下列()。

A.赞赏需要有真实内容 D.赞赏有时候会增加案主压力

2.使用家庭作业技术的原则是()。

C.要由社会工作者和案主共同决定 D.家庭作业的内容要具体、明确

E.社会工作者必须在下一次会谈时检查案主的家庭作业。3.处理案主问题的技巧包括下列哪些?()

A.再构法B.角色扮演C.家庭作业D.自我契约E.赞赏

4.案主:我很想回去工作,但是面对三个小孩,我就觉得有罪恶感,不忍心他们变成无人照顾的孩子,但是天天呆在家里,没有自我,又不甘心。不过又能怎么样呢,只好再过几年再说吧!对案主的情况,下面是两位工作者的回应:工作者甲回应:在我生了第二胎后,我坚持立刻请一个保姆照顾孩子。我就这样做到了。工作者乙回应:对于孩子我跟你有相同的心情。但是我没法不回去工作,因为我知道如果不那样的话会过得很不快乐。对于上述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工作者乙的自我暴露是在传达一种积极的信息。C.工作者甲和乙的反应都很真诚。E.工作者乙向案主传达了一种不同于案主的解决问题的参考体系。5.在会谈技巧中使用倾听的技巧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开放式问题有助于让案主缩小讨论范围。如:你赞成选美吗? D.工作者有必要从案主所传达的信息中,可以选择任意部分做反应。

6.个案工作者的专业态度包括下列哪些方面?()A.同感B.接纳C.同理心D.保密E.移情

7.个案工作者不能承担的角色有()。C.代替案主解决问题D.强迫案主行使自决权E.成为案主的情感支柱 8.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A.个案工作有更多的社会和政治责任B.个案工作更强调运用社会资源 D.个案工作更强调人性的关怀E.个案工作注重案主个人问题的心理成因 9.接纳所包含的基本要素是()。A.认识B.个别化C.信任D.期望 10.个案工作的构成要素包括()。

A.个案工作的主体B.个案工作的客体C.专业的手段和方法D.个案工作的目标E.个案工作的内容 11.专业关系中的非现实反映包括()。C.案主的移情D.工作者的反移情

12.专业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A.承诺与责任B.关心他人C.接纳与期望D.同感E.真诚 13.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特点包括()。B.暂时性C.案主中心D.工具性和情感性并存E.机构性 14.处理案主申请的三种方法包括()。A.接受申请B.转案C.不提供服务也不转案 15.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包括()。A.案主系统B.家庭系统C.小群体系统E.社区系统 16.资料收集的方法包括()。A.会谈B.观察C.文献搜集D.环境调查E.填写调查表

17.制定计划中,需要订立工作协议,工作协议的内容一般包括()。A.双方各自希望达到的目标或结果。B.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和义务。C.服务内容及方法。D.工作协议的变更。

18.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以结案?()A.案主主动要求结案C.签订的工作协议的内容已经实现D.个案工作者工作变动需要E.案主不愿意接受工作者的服务

19.结案时案主可能有的反应表现为()。A.对结案的否定B.恢复早期的行为模式C.再次提出以前遇到的困难D.案主突然决定断绝与个案工作者关系E.突然表现出新的问题

20.在服务计划的实施阶段,个案工作者的主要目标是()。

篇3:考试焦虑症个案报告

分析诊断:学习与考试焦虑是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常见的问题, 特别是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和性格内向敏感、学习方法不灵活的同学, 更易产生此类问题, 如果伴有失眠和神经衰弱的症状, 矫正起来就更费力, 需进行多方面、较长期的咨询和治疗。该同学的要害症结是考试焦虑, 同时还伴有睡眠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

施治方案:拟从以下几方面对她进行帮助和指导。

(1) 采用认知领悟疗法和疏导方法, 引导她消除对考试的重重顾虑, 通过交谈、回忆, 找准其“致病”根源, 然后“对症下药”进行帮助指导。

(2) 以多种方式改善其睡眠状况。

(3) 帮助她分析其个性的优缺点, 使之正确认识自己, 充分发挥长处, 弥补不足之处, 从而培养出健康乐观的心理。

咨询师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的测验表助她作了自测, 找出自己的强项与弱项, 然后告诉她应扬长避短, 对自己的弱项不作过高要求, 也不逃避, 应培养自己豁达大度的个性。并建议她加强体育锻炼, 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调剂神经系统的活动, 以助于睡眠状况的改善。同时要有意识的放松情绪, 在考前不要人为的加剧紧张, 考前复习也要有劳有逸, 适时进行休息、散步。失眠严重时, 应找神经科医生进行治疗, 将心理治疗与躯体治疗相结合, 还要求她常与心理医生和学校辅导员保持联系, 当心情特别紧张时找到心理咨询师进行生物反馈治疗, 学会放松情绪。

本学期复习考试开始前, A同学主动来找心理咨询师谈她的不安和焦虑, 她本身是很敏感的个生特征, 她曾主动向心理咨询师提出要求“请给我出份证明, 就说我的心理状况不能参加太多的考试, 使我能缓考几门”, 心理咨询师否定了她的要求, 告诉她, 缓考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且因为你躯体上并没有可证实的疾病, 你的主要问题是心理负担太重, 使你的情绪一直不能平静, 严重影响了复习效果, 接着又给她讲了情绪和智力活动的影响作用, 向她指出:平和的心境, 高度的自信有利于增强复习效果, 而紧张焦虑的心态则会使学习不能专心致至, 反而影响复习效果, 鼓励她放下思想包袱, 专心学习, 勇敢接受考试, 她终于投入认真复习状态, 本学期各门考试都合格了。通过一个阶段的咨询治疗, 该同学得到了很大的帮助, 并反馈说“我感到轻松多了”。愉快地结束了本阶段为期三周的治疗。

总结:焦虑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发生, 这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状态, 有时带有某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些事物或情境包括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危机或灾难, 或需付出特殊努力加以应付的东西, 如果对此无法预计其结果, 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或解决, 这时心理的紧张和期待就会发生焦虑反应。

摘要:焦虑症是一种普通的心理障碍, 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 焦虑障碍反映的是焦虑产生的最初经历以及后来处理焦虑的种种模型的发展过程, 除了机体对压力所产生的生理反映外, 焦虑障碍还伴有在忧伤、紧张的情绪中, 对未来可能发生威胁的惧怕与逃避心理。对于青春期焦虑症则更应该根据表少年的心理与心理发展特征, 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焦虑症,分析诊断,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迟立忠, 编, 译.战胜焦虑[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许又新.焦虑障碍—诊断和治疗[Z].北医大精研所.

篇4:大学生考试焦虑的个案咨询报告

[关键词]考试焦虑 合理情绪疗法 放松训练

一般资料

陈某,女,21岁,南京某大学大三法学专业学生。体态稍胖,无重大躯体疾病的历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父亲是一国企普通工人,母亲去年下岗,现在一家饭店打工。陈某从小性格较内向,学习一直很刻苦,成绩优越感很强。近三个月来,该生因害怕考试出现了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失眠头痛,食欲差的症状。经同学介绍来到咨询室时身体略微发抖,意识清醒,但说话非常拘谨紧张,整个咨询过程不敢正视,表情不自然。

主诉与个人陈述

主述:学习时无法注意力集中;失眠头痛、无食欲;持续时间近三个月。

个人陈述:我父母是双职工,从小经常是我一个人在家,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不爱说话、不太爱和同学交往的性格。但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大学以前我一直是家长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进入大学,周围的同学都那么优秀,原本的优越感消失了。大三以来,同学们都在暗暗加劲,除了迎考还准备自己的考研路或公务员考试。我很着急,想早日报答父母,又怕自己考不出好成绩让他们失望。但看着厚厚的课本,渐渐开始莫名紧张,注意力无法集中。晚上闭上眼就会想到考试,噩梦很多。现在我害怕到教室,害怕看到书、害怕老师提问,害怕和同学说话,害怕考试。我觉得自己快疯掉了。

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他人的反映:父母家教严,关注的更多是陈某的学习成绩和基本健康状况;老师认为该生性格较内向,不大爱说话,但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与之相处较融洽,认为她话虽不多,但不影响正常交流,近期每天很烦躁的样子。

咨询师本人观察:该生第一次走进咨询室时,身体略微发抖,说话非常拘谨紧张,且声调非常低。来访者意识清醒,能自行陈述,自知力完整,无妄想与幻觉。但整个咨询过程不敢正视。

心理测验结果:

EPQ:E41;P51;N69;L36:提示中性偏内向,情绪不稳定;

TAS(考试焦虑量表):21分,属较高水平考试焦虑;

SAS(焦虑自评量表):64分,提示有中重度焦虑;

评估与诊断

1.评估

(1)该陈某目前状态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根据最近一次的体检报告显示无躯体异常情况,缺乏器质性病变依据,失眠,食欲不振;学习状态下降,部分社会功能受损。总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2)根据临床资料的搜集,总结典型症状为:回避行为;情绪反应已泛化;轻度抑郁;中重度焦虑。

2.诊断

(1)诊断结果: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对陈某问题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与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诊断结果为:严重心理问题。(2)诊断依据:①按照“三项原则”分析:该陈某其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知、情、意是协调一致的;自知力完整,个性也是相对稳定的,不属于精神疾病,应属于正常心理范畴。②按照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陈某进入大学三年级,课程考试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形成较强烈的现实刺激;有自知力,主动求治,且内心冲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持续时间不超过三个月;情绪反应已经泛化,生活中到处受焦虑情绪困扰;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无器质性病变;心理测量支持以上诊断。(3)鉴别诊断:①与神经衰弱鉴别:虽然陈某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易烦恼;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但其只是怕考试、怕老师、怕课本,不想和同学说话,并无精神疲乏、不想做事等症状,而且病程不超过三个月,因此,应排除神经衰弱。②与焦虑性神经症鉴别:尽管测试显示陈某存在中重度焦虑,但焦虑的内容只针对与考试相关的对象;而且担心有现实意义,没有伴随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等特征;症状持续时间仅三个月左右,故与焦虑性神经症鉴别。③与抑郁症相鉴别:陈某虽有情绪低落,但属阶段性而非主要症状,也没有兴趣缺失、自罪自责自杀等意念,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咨询目标的制定

据上评估与诊断,双方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改变陈某对于考试的不合理观念,降低焦虑水平,改善睡眠状况,逐步提高学习效率。

最终目标: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提高有效应对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促进陈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和适应原理

(1)合理情绪疗法(RET):本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本案的治疗的目标之一,是要让陈某意识到自己对考试产生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导致了她现有的焦虑现状。(2)行为治疗:通常采用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的方法,针对本案中陈某出现的对考试焦虑引发的对教室、教师、课本的焦虑情绪以及由此导致的失眠等睡眠障碍,帮助她逐步学会对适应教室等环境或对象,从而达到减轻不适情绪的目的。

咨询的过程

在充分了解陈某相关信息、做出正确诊断、明确双方的责权利义后,咨询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心理诊断阶段

目的:了解陈某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确定主要问题;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1)备案询问核实陈某的基本情况,并介绍心理咨询的相关事项。(2)做心理测量:EPQ;SAS;TAS。(3)将测验结果反馈给陈某,做出初步问题分析,并制定咨询方案。(4)布置咨询作业:①近期遇到考试或其它感到紧张焦虑时的内心感受是什么,请仔细描述;通过专注与倾听,使陈某感觉到被理解和接纳,让来访者处于安全的氛围中,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领悟阶段

目的:介绍ABC理论;介绍放松训练方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2)介绍ABC理论:依据ABC理论,引导陈某找出考试为诱发事件(A)、考试焦虑为情绪性后果(C)、“必须考高分”和“成绩差就等于失败”为相关事件的信念(B)。表面看来,情绪性后果(C)是由考试这一事件(A)引起的。通过分析,实际是因为她的固有观念“分数论成败”过分担心考试成绩,才导致焦虑性情绪(C)的出现。通过解说和分析,陈某能够接受此理论对自己问题的解释。(3)介绍放松训练:本案采用渐进式放松训练法,具体做法是:找一个安静的场所,先使肌肉紧张,保持5-7秒,注意肌肉紧张时所产生的感觉。紧接着很快地使紧张的肌肉彻底放松,并细心体察放松时肌肉有什么感觉。每部分肌肉一张一弛做两遍,然后对那些感到未彻底放松的肌肉,依照上述方法再行训练。(4)布置咨询作业:①问周围亲友和同学,如果自己考不好,他们会不会笑话自己。②列举三个内心与现实冲突最大的两个信念。

3.修通阶段

目的:根据构建的焦虑等级表进行系统脱敏和放松训练。运用多种技术帮陈某修正原有不合理观念,从而使症状减轻。

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法

(1)反馈咨询作业。(2)挑战不合理信念:通过辩论让陈某意识到不准确的逻辑语言是思维过程歪曲的一个重要原因。(3)布置咨询作业:①学习制作RET自助表:填表列出几种常见的不合理的信念,分别列项回答“合理吗?有危害吗?该怎么办?”三个问题,并记录自己的情绪感受。②根据引起焦虑情绪体验的强烈等级构建焦虑等级表。(4)巩固咨询效果。

进一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伴以系统脱敏联系和放松训练,逐步降低焦虑水平。①作业反馈②让陈某闭上眼想像不同焦虑等级的情境,在感受到焦虑情绪时进行放松训练(伴随音乐)并谈感受,再次回到焦虑情境谈内心感受,直到焦虑水平达到最低为止。(5)布置咨询作业:①应用ABC理论进一步对自己的问题分析②加强与亲人、同学、老师的沟通,并记录沟通过程。

4.再教育阶段

目的:固前三阶段的治疗效果,同时引导进行自信训练和职业规划,提高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

方法:会谈、自信训练

针对陈某较内向但有强烈沟通意愿的情况,教授自信训练方法。

结束咨询: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信和社交训练,加强自我管理。

咨询效果评估

1.咨询后心理测验的结果TAS:11分,稍有考试焦虑情绪显示;SAS:52分,轻微焦虑;两次测验结果对比显示症状明显减轻。

2.陈某的自我评估:随着对情绪认识的加深、实践的体验,自己对病因有了较深的了解,并自觉主动地改变自己。最近基本没有什么症状,听课效率很高,能面对教室的学习环境,复习渐渐有序。

3.社会支持系统评估:与父母的沟通增多,关系改善,与同学沟通良好,也会主动参加集体活动。

4.咨询师的评估:通过观察、回访,发现已经达到预期目标,陈某自信心增强,通过咨询能以理性乐观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人格的完善得以促进。

参考文献:

[1]王才康.考试焦虑量表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96~97.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6.

[3]http://www.rebtnetwork.org/whatis.html.

[4]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下册)》,民族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5]姜宏等.渐进式肌肉放松在控制焦虑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5,19(23).

篇5:个案工作复习概要

一、名词解释:

1、目标分层:个案工作的目标可以包括三个层次:终极目标、中期目标和具体目标。

(1)终极目标——挖掘生命潜能,趋向自我实现。个案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案主在不断的挖掘生命潜能和激发成就动机的循环努力中,成就能力所及的一切事,通过自发和有创造性的劳动来丰富自己的人生,趋向人性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状态包括成熟健康的人格和生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中期目标——恢复自助能力,选择适当生活。个案工作就是要帮助案主驱除障碍,回复并增强自助能力,帮助案主选择、发展适当的生活方式。

(3)具体目标——解决具体困难,排除情绪困扰。个案工作通常帮助案主解决的具体问题有三类:一是帮助案主书疏解情绪困扰,二是帮助案主申请经济援助,三是帮助案主做具体事情。

2、文化能力: 文化能力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对案主语言、行为、情绪、心理、态度等背后存在的文化根源所具有的敏感程度和洞察力。文化根源包括民族、血统、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地位、受教育背景等因素。

3、沟通的定义: ①沟通是一种交叉式的信息交流,强调信息反馈式的双向互动。沟通应该是一个不断的、循环往复的信息反馈过程。②沟通所传递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和价值信息,③沟通的表现形式为符号互动。④沟通过程中信息损失的不可避免性。⑤沟通是创造意义的过程。⑥沟通可以有不同形式或种类。

4、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工作者进入并了解案主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的一种技术与能力。同理心包括情绪同理和角色同理两个层面的内容,情绪同理,即同感,是指工作者如同亲身体验地感受案主的感受,是一种受他人状况感动的能力。角色同理是指工作者了解案主的情境、参考架构及观点的能力。同理心有三个层面的要素组成:一是觉知的能力,二是语言表达能力,三是传达的及时性。

5、自我披露: 自我披露是指工作者选择性的向案主披露自己的亲身经验、处事方法和态度等,从而使案主能够接见他人的经验作为处理自己问题的参考。

6、同感: 同感是指个案工作者能够体会案主的感受,也能够敏锐的、正确的了解这些感受所代表的意义,并且能够把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同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悟,二是体悟的传达。

7、移情: 移情表现为案主不把工作者看作帮助他解决问题的专业人员,而是把早年情感生活经验中对某特定人(尤其是父母)的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工作者身上,把其当做案主早年情感生活经验中的某特定人看待。移情有正向和负向两种。

8、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在人本治疗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将人本主义心理学运用于治疗领域的一个关键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求助者对自己的看法,它包括求助者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以及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三部分,自我概念可以概括惟身体、社交、性、感情、喜好、李志发展、职业、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等九个方面的内容。

9、系统脱敏: 系统脱敏是行为治疗的一种重要技术,它主要用于消除各种恐惧症状,如社交恐怖、广场恐怖和考试焦虑等,求助者对某物或者某事物感到害怕、恐惧,不敢接近。系统脱敏就是要求求助者在放松状态下逐渐靠近、接触恐惧对象,这样就可以抑制或消减求助者的焦虑反应,从而帮助求助者逐渐克服恐惧症状。

10、果敢训练: 果敢训练又称为决断训练或自信训练等,主要适用于人际关系的调整,其目的是帮助求助者在人际交往中顺利的表达自己难于表达的各种正面的或负面的感受,改

善求助者的人际关系。果敢训练经历的步骤:首先,确认需要果敢训练的问题。其次,提高求助者进行果敢训练的动机。再次,界定合适行为。最后,进行果敢行为的训练。

11、ABC理论: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求助者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概括为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是指求助者所遇到的当前事件,事件的形式可以是具体的事情,也可以是求助者的思想、感受、行为或对以前事件的回忆等,只要能够导致求助者的变化,都可称为引发事件。B代表求助者的信念系统,是指求助者对引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它既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

12、结构式家庭治疗法用次系统、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及权力架构来具体把握家庭结构。(1)次系统: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还可以划分为较小的系统,叫做次系统例如夫妇系统,亲子系统等。一个次系统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家庭成员。(2)边界:使家庭系统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的一个界限,边界的存在决定了次系统内成员之间、次系统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角色、分工与权利义务关系。(3)角色与责任分工:每一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都承担着特定的角色。(4)权力架构:家庭的权力架构是指家庭中谁做决定,怎样做决定,谁是支配着,谁是被支配着等。

13、不良的家庭结构主要表现在纠缠与疏离,联合对抗,三角缠,倒三角等方面。(1)纠缠与疏离:指各次系统之间的边界模糊或混淆该封闭的不封闭,该开放的不开放,从而导致家庭角色的混乱,造成家庭成员的问题。(2)联合对抗:家庭中壁垒分明的情形就是联合对抗。(3)三角缠:三角缠是一种非直接的互动,它是通过第三方来实现双方互动的。(4)倒三角:在核心家庭中权力一般操纵在父母手中,但是一些家庭由于父母不和或性格软弱等,导致子女支配父母的局面,这是倒三角。

二、简答:

1、个案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制度知识、技术知识和经验知识。

(1)学科知识:所谓学科知识,是指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的、已形成独立完善的理论体系的知识系统,除了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理论和方法外,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

(2)制度知识:主要是指与公共福利与社会保护相关的制度知识,包括五个方面:①社会制度的价值理念。这方面的知识主要是指人的尊严、权利、公平等社会福利制度依据的价值。②社会制度运行的内在机制或内在动力。③制定政策、法律的组织、机构的结构、功能和程序。④有关的司法和行政程序。⑤具体的政策、法律条文。

(3)技术知识:所谓技术知识,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可以直接用来与案主沟通并解决案主问题的工具或媒介知识。它包括:沟通技术、语言知识、逻辑知识、调查方法、模式方法。

(4)经验知识:经验知识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主动的观察、体会、调查、参与,或被动获得经验和资料,而总结出来的知识。它包括:生活阅历,实践经验,文化习俗,社会环境。

2、个案工作者的实践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文化能力。

(1)技术能力的定义:技术能力指社会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具体技术知识的灵活程度,包括人际沟通能力,语言驾驭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操作能力等。

技术能力的功能:

一、沟通:人际沟通能力,往往能狗比较全面的反映工作者的技术能力。

二、解决问题: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2)文化能力的定义:文化能力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对案主语言、行为、情绪、心理、态度等背后存在的文化根源所具有的敏感程度和洞察力。文化根源包括民族、血统、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地位、受教育背景等因素。

文化能力的功能:

一、尊重:保持文化的敏感度,对案主有更多的了解和尊重。

二、沟通:能更加有效准确的获得案主的背景资料和需求信息,更好的表达同理心。

三、制定工作目标:与案主一起确定符合实际的工作目标。

3、沟通效果:良好的沟通效果应该是:(1)对方接收到信息,即我说的话,对方听清楚了,或我写的字对方看清楚了。(2)对方理解信息,即明白了我说的话或写的信的意思。

(3)对方接受信息。(4)对方产生心理愉悦,良好的沟通效果必须是让对方心悦诚服。

沟通的原则与技巧:(1)树立尊重理念,尊重沟通对象,首先应重视对方,将对方视为独立、有价值、有尊严的个体、其次,尊重沟通对象,应接纳对方,无条件的接纳对方整个的人,包括他的优点和不足,但接纳并不等于认可。再次尊重沟通对象应关注关怀对方令人感到温暖。(2)培养同感能力。同感强调主体应动用自己心理的情感区域去感受对方的情感和情绪。从两个层面做努力:①培养自己的感受能力。②提高表达同感的能力。(3)训练沟通技巧。沟通是一种符号的互动,沟通双方运用传播符号的能力和艺术是取得想好沟通效果的观念,包括运用好语言符号,身体符号、环境符号。

4、个案会谈:

是指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有目的的转专业谈话

(1)个案会谈的特点: ①会谈目的的明确性。②会谈内容的选择性。③会谈过程的计划性。④会谈角色的规定性。⑤会谈的互惠性。⑥会谈的非娱乐性。

(2)个案会谈的过程: ①会谈的开始阶段,开始会谈的阶段通常是指用简短的话语来暖身。②会谈的发展阶段,这是会谈的主体,在会谈的发展阶段要完成该次会谈的主要任务。③会谈的结束阶段,工作者应在会谈结束前约十分钟开始做该次会谈的结束工作。

(3)个案的会谈技巧:

①支持性技巧:指工作者通过身体及口头语言的表达,令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

解、被接纳,从而建立信心的一系列技术。支持性技巧的运用可以帮助案主开启话题,令案主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主动的参与个案工作的过程。它包括:表达专注、主动倾听、同理心、鼓励支持。

②引领性技巧:指工作者引导案主具体、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的技巧。运用引领性技巧的目的是促进案主在相关主题上做较为具体、深入有组织性的表达和探讨,增进工作者对案主的认识和了解,协助案主做较深的自我探索以达到更深的自我觉知,以推动会谈的进程。它包括:澄清、对焦、摘要。

③影响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影响案主,使其从新的角度或层面理解问题,或采取其他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影响性技巧主要有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和对质。

5、个案记录:

通常指文字记录,是工作者以专业知识为判断基础,与案主互动过程中的有关情

况进行条理性文字记录的活动。

个案记录的功能:①个案记录是工作者执行工作的依据②个案记录是工作者进行专业反思的依据③个案记录是机构研讨和督导工作的依据④个案记录是接受转案的机构或工作者工作的依据⑤个案记录是个案工作评估的依据⑥个案记录可用于教学案例分析⑦个案记录可作用于有关社会研究的参考

个案记录的原则:资料的完整性、资料的清晰性、资料的独特性、资料的真实性、资料的保密性

个案记录的要求:以会谈记录后为主、符合机构的要求、正确使用专业术语、可以简明扼要。

6、个案评估:

是指工作者对个案工作目标和计划的设计、互动中工作者与案主的表现、案主的问题情境及个人功能、相关的个人及社会资源、计划实施的效果和效率等进行的评定。

个案评估的种类:①一般性评估;是指在个案工作进行过程中随时要做的对所收集资料的评估工作②阶段性评估;是指工作者通过与案主及其相关的人员充分的接触谈话、收集大量的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案主的问题性质与严重程度、解决问题的阻力和助力、案

主所处的情景等进行专业的判断的过程③总结性评估;对整个个案工作实施程序和实施效果的评定。

7、专业关系的含义:

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它通过双方内心感受与情绪的动态交互反应,从而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案主个人能力。①专业关系有明确的目的。②专业关系是一种职务关系,而非私人关系。③工作者与案主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是手段,而非目的。④专业关系不允许工作者在个案工作过程中获得个人心理满足。⑤专业关系的存在是有时间性的。⑥专业关系要求工作者提供专业性服务。⑦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主要职责在工作者。专业关系的性质:即专业关系的基本要素:关心他人;承诺与责任;接纳与期望;同感;真诚与一致性;权威和权利;目的.8、接案与建立关系:

一、案主现实性的心理反应:是指案主面临求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二、工作内容:①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意愿并进行适当的处理②促使求助者进入案主的角色③澄清求助者的期望④初步评估问题和需求。

三、转介:是指针对一些非本机构或个人所能提供服务的个案,经过必要的程序,而转送到其他机构或个人,使求助者能够得到适当的服务。

四、接案的技巧:①避免将求助者定义为问题人②专注的聆听是工作者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技巧③简明扼要具体化④表达同理心和无条件的接纳⑤激发求助者的希望和平衡不舒服感,以此增强求助者成为案主的动机,这里包括将求助者的问题既定在一个能够解决的范围内⑥工作者提供给求助者的服务也要看自己的能力,不能过早或过多的承诺,以避免求助者产生错误的期望。

9、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

一、收集资料的重点:①个人资料(生理、心理、价值观、能力)②环境资料(家庭环境、延伸的环境系统、交互作用)

二、收集资料的技巧:①直接收集资料②间接收集资料。

三、问题的判断:①判断的原则(坚持个别化的原则、判断过程注重双方参与、判断过程中工作者警惕自己的价值偏见、避免将问题简单归因)②判断的视角;是指工作者在评估过程中所采用的立场和观点。

四、确定问题:①确定问题的内容(案主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案主曾经做过什么解决问题的努力)②确定问题的技巧(从多个问题中选择对案主来说最急于解决的问题、双方共同决定多个问题中对主要的矛盾、从多个问题中找到对案主来说最容易解决的问题)

10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一、制定目标的原则:(对案主来说通俗易懂、目标与工作者和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致、目标与机构的功能保持一致、制定的目标是案主和工作者共同协商的结果)

二、目标的类型:(直接目标、中间目标、终极目标)

三、制定目标的步骤;(工作者重述案主的问题,以便再次确认问题;协助案主列出与问题相关的问题,以便再次确定问题的重点;协助案主确定问题及解决的优先次序;协助案主明确他想要的结果)

四、制定工作计划:(案主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职业等;简要准确描述并列出案主的主要问题和相关问题;案主要达到的结果与工作者的工作目标;基本阶段和方法,以及每个阶段所需采用的方法和需要动用的资源;达到目标所用的期限;联系方式)

五、签订工作协议:工作协议是工作者与案主共同承诺合作实现双方所同意的目标和计划,是促使双方关系具有承诺和责任要素的重要途径,它包括;服务目标、服务的内容以及采用的方法、双方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服务的时间地点次数、双方签字。

11、服务计划的实施:

一、工作着的角色(使能者、联系人、教育者、倡导者、治疗者)

二、工作着的工作内容(支持与鼓励、情绪疏导、观念澄清、行为改变、环境改变、信息提供、直接干预)

12、结案与评估:

一、进入结案阶段(工作者和案主都觉得目标已经达到,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提出结案的意愿;案主觉得自己离开工作者后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工作者和案主感觉工作关系并不是很好,希望结案;工作这感觉案主出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其他一些机构或者工作者为案主继续提供服务;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工作者因为一些不可测的原因要离开等)

二、结案中案主的心理(案主矛盾的心理、案主的行为退化、否认结束或者拒绝接受结束的提议)

三、工作者的处理方法(提前告知、稳定并经进一步增强案主已经获得成就、探讨影响案主问题解决的因素、处理案主与工作者分离的情绪)

四、转案;是指在本机构接受服务的案主,在有充分理由的前提下,转介给其他的机构或者工作者继续按照工作程序为其提供服务)

五、总结评估;是指对案主提供的服务的有效性进行评定,其目的积累经验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①总结评估应注意的方面(注意让案主参与、坚持为案主保密、工作者要透明坦诚)②总结评估的内容(实现目标的测量、对案主影响的测量、督导和同事对工作进展的评估)

六、跟进计划;

13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

一、理论背景。

二、理论假设(对人性的假设、对求助者的问题假设、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对求助者的价值假设)

三、治疗方法和技巧;①直接治疗技巧(非反映性直接治疗的技巧包括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三种类型;反映性直接治疗技巧)②间接治疗技巧。

四、治疗过程(研究、诊断、治疗)

五、贡献和局限;①贡献(全面探讨求助者的问题、保持开放的态度、腔调采用多种治疗技巧帮助求助者)②局限(分析的基础、对象、方法、重点)

14、人本治疗模式;

一理论背景(非指导性治疗阶段、当事人中心治疗阶段、治疗的条件阶段、以人为中心治疗阶段)

二、理论假设(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求助者的主管经验世界、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三、治疗方法和技巧;①注重工作者的品格和态度②注重个案辅导关系(表里如

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爱、保持独立性)③注重个案辅导过程④注重非指导性影响技巧。

四、求助者改变过程;①求助者不愿表达自己②求助者开始流露自己的感受③求助者开始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④求助者开始体会自己当下的这种感受,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解框架⑤求助者以现在的方式自在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于自己体验中的矛盾逐渐能够面对⑥求助者直接体会到自己生活在体验展开的过程中,意义和感受的分化鲜明⑦求助者在治疗关系内外都能体验到新的感受。

五、贡献和局限;①贡献(人本治疗模式提供理解个案工作的新的视角、强调从求助者的角度理解求助者、注重工作的品格以及工作者与求助者的融洽接纳的合作关系)②局限(对人性的基本假设缺乏依据、忽视个案辅导的技巧)

15、行为修正模式;

一、理论背景;

二理论假设(经典条件作用的理论假设、炒作性条件作用的假设、社会学习理论的假设、行为修正模式的一般理论假设)

三、治疗方法和技术(放松练习、系统脱敏、漫灌疗法、自我管理、厌恶型疗法、模仿、代币管制法、果敢训练)

四、运用行为修正的主要原则(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准确的行为评估、有效的行为修正、合理的修正效果评估)

五、贡献和局限

16、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一、理论背景。

二、理论假设(对人性的基本假设、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非理性信念、辅导关系)

三、实施方法①辅导目标②个案工作者的辅导角色③治疗过程(明确辅导要求、检查非理性信念、与非理性信念辩论、学会理性生活方式、巩固辅导效果)④治疗技巧(检查技巧、辩论技巧)

四、运用理论治疗模式的主要原则(注重综合运用各种辅导技巧、注重对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进行分析辨别和争论、注重把求助者的面谈辅导和自助辅导结合起来)

五、贡献和局限

17、结构家庭治疗法

一、理论背景。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家庭系统(2)家庭结构①次系统;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划分的较小的系统。通常家庭系统有多个次系统组织而成,一个次系统包括两位或两位以上家庭成员,家庭成员在不同的次系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②边界;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有其边界,使他与走位的环境分割开来。同时家庭的次系统也有边界,边界的存在决定了次系统内员之间,次统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角色,分工与权利义务关系。③角色与责任分工;每一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都承担着特定角色。④权力架构;家庭中谁做决定,怎么样做决定谁是支配着谁是被支配者。适当的家庭权力架构是完成家庭不同角色及相应责任的基本前提。(3)病态的家庭结构;①纠缠与疏离是指各次系统之间的边界模糊或混淆导致家庭角色的混乱,造成家庭成员的问题②联合对抗;家庭中某些成员结成同盟,与其他成员相对疏远乃至对立。③三角缠;是一种非直接的互动,他通过第三方来实现双方互动④倒三角;某些家庭出现的子女支配父母的局面。

三、方法与技巧;①进入家庭②评估(家庭的形态和结构、家庭系统的弹性、家庭系统的回馈、家庭生命周期、家庭成员的症状与家庭交往方式之间的关系)③介入(改变家庭的看法、改善家庭的结构、改变家庭错误的世界观)

四、理论特点

18联合家庭治疗模式;

一、理论背景。

二、基本假设与概念①人性观(关于人的潜能、关于人性、关于家庭)②自我价值(对自己的看法、对别人的看法、心目中认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根据别人如何看自己对自己所产生的自己的看发)③人的基本需求④家庭规则⑤沟通形式⑥人对事物的反应过程。

三、方法与技巧①原有家庭生活经验的整合②工作者的角色(解释者、示范者、引导者)

篇6:个案社会工作复习题

名词解释

1.个案社会工作---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2.哲学---社会工作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目标确立的理论指导。

3.知识---是社会工作专业技术的理论模式,是实现目标的具体操作方法。

4.转介---对本机构不能提供服务的个案,经过一连串的专业服务机构,转送到其他服务机构,使案主能够获得适宜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一种工作过程。

5.结案---社会工作者为终止和案主的专业关系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6.接纳---指在双方交流与沟通时,社会工作者持有不作任何判断的态度,即不对案主本人和案主的行为以个人的加之标准作评价和判断。

7.同感---指社会工作者理解他人对环境的感受,从案主的内心深入体验不安甚至绝望的心情。

8.情感转移---指案主将早年情绪生活经验里对某一个特定的个人的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社会工作者身上,把他当做案主早年情绪生活经验中的某一个特定个人一样看待。

9.个案工作的访视---在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解案主的有关情况,社会工作者到案主的家庭、学校、单位或所在社区拜访有关人员,这种专业的访问称作案工作的访视。

10.实际干预---指工作者采取各种强烈的措施直接干涉案主生活的行动。

11.危机调适---对危机状态下的个人、家庭或团队提供一种短期治疗或调适的过程。

12.泛暴疗法---让案主想象地或真实地大量面对引起他恐惧或焦虑的刺激,直至他最后习惯于这些刺激为止。

13.自我概念---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14.拒绝放弃----指即使在案主主动希望工作者放弃努力时,仍然不放弃,仍然对案主改变自己的能力抱有信心。

15.ABC性格理论---人的情绪困扰(C)是由个人的信念系统(B)而非由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A)所产生的。

16.连结---个案管理者扮演案主与所需要资源间的中间人角色,目的是为案主寻找合适的资源。

简答

1.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①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主体;②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③个案社会工作的手段的方法;④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

2.查默斯创造的“程序指引”救济理论对个案社会工作的贡献:①强调个别化的方法;②强调激励和自助的济贫原则;③强调对案主“自然资源”即家庭成员、亲戚及朋友网络、邻里地区的使用;④强调对工作者的挑选和培训。

3.社会工作哲学的深厚的思想基础:①新教理论;②人道主义;③实证主义;④乌托邦思想;⑤社会福利观。

4.中国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方法及特点:

5.方法:①习惯于压抑自身的需要,对自身的问题主观上没有迫切需要改善的愿望;②即使认识到自己的需要也不轻易向他人求助;③当危机彻底暴露,将满足需要的途径指向家庭。

6.特点:①强调家庭系统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②体现了专业个案社会工作的某种性质;③政府以行政性手段和组织推行个案社会工作;④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大多着重于问题的解决。

7.初次到社会服务机构的案主的特征:①求助性;②情绪低落;③复杂性;④迷茫性。

8.一般常见的资料收集方法:①会谈;②填写调查表;③观察;④文献收集;⑤环境调查。

9.目标制定的原则:①与案主共同协商原则;②目标一致原则;③目标可行原则。

10.主要的记录形式:①叙述记录;②问题取向记录;③摘要记录;④评估记录。

11.危机调适的基本目标是避免为难的发生具体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减轻案主生理和心理的不适感;②帮助案主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③协助案主自己了解自己危机的原因;④协助家庭及社区支持案主。

12.工作者在危机调适模式时的工作步骤分为:①了解主要问题;②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③稳定案主情绪;④获得案主信任;⑤协助案主解决当前问题。

13.行为治疗学派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基础,对开展行为治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①强调可观察的行为;②行为可分为操作性行为与反应性行为;③行为持续存在的条件是,有引发行为的前因与维持行为存在的效果反应,二者缺一不可;④重视与问题有关的当前行为,直接以案主的偏差行为或症状为治疗的对象。

14.在行为治疗模式中常用的综合性技术有:①自我管理与引导;②示范法;③果敢训练;④松弛训练法;⑤多模式治疗法。

15.治疗的目标:①提供一种治疗的气氛协助案主重新认识自己;②引导案主自我努力,以具备自我实现所必须的一些特质;③治疗的目标不是解决案主面临的问题,而是协助案主成长,提高案主克服当前及将来所要面对问题的能力。

16.工作者对案主无条件的积极关怀需要注意的:①关怀不能附加任何条件;②关怀是不带占有性的关怀;③关怀并不意味着赞同案主的所有行为。

17.最常见的不良家庭结构主要表现在:①纠缠疏离;②联合对抗;③三角缠;④倒三角形。

18.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指责子女,另一方却立刻站在子女一方一味护短,形成的局面是联合对抗。

19.结构家庭治疗法认为家庭成员出现病态症状与家庭病态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20.工作者在进入家庭式通常可采取的技巧:①入乡随俗;②注重调查交往过程;③模仿。

21.萨提亚认为有害的家庭规则:①非人性化;②绝对化;③矛盾;④过时的。

22.人对事物的反应过程为:时间、图像、解释、感受、对感受的感受、行为。

论述

1.个案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特性:①目的的明确性;②兼容性;③暂时性;④不平等性;⑤非互助性;⑥设计机构;⑦以案主利益为中心。

2.个案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基本要素:a、目的:①规范性;②操作性;③个人性又称独立性。b、关心他人:①社会工作者应该全身心地替案主着想,对案主的关心就像对自己的关心一样;② 消除对案主的个人想法;③真正理解案主;④从细微处入手体现对案主的关心。c、承诺与责任。d、接纳与期望。e、同感。f、真诚和一致。g、权威和权力。

3.一个能建立良好关系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①是一个成长中的人;②有自我分析的能力;③有影响案主的能力;④有协助他人的意愿;⑤应有相当的敏感度;⑥代表工作机构;⑦注重经验积累与推广;⑧一问题解决为目标;⑨尊重他人,协调友谊和感情;⑩树立为案主服务的思想,培养社会工作者情操和职业道德。

4.行为治疗模式在个案工作中的优点:①用明确的、系统化的方法及科学的手段进行治疗;②行为治疗强调案主当前的问题是造车案主困境的主要因素;③案主必须按要求从事某种行动,以解决自身的问题;④注重评估治疗结果的科学性;⑤能够获得案主关系人的最大程度的配合;⑥行为治疗模式大部分带有教育内容,强调教育案主学会自我管理的技能,并期望他们能将学习的知识应用的每天的日常生活中;⑦行为治疗模式的实务以案主与工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基础,工作者所进行的每一项尝试,都会预先告知案主治疗方法的性质与内容。

5.人本主义模式对个案社会工作领域的贡献体现在:①注重研究;②易于学习和掌握;③安全性高;④更易于被不同文化所接纳;⑤强调注重以案主为中心。

6.现实治疗法的基本过程:①与案主建立关系,了解案主的需要;②询问及了解案主目前的行为;③行为评估;④协助案主制定行动的计划;⑤承诺;⑥不接受借口;⑦排除惩罚;⑧拒绝放弃。

选择

1.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个人或家庭。

2.“程序指引”救济理论中的“自然资源”即家庭成员、亲戚及朋友网络、邻里地区。

3.个案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助人自助,而不是包办代替。

4.个案社会工作的范围:①家庭个案社会工作;②儿童个案社会工作;③学校教育个案社会工作;④医疗卫生方面的个案社会工作;⑤社会福利个案社会工作;⑥矫治个案社会工作。

5.哲学(价值)和知识被社会工作界视为两个重要的和最优先的基石。

6.雷默认为,在对个人和家庭提供直接服务时,存在以下突出问题:①告诉案主真实情况与保护案主的矛盾;②法律、法规、政策与治疗目标之间的冲突。③保密和特殊的知情权的冲突。④提供服务违反了案主的意愿。⑤结束服务违反了案主的意愿。

7.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兰克提出的自我心理学。

8.50年代,波曼综合了各家的理论,如自我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社会学中的自我发展理论,创立了问题解决这样的一种综合了传统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新模式。9.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正式成立。

10.关系建立阶段是指社会工作者初次与案主进行接触,了解案主的需要与困难,对案主面临的问题初步做出判断。

11.共组者常见的工作内容包括:①了解案主的心理状况;②做好会谈的准备:③确立会谈的目标:④熟知会谈的内容;⑤掌握建立关系的技术;⑥总结与判断。

12.转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将机构接受服务的案主转由本机构的其他社会工作者继续提供服务的过程。

13.一旦工作者作出接案的决定,意味着个案社会工作的第二个阶段已经开始。

14.常见的资料收集内容:①按住系统;②家庭系统;③小群体系统;④组织系统;⑤社区系统。

15.病原诊断通常是分析案主人格形成的历史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现今问题的影响。

16.联系人是指社会工作者充当联系案主和社区各种资源的纽带,以完成工作协议中规定的各项目标。

17.使能者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案主发掘自身的能力或资源,使案主自身产生改变,以完成协议中所规定的任务。

18.辩护人即社会工作者只代表案主和某人或某一群体进行交涉,以解决案主面临的问题。

19.正向情感转移指案主对社会工作者的情感依恋理想化,如将社会共作者当作自己的母亲,或者将异性社会工作者当做恋人对待。

20.反情感转移指社会工作者将以往的经历及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的感受和情感转移到案主身上。

21.沟通的方式:①语言沟通;②文字沟通;③身体符号的沟通。

22.社会工作会谈的特征:①有预先确立的会谈内容;②有目的和方向的指引;③受一定的约定限制;④有特定的角色分工。

23.最早出现的访视是家庭访视。

24.第一次家庭访视采取的态度:①访视者应以友好、关心、诚恳的态度出现在案主及其家人面前;②保持中立的立场,不作任何批评和表扬;③多替对方着想,保持公正和客观,不要特别偏袒某一家庭成员。

25.摘要记录一般是按明确的大纲与标题将各种资料组织起来,表达工作者对某一工作内容的基本观点或看法。

26.摘要记录的形式:①接案摘要;②转案和结案摘要;③联合摘要;④阶段摘要。

27.理论基础的构成:①精神分析理论;②“人在情境中”理论;③社会角色理论;④沟通理论。

28.“人在情境中”理论认为个案社会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应注重于研究案主的环境及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

29.个人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情绪或冲突,仍藏在个人的无意识中。

30.心理社会诊断的三种主要形式:①心理动态诊断;②病原诊断;③分析诊断。

31.直接治疗主要有非反应沟通动力与反映沟通动力两种技术。

32.以工作者对案主的指导性强弱为标准,从弱到强共有五个直接影响的技术即强调、提议、忠告、坚持、实际干预。

33.反映讨论包括人在情境中反映讨论、心理模式动力反映讨论、人格发展反映讨论。

34.卡布蓝被称为“现代危机之父”。

35.自然环境危机:如地震、火灾、水灾等。

36.社会环境危机:如亲人意外死亡、车祸、受到生命威胁与攻击等。

37.消除法即当某行为出现后便扣除原有的奖励刺激,以减弱或除去不理想的行为。

38.系统减敏法的三个基本步骤:①松弛训练;②定力焦虑层次表;③进行系统减敏;④泛暴疗法。

39.罗杰斯的人生观是绝对积极和乐观的。

40.人本治疗模式认为,是自我概念而不是真实的经验性的自我决定人的行为。

41.自我认同可分为两种:“成功的认同”和“失败的认同”。

42.格拉瑟认为,承诺是现实治疗法的基石。

43.理性情绪治疗法的基本观点是情绪问题 由于人的非理性信念造成的。

44.一个人的情绪困扰(C)并非被刺激(A)所决定,而决定于一个人的信念(B)。

45.结构家庭治疗法是以家庭为治疗单位,以改变与家人的交往方式为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沟通理论去了解案主的家庭组织结构及成员互动方式,运用心理分析理论去了解案主的个人心理状态。

46.结构家庭治疗法中家庭系统的基本思想包括:①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护动过程,从整体上把握家庭结构;②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不是单线的;③注重家庭成员目前的交往方式。

47.矛盾即父母要求子女对他们诚实,却不能接受子女对他们的批评或指出他们的错误。

48.家庭重塑是运用戏剧的形式把个人的家庭生活史重演出来,使案主可以认识过去一直影响着他的某些家庭经验。

49.1972年,雷依德和艾泼斯坦在他们合著的《任务中心个案工作》中第一次提出关于任务中心的概念,并倡导建立一个有时间限制的,针对生活问题的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

上一篇:农资公司生产实习总结下一篇:2024年春季运动会安全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