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尘作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2024-04-09

涉尘作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共4篇)

篇1:涉尘作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涉尘作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一、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所属行业地址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联系人联系电话现有在岗职工总人数人;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人;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二、机构和人员设置:

1.是否设置或指定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是否

2.是否将职业病防治纳入法定代表人目标管理责任制:是否

3.配备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数:专职人;兼职人。

4.是否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已申报未申报

四、职业病危害告知:

1.合同告知:有无;2.上岗前培训:有无;3.工作场所警标识:有无。

五、卫生防护设施:

1、有无;

2、齐全不齐全。

六、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数;使用数,其中防尘口罩(面罩、头罩)配备数;使用数。

七、一个检测周期内作业场所粉尘应测点数;实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

八、一个体检周期内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1.职业健康监护计划: 有无

2.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应检人数人,实检人数人。检出职业禁忌证人数人。其中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检查:应检人数人,实检人数人。

3.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应检人数人,实检人数人。职业禁忌人员人,调离原岗位人。疑似职业病人人,职业病人数人。

4.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应检人数人,实检人数人。疑似职业病人人,职业病人数人。

5.职业病现患数人。其中尘肺病I期人,II期,III期人。

6.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名称是否有资质:是否

7.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建档数,实建档数。

九、本次检查受检用人单位是否受到卫生行政部门处罚:

警告、罚款(金额元)停业整顿提请关闭无。

检查人:日期:年月日

篇2:涉尘作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1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从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情况、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及职业病控制情况4个方面进行。参照2003年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根据从业人员数量将本次调查的用人单位划分为大型 (2 000人以上) 、中型 (300~2 000人) 、小型 (300人以下) 。

1.2 方法

采取填写调查表及电话回访的方法进行调查, 所调查的单位均为2008年度委托 (检测项目与数量由企业委托) 大连市CDC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的用人单位。调查表由大连市CDC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指导,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填写。

2结果

2.1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80家单位, 完成问卷填写的56家, 占调查总数的70%。在接受调查的56家单位中, 小型23家、中型23家、大型10家。行业类型以机械、电子、建材为主。分布的位置多在开发区、甘井子区。成立的时间大多在2002年之前, 占83.93%。经济类型以非公有经济为主, 占85.71%。中外合资单位18家, 独资单位18家, 外资单位占64.29%。

2.2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情况

在被调查的单位中,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多集中在总务、安保和其他岗位。小、中、大型单位管理人员接受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分别为65.21%、78.26%、60.00%, 而对培训的需求率分别为73.91%、78.26%、80.00%。

2.3 职业卫生管理及预评工作情况

中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情况较好, 小型企业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完成情况较大、中型企业好。见表1、表2。

2008年, 大连市CDC接受80家用人单位委托,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是:粉尘检测合格率95.37% (309/324) , 毒物检测合格率97.19% (762/784, 甲醇、甲醛、二甲苯等合格率偏低) , 噪声检测合格率76.99% (609/791) , 高温检测合格率87.36% (76/87) , 其他检测合格率93.33% (28/30) 。目前, 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项目及样本数由用人单位委托, 所检测结果能否真实反映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水平, 有待进一步了解。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委托检测工作模式尚需进一步探讨。

2.4 用人单位职业病控制情况

为掌握各用人单位职业病控制情况, 笔者调查了各单位的工人总数、接触有害作业的岗位人数、应参加职业健康监护体检人数、实际参加体检的人数、建立职业卫生健康监护档案的人数及参加保险的人数。为了便于分析, 笔者计算出小、中、大型单位的工人的接害率[接触有害作业岗位人数/ (总人数·100%) ], 职业健康监护体检率[实际参加体检人数/ (应参加体检人数·100%) ], 建档率[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人数/ (总人数·100%) ], 参保率[参加保险人数/ (总人数·100%) ]。小、中、大型单位接害率分别为48.09%、37.18%、4.64%, 平均为29.97%, 略高于其他工业较发达地区的调查结果[2];体检率分别为98.74%、90.51%、97.67%, 平均为95.64%, 高于其他地区调查结果[3];健康监护建档率分别为67.58%、55.93%、40.94%, 平均为54.82%;参保率分别为96.16%、91.84%、80.66%, 平均为89.56%。随着单位规模的扩大, 接害率降低, 小型单位接害率约为50%, 而大型单位约为5%。各型单位体检率均超过90%。随着单位规模的扩大, 建档率降低, 中、大型单位的建档率不足6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随着单位规模的扩大, 职业病的控制工作质量在下降。体检工作完成的比较好, 但是对后期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重视程度不够。

3讨论

大连市被调查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制度齐全, 建立并逐步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定期发放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有应急救援预案。但是,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不容乐观, 虽然接受调查数量有限, 调查结果有偏差, 但足以发现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流动性大、职业病防治知识缺乏

本次调查共80家单位, 仅收回56份调查表, 而填写完整的不足10份。由此不难看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本身对职业卫生管理相关工作不重视。对填写不完整的问卷, 采用电话回访完善调查, 但却发现很多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已调离原来岗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所在部门比较分散, 包括总务、安保、人事、其他等, 职业卫生管理岗位1人兼数职, 大型单位接受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的管理人员仅有60%, 从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的需求调查来看, 随着规模的增大, 需求也在增加。为用人单位举办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班的单位包括市、区卫生监督所和市、区安全监督所及用人单位等, 接受市卫生监督所培训的人数最多, 占47%。

3.2 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未得到有效落实

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是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的重要技术措施, 是最主动、最有效的预防措施。调查发现, 职业病危害评价未得到有效落实;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本单位评价工作完成情况不清楚, 甚至对是否应该进行评价持有疑问;政府职能部门未在项目审批时进行把关。调查结果显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按要求完成的为7.14%, 控制效果评价按要求完成的为5.36%, 明显低于其他地区[2,4]。

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未落实的主要原因及后果: (1) “先发展后治理”的经济发展理念影响了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的落实。为了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 政府争相降低招商引资门槛, 实行“先上车后补票”的政策, 简化审批程序, 使许多用人单位省去了实施“三同时”这一关键环节。由此, 不少单位在职业卫生防护方面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作业场所缺乏应有的通风、排尘、排毒设施, 布局不合理, 有毒作业与无毒作业场所不分开, 有些境外职业病危害严重项目也趁机转嫁过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引进, 带来的职业病危害问题日趋严重, 存在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暴发的隐患。 (2) 大多数用人单位建立时间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之前, 虽然该法实施6年, 但宣传实效不够[5]。经营者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法律意识仍然比较淡漠, 继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不重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存在发生职业病隐患[1]。 (3)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 (4) 职业病控制现状不乐观。对近3年职业病检出情况的调查, 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未提供数据, 因此情况无法统计。大型单位的健康监护建档率仅有40.94%, 大型单位的参保率仅有80.66%。大多数单位对职工的体检和保险工作比较重视, 但对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重视不够。

本次调查的56家用人单位, 行业涉及机械、电力、建材、电子等, 主要分布于大连市的开发区、甘井子区, 2002年之前成立的占83.93%, 非公有经济类型占85.71%, 外资单位占64.29%。按从业人数划分为小、中、大型, 各有23、23、10家。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不容乐观, 与其他地区调查结果类似[3,4]。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分布于总务, 人事, 安保及其他部门, 并且人员流动性强, 只有2/3人员接受过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用人单位不重视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 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主动性不强, 存在发生职业中毒等事件的隐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不全面,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存在职业病暴发的隐患。

劳动者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发展经济不能牺牲劳动者的健康。为了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进一步做好职业病控制工作, 特提出如下建议: (1) 用人单位应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学习, 提高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2) 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①深刻理解和重视“三同时”;②切实将职业卫生审查验收作为审批立项的必须环节;③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对存在安全隐患, 必须责令其整改, 防止职业中毒等事件的发生;④加强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与培训;⑤对现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委托检测工作模式应给予正确评估, 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性。

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部分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及电话回访的方法, 从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情况及职业病控制情况4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单位中, 外资单位占64.29%。用人单位重视并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制度, 但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未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的为28.57%;仅有4家企业是在建设前完成, 占7.14%;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为33.93%, 有3家企业是在投产之后1年之内完成, 仅占5.36%。员工接害率平均为29.97%, 体检率平均为95.64%, 健康监护建档率平均为54.82%, 参保率平均为89.56%。结论大连市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不容乐观;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意识有待提高;控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暴发相关工作必须加强。

关键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调查

参考文献

(1) 何家禧, 周伟.深圳市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调查 (J) .职业与健康, 2009, 25 (7) :684-685.

(2) 项丹红.上海市闵行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J) .职业与健康, 2009, 25 (8) :804-806.

(3) 王子友.浙江省某县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9, 10 (5) :425-427.

(4) 李盛, 王金玉.兰州市部分中小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9, 35 (4) :232-233.

篇3:涉尘作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作为一名高职高专院校老师,笔者长期在关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情况,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既无名牌大学耀眼的光环,也没有令人羡慕的文凭,其就业状况到底如何呢?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学生毕业后根据所学专业,在相关行业工作的情况不多,有些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转到其他行业发展,有些学生工作,重新回到待业状态,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找到工作,也有些学生抱怨学校中所学知识没有作用等。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职业能力的缺失应该是最为直接的原因。目前社会就业机会还是充足的,不少企业甚至是求贤若渴,但很多刚毕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没有达到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形成了一方面大量刚毕业的学生生在招聘会中无功而返,另一方面企业有很多岗位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为了缓解这个矛盾,需要加强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教育[1]。

一、基本职业能力的内涵

基本职业能力也称为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特点和内涵看,职业核心能力可分为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两类。社会能力是经历和构建社会关系、理解和感受他人奉献与冲突,负责任的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社会能力包括:与人交流(包括外语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等能力。方法能力是指主要基于个人,一般有具体和明确的方式、手段、方法的能力。它主要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方法能力是劳动者的基本发展能力,是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职业方法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能力[2]。

二、用人单位最关注的毕业生基本职业能力

面对社会中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毕业生如何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须先知道用人单位目前的选才标准。研究人员利用高职毕业生回访机会,对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根据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基本职业能力需求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一共发放119份问卷,收回10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98份。以下是调查结果和对

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职业能力不仅等于职业技能,还包含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5]。

篇4:涉尘作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截至2013年度在丰台区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申报登记的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经筛查核实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制造业用人单位共144家。

1.2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主要是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等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

1.3方法

1.3.1调查方法采用原卫生部监督局统一制定的 《全国职业健康状况调查表》,以问卷方式对辖区内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后上岗,询问企业相关职业卫生负责人,获取信息。

1.3.2质量控制本次调查由该项目技术指导组认真审核调查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理可疑、错误数据。

1.4统计学分析按照国家统计局 《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的规定,对企业规模进行分类统计。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经底数筛查核实后,截至2013年底, 丰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制造业企业共144家,其中大型3家(2.08%)、中型28家(19.44%)、小型113家 (78.47%),小型企业所占比重最大。实际从业人数32 385人,其中大型企业9 215人(28.45%),中型企业13 171人(40.67%),小型企业9 999人(30.88%),实际从业人数主要集中在中型企业。丰台区不同规模企业职业人群分布见表1。

2.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情况144家企业中, 设置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企业有106家,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备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企业共有141家,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车间及班组配备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企业共有102家,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情况144家企业中,制定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计划的企业共有112家,而全部实施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计划的企业数共79家,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上一年度职业卫生培训人员为17 022人,占从业人员的52.56% 。 而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35.03,P<0.05)。小型企业的培训率最低为4 351人,占43.51%;大型企业培训率最高为5 809人,占63.04%。见表3。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注:不同企业规模比较,aP<0.05。

2.4职业卫生健康监护管理情况其中不同类型企业建立实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制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4。

3讨论

本次调查基于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原申报登记用人单位的数据,筛选和核查其中的制造业企业,结果与本区2007年专项调查[1]结果相比较,企业数减少82.37%。随着北京城南计划实施,丰台区城镇化速度加快,小中型企业以及危害严重的企业都做出了调整,通过关停转型等方式使其危害状况得到一定程度改善[2]。

在144家企业中,中型企业的职工人数以及生产工人总数最多,而小型企业中接触职业危害人数最多, 这可能是由于小型企业的工艺水平较为落后,导致其危害接触风险较高。

调查结果还显示,144家企业配备的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以中型企业的配备率最低。上一年度职业卫生培训人员中,大、中型企业培训率较高,小型企业培训率较低。同时,小型企业建立实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率也较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国家安全监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总局令第47号令)》中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应该配备专职和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并且要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是对该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负责的人员。如果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缺失,势必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的各方责任、义务和权利受到影响。通过对丰台区144家企业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丰台区存在危害的中型企业,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数量仅有25人,平均每一企业0.9人,与国内其他地区平均每一企业1.7人有较大差异[3],提示应当加强丰台区中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置方面的促进工作。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政策性都较强的工作[4],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是否有效及全面。因此, 在进行职业病防治宣教时, 应重视与企业负责人的沟通和交流,并建议设置职业卫生管理人员[5]。 此外,调查还发现,小型企业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仅为43.51%,这与国内其他地区的(34.3%)情况相类似[6]。 另外,丰台区144家企业在职业卫生健康监护管理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并实施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建立实施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管理制度,制定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设置警示标识以及劳动合同中有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除了在建立实施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差异外,其他各项的完成率均无差异。

注:不同企业规模比较,aχ2=735.03,P<0.05。

注:不同企业规模比较,精确概率χ2=检验,aP<0.05。

然而小型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率较低,这在国内其他地区鲜有报道。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是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基础工作,而相关制度建立实施的情况又直接关系到该工作能否高效、全面地完成,从而对作业场所卫生质量、 防护措施的效果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因此,建立健全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对规范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秩序、健全工作档案、完善工作统计均有实际意义。

本次调查中的大型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做得较好,得益于企业规模大,配套完善,理念成熟,从公司领导层面便得以重视。反观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有限, 只追求经济利益,节约成本,导致对职业卫生管理方面投入越来越有限,这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情况相类似[7,8], 加之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职业卫生法制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能少做就少做,能不做就不做,从而使这些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名存实亡。

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是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作, 不仅需要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以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服务和指导,更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及广大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配合。只有从领导层面引起重视,强化法律观念,才能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进而从根本上改善和提升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质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涉尘作业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表】相关文章:

单位用人情况报告06-27

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表05-13

毕业生质量调查问卷表(用人单位填)04-09

用人单位合同04-07

单位选人用人报告06-27

用人单位职工名册07-25

用人单位居住证明04-23

用人单位自查报告05-03

用人单位吸纳就业05-08

单位用人工作总结06-27

上一篇:贝壳粉涂料的施工工艺-贝壳粉涂料是什么?下一篇:雾里看花优秀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