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认定备案管理办法

2024-05-16

产品认定备案管理办法(共9篇)

篇1:产品认定备案管理办法

江西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防雷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以及中国气象局《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江西省行政区域内用于防雷工程的防雷产品。

第三条 防雷产品登记备案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国内外申请单位(含防雷产品生产企业、销售或代理商)所生产或经营的防雷产品,在江西省行政区域内使用,须进行防雷产品登记备案。

第四条 江西省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对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的监督管理,江西省雷电防护管理局具体负责办理备案手续。

第五条 申请登记备案的防雷产品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

(二)符合防雷产品的技术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各项技术性能稳定;

(三)不属于限制使用或即将淘汰的产品;

(四)系列或型号产品工业产权或专有技术权权属明确。

第六条 申请防雷产品登记备案,应提交下列资料:(—)申请单位防雷产品登记备案书面申请;

(二)《江西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申请表》(一式三份);

(三)申请单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法人)原件和复印件;

(四)申请单位的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

(五)申请登记备案的防雷产品执行的现行有效标准复印件;

(六)防雷产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七)进口防雷产品需提供相关进口许可材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入境货物通关单、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的原件和复印件);

(八)具备资质的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防雷产品抽检报告的原件及复印件;

(九)企业质量管理手册、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原件或复印件;

(十)合法、有效的防雷产品质量保险合同复印件。

第七条 国外申请单位按第八条要求提交中英文对照申请资料。

第八条 登记备案的程序:

(一)申请单位向江西省气象主管机构提出防雷产品登记备案书面申请;

(二)申请单位填写《江西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

(三)江西省气象主管机构组织专家,对申请防雷产品登记备案单位所提供的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查(企业应提供相关原件予以核对),必要时可到现场核查或对其备案的防雷产品随机抽样送检,并做出核查意见;核查合格的,发放防雷产品登记备案证书,并向社会公告;

(四)登记备案应自申请单位提交完整的申请材料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不符合登记备案条件的防雷产品,江西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在十五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原因;

(五)申请单位法人代表签署《江西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法律责任书》。

第九条 江西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的前三十日内,申请单位应向江西省气象主管机构提出延期申请。经江西省气象主管机构复审合格,予以延期,并向社会公告。

第十条 对备案登记超过有效期或因其它原因需重新登记备案的,按本办法重新登记备案。

第十一条 申请单位生产新产品系列或型号、使用新的注册商标、更换产品名称的,应按要求重新申请登记备案。

第十二条 已取得江西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证明的单位应把好产品质量关。对达不到技术要求的防雷产品,应采取产品召回措施,确保产品使用安全。

第十三条 未经江西省气象主管机构登记备案的防雷产品不得在江西省行政区域内销售、使用。

第十四条 取得江西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证书的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接受江西省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已取得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的申请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江西省气象主管机构根据其造成的危害程度,给予警告或撤销其防雷产品登记备案的证书,并向社会公告;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通过弄虚作假,伪造文件、资料取得江西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证书的;

(二)涂改、伪造江西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证书的;

(三)出借、出租或转卖江西省防雷产品登记备案证书的;

(四)登记备案后,发现使用的产品存在缺陷,又不按要求及时进行整改的。

第十六条 在江西省行政区域内擅自销售、使用未经江西省气象主管机构登记备案的防雷产品,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负责防雷产品备案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造成不良影响,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江西省气象主管机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江西省气象主管机构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日起施行。

篇2:产品认定备案管理办法

制度

本制度由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邓炜律师团队协助起草,如您对完善本制度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发送邮件至wei.deng@dentons.cn

XX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产品登记备案管理与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XX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基金登记备案工作,及时按照监管规定报告公司日常投资运作的重要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法律文件及相关监管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包括发行预备案及产品成立备案、定期事项报送、重大事项报送三部分内容。(公司XX部门)须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及时进行产品发行成立备案,并对公司及产品信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更新,保证本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及时准确地向中国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和信息更新。

第三条 公司对各类报送事项采取三级复核检查机制。经办人需在协会规定的时点内录入信息,并保证信息的准确、完整;一级审核为经办人的备份人,负责对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复核;二级审核为该业务条线的负责人,负责对信息的准确性做进一步审核,三级审核为备案总负责人,负责对信息及备案进行全局把控。

第二章产品成立备案

第四条 本公司产品募集完毕后20个工作日内,(公司XX部门)应通过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系统进行备案,向基金业协会报送以下基本信息:

(一)主要投资方向及根据主要投资方向注明的基金类别;

(二)基金合同、公司章程或者合伙协议。资金募集过程中向投资者提供基金招募说明书的,应当报送基金招募说明书。以公司、合伙等企业形式设立的私募基金,还应当报送工商登记和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

(三)采取委托管理方式的,应当报送委托管理协议。委托托管机构托管基金财产的,还应当报送托管协议;

(四)基金业协会规定的其他信息。

第五条 如公司存在公司型基金自聘管理团队管理基金资产的情况,该公司型基金在作为基金履行备案手续同时,还需作为基金管理人履行登记手续。

第六条 如果存在备案材料不完备或者不符合规定的情况的,(公司XX部门)应当根据基金业协会的要求及时补正。

第七条 私募基金完成备案后,(公司XX部门)应继续完成开立证券相关账户的工作。

第三章重大事项报告

第八条 公司发生以下重大事项的,(公司XX部门)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向基金业协会报告:

(一)公司的名称、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更;

(二)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执行事务合伙人发生变更;

(三)公司发生分立或者合并;

(四)公司或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五)公司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

(六)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九条 公司旗下基金运行期间,发生以下重大事项的,(公司XX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向基金业协会报告:

(一)基金合同发生重大变化;

(二)投资者数量超过法建法规规定;

(三)基金发生清盘或清算;

(四)私募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发生变更;

(五)对基金持续运行、投资者利益、资产净值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事件。

第十条(公司XX部门)作为公司对外系统报送的负责部门,应加强与业务部门、行政部门的联系,在变更事项发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登记备案系统中更新公司、高级管理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有关信息、所管理私募基金的投资运作情况和杠杆运用情况,第四章定期事项报送

第十一条(公司XX部门)应当于每个会计结束后的4个月内,向基金业协会报送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告和所管理私募基金投资运作基本情况。第十二条(公司XX部门)应当在每月结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更新所管理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相关信息,包括基金规模、单位净值、投资者数量等。

第十三条(公司XX部门)应当在每季度结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更新所管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非证券类私募基金的相关信息,包括认缴规模、实缴规模、投资者数量、主要投资方向等。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制度由(公司XX部门)负责制定、修订与解释,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篇3:产品认定备案管理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企业申请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适用本办法。外省企业申请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 应当出具所在地省级墙体材料革新主管部门的相关证明材料, 参照本办法执行。

本办法所称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 是指对符合《江西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的产品及其生产规模、工艺和技术装备等进行认定。

第三条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以下称省工信委) 负责全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和监督管理;江西省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 (以下称省墙革办) 具体承担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和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

各设区市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初审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经省工信委认定和公布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及其生产企业, 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享受税收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等优惠政策。

第五条 申报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 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产品质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 产品符合《江西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要求;

(二)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能独立计算盈亏;

(三) 所用原料来源稳定、可靠, 数量及品质满足相关要求, 开采矿产资源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 应当取得相应行政许可;

(四) 符合环保要求, 不产生二次污染。

第六条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由企业自愿申报, 所在设区市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初审, 省墙革办审核, 省工信委审定。

第七条 申报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的企业, 应当向当地设区市新型墙体材料管理机构提供如下申报材料 (一式三份) :

(一) 申请认定报告 (包含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生产工艺及流程图和厂房布置示意图, 主要生产设备、电子配料系统及产品质量检测仪器的名称、型号和数量等内容) 和《江西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申报表》;

(二)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 具有法定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型式检测 (验) 报告和热工性能检测报告 (轻质墙板产品除外) , 采用矿产资源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须提供采矿许可证, 利废产品须提供废渣掺量报告;

(三)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环保合格证明;

(四) 经法定机构审计的申报项目财务报表, 含资产负债表和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 (首次申请认定企业提供投产以来的报表, 续报企业提供最近六个月的报表) , 并附生产性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的发票;

(五) 产品说明书 (含企业组织生产执行的产品标准, 产品商标或标识、代码, 产品合格证及其建筑设计构造图集号、施工规程 (规范) 标准号等) ;

(六) 首次申请列入《江西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的, 应当提供具有工程咨询资质单位编制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七) 企业厂区、车间和主要生产设备设施的照片。

以上第 (二) 、 (三) 、 (四) 项申报材料提供复印件, 应当由初审单位核验原件后复印并加盖初审单位公章。

第八条 省墙革办组织相关部门及行业专家, 组成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委员会, 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认定条件, 对申报认定的产品进行审查认定。

省墙革办根据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委员会的审查结论以及对申报认定产品情况的核实结果, 提出认定审核意见报省工信委审定。

第九条 每年的4月和10月, 设区市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组织对申报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的企业进行初审, 符合条件的, 在4月和10月底前集中行文上报省墙革办;不符合条件的, 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每年的5月和11月, 省墙革办组织对设区市申报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材料进行审查, 符合条件的, 提交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委员会审查认定;材料不符合条件的, 退回初审单位。

第十条 省工信委对审定合格的新型墙体材料认定产品予以公告。自发布公告之日起10日内无异议的, 由省工信委颁发《江西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 并在《江西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中予以公布。

第十一条 申报单位对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委员会的认定审查结论有异议的, 可向其提出重新审议,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委员会应予受理。

第十二条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有效期为两年, 期满前三个月可重新申请认定。

第十三条 各级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应加强对认定产品的监督管理, 每年应对认定产品及其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获得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的企业, 应当严格按照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的条件组织生产, 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统计报表, 按期向当地设区市新型墙体材料管理机构上报新型墙体材料的统计资料和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第十五条 获得《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的企业, 因故变更企业名称或者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等, 应当向设区市新型墙体材料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设区市新型墙体材料管理机构根据认定条件提出是否保留其认定资格的意见, 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省墙革办审核。

经省墙革办审核, 仍符合认定条件的, 报请省工信委换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不符合认定条件的, 报请省工信委取消其认定资格, 收回《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 并予公告。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 有权检举揭发通过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资格和优惠政策的行为。

篇4:产品认定备案管理办法

[关键词] 产品缺陷 产品责任法 严格责任

中图分类号:D971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3-0032-0 5

美国关于产品缺陷的定义及其分类

近代工业革命后,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日益复杂的产品大量出现,由产品缺陷 造成的事故也不断上升。为了保护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极力避免对企业经营者和产品制造者 的责任,近代法院往往采取“契约关系”原则来限制受害人可能对产品缺陷提起的诉讼。现 代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消费者所处的消费环境日益复杂,尤其是那些技术含量高、性能 复杂的产品对消费者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够成了巨大的潜在的威胁。并且,在现代社会经济中 ,消费者相对于生产者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传统的过失侵权责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 要求。为了加强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保护,就出现了严格责任制度。在追究产品责任 的过程中,美国的产品缺陷理论值得借鉴。

产品缺陷认定是产品责任法的核心问题之一。产品责任的追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产品是 否存在缺陷。关于产品缺陷的认定,各国(地区)法律表述并不一致,在国际产品责任法中 ,美国产品责任法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美国《第二次侵权法重述》第402 A节规定“销售 任何对使用者或消费者或其财产有不合理危险的缺陷产品,应对由此引起的最终使用者、消 费者人身伤害或其财产的实际损失负责”。缺陷状态就是最后的消费者根本不期望的状态, 这种状态对他会构成不合理的危险。不合理危险是指普通消费者认为仅凭对商品及其特征的 一般知识了解不到的危险。[1]凡从事产品销售或分销业者的经营活动,销售或分 销缺陷产品,应对该缺陷所造成的人身或财产损害承担责任。

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将缺陷分为:制造缺陷、设计缺陷、说明或警示缺陷。如果产 品背离其涉及意图,即便在制造和销售该产品的过程中已尽到所有可能的谨慎,则可以认定 该产品存在制造缺陷。当产品之可遇见的损害风险,能够通过销售者或其他分销者,或者他 们在商业批发销售链中的前手的更为合理的产品设计加以减少或避免,而没有进行这样的合 理设计而使得产品不具有合理的安全性能,该产品则存在设计缺陷。当产品之可预见的损害 风险,能够通过销售者或其他分销者,或者他们在商业批发销售链中的前手提供合理的使用 说明或者警示而加以减少或避免,而没有提供这样的使用说明或警示使得产品不具有合理的 安全性能,则该产品存在缺乏使用说明或警示的缺陷。[2]

美国产品缺陷的判断标准及产品责任法的新发展

1.美国产品缺陷的判断标准

(1)制造缺陷的判断标准。在美国的产品责任法中,制造缺陷的判断标准是相对容易确定的 ,可以根据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第104条(A)款的规 定来判断,即产品脱离制造者控制时,在一些重要方面不符合制造者的设计说明书或性能标 准或不同于同一生产线上生产出的同种产品,只要属于上述标准之一的情况就可判定其为制 造缺陷。制造缺陷的判断可以基于消费者的合理期待。根据消费者合理期待标准对制造缺陷 进行判断,所需要探询的是,产品的安全是否与一个合理的消费者所期待的安全相一致;如 果答案是否定的,产品就是有缺陷的。由于对合理的消费者期待提供保护是对缺陷产品的生 产者施加严格责任的基本理由之一,消费者合理期待标准在产品责任案件中曾经一度得到广 泛的应用,但由于该标准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或者说不确定性,目前受到法官和学者越来越多 的的批评和 质疑。[3]目前,许多法院在绝大多数的制造缺陷案件中已经避开适用消费者的合 理期待作为判定责任的标准。对于消费者期待标准是一个主观标准还是客观标准问题,第40 2A条规定、评论和多数 学者的观点以及司法实践均倾向于将其理解为客观标准,即根据一般消费者对产品的合理期 待来判断缺陷是否存在。在审理具体案件中,由于法官个人特质的影响,使其在运用这一标 准时很难不带有主观色彩。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美国一些学者倾向于采用成本利益分析标准 来判断缺陷。该主张在《产品责任示范法》中有所反映。[4]对制造商的产品制造 缺陷严格责任,能够使制造商在产品的安全方面有更多的投入。有意识地选择对质量监控投 入的程度,预先估计即将进入市场的缺陷产品数量, 使得他们对其行为产生的损害的数量加以考虑,从而规范制造商的行为。

(2)设计缺陷的判断标准。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第104条(B)款对设计缺陷的规定是:“为了确定产品设计上存 在不合理的不安全性,审理事实的法官必须认定:产品在制造时即存在造成原告损害或类似 损害的可能性,这类损害的严重性在价值上超过制造商为设计能够防止这类损害的产品所承 受的负担,以及替代设计对产品实用性的相反影响。”判断产品设计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两个 标准:即消费者期望标准和成本收益标准。

消费者期望标准以一般消费者的期待为标准来评价产品的安全性,考虑 是否具有作为消费者的买主所期待的安全性能、质量或指示、警告。如果产品不符合消费者 的安全期望,就可断定构成产品设计缺陷。消费者期望标准更容易使法院从直觉或共同经验 出发作出裁决,因此有时被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判断设计缺陷的方法,因而在实践中被广 泛使用。

成本收益标准。在美国,法官和法学家通过比较使产品更安全以避免可能的事故所需的设计 成本与这种设计可避免的损失,来确定制造商的严格责任。通过对产品的有用性与危险性的 比较,检查是否采取了安全确保措施,以判断产品是否存在安全缺陷。成本是避免事故的所 需成本,效益是避免事故而产生的效益。成本利益分析所包含的逻辑是:按照市场效 益的原则,支付较大的成本以避免较小的损失和拒绝支付较小的成本去避免较大的损失都意 味着资源的浪费,也不符合法律所追求的目标。这种借助定量的经济分析来判断法律责任的 方法,启发一些学者去寻找那些用以确定产品责任的各种因素,然后用成本利益分析方法加 以衡量,从而确定产品是否具有缺陷。

(3)警告缺陷的判断标准。警告缺陷的判断标准是制造商是否对他所知道的或他理应预见到的任何使用者提供与其产品 有关的危险的替告。这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警告义务的对象。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应当得 到警告。二是警告的程度。警告应当明显醒目、恰当充分。

2.美国产品责任法的新发展

如前所述,在国际产品责任法中,美国产品责任法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在其历史发展中, 出现了几次重大突破,它们不仅是美国产品责任法日益成熟的重要标志,而且对世界其他国 家产品责任法的产生、发展均有重要影响。

篇5:产品认定备案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证券公司私募产品备案行为,促进证券公司私募业务规范发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的监管规定、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规范》、《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规范》、《证券公司柜台交易业务规范》等自律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证券公司发行、承销或代销私募产品,应当根据本办法备案。

前款所称私募产品包括:

(一)根据监管规定、自律规则由协会备案的私募产品;

(二)证券公司通过协会专业评价申请设立的私募产品;

(三)证监会或协会认为需要备案的其他私募产品。证监会规定必须审批的私募产品,应按规定报批。证监会未明确审批或备案的私募产品,应事先申请协会组织的专业评价。

第三条

中证资本市场发展监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 下简称市场监测中心)负责私募产品的备案和日常管理。

市场监测中心根据公平、公正、简便、高效的原则实施证券公司私募产品备案工作。

市场监测中心接受备案不能免除证券公司真实、合规、准确、完整地及时披露私募产品信息的法律责任。

接受备案不代表市场监测中心对私募产品的投资价值及投资风险做出保证和判断。投资者应当自行识别私募产品的投资风险并承担投资行为可能出现的损失。

第四条

证券公司应当对其发行、承销或代销的私募产品备案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证券公司应当健全内部审核和问责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配合备案检查及对违反私募产品备案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第二章 备案程序

第五条

证券公司开展私募业务,应当在私募产品的发起设立、变更、展期、清算或清理等环节,按本办法规定向市场监测中心备案。

证券公司设立子公司开展私募业务的,由其子公司根据本办法履行私募产品备案责任。证券公司应当对其子公司备案行为加强管理。

第六条

证券公司应当于发行、承销或代销私募产品后5日内,将产品的发行、承销或代销情况、产品说明书、重 要合同文本、风险揭示和合规总监审查意见等相关材料,报市场监测中心备案。

首次发行、承销或代销一类私募产品的,还应当将投资决策、会计核算、风险控制、合规管理、投资者适当性等业务制度报市场监测中心备案。

第七条

私募产品存续期内发生变更或存续期满需要展期的,证券公司应当于变更或展期后5日内,将变更或展期情况报市场监测中心备案。进行变更或展期时,证券公司应当按有关规定做出合理安排,不得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

第八条

私募产品到期后不再展期的,证券公司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对私募产品进行清算或清理,并在10日内将清算或清理结果报市场监测中心备案。

第九条

【备案方式】证券公司应当指定专人通过市场监测中心私募产品备案管理系统以电子方式报送备案材料。

证券公司提交备案材料完备且备案材料符合要求的,市场监测中心应自受理之日起10日内予以备案确认,或出具备案确认函。

备案材料不完备或不符合规定的,市场监测中心应自受理之日起10日内,一次性告知证券公司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证券公司按照要求补正的,市场监测中心应自受理补正材料之日起10日内予以备案确认。

第十条

市场监测中心应按规定对已完成设立备案的 私募产品配发备案编码;对已清算或清理的私募产品注销备案编码。

第十一条

市场监测中心应在协会网站或其认可的其他网站上公示私募产品备案确认情况。

第三章 备案审查

第十二条

市场监测中心应建立私募产品备案材料审查制度和工作流程,重点对私募产品备案材料的完备性、合规性、投资者适当性和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审查。

第十三条

市场监测中心对备案材料的完备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查,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备案材料要素是否齐全,签章是否清晰完整;

(二)私募产品是否符合证监会、协会和市场监测中心的相关规定;

(三)合规审查意见。

第十四条

市场监测中心对私募产品投资者适当性进行审查,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证券公司是否已按照法律法规及自律规则要求建立和执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二)投资范围是否适当,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与私募产品的风险是否匹配;

(三)风险揭示或营销推广材料是否客观、准确,是否符合产品的实际情况。第十五条

市场监测中心对私募产品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审查,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是否对信息披露的内容、披露方式、披露责任以及信息披露渠道等做出具体安排;

(二)是否有明确的信息披露义务人;

(三)信息披露义务人是否已承诺真实、合规、准确、完整地及时披露私募产品的相关信息,保证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第十六条

市场监测中心认为必要时,可以通过约谈私募产品相关业务负责人及合规负责人、专家评审、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备案材料进行核查。

第十七条

私募产品备案材料不符合规定需进行整改的,市场监测中心应在受理备案材料10日内通知证券公司暂停相关私募产品运行,并要求证券公司在5日内限期整改。

证券公司限期整改后,可重新申请备案,经审查符合规定的,市场监测中心应在10日内予以备案确认。

证券公司在限期内未完成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规定的,市场监测中心应在整改期满或收到整改材料后2日内叫停相关私募产品,证券公司应立即依照有关规定予以清理。

第四章 备案管理

第十八条

证券公司、私募产品托管机构应当按月和 年编制私募产品业务报告和托管报告,每月结束1周内或结束2个月内报市场监测中心。

第十九条

私募产品存续期间,发生对私募产品持续运行、客户利益、资产净值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证券公司应当于2日内报市场监测中心。

第二十条

证券公司私募产品存续期间,受到私募产品交易场所、登记结算机构处罚的,应在收到处罚决定后1日内向市场监测中心报告。

私募产品托管机构发现证券公司在私募产品运行期间,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协会自律规则行为的,应在发现后1日内向市场监测中心报告。证券公司应督促托管机构履行报告义务。

第二十一条

已备案私募产品存续期间,市场监测中心可以对证券公司私募产品备案事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现场检查,证券公司及相关托管机构应予配合。

第二十二条

证券公司出现私募产品未按规定时间备案、备案不符合本办法规定、备案材料与真实情况不符、多次出现备案不及时或备案材料不完备、不配合现场检查等情形的,市场监测中心可视情节轻重对其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一)约谈;

(二)警示;

(三)要求整改;

(四)在最长一个月的时间内暂停受理备案申请;

(五)关闭备案窗口。

市场监测中心在采取上述

(四)、(五)项措施时,应报告证监会,并通报证券公司所在地证监局。

情节严重的,市场监测中心应建议协会对其采取自律惩戒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

第二十三条

市场监测中心在采取暂停受理备案申请或关闭备案窗口的管理措施期间,证券公司不得继续运行未给予备案确认的私募产品或者发起设立新的私募产品。违反规定的,市场监测中心应及时移送监管部门处理。

第二十四条

市场监测中心应当妥善保管私募产品备案信息,建立与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相关自律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市场监测中心可以针对不同的私募产品制定备案指引,备案指引与本办法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六条

其他机构开展私募证券业务的,比照本办法办理。证监会或协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规定的“日”是指工作日,不包含法定节假日。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协会负责解释、修订。第二十九条

篇6:测绘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

国测科发[200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主管部门,局所属有关单位,有关企事业单位:

为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国发[2007]30号),加快事关测绘事业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测绘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我国测绘科技自主创新与跨越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3号)的有关规定,现将《测绘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国家测绘局。

国家测绘局二〇〇九年十月十日

测绘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国发[2007]30号)、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科发计字[2006]539号)等文件精神,组织开展测绘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工作,鼓励开展自主创新,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测绘自主创新产品(以下简称“新产品”)是指促进测绘事业发展,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程度高、技术水平先进、应用前景良好的产品。

第三条 国家测绘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负责测绘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和监督等工作。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科学的原则组织开展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并发布《测绘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以下简称《产品目录》)。对列入《产品目录》的产品推荐进入《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第四条各级测绘部门和单位用财政性资金进行政府采购时,应优先购买列入《产品目录》的产品。其中,对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并需要重点扶持的或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可以由各级测绘部门和单位进行订购或首购,并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相关产业化政策中给予重点支持,以引导全社会支持测绘自主创新产品的发展。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五条 测绘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遵循自愿申请的原则。凡持有新产品的在中国境内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均可申请认定。

第六条 申请认定的产品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

(二)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权益状况明确。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指我国的权利人具有独立支配权或相对控制权的知识产权,即我国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所依法拥有的、可以独立地行使知识产权各项权能的知识产权,或虽然不拥有所有权,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可以独立行使知识产权各项权能,并能不受他人制约地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知识产权。自主知识产权的来源方式主要包括:自主研发或设计;受让或受赠;企业并购或重组;获得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

(三)产品创新度高。掌握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或应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对原有产品有根本性改进,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或在国内外率先提出技术标准;产品技术先进,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四)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市场前景或能替代进口;

(五)列入国家或测绘科技计划的产品、获国家或测绘科技奖励的产品、在国家测绘局组织的软件测评中获得推荐的软件产品或通过国家测绘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的产品,将优先认定为测绘自主创新产品。

第三章 申报和认定程序

第七条 凡申请认定测绘自主创新产品的单位,按要求向国家测绘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提出申请,填写《测绘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申请表》(详见附件),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工商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副本或营业执照复印件;事业单位登记证书;

(二)说明产品知识产权状况的证明材料(凡属于联合申报或多个单位共同享有知识产权的,必须提交与产品技术归属及权限有关的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授权、合作生产、合作开发的合同或协议);

(三)说明产品自主创新水平的证明材料(鉴定证书或其他相当的技术证明材料,属专利技术的产品需附专利证书,获奖产品需附获奖证明);

(四)产品采用标准证明;

(五)辅助材料(对申请表和必备材料未充分说明的情况作进一步说明,有利于了解情况,申报单位可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选择提交),一般包括:

1.若有环境污染的项目,需提交产品环保达标证明;

2.若属中外合资,应附股比说明;

3.生产规模、产品进入市场的证明材料(销售合同,销售发票);

4.出口产品须提交出口证明;

5.获得国家或省级部门立项支持的证明、主要用户报告等有效证明;

6.国家测绘局组织的产品测评的推荐证明。

第八条 国家测绘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组织产品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产品申报材料进行审查与评价,必要时可进行现场考察或要求申请单位进行陈述和答辩。

第九条 国家测绘局对经专家评审通过的产品进行审定,并通过国家测绘局官方网站和《中国测绘报》等媒体向社会公示三周。

第十条 对公示无异议的产品,国家测绘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将其列入《产品目录》,在国家测绘局官方媒体上向社会公布,核发《测绘自主创新产品认定证书》。

第十一条 被认定的测绘自主创新产品有效期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分为2-3年。有效期内,若产品状况发生变化,被授予单位应及时向国家测绘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报告。对不再符合认定条件的产品,将取消其测绘自主创新产品资格,并收回认定证书。有效期满,被授予单位可再次申请认定,但应在有效期截止前三个月提出。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国家测绘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负责对申请单位和参与认定工作的人员实施监督管理:

(一)产品认定结果及参与产品认定工作的相关部门和机构接受全社会监督。对于有异议的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可向国家测绘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申述,国家测绘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根据情况进行调查或组织复议,并反馈调查结果;

(二)申请单位提交的各种材料应真实可靠。在测绘自主创新产品申报认定过程中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采取其它欺诈手段骗取测绘自主创新产品证书的,由国家测绘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撤消其认定证书,从《产品目录》中删除并予以公告,三年内不再受理该单位的测绘自主创新产品申请;

(三)经调查发现参与评审的专家在评审过程中泄漏认定产品的技术秘密、非法占有申请单位的科技成果或在认定工作中弄虚作假、出现重大失误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取消其评审专家资格。

第十三条 建立测绘自主创新产品进入市场后的跟踪考核和评估机制,对产品质量存在重大缺陷和问题的,取消其自主创新产品资格。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国家测绘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负责解释。

篇7: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办法

(一)属于国家和省颁布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产品。

(二)产品的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

(三)产品生产技术是成熟的(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视为技术成熟:已通过鉴定的;获得发明专利的;经法定部门检测合格的;已得到用户认可的;有正式技术引进合同的)。

(四)产品生产原料及技术装备有保障,已投入或近期内能投入批量生产。

(五)产品市场广阔,经济效益显著。

(六)必须通过法定部门批准方可生产的产品,须获得法定部门的正式批准。第四条 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程序:

(一)凡申报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须提交书面申报材料,报所在省辖市科委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管委会)。

(二)市科委、高新区管委会审查、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报科技厅。

(三)科技厅根据本办法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

篇8:产品认定备案管理办法

一、案情简述

2009年9月24日, 昆山纯高将持有的“昆山·联邦国际”项目土地及在建工程的收益权作价6.27亿设立财产权信托。昆山纯高将标的资产设立抵押担保, 并有相应保证人提供连带责任担保。由于房地产交易中心不接受《财产权信托合同》作为主合同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故双方于同日另行签署了一份《信托贷款合同》, 并以此作为主合同并签署《抵押协议》而办妥基础资产的抵押登记。2012年9月贷款期届满, 昆山纯高未能履行还本付息的义务, 安信信托在多次交涉无果后, 最终将昆山纯高告上法庭, 起诉的理由为信托贷款合同纠纷 (以备案的合同为准) , 要求昆山纯高公司返还贷款本金1.284亿元以及高达5385万余元的违约金 (含利息、违约金、罚息和复利) 。但昆山纯高辩称其持有的《财产权信托合同》才是合法有效的合同, 双方的纠纷应为资产收益权信托纠纷, 根据《财产权信托合同》的约定, 罚息仅有1000余万元。

二、合同是否存在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

虽然我国的合同法奉行合同自由原则, 即当事人可自由协商确定合同的内容, 但是当事人的自由不能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在判断是以备案合同为准还是以持有合同为准时, 需要先考察备案合同和持有合同是否存在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如果有其中某一个合同存在此种情况则可以认定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部分无效, 相应的该部分则以另一个合同为准。

本案安信信托在《贷款合同》中另行约定了贷款利率, 该利率高于原告向案外投资人兑付的收益率, 相当于原告利用案外投资人的资金放贷为自己谋取利差, 这种行为违反了《信托法》第26条之规定:“有关受托人除依照本法规定取得报酬外, 不得利用信托财产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规定相悖。违反前款规定, 利用信托财产为自己谋取利益的, 所得利益归入信托财产。”另外, 《信托贷款合同》通过利息、罚息、违约金、复利累加高达年利率40%左右, 违反了法律关于利率的规定。因此, 《信托贷款合同》存在违法的情形。

三、当事人意思表示之判断

意思表示是指行为者向外部表示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的行为, 是法律行为的最核心要素。意思表示由效力意思、表示意思和表示行为构成。效力意思, 是意思表示人欲使其表示内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内在意思要素。而表示行为, 是用以表达行为人内在意思的方式。通过表示行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即为表示意思。也就是, 由表示行为将内在的要表达的效力意思变为外在的表示意思。当表意人的表示行为真实地反映了其内心的效力意思时, 则称为意思表示真实 (1) 。这可以从合同是否与当事人的实际行为和其他相关文件是否一致来判断, 一般以与实际行为和其他文件更为符合的合同为作准合同。

(一) 从实际发生的事件来看

首先, 从时间顺序来讲, 双方均认可, 《财产权信托合同》签订在先, 《信托贷款合同》签订在后;其次, 信托的设立、投资人资金的募集, 都具有公示效力, 且已履行完毕, 这些活动都是以《财产权信托合同》为依据进行的;第三、在支付2.15亿元的特种转账借方传票摘要中亦分别载明支付信托优先受益权转让款、优先受益权转让款。第四、在建工程抵押以登记为生效要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七条规定:“以依法获准尚未建造的或者正在建设中的房屋或者其它建筑物抵押的, 当事人办理了抵押登记, 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抵押有效”, 在建工程抵押登记生效。在办理登记的过程中, 房管局以“信托合同结构复杂、权利义务不清晰, 难以用于办理抵押登记”, 拒绝以此为基础办理抵押登记。而办理登记是抵押生效的必要条件, 所以原告与被告就不得不通过签订《信托贷款合同》以达成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目的。因此, 从实际发生的事件来看, 《财产权信托合同》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

(二) 从文件一致性考虑, 《财产权信托合同》应为有效合同

《财产权信托合同》与《信托贷款合同》均提及《资金监管协议》。但是, 《资金监管协议》仅提及《财产权信托合同》, 没有提及《信托贷款合同》。从整个项目所有文件一致性来看, 应认定《财产权信托合同》为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四、小结

合同的本质在于当事人意思一致, 判断合同有效, 其实就是判断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对于备案合同与持有合同出现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时, 不能一概而论的是以备案合同为准还是以持有合同为准, 要结合合同的生效要件, 根据具体情况, 是否存在违法法律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 当事人的实际行动以哪个合同为准, 与其他的书面文件是否具有一致性, 出现两个合同的情况当事人是否有过错, 以此来判断哪个合同才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

参考文献

[1]国家法官学院案例开发研究中心编.中国法院2013年度案例:合同纠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3.

[2]吴江水.完美的合同:合同的基本原理及审查与修改 (增订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3]王利明, 房绍坤, 王轶.合同法 (第4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4]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安信信托诉昆山纯高营业信托纠纷一审判决书[Z]. (2012) 沪二中民六 (商) 初字第7号, 2013-06-07.

篇9:产品认定备案管理办法

扬州市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的监管,防止不合格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用于市区建筑工程,确保民用建筑工程质量和节能效果,根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扬州市民用建筑节能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管理办法》和国家住建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关于加强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建科〔2008〕147号)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市区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工作由扬州市城乡建设局负责,具体委托扬州市墙体材料改革与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墙改节能办)组织实施。

通过备案审查的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颁发《扬州市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证书》(以下简称《备案证书》),由市墙改节能办在相关网站定期公布。《备案证书》由扬州市城乡建设局统一印制、发放和管理。

第三条 取得《备案证书》的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方可在市区民用建筑工程中使用。使用未经备案的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的,不予返退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对达不到节能标准要求的,不予验收通过,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市区范围内生产、销售、使用的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各县(市)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 备案范围及申报程序

第五条 须备案的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是指有国家和行业产品质量标准,有相应的应用技术规程,并和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验收的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包括:

1、外墙保温系统(含墙体自保温系统);

2、楼屋面保温隔热材料;

3、节能门窗、玻璃幕墙;

4、建筑外遮阳;

5、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系统;

6、其他须备案的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

第六条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按《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有关规定执行,不适用本办法。

第七条 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实行会办制度。申请备案的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生产企业,应向市墙改节能办提出备案申请,提交申报材料。申报材料由市墙改节能办负责初审,符合要求的,由市墙改节能办集中提交市城乡建设局会办;不符合要求的,自收到申报材料5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单位,退回申报材料。

第八条 会办会每两月召开一次,召开时间为双月的最后一周。会办会审查通过的,颁发《备案证书》,审查不通过的,自会办会后3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单位,退回申报材料。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九条 申请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的生产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生产工艺、设备先进,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市资源环境特点,有足够的供货能力;

(三)有健全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四)有与产品生产相适应的经过专业培训,具有上岗证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五)有满足生产要求的产品出厂检测试验室;

(六)有相应的生产和施工资质。

第十条 申请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企业须提供下列资料:

(一)扬州市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申请表;

(二)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

(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ISO9000认证证书等);

(四)本地生产企业提供省内具有规定资质的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有效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外地生产企业须提供所属行政区域内设区市以上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有效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五)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和试验室设备清单;

(六)产品质量检验员岗位资格培训证书;

(七)主要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照片;

(八)外地生产企业尚须提供当地设区市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认定)证明。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备案证书》不得擅自印刷、涂改、倒卖、租借、转让,申报单位不得虚报、瞒报,违者取消《备案证书》,并予以公示。

第十二条 《备案证书》有效期一年,在有效期满30个工作日前,备案企业应向市墙改节能办提出审验换证申请,经审验合格给予换发新证。凡不按期申报审验换证的企业,按自动放弃处理。

第十三条 市墙改节能办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备案材料和产品的日常监督管理,对在我市生产和销售的备案产品每年抽检面不应小于50%。抽检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责令生产企业限期整改,并在扬州市城乡建设局网站上通报。

第十四条 取得《备案证书》的生产企业,其生产规模、生产场所、产品品种、生产工艺及设备有所变更时,须进行重新备案。企业法人、经营者等发生变更或终止经营时,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手续。

第十五条 已取得《备案证书》的,有下列情况之一将注销其《备案证书》,并向社会公布:

1、连续两次抽检不合格的;

2、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

3、涂改《备案证书》以及将《备案证书》转让他人使用的;

4、提供虚假材料取得《备案证书》的;

5、无故拒绝质量抽检的;

6、有效期满后未按期申请年审换证的。

凡注销《备案证书》的企业,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一年内,不予重新申报备案。

第十六条 备案管理工作要求规范操作,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公正廉洁,不得滥用职权、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不得向企业收取任何备案管理费用。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暂行办法由扬州市城乡建设局负责解释。

上一篇: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下一篇:公司企业总经理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