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4-04-23

法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共8篇)

篇1:法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法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法官与普通人一样,脱掉那身法官服,也会回归凡人的本性,有恐惧、有牢骚、有生活的压力,有职业的竞争,有人际的困惑。特别是职业的规范给他们带来更多普通人体会不到的精神与心理压力。不要小看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如不及时疏导和治疗,就会影响到公正审判、廉洁办案。

一、法官心理压力的具体表现

作为承办全国80%以上一审案件的基层人民法院的法官,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交互作用下,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据报载,05年底,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以问卷、座谈以及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基层法院法官的心理压力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高达52.6%的法官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法官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疲劳或压抑心理症状。不少法官感觉工作压力过大,工作频率过快,工作要求过严,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因担心出现差错而时时如履薄冰,常常处于一种“案未结、心难安、情难稳”的压抑状态,时间一长有疲劳感和厌倦感。

(二)是不平衡心理症状。有的法官认为法官与公安等其他政法部门人员相比,要求更高、管理更严、责任更重、工作更累,但在有关待遇方面则是地位偏弱、经费偏少、工资偏 低、条件偏差,如公安警察有警衔级别津贴,而法官级别已评定多年却至今没有津贴,觉得自己吃了亏。

(三)是浮躁心理症状。极少数法官不满现状,羡慕党政领导机关干部提升机会多、晋升快、办事方便,不能安心工作。

造成这些心理问题虽有多方面原因,但长期的工作压力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或许更为直接和普遍,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法官心理压力的成因

法官职业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如社会地位较高,工作责任较大,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等等,与之相应,法官职业压力的形成原因也有一定特殊性。笔者在基层人民法院工作多年,根据多年法院工作及对法官的了解,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成因:

(一)来自法院内部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工作强度大。

近年来,法院受案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就我们滨江法院而言,每年的案件都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而审判一线的人员并没有因此增加,审判业务庭连最基本的一个合议庭也不能组成,“案多人少”问题相当突出,由此引起的压力自不待言。职业要求日益提高、工作难度不断增加。社会进步使司法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对司法人员的要求也急剧提高。同时,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新类型案件不断出现,案件难度不断增加。如近年来涉及劳动合同、物业管理合同、医疗服务合同的案件大量涌现,此类案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而有关的法律规定相对空白或不够完善,造成办案的难点。面对不断出现的法律漏洞,法官在断案中不断经历着挑战,必然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目前我国司法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加强。对法院的监督包括法院内部监督和外部的监督。在尊重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加强监督力度,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但对法 2

官而言,必然增加压力。而一些不恰当、不合适、甚至是越位、违法的监督,如对正在审理案件的过多干预,势必增加法官的心理负担。

(二)是来自法院外部的压力。

《法官法》赋于法官在依法行使职权中享有豁免权。可是在现实中不尽人意,法官要承受着来自各方面、各个层次的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法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经常面临被免职、名誉受损、身体受伤害等危险。如陕西省富平县法院法官王亚光,因为“抗上”而被免职,至今在家待岗七年;河北省卢龙县法院前院长贾庭润,因为不按“上面”的意思定案,被免去院长职务,赶出法院。经最后证实,他们都无愧于法官的职业,却因此而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伤害。从表面上看,这只是及个别人的问题,但已足够让其他法官觉得上审判台就像上战场一样真枪实弹。一旦审到“关系案”,法官就要权衡再三,甚至夜不能寐,这个时候,法官就需要心理治疗了。此外法官在执业过程中,常被拉出来评头论足,如行风评议、创满意评选等。而法官在自己的司法活动遭受公众的误解和非议时,很少有辩解机会。同时,由于法官职业的特殊性未被普遍认识,布置给法官的“课外作业”相当繁多,使法官不得不从事大量与专业无关的社会工作,增添了负担。

(三)来自当事人的压力。

对于基层法官而言,面对的很大一部分当事人来自乡土社会,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于一整套高度专业化的诉讼程序和术语难以理解,更难用正确的方法维护自身权益。他们大多把希望寄托于法官的明察秋毫,而一旦审判结果与自身预期不一致,则迁怒于法官。于是,法官轻则被投诉、辱骂、人身攻击,重则甚或遭受牢狱之灾。吉林省柳河县法院就发生过这样的惨剧。当事人因对判决不服,怀疑女法官兰伟琴“腐败”,公然手持利刃将

其杀害。又如广东省四会市一名法官因被告证据不足判其败诉,被告在法院门口服毒自杀,该法官随即被检察院以涉嫌“玩忽职守罪”逮捕。虽然最后被宣告无罪,但这一过程对法官身心的折磨可想而知。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法官正常的司法行为变成其与当事人个人利益的直接冲突,牵涉了大量精力,其间引发的心理压力甚为普遍。

(四)来自世俗的压力。

法官作为一个社会个体,依法办案时必然要面对如何摆正做法官与做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如何协调好办案中牵涉的人情世故关系等令人头痛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不得不分出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时时以谨慎稳重、冷静沉着的心态,去应对、协调、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如可协调好办案中牵涉的人情世故关系等令人头痛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不得不分出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时时以谨慎稳重、冷静沉着的心态,去应对、协调、处一好与依法办案有利益冲突的上下左右的复杂人际关系,还要承担一旦处理不好就有可能给法院和本人甚至家庭带来不利影响的压力。与此同时,随着法官交往接触的人群范围逐渐扩大,金钱、名利甚至色情等方面的诱惑也随之增多,时时折麿法官的心灵,困惑法官的心智,有的诱惑因为披着人情的外衣让人防不胜防,使法官在时刻警醒自己、努力保持清正廉洁的同时备感疲惫。与普通人一样,法官也有自己家庭、父母、妻子、儿女,但由于职业的需要,法官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工作中,往往无暇顾及家庭感情,对父母、孩子缺乏关爱,与配偶缺乏沟通,总感觉对他们亏欠太多,内心有愧疚感,也有危机感。

(五)来自新闻媒体的压力。

揭露独立审判中的腐败现象,反对司法权的滥用,是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使命。如引起各级媒体高度关注的“孙志刚被故意伤害致死案”,新闻舆论进行了相关的报道,比较

有效地监督了司法机关的审理过程。现阶段,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我国媒体经常出现“媒体审判”现象,冲击审判独立,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审判独立是审判公正的前提和保证,审判独立受到冲击,审判公正将难以实现。媒体监督冲击审判独立进而影响审判公正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由媒体角色的错位所致;第二种是由于媒体与法官的不同职业特点和价值取向所引起的;第三种是个别媒体的不当行为干扰法官独立审判。在媒介的事先报道,或者在报道中有意识的掺杂对审判结果的猜测和价值导向下,会让公众在审判前就对法官形成共同的期待,并且这种期待和与之相应的判断标准会迅速蔓延和传播。面对社会大众的期待压力,即使是有良好职业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法官,也难保不受干扰。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影响法官的心理健康的因素还会不断出现,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如果法官长期处于亚心理健康状态,肯定会对审判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威协。有些法官或变得无精打彩,怨天尤人;或变得脾气暴躁,进而激情受贿,走上犯罪的不归路。这就是心理危机导致的社会危害了,我们不可以轻视。

三、缓解法官压力的对策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在法院管理工作中,关注法官心理健康问题,注重个性化、人性化和科学化,体现以人为本,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由此,关注法官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得提上议事日程。笔者认为,缓解法官压力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有效的基层法官职业保障体系,提高基层法官的社会地位,减少基层法官的职业风险,保证基层法官能尊严、理性地投入工作。该体系至少需确立五种制度,包括

基层法官职业权力保障制度、基层法官的职业地位保障制度、基层法官收入保障制度、基层法官职业安全保障制度和基层法官业务培训制度。

(二)是建立严格的法官选任制度,确保法官专业素养的同时必须保证法官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对于拟选进法官队伍的人员应检测其心理素质。从目前基层法院的情况看,许多法官是25岁左右就担任法官的,而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的缺乏是他们最大的缺点。随着近年的机构改革工作的开展,许多有丰富审判经验的“老法官”都退下了法官岗位,使法官群体的年龄层日益年轻化。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青年阶段(20-35)是各方面都不稳定的时期。一是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我统和”能力差,二是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缺乏成熟的理性思考,三是情感日益丰富但易偏激。法官的职业需要的不是激情与冲动,而更需要保守、平和、冷静和持中。如年轻法官往往欠缺对庭审中的突发事件或非正常情况的驾驭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须具有的洞察社会现实、参透人情世故。因此,从提高整个法官群体的素质、能力以及长远的发展来看,笔者认为,首先,要改革现行法官任职条件,抬高初任法官的年龄限制,侧重对初任法官的法律职业经历的要求。法官的任命条件,应当提高到高等院校法律本科毕业从事法律工作满8年至10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从事法律工作满5年、获得法律专业博士学位从事法律工作满2年的,才有资格当法官;另外,从事律师、法学教育工作满若干年者可以当法官。其次,完善法官培训制度,使法官的法学理论知识得到及时的更新与深化,全面提高审判能力。应重视对初任法官任职前的培训,可以考虑设置初任法官的实习期,在实习期内,不正式办案,也不受办案任务的约束,实习法官在实习期主要是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并逐步学习案件的审理程序、重点和技巧等知识,为正式审理案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是要充分发挥法官协会的作用。法官协会作为法官自治机构,至少可以担负以下功能:一方面它可在统一法官司法理念上有所作为,通过研讨会、组建法官沙龙等形式,增强法官之间的交流和价值观的融合,使法官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它可在维护法官合法权益方面为法官代言,特别是在维护法官尊严和保障法官人身安全方面更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法官产生职业归宿感与安全感。与此同时,建议开设心理咨询与心理讲座以帮助基层法官减轻心理负荷。比如,可以借鉴公安机关的做法,建立心理服务中心和心理咨询热线。实践证明,通过专家门诊来缓解警察心理压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可以采取匿名方式咨询,心理热线就显得非常便捷,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还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到法院做定期的心理讲座。通过心理讲座,促使法官树立正确的成就观与价值观,增强职业信念。

(四)是提高法官的职级和待遇。基层法院因为机构规格和职位数量的限制,使法官的晋升机会较小。级别设置的本意,是通过“能者上”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我国的法官级别是相当的特色的双级别制:一方面是法官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则是行政职务等级制度。一个基层法院的副院长往往与乡镇司法所长是平级,而比公安派出所所长还要低一级。因此,建议实行基层法官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的“双梯制”,以提高基层法官的显形待遇,同时上级法院出现法官员额空缺时应从下级法院优秀法官中选调,以畅通基层法官晋升晋级的渠道,这样可以克服基层法官因升职空间狭窄而产生的苦闷、懈怠等心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五)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目前,基层法院的工作不仅要接受来自当地党委、政府的评估考核,还要接受上级法院的考核。有些考核内容与审判工作的性质、规律不相符,如果纯以改判率、发回重审率论质量,以结案率论效率等,致使基层法院忙于应付,法官为此身心俱疲。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综合考核评估体系,是值得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法院认真考虑的。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篇2:法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凸现,司法的作用日益突出,司法领域也出现了立法滞后与人民日益增强法治意识的矛盾,法律与政策之间的矛盾,某区域涉及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党和国家大局之间的矛盾,致使法官的工作负荷不断增重,而影响了法官的正常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

一是疲劳或压抑心理症状。不少法官感觉工作压力过大,工作频率过快,工作要求过严,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因担心出现差错而时时如履薄冰,常常处于一种“案未结、心难安、情难稳”的压抑状态,时间一长有疲劳感和厌倦感。二是不平衡心理症状。有的法官认为法官与公安等其他政法部门人员相比,要求更高、管理更严、责任更重、工作更累,但在有关待遇方面则是地位偏弱、经费偏少、工资偏 低、条件偏差,如公安警察有警衔级别津贴,而法官级别已评定多年却至今没有津贴,觉得自己吃了亏。三是浮躁心理症状。极少数法官不满现状,羡慕党政领导机关干部提升机会多、晋升快、办事方便,不能安心工作。

究其原因:一是工作压力大。随着法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经济不断发展,法院的受案数量逐年增多,审理案件的难度也不断增大,既要坚持依法办案,又要注重办案的文明性和科学性,还要注理办案的效果的和谐性和终结性,稍有不慎甚至在并无不慎的情况下,只要发生恶性事件或出现重复上访,承办法官无形中就会受到鄙视、冷落或不公正待遇,甚至被追究相关责任,使得法官工作压力聚增。二是协调社会人际关系难。法官作为一个社会个体,依法办案时必然要面对如何摆正做法官与做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如何协调好办案中牵涉的人情世故关系等令人头痛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不得不分出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时时以谨慎稳重、冷静沉着的心态,去应对、协调、处理好上下级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第一位搜索到文秘知音网站关系,如可协调好办案中牵涉的人情世故关系等令人头痛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不得不分出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时时以谨慎稳重、冷静沉着的心态,去应对、协调、处一好与依法办案有利益冲突的上下左右的复杂人际关系,还要承担一旦处理不好就有可能给法院和本人甚至家庭带来不利影响的压力。三是各方面的诱惑多。随着法官交往接触的人群范围逐渐扩大,金钱、名利甚至色情等方面的诱惑也随之增多,时时折麿法官的心灵,困惑法官的心智,有的诱惑因为披着人情的外衣让人防不胜防,使法官在时刻警醒自己、努力保持清正廉洁的同时备感疲惫四是对家庭亏欠多。与普通人一样,法官也有自己家庭、父母、妻子、儿女,但由于职业的需要,法官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工作中,往往无暇顾及家庭感情,对父母、孩子缺乏关爱,与配偶缺乏沟通,总感觉对他们亏欠太多,内心有愧疚感,也有危机感。

针对以上心理健康问题,笔者建议:一要注重法官的心理保健。及时分析法官心理,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治,开设法官心理保健课程,引导法官培养良好的心态。法官在工作中出现差错,在批评或处分的同时,也要给予人性化的关心和爱护,为其化解压力。二要着力解决法官的实际困难和有关待遇。对法民带有共性的困难,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解决;一是难以落实的,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解释,争了法官的理解,化解其心中的症结。对法官个别的困难,特别是家庭难题,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其后顾之忧。三是丰富法官的业余生活。在节假日期间,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业余文化生活,缓解法官的工作压力。四是提高法官综合素质。通过加强学习,培养良好品质,提高修养,增强法官在各种压力困难和考验面前自我调适的能力。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篇3:法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采用有效方式加强思想上的引导

对于学前专业的学生来说, 我们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压力问题。 针对这类问题, 我们就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去加强引导。 只有给予学生思想上的正确引导, 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由于学前专业所学科目繁多, 所以我们一定要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科目间互相渗透, 相互贯通。 只要学习方法正确, 学生的压力自然就会减轻。 要想使学生在心理上真正接受幼师这一职业, 重要的是我们要对学生讲述学前专业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幼师这个角色在社会上的神圣责任。 只有学生真正领悟到这个职业的真谛, 才会在心理方面更加乐于接受。 例如, 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幼师职业方面有意义的视频, 使学生更加理解这个职业并且乐于担当一名幼师的责任。 这样, 自然就利于学前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开创多种条件, 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困惑, 我们就要加强关于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幼师这个职位要同多种人接触, 我们就要培养学生同社会上多种人进行接触的能力。 例如, 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幼儿园实习的岗位, 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自己将来的职业。 并且通过与幼儿的真实接触, 更会使学前专业学生学会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与技巧, 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除此之外, 我们也可以组织一些“ 走出去”的活动。 例如, 开展“ 关爱乡村留守儿童”活动, 这样不仅会增强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也增加了同更多儿童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接触沟通的机会。 这样, 自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重要的是, 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学前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关于学生们学习科目压力大, 对未来职业不完全接受, 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都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方式去解决。 只有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才更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篇4:法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09-12-04

基金项目:四川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李冬名(1982-),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四川农业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種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念的指导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及其组织形式做出的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1](P.39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而建立一种心理教育合理的结构和程序,或总结实施心理教育的经验,创造新的心理教育模式。”[2]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薄弱

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的分类上面。根据学科背景不同,陈旭、张大钧总结国内外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3]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不同,胡凯将心理健康教育分为医学型和教育发展型。[4](P.19)但是学术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概念、作用等的研究几乎空白。另一方面,我国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实际经验,缺乏理论支撑。特别是整合思想在我国流行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了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是这种基于实践构建的模式由于缺少理论基础,在实施中必然遇到一些问题而不能很好的解决。

2.实践操作推广性弱

科学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具有大范围普遍的推广价值。它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学校或一个省市。而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就存在着操作性和推广性不强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些发达地区的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相对落后地区很难实施。例如,发达地区的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是高校在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合作,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套齐全,而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条件相对落后,不能满足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致使这些模式在这些地区无法实施。另外,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构建者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经验总结来构建模式。而我国高校之间差异很大,很多模式不具备推广价值、没有推广空间。如何构建一个实践操作推广性强的、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关系到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当务之急。

3.整合理念模糊

整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固有的复杂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走一条整合的道路,才能实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大部分都在尝试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整合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模式实施途径的整合。如舒曼[5]等人提出的立体化模式提出了模式构建途径的三个层次,即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和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是指各种模式之间的整合。如胡凯[6]在分析了医学模式和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的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概念比较模糊,整合的要素不尽相同,整合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整合的内容和途径单一缺乏创新。

4.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

国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其发展走在我国的前面,有较成熟和稳定的工作模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经验和方法。在我国当前比较流行的心理咨询模式,咨询的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等都来自于国外,至今仍没有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深入研究的本土化心理咨询模式。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几乎都来源于国外的理论成果。由于当前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方面的积累较少,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是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国外可行的模式,不一定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的特点和状况,如果不经过一个充分的内化过程而直接拿来就用,很可能在实践中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败。

二、对策

1.引入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个有效的模式离不开理论的支撑,面对我国当前模式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加强理论基础势在必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在走一条整合的道路,在实践中整合要求多层次、多角度的调动高校学生、教师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强调多方的通力合作。这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不能仅仅局限在心理学范围内,要引入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例如,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来探索和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2.开展高校现状和大学生现状的调查研究

2007年教育部公布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共742所,分布于全国的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支持力度不同、学校建立历史长短等原因,造成我国高校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通过调查、发现和研究这些差异的内容和表现,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提供物质载体和构建空间,是我国构建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大学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一种模式的作用和价值最终是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和改善情况体现出来的。当前,我国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有很多,“2000 年在南京召开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讨论会上,有报告表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23. 25 %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90 年代上升到了25 % ,近年来已经达到30 %左右。”[7]但我们应该看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仅仅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够的,还要对大学生的学习、家庭、社会背景、思想品质等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全面调查可以提高模式构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构建的模式可以推广到全国各大高校。然而调查和研究的过程是漫长和复杂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科学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趋势

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和地区,都在有意识地探索一种整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把学校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这样一种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整合”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针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趋势提出来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未来要走整合的道路,这是国际普遍的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研究和讨论明确什么是整合、怎么整合等一系列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提供理论的指导。

4.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力开展本土化研究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模式,而且影响人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时的求助方式。例如,西方人普遍比较重视和善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有心理问题会及时求助心理医生。而中国人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认为有“病”才去心理咨询,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在心理问题上的讳疾忌医。”[8]我国当前心理方面的理论实践基本上都来源于西方,由于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差异很大。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正视中国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吸收外来的理论和方法,大力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本土化研究,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崔景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整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4,(1).

[3]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1).

[4]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5]舒曼,袁爱清,徐紫云,徐朝亮.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及成效报告[J].华东大学学报,2006,(3).

[6]胡凯.建立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7]田爱民,赵永吉,王仲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对策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7,(2).

[8]黄赐英.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篇5:法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初探

法官队伍建设,可以说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话题。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多如牛毛,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它毕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笔者试图从制度层面上解剖法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对法官职业化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对法官队伍现状的整体评价

说到对法官队伍的整体评价,笔者想引用最高法院副院长曹建明的话,他说,1998年以来,全国法院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严肃执法,秉公办案,为保障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事实证明,法官队伍是好的,是党和人民完全值得信赖的。笔者认为,这个评价是中肯的,也是实事求是的。相比而言,法官同行政机关和其他司法机关相比,从人员素质到工作效率都是比较高的,这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不等于说法官队伍就不存在问题了,实际上,我们的法官队伍无论从人员素质还是管理制度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那么,现阶段法官队伍究竟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呢?

(一)从队伍素质上看,法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业务素质偏低,职业化程度不高

先从业务素质看。笔者并不否认,我们的各级法院确实有一些高素质的法官,我们有些法院,特别是高级法院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法院,吸收了一批普通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或硕士、博士毕业生,他们有着坚实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司法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能够熟练地运用法律和法学理论解决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法院的中坚和骨干。但遗憾的是达到这样标准的法官所占的比重并不高,整体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优于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上级法院优于下级法院。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或大部分法官还没有达到职业化的要求,有的还相距甚远。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的法官大多数已经是大专以上学历了,你那么说,是不是夸大其词?不可否认,我们的法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是呈逐年上升的态势,有的法院已经达到了80或者90以上。我们也习惯于用我们的法官通过参加了什么业余学习,获得了什么文凭,大专以上学历占法官总数的百分比来证明法官素质的提高。如果单从数字看,法官的素质还是说得过去的。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应当看到这些80或9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法官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其他大多数是参加工作以后在职参加业大、自考、函授、刊授等毕业的,当然其中也有一少部分人通过这种方式的自学掌握一些法律知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学历教育的功利性。大部分人是为文凭而学习,而不是为知识而学习。审判实践中我们的一些法官尽管具有这样那样的文凭,却弄不清复杂的法律关系,审起案子来是语无伦次,大白话充斥庭审,撰写的审理报告、判决书千篇一律,语言逻辑不清,让人看了不知所云。可见这种业余的学历教育对学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是十分有限的,法官整体的业务素质并没有产生预期的飞跃,文凭和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从法官队伍的人员构成来看,我国法官成分复杂,同质化程度严重不足

从各级法院法官的来源来看,我国法院法官的成分极为复杂。有的从行政机关调入,有的是教师改行调入,有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分配来的,有的是转业军人安排就业的,有的是经考试录用的,有的是“以工代干”转正的,简直是五花八门。这些人有的是大学或大专毕业,有的中专、高中甚至初中毕业,学的专业也是五花八门,而普通高院校法学本科以上毕业的只占极小的比重。这么多成分如此复杂的人组合在一起,由于文化程度不同、所学专业不同、经历背景不同,必然导致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的差异,最明显的是面对同一件案件,一个法院的不同法官或上下级法院的法官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有学者指出,我国法官队伍比较缺乏职业传统和职业气质,其职业特点也处于模糊状态,不仅在法律意识、法律专业知识上难以形成共同语言,而且在职业伦理、职业操守等方面也难以达成共识,内部自律机制因而难以有效建立,不可避免地造成审判秩序的混乱和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法官的公信度不高,这个评价是十分中肯的。

(三)从法官队伍的管理体制及管理手段来看,现阶段实行的行政化的管理手段已经不适应司法职业的内在要求

先从制度设计上说,建国以来我们的各级法院都是按标准的行政机关设计的,就是现在,各级法院的内部机构设置和管理方式与行政机关并无二致。如院长以下设副院长、庭长、副庭长,下设若干业务庭室和综合处室,院长、副院长分管几个庭室或部门的工作,这与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方式极为相似。所有的人民法院都存在一个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我们的法官被人为的分成了三六九等,法官与领导之间、下级领导与上级领导之间事

实上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领导的好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法官的升迁任用与奖惩,事实上形成了法官对领导、下级领导对上级领导的人身依附关系,而人身的依附必然导致意志的屈从,造成法官的人格缺陷,不利于法官职业意识的养成,不利于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这个权力结构适用于行政机关却不适用于人民法院,因为它违背了司法的规律。

再从各级法院的运行机制来看,现在通行的案件审批制度,也有悖于司法的规律。通行的做法是一个案件要经过庭长、主管院长、院长审批或者审判委员会研究才能下判,审而不判、判而不审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这些庭长、院长不办案却可以“唱主角”决定案件的结果,而在一线办案的法官反而成了“跑龙套的”,可谓中国一“怪”。实际上,法官的审判活动无一例外地要经历“获得案件事实→择取法律规范→解释法律规范→对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的价值和逻辑关系进行内心确信→形成判决的思维推理过程。这个思维推理过程是由法官独立完成的,它是一个个性化的脑力劳动,不需要他人的干扰。这种无限往复的逻辑实证过程会外化为一种定向的思维习惯,成为法官职业化的一个突出特征。而现行的案件审批制度却未能体现这一特点,以行政权力代替审判权的行使,实际上是违背司法规律的。

(四)从法官队伍的数量及工作效率来看,我国法官数量过于庞大,工作效率不高

据统计,我国现有法官大约20多万人,平均每5、6千人就有一名法官,与发达国家每5—6万人有一名法官的比例相比,我们的法官数量实在过于庞大。与数量庞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法院法官的审判效率并不高,每人每年结案只有三、四十件案件,只相当于美国法官的十分之一。

为什么我们的审判效率如此之低?是不是一线法官办案的绝对数量很少?我看不是,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法官一年能办一二百件案件,一般的也能办百十件,效率并不低。造成平均结案率低的很大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法院存在相当数量的“脱产”或“半脱产”法官。在法院,办案最多的是审判员(包括助审员),副庭长次之,到了庭长一级办案就少了,当了院级领导就基本不办案了,再加上不办案的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科室的法官,不办案或基本不办案的法官占到了法官总人数的一半左右。这样平均下来,审判效率自然不会很高。

二、关于法官队伍存在问题成因的思考

关于法官队伍存在的问题成因的探究,应当从分析问题入手,最终从制度的层面加以考量。

(一)关于法官素质的思考

先从法官的选任看,选拔任用法官的标准过低使得法官的整体素质先天不足。法官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法官以行使国家审判权为专门职业,不仅要具备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而且要具备法官必须具备的独特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地位。然而建国以来,特别是法官法实施前,法官职业的特殊性一直被忽略了,对法官的选任几乎无任何诸如教育背景、专业知识、工作经历等方面的要求,很多人可以未经严格选拔而进入法官队伍。由于没有严格的选拔任用法官的标准,一个人到了法院不论是否从事审判工作,不论素质是否符合审判工作的要求,只要达到一定的工作年限和干部级别,都被任命为法官。法官职称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一种可以平均分配的待遇。结果导致两个恶果,一是法官队伍无节制膨胀,形成了一支数量庞大而素质参差不齐的法官队伍。相当一部分人虽有法官职称但却不胜任法官职务。二是法官与书记员比例失调,由于书记员逐渐被选任为法官,造成书记员严重缺乏,一些本应当由书记员承担的工作却由审判员来完成,造成法官与书记员分工不明,既影响了工作效率,又影响了案件质量。

再从对法院、法官的管理制度看,制度的设计忽视了法官职业的特殊性。建国以来我们在制度的设计上把法院等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将法官等同于一般的公务员进行管理(即使到了现在,法官仍然沿用公务员的考核办法,法院的干部任免仍沿用行政机关的做法),在制度设计上忽视了法官职业的特殊性。而当我们真正认识到法官职业的特殊性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法官队伍职业化程度不高的现实已经造成,我们正在为忽视法官职业特殊性的制度设计付出代价,而且还要继续付出代价。现在我们却过多地指责法官的素质低下,实际上,法官的素质是由法官制度决定的,既然你在制度设计上将法院等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既然你将法官等同于一般的公务员,那么你就没有理由要求法官具备比公务员更高的素质。所以单纯指责法官素质低、不求上进是有失公正的。

(二)关于法官管理体制的思考

首先从领导干部的任免看,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不符合法官职业化的要求。建国以来,法院的领导班子都是同级人大任免,实际上是由组织部门选任委派。这在行政机关并无不妥。关键在于法院不是一般的行政机关,法院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部门,你从其他党政部门选配干部,很难适应审判工作专业化的要求。比如说一个相当级别的领导,尽管他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在行政机关他可能是一名称职的领导,但到了法院却未必。为什么,因为当法院的领导,不仅要具有行政机关领导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还要求你具备一定的法律背景和司法经验。而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将党政机关的领导直接选派到法院担任领导职务,尽管他对法律是个门外汉,尽管他一个案子也没办过,但到了法院就可以直接被任命为院长、副院长、纪检组长、政治处主任、审判委员会委员,而从事审判职业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法官却要听命于这些从来与法律无缘的人,这在法治国家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而在中国却成了通行的做法,见怪不怪了!这种做法抹煞了法官职业的特殊性,而它带来的负面效应更是不能低估的,它使法官认为,当法官不必研究法律,只要研究好“社会学”、学会为官之道就足够了!不懂法的人可以当管法官的官,享受一线办案法官无法享受的“尊荣”,那么法官还有什么必要劳心费神地学习法律?退一步说,学了法律,成了专家又能如何?

其次从法院的内部运行机制上看,现行法官制度的激励机制不符合法官职业化的趋势。制度的导向和评价功能是巨大的,有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既然你将法院设计了自上而下、由高到低的权力结构,既然享受尊荣的等级与官阶成正比,既然当了官能过上“食有鱼、出有车”的体面生活,享受到普通法官无法享受到“尊荣”,那么法官必然形成以当官为荣、当兵为耻观念。可以说,我们现在实行的法官制度,实际上是鼓励“当官”,而不鼓励在第一线办案的制度。所以说,行政化的管理体制不仅不能保证选拔出高素质的法官,更重要的是还造成了法官价值评价体系的扭曲。一个人到了法院,当了书记员,想当审判员,当了审判员,想当庭长,当了庭长,想当院长,没有一个人甘愿一辈子当个书记员或审判员的。实际上,评价一个法官水平高低的标准已经变成了他实际享有的行政级别的高低,而其本身所具有的法律素质倒在其次了。而在现有的体制下,想当官除了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素质外,更重要的是有“道”,所以我们的有些法官不是把精力用在学习研究法律上,而是千方百计挖空心思想当官。那些当官无望的,则消极地对待工作混日子,那些真正高素质的法官由于年轻或社会经验不足无法得到晋升的机会而处于较低的等级,无法享受到法官职业应当给他们带来的尊荣,导致他们对前途、对事业悲观失望,而逐渐丧失了进取心,整个法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这就是现阶段各级法院的法官学习业务提高素质缺乏内在动力的根本原因,这就是我们花了那么多钱搞了那么多的进修、培训而效果不理想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提高法官整体素质的最大障碍。

再次,从审判管理的运行模式上看,案件审批制度的存在即违背了审判规律,也不利于法官独立意识的养成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现在通行的做法是案件的层层审批把关和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制度。尽管近年来我们一直提倡领导办案,一直提倡要还权于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因为案件审批是以领导的行政管理权力为前提的,我们的领导习惯于审批案件,实际上我们的一些领导也只能审批案件,他们把审批案件当作自己权力的象征而不容他人染指和削弱。实际上案件审批不过是审判权在审批者和办案者之间的再分配,审批案件除了正常的掌握审判动态或案件把关之外,还存在一个案件的决定权问题,而这个决定权在当前的司法环境下多多少少地具有某种可交换的属性,能给审批者带来某种利益,所以作为法院最高权力的享有者不可能把案件决定权真正还给办案法官。这才是案件审批制度存在的最深刻的原因。当然,笔者并不否任案件审批对保证案件质量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法官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但是应当看到,我们的有些领导,对法律知识的熟悉程度并不见得比一线办案法官高多少,尤其是从其它党政机关调入的没有法律背景和司法经验的领导,就是从优秀法官提拔起来的领导,由于他们不办案或很少办案而整天忙于行政事务,其业务能力也未必比提拔前更高。实际上由领导审批案件或经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并不能有效地发现和避免案件的实体和程序错误,相反我们的案件审批者或审判委员会对同一个案件经常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这里特别应当指出的是,由领导审批案件或由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的做法还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它容易使审判人员形成依赖和懒惰心理。由于审批把关制度的存在,使得审判人员遇到疑难问题不是自己寻找法律依据和运用法学理论进行解决,而习惯于将疑难问题提交审判委员会或案件审批者决定,久而久之他在心里会想,反正我说了也不算,还不如将问题上交,自己落个清闲。因而案件审批制度不利于法官独立意识的养成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实际上已经成了素质不高的审判人员的“拐棍”,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低素质的法官。二是不利于错案责任的追究。案件审批制度分散甚至模糊了案件承办者的责任,使得真正出了错案时责任无法追究。

以上我们分析了造成法官队伍素质低下的种种原因。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原因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看到,忽视了司法规律的法官制度造成了法官队伍无节制膨胀和素质低下;而数量庞大的法官队伍和素质低下的现实又给行政化的管理手段提供了生存的土壤,行政化的管理手段(如案件审批和审判委员会制度等)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法官的低素质,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互为因果,导致了法官队伍目前的状况。法官队伍存在的问题仅仅是表象,而制度的设计才是根本。

笔者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司法体制改革和推进法官职业化,是靠领导的号召和要求,还是靠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笔者得出的结论是,解决法官队伍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制度设计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法官的职业化建设,必须同司法体制的改革同步进行,没有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法官职业化就失去了动力和保障,最终也不会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三、关于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法官制度改革的目标应当是“法官要办案、法官愿办案、法官只办案”。实现这个目标的标志是:法院里最大的“官”是法官,最高的“长”是审判长。这一官一长只管案件,而不管其他的法官。为此,必须重新构建能够体现司法特质的法官制度,在这个制度的保障和约束下,造就一支高度职业化和高度自治的职业法官队伍。为此应当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法官职业的准入问题

目前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法官选任标准过低的问题,设立了司法考试制度,提高了法官职业准入的“门坎”,但这只是解决了今后的普通法官的职业准入问题,领导干部的职业准入问题和实行员额制后法官的选任标准问题仍未解决。

法官法规定,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应当从法官或者其他具备法官条件的人员中择优提出人选,而没有规定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为此就有了“当院长容易,当法官难”的说法。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具有法官和领导双重身份,理应在业务素质上高于法官,但在选任的标准上却低于法官,为党政干部继续进入法院当领导留下了“后门”,实际上是对现行的干部管理体制的迁就。如果我们对这个“后门”不及时予以堵塞,将严重影响法官职业化的进程。为此笔者建议,应当修改法官法,将这一“后门”堵住。

根据法官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决定在全国法院推行法官员额制度和法官助理制度。意图通过将在职法官划分为法官和法官助理达到“法官数量大大减少、法官素质大幅度提高、法官中心地位大大增强”的目的。这无疑是推进法官职业化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定额后的法官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法官,应从立法上进一步提高法官的任职条件。在法官法修改以前,应在法官法确定的既有条件范围内从严要求,以真正体现法官的精英化、职业化。因而应当制定严格的担任法官的标准,而不能简单地将我们的院级领导、中层干部和一些素质较好的审判员直接过渡为法官。

关于确定法官员额后法官的选任标准,有的学者将定额后的法官任职条件限定为: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通过全国司法资格统一考试;有较高的审判专业水平,能独立承办复杂疑难案件,具有熟练的驾驭庭审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法学基础理论深厚,有较强的调研能力,有一定数量的法学论文发表;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较高的社会评价;身体健康,能够胜任繁重的审判工作;从事法律工作五年以上。笔者认为,这个标准值得考虑,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标准选任法官,那么选任出来的肯定是精英化的法官。这里面有几个硬性标准,一是学历条件,二是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三是有一定数量法学论文发表,其中最难的就属通过司法考试了。笔者一直认为,法官法修正案没有规定在职法官一律要通过司法考试才能继续担任法官职务,实际上是对在职法官素质良莠不齐的现状的一种妥协——大多数法官难以通过如此难度的考试,且不说还有相当一部分法官连报考条件都不具备。司法考试对应试者法律知识、法学理论的考察是极为严格的,也是其它考核考试无法替代的,法官员额确定后既然我们要选拔精英法官,理应通过司法考试。借司法考试的方式对法官队伍进行一次彻底“洗牌”,既解决了员额确定后法官的选任标准问题,又很好地解决了在职法官的分流问题,可谓一举两得。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在实行员额制的初期,为保持审判业务的延续性,可由符合法官法规定条件的法官代行职责,以后逐渐由达到条件的人替换。

(二)关于法院的内部机构设置和领导干部过渡问题

目前各级法院内部均设有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业务庭室和综合科室。各个审判庭既是审判业务分工的结果,又是行使审判权的单位。审判庭设庭长、副庭长职务,院长、副院长(包括院长助理和副院级审判员)分管几个庭室的工作,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行政管理网络。这样一个机构设置实际上成了行政化管理方式的载体。但管理的对象却不是行政事务而是审判业务或具体的案件。法官审理案件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它在本质上具有排斥行政权力干预的属性,因而我们不能套用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审判业务,因而审判庭的设置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有学者建议,从长远看应当取消审判庭的设置,代之以专业合议庭或办案组,这个建议应当采纳。取消审判庭的内部机构改革应当与推行法官员额制度同时进行,不然新选任的法官又成了承担案件审批职能和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管理者,改革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最高法院已经在《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对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这里面涉及法官、法官助理的角色定位问题。应当明确规定,只有行使国家审判权审判案件的法官才具有审判职称,其他人员包括法官助理、专职行政人员、法警、书记员等一律不再具有审判职称,专职行政人员、书记员、法警不是法官,法官助理也不是法官,而是协助法官工作的法院工作人员。员额制实行后,对于未被选任为法官的审判人员,应当免去审判员职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法官员额制还存在一个与现有的法官等级制度和干部管理体制的协调问题。员额制实行以后,肯定会出现等级高的“法官”给等级低的法官当助理的现象,等级高的法官可能在心理上一时难以适应,因而可能造成工作上的摩擦。实际上,法官的素质只能有审级上的差异,在同一级法院没有必要将法官分成三六九等。建议修改法官法,取消或修改关于法官等级的规定。

相对于法官等级设置问题,我们的领导干部如何过渡可能更为棘手。领导干部具有较高的行政级别和法官等级,但有些领导干部由于自身素质和工作性质的限制,其业务素质可能无法达到定额后法官的选任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坚持定额后法官的选任标准还是对这些领导干部“网开一面”?如果坚持选任标准,就涉及如何对待他们现有的领导职务问题,如果“网开一面”就无法达到员额制后法官精英化的目的。笔者认为,不能因为他们的法官等级、行政级别高而一律给予他们法官职称,可允许这些人做一次选择,达到定额后的法官选任标准的,可担任法官职务去办理案件,达不到的,可留任原职务。

(三)关于审判权的运行方式和监督机制问题

人民法院现行的审判业务运行方式完全是按行政机关的管理方式设计的,主要靠领导督促和案件审批管理审判业务,领导本身不办案或极少办案,但却成了法官的法官、裁判者的裁判者。这种以行政权力代替审判权行使的管理方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近几年,我们一直提倡领导干部办案,但收效甚微,为什么?因为我们的领导已经习惯于审批案件和处理行政事务,他们手中的行政权力使他们不屑于繁杂琐碎的案件审理,他们不办案是因为他们有决定案件结果的行政权力。所以解决领导干部不办案的问题应当与改革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同步进行。

法官职业化必须解决领导不办案的问题。在法官数量庞大的情况下领导不办案问题好像还不十分突出,将来员额制实行以后,法官的数量将减少到现在的一半或更少,那时候你再允许那么多的领导不办案而去审批案件,显然是不现实的。打个比方,一个法院现有60名法官,现有不办案的院级领导10人,审判工作运行基本正常,而实行员额制以后,法官只剩下30人或更少,假如这10名领导都过渡为法官,将出现10名领导为20名法官把关的现象,平均每个领导只审批两个法官办理的案件,管理手段与审判效率的矛盾就会立刻凸现出来。当然,改革行政化的管理机制需要一个过程,在取消案件审批制之前是否可以将领导与法官的身份合二为一?即保留他们的领导身份但专门从事审判工作,以后逐渐将行政权力分离出去。

但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立法上的支持。应当通过立法的方式将领导干部的行政权力和审判权分离,最终建立“判者审、审者判”的审判工作运行机制。或许有人会说,领导不审批案件都去办案了,出现问题怎么办?实际上领导审批案件的做法并不能保证案件不发生问题,取消案件审批并不是取消监督制约机制,相反对法官行使审判权的监督机制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不需要的只是行政化的监督机制,对于法律规定的审级监督、再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必须坚持,而且笔者还设想在人民法院之外设立法官违法违纪举报中心,这个机构应当独立于法院之外且不受各级法院司法辖区内党政机关的干涉,而且这个机构实行的只能是事后监督。这样效果可能更好一点。

(四)关于法官职业的保障问题

法官的职业保障包括地位保障、物质保障、人身保障等内容。这里着重谈一谈地位保障和物质保障。

法官员额制和法官助理制的设立本意就是建立并保障法官的中心地位。但不解决员额制所涉及的法官制度的深层次问题,员额制的目标就可能无法实现。司法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法官的价值取向问题,其目标应当是从鼓励法官当官到鼓励并保障法官办案。因此必须确立法官在法院中的核心地位。这个问题说起来还是行政化的管理体制惹的祸。因为一个法官当了官会给他带来种种好处,所以他要当官而不愿意办案。所以制度的设计应当从剥夺当官带来的种种好处入手,最终使得一个法官不当官也能享受当种种优待,享受到法官职业给他带来的“尊荣”,这样他就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审判中去而不挖空心思地想当官,这样才会真正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作起来难。笔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司法资源的分配要以法官为中心。司法资源包括对物质装备的支配权、对法官助理书记员的支配权等。应当优先保障法官办案经费的使用、车辆等装配的使用,优先保障法官对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司法辅助人员的配置和支配。二是削弱并最终解除法官对领导的人身依附。现阶段法官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领导决定的,法官与领导之间存在着支配与被支配、决定与被决定的人身依附关系。确立法官的中心地位必须打破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对法官的选任、考核、奖惩应当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法官员额制实行以后,对法官的选任、考核、奖惩应当由专门的机构来组织实施,至少不应当由本院的领导组织实施。这样法官才能不依附于领导的意志,独立审判才能真正实现。

在西方发达国家,法官的收入一般都比较丰厚。法官的收入高于公务员,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通例。之所以这样,一是法官的职业及其审判行为被视为一种复杂劳动,法官是纠纷的最后裁判者,理应获得较高的物质报酬,二是高薪有助于养廉。法官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法官应尽量避免以盈利为目的的活动,因而不可能从其他途径获得收入,薪金几乎是其惟一的收入来源。这样国家就必须保证法官享受高薪,以保证法官生活安定富裕,免去后顾之忧,从而不受金钱、物质利益的诱惑。现在法官的工资实在是微薄得可怜,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为此一些高素质的法官不满于菲薄的待遇而辞职当了律师,据笔者了解,参加司法考试的在职法官大多数都有辞职当律师的想法。我们现在的法官保障制度不仅不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就连法院现有的人才也留不住,足以引起我们的反省。

为此,应当大幅度提高法官的待遇。法官员额制实行以后,留下来的法官数量大大减少,素质大大提高,没有理由不享受较高的待遇。实际上,大幅度提高法官的待遇,既可以增强法官职业的吸引力,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法官队伍,又可以有效地避免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现在由于法官待遇太低,一些法官或参与经营活动,或利用审判权牟取一些物质利益,将来法官待遇提高了,我们就可以提出更严的要求,杜绝法官参与经营性活动和利用审判权牟取私利,有助于提高法官队伍的社会评价。

篇6:法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成长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人手,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作 者:刘洋 李杰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刊 名:中国大学生就业英文刊名: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CAREER GUIDE年,卷(期):“”(16)分类号:B84 C913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对策

篇7:法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02年05月16日来源:

傅文弟

内容提要: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效性差;理论研究薄弱;科学化、专业化的水平不高;专业人员匮乏;其对策是:推广已获得成功的经验;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培训师资。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 问题 对策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80年代初期的调查、呼吁阶段,80年代中、后期的尝试、探索阶段,90年代初期的发展、推进阶段和90年代中后期的全面重视、整体发展等四个阶段,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特别是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后,不论是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部门还是广大中小学校,普遍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但在实践中我们也看到,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认识不清,导致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不但阻碍心育工作正常开展,而且容易把这项工作引入歧途。因此,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在当前尤为重要。

一、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地发展较快,但实效性差,发展不平衡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呼吁--起步--发展--提高等四个阶段,全国各地广大中小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飞跃,各地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但从全国看,地区不平衡,数量不平衡,质量不平衡。从地区看:南方好于北方,东部好于西部,城市好于乡村。从学校看:一部分学校从80年代就开始实验,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一部分学校受全国中小学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也纷纷根据地情、校情、师情、学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还有一部分学校,特别是地区较偏远,经济欠发达,信息较闭塞,观念较陈旧,思想较保守的学校,正在觉醒或积极行动起来,开展这项教育活动。从教师队伍看:一部分心理辅导教师受过专业训练,具有较扎实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且专门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教师是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和骨干力量。还有一些心理辅导教师是由生理卫生教师和德育教师转行的,但经过几年的培训和自学,大部分教师已基本掌握了学校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基本能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一部分心理辅导教师是迫于形势的需要,由学校的非教学人员或不能胜任教学任

务的教师改行担任。这部分教师,教育理论底子薄,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少,因此,很难胜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流于形式,很难收到实际成效。

2.论研究薄弱,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认识尚不一致

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历史发展、研究对象、目标、功能、任务、内容、原则、教育环境、管理、师资与培训、教育的模式、途径、活动课程的确立、心理训练、心理辅导、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暗示等基本概念还有不同认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还存在着不同理解,其理论框架还不很清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对于如何开展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学校建立辅导与咨询室,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与援助,如何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贯彻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及中小学生常用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原理与方法等还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运行体系。目前看,理论研究的滞后,已经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呼吁: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科研部门和学校投放力量,加大力气,对实践中遇到的理论问题深入研究,力争“十五”期间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3.形式多样,但缺乏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

目前,在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有: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②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②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④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学校跟踪反馈矫正系统;⑥通过建立“悄悄话”信箱,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⑥通过建立与家长联系制度,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主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虽然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但也存在问题。主要是:①在学校开展班、团队活动时,常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将学生的情绪、性格问题归为思想品德问题。②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方面,各地问题较多:第一,教材版本繁杂。有课题组编写的实验教材;有学者根据多年经验编写的教材;有实验教师自己根据工作需要编写的教材;也有书商从利益角度出发,组织“枪手”编写的所谓“实用”教材。第二,讲授方法多样。一些地方能够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采用讨论式、探索式和活动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达到自我启发、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目的。但也有一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像讲授数学、语文课那样,热衷于讲解心理学的概念。第三,课时不统一,一些学校还不能保证时间。有的学校每周一节,有的双周一节,有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和教师的能力不定期授课。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体教工的行为,教育活动范围应辐射学校方方面面工作;但也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狭隘化,把它只看做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事。④随

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开展,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已经从实践和工作中认识到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有些学校只在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上下功夫。如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热衷于搞各种心理测验,购置一些不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测验仪器,把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热衷于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

4.专业人员匮乏,且部分教师专业技能亟待提高

目前,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专兼职教师一般为1-2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教师既要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又要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还要开展各种心理训练,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理服务的需要。

自80年代初期,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开展这项工作的教师已经形成队伍,并且初具规模。按专业水平和发展趋势可分为:

第一部分,经过正规师范院校培养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受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现在学校从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于工作时间不长,他们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没有真正把所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但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和本人刻苦努力,在实践中磨练几年,他们将会成为我国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第二部分,现在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他们虽然没有受过系统心理学专业训练,但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很坚实的脑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知识,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经验,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又自学有关理论知识和参加有关训练,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目前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但这部分教师如果不加强理论学习,目前虽然能胜任工作,但很快就会落伍。

第三部分,一些学校领导还存在错误认识,把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做摆设。为了应付检查,把一些不能胜任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安排做心理辅导教师。他们既没有心理学专业知识,同时教学方法又陈旧落后。这部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似有实无。

第四部分,还有一部分学校没有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师。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德育副校长,谁有时间谁来抓,面上看是齐抓共管,实则谁都没有深入细致地研究这项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做的是表面文章。

5.整体化不够,还没有形成学校全方位多层次心理服务系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灵活多样,学校应该采取领导与教师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等形式全方位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其目标就是形成、维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一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教育性、促进性这三大任务理解不深、研究不透。注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的教育,忽视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发展,以形成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健全个性为主,以预防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为辅。

当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虽然内容较丰富,形式也多样化,但各方面配合不够,还没有形成合力。心理健康课讲授的内容,学科渗透,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创设良好的学校心理发展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档案的建立等活动,还有各自为战现象,没有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各环节中逐层面、逐角度加以解决,这样势必造成教育的内耗,降低教育的效果。

二、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1.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不及时拿出应对策略,很容易进入误区,出现偏差,因此,进行对策研究是当务之急。199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9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强调:“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生活的能力。”为了贯彻上述文件精神,更好地指导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1999年8 月教育部又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开展心理教育的意义、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实施途径、师资培训及队伍建设、组织保证及要防止出现的误区都作了详细的阐述,应该说它是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仔细研究《意见》精神,读懂、吃透上述文件内容,这样才能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向,少走弯路。

2.积极推广已在实践中获得的成功经验,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过近20年的研究实践与探索,部分学校在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上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例如,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学校个别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等方面的一些做法,经实践检验,已经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积极推广这些成功经验,使那些刚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学校迅速入门,并把握其基本方法,是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及外延的界定,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途径、原则、方法等理论问题还没有一致的明确的认识,有些方面,还处在探索实践中。因此,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是当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紧迫的任务。

3.借鉴国外经验,加速推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其根本目标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从评估、干预、咨询、研究、监督等多层面为全体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教育利益服务。

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具体任务包括:①对中小学实施各种诊断性测验,开展大规模的标准化测验;②为学生提供职业和学业选择指导;②对学生的学习和社会适应问题以及情绪问题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④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和学习障碍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⑤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心理诊断服务并指导其对儿童问题行为进行有效干预;⑥协助教育管理者制定规章,确定计划,设置课程,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

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我们要借鉴西方心理辅导与咨询理论,注重研究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理论与方法,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咨询技术与测量技术,逐步使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4.大力开展师资培训工作,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基础知识过硬,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政策的保障和理论的支撑还远远不够,还必需有过硬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来从事这项工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具有资格的三条最基本要求:第一,获得教师的专业资格;第二,至少有5 年教学经验;第三,接受过大学的高级心理学训练。在西方发达国家,只有获得了特定文凭或专业资格证书者,才能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起步较晚,其教师培训、持证上岗还刚刚起步。培训的渠道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靠师范院校的教育系、心理系或一些综合性大学中的有关专业来培养,主要侧重于学历培训和理论培训。这类培训主要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这部分教师将成为学

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

②通过各级相关学术团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机构,进行中、短期培训,主要侧重于上岗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这类培训主要解决当前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基本技能问题,使其在短期内,适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开展。

③通过召开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学术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学术交流,使广大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高素质,扩大视野,开扩眼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④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师范培训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近期进行大规模师资培训既不符合国情,又不现实,因此,只有靠广大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注意在平时工作中积累经验,刻苦自学,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以适应迅速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篇8:法官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一现象的比例逐年呈上升趋势,塑造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变得尤为重要。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1]是指个体在外界环境中能保持的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调整自己内部心理结构,提高心理发展水平,使人格特质趋于完善,从而达到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顺应于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世界心理卫生协会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确定为五个方面:情绪稳定性标准、焦虑适当性标准、人际关系和谐性标准、对现实感知的允许性标准、心理适应性标准。

1.1 情绪稳定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一般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指,当有了喜事时感到愉快,当遇到不幸的事时产生悲哀的情绪。此外,还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1.2 人际关系和谐性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对人态度积极;能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感情,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高兴地接纳他人和自己;既有广泛的朋友,也有少数几位知心朋友。

1.3 对现实感知的充分性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评估自己的反应能力或解释现实时,比较客观,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轻易承担超过自己能够胜任的任务,也不低估自己而逃避任务。

1.4 焦虑适当性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虽然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紧张感,但从不发生过度的焦虑;遇到困难时,他们能积极应对,勤于思考,有条不紊地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寝食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1.5 心理适应性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不管处于什么社会生活环境下都能主动同社会保持接触,让自己融入社会,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

1.6 具有完整统一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人格完整是人格的构成要素,如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平衡发展。心理健康的学生,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具备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面对困难的勇敢性,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2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成因

根据相关数据[2]显示,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来看,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大约在30-40%左右,而其中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大约占大学生总体的10%左右。这些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是神经症性的情绪、人际关系和强迫倾向等障碍。这些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不得不因此中止学业、休学或退学。这部分人占在校大学生的2‰左右。

经调查发现,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不适应的学习方式

进入大学后学习内容多、任务重、范围广、要求高,而且学习方式、方法较之中学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这让许多同学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们很不适应,造成了他们心理的困惑和压力。

2.2 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里来自不同区域的同学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都不同,所面临的是全新的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增多,他们“自我中心”的观点较强,与人合作的能力较差,而大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需要宽容与合作。

2.3 激烈的就业竞争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竞争也日益强烈,人们的工作强度和生存压力增大,这对还处于相对安宁的校园中的大学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们如不能正确调适心理压力,自我评价不客观,自我设计过高,就会产生自我膨胀的倾向或自我萎缩的倾向,表现为忧虑、暴怒、缺乏自控。由于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这也对就业造成了消极的影响。[3]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健康心理塑造的实施对策

3.1 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内容

3.1.1 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一般是指人对自己、自己对他人、自己对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能的、完整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4]大学阶段的自我意识是大学以前的自我意识的继续和深化,同时又有其质的变化。健全的自我意识至少应符合以下几点:(1)适度的自我接受。适度的自我接受是指自己认可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才能和局限、长处和短处都能客观评价、坦然接受。(2)较强的自尊心。自尊心强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克服缺点,取得进步,具有自知能力,能和别人和谐相处。(3)自我中心和合群的良好结合。大学生强烈关注自我,往往从自我的角度去认识、评价和行动,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把自己的意识加于别人。合群和自我为中心,这两者良好结合的大学生是有自己的主见,有创造力,以平和的心态和平等的身份出现在同学中,能尊重别人的意见,接受正确的建议,和同学们关系融洽,能积极参与团体活动。

3.1.2 掌握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是在高校环境中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渠道的学习,包括了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学习。我们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人才,首先是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在学习中我们强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应该有较强的独立性或自主性,能独立自主地提出问题和设想,并进行验证;有着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对发现新事物和创造活动有强烈的兴奋感和情感倾向;敢于冒险,富有献身精神,对新事物很敏感,不满足现状,兴趣高雅广泛,有细致和敏锐的观察力。

3.1.3 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遵循一定的技巧。(1)记住别人的姓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2)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3)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4)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任,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

3.2 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对策

3.2.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和队伍建设

3.2.1. 1 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新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应该打破旧的模式,目前行之有效的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防护网,即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院系、学校分层次进行,形成互动效果。创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并积极扶植、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唤醒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并逐步形成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把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有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2.1. 2 提高高校行政和教师人员的政治素质,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行政人员,任课教师到专职辅导员都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及良好的教育方法,并与其他院校讨论研究,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专职辅导员要不断加强心理健康的业务知识培训与能力的培养,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3.2.2 心理健康档案制管理,选择最佳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时间

专职辅导员应认真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掌握每一届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从中发现心理疾患高危人群和一般疾患的人群,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和治疗。同时,对咨询学生进行跟踪观察与辅导,不断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对于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要选择最佳的时间和形式,目前多数大学生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因此他们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教育者选择在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时间,不能急于求成,选择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开导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逆反情绪,真正达到解决问题,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3.2.3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内容,它们遵循各自不同的规律和原则,前者立足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后者立足于解决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问题。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又不是完全对立的,二者互相关联,具有内在统一性。从目的看,二者都是高校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手段,都是立足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内容和效果看,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方面心理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正确思想观念的接受和形成,另一方面,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又能使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我们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首先消除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反映;而要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则应该着眼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注重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和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为学生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异常现象。

3.2.4 构筑网络心理健康工作网

利用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兴趣,构筑网上心理咨询平台,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网站上建立心理咨询栏目,设置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心理学知识的网上学习,对心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网上心理咨询。为保证咨询安全,更好地规范和管理网上心理咨询,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负责对心理聊天室进行管理,对咨询信息进行总体监督,保证网上咨询的严肃性、纯洁性、科学性、实效性。

3.2.5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最具活力和征服力的活教材,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可以使大学生的精神面貌、理想信仰、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得到提升。高校应正确认识校园文化活动的性质和意义,认真引导与管理,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活动中,尽可能地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从中学会团结协助、公平竞争、表现自我,感受大学生生活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身心充满快乐和放松[5],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康心理。

3.2.6 开展完善的就业心理指导

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因素主要有盲目自信、自卑畏怯、急功近利、患得患失、依赖等待、烦躁焦虑等。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该科学的引导大学生培养客观独立的自我意识、勇于挑战的竞争意识、敢于战胜逆境的意志品质、积极冷静的情感性格、顽强坚定的自信心、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李浩根,李晓波,于俊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1988年3月一1991年9月接待的大学生中随即抽取.

[3]梅锦荣,隋玉杰,曾建国.大学生的求助倾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版.

[4]高希庚,孙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上一篇:公司简介范例2010(中英双语)下一篇:信息化竣工验收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