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合作实践

2024-04-14

试论社会合作实践(精选9篇)

篇1:试论社会合作实践

试论社会合作实践

合作是人类社会不同的个体或集团之间自觉采取互相配合的方式以实现某种目的的行为,其本质是互利.正确把握合作的`含义,必须注意合作与统一的区别.合作的类型主要可分为经济合作,政治合作和思维合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自觉树立合作意识.

作 者:谢维营 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刊 名:宜春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TY年,卷(期):25(3)分类号:B023关键词:社会合作 实践 互利 统一 类型 合作意识

篇2:试论社会合作实践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为大家分享了关于合作社的社会实践报告,欢迎借鉴!

白驹过隙,一转眼,我们已迎来了大学的第二个暑假,结束了这个暑期我们将迈入大三,将面对新的挑战,会有新的任务,所以这个假期也变得非常难得。好多人都觉得刚刚迈出校门的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很差,都是些空想主义者,都还不了解社会,没有亲身的接触社会。因此,假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了我们逐步了解社会、迈入社会很好的平台,所以充分的利用大二这个暑假参与实践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这次社会实践我选择加入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几个同学组织的调研队,由于他们之前申请创新性实验项目时对生猪养殖这一块做了较多的了解,所以选择其作为社会实践调查项目。在调研之前,我们组建团队,填写重点团队申请表,准备资料参加答辩,成功申请成为校级重点团队,获得900元的经费资助,并且在专业老师的建议下,新增了两名雅安校区动物医学院的同学,团队人数最终确定为11人。接着抽时间开会商讨了调查的对象,调查的范围并精心准备了要调查的问题,制作了两张问卷调查——养猪专业合作社调查问卷和散养调查问卷。经过了一系列的准备,在8月27日到29日这三天,我们“农心style”生猪养殖调查团队便开始了以“成都周边地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主题的调查,走访并实地考察温江、崇州、邛崃三地的生猪养殖情况。

我们的第一站是温江。8月27日,一行人早早地从川农成都校区出发,坐车到了温江动物检疫疾病防治中心,按照计划,我们寻找到了畜牧科,了解了温江主要养殖场的分布地,选择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鑫兴养猪场作为走访地,有利于我们得出更接近现实的结论。当天特别幸运,畜牧局的局长听了我们的活动,非常支持我们,立即打电话给养殖场的负责人,打好招呼,使得我们后面的调研很顺利,很快就完成了任务。结束后,局长给每个人的实践表盖好了章,鼓励大家继续加油。

我们的调查方式是通过走访养殖场,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并进一步采访一些相关问题,例如:贵社觉得合作社生猪养殖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期待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贵社认为养猪专业合作社有哪些优缺点?怎样克服缺点?通过了解,我们得知温江由于城市规划,发展生态型田园城市,对养猪养禽类实行禁养限养,逐渐关闭猪场,所以在这里,规模化的养猪场没有什么政府特别的补贴奖励,只在退出时有些补贴,鑫兴养殖场也只有1000左右的出栏数,规模很小,更无法扩大。近两年,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再加上政府政策的变动,养殖场发展很不好。

第二站是崇州——成都现代农业产业的摇篮,立足于成都整体规划,借鉴“上海宣言”,确立了“产业新城,品质崇州”的发展定位。8月28日,大家起了个大早,集合赶往车站,坐上去崇州的车。到达目的地,首先去的是崇州市农村发展局,找到畜牧科。今天就没有昨天那么轻松了,畜牧科科长看了我们的介绍信,发现存在错误:我们团队一共有11个人,但是只写了队长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不正确的,至少应该在名字后面加个等字。大家表示知错,承诺下次一定注意。队员们都希望科长能在实践表上先盖章,我们再去实地调查,以免来回跑,减少麻烦,她则明确坚决地表示,必须先去切切实实地做事,才能盖章,一切按程序来,还提醒我们下次要调研,必须先联系好,而且要早点来,我们连连点头答应。中午休息时,大家从网上看到教育部开始关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含金量问题,专栏评论员曾撰文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开始变味,很多人只去盖个章就完事,流于形式主义,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队员们逐渐理解科长的严格,都打起精神,准备更认真地投入实践。

烈日高照,大家咬牙坚持。简单吃过午饭后,就赶往崇州市西蜀生态猪养殖场,主人很和气地接待了我们。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崇州市生猪养殖逐渐摒弃散养,走向集中化,该市领先于全国的是其对生态、健康的准确把握。西蜀技术人员介绍,公司的目标是打造具有鲜明生态特色的特种猪,不使用任何含有激素的饲料,而是自己培育营养丰富的青饲料和精饲料,即农村讲的“猪草”,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无害的饮食需求。同时,从公司投资人那里,我们得知西蜀现在的猪粪可以利用投资巨大的沼气池和肥料加工装置生产肥料和提供电力,通过先近的全套化设备,实现零污染、少污染。另一方面,崇州具有现代意义的探索还体现在管理体制及运营模式上。在崇州灵欣养殖场我们还发现了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新运营模式,那就是公司利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提供饲料、猪仔、药品等,农民则出钱建养殖场,发挥时间、人力优势,为公司代养,专门负责养殖,公司以固定的价格进行收购。这种方式将经营的风险转移给了公司,使得农民的收入稳定,风险低。与成都周边其他区县相比,崇州市政府对现代化农业更为重视,大力扶持现代化农业。

调查也并不是一直都那么顺利,不是每一家都像西蜀这样配合我们,有的拒绝接受调查,有的即便是接受了,当问到敏感问题时也不愿意透露真实的情况,其实大家有这样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遇见这样的情况我们礼貌的说明来意,尊重对方的意愿。进行了两天的调查采访,各个都是口干舌燥,但一想到即将顺利的完成调查,都觉得这样的付出是很值得的。下午回到农发局畜牧科办公室,我们拿出采集的照片和收集到的信息,科长看了表示满意。当听到我们讲到养了几十头猪的老大爷的故事时,科长为大家的领悟感到欣慰,爽快地盖上了红戳。她严谨务实的态度让我们进步。

最后一站是邛崃。我们先来到邛崃农村发展局,询问了农经科养殖场的分布地,拿到资料后,众人坐车来到成都学忠农业有限公司,这里是我们川农动物医学院学生的实习基地,看到一个有川农人的地方,心中顿生一种熟悉感。这是我们学校一位师兄经营的公司,该公司在各方面都比较成熟,拥有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园三种模式。猪种采用自繁自育的方式,公司+合作社的方式融入体验式。公司挑选合适的员工进行养殖,不过与崇州不同的是,社员要交一定数量的保证金,承担一定的风险。家庭农场则满足一些人想要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养养猪,种种地,过上简单的生活。我们还了解了生猪养殖场引进的生猪品种,投喂的饲料产品以及投喂方法,圈养的方式等。现在公司正在扩大规模,正在修建的成温邛快速通道为将为其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进一步促进养殖场的发展。对养猪场场的整个运作模式有了较深的了解,视野更为开拓。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农林类学子,学习了解现代化养猪场场,不但增知识,而且视野更为宽泛了。

从本次实践可以看出,成都周边地区养猪的人越来越少,养殖意向不明确,对散养户的调查分析可知其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规模较小、饲养管理水平偏低、品种良莠不齐、免疫工作还不是很到位,疾病防控能力不强,致使经济效益有所下降。主要存在以下不利因素:

(1)疫病形式严峻,养殖风险加大

从问卷结果显示,均认为疾病是限制养猪业发展最大的瓶颈因素,同时信息不畅,使很多农户在过去两年血本无归,中小型养猪场户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3-5头的养猪散户基本消失,许多原来的养猪大户也离开养猪行业。

(2)饲养成本增加

长期以来,养猪行业宣传均忽视农户的饲养成本,认为农户养猪不耽误农业生产,不用计算人工、水电等费用,然而在社会化大生产下这部分生产成本是要算的。适度规模养猪成本最低,农户生产成本最高。存栏量明显下降,农户在行业比较效益低下的情况下自觉选择外出务工,而不愿从事养猪事业。所以,长期以来行业错位使行业长期处于低水准运作状态。

(3)适度规模成为主流,但极不规范

调查反映,以家庭为单位的专业化适度规模养猪已成为养猪业的主力,由于其经营灵活、管理成本低,其效益相对较高。然而,适度规模养猪生产还极不规范,存在乱引种、乱用苗、乱用药、乱用料的情况,场地选择与场舍建筑很不规范,适度规模养猪生产标准和操作规范非常欠缺、极不完善,饲养管理缺乏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体系。

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重点发展规模养殖 近年来,生猪价格频繁波动,生猪利润极度不稳定,养殖利润与成本严重倒挂,农户难以把握市场,养殖信心受挫,同时受国际粮食市场、饲料加工、生物燃料加工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普通农户大量退出。因此,在生猪生产转型时期,一定要从规模化、标准化、从现代畜牧业的角度出发,选取一部分长期从事生猪养殖且有一定资金实力、有一定规模、发展前景好的企业、规模户进行重点扶持,从资金、技术、场地等方面给予保障,让他们做大做强,使之成为生猪产业的中坚力量,可向崇州、邛崃的规模化养殖借鉴。

(2)决不放弃农户养殖 农户养殖与规模养殖并存是转型期畜牧业的主要特点,相关部门一定要从标准化生产角度出发,从提高农户养殖量的角度出发,加强农户圈舍改造,加强防疫知识的普及,建立、完善生猪生产、价格及疫情监管控制体系,使普通农户从疫病、价格的阴影中走出。

(3) 完善行业基础信息

完善统计、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对包括疫情、价格、存出栏情况等行业基础信息要完善统计措施,乡防疫站应建立科学化、透明化的行业信息发布公共平台,使养殖户能及时、准确地获取行业信息。

整个实践过程,大家都很积极主动,一个人没有问全面的问题,其他人就补充追问,这样就使团队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每一次结束访问,我们都会邀请负责人一起照相留念,永远珍藏珍贵的瞬间。实践教会了我们在一个团队中要懂得团结合作,为了一个结果需要付出努力,对待事情更应有严谨务实的态度。

篇3:试论开放式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大学生社会实践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一方面, 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社会实践参与主体呈现出多元性, 各参与主体利益日益凸显, 如何创新体制机制, 寻求各参与主体需求的结合点, 成为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 各高校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 社会实践经费、场地、人员等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尽管政府和学校不断加大投入, 但各高校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与条件, 与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 供求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不断强化了学生的市场主体地位。随着学生自主选择范围与途径的不断拓宽, 新的社会实践形式和方式不断涌现, 传统的社会实践格局逐渐被打破。教学实验由按班分组集中进行逐渐向综合性、自主性实验转变;毕业实习由分班集中进行向学生自主联系、分散进行转变。同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的形式和方式呈现出多样化, 学生自主实践成为主要的社会实践形式, 参与人员不断增多;学校与社会联系越来越密切, 各种实践基地如产学研基地、教学实习基地、就业见习基地纷纷建立;社会中介、用人单位、社区与政府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社会实践的组织已从单一的学校组织, 发展到学生自发组织和社会主体组织等多位一体的体系转变, 这一演变深刻地折射了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影响, 反映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化”进程。

二、开放式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分类与构成

循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演变的轨迹, 依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主体的地位与作用不同, 开放式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可划分为“学校搭建平台式”、学生自主组织式”、“政府搭建平台式”和“社会主体搭建平台式”四个类型。

1. 学校搭建平台式。

这是一种较为经典的社会实践形式, 主要是指学校根据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 结合社会需要, 以学校为组织主体, 整合学校、学生、社会和政府等多主体资源而形成的一种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这种形式突出的特点是以学校为组织主体, 有完整而周密的实践活动计划, 有专人指导和专门的经费作保障。实践活动参与主体中, 学校成为主导社会实践活动, 整合各参与主体资源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尽管组织形式和方式多样, 但就运行机制而言, 归纳起来主要有4类:一类是课程式社会实践活动, 如教学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等;二类是主题式社会实践活动, 如计算机科技文化节等;三类是项目 (团队) 化社会实践活动, 如校团委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等;四类是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 如教学部门建立的教学实习基地、团学系统建立的就业见习基地、科研管理部门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基地等。

2. 学生自主组织式。

此方式在社会实践参与主体中, 以学生为组织主体, 学校及相关部门处于从属地位, 可分为项目式和社团式两类:第一类为项目式。特点是学生根据自身情况, 结合社会需要, 围绕某项特定的任务和目的, 单个或自愿组合通过亲朋推荐等途径参与社会实践。它以整合学生及其家庭社会资源为主, 在学校、学生、企事业单位等实践活动参与主体之间, 学生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组织者。实践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都由学生自主决定, 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 (家庭) 社会资源质量以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等。第二类为社团式。学生社团是一种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发组织而形成的一种群众性组织, 它集中了相同兴趣的同学, 定期或不定期地按章程开展活动。它以学生自主活动、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为其主要特点。社团活动既是学生校内课外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

3. 政府搭建平台式。

这种社会实践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大型活动式或项目式, 如我国政府牵头举办的奥运会和世博会。政府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营造舒适安全的人文社会环境, 展示国家的良好形象,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学生志愿者或义工, 这是一种典型的政府主体搭建平台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运行的方式为由政府主体根据活动或项目的需要, 提出招聘人员的素质和要求, 所募人员在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培训后, 按照政府组织主体的要求完成实践活动内容。这种实践活动, 国家、地方政府和社区等都有采用。第二类为由政府组织牵头, 协会或群众组织承办的各类竞赛活动, 如团中央、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 相关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等。这些竞赛活动现已成为推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连接社会与学校的重要纽带和品牌。

4. 社会主体 (如中介、用人部门) 搭建平台式。

这种社会实践类型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等参与主体之间, 引入人才市场 (中介) 作为新的参与主体, 并且以这种新的参与主体为社会实践的牵头组织主体, 运用市场的方法寻求各参与主体需求的结合点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组织形式。突出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人才市场信息联系广泛、及时等优势, 以人才市场为桥梁或纽带, 将用人单位、学生、中介和学校等核心参与主体的需求与利益, 按市场的规则而连接在一起。这种社会实践形式探索始于教学实习,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随着高校扩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实习模式已难以完成实习任务的安排, 改革已成为必然的选择。部分学校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 率先在人才市场建立就业 (实习) 基地, 学校根据市场提供的信息, 而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 由学生选择进入企业, 在企业、市场和学校的管理下完成实习任务[1]。第二类企事业单位用工式。这些单位出于用工、降低成本和扩大影响等的需要, 针对大学生的需求和企业自身的实际, 每年拿出一部分岗位, 通过相关渠道 (非人才市场) 发布用工信息, 面向社会招募大学生社会实践者的一种形式。

三、不同类型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联系与区别

“学校搭建平台式”、“学生自主组织式”、“政府搭建平台式”和“社会主体搭建平台式”四种社会实践类型, 共同构成了开放式社会实践体系。这种开放式社会实践体系中不同实践模式既联系又有区别, 适应了多样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 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种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尽管存在诸多区别, 但其参与主体都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体现在: (1) 任何一类大学生社会实践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主体。 (2) 参与主体中, 既有核心主体, 也有非核心主体。其中核心主体一般包括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 而非核心主体是指不直接参与社会实践, 但能影响社会实践或受社会实践所影响的单位或个人如政府、学生家长、媒体等。 (3) 多元的社会实践参与主体, 决定着社会实践利益与需求的多样性, 如何寻求各参与主体需求的结合点, 成为提高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 推动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关键。

四种大学生社会实践区别主要体现在组织主体、核心需求、实践形式、资源整合方式、管理模式与方法、适应条件六个方面, 具体体现见表1。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20年来, 大学生社会实践已从单一的学校组织, 发展到学生自发组织和社会主体组织等多位一体的组织模式。在深入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变迁的基础上, 对“开放式社会实践体系”这一现象进行归纳研究, 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服务与指导。

参考文献

篇4:试论社会合作实践

关键词:健康课程;小学阶段;体育与健康;合作活动

目前,在优生优育方针的指引之下,许多夫妻都只拥有唯一的一个子女,所以,在生活方面会对孩子格外关照,导致许多新一代的学生难以对现代的社会环境进行正常的接触与适应。为此,体育教师应该做好辅导工作,通过组织合作性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小学生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本能。

一、通过集体队列训练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纪律性

在教学《体育与健康》中队形排列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设计不同的队形让小学生通过合作完成队形排列训练。在学生记熟了队列的位置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尝试通过集体合作进行队形转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队形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的趣味活动。比如,可以把小学生分到A、B两组中,让两组学生同时排列出相同的队形再进行队形变换,看看哪个组别的学生队形更整齐、变换更迅速。通过队列活动可以让小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的意义,同时学生在参加合作活动时能领会到团结一心的巨大力量,纪律性与团结意识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关键。

二、通过举办接力比赛培养小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

在教学《体育与健康》中关于接力跑的相关内容时,体育老师要详细地给小学生介绍接力跑比赛的规则和接力过程中的要点。在完成了接力跑的基本内容讲解之后,教师要组织全班的小学生进行分组比赛。分组应该遵循随机原则,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相互合作与了解的机会。在跑步时,教师要叮嘱跑得快的学生照顾速度慢的学生,同时还要留意交接棒的环节,这样才能防止掉棒的情况。接力赛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同进行经验总结,引导小学生重视合作环节。集体合作,是立足社会、适应环境的重要能力,组织学生共同参与接力跑能够使小学生逐步掌握协调与合作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师在组织小学生共同开展集体性的体育活动时,除了要设计好活动的细节,调动小学生的参与兴趣之外,还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小学生在活动的同时逐步掌握接触与适应现代社会的本能。在上面笔者以自身经历为立足点,介绍举办合作性体育活动的方法,利用这些方法能有效培养小学生对现代社会环境的适应本能。

参考文献:

鲁刚新.将德育进行到底: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7):21-25.

篇5:农业合作社社会实践报告

景尽收眼底。此外,爬山,打羽毛球和台球是铁的娱乐健身活动,院子里成天充满了欢笑。 其实真正身体力行地接触百姓,还是在劳作中。挑水打水,收蚕豆,对于在城里长大的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新鲜活动。在简单沉重的劳动中我却找到了乐趣。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乐趣和知识,只是平时忽略了它们,当人真正发现它们的时候,就会体会到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于是颓废,痛苦,忧虑……都远离了我,充实的过好每一天成为我的目标。 4.。通过入户调查,我们打开与村里百姓沟通的窗口。他们朴实认真地回答我们的问题,从他们的答话中我认识到他们敏捷的思维,对世事的透彻理解和达观的精神,他们虽有些安于现状,却也努力地改变境遇。在与以前的苦日子做比较后,他们由衷地感激共产党给他们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好生活并且非常满足。“知足常乐”,我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总感受到这四个字。当然这种快乐也不是绝对的,中国当代社会中毕竟还是存着城乡差异,这是一个客观现实,无法回避,也不应该回避。要想解决这个长期困扰社会的问题,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和农民共同努力。就像那个要向总理说实话的人说的那样,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农村的贫

苦的确超出了很多城市人的想象。农产品价格一路下滑,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业生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医疗价格是众所周知的高昂,教育产业化使得成千上万的农村子弟无书可读。农民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于是就出现了越来越汹涌的民工潮,农民们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为了子女的学费,为了保住老人的性命,只好农民变民工,背井离乡,卷起铺盖,成群结队的奔向城市。他们在城市里忍受城市人的歧视和羞辱,干最脏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赚取最低廉的工资,还要为自己的血汗钱能不能按时足额的拿到手而担惊受怕,甚至爬上高楼讨要本来应属于自己的工资。 5。对看电影的感受。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了解农村社会现状的同时也让我对农村电影市场作了一次调查,而且这次调查是针对目前中国最不受重视同时也是最具潜力的农村电影市场的。通过入户调查,发现老乡们几乎不看电影。我认为原因有三:一,电影题材适合他们的有限;二,地处偏僻农民不易进城,农村自身又缺乏电影基础设施,农民们即使想看电影也没有必要的硬件支持;三,农民收入不足,难以支付票价。这样看来,下乡轮放电影比较符合“国情”。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到“学”和“用”的联系,让我更加努力的学习,并在学习中加以实践。

篇6:校企合作,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无实践,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实践经验。当前环境下,技术型人才缺口越来越大,高校如此的教育模式很难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即使专业对口情况下,由于缺乏实践,许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很多都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

江苏淘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创新型企业,在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为了培养人才的需要,积极与周边高校展开合作,帮助大学生创业就业、科技创新和实习等。同时,与高校相关专业展开对口支援工作,帮助相关系科开展教学,提供实践机会。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对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探索,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技能的实践能力。为了更好的让学生适应当前社会与市场的需要,3所高校与江苏淘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合,积极开展学校和公司之间的交流互动。公司与南师大电子商务系定期展开交流活动,学生来到公司展开体验活动,亲身感受电子商务操作。

篇7:试论社会合作实践

“概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一、实践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弥补校园教育的不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实践内容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社会实践课是根据《华北科技学院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方案》要求,在公共政治理论课中,专为各类本科专业学生设置的暑期社会实践课程。本次社会实践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以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坚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中,本小组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当地农村及相关政府机关等形式参与此次社会实践调查,选题包括在城农民工社会待遇情况调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农村养老保险现状调查、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发展现状和主要建设内容及存在问题调查,围绕“三农”问题调查,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和这门课程紧密联系。

我国亿人口,亿多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产供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束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走向小城镇集体规模化,农田大量的整治规模化,涌现了大批的失地农民,大量的闲散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人们更以空前的热忱加入打工者的行列,为改善农村经济条件,活跃劳动力市场开辟了崭新的航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有将近1.8亿的农民在外务工,并且打工者的数量还在以每年600万人的速度递增。农民工是一群游走在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因此,了解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对于促进农民工和谐地融入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庞大的劳工队伍中,青壮年居多,为了经济的原因也为了外出能相互照顾,很多的青年劳工夫妇双方双双外出,留下孩子让其他人代为监管,这就造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个衍生物,它突出显示了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村居民缺乏人文关怀的特性。近年来,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偏差,家庭教育缺乏,生活负担较大,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性格缺陷、心理障碍、情感方面等问题。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其脆弱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增长曲线始终处于强幅波动之中。由于中国还不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对农业的调节还很不到位。

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①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切实维护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②要加快县、乡、村三级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精简机构和人员,改进管理,增强服务,降低费用,减轻农民负担;③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给农民经营自主权;④要加快政策调整和改革的步伐,促进经济增长,启动市场需求,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化进程,鼓励、支持农民在非农领域实现就业,让农民在耕地以外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

从农民自身的角度谈谈如何增加农民收入:①转变观念。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②调整产品。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农产率结构;③依靠科技。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竞争力;④加工增值。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⑤开拓市场。要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⑥规模经营。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集约化道路,实行规模经营。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农村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促进计划生育、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就是为了构建“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险理论、政策、制度、体制,形成以城镇养老保险为主体、向农村辐射开放并与农村养老保险衔接协调的、多层次、多形式、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体系。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问题上带来太多的实惠。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其80%都集中在城市。从1998年到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4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11.48%,后者的增长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在广东那样的经济发达地

区,也有40.08%的群众有病未就诊,23.35%的群众应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回顾历史,我们曾经解决过这一问题,而且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1993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投资与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人口还占全国人口80%,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岁提高到了68岁。专家们承认,这种健康业绩的基础,是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资源配置大格局中,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个农村社区的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三大法宝”。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

看病难,一直是近年国人关心的头等大事,在农村,看病问题显得尤其突出,由于农村的收入较低,所以对待生病,很多人采取了“小病躺、大病扛”的态度,等发现病情严重的时候,送到医院,医疗费对于农民来说,已是天文数字,往往为了治病,返回赤贫状态。而农村老人的健康状态更是严重,一个是生理上的,一个是精神上的。生理上的是指一旦生病往往得不到及时救治,这种矛盾来源于经济上的拮据和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匀。还有一个是生理上的,是指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村年轻人越来越多,大量“留守老人”在农村得不到精神慰藉,往往孤独多年,产生严重的精神疾病而导致身体的衰弱,引发生理上的疾病。

那么如何在目前的资源条件下,最大程度地维护农村老人的健康问题呢?依然要从生理上和精神上两个角度出发,做好前期的预防和后期的救治。

1、积极参保农村的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目前是每年每人10元,这并不构成农民负担,尽管是以大病救助为主,但对于减轻农民负担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农村老人应该积极参保,在大病的时候,能够减轻一点整个家庭的负担。

但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良好的反应,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宣传用语针对性不强,合作医疗首先要解决的参加对象应该是农村老年人,年轻人都在外面务工,而老年人文化不高、甚至有的根本不认识字。政府在宣传上应该提炼出非常通俗的口号,讲明利益所在,而非是政策宣读,政策性文件老人一般都看不懂,自然不能够产生共鸣。如果改成口号式针对性宣传,则效果会大不一样,比如“合作医疗十元,身体健康一年”;“不给子女添麻烦,合作医疗来帮忙”。老人看到了好处所在,则参保的积极性就会大为提高。

(2).报销算法复杂,大病如何报销,每个城市都不一样,大致的报销是根据看病的医院级别不同,有起付点和报销比率以及报销上限,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大病都能报销,跨城市看病报销程序又是不一样,对于没文化的农村老人来说,简直是听的如云里雾里。所以政府需要编制通俗易懂的小册子,用打比方举例子的方式来说明,发放下去,由村长或小组长反反复复地向村民解说。

(3).向老人的子女宣传,子女常年在外务工的多,对政策并不是很清楚,应该在其过年回家的时候,由村组长挨户宣传,动员为自己的老人参保,减轻自己将来为老人看大病的负担。

(4).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农村老人的卫生意识,讲明大病都由小病起,有条件的农村老人每年至少要定期检查身体两次,预防比后期救治更重要,以后的合作医疗内容应该涵盖体检项目,这比后期的大病救治更具有实际意义。

由于农村人群聚集地分散,农村老人几乎无法就近看病,往往是小病就不看,导致后期大病难治,所以政府要投入力量将卫生院覆盖到村级,自费部分的小病由村级卫生院解决,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补助村级卫生院,每年给农村老人体检一次。

2、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的改善

留守的农村老人精神孤寂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子女都长期在外务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还是靠老人自我调节和村民互助的方式,在农村老人年级大了或病重需要照顾的时候,更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

(1).留人老人互助,对于需要照顾的老人,有必要形成循环互助的风气,比如;健康的老人照顾生病的老人,这不仅仅是单纯地帮助别人,也是为了自己需要照顾的时候,有人也会出来照顾自己,这样子女在外务工就会更安心。

(2).老人之间的自娱自乐,不要在家里封闭自己,老人可以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说说子女在外务工的情况,没有精神上的负担,对于健康来说,是很大的促进。

(3).村级组织拿出部分费用,组织老人看演出,比如下乡电影、下乡的唱戏班子,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4).子女常常打电话回家,无论在外怎么样,一定要记得打电话给老人,条件允许,除了春节回家外,其他时间有空也回家看看,老人就图个安心,心安了,病就少。

(5).通过政府力量或者商业化性质,建设农村养老院,将照顾老人的压力由子女承担转向社会,使老人没有后顾之忧、能够享受到国家发展带来的福利。

通过对农村老人生理疾病救助的保障,并且不断完善这个保障制度,再通过多种途径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形成良好的社会、老人、村民互助和自助的方式,使农村老人能够真正过上一个安详的晚年。

三、实践意义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更好的理解了农村,见实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力量。在活动中,同学们虽然不断遇到困难,能不断地克服困难,提高了自身能力,还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坚定了信念,受到了锻炼,得到了一笔丰厚的财富。

四、实践总结

此次实践活动总体上是非常成功的,同学们走进群众,走进社会,了解了现今的农村状况和农民思想状况,磨炼了品质,也促进了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等在群众中的影响,同时也宣传了学院。深入学习领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扬了大学生勇于实践的光荣传统,树立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而随之而来的竞争也非常严峻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时代赋予人才新的定义:不仅能够驾驭新科技,具有创新意识,更要有将科技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但是,再看看我们,只是被禁锢在四角高墙内,捧着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做着日后事业有成,飞黄腾达的白日梦。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教育制度还有我们本身使我们缺乏勇气走出象牙塔,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和社会竞争的洗礼。在这样一个知识与实践完全脱节的环境里,我们又有什么资本去谈成才、谈竞争、谈事业?时代证明,历史证明,我们的自身状况证明:我们唯有面对社会,才能心平气和地作出一些选择,才能确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

但由于这是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验不足,难免有纰漏之处,如对行程安排不周密,事前准备不足以致出现尴尬局面等,这都为活动的进行造成了困难,但我们会总结经验教训,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成熟。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的完成了,活动中,我们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课堂外的知识,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假期实践活动!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在“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指导教师:李培华

信管B072暑期实践调查第一小组

组员:宋科科、高赛、朱勇、郭付强、樊华、王明亮、付国强、丁林峰

篇8:试论社会合作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切事物的产生来源于实践, 理论的知识需要实践来检验, 更需要实践来不断完善。只有实践, 一切论断才会有生命力;只有承认实践高于想象, 才会长盛不衰。当代大学生能在假期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项难得的经历, 同时也是充实自己的良好过程。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各国都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中国也不例外, 我院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背景下开展进行的,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某些企业受到一定冲击, 不少企业裁员降薪, 出现大批农民工提前“回流”返乡。对此, 我院组织一部分学生选定重庆市周遍各乡镇进行实地走访, 对一系列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问题展开了相关调查。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

首先, 学生对于农民工为什么会返乡, 采用走访了解等方式, 得出以下结论:

(一) 家庭原因。为了解决孩子的教育和老人的赡养问题, 不得不返乡。

(二) 被城市淘汰。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 由于金融危机影响, 大部分的农民工在45岁之后将很难在城市找到工作;即使有工作者也无法忍受和承受超长的劳动时间和过度的劳动强度, 因此不得不“退休”返乡。

(三) 自愿返乡。

这部分的农民工主要是不适应城市的生产生活, 特别是在城市得不到认同和尊重, 不得不返回家乡。且政府实行给返乡创业者一定的优惠政策, 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诱惑。

(四) 临时返乡。

有一部分人因失业、待业、休假等原因临时返乡, 但是他们有尽快进城的计划。

再者, 返乡农民回乡后一时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再就业或创业中遇到不少的问题, 其原因还是在于:

(1) 创业能力较差。根据调查, 农村返乡民工中, 初中文化水平的占总数的80%, 这说明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也就对他们的自主创业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他们对投资项目、发展目标和市场定位等方面的知识不足, 往往选择行业失败, 导致创业失败。有的虽然顺利度过创业初期, 但后期也因为知识的局限性, 缺乏一定的管理能力, 难以做大、做强, 在竞争中因为没有优势而宣告失败。

(2) 自主创业缺乏资本。自主创业最主要是解决资金的问题。目前, 由于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依靠打工积累或者亲友借贷等方式自筹资金, 数量和来源都很有限。返乡的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最容易选择小餐饮、小商贸、小加工这些行业, 虽然对资金需求量较低, 但技术含量较低, 往往供过于求, 竞争激烈, 严重影响了创业成功率。

(3) 一部分农民工返乡后再就业的意愿不明显。部分返乡农民工在沿海打工时, 工资待遇相对较好, 开了眼界、见了世面。他们回乡后, 对工作条件较差、工作强度较大或者工资待遇较低的工作岗位没有兴趣, 也不愿意重新从事农业生产。少数返乡农民工宁愿在家打麻将, 也不愿选择打工就业, 形成一方面大批返乡农民工没有工作, 另一方面许多企业招不到工的景象。

通过调查, 学生总结出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很多实在的问题, 但不免也有很多成功人士经验, 综合其该政府的相关政策的良好引导, 总结如下:

(1) , 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农村的发展不仅要靠国家、政府, 更要靠村长、村支书等基层人员, 要集中培训、考核基层人员, 使他们起到应有的作用。加强农业结构改革, 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 增加他们的副业或者手工业, 使他们有多条出路。再次, 可以对村民进行文化教育, 日常社会生活常识的培训也是必要的。

(2) , 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 专门成立一个组织, 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农民工有事, 可第一时间去咨询办理, 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

(3) , 加强城市与农村的交流, 存进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更好地了解, 比如让城市居民“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 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 将心比心, 切实到实际行动, 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政府也需不定期的宣传农民工对城市起到的好处, 不应该让人只认为农民工“脏兮兮, 素质不高”。返乡农民工不仅是农民工自身需要不断提升自我价值, 而且政府也要积极响应党中央更项政策, 协助农民工创业, 把工作做到实处。

三、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当代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着极大的社会意义。当今社会,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以前, 许多学生只重视书本知识, 缺乏动手实践能力, 一毕业, 走出校园, 脱离了书本知识,

完全不能胜任工作。学校里的高材生进入社会就显得一无是处。针对这样的情况,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再注重高分成绩。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 接触社会, 接触群众, 有利于他们了解社会, 知道社会需要什么人才, 从而让他们在学校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知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社会与学校的联系, 也有利于学校了解学生的素质、社会所需, 从而改善教学与管理、课程设计等方面。只有让社会和学校多联系, 才能让我们的教育走出封闭的校园, 走向广阔的社会天地, 让我们的学生不再一味追求考试的高分, 而是注重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只要社会为我们的在校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实践机会, 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俊峰.浅析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改进[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1.

[2]、张玉嵩.论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价值[J].教育探索, 2007, 11.

篇9:试论社会合作实践

关键词:高职;思政;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

思想政治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社会实践活动在配合思政课程课堂教学、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尤为突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这一重要环节,可以使高职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社会化程度。然而,随着近年来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以及思政教育自身的发展变化,我院开展的思政课程社会实践活动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严重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因此,对高职思政课程社会实践方式进行改革尤为必要。

一、当前学院思政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和问题

1.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在最近三四年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中,学院大多采用两种活动形式,一是引导学生利用社会实践周时间,集中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二是就某一主题,建议学生观看某部影片或某本书籍,撰写心得体会。在这样的活动形式下,学生难以提起兴趣,使社会实践活动很容易沦为应付差事,有的学生甚至不开展社会实践和调查,直接在网络上下载文章进行修改,作为社会实践的成果和报告。

2.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合理

在目前沿用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方式中,学院通常把五一、十一长假作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集中时间,虽然辅导教师也会提前数周或提前一两个月布置实践活动,但学生开展活动的时间仍然相对集中于以上两个长假期间。这一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因为在不对其他小长假进行调休的前提下,这两个黄金周的时间几乎成为了学生翘首期盼的仅有的学期内休息时段,有的学生会安排回家,有的学生希望抓住这一假期休闲旅游,有的学生会考虑兼职打工,所以学生真正会用该时段来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可能微乎其微。即便有的学生认真在此期间开展调查,七天时间里能够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比例也很有限,最终也很可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配套制度不够完善,活动受限程度高

当前学院思政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途径,无论从教学设计还是行政管理角度,都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其顺利、有效地实施。作为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管部门宣传部和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管理机构教务处,以及思政课程唯一的教学实施机构思政部三者之间常常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导致活动的开展多头管理,无法形成合力,在策划、安排、实施、反馈、总结、提升等环节,容易混淆各自的任务和责任。也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在报批和实施过程中,常常受到一些本不该有的局限和禁锢,严重影响了活动的开展和创新。

4.专任教师、辅导员参与程度不高

在缺乏社会实践活动相关配套制度的制约之下,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在活动中即便有了创新的想法和思路,也常常会止步于繁琐的上报流程;另一方面,涉及活动基本开支、学生交通补贴、指导老师工作酬劳、评优奖励等项目的活动经费无明确保障,因此专任教师、輔导员大多缺乏积极性,最终使活动的开展容易流于形式。

二、尝试对思政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方式进行改革的几个方面

1.根据思政课程的不同内容和学生的不同专业进行个性化、特色化的社会实践

目前,学院开设的思政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贵州省情、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按照之前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在思政部拟定的主题之下,各门课程的教师都会要求学生按照课程的特点来完成实践活动和调查报告。如果某班级学生该学期开设了两门或以上的思政课程,学生就必须同时进行两项或多项调查,完成两篇或以上的调查报告,这无论从学生的精力还是时间上来看,都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学生专业特点的考虑也尤为欠缺。同一年级、同门课程,几乎都是安排同一个主题的社会调查,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使得学生无法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更好地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点,也就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主动性,做出有深度、有见解、有实际效用的社会调查。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内容上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就业择业相结合,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实现专业性与思想性的结合,体力与脑力活动的结合,加强社会实践的针对性、专业性,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帮助行业、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形式上,高职院校可以不断探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敢于创新,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形式,扩大学生的参与面。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社会实践需要与课程内容、学生专业特点和就业需求实现对接才会更有生命力,也更能够在培养人才方面凸显优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应根据不同的、不同的专业进行设计,以类似生涯规划的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再进行个别化的打造。例如:针对一名药学系的大学生,可以将其贵州省情课程的社会实践的内容定位在他未来可能的工作领域——药品销售行业。在这样的大前提之下,可以让学生针对校园周边药店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根据药品价格、药品主要来源厂家、消费者购买意愿等方面的情况,就贵州药业在市场中的地位进行调查,通过采集数据、分析比对,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社会实践从形式上来看容易操作和实现,从内容上来看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从情感上来看也因其地域性和接近性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可。

2.由学生自己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在社会实践中,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注意发挥学生的作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往往被学校和教师所忽略,如果我们肯放手让学生自己拿主意,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和内容开展活动,往往更能够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更愿意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和服务作用,从以往“牵着学生走”转换为“陪着学生走”,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精心选拔培养学生干部,通过重点培养动手能力强、有一定号召力和组织力的学生作为榜样,起到示范作用,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发挥彼此间共同协作、相互影响到作用。endprint

3.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完善社会实践活动体制机制

制度保障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基础,思政课程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从意义上讲,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社会实践,它更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施,这也是体现学校对此项工作重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机构、部门分工、实施途径、人员职责、经费保障、评价机制等方面,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完善,才能保障此项工作长期、有效、科学地开展下去。

在配套制度中尤其需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是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这不仅仅是针对学生活动情况,更应该完全将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进行学分管理,有效地考核评价,同时加强对教师指导力度的监督,也就是说,将社会实践作为专业课程的考核环节。二是辅导人员保障机制。从教师角度来讲,强有力的师资保障是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要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党政干部、团干、思政部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都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教师的培养、晋升目标应该是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学校可以把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作为培训、晋升的内容之一,从而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可以参考的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样本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2012级护理**班

《形势与政策》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观山湖区养老院情况调查

二、活动目的与意义

增加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涉及到的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了解,对养老模式近年来的变化情况进行探讨,结合护理专业知识和特点,分析所学专业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的优势与劣势,分析自身就业形势。

三、活动形式

1.资料收集:主要涉及国家历年来养老政策的演变;中国人口现状有关数据;观山湖区养老院基本情况;近三年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率及就业基本情况等。

2.走访3家以上学校附近的养老院,通过做义工、采訪、拍摄等方式,尽可能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所需信息。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3月中上旬):课余及周末,收集资料;到各养老院踩点,沟通协调,选择最适合作为调查的对象。

第二阶段(3月下旬—5月中旬):课余及周末,走访调查。

第三阶段(5月下旬—6月中旬):完成调查报告。

五、地点安排

1.学院信息中心:由辅导员进行协调,资料收集组利用校园网络,积极在互联网上收集有关数据和资料;

2.观山湖区三所养老院:由走访一组、走访二组、走访三组分别进行实地工作和调查,收集资料;

六、人员分配

全班60人,按工作内容分为6组,每组10人或按需求调整。

1.资料组

2.走访一组

3.走访二组

4.走访三组

5.报告撰写组

6.后勤服务组

七、工作要求

1.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各成员要明确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加强沟通,共同讨论活动方案,不断优化各个环节和步骤。

2.各组就所分配内容拟定小组工作分配方案,再次分工,明确职责。

3.服从活动大局安排,增强安全意识,不单独出行。

参考文献:

[1]史康健.国内外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比鉴. 《社科纵横》2013年09期

[2]王晓丽.“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3]陈松林 熊希玲. 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原则新论.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05期

[4]王晓萍. 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教育价值.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03期

上一篇:让生命之火燃烧起来下一篇:包子店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