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条件下的社会偏好和社会合作

2024-05-03

风险条件下的社会偏好和社会合作(精选10篇)

篇1:风险条件下的社会偏好和社会合作

论全球化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以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它促进了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跨国流动,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程度日益加深;但同时也加剧了全球贫富两极分化。经济全球化使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都面临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挑战。虽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一定时期内既相互对立斗争又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并没有改变。面对这样的历史条件,我们应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抓住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快速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实际上在资本主义兴起之时就开始了自己的进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以来的迅猛发展,只不过是整个全球化运动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步伐加快,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和互动加深,国际资本的积累进程加快。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急剧的变化和挑战,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全球化是指人类的社会活动空间日益超越国家主权版图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全方位的沟通、联系和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及趋势。全球化是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动因的经济活动引起的,因此全球化最主要的是经济全球化。它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呈现多层次多形式的相互交织与融合,也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争夺与摩擦更加复杂而激烈。

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处与合作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共存于当今世界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就矛盾的同一性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必然形成更多的共同点、互补点.产生更多的共同利益,相互兼容与借鉴势所必然。

作为全球经济的组成部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在市场、资源、技术等方面互有越来越大的需要,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越来越多地纳入一个统一生产体系和分工体系中来,而经济联系的增多与加强必将导致各国突破意识形态等的冲突.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寻求更为广泛的参与和合作,这既表现为各社会主义国家在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优越性的同时,主动地把自己纳入到世界市场体系之中,并积极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和合作,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手段与方法,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的精神和文化成果,同时,也表现为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其自身利益,特别是发展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主动地同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合作,积极开拓社会主义国家的商品和投资市场,以取得更大的利益,实现“双赢”。

由于经济全球化在促进整个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给所有国家提供发展的机会,为此,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贸易、技术、教育、环保,甚至在政治、军事等领域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而且合作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合作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合作双方在行动中都采取较为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把本国的发展同世界经济的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与斗争

两种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除了具有国家关系的一般性之外,还具有特殊性;除了合作竞争的关系,还有两制之间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和斗争。从两种制度的基本特征看,当代资本主义普遍实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中国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议行合一的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这些差别主要是基本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现实条件决定的。从全球化的实际进程看,发达国家的资本向全球入侵,把资本的弊端扩展到全球;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还在全球各地肆虐,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妨碍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争的阴影时常笼罩在一些地区,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与和平;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威胁、阻碍人类文明发展的因素。以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文明必然要与一切有悖于人类文明的现象进行不妥协的斗争。正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这些差异决定了两制之间的对立与斗争。

四、如何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两制关系的新变化

在对待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上,我们应采取与时俱进的理性态度。应该看到在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向更广、更深程度上的扩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面临更直接、更频繁的交锋。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自己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做到“出污泥而不染”,既要获得发展,又要坚持原则。唯有如此,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尊严,才能把走自己的路与借鉴别国经验有机统一起来,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有机统一起来,以超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否则,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丧失独立性。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还必须明确自己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在坚持自己特色、保持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同时,采取主动参与,趋利避害,争取合作,避免对抗的策略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最佳选择。最后,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加速发展自己。在全球化时代,两制共处竞争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共同空间来加速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通过不断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同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能力。只有发展。而且必须是快速发展,才能抓住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也只有快速发展,才能应付全球化所形成的挑战。

总之,社会主义国家既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融人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又要坚持走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被西化、演变,最终使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壮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得已实现。

篇2:风险条件下的社会偏好和社会合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作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情感和意向的一种表达,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确立,也就决定了人们的社会心理将随之发生变化,并出现求稳与求变相矛盾的社会心理、高技术情感与高技术恐慌症相矛盾的社会心理、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矛盾的社会心理.

作 者:汤恺 TANG Kai 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顺德,528333刊 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UNDE POLYTECHNIC年,卷(期):2(2)分类号:B842关键词:社会心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矛盾性 能动性

篇3:风险社会视角下的劳动和社会保障

一、现代社会的新变化

原来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标准化的对应关系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即固定的劳动契约、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今社会存在就业岗位短缺的矛盾, 而且即使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只是极其灵活化的工作机会, 可能只是一些短期的就业岗位, 这和彼时社会有着极大的不同。即在工业社会正发生这一种转变, 从终身的单一工作场所里的全职工作 (它时刻伴随着失业的可能) , 到充满风险的灵活、多样和分散的就业体系 (它可能永远不会引起完全失去付薪工作这个意义上的失业问题) 劳动的间断性造成了劳动者就业时间的间断性, 在当今这样对就业有着苛刻规定的社会保障下, 有保形同无保。劳动者在这样的情况下, 雪上加霜地陷入一个“失业—就业—再失业—再就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 失业的人疲于奔命,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得到的却是和成本不匹配的回报, 工作得不到政策的认可, 也没有失业后基本的保障。

二、政府的责任和控制手段

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基本人权应该是政府的责任。在过去, 劳动主要是作为市民社会的原则贯彻下来, 这并不是因为人们想利用这种方法对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穷人以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 也是因为人们想以此来抵御某些“主体”对社会的危害。劳动是一种日常意义上的社会控制和意义结构, 同内在化的统治结构联系在一起的。政府通过将个人纳入劳动领域来实现个人的自我统治和管理, 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三、人的权利和自由

社会保障是一种权利, 也是一种自由, 就业劳动也是一种权利, 一种自由, 那么社会保障权利的获得要靠劳动来换取, 这中间是一种权利的交换, 看似是很公平的, 其实存在着某种选择自由的剥夺。一旦受保障者出现了与积极就业相悖的行为, 比如, 有些失业者故意隐瞒自己的就业行为, 开办小生意等这些非传统意义的单位 (岗位) 就业, 并对此进行隐瞒已保全获得救助的利益, 这往往就会被视为福利依赖者钻了政策的空子, 是社会的寄生虫, 与此同时也就丧失了作出与积极劳动之外选择的自由与获得保障的权利。

四、就业劳动的垄断

垄断意味着不自由, 选择的子集缩小带来的是自由的剥夺。个人有选择的自由, 劳动与否都是一个自由人的自由选择。在就业劳动垄断的一旦形成就会造成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今日, 越来越多的人在被排挤出劳动就业的同时, 也会被排挤出整个社会体系之外, 没有就业, 没有保障。就业劳动带来的垄断有两种:物质和生活。在物质上, 就业劳动的背后是金钱;在生活层面上, 否定了除了劳动以外的其他活动。

五、生存空间的挤压

如果社会是一个有限的空间, 那么这个空间也无疑是对富人有益的空间, 穷人位于底层, 生存于被富人空间的膨胀挤压得扁扁的空间。在现代社会, 富人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资本, 包括经济资本、政治资本等等。很多政策都是为富人服务, 富人凭借自身的优势也可以很好的利用政策, 这是财富的集聚效应。穷人却因为贫困受限, 可利用的政策空间被挤压, 而且在挤压的空间中又存在着种种准入条款。没有做多选题的必要, 而是答案唯一的单选题——劳动。

六、充分就业的疑问

盲目崇拜充分就业, 从来都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家政府的误区, 不可否认, 充分就业表面上看的确是一种繁荣, 但是搞清楚“充分就业”不等于“充分生产”更重要。亨利·黑兹利特就认为采取生产最大化政策, 同时光明正大地救济一部分失业人口远比打着“充分就业”的幌子, 用“制造工业机会”来扰乱生产好的多。文明的进步其实就体现在就业人口的减少, 而不是增加上。我国有学者也提出了“让妇女回家”, 这并不能简单地作为性别歧视, 而是应当考虑该提法背后的积极意义。

针对上述的种种情况,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寻找解决之道

1. 转变固有的就业观念

社会保障不是自助商店, 但是却是人们基本生活保障的最后防线, 真正树立人权观点, 保障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国家要真正承担起对公民基本生存权的保障责任和维护公民在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时享有获得帮助的权利。就业劳动不是唯一出路, 除了劳动之外还有别的可能。正如乌尔里希·贝克所指出的那样, 将失业救济或者看作是创立另外一种生存方式的启动资金, 而不是某种程度上的高高在上的施舍, 它跟就业劳动无关, 只是税收来负担的公民津贴从而确立的基本的物质保障。从某种以上来讲的自愿失业者得到了选择的自由, 自己照顾自己, 他们不再需要社会提供岗位, 也不再需要社会接纳。

2. 打破传统就业垄断, 还之以选择自由

在二三十年代, 经济学家西尔维奥·格赛尔提出这样的设想:创立小而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社会形式, 利息、资本完全没有用处, 贸易是按照物物交换或以服务交换服务的原则进行的。这种好似乌托邦式的社会构想在现在看起来仍然没有绝对的可行性, 但是这无疑为我们的改革提供了一种可以展望的前景。乌尔里希·贝克提出要看重个人的首创精神, 在小的系统里生产产品进行交换, 比如, 如果有人照顾别人的孩子, 跟他们一起玩, 或者给他们上课, 那么, 他可以得到年老时所需要的种种必要服务。支持个人弹性化就业, 在劳动合同、劳动地点和劳动时间上更具灵活性。

乌尔里希·贝克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并未作出进步一步具体的建议, 但是他认为“宽容”有助于该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也就是对那些基于自己选择自由的人应该给予最大的宽容和理解, 给出空间, 也许未尝不是最好的解决。

摘要:从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中关于劳动的解标准化谈起, 以一种崭新的角度来思考劳动与社会保障看似切合逻辑和实际的关系, 在当今社会就业多元化的现实中尝试着寻求解决之道和愿景,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也是社会保障在发展变化中进步和更好的作为一种工具来帮助困境中的人, 给之以选择的自由。

关键词:劳动,社会保障,风险社会

参考文献

[1][德]乌尔里希·贝克著, 何博文译.风险社会.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4.175

篇4:论和谐社会条件下的财政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财政

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任务;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各个方面对我国现行各种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财政体制方面,应当建立和谐财政,以使财政职能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和谐财政,是指我国所特有的、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种财政制度。它可以看作是一种过渡性质的财政体制,它能够支撑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财政要求既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至于损害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和财政自身的和谐循环,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谐财政应当做到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统一。

一、我国实行和谐财政的必要性

第一,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当前我国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和谐财政是效率型财政,能够服从经济发展这一大局。和谐财政效率性体现在其财力始终用于最迫切又最重要的环节。和谐财政既保障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又保证经济增长有充足的后劲,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二,促进我国社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立的主要方向,就是社会福利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怕累托最优”,逐步消除两极分化,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和谐财政所体现的公平原则,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步调一致,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漫长,决定和谐财政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二是弥补“生产建设财政”和公共财政之间的空白。在现阶段,我国的财政体制正由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财政,向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一种过渡性财政体制来弥补空白,计划经济下的财政职能有很大一部分不再发挥作用,而公共财政的职能还未履行到位,产生的大量社会矛盾只能依靠和谐财政来解决。

第三,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运行。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促進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目前经济推动方式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发挥,需求结构不理想会危害经济的运行,和谐财政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促进社会收入合理化,促进边际消费倾向合理化,以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和谐运行。

二、和谐财政能在我国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

1、和谐财政遵循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任何财政都必须满足效率优先的原则,即追求效率的最大化。遵循效率原则,能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率和使用资金的能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谐财政追求的是财政的各项支出均达到和谐状态,也可称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和谐财政遵循效率原则,会使财政支出用在最需要而且能取得最大效益的地方,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公平分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目标。市场经济机制框架内,不存在着再分配机制,需要借助于非市场方式——政府以财政手段去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朝公平方向发展。

2、和谐财政遵循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和原则。和谐财政政策必须注意处理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合理的效益价值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和生态效益。不可能持续发展。我们要避免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就要注重生态效益,机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3、和谐财政遵循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以整体利益为主,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原则

和谐财政政策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只注重某一方面和谐的损害整体和谐并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与此相适应,和谐财政政策也不能只考虑到某一方面某一局部的利益,而应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出发,全盘考虑,以整体利益为主,局部服从整体,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实现局部和谐与整体和谐的统一。

建立和谐财政对于正处于过度经济时期的中国具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我国建立完全的公共财政之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我国建立完全的公共财政之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财政将起到过渡作用,也为今后建立公共财政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郭庆旺、赵志耘: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3] 向宏桥、张新平:和谐财政政策的抉择原则及其评价框架[J].科技创业月刊,2005(12).

[4]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解放军出版社,2007.

篇5: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价值观选择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价值观选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创建、发展、完善时期,我们必须选择、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价值观,为此,要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选择的依据;要理性选择社会价值观和价值观目标体系;此外,要选择建构起社会价值观体系:即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总体价值目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主要内容;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核心;以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为落脚点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

作 者:高阔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后勤集团,吉林,四平,136000 刊 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3 “”(6) 分类号:B82-053 关键词:社会价值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  

篇6:风险条件下的社会偏好和社会合作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不公正及治理途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差距迅速扩大,从而引发了种种社会不公正现象.从人们所重点关注的社会公正问题着手,由对“公正”和“社会公正”的界定开始,探讨了几种常见的.社会不公现象,并在深入分析引发这些社会不公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治理途径.

作 者:张爱国 ZHANG Ai-guo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法政经济学院,安徽,安庆,246011刊 名: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3(3)分类号:C914关键词:社会公正 原因 治理途径

篇7:风险治理和风险社会

摘 要: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最为突出最为重要的社会现象;成为认识当代社会和全球发展的基本语境。而全球化的重大后果之一就是使我们不可避免地进入风险社会。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在这样一个风险社会中当务之急是培育和建立风险治理的机制体制,形成风险治理的共识与合力,最终实现风险善治。

关键词:全球化;风险社会;风险治理

弗里德里克詹姆逊概括为“技术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社会的”五种不同的形式。不管是被动的卷入还是主动的迎合,全球化的影响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哪一个国家或社会能够游离于全球化影响之外。进入21世纪,中国在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发展,在经济转轨、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转型风险和全球风险双重叠加使得我国的风险境遇更加复杂,不仅风险数量多,而且性质复合――过程风险与结构风险共振。因此正确认识风险社会,建立风险治理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风险社会的背景

贝克说,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种社会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一种风险社会,因为所有有主体意识的生命都能够意识到死亡的危险。风险在人类社会中一直存在,但只是在近代之后随着人类成为风险的主要生产者,风险的结构和特征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与过去已经有本质的不同。传统风险的表现形式以自然灾害为主,因而就其自然的不变性所带来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如地震、洪水、海啸等;但现代风险社会的形成是人的因素作用的结果。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享受安全和成就生活的机会,同时也给我们带了“毁灭性的进步”,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环境污染等工业化的副作用。风险社会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社会面貌的嬗变,而且导致人类思维范式和行为模式的改变,甚至从制度和文化上改变了传统社会的运行逻辑。一句话,风险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特征和理解世界的无所不包的背景。

二、全球化风险中我国面临的风险分析

贝克在11月于俄罗斯国家杜马上的演讲中说,全球风险社会的新含义依赖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运用我们的文明的决策,我们可以导致全球性后果,而这种全球性后果可以触发一系列问题和一连串的风险,这些问题和这些风险又与权威机构针对全球范围内的巨大灾难事例而构筑的那一成不变的语言及其作出的各种各样的承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这样一个社会阶段或社会状态中,根源于人类实践的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成根本性的威胁,潜在的风险一旦转化成为现实的危害,极可能是整个人类生活的崩溃。具体到我国所面临的风险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的来源日益多元化,风险的种类不断增加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风险的来源日益多元化,风险的种类不断增加,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风险也越来越多了。

2.制度风险更加突出

中国正处于高速的社会转型期,但是在这个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制度缺失”和“制度缺陷”都会引起社会风险。

3.风险的普遍性与不平等性并存

首先,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且具有普遍性。某些风险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它们因为空气、水、风和食物链而变得“无边界”,环境、安全、健康这些问题对于每个人都无二异。因此,每个人都被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传染病的流行等风险所困扰。其次,风险又具有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表现为越往社会上层,风险越分散;越往弱势群体,风险越集聚。贝克指出世界风险会影响所有的人,而不论其财富、阶级和性别如何。当被生产出来的风险不断地加重和广泛传播、又随着分配的轴心围绕安全而不是平等而运转的时候,风险地位便会使阶级地位过时(Beck,1992:38)。

4.风险意识和观念增强

现代科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人的风险感知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核泄露、疯牛病、“911”、非典、禽流感、地震――无论归咎于风险的增量还是公众认知的提升,风险的层出不穷,使人们切身感受到置身于一个真实的风险社会之中,增强了风险感知、风险意识和对风险社会认同。虽然人们的风险意识提高了,对许多风险的了解加深了,但在某些后果严重风险面前常常反应过度,引发公众不必要的恐慌,作出非理性的选择,从而带来负面影响。典型的事件就是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金融危机的连锁反应,心理的恐慌放大了风险的破坏力。

5.传统发展模式造成了高风险性

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不是效率型、内生型的经济增长(Plul Krugman),而属于外生型的经济增长,是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以大力发展外贸,尤其是大进大出的.进出口为主要手段参加全球生产链的分工,形成一种世界工厂的模式。这种模式使得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GDP的平均增长高于8%。但与此同时,这种增长伴随着日益增长的风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对外资依赖性越大,经济的稳定性就越差,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也越大。二是我国作为世界加工厂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最底端,这是以资源浪费、环境的破坏和劳动力的低报酬作为代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了风险源。三是我国以拉动GDP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政策,造成投资过多而消费过少的局面。长期以来中国消费率的低迷对宏观经济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由于消费需求是社会总有效需求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一个过低的消费需求对维持均衡的经济增长显然是不利的,使得中国经济风险更加严峻、危机四伏。

三、风险社会的有效治理

风险社会的到来,其超出了传统意义范畴和危机应对理念。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风险防控和预警机制,增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协同治理能力,成为当前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现实课题。

1.提高全民防范风险意识与技能

风险越少为人们所认识,就会有越多的风险产生。因此风险治理的首要环节就是培养风险观念,用正确的风险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风险意识是生活在风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理性思维,是正视风险心理状态和面对风险的积极态度,所以强化公民的风险意识势在必行。

2.促进应对风险主体的多元化建设

风险社会的来临使得社会中的各利益相关主体都面临考验,都需要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任何一个主体都不可能独自应对风险社会的挑战,它需要政府、专家、公民社会、公民自身等同谋协作、复合治理。即当前中国的社会风险不仅需要公共领域的治理,也需要私人领域的治理,还需要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合作。政府应建立与社会的合作关系,这有助于政府及早获取风险信息,从而赢得治理风险的有利时机。这就要求改变以往那种以政府或国家为中心的治理模式,建立起包括政府、企业、非盈利组织、专家、公众等社会多元主体在内的风险治理体制,形成各方管理各自风险、政府管理公共风险,保险业参与风险共担的风险治理新格局。

3.推进中国政治发展,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既然风险是现代化经济的进程中“无法预料”和“不可免除的特征”,风险是与财富一样在不同社会阶层中进行分配,那么其主要矛盾和问题的社会表现其实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也就是说,在很多方面,这些急需社会公平与正义解决的问题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伴随着阶级、阶层地位和财富拥有的不平等,为社会带来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分配风险。政府和决策者是否在全社会推行公平正义价值理念,则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4.加强风险的控制

风险往往不会在其已经发生了影响和人们已知造成了破坏之后继续显示其风险的价值,而是以此为界点,将继续孕育着在已经发生的破坏结果之后新型的、潜在的、且并非具复制性或重复可被克服的风险要素。风险意识的核心不在于现在,而在于未来。所以将风险控制在现有社会系统运作和发展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要发展当然存在风险,但风险有大有小,小的风险是必须要承担的。要控制的是高风险。政府必须对自身的行为、对社会利益群体的行为甚至对某些个人的行为所带来的风险有所评估。当个人或企业行为对他人构成风险时,政府就会通过管制保护和减轻风险。

5.要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

中国应该把重点放在加快现代治理机制的构建,有效地应对全球性风险和制度转轨风险。在转轨过程中,如果国家的治理能力被削弱,必然造成整个转轨的失序,成为所有社会风险爆发的导火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不仅要改革国家内部的治理结构,提高国家对市场和公民社会的监管能力,还要调整国家与市场、公民社会的关系,使它们形成合作互补关系,社会的风险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6.加强风险治理的国际合作

虽然政府应承担起风险社会治理的基本责任,但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和政府知识、能力的有限性使提高政府行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只能部分地缓解风险社会的治理困境。风险并不是为某个国家或地区所独有,而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很多风险,比如生态风险,都是跨区域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只有实现区域间政府合作,乃至国际合作,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风险治理也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责任,而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在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国际与区域合作,是实现风险共治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论全球化的影响[C]//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

[2]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上篇)[J].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3).

[3]杨雪冬,等.全球化与风险秩序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曾家泉,夏玉珍.转型期社会风险预警与干预机制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4).

[5]张成福,谢一帆.风险社会及其有效治理的战略[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5).

[6]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7]王爱军,赵定涛.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一个新视角:国家宏观交易费用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2).

[8]保罗斯洛维奇.风险的感知[M].赵延东,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9]Beck,U.WorldRiskSociety[M].Cambridge:Polity,.

相关阅读:

秘书腐朽的原因及对策

分析系统论视角下的高校腐朽治理

国企改革中的腐朽及治理

篇8:风险条件下的社会偏好和社会合作

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吸引社会资本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及服务的提供,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国家财政支出的困难,加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及服务的提供;另一方面,可以激活社会资本,发挥社会资本方的灵活高效的作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从大包大揽逐渐向监督管理的角色转变。同时,也解决了大量闲置社会资本没有好的投资去向的难题,实现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及服务的提供与社会资本的有效对接。

PPP项目风险演化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政府和社会资本方有效降低项目风险,提高项目实施的成功率和项目绩效。同时,PPP项目的顺利及有效实施,能够有效缓解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压力,为社会资本找到了一条相对理想的投资渠道,进一步转变了政府的职能,对促进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风险

PPP项目风险识别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过程。风险识别的全过程即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分担与风险监控循环进行的过程。通过风险分析与识别,把PPP项目风险分为:政治风险、法律风险、金融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完工风险、环境风险、运营风险、腐败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等十大类风险。

政治风险包括国家风险、政策稳定风险、政府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包括法律环境变化风险、法律认知风险;金融风险包括通货膨胀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包括市场价格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市场需求风险;信用风险包括道德风险、非道德风险;完工风险包括延迟风险、中途停工风险、费用超支风险;环境风险包括生态环境风险、工程地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运营风险包括技术风险、资源风险、能源和原材料供应风险、经营管理风险;腐败风险包括政府官员腐败风险、制度机制腐败风险;不可抗力风险包括自然灾害风险、政治形势变化风险。风险识别的不仅包括项目中己经发生的风险,还包括项目中潜在的各种风险,当现实情况发生变化时,项目可能出现的新的风险。也即是说,风险识别应该考虑到PPP项目风险的方方面面,不遗漏任何一种风险,不给项目的运行埋下隐患。

2 PPP项目风险演化分析

2.1 PPP项目风险演化系统架构

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基于PPP项目复杂系统思想,提出政府、社会资本方和公众三者协同的PPP项目风险演化系统的概念、结构特征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发展过程(如图1所示)。分析如何通过政府、社会资本方以及公众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实现PPP项目系统风险的最小化,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本的方向,以此促进PPP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实现政府、社会资本方和公众的多赢。

2.2 PPP项目风险演化机制分析

PPP项目风险演化系统,在外界环境信息交流、外界能量交流和外界环境物质交流3个条件下形成的,3个重要组成因素分别是政府、公众和社会资本方。而三者拥有不同的功能机制,政府部门行使管理机制,社会资本行使运营机制而公众行使生态机制。三者的关系也构成了整个风险框架的核心,公众与政府之间。公众为政府提供了社会回报,政府为公众提供服务。公众从社会资本方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方为公众提供产品。在政府与社会资本方之间,政府与社会资本方互利合作,而社会资本方的建设运营为政府带来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三者中对风险的分配是整个架构的关键,在三者分担整个项目风险时,首要原则是让三者中对风险有着最强控制力的一方来主要承担,同时还要遵从着分担最多风险的一方要获得最大的利润。为了保证三者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在合同中应设置相应的条款,当出现对项目有利的变化时,要进行对称性的风险分配。风险分配作为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当贯穿项目合同期的全过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应该采用有效的措施管理各自分担的风险并尽可能帮助对方管理风险,从而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

2.3 PPP项目风险形成路径及因果关系图分析

PPP项目投资巨大,历经的周期较长,涉及的利益相关方较多,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研究风险演化过程及发展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借助PPP项目全面风险演化系统,通过系统工程学的相关知识探究PPP项目全面风险演化机制。下面选择几个重要的风险进行分析。

2.3.1 金融风险形成机制分析

金融风险因素由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及通货膨胀风险3个风险因素构成,如图2所示。其中通货膨胀会使货币贬值,导致项目成本增加而产生金融风险。外汇风险的汇率改变和利率风险的利率变动均会增加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2.3.2 信用风险形成机制分析

信用风险因素由道德风险和非道德风险构成。PPP是一种项目融资模式,而“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是依靠有效的信用保证结构支撑起来的。道德风险的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包括由于项目参与者的道德缺失,不履行合同约定的内容造成的道德风险,以及由于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使合约不能正常履行的非道德风险。

2.3.3 腐败风险形成机制分析

腐败风险因素由政府官员腐败风险和制度机制腐败风险两个因素构成。政府在PPP项目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期间政府官员利用其职务便利非法索取利益会对整个项目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项目成本的增加,同时会对政府信用有负面的影响。制度机制腐败是由于政府对PPP项目相关制度的制定不够严谨,缺乏时效性,约束力和监督力度不够,不能形成高效的工作流程。

3 结语

本文从PPP项目风险产生原因着手,将PPP项目风险分为政治风险、金融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完工风险、环境风险、运营风险、腐败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等十大类风险,并通过政府和社会合作(PPP)项目风险演化机制分析,进而可以探析风险演化的内在机制,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项目风险。

摘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能够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可以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本文首先分析PPP项目风险类别,然后研究了PPP项目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演化机制。PPP项目风险演化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分析项目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从而有效降低项目风险,为PPP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关键词:PPP项目,风险演化,演化机制

参考文献

[1]王艳伟,刘艳慧,程静,等.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PROT项目融资模型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5(1).

[2]王艳伟,黄宜.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PROT项目融资熵演进模型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

[3]王艳伟,王松江,黄宜.经营性中小水电站PROT项目融资霍尔三维模式综合集成评价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3(6).

[4]王艳伟,黄宜,程静,等.基于Matlab遗传算法的PROT项目资产转让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

[5]王艳伟,黄宜,李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6(1).

[6]王艳伟,赵明宪,李盼.我国政府和社会合作(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概述[J].建筑经济,2016(5).

篇9:和谐社会下的“附条件不起诉”

【关键词】和谐社会;刑事诉讼的价值;附条件不起诉

一、形势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概念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更是指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2006年中共中央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宽严相济形势政策,中共中央(2008)19号文件《关于转发<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体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要求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形势政策,建立健全依法办理轻微刑事案件和未成年人、老年人犯罪案件的工作机制。对于附条件不起诉的发展以及适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说和谐社会加速了"附条件不起诉"的发展。法治理念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制理念是先进的法制理念。而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形成了社会关系,同时还追求公平与正义,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制特征关键的突出一个字"和"即突出"宽严相济"形式政策,体现了"人性化"的法制要求,更是维护促进社会和谐的举措。

二、刑事诉讼的价值

要明白刑事诉讼的价值必须了解刑事诉讼法的价值,法的价值与刑事诉讼法的价值之间存在着联系,法的价值是指这个客体对满足个人、集团、阶级、社会、国家的需要所产生的积极的作用。可以得出刑事诉讼法的价值,它指刑事诉讼立法及其实施能够满足国家社会及其一般社会成员的特定需要而对国家、社会、以及其一般成员所具有的效用和意义。从中得知刑事诉讼的价值,它指人们据以评价和判断一项刑事诉讼程序是否正当合理的标准,也就是刑事诉讼程序在其运作过程中所要实现的伦理目标。

刑事诉讼价值问题是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它直接决定了刑事诉讼的其他基本范畴,刑事诉讼的目的包括惩治犯罪的目的、保障人权的目的和建立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关系的目的。刑事诉讼的结构是指控诉、辩护和审判三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组合方式和互相关系。特别是刑事诉讼的任务它包括: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运用法律惩治犯罪;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这三项任务相互联系,必须全面理解,才能实现刑事诉讼的价值。所以要正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节约司法资源,最好的追求二者之间最佳的结合点。

三、附条件不起诉的概念、适用条件、意义

附条件不起诉是指检查机关对符合条件的案件,考虑到犯罪嫌疑人自身的情况、公共利益以及形式政策的需要,设立一定的考验期,期满后根据考察情况,对其作出不起诉或起诉决定的一项制度。它的斟酌的要素包括:(1)犯罪人的个人情况其中包括性格、年龄以及境遇等,还应考虑个人的恶性,改造的难易,同时还应对犯罪人的职业、工作单位、家庭情况进行考察。(2)犯罪事实方面的情况即犯罪的轻重与情节。(3)犯罪后的情况,针对犯罪分子作案后是否有逃跑、隐匿罪证或者毁灭证据的行为以及赔偿情况、被害人的态度等问题。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使用条件包括:(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2)犯罪情节较轻,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3)犯罪后有悔罪表现,不致继续危害社会;(4)系初犯、偶犯或者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或是胁从犯;(5)具备良好的帮教条件。它的适用主体在原则上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或是在校學生,其实也可以适当的扩大它的适用主体的范围,如:侧重对老年人、严重疾病患者、残疾人、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原因是这些人的可塑性强或是对社会的危害性小。

附条件不起诉的规定既具有现实意义也有理论意义。具体表现在:(1)有利于发挥诉讼经济效益价值,体现刑事诉讼的价值。刑事诉讼是成本很高的司法活动,每个案件都可能花去一定量的司法资源,司法资源十分有限,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可以降低司法成本,达到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2)有利于对一些"失足"人员的救济。我国现有司法体制,犯罪人员出狱后严重影响其就业与安置,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一个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于自己轻微的犯罪行为被定罪科刑,并且这种污点影响其终身的发展,而附条件不起诉可给予他们一定机会反省过去,更好自身改造。(3)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我国现行的劳动改造制度本身存在问题,一个本身主观恶性不是太大被告人经监狱中其他犯罪分子的交叉感染,刑满释放后重新犯罪比率呈上升趋势,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4)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附条件不起诉因其自身的诸多价值而实现了控制和挽救犯罪嫌疑人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可以给这些犯罪情节较轻、悔罪态度较好的犯罪嫌疑人一定的考验期限,让其在相关部门和整个社会的监督下进行自我改造,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有利于社会稳定。

参 考 文 献

[1]傅延威.附条件不起诉之我见[N].检察日报.2009(9)

篇10:风险条件下的社会偏好和社会合作

内容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负有重要责任。因此,必须确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的更具科学、人性、全面的监狱执法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加强监狱法制、队伍建设,加快监狱改革进程,促进监狱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提高刑罚执行水平和罪犯改造质量。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要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笔者就监狱机关如何适应构建社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并以此为指导,树立监狱正确的执法理念,在确保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发挥重要作用,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监狱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职责

(一)监狱安全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社会和谐。对罪犯实施有效的监管,使之不能继续在社会上为非作歹,因而是社会的一道特殊的防火墙,对社会稳定、社会秩序起着直接的保护作用。保持监狱安全稳定,无论是从监狱自身发展的角度,或是从促进社会安定有序的角度,都是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的一项基础工作。

(二)严格依法行刑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

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切实提高司法效率,做到公正司法。监狱执法是否公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刑事司法过程的最终效果,影响着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因此,严格执行刑罚,是监狱工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

(三)坚持文明管理和重视人权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监狱管理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善的重要窗口。我国监狱历来重视对罪犯实行人道主义政策,罪犯作为社会的特殊人群,在体验监狱文明管理的过程中逐渐消减对社会的仇视心理,其亲友和社会公众也会从中感受到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体会到全社会人权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这对排除消极抵触情绪、增强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无疑具有独特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形势下监狱正确的执法理念应包含的科学内涵

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原理和信念,或价值观。一种制度在建构和设计中内在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哲学基础。它是一系列价值选择的结果,指向某种特定的目标。它具有客观基础,是由社会决定的、而不是纯主观的、先天和超验的东西;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然的或普适的;是发展的,而不是静止和永恒不变的。监狱的执法理念是监狱工作者或者监狱警察应具备的原理和信念或价值观,它也是具体的、发展的,具体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就是要以《监狱法》为依据,适应监狱体制改革需要,体现惩罚与改造人的宗旨,体现执法为民的要求,体现监狱法制化、社会化、科学化建设的原则,努力提高监管改造质量,为确保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做出努力和贡献。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的监狱执法理念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必须体现惩罚与改造罪犯的宗旨

《监狱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正确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所以,笔者认为,监狱执法理念应严格按照《监狱法》的要求,准确体现惩罚与改造罪犯的宗旨。近几年来,理论界、新闻媒体要求监狱人性化管理的多了,对监狱惩罚与改造职能要求得少了。长此以往,就会削弱监狱的主要职能。因为对罪犯实施惩罚的职能既是监狱人民警察行刑的法律依据,又是行刑的必要手段。罪犯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受到法律制裁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正义的判决。惩罚罪犯正是体现了社会的公正性、正义性,同时惩罚是改造罪犯的强制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惩罚和改造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它们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离开了惩罚就不能稳定监狱的正常秩序,改造就无法进行;离开了改造,单纯的惩罚就失去了惩罚固有的意义。惩罚是改造的前提和保证。惩罚从打击犯罪、伸张正义的角度来看它是目的;从保证改造任务实施来看,它又是手段。由此可见,惩罚的职能对于罪犯不仅是正义的,而且是必须的。没有惩罚的改造工作是不可想象的。

(二)必须体现执法为民的要求

监狱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正确执行刑罚,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预防和减少犯罪,实现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监狱及监狱人民警察必须确立执法为民的理念,树立执法公正、高效的形象,严格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确保了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防范了重特大监管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充分发挥了监狱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功能。同时,在处理执法事务、实施各项管理制度中要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例如要充分保证罪犯家属探视、代替罪犯申诉等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在接待罪犯亲属来狱接见等事务中既要严格执法,更要热情服务,把人民群众的接受和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树立监狱人民警察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

(三)必须体现监狱“三化”建设 的原则

加强监狱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以下简称“三化”建设)建设,是新形势下监狱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司法部今后一个时期对全国监狱工作提出的目标任务。笔者认为:法制化是对监狱工作的基本要求,处于监狱“三化”建设的首位,是监狱工作的灵魂;科学化是监狱工作的未来方向,是监狱工作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基础,是监狱工作的内在要求;社会化是监狱工作的内在属性,是监狱工作适应现代社会,走向开放、融合、实现监狱行刑与改造工作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基本趋势,是对监狱工作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补充。三者是统一的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的监狱执法理念,必须充分体现“三化”建设的要求,法制完备、科学施教、资源整合,拓宽思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监狱改造质量。

(四)必须充分体现保护罪犯人权的要求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也是“惩罚与改造”罪犯最直观、最权威和最显著的特殊载体。高墙电网的封闭性往往是监狱给人的第一印象。从安全防范等监管技术上讲,一定的封闭性是完全必要的,但技术和空间意义上的隔绝或封闭不能构成对罪犯基本权利予以“封闭”的理由。罪犯的人身自由虽然受到严格的限制,但罪犯对作为公民的其他基本权利的正当诉求应当是敞开的,这种无形的权利显然也是有形的高墙电网无法“绝缘”或限制的。因此,监狱警察在管理罪犯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保障罪犯人权的执法理念,保证罪犯未被法律剥夺的其他权利和人格尊严受到尊重和实现。

总之,笔者认为,科学的监狱执法理念应是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体现《监狱法》的立法原则,法治的、为民的、科学的、公正的,只要这样,才能够促进监狱工作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影响构建正确的监狱执法理念的主要因素

勿庸讳言,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监狱自身及干警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监狱干警在执法理念的树立上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下面主要从监狱执法工作实践谈谈影响监狱执法理念正确树立的主要因素:

(一)片面以安全主导监狱执法

近几年来,“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不发生罪犯脱逃、行凶、自杀”已成为监狱工作的主要考核指标。笔者认为,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无可厚非,但也引发了监狱在把握和处理监狱安全与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方面的偏差。监狱把安全稳定放在首位,并作为否定指标,而对本身弹性就较大的改造质量轻视甚至忽视。到了监区、分监区等基层的执法单位就变成了“不出事就是功”。基层干警热衷于“看住人”就行,造成“惩罚和改造罪犯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和“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法律规定在执法实践中落实不力。

(二)以经济利益主导监狱执法

长期以来,监狱贷款办企业甚至办监狱,获得利润以弥补监狱改造经费的不足甚至用于为警察发工资已成不争的事实,导致监狱干警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发展上,放在企业如何应对市场竞争上,严重影响了监狱的正常工作和科学执法。令人欣慰的是监狱体制改革已把目标定位在“全额保障”,不久的将来监狱将不再为经费不足而发愁。但是需注意的是在经费保障到位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监狱职能的单一化,如何规范监狱企业工作,特别是规范目前监狱都在竞相上马的加工创收工作,不出现让罪犯超时超体力劳动现象,不出现监狱干警把主要精力放在为“自己”挣奖金的“怪圈”上来,应成为监狱决策部门重视的一个问题。

(三)监狱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对构建正确的执法理念产生的影响

新中国监狱的法制建设进程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994年底《监狱法》的颁布以及《刑法》、《刑诉法》、《人民警察法》等一系列有关的刑事法律制度进一步的修订、完善和实施,标示着我国监狱依法治监、从严治警、规范执法、维护执法的公正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在具体的执法实践中,由于《监狱法》某些方面不够完善,与《监狱法》相配套的《监狱法实施细则》至今未能出台,致使一些原则性条款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涉及到监狱执行刑罚过程中的一些执法环节如保外就医、罪犯离监探亲、处遇等等,无法可依。目前还是依靠制度或惯例进行操作。从实践看,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也还没有配套,不少地区和单位出台了大量未经严格审定的规章和制度,有的越权立规,有的擅自制定土政策、土规定,严重影响了全国监狱刑罚执行的统一性。现在,一线警察在日常管理中大多还是经验型、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监狱之间、监区之间警察在执法、管理、教育的程序和要求上还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这与监狱工作法制化的要求明显不相适应。

(四)监狱警察素质不高对构建正确的执法理念产生的影响

从监狱工作性质上讲,监狱警察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理论知识和法律规范,做到依法执法,公正执法。但是从目前监狱干警的学历成份看,真正法学专业科班出身的人数少,“半路出家”的多,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法学专业学习,对法理、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就会产生一定的差距。至于罪犯在服刑改造中遇到的民事方面的一些法律,如婚姻、继承、民商等方面的法律,监狱警察所知的就更少了。作为一个执法部门的警察,对相关的法律不熟悉,就很难保证做到公正执法。同时,随着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向司法行刑领域的渗透,警察公正执法的法制素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市场经济的等价性原则,使个别警察在刑罚执行中见利忘义、贪赃枉法、以金赎刑;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原则使一些警察滋生“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倾向,只求索取,不讲奉献,等等,对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强化正确的执法理念对策分析

目前,监狱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监狱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树立干警科学正确的执法理念,在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加快推进监狱体制改革,促进监狱职能纯化

目前,试点省份正在按照“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监狱体制改革目标积极推进,但是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譬如全额保障(即监狱所需的各项经费支出按规定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由国家财政予以全额保障)的标准,监狱大量企业工人的安置,监企分开后监狱与企业的关系等等。许多省份在体制改革中感到步履维艰,部分监狱工作者甚至怀疑体制改革能否推行下去。对此,笔者认为,对监狱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予以坚持和落实,只有完成了“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监狱体制改革目标,解决了目前监狱监企社“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才能进一步纯化监狱职能,纯化警察职能,减轻警察压力,确保监狱人民警察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搞好对罪犯的刑罚执行工作。只有对监狱企业从体制到运行机制进行全面改革,将高度集中的监管改造职能和企业经营职能分开,建立执法经费支出与监狱生产收入运行机制、监狱刑罚执行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两套运行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狱生产的不稳定性对监管改造的负面影响。监狱人民警察从而能从“多面手”向专业化转变,切实按照《监狱法》的要求依法治监,推进监狱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建立完备的监狱法律体系,构筑公平、公正、公开的执法体系

当前,亟需对《监狱法》做出修订和完善,并以《监狱法》为轴心制定《罪犯减刑、假释法》,这是确保罪犯合法权益得以保证的重要法律。制订《监狱法实施细则》,对《监狱法》有关条文的落实与保障做出具体的规定。司法部应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工作需要,制定《监狱人民警察执法工作条例》、《监狱机关工作人员行政刑事赔偿办法》、《罪犯权利保障办法》等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同时,完善执法工作程序,对罪犯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办理程序制定操作性强的程序规定,对罪犯的行政奖惩、离监探亲、分级处遇、罪犯计分考核、职务犯的选用等行政管理行为,也要分别制定相关规定,以制度的形式对条件程序以及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形成一套完备的监狱法律法规体系,才能确保监狱人民警察依法行使权力,保证执法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大力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执法素质建设

要把正确的执法理念落实到罪犯教育管理之中去,关键在人,在于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素质。目前,监狱人民警察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专业技能、工作方法上与监狱体制改革的要求,与押犯呈现的新特点相比,还有较多不适应不到位的地方,“资格本位”、“经验管教”的现象在监狱随处可见,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要严把“入口”关,对新录用的监狱人民警察实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确保有相当数量的法学专业毕业生进入监狱人民警察岗位;另一方面抓好在职人民警察的培训工作。要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思想教育,使每名监狱警察牢记自己的执法者身份,耐得住监狱工作枯燥乏味的寂寞,经得起监狱工作危险艰辛的考验。要大力加强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综合知识的培训,提高监狱干警“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将形形色色的刑事犯罪分子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四)建立完善的监狱执法监督体系

加强对监狱执法工作的监督,惩治执法领域的腐败,是保证监狱警察公正执法的强有力措施,也是推进正确科学的执法理念得以落实的重要举措。要通过加强警察执法执纪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强执法责任机制建设,教育警察既要严格执法,又要文明管理,不断端正执法思想,及时纠正执法执纪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要进一步实施和完善“狱务公开”制度,将涉及罪犯服刑期间的权利义务、罪犯亲属应知晓的内容向罪犯、罪犯亲属及社会公开,把刑罚执行置于有效的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之中。要加强对警察的考核与监督。对警察的执法情况,履行职责的情况纳入警察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警察执法评议制度,每年定期对警察的执法情况进行检查评议,评议情况纳入警察考核,并及时兑现奖惩。对执法活动中的违法违纪现象要严肃查处,并依法追究其责任。

总之,笔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把握监狱执法理念的科学内涵,克服影响监狱正确执法理念的各种因素,确保正确的执法理念在监狱工作中得到贯彻,对提高监狱工作质量,对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2、鲁加论主编:《中国罪犯人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版。

3、马利勇:《浅谈建立健全监狱投资保障体制》,载《监狱投资与建设》2004年第4期。

4、张发昌:《关于监狱改造工作科学化的若干思考》载《监狱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上一篇:入党自传思想汇报下一篇:政论片《必由之路》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