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封存启封制度

2024-04-12

病历封存启封制度(精选9篇)

篇1:病历封存启封制度

病案(病历)封存、启封制度

一、若患方要求封存病(案)历,应提供有关身份证明,由主管医师报科主任、医务科和病案科,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原件,与患者或近亲属到病案科,在医患双方共同见证下封存。

二、封存前,院方先复印一份病(案)历,患方需要时按病历复印制度执行。

三、封存的病(案)历为复印件。病案科工作人员填写病(案)历封存登记表,并在封存件包装档案袋正面写清住院号、患者姓名、科室、封存日期,参与封存的医师与患者或其近亲属在封存件包装档案袋上签字并按手印认可封存内容,加盖病案科公章或由病案科参与病(案)历封存人员签字。

四、封存的病(案)历由病案科专人保管,任何人不得私自拆封。

五、非工作日时间封存病(案)历时,需行政值班人员在场并签字,封存的病历由行政值班人员暂时保管,上班时间交病案科保管。

六、若患方要求启封封存病(案)历,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到医务科提交书面启封申请(须有申请人签字或手印),医务科负责人同意签字后,携申请与相关科室医师共同到病案科启封病(案)历。病案科保留书面申请书及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并填写病(案)历解封登记表。

七、病(案)历封存的时限为一年,封存时限到期,封存病(案)历自动解封,按病历管理有关制度执行。若患方要求延长封存时间,需重新办理病(案)历封存手续。

篇2:病历封存启封制度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大南湖二矿(以下简称矿)设备封存与启封管理工作,满足我矿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保持设备的良好性能,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的降低设备的自然损耗,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和神华国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相关规定,结合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矿全部在用机电设备的封存与启用管理。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三条 机电管理部是全矿设备封存与启封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为:

(一)负责制定设备封存与启封管理制度;

(二)负责封存设备的技术状态检查与防护处理监督;

(三)负责封存设备启用前准备工作检查;

(四)负责设备封存期间的日常检查监督管理工作。第四条 设备使用单位主要职责:

(一)负责闲臵或停用设备的封存申请;

(二)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设备封存期间的定期检查、清洁与现场管理;

(三)参与封存设备启封的申请与现场移交。

第三章 设备的封存

第五条 设备封存的条件及要求

(一)凡已停用或闲臵6个月以上的设备,设备使用部门填写设备封存申请,报机电管理部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封存。

(二)设备的封存工作由机电管理部组织设备使用部门的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封存的设备必须保持其结构完整、技术状态良好,并在封存前进行清理,涂抹必要的防锈油脂。

(三)凡申请封存的设备,必须做到技术状态良好,附件齐全,并要挂上醒目的封存牌,并在机电设备台账内注明“封存”,对已损坏的设备应予以修复并验收合格后才能封存。

(四)设备封存后设备使用单位要指定专人定期检查,所有封存设备要达到完好设备的有关技术要求,并列入该设备检查内容。

(五)严禁未经批准擅自使用封存的机械设备。第六条 封存设备的目的及保管

(一)设备封存的目的是要提高保管质量,保护其不受损失,要采取妥善措施,切实加强封存设备的保管、保养工作,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或至少保持现有的技术状况,不致遭到自然损蚀而日益劣化。

(二)凡带有附属装臵的机械设备,应尽可能将其附属装臵集中就近存放,避免主机入库,附件散臵各处发生错配或丢失现象。

(三)设备封存前要对设备做好保养工作,做到设备性能完好,零部件齐全,涂油防尘,防锈,防潮,防腐,防老化等技术措施,并指定专人保管。

(四)对电气设备一定要切断电源,并做好防潮、防尘、防水,防老化等措施后进行封存。

(五)凡封存的设备,应做到设备台帐于与实物的存放数量、质量、地点、封存日期要一致。

(六)封存设备必须配齐消防器材,远离火源。油缸活塞杆应尽量缩回,压气系统要排放干净。

第四章 封存设备的启封

第七条 封存设备启封前,使用单位必须提出申请至机电管理部,办理启封手续,机电管理部主管必须到现场参加启封。

第八条 设备启封前应做好清洗工作,检查油孔、油路是否畅通,电气线路及安全装臵是否灵敏可靠,活动部位注上润滑油,清除四周一切障碍,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接上电源,进行试车运转。

第九条 试车运转应按照新设备磨合使用的有关规定仔细观察使用,负荷要逐渐增加,尽量避免冲击,不得突然加大负荷。运转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处理。试车运转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

第十条 设备启封后经试车运转正常后应办理设备移交手续,经启用设备使用部门确认后按相关设备管理制度、办法进行后续维护、维修管理并纳入设备管理指标的考核范畴。

第五章 考 核

第十一条 凡闲臵或停用设备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未申请对该设备进行封存管理的,经机电管理部核实后对该设备所在部门处罚500元/台。

第十二条 凡未对封存期间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的,对机电管理部处罚100元/次。

第十三条 凡未对封存期间的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洁、清扫的,对该设备所在部门处罚200元/次。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制度由机电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大南湖二矿设备的封存与启封管理制度》废止。

附件:大南湖二矿设备的封存与启封管理制度流程 附件

大南湖二设备封存与启封管理制度流程

篇3:病历封存启封制度

一、基于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之考虑———法律制度设计既要立足现实, 更应指向未来

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是我国人权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紧迫任务。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促进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更应是立法、司法工作的价值追求。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宪法》的原则精神指引下, 借鉴《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法》等法律规范的成熟制度, 并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司法工作实践, 明确规定封存制度。这既是立足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生活和未成年人特殊群体实际状况, 又是对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长远考虑, 具有前瞻性, 符合现代先进法治理念的逻辑脉络和发展规律。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当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即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而且还明确指出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这些法律规定的社会意义不仅在于为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明确规范指导, 更考虑到了中华民族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发展前景。因为法律制度的本真价值不在于有多么严厉, 惩处多少罪犯, 而是在维护社会秩序, 调整纷繁复杂社会关系, 尊重和保障人权, 对本民族未来发展的贡献上有多大作为。这才应是衡量一个国家法律制度设计水平的根本标尺。

二、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之考虑———法律制度设计既要着眼一般性, 更应关注特殊性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封存制度落地的最大客观依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到底是什么, 实务界、理论界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可谓见仁见智。但通说认为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 易冲动, 情绪化色彩浓厚, 社会阅历较浅, 对社会、家庭责任的理解不够深刻, 容易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 愿意逞强好胜, 逆反心理较强, 缺乏自主选择和独立判断的能力等。但却敢于尝试新鲜事物, 敢于冒险, 不拘泥于教条, 敢于挑战权威, 愿意模仿成年人举止行为, 可塑性强, 感化教育易于接受, 喜欢参与式、互动式、平等式教育等。这些特点很明显区别于成年人。所以要求法律制度的设计既要着眼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特点的一般性, 又要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特殊性, 做到区别对待、差异化处理, 强化工作的针对性, 提高教育感化的实效性。

未成年人犯罪无论是在特点方面还是在成因方面都与成年人犯罪有着显著区别, 所以应当建立符合未成年犯罪人特点的各项司法制度[2]53。封存制度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未成年人群体未来生存发展的实际需要, 具体规定为, 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 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这一规定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 犯罪的时候已满18周岁, 犯罪记录不封存。因为犯罪时已满18周岁, 我国法律就视其为成年人, 由此认为成年人心智是健全的、成熟的, 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是清晰的、理性的, 对自己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能够预见到并可以控制的, 对成年人犯罪记录没有封存的必要性。成年人犯罪了就应对其犯罪后果承担完全的法律责任, 同时还要接受社会公众对其的道德谴责和负面评价。调查显示, 成年人犯罪受到社会因素影响较小, 基本上是自身原因所导致, 犯罪记录不封存是对成年人罪犯本人的一种责难, 更是对社会公众的警示教育。实践证明, 这样做基本能使案件处理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起来。 (二) 对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的未成年人罪犯的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关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 我们还应注意到各个未成年人罪犯之间的区别差异, 既要着眼一般性, 又要兼顾特殊性。司法实践中, 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的原则, 办案的司法机关都要来到失足未成年人生活学习的环境进行调查走访。实践表明这样的工作很有必要, 不仅对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生活学习环境有了直观感性的了解, 更为重要的是为开展感化教育提供了真实素材和思路。

三、基于档案记录制度特殊价值之考虑———法律制度设计既要保证客观、全面、可查, 更应提倡安全、保密、可用

封存制度作为其人生经历的重要档案资料, 既要客观公正全面记载便于查阅, 又要做到安全保密不外泄有效可用。其实该项制度并不否认未成年人犯罪了就什么记录也不应留下, 办完案后将所有关于犯罪的记录全部彻底销毁。有关人生经历方面的档案资料种类繁多, 每种档案资料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这是对此人进行全面真实了解所必须参阅的原始资料, 具有不可再现性, 十分宝贵。如果没有这些档案资料的记载保存, 我们都可以自我怀疑自己身份, 怀疑别人身份或者被别人合理怀疑。同理, 未成年人犯罪档案记录的价值同样有意义。例如, 未成年人犯罪后, 公安机关是怎样侦查的, 该未成年人是否有自首情节, 有无被刑讯逼供情形, 是否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之后如何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 检察机关如何提起公诉的, 再后来审判机关是如何审判的, 是否是依法按照程序进行审理的, 这期间该未成年人是否充分行使了辩护权, 是否获得了符合标准的法律援助, 证据是否充分确实, 是否有从轻减轻量刑的情节, 最后在执行机关执行期间, 该未成年人是否得到了法律规定的待遇, 是否认真接受改造等, 这些记录必须真实全面便于查阅。换个视角来看, 这样的记录过程和形式也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试想如果该档案记录不完整、不真实, 侦查、起诉、审判、执行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违法现象就无从可知, 未成年人罪犯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就无据可查, 这本身就不利于对未成年人开展法制教育和引导感化。

封存制度的价值还在于除了司法机关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有权查询之外, 是绝对保密的, 是不允许被社会公众知晓的。也就是说, 该失足未成年人曾经犯过什么错误, 社会不相关人员是无从知悉的。这对未成年人罪犯回归社会后有尊严、自信、体面地生活工作很有积极意义。因为对该未成年人来说, 曾经的犯罪记录如同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会时刻警醒自己、教育他人遵纪守法, 这对其主动而顺畅地融入社会意义重大。

四、基于办案需要和有关部门查询之考虑———法律制度设计既要尊重、保障个体隐私权, 更应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个人隐私权和社会公共利益如何平衡, 始终是法律制度设计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课题。一般认为, 未成年人犯罪档案记录可以被视为其隐私权的一部分, 作为隐私权的内容之一, 有不被公众知晓的权利。但是作为犯罪档案记录由司法机关掌握着, 当事人控制力极其微弱, 所以该项隐私权很容易被侵害, 甚至被人非法利用, 因此需要更严格的制度加以约制。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规定,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被封存的, 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依法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予以保密。这就限制了犯罪档案记录可以被查阅的范围、主体和目的, 是很有必要的。但是, 有关单位的范围可以包括哪些, 换句话说, 哪些单位有权利查询未成年人犯罪档案记录, 查询的范围及程度应该在什么限度之内, 如果档案记录被泄露, 相关责任主体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 都需要法律予以明确。

尽管立法考虑到要兼顾社会公共利益, 但是, 笔者坚持认为从此项规定的精神实质上看, 封存制度更倾向于保护未成年人罪犯的隐私利益, 促使他安心接受改造, 刑满释放后回归社会, 重新走向正确人生轨道, 开启新的人生之路。例如犯罪的动机单纯, 系初犯、偶犯、从犯或者是被胁迫后进行犯罪, 在犯罪后自首, 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侦查取证, 在执行期间认真接受改造, 积极参加劳动等, 这些重要档案资料对犯罪的未成年人来说十分有利, 都应当记录下来并且保存完整真实, 为日后接受社会评价作重要参考。

五、基于构建完整法律体系之考虑———法律制度设计既要善于创新、与时俱进, 更应与现行法律体系相衔接、相协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各部门、各位阶的法律制度都应相互衔接, 相互协调, 不能各说各话, 各管各事。从立法理论上看,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任何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之外的法律在制定、修改时都应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规定创设成封存制度是落实《宪法》原则精神的生动体现。《刑事诉讼法》作为我国的基本法律, 是仅次于《宪法》层次具有较高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法》等都是基本法律之外的法律, 效力层次低于基本法律, 因此它们的修改和调整必须按照《宪法》原则精神和基本法律的规定来进行, 否则就违背《立法法》中的法律效力位阶原理, 就会损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严谨性、完整性。

封存制度作为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亮点之一,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回应了社会公众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更高期待。作为一项建设性的法律制度设计, 难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 还需要与此项制度相关的法律规范尽快出台或者已经出台的法律应作出适当调整, 与此项制度保持一致, 使各部门、各位阶的法律制度有机衔接、相互配合, 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卞建林, 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的立法完善[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2 (1) .

篇4:碳捕获与封存法律制度研究

关键词:碳捕获与封存;现状建议

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需要法律的推动,当前,我国对碳捕捉与封存制度的研究尚不完善,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一、碳捕捉与封存的概念

碳捕获与封存,指的是将工业及其他相关的能源产业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运输并把它封存在地质构造中,使他与大气长期隔离的一个过程。

碳捕获与封存包含的环节主要是。①成功捕获工业厂房、发电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碳。②把捕捉到的二氧化碳进行压缩,并运输到指定地点。③运用一定的技术方式,将二氧化碳存储于地下,与外界隔绝。

碳捕获与封存主要应用于发电厂,以减少在发电过程中所燃烧的矿物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解决在以煤炭和天然气为燃料的工厂里的过量排放。同时,在水泥、石油、化工、钢铁等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的行业也可适用。

对于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其方式也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目前为使石油的采收率得以提高而遭到废弃或者是已经衰退的油田;②已经废弃的天然气田;③含盐层,该岩层埋藏较深,且世界上有着大范围的此类岩层;④玄武岩层等其他可用来储存二氧化碳的岩层;⑤不能够进行开采的煤层。

碳捕获与封存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它需要各个部门及方便的综合考量,协调工作。

二、我国的立法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的立法现状

我国针对碳捕获与封存法律制度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发展新能源,完成减排目标,改善生存环境等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煤炭消耗大国,面对当前我国国内法关于碳捕获与封存的法律规定仍然处于真空的状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3年4月,我国发改委下发的《关于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的通知》,主要是要加强我国对于目前存在的碳捕集与利用,以及对碳封存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考量,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我国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同时,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再次强调了在能源范围内立法的重要性,制定并完善我国关于能源的法律法规。

(二)我国碳捕获与封存法律制度的问题

1.碳捕获与封存法律法规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CCS技术仍处于不断进行尝试的阶段,法律法规中,关于碳捕获与封存的规定少之又少。对于碳捕获与封存的理解,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并且其经济的前瞻性还有待观察,并且对未来环境所造成的长期影响也尚不能准确评估。因此,我国对CCS项目的开展,人处于对其可行性的研究阶段,缺少实践性,尚未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对其进行规范保障。

2.碳捕获与封存中存在的技术风险

虽然CCS的应用能够减少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但若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仍存在很多的风险性及技术问题。一是成本太高,根据有关统计,利用CCS技术,每处理一吨的二氧化碳,至少要花费八十到一百美元,建造一个运用CCS技术的电厂,至少要十三亿美元。此外,二氧化碳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泄漏问题,也应值得注意。一旦发生二氧化碳的泄漏,其对环境造成的重大破坏是难以想象的。

3.法律制度中对市场的利用不充分

市场能够有效推动碳捕获与封存的发展。市场可以实现优胜劣汰,使资源能够集中到最优者手中。虽然CCS的技术要求嚴格,实行行政许可的有关规定,但市场化仍不明显。同时,利用市场的同时,面对商业化的发展道路,其开展CCS,我国并没有制定有关的鼓励政策和补贴,这就使得面对如此高成本的项目,很难为投身研究者提供动力支持。

4.法律制度中欠缺对CCS公众参与

面对CCS等新能源技术,对普通民众来说,尚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并且当前法律政策中,缺乏对公众参与的原则和相关条文。公众的参与,不仅可以为未来发展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出谋划策,同时,对提高民众的节能环保意思,了解碳捕获与封存的风险性,都有重大意义。

三、完善我国碳捕获与封存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制定法律法规

面对当前的立法现状,首先可以参考现有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法律框架。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立法成本,同时也可以尽快出台配套的法律制度。再者,可以联系我国发展的现状,制定出新的法规,比如美国的在《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中设立专章,进行立法设计。

(二)保证碳捕获与封存过程中的安全性

碳捕获与封存,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风险。这就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法律规范。在此过程中,一要明确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二是对CCS项目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估。三要加强对重点的,安全系数低的项目着重监管,建立应急机制。这样才能保证CCS的有效运行。

(三)法律政策与市场相结合

在发展CCS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市场的自由竞争,使CCS的技术能够不断创新,快速发展。但同时,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的积极政策对其发展也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一是可以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二是可以减少相关项目的税收,在财政上予以支持等。

(四)提高公众参与度

CCS技术的推广,离不开广大民众的参与。对此,有关部门本着公众参与的原则,做好信息的及时地公开与披露。同时,在研发CCS项目的过程中,应建立起对公众的咨询制度,听从人民的建议。最后,要使民众了解碳捕获与封存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为避免发生重大事故做好保障。

总之,碳捕获与封存作为一项新的技术,需要政府制定积极的政策予以鼓励,同时也要求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发展的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该项技术的长远发展。

篇5:《病历封存制度》

(2015)

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由医疗机构保管。”特制订本制度。

1、当出现纠纷和医疗争议,患者本人及其代理人,请首先到医务科纠纷办公室进行投诉流程,或者由医务人员通知纠纷办公室工作人员(节假日请通知院总值班)到现场,接受封存病历申请。

2、在院病历由科室提供,出院病历由病案科提供。复印地点:病案科。

3、病案科负责审核封存病历申请人提供的合法证件。(按照我院《病历复印管理》规定执行)

4、患者本人及其代理人、纠纷办公室工作人员、病案科工作人员三方在场,开始病历封存程序。

5、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九条规定:“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这时的补记是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只要是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的即可。对于一些医生抢救急危患者时没来得及书写病历,而抢救工作一结束,患方就要求封存病历的纠纷争议,我院医务人员据实补记病历,然后再提供给病案科封存。

6、封存的病历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复印件,封存原件时,必须复印一份复印件留作医院相关医疗工作时使用。

7、封存的病历为复印件时,应当编顺序页码,并由医院盖章,重要的病历内容应由医院加盖确认章,其他病历可以是骑跨章。

8、封存的病历应当在信封的三条缝都贴上封条,封条最好选用较薄的纸。然后在封条上三方签字、手印并注明封存日期,封存的内容,页数。同时做好封存笔录。

9、封存的病历由病案科统一保管。封存病历的启封也需要医患双方在场。任何一方不得私自开启,封存年限除双方约定的时限外,至少封存20年。

10、对于封存件是原件的病历,如果约定期限之后确实需要启封,医疗机构先要联系患方,如联系不上或患方不配合,医疗机构应通过公正机关启封病历。申请公证机关介入的目的,是通过公证文书证明医方联系患方的经过、结果以及医方启封病历的具体时间,同时在公证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复印一份病历,让公证机关予以封存。病案科人员要对封存笔录妥善保管。封存笔录上的封存时间是计算诉讼时效起点的重要依据。

附件一:封条格式

华西第四医院病历封存条

封存内容:

封存日期:

签字(手印):

附件二

病历封存笔录

封存病历名称: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患者姓名)的住院病历(住院号)

封存时间:

封存地点: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病案室

封存参加人(姓名、性别、联系电话)

医方(医务和病案):

患方:

见证人:

封存期限:

封存过

程:

1.病历已经归档,医方代表

从病案取出(或者打印出)患者的住院病历(住院号),该病历交由患方代表

查验,双方共同确认:病历完整,共

页,页码连续,病历组成文件完整,没有发现明显缺页、半页、撕毁,也没有发现明显涂改、伪造现象。

2.客观病历患方已经复印;(未复印请注明:)

3.医方代表

取出事先准备好的10号大信封,在患方参与下将病历装入信封,并立即用胶水粘贴信封口,双方共同等待胶水挥干后,医方

和患方

先后在信封口接缝处签字按手印;

4.封存好的装有病历的信封交由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保管,保管于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的病案室。

封存约定事项:(1)在封存期内,任何一方不得单独启封病历,否则应当承担病历失真的责任;(2)双方可以约定,或者应有关事件处理单位的要求,共同提前启封病历;(3)预期患方不到场,经医方通知后仍不到场,视为患方自动放弃共同启封病历的权利,医方可以在公证机构公证下单独启封病历。

下面特别说明,有此情况请填写“是”

()特别说明:由于病历封存发生在医疗机构对患者抢救结束的时刻,抢救病人的医师还来不及补记抢救记录,但是患方坚决要求封存病历,因此,封存病历中没有抢救记录;有关的医疗文件上级医师还没有审批。

本封存记录一式两份,医患双方各保留一份。

医方代表签字

(手印)

患方代表签字(手印)

见证人签字(手印)

****年**月**日

附件三:

病历启封笔录

启封病历名称:

患者的姓名

间:

****年**月**日

点:

医方:

患方:

联系电话:

;与患者的关系:

见证人:

程:

1.医方代表

从医务科取出封存好的装有病历的档案袋,交由患方代表

(如果患方不到场,交由见证人)查验,参加启封人员确认:封存信封完好无损,信封接缝处签名完整无损,无移位、错位,签名、盖章均为封存时医患双方所留。

2.医方代表

用剪刀(或直接手撕)剪开该档案袋,取出病历并查验。之后交由患方代表

查验,双方共同确认:病历完整,病历组成文件完整,没有发现明显缺页、半页、撕毁,也没有发现明显涂改、伪造现象;与封存时的病历完全一致,系封存件。

启封记录一式一份,由医方保留。

医方代表签字

患方代表签字

见证人签字

****年**月**日

END

篇6:机电设备封存与启封

第一条根据生产任务,由矿相关部门决定当期的各种设备动用台数,调度室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设备动用计划,具体确定动用设备的编号。

第二条凡未列入动用计划的设备,必须封存,特殊情况应报矿领导批准。第三条需要封存的设备,使用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安排保养,经机电设备部验收合格,方准封存。经办理封存手续,停放在车库或设备库房,停放位置由生产指挥中心指定。第四条设备需要启封时,必须先办理启封手续,并进行必要的保养后,方可启动,启动后应仔细观察,进行试运转,经过调试和维护后,确保安全,方可使用。

第五条封存和启封手续由设备使用单位办理,经矿机电矿长、调度室负责人签字。

第六条封存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彻底清洗、检查和整修,恢复设备原有的外观和使用性能。第七条保持设备完整,不允许有任何零部件的缺少和损坏现象。

第八条封存前,必须按接近档次的保养标准对整机进行保养,并采取防锈、防尘、防火、防老化等技术措施。

第九条封存设备必须配齐消防器材,按指定地点停放整齐,要远离火源,严禁停放在高压线下和易塌方、易沉陷的地方。油缸活塞杆应尽量缩回,压气系统要排放干净。第十条设备封存后,钥匙应交回机电设备部,并做好记录。第十一条设备启封前,使用单位必须先到调度室办理启封手续,调度室负责人及机电设备部主管必须到现场参加启封。

第十二条设备启封前,应进行彻底清扫,清除机体上的污物,目检有无损坏和渗漏等,如有异常应立即处理。

第十三条设备启封前,对各部联结件仔细检查,必要时要进行紧固和调整。必要时应该进行彻底检修和保养,其它油液应该取样化验。

第十四条设备启封前,对电气系统仔细检查,检查线路有无松动、老化,测量电机绝缘,必要时对电机进行烘干;检查电机轴承情况,并注油;检查碳刷情况,清理换向器表面灰尘,用吸尘器将电路板和控制柜清扫干净。

第十五条动力设备启封前必须连续预热8-24小时,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的启动前检查项目详细检查,并给各部注油。检查没有问题后,方可启动。第十六条汽车发动机的启封按照有关技术要求执行。

篇7:封存、复制病历注意事项

现实生活中,大家可能需要去到医院申请复印病历,那么复印病历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首先,根据复印病历的目的,决定去医院复制的时间点。如果是和医疗机构有纠纷,复制病历是为了固定证据,应立即提出封存并复印已产生的病历资料。如果和医院没有纠纷,复印病历只是为了了解病情或者报销医疗费等需要,则尽可能在患者出院后一个月左右再申请复印,因为出院早期申请,病历很可能没有归档到病案室,申请当天拿不到复印件,还得再跑一趟。

其次,带齐证明材料去申请。根据国家卫计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第十八条,申请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时,需要向医疗机构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如果患者本人去申请的,应当提供患者本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出示身份证,或者使用户口簿都可以,现役军人提供军人证。

如果死亡患者法定继承人申请复印病历,除提供申请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外,还应当提供患者死亡证明及申请人是死亡患者法定继承人的证明材料,死亡患者与申请人的关系可以通过户口簿证实,不在一个户口簿的,可以到公安机关开具亲属关系证明。

如果需要委托他人代为申请复印病历的,还需要提供患者本人或死亡患者法定继承人的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明。

最后,记得要求医疗机构在病历复印件上加盖医疗机构印章。根据国家卫计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在复制的病历资料经申请人和医疗机构双方确认无误后,加盖医疗机构证明印记。没有加盖医疗机构证明印记的病历资料,不具备法律效力。

封存病历注意事项

当怀疑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导致医疗伤害时,就有必要封存病历资料,以固定证据。那么,封存病历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首先,应立即提出封存要求。对封存病历的目的要有清醒的认识,病历是医疗诉讼中的最重要的证据,并且常常是证明医方过错的唯一证据。因为医疗行为一完成,医疗事实就消逝了,医患双方基本上只能靠病历资料去还原医疗过程。虽然其他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作为证据,但由于医疗行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除了病历资料外,患方很难提供其他证据,即使有录音录像等证据,对医疗事实的证明力弱,很难影响责任的认定。如果病历被篡改或伪造,对患方的维权非常不利。

其次,应申请封存已产生的全部病历资料的复制件。申请封存时,如果患者还在医院住院,有一部分病历可能没有完成,后期也会产生新的病历记录,这时患方应该申请封存已产生的全部病历资料。不能因为还没病历没有全部完成,就不封存。也不能只封存一部分,封存的目的就是固定证据,要确保已生成的病历不被伪造、篡改。

篇8:病历封存启封制度

一、档案与犯罪记录的关系

犯罪记录是指对有过犯罪史的人所作的历史记载, 其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并非全新名词, 例如公安机关在某些情形下会应求职者等的申请向其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但此处的“犯罪记录”一般只是经过了公安机关形式上的审查, 并不等同于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中的“犯罪记录”, 且该记录属于对犯罪情况的事后记载, 也不存在封存的必要性。某些犯罪记录之所以要被封存, 是因为其在之前的诉讼活动中已经形成并可被查阅, 由此才会给未成年犯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的说明, “犯罪记录是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人员情况的客观记载”, 或者说是经过了详细登记的犯罪人员信息, 其汇总之后也就形成了犯罪人员信息库, 这类经过专门处理的犯罪记录中涉及轻罪未成年犯的内容当然属于封存的范围, 但应当被封存的“犯罪记录”并不仅限于此。

《意见》中的“犯罪记录”侧重指的是事后专门收集、整理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必然都有原始的来源, 也就是有关犯罪的分类保存的各种文件和材料即犯罪档案, 犯罪档案是反映司法活动的原始记录, 未经过再加工的原本, 不是事后追记、编写或收集来的间接资料, 是原始文献而非派生文献。经过有关国家机关专门整理形成的犯罪信息显然并非原始档案本身。强调犯罪信息并不能因此就忽视对相关档案的封存, 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查阅档案是有关单位对被考察人进行了解的主要途径, 如果不在源头落实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这一制度的初衷也就无法实现。且刑事诉讼法规范的应是司法活动, 事后的犯罪信息登记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司法活动, 该法相关条文所强调的重点应是司法活动本身形成的相关文件, 这些文件中的大部分在经过归档处理之后也就形成了档案。事实上,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根源于《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准则》, 其中的第21条明确规定:“对少年罪犯的档案应严格保密, 不得让第三方利用, 应仅限于与处理手头上的案件直接有关的人员或其他经正式授权的人员才可以接触这些档案。”可见, 《刑事诉讼法》所指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应包含未成年被告人自侦查开始至刑罚执行完毕时记载其犯罪情况的全部案卷材料形成的司法档案在内。

二、未成年犯档案封存的具体范围

1. 司法机关应封存的档案。

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 是唯一能够决定未成年人罪犯身份成立与否的主体, 因此, 对由其归档的相应档案进行封存是重点。法院的档案中绝大部分是列入卷宗的各类诉讼文书, 在公诉案件中, 在经过了侦查、审查起诉阶段之后, 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 须将案卷材料、证据和起诉书一起移送, 加上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形成的文书, 法院最终归档的文书材料相当多, 对此由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档案局制定的《人民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对这些文书材料的范围有着明确的界定。除了各类文书材料之外, 证据材料中也有一部分能够随同卷宗归档, 这部分证据材料也应当属于被封存的范围。在自诉案件当中, 所有诉讼过程中形成的文书材料都在法院的全程掌控之下, 虽然《人民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对于该类案件中需要归档的文书和证物等没有专门规定, 但可以比照公诉案件中归档范围的相应规定, 只是缺少了案件移送书、公诉词等材料, 也即封存的档案范围一般要小于公诉案件。经过了二审的案件, 由一审法院归档的文书更多, 包含了上级法院判决书等, 但由于二审终结之后卷宗会被退回, 其他方面与一审终结的案件并无不同。由二审法院自己归档的文书也与一审有所不同, 例如增加了上诉或抗诉移送书、一审法院判决书或裁定书、退卷函等, 归档范围也不包含证据材料, 但不管最终归档的文书材料具体范围如何, 由于其中均包含了未成年犯的犯罪信息, 都应当属于被封存的范围。

人民检察院虽然已将案卷材料和证据一起移送至法院, 但其仍然会留存有相当一部分与案件有关的文书并最终归档, 这其中包括起诉书、在审查起诉工作中检察机关新认定、补充或否定公安机关原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材料等作为检查卷的文书, 也包括审查批捕阶段和审查起诉直至法院审判完毕全过程中全部涉及检察机关的文书 (归档时称为“检察内卷”) , 这些档案和法院归档的档案基本上属于对应关系, 毫无疑问也应当封存。此外, 检察院可以对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处罚的被告人作出不起诉决定, 这部分被告人由于未经法院判决而属于非犯罪人, 因此其本身的卷宗档案并不属于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中要求的封存范围, 只有当其属于共同犯罪之时, 才可能因为其他被追诉的犯罪人也是未成年人而会被连带封存。

2. 其他机关应封存的档案。

司法机关以外的机关并不会留存能够表明未成年人犯罪具体信息的档案, 但某些与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材料仍然有可能反映出其具有前科, 这些材料一旦归档虽然不似司法档案那样具体而明确, 但对未成年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司法档案并没有本质区别, 因此也应当予以封存。在实践中, 这类档案常见的包括户籍档案、学籍档案、用工履历表等。不过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确立之后, 除了司法文书之外的文件记载未成年人前科的情况应当被禁止, 对司法档案以外档案的封存适用的应是《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其他机关已经记载且已归档的相关材料。

三、未成年犯档案封存的具体要求

第一, 应明确档案封存启动的时间节点和程序。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确立之后, 对包括档案在内的犯罪记录的封存变成了有关机关的一项法定职责, 因此, 档案封存的启动应是依职权而非依当事人申请的, 这一点和《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很多地方的试点工作并不一致, 需要引起注意。由于涉案的未成年人是否有罪和应受刑罚处罚是在法院的终审判决作出之后才能够确定的, 因此符合封存条件的案件档案封存决定也应在终审判决作出之后作出。至于作出封存决定的期限, 虽然按照《人民法院诉讼文书立卷归档办法》的要求, 归档的期限要在案件结案以后的一个季度内, 但由于归档之前的司法文书仍然属于犯罪记录, 其被不合理地查阅和档案的效果完全一样, 且各个涉案机关的归档工作不一定是同步进行的, 因此决定封存的时间应在终审判决作出后不久, 这样才能给随后的专门归档工作提供足够的准备时间, 某些省份 (如江苏) 规定的10日时限可以供其他省份借鉴。由于涉案的司法机关不仅限于法院, 为了保证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等机关的封存工作也能够落实, 应由作出终审判决的法院作为牵头机关负责作出封存决定, 一般也应制作专门的“犯罪记录封存决定书”送达其他机关, 这一决定书的效力当然涉及档案。由于决定书的出现, 符合封存条件的案件档案材料反而有所增多。

第二, 应严格限制对封存档案的查阅和利用。按照我国《档案法》的规定, 对于未公开的档案进行查阅和利用也并不是随意的, 均要履行一定的手续, 而《刑事诉讼法》并没有绝对禁止对封存档案的查阅和利用, 要体现封存档案和未封存档案的区别显然就必须在查阅和利用的条件和程序上规定得更加严格。首先, 应严格限制有权申请查阅和利用封存档案的主体范围。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可以对封存档案进行查询, 对于司法机关的利用一般不存在太大争议, 但何谓“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含义较为模糊。由于我国的《公务员法》、《法官法》等法律对特定职业的从业人员资格有着明确限制, 即排除了曾经受过刑罚处罚之人担任相应职位的可能性, 因此这里的“有关单位”应仅限于法律对从业人员资格有明确限制的那些特殊单位, 而绝不能扩展到其他用人单位。从长远来看, 对具体单位的范围应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 而且对未成年人前科记录的查阅规定作更加明确、具体的限制也直接关系未成年犯诉讼程序的完善。其次, 应对查阅和利用封存档案的程序作出特别规定。按照《人民法院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 外单位查阅单位要按有关规定办理, 具体到封存档案的利用, 应在遵循有关规定的同时一方面增加对有关单位是否符合查阅条件的严格审核程序, 另一方面让查阅的单位与档案所属单位签订保密协议。

参考文献

[1]郎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与适用[M].新华出版社, 2012.

[2]周振想.法学大辞典[M].北京:团结出版社, 1994.

[3]刘水.档案学概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

篇9: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2014年11月,广东省高院发布未成年人犯罪白皮书。近五年来,全省共有1.9万余名未成年人受审。其中,2251名在校学生因实施犯罪行为受到审判,占未成年人犯总数的一成多。为挽救这些失足未成年人,法院在全省推广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让他们“不带污点”重新走向社会。我国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在第五编特别程序中专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原则和具体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其中,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275条明确规定了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体现出了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最大程度的保护。

一、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理论基础

(一)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概念

我国虽然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但在制度的建设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至今为止学术界仍不能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给出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结合犯罪记录、封存等相关概念,我认为,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指对被宣告有罪的未成年人依据法律的规定,将其有关犯罪情况及判决等一系列信息由有权机关进行封闭保存,除司法机关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依法查询以外不得进行公开,将社会影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制度。①

(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基本特征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一种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门的制度,具有鲜明的特征,包括适用犯罪仅限于未成年人轻型犯罪、保密性以及该制度具有一定的相对性等多个特点。

首先,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适用于未成年人轻型犯罪。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其次,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具有保密性。2012年《刑事诉讼法》规定,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这就体现了該制度的保密性,更加体现出了对未成年人的人权和自由的尊重以及对未成年人实施的全面保护。

最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并没有将犯罪信息彻底删除,而是通过保密处理放置于特定位置,实质上仍保留了犯罪记录。可以说,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未成年人来说实际上是一种相对封存。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分析

2012年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第二百七十五条正式确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并对该制度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和法律效力等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一)适用范围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从这一规定中我们可以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条件归纳为两点:

首先,犯罪记录封存仅针对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而言的,成年人罪犯并不适用犯罪记录封存,从而在适用主体上给出了明确的限定性条件。这一条件的设定,明确体现出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特殊保护,与其他的犯罪主体区别开来。

其次,该制度适用于未成年人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的案件,排除了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案件,从而在适用的案件范围方面给出了限定性条件。

(二)适用方式

对于该制度的适用方式,新《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做出规定。根据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的相关规定来看,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等主体均有权制作、保存犯罪记录,且司法实践中监狱、看守所等均会接触到犯罪记录,因此与犯罪记录有关的主体是较为广泛的。对于封存的具体程序,新《刑事诉讼法》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仍需要后续不断完善。

(三)法律效力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效果是,一旦封存,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获知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这一规定有例外,即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就可进行查询。这一保密性的规定,明确了有关机关的义务,也是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进一步保护。这个保密性的规定首先明确在刑事诉讼法中,更加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也是促进未成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一种方式。

但是,遗憾的是,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中,仅是对有关机关的保密进行了规定,并没有提出违反该规定所应承担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好需要从立法上不断进行完善。

三、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

在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增设使得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践有了新的法律依据,各地纷纷对原有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制定了新的规范,确立了新的工作方法。例如,2013年6月,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出台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暂行规定》,该规定对《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作出了很多细化。该规定特别对封存的解除作出了一些细则,但是对于违反保密规定而应承担的责任仍然没有具体的规定。除此之外,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还存着诸多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适用对象过于狭窄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仅适用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这一适用条件将大量未成年的犯罪人排除在外,相对严格。

2.与现有法律、规则的存在冲突

例如,我国法官法第十条、检察官法第十一条都规定,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不能录用为法官、检察官。此外,律师法、拍卖法等规定,有犯罪前科的人员不得或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律师、拍卖师等职业。这些矛盾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实施不畅,可能会使得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缺乏相应的救济制度②

即使法律规定了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但封存之后仍然存在着各种“泄密”的潜在风险。而对于犯罪记录遭到“泄密”之后的救济途径,我国相关法律却只字未提,这成为实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极大障碍。

另外,犯罪记录封存之后产生的法律效果,还面临着与其他法律法规相冲突的问题,如何协调这些问题也是相当棘手的。③

(二)完善建议

为促进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结合目前我国实施该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1.扩大适用范围

我认为,本着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原则,除对个别犯罪附限制条件外,应该取消轻罪、重罪的区别,对所有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都予以封存。在这种情况下,还须配合考验期制度,从而实现法律在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顺利改造的同时,又不失其警示作用。

2.完善立法

我国立法应当剔除与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相冲突的规定,特别是法律、法规中对未成年人上学、就业、入伍等歧视性、限制性规定,使未成年人真实享有与其他人平等的上学、就业等权利。另外,对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实施前的社会调查、未成年人羁押等未成年人司法制度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与完善,尽可能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信息流入社会渠道,避免形成未成年人犯罪的标签。

3.建立一套完善的救济机制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法律应明确规定,当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当被封存而没有封存或者无故迟延封存的,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向司法机关提出申诉、控告。④除此之外,检察机关也应承担一定的监督职责。同时,应该实现制度与机构的衔接,充分适用该制度,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体系,实现多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从而实现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良好运作,实现对未成年人权益的最好保护。

四、结语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其他法律以及非法律手段逐渐取代刑罚开始控制人类的行为,刑罚作为一种最后的控制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递减的规律性现象。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认识到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存在的诸多不足。但我们也应该明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实现对未成年人人权和自由的最大尊重和保护。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进行封存是充分地考虑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接受能力,而且有利于防范犯罪记录对未成年人产生标签化效应。

犯罪记录的封存需要在立足于国情的前提下,合理借鉴西方国家未成年人保护司法制度方面的优秀经验,推动我国相应领域法律体系和配套措施的完善,真正发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效果,使犯罪的未成年人能够尽快顺利地回到社会大家庭之中。当然,仅仅依靠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不能完全达到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的根本目的的,所以,需要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将该制度与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等制度结合在一起,以我国的司法现状为基础,不断完善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的诉讼制度更加健全,实现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尊重。

注释:

①刘欣桐.“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3月,第3页.

②于青艳.“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问题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4月,第15页.

③如《刑法修正案(八)》规定的特殊累犯制度与再犯制度,并未将未成年人排除在外,当未成年人涉及到这两项制度之时,如何适用该条款与新《刑事诉讼法》,如何定罪量刑等.

④刘清生.“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冲突与弥合: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未来走向”,《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6期,第87頁.

⑤梁根林.《刑法结构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8页.

参考文献:

[1]于国旦等.《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梁根林.《刑法结构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徐静村.《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六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4]于志刚:“‘犯罪记录和‘前科混淆性认识的批判性思考”,《法学研究》,2010年第3期.

[5]刘欣桐:“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3月.

[6]于青艳: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问题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4月.

[7]刘清生.“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冲突与弥合: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未来走向”,《中国刑事法》,2012年第6期.

上一篇:把纪律挺在前面+心得体会下一篇:孙庙二小法制教育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