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2024-05-02

教育质量评估体系(通用8篇)

篇1: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健全高职教育质量保证和评估体系

作者:马良军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1年第02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行的高职教育质量保证和评估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其生命力在于特色和质量,因而要尽快建立和不断完善教育质量保证和评估体系。

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精英教育的质量观,是选拔教育,追求“至善至美”或“完美无缺”,质量标准由教师和学校设定,自己评价,是静态的单一化的,评价主体缺位。现代教育质量观则认为,质量是教育满足“客户”确定和隐含要求的能力,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要求是变化的、动态的,核心是客户质量定义,而不是教育者自定义。

基于此,笔者认为高职教育质量应以满足市场和客户(家长、学生、社会、用人单位等)的需求为导向,并建立起多元参与、全因素、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评估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建立健全高职教育多元参与的内外部质量保证体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毕业生是否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标尺,因此,教育质量的保证和评估既要有学院的内部保证与评估,也要有学院外部机构与人员的参加,要做到自我与外部相结合,多元参与,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并有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逐步形成高职教育质量保证和评估的现代模式,引入多元评估主体,从以学校为主体的评估向以社会为主体的评估体制过渡,让社会参与监督和评估教学质量,并实现多元平等交流。其次,健全高职教育全过程控制的质量保证体系。一直以来,人们更多地注重结果的完美,而忽略对过程进行监控的手段。由于过程的质量保证是结果质量达标的基础,因而教育质量的好坏不能完全等到毕业生就业后再作评论。正如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所说:“质量的改进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因此,高职教育质量的保证和评估既要重视结果,又要重视过程。全程控制要求既抓教的质量,也抓学的质量;既管教学质量的结果,也管教学工作的过程,对影响和形成教学质量的每一环节、每一阶段都提出明确的要求,采取得力措施,最终确保高质量。因此,高职院校要把社会评价机构、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与监控,以及学校内部的教学督导与评估、各部门的检查与考核、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等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结合起来,并把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与反馈、纠正与预防等问题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多元管理,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篇2: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本科教育评估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的对策研究

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每年约以30%的速度递增,我国开始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针对目前高校教学评估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将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与高校评估方案相结合的对策.

作 者:韩福荣 王仕卿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北京,100022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年,卷(期):“”(6)分类号:G4关键词:高等院校 教学评估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篇3:俄罗斯现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述评

2008年2月,俄罗斯颁布了《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方案(第二版)》(以下简称《二版评估方案》)。该方案构建了一个更加完善和明确的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反映了俄罗斯在教育质量评估方面一些新的理念、方法和原则等。俄罗斯各个地区和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革新和构建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

一、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形成的动因

1.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推动

2001年,俄联邦政府颁布了《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该构想充分论证了教育在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尤其突出教育应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优先发展方向之一。该构想强调,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任务是保持教育的奠基性,保证教育的现代化质量,发展和完善符合个人、社会和国家当前以及长远需要的高质量教育。在教育现代化改革的理念下,为了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俄罗斯有必要构建一个全新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2.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呼唤教育消费者的参与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俄罗斯教育管理部门允许学生在普通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或转学,而且如果学生转学,按学生人头拨付的财政经费也将随之转移,这样学生和家长就拥有了自主选择权。学生和家长成为学校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学校成为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这样,一方面,消费者需要获得学校办学质量的客观可靠信息,为其选择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学校在有专业的权威机构验证其办学质量以应答公众“问责”的同时,还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适应学校的市场化竞争。因此,重新构建一个引入消费者系统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也成为一种市场呼唤。

3.地方分权与学校自治诱发教育质量下滑危机

在俄罗斯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各联邦主体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状况来制定与联邦教育法律政策不相悖的区域性教育政策和标准。同时,为了调动办学的积极性,俄联邦在自治原则的基础上,把办学权交给社会,把发展权还给学校,使学校成为在一定责任义务制约下独立自主的办学者。这样,由于地方分权自治、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和学校内部管理的自主性,必然使不同地区和学校秉持不同的教育政策和标准要求,从而使教育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很容易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1]因此,为了维持国家的“统一教育空间”,克服地方分权管理和学校自治对教育质量的潜在威胁,保证和促进教育质量水平,建立统一的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已势在必行。

4.教育督导与质量评估需要统一的思想-方法依据

俄罗斯为了确保教育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范,而以此为依据所制定的各类评估标准,更是教育督导实施层面的具体参照。但是,俄罗斯关于教育督导与评估方面的法律规定还只限于具体的实施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关于教育质量评估及其测量方法的思想-方法体系。因此,俄罗斯需要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为各地区和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的开展和革新提供统一的思想-方法依据。

二、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成

根据《二版评估方案》,构建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首要目的在于,确保在统一的思想-方法的基础上,评估学生的教育成绩、教育机构及其各部门的工作效果,保证教育大纲能满足教育服务市场中主要消费者的需求。新体系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教育系统内部与外部质量评估相结合。因此,完整的评估体系必然包括教育系统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个部分。

(一)教育系统外部质量评估

《二版评估方案》着重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系统外部评估。一直以来,俄罗斯的教育质量评估主要是教育系统内部评估,而作为国家-社会的外部评估始终未被充分强调。因此,该方案首先是将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作为国家-社会的外部评估体系而推进其发展,并明确指出教育质量的外部评估优先于内部评估,旨在构建一个由国家、生产部门、学校、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评估体系。俄罗斯教育系统外部质量评估按照主体划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评估。

国家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是通过不同层级的政府管理机构来实现的。当今俄罗斯的教育管理体制已由过去的中央集权统一管理变为联邦、地区和地方三级的分级管理。为了适应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除了原有的联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外,各地区还在建立区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2. 生产部门评估。

这种评估是依靠与企业、雇主联合会、工商局等建立社会伙伴关系实现的。生产部门对教育质量的原则性评估标准包括:(1)普通和职业教育机构毕业生的教育质量及其技能水平的满意度;(2)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毕业生数量比例的满意度以及毕业生在各部门、行业和专业比例的满意度;(3)降低人员再培训的成本。

3. 社会评估。

雇主、社会组织、教育界、公民的广泛社会参与是教育系统有效发展的重要因素。俄罗斯联邦、地区、市三级教育管理机关工作的“透明性”以及对教育系统的所有社会伙伴提供完整的信息是这种参与形式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从社会利益的角度看,社会对教育质量的原则性评估标准包括:(1)公民的受教育水平,包括职业教育;(2)国家、地区和地方各个教育阶段的公民教育普及性;(3)教育对就业、国内生产总值、公民社会的发展、降低社会紧张度和犯罪数量等的影响力。

4. 公民个人评估。

俄罗斯正在积极建立公民教育质量评估机制。通过公民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可以了解公民对正在接受或者已经接受教育的满意度,诸如,教育大纲的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学环境的舒适度和人身安全、接受普通和职业教育的文化资本程度等。

这种“国家-社会”性质的教育系统外部质量评估不仅扩大了教育质量监督的民主性,同时从多角度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利益。但是,俄罗斯现行教育系统外部评估机制尚不健全,加强和完善外部评估仍是俄罗斯构建新体系的工作重点。

(二)教育系统内部质量评估

教育系统内部质量评估是由5个基本要素构成:学生、教师、教育大纲、教育管理机关、教育机构保障体系(组织、物质-技术、教学-方法、信息、资金)。5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3种内部评估形式:自评、互评和单向评估(见下图)。

(评估主体→评估客体,环状封闭箭头表示自我评估)

1. 自评

教育系统内部质量评估的自评形式涉及4类主体。(1)学生自我评估: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评估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作出分析和判断,并进行自我调节的活动。俄罗斯非常注重学生自我评估的科学-方法性,强调教师的评估活动对培养学生自我评估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2)教师自我评估:是指教师依据科学的评估原则,对照实际的评估内容,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业务学习及思想状况作出评估,从而确定其发展需求,制定其发展目标。它是教师通过认识自我和分析自我,从而达到自我素质提高和专业自主发展的内在机制。(3)教育机构自我评估:是通过教育机构内部质量监测得到实现的。教育机构自我评估的任务包括:(1)对教育过程进行分析;(2)对学校教学法和研究工作状况进行分析;(3)根据学校各个方面最优化工作的措施体系进行分析;(4)对教育工作者集体工作质量的客观评价和为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创造的条件;(5)确定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前景。[2]目前,俄罗斯高等院校已经完全实现了自我评估,而普通和职业学校的自我评估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4)教育管理机关自我评估。俄罗斯的教育管理机关自我评估机制尚不健全,目前仍是由俄联邦政府或者地方行政管理机关,依据教育机构的隶属关系对教育管理机关的工作进行评估。

2. 互评

教育系统内部质量评估的互评形式包括:教育管理机关与教育机构互评、教育管理机关与教师互评、教育管理机关与学生互评、教育机构与教师互评、教育机构与学生互评、教师与学生互评。按照互评的客体可以分为4类。

(1)对教育机构的评估。教育管理机关对教育机构进行评估的主要途径是许可证发放、学校质量鉴定和国家认证。一般来说,只有获得教育活动许可证才可以进行学校质量鉴定,而学校质量鉴定又是进行国家认证的前提,各个步骤环环相扣,前一个条件达不到就无资格申请更高一级的认证。俄罗斯的学校许可、鉴定与国家认证制度已相对完善,但在相应的程序、指标和标准的客观化,以及评估的效用在满足各级消费者的需求等方面仍需要改进。此外,教师和学生对教育机构的评估仍是非正式的,评估机制尚不健全。

(2)对学生个人成绩的评估。对学生个人成绩的评估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毕业生的国家最后鉴定和在教育质量内部监测系统框架下的学生中期考核。在俄罗斯,是由教育机构自行对毕业生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并作为教育机构工作成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等普通学校毕业生的教育质量评估在国家统一考试框架下实行独立评估机制。教育机构对学生教育质量的评估工具通常是在相应的国家教育标准的基础上自主制定。

(3)对教师的考核。俄罗斯现行的教育机构管理人员和教师评估(考核)体系比较成熟,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1)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活动结果进行考核。考核的形式包括座谈、创造性的汇报、科学教学法或实验研究报告的答辩等。(2)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实际教育活动进行专家鉴定,其方法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心理与教育诊断以及对职业活动效率的考查。教师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对教师所教科目的评价、教师班级管理情况、该教师所教科目的学生通过考试的人数、家长对其投诉的数量等。[3]

(4)对教育管理机关工作的评估。目前,学生、教师、教育机构或外部主体(生产部门、社会团体等)对教育管理机关的工作进行评估在俄罗斯尚未有成形的做法。

3. 单向评估

教育系统内部质量评估的单向评估形式只有一个客体,就是指教育管理机关、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对教育大纲的评估。在有关的联邦主管部门以及大型企业和学校代表的共同讨论下,联邦一级的教育标准已经制定完成。各地区、地方和教育机构可以依据教育大纲质量评估的方法、程序和要求,对教育内容进行适当修改。只是到目前为止,教育大纲质量评估的程序和方法体系仍不够完善。

从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成可以看出,随着俄罗斯社会民主化、市场化的改革,政府不再是唯一的评估主体。根据“国家-社会性”原则,俄罗斯引入了多元化的评估主体,即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广泛吸收生产部门、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参与。社会各界参与教育质量评估可以加强社会和学校的联系,使教育质量评估工作顺利开展。引入多元化的评估主体扩大了教育质量监督的民主性,增加了社会和学校的积极性。

三、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功能

俄罗斯在《二版评估方案》中设想,将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划分为3种功能,即信息-诊断、鉴定-分析和法律-规范。这3种功能分别由3个子系统来承担,各子系统彼此独立又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对教育质量的评估工作。

1.信息-诊断子系统——信息供给者

信息-诊断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依据规定的指标体系直接从评估客体那里获取关于教育质量的可靠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原始处理。该子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教育统计学专家机构、国家统一考试部门、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监测机构。这些机构被视为教育质量状况的“监视器”,其任务是查明反映教育质量需求特点的具体情况。目前,俄罗斯正试图建立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信息门户网站,由监测机构对信息的准确性负责,并担负起传达所获取信息的职责。

2.鉴定-分析子系统——鉴定和决议方案的供给者

鉴定-分析子系统是掌握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信息流的工作经验,并与消费者进行现实沟通的教育质量信息咨询机构。该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和解释关于教育质量的可靠信息,并为消费者提供有效信息。该子系统主要是依靠信息-诊断子系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来开展工作,它可以为消费者解决所面临的某项具体任务提供合理建议。

3.法律-规范子系统——法律-规范行为的调节者

法律-规范子系统被称为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调节者。该子系统的职能是制定和形成所有代理人活动的法律-规范,保证其在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框架下开展自己的活动,并确定纳入信息-诊断子系统的监测机构以及评估客体和消费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此外,俄罗斯所构建的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是按照“市场逻辑”建立起来的,因此,它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通过对学生个人教育成绩、教育大纲、教育机构及其各部门进行评估,来保证消费者获取客观可靠的关于教育服务质量的信息。离开消费者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估往往会出现与客观实际的偏差,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在对监测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解释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消费者感兴趣的目标和任务。[4]

四、构建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前瞻性任务

俄罗斯在《二版评估方案》中,从学生个人成绩评估、教育大纲质量评估、教育机构工作质量评估3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新体系的前瞻性任务。

1.在学生个人成绩评估方面

在普通教育系统,随着国家统一考试的全面铺开,俄罗斯已将统考成绩作为评估学生个人成绩的主要依据。在今后的工作中,俄罗斯会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国家统一考试的各项工作,并在新模式下推广地区考试委员会采用的9年级毕业生国家最后鉴定的实践经验,进而完善普通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在职业教育系统,评估学生个人成绩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制定学生个人成绩评估的方法和技术;(2)进一步完善互联网-考试,使其成为大学生教育质量日常检查的客观有效的组织模式;(3)以第三代国家教育标准为依据,制定针对不同培养方向的检查-测量材料;(4)在雇主联合会的领导下和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保证职业教育学生个人成绩评估的基础设施。

2.在教育大纲质量评估方面

在教育大纲质量评估方面的工作重点更多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参与机制。俄罗斯将广泛地吸引学者、企业雇主、社会团体和公民代表等参与教育大纲的制定和质量评估,进而使教育具有实践-目标的方向性。同时,在教育大纲质量评估的发展规划中,俄罗斯将针对不同类型和种类的教育机构建立教育大纲认证数据库。

3.在教育机构工作质量评估方面

教育机构工作质量评估主要是通过办学许可、质量鉴定和国家认证3种形式来实现的。不断完善教育机构工作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机制,并针对不同类型和种类的教育机构制定相应的标准化评估工具是俄罗斯当前的主要任务。同时,教育机构自我检查的作用将日益加强。作为教育机构工作质量评估的重要初步性成果,自我检查的结果会以工作报告的形式公开发表,它是对教育机构各方面工作实践的总结。

总之,俄罗斯所构建的全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是一个为了个人、社会、劳动力市场、国家和教育系统自身利益的基于教育结果的外部教育评估体系。构建体系的指导思想反映了当前俄罗斯社会多元化、民主化、市场化和法制化等基本特征,适应了社会发展和个人的需求。然而,从现实状况来看,俄罗斯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还不够健全,如缺少社会独立认证机构的参与、评估标准的单一化等。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日益完善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对确保俄罗斯教育质量的提高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侯立华.俄罗斯普通学校鉴定与国家认证制度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6,(10):15~20.

[2]吕文华,李凤忱.俄罗斯教育督导述评——以伊尔库茨克第47中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6,(7):64~67.

[3]Зарплатуучителей могутпоставит ьвзависимостьот успехову чеников[EB/OL].http://school.edu.ru/news.asp?ob_no=53883,2008-07-28.

篇4:探析中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关键词:中职教育;简介;特点;问题;策略

前言: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有效地监督学校教学质量。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扩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已经可以和普通中等教育相等。但是在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教学质量评估作为一个重要管理环节,也成为人们探讨的重点。

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简介

教学质量评估就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检测教学的质量,以保证教学成果的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评估是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学校教学成果反馈的重要渠道,学校可以通过教学评估及时了解教学状况,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二、为什么要实行教学评估

1.教学质量评估是必要的监督手段。学校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可以监督教师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与规章制度,保证学生可以接收到良好的教育。

2.教学质量评估是学校及时掌握教学状况,获得教学系统的信息反馈的主要方法。教学质量评估其实就是学校收集教学信息,并对教学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对教学中心进行反馈的渠道。通过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估,学校管理者可以及时掌握学校的教学状况,接收教学系统的反馈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作为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的依据,防止教学中心对教学决策的偏差。

3.教学质量评估可以对学校的教职工起到激励作用。通过教学质量的评估,学校领导可以掌握学校教师教学的好坏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结合其他考核对教师进行合理客观的评判,并通过适当的奖罚制度对教师进行质量评估结果的反馈,让教师了解自己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表现与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其可以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此外,通过适当的考核与奖罚,可以激励优秀者,鞭策落后者,在各个教职工间形成竞争力,使学校的教学充满活力、动力,让教师的教学具有压力,以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

4.提升教学理论研究水平。教学中心可以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对教学的考核,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不足总结一定的经验教训,并对这些不足做出弥补,在弥补过程中将教学中的偏差上升到教学理论与实践不符的高度,对不符合实际的教学理念作出调整,提升教学理论水平。

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特点

1.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建立在初中文化程度之上的,它的教育主要是让这些受教育者具有符合社会岗位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为社会培养一线工作岗位上那些具备初级工作能力和高素质的工作人才,使那些受教育者具备实际工作需要的操作能力,并且符合社会价值观。

2.教育以適应社会为准。中等职业教育评价教育成果的标准是以能否符合社会需要,在这种适应性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需要符合社会、国家、单位的要求。

3.教学重视实践。与普通教育相比,中等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实践,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适用性人才,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显得极为重要。

四、中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1.学生素质。中职教育与其他普通学校一样,学生始终是教育的中心,因此,学生的素质也成为衡量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因素。例如,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获取证书率、创新能力等。

2.社会影响力。中职教育是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学校,因此,教学质量评估必须把社会的评价作为重要依据,例如,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等。

五、中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体系存在缺陷。在我国的中职教育中,许多教学质量评估多是来自于多年的评价经验和对其他高校评价体系的借鉴,对于自身的教学质量评估并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不够完整。评价过程中,各方面协调性差,且存在着不公平现象。

2.评价的整体参与性低。教学评价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学主管部门、教育者、学校三方面。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作为被评价者经常被排斥在外,那些评价者在评价中掌握着主动权,被评价者却无权干涉,只能对那些评价者听之任之,毫无主动性。

3.教学质量评价面狭窄。在目前的教学中,多以知识教学为中心,教学质量评估时也是把课堂知识教学作为评价主体,忽视了其他实践教学的评价。许多评估只存在于形式,将那些简单规范的教学进行评价,对复杂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学置之不理,这对整体教学是不利的。

六、对于完善中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议

1.明确评估目的。教学质量评估要把以评估促进改善,以评估促进发展作为主要目的。首先,在中职教育中,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将评估结果作为改善教学不足的依据。其次,教学质量评估中的奖罚制度可以激励教学工作者,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不断完善教学制度,改善教学方法,规范学校中的监督管理,提高教学成果。

2.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原则。(1)评估全面性。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对教学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学质量评估的主要考核对象应该是受教育者的效果。这些学生的培养效果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学设备和学校的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在评估时,管理者应该把这些方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在评估中,体现教学评估的重要价值。(2)教学评估符合科学规律。教学质量评估最重要的是要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教学的一般特征。教学评估要定时、定量、定性,使教学质量评估既有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又有新教育时期的特性。(3)教学具备开放性质。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因此,中职教学过程必须与社会和企业等多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质量评估时,管理者要把社会、企业、家长等多方面的意见结合起来,对被评估者给出一个公正的结果。

3.加强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职学校通过对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的完善,加强学校教学活动管理,提升学校教学成果。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任,其教学质量一直受众人关注。教学质量评估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保障教学质量有着巨大作用,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估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究、完善。只有具备无懈可击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践水平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本千,宗俊明.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05).

[2]孙志河,刁哲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3]李海宗.高等职业教育产出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4]孙志河,刁哲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5]刘光寒.浅谈中职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

篇5:市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一、市委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20分)

(一)把握党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1、市委重视党校工作,把握党校教育总体要求,党校办学方向正确,办学目标明确。

2、市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党校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和措施,并进行督促检查。

3、把党校工作纳入市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列入市委重要议事日程,常委会每年至少一次研究党校工作。

4、市委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给党校出题目,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

5、市委制定下发或转发党校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定位准确,科学合理,并有效实施。

6、市委定期召开党校工作会议,部署工作,交流经验,研究党校改革和发展问题。

(二)加强党校工作的具体措施

1、市委重视干部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干部教育资源配置,实行以党校为主题的“一个机构,多块牌子”的办学模式。

2、落实干部教育培训政策,实施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党校培训轮训计划,严肃调训调学纪律。

3、严格执行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把学员的考核情况作为干部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

4、坚持市委和市政府领导每年至少4次到党校讲课、作报告或与学员座谈的工作制度。

5、按照预算,党校办学需要的基本建设经费和重点专项经费投入由财政全额投入,经费使用和管理规范。

6、协调市直相关部门支持党校工作,为市委党校提供必备的办学条件。

(三)加强党校领导班子建设

1、市委党校实行校委会领导体制,校委委员由同级党委任命,校长或常务副校长主持校委会工作。

2、党校校长由同级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校长每年不少于4次到党校召开会议、现场办公或调研指导党校工作。

3、党校常务副校长按同级党委部门正职领导干部选配,并作为同级党委成员提名人选和党建领导小组的必要成员。

4、党校班子成员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较高组织领导能力、熟悉党校教学业务的人员组成。班子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应占50%以上。主管教学的班子成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5、根据编制要求,落实市委党校体制规格政策到位全面。

6、市委配备和考核党校领导班子,党校领导班子结构健全。

(四)动态指标

二、党校职能和作用的发挥(18分)

(一)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1、根据干部轮训规划举办进修班,轮训副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正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轮训办班不少于4期,学制不少于20天,规模不少于200人次。

2、开设中青年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班,主要培训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中的县处级后备干部。培训办班不少于2期,学制不少于2个月,规模不少于100人次。

3、根据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需要,在党校举办各类专题研讨班,研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党的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培训办班不少于2期,学制不少于7天,规模不少于300人次。

4、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党校可以主办、承办或联合办学的形式开展相应的社会培训。

(二)宣传重要阵地作用的发挥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每年深入机关、企业和基层宣讲不少于4批次。

2、校报校刊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坚持正确办刊导向,为推进理论创新服务,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每年出刊不少于4期。

3、党校设立党建理论研究中心,组织力量开展对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并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

4、在省市级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宣传理论刊物上发表理论文章或出版学术专著,每年累计不少于20篇部。

(三)决策思想库作用的发挥

1、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市委、市政府指定课题的调研任务,并形成研究报告。

2、注重申报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积极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调研,每年至少要有一篇调研报告被党委或政府作为决策参考依据。

(四)党性锻炼“熔炉”作用的发挥

1、开设党性锻炼课程,把党性锻炼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党校常规班次的教学中,提高学员的思想道德品行和思想境界。

2、通过入学教育、党性分析、警示教育和参观考察等形式,把党性锻炼贯穿于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

3、对学员的党性锻炼情况做出分析和评判,并纳入到对学员培训鉴定和考核内容中。

(五)党校业务指导作用的发挥

1、对县级党校执行中央和省委有关党校工作的方针政策情况进行调研指导,并提出意见。

2、对县级党校教学、科研、师资培训、信息化建设等进行调研指导,并提出改进建议。

3、按照“以评促建,质量第一”等评估原则,对县级党校办学质量进行评估,并提出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的建议意见。

(六)动态指标

三、党校的内部管理(22分)

(一)教学管理

1、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党校各项工作必须坚持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2、优化教学布局,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每年教学专题更新率不低于30%。

3、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形成以需求调研为基础的培训计划制定机制。

4、按照分类别、分层次的原则科学设置教学班次、教学内容,党校各常规班次培训目标明确、特色鲜明。

5、推行研究式教学方式,根据培训需要,倡导实行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和体验式等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方式。

6、积极采用远程教育、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7、重视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果实行测评制度,常规班次学员满意率须达到80%以上。

8、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实行新课试讲、课题招标和集体备课等制度,严把教学质量关。

9、加强党校教材建设,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或采购适合干部培训要求的教材。

10、重视学科建设,根据干部成长和党校教育培训的需求,充实和完善党校的学科建设体系。

(二)科研管理

1、按照《条例》提出的党校科研的“四个服务”方针和坚持正确的导向,切实发挥科研工作的基础地位作用。

2、建立开放的科研管理体制,注重加强与上级党校、实际工作部门、科研院所、党委政府政策研究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党校科研水平有效提升。

4、科研管理制度健全,研究制定科研管理、项目立项、经费配套、考核表彰等办法,推动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水平。

5、实行教学科研一体化工作机制,注重把优秀的科研成果、调研成果及时转化成优良的教学效果。

6、党校每年确定若干重点科研课题,重点科研课题引入并实施项目招标管理机制。

(三)学员管理

1、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管理、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制度健全并有效实施,党校学风纯净。

2、党校常规班次建立学员党支部,学员党支部作用有效发挥。

3、党校注重各班次组织员或班主任的选配,组织员或班主任由相应级别的干部担任。

(四)行政后勤管理

1、行政后勤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能积极为党校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服务。

2、党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的增长而逐年增加,有效满足党校教学科研等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动态指标

四、党校的队伍建设(16分)

(一)队伍的规模与结构

1、按照办学规模与在职职工人数3.5:1的要求,党校工作人员的编制总数应不少于100人。

2、党校实有在职职工人数应不少于编制总数的80%。

3、党校教研人员的数量应不少于在职职工总数的55%。

4、党校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研人员的数量应不少于教研人员总数的60%。

5、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党校建立起适应教学需要的兼职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不少于15人。

(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1、党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进或培养优秀人才工作成效明显。

2、党校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人员学习进修、实践锻炼、激励考核等机制完善。

3、党校根据岗位设置和聘用要求,专业技术评聘工作机制完善。

4、党校注重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工作联系,制定并实施干部内外交流工作制度。

5、党校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和《公务员法》等相关规定,制定并实施人才成长的奖励机制。

(三)思想作风建设

1、党校建立机关党组织,注重加强对教职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清正廉洁的教育,党校校风风清气正。

2、党校注重加强教研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守“科学研究无禁区,党校课堂有纪律”的要求,绝不转播和散步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言论。

3、党校机关党建工作富有成效,能够为各项任务完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4、党校重视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职工精神状态好。

(四)动态指标

五、党校的办学条件(24分)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党校校园占地面积应不少于30亩。

2、党校具有办学必须的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室)、宿舍和食堂等基础设施,设施和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功能齐全,运转良好,能够满足正常办学需求。

3、党校校舍总建筑面积应不少于12000平方米。

4、按同期可承办不少于400人的培训规模,标准化教室和教学场所应不少于5个,人均使用面积应不少于4平方米。

5、按同期可承办不少于400人的培训规模,食堂人均使用面积应不少于3平方米。

6、按同期可承办不少于400人的培训规模,宿舍人均使用面积应不少于5平方米。

7、党校应具有文体活动场所并配有相应的文化体育设施。

8、党校校园干净卫生、绿化美化、布局合理,文化氛围浓郁。

(二)图书资源建设

1、图书馆(室)含阅览室按同期可接待不少于100人的规模,其人均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0平方米。

2、图书馆(室)纸质文字图书资料应不少于5万册,其中近三年出版的新书应不少于其总数的5%。

3、图书馆(室)年征订各类综合性报刊和学术期刊应不少于50种。

4、图书馆(室)电子类图书和期刊资料应不少于3万册。

5、图书馆(室)建有电子阅览室,配有电脑等终端设备,可供40人同时使用。

6、党校系统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进程取得明显进展。

(三)信息化建设

1、建有校园网,校园网覆盖办公区、教学区和学员宿舍区。

2、校园网出口带宽10M以上,网速较快,能满足教学科研和办公需求。

3、建有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接收设备运行正常。

4、实现与全省党校系统网络互联互通,开设VPN专网,网关设备运行正常。

5、建有不少于2个符合技术要求和规范的多媒体教室。

6、建有OA或协同办公系统,逐步推行校内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和无纸化。

7、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配有2名以上专业为计算机或信息技术相关的专职人员。

8、重视信息技能培训及推广运用,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信息技术培训或讲座。

(四)动态指标

附:指标说明

1、市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共设立三级指标。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90个。每个三级指标1分,每个“动态指标”2分,指标体系总分为100分。

2、为了充分调动各地加强党校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为了使指标内容更加符合各地实际,增加指标体系的弹性,特别设置“动态指标”。“动态指标”内容由各地自行确定,得分情况在自评的基础上由专家评审组最终认定。

3、“常规班次”是指以前所称的主体班次,主要包括《条例》规定的班次和由党委及其部门调学的其他班次。

篇6:HSE管理体系运行质量评估总结

编制人:

审核人:

主管领导: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 录

一、评估对象..................................2

二、评估方式及过程.............................2

三、要素评估..................................3

四、评估情况综述...............................3

一、评估对象

***领导、室队负责人、管理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共72人参加本次评估,其中管理人员51个,操作人员21个。

二、评估方式及过程

本次评估工作在***领导、各室队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工作,顺利完成HSE管理体系的内部评估工作。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评估是抽样进行,尽可能使抽样具有代表性,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本次评估以GB/T19001-2008、GB/T28001-2001和GB/T24001-2004标准中地质研究所QHSE体系覆盖的所有条款;涉及的科研、生产、油气井测试、交通管理等过程和办公楼。分别与63人次进行面谈,共抽样检查了16项。

整体看来:***已基本实施重庆气矿QHSE管理体系文件,已初步具有满足员工和企业要求以及适用法律、法规的能力,持续改进的机制已初步建立。但仍需在QHSE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方面加强改进工作,以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目前***HSE体系管理水平处于知晓阶段中期,力争2011年 达到熟练阶段初期; 安全文化处于严格监督阶段中期,力争2012年达到自主管理的早期。

三、要素评估

对28个要素的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分别进行阐述。5.1 运行现状: 存在问题及建议: 5.2 ……

四、评估情况综述

1、HSE体系工作亮点

2011年以来,***以HSE体系推进为契机,加大制度执行力,严格操作规程及过程控制,HSE管理体系推进工作呈现“四大亮点”。

一是领导干部责任意识的提高。通过属地化管理,强调直线责任和有感领导,各级管理者对HSE工作的重视,已经上升到新的高度。

二是员工规范作业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开作业票,找监护人,拿报警器,带防护用具,员工都已经把这套程序当成了自己工作的一个部分,这也是员工规范作业,增强自 我保护意识的具体体现。

三是HSE的管理方法更加实用、有效。学习“杜邦HSE管理模式”,引进JCA风险管理方法,增强了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

四是HSE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和异常事件剖析、安全经验分享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员工对HSE工作的关注度。

2、HSE体系运行短板

(1)危害因素辨识不全面、风险评估不准确。由于一些部门对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的作用没有正确认识,参与的主动性不强,没有建立动态、持续的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机制,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与目标指标制定、管理方案制定、隐患排查和治理、员工培训需求确定、作业文件的制修订、应急体系设计等后序控制要素的运行衔接不紧密,该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化和纸面化的倾向。

(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不全面,传达和应用有待加强。个别部门未进行动态管理,致使适用法律法规及要求收集不全,其次是新识别的要求未传达到需要贯彻执行的岗位和人员(包括相关方),有待改进。

(3)作业许可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部分作业许可批 4 准的起止时间超过分公司相关规定要求;填写要素不完整。

(4)HSE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硫化氢报警仪、空呼等安防设施管理还不够规范,未建立HSE监测设备台帐,未规定校准周期。

(5)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实施力度不够。部分管理干部对个人安全行动计划还不够理解,认为形式主义,编制上不够具体,跟自身业务、职责等方面结合不够紧密,内容显得比较空洞,操作性不够强。

(6)HSE管理原则贯彻和实施不够深入。***参加并组织了对HSE管理原则、HSE方针培训和宣贯,但部分员工对HSE方针的理解还存不很清楚或理解不一致的状况,部分员工不清楚***的HSE体系结构和本室队的主要涉及内容,实际上就是岗位责任、属地管理理念认识落实不到位,全员、全过程安全管理理念未深入人心,潜意识认为企业的安全环保与本岗位无关,是HSE办的事,无法让员工产生共鸣。

改进建议

根据***QHSE管理体系此次评估的情况,从总体运行的情况来看,在单位领导的积极支持下,在全体员工努力参与下,体系的运行有了一定的改进。为进一步推动***的Q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建议还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仍需继续加强有关QHSE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和贯 5 彻落实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教育和提高员工意识的氛围和环境,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有效措施,切实把QHSE管理体系与实际工作融合到一起。

(2)HSE办公室结合所HSE体系推进工作,加强对各室队站QHSE管理体系的指导工作。

(3)应强调***各管理室队的职责作用,同时,各管理室队既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还要加强各室队间相互协调的作用,共同努力、协调一致,把QHSE管理体系规定的各项要求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防止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4)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观察项》清单中所列举的事项。观察项中列举的问题,如不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都有可能导致不合格项的发生,如仍不能予以纠正和预防,还有导致发生严重不合格项的可能。

具体做法

(1)加强HSE制度建设。公司要加强支撑HSE管理体系规范运行配套制度或标准的制定和完善,统一基本管理要求,继续做好“两书一卡”的建设和修订工作,确保操作文件更加符合实际、具备可操作性,加强执行效果评价,评审并及时修订相关管理文件;

(2)加强HSE培训。各单位应集中组织开展科级以上 6 领导HSE培训,突出强化领导干部HSE意识。加强HSE文件宣贯,确保相关岗位和作业人员都明确执行要求,提升执行力;

(3)结合实际完善运行控制。特别是加强危化品管理,按照危化品管理的相关条例,对危化品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将危化品管理要求融入制度或操作卡,并加强现场监督;

(4)加强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的应用。在制定HSE目标指标、确定培训需求、配置HSE资源、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编制管理、组织预案编制时,考虑风险评价结果,充分利用危害因素辨识评价的成果指导实际生产,以切实改善分公司的HSE绩效;

篇7: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一、司法质量评估问题的调查

(一)司法质量评估的发展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法院系统即对司法质量评估问题进行了探索。以汉寿县法院为例,司法质量最初往往采取以公开互评的方式开展,评查的主要是民事案件,而刑事、行政案件局限于所办案庭室的唯一性未能评查。在评查中,办案人员对其他庭室办理的案件通过全案评查,根据自己的法律水平、审判经验,一般从实体处理、程序适用、书记员工作、案卷的装订等方面初步评出案件等次后,公开发表评查意见,再集体确定案件的等次,具备案件质量评估的`雏形。从九十年代末至今,对司法质量评估则完全以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的方式,对审判工作、执行工作全面考评。在考评中,将司法质量划分为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和办案效果三类。以汉寿县法院20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考评细则为蓝本,办案质量方面总分为30分,包括合格案件达到100%计30分,每出现一起基本合格案件扣1分,不合格案件扣2分,案件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不当被改判或发回重审,每件扣3分。办案效率方面为20分,包括各类程序审结、执结案件是否达院规定的期限(一般比法律规定期限要短),办案效果总分为10分,主要是指当庭宣判率、开展专项审判以及提出司法建议等,这三部分的分值大约占专业考评部分百分制的60%,其他专业考评内容则为业务指导、经费管理等办案质量占30分-35分,三部分分别由审监庭、立案庭按职责考评。

(二)司法质量评估体系的评价

从上可以看出,司法质量考评呈现出几大转变:一是从部分案件考评向全部案件考评转变。二是从非规范化逐步向规范化转变。通过目标管理责任制,确定了考评内容、量化了考评的分值。从汉寿县法院近三年的考评结果看,总体上能反映案件质量水平,但是有的标准缺乏法律依据、操作性、权威性而流于形式,尤其是办案效率方面,如结案率、简易程序审理的适用率等。三是由个人考评向职能部门考评转变。在实践中,审监庭、立案庭的职能决定了在司法质量考评中的始终处理主导地位。

然而,也不难看出,司法质量评估体系并未完全真正建立。主要体现在:

1、司法质量评估的外延模糊,将司法质量等同于案件质量。从字面上来看,司法质量除了包括案件质量外,还应包括可能影响司法质量的其他因素。案件质量是司法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司法(执法)最终的静态结果,但是(司)执法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仅从结果来看质量的高低,显然不全面。例如:一个案件从实体处理到程序适用均合法,但未经立案庭统一立案,很明显这样的案件不可能成为合格案件。也正由于司法质量范畴的不确定,导致了不是司法质量的因素纳入了考评。如经费任务往往被作为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司法质量考评的内容,与办案质量相提并论。司法质量评估应是对在整个诉讼活动中执法质量的衡量,包括诉讼费、扣押款物、罚没款物管理、回避行为、审判案件办理期限、案件受理、立案程序、诉讼保全行为、庭审程序、执行程序、审判监督等可能影响司法质量的各种因素,但这些却并没有纳入考评。

2、司法质量评估标准不一。评价一个执法活动的好坏,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标准衡量,只有两上最基本的判断标准:一是法律标准,二是社会标准。法律标准是说,法院的裁判一定要符合法律规定,以裁判适用法律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两类规范,又自然派生出实体法律标准与程序法律标准。社会标准是指舆论、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裁判的态度是赞同还是反对。在法治社会,对于司法公正与否的评价,法律标准是基本的也是根本的标准,应当成为评价司法公正社会标准的基准。①但作为司法质量评估这种法院内部对自身司法

篇8: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关键词: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估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继续教育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 逐步构建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体系, 促使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教学质量是指教学过程中, 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 学生的发展变化达到某一标准的程度以及不同的公众对这种发展变化的满意度。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要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作保证。要结合自身特点, 区别于传统的大学教育, 体现人才培养特色, 更好地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服务。

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 逐步完善教学质量自我约束机制, 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 通过对教学全过程与教学各环节进行系统地监控、检查与评估, 实现对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升。结合我院实际, 其做法:

一、机构设置和工作职责

华中科技大学成立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 分管校长任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学院分管教学院长任副主任兼教学督导组组长, 各有关院系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主要职责:

1.负责学院教学过程实施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评估、审议、指导;

2.负责学院教学管理, 质量监控等各环节的制度建设;

3.审定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4.建立教学奖励机制, 表彰和表扬教学质量优秀教师;

5.组织开展院级教改基金的课题申报与研究;

6.负责教学课件开发和各类教材、教学指导书的组织编写以及配套的规划建设工作。

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的常务办事机构及教学质量监控执行中心为教务部, 下设教学质量监督办公室和教学顾问组, 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一名, 全面负责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2.定期召集教学顾问组会议, 收集有关信息, 处理教学突发事件;

3.指导学生信息员有效开展工作, 收集教学工作意见, 提出整改措施;

4.组织期初、期中教学检查;

5.撰写教学质量管理调查报告、检查情况通报;

6.做好教学质量评估和评奖组织工作。

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应按时参加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 履行其工作职责, 并负责各自院系教学组织过程的管理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其主要职责:

1.负责课堂教学情况和各项教学实践环节检查与监督;

2.不断改进教学组织管理工作;3.充实和完善配套的教学管理与教学组织的规章制度;

4.根据教学工作需要,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5.采取积极的教学管理措施, 推进教风建设;

6.做好各类教材、教学指导书的编写和网络教学课件的开发制作工作;

7.做好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教改基金课题申报工作。

学院教学顾问组是成人教育、网络教育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的监控机构:主要负责课堂教学情况和各项教学实践环节检查;提出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以及改进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学院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教学改革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教学质量监控主要环节与基本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 对构成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 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监控, 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计划质量的监控、教学条件及教学资源的质量监控、教学管理质量的监控、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的监控、教学效果的监控等方面。

人才培养计划质量的监控。人才培养计划是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培养规格、培养内容以及实施方案的整体计划, 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要提高培养计划质量, 就要区别于传统大学教育, 面对大众化的培养对象, 必须对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组合, 整体优化, 强调因材施教和针对性。在课程设置方面, 既要考虑学生的现实基础, 又要达到本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还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合理设置公共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 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增加选修课, 扩宽学生知识面。

教学条件及教学资源质量监控包括对教育资源与教学基础设施基本要求的质量监控:

1.网络教育资源应具有多种教学形式教学课程资源以及网上教学辅助资源, 如:虚拟课堂、辅导答疑、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学习指导书、题库、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等;

2.网络教育技术的支撑是提高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 应具有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设施, 并使网络教育的学习系统环境、教学平台、软件工具得到充分应用;要针对特定的教育目标, 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对象选择应用最适用的教学方式, 并加以适当的组合,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学习中心、教学站点具有多媒体、网络教室或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室, 要求函授教育学生面授教室面积不得低于1.5平方米/生;

4.学习中心、教学站点具有相关专业的图书资料或图书馆并向学生开放;

5.学习中心、教学站点具有开办专业的实验、实训设施或能依托单位和在社会上租用的实验室和设备。

教学管理质量的监控:

1.强化教学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和敬业精神, 要求管理人员做到严格管理、热情服务, 讲求科学、规范、效益。教学管理人员所属各部门要建立目标管理机制, 对每个人的任务、工作进度、工作质量、年度工作计划等进行阶段性的检查与年终总结、考核;

2.应充分重视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 建立教学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制度, 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 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组织教学管理人员积极申报课题, 参与教学管理研究, 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和能力。

3.通过制定教学事故认定办法、评定课堂教学优秀奖等等措施来规范教学和鼓励教学工作者,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质量, 还取决于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关的其他因素, 如:学生管理、第二课堂、社会调查、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校园文化等, 远程学院作为一个系统, 各个部门都应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总目标而工作;

5.教学质量管理不仅限于教学管理人员职能范畴, 要求全体员工积极参与。通过建立各种规范标准, 形成重视质量、重视过程、善于抓住关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

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的监控:

1.学习支持。主要是针对教学, 为学习者提供技术指导、课程指导、答疑、讨论等双向沟通和对教学的反馈;

2.学习服务。为学生学习提供各种其它服务, 包括方便的贮存和课程登录系统、信息检索等以帮助学生寻找及选择其所需的课程和教学资源。主要是看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反馈及时、是否信息准确、是否满足个性化要求。

3.增强全面服务意识。要为学生和学习中心、教学站点提供各类服务, 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 鼓励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同学间的协作学习, 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提供个性化辅导, 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学效果的监控: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远程学院或主办院系应通过制定《主讲教师资格》、《教师工作规范》等制度来科学规范教学行为, 使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教学, 不断改进工作,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重视深入调查教与学两方面情况, 广泛、及时地收集教学信息, 正确把握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作为加强教学宏观管理的依据;

3.对网络教育教学效果:一是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和新颖性, 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二是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是否具有引导和学习支持作用, 是否方便学生学习并具有交互作用, 是否符合认知规律并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三是图片和声音是否清晰, 文字是否易于阅读, 是否充分发挥了各种媒介的优势。四是学习者是否是容易获取并使用课件。

三、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系统

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 即: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监督系统、教学咨询与评估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由学院院长办公会、主管教学副院长、教务部、医学部和主办院系组成。主管教学副院长负责教学日常决策, 教务部、医学部代表学院全面负责教学管理, 主办院系是教学运行部门, 具体组织落实和执行教学任务, 负责教师管理和指导, 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教学监督系统主要由教学督导制度、干部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组成。

1.教学督导制度。学院教学督导组下设的教学顾问组是加强对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监控与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 是学院教学督导和评议咨询机构。教学顾问组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并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 对学院重大教学工作实行监督、检查、评估、审议、指导。

2.干部听课制度。建立干部定期听课制度, 使学院各级党政干部深入教学第一线, 倾听师生意见, 及时了解教学情况, 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保证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在学生中挑选部分学生信息员, 给学生以更直接的途径向学院反映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使学院的管理和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4.教学检查制度。日常教学检查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和常用手段。从期初到期末, 教学情况的检查工作应贯穿始终, 通过对教学状况、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运行情况的检查, 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注意归纳分析和总结经验以指导工作, 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深化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

教学咨询与评估系统由学院教学督导组负责对学院的教学工作进行评议、审核和咨询。包括:课堂教学效果评估、专业与课程评估、学生学习评估、课程考试评估、实践教学评估、教学管理工作评估、毕业生社会评价跟踪调查评估、成人教育函授站评估、网络教育学习中心评估等。通过这些评估收集相关教学质量的各类信息, 为学院的教学管理与决策服务。

1.课堂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听课、问卷调查、同行评议、专家评价、学生评估等形式,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考评, 评估指标做到既有宏观层面又有微观层面, 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考评的结果与教师的岗位聘任挂钩, 力求使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估发挥实际的指导作用。

2.专业与课程评估。一是做好专业设置的评估工作, 对各个专业设置进行人才需求和办学条件的论证与评估;二是以课程评估为手段开展课程建设, 建成一批具有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的特色课程, 调动教师建设课程的积极性, 提高整体课程教学水平,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学生学习的评估。学生学习质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表现。对学生学习质量采取监控和评估时, 以抓学风建设为根本和关键开展工作。严格考试管理、抓好考风建设, 以考风促学风;建立激励机制,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函授站教学管理工作评估。一是建立函授站教学与管理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包括:办学思想、办学行为、管理队伍、教师队伍、教学基础设施、管理基础设施、生活基础设施、教学文件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材管理、档案管理、教学秩序管理、考试管理等;二是完善函授站教学与管理工作检查和评估制度, 要求对函授站进行一年一次教学工作检查, 三年一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评估, 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 实行优胜劣汰、扶持重点、做大做强, 提高函授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5.网络教育学习中心教学管理工作评估。包括:办学思想、办学行为、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学生的组织与管理、教学基础设施、管理基础设施、教学文件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档案管理、教学秩序管理、考试管理等。实行年度教学与管理工作检查和定期评估方式。

四、教学质量主要评估指标

课堂教学效果评估指标:

1.教书育人:备课充分, 为人师表, 能严格要求学生;

2.教学内容:授课及课件内容丰富、充实, 概念准确, 联系实际, 有一定创新内容, 文字、图像清楚;

3.教学方法与手段: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吐词清楚, 板书规范, 详略适当, 讲解生动, 辅助教学手段适当;

4.教学效果:课堂讲授感染力强, 能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 课件清晰, 师生交流便利, 听众印象深, 易接受, 易懂;

5.网络教育课件:效果图像清晰, 画面美观, 声音清楚, 点播快捷, 动画、课程导航等辅助手段运用合理;

6.网络教育学习效果:有习题、测试安排, 师生沟通方便, 适时组织课程讨论, 回答问题及时, 便于自学。

课程考试评估指标:

1.命题:是否符合大纲要求、题分分部是否合理、难易程度;

2.考试的组织:试卷管理、考场管理、考场纪律、监考守则、考场规则、舞弊处理;

3.试卷评分:评分标准、评分综合成绩、成绩分布 (正态分布) 、综合成绩单 (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 。

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评估指标:

1.毕业设计 (论文) 完成情况:任务书按规定填写情况, 内容要求;

2.毕业设计 (论文) 规范要求:目录、论文摘要、毕业设计 (论文) 基本格式、毕业设计 (论文) 字数、版面质量、参考文献、文字、图表;

3.毕业设计 (论文) 评定情况:导师评分情况 (评语质量、评分情况) ;答辩小组情况 (评语质量、评分情况) ;

4.主办院系 (学习中心、函授站) 的组织工作与管理工作、准备工作和管理细则;

5.课题安排表、按班报成绩单、毕业设计 (论文) 成绩分布、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总结。

站点评估指标:

1.站点基础条件

(1) 机构健全, 人员稳定, 职责分工明确;

(2) 通讯条件, 如:专用邮箱、传真电话、长途电话;

(3) 教学场地与设施, 如:多媒体教室、局域网、语音室、机房;

(4) 提供面授教师必需的食宿、备课、批改作业等生活和工作环境;

(5) 管理制度配套, 包括:教学、学籍、考务、学生管理等规章制度。

2.招生录取

(1) 配备相对固定的招生工作人员, 协助学院招生办公室做好报名、招生及录取工作;

(2) 做好生源调查, 切合实际呈报招生专业和计划;

(3) 按学院下达的招生计划做好招生宣传和生源组织工作, 开办考前辅导班, 提高考生上线率, 完成招生任务;

(4) 做好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工作;

(5) 无违规招生现象。

3.教学组织

(1) 按教学计划组织教学;

(2) 按要求和规定做好兼职教师的选聘工作;

(3) 检查自聘教师“自学指导书”的编写, 并能按时发给学员;

(4) 教学安排、教学有关资料按规定报送。

4.考务管理

(1) 考风考纪;

(2) 考试的组织管理。按规定布置考场;监考人员履行职责;严格管理, 及时防范和处理各类违纪事件;

(3) 协助统考、抽考的有关工作;

(4) 按规定安排重修、再修考试;

5.成绩管理

(1) 建立学生成绩记载卡、信息卡;

(2) 按时登录成绩, 报送原始成绩单;

(3) 按时移交符合要求的各类表、卡。

6.学籍管理

(1) 按规定报送当年录取的新生信息;

(2) 及时履行转学、转专业的审批程序;

(3) 及时呈报学生休学、转学、转专业、退学等学籍异动处理情况。

7.毕业证与学位证办理

(1) 学位英语报名与考试的组织;

(2) 按有关规定做好学位申报;

(3) 做好毕业生资格的审核工作,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毕业生数据 (电子文档) 及有关信息材料;

(4) 按时做好学历证书的电子图像采集工作;

(5) 协助做好毕业证书的办理与发放工作;

(6) 毕业生档案资料归档 (成绩表、考生信息表、毕业生登记表) 。

8.经费管理

(1) 按规定时间和比例足额缴纳办学费。

(2) 无乱收费现象。

五、奖励

学院建立教学激励机制, 积极推进教风建设, 每学年 (或定期) 组织开展各类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评估, 对评估情况进行通报, 成绩突出院系、学习中心、教学站点和个人, 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予以表彰和奖励。主要有:

1.每年按任课教师总数5%的比例评定教学质量优秀奖;获奖者颁发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证书 (二等奖) 及奖金;

2.在每年教师节表扬一批教学质量优良的教师 (1 0%以内) ;

设立教学改革基金, 组织开展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课题研究;

3.资助部分专业教师以课题小组的形式指导和参与学生的二课活动;

4.根据一定比例和有关的评估指标, 评选优质课堂, 实行“优质优酬”;

上一篇:橙色优秀作文下一篇:水媒体广告协议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