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演讲材料补充

2024-04-21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演讲材料补充(精选5篇)

篇1: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演讲材料补充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第5页PPT)

(一)缺少专业的噪声监测人员

当前,环境监测系统内部严重缺乏专业声学人才,尤其是近些年来,各地政府并没有充分重视环境噪声监测工作,不少进行噪声监测的人员有些已经退休有些转业,或者做其他更加重要的监测工作,接替的新人员很多都不是本专业人才,能力不强,又缺少专业的技术训练,造成了更加缺少环境噪声监测人员。在监测噪声过程中,尤其是噪声纠纷监测过程中,一些监测站的业务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严重不符。

(二)监测数据缺乏代表性

我国环境噪声监测次数为:每年监测一次道路交通噪声,46 个国家或者地区每年监测一次区域环境噪声,其他噪声每隔五年监测一次,每季度监测一次功能区噪声。而噪声污染水平紧密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北方冬季出现很大的风沙、南方则拥有较多的游人;人们在夏季频繁组织户外活动,昆虫鸣叫;秋季产生了大量的能流与物流;北方在冬季增加了采暖噪声源。噪声污染在四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仅仅依赖于每年一次的监测还无法对一个城市本年度的噪声平均水平积极反应。但是由于设备一起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约束,当前很难有效提升监测次数。各个城市由于不统一的监测时段,噪声城市之间环境噪声监测数据不能形成较强的可比性。

(三)落后的监测设备仪器

噪声信号与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等化学物质不一样,其属于不连续的空间分布。由于地形地貌、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噪声信号出现了例如反射、折射等波动现象,进而产生了变化的声能量分布,出现了不连续的空间分布特点。只有利用多样抽样方法进行测量,才能对一个地区噪声平均污染水平真实体现。但是,由于当前采用的都是便携式的监测设备,需要监测人员到达现场。比如很多的点位,需要耗费很多人力物力。这样简单而繁杂的工作浪费了监测技术人员很多精力。因此很多噪声监测仅停留在获得简单数据时期,而忽略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与评价,造成我国环境噪声监测技术的系列问题。

(四)不够健全的监测技术系统

我国环境噪声监测方面缺乏相对完善的规范标准,并且相对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体现出了滞后性,逐渐凸显了监测操作较差问题。而制定标准、构建规范通常需要较长时间,不能达到监测和管理要求,一定情况下对提高监测水平造成了约束。尤其是随着不断变化的城市化建设,新产生的环境问题,还缺少相应的技术基础。

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制度存在的问题(第8、9页PPT)

(一)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噪声污染”的概念界定狭窄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条规定:“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分析可知,构成噪声污染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超标排放,二是影响他人。但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这样的现象:有的工厂企业超标排放,但为了逃避法律的处罚,搬离到偏远的郊区或者更远的地方,虽然超标排放了,但并未给他人的工作、生活、学习造成影响,这种情况算不算是噪声污染?有的企业虽然并未超标排放,但确实是对他人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影响,这种情形又该如何规制?此外,新出现的低频噪声,虽未超标,但对他人的生活造成了影响。除此之外,该定只重视对人的关怀,忽视了对财产的保护,例如噪声对他人的财产造成了损害该如何救济?这也是我国噪声污染概念所没有提及的。

二、公民“环境权”的缺失

工业革命不仅带来经济的飞跃式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对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带来的恶果,如沙尘暴、旱涝灾害等,使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权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一经提出便备受推崇,引发了热烈的讨论。1972 年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人类享有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自由、平等生活的权利。环境不仅属于我们当代人,也属于我们的后一代,保护环境不仅是对自身负责,也是对后代的负责。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环境权已经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并且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之后,世界其他各国纷纷通过立法将环境权确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对环境权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虽然经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但始终该理论在我国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在环境权的法律属 性、内涵等方面还存在较大争议,很难达成一致意见。但对于公民应该享有环境权这一点,都存在同一看法。而且,将环境权列为公民的基本人权也符合国际法的潮流。就我国的立法情况来看,未将环境权通过法律明文规定为人权也是不妥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权利与义务总是相伴随而生的。但根据《噪声法》第七条的规定,该条规定了公民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但并未赋予公民应有的权利,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产生受害人维权困难的情形。

三、公众参与机制尚不健全

虽然我国宪法与环境保护基本法、行政法规、规章等法律文件中对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均有所规定,但其规定过于原则化,在实践中贯彻起来却难以操作。首先,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缺乏权利基础,即环境权的缺失。因此,公民在法律上缺少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基础。即便是有规定,也是比较零散的,没有系统性。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应该是全过程的治理,从事前、事中到事后。但纵观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基本法,诸多立法强调更多的是事后的参与,例如《环境保护法》第六条中对公民有权检举破坏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的规定。《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对公众参与的规定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有关公众参与的规定也只是基础性的,例如只是要求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征求附近单位和居民的意见;需要夜间施工的,必须公告附近的居民。虽然立法目的在于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但对公民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权却并未作规定。在实践中,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也只是末端的参与,即公众一般都是在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检举、诉讼等方式来救济,但这种参与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环境破坏的局面。其次,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不健全。一个健全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法律制度不仅应当包括知情制度,还应当包括能够保障公民参与立法、执法与司法的保障制度,但我国对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范围、途径、程序、等的规定并不全面,尤其是在法律责任方面更是没有作出规定,以至于公民在被剥夺了参与权时却又找不到依法参与的依据。在司法救济上,公民只能对侵犯公民个人环境权益的行为提起诉讼,但对于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环境侵权行为,却未赋予公民个人提起诉讼的权利。最后,我国的公众参与模式也不利于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我国的环境保护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参与,这就会导致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健全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让更多的公民志愿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

四、我国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体制不顺

我国的噪声污染防治采取的是统一监督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是一种多头管理模式。《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条是对管理体制的规定,管理的主体包括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公安、交通、铁路、民航等主管部门和港务监督机构。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治理环境噪声污染。其缺点在于实践中可能会出现发生噪声污染时几个部门同时都有管辖权,出现职权交叉的情况,好的情况下会同时管理,治理好环境噪声污染,但也存在两个或多个部门相互推诿、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导致噪声污染依旧。

五、法律责任过轻

《噪声污染防治法》的第七章规定了噪声污染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只是在第六十二条一提而过,没有具体规定刑罚的幅度。相比较其他的法律来说,这种处罚是比较宽松的。如果因环境污染而来带的利益大于环境保护带来的利益,这时有的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会甘冒风险,因为即使受到处罚,那也远远低于所获得的利益。纵观世界各国的立法,不少国家都相继规定了污染环境罪,从刑法、行政诉讼法、民法等领域综合整治污染环境的行为。因此,为了紧跟国际社会的步伐与国际社会接轨,有必要进一步明确造成噪声污染者的刑事法律责任。

(二)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依据不足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诞生于 1996 年,于 1997 年实施,法律一经制定出来便已落后于现实。受世界其他先进国家在环境立法方面的影响,我国 21 世纪以来也开始了环境立法理论的研究,但关于环境噪声污染方面的立法仍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其一,关于治理环境噪声污染的规定尚未成体系,虽然《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家声环境排放标准》等对噪声污染均有规定,但大都比较零散。而且,很多法律条文的规定过于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执行。

二、执法体制不健全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条规定:“各级公安、交通、铁路、民航等主管部门和港务监督机构,根据各自的职责,对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但并未对“各自的职责”作出明确界定。这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事件几个部门都有权过问,但究竟谁的决定才最有地位?出现这种权力交叉的情况时也没有协调机构,也没有规定由谁来组织协调工作,各部门之间也没有有效的协调合作,在现实中就会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从而导致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执法的困境,污染问题无法解决。另外,环境执法体制的不健全还体现在环境执法还在“行政干预”阶段。这种执法理念一方面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融合,另一方面也和我国的环境保护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不一致。环境执法不仅是行政执法问题,而且也关系到环境保护,进一步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执法质量,应更新环境执法理念,适应会经济发展的实践。此外,环境执法不应只是单纯的“行政干预”,更要重视“法制干预”在环境执法中的重要作用。

三、执法手段单一,执法效率低 环境执法手段的单一,执法效率低,也是我国噪声污染防治制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上级领导要求对环境污染行为从严处理,但并未赋予执法机关实际的权力。从执法手段看,《噪声污染防治法》中规定了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手段,但基本上都是行政手段,而且环保行政部门的强制执行权极为有限,主要是罚款,即使违法者不缴纳罚款,执法部门也只能采取诸如加收滞纳金等之类的行政处罚,而且收效甚微。污染者就会觉得造成了噪声污染只是交点罚款就好了,即使不交罚款,行政机关也只能继续采取行政处罚措施,而不能采取一些强制手段。此外,环境执法人员职业道德与专业知识的高低也是影响执法效率的重要因素。有的执法人员缺乏环境法律专业的知识,有的对环保专业技术知识也知之甚少,如果再加上环境管理实践经验的不足,在执法时出现执法不当、执法效率低下的现象不足为奇。

(三)司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诉讼中受害方举证困难

环境侵权责任适用特殊的侵权归责原则:受害者只需证明该环境噪声污染造成的损害事实即可,包括人身损害及财产损害。这样的规定是基于双方当事人举证能力的考虑。虽然对受害者有利,但在实践中限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有限,举证依旧困难重重。首先,环境噪声污染有其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时间的不确定,是指有的噪声发生的时间很短,甚至是一瞬间就消失了,有的噪声则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是噪声源位置的不确定,有的噪声源位置是不断移动的,例如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噪声源位置相对固定的可通过设备进行检测,但对于流动性大的噪声源,以现在的技术想要对其进行检测,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收集证据更是难上加难,等技术成熟再去收集证据时可能早已经人去楼空。此外,大多数的受害者没有资金、技术的优势,再加上证据保全意识薄弱等原因,也导致证据的收集与保全工作存在障碍。

其次,环境噪声污染的损害后果具有隐蔽性。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害可能一时难以发现,但等到发现收到损害时噪声污染早已不在,甚至已经过了诉讼时效。除了对人身造成的相对较明显的伤害意外,心理上的伤害更是难以证明,例如长期处在噪声污染中造成的失眠、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症状,很难用确凿的证据加以证明。

最后,环境噪声污染受害者方面的原因。环境侵权中的受害方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财力、人力的有限导致了其举证的艰难。再加上公民维护环境权益意识的淡薄,诉讼之路的漫长,很多人可能会选择默默忍受。现实生活中噪声污染不仅会对人的身心造成危害,也存在环境噪声污染对财产造成损坏的情形,但立法中对因噪声污染造成财产损失的救济并没有规定,导致有损害却无救济的情形。

二、赔偿标准不明确

我国虽然规定因环境噪声污染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该赔偿,但对环境噪声污染致害的赔偿金额标准没有作出一个统一的规定。虽然我国的《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四条、《环境保护法》第六章、以及《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都对环境污染造成损害需排除危害并赔偿有规定,但对于具体的环境噪声污染侵害,法律中并没有对赔偿数额有规定,对罚金的数额幅度也没有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断案多以实际财产损失或医疗发票为依据,对无形的损害就没有救济。因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还是比较大的,难免会出现同样的损害可能会得到不同赔偿金额的情形。由此可见,建立一个环境噪声污染赔偿标准,对于完善我国的噪声污染防治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司法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司法 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外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制度改善借鉴(第10页PPT)

体育运动和休闲活动噪声的措施

《排放控制法》和《保护免受体育设施噪声污染的条例》是德国体育设施噪声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居民住宅区,德国新法规定22点到早上6点,中午12点到14点时间段,以及星期天,不得制造任何噪声,必须维持宁静,期间不准大声说话、放音乐、搞聚会,以免影响邻居休息。如果必须要搞活动或装修必须告知甚至征得邻居的同意,否则会被妨害者可直接报警甚至向法院起诉。那些违反噪声管制法的累犯,最重可处25万欧元的罚款。

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备用)

一、立法对声环境权利规定不明

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还不完善。首先,在《宪法》中声环境权利缺失。声环境权利是指人感受舒适的声音环境并不受非法干扰的权利,而环境噪声污染侵 害 的 便 是 公 众 的 安 静、舒 适 地 享 受 声 环 境 的 权益。《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7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从该法条可以看出,公民在保护声环境时,只具有保护的义务,而没有规定公 民 享 有 具 体 的 声 环 境 的 权 利。根 据 法 学 理论,权利和义务二者相辅相生、不可分割,没有只有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情形,有义务就必定享有权利。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只规定了公民具有履行保护声环境的义务,而对声环境权利的规定缺失,这是我国 在立法上存在的漏洞和失误,对防治环境噪声污染十分不利

二、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以牺牲部分环境为代价,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 的发展道路,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环境保护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人们普遍认环境保护是政府的责任,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环境保护责任严重缺位,再加上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途径不畅通,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便日益薄弱。目前,仅有的公众参与主要在于对环境污染事故的一些事后监督,很少有环境保护的公众事前参与。而真正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除末端公众参与外,还应当包括环境公众预案参与机制,环境公众过程参与机制和环境公众行为参与机制。只有当四个环境公众参与机制相互结合时,才构成完整的环境公众参与机制。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普遍滞后,对保护环境不利。

三、环境噪声污染法律责任不完善

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在第七章规定了法律责任,该法第48条至60条规定了相应的行政责任,如:依据不同情节给予行 政 处 分、警 告 或 者 罚 款 等,第 61条规定了民事责任及纠纷解决方式,仅在第62条规定了渎职的刑事责任。在很多环境噪声污染案件中,排污企事业单位都是“明知故犯”,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排污企事业单位宁愿被行政部门处罚,也要千方百计地排放污染物。因为我国法律中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十分有限,和高额利益相比,几乎起不到防治环境污染的作用。严重的环境噪声污染不仅危害到他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而且有可能导致他人死亡,这显然应该由刑法来加以规制。德国在刑法规定了造成噪音、震动和非放射性污染罪,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刑法第338条规定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但该罪的客观方面是危险废物,是对实实在在的环境污染物进行的规制,显然不适用于环境噪声污染这种无形的能量污染物。在查处严重环境噪声污染行为时,不能使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来规制严重噪声污染行为。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环境噪声扰民的最高处罚额是500元罚款,这种查处力度实在太小,根本不能防治严重环境噪声污染。

完善我国噪声污染侵权救济的立法建议(备用)

一、我国现行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是 1996 年制定的,该法第一条明确立法目的是“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见当时的立法多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指导原则。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展带来的噪声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公民的正常生活环境,“唯发展论”正在慢慢退出这个时代。如,2015 新《环保法》第一条已经将 1989 旧《环保法》中的“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修改为“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目的更加符合现阶段社会的需求。我国的噪声污染防治立法也应作出改变。

二、修改并重构“噪声污染”的定义针对“噪声污染”界定的局限,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修改并重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关于“环境噪声污染”的定义。噪声污染界定是噪声防治被侵权人得到救济的逻辑起点,为解决现行法下,许多构成“干扰”但未“超标”的噪声污染侵权纠纷无法得到法律保护这一难题,笔者认为,应当改变现有的 “超标+干扰”的界定方式,将“一般人对噪声可以忍受的最大限度”纳入噪声污染的概中。

三、在立法中明确“违法性”要件,构建噪声污染的补偿机制一方面,处理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与相关立法中对“违法性”的不同规定,建立起和谐统一的法律体系,并修订《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时,应明确噪声污染侵权是否是“违法性”的构成要件。为最大限度保障公民安静权,修法时不宜再强化噪声污染侵权的“违法性”要求。另一方面,因技术条件或者客观条件限制,噪声污染的损害结果不可能精确,有学者认为应该建立环境噪声补偿机制。环境噪声补偿是指居民因环境噪声污染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而获得一定的给付救济。与环境噪声赔偿不同环境噪声补偿不以违法为要件。环境噪声补偿程序的启动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噪声排放单位主动进行补偿;二是居民申请进行补偿。10 建立环境噪声补偿机制不仅能避免居民投诉,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还可以解决噪声污染损害结果认定难,无法获得环境损害赔偿的问题。

四、完善现有的侵权救济方式

现在的法律规定只有几个部门才能有行政强制的手段例如:法院、公安、工商、税务、消防等。而环保部门却没有法律赋予的任何权利,只能在办案当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再与其他的部门沟通、请示,然后才能做出处罚。为保障公权救济方式在噪声污染侵权中的执法效果,应该在修法时,明确赋予环保部门行政强制的手段。司法是权利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当然离不开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为解决噪声污染侵权案件的受害方当事人花费高、获赔难问题,应该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明确噪声污染的公益诉讼制度的主体、受理范围、适用条件等。

五、完善噪声污染侵权的责任形式

明确规定“停止侵害”的民事责任形式。规定具体的环境民事损害赔偿范围,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司法惯例、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等因素综合计算并设定赔偿范围的最高限额。将新《环保法》中的“按次或按日连续处罚”、“限制生产”、“停产整治”“责令停业关闭”等责任形式引入噪声污染防治法律中,尤其是新《环保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的“按日罚” 对非法排污行为的惩罚性赔偿,一旦具体规定在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将会为环保机关执法的效果将会立竿见影。同时,应对不同程度的违法行为要设置处罚幅度,几种责任形式的惩罚力度之间要形成一定的梯度。

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仅规定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人员渎职的刑事责任,而“噪声污染行为被纳入刑网范畴是西方发达国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的先人之举,表明国家对噪声污染行为犯罪性认识的明朗和深刻。”像德、日这样为环境污染行为规定刑事责任,也会是我国环境法未来发展的方向。

篇2: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演讲材料补充

【导语】2017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背景链接

近年来,一入冬雾霾就席卷我国多个地区,给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此,北京、上海、广州、贵阳、天津、杭州共六个城市实施机动车限购政策,部分地区实施限行政策。但这种限购限行政策遭到了汽车协会和不少民众的诟病,因为汽车尾气仅占空气污染的20%,剩下的80%治理却迟迟不见动静,新一轮尾号限行措施和汽车限购政策对空气污染治理的解决作用并不明显。少开汽车、绿色出行已成为社会共识,每个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减少汽车污染、创造美好环境做出应有贡献,但这并不能成为城市管理者推行限行限购政策的依据。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十九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的每一个时间节点,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近年来,中国逐步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制订“史上最严格”《环保法》,树立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着力改善突出的大气、江河污染等环境问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9.1%;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

综合分析

[原因] 一是环境污染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污染问题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必须看到,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积累了大量问题,形成了明显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二是环境污染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上个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比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当前,我国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比如,全国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出现安全问题;一些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北方地区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成为人们心中的阴影,等等。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阻碍着经济发展,甚至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更满足不了人们对“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诉求。

三是由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这是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去“盼温饱”“求生存”,现在“盼环保”“求生态”。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讲,就是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面临的挑战] 中国不愿意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为我们过去的绿水青山是祖宗留下的,未来美丽的环境是子孙后代应当享受的,当代人要有责任感。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基本国情,除了人口多,还有就是环境承载能力脆弱,我们用世界上不到9%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我们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去继续走高投入、高排放乃至于高污染的路子。

由于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大、易反复,部分企业和个人法治观念淡薄,加之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作为、慢作为、监管缺位,环境保护面临多重困难与挑战,各类环境问题仍处于多发态势。

当前,我国正步入增速换挡、方式转变、结构优化、驱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绝不仅仅是污染防治,还包括发展方式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需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统筹谋划、全面布局。

参考对策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的基础,还是我们留给后人最好的财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就是为了保发展、保健康、保幸福。

一是筑牢绿色政绩观。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绿色成为我国发展的底色。然而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还是以GDP论英雄,追求短期的政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干部要让正确的绿色政绩观在头脑中落地生根,要树立“抓环保工作就是抓经济工作,就是抓对外开放”的意识,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抓项目、抓工作。要建立完整的绿色政绩考核体系,坚决执行环境保护工作一票否决制,把环境保护工作做为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实行环境问题终生责任追究制。

二是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大气、水、土壤污染是污染防治的核心工作。治理大气污染,要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能比重降下来。水污染直接关系人们每天的生活,直接关系人们的健康,也关系食品安全,政府必须负起责任,向水污染宣战,拿出硬措施,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土壤污染处于“末端污染”,要抓“本”治“源”。不仅要从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着手,更要管住生产生活“上游”的土地规划、城乡规划。

三是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环境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每个人往往既是污染的受害者,又是污染的制造者。治理污染不仅仅是政府工作,要让企业和公众广泛参与进来,强化企业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让其主动承担防治责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保障他们的话语权,群策群力,共治共享,只有形成环境共治模式,才能更有效地进行污染防治。

部分来源:

篇3: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演讲材料补充

1.1 区域环境噪声

近年来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监测的统计结果 (见表1~3) 显示, 三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56~57d B之间, 总体处于轻度污染水平。从2011年监测数据统计情况来看, 市区仅有36.9%的网格覆盖面积达到环境噪声二类区标准 (55d B) , 声环境质量较好;其余63.1%的覆盖面积属于不同程度污染, 声环境质量较差。从影响城市环境噪声的声源构成比例看, 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这两大噪声源共占86.0%, 其中, 交通噪声对市区环境的污染较为突出, 其影响的平均等效声级达60.2d B, 不仅影响范围较广, 而且噪声污染强度大;社会生活噪声所占比例最大, 其影响范围最广。

1.2 道路交通噪声

三明市区道路交通噪声总体水平居高不下。表4~5列出近年来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统计结果。监测数据表明, 市区道路交通噪声加权平均值每年都超过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标准 (70d B) , 随着车流量的增加, 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11年噪声级分布情况看, 市区有86.4%的交通路段超标, 有一半以上的路段交通噪声属于中度、重度污染。

1.3 功能区噪声

表6的统计结果显示, 三明市区各类功能区噪声超标现象较普遍, 尤其是夜间超标情况更加严重。交通道路两侧区域由于声源强度大, 夜间等效声级常超过相应标准值十几分贝。

1.4 噪声污染投诉

三明市区噪声污染扰民问题突出, 纠纷时有发生。据统计, 2011年市区反映噪声污染的投诉 (1202件) 占所有环境污染投诉 (2076件) 的比例高达57.9%, 高居各类环境污染投诉的首位, 市民投诉最多的是娱乐场所的噪声污染, 其次是建筑施工噪声污染。

2 三明市区环境噪声污染成因分析

(1) 三明地处福建省中部, 是沿沙溪河两岸建成的, 两头窄中间较宽的狭长形城市, 宽约1~3km, 长达11km。沙溪河由南偏西方向流入城区, 经城区中心向北偏东方向流去, 河两岸市区周围群山环抱, 山峦谷地蜿蜒起伏。市内不少机关、学校、居民住宅、工厂等, 就在山凹中或依山而建, 城市向四周发展的空间极为有限。受地形条件限制, 三明市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交通方面受到很大影响, 市区内的主要交通干道, 如沙溪河东岸的新市路、江滨路, 西岸的工业路、鹰厦铁路等, 都与沙溪河走向相同, 穿过市中心地带并贯穿整座城市。205国道、212省道等的过境车辆, 都从这些公路干道通过, 车流量大, 车型复杂, 车速快, 产生很高的交通噪声, 对城市环境影响很大。另外, 鹰厦线的铁路噪声不仅传播区域宽广, 而且伴随低频振动, 对环境干扰也很严重。

(2) 除了过境车辆外, 市内的不少机动车辆, 如燃柴油公交车、企业的货物运输车等, 不但车辆本身噪声大, 而且尾气排放超标, 加上市区不少交通路段路面窄、路况差, 噪声污染严重。而市区禁鸣喇叭的管理规定, 由于种种原因, 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车辆随意鸣喇叭的现象很普遍, 进一步加剧了污染程度。近年来, 市民出行用的交通工具也发生了变化, 随着家庭拥有的自行车数量的大幅减少, 摩托车数量的大幅增加, 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3) 三明市作为福建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拥有以冶金、机械、化肥、农药、医药、建材、纺织、塑料、林产加工等行业为主的多家大中型企业。由于历史原因, 早期的城市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 导致三明市的工业多分布在沙溪河两岸的城市建成区内。这不但产生大量的工业噪声污染源, 同时也使本来面积就不大的城市土地被大量企业挤占, 人们生活社会活动空间更加狭小, 人口更趋于集中。市区内建筑布局较密集, 交通道路普遍较狭窄, 居民住宅与工厂、商业经营场所、娱乐场所等互相交错, 有的仅一墙之隔, 造成较高的噪声干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噪声日益严重。

(4)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城市生活的多样化, 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噪声, 近年来日益成为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社交娱乐活动、商业经营活动、各类家用电器和器具、一些大型的制冷设备、空气交换设备等, 产生的噪声常给市民带来烦恼和不安。尤其是商住楼内歌舞娱乐厅噪声, 以及占道经营的喧闹声, 由于营业时间长 (有的甚至通宵达旦) , 声级起伏大, 居民反映强烈。

(5) 市政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等带来的建筑施工噪声, 虽是临时性的, 但因施工机械多为大功率设备, 噪声普遍高, 如打桩机、气锤、混凝土搅拌等, 对邻近环境的干扰颇为严重。

3 三明市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1) 合理的城市防噪布局是控制城市环境噪声的有效措施。从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 应与三明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相结合,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根据市区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对混建于居民住宅区附近的污染大、布局不合理企业, 采取淘汰、搬迁等措施, 给城市改造腾出空间。在城市建筑、路网的改造规划中, 采取闹静分开的方法降低噪声, 既要使道路、商场和娱乐场所等和居民区间有较短的服务半径, 又要防止其噪声干扰。

(2) 交通噪声是影响本市环境的最主要声源之一, 因而控制交通噪声应作为市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1) 首先是降低车辆本身的噪声。按我国机动车辆噪声标准, 加强市内机动车辆的管理, 对污染严重的燃柴油公交车进行更新换代。

(2) 分流车辆, 减少穿过居民文教区的交通流量。由于三明地形条件的限制, 在城市外围建设用于分流车辆的环行道路较为困难, 根据三明市噪声功能区划分, 沙溪河东岸以居民文教区、混合区为主, 西岸以工业区为主, 因而把位于西岸的工业路作为过境公路较合适。通过在城市的两端, 即西南端和东北端建跨河大桥, 并加强交通疏导管理, 将过境车辆分流到工业路, 同时在工业路、鹰厦铁路这两条主要过境道路旁建立隔声屏障。

(3) 结合城市建筑布局调整和交通道路改造, 拓宽市内道路, 大力修建降噪效果好的新型大空隙沥青混凝土低噪路面, 减少车轮与路面的接触噪声。

(4) 改善交通管理, 搞好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分隔措施, 在车流人流量大, 交通拥挤的路段, 通过建设过街天桥、实行单行道、设置交通信号联锁装置等措施, 保证道路交通畅通无阻, 车辆匀速前进。同时, 也为市区禁鸣喇叭的规定得以有效实施创造条件。

(5) 从交通噪声的预测模式可知, 交通噪声受行车速度的影响很大, 通常情况下, 车速提高1倍时, 交通噪声级约增加9d B。因此, 市内限制行车速度对降噪很有帮助。可在一些主要路段设置雷达测速装置及监控摄录装置, 严格管理, 加大处罚力度, 彻底杜绝营运车辆因抢生意而飙车, 以及其它超速行车等现象。

(3) 对于三明市这样土地面积狭小, 发展空间有限的工业城市, 严格控制城市人口, 降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是很有必要的。研究表明, 城市噪声随人口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将使环境噪声日益严重。国外曾采用发展卫星城的办法来降低城市噪声, 收到一定效果, 值得我们借鉴。从三明的实际出发, 在所属的几个乡镇中, 陈大镇离市区最近, “福银”高速公路三明段经过该镇, 使其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可考虑将陈大镇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首选, 其次可选择莘口镇。

(4) 加强市场和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 对声级大、扰民严重的歌舞厅、娱乐城、迪吧等实行限期整改, 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则责令关闭停业。对新建的娱乐项目应严格审批, 居民文教区附近以及商住楼内禁止批准, 其余的则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对商业经营活动中, 特别是早市、夜市中占道经营任意摆滩现象应严禁。

(5) 利用绿化控制噪声。由于市区人口多, 建筑密度大, 除了种植绿化林带外, 还可大力发展垂直绿化, 种植一些攀缘植物, 如爬山虎、牵牛花、紫藤、地绵、葡萄等。这些植物生长快, 繁殖容易, 抗污染能力较强, 适应城市环境;它们基本上不占地, 适合在房基下、围墙边或凉台等处种植。如果房屋墙壁被攀缘植物覆盖, 那么与砖墙比较其吸声能力增加4~5倍。因而这种形式的绿化对减噪有一定作用, 尤其是对在交通道路两侧的建筑, 高层建筑等。

(6) 对于建筑施工噪声的管理, 除了规定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把施工作业噪声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如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改用预拌混凝土, 禁止采用气打桩或人工打桩, 改用静压桩等, 还应对施工作业时间有严格的限制。确需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外 (如夜间) 施工的, 必须提前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与受其噪声污染的居民组织和有关单位协商, 达成一致后, 经审核批准, 方可施工。

(7)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摩托车牌照的发放, 应采取适当限制措施, 以缓解市内摩托车数量的快速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李耀中.噪声控制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篇4:初探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关键词:环境噪声污染;居民生活治理;城市交通

目前,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在我国已日益突出,在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的条件下,汽车人均拥有量逐渐增加使交通噪声不断增加,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不断兴起从而建筑噪声也越来越多,治理城市噪声染污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针对交通产生的噪声、工业产生的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方面提出尽可能避免和治疗建议。

1.什么是环境噪声

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化生产中、建筑行业建筑施工中、交通运输业在运输中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干影响我们周围环境的一种环境噪声。声音污染与空气污染等化学污染有着不同本质,简单的来说噪声污染是在一定情况下形成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局部性等特点。

2.环境噪声的来源

对于城市环境噪声来说,污染的来源可以分为为交通业噪声、工业噪声、社区生活噪声和施工噪声等。

2.1交通噪声。交通噪声污染的大小与开车速度有必然关系,随着车速而增加,低频率噪声的增加幅度低高频率噪声。在同样的速度下,变速器处于抵挡的时候,交通噪声就会越大,因为低挡位发动机的转速高噪声大。城市道路车速通常情况下来说不会太快,在同样的条件下,交通拥挤时候变速器处于挡位低,并且间断要加速运动,所以车辆拥挤时比车辆流畅时交通噪声要高一点。

2.2工业噪声来自于生产车间、建筑实施地等场所,他们产生的噪声更高,对车间的工人及周围的人带来较大的影响。

2.3社区生活的噪声。随着经济发展,群众业余活动也丰富起来。我们社区活动逐渐丰富也带来了很多噪声,把原本安静的社区变成了热闹的广场,严重影响了周边居住人群的居住水平。

2.4 施工产生的噪声。对于部分建筑工地因尚未取得有关部门的环保审批的情况下,在不允许开展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浇灌水泥,锻造钻孔、打地基、扬沙及装卸东西或者持有某部分的的审批手续而进行其他部分的施工作业,这些施工所带来的噪声严重影响了周围人民的生活

3.噪声污染的危害

3.1噪声对人体的伤害

3.1.1噪声是一种严重的刺激性污染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很大的危害,能够造成大脑表层的协调失控,条件反射出现不正常情况有的会头晕目眩、心慌意乱、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经常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3.1.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知道噪声可以损害听力,实际上噪声也会对人们的视力有所损害。研究试验表明:当噪声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敏感性度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相对会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將近百分之四十的人瞳孔会放大,视力变模糊;而噪声达到115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由此可见,在噪声中生活的人们很容易眼睛疲劳、眼睛酸痛痛、眼花等眼损伤现象。同样,噪声还造成色觉、视觉发生异常变化。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色、蓝色、白色三色视野缩小了80%左右。

3.2噪声对动植物产生的影响。噪声也能对植物产生影响,使植物过早枯萎,使动物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强烈噪声能够促使动物死亡。鸟类在受到噪声污染中会出现羽毛脱落,影响繁衍后代等。

4防止噪声污染额措施

4.1改善和控制交通噪声

4.1.1城区内的交通主次干线道路应合理,密度应适中。城区路边缘和相邻的建筑物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距离,相距越小,噪声污染越大,对人们的伤害也就越大,与此同时禁止重型车、农用车出入市区与车辆喇叭的改良,也可以降低主干线交通噪声5分贝左右。

4.1.2对路边建筑物如居民区加装塑钢中空隔音玻璃或夹层玻璃。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玻璃外面的噪声污染,从而降低了室内的噪音。

4.1.3在公路两边种植花草,树木和植物形成绿化并带有吸收声音隔声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噪声。

4.1.4在普通的沥青公路上或者水泥路上铺建一层空隙率在20%-30%的沥青混和料,可以有效的吸收噪音相比之下,与普通路面相比,这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分贝 。

4.1.5采用构筑声屏障的方法来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是目前应用最多的降声方法。声屏障降噪声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应来降低噪声。

4.2加强监察力度。对于防治工业噪声污染我们应该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在每年的预算资金中应有计划的集中一定的环保资金,再加上企业自筹资金,安排一批工业噪声治理项目并将一些噪声严重扰民的项目纳入噪声限期治理项目。与此同时监理部门实行经常性的监督管理和不定期的组织检查,对重点企业进行具体的指导,这样可以使一些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逐不得到改善。

4.3对社会生活噪声的处理。结合“绿色社区”建设,鼓励相关部门和物业管理者配合政府部门加强对居民装修质量和居民区内跳广场舞等文化娱乐的管理,有效降低社会生活的噪声污染。加大对噪声扰民的管理,开展居民住宅公用配套设施低频噪声、固体声的管理。对汽车防盗报警器的音量进行有效管理,加强对居住区内居民室内装修的管理,防止居住区内噪声扰民。

4.4对于施工企业施工噪声的防治。对施工工地噪声进行严格管理。可以用封闭式的空间进行混凝土的浇灌和锻造工作,建筑工地隔声和建筑声屏障等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对于产生的有关隔声降噪有关费用可以纳入工程预算。特别在中考、高考等非常时期,限制或禁止特定区域内的施工行为,把噪声降到最小化。加大规范夜间施工许可证的发放程序和条件,严格的控制夜间施工行为,加强夜间无证施工违法行为的检查和处分。在确保政府重点工程进度情况下,控制建设区域范围内夜间施工。

5.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减少噪声污染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应大力加大措施采取经济、技术、行政的手段,以控制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为建设更好的城市生态绿色环境,加快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红红等.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2]杜帅.浅谈城市噪声污染及其解决办法[J].中国环境管理,2010(1):38~40.

[3]魏蔚.城市噪声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经营管理,2012,1:43-47

[4]王丽萍,城市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J],2011年05期。

篇5: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演讲材料补充

(掌握)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第六十三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噪声排放”是指噪声源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噪声。

(二)“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三)“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四)“夜间”是指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

(五)“机动车辆”是指汽车和摩托车。

(了解)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改造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区和建设布局,防止或者减轻环境噪声污染。

(熟悉)第十二条 城市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依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

(掌握)第十七条 对于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

被限期治理的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限期治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

对小型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内授权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熟悉)第二十三条 在城市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熟悉)第二十五条 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熟悉)第二十八条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二十九条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十五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 1 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

(掌握)第三十条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

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

(掌握)第三十一条 本法所称交通运输噪声,是指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第三十二条 禁止制造、销售或者进口超过规定的噪声限值的汽车。

第三十三条 在城市市区范围内行使的机动车辆的消声器和喇叭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机动车辆必须加强维修和保养,保持技术性能良好,防治环境噪声污染。

第三十四条 机动车辆在城市市区范围内行驶,机动船舶在城市市区的内河航道航行,铁路机车驶经或者进入城市市区、疗养区时,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声响装置。

警车、消防车、工程抢险车、救护车等机动车辆安装、使用警报器,必须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的规定;在执行非紧急任务时,禁止使用警报器。

第三十五条 城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城市市区区域声环境保护的需要,划定禁止机动车辆行驶和禁止其使用声响装置的路段和时间,并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六条 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第三十七条 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

第三十八条 在车站、铁路编组站、港口、码头、航空港等地指挥作业时使用广播喇叭的,应当控制音量,减轻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第三十九条 穿越城市居民区、文教区的铁路,因铁路机车运行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当地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铁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减轻环境噪声污染的规划。铁路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划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环境噪声污染。

第四十条 除起飞、降落或者依法规定的情形以外,民用航空器不得飞越城市市区上空。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航空器起飞、降落的净空周围划定限制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区域;在该区域内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减轻、避免航空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影响的措施。民航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环境噪声污染。

(熟悉)第四十一条 本法所称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第四十二条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因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商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状况和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的情况。

第四十三条 新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文化经营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核发营业执照。

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其经营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四十四条 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其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四十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

第四十六条 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上一篇:冶金分析下一篇:2018年营销短信文案